挖掘机动臂焊接工艺分析设计

挖掘机动臂焊接工艺分析设计
挖掘机动臂焊接工艺分析设计

摘要

随着国内工程机械行业的快速发展,挖掘机市场的竞争也日趋激烈,各主机厂不但从成本上,也在质量上展开了激烈的竞争。动臂部分,作为挖掘机最重要的承载结构,在工作中承受着绝大多数的载荷,是最常发生故障的部分,而其中尤以动臂的失效影响最大,动臂质量成为影响整机产品可靠性的因素之一。我国生产的挖掘机从仿制开始起步,近期产品的质量较早期有所提高。但受国产对挖掘机的焊接质量及设计水平等的影响,我国目前生产的挖掘机的总体水平,与进口产品及港口用户的要求仍有较大差距,焊接工艺之间的差距尤为明显,为满足市场及焊接工艺需求,对挖掘机焊接工艺进行深层次的研究和分析势在必行!

本毕业设计课题来自于企业的生产实际,通过对挖掘机焊接工艺进行分析和设计,掌握挖掘机焊接的整个生产流程,培养工程意识。随着国家经济的繁荣及基础建设的飞速发展,挖掘机的应用及需求日益增长。然而在挖掘机生产制造过程中的动臂焊接工艺成为挖掘机整机质量及性能的重要决定因素,焊接变形的控制对挖掘机动臂焊接工艺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行业;挖掘机;焊接工艺;意义

Abstract

For a lot of special places, like the risk is very big, or we are difficult to reach, such as disarm bombs, unknown corresponding domains such as detection, probing deep of more dangerous situation usually need to implement the robot.It’s a main part of robot for micro pedipulator, walking robots and more than six feet, compared to the eight legged robot, because of strong bearing capacity, good stability, which the meritss is simple construction, So a large number of researchers around the world, start .This paper mainly to the four bar mechanism as the main execution elements to design of micro walking the whole scheme of the four bar mechanism.

Its principle is diagonal synchronization, leg activity by the structure of the crank rocker, front leg movements around the same, it detailed performance curv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onnecting rod,when the curve trajectory diagonal straight line segment, the robot is stationary, the motion trajectory when the diagonal curve is slanting line do the walking.

Keywords:Manufacturing ,Location, Clamping, Process

目录

摘要.............................................................. I Abstract ......................................................... II 1绪论 (1)

1.1国内外研究现状 (1)

1.2挖掘机的分类 (3)

1.3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5)

2挖掘机动臂结构的设计 (7)

2.1挖掘机动臂的组成结构 (8)

2.2挖掘机动臂的工作原理 (9)

3挖掘机动臂的焊接工艺分析 (10)

3.1挖掘机动臂用材料及其焊接性 (11)

3.2焊接冷裂纹 (12)

3.3冲击韧性 (12)

3.4挖掘机动臂焊接材料、工艺方法及装备 (13)

3.5焊接材料选择 (14)

3.6工艺方法及装备 (15)

4挖掘机动臂焊接变形控制 (15)

4.1焊接变形的主要形式及产生原因 (16)

4.2控制焊接变形的方法 (17)

结论 (18)

致谢 (19)

参考文献 (20)

1 绪论

1.1 国内外研究现状

焊接自动化主要是指焊接生产过程的自动化,其主要任务就是:在采用先进的焊接、检验和装配工艺过程的基础上,建立不需要人直接参与焊接过程的焊接加工方法和工艺方案,以及焊接机械装备和焊接系统的结构和配置。2006年年底全世界服役的各类挖掘机超过6800万台。相比之下,美国挖掘机的数量到2001年达到1040台,其中弧焊机器人占49%,点焊机器人占47%,尤其说随着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近10年来,在发达的工业国家,例如德国,日本等,焊接设备的发展更是飞速,英、美、德和日本等过均有相当规模、先进的焊接设备生产企业,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于挖掘机的焊接工艺进行了长时间的研究和尝试,通过采用例如焊接机器人等以下的焊接工艺,使挖掘机的焊接工艺达到了世界一流水平。

1)高精度、高速度、高质量、高可靠性。由于焊接加工越来越向着“精细化”加工方向发展,因此,焊接自动化系统也向着高精度、高速度、高质量、高可靠性方向发展。这要求系统的控制器及软件系统有很高的信息处理速度,电气机械装置有很好的控制精度。如,机器人和焊接操作机行走机构的定位精度可达0.1mm,移位速度的控制精度可达0.1%。

2)集成化。焊接自动化系统的集成化技术包括硬件系统的结构集成、功能集成和控制技术集成。现代焊接自动化系统的结构都采用模块化的设计,根据不同用户对系统功能的要求,进行模块的组合。而且其控制功能也采用模块化设计,根据用户需要,可以提供不同的控制软件模块,提供不同的控制功能。

3)智能化。将现今的传感技术、计算机技术和智能控制技术应用于焊接自动化系统中,使其能够在各种复杂环境、变化的焊接工况下实现高质量、高效率的自动焊接。智能化的焊接自动化系统,不仅可以根据指令完成自动焊接过程,而且可以根据连续实测焊接工件坡口宽度,确定每层焊缝的焊道数及相关参数、覆盖层位置等,而且从坡口底部到盖面层的所有焊道均由焊机自动提升、变

道、完成焊接。

4)柔性化。大型自动化焊接装备或生产线的一次投资相对较高,在设计这种焊接装备时必须考虑柔性化,形成柔性制造系统,以充分发挥装备的效能,满足同类产品不同规格工件的生产需要。

5)网络化。由于现代网络技术的发展,也促进那里焊接自动化系统管控一体化技术的发展。通过网络,利用计算机技术、远程通信技术等,将生产管理和焊接过程自动控制一体化,实现脱机编程,远程监控、诊断和检修。

国内研究现状:

我国在焊接领域起步较晚,特别是对挖掘机进行焊接的操作,九十年代随着重工业的发展,焊接设备也主要从前苏联引进。发展到同苏联断交的七十年代,我国才陆续加强了在焊接领域的重视,建设了主要的焊接设备制造厂。

随着经济的发展,尤其是改革开放之后的几年,在制造业中焊接成为重要的加工工艺方法之一,广泛用于机械制造、航空航天、能源交通、石油化工、建筑等行业。也就是基于此,我国对焊接相关设备的需求急速增长,各地相继建立了许多中小型的焊接设备生产厂。发展至今,我国已有10多家焊接设备生产企业,其中多数已实现大批量的生产。

在发展初期,我国生产的焊接设备大多是比较简单的焊接操作机、滚轮架、变位机、翻转机等,多数都是人工或少数的半自动性质,在自动化程度上比较低。进入80年代后,在我国大量引进成套焊接设备下,促使我国在焊接方面的成套性、自动化、设备精度等有了很大的提高。在自动化焊接技术方面如机械控制技术、PLC控制技术以及数控系统,焊接的自动化程度有了很大进步。

在焊接领域,我国同国外先进国家还是有很大差距。在20实际80年代初期,挖掘机的应用在先进工业国家开始普及,1996年年底全世界服役的各类挖掘机超过68万台。其中,焊机机器人大约为一半以上。相比之下,我国挖掘机的数量到2001年达到1040台,其中弧焊机器人占49%,点焊机器人占47%。尤其说随着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近10年来,在发达的工业国家,焊接设备的发展更是飞速。如英、美、德和日本等过均有相当规

模、先进的焊接设备生产企业。在2001年的第十五届实际焊接与切割博览会上参展的焊接设备厂商多达百家。当下,多数焊接设备采用最先进的自动控制系统、智能化控制系统和网络控制系统等。广泛采用焊机机器人作为操作单元,组成焊接中心、焊接生产线、集成制造系统。

此外,在绿色观念的倡导下,由于焊接本身对环境和人体带来的伤害,加之我国当下焊接的手工化依然广泛存在,寻求新的--环保型的焊接材料也是人们关注的一个焦点。

1.2 挖掘机的分类

按照驱动方式的不同,挖掘机可以分为内燃机驱动挖掘机、电力驱动挖掘机;按照规模大小的不同,挖掘机可以分为大型挖掘机、中型挖掘机、小型挖掘机;按照行走方式的不同,挖掘机可分为履带式挖掘机、轮式挖掘机;

按照传动方式的不同,挖掘机可分为液压挖掘机、机械挖掘机;

按照用途的不同,挖掘机可分为通用挖掘机、矿用挖掘机、船用挖掘机、特种挖掘机等不同类别;

按照铲斗的不同,挖掘机可分为正铲挖掘机、反铲挖掘机、拉铲挖掘机、抓铲挖掘机。传统的挖掘机如下图所示:

1.3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本课题是对挖掘机焊接工艺分析。具体包括以下内容:

(1)介绍挖掘机机动臂的结构原理,合理地设计和改善其焊接工艺等,确定挖掘机机动臂的结构。

(2)对确定好的挖掘机机动臂进行机械结构设计。

(3)挖掘机动臂的材料选择及其焊接工艺分析。

2 挖掘机动臂结构的设计

2.1 挖掘机动臂的组成结构

本次设计的挖掘机动臂主要由安装板,上、下封板,吊耳等组成。其组成结构图如下图1-1所示:

1-1 挖掘机动臂组成结构图

2.2 挖掘机动臂的工作原理

液压挖掘机主要由发动机、液压系统、工作装置、行走装置和电气控制等部分组成。液压系统由液压泵、控制阀、液压缸、液压马达、管路、油箱等组成。电气控制系统包括监控盘、发动机控制系统、泵控制系统、各类传感器、电磁阀等。液压挖掘机一般由工作装置、回转装置和行走装置三大部分组成。根据其构造和用途可以区分为:履带式、轮胎式、步履式、全液压、半液压、全回转、非全回转、通用型、专用型、铰接式、伸缩臂式等多种类型。工作装置是直接完成挖掘任务的装置。它由动臂、斗杆、铲斗等三部分铰接而成。动臂起落、斗杆伸缩和铲斗转动都用往复式双作用液压缸控制。为了适应各种不同施工作业的需要,液压挖掘机可以配装多种工作装置,如挖掘、起重、装载、平整、夹钳、推土、冲击锤等多种作业机具。回转与行走装置是液压挖掘机的机体,转台上部设有动力装置和传动系统。发动机是液压挖掘机的动力源,大多采用柴油要在方便的场地,也可改用电动机。液压传动系统通过液压泵将发动机的动力传递给液压马达、液压缸等执行元件,推动工作装置动作,从而完成各种作业。

3 挖掘机动臂的焊接工艺分析

3.1 挖掘机动臂用材料及其焊接性

目前挖掘机焊接动臂所采用的钢材大部分为低合金钢,其中Q345(16Mn)的应用最广泛,其它还包括国产的Q235、Q295、HQ60、HQ100等日本产SS400、SM490等,美国T-1,德国STE690。下表是Q345的化学成分及力学特性:

表1. Q345的化学成分及力学特性

钢的焊接性是指钢对焊接加工的适应性,即在一定的焊接工艺条件下,获得优良焊接接头的难易程度(工艺焊接性),以及材料在施工条件下,焊接成按规定要求设计的构件,并满足预先服役要求的能力(使用焊接性)[1]。焊接性受母材、焊接方法、构件类型及使用要求四个方面因素的影响。工艺焊接性是指材料经焊接加工后形成完整焊接接头的能力,通常以材料对形成诸如裂纹、气孔等焊接缺陷敏感性的大小,以及所采取的工艺措施的复杂程度来比较工艺焊接性的优劣。使用焊接性是指材料经焊接加工所形成的焊接接头能满足产品制造技术条件及安全服役要求的程度,结构及其所采用的材料不同,具体要求和指标也不同。

3.2 焊接冷裂纹

由于裂纹是最危险的焊接缺陷,生产中常常把焊接裂纹作为重要的考核项目,对低合金钢而言,热影响区淬硬倾向大的钢因急冷易产生焊接冷裂纹,严重

降低接头的塑形。决定这类钢的热影响区淬硬性的主要因素之一是碳当量CE。碳当量CE计算公式为:

CE=C+Mn/6+(Cr+Mo+V)/5+(Ni+Cu)/15[2]

经验表明,当CE<0.4时,钢材的淬硬倾向不大,焊接性优良,焊接时不预热;当CE=0.4%~0.6%时,钢材的淬硬倾向增大,焊接时要采取预热,控制焊接工艺参数、缓冷或消除扩散氢等工艺措施;当CE>0.6%时,钢材的淬硬倾向强,属于难焊的钢材,需要采取较高的余热温度和严格的工艺措施。挖掘机主体用钢Q345的碳当量计算过程为:CE=0.02+1.6/6+0.15/5=0.32<0.4,故挖掘机主体结构部分焊接性较好,焊接冷裂纹敏感性小,无需采取预热和缓冷等工艺措施。

3.3 冲击韧性

母材和焊接区如有如有足够的强度、塑形和缺口韧性,则表明焊接结构具有可靠的使用性能。对低温下服役的挖掘机焊接动臂,其V型缺口冲击值的下限值要达到所规定的温度韧性保证值,以防止结构在载荷下的脆性破毁。特雷克斯系列挖掘机动臂主体材料Q345D的焊接接头冲击试验值如下表:

表2.Q345D钢焊接接头冲击韧性

焊接区特别是焊接过热区的的冲击韧性,由于热输入影响会使其下降。因此在焊接过程中应合理选择规范,尽量控制合理的焊接热输入。

3.4 挖掘机动臂焊接材料、工艺方法及装备

3.4.1 焊接材料选择

挖掘机动臂焊接材料的选择要根据结构材料的化学成分、力学性能、焊接工艺性、使用工况、焊接件的形状复杂程度及刚性、现场焊接设备和环境等因素综合考虑。具体的原则如下几方面:

(1)等强或低强度匹配原则,一般按照挖掘机动臂用钢的强度来选择相应强度等级的焊接材料,有时对受力情况复杂的焊接结构,也选用比母材强度等级低一级的焊接材料。

(2)选用低氢焊接材料,为了改善挖掘机动臂焊接接头的抗冷裂性能,要求采用低氢焊接材料,即焊条电弧焊采用低氢型焊条,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焊丝要选择扩散氢含量低的焊丝,一般来说药芯焊丝的扩散氢含量高于实芯焊丝,所以优先考虑使用实芯焊丝。

(3)工作条件和使用性能,低温温工况使用的选用低温用钢焊接材料,受振动载荷和冲击载荷的要选用强度、塑性、韧性高的焊接材料。

(4)操作工艺性,根据焊缝空间位置选用适合平焊、立焊、仰焊以及全位置焊接材料。

3.4.2 工艺方法及装备

选择焊接方法应兼顾焊接制造质量和生产效率,目前挖掘机动臂焊接普遍采用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采用自动或半自动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工艺的占70%以上,有些动臂焊接生产为了提高效率还采用焊接专机、焊接机器人,目前大量焊接机器人工作站用于斗杆、铲斗、动臂以及履带架的焊接。

图1.挖掘机动臂机器人焊接工作站

4 挖掘机动臂焊接变形控制

4.1 焊接变形的主要形式及产生原因

挖掘机主要结构是箱形结构,采用钢板厚度为4?40毫米,板的厚度是非常大的,使用焊接工艺参数变化很大,从而导致焊接热和焊接热温度场是不均匀的。因此,如果在焊接过程中控制不当,焊接变形会很大,对加工质量的严重挖掘机结构的结构和整机的组装。挖掘机的结构的主要设计形式是对接焊缝和角焊缝,焊接变形的角度变形,收缩变形,而且接头的变形。

在宏观水平,主要的原因为在焊接材料和焊接方法的情况下,挖掘机的结构的焊接变形的主要原因是:

(1)的结构设计不当,而变形是容易产生变形;

(2)焊接接头的类型,焊缝的布置是不合理;

(3)用于控制焊接变形的处理方法的应用。

动臂焊接变形的基本原因是不均匀的焊接残余应力,从而导致原件的应力不均匀应主要在焊接中的存储器中的区域的组分的过程中的不均匀的温度场。因此,焊接变形的控制必须控制焊接应力。一般来说,可从以下两方面考虑的焊接方法,一种是被固定的构件,防止变形,再经过喷丸和热处理作为一个整体在后续过程处理使得应力释放;二是在动臂不受约束的自由收缩,释放应该强制工件尺寸,以满足设计要求。

挖掘机的结构部件的焊接变形会影响生产过程的正常运行,并且使形状大小和尺寸精度差,正确焊接变形的结构的结构,从而使生产成本增加,将增加机械加工,装配等后续工艺和焊接变形的难度会降低结构的承载能力,就会导致产品质量不稳定等诸多不良后果。因此,根据不同的形式焊接变形,以控制和消除挖掘机的结构部件的焊接变形是非常重要的。

4.2 控制焊接变形的方法

控制焊接变形的方法很多,各种方法的具体应用要根据工件的结构形式、钢板厚度、焊接方法等具体情况决定。通过实践证明,对挖掘机动臂而言,主要从控制焊接变形的工艺方法入手,通过以下控制焊接变形方法的应用或几种方法综合应用可以有效的控制动臂的焊接变形。

4.2.1 反变形法

以动臂为例进行说明,根据生产中已经发生的变形规律,预先把焊件人为地加工产生一个变形,使这个变形与焊后发生的变形方向相反而数值相等,这种方法称反变形法。挖掘机动臂中的动臂和斗杆均属于细长形动臂,焊接变形主要是焊缝纵向收缩引起的。通过对焊接生产中焊接变形的变形量大小的计算以及生产过程中现场验证,确定合适的反变形量,使焊接后的变形量正好与反变形量抵消,达到产品的设计要求。对于理论计算焊缝纵向收缩量的大小可以参考以下计算公式:

△ L=(k

1×F

H

×L)/F[4]

式中:△L—纵向收缩量,mm

k

1

—变形系数,与焊接方法及母材材料有关,其数值可由表1查取;

F

H

—焊接截面面积,mm2;

L—结构长度,mm;

F—构件截面积,mm2。

表3 焊接动臂的变形系数值

根据以上公式计算现代11吨挖掘机动臂的焊接收缩量如下:

△ L=(k

1×F

H

×L)/F

△ L=(0.043×128×3700)/6400

△ L=3.182

因此,在焊接点装过程中,在工装定位动臂前后两端的定位点间距要人为放大约3mm。然后对放大长度的动臂进行施焊,焊后尺寸L的公差在1mm左右,完全满足了焊接件后续机加工的要求。

图2.挖掘机动臂焊接反变形量

4.2.2 刚性固定法

焊接前将易变形的工件加以固定来限制和减小焊接变形的方法称为刚性固定法。特别是对结构形式复杂,焊缝设计不对称得构件,焊缝主要集中在工件的一侧时刚性固定法可以很好地控制焊接变形。常见的方式是点焊拉筋,使用刚性轴,工装刚性制约以及依靠工件背对背互相制约变形的方法,都可以达到控制焊接变形的目的。

使用刚性固定法来控制焊接变形量现在已经普遍应用于挖掘机实际生产中,并取得了良好效果。如图所示几个实例:

图3.挖掘机上平台中部机架背对背刚性固定法

图4.挖掘机上平台中部机架工装刚性固定法

结论

一转眼,几个月就这样过去了,到如今,毕业设计总算接近尾声了,通过这次对于挖掘机动臂的设计,使我们充分把握的设计方法和步骤,不仅复习所学的知识,而且还获得新的经验与启示,在各种软件的使用找到的资料或图纸设计,会遇到不清楚的作业,老师和学生都能给予及时的指导,确保设计进度,本文所设计的是挖掘机动臂焊接工艺分析,通过查找相关的设计资料和导师以及同学们沟通,听取他们的建议然后开始正式做毕设,让我系统地了解到了所学知识的重要性,从而让我更加深刻地体会到做一门学问不易,需要不断钻研,不断进取才可要做的好,总之,本设计完成了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下,在大学研究的最感谢帮助过我的老师和同学,是大家的帮助才使我的论文得以通过。

致谢

写到这里,论文总算完成了,心里百感交集,在这里,我打心里向我的导师和同学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因为有了老师的谆谆教导,才让我学到了很多知识和做人的道理,由衷地感谢我亲爱的老师,您不仅在学术上对我精心指导,在生活上面也给予我无微不至的关怀支持和理解,在我的生命中给予的灵感,所以我才能顺利地完成大学阶段的学业,也学到了很多有用的知识,同时我的生活中的也有了一个明确的目标。知道想要什么,不再是过去的那个爱玩的我了。导师严谨的治学态度,创新的学术风格,认真负责,无私奉献,宽容豁达的教学态度都是我们应该学习和提倡的。通过近半年的设计计算,查找各类挖掘机动臂焊接工艺分析的相关资料,论文终于完成了,我感到非常兴奋和高兴。虽然它是不完美的,是不是最好的,但在我心中,它是我最珍惜的,因为我是怎么想的,这是我付出的汗水获得的成果,是我在大学四年的知识和反映。

几年的学习和生活,随着毕业答辩的结束而要结束了,在这四年里大学的生活和学习,不仅丰富了我的知识,而且锻炼了我的个人能力,更重要的是来自老师和同学的潜移默化让我学到很多有用的知识,在这里,谢谢老师以及所有关心我和帮助我的人,谢谢大家。

参考文献

[1]李立编著.挖掘机动臂焊接工艺技术及其应用.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0。

[2]黄缸著,邵远编著.挖掘机动臂焊接工艺的应用.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3]张利平著. 实用技术速查手册.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1.12。

[4]李宝仁著. 机械综合自动化.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9。

[5]宋学义著. 挖掘机动臂焊接工艺速查手册.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3。

[6]陈奎生著. 焊接工艺分析. 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5。

[7]SMC(中国)有限公司. 挖掘机动臂焊接工艺实用技术.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10

[8]徐文灿著. 挖掘机动臂焊接工艺系统设计.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9]曾孔庚.挖掘机动臂焊接工艺的发展趋势. 机器人技术与应用论坛。

[10]高微,杨中平等.挖掘机动臂焊接工艺臂结构优化设计. 机械设计与制造

2006.1。

[11]孙兵,赵斌,施永辉.挖掘机动臂焊接工艺的研制.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12]李如松.挖掘机动臂焊接工艺的应用现状与展望.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2004年第4期。

[13]李明.单臂回转式移动挖掘机动臂焊接工艺设计.制造技术与机床2005年第

7期。

[14]李杜莉,武洪恩,刘志海.挖掘机动臂焊接工艺的运动学分析. 煤矿机械

2007年2月

[15]成大先主编.机械设计手册(第三版).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16] Rajput Ulements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Katson Publ. House,

2004,142-152.

挖掘机动臂有限元分析

挖掘机动臂结构设计及仿真分析 学生姓名:杨鹏 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指导老师:何孔德副教授

挖掘机介绍 挖掘机,又称挖掘机械(excavating machinery),是用铲斗挖掘高于或低于承机面的物料,并装入运输车辆或卸至堆料场的土方机械。挖掘机挖掘的物料主要是土壤、煤、泥沙以及经过预松后的土壤和岩石。哥弟官方旗舰店 https://www.360docs.net/doc/d96028708.html,,从近几来工程机械的发展来看,挖掘机的发展相对较快,挖掘机已经成为工程建设中最主要的工程机械之一。挖掘机最重要的三个参数:操作重量(质量),发动机功率和铲斗斗容。

本课题的主要任务: 1.对挖掘机动臂进行简化处 理,并用Pro ENGINEER建 立三维。 2.将三维模型导入ansys中 ,并对三维模型加载,得出 应力云图。 3.针对挖掘机动臂应力云图,结合动臂结构,进行改变,以改善动臂的应力集中情况。

对挖掘机动臂结构进行简化处理 在ansys有限元 分析中是不允 许有缝隙出现 的,所以将动 臂的一些地方 进行简化处理, 然后建立三维 模型

挖掘机动臂的二维图形挖掘机动臂的三维图形

挖掘机受力分析及动臂应力计算 (1)、挖掘机阻力均布在铲斗的切削板上,此时可等效为集中载荷 Fa作用在铲斗切削板中部。 (2)、挖掘机阻力Fb作用于铲斗的边齿,作用于铲斗的最外侧。 (3)、挖掘机阻力Fb作用于铲斗的边齿,同时受到横向力Fc的作用。 工作装置的受力分析 (1)、挖掘机阻力均布在铲斗的切削板上,此时可等效为集中载荷Fa作用在铲斗切削板中部。 (2)、挖掘机阻力Fb作用于铲斗的边齿,作用于铲斗的最外侧。 (3)、挖掘机阻力Fb作用于铲斗的边齿,同时受到横向力Fc的作用。

q35焊接工艺课程设计

1绪论1 .1 Q235的成分及焊接性分析 Q235钢是一种普通碳素结构钢,具有冶炼容易,工艺性好,价格价廉的优点,而且在力学性能上也能满足一般工程结构及普通机器零件的要求,在世界各国得到广泛应用。碳素结构钢的牌号体现其机械性能,符号用Q+数字表示,其中“Q”为屈服点“屈”的汉语拼音,表示屈服强度的数值。Q235表示这种钢的屈服强度为235MP,Q235钢含碳量约为0.2%属于低碳钢。Q235成分:C含量0.12%-0.22%、Mn含量0.30%-0.65%、Si含量不大于0.30%、S含量不大于0.050%、P含量不大于0.045%。S、P和非金属夹杂物较多在相同含碳量及热处理条件下,低碳钢焊接材料焊后的接头塑性和冲击韧度良好,焊接时,一般不需预热、控制层间温度和后热,焊后也不必采用热处理改善组织,整个焊接过程不必采取特殊的工艺措施,焊接性优良。 Q235含有少量的合金元素,碳含量比较低,一般情况下(除环境温度很低或钢板厚度很大时)冷裂倾向不大。工件预热有防止裂纹、降低焊缝和热影响区冷却速度、减小内应力等重要作用。但是预热使劳动条件恶化,并使工艺复杂。低合金结构施焊前是否需要预热,一般应根据生产实践和焊接性试验来确定。当母材的碳当量Ceq≥0.35时应考虑预热。低合金钢淬硬倾向[1]主要取决于钢的化学成分,根据碳当量公式可知Q235的碳当量小于0.4%,在焊接过程中基本无淬硬倾向,焊前不需预热。且这类刚含碳量较低,具有较的抗热裂性能,焊接过程中热裂纹倾向较小,正常情况下不会出现热裂纹。从厚度考虑,当板厚超过25mm时应考虑100℃以上的焊前预热,试验中所用钢板的厚度为12mm,不需预热。 焊接热处理的目的是为了消除焊接内应力、提高构件尺寸的稳定性、增强抗应力腐蚀性能、提高结构长期使用的质量稳定性和工件安全性等。低合金钢焊接结构在大多数请况下不进行焊后热处理,只有在特殊要求的情况下才进行焊后热处理。此试验并无特殊要求,因此并未进行焊后热处理。 1.2 焊条 (1)焊条的熔敷金属应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

焊接工艺方案设计

T/P92钢焊接工艺方案设计 1 、T/P92钢焊接性简述 T/P92钢的标准化学成分和机械性能列入表1和表2。欧洲开发的新型马氏体耐热钢—E911钢属于T/P92钢。日本开发的新型马氏体耐热钢—NF616钢属于T/P92钢,已列入ASTM/ASME A 213 T91和ASTM/ASME A335 P92标准。 表1 T/P92钢的化学成分 表2 T/P92钢的机械性能 1.1 T/P92在T/P91钢的基础上加入了1.7%的钨(W),同时钼(Mo)含量降低至0.5%,用钒、铌元素合金化并控制硼和氮元素含量的高合金铁素体耐热钢,通过加入W元素,显著提高了钢材的高温蠕变断裂强度。在焊接方面,除了有相应的焊接材料,并由于W是铁素体形成元素,焊缝的冲击韧性有所下降外,其余对预热、层间温度、焊接线能量,待马氏体完全转变后随即进行焊后热处理以及热处理温度、恒温时间的要求都是比较相近的。 1.2 T/P92钢中有关C、S、P等元素含量低、纯净度较高,且具有高的韧性,焊接冷裂纹倾向大为降低,但由于其钢种的特殊性,仍存在一定的冷裂纹倾向,所以焊接时必须采取一些必要的预防措施。 1.3 T/P92钢中添加W元素,促进了δ铁素体的形成,使冲击韧性比

T/P91有所降低,所以焊缝的冲击韧性与其母材、HAZ和熔合线的韧性相比,也存在明显降低的问题。

1.4与T/P91钢相似,存在焊接接头热影响区“第四类”软化区的行为。焊接接头经过长期运行后,焊接断裂在远离焊缝区的软化带,此软化带强度明显降低。 2、 T/P92钢的应用 2.1 T/P92钢具有与T/P91优良的常温及高温力学性能。通过加入W 元素,显著提高了钢材的高温蠕变断裂强度,T/P92钢的工作温度比T/P91钢高,可达630℃。 2.2 T/P92钢中碳的含量保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是为了保证最佳的加工性能,高温蠕变断裂强度非常高,抗腐蚀性能好,提高了耐热钢的工作温度,减少了钢材的厚度,降低了钢材的消耗量,降低了管道热应力。在国内首台USC机组玉环电厂机组对主蒸汽管道的设计中,曾有两套方案,若采用P91钢材,其规格为φDn349×103mm;若采用P92钢材,由规格可减为φDn349×72mm。 2.3用于替代电厂锅炉的过热器和再热器的不锈钢(不锈钢焊接有严重的晶间腐蚀及与铁素体、珠光体钢等异种钢的焊接问题),用于极苛刻蒸汽条件下的集箱和蒸汽管道(主蒸汽和再热蒸汽管道),其热传导和膨胀系数也远优于奥氏体不锈钢。 2.4由于T/P92钢的含碳量低于T/P91钢材,是低碳马氏体钢,须在马氏体组织区焊接,其预热温度和层间温度可以大大降低,据国外资料研究,通过斜Y型焊接裂纹试验法测定的止裂预热温度为100-250℃左右。 3 、T/P92钢焊接接头质量的各种影响因素的分析 3.1影响T/P92焊接接头质量的主要因素及影响结果见表1

焊接工艺课程设计

[文档标题]

焊接工艺课程设计 1绪论 1 .1 Q235的成分及焊接性分析 Q235钢是一种普通碳素结构钢,具有冶炼容易,工艺性好,价格价廉的优点,而且在力学性能上也能满足一般工程结构及普通机器零件的要求,在世界各国得到广泛应用。碳素结构钢的牌号体现其机械性能,符号用Q+数字表示,其中“Q”为屈服点“屈”的汉语拼音,表示屈服强度的数值。Q235表示这种钢的屈服强度为235MP,Q235钢含碳量约为0.2%属于低碳钢。Q235成分:C含量0.12%-0.22%、Mn含量0.30%-0.65%、Si含量不大于0.30%、S含量不大于0.050%、P含量不大于0.045%。S、P和非金属夹杂物较多在相同含碳量及热处理条件下,低碳钢焊接材料焊后的接头塑性和冲击韧度良好,焊接时,一般不需预热、控制层间温度和后热,焊后也不必采用热处理改善组织,整个焊接过程不必采取特殊的工艺措施,焊接性优良。 Q235含有少量的合金元素,碳含量比较低,一般情况下(除环

境温度很低或钢板厚度很大时)冷裂倾向不大。工件预热有防止裂纹、降低焊缝和热影响区冷却速度、减小内应力等重要作用。但是预热使劳动条件恶化,并使工艺复杂。低合金结构施焊前是否需要预热,一般应根据生产实践和焊接性试验来确定。当母材的碳当量Ceq≥0.35时应考虑预热。低合金钢淬硬倾向[1]主要取决于钢的化学成分,根据碳当量公式可知Q235的碳当量小于0.4%,在焊接过程中基本无淬硬倾向,焊前不需预热。且这类刚含碳量较低,具有较的抗热裂性能,焊接过程中热裂纹倾向较小,正常情况下不会出现热裂纹。从厚度考虑,当板厚超过25mm时应考虑100℃以上的焊前预热,试验中所用钢板的厚度为12mm,不需预热。 焊接热处理的目的是为了消除焊接内应力、提高构件尺寸的稳定性、增强抗应力腐蚀性能、提高结构长期使用的质量稳定性和工件安全性等。低合金钢焊接结构在大多数请况下不进行焊后热处理,只有在特殊要求的情况下才进行焊后热处理。此试验并无特殊要求,因此并未进行焊后热处理。 1.2 焊条 1.2.1对焊条的基本要求 (1)焊条的熔敷金属应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 (2)焊条的熔敷金属应具有规定的化学成分,以保证其使用性能的要求

焊接工艺规程完整

手工电弧焊焊接工艺规程 ——编号HG—0001 目录 1、用途及说明 2、焊接设备及工辅具 3、焊接材料 4、焊工 5、焊接工艺 6、焊接质量检验 手工电弧焊工艺规程 (焊接说明书) 1 用途及说明 本工艺规程适合用于专业厂、生产车间生产的手工电弧焊总成,同时也是技术科、检查科、生产车间进行工艺设计、焊接质量检查及产品验收的依据。 2 焊接设备及工辅具 2.1 手工电弧焊电源种类 2.1.1 交流弧焊机 常用型号:BX-500、BX1-300、BX3-300等。 2.1.2 旋转式直流弧焊发电机 常用型号:AX1-500、AX3-300等。 2.1.3 弧焊整流器 常用型号:ZXG1-250、ZXG1-400等。 2.1.4 逆变弧焊整流器 常用型号:ZX7-250、ZX7-315等。 2.2 对设备的性能要求 2.2.1 要求弧焊电源具有良好的动特性及徒降的外特性。 2.2.2 应有较高的空载电压,使焊接过程中电弧燃烧稳定。 2.2.3 按GB8118-87规定要求,应具有一定的焊接电流可调围。 2.3 设备的选择依据 2.3.1 选择设备时要以产品图作为依据,根据焊接金属材质、焊条类型、焊接结构来选择弧焊电源的类型。 2.3.1.1使用酸性焊条焊低碳钢时,应优先考虑用交流焊机。 2.3.1.2使用碱性焊条焊接重要结构或合金钢、铸铁时,需选用弧焊整流器、弧焊发电机等直流电源。 2.3.1.3在弧焊电源数量有限,而焊接材料的类型又较多时,可选用通用性较强的交直流两用电源。 2.3.2 根据焊接结构所用材料、板厚围、结构形式等因素确立所需弧焊电源的容量,然后参照弧焊电源技术数据,选用相应的设备。

焊接工艺课程设计要点

焊接工艺课程设计 题目焊接工艺与控制课程设计 指导教师 姓名 学号 专业 班级 完成日期2014 年 6 月23 日

三峡大学课程设计任务书 (2014年春季学期)

焊接工艺卡

目录 1. 30CrMoV A钢的性能分析 (6) 1.1 材料: (6) 1.2 化学成分及力学性能: (6) 2. 15 30CrMoV A钢的焊接性能 (7) 2.1 碳当量分析 (7) 2.2 30CrMoV A的焊接性的主要表现 (7) 3 焊接方法的选择和分析 (8) 3.1 焊接方法选择时应考虑的因素 (8) 3.2 焊接方法的选择 (8) 3.3 焊接方法主要特点分析 (9) 4 焊接设备的选择 (9) 4.1 焊接电源的选择 (9) 4.2 焊丝及焊剂的选择....................................................................................................... (9) 4.3、焊枪及喷嘴的选择 (9) 4.4、钨极的选择 (10) 5 焊接工艺参数的选择 (10) 5.1 焊接电流与电压的选择................................................................................................错误!未定义书签。 5.2 焊接速度的选择 (10) 5.3 钨极直径与保护气体流量............................................................ 错误!未定义书签。 6 焊前预热、焊接过程及焊后处理 (11) 6.1 焊前预热 (11) 6.2 焊接过程与焊后处理 (11) 7 焊后检验 (12) 7.1 外观检验 (12) 8 总结 (13) 参考文献 (14)

6156铝合金平板对接焊焊接工艺及夹具设计设计说明书

焊接课程设计 说明书 班级: : 学号: 专业

目录 设计任务书-------------------------------------------------------------------------------1第一部分焊接工艺设计 一、6156铝合金板焊接性分析-----------------------------------------------------2 二、焊接方法的选择-------------------------------------------------------------------3 三、MIG焊工作原理及工艺特点---------------------------------------------------4 四、、焊接工艺参数-------------------------------------------------------------------5 五、焊接注意事项----------------------------------------------------------------------7 六、外观检验---------------------------------------------------------------------------7 七、无损检测-----------------------------------------------------------------------------8第二部分夹具设计 一、夹具设计的目的意义及要求-------------------------------------------------8 二、定位------------------------------------------------------------------------------------8 三、夹具设计-----------------------------------------------------------------------------9 四、夹紧材料的设计-------------------------------------------------------------------12 五、夹紧尺寸公差及粗糙度---------------------------------------------------------14结论------------------------------------------------------------------------------------------14参考文献-----------------------------------------------------------------------------------15附录 焊接工艺卡-----------------------------------------------------------------------------装配图--------------------------------------------------------------------------------------零件图-----------------------------------------------------------------------------------

液压缸设计与计算

液压缸是液压传动的执行元件,它和主机工作机构有直接的联系,对于不同的机种和机构,液压缸具有不同的用途和工作要求。因此,在设计液压缸之前,必须对整个液压系统进行工况分析,编制负载图,选定系统的工作压力(详见第九章),然后根据使用要求选择结构类型,按负载情况、运动要求、最大行程等确定其主要工作尺寸,进行强度、稳定性和缓冲验算,最后再进行结构设计。 1.液压缸的设计内容和步骤 (1)选择液压缸的类型和各部分结构形式。 (2)确定液压缸的工作参数和结构尺寸。 (3)结构强度、刚度的计算和校核。 (4)导向、密封、防尘、排气和缓冲等装置的设计。 (5)绘制装配图、零件图、编写设计说明书。 下面只着重介绍几项设计工作。 2.计算液压缸的结构尺寸液压缸的结构尺寸主要有三个:缸筒内径D、活塞杆外径d和缸筒长度L。 (1)缸筒内径D。液压缸的缸筒内径D是根据负载的大小来选定工作压力或往返运动速度比,求得液压缸的有效工作面积,从而得到缸筒内径D,再从GB2348—80标准中选取最近的标准值作为所设计的缸筒内径。 根据负载和工作压力的大小确定D: ①以无杆腔作工作腔时 (4-32) ②以有杆腔作工作腔时 (4-33) 式中:pI为缸工作腔的工作压力,可根据机床类型或负载的大小来确定;Fmax 为最大作用负载。 (2)活塞杆外径d。活塞杆外径d通常先从满足速度或速度比的要求来选择,然后再校核其结构强度和稳定性。若速度比为λv,则该处应有一个带根号的式子: (4-34) 也可根据活塞杆受力状况来确定,一般为受拉力作用时,d=0.3~0.5D。 受压力作用时: pI<5MPa时,d=0.5~0.55D 5MPa<pI<7MPa时,d=0.6~0.7D pI>7MPa时,d=0.7D (3)缸筒长度L。缸筒长度L由最大工作行程长度加上各种结构需要来确定,即:L=l+B+A+M+C 式中:l为活塞的最大工作行程;B为活塞宽度,一般为(0.6-1)D;A为活塞杆导

液压挖掘机动臂与斗杆的设计

本科生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题目液压挖掘机动臂与斗杆的设计学生姓名 所在学院机械工程学院 专业及班级机械制造及自动化 指导教师张江华顾惠斌 完成日期2014年3月31日

摘要 液压挖掘机应用面广,使用量大,在工程机械市场占有很重要的地位,目前已成为工程机械第一主力机种。液压挖掘机模仿人体构造,有大臂、小臂和手腕,能“扭腰”旋转和行走,具有较长的臂和杆,可做空间六自由度动作,配装上各种工作装置能进行立体作业。这种带有类似人类“基因”的挖掘机已成为人类工程建设中的主要伙伴之一,也被称为土建机械手,是建设机器人的代表。正因为液压挖掘机通用性强,作业范围广,所以被认为是多功能的工程机械。 本次设计的题目是液压挖掘机动臂与斗杆的设计。其构造特点是各部件之间的连接全部采用铰接,通过油缸的伸缩来实现挖掘工作中的各种动作。动臂的小铰点与回转平台铰接,并以动臂油缸来支撑和改变动臂的倾角,通过动臂油缸的伸缩可使动臂绕小铰点转动而升降。斗杆铰接于动臂的上端,斗杆与动臂的相对位置由斗杆油缸来控制,当斗杆油缸伸缩时,斗杆便可绕动臂上焦铰点转动。该设计主要是通过对广西玉柴生产的YC-60液压挖掘机进行现场测绘,取得了工作装置的大体结构数据。对YC-60和YC-70液压挖掘机的主要参数进行比较,再结合《液压挖掘机》和《液压与气动传动》,对单斗液压挖掘机的工作装置进行运动学分析和结构参数的计算。根据运动学分析和结构参数的计算结果得到斗杆的基本尺寸和结构尺寸,同时完成斗杆油缸的计算设计。最后用CAD 软件和UG软件进行二维图与三维图受力等绘制。 关键词:液压挖掘机;动臂;斗杆;设计

Hydraulic excavator application widely, usage is big, has very important position in the construction machinery market, at present already became the first major construction machinery model. Hydraulic excavator imitate human body structure, has a big arm, forearm and wrist, walking \"twist a waist\" rotation and with longer arms and rod, can do a space of six degrees of freedom movement, equipped with all kinds of working device on the three-dimensional operations. This is similar to human \"gene\" of excavator has become one of the main partners in the human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also known as civil manipulator, is a representative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robot. Because of hydraulic excavator versatility, wide scope of operation, it's considered versatile engineering machinery. The topic of this design is the design of the hydraulic mining mechanical arm and arm. Its structure characteristic is the connection between the various components are all made of articulated, through the telescopic cylinder to accomplish all kinds of action of the excavation. Small hinged point and movable arm slewing platform hinged, and the movable arm oil cylinder to support and change of movable arm Angle, through the movable arm oil cylinder expansion can make movable arm around small hinged point rotation and lifting. Bucket rod hinged on the top of the derrick, the relative position of the bucket rod and the movable arm by a bucket rod oil cylinder to control, when the bucket rod oil cylinder telescopic arm can be movable arm around the upper energizer hinged point of rotation. This design is mainly through to the guangxi yuchai YC - 60 hydraulic excavator production field of surveying and mapping, the general structure of equipment data. To YC - 60 and YC - 70 main parameters of hydraulic excavator, coupled with the hydraulic excavator and the hydraulic and pneumatic transmission, the kinematics analysis was carried out on single bucket hydraulic excavator working equipment and structure parameter calculation. According to kinematics analysis and calculation results of the structural parameters, get the basic size and structure size of the arm, at the same time to complete the calculation of bucket rod oil cylinder design. Finally, using the CAD software UG software and 2 d figure and 3 d stress such as mapping. Key words: hydraulic excavator; Movable arm; Arm; design

(完整word版)焊接课程设计

焊接工艺课程设计题目1035铝板平板对接 指导教师石增敏 姓名陈卓学号2011106230 专业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班级20111062 完成日期2014 年 6 月25 日

目录 1、1035铝板焊接性分析 (3) 1.1、本次设计所用材料 (3) 1.2、1035铝板钢的化学成分及力学性能 (3) 1.3、铝与铝合金的焊接特点 (4) 1.4、1035铝板焊接方法的选择 (4) 2、MIG工作原理和工艺特点 (4) 2.1工作原理 (5) 2.2工作特点 (5) 2.3 焊接层数和坡口的选择 (5) 2.4焊接变形 (5) 3、MIG焊设备 (5) 3.1焊接电源 (6) 3.2控制系统 (6) 3.3送丝系统 (6) 3.4焊枪 (6) 3.5供气系统 (7) 3.6水冷系统 (7) 4、焊接工艺参数 (7) 4.1 .1焊接电流 (7) 4.1.2 电弧电压 (8) 4.1.3焊接速度 (8) 4.1.4 焊枪的操作 (8) 4.2焊前准备 (8) 4.2.1坡口制备 (8) 4.2.2清理 (9) 4.2.3预热 (9) 5焊接注意事项 (9) 6 外观检验 (10) 7无损检测 (10) 9参考文献: (11)

三峡大学课程设计任务书 (2013――2014学年) 课题名称焊接工艺课程设计 学生姓名陈卓班级20111062 指导教师石增敏 课题概述: 根据提供的原始资料,进行平板对接焊或环焊缝焊接工艺设计。设计人员制定焊接方法和焊接工艺,要求同一课题的学生使用不同的焊接方法进行设计,焊接工艺可靠、合理。 ⒈制定焊接工艺卡。⒉课程设计说明书包括:封面;目录;摘要;被焊接材料的基本数据与焊接性分析;焊接方法的选择;焊接工艺的制定和论证(具体项目可参考焊接工艺卡)、焊接操作注意事项和安全要求、焊后检验、参考文献等。 材料:35材料1035铝板两块,规格:—4×100×300,平板对接

Q235钢板焊接工艺设计说明书

焊接1531 王翔 Q235钢板的焊接工艺设计说明书 目录 1 母材的基本数据与焊接性 (2) 1.1 母材的基本数据 (2) 1.1.1 Q235钢的介绍 (2) 1.1.2 碳钢按含碳量的分类 (2)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4 Q235钢的化学成分与基本力学性能 (3) 1.2 Q235钢的焊接性 (4) 1.2.1 碳当量分析 (5)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3 焊接时存在的问题 (6) 2 焊接方法的选择 (7) 3 焊接工艺 (8) 3.1 焊前准备 (8) 3.1.2 工件表面的清理 (9) 3.1.3 焊条烘干 (9) 3.2 焊接工艺参数的制定 (9) 3.2.1 焊条直径的选择 (9) 3.2.2 焊接电流 (10) 3.2.3 焊接电压 (11) 3.2.4 焊接层数 (12)

3.2.5 焊接速度 (12) 3.2.6 电流极性的选择 (12) 3.2.7 反变形 (13) 4 操作要点及注意事项 (13) 4.1.1 引弧焊接前引燃电弧的过程叫做引弧。引弧常用划檫法和直击法。 (13) 4.1.2 运条 (13) 4.1.3 收尾 (14) 4.1.4 敲渣 (14) 5 常见缺陷及解决措施 (14) 5.1.1 气孔 (14) 5.1.2 残余应力与变形 (15) 5.1.3 冷裂纹 (15) 1 母材的基本数据与焊接性 1.1 母材的基本数据 1.1.1 Q235钢的介绍 Q235钢又称A3钢,是铁和碳的合金,碳钢中除了以碳作为合金元素外,还有少量的Mn和Si有益元素,还有少量的S、P等杂质。Q代表的是这种材质的屈服极限,235代表的是屈服值,由于这种材料的含碳适中,综合性能较好,强度、塑性和焊接等性能得到较好配合,用途最广泛。 1.1.2 碳钢按含碳量的分类 表1 碳钢按含碳量的分类

液压缸尺寸计算Word版

A、大腿液压缸结构尺寸设计计算 ①、大腿缸的负载组成 1、工作载荷(活塞杆在抬腿过程中始终受压) 2、惯性载荷(由于所选用液压缸尺寸较小,即不计 重量,且执行元件运动速度变化较小,故不考虑惯性载 荷) 3、密封阻力,其中是作用于活塞上的载 荷,且,是外载荷,,其中是 液压缸的机械效率,取 综上可得:外载荷,密封阻力, 总载荷。 ②、初选系统工作压力 1、按载荷选定工作压力,取工作腔压力为 (由于总载荷为61988N大于50000N,故根据手册 选取工作压力为12MPa) 2、选择执行元件液压缸的背压力为(由于回 油路带有调速阀,且回油路的不太复杂,故根据手册 选取被压压力为1MPa) ③、液压缸主要结构尺寸的计算 1、在整个抬腿过程中活塞杆始终受压,故可得下式: 活塞杆受压时:

----------液压缸工作腔压力(Pa) ----------液压缸回油腔压力(Pa) ----------无杆腔活塞有效作用面积,,D为活塞直径(m)----------有杆腔活塞有效作用面积,,d为活塞杆直径(m) 选取d/D=0.7(由于工作压力为12MPa大于5MPa,故根据手册选取d/D=0.7) 综上可得:D=82.8mm,根据手册可查得常用活塞杆直径,可取D=90mm,d=60mm。 校核活塞杆的强度,其中活塞杆的材料为45钢,故。 由于活塞杆在受负载的工作过程中仅收到压力作用,故仅校核其 压缩强度即可。,故满足强度要求。 即d=60mm,则D=90mm。 由此计算得工作压力为: 根据所选取的活塞直径D=90mm,可根据手册选的液压缸的外径为108mm,即可得液压缸壁厚为。 校核液压缸缸壁的强度,其中液压缸的材料为45钢,故

压力管道焊接工艺规范标准设计

压力管道设计说明书 设计题目:压力管道焊接工艺设计 设计参数: 2.1工作压力:5MPa 2.2工作温度:-10~80摄氏度 2.3外形:圆柱体 2.4工质:原油 2.5材料:L245管线钢 设计要求: 3.1压力管道结构受力分析 3.2强度计算,确定最小壁厚 3.3焊接工艺分析 3.4编写焊接工艺卡 3.5.编写热处理工艺卡 3.6绘制焊接工艺草图 一、总体概述 长输管道作为铁路、公路、海运、民用航空和长输管道五大运输行业之一,其输送介质除常见的石油、天然气外,还有工业用气体如氧气、二氧化碳、乙烯、液氧等介质。大部分输送介质管道在国内均有成功建设和运行业绩。 近几年,我国管道建设发展非常迅速。在管线的建设施工中,环焊缝焊接方法从传统的手工焊、管道下向手工焊、半自动下向焊到现在的全自动焊,管线的钢级从Q235 、16Mn、L290(X42)、L360(X52)、L415(X60)、L450(X65)和L485(X70)提高到目前的L550(X80),直径从200mm增加到1219 mm,水管线直径已超过2000 mm,壁厚从6 mm增加到30 mm,输送压力从4MPa增加到15MPa。 从广义上理解,压力管道是指所有承受内压或外压的管道,无论其管内介质如何。压力管道是管道中的一部分,管道是用以输送、分配、混合、分离、排放、计量、控制和制止流体流动的,由管子、管件、法兰、螺栓连接、垫片、阀门、其他组成件或受压部件和支承件组成的装配总成。

压力管道具有以下特点: (1)、压力管道是一个系统,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牵一发而动全身。 (2)、压力管道长径比很大,极易失稳,受力情况比压力容器更复杂。压力管道内流体流动状态复杂,缓冲余地小,工作条件变化频率比压力容器高(如高温、高压、低温、低压、位移变形、风、雪、地震等都有可能影响压力管道受力情况)。 (3)、管道组成件和管道支承件的种类繁多,各种材料各有特点和具体技术要求,材料选用复杂。 (4)、管道上的可能泄漏点多于压力容器,仅一个阀门通常就有五处。 (5)、压力管道种类多,数量大,设计,制造,安装,检验,应用管理环节多,与压力容器大不相同。 运输管道承受着所运输介质的压力和温度的作用,同时还遭受所通过地带各种自然环境和人为因素的影响,对钢材的强度、韧性、以及可焊性提出了相当高的要求,在使用过程中可能发生各种破漏或断裂事故。为确保管道的安全运行和预防管道事故产生应从设计、施工和操作三方面这首,其中设计中的合理选择材料和焊接工艺是相当重要的。 二、受力分析内容: 参照标准:SHJ.41-91《石油化工企业管道柔性设计规范》 1.管道柔性设计的任务 压力管道柔性设计的任务是使整个管道系统具有足够的柔性,用以防止由于管系的温度、自重、内压和外载或因管道支架受限和管道端点的附加位移而发生下列情况 1)因应力过大或金属疲劳而引起管道破坏; 2)管道接头处泄漏; 3)管道的推力或力矩过大,而使与管道连接的设备产生过大的应力或变形,影响设备正常运行; 4)管道的推力或力矩过大引起管道支架破坏。 2.分析步骤: 1) 工程规定 2) 管道的基本情况 3) 用固定点将复杂管系划分为简单管系,尽量利用自然补偿 4) 用目测法判断管道是否进行柔性设计

挖掘机动臂强度分析

WY10B挖掘机动臂强度分析 (一拖(洛阳)工程机械有限公司洛阳 471003) 摘要:以WY10B液压挖掘机为研究对象,对反铲挖掘机工作装置——动臂建立Pro/E实体模型,并用Pro/MECHANICA模块对挖掘机动臂的设计模型在受最大应力的危险工况下进行有限元强度分析。对实体动臂在危险工况下进行实际应力测试,与有限元分析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差异,为挖掘机动臂改进提供理论和实际依据。 关键字:液压挖掘机动臂有限元应力 中图分离号:**** 文献标示码:A 1.概述 液压挖掘机是工程机械的主要产品之一,具有较高的技术含量和工作效率,它被广泛应用于建筑、筑路、水利、电力、采矿、石油、天然气管道铺设和军事工程等基本建设之中。动臂是挖掘机工作装置(铲斗、斗杆、动臂) 3 大部件之一[1],是主要承载件。在挖掘过程中,动臂直接或间接承受很大外力。作业环境的状况也对动臂的强度和变形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很大影响。目前,在国内液压挖掘机设计中,对动臂的应力进行分析的较多,而对理论与实际结合分析较少。本文结合WY10B挖掘机的实际作业工况,对挖掘机动臂在受力最大的典型工况下挖掘时进行强度分析和实际应力测试,为挖掘机动臂设计提供理论和实际依据。 2.计算工况选择 对挖掘机动臂进行强度分析时,分析采用的工况必须是有限元模型受力最大的危险工况[2]。根据挖掘机的连接情况, 使用Pro/ MECHANICAMOTION 模块对其进行动力学分析,利用Pro/MECHANICA MO TION 模块的运动仿真功能,模拟工作装置的运动情况,求出了动臂受力最大的工况。分析发现,危险断面最大应力发生在采用铲斗挖掘的工况下,因此计算位置可按以下条件确定: 1)、动臂位于动臂油缸作用力臂最大处; 2)、斗杆位于斗杆油缸作用力臂最大处; 3)、铲斗位于发挥最大挖掘力位置。 3载荷计算 工作装置各构件通过销连接,在计算工况中不考虑偏载的影响,可以认为其只承受X、Y向的力,整个结构为静定结构,在计算工况中,铲斗缸产生主动力,大腔半径为27.5mm,压力为28MPa,则最大推力为:F G =R G=πr2P=π×0.02752×28×106=66489.5 N 分别求得动臂各铰点的反力如下:动臂各铰点支反力: 以上求出的力都是合力,在实际结构中,铰点处的受力并非集中力,而其附近的应力分布又是我们所关心的,为模拟实际情况,作如下假定: 1)、载荷在X-Y面内在180°范围内按余弦分布; 2)、分布力的方向为沿销孔表面的法向; 3)、载荷在Z向均布;

挖掘机动臂优先功能失效的原因和排除方法

挖掘机"动臂优先"功能失效的原因和排除方法 2006-7-18 16:34:27 液压挖掘机的主要作业工况是挖掘和装车。对这两种工况,动臂的起升速度是决定工作循环时间的主要因 载,动臂起升速度越快,循环时间就越短,机器的工作效率也就越肓。为提高动臂的起升速度 f 卡特彼勒界OB系列挖遐机除了将动臂起升、斗杆外伸和斗杆内收动作设计由双泵合流完成外f还通过电控方式在机器联合动作需要动臂快速起升时取消斗杆内收的合流功能,进一步加快动臂起升的速度。对动臂的这种控制 方式称为“动皆优先“模式。〃动臂优先“原理和实现的条件挖遐机在进行装车或开沟作业时 f 动皆起升 和斗杆内收一般是同时进行的 f 由于动臂和斗杆都具有双泵合流功能 f 两泵会同时向动皆缸和斗杆缸供 油,在发动机功率允许的条件下,哪个动作需要的油量多 f 就给它多供一些油;而在动臂块速起升时,发动机接近满负荷,此时若想动臂起升更快一些,就不得不减少向斗杆缸的供,即〃动臂优先”工作模式.但"动臂优先”工作模式.井不是动臂一直工作于”优先状态“,只是在需要动臂快速起升时,才让动臂处于"优先状态"。"动臂优先"的液压原。见附虱当动臂起升时,来目动臂起升先导控制阀的先导油使动臂控制阀2动作,将上主泵11的油导向动臂缸大腔;当先导油油压大于2250kPa时,动皆合流阀4动f将下主 泵12的油也导向动臂缸大腔,此时动臂缸处于双泵合流供油状态,使动臂快速上升。在控制系统方面,按 下"动臂优先“按钮 f 当动臂起升先导油油压大于2646±196 kPa后,装于先导油管路上的动臂优先压力开关6闭合,电脑收到闭合的信号后,使辖细控制电磁阀9得电r使斗杆合流阀3的先导控制油路接通系 统的回油路,此时斗杆合流阅处于中位。这样 r 在动臂快速起升过程中即使内收斗杆,也能保证动臂快速升起。"动臂优先"功能失效的原因和排除方法"动臂优先"功能失效的症状一般表现为动臂起升速度变慢,而此时机器的其他动作尚属止箒。1由此表明液压系统中的公共部分没有问题,故I?原11因可缩小在动臂缸的液压主系统、先导控制部分以及“动臂优先"的电控部分。1动臂缸液压主系统^先导控制部分(1)动臂起升先导控制阀工作不良,不能将先导油准确地送到动臂控制阀与动臂合流阀。可通过测量先导油路的油压断定;缓慢操作先导手柄时,先导^掘阀的输出油压应能连续地在294—3727kPa之间变化。如果不能,应拆检动臂起升先导酒阀,检直其元件有无磨损、损坏或卡死,并应检宜计量弹簧是否符合要求。(2)动臂控制阀与其合流阀工作不良检直阀芯运动有无发卡现彖,阀芯、对中弹簧及固定件有无问题,必要时进行修理、更换.(3 ) 动臂缸内漏严重可通过流量测试进行准确的诊断,或直接拆开缸检直,必要时更换有关零件?(4 ) 动臂缸油路压力安全阀有问题用压力表测安全阀的调定压力值,如不在 36800±1470kPa的范围

焊接工艺课程设计指导书

材料成形及控制工程专业课程设计 焊接工艺设计指导书 一、设计目的 1.通过实际产品的焊接工艺设计,使学生了解焊接结构的生产工艺过程; 2.掌握焊接工艺的设计方法及工艺文件的制定; 3.培养学生运用专业理论知识解决实际焊接生产问题的能力,锻炼查阅文献资料及工具书籍的基本技能。 二、设计内容 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由教师指定的某一个结构件的焊接工艺设计任务,主要内容包括: 1. 焊接结构件的设计简图与技术要求; 2. 产品的制造工艺性能分析; 3. 主要接头的焊接方法选择与说明,坡口型式及尺寸的设计与说明; 4. 主要部件(筒节、封头等)的加工工艺过程卡; 5. 产品的装焊工艺过程卡; 6. 壳体的焊接工艺卡。 三、设计要求 1.手绘产品的结构设计简图,标注出产品的主要结构尺寸;主要零件的名称、材质与规格;设计技术要求(包括制造技术要求与检验要求)等。 2.产品的制造工艺性能分析主要包括容器主体材料的焊接性分析与结构的装焊工艺性能分析。容器主体材料的焊接性能主要分析材质的焊接裂纹倾向及产生其它焊接缺陷的倾向,说明为保证焊接质量应采取的工艺措施,如合理选用焊接方法、焊接材料、焊前预热、焊后热处理、层间温度等;结构的装焊工艺性能分析主要针对特殊、复杂容器结构,分析需要采用的装焊顺序与方法。 2. 接头焊接方法的选择和坡口型式的设计应包括纵焊缝、环焊缝、封头拼缝、 人孔接管与筒体的焊缝等,绘制接头的局部放大图。选择与设计的依据主要从容器结构尺寸、接头位置、材质及厚度、施焊条件与可操作性、焊接变形与应力、装焊顺序等方面考虑。 3. 主要部件(筒节、封头等)的加工过程卡要求制定部件从原材料备料至组 装焊接之前的全部加工工艺过程,包括各加工工序的名称、加工内容、所用的工装设备与检验要求等,必要时绘制出加工工艺简图; 4. 壳体的装焊工艺设计包括装焊工艺顺序、工序名称与内容、各工序所涉及

焊接工艺

焊接工艺 5.1 焊接工艺评定 5.1.1 焊接工艺评定的依据 1.《建筑钢结构焊接技术规程》 JGJ81-2002 2.《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5-2001 3.设计图纸及设计总说明 5.1.2 焊接工艺评定分析

5.1.3 ****二期焊接工艺评定方案(表18) 序号材质 试件厚 度(mm) 覆盖厚 度(mm) 接头 形式 焊接 方法 焊接 位置 备注 1 Q345C 30 22.5~45 对接埋弧焊平焊 2 Q345C 60 45~90 对接埋弧焊平焊 3 Q345C 30 22.5~45 对接CO2焊平焊 4 Q345C 60 45~90 对接CO2焊平焊 5 Q345C 30/30 22.5~45 角接CO2+双丝 埋弧焊 平焊 6 Q345C 60/60 45~90 角接CO2+双丝 埋弧焊 平焊 7 Q345C 20/20 15~40 十字形CO2焊立焊 8 Q345C 60/60 45~90 十字形CO2焊立焊 9 Q345C 30/60 15/33~ 30/66 T形电渣焊立焊 10 Q345C 80/80 40~88 十字形CO2焊/电 渣焊 立焊 11 Q345C Φ19× 200/δ40 20~80 T形栓钉焊平焊 5.2 焊工培训及焊工资格 从事本工程焊接工作的焊工、焊接操作工及定位焊工,必须是按照 JGJ81-2002《建筑钢结构焊接技术规程》的有关规定经考试合格,取得相应项目合格证且在合格证在有效期内的焊工。 在焊工上岗前,应针对本工程的箱型构件焊接接头多的特点,着重对手工操作焊工进行针对性地的复训与考核,从施焊人员的素质方面保证工程焊接质量等级达到优良。拟考试的接头型式及焊接位置如下,具体考试方案经监理同意后实施: (1)板材对接接头焊接位置示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