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辞手法练习题有答案完整版

修辞手法练习题有答案完整版
修辞手法练习题有答案完整版

修辞手法练习题有答案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修辞手法练习题答案

一、用横线标出下列比喻句中的本体,用波浪线标出喻体。

1、沙丘上一阵混乱,匪徒们都兔子似的缩到沙丘后面去了。

2、她们从小跟小船打交道,驶起来就像织布穿梭缝衣透针一般快。

3、广场上是雪白的花圈的海洋,纪念碑已堆成雪白的山岗。

4、至于那些又臭又长的文章,恐怕连牛粪都不如。

二、读读下面几句话,比喻句是(

)。

A.女的又矮又瘦,身子很单薄,简直像一阵风能把她吹倒似的。

B.只见气泡轻快地往上蹿,好像你追我赶似的。

C.水像白花花的“珍珠”,长流不尽。

D.罗丹好像跟谁说悄悄话似的。

三、判断下列句子是否属于比喻句。

1、他们像一群魔鬼似的,把我们包围起来。()

2、骏马和老牛也好像在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3、小徐长得像她妈妈。()

4、棉花像白花一样白。()

5、风一吹,鹅毛般的苇絮飘飘悠悠飞起来。()

6、大兴安岭多么会打扮自己啊,青松作衫,白桦为群,还穿绣花鞋。()

7、翠竹真不愧是“绿色的宝藏”。()

8、可别让手中的线断掉啊,风筝,是理想的翅膀。()

9、小河日夜喧哗着,仿佛在唱一支无忧无虑的歌。()

10、信守和尊重一个诺言,或许要比登一座山更难。()

四、指出下面的比喻句是用什么比什么,相似点是什么。

1、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云。

这句话用_______________比_______________,相似处是_______________。

2、作为公路的铠甲--路面,天天展现在司机的面前。

这句话用_______________比_______________,相似处是_______________。

3、刺猬遇到强敌,就成了一个可怕的刺球。

这句话用_______________比_______________,相似处是_______________。

4、来到瀑布正面,看到青松翠柏中间是一条飞舞着的闪光银带,从上跌下来,溅起几尺高的水花。

这句话用_______________比_______________,相似处是_______________。

五、下面的比喻句,好的打“√”,不好的打“×”,并把理由简要写下来。

1、远看长城,它像一条巨龙,在崇山峻岭间蜿蜒盘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河如飘动的绸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走廊的一头走出白求恩大夫,记者们像捕获猎物似的扑上前去,七嘴八舌地问长问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课铃响了,同学们像一群小野兽倾巢而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先判断下列各句是否用了比拟的修辞方法,若是再说明是拟人还是拟物。

1、也只有这种草,才可以骄傲得嗤笑那些养育在花房里的盆花。()

2、人老了,可地并没有老,要靠科学给它点滋补,让它长出更好的庄稼来。()

3、清脆的歌声打断了我的思路。()

4、天上的星星眨着眼睛。()

5、车过鸭绿江,好像飞一样。()

七、下面的句子,哪些是拟人哪些是拟物分别将序号写在横线上。

1、我的母亲早已迎着出来了,接着便飞出了八岁的侄儿宏儿。

2、蓝色的火苗舔着锅底,锅里热气腾腾。

3、风推开人家的门窗,把破屋子上的茅草大把大把地撕下来,向空中扬去。

4、敌人夹着尾巴逃跑了。

5、祖国,我的亲娘,我回来了。

6、这家伙摇头摆尾地走了出去。

7、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8、忽然后面跑来了一只狼,慌慌张张地说:“慈悲的先生,救救我吧!”

拟人()

拟物(

八、指出下面哪些词语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哪些用了比拟的修辞方法。

大雨如注?兔死狐悲?绿草如茵?鬼使神差?骨瘦如柴?明察秋毫

如饥似渴?争奇斗艳?水平如镜?归心似箭?莺歌燕舞?固若金汤

比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比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下面各句都用了借代的修辞方法,请你写出它们各用什么代什么。

1、质量是企业的生命,谁倒企业的牌子,就砸谁的饭碗。

本句用______________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代______________。

2、在现代社会我们需要“千里马”,更需要“伯乐”啊!

本句用______________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代______________。

3、在中国民间,实在有成千上万的“诸葛亮”。

本句用______________代______________。

4、“泥裤子”一直跟在“粗辫子”的身后。

本句用______________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代______________。

十、在下列各句中挑出反问句和设问句,并在句后括号内注明。

1、浪费也是犯罪吗()

2、浪费怎么不是犯罪()

3、勤学好问怎么会是错误的呢()

4、这一学期他为什么进步得这么快全是勤奋努力嘛。()

5、如果没有人们的辛勤劳动,这里还不是荆棘丛生的荒坡吗所以一切全靠人们的辛勤劳动。()

6、是谁这么不讲卫生,竟然在教室里随地吐痰()

十一、下面的课题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如按顺序填空,下列几组答案中唯一正确的是()。

(1)《手术台就是阵地》(2)《蟋蟀的住宅》

(3)《沙漠里的船》

(4)《锯子是怎样发明的》(5)《把牢底坐穿》

A.比喻?拟人?比喻?设问?夸张

B.夸张?比喻?夸张?反问?比喻

C.比喻?拟人?夸张?设问?夸张

十二、看广告,知修辞。

1、金星,电视中的一颗明星。()

2、本公司在世界各地的维修人员闲得无聊。()

3、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十三、读古诗,辨修辞。

1、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2、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3、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4、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5、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6、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7、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

8、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9、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10、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十四、判断下面的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1、早晨,金色的太阳笑开了脸。()

2、有喜有忧,有笑有泪,有花有果,有香有色。既须劳动,又长见识,这就是养花的乐趣。()

3、人民空军的飞机排成“人”字形,像银燕一样飞过天空。()

4、他种的甜瓜,几里外就闻到瓜香了。()

5、你们是那么平凡,那么朴实,那么纯真,而且那么谦虚。()

6、成群的蜂蝶在花间飞舞,百灵鸟在锦缎般的果林上空欢乐地歌唱。()

7、中国这头东方雄狮,正以惊人的速度觉醒、咆哮、飞奔。()

8、白桦树哗哗作响,在他头上不断地号叫。()

9、工厂多么需要科学!农村多么需要科学!学校多么需要科学!()

10、你还要说这不是真理吗()

11、春天在哪里春天就在小朋友的眼睛里。()

12、字典不正是我们无声的朋友和老师吗()

13、盛开的梅花,你挨着我,我挨着你,像蓝天下的一片片彩云。()

14、这种感情像红松那样,根深蒂固,狂风吹不动,暴雨浸不败,千秋万载永不凋谢。()

15、没有她的努力,你能这样吗所以你应该好好地感谢爱你的母亲,深深地感念这份伟大的母爱。()

小升初语文修辞手法练习题(一)

1、桂林的山真秀啊,像翠绿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笋,色彩明丽,倒映水中。()

2、每条岭都是那么温柔,自山脚至岭顶长满了珍贵的树木,谁也不孤峰突起,盛气凌人。()

3、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暇的翡翠。()

4、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5、海底有声音吗?海底有各种动物发出的细微的声音。()

6、生我养我的故乡,我怎么能忘怀呢()

7、四海皆春春不老,九州同乐乐无穷。()

8、一串串宝石般的水珠飞腾着,飞腾着,落进深潭。()

9、听了这感人的故事后,你不觉得我们的战士是可爱的吗()

10、别看小草的身躯是那样的柔弱,却有着惊人的生命力。狂风暴雨休想催垮它;洪水、干旱不能灭绝它;即使是车轮将它碾得粉身碎骨,不用多久,它又会从地下挺直身躯,开始新的生活。()

小升初语文修辞手法练习题(二)

1、蒲公英妈妈为孩子们准备了降落伞,把自己的娃娃送到四面八方。()

2、芦苇,一片片,一蔟蔟,远看犹如一朵朵绿色的轻云在地平线上飘拂着,给乡村平添了一道风景。()

3、工人叔叔吼一吼,地球也要抖三抖。()

4、是什么?这是我们中国人的志气。()

5、您说这比山还高比海海深的情谊,我们怎么能忘记()

6、远远地望见了一条迂回的明如玻璃的带子--河!()

7、当春风刚刚吹谢雪花,故乡的芦苇就迫不及待地从泥土里探出尖尖的靛青色的脑袋。()

8、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

9、杜甫川唱来柳林铺笑,红旗飘飘把手招。()

10、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小升初语文修辞手法练习题(三)

1、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2、姑娘一闪身向外跑,屋子里连扫帚也在欢笑。()

3、蟋蟀在平台上弹琴。()

4、水帘落下来,犹如片片锦鳞,在阳光下闪闪发光。()

5、太阳冲破了云霞,跳出了海面。()

6、那些像棉花球似的云,叫积云。()

7、我端起搪瓷碗,觉得这碗有千斤重,怎么也送不到嘴边。()

8、小鸟好肥,整个身子好像一个蓬松的球儿。()

9、小青石看见了许许多多人的脚,它觉得很愉快。()

10、威尼斯小艇行动轻快灵活,仿佛田沟里的水蛇。()

小升初语文修辞手法练习题(四)

1、父母的钱,难道我们就可以随便乱花,随意浪费吗()

2、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3、山风梳理着他蓬乱的头发。()

4、葛洲坝真好象一位仙女脖子上戴着的项链,镶嵌着无数珍珠和宝石。()

5、苍蝇和蜘蛛都淹没在老松树黄色的泪珠里。()

6、是谁创造了人类的文明?是劳动人民。()

7、他们好像寄居在人家房檐下的燕子。()

8、每一根柱子都在颤动,都在歌唱,都在演奏。()。

9、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10、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小升初语文修辞手法练习题(五)

1、在阳光下,一片青松的边沿,闪动着白桦的银裙,不像海边上的浪花吗()

2、因为红色是火的颜色,是血的颜色,是旗帜的颜色。()

3、高粱涨红了脸,稻子笑弯了腰。()

4、敬爱的周总理啊!难忘您那爽朗的笑声,难忘您那爽朗的笑声,难忘您那雄健的身影,难忘您那光明磊落的胸怀,难忘您那鞠躬尽瘁的一生。()

5、蓝色的天上飘着的浮云像一块一块的红绸子,映在小镇的江河上,像开了一朵一朵鸡冠花。()

6、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吗()

7、什么花儿秋天阵阵香什么鸟儿秋天排成行桂花秋天阵阵香,大雁秋天排成行。()

8、傍晚在楼台小坐,看到天上的飞鸟还巢,他会想家;秋风萧瑟,看到树木落叶归根,他会想家;每逢鱼汛,看到大海里的群鱼回游,他还会想家。()

9、这不是伟大的奇观么()

10、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小升初语文修辞手法练习题(六)

一、修辞手法练习题:

1、谢惠敏的两撇眉毛险些飞出脑门,她瞪圆了双眼望着张老师。()

2、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

二、按要求写改写下列句子:

1、老师不辞辛苦,用心血培育我们成长。

用比喻手法:

2、鸟儿在树枝上跳动。

用拟人手法:

3、我觉得这个碗很重,怎么也送不到嘴边。

用夸张手法:

4、天上的星星一闪一闪。

用拟人手法:

5、树叶很绿。

用夸张手法:

6、他在我的心目中有重要的位置。

用比喻手法:

7、这里很适合鸟儿生活。

用比喻的手法:

8、颗颗水珠在荷叶上滚动。

用比喻的手法:

1、比喻就是打比方,是用具体的、浅显的、熟悉的、形象鲜明的事物去说明或描写抽象的、深奥的事物。这样可以把事物的形象描写得更生动、具体。

2、拟人是借助想象力,把事物当作人来写。即赋予它们人的言行、思想、感情等。

3、排比运用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结构相同或相似,意思密切相关,语气一致的句子或词组,排成一串。这样的句子可以加强语言的气势,表达强烈的感情,增强语言的感染力。

4、夸张对描写的事物有意识地加以夸大或缩小,以突出事物的特征,表达作者的感情,引起读者的联想,加深印象。

5、设问为了引起读者的注意或思考,先自行提出问题,再自己进行回答。即自问自答。

6、反问将明确的意思用问句的形式表达出来,即只问不答,问中有答。

一、判断下列句子是否是比喻句。

1、邱少云像千斤巨石一般,趴在火堆里一动也不动。()

2、看他的样子,好象有什么喜事似的。()

3、蜻蜓在飞来飞去,小猫就像没看见似的。()

4、真的,再没有像马一样忠实的动物了。()

5、旧上海是冒险家的乐园。()

6、我们要像孔繁森那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7、春天的江南大地仿佛铺上了一块绿地毯。()

8、她长得很像我邻居的小妹妹。()

9、天无边无垠的,几朵绒毛似的白云轻轻地掠过去。()

10、这个地方我似乎已到过了。()

11、星星像孩子的眼睛眨呀眨。()

12、他的性格很像他爸爸。()

13、海底的动物常常在窃窃私语。()

14、敌人用了燃烧弹,邱少云周围成了一片火海。()

二、分析下列句子中分别使用什么修辞手法,填在括号内。

1、豆大点的人也想造反。(

2、春天,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

3、学习如钻探石油,钻得愈深,愈能找到知识的精髓。(

4、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

5、这件事怎能不是你的错呢()

6、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7、花儿在欢笑,鸟儿在歌唱,小草在翩翩起舞。(

8、老师是园丁,我们是花朵。

9、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10、几场春雨过后,许多鲜嫩的笋,成群地从土里探出头来。(

11、牛群出草时非常专注,有时站立不动,仿佛正在思考着什么。(

12、一个麦穗儿,就是一个跳动的音符。(

13、是谁又吹响了那欢快、柔美的麦哨是田间玩耍的孩子们。()

14、骆驼是沙漠之舟。(

15、兴安岭多会打扮自己呀:青衫作伴,白桦为裙,还穿着绣花鞋!(

16、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吗()

17、随着山势,溪流时而宽,时而窄,时而缓,时而急,溪声也时时变换调子。(

18、在轻轻荡漾着的溪流的两岸,满是高过马头的野花,五彩缤纷,像织不完的锦缎那么绵延,像天边的霞光那么耀眼,像高空的彩虹那么绚烂。(

)()

19、生物真是人类的好老师啊!(

20、不再胆怯的小白菊,慢慢地抬起它们的头。(

21、你难道要违背人类的真理吗()

22、森林里的害虫大量繁殖,成群地向树木进攻,吃树叶,咬树根,钻树心。(

23、像这样一条多灾多难的祸河,怎么能成为中华民族的“摇篮”呢()

24、有翠绿,有淡青,有金黄,也有火一般的红色。(

25、太阳冲破了云霞,跳出了海面。(

26、桂子花开,十里飘香。(

27、他在呼唤什么在呼唤和平。()

28、桂林的山,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奇峰罗列,形态万千。(

29、成千上万的笑鸡,成群结队的长毛山羊,在见不到一个人影的地方,安闲地欣赏着这属于它们自己的王国。(

20、那齐刷刷的麦芒,犹如乐谱上的线条,一个麦穗儿,就是一个跳动的音符。(

三、指出下面比喻句是用什么比喻什么。

1、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老师像一把火炬,时刻把光明洒向人间,让自己的生命燃烧不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缝纫鸟的窝是一种精致的工艺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笔直的公路上,一对对玉兰花灯柱,像等待检阅的依仗队,整整齐齐地站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鲜红的队旗像燃烧的火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玉屑似的雪末随风飘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这孩子简直成了泥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按要求写句子。

1、站在山头远远看去,村边那条清亮的小河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改为比喻句)

2、天空中有一轮明月。(改为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窗外,风吹翠竹,飒飒作响。(改为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河水哗哗地流着。(改为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寒风吹到脸上很痛。(改为夸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树上的小鸟在唧唧喳喳叫个不停,似乎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改为拟人句)

7、躺在草地上,望着变幻莫测的云朵打扮着蓝色的天幕,一会儿飘来了;一会儿跑来了;一会儿。(排比句)

8、考场上静得很。(改为夸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高粱成熟了。(改为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说说下面句子使用了哪几种修辞手法,,在括号里写出两种。

1、一串串宝石般的水珠飞腾着,飞腾着,落进深潭。()

2、听了这感人的故事后,你不觉得我们的战士是可爱的吗(

3、别看小草的身躯是那样的柔弱,却有着惊人的生命力。狂风暴雨休想催垮它;洪水、干旱不能灭绝它;即使是车轮将它碾得粉身碎骨,不用多久,它又会从地下挺直身躯,开始新的生活。()

4、蒲公英妈妈为孩子们准备了降落伞,把自己的娃娃送到四面八方。()

5、渐渐的,天边的鱼肚白变成了淡色,好像人们喝了一点酒,脸上呈现出红晕一

(一)什么是比喻

比喻就是“打比方”,即利用不同事物之间的某些相似之处,用一个事物来比方另一个事物。多用一些具体的,浅显的、熟知的事物来说明抽象的、深奥的、生疏的事物。

(二)比喻必须具备的三个要素

(1)本体:即被比方的事物;

(2)喻体:即用来作比方的事物;

(3)比喻词:用来表示比喻关系的词。常见的比喻词主要有“像、似、仿佛、犹如、是、成了、变成”等。

(三)如何判断一个句子是否是比喻句。

虽然有些句子含有上述比喻词,但未必就是比喻句。判断一个句子是否是比喻句,除判断句子是否有三个要素以外,还要重点注意:

(1)本体和喻体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

(2)本体和喻体之间必须有相似点。

(四)典型例句

(1)桂林的山真秀啊,像翠绿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笋,色彩明丽,倒映水中。《(桂林山水)》

(2)小兴安岭一年四季景色诱人,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美丽的小兴安岭》

说到拟人,应先了解一下比拟,比拟就是根据想象把物当作人来写,或把人当作物来写,或把甲物当乙物来写。前者叫做拟人,后两者叫做拟物。

小学阶段主要掌握拟人的修辞方法。

(一)什么是拟人

把物当做人写,赋予物以人的情感、意志或动作。

(二)判断要点: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

(三)拟人的作用

把无生命的事物当成人写,使事物色彩鲜明,描写生动,蕴含丰富。

(四)典型例句

(1)风儿轻轻地唱着歌,唤醒了沉睡中的大地。

(2)顽皮的雨滴最爱在雨伞上尽情的舞蹈。

(一)什么是排比

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意义相近、语气一致的短语或句子构成。

(二)判断要点

排比的特点明显,句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的短语或句子。

(三)排比的作用

增强语气,表达强烈的思想感情,有力地说明道理。

(四)例句

(1)晏子回答说:“这是什么话我国首都临淄住满了人,大伙儿把袖子举起来,就是一片云;大伙儿甩一把汗,就是一阵雨:街上的人肩膀檫着肩膀,脚尖碰着脚尖。大王怎么说没人呢”

(2)桂林的山真奇啊,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连,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奇峰罗列,形态万千。

(一)什么是夸张

夸张是对事物的性质,特征等故意地、合情合理地夸大或缩小。

(二)夸张的种类

(1)扩大夸张

对事物形状、性质、特征、作用、程度等加以夸大。

如:柏油路晒化了,甚至铺户门前的铜牌好像也要晒化。

(2)缩小夸张

对事物形象、性质、特征、作用、程度等加以缩小。

如:只能看到巴拿大的一块天地

(3)超前夸张

把后出现的说成先出现,把先出现的说成后出现。

如:她还没有端酒怀,就醉了。

(三)夸张的作用

提示事物本质,烘托气氛,给人启示,加强渲染力,引发联想。

(四)例句

(1)这巴掌大的地方,怎么能踢球呢?

(2)十几天的时间一眨眼就过去了

(一)什么是设问

说话、写文章时,为了强调自己的看法或结论,有时先提一个问题,以引起大家的注意和思考,然后由自己来回答所提出的问题。

(二)判断要点

明知故问,自问自答。

(三)设问的作用

提醒人们思考,有的为了突出某些内容。

(四)例句

1、她敢从成把的火柴抽出一根,在墙上擦燃了,来暖和暖和自己的小手吗?她终于抽出了一根。

(一)什么是反问

反问就是无疑而问,用疑问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答案就在问句中。

疑问句是四种语句中的一种(其他三种是陈述句、感叹句、祈使句)

(二)反问的作用

反问表达的意思更坚定,使读者确信无疑,毫无辩驳、怀疑的余地,进而达到强化语气、强化情感的作用。

(三)例句

(1)这不是伟大的奇观吗?

(2)难道没有应该责备的地方吗?

第三人称转述句

1.赵王告诉蔺相如说:“你要带着宝玉到秦国.”

赵王告诉蔺相如说,要蔺相如带着宝玉到秦国.

或:赵王要蔺相如带着宝玉到秦国.

2.刘萍告诉老师:“这次的中队会由我来主持.”

刘萍告诉老师,这次的中队会由她来主持.

3.武松道:“这可奇怪了!你如何不肯卖酒给我吃”

武松道,这可奇怪了!酒家如何不肯卖酒给他吃?

4.蔺相如说:“秦王我都不怕,会怕廉将军吗”

蔺相如说,秦王他都不怕,不会怕廉将军.

5.她深有感触地说:“我小时侯总是羞羞答答的.”

她深有感触地说,她小时侯总是羞羞答答的.

6.美丽的姑娘说:“我是智慧的女儿.”

美丽的姑娘说,她是智慧的女儿.

7.一位台湾同胞说:“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一位台湾同胞说,他是中国人,他爱中国.

8.小明高兴地告诉妈妈:“我在新华书店买了一本《雷锋日记》.”

小明高兴地告诉妈妈,他在新华书店买了一本《雷锋日记》.

9.王宁说:“我要像李永勤那样关心集体.”

王宁说,他要像李永勤那样关心集体.

10.小红军对陈赓说:“我还要等我的同伴呢.”

小红军对陈赓说,他还要等他的同伴.

11.爸爸:“小红,告诉妈妈,今天爸爸不回家吃饭了.”

爸爸让小红告诉妈妈,今天他不回家吃饭了.

12.董存瑞坚决地说:“我去炸掉它!”

董存瑞坚决地说,他去炸掉它!

13.小青石说:“这样安静的生活,我讨厌了.我倘若能和蝴蝶和蚱蜢一样,要到哪里,就到哪里,那多好啊!”

小青石说,这样安静的生活,他讨厌了,他觉得倘若他能和蝴蝶和蚱蜢一样,要到哪里,就到哪里,那多好啊!

14.鲁迅在回信中说:“我的信如果要发表,且有发表的地方,我可以同意.”

鲁迅在回信中说,他的信如果要发表,且有发表的地方,他可以同意.

15.他凑到我耳边轻轻地问:“记者,你见过电灯吗”

他凑到我耳边轻轻地问我见过电灯没有.

16.西门豹说:“把新娘领来让我看看.”

西门豹说,把新娘领来让他看看.

17.老师傅说:“好吧,我把你收下了.”

老师傅说,好吧,把我收下了.

18.他轻轻地说:“我买不起,先生,我的钱不够.”

他轻轻地说,他买不起,先生,他的钱不够.

19.他说:“我就是叫作藤野严九郎的.”

他说,他就是叫作藤野严九郎的.

20.父亲说:“我早已不管他了.”

父亲说,他早已不管那个人了.

21.他微笑着说:“我们到延安来,专门赶来采槐花蜜.”

他微笑着说,他们到延安来,专门赶来采槐花蜜.

22.贝多芬说:“我是来弹一首曲子给这位姑娘听的.”

贝多芬说,他是来弹一首曲子给这位姑娘听的.

23.小红说:“今天下午学校组织到野外活动,我必须参加.”

小红说,今天下午学校组织到野外活动,她必须参加.

24.蔺相如说:“这块璧有点儿小问题,让我指给您看.”

蔺相如说,这块璧有点儿小问题,让他指给秦王看.

25.蔺相如说:“秦王若有诚意换璧,我就把璧交给他.”

蔺相如说,秦王若有诚意换璧,他就把璧交给秦王.

26.王宁说:“我要像李涌那样关心集体.”

王宁说,他要像李涌那样关心集体.

27.小红军对陈庚说:“我还要等我的同伴呢.”

小红军对陈庚说,他还要等他我的同伴呢.

28.科利亚说:“今天我不仅找到了木匣子,还懂得了时间一天天地过去,人一天天地长大,步子也在渐渐变大.”

科利亚说,今天他不仅找到了木匣子,还懂得了时间一天天地过去,人一天天地长大,步子也在渐渐变大.

29.李刚对我说:“我帮你把自行车送上楼去.“

李刚对我说,他帮我把自行车送上楼去.

30.雨来摇摇头说:“我在屋里什么也没看见.”

雨来摇摇头说,他在屋里什么也么看见.

高考语文表现手法和修辞手法的区别汇总

表现手法和修辞手法的区别汇总 盐城一中卞建容 一、渲染和烘托 渲染本来是国画的一种手法,在需要强调的地方,用水墨或淡的色彩涂抹画面,显出物象阴阳向背,以加强艺术效果。诗歌则往往用来对环境、景物等进行描写,这些描写是作多方面的正面描写形容,以突出形象。如孟浩然《早寒有怀》:“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我家湘水曲,遥隔楚云端。乡泪客中尽,归帆天际看。迷津预有问,平海夕漫漫。”这首诗写寒秋时节诗人漫游长江下游时所产生的思乡的悲哀和对前途的迷惘。首联“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写出深秋时节的景象。木叶渐脱,北雁南飞,北风呼啸,渲染出秋天寒冷,凄飒的气氛。诗人抓住最有代表性的事物从正面极力描写秋寒,这是渲染的手法。 烘托本是中国山水画的传统手法,用水墨或色彩在物象的轮廓外面涂抹,使物象明显突出。用在诗文中则指从侧面着意描写,作为陪衬,使所要表现的事物鲜明突出。如杜甫《秋兴八首(其一)》:“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首联从大处落笔,写深秋的萧杀凄凉景象,颔联写天上地下,江间关塞,到处惊风骇浪,动荡不安,萧条阴晦,这种景象使诗人翻腾起伏的忧思和胸中的郁郁不平形象地表现出来。这些景物描写是从侧面着意,用笔墨于景物,实则形象地衬出诗人的思想情感的,是烘托手法。 很多时候渲染烘托合说,并不意味着两者可以等同,而只是说明这两种表现手法往往紧密结合在一起使用。尤其是在借景抒情的诗歌作品中,往往是先用渲染的手法描摹景物塑造意境,再通过景物(意境)来烘托人物情感。像上面孟浩然《早寒有怀》先渲染出一幅秋天寒冷凄飒的氛围,再通过这种氛围烘托出诗人思归的哀情和前途渺茫的愁绪。杜甫《秋兴八首(其一)》先渲染一种沉郁悲壮、萧条涌动的浓重悲凉的氛围,再以这种氛围烘托内心的情感。 二、对比和衬托 衬托则是利用事物间的近似或对立的条件,用一些事物为陪衬来突出所要表现的事物。它可以使被陪衬的事物显得更加突出、形象。衬托有正衬、反衬两类。利用事物的相似条件来衬托就是正衬;利用事物的对立条件来衬托就是反衬。它强调的是通过比照“衬”出其中的一个。如崔护《题都城南庄》:“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这是一首抒情诗,在看似叙事中作者通过去年今日和今年今日的对照,凸显出今年今日此时此刻桃花“依旧”而人面不再的那种感伤之情。这里重点是通过比照,以去年的欢快衬托(反衬)出今年的落寞感伤怅然无奈! 对比则是把对立的事物,或景,或境,或人,或情,前后相叙,加以比照,来使人从中有所感有所悟,更加强烈而清晰地传达出诗人所要表达的意旨,以增强艺术效果的

常见修辞手法及其答题格式

常见修辞手法及其答题格式 常见修辞手法及其答题格式 比喻: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比作……,形象、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征,表达了(谁,什么样的)(哪些)感情(写景咏物文)。 明喻: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像、似、仿佛、犹如、宛如、像……一样、仿佛……似的,恰似”等连接。例:孩子们像花朵。 暗喻: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是、成了、变成“等连接。 例:孩子们是祖国的花朵。 借喻:不出现本体和喻体,直接叙述喻体。 例:祖国的花朵茁壮成长。例1: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朱自清《春》) 答: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1分),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春天的优美姿态(1分),表达了作者对春的喜爱之情(1分)。例2: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 (文中出处:看吧,由澄清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空中,半空中,天上,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这块水晶里,包着红屋顶,黄草山,

像……这就是冬天的济南。(老舍《济南的冬天》)) 答: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1分),把“冬天的济南”比作“蓝水晶”,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冬天的济南给人的清亮、空灵的感觉(1分),表达了作者对冬天的济南的喜爱之情(1分)。例3:那亿万棵宁死不屈、双拳紧握的枯杨,似一尊巍然耸立的雕塑。 (选句出处:他们让战友落泪,他们让敌人尊敬,那亿万棵宁死不屈、双拳紧握的枯杨,似一尊巍然耸立的雕塑。一看到他们,就会想起岳飞,想起袁崇焕,想起谭嗣同,想起无数中国人的气节,一种大义凛然、慷慨赴死的气节。) 答: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1分),写出了胡杨死后依然挺立的悲壮姿态(1分),表现了胡杨宁死不屈的精神和大义凛然、慷慨赴死的气节(1分)。 拟人 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XX人格化(或:赋予XX以人的情态),生动形象的地描绘了……特点或情态,含蓄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例1:从未见过开得这么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 答案: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1分),把茂盛的藤萝比做瀑布,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藤萝的茂盛(1分)。表达了作者对藤萝花的赞美之情(1分)。例2:小草偷偷得从土里钻出来。

【精品】中考语文修辞手法及运用练习题含答案

【精品】中考语文修辞手法及运用练习题含答案 一、中考语文专项练习:修辞手法及运用 1.下列语句,运用比喻修辞方法的一句是() A. 仅仅有一次,她的教鞭好像要落下来。 B. 像这样的教师,我们怎么会不喜欢她,怎么会不愿意和她亲近呢? C. 那时的我,真好像死了父亲似的那么悲伤。 D. 蔡老师还写了一封信劝慰我,说我是“心清如水的学生”。 【答案】 D 【解析】【分析】比喻句:就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比喻句的基本结构分为三部分: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和喻体。本体、喻体有相似点,但不是同一类事物。A、B、C句不是比喻的修辞手法,没有喻体。D都是比喻。 故答案为D。 【点评】考查学生对比喻修辞手法的掌握。要注意本体和喻体特点的一致性。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 2.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题目。 年轻的我们渴望生活,渴望创造,渴望摆脱束fù。然而青春的岁月不会一番风顺,或许青春的道路常遇荆棘,但我们有足够的信心开tuó自己的人生之路;或许青春的航船历经风浪,但我们有足够的力量驶向理想的彼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年轻的我们相信只要拥有一幅轻灵的翅膀,就能在无际的天空中自由飞翔。 (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fùtuó 束________开________ (2)画线的句子各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并加以改正。 (3)在横线处续写一个句子,使之与前文构成一组排比句。 然而青春的岁月不会一番风顺,或许青春的道路常遇荆棘,但我们有足够的信心开tuó自己的人生之路;或许青春的航船历经风浪,但我们有足够的力量驶向理想的彼岸;________,________。 【答案】(1)缚;拓 (2)番——帆;幅——副。 (3)或许青春的天空时有阴霾;但我们有足够的勇气追求自己的一片蓝天 【解析】【分析】(1)“缚”易写成同音字,形近字等。 (2)“帆,副”均同音字误写。 (3)注意例句的句式,其句式为“或许青春的……,但我们有足够的……”,前一个省略号内写出可能遇到的困境,第二个省略号内写我们的自信与勇气等会带来的结果。 故答案为:⑴缚;拓; ⑵番——帆;幅——副。

现代汉语主要修辞方法

现代汉语主要修辞方法 修辞是为了使说话增强表达效果而运用的一些修饰描摹的特殊方法。又称辞格、辞式。修辞格就是语言在长期运用过程形成的具有特定形式和表达功能的修辞格式。有的修辞格有鲜明的形式特征,有的则在表达功能上独具特色。 一、比喻不直接说被描写的对象甲,而用与它有相似性的乙来描写它,以使被描写的甲在形象、功能等特点上更加富有可接受性。比喻一般形式上需要有三个要素:本体(甲)、喻体(乙)和连接两者的喻词。根据这三个方面出现情况,将比喻分为: (一)明喻用“像、如、仿佛”等喻词通俗明白地打比方。典型格式:甲像乙如: (1)共产党像太阳。 当然,如果前后句子叫长,且意义明白,明喻也可以省略喻词。如: (2)铁不用就会生锈,水不流就会发臭,人的头脑不用,功能就会萎缩。 (二)暗喻用“是、成为”等喻词直接将本体当做喻体的方法。典型格式:甲是乙如:(3)大王庄这个阵地成为一颗锐利的铁钉,牢牢地钉进了黄维兵团的脑门心。 (4)困难是弹簧,你软它就强。 (三)借喻不出现本体和喻词,直接用喻体代指本体的方法。只出现喻体。如: (5)一旦把敌人消灭干净,鲜红的太阳照遍全球。 这里“鲜红的太阳”喻指新生的社会制度。 比喻的作用: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化冗长为简洁。 【注意】用了“像”或“仿佛”等的句子不一定就是比喻句。如: (1)比较句不是比喻句:他长得像他父亲。 (2)举例句不是比喻句:我们班最近涌现出许多好人好事,像张丽把积蓄的零用钱寄给了灾区人民,王倩主动地每天到医院里为刘玲补课…… (3)疑断句(猜度或不确切的判断)不是比喻句:天好像要下雨。 二、比拟直接将乙事物所具有的特征、属性加在甲事物对甲进行跨类式描写的修辞格。有本体、拟体两个部分组成,本体一般为名词性事物,拟体则多为谓词性成分。从语义特征上说,拟体本不能与本体构成陈述关系。根据本体与拟体的关系,一般将比拟分为: (一)拟人将非人类的事物当做人来写。如: (1)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2)硬币正悄然“退休”。 (二)拟物将人直接当做物,或将此物当彼物来写。如: (3)打得日本鬼子夹着尾巴逃跑了。 (4)月亮一露脸,满天的星星惊散了。 比拟的作用:感情色彩鲜明;描绘生动形象;表意丰富。 三、借代直接用与本体甲有相关关系的乙代替甲的修辞格。如: (1)正义是杀不完的,因为真理永远存在。 (2)凡是愿意留下的,再不许拿人家一草一木。 (3)搞好菜园子,丰富菜篮子。 不直接把人或事物说出来,而是借用与这个人或事物有密切关系的东西来代替的修辞方法叫借代。借代有多种形式。如: 1.部分代整体:我们爱护学校的一草一木 ....。 2.具体代抽象:我们不要多费口舌 ..了。 3.专名代泛称:我们的时代需要千千万万个雷锋 ..。 4.特征代本体:一队红领巾 ...唱着山歌飘下来。

(完整word版)从修辞角度入手赏析句子的答题格式

从修辞角度入手赏析句子的答题格式(七上练习) ⑴比喻: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什么比作什么,)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⑵拟人: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把什么人格化了,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什么怎么样(的情态)。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⑶排比:运用排比修辞手法,强调了+对象+特性+ “节奏和谐,显得感情洋溢,富有气势” ⑷设问: 运用设问,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启发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很自然地引出下文。 ⑸反问: 运用反问,加强语气,意思是说(改成陈述句),强烈地表达了(什么)之情。 ⑹对比: 运用对比手,把什么和什么进行对比,突出了+对象+特性。 ⑺反复: 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加强了语气,强调了什么,强烈表达了什么之情。 ⑻夸张: 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突出了什么怎么样,启发读者联想,使读者留下鲜明深刻的印象。 从修辞角度入手赏析下列句子。 ⑴小草偷偷地从土地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⑵看,像牛牦,像花针,像细丝,密密的斜织着, ⑶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⑷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 ⑸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 ⑹“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⑺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向前去。 ⑻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 ⑼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 ⑽等到快回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⑾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 ⑿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 ⒀看吧,由澄清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空中,半空中,天上,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

修辞手法练有答案

修辞手法练习题 一、说说下面句子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1.老师是辛勤的园丁,我们是祖国的花朵。( ) 2.石油工人一声吼,地球也要抖三抖。 ( ) 3.不劳动,连棵花也不养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吗? ( ) 4.月季花像一张张笑得合不拢嘴的小脸,朝人们点头致意。( ) 5.海底的动物们常常在窃窃私语。( ) 6.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一会儿红通通的,一会儿金灿灿的,一会半紫半黄。( ) 7.桃花潭水深干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 8.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 9.火车怎么才能爬上这样的陡坡呢?詹天佑顺着山势,设计了一种“人”字形线路。( ) 10.兴安岭多么会打扮自己呀:青松作衫,白桦为裙,还穿着绣花鞋。( ) 11.鹅毛般的雪花从彤云密布的天空中飘落下来。( ) 12.武松想:人难道还怕老虎吗? ( ) 13.他呀,心眼儿小得只有针眼儿大。( ) 14.古老的威尼斯又沉沉地入睡了。( ) 15.夜深人静的时候,蟋蟀在住宅门口的平台上弹琴。( ) 16.春雨像牛毛,像花针。( ) 17.地窖里一向干燥得很,水究竟从哪里来的?原来是刺猬撒的尿。( ) 18.人与山的关系日益密切,怎能不使我们感到亲切、舒服呢?) 19.这巴掌大的地方,怎么容得下几个班的同学活动呢?() 20.他一生下来就是黑面孔,这怎么能怪他呢?() 21.丽莎既聪明又漂亮,红红的脸好像春天开的玫瑰花儿。() 22.树上的小鸟们唱着一支支动听的歌。( ) 23.每一树梅花,都是一树诗。( ) 24我掉落下来,花草却昂起了头,挺起了腰,绽开了笑脸。( ) 25.富于色彩的连绵不断的山峦,像孔雀开屏,艳丽迷人。() 26班主任课真忙,整天连喘气的工夫都没有。() 27.一阵春风过后,小草跳起了欢乐的舞蹈,有时舒展双臂,有时弯腰触地,有时左右摇摆,真像小孩子一样。() 28.冈山的毛竹多,有的修长挺拔,好似当年山头的岗哨;有的密密麻麻,好似埋伏在深坳了的奇兵;有的看来出世不久,却也亭亭玉立,别有一番神采。() 29.窗户里灯光闪耀,扬科觉得旅店里的每一根柱子都在颤动,都在唱歌,都在演奏。() 30.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是一块无瑕的翡翠。() 31.我的爷爷走起路来,地皮都踏得忽闪忽闪的。() 32.黄河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摇篮。() 33.什么是路?就是从没有路的地方践踏出来的,从只有荆棘的地方开辟出来的() 34.桂子开花十里香。() 35.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最新现代汉语下册试题及答案

现代汉语下册试题及答案(彩笔标注为多考题) 一、填空题(总共20分,每空1分。) 1、语法这个术语有两个含义,一个是:另一个是。 2、语法有三个性质,分别是、和。 3、是最小的能够独立运用的语言单位,是构成短语和句子的备用单位。 4、“同意参加”是属于(短语类型);“用笔写字”是属于(短语类型);"愿意他进来"是属于(短语类型)。 5、按宾语与动语的语义关系来分,宾语可划分为三种:、 、。 6、句子根据内部结构可分为和。 7、语法研究应包含、和三方面的内容。 8、联合复句可分为并列、顺承、、和 五小类。 二、选择题。(总共20分,每个2分) 1、()表示人和事物的属性,有区分事物的分类作用。 A.区别词 B.名词 C.量词 D.代词 2、下列形容词中,属于状态形容词的是()。 A.软 B.大方 C.伟大 D.雪白 3、“发现意外”和“意外发现”这两个短语是()。 A.述宾短语;兼语短语 B.偏正短语;述宾短语 C.兼语短语;述宾短语 D.述宾短语;状中短语 4、下列句子中主语是受事主语的是()。 A.我们跑丢了一只猫 B.狼把羊吃掉了 C.这孩子我也疼她 D.小妹只掉了几滴眼泪 5、“新中国的青年谁都感到幸福!”其中代词“谁”是()。 A.表示疑问 B.表示虚指 C.表示任指 D.表示确指 6、“他们两个去很适合”中主语是()。 A.他们两个去 B.他们两个

C.他们 D.他们俩 7、“大师傅,白天的事您千万不要见怪!”其中“大师傅”是()。 A.主语 B.称呼语 C.与“您”是同位语 D.宾语 8、带有拟声语的句子是()。 A.啊呀,老陈,想不到是你做的。 B.砰,砰,响起了敲门声。 C.哈哈,太神奇了! D.嗯,我这就来。 9、“禁止吸烟!”是() A.动词性非谓语句 B.省略句 C.动宾短语 D.兼语短语 10、“一家得出多少钱呢?”是()。 A.是非句 B.选择句 C.正反句 D.特指句 三、分析题。(30分) 1、指出下列划线词语所属词类。(共6分,每个1分。) (1)这棵树很笔直 (2)古塔在城市以西 (3)踢了一脚 (4)格外显眼 (5)啊!真好哇! (6)一台彩色电视机 2、指出下列短语类型。(共8分,每个1分) (1)觉得高兴 (2)粮食丰收 (3)昨天的事 (4)花园里谈 (5)玩得高兴 (6)有人不赞成 (7)南昌九江

表达方式,修辞手法与表现手法的区别

阅读教学中,许多同学分不清“表达方式”“修辞手法”与“表现手法”这三个概念,经常张冠李戴,将其混为一谈,进而影响自己正确地答题。它们虽然都属于表达技巧,却有明显的区别: 1.修辞手法凡是使句子更加生动形象,富有表现力和艺术美感的方法或手段,都可称为修辞手法。修辞手法是针对具体的句子而言的。修辞手法的种类很多,内容博杂。但高考语文考试大纲要求学生掌握的修辞手法(辞格)共有八种: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和反问。诗歌中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设问、反问、顶真、起兴等。 ⑴、比喻:用一种事物或情景来比作另一种事物或情景,可分为明喻、暗喻、借喻、博喻。有突出事物特征,化抽象为形象的作用。 比如“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诗歌巧妙地把抽象的“愁”比做滚滚东去的江水,写出了愁绪的多与绵长。 例析: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柳梢青·送卢梅坡 刘过泛菊①杯深,吹梅②角远,同在京城。聚散匆匆,云边孤雁,水上浮萍。教人怎不伤情?觉几度、魂飞梦惊。后夜相思,尘随马去,月遂舟行。 [注]①泛菊:饮菊花酒。②吹梅:吹奏《梅花落》。 问:作者在表达感情时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请结合全词内容具体说明。 简析:这首诗主要运用了比喻手法。上片用“云边孤雁,水上浮萍”的比喻来表现离别之苦,下片用“尘随马去,月遂舟行”的比喻来表现思念之切。 ⑵、借代:借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借代可用部分代表全体,具体代替抽象,用特征代替人。借代的运用使语言简练、含蓄。 例如李清照的《如梦令》“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诗中用“绿”和“红”两种颜色分别代替叶和花,写叶的茂盛和花的凋零。①借用人(或物)的标志、特征去代替人(或物)的名称。例析1: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杜甫《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简析:“朱门”指代居住在骊山宫的显贵之家,反衬宫门之外的凄惨景况。②借用事物具有代表性的部分去代替事物的整体例析1: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简析:“帆”,原指挂在船桅上利用风力使船前进的布篷,这里诗人以“帆”代指整个船。例析2:樯橹灰飞烟灭——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简析:“樯”是船上的桅杆,橹是比桨长大的划船工具,安在船尾或船旁。这里用樯橹代战船。③以客观存在的具体事物去代替概括抽象的事物例析1:①举酒欲饮无管弦。——白居易《琵琶行》简析:“管”是一种类似于笛的乐器,“弦”是乐器上的肠线或金属丝。这里,诗人用“管”“弦”指代音乐。例析2: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简析:“金戈”指金属制的戈,“铁马”指配有铁甲的战马。这里“金戈铁马”用来代指精锐部队。 ⑶、夸张: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作扩大或缩小的描述。有更突出、更鲜明地表达事物的作用。 李白的作品中表现极为突出,如:“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危楼高百尺”等。例析1: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与夏十二登岳阳楼李白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注]乾元二年,李白流放途中遇赦,回舟江陵,南游岳阳而作此诗。问:对第三联“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所运用的艺术表现手法做简要分析。简析:第三联运用夸张手法写出了岳阳楼高耸入云的情状,同时这两句诗想像神奇,在云间连榻,在天上“行杯”,写出了诗人恍若置身仙境的情景。 ⑷、对偶:用结构相同、字数相同的一对句子或短语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从形式看,语言简练,整齐对称;从内容看,意义集中含蓄。 例析: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春行即兴李华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问:这首诗的三、四两句运用了哪种修辞方法?请具体说明。简析:这首诗的第三、四句修辞方法是对偶,“芳树”对“春山”,“花”对“鸟”,“自落”对“空啼”。 ⑸、比拟:把物当作人来描写叫拟人,或把人当作物来描写叫拟物。比拟有促使读者产生联想,使描写的

最新修辞手法答题格式(整理)精

1比喻: ①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_____比喻成____,生动形象地写出了 + 对象 + 特征/特点 ,表达了(谁,什么样的)(哪些)感情/之情。 ②议论文中,使抽象道理变得具体,使深奥的道理变得浅显易懂。 2(比拟)拟人: ①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____以人的情感或动作/把或使____人格化了。生动形象地写出或描绘了 _____ ( <…> 什么做什么的 <什么> …态 / 春天到来时小草生长的可爱姿态 / 果树之花争相斗艳的姿态/胡杨与霜风和沙尘抗争的姿态)特点/情态/形态/姿态,表达了作者(谁,什么样的)(哪些)感情/之情。 3排比: 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强调了/生动形象地表现了 + 对象 + 特

征/特点)(表达了谁_________之情) + ①用排比写人,可将人物刻画细致。 ②用排比叙事写景,可将景物描写得细致入微,能深层次清楚、描写细腻、形象生动之效。 ③运用排比说理, 可收到条理分明的效果,可将道理说得充分透彻。 ④运用排比抒情,节奏和谐,显得感情洋溢。 ⑤ a语调铿锵,句式整齐; b增强语气语势; c使条理分明; d节奏和谐,感情洋溢,富有气势; f句式整齐,音律和谐,气势如虹; g突出情感,增加表现力; h有节奏感,琅琅上口,有极强的说服力,能增强文章的表达效果和气势,深化中心。

4对比: ①加强文章的艺术效果和感染力,给人极鲜明的形象和极强烈的感受。 ②运用对比手法,把 XX和 XX进行对比,突出/强调了+对象+特性,(有时还表达/抒发了谁_________之情) 5夸张: 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强调/突出_________(特点/特征), ①使(什么形象)更加鲜明,给人印象深刻 ②强调语气,烘托气氛,引起读者的联想与引起读者丰富的想象和强烈共鸣 ③启发读者联想,使读者留下鲜明深刻的印象。 6设问: 运用了设问的修辞手法,引出/强调_______(提问的内容),引起读者思考和注意,吸引读者阅读兴趣,(自然地引出下文)。 ①提出问题,引起读者思考;

现代汉语修辞(课后答案)

现代汉语—修辞 思考与练习一(172页) 一.有人说:“修辞就就是咬文嚼字,修辞就就是雕琢词句。卖弄文字技巧。”这种说法对不对?为什么? 第一种说话欠妥。它得弊病就是把修辞瞧作单纯得文字技巧,贬低、缩小了修辞得功用。不可否认,修辞就是要从锤炼词语得角度,咬文嚼字得,可这只不过就是它得部分功用。修辞还要研究句式得调整、修辞格得运用以及语言风格与同义手段选用得关系等,单单在文字上雕琢就是不够得。第二种说法虽然比第一种说法扩展了修辞得功用,然而也不尽合适。选用同义手段提高表达效果虽然离不开对词句得雕琢,然而修辞就是语言得综合运用,要恰当地运用各种积极得语言手段,涉及面很广,不就是“雕琢词句”所能全面概括得。在说,选择什么样得表达方式,达到什么样得表达效果,并非只就是语言形式得雕琢问题,思想内容得锤炼更为重要,不要把修辞瞧作单纯追求文字技巧得问题,更不就是“卖弄”。 二.结合实例谈谈修辞同语境得关系。 修辞中语言手段得恰当运用要以适应语境为前提,修辞效果得检验也难以离开语境。像适应表达内容一样,适应语境也就是修辞得重要原则。“超常”就是修辞特点之一。修辞往往借助故意违反常规表达而取得不同一般得表达效果,但这要紧紧依靠语境得配合与制约。双关就就是故意使语句具有双重含意,言在此而意在彼得修辞手法,不管就是利用词语意义,还就是借助语音条件,总就是以语境为前提得。这不必举例。“种”就是个动词。它可以用“花草、树木、药材”等做宾语,这就是正常得语法结构,如果以“希望、理想、精神、意志”做它得宾语,就是搭配不拢得,但就是,在甲乙两件事连说得语境里,后一种用法却可“起死回生”,产生别开生面、含义深厚得表达效果。如说:“在高原得土地上种下一株株树秧,也就就是种下了一个美好得希望。”在这句话里,把“种……树秧”得“种”同“希望”拈用到一起,不仅不就是病句,而且顿生文采,含蓄、隽永、别具一格。修辞得情境意义、形象意义、色彩意义以及风格意义都要受制于语境。 三、修辞同语言三要素有什么关系?明确它们得关系对学习与研究修辞有什么好处?修辞用语音、词汇、语法有着密切得联系,但它们既非并列关系,也不就是从属关系。修辞从综合运用得角度、提高表达效果得角度研究语音、词汇与语法。修辞把语音得双声叠韵、叠音、轻声、重音、儿化、字调、平仄等作为语言手段加以调动,使之特定题旨情境中以声传情,以音达意,收到较好得修辞效果。修辞还从筛选、锤炼得角度,就声音、形体、意义、色彩、用法方面对词语加以选用,使语言材料成为提高表达效果得重要语言手段。语言得表达更多得就是靠句子传达修辞感受得。一般地说,修辞要在合乎语法得基础上进行,但有时也可突破语法规则。修辞往往就是从同义手段选择得角度研究句子与句群得表达效果得。语言与文章得力量、气势、情采、义理、跌宕等方面得效果就是离不开句式得选择与调整得。总之,语言三要素为修辞手段得选用、为修辞效果得体现提供了条件,而修辞又在语言得综

修辞手法练习题(有答案)

修辞手法练习题答案 一、用横线标出下列比喻句中的本体,用波浪线标出喻体。 1、沙丘上一阵混乱,匪徒们都兔子似的缩到沙丘后面去了。 2、她们从小跟小船打交道,驶起来就像织布穿梭缝衣透针一般快。 3、广场上是雪白的花圈的海洋,纪念碑已堆成雪白的山岗。 4、至于那些又臭又长的文章,恐怕连牛粪都不如。 二、读读下面几句话,比喻句是()。 A.女的又矮又瘦,身子很单薄,简直像一阵风能把她吹倒似的。 B.只见气泡轻快地往上蹿,好像你追我赶似的。 C.水像白花花的“珍珠”,长流不尽。 D.罗丹好像跟谁说悄悄话似的。 三、判断下列句子是否属于比喻句。 1、他们像一群魔鬼似的,把我们包围起来。() 2、骏马和老牛也好像在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3、小徐长得像她妈妈。() 4、棉花像白花一样白。() 5、风一吹,鹅毛般的苇絮飘飘悠悠飞起来。() 6、大兴安岭多么会打扮自己啊,青松作衫,白桦为群,还穿绣花鞋。() 7、翠竹真不愧是“绿色的宝藏”。() 8、可别让手中的线断掉啊,风筝,是理想的翅膀。() 9、小河日夜喧哗着,仿佛在唱一支无忧无虑的歌。() 10、信守和尊重一个诺言,或许要比登一座山更难。() 四、指出下面的比喻句是用什么比什么,相似点是什么。 1、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云。 这句话用_______________比_______________,相似处是_______________。 2、作为公路的铠甲--路面,天天展现在司机的面前。 这句话用_______________比_______________,相似处是_______________。 3、刺猬遇到强敌,就成了一个可怕的刺球。 这句话用_______________比_______________,相似处是_______________。 4、来到瀑布正面,看到青松翠柏中间是一条飞舞着的闪光银带,从上跌下来,溅起几尺高的水花。 这句话用_______________比_______________,相似处是_______________。 五、下面的比喻句,好的打“√” ,不好的打“×” ,并把理由简要写下来。 1、远看长城,它像一条巨龙,在崇山峻岭间蜿蜒盘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河如飘动的绸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走廊的一头走出白求恩大夫,记者们像捕获猎物似的扑上前去,七嘴八舌地问长问短。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课铃响了,同学们像一群小野兽倾巢而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先判断下列各句是否用了比拟的修辞方法,若是再说明是拟人还是拟物。 1、也只有这种草,才可以骄傲得嗤笑那些养育在花房里的盆花。() 2、人老了,可地并没有老,要靠科学给它点滋补,让它长出更好的庄稼来。() 3、清脆的歌声打断了我的思路。() 4、天上的星星眨着眼睛。()

表现手法和修辞手法的区别汇总

表现手法和修辞手法的区别汇总 一、渲染和烘托 渲染本来是国画的一种手法,在需要强调的地方,用水墨或淡的色彩涂抹画面,显出物象阴阳向背,以加强艺术效果。诗歌则往往用来对环境、景物等进行描写,这些描写是作多方面的正面描写形容,以突出形象。如孟浩然《早寒有怀》:“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我家湘水曲,遥隔楚云端。乡泪客中尽,归帆天际看。迷津预有问,平海夕漫漫。”这首诗写寒秋时节诗人漫游长江下游时所产生的思乡的悲哀和对前途的迷惘。首联“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写出深秋时节的景象。木叶渐脱,北雁南飞,北风呼啸,渲染出秋天寒冷,凄飒的气氛。诗人抓住最有代表性的事物从正面极力描写秋寒,这是渲染的手法。 烘托本是中国山水画的传统手法,用水墨或色彩在物象的轮廓外面涂抹,使物象明显突出。用在诗文中则指从侧面着意描写,作为陪衬,使所要表现的事物鲜明突出。如杜甫《秋兴八首(其一)》:“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首联从大处落笔,写深秋的萧杀凄凉景象,颔联写天上地下,江间关塞,到处惊风骇浪,动荡不安,萧条阴晦,这种景象使诗人翻腾起伏的忧思和胸中的郁郁不平形象地表现出来。这些景物描写是从侧面着意,用笔墨于景物,实则形象地衬出诗人的思想情感的,是烘托手法。 很多时候渲染烘托合说,并不意味着两者可以等同,而只是说明这两种表现手法往往紧密结合在一起使用。尤其是在借景抒情的诗歌作品中,往往是先用渲染的手法描摹景物塑造意境,再通过景物(意境)来烘托人物情感。像上面孟浩然《早寒有怀》先渲染出一幅秋天寒冷凄飒的氛围,再通过这种氛围烘托出诗人思归的哀情和前途渺茫的愁绪。杜甫《秋兴八首(其一)》先渲染一种沉郁悲壮、萧条涌动的浓重悲凉的氛围,再以这种氛围烘托内心的情感。 二、对比和衬托 衬托则是利用事物间的近似或对立的条件,用一些事物为陪衬来突出所要表现的事物。它可以使被陪衬的事物显得更加突出、形象。衬托有正衬、反衬两类。利用事物的相似条件来衬托就是正衬;利用事物的对立条件来衬托就是反衬。它强调的是通过比照“衬”出其中的一个。如崔护《题都城南庄》:“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这是一首抒情诗,在看似叙事中作者通过去年今日和今年今日的对照,凸显出今年今日此时此刻桃花“依旧”而人面不再的那种感伤之情。这里重点是通过比照,以去年的欢快衬托(反衬)出今年的落寞感伤怅然无奈!

常见修辞方法的作用及答题格式

常见修辞方法的作用及答题格式 1、比喻:将表达的内容说得生动具体形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化冗长为简洁。 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_____比喻成____,生动形象地写出了_______, 表达了作者_____之情. 2、拟人:把物当做人写,赋予物以人的思想、感情、活动,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 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____以人的情感和动作, 把____人格化了。生动形象地写出了_____,表达了作者______之情. 3、夸张:烘托气氛,加强渲染力,引起联想效果。 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强调/突出了_______(内容),表达了____(情感),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表达效果突出. 4、排比:加强语势,强调内容,更有利于表达强烈的感情(表达效果)。 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_______,表达了作者_________之情. 句式整齐,增强语势,突出情感,增加了表现力. 5、对偶:整齐匀称,节奏感强,有音乐美,表意凝练,抒情酣畅。 6、反复:强调,使感情表达更强烈。 运用反复的修辞手法,突出的表现了______(句子描绘的内容),强烈地表达了_______(句子表达的情感) 7、设问:运用了设问的修辞手法。 引出/强调_______(内容),引起读者思考和注意,使文章有起伏。强调问题,引人注意,启发读者思考。引起读者对对象+特征的注意和思考 8、反问:加强语气,发人深思,增强表达效果。 运用反问的修辞手法,更有力地强调了_____(把反问句改成陈述句),加强了语气,增强了表达效果。: 9、对比:使对比的双方更突出。 运用了对比的修辞手法。将 ______ 与 ______ 对比,强调了______ , 突出了______ 。 一、景物描写的方法:动静结合、概况与具体结合、远近、移步换景 1、从多种感官写。触觉,视觉,听觉、嗅觉等 2、正面与侧面相结合 3、多角度的进行描写:上下、远近、俯仰、动静、虚实、点面 4、细节描写

表现手法与修辞手法的比较

表现手法与修辞手法的比较 基础试题 2009-07-05 0921 表现手法与修辞手法的比较一、渲染和烘托 渲染本来是国画的一种手法,在需要强调的地方,用水墨或淡的色彩涂抹画面,显出物象阴阳向背,以加强艺术效果。诗歌则往往用来对环境、景物等进行描写,这些描写是作多方面的正面描写形容,以突出形象。如孟浩然《早寒有怀》:“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我家湘水曲,遥隔楚云端。乡泪客中尽,归帆天际看。迷津预有问,平海夕漫漫。”这首诗写寒秋时节诗人漫游长江下游时所产生的思乡的悲哀和对前途的迷惘。首联“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写出深秋时节的景象。木叶渐脱,北雁南飞,北风呼啸,渲染出秋天寒冷,凄飒的气氛。诗人抓住最有代表性的事物从正面极力描写秋寒,这是渲染的手法。 烘托本是中国山水画的传统手法,用水墨或色彩在物象的轮廓外面涂抹,使物象明显突出。用在诗文中则指从侧面着意描写,作为陪衬,使所要表现的事物鲜明突出。如杜甫《秋兴八首(其一)》:“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首联从大处落笔,写深秋的萧杀凄凉景象,颔联写天上地下,江间关塞,到处惊风骇浪, 动荡不安,萧条阴晦,这种景象使诗人翻腾起伏的忧思和胸中的郁郁不平形象地表现出来。这些景物描写是从侧面着意,用笔墨于景物,实则形象地衬出诗人的思想情感的,是烘托手法。 很多时候渲染烘托合说,并不意味着两者可以等同,而只是说明这两种表现手法往往紧密结合在一起使用。尤其是在借景抒情的诗歌作品中,往往是先用渲染的手法描摹景物塑造意境,再通过景物(意境)来烘托人物情感。像上面孟浩然《早寒有怀》先渲染出一幅秋天寒冷凄飒的氛围,再通过这种氛围烘托出诗人思归的哀情和前途渺茫的愁绪。杜甫《秋兴八首(其一)》先渲染一种沉郁悲壮、萧条涌动的浓重悲凉的氛围,再以这种氛围烘托内心的情感。 二、对比和衬托 衬托则是利用事物间的近似或对立的条件,用一些事物为陪衬来突出所要表现的事物。它可以使被陪衬的事物显得更加突出、形象。衬托有正衬、反衬两类。利用事物的相似条件来衬托就是正衬;利用事物的对立条件来衬托就是反衬。它强调的是通过比照“衬”出其中的一个。如崔护《题都城南庄》:“去

修辞手法练习题及答案汇编

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练习题 1.根据语境,在下面横线处填入适当的语句,组成前后呼应的排比句。(4分) 一枚古老而美丽的月亮,沉淀在江河的激流与浩瀚里,____________ __ ,沉淀在稻谷的光泽与禾香里;也沉淀在文化的博大与风韵里,______________ _ ,沉淀在宋词的悠扬与浪漫里。在任何一个地方掬起一捧水,都会有一个月亮。 2..以下是某中学成人仪式上的一段主持词。仿照已给出的句子,在空缺处补写相应的语句。要求:句式一致,字数相等,语意相关。(4分) 主持人A:悠悠岁月,是父母给予了我们这一次人生的见证。 主持人B:① 主持人A:十八岁是一道亮丽无比的彩虹,升起在生命的雨后晴空中;可彩虹的光艳还需要温暖的太阳热情地普照。 主持人B:② 3.每年5月的第二个星期日是母亲节,6月的第三个星期日是父亲节,请以“父爱”为话题仿照下面的句子写两句话。(4分) 母爱是一缕阳光,让你的心灵即使在寒冷的冬天也能感到温暖如春; 母爱是一泓清泉,让你的情感即使蒙上岁月的风尘也依然纯洁明净。 4.仿照下面的示例,再写两组句子,要求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句式与示例相同。(5分) 人生就如茶叶一般,只有经过了沸水的冲泡,才能展现出它生命的本色。 5.下列各句中,未使用“夸张”修辞手法的一项是()(3分) A. 这山峡,天晴的时候,也成天不见太阳,顺着弯曲的运输便道走去,随便什么时候仰面看,只能看见巴掌大的一块天。 B.“热的包子咧!刚出屉的……”十一二岁的小伙计,歪了嘴在路旁的店门前叫喊。他旁边的破旧桌子上,就有二三十个馒头包子,毫无热气,冷冷地坐着。 C. 红军十五天五战五捷,痛快淋漓地打破了敌人的第二次“围剿”。为此,毛主席写了光辉诗句:“七百里驱十五日,赣水苍茫闽山碧,横扫千军如卷席。” D.“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这滴泪,凄切、深挚,千年之后,于每一个朗月高悬的无眠之夜,在相思悲愁者的眉间、心上静静流淌。 6.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4分) A.为何古人认为丹顶鹤只栖息在高洁之地?因为在他们心目中鹤是高贵的。 B.在这一刹那,在这充满神奇的寂静之中,谁能说这片刻就不是永恒? C.难道没有人听到过秋天豆荚迸裂的声音吗?那是世上最美好的声音。

现代汉语第六章 修辞手法

章六修辞 一、名词解释; 1、修辞:指在表达内容和语言环境确定的前提下,如何积极调动语言因素和非语言因素,以加工后的最 恰当的语言形式获取最理想的表达效果的语言加工实践活动即修辞。主要有三个含义,一是运用语言的方法、技巧和规律;二是说话和写作中积极调整语言的行为;三是指以加强表达效果的方法、规律为研究对象的修辞学或修辞著作。 2、语境:即语言环境,一般指在语言运用中对话语有影响的情景、情况、关系等。包括主观语境因素如 身份、职业,和客观语境因素,如时间、地点。 3、长句:指词语多,结构复杂,形体较长的句子,包括分句长、层次复杂的复句。 4、散句:指结构不整齐,各式句子交错运用的一组句子。 5、主动句/被动句:一件事物中既有施事又有受事,表达时用施事作主语的是主动句,用受事做主语的是 被动句。 6、比喻:又称譬喻、打比方。即用本质不同但又有相似点的事物描绘事物或说明道理的辞格。其中被比 方的事物称“本体”,用来打比方的事物称“喻体”。联系二者的词语是“喻词”。 7、比拟:根据想象把物当做人或把人当做物加以描绘,或将甲物当作乙物加以描写的辞格。 有拟人和拟物两种基本类型。 8、借代:即换名。不直接说某人或某事,借用与其密切相关的名称代替,其中被代替的事物为“本体”, 用以代替的事物为“借体”。 9、拈连:即顺拈,利用上下文语境,把用于甲事物的词语巧妙用于乙事物的辞格。甲事物一般为具体事 物,列于前;乙事物一般为抽象事物,列于后。利于形成风趣简练的修辞效果。 10、双关:指利用语音或语义条件,有意使语句同时关顾表面和里面两种意见,言在此而意在彼的辞格。 11、仿词:指根据表达的需要,更换现成词语中某个语素,临时仿造出新词的辞格。是仿似的一种形式。 【仿似即仿化,包括仿词和仿句】 12、反语:又称反话、倒反,指故意使用与本来意思相反的词语或句子以表达本意的辞格。 13、婉曲:又称“婉转”,有意不直接说明某事物,而借用与其事物相应的同义语句婉转表达的修辞手法。 14、设疑:又称“歧义”,指说话时特意将关键部分隐藏而达成疑义,随后在适当时候补说以消除疑义、明 了语义的辞格。 15、对偶:用结构相同或基本相同、字数相等、意义密切的两个短语或句子,对称地排列以表达相同、相 关或相反意思的修辞手段,包括正对、反对、串对三种基本形式。 16、排比:将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意思密切相关的句子或句子成分排列并连续说出相关意思,从 而使得内容及语势增强的修辞手段。 17、顶真:用上一句结尾的词语做下一句的开头,使前后句子头尾蝉联,上下递接的辞格。又称联珠、顶 针。 18、回环:将前后语句组织成循环往复形式,用以表达不同事物间的有机联系的修辞手段。 19、映衬:为突出主体事物,用类似或相反、相异的事物做陪衬的辞格。 20、层递:指根据事物的逻辑关系,连用结构相似、内容递升或递降的语句,表达层层递进的事理的辞格, 包括递升和递降两种基本类型。 21、通感:又称移觉,叙事状物时运用词语,使不相通的感官感受相互沟通起来的辞格。 二、简答题; 1、修辞与语音的关系? 答:【区别】各有不同的研究对象;语音研究语言声音的性质、结构规律;修辞研究运用语言因素、规律以提高表达效果,及研究语音现象于特定语境中表现出来的感情色彩、民族风格等。 【联系】:二者相互促进; (1)语言在突出语义及增强音律美方面为修辞提供条件,丰富修辞内容,形成修辞方式,如歇后语、双关。

常见修辞手法及其答题格式

常见修辞手法及其答题格式

常见修辞手法及其答题格式 常见修辞手法及其答题格式 比喻: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比作……,形象、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征,表达了(谁,什么样的)(哪些)感情(写景咏物文)。 明喻: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像、似、仿佛、犹如、宛如、像……一样、仿佛……似的,恰似”等连接。例:孩子们像花朵。 暗喻: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是、成了、变成“等连接。 例:孩子们是祖国的花朵。 借喻:不出现本体和喻体,直接叙述喻体。 例:祖国的花朵茁壮成长。例1: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朱自清《春》) 答: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1分),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春天的优美姿态(1分),表达了作者对春的喜爱之情(1分)。例2: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 (文中出处:看吧,由澄清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空中,半空中,天上,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这块水晶里,包着红屋顶,黄草山,

像……这就是冬天的济南。(老舍《济南的冬天》)) 答: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1分),把“冬天的济南”比作“蓝水晶”,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冬天的济南给人的清亮、空灵的感觉(1分),表达了作者对冬天的济南的喜爱之情(1分)。例3:那亿万棵宁死不屈、双拳紧握的枯杨,似一尊巍然耸立的雕塑。 (选句出处:他们让战友落泪,他们让敌人尊敬,那亿万棵宁死不屈、双拳紧握的枯杨,似一尊巍然耸立的雕塑。一看到他们,就会想起岳飞,想起袁崇焕,想起谭嗣同,想起无数中国人的气节,一种大义凛然、慷慨赴死的气节。) 答: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1分),写出了胡杨死后依然挺立的悲壮姿态(1分),表现了胡杨宁死不屈的精神和大义凛然、慷慨赴死的气节(1分)。 拟人 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XX人格化(或:赋予XX以人的情态),生动形象的地描绘了……特点或情态,含蓄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例1:从未见过开得这么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 答案: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1分),把茂盛的藤萝比做瀑布,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藤萝的茂盛(1分)。表达了作者对藤萝花的赞美之情(1分)。例2:小草偷偷得从土里钻出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