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心泵装配方法与步骤

离心泵装配方法与步骤
离心泵装配方法与步骤

离心泵装配方法与步骤

(1)轴组的装配离心泵轴组的装配包括泵轴与滚动轴承内环的装配,泵体轴承孔与滚动轴承外环的装配等。

①轴承的装配。滚动轴承装配在泵轴上时,它的内环与轴颈之间以少量的过盈相配合。通常过盈值为0.01~0.05mm,轴颈的直径较小者,过盈量取较小值;轴径较大者,过盈量取较大值。将滚动轴承装配到泵轴上时,应该加力于内环,使内环沿轴颈推进到轴肩或轴套处为止。滚动轴承与轴颈的装配方法有以下几种。

方法一:使用手锤和铜棒来安装滚动轴承。滚动轴承内环与轴颈之间过盈量较小时,可铜棒做衬垫,使铜棒的一端置于滚动轴承的内环上,用手锤敲打铜棒的另一端,使滚动轴承的内环对称均匀地受力,促使轴承平稳地沿轴颈推进,如图1-73(a)所示。

(a)利用手锤和铜棒装配(b)利用套筒装配

图1-73滚动轴承的装配

方法二:使用专门的套筒安装滚动轴承。使用套筒装配滚动轴承时,先将泵轴竖直放在木板上或软金属衬垫上,把滚动轴承套在轴上,并摆放平正,然后放上套筒,使套筒的开口端顶在滚动轴承的内环上,用手锤敲打套筒带盖板的一端,推动滚动轴承内环沿轴颈向下移动,直至轴肩处为止,如图l-73(b)所示。

套筒可用薄壁钢管制成。钢管的内径应比滚动轴承的内径大2~4mm,它的长度应比轴头到轴肩的长度稍长一些。钢管的两端面应在车床上车平,并在其一端焊上一块盖板,其结构形状如图1-74所示。

图1-74套筒

方法三:借助于套筒,用螺旋压力机装配驱动轴承。滚动轴承内环与轴颈之间的过盈值稍大时,可以用压力机将滚动轴承装配在轴颈上。

方法四:用热装法或冷装法装配滚动轴承。

滚动轴承内环与轴颈之间的过盈值较大时,可以采用热装法或冷装法来装配。所谓热装

法就

滚动轴承放入机油中,并对机油进行加热,使滚动轴承内环遇热膨胀,就可以顺利地将滚动轴承套在轴颈上,然后令其自然冷却至常温,如图1-75所示。对机油进行加热时,温度控制在100~200℃,温度过髙时,易使滚动轴承退火,温度过低时,轴承内环的膨胀量太小,不便于安装。为了防止机油的温度过高,可将机油盒放在水槽中,用火焰对水进行加热。滚动轴承在机油中放置时,应将轴承用筛网托起,以便使其受热比较均匀,避免滚动轴承局部产生过热现象。

所谓冷装法就是将轴颈放在冷冻装置中,冷冻至-80~-60℃,然后将轴立即取出来,插入滚动轴承的内环中,待轴颈的温度上升至常温时即可。冷冻装置中常用的冷冻剂有干冰或液态氮等,由于它们的成本较高,所以很少使用。

使用热装法或冷装法装配滚动轴承时,不采取任何机械强制措施,所以,对原有的过盈值不会破坏,进行装配时既省时又省力,并且易于达到装配质量要求。

滚动轴承装配好以后,应加上防松垫片,然后用锁紧扳手将圆形螺母拧紧,并把防松垫片的外翅扳入圆形螺母的槽内,防止圆形螺母回松。

最后,将装配好的轴组装入泵体内。为此,应先将叶轮背帽用手拧紧在轴头螺丝上,把联轴器端的轴头穿过泵体的前轴承孔,使滚动轴承的外环与轴承孔对正,并用手锤敲击叶轮背帽,迫使泵轴与滚动轴承一起进入荥体。然后,用垫片调整法调整轴承压盖凸台的高度,使之与滚动轴承外端面到泵体轴承孔端面的深度相同,这种方法,比较易于将轴安装到其正常工作位置。最后,将轴承压盖盖在泵体的轴承孔上,并将压盖螺栓抒紧。

装配好的轴组在泵体中应盘转灵活轻便,不产生轴向窜动和径向跳动。

图1-75热装流动轴承用的加热装置

1-温度计;2-轴承;3-盖;4-机油;5-机油槽;6-加热水槽;7-水

②叶轮的装配。叶轮的内孔与轴颈之间为间隙配合,其配合间隙值为0.1~0.15mm。试装叶轮时,应使叶轮在轴颈上只有滑动而不产生摆动。间隙太小时,可以采用锉削的方法使轴径的尺寸减小一些,也可以在车床上将叶轮的内孔车大一些,以便保证应有的间隙。间隙太大时,则应更换新的叶轮,以免因为间隙太大,影响叶轮的旋转精度。

叶轮装配到轴肩处时,其出口处应正对着泵壳的出口管,不应产生轴向位移。叶轮背面

与泵壳之间不应产生摩擦,但是它们之间的轴向间隙又不能太大。如果此处的轴向间隙过大,则会增加轴向密封的泄漏量。为了适当减小此处的轴向间隙,可重新调整前后两轴承压盖上垫片的厚度,即将泵的液体入口侧的前轴承压盖的垫片厚度减薄,将靠近联轴器处的后轴承压盖的厚度加厚。在调整轴承压盖垫片厚度的过程中,应使前后轴承压盖的总厚度与原来装配的总厚度相等,即前轴承压盖垫片减去的厚度与后轴承压盖垫片增加的厚度相等。在调整垫片的同时,将泵轴稍向后敲打,使之窜动一个很小的距离,然后压紧轴承压盖,这样,就减小了叶轮背面与泵壳之间的轴向间隙。如果叶轮背面与泵壳之间因间隙太小而发生摩擦,则调整垫片的方法同上,只是将后轴承压盖的垫片减薄,前轴承压盖的垫片加厚,并且使泵轴向前窜动一个很小的距离即可。

(2)泵壳及泵盖的装配

①后开式泵壳及泵盖的装配。这项工作可以分两步进行,第一步就是把泵壳安装在机座上;第二步就是把转子、泵盖、泵体等组成的组合件装入泵壳,然后将整机安装在机座上。这项装配的关键是要保证叶轮处于正常的工作位置。依靠泵盖与泵体的配合面来保证叶轮入口与泵壳上的密封环的同轴度,泵体与泵盖之间的垫片有密封和调整叶轮轴向位置的双重作用。安装时,应先装上垫片,然后沿轴向将叶轮连同泵盖推入泵体,拧紧泵盖螺栓,边拧边盘动泵轴,注意叶轮与密封环有无擦碰,若有,应及时调整。密封垫可使用橡胶板或橡胶石棉板等材料制作。各部间隙调整好以后,即可用螺栓将泵盖与泵壳紧固在一起。

②前开式泵体及泵盖的装配。为了将泵壳装配在泵体上,应该先将轴向密封的各个零件从前端套在泵轴上,然后将泵壳中心孔穿过叶轮背帽,使泵壳的后面与泵体的支承面相接触,并旋转泵壳,使泵的出口朝向适当的方向。最后,穿入泵壳与泵体的连接螺栓,并拧紧这些螺栓,完成泵壳的装配。泵盖位于泵壳与叶轮的前面,在它的中心孔处镶配有密封环,密封环位于叶轮进口端的外侧。因为密封环与叶轮进口端之间的径向间隙很小,所以,在装配泵盖时,应仔细调整密封环与叶轮进口端之间的径向间隙,确保它们之间不产生丝毫的摩擦。同时,在安装泵盖时,泵盖与泵壳的接触面之间应该加密封垫,这样,既可避免泵壳内液体由这里向外泄漏,又可借助于密封垫厚度的调整,来改变叶轮与密封环之间的轴向间隙。

最后,将泵整体就位于机座上,上紧机座螺栓,将整台泵与机座紧固在一起。

(3)填料密封的装配为了加强填料函中填料的密封性能,减少产生泄漏的机会,装填应遵循以下几个要点。

①填料应逐圈加人填料函中,每圈的长度为围绕泵轴一周的长度。两端切口应互相平

并且呈45°斜切;

②相邻两圈填料的切口,应错开120°~180°;

③每加一圈填料,应加润滑油少许,以利于减小填料与轴套的摩擦;

④有水封环的填料函,在水封环的两侧都要加入填料,并且把水封环先装得靠外一些,当拧紧压盖螺栓时,水封环便向里移动,对准水管入口;

⑤拧紧填料压盖螺栓时,要对称均匀,不能将压盖压得过紧或出现歪斜现象。

离心泵维护检修规程

离心泵维护检修规程 1 总则 1.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1.1.1 本规程规定了离心泵的检修周期与内容、检修与质量标准、试车与验收以及维护与故障处理。 1.1.2 本规程适用于石油化工常用离心泵。 1.2 编写修订依据 SY-21005-73 炼油厂离心泵维护检修规程 HGJ 1034-79 化工厂清水泵及金属耐蚀泵维护检修规程 HGJ 1035-79 化工厂离心式热油泵维护检修规程 HGJ 1036-79 化工厂多级离心泵维护检修规程 GB/T 5657-1995 离心泵技术要求 API 610-1995 石油、重化学和天然气工业用离心泵 2. 检修周期与内容 2.1 检修周期 2.1.1 根据状态监测结果及设备运行状况,可以适当调整检修周期。 2.1.2 检修周期(见表1) 表1 检修周期表月 2.2 检修内容 2.2.1 小修项目 2.2.1.1 更换填料密封。 2.2.1.2 双支承泵检查清洗轴承、轴承箱、挡油环、挡水环、油标等,调整轴承间隙。 2.2.1.3 检查修复联轴器及驱动机与泵的对中情况。 2.2.1.4 处理在运行中出现的一般缺陷。 2.2.1.5 检查清理冷却水、封油和润滑等系统。 2.2.2 大修项目 2.2.2.1 包括小修项目。 2.2.2.2 检查修理机械密封。 2.2.2.3 解体检查各零部件的磨损、腐蚀和冲蚀情况。泵轴、叶轮必要时进行无损探伤。 2.2.2.4 检查清理轴承、油封等,测量、调整轴承油封间隙。 2.2.2.5 检查测量转子的各部圆跳动和间隙,必要时做动平衡检验。 2.2.2.6 检查并校正轴的直线度。 2.2.2.7 测量并调整转子的轴向窜动量。 2.2.2.8 检查泵体、基础、地脚螺栓及进出口法兰的错位情况,防止将附加应力施加于泵

离心泵操作规程

离心泵操作规程 ?一、启动前的准备工作: 1·开车前检查泵的出入口管线阀门,压力表接头,有无泄漏,冷却水是否畅通,地脚螺丝及其它连接处有无松动。(高温油泵一定要先检查冷却水阀是否打开投用,否则机封会因温度过高而损坏,泵体也可能会受损) 2·按规定向轴承箱加入润滑油,油面在油标1/2~2/3处。清理泵体机座地面环境卫生。(无润滑油开车后果可想而知,轴承将烧损) 3·盘车检查转子是否轻松灵活,泵体内是否有金属碰撞的声音。(启泵前一定要盘车灵活,否则强制启动会引起机泵损坏、电机跳闸甚至烧损) 4·全开冷却水出入口阀门。(这一条多余,因为1.已说明了) 5·检查排水地漏使其畅通无阻。。(这一条是锦上添花的事,不是必要条件)6·开泵入口阀使液体充满泵体,适当地打开出口放空阀,排出泵内空气后,关闭放空阀。(这一条有点牵强,因为一般的出口没有放空阀,只有压力表接口处排气,但也危险)通常的做法是先开入口阀,再开暖泵阀升温,最后开一下出口阀后再关闭,这样即使泵内还有一部分气,但已不会影响泵的正常启动了) ?二、离心泵的启动 1·泵入口阀全开,启动电机,全面检查泵的运转情况。 2·检查电机和泵的旋转方向是否一致。(电机检修后的泵一定要检修此项,也很容易忽略而闹出笑话来) 3·当泵出口压力高于操作压力时,逐渐开大出口阀,控制好泵的流量压力。(出口全关启动泵是离心泵最标准的做法,主要目的是流量为0时轴功率最低,从而降低了泵的启动电流) 4·检查电机电流是否在额定值,超负荷时,应停车检查。(这是检查泵运行是否正常的一个重要指标) 在启动完后其实还需要检查电机、泵是否有杂音、是否异常振动,是否有泄漏等后才能离开, ?三、离心泵的维护: 1、离心泵在开泵前必须先盘车,检查盘根或机械密封处,是否填压过紧或有其他异 常现象。检查润滑油系统油路是否畅通,轴承箱油面不得低于油箱液面高度的2/3。 打开冷却水保持畅通无限,打开入口阀检查个密封点泄漏情况,检查对轮螺丝是否紧固,对轮罩是否完好。 2、正常运转时,应随时检查轴承温度。滑动轴承正常温度一般在65度以下。严密 注意盘根及机械密封情况,应经常检查震动情况及转子部分响声,听听是否有杂音。 3、热油泵启动前一定要利用热油通过泵体进行预热暖和。预热标准是:泵壳温度不 得低于入口温度60——80摄氏度,预热升温速度每小时不大于50度,以免温差过大损坏设备。 4、不得采取关入口阀的办法来控制流量,避免造成叶轮和其他机件损坏。 5、停用泵的检修必须按规定办理工作标票,并将出入口阀门关闭,放净泵体内的存 油,方准拆卸。 6、重油泵严禁电盘车,因泵体内存油粘稠,凝固而盘不动车时,应先用蒸汽将存油 暖化后再盘车,启动。 7、离心泵严禁带负荷启动,以免电机超电流烧坏。

离心泵维护检修规程(完整)

离心泵检修规程 总则 本规程规定了离心泵的完好标准、离心泵的维护、检修周期与检修内容、检修与质量标准、试车与验收。 一、离心泵完好标准 1、离心泵的基本结构离心泵主要由泵壳、转子、叶轮、轴承及密封等组成。泵壳体是卧式,由吸入室和排出室组成。在壳体的两端或一端设有支承转子的轴承室、机械密封室。转子由主轴、叶轮、轴套、轴承、联轴器组成,各配件以不同的配合方式装配在轴上。 2. 设备完好标准 (1)电流表、压力表工作正常稳定 (2)机封或填料压盖部位的温度正常,机封无泄漏,填料密封渗漏正 常。 (3)检查泵的轴承温升正常,轴承温升一般不超过周围温度35C, 最高不 能超过75C。 ( 4)检查泵的声音和振动是否正常。 二、离心泵的维护 1. 日常维护 ( 1)保持设备整洁卫生。 ( 2)注意轴承的油位、油质和温度。 ( 3)填料内滴水是否正常,随时调整填料压盖的松紧程度。 ( 4)经常检查各部分的螺栓是否松动。 ( 5)经常观察各个仪表工作是否正常稳定,泵、电机的响声和振动是否正常。 ( 6)严格执行润滑管理制度。

2. 定期检查 (1)表面除锈、除污和清洗。 (2)检查易损件是磨损和损坏,若零件虽磨损。但还在公差范围内, 则可继续使用。若零件的磨损程度超过了公差范围,应考虑修复后使 用,不能修复的应更换新件。 (3)定期检查泵的入口过滤器。 (4)对重新装配的泵,有条件的应进行试验。 三、检修周期和检修内容 1、检修周期 根据状态监测结果及设备运行状况,可以适当调整检修周期。一般检修周期见表1。 表1检修周期表 2. 小修项目 (1)检查清理冷却水、封油和润滑等系统。 (2)处理在运行中出现的一般缺陷。 (3)根据运行情况,检查机械密封或更换填料密封。 (4)检查清洗轴承、轴承箱、挡油环、挡水环、油标等,调整轴承间隙。并检查轴承滚子外圈间的间隙。 (5)检查各部螺栓有无松动。 (6)检查修理联轴器及驱动机与泵的对中情况。 3. 大修项目 (1)包括小修的所有项目。 (2)解体检查各零部件的磨损、气蚀和冲蚀情况并进行修理或更换, 泵轴、叶轮必要时进行无损探伤。 (3)检查清理轴承、油封等,测量、调整轴承油封间隙。必要时更换

2021年离心泵操作规程

离心泵操作规程 欧阳光明(2021.03.07) 一、泵的结构说明 主要零部件:泵体、叶轮、密封环、叶轮螺母、泵盖、密封部件、中间支架、轴、悬架部件。 泵的旋转方向:从驱动端看,按顺时针方向旋转 二、泵的启动顺序 1、检查泵的悬架体储油室之油位,控制在油位计中心线2毫米处左右的位置上。 2、检查电机转动方向是否正确,严禁反转。 3、有手转动联轴器,感觉松且轻重均匀,并注意辨别泵内有无摩擦声和异物滚动等杂音,如有则应设法排除,并将联轴器的防护罩安装好。 4、泵的安装位置低于液面时,启动前应打开吸入管路的闸阀,使液体充满泵内;如泵的安装位置高于液面时,启动前要灌泵或抽真空,使泵内和入管内充满液体,排净泵内空气。 5、打开入口阀门,关闭出口管路闸阀,起动电机(最好先点动,确认泵转动方向正确后才正式运行),开进出口压力表,在慢慢打开出口管路闸阀到所需位置。 6、要经常检查泵和电机的温升情况,轴承的温升不大于35℃,极限温度不应大于75℃。

7、注意悬架体储油室油位的变化,经常控制在规定范围内。为了保持油的清洁和良好的润滑,应根据现场使用的实际情况,定期更换新油。一般情况,每运转1500hr后,要全部更化新油一次。 8、在运转过程中,发现有不正常的声音或其他故障时,应立即停车检查,待排除故障后才能继续运转。 9、绝不允许用吸入管路上的闸阀来调节流量,以免产生汽蚀。 10、泵一般不宜在低于30%设计流量下长期运转,如果必须在该条件下使用时,应在出口管路上安装旁通管,使泵的流量达到规定使用的范围。 三、换泵程序 3.1、切换的泵要做好开泵前的检查和准备工 作。 3.2、按正常开泵程序启动备泵。 3.3、待切换的泵压力、流量正常后,停被切换泵。 四、停车 4.1、慢慢关闭出口管路闸阀,停止电机。 4.2、关闭出口压力(真空)计,灌注情况还要关闭吸入管路闸阀。如果密封采用外部引液时,还要关闭外引液阀门。 4.3、如环境低于液体凝固点时,,要放净泵内的液体,以防冻裂。 4.4、长时间停止使用的泵,除将泵内的腐蚀性液体放净外,还要用清水冲洗干净。尤其是密封室要认真冲洗干净,最好是将泵拆下清洁后重新安装好,并将泵的进出口封闭后妥善保管。

离心泵的正确安装、使用和维护方法

离心泵的正确安装、使用和维护方法 离心泵广泛地应用于石油化工,煤化工等化学工业中,输送不同性质的液体,提供化学反应所需要的压力,流量。离心泵的种类繁多,根据输送介质性质的不同可分为酸泵,碱泵,清水泵,泥浆泵等。输送介质的工作温度和工作压力不同,因此,有效延长离心泵的使用周期,减少维修量,对提高工厂的经济效益有很大的作用。 1、离心泵的选择及安装 离心泵应该按照所输送的液体进行选择,并校核需要的性能,分析抽吸,排出条件,是间歇运行还是连续运行等。离心泵通常应在或接近制造厂家设计规定的压力和流量条件下运行。泵安装时应进行以下复查: ①基础的尺寸,位置,标高应符合设计要求,地脚螺栓必须恰当和正确地固定在混凝土地基中,机器不应有缺件,损坏或锈蚀等情况; ②根据泵所输送介质的特性,必要时应该核对主要零件,轴密封件和垫片的材质; ③泵的找平,找正工作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若无规定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通用规范》的规定; ④所有与泵体连接的管道,管件的安装以及润滑油管道的清洗要求应符合相关国家标准的规定。 2、离心泵的使用 泵的试运转应符合下列要求: ①驱动机的转向应与泵的转向相同; ②查明管道泵和共轴泵的转向; ③各固定连接部位应无松动,各润滑部位加注润滑剂的规格和数量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 ④有预润滑要求的部位应按规定进行预润滑; ⑤各指示仪表,安全保护装置均应灵敏,准确,可靠; ⑥盘车应灵活,无异常现象; ⑦高温泵在试运转前应进行泵体预热,温度应均匀上升,每小时温升不应大于500℃;泵体表面与有工作介质进口的工艺管道的温差不应大于4090; ⑧设置消除温升影响的连接装置,设置旁路连接装置提供冷却水源。

单级双吸离心泵检修规程.doc

单级双吸离心泵维护检修规程 1、总则 1.1本规程主要适用于本公司DFSS300-435型、DFSS350-510(I)型单级双吸离心泵的维护和检修。其它规格的同类型泵可参照执行。 1.2泵的结构 1.2.1此种泵主要由泵体、泵盖、叶轮、泵轴、密封环、轴套、轴承部件、联轴器等组成。叶轮采用双吸式叶轮,由两端轴承支撑,泵体为对开式吸入口与排出口均在泵体上,成水平方向与泵体垂直。 1.3技术性能 DFSS300-435型: 流量Q=1300m3/h, 扬程h=50m, 转速n=1480r/min, 轴功率P=280kw, 电机功率280kw, 效率η=90%DFSS350-510(I)型: 流量Q=1300m3/h, 扬程h=65m, 转速n=1480r/min, 轴功率P=400kw 电机功率400kw 效率η=86% 2、完好标准 2.1零、部件 2.1.1泵本体及各零、部件完整齐全; 2.1.2基础螺栓及各连接螺栓齐全、紧固; 2.1.3安全防护装置齐全、紧固; 2.1.4压力表、电流表等仪表齐全、灵敏,量程符合规定,并定期校验; 2.1.5各部安装配合间隙符合规定; 2.1.6泵体、泵座及附属管线、阀门等油漆完整,标志明显; 2.1.7基础、底座完整、坚固; 2.2运行性能 2.2.1轴承润滑良好,润滑脂符合要求; 2.2.2运转正常,无异常振动、杂音等现象; 2.2.3压力、流量平稳,各部温度正常,电流稳定; 2.2.4能达到铭牌出力或查定能力;

2.3技术资料 2.3.1有泵的总装图或机构图,有易损配件图; 2.3.2有使用说明书,产品合格证,质量证明书; 2.3.3操作规程,维护检修规程齐全; 2.3.4设备档案齐全,数据准确,包括: 2.3.4.1安装及试车验收资料; 2.3.4.2设备运行记录; 2.3.4.3历次检修及验收记录; 2.3.4.4设备缺陷及事故情况记录; 2.4设备及环境 2.4.1设备清洁,外表无灰尘、油垢; 2.4.2基础及底座整洁,表面及周围无积水,环境整齐、清洁; 2.4.3进、出口阀门、法兰、泵体等接合处无泄漏; 2.4.4填料泄漏:初期20滴/分钟;末期40滴/分钟; 2.4.5机封泄漏:初期不允许泄漏;末期5滴/分钟; 3、设备维护 3.1日常维护 3.1.1严格按操作规程启动、运行与停车,并做好运行记录; 3.1.2每班检查润滑情况,泄漏情况; 3.1.3新换轴承后,运行100小时应更换润滑脂;以后每运行2000~2400小时更换一次润滑脂; 3.1.4经常检查轴承温度,应不高于环境温度35℃,最高不超过75℃; 3.1.5经常观察泵的压力和电机电流是否正常、稳定,设备运转有无异常声响或振动,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3.1.6经常保持泵及周围环境整洁,及时消除跑、冒、滴、漏; 3.1.7维修人员应定时检查并及时处理所发现的问题; 3.1.8泵在冬天停用时,排尽剩液,以防冻裂机壳及零件;

离心泵操作规程(通用版)

( 操作规程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离心泵操作规程(通用版) Safety operating procedures refer to documents describing all aspects of work steps and operating procedures that comply with production safety laws and regulations.

离心泵操作规程(通用版) 1、启机前准备工作:检查离心泵和电机是否完好备用,轴承润滑油脂是否合乎要求,油盒油位是否合适,各部位的螺丝是否松动、缺少,盘泵3-5圈,看转动是否灵活自如,泵内有无杂音,检查联轴器有无偏磨,是否紧固。 2、启机前检查各阀门:泵进口阀门是否全部打开,平衡管阀门、平衡管压力阀门是否打开,将泵轴承、盘根盒的冷却水阀门打开,并控制好流量,检查泵出口阀门是否关闭,泵回流阀门是否关闭,打开泵出口放空阀门,将泵内空气放净,随后立即关闭。 3、启动操作:1)启动前泵工、电工(高压离心泵)必须联系配合好,并让其他人员注意安全,以免发生危险。2)按下启动按钮,注意电流变化情况。3)观察泵压升至泵最大压力时的情况,将出口阀门慢慢打开,保持泵压平稳。4)启动后,必须按照听、看、摸、

想、闻的方法,对机泵进行全面检查,如发现异常情况,立即停泵检查并排除。 4、倒泵操作:1)按启动前的检查和启动操作步骤启动备用泵。2)待备用泵启动后,慢关应停泵阀门,同时慢开备用泵出口阀门,使干线压力波动控制在规定范围以内,按要求停应停阀门。 5、停泵操作:1)将泵出口阀门慢慢关闭。2)注意干线压力,保持干压稳定。3)按停止按钮停泵。 6、巡回检查时应注意:1)检查泵供液。2)检查润滑,看润滑油液面是否合适。3)检查冷却水情况,水压要求在规定范围内。4)检查调整盘根漏失、漏失量是否在规定范围内,盘根盒的温度不得超过70℃。5)各仪表指示是否正常。6)检查各部管路阀门是否有漏失现象,特别注意吸入管路不准进气,以免影响泵正常工作。7)滑动轴承温度不得超过70℃,滚动轴承温度不得超过80℃。8)检查机泵振动不超标准。9)流量计投入运行,观察其流量。 云博创意设计 MzYunBo Creative Design Co., Ltd.

管道离心泵型号及安装方法

管道离心泵型号及安装方法 管道离心泵主要系列产品有管道离心泵、立式热水管道离心泵、立式高温管道离心泵、立式管道化工泵、立式管道油泵、立式不锈钢管道离心泵型号防爆型化工管道离心泵。 一、管道离心泵的分类: 1.管道离心泵,供输送清水及物理化学性质类似于清水的其他液体之用,适用于工业和城市给排水、高层建筑增压送水、园林喷灌、消防增压、远距离输送、暖通制冷循环、浴室等冷暖水循环增压及设备配套,使用温度T<80℃。 管道离心泵主要系列产品有管道离心泵、立式热水泵、立式高温离心泵、立式管道化工泵、立式管道油泵、立式不锈钢防爆型化工离心泵。 2.立式热水泵适用于冶金、化工、纺织、木材加工、造纸以及饭店、浴室、宾馆等锅炉高温热水增压循环输送以及城市住房采暖循环用泵,使用温度120℃以下。 3.立式高温管道离心泵广泛用于:能源、冶金、化工、纺织、造纸以及饭店、浴室、宾馆等锅炉高温热水增压循环输送以及城市住房采暖循环用管道泵,使用温度240℃以下。 4.立式管道化工泵,供输送不含固体颗粒,具有腐蚀性,粘度类似于水的液体,适用于石油、化工、冶金、电力、造纸、食品制药和合成纤维等部门,使用温度为-20℃~120℃。 5.立式不锈钢防爆型化工管道离心泵,适用于输送易燃性化工液体。 6.立式管道油泵,供输送汽油、煤油、柴油等石油产品,被输送介质温度为-20℃ ~+120℃。 二、管道离心泵安装方法 1.管道离心泵安装技术关键在于确定水泵安装高度(吸程)。

这个高度是指水源水面到水泵叶轮中心线的垂直距离,它与允许吸上真空高度不能混为一谈,水泵产品说明书或铭牌上标示的允许吸上真空高度是指水泵进水口断面上的真空值,而且是在1标准大气压下、水温20摄氏度情况下,进行试验而测定得的。它并没有考虑吸水管道配套以后的水流状况。 而水泵安装高度应该是允许吸上真空高度扣除了吸水管道损失扬程以后,所剩下的那部分数值,它要克服实际地形吸水高度。水泵安装高度不能超过计算值,否则,水泵将会抽不上水来。 2.影响计算值的大小是吸水管道的阻力损失扬程,因此,宜采用最短的管路布置,并尽量少装弯头等配件,也可考虑适当配大一些口径的水管,以减管内流速。 3.应当指出,管道离心泵安装地点的高程和水温不同于试验条件时,如当地海拔300米以上或被抽水的水温超过20摄氏度,则计算值要进行修正。

离心泵设计

离心泵设计 目录 1 概述 (2) 2 工艺说明 (2) 2.1 工艺简介 (2) 2.2 物料性质 (2) 2.3 工作温度 (2) 2.4 工作压力 (2) 2.5 尺寸参数 (2) 2.6 其他说明................................. 错误!未定义书签。 3 机械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 材料选择.................................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 结构设计 (3) 3.3 设计参数 (3) 4 零部件的选型 (4) 4.1 法兰的选型 (4) 4.2 泵体的选型 (4) 4.3 叶轮的选型 (4) 4.4 其他零部件的选型 (4) 5 总结 (4) 参考文献 (5)

1 概述 本门课程是关于化工机械与设备的基础课程,完成一项相关设计是课程学习的主要目的,也是学好课程的重要方法。 目的是将论运用于实践,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本课程设计的目标是提高查阅资料、理论计算、工程制图、数据处理的能力。 完成本设计需要先学好理论知识再参考各类标准按照规范完成作品。 本设计的主要内容有确定工艺参数、确定材料与结构、完成相关计算以及零部件选型。 2 工艺说明 2.1 工艺简介 即合成氨的生产工艺,工艺大致流程如下: 造气→半水煤气脱硫→压缩机1,2工段→变换→变换气脱硫→压缩机3段→脱硫→压缩机4,5工段→铜洗→压缩机6段→氨合成→产品NH 3 本设备主要在其中起输送液体作用。 2.2 物料性质 水在70℃下的物性数据: 热导率:λ 2 = 0.624 W/(m?℃) 粘度:μ 2 = 0.742×10-3 Pa?s 2.3 工作温度 热流体进口温度70℃。 2.4 工作压力 根据工艺要求,设备允许压强不大于2×105Pa。 2.5 尺寸参数 外型尺寸 L: 352 H:320 a:80 h:180

离心泵操作步骤复习进程

离心泵操作步骤

化工离心泵的工作原理 电动机通过泵轴带动叶轮高速旋转,叶轮间的液体随之旋转。由于离心力的作用,液体从叶轮中间甩向叶轮边缘,液体的动能增加。当液体进入泵壳后,由于蜗型泵壳的流道逐渐增大,液体的流速逐渐降低,其中一部分动能转变为静压能,从而以较高的压强被压出。当泵内液体从叶轮中间被甩向叶轮边缘时,在叶轮中心形成了没有液体的局部真空,造成了储槽液面处与叶轮中心的压强差,在这个压强差的作用下,液体便沿吸入管连续不断的被吸入到叶轮中心,补充排出的液体。只要叶轮连续旋转,液体便不断的被吸入排出。 1化工离心泵启动步骤 1.1检查油位、油质,注意连轴器螺栓及地脚螺栓是否松动。 1.2将出口阀关闭后,全开进口阀,引液入泵体,注意排气并盘车。 1.3打开出口压力表根部阀,检查并打开泵休保护阀。 1.4打开泵机封冷却水,调节其压力在说明书要求的范围内。 1.5启动泵缓慢打开出口阀送液,并检查泵运行情况。 2化工离心泵停止步骤 2.1关泵出口阀。 2.2按停车电钮。 2.3关闭机封冷却水。(冬天为防冻,不允许关闭) 2.4关闭进口阀。及时冲洗泵的进出口管线。 3化工离心泵切换步骤 3.1按开车步骤先将备用泵启动送液。 3.2按停车步骤再将原运行设备停下。 4化工离心泵运行中注意事项 4.1泵的流量扬程是否稳定并符合要求、电流是否稳定。 4.2机组是否有异常声响,振动是否过大。 4.3轴封是否泄漏。

4.4轴承温升35℃,最高温度不得大于90℃。 5启动离心泵前为什么要关闭出口阀 为防止过压引起电流过高,对电动机有过高电流的保护作用。因为电动机启动电流是正常运转时的5-7倍。为了减少启动电流保护电机,以防止电机烧坏,启动时必须关闭出口阀门。但是注意关闭时间不能超过2-3分钟以防止泵内产生汽化。 6化工离心泵不打液的原因及处理 7化工离心泵振动大、有杂音的原因及处理 8化工离心泵流量小或扬程低的原因及处理

离心泵安装步骤详解

离心泵安装步骤详解 目前离心泵的产品分有底座和无底座两种。安装带底座的小型水泵,先把底座吊放在基座上,套上地脚螺丝,调整底座位置,然后用水平尺放在底座的加工面上,检査底座的水平度。不平时可在底座下加垫模形垫铁或薄铁片,垫铁的作用还在于增加水泵在基座上的稳定性和便于二次灌浆。底座找正校平后,拧紧地脚螺丝。垫铁放在地脚螺丝的两旁,离螺丝的距离为1~2倍地脚螺丝直径,太远太近都不合适。垫铁必须平稳,每堆垫铁的数目不超过3块,以免发生滑动或弹跳现象。地脚螺丝拧紧后,应对其水平度再作复核,符合要求方可用水泥砂浆填入机座的下面,进行二次灌浆,待水泥砂浆药固后,再安装水泵。 安装无底座的大型水泵,先将已浇制好的水泥基座清理干净,将水泵吊到基座上,再套进地脚螺栓,然后按下述方法和步骤进行安装。 1.水泵找正 水泵找正的目的就是要使水泵的进出口中心线以及轴心线与水泵混凝土基座浇筑时所划定的相应中心线完全一致,才能与动力机相配合。找正的方法是:以纵横中心线为标准,在空中各拉一相互垂直的纵横中心线,在两线上各挂垂线两条,移动水泵使其进出口中心线与轴线所挂的垂线相重合。 在找正工作过程中,如发现地脚螺栓不正确,或者是水泵本身地脚螺栓孔制造不符合使用说明书图纸上的要求,螺栓孔与螺栓对不上,或对上后无移动余地,这时必须采取适当的措施,如扩大水泵地脚螺栓孔、敲动螺拴等,使水泵找正误差不超过规定的数值。 悬壁式单级单吸离心泵找正时同样按上述方法找正轴心线就可以,应注意水泵出水口中心要符合设计的出水管安装位罝. 2.找水平 找水平的目的是使水泵轴要呈水平状态,水泵的进、出口法兰盘面呈垂直状态,保证与进、出水管的连接正确。水泵找平常用以下几种方法: (1)小型离心泵找平时,将水平尺靠在水泵进、出口的法兰盘面上和轴端靠背轮的端面上,用楔形铁块调整水泵的高低,使水平尺的气泡居中。 (2)大中型sh型水泵,可揭开泵盖,在泵座与泵盖接合面上选四个“ ”宇形的点,立水准尺,用水准仪观测四点水准尺的读数。如四点水准尺读数相等,表明水泵呈水平。如有误差四个方向误差值超过0.3mm/m~0.5mm/m,表明水平超过规定值,应用楔形铁块调整直到达到要求为止。 3.测标高 水泵标高是指水泵轴中心线的高程。测标高的目的是检验水泵实际安装高度和设计安装高程是否符合,以保证水泵在允许的吸水高度内工作。测标高的方法利用两个标杆,一个放在预定的基面上,另一个放在泵轴中心线的基面上,用水准仪标定,经计算后找出实际安装高程。上述找正、找平等工序,往往是相互影响的,所以需要经过几次反复调整直到符合要求为止。水泵位置找准后将各紧固件锁紧完成泵体的安装。

离心泵检修规程

己二酸离心泵检修规程

己二酸离心泵检修规程 己二酸装置 P -状态卡 02-03页 -动作卡 04-26页 -附件 27-29页 计算机编码:01-10 工程验收确认 检修负责人: 装置设备负责人: 设备部主管工程师:

一、检修状态 000 检修前准备; 010 办理施工作业票; 020 确认机泵已经具备安全拆卸的条件。 100 去掉联轴器罩、联轴节和加长段 110 拆卸与机体相连的冷却水线及冲洗线 120 排空轴承箱内的润滑油 130 松开底座上脚支撑的螺栓 140 松开把泵盖紧固在泵体上的六角螺栓 150 用顶起螺钉或液压拉拔器拉出拆卸组件 160 锁紧轴后拧开叶轮螺母,取下叶轮 170 拆卸软填料密封 1.拧开紧固填料密封的六角螺母 2.拧开连接泵盖和轴承箱的双头螺栓并分离它们 3.从轴封箱体取出填料

4.从轴上取下轴套在必要时可用适当的辅助工具 5.拿走填料呀盖 180 拆卸标准机械密封 1.拆轴承架紧固螺母,从轴承架上拆下泵盖 2.松开机械密封压盖,拆下所有的紧固螺栓 3. 把轴套连同动密封件从轴上推下,把静密封从静密封座中拆下190 拆卸泵轴积轴承 1. 用拉拔器拆下靠背轮及键 2. 拆下轴承前后封尘板及压盖 3. 用铜棒或塑料锤轻轻敲击,取下轴 4. 用拉拔器拉轴承内圈将轴承拉下 200 清洗内部零件

将轴承压盖,轴承,靠背轮,各种螺栓,用相应的清洗液清洗 210检查内部零件 1.检查叶轮的腐蚀及冲蚀情况,检查叶轮口环间隙,有必要更换型叶 轮及泵体口环 2.检查轴的圆跳动及弯曲度,查看轴与机械密封轴套,轴承接触的表 面粗糙度 3.检查轴承的游隙,及磨损情况 4.检查螺栓等小部件的磨损腐蚀情况,必要时更换 5.检查机械密封动静环密封面,及辅助密封O型圈,还有密封的辅助 部分(弹簧,动静环座,轴套) 220修复零件 1.轴弯曲量小可以较直 2.叶轮做动平衡不平衡时可以去重修复 230 组件装配 1.准备润滑油,一般需要更换密封环及垫片及螺栓 2.将轴承加热到80-100度,然后将轴承推到轴上,安装到位 3.将轴组件回装泵体

离心泵的操作规程

1离心泵的工作原理 1.1 离心泵的工作原理 叶轮安装在泵壳内,并紧固在泵轴上,泵轴由电机直接带动。泵壳中央有液体吸入与吸入管连接。液体经吸入管进入泵内。泵壳上的液体排出口与排出管连接。 在泵启动前,泵壳内灌满被输送的液体;启动后,叶轮由轴带动高速转动,叶片间的液体也必须随着转动。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液体从叶轮中心被抛向外缘并获得能量,以高速离开叶轮外缘进入蜗形泵壳。在蜗壳中,液体由于流道的逐渐扩大而减速,又将部分动能转变为静压能,最后以较高的压力流入排出管道,送至需要场所。液体由叶轮中心流向外缘时,在叶轮中心形成了一定的真空,由于贮槽液面上方的压力大于泵入口处的压力,液体便被连续压入叶轮中。可见,只要叶轮不断地转动,液体便会不断地被吸入和排出。 1.2离心泵的主要部件 主要部件有叶轮、泵壳和轴封装置。 叶轮:叶轮的作用是将原动机的机械能直接传给液体,以增加液体的静压能和动能(主要增加静压能)。 开式叶轮在叶片两侧无盖板,制造简单、清洗方便,适用于输送含有较大量悬浮物的物料,效率较低,输送的液体压力不高;半闭式叶轮在吸入口一侧无盖板,而在另一侧有盖板,适用于输送易沉淀或含有颗粒的物料,效率也较低;闭式叶轮在叶轮在叶片两侧有前后盖板,效率高,适用于输送不含杂质的清洁液体。一般的离心泵叶轮多为此类。 泵壳:作用是将叶轮封闭在一定的空间,以便由叶轮的作用吸入和压出液体。泵壳多做成蜗壳形,故又称蜗壳。由于流道截面积逐渐扩大,故从叶轮四周甩出的高速液体逐渐降低流速,使部分动能有效地转换为静压能。泵壳不仅汇集由叶轮甩出的液体,同时又是一个能量转换装置。 轴封装置:作用是防止泵壳内液体沿轴漏出或外界空气漏入泵壳内。 常用轴封装置有填料密封和机械密封两种。 2.离心泵的主要技术参数

离心泵轴承的装配方法

离心泵轴组的装配包括泵轴与滚动轴承内环的装配,泵体轴承孔与滚动轴承外环的装配等。 离心泵轴承的装配滚动轴承装配在泵轴上时,它的内环与轴颈之间以少量的过盈相配台:通常过盈值为0.01~0.05mm。轴颈的直径较小者,过盈量取较小值;轴径较大孝,过盈量取较大值。将滚动轴承装配到泵轴上时,应该加力于内环,使内环沿轴颈推进到轴宿或轴套处为止。滚动轴承与轴颈的装配方法有以下几种。 a.使用手锤和铜棒来安装滚动轴承。滚动轴承内环与轴颈之间过盈量较小时,可利用铜棒做衬垫,使铜棒的一端置于滚动轴承的内环上,用手锤敲打铜棒的另一端,使滚动轴承的内环对称均匀地受力,促使轴承平稳地沿轴颈推进。如图2-53(a)所示。 b.使用专门的套筒安装滚动轴承。使用套筒装配滚动轴承时,先将泵轴竖直放在木板上或软金属衬垫上,把滚动轴承套在轴上,并摆放平正,然后放上套筒,使套筒的开口端顶在滚动轴承的内环上,用手锤敲打套筒带盖板的一端,推动滚动轴承内环沿轴颈向下移动,直至轴肩处为止,如图2—53(b)所示。 套筒可用薄壁钢管制成。钢管的内径应比滚动轴承的内径大2~4mm,它的长度应比轴头到轴肩的长度稍长一些。钢管的两端面应在车床上车平,并在其一端焊上一块盖板,其结构形状如图2—54所示。 c.借助于套筒,用螺旋压力机装配滚动轴承。滚动轴承内环与轴颈之间的过盈值稍大时,可以用压力机将滚动轴承装配在轴颈上。 d.用热装法或冷装法装配滚动轴承。滚动轴承内环与轴颈之间的过盈值较大时,可以采用热装法或冷装法来装配。所谓热装法就是将滚动轴承放人机油中,并对机油进行加热,使滚动轴承内环遇热膨胀,就可以顺利地将滚动轴承套在轴颈上,然后,令其自然冷却至常温,如图2-55所示。对机油进行加热时,温度应控制在100~200℃,温度过高时,易使滚动轴承退火,温度过低时,轴承内环的膨胀量太小,不便于

高速离心泵维护检修规程

高速离心泵维护检修规程 SHS 03044—2004 目次 1 总则 (505) 2 检修周期与内容 (505) 3 检修与质量标准 (507) 4 试车与验收 (511) 5 维护与故障处理 (513) 1 总则 1.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1.1.1 主题内容 本规程规定了高速离心泵的检修周期和内容、检修与质量标准、试车与验收和维护与故障处理。1.1.2 适用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化工厂LMV/BMP--311型、LMV--331型及LMV一322型高速泵的维护检修。1.2 编写修订依据 SHS 01002--2004 石油化工设备润滑管理制度 SHS01003—2004 石油化工旋转机械振动标准 SHS 01028--2004 变速机维护检修规程 SHS03059—2004 化工设备通用部件检修与质量标准 设备技术资料 HCJl023 化工厂高速泵维护检修规程 2 检修周期与内容 2.1 检修周期(见表1) 注:根据设备的运行状况可适当进行项目检修。 2.2 检修内容 2.2.1 小修 2.2.1.1 解体清洗,检查泵室,清理物料。 2.2。1;2 检查清洗油路、冷却水管线、油冷却器封液(气)、旋流分离器密封冲洗系统。2.2.1.3 更换油过滤器并换油。 2。2.1.4 检查油封。 2.2.1.5 检查更换防腐蚀隔板及损坏零件。 2,2.1.6 清洗并检查泵室、扩散器、旋流分离器密封冲洗系统。 2.2.1.7 检查叶轮、诱导轮冲蚀情况,检查叶轮、诱导轮有无裂纹变形,检修外供油泵。 2。2.1.8 处理机械密封泄漏。 2.2。1。9 检查高速轴窜量。 2.2.1.10 检查清洗花键轴,并更换润滑脂。 2.2.1.11 联轴器找正。 2.2.2 大修

长江大学毕业设计开题报告(离心泵的设计)

长江大学 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题目名称离心泵设计及基于solidworks 三维设计院(系)机械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装备11001 学生姓名胡强 指导教师门朝威 辅导教师门朝威 开题报告日期2014.04.10

离心泵设计及基于solidworks 三维设计 学生:胡强机械工程学院 指导老师:门朝威机械工程学院 一、题目来源: 生产实际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泵是一种通用的工业机械,特别是离心泵,可以说在是在工业生产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在工业生产中,研究泵往往是为了更加高效的液体介质输送水力和结构,能适合更多(甚至是苛刻)的工况条件,泵的生命周期成本更低,环 三、阅读的主要参考文献及资料名称 [1] 关醒凡.现代泵技术手册[M].北京:宇航出版社,1995 [2] 濮良贵,纪名刚.机械设计[M].西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3] 柴立平.泵选用手册[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4] 侯作富,胡述龙,张新红.材料力学[M].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12 [5] 张锋,古乐.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手册[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6] 李世煌,吴桐林.水泵设计教程[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87 [7] 于慧力,冯新敏.轴系零部件设计与实用数据查询[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0 [8] 王朝晖.泵与风机[M].北京.中国石化出版社,2007 [9] 钱锡俊,陈弘.泵与压缩机[M]. 山东.石油大学出版社,1994 [10] 李云,姜培正.过程流体机械[M].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 [11] 汪云英,张湘亚.泵与压缩机[M]. 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85 [12] 袁恩熙.工程流体力学[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12 [13] 查森.叶片泵原理及水力设计[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87 [14] Mario ?avar.Improving centrifugal pump efficiency by impeller trimming .[D].Desalination 249(2009)654-659

离心泵单元操作手册

文档编号:TSS_PUMP.DOC 离心泵单元仿真培训系统 操作说明书 北京东方仿真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二〇〇六年十月

目录 一、工艺流程说明2 1、离心泵工作原理基础2 2、工艺流程简介4 3、控制方案5 4、设备一览6 二、离心泵单元操作规程6 1、开车操作规程6 2、正常操作规程8 3.停车操作规程9 4、仪表及报警一览表11 三、事故设置一览12 四、仿真界面14 附:思考题17

一、工艺流程说明 1、离心泵工作原理基础 在工业生产和国民经济的许多领域,常需对液体进行输送或加压,能完成此类任务的机械称为泵。而其中靠离心作用的叫离心泵。由于离心泵具有结构简单,性能稳定,检修方便,操作容易和适应性强等特点,在化工生产中应用十分广泛,据统计超过液体输送设备的80%。所以,离心泵的操作是化工生产中的最基本的操作。 离心泵由吸入管,排出管和离心泵主体组成。离心泵主体分为转

动部分和固定部分。转动部分由电机带动旋转,将能量传递给被输送的部分,主要包括叶轮和泵轴。固定部分包括泵壳,导轮,密封装置等。叶轮是离心泵中使液体接受外加能量的部件。泵轴的作用是把电动机的能量传递给叶轮。泵壳是通道截面积逐渐扩大的蜗形壳体,它将液体限定在一定的空间里,并将液体大部分动能转化为静压能。导轮是一组及叶轮旋转方向相适应,且固定于泵壳上的叶片。密封装置的作用是防止液体的泄漏或空气的倒吸入泵内。 启动灌满了被输送液体的离心泵后,在电机的作用下,泵轴带动叶轮一起旋转,叶轮的叶片推动其间的液体转动,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液体被甩向叶轮边缘并获得动能;在导轮的引领下沿流通截面积逐渐扩大的泵壳流向排出管,液体流速逐渐降低,而静压能增大。排出管的增压液体经管路即可送往目的地。及此同时,叶轮中心因为液体被甩出而形成一定的真空,因贮槽液面上方压强大于叶轮中心处,在压力差的作用下,液体不断从吸入管进入泵内,以填补被排出的液体位置。因此,只要叶轮不断旋转,液体便不断的被吸入和排出。由此,离心泵之所以能输送液体,主要是依靠高速旋转的叶轮。 离心泵的操作中有两种现象应当避免:气缚和气蚀。 气缚是指在启动泵前泵内没有灌满被输送的液体,或在运转过程中泵内渗入了空气,因为气体的密度小于液体,产生的离心力小,

离心泵检修知识点手册

离心泵检修知识点手册 1、叶轮与轴配合采用H7/h6。 2、叶轮键厚度比键槽深度小0.15~0.35mm。 3、键和键槽要密切接触,不得再加垫。 4、新装叶轮需要找动平衡和静平衡。 泵头,泵壳,导叶轮检修 1、清洗并检查各级叶轮,应无磨损、裂纹、冲蚀等缺陷。 2、离心泵导叶轮的防转销应无弯曲、折断和松动。泵头、泵壳密封环表面应无麻点、伤痕、沟槽,表面粗糙度Ra的最大允许值为0.8μm,密封环与泵头、离心泵泵壳装配间隙量为0.05~0.10mm,密封环应不松动。 3、以离心泵泵头、离心泵泵壳止口为基准,测量密封环内孔径向圆跳动,其值不大于0.50 mm,端面圆跳动应不大于0.04mm。 4、测量离心泵泵头、泵壳密封环与其装配密封环之间的间隙量,其值应在0.50~0.60 mm之间。 节流轴封检修 1、清洗并检查节流轴封表面,其上应无裂纹、偏磨等缺陷,表面粗糙度Ra的最大允许值为0.8μm;

2、离心泵节流轴封与泵体采用H7/p6配合。以外圆为基准,测量内孔径向圆跳动,其值应不大于0.02mm; 3、测量离心泵节流轴封与泵轴间隙量,其值应在0.25~0.30 mm之间。 轴承的检修 1、椭圆度和轴径锥度不能大于轴直径的千分之一。 2、轴径表面的粗糙度Ra<1.6um。 3、轴径与轴瓦的接触面积不应小于60°~90°范围,它的表面不应有腐蚀痕迹。 4、外壳与轴承应紧密接触。 5、轴瓦不能有裂纹、砂眼、金属削等。 6、轴承盖与轴瓦之间的紧力不小于0.02~0.04mm。 7、滚珠轴承的外径与轴承箱内壁不能接触。 8、径向负荷的滚动轴承外圈与轴承箱内壁接触采用H7/h6配合。 滑动轴承 (1)轴承与轴承压盖的过盈量为0.02~0.04mm,下轴承衬与轴承座接触均匀,接触面积应达60%以上。 (2)更换轴承时,轴颈与下轴承接触角为60~900密封,接触面积应均匀,接触点每平方厘米不少于2~3点。

离心泵水力设计

离心泵水力设计 课程设计及指导书 (一)离心泵水力设计任务书 1 设计目的 掌握离心式叶轮和进、出水室水力设计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加深对课堂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进行产品设计、水泵改造及科学研究等方面的工作能力。 2 设计参数及有关资料 (1)泵的设计参数:(可自选一组参数设计,也可参照给出的参数变更局部参数设计,每个人必须选择不同的参数进行设计) 1. m h rpm n m H h m Q a 3.3,2900,60,/373=?=== 2. m h rpm n m H h m Q a 44.5,1450,16,/903=?=== 3. 900,1430,24,/663====C rpm n m H h m Q 4. 900%,80,2900,48,/1453=====C rpm n m H h m Q η 5. m 5,2970,5.18,/12====SZ H rpm n m H s l Q 泵的安装高度 6. m h rpm n m H s l Q r 13.2,2870,10,/3.2=?=== 7. m rpm n m H h m Q 6.2h ,1450,5.32,/170r 3=?=== 8. %60,2h ,2900,20,/20r 3==?===ηm rpm n m H h m Q (2)工作条件:抽送常温清水。 (3)配用动力:用电动机作为工作动力。 3 设计内容及要求 (1)设计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l )、离心泵结构方案的确定。 2)、离心泵水力过流部件(进水室、叶轮、压水室)主要几何参数的选择和计算。 3)、叶轮轴面投影图的绘制。 4)、螺旋形压水室水力设计。 (2)要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l )、用速度系数法和解析计算法进行离心泵水力设计。 2)、绘出压水室设计图。 3)、编写设计计算说明书。 4 设计成果要求 (1)计算说明书应做到字迹工整、书面整洁、层次分明、文理通顺。文中所引用的重要公式、论点及结论均应交待依据。 (2)设计说明书中应包括计算、表格和插图(图表统一编号)配以目录和参考文献目 录等内容统一装订成册。 (3)设计图纸要图面整洁、尺寸准确、线条匀称。 (4)手绘一张离心泵的总装简图,标注出主要的零部件的名称。 (二)离心泵水力设计指导书 设计者应根据设计任务书中给定的设计参数,参考有关设计资料,在规定的时间内完 成任务书中提出的具体要求。 提出以下设计步骤,供设计者参考。 (1)计算泵的比转数n s ,确定泵的结构方案。公式为 4 /365.3H Q n n s = (10-1) 式中 Q ——单吸叶轮泵的流量,m 3/s H ——单级叶轮泵的扬程,m 。 (2)确定泵的进出口直径 。吸入口直径D s 由进口流速v t (经济流速)决定,s t v Q D π4= 出口直径D t 按经验公式D t =(0.7~1.0)D s 确定。 D s 、D t 要求按标准直径选择。 (3)计算泵的允许汽蚀余量〔Δh 〕或允许吸上真空高度〔H s 〕.公式如下 3 /462.5??? ? ??=?c Q n h r (10-2) []k h h r +?=?(一般规定k =0.3m) [][]g v h g p g p H s v s 22 0+?--=ρρ (10—3) (4)泵转速n 的确定.按满足汽蚀要求校核转速.公式为

离心泵检修规程

离心泵检修技术规程

目录 1.目录 (1) 2.总则 (2) 3.离心泵主要部件的结构与作用 (3) 4.检修周期和检修内容 (5) 5.离心泵常见故障、原因及处理方法 (6) 6.主要零部件的检修技术 (8) 7.试车与验收 (13)

一.总则 在化工装置中,使用着各种各样的泵,这些泵作为化工生产中的一个要素,有助于生产过程中液体的流动和化学反应的进行,对提高工厂生产率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在化工装置中使用的各种泵,一般来说是把所需要的一定量的液体打到工艺所要求的高度,或送入有一定压力的容器。这种在单位时间内所输送的液体量即为泵的流量,其单位通常用L/s或m3/h表示。所要求的高度或所要求的压力,即相当于泵的扬程。实际扬程加上输送液体的管路内各种损失压头,即为泵的总扬程,单位通常用液柱高度(米)来表示。 离心泵是使用最广泛的一种化工泵,其工作原理如下: 离心泵开泵之前,打开出入管道阀,泵体内应充满流体,当泵叶轮转动时,叶轮的叶片驱使流体一起转动,使流体产生了离心力,在此离心力的作用下,流体沿叶片流道被甩向叶轮出口,经扩压器、蜗壳送入排出管。流体从叶轮获得能量,使压力能和速度能增加,当一个叶轮不能满足流体足够能量时,可用多级叶轮串联,获取较高能量。在流体被甩向叶轮出口的同时,叶轮中心入口处的压力显著下降,瞬时形成了真空,入口管的流体经泵吸入室进入了叶轮中心,这样当叶轮不停地旋转,流体就不断地被吸入和排出,将流体送到管道和容器中。离心泵的工作过程,就是在叶轮转动时将机械能传给叶轮内的流

体,使它转换为流体的流动能,当流体经过扩压器时,由于流道截面大,流速减慢,使一部分动能转换成压力能,流体的压力就升高了。所以流体在泵内经过两次能量转换,即从机械能转换成流体动能,该动能部分地又转换为压力能,从而泵就完成输送液体的任务。 在空分车间,使用有多台离心泵,包括冷却水泵、冷冻水泵、三大机组冷凝液泵、发电机油泵、射水泵、合成气压缩机组油泵,它们结构相近,原理相同,所以制定一个通用的检修技术规范。检修时同时参照各泵的使用说明书,数据矛盾时以说明书为准。 二、离心泵主要部件的结构与作用 离心泵主要由吸入、排出部分、叶轮和转轴、轴密封、扩压器和泵壳等四大部分组成。 1.叶轮 叶轮是抽送液体作用的主体,是离心泵最重要的部件,离心泵是由叶轮的离心力作用,给予抽送流体以速度能,并将该速度能的一部分转换为压力能,提高流体的压力和速度,完成泵输送液体的过程。 泵叶轮的形状随着比转数的不同有不同的差别,叶轮按比转数从小到大的顺序和液体在叶轮中流动的方向,可分为径流式叶轮、混流式叶轮、斜流式叶轮、轴流式叶轮。若按叶轮结构可分为闭式叶轮、开式叶轮、诱导轮全开式叶轮、半开式叶轮。 2.泵壳 泵壳是泵结构的中心,其型式也比较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