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内耦合声场振动噪声预测研究

合集下载

高速列车车内低频噪声综合分析

高速列车车内低频噪声综合分析

出合理的结构修改方案,经仿真计算,降低了车内特定点处的声压,从而为改善高速列车室 内噪声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高速列车 ;室内噪声 ;板 件贡献度 ;边界元 中田分类号 :X 8 3 9 文献标 识码 :A
文章编号 :1 0 0 9 - 0 1 3 4 ( 2 0 1 3 ) 1 0 ( 下) - 0 0 8 8 - 0 4
本 文 用 有 限 元 和 边界 元 法 对高 速 列 车 结 构一
声 系 统 的 低频 噪 声进 行 预 测 ,研 究 车体 结 构 模 态 和 声 腔 声 学 模 态 。在 此 基 础 上 , 进 行 板 件 声 学 贡 献 度 分 析 ,找 出 特 定频 率 下 对 车 内中部 观 测点 声 压 贡 献 突 出 的振 动 板 件 ,通 过 合理 修 改 结构 板 件 ,有效 地 降低 了客室 内部 噪声 。
模型 。
低 频 噪 声 ,噪 声 的大 小 主 要 由 车体 结 构 和 车 内声
场 的 固有 特 性 决 定 ;列 车 行 驶过 程 中轮 轨 之 间 的 பைடு நூலகம்相 互作 用 直 接 产 生 的 轮 轨 噪 声 和车 辆 运 行 中产 生
的 车 辆非 动 力 噪 声 、牵 引动 力 系统 噪 声 等 外 部 噪 声 传播 至 车 内形 成 的 空 气噪 声 , 属于 高 频 噪 声 。 三 是上 述 两 类 噪 声 在 车 内经 过 车 体 多 次 反 射形 成 的 混 响 声 。 因 此 , 掌握 车 体 结 构 和 车 内声 场 固
有 特 性 ,可 以对 车体 结 构 和 车 内空 间进 行 优 化 设 计 ,从而 控 制车 内噪声 口 J 。
图 I 车 身 结 构 有 限 元模 型 图 2 有 限 元 模 型

基于SEA方法的商用车噪声分析与预测

基于SEA方法的商用车噪声分析与预测

基于SEA方法的商用车噪声分析与预测许恩永;唐荣江;赵德平【摘要】针对商用车驾驶室内噪声问题,采用统计能量方法(SEA),建立了驾驶室噪声仿真模型.通过试验方法,获取模态密度、结构损耗因子及输入激励等模型参数.实车测试与仿真结果的总体误差在2dB(A)以内,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在此基础上,应用声学包设计方法优化车内噪声,降噪效果较好,具有一定的工程参考价值.【期刊名称】《装备制造技术》【年(卷),期】2017(000)010【总页数】4页(P169-172)【关键词】商用车;统计能量分析;噪声预测【作者】许恩永;唐荣江;赵德平【作者单位】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商用车技术中心,广西柳州541000;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广西桂林541500;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商用车技术中心,广西柳州541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U461.4随着物流业与运输业的快速发展,商用车作为重要的运载工具,其产量与销售量逐渐增加。

在满足油耗与排放之后,商用车的噪声性能成为衡量车辆品质的重要指标之一,改善驾驶室内声学已经成为各商用车厂商提升产品竞争力的主要方法之一[1-2]。

本文针对某国产商用车,首先在分析其驾驶室结构的基础上,建立了其SEA模型,应用稳态能量法确定子系统的模态密度、结构损耗因子,采用混响试验法确定各声腔子系统的损耗因子。

然后,以实车道路试验,获取驾驶室所受到的悬置振动载荷、各壁板的声学激励。

最后,以驾驶室右耳为参考点,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

该方法能在设计阶段对驾驶室噪声进行预测,并提出优化改进措施,对缩短研发周期,提升噪声性能有重要作用。

有限元方法(FEM)与边界元方法(BEM)在汽车工程领域应用非常广泛,在对车辆低频振动噪声问题分析时具有较好的准确性,但对高频段(>300 Hz)声学问题进行分析时存在较大误差。

统计能量方法(SEA)考虑各系统间的能量流动,通过建立功率平衡方程的形式来描述各子系统在外界激励下稳态振动中的能量储存、能量损耗和相邻子系统之间的能量传递[1,3],可以从统计意义上有效预测车内噪声的平均响应。

城市轨道车辆模态分析与噪声预测

城市轨道车辆模态分析与噪声预测

位 移存 在 一 定 的 比例 关 系 , 为 固有 振型 。不论 何 称 种 阻尼 情 况 , 机械 结 构 对外 力 的 响应 都可 以表 示成 由固有 频 率 、 尼 比和 振 型等 模态 参 数 组成 的各阶 阻 振 型模态 的叠加 。系统 的运动 微分 方程 为
数 以及 振 型 等, 为分 析 识 别 声源 、 板 声 学 贡 献 分 壁 析 、 声预测 控 制提 供 依据 。本 文建 立 了轨 道 车辆 噪 车体 结 构和 车 内空 腔 的有 限元 模 型 , 车体 结 构和 对 车 内声学空腔 的模态进 行 了研究 , 另外 , 车体 结构 对
[ {) [ ]z = M] + K {} 0
() 2
城市 轨道车 辆模态 分析与 噪声预测
7 7
{ {}oc cs t r o
() 3
阶均 表 现 为端 墙 不 同彤 式 的局 部振 动 , 明端 墙 说
其中 {} 位 量 幅 c 角 率。 为 移矢 的 值; 为 频 o
高 丁 1 , 避 免 与 车 辆 振 动 频 率 接 近 或 一 0Hz 以
致 。模 态 分析表 明: 体 1 车 阶垂 向弯 曲振 型频 率 为 1 . 7高 于 建 议 值 1 满 足 车 体 动 态 设 计 要 41 7 0Hz
求。
3 车 内空 间声学 模 态分 析
31 声学模 态简介 . 车 内空 间 是 由车 身 壁 板 围成 的 个 封 闭空腔 , 一
将 式( ) 入式 ( ) 3代 2 得
刚度不足 , 需要加 强 。第 8 阶模 态表现 为车顶与 底
表 1午 体前 1 阶 结 构 模态 5
Tb1 a Th fh r n o soft od tu tr e ft a ksm de b y sr cu e i he

2024年汽车噪声控制技术的最新进展与发展趋势(3篇)

2024年汽车噪声控制技术的最新进展与发展趋势(3篇)

2024年汽车噪声控制技术的最新进展与发展趋势摘要汽车噪声是一个长期以来引起人们关注的问题。

为了提高驾驶者和乘客的舒适度,同时满足环境保护的要求,汽车制造商和研究机构一直在致力于降低汽车噪声。

本文将介绍2024年汽车噪声控制技术的最新进展与发展趋势,其中包括主动噪声控制技术、全车噪声控制技术和电动汽车噪声控制技术。

一、主动噪声控制技术主动噪声控制技术是通过检测车内外噪声源,并通过喇叭或振动装置发出逆向声波或振动,以抵消原始噪声的技术。

目前,该技术已经在高端汽车上得到应用,在2024年预计会得到更进一步的发展。

这些系统通过使用先进的传感器和算法来监测噪声源的位置和频率,并使用高性能喇叭和振动装置来抵消噪声。

预计未来的主动噪声控制系统将更加智能化,能够自动适应不同的驾驶环境和乘客需求。

二、全车噪声控制技术全车噪声控制技术是一种综合应用各种技术手段来降低整车噪声的技术。

它包括车身隔音技术、悬挂系统噪声控制技术、发动机和传动系统噪声控制技术等。

预计在2024年,全车噪声控制技术将更加成熟和普及。

通过改进车身隔音材料和结构,优化悬挂系统设计,使用先进的发动机和传动系统,汽车制造商将能够提供更低的噪声水平。

三、电动汽车噪声控制技术电动汽车具有非常低的噪声水平,这是其优势之一。

然而,在低速范围内,电机和轮胎噪声仍然是噪声的主要来源。

为了提高驾驶者和行人的安全感,并遵守道路交通规则,法规要求电动汽车在低速行驶时发出人为产生的声音。

预计在2024年,电动汽车噪声控制技术将进一步发展,以满足这些要求。

这些技术包括电机噪声控制技术和外部声音发生器技术。

通过优化电机设计和控制算法,以及使用外部声音发生器来模拟引擎声音,电动汽车制造商将能够提供符合要求的人为声音。

结论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2024年汽车噪声控制技术将实现更大的突破和进步。

主动噪声控制技术将更加智能化,全车噪声控制技术将更加成熟和普及,电动汽车噪声控制技术将满足更高的安全要求。

汽车振动与噪声控制2.pdf

汽车振动与噪声控制2.pdf

机械振动有哪些类型
2.按振动系统的自由度数分类
多自由度系统振动——确定系统在振动过程中任何瞬 时几何位置需要多个独立坐标的振动;
机械振动有哪些类型
3.按系统的响应(输出振动规律)分类
周期振动——能用时间的周期函数表示系统响应的振动; 瞬态振动——只能用时间的非周期衰减函数表示系统响应 的振动; 随机振动——不能用简单函数或函数的组合表达运动规律, 而只能用统计方法表示系统响应的振动。(汽车行驶在路面)
Steer转向
Body车身
Suspension悬架 Chair座椅
Tire轮胎
Br论是分析任何机器和结构的动态特性的理 论基础之一
• 汽车的动态性能:汽车行驶的舒适性、操纵稳定 性、车内噪声水平以及音质等。
• 汽车的行驶平顺性、乘坐舒适性、发动机减振和 隔振、车身结构的模态分析均以振动为基础。
量纲: m:kg k:N/m c: N.s/m
如何进行机械振动的分析研究
• 理论分析
数学工具
解析 解
实际 力学原理 微分
振动
系统
方程 计算机
数值 解
特性
• 建立系统力学模型:将所研究的对象以及外界
对其作用简化为一个即简单又能在动态特性方面与 原来研究对象等效的力学模型
• 建立运动微分方程并求解,得出响应规律
汽车振动与噪声控制 Control of Vibration and Noise
in Road Vehicles
2012.秋
内容安排
• 第1章 振动理论基础 • 第2章 声学理论基础 • 第3章 发动机振动分析与控制 • 第4章 动力传动及转向系统振动 • 第5章 汽车平顺性 • 第6章 发动机及动力总成噪声 • 第7章 底盘系统噪声 • 第8章 车身及整车噪声

《车辆振动与噪声测试系统软件开发与应用》范文

《车辆振动与噪声测试系统软件开发与应用》范文

《车辆振动与噪声测试系统软件开发与应用》篇一一、引言随着汽车工业的飞速发展,消费者对车辆性能的追求不再局限于动力和油耗等传统指标,车辆振动与噪声的测试评价也逐渐成为评价车辆舒适性、稳定性和质量水平的重要标准。

为了满足市场日益增长的需求,车辆振动与噪声测试系统软件的开发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围绕车辆振动与噪声测试系统软件的开发与应用进行深入探讨。

二、开发背景与需求分析随着科技的进步,汽车制造业对于提高产品质量的关注度逐渐提高,而振动和噪声是影响车辆品质的两个重要因素。

在开发过程中,软件需满足多种功能需求:能够准确、实时地测量和记录车辆在不同路况、不同速度下的振动和噪声数据;具备强大的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以便快速提取出有用的信息;此外,还需具备友好的用户界面,方便操作人员使用。

三、软件开发流程及关键技术(一)软件开发流程1. 需求分析与设计阶段:明确软件的功能需求,制定详细的设计方案。

2. 编程与开发阶段:根据设计方案,使用合适的编程语言和开发工具进行软件开发。

3. 测试与调试阶段:对软件进行严格的测试和调试,确保其稳定性和准确性。

4. 用户反馈与优化阶段:收集用户反馈,对软件进行持续优化和升级。

(二)关键技术1. 传感器技术:采用高精度的传感器,实时采集车辆振动和噪声数据。

2. 数据处理与分析技术:采用先进的信号处理技术,对采集的数据进行滤波、去噪、分析等处理。

3. 软件开发技术:使用C++、Python等编程语言,结合数据库技术,实现软件的稳定、高效运行。

四、软件功能及应用(一)软件功能车辆振动与噪声测试系统软件主要具备以下功能:1. 数据采集:实时采集车辆在不同路况、不同速度下的振动和噪声数据。

2. 数据处理:对采集的数据进行滤波、去噪、分析等处理,提取有用的信息。

3. 数据存储:将处理后的数据存储在数据库中,方便后续查询和分析。

4. 数据可视化:通过图表、曲线等方式,将数据直观地展示给用户。

5. 报告生成:根据用户需求,生成详细的测试报告。

机动车辆消声器的预测模型与仿真技术

机动车辆消声器的预测模型与仿真技术

机动车辆消声器的预测模型与仿真技术引言:随着全球机动车辆数量的不断增长,人们对于车辆噪声问题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

机动车辆消声器的设计和优化成为缓解车辆噪声问题的重要途径。

本文旨在介绍机动车辆消声器的预测模型与仿真技术,以帮助工程师设计更有效的消声器,减轻车辆噪音对环境和人们健康的影响。

一、机动车辆消声器的作用与重要性机动车辆消声器的主要作用是减少排气系统产生的噪音,以提高行驶过程中乘坐舒适度,并保护环境和生态系统的健康。

车辆噪声问题不仅影响驾驶员和乘客的舒适性,还对周边居民、道路交通环境产生负面影响。

二、机动车辆消声器的工作原理机动车辆消声器基于声学原理工作,通过消除、吸收和反射声波来降低噪音水平。

其结构一般由进气管、喉管、消声室和排气管等部分组成。

进气管和喉管旨在改变主要频段声波的传播路径,从而减少噪音发生;消声室内填充吸声材料,通过声波的吸收而减低噪音;排气管则用以引导噪音还原到环境中。

三、机动车辆消声器的声学特性建模为了设计和优化机动车辆消声器,需要了解其声学特性,并建立相应的预测模型。

常用的声学特性包括传声因子、传声衰减和声音频谱分析等。

传声因子反映了消声器在不同频率下的声波抑制能力,传声衰减则衡量了消声器对噪音的阻隔效果,声音频谱分析则用于了解噪音的频率组成。

四、机动车辆消声器预测模型的建立方法1. 实验方法:通过在实际车辆上安装消声器,并进行声学测试,收集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

实验方法的优点是直接观测和测量真实噪声情况,但过程繁琐,成本高。

2. 数值模拟方法:使用计算机软件(如有限元分析软件)对消声器进行建模和仿真。

该方法可以在虚拟环境中快速预测消声器的声学性能,成本低,效率高。

五、机动车辆消声器仿真技术的研究进展1. 有限元方法:有限元方法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机械系统仿真技术之一。

通过将消声器的几何模型离散化成单元网格,在每个单元内建立声学模型和材料参数,进行声学计算,并分析声场分布和声学特性。

29_高速列车噪声与振动抑制

29_高速列车噪声与振动抑制

高速列车噪声与振动抑制第一部分高速列车噪声与振动概述 (2)第二部分噪声与振动产生机理分析 (4)第三部分噪声与振动测量方法研究 (7)第四部分噪声与振动对高速列车影响评估 (10)第五部分高速列车结构优化降噪策略 (13)第六部分车辆悬挂系统减振设计 (17)第七部分空气动力学噪声控制技术 (19)第八部分铁轨及路基振动抑制措施 (22)第九部分控制策略的仿真与试验验证 (24)第十部分噪声与振动抑制技术发展趋势 (27)第一部分高速列车噪声与振动概述高速列车噪声与振动概述随着现代交通运输的迅速发展,高速列车作为其中的一种重要交通工具,其速度、舒适性和安全性受到了广泛关注。

然而,在高速运行过程中,高速列车产生的噪声和振动不仅影响乘客的乘坐体验,还可能对沿线居民的生活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因此,对高速列车噪声与振动的研究和抑制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高速列车噪声产生机理及特点1.气动噪声:高速列车在行驶过程中,车体与空气之间的相互作用会产生气流分离、涡旋生成等现象,从而引发气动噪声。

这种噪声通常以低频成分为主,并随列车速度的提高而增强。

2.轮轨噪声:高速列车轮子与钢轨间的接触、冲击和滑移等过程会导致轮轨噪声的产生。

轮轨噪声主要包括滚动噪声、滑行噪声和冲击噪声等,高频成分较为明显。

3.机械噪声:高速列车内部各部件(如电机、轴承、齿轮箱等)运转时发出的声音,以及车辆间连接器的碰撞声等都属于机械噪声。

二、高速列车振动产生机理及特点1.轮轨系统振动:由于轨道不平顺、车轮不圆等原因,高速列车在行驶过程中会产生轮轨振动。

这种振动主要表现为横向振动和垂向振动。

2.结构动力学响应:高速列车车身结构在受到外部扰动(如风荷载、地形起伏等)时,会发生弹性变形并传递到车内空间,形成结构动力学响应。

3.内部振动:高速列车内部设备(如空调、电气设备等)运转时产生的振动,以及旅客活动等也会引起列车内部振动。

三、高速列车噪声与振动的影响1.对人体健康的影响:长期处于高速列车噪声与振动环境中,可能会导致乘客和工作人员出现听力损伤、心理压力增加、睡眠质量下降等症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