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精选医学感觉系统习题.doc

感觉系统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属于眼球中膜的结构是()。

A、角膜

B、巩膜

C、视网膜

D、虹膜

E、结膜

2、属于眼球纤维膜的结构是()。

A、虹膜

B、脉络膜

C、巩膜

D、视网膜

E、睫状体

3、内耳的听觉感受器是()。

A、壶腹嵴

B、球囊斑

C、螺旋器

D、椭圆囊斑

E、骨壶腹

4、感光、辨色最敏锐的部位是()。

A、视神经盘

B、盲点

C、虹膜

D、黄斑的中央凹

E、黄斑

5、角膜内含有丰富的()。

A、血管

B、色素细胞

C、感觉神经末梢

D、淋巴管

E、运动神经末梢

6、巩膜与角膜交界处深面的环行小管是()。

A、眼静脉

B、虹膜角膜角

C、巩膜静脉窦

D、瞳孔

E、内眦动脉

7、维持眼压的眼球内容物是()。

A、泪液

B、晶状体

C、房水

D、玻璃体

E、眼静脉

8、产生房水的主要结构是()。

A、角膜

B、虹膜

C、泪腺

D、睫状体

E、脉络膜

9、人体内最小的骨是()。

A、泪骨

B、锤骨

C、砧骨

D、镫骨

E、鼻骨

10、鼻泪管开口于()。

A、下鼻道

B、上鼻道

C、中鼻道

D、上鼻甲

E、中鼻甲

11、晶状体的位置在()。

A、虹膜的前方

B、角膜与虹膜之间

C、玻璃体的前方

D、睫状体的前方

E、脉络膜的前方

12、沟通眼球前房和后房的结构是()。

A、泪点

B、虹膜角膜角

C、巩膜静咏窦

D、瞳孔

E、眼静脉

13、充填在晶状体和视网膜之间的结构是()。

A、睫状体

B、房水

C、玻璃体

D、疏松结缔组织

E、脉络膜

14、与鼓室相通的管道是()。

A、外耳道

B、咽鼓管

C、蜗管

D、骨半规管

E、鼻泪管

15、泪小管起始于()。

A、泪腺

B、泪点

C、泪囊

D、鼻泪管

E、巩膜静脉窦

16、鼓室是下列哪块骨内的小腔()。

A、上颌骨

B、蝶骨

C、颧骨

D、颞骨

E、筛骨

17、外耳道的外侧1/3部为()。

A、膜性部

B、肌性部

C、软骨部

D、骨部

E、皮肤部

18、属于皮肤附属器的是()。

A、皮下组织

B、皮脂腺

C、浅筋膜

D、深筋膜

E、乳头层

二、多项选择题:

1、眼的折光装置包括()。

A、瞳孔

B、角膜

C、房水

D、晶状体

E、玻璃体

2、中耳包括()。

A、咽鼓管

B、鼓膜

C、乳突小房

D、耳蜗

E、鼓室

3、用肉眼观察活体的视器,可见到的结构有()。

A、角膜

B、巩膜

C、泪点

D、虹膜

E、瞳孔

4、关于角膜的描述正确的是()。

A、含有丰富的感觉神经末梢

B、无色透明

C、参与折光作用

D、边缘有巩膜静脉窦

E、与巩膜相接

5、位觉感受器包括()。

A、螺旋器

B、球囊斑

C、壶腹嵴

D、椭圆囊斑

E、半规管

三、填空题:

1、在活体,通过角膜可以看到()和()。

2、眼球的折光装置从前向后依次为()、()、()和()。

3、结膜主要分为()、()。

4、眼球中膜由前向后为(),(),

()。

5、骨迷路由后向前分为()、()、()。

6、幼儿咽鼓管相对较()走行较(),故咽部感染易经咽鼓管侵入()导致()炎。

7、晶状体位于()与()之间。

8、内耳又称(),可分为()和()。

四、名词解释:

1、视神经盘

2、黄斑

3、巩膜静脉窦

五、问答题:

1.试述眼球壁、眼球内容物的组成和功能。

2.外界光线需经过哪些结构才能投射到视网膜上?

3.房水的产生、作用及循环途径如何?

4.泪液的产生及排出途径如何?

5.运动眼球的肌肉有哪些?

6.眼球的平滑肌有哪几块?位于何处?其功能中什么?

7.写出鼓室六壁的名称。

8.小儿咽鼓管的特点及临床意义如何? 9.外界声波至听觉感受器的传导途径如何?

10.试述内耳迷路的分部。11.试述膜迷路的分部,及各部的形态、结构、功能。

一、单项选择题:

1、D.

2、C.

3、C.

4、D.

5、C.

6、C.

7、C.

8、D.

9、D. 10、A.

11、C. 12、D. 13、C. 14、B. 15、B. 16、D. 17、C. 18、B.

二、多项选择题:

1、BCDE.

2、ACE.

3、ABCDE.

4、ABCDE.

5、BCD.

填空题:

1、虹膜,瞳孔

2、角膜,房水,晶状体,玻璃体

3、睑结膜,球结膜

4、虹膜,睫状体,脉络膜

5、骨半规管,前庭,耳蜗

6、宽、短,平,鼓室,中耳炎

7、虹膜,玻璃体

8、迷路,骨迷路,膜迷三、名词解释:

1、视神经盘:视网膜后部,有一圆形隆起,称为视神经盘,是视神经起始和视网膜中央动、静脉出入处

2、黄斑:在视神经盘的颞侧约3.5mm处,有一黄色区域,称为黄斑,其中央为一凹陷,称为中央凹,是感光最敏锐的地方

3、巩膜静脉窦:巩膜与角膜交界处,其深面的巩膜实质内有一环形的血管,称巩膜静脉窦,为房水回流静脉的途径

四、问答题:

1.眼球壁从外至内,由眼球纤维膜、眼球血管膜和视网膜三层构成。

眼球的内容物包括房水、晶状体和玻璃体。这些结构和角膜一样都是透明,无血管,具有屈光作用,共同组成眼的屈光系统,使物体在视网膜上映出清晰的物象。

2.外界光线需经过角膜→前房房水→瞳孔→后房房水→晶状体→玻璃体至视网膜

3.房水由睫状体产生。有营养、折光和维持眼压的作用。睫状体产生房水→眼后房→瞳孔→眼前房→虹膜角膜角→巩膜静脉窦→眼静脉

4.泪液由泪腺分泌。经若干排泄管→结膜上穹→泪点→泪小管→泪囊→鼻泪管开口于下鼻道

5.有上直肌使眼球转向上内;内直肌,使眼球转向内侧;下直肌,使眼球转向下内;外直肌,使眼球转向外侧;上斜肌,使眼球转向下外;下斜肌,使眼球转向上外

6.有三块,①瞳孔括约肌,位于虹膜内,收缩时使瞳孔缩小;②瞳孔开大肌,位于虹膜内,收缩时使瞳孔开大;③睫状肌,位于睫状体内,该肌收缩与舒张,可调节晶状体的曲度

7.上壁为鼓室盖;下壁为颈静脉壁;前壁为颈动脉壁;后壁为乳突壁;外壁为鼓膜;内壁为迷路壁

8.小儿咽鼓管短而粗,且近水平位,故咽部感染易由此管侵入鼓室,引起中耳炎

9.声波经耳廓→外耳道→鼓膜→听小骨→前庭窝→前庭阶外淋巴→蜗管内淋巴→螺旋器

10.内耳在颞骨岩部内,位于鼓室与内耳道底之间,由构造复杂的管道组成,故又称迷路。迷路分为骨迷路和膜迷路。

11.膜迷路可分为椭圆囊、球囊、膜半规管和蜗器。各部互相交通。

(1)椭圆囊和球囊位于前庭内。椭圆囊较大,在后上方;球囊较小,在前下方,两囊借小管相通。椭圆囊后壁与三个膜半规管相通。球囊有小管与蜗管通连。两囊的壁内分别有椭圆囊斑和球囊斑,均为位觉感受器,能接受直线加速或减速运动的刺激。

(2)膜半规管在骨半规管内,两者形状相似,但膜管管径较小。每管在骨壶腹的膨大部称为膜壶腹,壁内有突起称壶腹嵴,也是位觉感受器,能接受旋转运动开始和终止时的刺激。

椭圆囊斑、球囊斑和三个壶腹嵴合称为前庭器,与前庭神经相通。

(3)蜗管在耳蜗(骨蜗管)内,也旋转两圈半。其顶端为盲端,下端借小管与球囊相通。在耳蜗的切面上,蜗管呈三角形,有上、下和外侧三壁。下壁由骨螺

旋板和蜗管鼓壁(螺旋膜)组成,并与鼓阶相邻。蜗管鼓壁又称基底膜,膜上有螺旋器(Corti器),为听觉感受器。

神经系统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成人脊髓的位置()。

A、上端平枕骨大孔与中脑相连

B、下端成人平齐第一腰椎下缘

C、下端成人平齐第三腰椎下缘

D、下端成人平齐第二骶椎下缘

E、上端与小脑相连

2、脊髓灰质的侧角是()。

A、感觉神经中枢

B、运动神经中枢

C、内脏活动中枢

D、交感神经中枢

E、副交感神经中枢

3、楔束传导上半身()。

A、浅感觉

B、深感觉

C、本体感觉和粗触觉

D、深感觉和浅感觉

E、浅感觉和精细触觉

4、脊髓后角的神经元是()。

A、传出神经元

B、交感神经元

C、联络神经元

D、运动神经元

E、副交感神经元

5、脊髓外侧索的上行传导束是()。

A、皮质脊髓束

B、脊髓丘脑侧束

C、楔束

D、皮质脊髓前束

E、薄束

6、脊神经节位于()。

A、脊神经前根

B、脊神经后根

C、脊神经

D、脊神经前支

E、脊神经后支

7、薄束位于脊髓白质的何处()。

A、后索

B、侧索

C、前索

D、白质前连合

E、前索外侧

8、第四脑室正确的是()。

A、底为菱形窝

B、无脉络丛

C、有成对的正中孔

D、下通中脑水管

E、上连第三脑室

9、中脑背侧出脑的神经是()。

A、滑车神经

B、三叉神经

C、动眼神经

D、面神经

E、展神经

10、锥体交叉位于()。

A、中脑

B、脑桥

C、延髓

D、脊髓

E、间脑

11、与延髓相连的脑神经有几对()。

A、二对

B、三对

C、四对

D、五对

E、六对

12、属于脑干腹侧面的结构是()。

A、下丘

B、楔束核

C、锥体

D、菱形窝

E、乳头体

13、与中脑相连的脑神经是()。

A、展神经

B、面神经

C、滑车神经

D、三叉神经

E、副神经

14、与延髓相连的脑神经是()。

A、三叉神经

B、前庭蜗神经

C、展神经

D、面神经

E、迷走神经

15、与脑桥相连的脑神经是()。

A、动眼神经

B、滑车神经

C、舌咽神经

D、展神经

E、舌下神经

16、连于脑干背侧面的脑神经是()。

A、舌下神经

B、三叉神经

C、展神经

D、滑车神经

E、动眼神经

17、连于端脑的脑神经是()。

A、视神经

B、动眼神经

C、嗅神经

D、滑车神经

E、三叉神经

18、与间脑相连的脑神经是()。

A、嗅神经

B、动眼神经

C、视神经

D、滑车神经

E、展神经

19、中脑内有()。

A、面神经核

B、疑核

C、动眼神经核

D、展神经核

E、下泌涎核

20、动眼神经副核位于()。

A、中脑

B、脑桥

C、延髓

D、丘脑

E、下丘脑

21、视交叉属于()。

A、丘脑

B、中脑

C、下丘脑

D、端脑

E、脑桥

22、颞横回是()。

A、视觉中枢

B、听觉中枢

C、听觉语言中枢

D、视觉语言中枢

E、运动性语言中抠

23、视觉中枢位于()。

A、距状沟周围皮质

B、颞横回

C、中央前回

D、中央后回

E、扣带回

24、躯体运动中枢位于()。

A、中央前回和中央旁小叶后部

B、中央后回和中央旁小叶前部

C、中央前回和中央旁小叶前部

D、中央前回

E、中央后回

25、每侧大脑半球分叶是()。

A、三叶

B、四叶

C、五叶

D、两叶

E、六叶

26、区分额叶与顶叶的是()。

A、外侧沟

B、顶枕沟

C、中央前沟

D、中央沟

E、中央后沟

27、大脑半球的哪个叶在表面看不到()。

A、额叶

B、顶叶

C、岛叶

D、颞叶

E、枕叶

28、躯体感觉中枢位于()。

A、扣带回

B、中央前回和中央旁小叶前部

C、中央后回和中央旁小叶后部

D、颞上回

E、额下回

29、属于大脑基底核的是()。

A、薄束核

B、疑核

C、豆状核

D、视上核

E、室旁核

30、纹状体的组成是()。

A、豆状核与杏仁体

B、杏仁体与尾状核

C、苍白球

D、豆状核的壳与尾状核

E、尾状核与豆状核

31、旧纹状体是指()。

A、乳头体

B、杏仁体

C、壳

D、苍白球

E、尾状核

32、内囊膝的内容()。

A、丘脑中央辐射

B、皮质脊髓束

C、皮质核束

D、视辐射

E、听辐射

33、供应内囊血液的中央动脉来自()。

A、大脑前动脉

B、大脑中动脉

C、大脑后动脉

D、基底动脉

E、颈内动脉

34、大脑半球的内部结构不包括()。

A、内囊

B、基底核

C、丘脑

D、侧脑室

E、胼胝体

35、位于大脑外侧沟深处的是()。

A、额叶

B、岛叶

C、颞叶

D、枕叶

E、顶叶

36、蛛网膜下腔的脑脊液经何部位渗入上矢状窦()。

A、正中孔

B、室间孔

C、蛛网膜粒

D、中脑水管

E、外侧孔

37、供应大脑半球外侧面的主要动脉()。

A、大脑前动脉

B、大脑中动脉

C、大脑后动脉

D、基底动脉

E、前交通动脉

38、不参与大脑动脉环组成的结构()。

A、大脑前动脉

B、前交通动脉

C、颈内动脉

D、大脑后动脉

E、大脑中动脉

39、第三脑室与侧脑室间借哪个孔相通()。

A、外侧孔

B、正中孔

C、室间孔

D、中脑水管

E、棘孔

40、脑室有几个()。

A、一个

B、二个

C、三个

D、四个

E、五个

41、脑脊液的产生部位()。

A、脑表面的动脉

B、脑静脉

C、脑室内的脉络丛

D、室管膜

E、脑表面的脉络丛

42、脊神经节的性质()。

A、运动性

B、感觉性

C、交感性

D、副交感性

E、混合性

43、关于脊神经的说法正确的是()。

A、共31对

B、都是感觉性

C、在椎管内分前、后两支

D、所有前支均混合成丛

E、均属躯体神经

44、支配臂部屈肌群的神经是()。

A、桡神经

B、肌皮神经

C、正中神经

D、尺神经

E、腋神经

45、肱骨中段骨折易损伤()。

A、正中神经

B、尺神经

C、桡神经

D、肌皮神经

E、腋神经

46、支配三角肌的神经是()。

A、肌皮神经

B、桡神经

C、尺神经

D、正中神经

E、腋神经

47、分布于脐平面的皮神经是()。

A、第7肋间神经

B、第8肋间神经

C、第9肋间神经

D、第10肋间神经

E、第11肋间神经

48、布于男性乳头平面的胸神经前支是()。

A、第三

B、第四

C、第五

D、第六

E、第七

49、脑干自上而下依次分为()。

A、中脑、脑桥、延髓

B、脑桥、中脑、延髓

C、延髓、脑桥、中脑

D、中脑、延髓、脑桥

E、延髓、中脑、脑桥

50、支配大腿内侧群肌的神经是()。

A、闭孔神经

B、股神经

C、坐骨神经

D、阴部神经

E、臀下神经

51、支配股四头肌的神经是()。

A、生殖股神经

B、股神经

C、闭孔神经

D、坐骨神经

E、髂腹股沟神经

52、三叉神经的性质是()。

A、混合性

B、运动性

C、感觉性

D、交感性

E、副交感性

53、支配咀嚼肌的神经是()。

A、上颌神经

B、下颌神经

C、舌下神经

D、面神经

E、舌咽神经

54、三叉神经运动纤维行于()。

A、眼神经内

B、动眼神经内

C、上颌神经内

D、下颌神经内

E、面神经内

55、支配面肌的神经是()。

A、三叉神经

B、面神经

C、舌咽神

D、迷走神经

E、副神经

56、传导舌前2/3味觉的神经是()。

A、舌下神经

B、舌神经

C、迷走神经

D、面神经

E、下颌神经

57、前庭蜗神经的性质是()。

A、感觉性

B、混合性

C、运动性

D、交感性

E、副交感性

58、传导舌后1/3味觉的神经是()。

A、舌咽神经

B、迷走神经

C、三叉神经

D、面神经

E、副神经

59、迷走神经所含的主要纤维是()。

A、交感性

B、副交感性

C、运动性

D、感觉性

E、混合性

60、滑车神经支配()。

A、上斜肌

B、下斜肌

C、外直肌

D、内直肌

E、上直肌

61、支配舌肌的脑神经是()。

A、舌咽神经

B、下颌神经

C、舌下神经

D、迷走神经

E、面神经

62、下颌神经是什么神经的分支()。

A、三叉神经

B、面神经

C、舌咽神经

D、迷走神经

E、副神经

63、管理腮腺分泌的神经是()。

A、三叉神经

B、舌咽神经

C、面神经

D、迷走神经

E、舌下神经

64、植物神经的性质()。

A、内脏运动

B、内脏感觉

C、躯体运动

D、躯体感觉

E、混合性

65、含副交感神经的脑神经是()。

A、滑车神经

B、展神经

C、面神经

D、三叉神

E、舌下神经

66、交感神经的低级中枢位于()。

A、脊髓胸1—腰3节的灰质侧角内

B、脊髓胸1—12节的后角内

C、脊髓胸1—骶3节的灰质侧角内

D、脊髓胸1—12节的前角内

E、脊髓胸1—腰3节的灰质前角内

67、躯干与四肢深感觉及精细触觉传导路的第三级神经元位于()。

A、楔束核

B、脊神经节

C、脊髓后角

D、丘脑腹后外侧核

E、椎旁节

68、躯干四肢浅感觉传导路的第二级神经元位于()。

A、脊髓侧角

B、脊髓后角

C、脊髓前角

D、延髓

E、脑桥

69、支配小腿后群肌的神经是()。

A、胫神经

B、腓浅神经

C、腓深神经

D、股神经

E、闭孔神经

70、肱骨内上髁骨折易损伤的神经是()。

A、正中神经

B、尺神经

C、桡神经

D、腋神经

E、肌皮神经

71、蛛网膜粒主要位于下列哪个窦的两侧()。

A、海绵窦

B、乙状窦

C、上矢状窦

D、下矢状窦

E、横窦

72、与眼静脉相连的静脉窦是()。

A、上矢状窦

B、海绵窦

C、乙状窦

D、横窦

E、下矢状窦

73、下丘脑是由哪几部分组成()。

A、上丘、下丘

B、外侧膝状体

C、视交叉、视束、乳头体、膝状体

D、漏斗、垂体

E、视交叉、灰结节、漏斗、垂体、乳头体

74、能分泌催产素的神经核()。

A、视上核

B、腹后核

C、后角固有核

D、动眼神经核

E、动眼神经副核

75、蛛网膜粒由下列哪个结构形成()。

A、室管膜

B、脉络膜

C、硬脑膜

D、软脑膜

E、蛛网膜

76、小腿外侧群肌由何神经支配()。

A、展神经

B、隐神经

C、腓深神经

D、腓浅神经

E、闭孔神经

二、多项选择题:

1、关于脊髓的外形描述正确的是()。

A、前后略扁粗细不均的圆柱形

B、有颈膨大和腰膨大

C、前外侧沟穿出脊神经前支

D、脊神经后支连于后外侧沟

E、脊髓下端变细称脊髓圆锥

2、脊髓白质各索内的上行纤维束有()。

A、薄束、楔束

B、皮质脊髓侧束

C、皮质脊髓前束

D、脊髓丘脑侧束

E、脊髓丘脑前束

3、与脑桥相连的脑神经是()。

A、动眼神经

B、三叉神经

C、面神经

D、展神经

E、迷走神经

4、脑干腹侧面的结构包括()。

A、大脑脚

B、上丘、下丘

C、锥体

D、菱形窝

E、锥体交叉

5、背侧丘脑()。

A、为卵圆形的灰质团块

B、外侧面临近内囊

C、内部被内髓板分成3个核群

D、腹后核分为腹后内侧核和腹后外侧核

E、全身浅、深感觉的皮质下中枢

6、躯体运动中枢位于()。

A、中央后回

B、中央旁小叶后部

C、颞横回

D、中央前回

E、中央旁小叶前部

7、硬膜外隙()。

A、位于硬脊膜与椎管内面骨膜之间

B、位于硬脊膜与蛛网膜之间

C、位于蛛网膜与椎管内面骨膜之间

D、内含脑脊液

E、内含脊神经根

8、大脑动脉环的组成()。

A、颈内动脉

B、椎动脉

C、前、后交通动脉

D、大脑前动脉

E、大脑后动脉

9、本体感觉和精细触觉传导路的神经元位于()。

A、脊神经节

B、延髓

C、脑桥

D、中脑

E、背侧丘脑

10、臂丛的主要分支()。

A、肌皮神经

B、正中神经

C、尺神经

D、桡神经

E、腋神经

11、股神经支配()。

A、股四头肌

B、缝匠肌

C、股二头肌

D、半腱肌

E、半膜肌

12、属于混合性的脑神经()。

A、动眼神经

B、前庭蜗神经

C、三叉神经

D、面神经

E、迷走神经

13、与脑桥相连的脑神经()。

A、动眼神经

B、前庭蜗神经

C、三叉神经

D、面神经

E、迷走神经

三、填空题:

1、脑位于()内,可分为()、()、()、()、()和()。

2、脊髓位于()内,上端在枕骨大孔处与脑的()相连,下端成人平()下缘。

3、小脑占据()窝的后部,在()和()的背侧。

4、下丘脑主要包括()、()、()、()及乳

头体等结构。

5、基底核主要有()和(),两者合称为(),其中苍白球称(),()和壳称()。

6、脑的动脉来源于()和()。

7、大脑中动脉起自(),分布于大脑半球的()。在脑底部,大脑中动脉起始处发出垂直向上的小支叫(),穿进脑实质,主要供应(),纹状体及()。

8、大脑动脉环由大脑后动脉,()、()、()和()在脑底部相互吻合而成。

9、脑和脊髓的被膜由外向内依次为()、()和()。

10、侧脑室内的脑脊液经()流入第三脑室,由第三脑室经过()至第四脑室,再经第四脑室的()孔及()孔,进入(),然后通过蛛网膜粒渗入()后注入颈内静脉。

11、脊神经由()和()组成。

12、支配臂部前群肌的神经是(),支配三角肌的神经是(),支配上肢伸肌的神经是()。

13、分布于胸骨角平面的是第()胸神经,布于乳头平面的是第()胸神经,布于剑突平面的是第()胸神经,布于脐平面的是第()胸神经。

14、临床上所见的“爪形手”是()神经损伤引起的,“猿样手”是()

神经损伤引起的。“腕下垂”是()神经损伤引起的。

15、支配股前群肌的神经是(),支配股内群肌的神经是(),支配股后群肌的神经是()。

16、混合性脑神经有()、()、()和()。

17、感觉性脑神经有()、()和()。

18、接受眼球感觉的神经是(),接受上牙感觉的神经是(),接受下牙感觉的神经是()。

19、滑车神经支配()肌,展神经支配()肌。

20、支配咀嚼肌的神经是(),支配表情肌的神经是()。

21、交感神经低级中枢位于(),副交感神经低级中枢位于()内的副交感核和脊髓骶()节的骶副交感核。

22、躯干四肢深感觉和精细触觉传导路的第一级神经元位于()内,第二级神经元即(),第三级神经元是背侧丘脑()。

四、名词解释:

1、灰质

2、白质

3、神经核

4、神经节

5、内囊

6、硬膜外隙

7、蛛网膜下隙

五、问答题:

1、试述脊髓灰质的分部及各部神经元的名称?

2、试述脊髓白质各索内,主要传导束的名称、位置及功能?

3、简述中脑、脑桥、延髓分别与哪些脑神经相连?

4、试述内囊的血液由什么动脉供应?一侧内囊损伤出现那些临床症状?为什么?

5、试述脑脊液的产生部位,功能及循环途径?

6、试述臂丛的组成、位置及主要分支的名称?

7、试述坐骨神经的行径及分支?

8、试述舌的神经分布(神经名称及分布范围)。

9、试述眶内的神经分布(神经的名称及分布区)。

10、试述躯干与四肢深感觉及精细触觉的传导通路

11、试述躯干与四肢浅感觉的传导通路。

12、试述视觉传导通路。

13、试述皮质脊髓侧束的传导路径?

【发展】重症医学科中长期发展规划

【关键字】发展 重症医学科中长期发展规划 一、科室目前状况 我院重症医学科(ICU)成立于,拥有一批高素质的医护专业人员,同时又是一支年轻化、朝气蓬勃的队伍。随着科室发展,自成立截至今日共接收诊治病人860余人,已经逐渐积累了丰富的临床抢救经验。 目前ICU现有开放床位10张,加床1张。有医护人员共34人,其中硕士研究生2人,大学本科15人,大学专科14人,中专3人。固定医师6名,副主医师1人,主治医师4人,住院医师1人。护理人员28名,副主任护师2人,主管护师3人,护师6人,护士17人。 ICU集中了诸多高端医疗设施及设备,可对各种类型危重患者集中救治,实现多脏器功能替代治疗,目前已成功独立开展许多我院以前没有的新技术、新项目,如经皮微创气管切开术;深静脉穿刺肠外营养支持;有创、无创呼吸机机械通气技术;血气分析监测技术;中心静脉压监测技术;床旁血液滤过技术等。目前拥有的医疗设施、设备有:手动双摇床配防褥疮气垫11套;呼吸机11台(包括无创呼吸机1台);床旁血滤机1台;亚低温治疗仪4台;双相除颤监护仪1台;心电图机2台(其中1台为全自动分析心电图机);血气分析仪1台;心电监护仪12台;输液泵9台;双通道注射泵共17台;电子冰毯冰帽4套;床单位臭氧消毒机1台;动静脉脉冲系统1台等,固定资产4458356元。 二、未来3-5年发展规划: 科室力争开放床位20张,争取床位:医师:护士比率为1:1:3。根据床位需求,增加医护人员、设备数量,继续引进新医疗设备,如纤维支气管镜,插件式心功能监护仪,无创心排监测仪,自动排痰仪。继续开展床旁血液净化技术,进一步开展临床新技术,如纤维

医学影像学教学习题及答案

医学影像学习题 一、名词解释 1.空气支气管征 2.半月综合征: 3.肾自截: 4.原发综合征: 5.跳跃征: 6.骨质增生硬化 7.反“ 3”字征 8.骨龄: 9.心胸比率: 10介入放射学: .选择题 1. x 线摄影主要利用X 线特性的() A 穿透性与荧光作用. B 穿透性与电离作用 C 穿透性与胶片感光作用 D 荧光作用和电离作用 2,属于生理排泄法使器官显影的() A 支气管造影 B 口服胆囊造影 C 逆行肾盂造影 D 子宫输卵管造影 3.骨折不愈合的主要标准是() A 骨折线模糊 B 两断端骨质吸收 C 骨折端假关节形成 D 骨折线变宽 4. 化脓性骨髓炎是保守治疗还是手术治疗,主要X 线依据是() A 骨破坏的大小 B 骨膜反应的程度 C 死骨的有无和大小 D 软组织肿胀的程度 5. 化脓性关节炎和关节结核X 线鉴别的最主要依据是() A 关节破坏的程度 B 关节面破坏的部位 C 有无骨性强直 D 有无关节脱位 6,阻塞性肺炎的x 线片征象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 在同一部位反复发生炎症 B 吸收迅速 C 体积缩小 D 无支气管气象 7.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时最有诊断价值的x 线征象() A 肺不张 B 大叶实变 C 肺气囊 D 肺纹理增多8,下列哪种病变不属于空腔性病变() A 肺脓肿 B 肺囊肿 C 肺大泡 D 囊性支气管扩张 9,双极现象出现于() A 一型肺结核 B 二型肺结核 C 三型肺结核B 四型肺结核 10?横“S”征出现于( ) A 左上叶中心型肺癌 C 左下叶中心型肺癌 11. 相反搏动点上移出现于( A 高血压心脏病 C 风心病(二尖瓣狭窄)B 右下叶中心型肺癌 D 右上叶中心型肺癌 ) B 肺源性心脏病 D 房间隔缺损. ) C 空肠、回肠 D 结肠

最新《医学生物学》考试试题

05《细胞生物学》试题 姓名班级学号成绩 一、A型题(每题1分,共70分) 1.下列不属细胞生物学的研究层面 A. 器官水平 B. 细胞整体水平 C.亚细胞水平 D.超微结构水平E.分子水平 2.细胞内含量最多的物质是: A. 蛋白质 B. 核酸 C. 脂类 D. 无机离子 E.水 3.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最大区别在于: A.细胞大小B.有无核膜C.细胞器数目 D.增殖方式E.遗传物质的种类 4.测定某一DNA中碱基的组成,T含量为20%,则C含量为: A. 10% B. 20% C. 30% D. 40% E.60% 5.核仁中主要含有: A. ATP B. rRNA C. mRNA D. tRNA E.核小体 6.下列那些不属内在蛋白的功能: A.受体B.载体C.酶D.参与运动E.抗原 7.细胞的总RNA中,含量最多的是: A. mRNA B. tRNA C. rRNA D. hnRNA E. snRNA 8.下列那些不属磷脂的成分: A、甘油 B、脂肪酸 C、H3PO4 D、核苷酸 E、含N碱 9.电镜下观察到的两层深色致密层和中间一层浅色疏松层的细胞膜性结构,称为: A. 生物膜 B. 细胞膜 C. 细胞内膜

D. 单位膜 E. 质膜 10.下列那种属蛋白质在膜上的运动方式: A、旋转扩散 B、弯曲运动 C、伸缩震荡 D、翻转运动 E、跳跃 11.下列那些因素使膜流动性增大: A、饱和脂肪酸多 B、胆固醇高 C、膜蛋白的含量高 D、卵磷脂/鞘磷脂比值大 E、常温 12. 构成细胞膜基本骨架的成分是: A. 镶嵌蛋白 B. 边周蛋白 C. 多糖 D. 脂类 E. 金属离子 13.下列那里是需能运输: A、脂溶性小分子进出 B、不带电的极性小分子进出 C、通道蛋白质运输 D、载体蛋白质 E、离子泵 14. 细胞膜受体都是细胞膜上的: A. 边周蛋白 B. 镶嵌蛋白 C. 脂质分子 D. 糖脂 E. 无机离子 15.内膜系统不包括: A、核膜 B、内质网 C、高尔基体 D、溶酶体 E、线粒体 16. 细胞膜的不对称性表现在: A. 膜脂分布对称,蛋白质和糖类分布不对称 B. 膜脂和蛋白质分布对称,糖类分布不对称 C. 膜脂和镶嵌蛋白分布对称,边周蛋白质和糖类分布不对称 D. 膜脂、镶嵌蛋白和糖类分布对称,边周蛋白质不对称 E. 膜脂、蛋白质和糖类分布都不对称 17.核糖体不具有:

实验动物学复习题答案(更新)

实验动物学复习题答案(完整版改) 实验动物:指经人工培育,对其携带的微生物实行控制,遗传背景明确,来源清楚,用于科学研究、教学、生产、检定及其他科学实验的动物。 实验用动物:广义指一切用于科学实验的动物,也包括试验动物。 动物实验:为科研、教学、药物检定等目的,对实验动物进行物理、化学、生物等因素处理,观察其反应,获得实验数据,解决科研中问题的过程。 实验动物学:研究动物实验和实验动物的科学。以实验动物为研究对象,专门研究实验动物的饲养繁殖及育种、实验动物的标准化、实验动物的质量监测、野生动物的实验动物化及其开发应用以及动物实验技术的科学。 实验动物环境:是指人工控制的, 供实验动物繁殖、生长的特定场所及有关条件, 即围绕实验动物所有事物的总和。 实验动物设施:界定实验动物生存空间、维持其所需的建筑物和设备等。 AEIR:生物科学研究四个基本条件:animal、equipment、information、reagent(试剂) 根据对微生物、寄生虫的控制程度将实验动物划分为4个等级:普通级动物、清洁动物、无特定病原体动物、无菌动物。 普通级动物是微生物和寄生虫控制级别最低的按动物;要求不携带所规定的人兽共患病病原和动物烈性传染病病原,以及人兽共患寄生虫。 清洁动物是根据我国国情而设立的等级动物,除普通级动物应排除的病原和寄生虫外,不携带对动物危害大和对科学研究干扰大的病原和寄生虫。 无特定病原体动物通常被称为SPF动物,除清洁动物应排除的病原和寄生虫外,不携带主要潜在感染或条件致病和对科学按干扰大的病原和寄生虫。 无菌动物指无可检出一切生命体的动物。 导致人兽共患病的主要病原体 1、病毒—淋巴细胞脉络丛脑膜炎病毒、狂犬病病毒、猕猴疱疹病毒1型(B病毒)、汉坦病毒(流行性出血热病毒)。 2、细菌—沙门菌、布鲁杆菌、志贺菌、结核分歧杆菌、钩端螺旋体。 3、真菌—皮肤病原真菌。 4、寄生虫—弓形虫。 1988年, 原国家科委颁布了《实验动物管理条例》, 标志着我国实验动物工作走上了行政法规管理的轨道。2001年《实验动物国家标准》的颁布和实施,普通级大鼠和小鼠将被禁止使用。 “3R”原则:替代(replacement)原则、减少(reduction)原则、优化(refinement)原则。 为阐明人类疾病的发生机制或建立治疗方法而制作的、具有人类疾病模拟表现的实验动物,称人类疾病动物模型。 人类疾病动物模型发展至今具有比较完善的理论和方法。通常可分为诱发性疾病动物模型、自发性疾病动物模型、中医征候动物模型等类型。 品种是人们根据不同需要而对动物进行改良、选择,即定向培育,并具有某种特定外形和生物学特性的动物群体,其特性能较稳定的遗传。品系即“株”,指来源明确,并采用某种交配方法繁殖,而具有相似的外貌、独特的生物学特征和稳定的遗传特性,可用于不同实验目的的动物群体。 近交系;经至少连续20代的全同胞兄妹交配或亲代与子代交配培育而成。命名:由1~4个大写英文字母组成;大写英文字母开头,结合数字命名。特点:基因纯合性,遗传稳定性,遗传同源性,表型一致性,独特性,可分变性,分布广泛性,资料可查性。近交:从一个动物群体中选用血缘关系比较接近的雌雄个体,即有共同祖先的兄妹、母子、父女进行交配。 封闭群;以非近亲交配方式繁殖生产的一个实验动物种群,在不从其外部引入新个体的条件下,至少连续繁殖4代以上,称为一个封闭群,或叫远交群。特点:1、一定的杂合性:不引入新的基因,又不使群体内基因丢失。2、相对的稳定性:群体在一定范围内保持相对稳定的遗传特征。3、个体差异取决于祖代动物。 4、较强的繁殖力、抗病力。 5、群体易保存有模型价值的突变基因。命名:用2-4个大写英文字母命名。如:KM,ICR,LACA. N:NIH由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保存的NIH小鼠。 应用:1、类似人群体遗传的异质性组成,在药物筛选、毒性试验方面有不可替代的作用。2、可大量供应,用于预试验、教学。3、携带突变基因,评估群体对自发或诱发突变的遗传负荷能力。 系统杂交动物;由不同品系或种群之间杂交产生的后代。特点:1、杂交优势,克服了近交引起的近交衰退。 2、遗传与表型上的均质性;具有相同的基因型。 3、分布广泛。应用:1、干细胞研究。2、移植免疫研究。 3、细胞动力学研究。 4、单抗研究 近交衰退;指在近交过程中动物群体由于基因分离和纯合而产生的不利于个体和群体发育的现象。包括:1.由于有害隐性基因的纯合,出现遗传缺陷或某种疾病发生率的提高2.影响繁育如产子数下降、母性不良3.个体发育不良,对环境的适应性差 亚系;育成的近交系在繁育过程中,由于残余杂合基因的分离、基因突变的产生、抽样误差导致部分遗传组成改变而形成遗传差异的近交系动物群体。 支系;由于饲养环境的改变,或对动物进行人为的技术处理,对某些动物特征产生影响,形成不同的支系。同源性;在近交系中(突变系),所有动物可追溯到原始的一对共同祖先。遗传同源性使近交系有3个重要特征:⑴品系内个体间可接受组织移植⑵品系内单个个体的监测可得知品系整体基因类型⑶从一个群体内可分离出遗传上相同的亚群体

浅析重症医学发展的趋势和设想(改)

浅析重症医学发展的趋势和设想 摘要:本文主要对重症医学的发展趋势进行研究和分析,为我国重症医学的发展提出几点建议。利用中国医院数字图书馆(CHKD)对近几年的英文和中文文献进行检索,检索的内容主要包括重症医学领域,对检测出的结果进行及时分析。经过一系列的检测之后,发现目前重症医学有着非常大的发展,其涉及的范围也非常广泛,其中包括心肺脑复苏、脓毒症、多脏器功能不全综合征、休克、血流动力学、消化道问题、营养代谢、感染控制等方面的问题。我国重症医学在医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其中所占比例较大的包括伤患者的抗凝治疗,急性症状的治疗等。为了能够更好地提高重症医学技术,医护人员必须要紧跟着医学发展的最新动态,通过掌握最新技术,从而有效提高医学技术,改善重症病患者的预后情况。 关键词:重症医学;趋势;设想;新技术 中图分类号:R-1 文献标识码:A Trends and ideas of development of critical care medicine analysis △ Abstract:in this paper,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intensive medical research and analysis, put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medicine in china. The China hospital digital library (CHKD) to retrieve in recent years English and Chinese literature retrieval, the content mainly includes the severe medicine, timely analysis of the detected results. After a series of tests, found that the current severe medicine has a very big development, its scope is very extensive, including cardiopulmonary cerebral resuscitation, sepsis, 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 integrative shock, hemodynamics, gastrointestinal problems, nutrition and metabolism, infection control problems. Severe medicine in China occupies a very important position in medicine, which accounts for the proportion to include anticoagulation trauma patients with larger, acute symptomatic treatment etc..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intensive medical technology, medical personnel have to follow the latest developments in medicine, master the latest technology, so as to improve the medical technology, improve the prognosis of patients with severe disease. Keyword: severe medical;trends;ideas;new technology Chinese Library Classification(CLC):R-1 Document code and Article ID:A

第二章_神经系统(南方医科大学《医学影像学》试题)

第二章神经系统 一、单选题(每题仅一个最佳答案) 1、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基底节结构() A、尾状核 B、豆状核 C、屏状核 D、杏仁核 E、丘脑 2、小脑桥脑角区最常见的肿瘤为() A、胆脂瘤 B、脑膜瘤 C、听神经瘤 D、垂体瘤 E、畸胎瘤 3、下列疾病中,可发生交通性脑积水的是() A、桥小脑角肿瘤 B、先天性中脑导水管狭窄 C、脑膜炎 D、松果体瘤 E、小脑胶质瘤 4、脑梗死是按什么分布的() A、脑实质 B、脑白质 C、脑叶 D、脑沟 E、脑血管分布区 5、高血压出血常见的部位是() A、壳核出血 B、丘脑出血 C、尾状核头出血 D、内囊出血 E、基底节出血 6、颅咽管瘤的钙化多呈() A、块状 B、蛋壳样 C、散在钙化 D、毛线团样 E、爆米花样 7、不属于脑室系统的是() A、中脑脚间窝 B、左右侧脑室 C、第三脑室 D、第四脑室 E、中脑导水管

8、下列哪类肿瘤一般不发生钙化() A、颅咽管瘤 B、垂体微腺瘤 C、脑膜瘤 D、室管膜瘤 E、少枝胶质细胞瘤 9、儿童四脑室内呈“塑形”或“钻孔”样生长的占位性病变。首先考虑() A、脉络丛乳头状瘤 B、表皮样囊 肿 C、淋巴瘤 D、生殖细胞瘤 E、室管膜瘤 10、脑肿瘤的间接征象是() A、密度 B、大小 C、形态 D、多少 E、脑水肿 11、星形细胞瘤分四级,属I级星形细胞瘤特点的是() A、常无增强 B、团状增强 C、花冠状增强 D、瘤周水肿明显 E、有占位效应 12、不发生脑膜瘤的部位是() A、大脑镰旁 B、大脑凸面 C、幕切迹 D、桥小脑角区 E、侧脑室外侧白质区 13、关于听神经瘤描述错误的是() A、脑外肿瘤 B、内耳道口扩大 C、常有强化 D、可坏死、囊变 E、一般不影响第四脑室 14、垂体瘤的CT表现不正确的是() A、蝶鞍扩大 B、鞍底下陷 C、瘤周水肿 D、肿瘤有强化 E、垂体柄移位 15、关于颅咽管瘤CT表现错误的是()

医学生物化学试卷样卷及参考答案 南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大学200×~200× 学年 第 × 学期 ××考试试卷(×卷) 课程名称: 生物化学 任课教师: 学院: 专业: 年级: 班级: 姓名: 校园卡号: 学生证号: 一、单项选择题:(共20题,每题1分,共20分) 1.测得某一蛋白质样品的氮含量为16克,此样品约含蛋白质多少克? ( ) A .160 B .100 C .150 D .62.5 2.盐析法沉淀蛋白质的原理是 ( ) A .中和电荷,破坏水化膜 B .与蛋白质结合成不溶性蛋白盐 C .降低蛋白质溶液的介电系数 D .调节蛋白质溶液的等电点 3. 下列氨基酸中含羟基的是 ( ) A .丝氨酸,苏氨酸 B .谷氨酰胺,天冬酰胺 C .苯丙氨酸,酪氨酸 D .亮氨酸,缬氨酸 4. 嘌呤和嘧啶环中均含有的共轭π键对下列哪种波长有较强吸收? ( ) A .240nm B .260nm C .280nm D .300nm 5. 酶催化作用的机理主要是 ( ) A .降低反应的活化能 B .降低反应的自由能 C .改变反应的平衡常数 D .改变反应的平衡点 6. 丙酮酸在肌肉中进行有氧氧化,彻底分解成CO 2和H 2O ,并生成A TP 多少个? ( ) A .12 B .15 C .17 D .18 7. 运输内源性甘油三酯的主要血浆脂蛋白是 ( ) A.CM B.LDL C.VLDL D.HDL 8. 酮体在肝外组织中氧化时,首先转变为 ( ) A.乙酰CoA B.丁酰CoA C.HMG-CoA D.乙酰乙酰CoA 9. 一氧化碳(CO )抑制呼吸链传递电子的部位是 ( ) A .NAD + → CoQ B .CoQ → Cyt b C .Cyt b → Cyt c D .Cyt aa 3 → O 2 10. 体内下列 那种氨基酸脱羧基可生成γ氨基丁酸 ( ) A .色氨酸 B.谷氨酸 C. 组氨酸 D.半胱氨酸 11、一碳单位的载体是 ( ) A .FADH 2 B .NADPH C .FH 4 D .TPP 12、在嘌呤和嘧啶核苷酸从头合成时,可共用的原料是 ( ) A .谷氨酸 B .甘氨酸 C .一碳单位 D .天冬氨酸 13、在DNA 复制中RNA 引物的作用是 ( ) A .使DNA 聚合酶Ⅲ活化 B .使DNA 双链解开 C .提供3′-OH 末端作合成新DNA 链的起点 D .提供5′-P 末端作合成新DNA 链的起点 14、岡崎片段是指 ( ) A .DNA 模板上的DNA 片段 B .随从链上合成的DNA 片段 C .前导链上合成的DNA 片段 D .引物酶催化合成的RNA 片段 15、原核生物转录时识别起始位点的是 ( ) A .σ亚基 B .β亚基 C .β′亚基 D .α亚基 16、一种RNA 的序列为5′-UGACGA-3′,它的模板链是 ( ) A .5′-ACUGCU-3′ B .5′-UCGUCA-3′ C .5′-ACTGCU-3′ D .5′-TCGTCA-3′ 17、肽链的延伸与下列哪种物质无关? ( ) A .转肽酶 B .mRNA C .N-甲酰蛋氨酰-tRNA D .GTP 18、大肠杆菌及一些细菌的转录启动子-10区的核苷酸序列称为 ( ) A .Pribnow 盒 B .增强子 C .TA TA 盒 D .CAA T 盒 19.基因表达产物是 ( ) A .蛋白质 B .DNA C .RNA D .大多数是蛋白质,有些是RNA

2019医学检验《基础知识》考试题及答案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 文档,请点击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2019医学检验《基础知识》考试题及答案一、A1 1、检测血糖时,实验室多采用血浆或血清而不使用全血的原因是 A、方便于同时检测其他生化指标 B、血细胞的糖酵解作用会使血中葡萄糖浓度降低 C、血细胞中的葡萄糖渗出使血中葡糖糖浓度升高 D、细菌污染使血中葡萄糖浓度升高 E、细菌污染使血中葡萄糖浓度降低【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由于红细胞内的G-6-PD 可促使葡萄糖的酵解从而使血糖浓度降低。 2、与试带法检测白细胞的原理有关的酶是 A、粒细胞酯酶 B、酸性磷酸酶 C、碱性磷酸酶 D、过氧化物酶 E、单核细胞酯酶 【正确答案】 A 3、关于免疫耐受的描述,错误的是 A、免疫耐受是机体对抗原刺激表现出的特异性"免疫不应答"现象 B、T细胞和B细胞都可发生免疫耐受 C、免疫耐受机体对任何抗原均不应答 D、免疫耐受具有特异性 E、中枢免疫耐受状态可持续终身【正确答案】 C 4、肾移植进行组织配型.优先考虑的是

A、AB0血型 B、HLA-DR C、HLA-DP D、HLA-A E、HLA-B 【正确答案】 B 5、下列何种疾病使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的调理、吞噬和杀伤能力受损 A、慢性肉芽肿 B、髓过氧化物酶 C、G-6-PD缺乏症 D、Shwachman综合征 E、类白血病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慢性肉芽肿属原发性吞噬细胞功能缺陷,其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的调理、吞噬和杀伤能力受损。 6、属于Ⅲ型超敏反应的疾病是 A、过敏性支气管哮喘 B、新生儿溶血症 C、接触性皮炎 D、过敏性休克 E、系统性红斑狼疮 【正确答案】 E 7、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不含有 A、单核细胞 B、T细胞 C、B细胞 D、NK细胞 E、多形核粒细胞 【正确答案】 E 8、补体系统活化替代途径激活物主要是 A、结合抗原后的IgG类抗体 B、结合抗原后的IgM类抗体 C、细菌细胞壁的脂多糖、酵母多糖 D、RNA E、双链DNA 【正确答案】 C 9、免疫组化染色前.应对标本进行固定.固定最主要的目的是 A、保存组织细胞的抗原性 B、防止细胞脱落 C、防止细胞自溶 D、终止胞内酶的活性 E、使细胞内蛋白质凝固 【正确答案】 A 10、捕获法ELISA检测的Ig类别是 A、IgM B、IgG C、IgA D、IgD E、IgE 【正确答案】 A 11、临床监测药物浓度的首选方法是 A、时间分辨免疫荧光分析 B、荧光偏振免疫分析 C、免疫荧光显微技术 D、流式细胞术 E、免疫层析技术 【正确答案】 B 12、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进行血浆载脂蛋白测定的方法是 A、免疫扩散法 B、免疫火箭电泳法 C、免疫透射比浊法 D、酶法 E、抽提法 【正确答案】 C

试卷:生物医学光学剖析

《生物医学光学》工程硕士班考卷 任课教师:王成王殊轶 姓名学号专业生物医学工程 简答题: 1、简述组织光学的研究内容; 2、论述荧光的产生原理及其最新的应用进展。 3、光与组织相互作用的生物学效应有哪些? 4、细胞弹性散射研究现状及其进展。 5、简述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与OCT成像的基本原理。 6、什么是拉曼散射?其特点是什么?如何进行拉曼散射光谱 测量?当前的应用有哪些? 7、请针对一种光学仪器,介绍一下最新的发展动态与新趋势。 8、医疗器械可用性设计的参照的标准是什么? 9、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谈谈人因工程设计是怎样开展的。

1.答:组织光学是研究生物组织光学特性的学科,它既是医学光子技术的理论基础,也是进一步发展光医学的前提。组织光学的首要任务是确定光辐射能量能在一定条件下在组织体内的分布,其次是发展活体组织光学特性的测量方法。组织光学主要研究以下几个方面:光在组织中的传输理论、组织光学特性参数的测定方法与技术、光计量学、光动力学、生物组织的实体光学模型、人体光学成像技术等。作为一门新的学科,组织光学随着生物医学光学的发展而萌芽发展,近年来也已经初步建立了生物组织中光的传播模型,但是统一的生物组织光学理论远未成熟,有待进一步的研究实践。 2.答:吸收外来光子后被激发到激发态的分子,回到基态时,丢失的能量以光子发射的形式释放出来,则放出来的光就是荧光。也就是说,具有荧光性的分子吸收入射光的能量后,电子从基态跃迁至具有相同自旋多重度的激发态。处于各激发态的电子通过振动驰豫、内转换等无辐射跃迁过程回到第一电子激发单重态的最低振动能级,再由这个最低振动能级跃迁回到基态时,发出荧光。荧光的应用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①物质定性。利用不同荧光物质有不同的激发光谱和发射光谱进行物质鉴别。②定量测定。较低的浓度下荧光强度与样品浓度成正比,且灵敏度高。利用这一特性可以对含荧光组分的样品,如氨基酸、蛋白质、核酸其中的荧光组分进行定量测定。③研究生物大分子的物理化学特性及其分子的结构和构象。由于荧光的激发光

关于大学医学生物学(第六版)试题

大学医学生物学考试试题(闭卷) 课程名称:医学生物学 学号:姓名: 40 分): 一、选择题(每题选一正确答案,写于答卷纸上。每题一分,共 1.下列哪一种细胞内没有高尔基复合体 A、淋巴细胞 B、肝细胞 C、癌细胞 D、胚胎细胞 E、红细胞 2.在电镜下观察生物膜结构可见 A.三层深色致密层 B.三层浅色疏松层 C.两层深色致密层和中间一层浅色疏松层 D.两层浅色疏松层和中间一层深色致密层 E.上面两层浅色疏松层和下面一层深色致密层 3.属于动态微管的是 A.中心粒 B.纺锤体 C.鞭毛 4.小肠上皮细胞吸收氨基酸的过程为 A.通道扩散 B.帮助扩散 5.关于细菌,下列哪项叙述有误 A、为典型的原核细胞 B、细胞壁的成分为蛋白多糖类 D、具有80S核糖体 E、有些鞭毛作为运动器 6.关于真核细胞,下列哪项叙述有误 A、有真正的细胞核 B、有多条DNA分子并与组蛋白构成染色质 C、基因表达的转录和翻译过程同时进行 D、膜性细胞器发达 E.有核膜 7.氚(3H )标记的尿嘧啶核苷可用于检测细胞中的 A、蛋白质合成 B、DNA复制 C、RNA转录 D、糖原合成 E、细胞分化 8.3折叠属于蛋白质分子的哪级结构 A.基本结构 B.一级结构 C.二级结构 D.三级结构 E.四级结构 9.在奶牛的乳腺细胞中,与酪蛋白的合成与分泌有密切关系的细胞结构是 A、核糖体,线粒体,中心体,染色体 B、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纺锤体 C、核糖体,线粒体,高尔基体,中心体 D、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分泌小泡 E、核糖体,分泌小泡,高尔基体,中心体 10.膜脂不具有的分子运动是 A、侧向运动 B、扭曲运动 C、翻转运动 D、旋转运动 11.微管和微丝大量存在于 D.纤毛 C.主动运输 E.胞质收缩环 D.伴随运输 E.膜泡运输 C、仅有一条DNA分子 D、胞质溶胶 E、振荡运动 E、细胞连接

精选-医学导论复习题

医学导论复习题 1.何谓医学?医学的目标是什么? 医学是旨在保护和加强人类健康、预防和治疗疾病的科学知识体系和实践活动。 医学的目标是保护和加强人类健康、预防和治疗疾病。 2.何谓健康和亚健康? 健康是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上的完好状态,而不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 亚健康状态是指介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中间状态。 3.我国现存医学文献中最早的一部典籍是什么? 《黄帝内经》 4.医学的本质属性是什么?医学为什么“既属于自然科学又属于社会科学”? 医学的本质属性是社会性和人文性。 因为医学的研究对象是人,人既有自然属性(属于自然科学范畴),又有社会属性。人生活在社会中,社会的环境、经济、文化等因素对人类的健康和疾病有着重要的影响。 5.古代东方医学包括哪些? 古埃及医学;古印度医学;古巴比伦和亚述的医学;中国古代医学 6.古希腊医学中最具有影响力的人物是谁?主要著作是什么? 希波克拉底。《希波克拉底文集》 7.何谓医学教育?医学教育的性质和特点。 医学教育是指按照社会的需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培养医药卫生人员的教育活动。 医学教育的性质:传授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智能、发展个性。 特点:(1)学生所学知识从接受间接经验开始 (2)学校教学过程必须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3)教学过程是以认识为基础的德、智、体、以及个性心理发展的过程 (4)医学教育教学过程的特殊性①医学教育具有很强的实践性 ②医学教育更加重视职业道德、人文素质教育 ③医学教育的整体性特点 ④教学、科研、服务相结合 ⑤医学教育的连续统一性 8.医学教育体系的层次结构。 研究生教育、高等本科医学教育、高等专科医学教育与高等医学职业教育、中等医学教育、初等医学教育。 9.何谓医学模式和生物医学模式? 医学模式是对人类健康与疾病的特点和本质的哲学概括,是在不同的社会经济发展时期和医学科学发展阶段,认识和解决医学与健康问题的思维和行为方式。 生物医学模式。对健康和疾病的认识是建立在疾病与病因的单因单果模式上,即健康是宿主、环境和病因三者之间的动态平衡,当环境变化、致病因子的治病能力增强、人群抵抗力下降、易感者增多时,使这种平衡破坏,疾病由此产生。 10.何谓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谈谈该模式有何转变而来。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既从生物学方面,又从心理和社会因素方面看待人类健康和疾病的新医学模式。 由来:由生物医学模式转变而来。传统的医学模式只根据病人身体检查和检查参数是否偏离正常值来诊治疾病,而忽视了心理和社会因素对这些参数的影响。 11.学习医学课程的特点

医学影像神经系统习题

医学影像-神经系统习题 神经系统 第二章神经系统 一、单选题(每题仅一个最佳答案) 1、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基底节结构() A、尾状核 B、豆状核 C、屏状核 D、杏仁核 E、丘脑 2、小脑桥脑角区最常见的肿瘤为() A、胆脂瘤 B、脑膜瘤 C、听神经瘤 D、垂体瘤 E、畸胎瘤 3、下列疾病中,可发生交通性脑积水的是() A、桥小脑角肿瘤 B、先天性中脑导水管狭窄 C、脑膜炎 D、松果体瘤 E、小脑胶质瘤 4、脑梗死是按什么分布的() A、脑实质 B、脑白质 C、脑叶 D、脑沟 E、脑血管分布区 5、高血压出血常见的部位是() A、壳核出血 B、丘脑出血 C、尾状核头出血 D、内囊出血 E、基底节出血 6、颅咽管瘤的钙化多呈() A、块状 B、蛋壳样 C、散在钙化 D、毛线团样 E、爆米花样 7、不属于脑室系统的是() A、中脑脚间窝 B、左右侧脑室 C、第三脑室 D、第四脑室 E、中脑导水管 8、下列哪类肿瘤一般不发生钙化() A、颅咽管瘤 B、垂体微腺瘤 C、脑膜瘤 D、室管膜瘤 E、少枝胶质细胞瘤 9、儿童四脑室内呈“塑形”或“钻孔”样生长的占位性病变。首先考虑() A、脉络丛乳头状瘤 B、表皮样囊肿 C、淋巴瘤 D、生殖细胞瘤 E、室管膜瘤

10、脑肿瘤的间接征象是() A、密度 B、大小 C、形态 D、多少 E、脑水肿 11、星形细胞瘤分四级,属I级星形细胞瘤特点的是() A、常无增强 B、团状增强 C、花冠状增强 D、瘤周水肿明显 E、有占位效应 12、不发生脑膜瘤的部位是() A、大脑镰旁 B、大脑凸面 C、幕切迹 D、桥小脑角区 E、侧脑室外侧白质区 13、关于听神经瘤描述错误的是() A、脑外肿瘤 B、内耳道口扩大 C、常有强化 D、可坏死、囊变 E、一般不影响第四脑室 14、垂体瘤的CT 表现不正确的是() A、蝶鞍扩大 B、鞍底下陷 C、瘤周水肿 D、肿瘤有强化 E、垂体柄移位 15、关于颅咽管瘤CT表现错误的是() A、圆形或椭圆形低密度影 B、斑块样或蛋壳样钙化 C、常见瘤周水肿 D、位于脑外 E、可造成脑积水 16、与转移瘤常见CT表现不符的是() A、多发散在的环形等密度影 B、多发的结节影 C、灶旁水肿明显 D、位置较表浅 E、无强化 17、腔隙性脑梗死最常发生的部位是() A、基底节区 B、脑干 C、半卵圆中心 D、丘脑 E、小脑 18、下列等密度硬膜下血肿征象中错误的是() A、单侧脑沟、脑裂变窄,甚至消失 B、脑室受压变形,中线结构移位 C、白质挤压征 D、增强扫描血肿无增强 E、额板下出现梭形影 19、哪种表现不是脑脓肿的特点() A、圆形 或椭圆形B、规则光滑的环形增强 C、伴有水肿 D、可多个相邻 E、脓肿呈高密度

新版重症医学主治医师考试精选习题与解析-新版-精选.pdf

重症医学主治医师考试精选习题与解析 ① 重症医学主治医师考试模拟试题单选题㈠ 一、单选题(每题1个得分点):以下每道考题有五个备选答案,请选择一个最佳答案。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口咽通气道可诱发喉痉挛 B.浅麻醉时拔除气管导管易诱发喉痉挛 C.伤口疼痛是全麻后通气量减少的主要原因 D.病人出现哮鸣音、荨麻疹、低血压时,应考虑过敏反应 E.任何一种抗胆碱酯酶药均能诱发窦性心律不齐 正确答案:C 2.呼吸支持的主要指征是( ) A.通气功能障碍 B.呼吸停止 C.低氧血症 D.低氧血症和通气功能障碍 E.窒息 正确答案:D 3.一般认为在服毒后多少时间内洗胃有效( ) A.1小时 B.3小时 C.6小时 D.12小时 E.24小时 正确答案:C 4.患者,女,20岁。作静脉胆道造影检查时,出现神志淡漠,心悸、出冷汗,口唇发绀,面 色苍白,HR110次/分,RR25次/分,BP60/45mmHg,最可能的诊断是( ) A.心源性休克 B.过敏性休克 C.脓毒性休克 D.低血容量性休克 E.神经源性休克 正确答案:B 5.患者,男,72岁。神志不清,大动脉搏动消失,瞳孔散大;急救人员开始进行心肺复苏时,

胸外心脏按压的推荐频率是( ) A.60~80次/分 B.60~100次/分 C.50~80次/分 D.60~120次/分 E.80~100次/分 正确答案:E 6.关于酒精中毒的实验室检查不正确的是( ) A.代谢性酸中毒 B.低血钾 C.低血镁 D.低血钙 E.高血糖 正确答案:E 7.患者,男,17岁。在郊外活动时,不慎被蛇咬伤。PE:左腕部可见牙痕,错误的做法为( ) A.清洗伤口 B.结扎咬伤部位 C.射抗蛇毒血清 D.服中药蛇药片 E.跑到就近诊疗所 正确答案:E 8.患者,男,20岁。郊游时,右足疼痛,30min 后无力行走,体检示:牙关紧闭,足背可见 I 双点状,牙痕,伴红肿。BP90/60mmHg,最好的解毒方法是( ) A.抗蛇毒血清 B.抗生素 C.破伤风抗毒素 D.止血带结扎伤口上方近心端 E.止血带结扎伤口上方离心端 正确答案:A 9.下列哪一种药物中毒最不易引起精神障碍( ) A.阿司匹林 B.阿托品 C.异烟肼 D.抗组胺药 E.肾上腺皮质激素 正确答案:A

医学影像学诊断习题集

医学影像学诊断习题集 001 简介医学影像学。 医学影像学是在放射诊断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除传统X线检查法外,尚包括CT、MRI、ECT、B超和热像图等成像技术在内。这些成像的原理和方法虽不尽相同,但以影像诊断疾病是相同的,且都是以相同的解剖基础和病理变化作为解释影像的基础,所以这些成像技术的关系非常密切,结合在一起,可以取长补短,互相补充,进一步扩大了检查范围,提高了检查质量,并且逐步形成了现代医学影像学体系。在医学影像学的推动下,还促进了介入放射学的发展,使医学影像学和治疗学更加紧密地结合,沿着临床影像学的道路继续发展。002 PACS在医学影像学中有哪些应用价值。 1.利用PACS网络技术,在CT、MR、DSA等医学影像科室之间能快速传送图像及相关资料,做到资料共享,方便医师调用、会诊以及进行影像学对比研究,更有利于患者得到最高的诊断治疗效益。 2.PACS采用了大容量可记录光盘(CD-R)存储技术,实现了部分无胶片化,减少了胶片使用量和管理,减少了激光相机和洗片机的磨损,降低了显定影液的消耗,减少了胶片存放所需空间,降低了经营成本。 3.避免了照片借调手续和照片的丢失与错放,完善了医学图像资料的管理,提高了工作效率, 4.可在不同地方同时调用不同时期和不同成像手段的多幅图像,并可进行图像的再处理,以便于对照和比较,为从事医学影像工作的医务人员和科研人员提供方便的工作、科研和学习的条件。 5.利于计算机辅助教学,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003 简述介入放射学的概念,其涉及的临床范围有哪些? 介入放射学是一门崭新的介于传统内科学和外科学之间的临床学科。其基本概念由两大部分组成:1.以影像诊断学和临床诊断学为基础,在医学影像设备的引导下,利用简单器材获得病理学、细胞学、生理生化学,细菌学和影像学资料的一系列诊断方法。2.在医学影像设备的引导下,结合临床治疗学原理,通过导管等器材对各种病变进行治疗的一系列治疗技术。介入放射学主要包括介入器材和方法学、介入治疗学和介入诊断学3大部分。其涉及的临床范围有:1.肿瘤的介入诊疗学。2.非肿瘤病变的介入诊疗学。3.心脏大血管疾病的介入诊疗学。4.神经系统疾病的介入诊疗学。 004 简述脑脊液循环。 脑脊液主要由脑室脉络丛产生,少量由室管膜上皮和毛细血管产生。由侧脑室脉络丛产生的脑脊液经室间孔流至第三脑室,与第三脑室脉络丛产生的脑脊液一起,经中脑导水管流入第四脑室,再汇合第四脑室脉络丛产生的脑脊液一起经第四脑室正中孔和两个外侧孔流入蛛网膜下腔,然后脑脊液再沿此腔流向大脑背面的蛛网膜下腔,经蛛网膜粒渗透到硬脑膜窦(主要是上矢状窦)内,回流入血液中。若脑脊液在循环途中发生阻塞,可导致脑积水和颅内压升高,使脑组织受压移位,甚至出现脑疝而危及生命。 005 纵隔内的主要组织器官及常见肿瘤有哪些? 前纵隔内主要有胸腺组织和前纵隔淋巴结;中纵隔内主要有心脏、升主动脉、主动脉弓横部、主动脉的三大分支、气管、主支气管、气管旁淋巴结、气管支气管组淋巴结、隆突下淋巴结、肺动脉和肺静脉的近心端、上下腔静脉、奇静脉近端、膈神经,迷走神经上段;后纵隔内主要有食管、迷走神经中下段、降主动脉、胸导管、奇静脉、半奇静脉,交感神经链和后纵隔淋巴结。前纵隔常见的肿瘤有甲状腺瘤、胸腺瘤和畸胎瘤。中纵隔常见的肿瘤有淋巴瘤、支气管囊肿和心包囊肿;后纵隔常见的肿瘤是神经源性肿瘤。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医学生物化学》2027-2028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2121)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医学生物化学》2027-2028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2121)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5分) 1.同工酶 在不同组织细胞内存在一组催化相同的化学反应,而分子结构、理化性质和免疫学性质不同的酶,称同工酶。如乳酸脱氢酶可分为LDHi、LDH2直至LDH。 2.限速酶 是指在整条代谢通路中催化反应速度最慢的酶,它不但可以影响整条代谢途径的总速度,而且还可改变代谢方向。 3.一碳单位 一碳单位是指某些氨基酸代谢产物含有一个碳原子的基团,如甲基(-CH3)、亚甲基(-CH2-)、次甲基(-C H=),羟甲基(-CH2 0H)、亚氨甲基(-CH=NH2)、甲酰基(-CHO)等。 4.逆转录 一些病毒分子中,RNA也可以作为模版,指导DNA的合成,这种遗传信息传递的方向与转录过程相反,称为逆转录。 5.肝脏的生物转化作用 非营养性物质在肝脏内经过氧化、还原、水廨和结合反应,使其极性增强,易溶于水,可随胆汁或尿液排出体外,这一过程称为肝脏的生物转化作用。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5分) 1.联合脱氨基作用主要由转氨基作用和氧化脱氨基作用组成。 2.血钙中能发挥生理作用的只有钙离子,使血钙降低的激素是降钙素。 3.调节血糖浓度的最重要的器官是肝 三、单项选择题(每小题选择_个最佳答案,填写在括号中。每小题2分,共40分) 1.各种蛋白质的等电点不同是由于( )。 A.分子量大小不同 B.蛋白质分子结构不同 C.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不同 D.溶液的pH值不同 E.蛋白质的来源不同 2.有关cAMP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cAMP是环化的二核苷酸 B.cAMP是由ADP在酶催化下生成的 C.cAMP是激素作用的第二信使

医学影像学复习题

医学影像学复习题(一) 一、选择题 A型题 1.下列哪一种方法是腹部目前最常用的、首选的引导穿刺方法: A.X线透视 B.超声 C.CT D.MRI E.核素扫描 2.前列腺增生好发于: A.周围区 B.移行区 C.中央区 D.尿道周围 E.都可以 3.乳腺小叶增生多发年龄为: A.20~30岁 B.30~40岁 C.40~50岁 D.50~60岁 E.60岁以上 4.下列肿瘤超声表现具有呈蟹足样生长特点的是: A.脂肪瘤 B.纤维腺瘤 C.囊肿 D.乳癌 E.乳腺小叶增生 5.不属于乳腺恶性肿块的超声表现是: A.边缘轮廓不整齐,粗糙 B.内部回声不均匀,呈实性衰减 C.侧方声影多见 D.常有周围组织浸润 E.肿块内丰富高速低阻动脉血流信号: 6.下列正常"肺门"解剖,哪项不对: A.上腔静脉越过右肺动脉腹侧 B.气管分叉位于右肺动脉背侧 C.左主支气管比右主支气管长 D.多数右肺静脉位于右肺动脉腹侧 E.右肺门通常比左肺门高1cm 7.钡餐检查前哪项准备通常是不需要的: A.禁食12小时 B.清洁灌肠 C.停服各类药物3天 D.有幽门梗阻时须抽出胃内容物 E.肠梗阻和胃穿孔不能做钡餐检查,大出血期间暂缓进行 8.以下关于肝脏的概念,错误的是: A.纵裂的内侧是右肝前叶 B.胆囊左缘紧邻肝方叶 C.CT扫描在肝门区可显示门静脉,有时肝动脉也能清晰显示 D.正常肝脏的密度比脾脏高 E.肝尾状叶位于肝门和下腔静脉之间 9.颅骨弥漫性"竖发"表现,最常见于哪种疾病: A.脑膜瘤 B.颅骨血管瘤 C.先天性溶血性贫血 D.白血病 E.颅骨成骨肉瘤 10.关于"梗阻性脑积水",下列观点哪项不对: A.发生率比交通性脑积水低 B.出血、感染是最常见病因 C.梗阻点位于四脑室开口以上 D.MRI多轴面成像,诊断价值高 E.脑室旁白质常明显水肿 11.淋巴造影诊断淋巴结炎 A.淋巴结增大增多,时边缘缺损,淋巴管改道 B.淋巴结增大,结构完整无缺 C.输入淋巴管狭窄 D.淋巴渗出,淋巴结不增大 E.静脉呈扭曲、增粗 12.淋巴造影诊断淋巴结癌肿转移 A.淋巴结增大增多,时边缘缺损,淋巴管改道 B.淋巴结增大,结构完整无缺

生物医学工程相关精彩试题

Df 《生物医学工程进展》试题库 1. 试述组织光透明技术在生物医学成像的作用及应用前景? 作用:生物组织属于浑浊介质,具有高散射和低吸收的光学特性,这种高散射特性限制光在组织的穿透深度和成像的对比度,使得很多光学成像技术只能用于浅表组织,制约了光学手段检测诊断及治疗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生物组织光透明技术的作用就是通过向生物组织中引入高渗透、高折射、生物相容的化学试剂,来改变组织的光学特性,以此来暂时降低光在组织中的散射、提高光在组织中的穿透深度,从而提高光学成像的成像深度,推动成像技术的发展和新方法的产生。 前景:1、应用骨组织使得骨组织变得光透明,进而对骨组织下的组织成像,避免手术开骨窗照成的伤害,如应用于颅骨,用得当的成像方法获得皮层神经亚细胞结构与微血管信息; 2、解决皮肤角质层的天然阻挡作用,促进透皮给药系统的研究和应用; 3、皮肤光透明剂的发展推动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技术的发展; 4、光透明剂使得光辐射能在生物组织达到一定深度之后,可以极大地推动光学显微成像、光学手段检测诊断及治疗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推进无损光学成像技术在临床上的发展。 2. 请结合图示,描述如何通过单分子定位的方法,实现超分辨光学显微成像。 要通过单分子定位实现超分辨光学显微成像,首先需要利用光激活/光切换的荧光探针标记感兴趣的研究结构。成像过程中,利用激光对高标记密度的分子进行随机稀疏点亮,进而进行单分子荧光成像和漂白;不断重复这种分子被漂白、新的稀疏单分子不断被点亮、荧光成像的过程,将原本空间上密集的荧光分子在时间上进行充分的分离。随后,利用单分子定位算法对采集到的单分子荧光图像进行定位,可以准确得到分子发光中心位置;最后,利用这些分子位置信息,结合图像重建算法,获得最终的超分辨图像。超分辨图像质量的关键在于二点:一是找到有效的方法控制发光分子的密度,使同一时间内只有稀疏的荧光分子能够发光;二是高精度地确定每个荧光分子的位置。 以分辨两个相距20nm 的点光源为例。如下图7, 当两个点光源相距20nm 时,由于衍射极限(一个理想点物经光学系统成像,由于衍射的限制,不可能得到理想像点,而是得到一个艾里斑,这样每个物点的像就是一个弥散斑,两个弥散斑靠近后就不好区分,这样就限制了系统的分辨率,这个斑越大,分辨率越低)的限制,使得每一个点光源经过显微系统所成的像为一个光斑。为了简化起见,假定光斑为一个半径300nm 的圆斑(实际情况下,光斑不是均匀分布的,而是满足方程(1))。则在荧光显微镜下,两个点光源所成的像为图7(a)所示。在这个时候,两个点光源r1,r2 由于半径都在300nm,是无法区分的,几乎重叠在一起。所以分辨率为300nm。但是如果第一时刻,只有r1 光源发光,如图7(b)所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