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法治思维教育课件
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培训教材ppt课件

作为结构的 显性思路
落实理念的 暗线思路
2019
-
5
• 单元—课—框— 明线 目
2019
-
6
小 学
思想认 识
行为落 实
2019
总
-
体会法治 原则与价 值追求, 崇尚法治 精神,培 养法治思 维,引领 法治行为。
分
升
7
• 宪法精神—公民 意识—国家观
暗线 念—法治精神
以宪法为主要内容,以宪法精
神为主线
-
公民意识教育:重在突出对公民 基本权利和义务的理解,知道权 利义务的关系,认知尊重和保障 人权的意义,初步形成尊重自由 平等、维护公平正义的意识等。
国家意识教育:重在突出尊崇宪 法权威,知道依法治国基本方略 和宪法确定的国家基本制度,初
步了解国家机构的职权。
11
阐释“国家的 讲公民的权
一切权力属于 利义务及其
2019
-
9
通过介 绍“国 家的一 切权力 属于人 民、国 家尊重 和保障 人权” 等宪法 2019
讲 宪 讲宪法 法 规 规定国 定 公 家制度, 民 基 宪法将 本 权 国家权 利宪与法精神力的赋具予体化 义 务 , 国家机 并 保 构并规 障 公 范国家 - 民 权 权力的
明确提 出平等 自由、 公平正 义是法 治的价 值追求, 引领学 生崇尚 法治精 10
人民”,要求 关系,增强
学生行使监督 学生权利意
权利“监督权 识与义务意
力运行”,增 识,树立权
强学生的主体 利义务相一
意识;
致观念,重
讲宪法的地位 点进行公民
与功能,初步 意识教育。
渗透依法治国
方略,树立宪
道德与法治生活离不开法PPT讲稿思维导图知识点归纳总结[PPT白板课件]
![道德与法治生活离不开法PPT讲稿思维导图知识点归纳总结[PPT白板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6aae445fc4ffe473268ab1e.png)
第二版块:了解法律 法律是生活的保障
《未成年人保护法》 《义务教育法》
《劳动法》 《老年人权益保障法》
《婚姻法》
《继承法》
法律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 并伴随我们一生,捍卫着生命的尊严。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刑法》《民法通则》 ······
《王环大境污哥染的防楼治上法住》了第四5一8十条对六规年条定轻规:的定未夫:按使妇本用法,家第每用四天电十晚器六、乐 上器条或都规者定呼进采朋行取引其措伴他,家的从庭在家室庭家内室跳娱内舞乐发唱活出动歌严时,重,干扰应扰得当周四控围邻制居音不民量生得或活安者采取 宁其的他。环有境王效噪大措声哥施,正,造避在成免读环对境初周噪三围声的居污儿民染造子的成更,环由是境公深噪安受声机其污关染扰责。令。改邻 居称正院《们,,提民《可起多我法环以停通次 在境并止则污交 家处侵》染涉 娱罚害第防都 乐款,九治未是。排十法除解我八》妨条决的第碍规6问自1的定条题由诉:规",,公求定民这又。:享对不受有夫违污生染妻法命者居,健可然别康以权还人向"声无法 权干涉?在又一次深夜噪音响起后,王大哥与邻 居发生争执被打伤。
法律靠国家 强制力保证 实施
依靠舆论习惯 和信念来维持 和维护
对全体社会成 员具有普遍的 约束力
普遍适用
全国适用 普遍适用
想一想:这个图表说明了什么?
道德要求
法律要求
尊老爱幼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四十九条 父母有 抚养教育未成年子女的义务,成年子女有赡养扶 助父母的义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四条家庭成员间 应当敬老爱幼,互相帮助,维护平等、和睦、 文明的婚姻关系关系。
国家强制力就是指暴力,包括军 队、警察、法庭监狱等暴力机关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 市中级人民法院9月30日 公开宣判广东省委原常委、 广州市委原书记万庆良受 贿案,对被告人万庆良以 受贿罪判处无期徒刑,剥 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 收个人全部财产
思政课法律案例课件(3篇)

第1篇一、课程背景思政课法律案例课件旨在通过具体案例的分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法律知识,提高法律意识,培养法治思维。
本课件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法律案例,结合思政教育的要求,旨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法律观念,增强社会责任感。
二、课件内容第一部分:案例概述1. 案例名称:《小明的“英雄”行为》2. 案情简介:小明在放学回家的路上,看到一位老人摔倒在地,他立刻上前扶起老人,但老人却误以为小明是肇事者,指责小明并将其打伤。
小明为了证明自己的清白,将老人告上法庭。
3. 法律问题:小明的行为是否构成见义勇为?老人是否应该承担法律责任?第二部分:法律分析1. 见义勇为的定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见义勇为条例》,见义勇为是指为了保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安全,不顾个人安危,采取勇敢行动的行为。
2. 小明的行为分析:小明在看到老人摔倒后,立刻上前扶起,这是出于善良的本能和对他人的关爱,符合见义勇为的定义。
3. 老人的行为分析:老人在不明真相的情况下,将小明误认为是肇事者,并将其打伤,这是违法行为,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第三部分:案例启示1. 法律意识的重要性:通过此案例,我们可以看到,法律意识对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至关重要。
每个人都应该树立法律意识,遵守法律法规。
2. 见义勇为的鼓励:社会应当鼓励见义勇为的行为,对见义勇为者给予适当的奖励和保护,让更多的人敢于伸出援手。
3. 法治精神的弘扬:此案例反映了法治精神的缺失,我们需要通过教育和宣传,弘扬法治精神,提高全民法治素养。
第四部分:案例讨论1. 如果小明当时没有上前扶起老人,会发生什么?2. 如何避免类似事件的发生?3. 社会应当如何对待见义勇为的行为?第五部分:总结1. 案例总结:《小明的“英雄”行为》案例反映了法律意识的重要性,强调了见义勇为的鼓励和法治精神的弘扬。
2. 思政教育启示:通过此案例,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法律观念,增强社会责任感,培养法治思维。
2021版 思修 第六章 第五节 培养法治思维

2022/1/23
一、法治思维及其内涵
法律思维是排除个人主观的 感情,依循法律逻辑,合理 地从法律之立场,去思考问 题、处理问题的思维方式。 ——(台湾)王泽鉴
2022/1/23
(一)法治思维的含义与特征
法治思维的含义
• 法治思维:是指以法治价值和法治 精神为导向,运用法律原则、法律 规则、法律方式思考和处理问题的 是思维方式。
2022/1/23
• 2005年3月27日,已经“死亡 ”11年的张在玉出现。2005年4 月1日,39岁的佘祥林走出了监狱 ,4月13日在京山县人民法院被当 庭宣判无罪。
• 2005年9月佘祥林与京山县公安 局达成了赔偿协议,京山县公安 局向佘祥林及家人赔偿45万余元
2022/1/23
1994年的佘祥林
2022/1/23
2022/1/23
正当程序
2022/1/23
二、尊重和维护法律权威
在专制政府中,国王 便是法律。同样地, 在自由国家中,法律 便应该成为国王。
2022/1/23
托马斯·潘恩
(一)法律权威的含义 法律权威是指法律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力、影响
力和公信力,是法律应有的尊严和生命。
法律有无权威,取决于四个基本要素:
宪法和法律在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中是否真 正享有最高权威则是一个国家是否实现法治 的 关 键 。 2022/1/23
一、尊重法律权威的重要意义
(1)尊重法律权威是社会主义法治观念和法 治思维的核心要求,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的前提。
只有我们切实尊重和有 效实施法律,人民当家 作主就有保证,党和国 家的事业就能顺利发展 。
在一定意义上,法律的权威就是执政 党的权威、人民共同意志的权威和人民 政权的权威,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 心拥护和真诚信仰。
思政说课PPT课件(2024)

法律信仰
阐述法律信仰的内涵和意义,引导学生树立对法 律的信仰和尊重。
法治思维
解析法治思维的特点和要求,帮助学生培养运用 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问题的能力。
2024/1/29
22
2024/1/29
06
创新点与特色
CHAPTER
23
教学内容的创新点
融入时代元素
结合当前社会热点和时事政治,使教学内容更加贴近现实生活,增 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10
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 ,提高其分析问题和解 决问题的能力
2024/1/29
03
教学过程与方法
CHAPTER
11
课前准备与导入
01
02
03
确定教学目标
明确本节课的思政教学目 标,包括知识、能力和情 感态度价值观三个方面。
2024/1/29
分析教学内容
对教材进行深入分析,提 炼出重点、难点和关键点 ,为教学提供有力支撑。
设计教学导入
采用生动有趣的案例、故 事或问题等方式,激发学 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
12
课中讲解与互动
突出教学重点
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如讲 解、讨论、案例分析等, 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教学 重点。
2024/1/29
突破教学难点
针对教学难点,采用图示 、动画等直观手段,降低 学生理解难度。
加强师生互动
教学效果反思
根据评估结果和学生反馈,对教 学效果进行反思,总结成功的经 验和存在的问题,为今后的教学
提供借鉴和改进方向。
2024/1/29
18
2024/1/29
05
课程思政元素融入
CHAPTER
19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
思想道德与法治课件

思想道德与法治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深入探讨《思想道德与法治》教材的第二章“法治观念与法治国家”,具体内容包括法治的含义、法治国家的基本特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以及公民法治意识的培养。
二、教学目标1. 理解法治的基本概念,认识到法治在国家治理中的重要作用。
2. 掌握我国法治国家建设的基本特征和总目标,增强国家法治意识。
3. 培养学生的法治思维,提高他们在生活中运用法治方式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法治国家的基本特征和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
教学重点:法治的含义及其在现代社会的重要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社会现象,引发学生对法治重要性的思考,导入新课。
2. 新课讲解:a. 法治的含义:教师通过讲解和例证,使学生理解法治的内涵。
c.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讲解我国法治建设的总体目标和具体举措。
3. 实践情景引入:以生活中的案例为背景,引导学生运用法治思维分析问题。
4. 例题讲解:针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典型例题的讲解和分析。
5. 随堂练习: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相关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法治的含义2. 法治国家的基本特征3.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结合教材第二章内容,谈谈你对我国法治国家建设的认识。
答案要求:包括法治的含义、法治国家的基本特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等方面,不少于300字。
2. 课后思考题: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法治观念?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学内容是否充实,学生是否真正理解法治的含义和重要性。
2. 教学方法是否生动有趣,能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以及他们在随堂练习中的表现。
拓展延伸方面,可以鼓励学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运用法治思维进行分析,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组织课外活动,如法治知识竞赛、法治讲座等,增强学生的法治意识。
开学法制安全第一课ppt课件

3
加强同学间的相互关心和支持
学生应加强同学间的相互关心和支持,共同抵制 校园欺凌行为。
网络护个人信息,不轻易透露个人隐私和家庭信息,避 免网络诈骗和骚扰。
识别网络陷阱
学生应学会识别网络陷阱,如虚假网站、钓鱼邮件等,避免陷入网 络诈骗和网络犯罪的陷阱。
健康上网习惯
学生应养成健康的上网习惯,控制上网时间,避免沉迷于网络游戏 和不良网站,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
加强网络安全教育
学校应该加强网络安全教育,提高学生的网络安全意识和 自我保护能力,预防网络犯罪的发生。
加强家庭教育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重要环境,家长应该加强对孩子的教育 和引导,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
05
互动环节
问答环节
总结词
增强学生参与度
详细描述
通过问答环节,教师可以了解学生对法制安全知识的掌握情况,同时也能激发 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提高课堂互动效果。
培养法律思维
通过法制教育,培养学生运用法律思维分析 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习惯,促进其全面发展。
增强学生安全意识
预防意外伤害
提高学生对于常见安全风险的认 知,如交通安全、校园欺凌、网 络诈骗等,教导他们如何预防和
应对。
关注个人隐私
强调保护个人隐私的重要性,教育 学生如何防范个人信息泄露和网络 侵权行为。
小组讨论
总结词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
详细描述
小组讨论可以让学生们围绕法制安全主题展开深入探讨,通过团队协作,培养学 生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安全演练
总结词
提高学生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详细描述
通过模拟突发情况的安全演练,让学生亲身体验应对措施,提高他们在遇到危险时的反应速度和自我保护能力。
三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优秀课件

家长参与课堂互动环节
01
课堂互动问答
02
家长和老师共同提出问题,引导孩子思考并回答。
03
通过问答互动,检验孩子对课堂内容的掌握情况,并激发其进一步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家长参与课堂互动环节
THANKS
感谢您的观看。
社会交往自我评价
学生自我评价报告展示
家长分享会
邀请家长分享家庭教育中的道德和法治教育经验。
家长之间交流对孩子的教育期望和困惑,共同探讨解决方法。
家长参与课堂互动环节
角色扮演活动
家长和孩子一起参与角色扮演游戏,模拟生活中的道德和法治场景。
通过游戏的方式,让孩子和家长更加深入地理解道德和法治的重要性。
家庭生活与道德规范
家庭成员包括父母、祖父母、子女等,每个成员都有特定的角色和责任。
父母对子女有抚养和教育的责任,子女则有尊敬和照顾父母的义务。
家庭成员间应当相互尊重、理解和支持,共同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
家庭成员间关系及责任
尊敬长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家庭生活中的重要道德规范。
长辈在家庭中具有丰富的经验和智慧,应当受到晚辈的尊重和敬爱。
分析自己在面对道德困境时是否能够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
学生自我评价报告展示
法治意识自我评价
反思自己是否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和国家的法律法规。
评估自己在遇到法律问题时是否能够正确应对和解决。
学生自我评价报告展示
总结自己在与同学、老师、家长等人交往过程中的表现和技巧。
思考如何改进自己的社交能力和沟通技巧。
法治意识
了解国家的基本法律制度和法治原则。
理解法律对个人和社会的保护作用,以及个人对法律的遵守义务。
关键知识点总结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