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例成人破伤风的护理体会
成人破伤风患者36例的护理体会

成人破伤风患者36例的护理体会
罗小红;陈向红
【期刊名称】《现代医药卫生》
【年(卷),期】2011(027)018
【摘要】目的:探讨成人破伤风的护理方法与技术.方法:总结我科2007年1月~2011年1月36例成人破伤风患者的护理评估,制定综合护理干预措施.结果:36例成人破伤风患者全部治愈出院.结论:加强成人破伤风患者的综合护理干预,做好基础护理、营养供给、气道管理、抽搐护理、伤口护理、用药护理、心理护理、康复锻炼等综合护理措施等能促进康复,减少并发症.
【总页数】2页(P2844-2845)
【作者】罗小红;陈向红
【作者单位】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感染科,广东佛山528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7
【相关文献】
1.影响成人破伤风患者机械通气的多因素回归分析 [J], 陈羽婷;马慧敏;熊号峰
2.对2例成人重症破伤风并发肺炎患者的护理体会 [J], 余金活;赵艳婷
3.对2例成人重症破伤风并发肺炎患者的护理体会 [J], 余金活;赵艳婷
4.外科ICU诊治的6例成人重症破伤风患者临床特点和治疗经验 [J], 王文静;谭文君;张晓刚;王铮;仵正;刘昌
5.成人重型破伤风54例护理体会 [J], 王翠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破伤风的临床护理体会

破伤风的临床护理体会摘要】目的探讨破伤风的临床护理体会。
方法对2009年~2012年我院收治的9例破伤风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资料分析。
结果经治疗后,9例患者有不同程度的好转。
结论伤后正规创面处理,常规预防注射破伤风抗毒素,采取积极的综合措施防治并发症是破伤风有效防治措施。
【关键词】破伤风护理【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4)31-0276-02破伤风是由破伤风杆菌侵入人体伤口,大量生长繁殖并产生外毒素所导致的一种急性特异性感染。
破伤风以全身横纹肌持续性收缩和阵发性痉挛为其临床特征。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对2005年~2012年我院收治的9例破伤风患者。
其中男8例,女1例,患者均被带锈铁片所割伤,有头晕、乏力、反射亢进、烦躁不安等临床症状。
1.2方法1.2.1处理伤口,消除毒素来源:有伤口者应在控制痉挛情况下,施行彻底清创,敞开伤口以利引流,清除坏死组织和异物,局部用3%过氧化氢或1:5000高锰酸钾液冲洗、湿敷。
如伤口已愈合,则不需清创,可在伤口周围注射破伤风抗毒素。
1.2.2中和血液中的游离毒素注射破伤风抗毒素(TAT)。
注射破伤风抗毒素(牛或马血清)前必须做皮内过敏试验,以防发生过敏性休克。
1.2.3镇静、解痉痉挛和抽搐是破伤风的主要症状,也是引起窒息和其他并发病的主要原因。
如能使痉挛发作次数减少到最低限度,使病人处于安静睡眠状态,则病程可大大缩短。
1.2.4保持呼吸道通畅:对病情严重的破伤风病人,应早期作气管切开术或气管插管,以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以免发生呼吸道并发症;病床旁应备有抽吸器、人工呼吸器和氧气等,以便急救。
1.2.5抗生素的应用:大剂量青霉素和甲硝唑对破伤风杆菌最为有效,可抑制破伤风杆菌,并有助于其他感染的预防[2]。
1.3结果经治疗后,9例患者有不同程度的好转。
随访半年至一年后,无死亡病例。
2 护理2.1严格消毒隔离制度破伤风杆菌具有传染性,为防止传播:其所用器械、用具应专用,尽可能的使用一次性材料物品;接触伤口的器械清洗后以2%戊二醛溶液浸泡1 h以上,然后高压蒸气灭菌,所用敷料全部进行焚烧;医护人员接触病人时应穿隔离衣并洗手,戴口罩、帽子、手套,身体有伤口时不要进入病室内工作;严格无菌操作,谢绝探视,严防交叉感染。
破伤风病人的护理

破伤风病人的照顾护士之阳早格格创做一、定义破伤风是由破伤风杆菌侵进人体伤心,死少繁殖,爆收毒素,所引起的一种慢性特同性熏染.普遍爆收于百般启搁性益伤之后,新死女脐戴残端消毒没有宽、产褥期熏染战人为流产消毒没有宽,均可爆收破伤风,奇睹于胃肠讲脚术后或者戴除留正在体内多年的同物后.二、病果与收病体造破伤风杆菌广大存留于泥土战人畜粪便中,是一种革兰染色阳性厌氧芽孢杆菌.破伤风杆菌及其毒素没有克没有及侵及仄常的皮肤战黏膜,但是十足启搁性益伤,均可引起破伤风.破伤风的爆收除与细菌毒力强强,数量几及人体免疫力等果素有关中,伤心是可缺氧是一个非常要害的果素.当伤心果狭深,缺血,坏死构造多,血块阻碍或者引流没有畅等果素而产死一个符合该菌死少繁殖的缺氧环境时可引起破伤风.破伤风梭菌不妨爆收二种中毒素,一种是痉挛毒素,对于神经有特殊亲战力,效率于脊髓前角细胞或者神经肌肉终板,而引起特性性的齐身横纹肌持绝性中断或者阵收性痉挛,另一种是溶血毒素,可引起局部构造坏死战心肌益伤.三、临床表示破伤风潜伏期仄衡6—12天,亦可短于24小时或者少达20—30天,以至数月.潜伏期越短,预后越好.2.前驱期齐身累力、头晕、头痛、咬肌紧张、酸胀、咀嚼无力、慢躁没有安、挨呵短等.以张心便当为特性.常持绝12-24小时.3.典型症状正在肌肉紧张性中断的前提上,呈阵收性热烈痉挛.最初受效率的肌群是咀嚼肌,以去依次为里肌、颈项肌、背背肌、四肢肌群、膈肌战肋间肌.表示为咀嚼便当、牙关紧关、咧嘴“苦笑”、颈部强曲、“角弓反张”或者“侧弓反张状”.膀胱括约肌痉挛可引起尿潴留;呼吸肌群痉挛可引导里唇收绀,呼吸艰易,以至呼吸久停,以致危及死命.正在肌肉持绝紧张中断的前提上,所有沉微的刺激,如光芒、声音、交战、振动或者触碰病人的身体,均可诱收齐身肌群的痉挛战抽搐.收火间歇期少短纷歧,病情宽沉时收火一再,持绝时间少,间歇时间短.收火时神志领会,表情痛苦,病人牺牲本果多为窒息,心力衰竭或者肺部并收症.4.其余症状少量病人仅有局部肌肉持绝性强曲,可持绝数周或者数月,以去渐渐消退.新死女破伤风,果其肌肉纤强而症状没有典型,常表示为没有克没有及笑哭战吸吮乳汁,活动少呼吸强以至呼吸艰易.病程普遍为3-4周,痉挛收火常常正在3天内达下峰,5-7天脆持宁静,10天以去痉挛收火次数渐渐缩小,程度减少,1-2周后消得.回复功夫还不妨出现一些粗神症状,如幻觉、止语、止为庞杂等,但是普遍能自止回复.四、辅帮查看伤心渗出物做涂片查看可创造破伤风杆菌.五、治疗准则破伤风是一种极为宽沉的徐病,牺牲率下,故应即时采与主动的概括治疗步伐.1.扫除毒素根源实足扫除坏死构造战同物,关关伤心,充分引流,用3%过氧化氢溶液浑洗.2.中战游离的毒素①注射破伤风抗毒素,但是若破伤风毒素已与神经构造分离,易以起效,果此应尽早使用.普遍伤后12小时内注射1500U(1ml),成人、女童剂量相共,用药前须干皮内过敏考查.②深部肌内注射破伤风人体免疫球蛋黑,尽早应用灵验,普遍只用一次,剂量为3000~6000U.3.统造并排除痉挛是治疗的要害枢纽.脆持病室环境宁静,防止声、光等十足没有需要的刺激;根据病情接替使用镇定及解痉药物,以缩小病人痉挛战痛苦.新死女破伤风要慎用镇定解痉药物.4.防治并收症①脆持呼吸讲通畅:症状宽沉者,尽早止气管切启术,以便革新通气,灵验扫除呼吸讲分泌物.②合理使用抗死素防止其余继收熏染,尾选青霉素.③支援疗法:补充火、电解量以纠正果消耗、出汗及没有克没有及进食等引导的火战电解量混治.六、照顾护士诊疗1. 有窒息的伤害与持绝性喉头战呼吸肌痉挛、误吸、痰液阻碍气讲有关.2. 有受伤的伤害与强造性肌痉挛有关.3. 有体液缺累的伤害与反复肌痉挛消耗、洪量出汗有关.4. 恐惊与抽搐有关.5. 尿潴留与膀胱括约肌痉挛有关.6. 体温过下与熏染有关.7. 自理缺陷与齐身肌肉痉挛、强曲有关.8. 有熏染的伤害:肺部与病人没有克没有及灵验咳痰,引导痰液淤积有关.9. 营养仄衡:矮于肌体需要量与肌痉挛消耗、摄进障碍有关.七、照顾护士步伐(1)环境央供:病人住断绝病室,缩小十足刺激,脆持宁静、室内光芒宜匀称温战,防止强光映照;防止噪声,温度15-20℃,干度约60%.治疗、支配等应尽管集结,可正在使用镇定剂后30min内举止,免得刺激挨扰病人而减少抽搐.病室内应备齐慢救药品及用物,以便即时处理一些宽沉的并收症,如呼吸艰易、窒息等.(2)脆持静脉输液通路通畅:正在屡屡收火后查看静脉通路,防止果抽搐使静脉通路阻碍、脱降而效率治疗.(3)遵医嘱给予镇定、解痉药物并瞅察疗效.病情较沉者,可使用普遍镇定剂,缩小对于刺激的敏感性.采用:①天西泮10mg静脉注射,普遍每日1,肌肉注射;③10%火合氯醛20-40ml死存灌肠.病情较沉者,可用氯丙嗪、同丙嗪各50mg、哌替啶100mg,加进5%葡萄糖溶液250ml内静脉注射,每日2-3次.用药历程中应周到瞅察呼吸战血压.抽搐一再者,用上述药物仍没有克没有及统造痉挛时,可使用硫喷妥钠或者肌肉紧张剂,但是应正在气管切启及统造呼吸的条件下使用.(4)庄重消毒断绝破伤风杆菌具备熏染性,应实止交战断绝,所有器械、敷料均需博用,使用后器械要用2%戊二醛溶液浸泡1小时以上,荡涤后下压灭菌;敷料应燃毁,庄重防止医院内接叉熏染.其余,病人排除断绝、出院或者牺牲后应坐时举止终终消毒.2. 呼吸讲管造(1)脆持呼吸讲通畅备佳气管切启包,如爆收呼吸讲梗阻,应坐时报告医死止气管切启,如突收窒息,可坐将要16号针头刺进环甲膜,使气氛加进气管,而后再做气管切启,以赢得抢救时间.(2)正在痉挛收火统造后的一段时间内,协帮病人翻身、叩背,以利排痰;需要时吸痰,防止痰液阻碍;赋予雾化吸进,稀释痰液,便于痰咳出或者吸出.(3)病人进食时注意防止呛咳、误吸.3.加强营养协帮病人进食下热量、下蛋黑、下维死素的饮食;进食应少量多次,免得引起呛咳、误吸;病情宽沉者,提供肠内、中营养,以保护人体仄常需要.4.呵护病人,防止受伤(1)防止病人坠床使用戴护栏的病床,需要时设博人照顾护士.(2)采与呵护步伐需要时使用拘束戴牢固病人,防止痉挛收火时病人坠床战自尔伤害;枢纽部位搁置硬垫呵护枢纽,防止肌腱断裂战骨合;应用符合牙垫,防止痉挛时咬伤舌.5.周到瞅察病情变更设博人照顾护士,每4小时丈量体温、脉搏、呼吸1次,需要时随时丈量,体温超出39℃时,可用冰敷、乙醇揩浴等物理要领降温,半小时后复测体温.遵医嘱合理使用药物降温,如冬眠疗法.病人洪量出汗后,应即时遵医嘱举止静脉补液,以防实脱及电解量混治.热战时,注意保温,根据需要测血压.病人抽搐收火时要即时瞅察、记录抽搐的次数、时间、症状,并报告医死举止处理;准确、即时应用抗痉挛药物.注意痉挛收火前的征兆,以便即时加大药量,统造痉挛的收火.6.人为冬眠照顾护士应用人为冬眠历程中,干佳各项监测,随时安排冬眠药物的用量,使病人处于浅睡状态.7.留置导尿管脆持持绝导尿并赋予会阳部照顾护士,防止熏染.八、健壮指挥1. 传播破伤风的收病本果战防止知识,指挥公寡加强自尔呵护意识,防止皮肤受伤.遍及科教临盆知识,防止没有净接死,以防爆收新死女及产妇破伤风等.2. 防止破伤风最灵验、最稳当的要领是注射TAT,定期担当破伤风主动免疫的防止注射,女童应定期注射破伤风类毒素,以赢得自动免疫.3. 出现下列情况时应即时到医院便诊①所有较深的中伤切心,如木刺、锈钉刺伤②伤心虽浅,但是沾染人畜粪便③医院中的慢产或者流产,已经消毒处理者④陈旧性同物戴除术前.。
22例破伤风患者护理体会

11 一般资料 : . 本组男 1 , 7例 , 5例 女 年龄 4 5~7 。潜伏 8岁 期最长 2 , 7d 最短 4d7 ;0岁 以上 5例 ,0岁以下 1 7 7例 12 临床分型 : . 轻型破伤风 1 , 0例 中型 5例 , 重型 7例。 13 并发症 : . 肺部感染 有 5例 , 窒息行气管 切开 4例 , 路感 尿 染 3例 , 呼吸循环衰竭 1例。 14 治疗结果 :2例患者 中 1 . 2 8例痊 愈出院 , 4例死 亡。其中 1例死 因肺部感染 , 例为呼 吸循环衰竭 , 1 2例为窒 息 ( 皆因患 者家属拒绝行 气管切开 , 反复沟通无效) 0岁以上患者 5例 。7
果 :2例破伤风患者 中,8例患者痊愈出院 , 2 1 4例死亡 , 中 1例因肺部感染死亡 , 其 2例因窒息死 亡 , 因循环 衰竭 死亡。治愈率 1例 为 8 . %。结论 : 18 在破伤 风患者 的治疗 中, 专业 的护理是患者痊愈的必备条件。 [ 关键词 ] 破伤风 ; 护理 破伤风是 由破 伤风 杆菌 侵入 人体 所致 的一 种特 异性 感
回顾 总结 护理 工 作 中 的经 验 报 告 如 下 。
因突 然窒 息而 死亡 , 以必 须有专 人守 护 , 所 密切 观察病 情变 化 。抽搐发作时要用 牙垫保 护 以防舌 咬伤 , 床档保 护 以避 设 免 坠床 , 别 要 注 意 喉 痉 挛 的 发 生 , 特 以便 及 时采 取抢 救 措
2 护 理 体 会
痛苦和恐惧 , 甚至对治疗失去信心 , 气管切开 的患者表现更加 明显 。所 以要 加 强对 患 者及 家属 的心 理疏 导 和健康 知识 教 育, 使其 树合 治疗
破伤风的治疗及护理

04 加强个人卫生:保持个人卫生, 减少伤口感染的风险
疫苗接种
01
疫苗接种的重 要性:预防破 伤风最有效的 方法
02
疫苗接种的种 类:破伤风类 毒素疫苗和破 伤风抗毒素疫 苗
03
疫苗接种的时 间:受伤后24 小时内接种
04
疫苗接种的注 意事项:接种 前需进行过敏 测试,接种后 需观察不良反 虑等,提供心理疏 导和治疗,帮助患 者缓解心理压力
4
破伤风的预防
点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为了演示发布的良好效果, 请言简意赅的阐述您的观点。
预防措施
01 及时处理伤口:清洗、消毒、 包扎,防止感染
02 接种疫苗:破伤风疫苗可以有 效预防破伤风
药物治疗
01
破伤风抗毒素: 用于中和破伤 风毒素,减轻 症状
03
镇静剂:用于 缓解肌肉痉挛,
如地西泮、苯 巴比妥等
02
抗生素:用于 预防和控制感 染,如青霉素、
头孢菌素等
04
营养支持:补充 营养,提高免疫 力,如葡萄糖、
氨基酸等
手术治疗
01
手术目的:清 除伤口内的异 物和坏死组织, 防止感染
02
B 食物选择:蔬菜、水果、瘦肉、蛋类、豆类等
A 饮食原则:清淡、易消化、营养丰富
心理护理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 系:与患者保持良
1 好的沟通,了解患 者的心理需求,给 予关心和支持
提供心理支持: 鼓励患者保持乐
3 观积极的心态, 增强战胜疾病的 信心
减轻患者的焦虑和 恐惧:向患者解释
2 破伤风的病因、治 疗方法、预后等, 帮助患者了解疾病, 减轻焦虑和恐惧
简述破伤风病人的护理措施

简述破伤风病人的护理措施
破伤风是一种由肉毒梭状芽孢杆菌引起的严重感染,它随处可见,可以通过接触细菌污染的物品,如衣物和家具等,传播给人,病人在感染后可能会出现疼痛、关节炎、皮损等症状,这需要对病人进行有效的护理措施。
首先,应为病人提供良好的环境条件,确保其明亮、通风、安静、温暖,并使用抗菌消毒清洁剂,对病人穿着的衣物、垫子、睡袋、床单进行消毒处理,以减少细菌的传播。
其次,应平时给予病人营养充足的饮食,每日饮水量不低于
3600ml,尽量减少高脂肪、高糖、高盐的食物,以及加工食品,饮食要均衡、清淡、营养丰富,注意调节水、盐、糖等体内物质的平衡,有助于改善免疫力。
第三,要注意病人一般护理,要及时处理病人的体液出血及小便排汁问题,每天要洗澡,保持皮肤清洁,出发红疹时要严格禁止摩擦,以保证创面不受感染。
再者,要积极治疗病人的皮肤症状,一般用双氧水进行消毒,可以防止感染;对有红疹的部位,可用去毒剂洗,可以消除细菌,防止感染;用硫酸涂抹红疹,可以减轻症状,提高痊愈率,但也要提醒病人,无论自己使用什么药物,应服从医生的建议,以便得到有效的治疗效果。
最后,应加强病人心理护理,帮助他们消除恐惧心理,以适应病情,使病人有良好的心态,减少恐慌的情绪,保持日常的乐观心态,
以期理智思考和应变,促进康复生活,加快痊愈。
总之,破伤风病人的护理措施旨在维持良好的体质,通过营养均衡的饮食、心理调整和合理的护理等方式,促使其痊愈康复。
对于病人来说,护士应当时刻关注他们的行为和身体状况,准确判断他们的病情,及时给予正确的护理,并主动与病人交流,释放他们的心绪,使他们能够身心健康地完成恢复治疗。
22例重症成人破伤风的护理体会

22例重症成人破伤风的护理体会摘要】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7年8月收治的22例重症破伤风,所有病例均给予祛除感染源,中和机体内游离毒素,有效控制肌肉抽搐和肺部感染及气管切开,肠内营养支持等治疗。
加强消毒隔离,给予患者一般护理,同时加强药物护理、气道护理、心理护理和营养支持。
药物护理、气道护理及营养支持在降低重症破伤风的并发症和病死率中起关键作用。
【关键词】成人;重症破伤风;护理;破伤风是由破伤风杆菌侵入人体所致的一种严重急性特异性感染,是由细菌外毒素引起以局部、全身肌肉强直、痉挛和抽搐为特征的一种毒血症。
其病死率高达30%~50%[1]。
其并发症多、护理难度大,对环境要求高,需有良好的重症监护条件及精心细致的护理措施。
而我科护理人员相对不足,护理工作量大,收治病人中有烧伤及小儿等,病区环境条件较差,对收治破伤风尤其是重症破伤风极其不利。
如何在此条件下既能保证收治的破伤风患者能得到较好的治疗护理,又不引起其他患者的交叉感染,针对2014年至2017年间收治的20例重症成人破伤风,我们通过积极治疗,制定周密、全面的护理干预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1.1 我科从2014年1月~2017年8月共收治22例重症成人破伤风,其中男性12例,女性8例;40-50岁4例,51-60岁4例,61-80岁9例,80岁以上5例;均有外伤史,致伤原因有针或铁钉刺伤,铁器擦伤,野外损伤等,伤后均未进行规范处理,未注射破伤风抗毒素。
6例接诊时伤口已结痂,14例伤口有脓性渗液,均以张口困难为首发症状而收治,个别伴有苦笑面容、颈项强直,无明显抽搐。
但入院后病情发展迅速,短期内即出现苦笑面容,颈项强直,角弓反张,频繁抽搐等症状,本组患者均在两天内急行气管切开,12例需予呼吸机辅助呼吸。
1.2 治疗方法入院后及时给予破伤风抗毒素治疗、抗感染、镇静、止痉、伤口清创等对症治疗,行气管切开术,机械通气,持续湿化气道,有效镇静,做好安全防护,密切观察病情变化,保持呼吸道通畅,加强静脉及肠内营养支持。
13例破伤风的护理体会

13例破伤风的护理体会摘要】通过对我科收治的13例破伤风的精心治疗及护理,减少了合并症的发生,使病人及家属了解破伤风的病因、预防、治疗及护理配合等相关知识。
【关键词】破伤风护理破伤风是由破伤风杆菌侵入人体所致的一种特异性感染,是由破伤风杆菌外毒素引发的局部和全身性强直、痉挛和抽搐为特征的毒血症。
破伤风潜伏期为一天到数年之久,平均为6-10天,多数病人发病时,身上的伤口已经愈合。
首先有乏力、头痛、感染等前驱症状,继之出现肌肉紧张,咀嚼不便,张口困难,继而牙关紧闭。
面肌痉挛出现“苦笑面容”,颈项肌、背腹肌痉挛可致“角弓反张”。
膈肌,肋间肌和喉肌痉挛可致呼吸困难,甚至窒息,任何轻微刺激均可引起全身肌肉抽搐。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我科从2006年到2008年共收治破伤风13例,男性9例,女性4例,年龄7天-65岁,其中新生儿2例,成人11例,潜伏期3天-21天。
1.2 病因旧法接生2例,有确切外伤史9例,其中1例被人咬伤,个体诊所局部感染灶换药一例,有一例询问不出外伤史及感染灶。
1.3 临床表现 12例病人有典型的“苦笑面容”,咀嚼不便吃奶困难,张口困难,牙关紧闭,四肢肌肉强直及阵发性痉挛,2例病人“有角弓反张”,1例病人仅有左下颌肌阵发性痉挛,3例病人有发热咳嗽。
1.4 治疗 2例新生儿入院后均用3%双氧水清洗脐部,用碘伏消毒后,用0.9%的生理盐水2ml加破伤风抗毒素(TAT)1500单位,做脐周封闭,再静脉滴注0.9%生理盐水50ml+TAT15000单位,每日一次,连用5到9天;11例成人有感染伤口的用3%的双氧水彻底清创,常规使用5%GS500ml+TAT30000单位,连用5到9天。
13例病人根据四肢肌强直及阵发性痉挛程度给予安定、鲁米那控制和解除痉挛,13例均常规抗感染和支持治疗。
1例病人因频繁抽搐、喉痉挛做气管切开,1例新生儿气管插管,1例给予肌肉松弛剂琥珀胆碱,2例给予激素治疗,9例常规吸氧,1例新生儿插管给予呼吸机辅助呼吸,1例新生儿头罩给氧,急性期常规禁食,2例给予鼻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5例成人破伤风的护理体会发表时间:2009-12-16T13:33:59.577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第27期供稿作者:田辉1 杜跃2[导读] 对行气管切开术后护理;注意肺内感染及心肌损害等并发症的护理,是降低病死率的关键。
田辉1 杜跃2(1 沈阳市铁西区中心医院 110021; 2 中国医科大学盛京医院综合急诊科 110004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085(2009)27-0173-02【摘要】目的探讨降低破伤风并发症及其病死率的护理方法。
方法对1997~2006年间集中收治的85例破伤风病人的护理过程及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
根据病人的抽搐程度、呼吸状况并发症的情况,将病人分为轻、中、重三型,在常规疗法护理的基础上,对25例重型病人行气管切开术后护理。
结果 85例病人中痊愈82例,死亡3例,病死率3.53%。
结论在破伤风护理过程中,尊医嘱联合交替使用镇静剂,有效控制痉挛;对行气管切开术后护理;注意肺内感染及心肌损害等并发症的护理,是降低病死率的关键。
【关键词】成人破伤风护理破伤风是由破伤风杆菌引起的特异性急性传染病,该病住院时间长,并发症多,病死率高,平均为20-30%[1]。
我院于1997年—2006年间共收治破伤风病人85例,治愈82例,死亡3例,病死率仅3.53%,现将护理经验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本组85例中,男58例,女27例,男女之比为2.15:1。
年龄最小13岁,最大80岁。
20-60岁病人75例,占总数88.24%。
农村病人67例,占总数78.82%,城镇病人18例,占总数21.18%。
有明显外伤史的病人81例,无明显外伤史的4例(隐原性破伤风),占4.93%。
轻型23例,中型29例,重型33例。
重型占全部病例的38.82%。
平均住院日为22.2天。
85例病人中,25例行气管切开术,占重型病例的75.76%,占总数的29.41%。
气管切开时间一般在抽搐发作后的0.5-6天,平均为2.59天。
抽搐停止发作5-7天后拔管。
平均带管时间为27.76天。
2 护理体会2.1 非气管切开患者的护理2.1.1 严格隔离破伤风患者对各种刺激比较敏感。
因此应隔离,采取单人隔离病房,室内应安静,灯管柔和,各种护理操作尽可能集中时间进行,动作轻柔敏捷,减少不必要刺激。
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防止交叉感染。
2.1.2 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破伤风的主要临床表现为牙关紧闭,全身肌肉强制性痉挛和阵发性痉挛,重症者可因喉痉挛窒息,呼吸衰竭而死亡。
因此,要严密观察血压、脉搏、呼吸、体温、神志和瞳孔,皮肤颜色的变化。
重症患者应详细记录抽搐持续时间、抽搐程度、间歇时间,报告医生,及时调整镇静药物。
此外,使用镇静剂时,要特别注意观察呼吸变化,防止呼吸中枢抑制。
2.1.3 加强饮食护理病人频繁抽搐,能量消耗大,且病人有不同程度的进食和吞咽困难,易导致营养不良和体液不足。
故应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吸收的流食,加强营养。
应少量多餐,注意避免发生呛咳和误吸。
重型病人和部分中型病人,因为抽搐频繁在破伤风发作期不能进食,约占总数的1/3—1/2。
对这部分病人,应用静脉补充营养,完全可以度过发作期,若用鼻饲,其结果只能是刺激病人发生更加频繁的抽搐,因此应尽量减少鼻饲。
个别必须鼻饲者,插管必须在足量镇静解痉药作用后进行,插管动作要轻柔,胃管粗细要适中,每次进食前后用温开水冲洗胃管,且需定时定量补给。
2.1.4 加强皮肤黏膜护理由于频繁的抽搐,肌肉收缩,增加了皮肤的摩擦力,加之长期绝对卧床,皮肤容易损伤,产生褥疮,因此,应加强皮肤黏膜护理,每2小时翻身,拍背,按摩骨骼隆突处。
2.2 气管切开患者护理2.2.1 做好气道湿化气道湿化对预防肺部感染具有重要意义。
湿化液宜选用0.45%氯化钠注射液,其吸入后在气道内浓缩,使之更接近0.9%氯化钠注射液,对气道无刺激[2]。
湿化量应根据痰液的粘稠度、量及病人的生理需要及时调整[3]。
微量泵持续湿化为最佳选择,符合气道持续丢失水分的生理需要,可使气道始终处于一种湿化状态,还可弥补传统方法滴药速度不均匀的弊端,减轻病人的不适。
空气湿度应达60-70%,以保持纤毛运动的生理需求。
[4]2.2.2 吸痰很关键吸痰是保持人工气道通畅, 改善通气、换气功能的关键。
用听诊器在病人胸骨上窝或站在病人床旁能听到“咕噜”声,表明上气道已有大量痰液聚集,应立即及时吸痰。
吸痰时要选择粗细适宜的一次性吸痰管, 吸痰管应质地柔软, 吸痰时应严格无菌操作, 吸痰管每次更换, 口、鼻腔与气管内吸痰管要分开。
吸引压力不可过大, 成人80~120mmHg,(负压保持在106~160 )吸引时间不超过10~15s, 如分泌物仍存在, 应使患者休息片刻, 再重复抽吸。
吸痰时动作应轻柔,由浅入深,禁忌一插到底,以免将气管外部的痰带入气管;抽插不可过于频繁,避免损伤气管粘膜,每次吸痰时可使用少量无菌石蜡油局部润滑吸痰管,可有效减少提插阻力。
吸痰过程中要观察患者的心率、心律、血压、血氧饱和度。
如有异常立即停止吸痰并给予100%纯氧吸入。
吸痰频率也不可过高,以免损伤呼吸道粘膜,应在患者有吸痰必要时再进行吸引。
[5]2.2.3 气管套管妥善管理气管套管应妥善固定,严防脱出。
可将2 根寸带分别系于套管两侧,将长的一端绕过颈后,在颈部侧面打1 死结或手术结,松紧以1 指的空隙为宜。
抽搐频繁或咳嗽时尤应严防气管套管脱出。
保持套管周围敷料清洁、干燥,每日更换1~2 次,如有污染、浸湿及时更换。
切口换药在应用镇静药物控制抽搐后换药,换药时动作应轻柔,以免加重痉挛、抽搐。
2.2.4 加强口腔护理口腔是细菌侵入人体的主要途径之一, 气管切开患者咳嗽和吞咽反射都有不同程度的障碍, 口腔内的分泌物不能自行排出, 而口腔内温度和湿度适宜, 可使细菌迅速繁殖。
因此, 气管切开的患者应每日行口腔护理二次。
应根据口腔pH 值选择口腔清洗液, pH 值高选用2%~3%硼酸溶液擦洗, pH 值低采用2%碳酸氢钠溶液擦洗, pH 值中性时选用1%~3%双氧水或用生理盐水擦洗[6]。
并注意观察口腔粘膜情况, 有溃疡者涂龙胆紫, 以防止口腔发生感染。
3 讨论破伤风的病死率较高,但直接威胁病人生命的是破伤风的并发病。
本组死亡3例,原因分别为心跳骤停两例(其中一例合并肺内感染和血栓性静脉炎;一例既往患有预激综合症);呼吸窒息一例。
若要降低破伤风的病死率,首先应重视对破伤风并发症的防治及护理。
3.1 控制肌痉挛破伤风主要的症状是肌痉挛。
肌痉挛若得不到有效控制,病情就会持续发展,呼吸及循环等系统并发症也会随之发生。
但在护理过程中,若能有效控制痉挛发作,大部分病人则不易发展成窒息,呼吸循环等系统并发症也会减少,从而获得痊愈。
因此,我们在临床上把控制痉挛作为护理的重点之一。
护理过程中我们尊医嘱采取联合交替使用镇静剂。
因为破伤风病程较长,发病期间需连续使用镇静剂,若单用某一两种药物,往往会产生药物蓄积中毒,也容易降低药物的疗效。
用药过程中应注意每一种药物的使用剂量和极量以及药物间的协同作用,避免用药过量。
过度使用镇静剂,虽然可控制肌痉挛,但同时也降低了病人的生理功能(如咳嗽反射减弱等),不利于疾病的恢复。
合理使用镇静剂,使病人处于安定、镇静和轻度嗑睡状态,以减少对外界刺激的敏感性,从而达到控制痉挛发作,平衡度过发作期的目的。
3.2 保持呼吸道通畅呼吸系统病变,尤其是肺不张和肺炎,是破伤风常见的并发症,有时出现呼吸窒息,是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
其窒息的发生是因为呼吸肌痉挛和粘痰堵塞呼吸道所致。
肺内感染或肺不张也是由于呼吸道不畅,支气管分泌物郁积引起。
由于缺氧和酸中毒还可以使心肌受累导致循环衰竭。
因此,保持呼吸道通畅,在破伤风的护理中就显得尤为重要。
另外,对重型破伤风而言,一般的解痉药难以缓解频繁而严重的抽搐发作,需用硫喷妥钠等强力镇静剂去控制,这类药物只有在气管切开下应用才安全。
所以,应把气管切开术后患者作为护理重型破伤风的重要手段。
我们体会在下列情况出现时应及时地通知医生行气管切开术:⑴抽搐频繁,持续时间长,使用一般的镇静解痉剂无明显疗效。
⑵有喉痉挛发作者。
⑶持续呼吸肌痉挛、呼吸表浅、紫绀较重者。
⑷肺部感染,痰液粘稠不易咳出的老年病人。
本组中的25例病人行气管切开时的时间,平均在发病后的2.59天。
经观察破伤风发病后,抽搐一般在一周内达高峰,持续2~3周逐渐缓解。
因此,在抽搐发作的一周内应密切注意病情变化,观察病人的呼吸状况,掌握好气管切开指征,及时通知医生,防止窒息发生。
气管切开后应重视气管切开的护理,及时吸去呼吸道内的分泌物,清洁导管,吸入雾化气体和定期滴入抗生素溶液等。
3.3 综合护理破伤风的护理关系到治疗效果和患者的生命安全,如护理不当,不仅增加并发症的发生,还会引起患者的原发病加重,给患者带来更大的痛苦和经济上的损失。
对轻型、中型病人用清创、中和游离毒素、控制痉挛、应用抗生素杀灭破伤风杆菌,防止并发症上述疗法治疗和护理即可治愈。
但对重型病人在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的同时,还应注意心肌受累等并发症的出现。
对恢复期病人也应提高警惕,防止心跳停止的突然发生。
本组病例因心跳骤停两例,一例在破伤风发作期(发病第11天);另一例在破伤风恢复期(发病第23天)。
故近两年我们护理进一步加强了对重型破伤风病人的监护。
对年龄超过45岁,既往有心脏疾患的病人,更应注意心肌损害的预防性护理。
参考文献[1]潘孝彰.破伤风.见:陈灏珠主编.实用内科学.第十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414.[2]杨军萍,张宏.呼吸道管理的现状与进展.护士进修杂志,1998,13(2):6.[3]兰美娟,景继承.长期气管切开病人并发气道狭窄的因素分析及护理.中华护理杂志,2002,37(7):506.[4]陈芳,张胜芝.双道微量泵在气管切开术后湿化气道中的应用.护理研究,2002,16(2):79.[5]刘容,陈克芳,廖燕.气管切开并发呼吸道梗阻的原因及对策.实用护理杂志,2000,12(16):21.[6]刘美玲. 气管切开的护理. 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 2006, 3( 1) : 655- 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