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伤风患者的护理要点
破伤风护理要点

破伤风护理要点?
答:破伤风护理要点包括:
1. 严格执行隔离消毒措施,防止交叉感染。
破伤风杆菌具有传染性,应严格执行接触隔离制度,治疗或换药用器械及敷料均须专用,所用敷料应焚烧。
2. 病室环境保持安静,尽量减少一切刺激,防止噪声。
医护人员说话要低声、走路轻巧,室内光线应暗淡,避免强光刺激,门窗应安装较深色的帘布。
3. 破伤风病人应置于单人病室,保持安静,避免声光刺激。
4. 做好口腔护理、防止舌咬伤,实施床旁隔离,换药用具、用过敷料应严格消毒或焚毁。
5. 破伤风病人饮食护理应注意少食多餐,给予病人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的食物。
防止病人痉挛抽搐引起呛咳、误咽。
6. 破伤风病人注意安全防护,使用带床栏的病床,防止病人意外坠地;关节部位软垫保护,防止肌断裂和骨折;使用牙垫,避免病人咬伤舌;床旁常规备气管切开包,发生呼吸道梗阻时,立即协助医生进行气管切开;尿潴留者留置导尿管。
7. 观察穿刺位置皮肤情况,防止其红肿或感染。
定时对患者进行翻身及擦背,注意患者个人卫生及床上用品卫生,
减少压疮情况的发生。
8. 注意安全,遵医嘱用药,帮助增强治疗效果,控制病情发展。
以上就是破伤风护理的主要内容,希望对解决您的问题有所帮助。
简述破伤风病人的护理措施

简述破伤风病人的护理措施
破伤风是一种传染性疾病,它是由破伤风毒素引起的,可通过传染性创面引起感染,可能会对病人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的影响。
因此,破伤风病人的护理措施至关重要。
第一,护理措施应包括正确的伤口照料。
首先,伤口应做清洁,使毒素集中在组织中,避免混入血液中。
其次,以20-30%的肾上腺素溶液或肾上腺素氯化钠洗液清洗伤口,以来灭菌。
第三,用抗生素药物和抗癌药物清除组织毒素,并使用防腐剂清洁伤口,以防止感染。
第二,护理措施应包括正确的护理操作。
首先,医生应定期检查破伤风患者的伤口,以便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其次,在病人康复期间,应注意血液循环,使病人免受伤口病变组织的损害。
第三,及时补充水分和营养,以便恢复伤口。
第三,护理措施还应包括药物治疗。
抗病毒药物和抗生素药物都可以有效地杀死破伤风毒素,预防伤口感染,使病人能够尽快康复。
此外,还应使用抗炎药物和抗癌药物,预防和治疗伤口的并发症。
最后,破伤风病人的护理措施还包括精神护理。
为了减轻患者的痛苦,应鼓励病人多参加活动,为病人开展心理疏导,调节病人的情绪,使患者能够获得愉快的情绪。
总之,破伤风病人的护理措施至关重要。
病人应做到正确的伤口护理、早期补充营养和药物治疗,并做好精神护理,以期早日康
复。
《破伤风病人的护理》

破伤风杆菌的特性
破伤 风
杆菌
革兰染色阳性厌氧 性芽孢菌
广泛存在于泥土 和人畜粪便中
不能侵入正常的皮 肤和粘膜
整理课件
二、致病因素(发病的三个条件)
破伤风杆菌 直接侵入人 体伤口内
机体抵抗 力降低
伤口有 厌氧环境
整理课件
三、生理病理
整理课件
四、临床表现及并发症
(一)临床表现
1、潜伏期
2.治疗的中心环节是( E )
A.及时处理伤口
B.注射破伤风抗毒素
C.注射破伤风类毒素 D.使用大量抗生素
E.控制和解除痉挛
3.冲洗此病人伤口所用的溶液为( B )
A.3%碘酊 B.3%过氧化氢 C.5%盐水
D.10%硝酸银溶液 E.生理盐水
整理课件
整理课件
青霉素阳性:隆起出现红晕
硬块,直径>1cm或周围出现 伪足有痒感。
整理课件
破伤风抗毒素皮试阳性 目前解决的方案有两个:
(1)脱敏注射; (2)注射破伤风免疫球蛋白。 两者各有利弊,结果按照病人 及家属的选择进行注射, 医患关系明显改善选择。【2】
【2】高来娣.破伤风抗毒素与破伤风免疫球蛋白的应用选择.中国保 健营养(下旬刊), 2013,23(4):1175-1176
整理课件
角 张弓
反
整理课件
(二)并发症
除可发生骨折、尿潴留和呼吸停止 外尚可发生以下并发症:
1、窒息:由于喉头呼吸肌持续性痉挛 和粘痰堵塞气管所致;
2、肺部感染:喉头痉挛、呼吸道不畅、 支气管分泌物郁积、不能经常翻身等都 是导致肺炎肺不张的原因;
整理课件
3、酸中毒:呼吸不畅、换气不足而致呼吸 性酸中毒,肌强烈收缩、禁食后体内脂 肪不全分解,使酸性代谢产物增加造成 代谢性酸中毒;
破伤风治疗方法

破伤风治疗方法破伤风,又称为破伤风病毒感染,是一种由破伤风梭菌引起的严重感染性疾病。
破伤风病毒主要侵袭中枢神经系统,导致肌肉强直和痉挛。
这种疾病在过去曾经是致命的,但随着现代医学的进步和疫苗的普及,破伤风的死亡率已经大大降低。
破伤风的治疗旨在消灭病原体、控制症状并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以下是常见的破伤风治疗方法:1. 清洁伤口:如果破伤风感染是由于伤口引起的,首先要进行彻底清洁伤口,以减少病原体的数量。
2. 破伤风抗毒素注射:破伤风抗毒素是一种抗体,可以中和破伤风病毒产生的毒素。
一旦被感染,注射破伤风抗毒素可以阻止病情进一步恶化。
3. 抗生素治疗:抗生素可以用于控制和清除破伤风梭菌。
通常会使用青霉素类抗生素进行治疗。
抗生素的使用需要严密监测,以避免耐药性和其他副作用的发生。
4. 隔离和休息:破伤风患者需要进行隔离,以防止感染传播给他人。
此外,休息和充足的睡眠对于恢复也非常重要。
5. 疼痛管理:破伤风病毒感染会导致肌肉痉挛和剧痛。
疼痛管理可以通过口服止痛药或静脉注射镇痛剂来缓解症状。
6. 支持性护理:破伤风病毒感染需要持续的监测和支持性护理,包括定期检查生命体征和神经系统状况。
如有必要,进行呼吸支持称为。
除了上述的主要治疗方法之外,还有一些辅助措施可以帮助破伤风患者更好地康复:1. 预防接种:破伤风的最佳治疗是预防。
通过接种破伤风疫苗,可以有效预防破伤风感染的发生。
破伤风疫苗可以提供长期免疫保护。
2. 环境清洁:保持周围环境的清洁卫生是预防破伤风的重要措施。
定期清洁和消毒工作场所和家庭环境,减少细菌滋生的机会。
3. 及时处理伤口:对于任何时候的伤口,都要及时进行清洁和处理。
做好伤口的消毒和包扎,以防止感染的发生。
4. 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对于预防破伤风及其他感染病的传播非常重要。
勤洗手、避免接触污染物和保持身体清洁是预防感染的基本方式。
5. 提高免疫力: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良好的饮食、充足的睡眠、适量的锻炼等,可以提高免疫力,减少感染的概率。
破伤风患者护理措施

一、隔离消毒破伤风患者需要接受隔离治疗,以防止交叉感染。
护理人员应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接触患者前后应洗手,必要时需穿隔离衣、戴手套。
患者的病房应保持清洁、卫生,每天进行空气消毒。
破伤风杆菌对光、紫外线及一般消毒剂敏感,所以病房的用品和医疗器械需进行严格消毒。
二、保持呼吸道通畅破伤风患者常因痉挛和抽搐导致呼吸道不畅,因此需要保持呼吸道通畅。
护理人员应定期为患者吸痰,清除口腔和呼吸道内的分泌物,同时确保患者有足够的氧气供应。
对于严重呼吸困难的患者,可能需要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
三、维持营养破伤风患者因疾病影响可能会出现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情况,因此需要给予营养支持。
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提供高热量、高蛋白、易消化的食物,必要时可给予鼻饲或静脉营养支持。
四、监测生命体征破伤风患者的生命体征不稳定,需要密切监测。
护理人员应定时记录患者的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指标,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医生进行处理。
五、心理支持破伤风患者因疾病痛苦和隔离治疗可能会产生焦虑、恐惧等心理问题,因此需要给予心理支持。
护理人员应关注患者的情绪变化,耐心倾听患者的诉求,向患者解释病情和治疗方案,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六、遵医嘱治疗破伤风患者需要接受医生的治疗,护理人员应遵医嘱进行护理。
在护理过程中,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如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报告医生。
同时,护理人员应做好患者的药物管理,确保按时、按量给药。
对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如褥疮、肺炎等也应给予及时的预防和护理。
总结:以上是破伤风患者护理的六大要点:隔离消毒、保持呼吸道通畅、维持营养、监测生命体征、心理支持和遵医嘱治疗。
护理人员需全面了解这些要点,并在实际工作中认真执行,以帮助患者早日康复。
同时,对于患者的家属,也应进行适当的健康教育,让他们了解破伤风的基本知识和护理方法,以便更好地照顾患者。
破伤风病人护理措施(精选5篇)

破伤风病人护理措施(精选5篇)破伤风病人护理措施范文第1篇【关键词】破伤风;临床察看;护理一、前言破伤风作为临床上一种常见的肢体损害类的症状,必须要适时的诊断,适时的进行治疗和护理,这样才略够尽量提高患者的康复速度,尽可能的帮助患者渡过不安全期。
二、临床资料12例均有外伤史,伤后无注射破伤风抗毒素。
男8例,女4例,旧法接生新生儿6天1例。
20—40岁9例,40—60岁3例。
中型8例,重型4例。
伤口感染者3例,伤口自愈9例。
三、临床表现潜匿期最短6天,最长2^—3个月,平均15天。
每天抽搐发作数十次,连续时间5分钟者3例,10分钟者9例。
张口困难,颈强直,腰酸痛,大汗发作性抽搐5例。
表现为苦笑面容、张口困难、颈强直、头晕、发作性抽搐、全身肌肉猛烈收缩、大汗、面部青紫等症状。
四、护理方法1、一般护理将病人安排于单人暗室,并紧靠治疗室,保持病室的安静、清洁;躲避声光的刺激,保持室内空气对流,室内温度维持在22~26℃、湿度50%~60%。
每天用消毒液抹拭物体表面并紫外线消毒1次,定时消毒病房,严格消毒与病人接触的物品、用具、医疗器械,最好使用一次性物品,拒绝家属与亲友探望;保持全身皮肤的清洁干燥,加强会的皮肤护理,皮肤皱折处扑爽身粉保持干燥可躲避皮肤的感染。
2、保持呼吸道通畅护士必须娴熟、正确吸痰,注意无菌原则,恰本地调整负压吸引器,将刺激削减到最小程度,吸痰时间每次不应超出10秒。
动作轻柔,手法标准,如痰液黏稠,可先行雾化吸入或气管内滴人生理盐水。
使痰液稀释后吸出,以免损伤呼吸道黏膜。
吸痰管粗细、软硬度应适当,吸痰管插入深度以病人显现咳嗽反射或碰到阻力后向上提取1cm为准,予以负压吸引,且边吸边提取、旋转;吸痰导管和吸痰杯应每次更换、消毒,吸痰器要定期消毒,躲避交叉感染。
翻身拍背于每次冷静药物使用后进行,利于痰液引流,有时可缓解因痰液堵塞导致的全身紫绀,但拍背的力度应适度。
3、保持良好的静脉通路依据病人的静脉情况分别选用20号或22号套管针,留置套管针的部位分别选用左/右前臂阔别关节外,置管操作由固定的护士专门负责。
破伤风病人的护理

提供信息
向病人和家属解释破伤风的相关知识,让他们了 解病情和治疗方案,减少焦虑和恐惧。
倾听与理解
耐心倾听病人的感受和需求,理解他们的焦虑和 不安,给予积极的回应和关怀。
心理疏导
分散注意力
通过与病人交流、播放舒缓音乐、引导想象等方式,分散病人的 注意力,减轻他们的痛苦和焦虑。
破伤风的传播途径
传播途径
破伤风梭菌通过破损的皮肤或黏膜侵 入人体,在厌氧环境下繁殖并产生毒 素,引发破伤风。
常见感染部位
常见于深部刺伤、烧烫伤、动物咬伤 等伤口,以及不洁分娩和新生儿脐带 感染等。
破伤风的临床表现
潜伏期
破伤风的潜伏期通常为3-21天,但也 有数小时至数月的情况。
并发症
破伤风可引起肺部感染、心脏疾病等 并发症,影响患者的康复。
温暖和支持。
康复期心理辅导
03
在病人康复期间,根据需要提供心理辅导和支持,帮助他们适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应社会和生活。
04
破伤风病人的康复护理
康复训练
肌肉力量训练
针对破伤风导致的肌肉痉挛和僵硬,进行有针对性的肌肉 力量训练,如按摩、拉伸和渐进性抗阻运动,以恢复肌肉 功能和防止肌肉萎缩。
呼吸功能训练
破伤风可能导致呼吸肌受累,影响呼吸功能。通过呼吸操 、呼吸训练器等工具进行呼吸功能训练,提高肺活量和呼 吸效率。
生活方式指导
指导患者保持良好的作息规律,合理饮食,避免过度疲劳和刺激,以 及注意个人卫生,预防感染。
康复护理计划
01
制定个性化的康复护理计划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康复需求,制定个性化的康复护理计划,包括康
破伤风患者的护理_要点说明

破伤风患者的护理要点破伤风是由破伤风杆菌侵入人体所致的一种特异性感染,是由细菌外毒素引发的以局部和全身性肌强直、痉挛和抽搐为特征的一种毒血症,多见于各种创伤和战伤,如锈钉、木刺伤和污秽的擦伤,也可发生于烧伤、冻伤、新生儿脐带残端感染、产后感染、动物咬伤等。
护理工作在破伤风尤其是重症破伤风患者康复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破伤风患者的护理如下:2.1 一般护理2.1.1患者应独住一室,病室温度15〜20 C,相对湿度60%左右,床旁配备抢救车、气管切开包、吸痰器、氧气等物品。
2.1.2病室保持安静,室光线均匀、柔和,避免强光、噪声等不良因素刺激。
护士一定做到说话轻、走路轻、操作轻、关门轻,使用器具无噪音。
各项护理操作尽量集中在使用镇静药物30 分钟之后,避免不必要的操作。
2.2 人工冬眠护理痉挛和抽搐是破伤风患者的主要症状。
为控制和解除痉挛,在治疗过程中根据病情的轻重使用镇静药物和冬眠药物,如:安定、苯巴比妥钠、冬非合剂、冬眠I号等。
这类药物有抑制呼吸作用,需加强患者的各项监护,注意观察呼吸、脉搏、瞳孔、神志、血压、血氧饱和度等,并密切观察病人抽搐情况。
重症患者应详细记录抽搐持续时间、抽搐程度、间歇时间,并及时调整镇静药物,使患者处于浅睡状态。
2.3 保持呼吸道通畅――― 气管切开的护理破伤风患者抽搐频繁发作时,可发生喉肌、呼吸肌痉挛,痰液堵塞气道,而致窒息死亡,应尽早气管切开。
气管切开是预防窒息,保持呼吸道通畅,抢救重症破伤风成功关键之一。
其护理如下:231切口换药在应用镇静药物控制抽搐后换药1〜2次/日,换药时动作应轻柔。
以免加重痉挛、抽搐。
2.3.2气道湿化气管切口处敷盖庆大盐水浸湿的无菌纱布,并保持其湿润。
气道每间隔 1 〜 2小时滴入湿化液(庆大+糜蛋白酶+生理盐水)3〜5ml ,每天总量不超过250ml 。
雾化吸入每 4 小时一次。
以防止分泌物粘稠,痰不能被吸出,造成堵管。
2.3.3吸痰吸痰时吸痰管应在无负压状态下插入气管(10〜12cm ),应边提边吸边旋转退管,禁止反复提插“拉锯式”动作,切忌动作粗暴,以免引起抽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破伤风患者的护理要点
破伤风是由破伤风杆菌侵入人体所致的一种特异性感染,是由细菌外毒素引发的以局部和全身性肌强直、痉挛和抽搐为特征的一种毒血症,多见于各种创伤和战伤,如锈钉、木刺伤和污秽的擦伤,也可发生于烧伤、冻伤、新生儿脐带残端感染、产后感染、动物咬伤等。
护理工作在破伤风尤其是重症破伤风患者康复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破伤风患者的护理如下:
2.1一般护理
2.1.1患者应独住一室,病室温度15~20℃,相对湿度60%左右,床旁配备抢救车、气管切开包、吸痰器、氧气等物品。
2.1.2病室内保持安静,室内光线均匀、柔和,避免强光、噪声等不良因素刺激。
护士一定做到说话轻、走路轻、操作轻、关门轻,使用器具无噪音。
各项护理操作尽量集中在使用镇静药物30分钟之后,避免不必要的操作。
2.2人工冬眠护理
痉挛和抽搐是破伤风患者的主要症状。
为控制和解除痉挛,在治疗过程中根据病情的轻重使用镇
静药物和冬眠药物,如:安定、苯巴比妥钠、冬非合剂、冬眠Ⅰ号等。
这类药物有抑制呼吸作用,需加强患者的各项监护,注意观察呼吸、脉搏、瞳孔、神志、血压、血氧饱和度等,并密切观察病人抽搐情况。
重症患者应详细记录抽搐持续时间、抽搐程度、间歇时间,并及时调整镇静药物,使患者处于浅睡状态。
2.3保持呼吸道通畅―――气管切开的护理
破伤风患者抽搐频繁发作时,可发生喉肌、呼吸肌痉挛,痰液堵塞气道,而致窒息死亡,应尽早气管切开。
气管切开是预防窒息,保持呼吸道通畅,抢救重症破伤风成功关键之一。
其护理如下:2.3.1切口换药在应用镇静药物控制抽搐后换药1~2次/日,换药时动作应轻柔。
以免加重痉挛、抽搐。
2.3.2气道湿化气管切口处敷盖庆大盐水浸湿的无菌纱布,并保持其湿润。
气道内每间隔1~2小时滴入湿化液(庆大+糜蛋白酶+生理盐水)3~5ml,每天总量不超过250ml。
雾化吸入每4小时一次。
以防止分泌物粘稠,痰不能被吸出,造成堵管。
2.3.3吸痰吸痰时吸痰管应在无负压状态下插入气管内(10~12cm),应边提边吸边旋转退管,禁
止反复提插“拉锯式”动作,切忌动作粗暴,以免引起抽搐。
吸痰时动作轻柔,按需吸痰,如痰液粘稠,可先往气道内滴入湿化液3~5ml,待病人吸数次后再吸。
如果一次吸痰不净,应先退管,吸氧后再吸,每次吸痰时间不超过15秒,以防造成低氧血症。
2.3.4严格无菌操作吸痰管使用应一次一根,用无菌镊子夹取,吸痰管口腔气道要分开,若合用应先气道后口腔,储痰罐每班更换浸泡液,气管套管先用1%过氧乙酸浸泡10分钟,再高压灭菌消毒,每日更换一次。
2.4加强营养
重症破伤风患者由于反复抽搐、出汗,能量消耗大,病人有不同程度的进食和吞咽困难,易导致营养不良和体液不足,在抽搐间歇应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吸收的流食,少量多餐,以免发生呛咳、误吸,对症状严重不能进食者,可在镇静药物控制痉挛下或气管切开术后,置胃管进行鼻饲,或进行肠外营养支持,以满足机体的需要。
2.5发热的护理
破伤风患者易引起伤口混合感染和肺部感染,从而引起发热甚至高热,在合理应用抗生素的同时,
配合物理降温,如头戴冰帽,颈部、大血管处冰敷或使用降温毯,尽量避免酒精浴、温水浴,以免引起或加重抽搐。
2.6加强基础护理
破伤风患者生活多不能自理,应加强基础护理,如口腔护理、皮肤护理,防止口腔溃疡和褥疮的发生,床两旁使用护栏,防止发生坠床,置软垫保护关节,防止肌腱断裂和骨折,应用牙垫避免舌咬伤。
患者常因膀胱括约肌痉挛而导致尿潴留,应留置导尿管,并做好外阴部及导尿管的护理。
2.7局部伤口的处理
对于伤口尚未愈合者,在使用镇静剂控制痉挛、抽搐下,常规消毒,彻底消除坏死组织和异物,3%双氧水彻底冲洗伤口,必要时TAT局部封闭。
2.8心理护理
破伤风患者神志一般是清醒的,当其抽搐、呼吸困难时,极易产生悲哀、恐惧感。
在配合控制抽搐同时,护士应多与病人沟通,及时给予心理疏导,使其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2.9严格消毒隔离
破伤风患者必须隔离,谢绝探视,医务人员进入病室内要穿隔离衣、戴隔离帽,戴口罩、手套,身体有伤口时,不能进入病室工作。
接触过伤口的器械,先用1%过氧乙酸浸泡10分钟再高压灭菌。
伤口处更换的敷料要立即焚烧,病人用过的碗、筷、药杯等用0.1~0.2%过氧乙酸浸泡后,再煮沸消毒30分钟。
排泄物消毒处理后倾倒,尽可能使用一次性材料物品。
2.10终末消毒
病人解除隔离,出院时沐浴更衣,进行消毒处理,病室相对温度18℃以上,湿度60%以上,用40%甲醛(12ml/m3)加热熏蒸,密闭24小时后通风,室内各种用物1%过氧乙酸擦抹,被服暴晒4~6小时,死亡病人尸体应用0.1~0.2%过氧乙酸喷洒或擦拭全身,进行彻底终末消毒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