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分突破考前终极猜押试题-化学(第6天)

2019高分突破考前终极猜押试题-化学(第6天)
2019高分突破考前终极猜押试题-化学(第6天)

2019高分突破考前终极猜押试题

化学(第六天)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12 H-1 O-16 K-39 S-32 Cu-64 Ag-108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4小题,每题2分,共2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

是正确的)

1.《中国诗词大会》弘扬了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新增的“飞花令”环节让人看得热血沸腾,大呼过瘾。下列以“生”为关键词的诗句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B.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C.叶落槐亭院,冰生竹阁池

D.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2. 一些食物的近似pH如下:四川泡菜

3.2~3.6、葡萄汁3.5~

4.5、牛奶6.3~6.6、鸡蛋清7.6~8.0,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胃酸过多的人应少吃四川泡菜B.葡萄汁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色

C.牛奶比葡萄汁的酸性强D.鸡蛋清为碱性食品

3.十九大报告中把“建设美丽中国”作为现代化目标之一。下列标志中,与“建设美丽中国”无关的是()

A. B. C. D.

4.历时八年多建设的港珠澳大桥预计将在2018年7月1日前正式通车(如图),下列关于港珠澳大桥上的太阳能路灯所用材料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塑料灯罩属于有机合成材料

B.灯泡中填充氮气作保护气

C.铝合金灯柱属于金属材料

D.硅电池板中的硅元素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5.下列客观事实的微观解释正确的是()

A.NaOH溶液能导电是因为溶液中存在自由移动的Na+、OH-

B.H2O在通电条件下产生H2是因为水分子中有氢分子

C.搅拌能加快蔗糖在水中的溶解是因为搅拌使蔗糖分子在水中溶解更多

D.水烧开后易把壶盖冲起是因为温度升高分子会变大

:酒精、碱

A .稀释浓硫酸

B .蒸发食盐水

C .套橡胶管

D .测溶液pH

8. 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B .分别点燃一小块棉纤维和羊毛纤维,都产生烧焦羽毛的气味

C .在用红磷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里,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D .将铁丝伸入稀盐酸中,溶液变成黄色

9.过年时,许多同学喜欢燃放焰火。焰火五光十色,原理是某些不同的金属在燃烧时会

产生不同的颜色,有一种焰火的火药中含有Cu(NO 3)2,燃放时会产生绿色火焰,其化学

方程式为:

2Cu(NO 3)2 △ 2CuO+O 2↑+4X↑,则X 的化学式为( )

A .NO

B .NO 2

C .NH 3

D .N 2O 3

10.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用洗洁精洗去衣服上的油渍是乳化作用的结果

B .中和反应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用途,如服用含Ca(OH)2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

C .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因此可以用氧气作为助燃剂

D .物质都是由元素组成的,同种元素可以组成纯净物,不同种元素也可以组成纯净

11. 下列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

A .空气中物质的含量:

B .利用金属的年代:

C .室温时水中溶解度:

D .铜元素的质量分数: A B C

D

说明蜡烛中含说明有些花的色素可做说明小苏打和酸反说明组成蛋壳的物质里A.除去铜粉中含有的少量铁粉:将混合固体加入到足量稀盐酸中,充分反应后过滤、

洗涤、干燥

B.鉴别①CuSO 4溶液②AlCl 3溶液③NaCl 溶液④NaOH 溶液:不用其它任何试剂就能

鉴别,且鉴别的顺序为①④②③或①④③②

C.除去CO2中的少量HCl气体:将混合气体先通过足量NaOH溶液,再通过足量浓硫酸

D.鉴别KCl溶液、K2SO4溶液和(NH4)2SO4溶液:各取少量于试管中,分别滴加Ba(OH)2

溶液,观察现象

14.常温下,往盛放一定量M物质的烧杯中逐渐加入N物质并充分搅拌(如图1)。如图2横坐标x表示N物质的质量,纵坐标y表示烧杯中的某物理量(见表)。下列实验与

二、填空题(本题5小题,共23分)

15.(4分)根据下图信息回答问题:

(1)x= 。

(2)硅的相对原子质量是,砷原子的质子数是。

(3)氧化镓的化学式是。

16.(5分)“宏观﹣微观﹣符号”三重表征是化学独特的表示物质及其变化的方式。请结合图示回答问题:

(1)图1 中,“Al”表示多种信息,如表示铝元素,表示铝单质,还能表示。(2)从微粒的角度看,图2中b是(用化学符号表示)。

(3)工业上用甲和乙反应制备丙和丁,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物质甲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

17.(4分)观察下列两幅漫画,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观察漫画一《白居易的“穿越”》,污水绿如蓝是因为排放到水体中的 和磷元素过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引起的,为了让“穿越”到今天的白居易安心,我们青少年学生可以做的是 。

(2)漫画二是三名由不同金属材料制成的士兵(锌兵、镁兵、铜兵)游过两片海域,完全获得银矿的任务。最先牺牲的士兵是 ,在士兵通过硝酸银溶液海域后,硝酸银溶液海域的质量 (填“不变”、“增加”或“减轻”)。

18. (5分)氯化钠是一种重要的资源,在海水中储量很丰富。

(1)海水晒盐是海水在常温下蒸发得到氯化钠的过程,实验室用氯化钠溶液模拟该过程:

已知B 溶液恰好是氯化钠的饱和溶液,与B 溶液中溶质质量相等的溶液是 (填编号)。

(2)氯化钠、硝酸钾、硒酸镉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

① t ℃时,溶解度最小的是 。

② t ℃时,将25 g 硒酸镉加入 g 水中,完全溶解后,

恰好得到饱和溶液。要进一步提高该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19.(5分)根据下列实验回答问题。

(1)图1(2)图2实验中称取氯化钠的实际质量为 g 。

(3)图3为小安同学设计的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微型实验装置,微型滴管内装稀硫酸.实

验时应先

(填字母)。

A.挤压微型滴管B.点燃微型酒精灯

写出CuO发生变化的化学方程式。

三、简答题(本题2小题,共15分)

20.(8分)你玩过搭积木的游戏吗?小明用六块积木A-F,分别对应铁、二氧化碳、硫酸、氢氧化钙、碳酸钠、氯化钡,按照“物质间能反应,积木就叠放在一起,

不反应积木就不接触”的原则,搭成如图所示形状。已知E的物

质类别与其他五种不同。请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 ;E 。

(2)写出B与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写出C与F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A-F中积木叠放在一起时,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的共有个。

(5)小美认为加一块积木X可以更稳定,X可以是(不能重复A-F中的物质)。

21. (7分)黄铜矿(主要成分CuFeS2)经初步处理后,所得溶液中的溶质为Fe2(SO4)3、CuSO4及H2SO4。馨馨同学通过废铁屑与所得溶液反应,制取还原铁粉并回收铜。主要步骤如图所示:

(1)Fe2(SO4)3与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xFe2(SO4)3+yFe═zFeSO4,其中x、y、z 为化学计量数,z 的值为。

(2)操作Ⅰ的名称是。

(3)步骤Ⅰ中,生成铜的化学方程式:。(4)步骤Ⅱ中加入一种溶液可实现其转化,从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分析,该试剂可以是

(填化学式)。

(5)隔绝空气进行“焙烧”,铁元素的转化途径是FeCO3FeO Fe,实际作还原剂的是CO。

写出“焙烧”过程中各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①FeCO3高温FeO+CO2↑②。

四、实验题(本题2小题,共21分)

22. (12分)如图1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

(1)图中标号仪器①的名称是。

(2)如果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反应后二氧化锰的质量分数(填“增大”、“减小”或“不变”);用图3所示装置收集氧气,如果导管口与b相连,a端排出的物质主要是。

(3)利用注射器可以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如图2所示,在锥形瓶内装适量的水,使长颈漏斗下端形成一段液封,将活塞往里推,如果观察到,则装置不漏气。若用装置B和D制取CO2,收集了一定量气体后关闭止水夹,装置B中固体和液体没有分离,可能的原因是。

A.所用盐酸浓度偏大

B.装置漏气

C.盐酸反应完了

D.二氧化碳能溶于水

(4)乙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小,难溶于水。实验室常用块状固体碳化钙和水反应制备乙炔,该反应极为剧烈。从上图中选择实验室制取乙炔所用仪器的最佳组合是。

(5)小梅同学选用装置A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发现试管固定得太高,应调节图4中的旋钮

(填①、②或③)。

(6)若利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并检验反应后的气体中是否有水蒸气和二氧化碳,请将图5中的实验装置补画完整。这个实验中,b处试剂为,c处试剂为。

23. (9分)轩轩同学将光亮的镁条放入滴有酚酞的NaHCO3饱和溶液中,产生大量气泡和白色固体,溶液红色加深。

(一)溶液红色加深,说明反应后溶液的碱性(填“增强”“不变”或“减弱”)。(二)为确定气体和固体的成分,该同学进行了如下的探究。

(1)点燃产生的气体,火焰淡蓝色;将燃烧产物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无明显现象,则该气体为

(写化学式)。

(2)对白色固体做出如下猜测并进行实验:

查阅资料1:Mg(HCO3)2能溶于水。

查阅资料2:MgCO3、Mg(OH)2加热易分解,分别生成一种金属氧化物和非金属氧化物。【猜想】

猜想一:白色固体可能是MgCO3;

猜想二:白色固体可能是;

猜想三:白色固体可能是MgCO3和Mg(OH)2

【实验】

①取洗净后的白色固体,加入足量的,观察到,则白色固体中一定含有MgCO3。

②为进一步确定白色固体的组成,该同学进行了定量实验:

称取干燥的白色固体22.6g,充分加热至不再产生气体为止,并使分解产生的气体全部先通过浓硫酸,浓硫酸增重 1.8g,再通过碱石灰(生石灰与氢氧化钠固体的混合物),碱石灰增重8.8g。

【结论】猜想成立,且固体中各成分的质量的最简比为。该白色固体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写一个)。

五、计算题(本题2小题,共13分)

24.(4分)2018年首个寒潮来袭,韶关的南岭国家森林公园下雪了。为了保证交通安全,融雪剂发挥了一定的作用。其中一种融雪效果好、无污染的融雪剂的主要成分是醋酸钾(CH3COOK)。醋酸钾易潮解,有可燃性。请回答:

(1)醋酸钾属于(填“无机物”或“有机物”)。

(2)醋酸钾中钾元素的质量分数为(精确至0.1%)。

(3)融雪剂的原理是使用融雪剂后,水的凝固点会(填“升高”、“不变”或“降低”)。保存醋酸钾时应注意。

25.(9分)已知烧杯中装有200g硫酸和硫酸铜混合溶液,其中含硫酸铜4.8g。向烧杯中逐渐加入氧化铜,烧杯中溶液的质量与加入氧化铜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当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的溶

液为不饱和溶液。请计算:

(1)m=g。

(2)原混合溶液中H2SO4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结果精确到0.1%)

(3)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

2019高分突破考前终极猜押试题

化学答案(第六天)

1.D

2.C

3.B

4.D

5.A

6.D

7.C

8.C

9.B 10.B 11.C 12.A 13.C 14.B

15.(1)3 (2)28.09 33 (3)Ga 2O 3

16.(1)一个铝原子 (2)H + (3)CH 4+H 2O 一定条件 CO+3H 2 -4

17.(1)氮或N 不向河内乱扔垃圾或使用无磷洗衣粉或向有关部门举报污染环境的行为

(2)镁兵 减轻

18.(1)A CD (2)①氯化钠或NaCl ②50 降低温度并加入硒酸镉

19.(1)降低温度至着火点以下 (2)12 (3)A H 2+CuO △ Cu+H 2O (高温也对)

20.(1)CO 2 Fe (2)Ca(OH)2+Na 2CO 3==CaCO 3↓+2NaOH

/(3)H 2SO 4+BaCl 2==BaSO 4↓+2HCl (4)4 (5)HCl

21.(1)3 (2)过滤 (3)Fe+CuSO 4===Cu+FeSO 4

(4)Na 2CO 3 或K 2CO 3 (5)CO+FeO 高温Fe+CO 2

/

22.(1)锥形瓶 (2)2KClO 3 2KCl+3O 2↑ 增大 水

(3)长颈漏斗内液面上升 BC

(4)CF (5)②

(6)如右图:画液面,导管左长右短 无水硫酸铜粉末 澄清石灰水

23.(一)增强 (二)(1)H 2 (2)猜想二: Mg(OH)2

【实验】盐酸或稀盐酸 产生气泡

【结论】三 84:29或29:84

24.(1)有机物 (2)39.8% (3)降低 干燥防火,密封保存

25.(1)(1分)208

(2)解:设混合溶液中H 2SO 4的质量为x

CuO+H 2SO 4=CuSO 4+H 2O

80 98

8g x

/=/

x=9.8g

原混合溶液中H 2SO 4的质量分数=/

×100%=4.9%;

答:原混合溶液中H2SO4的质量分数为4.9%;(3)10%

完整word版2019高考化学真题变式卷

2018高考化学真题变式卷 出卷人:马鹏飞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Li—7 C—12 N—14 O—16 Na—23 Al—27 P—31 S—32 Cl—35.5 Fe—56 Cu—64 Ba—137 第Ⅰ卷(选择题共42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本草纲目》中载有一药物,名“铜青”。藏器曰:生熟铜皆有青,即是铜之精华,大者即空绿,以次空青也。铜青则是铜器上绿色者,淘洗用之。时珍曰:近时人以醋制铜生绿,取收晒干货之。后者的反应原理为 A. 析氢腐蚀 B. 吸氧腐蚀 C. 化学腐蚀 D. 置换反应 【答案】B 【解析】 铜在空气中长时间放置,会与空气中氧气、二氧化碳、水反应生成碱式碳酸铜Cu(OH)CO,发322生反应为:2Cu+O+HO+CO=Cu(OH)CO,所以反应原理为化学腐蚀,答案选C。3222222.高铁酸钾(KFeO)是一种新型的自来水处理剂,它的性质和作用是42A. 有强氧化性,可消毒杀菌,还原产物能吸附水中杂质 B. 有强还原性,可消毒杀菌,氧化产物能吸附水中杂质 C. 有强氧化性,能吸附水中杂质,还原产物能消毒杀菌 D. 有强还原性,能吸附水中杂质,氧化产物能消毒杀菌 【答案】A 【解析】 高铁酸钾具有强氧化性,可杀菌消毒。同时生成的还原产物铁离子,在溶液中能水解生成氢氧化铁胶体,吸附水中的悬浮物,因此正确的答案选A。 考点:考查物质的性质与应用,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理论。 3.下列实验操作能够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 实验室采用图①所示装置收集SO 21

2019年全国I卷高考化学试题

绝密★启用前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化学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Mg 24 S 32 Fe 56 Cu 64 一、选择题:本题共13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 目要求的。 7.陶瓷是火与土的结晶,是中华文明的象征之一,其形成、性质与化学有着密切的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雨过天晴云破处”所描述的瓷器青色,来自氧化铁 B.闻名世界的秦兵马俑是陶制品,由黏土经高温烧结而成 C.陶瓷是应用较早的人造材料,主要化学成分是硅酸盐 D.陶瓷化学性质稳定,具有耐酸碱侵蚀、抗氧化等优点 8.关于化合物2?苯基丙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不能使稀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B.可以发生加成聚合反应 C.分子中所有原子共平面 D.易溶于水及甲苯 9.实验室制备溴苯的反应装置如下图所示,关于实验操作或叙述错误的是

A.向圆底烧瓶中滴加苯和溴的混合液前需先打开K B.实验中装置b中的液体逐渐变为浅红色 C.装置c中的碳酸钠溶液的作用是吸收溴化氢 D.反应后的混合液经稀碱溶液洗涤、结晶,得到溴苯 10.固体界面上强酸的吸附和离解是多相化学在环境、催化、材料科学等领域研究的重要课题。下图为少量HCl气体分子在253 K冰表面吸附和溶解过程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冰表面第一层中,HCl以分子形式存在 B.冰表面第二层中,H+浓度为5×10?3 mol·L?1(设冰的密度为0.9 g·cm?3) C.冰表面第三层中,冰的氢键网络结构保持不变 D.冰表面各层之间,均存在可逆反应HCl垐? 噲?H++Cl? 11.NaOH溶液滴定邻苯二甲酸氢钾(邻苯二甲酸H2A的K a1=1.1×10?3 ,K a2=3.9×10?6)溶液,混合溶液的相对导电能力变化曲线如图所示,其中b点为反应终点。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混合溶液的导电能力与离子浓度和种类有关 B.Na+与A2?的导电能力之和大于HA?的 C.b点的混合溶液pH=7 D.c点的混合溶液中,c(Na+)>c(K+)>c(OH?)

2019-2019全国卷一高考试题

2019-2019全国卷一高考试题 2019-2019年全国I卷的历史试题归类、分析与对策 选择题:24题 特点:中古史;单一模块;历史概念考查;重视推理,论从史出。对策:课标意识;立足教材,把课文内容当作素材;学生推理。 选择题:25题 特点:中古.思想文化为主;论从史出;题干未以全文言文出现。对策:重视儒学思想;调整教学思路,善于追问;推理教学,学生在教师引导下的自主学习;比较教学, 历史概念教学。 特点:历史概念内涵考查;关注课本核心知识。 对策:中古史的通史意识;重视历史概念内涵、外延教学; 重视教材难点、主干知识的理解学习。 选择题:27题 特点:都是考查从“历史现象”—本质。 对策:中古史的通史意识;重视从“历史现象”—本质的教学;关注社会变迁前后 的比较复习。 对策:转折时期的比较教学和多角度分析;历史概念内涵与外延。 对策:“二观”把握历史阶段,微观剖析历史事件; 史观统领史实的学习;逆向思维能力的训练。 初中历史知识的适当补课。 特点:比较分析;考点外知识,提供素材;考查课本核心知识。对策:重视课本核 心知识;适当关注热点问题与所学知识的联系;打破思维定势。 特点:经济史;考查重大事件的历史背景;数据分析、中外比较。对策:重视重大 事件的历史背景;中外比较,揭示隐性知识;重视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经济史教学;善于 追问。 特点:命题依托教材;现象—本质;12、13经济史—14、15政治史。对策:立足、 用足教材;初中历史、高中选修的渗透;

训练题不出现:题干是否定式、选项是组合式的题目。 选择题:33题 特点:观点印证;初中(选修)内容的渗透;教材小字内容出现。对策:立足、用 足教材;补缺知识点与初中历史的关联; 把选修内容渗透到必修复习中;概念教学,重视学以致用。 特点:课内知识与课外知识有机联系;初中(选修)内容的渗透。对策:立足、用 足教材;补缺知识点与初中历史的关联。 选择题:35题 特点:世界经济史;课本内容为命题载体;关注时政热点。 对策:选修3内容渗透到必修复习;重视比较教学; 知识点复习中穿插同步训练,学生讲评; 引导学生抓关键词。 对策:立足教材,掌握核心知识,避免简单的知识梳理;“启示”教学方法:论从史出; 一轮复习应严格控制课外材料;关于教材中的难课,并在教学上突破;关注比较教学;综合探究课应纳入教学并重点复习,突出学生的主体性、自主性。 对策:2019-①提炼观点,表明态度;②用史实论证材料中的观点;③得出结论。 2019-①仔细分析设问;②注意图片下方的说明信息;③对图片多角度解读。 2019- ①选取任一方面;②理由要充分,调动所学知识;③注意史观的运用。 2019-①亮出观点; ②论证观点,理由要充分,调动所学知识;③得出结论。 11 12

2019年高考试题:集合

2019年高考文科数学新课标Ⅰ卷第2题:已知集合}7,6,5,4,3,2,1{=U ,}5,4,3,2{=A ,}7,6,3,2{=B ,则=?A C B U ( ) A 、}6,1{ B 、}7,1{ C 、}7,6{ D 、}7,6,1{ 本题解答:{=U 1,2,3,4,5,6,7},{=A 2,3,4,5}{=?A C U 1,6,7} {=B 2,3,6,7},{=A C U 1,6,7}}7,6{=??A C B U 。 2019年高考理科数学新课标Ⅱ卷第1题:设集合}065|{2>+-=x x x A ,}01|{<-=x x B ,则=?B A ( ) A 、)1,(-∞ B 、)1,2(- C 、)1,3(-- D 、),3(+∞ 本题解答:集合A :解不等式0652>+-x x 。 判别式012425614)5(2>=-=??--=?,二次函数652+-=x x y 开口向上。 解方程:0652=+-x x 1 2- 2121== x 1 3- 31 32== x 如下图所示: 不等式0652>+-x x 代表红色部分的图像,红色部分图像对应的x 的范围:),3()2,(+∞?-∞∈x 。 所以:集合),3()2,(+∞?-∞=A 。 集合B :解不等式101

所以:)1,(-∞=?B A 。 2019年高考文科数学新课标Ⅱ卷第1题:已知集合}1|{->=x x A ,}2|{<=x x B ,则=?B A ( ) A 、),1(+∞- B 、)2,(-∞ C 、)2,1(- D 、? 本题解答:如下图所示: 所以:)2,1(-=?B A 。 2019年高考数学新课标Ⅲ卷理科第1题文科第1题:已知集合}2,1,0,1{-=A ,}1|{2≤=x x B ,则= ?B A ( ) A.{}1,0,1- B.{}0,1 C.{}1,1- D.{}0,1,2 本题解答:集合B :解不等式01122≤-?≤x x 。 判别式04)1(1402>=-??-=?。二次函数12-=x y 开口向上。 解方程:1112=?=x x ,12-=x 。 如下图所示: 不等式12≤x 代表红色部分的图像,红色部分的图像对应的x 的范围]1,1[-∈x 。 所以:集合]1,1[-=B 。 集合}2,1,0,1{-=A ,其中]1,1[1-∈-,]1,1[0-∈,]1,1[1-∈,]1,1[2-? 所以:}1,0,1{-=?B A 。

2019化学高考真题(2)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化学 注意事项: 1.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Na23Mg 24S32Cl35.5Mn55 一、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2分,共1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某试剂瓶标签上安全标志如右图,该试剂是( ) A. 氮水 B. 乙酸 C. 氢氧化钠 D. 硝酸 2. 我国古代典籍中有“石胆……浅碧色,烧之变白色者真”的记载,其中石胆是指 A. 42CuSO 5H O ? B. 42FeSO 7H O ? C. 42ZnSO 7H O ? D. ()422KAl SO 12H O ? 3. 反应22426C H ()C H (g)+H (g)g =,>0H 在一定条件下于密闭容器中达到平衡。下列各项措施中,不能提高乙烷平衡转化率的是( ) A. 增大容器容积 B.升高反应温度 C.分离出部分氢气 D.等容下通入惰性气体 4. 下列各组化合物中不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 ) A. B. C. D. 5. 根据右图中的能量关系,可求得C H —的键能为( )

A. 1414kJ mol -? B. 1377kJ mol -? C. 1235kJ mol -? D. 1197kJ mol -? 6.实验室通过称量42MgSO xH O ?样品受热脱水前后的质最来测定x 值,下列情况会导致测定值偏低的是( ) A. 实验前试样未经干燥 B. 试样中含有少景碳酸氢铵 C. 试样中含有少量氯化钠 D.加热过程中有试样进溅出来 二、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每小趣有一个或两个..... 选项符合题意,若正确答案只包括一个选项,多选得0分;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只选一个且正确得2分,选两个且都正确得4分,但只要选错一个就得0分。 7. 今年是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150周年,联合国将2019年定为“国际化学元素周期表年”。下列有关化学元素周期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元素周期表共有18列 B. VIIN 族元素的非金属性自上而下依次减弱 C. 主族元素均呈现与其族数相同的最高化合价 D. 第二周期主族元素的原子半径自左向右依次增大 8.微型银-锌电池可用作电子仪器的电源,其电极分别是2Ag /Ag O 和Zn ,电解质为KOH 溶液,电池总反应为222Ag O Zn H O 2Ag Zn(OH)++=+,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电池工作过程中,KOH 溶液浓度降低 B. 电池工作过程中,电解液中-OH 向负极迁移 C. 负极发生反应2Zn 2OH 2e Zn(OH)--+-=

2019年高考化学试卷-(全国II卷与答案)

2019年全国卷Ⅱ理综化学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F 19 Na 23 S 32 Cl 35.5 As 75 I 127 Sm 150 一、选择题:本题共13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 目要求的。 7.“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著名诗句,下列关于该诗句中所涉及物质的说法错误的是 A.蚕丝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 B.蚕丝属于天热高分子材料 C.“蜡炬成灰”过程中发生了氧化反应 D.古代的蜡是高级脂肪酸酯,属于高分子聚合物 8.已知N A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3g 3He含有的中子数为1N A PO 数目为0.1N A B.1 L 0.1 mol·L?1磷酸钠溶液含有的3 4 C.1 mol K2Cr2O7被还原为Cr3+转移的电子数为6N A D.48 g正丁烷和10 g异丁烷的混合物中共价键数目为13N A 9.今年是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150周年。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W、X、Y、Z为短周期主族元素,W与X的最高化合价之和为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原子半径:W

C 向盛有饱和硫代硫酸钠溶液的试管中滴加稀 盐酸 有刺激性气味气体产生,溶液变浑浊 D 向盛有FeCl3溶液的试管中加过量铁粉,充分 振荡后加1滴KSCN溶液 黄色逐渐消失,加KSCN后溶液颜色不变11.下列化学方程式中,不能正确表达反应颜色变化的是 A.向CuSO4溶液中加入足量Zn粉,溶液蓝色消失 Zn+CuSO4Cu+ZnSO4 B.澄清的石灰水久置后出现白色固体 Ca(OH)2+CO2CaCO3↓+H2O C.Na2O2在空气中放置后由淡黄色变为白色 2Na2O22Na2O+O2↑ D.向Mg(OH)2悬浊液中滴加足量FeCl3溶液出现红褐色沉淀 3Mg(OH)2+2FeCl32Fe(OH)3+3MgCl2 12.绚丽多彩的无机颜料的应用曾创造了古代绘画和彩陶的辉煌。硫化镉(CdS)是一种难溶于水的黄色颜料,其在水中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图中a和b分别为T1、T2温度下CdS在水中的溶解度 B.图中各点对应的K sp的关系为:K sp(m)=K sp(n)

2019年高考化学试卷-(全国Ⅰ卷与答案)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化学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Mg 24 S 32 Fe 56 Cu 64 一、选择题:本题共13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 目要求的。 7.陶瓷是火与土的结晶,是中华文明的象征之一,其形成、性质与化学有着密切的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雨过天晴云破处”所描述的瓷器青色,来自氧化铁 B. 闻名世界的秦兵马俑是陶制品,由黏土经高温烧结而成 C. 陶瓷是应用较早的人造材料,主要化学成分是硅酸盐 D. 陶瓷化学性质稳定,具有耐酸碱侵蚀、抗氧化等优点 8.关于化合物2?苯基丙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不能使稀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B. 可以发生加成聚合反应 C. 分子中所有原子共平面 D. 易溶于水及甲苯 9.实验室制备溴苯的反应装置如下图所示,关于实验操作或叙述错误的是 A. 向圆底烧瓶中滴加苯和溴的混合液前需先打开K B. 实验中装置b中的液体逐渐变为浅红色 C. 装置c中的碳酸钠溶液的作用是吸收溴化氢 D. 反应后的混合液经稀碱溶液洗涤、结晶,得到溴苯 10.固体界面上强酸的吸附和离解是多相化学在环境、催化、材料科学等领域研究的重要课题。下图为少量HCl气体分子在253 K冰表面吸附和溶解过程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冰表面第一层中,HCl以分子形式存在 B. 冰表面第二层中,H+浓度为5×10?3 mol·L?1(设冰的密度为0.9 g·cm?3) C. 冰表面第三层中,冰的氢键网格结构保持不变 噲?H++Cl? D. 冰表面各层之间,均存在可逆反应HCl垐? 11.NaOH溶液滴定邻苯二甲酸氢钾(邻苯二甲酸氢钾H2A的K a1=1.1×10?3 ,K a2=3.9×10?6)溶液,混合溶液的相对导电能力变化曲线如图所示,其中b点为反应终点。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混合溶液的导电能力与离子浓度和种类有关 B. Na+与A2?的导电能力之和大于HA?的 C. b点的混合溶液pH=7 D. c点的混合溶液中,c(Na+)>c(K+)>c(OH?) 12.利用生物燃料电池原理研究室温下氨的合成,电池工作时MV2+/MV+在电极与酶之间传递电子,示意图如下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相比现有工业合成氨,该方法条件温和,同时还可提供电能 B. 阴极区,氢化酶作用下发生反应H2+2MV2+2H++2MV+ C. 正极区,固氮酶催化剂,N2发生还原反应生成NH3 D. 电池工作时质子通过交换膜由负极区向正极区移动 13.科学家合成出了一种新化合物(如图所示),其中W、X、Y、Z为同一短周期元素,Z核外最外层电子数

2019年全国卷Ⅰ化学高考试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Li 7 C 12 N 14 O 16 Na 23 S 32 Cl 35.5 Ar 40 Fe 56 I 127 7.陶瓷是火与土的结晶,是中华文明的象征之一,其形成、性质与化学有着密切的关系。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雨过天晴云破处”所描述的瓷器青色,来自氧化铁 B.闻名世界的秦兵马俑是陶制品,由黏土经高温烧结而成 C.陶瓷是应用较早的人造材料,主要化学成分是硅酸盐 D.陶瓷化学性质稳定,具有耐酸碱侵蚀、抗氧化等优点 8.关于化合物2?苯基丙烯(右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不能使稀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B.可以发生加成聚合反应 C.分子中所有原子共平面 D.易溶于水及甲苯 9.实验室制备溴苯的反应装置如下图所示, 关于实验操作或叙述错误的是 A.向圆底烧瓶中滴加苯和溴的混合液前需先打开K B.实验中装置b中的液体逐渐变为浅红色 C.装置c中的碳酸钠溶液的作用是吸收溴化氢 D.反应后的混合液经稀碱溶液洗涤、结晶,得到溴苯 10.固体界面上强酸的吸附和离解是多相化学在环境、催化、材料科学等领域研究的重要课题。下图为少量HCl气体分子在253 K冰表面吸附和溶解过程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冰表面第一层中,HCl以分子形式存在 B.冰表面第二层中,H+浓度为5×10?3 mol·L?1(设冰的密度为0.9 g·cm?3) C.冰表面第三层中,冰的氢键网格结构保持不变 D.冰表面各层之间,均存在可逆反应HCl H++Cl? 11.NaOH溶液滴定邻苯二甲酸氢钾(邻苯二甲酸H2A的K a1=1.1×10?3 ,K a2=3.9×10?6)溶液,混合溶液的相对导电能力变化曲线如图所示,其中b点为反应终点。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混合溶液的导电能力与离子浓度和种类有关 B.Na+与A2?的导电能力之和大于HA?的 C.b点的混合溶液pH=7 D.c点的混合溶液中,c(Na+)>c(K+)>c(OH?)

2019年高考全国卷1理综(化学部分)试题与答案

2019年高考全国卷1理综(化学部分)试题及答案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Li 7 C 12 N 14 O 16 Na 23 S 32 Cl 35.5 Ar 40 Fe 56 I 127 一、选择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7.瓷是火与土的结晶,是中华文明的象征之一,其形成、性质与化学有着密切的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雨过天晴云破处”所描述的瓷器青色,来自氧化铁 B.闻名世界的兵马俑是制品,由黏土经高温烧结而成 C.瓷是应用较早的人造材料,主要化学成分是硅酸盐 D.瓷化学性质稳定,具有耐酸碱侵蚀、抗氧化等优点 9.实验室制备溴苯的反应装置如下图所示,关于实验操作或叙述错误的是 A.向圆底烧瓶中滴加苯和溴的混合液前需先打开K B.实验中装置b中的液体逐渐变为浅红色 C.装置c中的碳酸钠溶液的作用是吸收溴化氢 D.反应后的混合液经稀碱溶液洗涤、结晶,得到溴苯 10.固体界面上强酸的吸附和离解是多相化学在环境、催化、材料科学等领域研究的重要课题。下图为少量HCl气体分子在253 K冰表面吸附和溶解过程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11.NaOH溶液滴定邻苯二甲酸氢钾(邻苯二甲酸氢钾H 2A的Ka 1 =1.1×10?3,Ka 2 =3.9×10?6) 溶液,混合溶液的相对导电能力变化曲线如图所示,其中b点为反应终点。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混合溶液的导电能力与离子浓度和种类有关 B.Na+与A2?的导电能力之和大于HA?的 C.b点的混合溶液pH=7 D.c点的混合溶液中,c(Na+)>c(K+)>c(OH?) 12.利用生物燃料电池原理研究室温下氨的合成,电池工作时MV2+/MV+在电极与酶之间传递电子,示意图如下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相比现有工业合成氨,该方法条件温和,同时还可提供电能 B.阴极区,在氢化酶作用下发生反应H 2 +2MV2+2H++2MV+ C.正极区,固氮酶为催化剂,N 2发生还原反应生成NH 3 D.电池工作时质子通过交换膜由负极区向正极区移动 13.科学家合成出了一种新化合物(如图所示),其中W、X、Y、Z为同一短周期元素,Z核外最外层电子数是X核外电子数的一半。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2019年高考真题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卷I) 英语 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7.5分) 1.Where does this conversation take place? A. In a classroom. B. In a hospital. C.In a museum. 2.What does Jack want to do? A. Take fitness classes. B. Buy a pair of gym shoes. C. Change his work schedule. 3.What are the speakers talking about? A. What to drink. B. Where to meet C. When to leave. 4.What i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peakers? A. Colleges. B. Classmates. C. Strangers. 5.Why is Emily mentioned in the conversation? A. She might want a ticket. B. She is looking for the man. C. She has an extra ticket. 第二节(共1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22.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每段对话或独白后有几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听每段对话或独白前,你将有时间阅读各个小题,每小题5秒钟;听完后,各小题将给出5秒钟的作答时间。每段对话或独白读两遍。 听第6段材料,回答第6、7题。 6.How long did James run his business? A.10 years. B.13years. C.15 years. 7.How does the woman feel about James' situation? A. Embarrassed. B. Concerned. C. Disappointed. 听第7段材料,回答第8至10题。 8.What has Kate's mother decided to do? A. Return to school. B. Change her job. C. Retire from work. 9.What did Kate's mother study at college? A. Oil painting. B. Art history. C.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10.What is Kate's attitude toward her mother's decision? A. Disapproving. B. Ambiguous. C. Understanding. 听第8段材料,回答第11至13题。 11.What is the man doing? A. Chairing a meeting.

2019高三理综化学试题

2019高三理综化学试题

7、下列各组物质中,均属于硅酸盐工业产品的是 A.陶瓷、水泥 B.水玻璃、玻璃钢 C. 单晶硅、光导纤维 D.石膏、石英玻璃 8、唐代苏敬《新修本草》有如下描述:本来绿色,新出 窑未见风者,正如瑠璃。陶及今人谓之石胆,烧之赤色,故名绿矾矣。”“绿矾”指 A.硫酸铜晶体 B.硫化汞晶体 C.硫酸 亚铁晶体 D.硫酸锌晶体 9、(Chem Commun)报导,Marcel Mayorl合成的桥连多 环烃(),拓展了人工合成自然产物的技术。下列有关该烃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不能发生氧化反应 B.一氯代物只有4 种 C.分子中含有4 个五元环 D.所有原子处于同 一平面 10、下列实验操作或说法正确的是 A.提纯氯气,可将气体依次通过装有饱和碳酸氢钠 溶液、浓硫酸的洗气瓶 B.碳酸钠溶液可贮存在带玻璃塞的磨口试剂瓶中 C.用铂丝蘸取少量某溶液进行焰色反应,火焰呈黄 色,该溶液一定是钠盐溶液

D.用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可以鉴别乙酸、葡萄糖、 淀粉3种溶液 11、位于3个不同短周期的主族元素a、b、e、d、e,原 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b、d同主族,d元素最高 与最低化合价的代数和等于4,c原子最外层电子比 b原子次外层电子多1个。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a、b、c的简单离子半径依次增大 B.a、b、 c形成的化合物既溶于强酸又溶于强碱 C.b的氢化物的氧化性可能比e的强 D.d的 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是强酸 12、某新型水系钠离子电池工作原理如下图所示。TiO2 光电极能使电池在太阳光照下充电,充电时Na2S4 还原为Na2S。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充电时,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电能又转化为化学 能 B.放电时,a极为负极 C.充电时,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3I--2e-=I3- D.M是阴离子交换膜

2019年上海高考试卷解析

2019.6.7上海市高考数学试卷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2题,满分54分,第1~6题每题4分,第7~12题每题5分) 1. 已知集合(,3)A =-∞,(2,)B =+∞,则A B =I 。 2. 已知z ∈C ,且满足 1 i 5 z =-,求z = 。 3. 已知向量(1,0,2)a =r ,(2,1,0)b =r ,则a r 与b r 的夹角为 。 4. 已知二项式5(21)x +,则展开式中含2x 项的系数为 。 5. 已知x 、y 满足002x y x y ≥?? ≥??+≤? ,求23z x y =-的最小值为 。 6. 已知函数()f x 周期为1,且当01x <≤,2()log f x x =,则3()2 f = 。 7. 若,x y +∈R ,且 123y x +=,则y x 的最大值为 。 8. 已知数列{}n a 前n 项和为n S ,且满足2n n S a +=,则5S = 。 9. 过曲线24y x =的焦点F 并垂直于x 轴的直线分别与曲线24y x =交于A 、B ,A 在B 上 方,M 为抛物线上一点,(2)OM OA OB λλ=+-u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则λ= 。 10. 某三位数密码,每位数字可在0-9这10个数字中任选一个,则该三位数密码中,恰有 两位数字相同的概率是 。 11. 已知数列{}n a 满足1n n a a +<(* n ∈N ),若(,)n n P n a (3)n ≥均在双曲线22 162 x y -=上, 则1lim ||n n n P P +→∞ = 。 12. 已知2 ()| |1 f x a x =--(1x >,0a >),()f x 与x 轴交点为A ,若对于()f x 图像 上任意一点P ,在其图像上总存在另一点Q (P 、Q 异于A ),满足AP AQ ⊥,且 ||||AP AQ =,则a = 。 二、选择题(本大题共4题,每题5分,共20分) 13. 已知直线方程20x y c -+=的一个方向向量d u r 可以是( ) A. (2,1)- B. (2,1) C. (1,2)- D. (1,2) 14. 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长分别为1和2,将该三角形分别绕其两个直角边旋转得到的两个圆锥的体积之比为( ) A. 1 B. 2 C. 4 D. 8

甘肃省2019年高考化学试卷以及答案解析

甘肃省2019年高考化学试卷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满分4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 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6分)“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著名诗句。下列关于该诗句中所涉及物质的说法错误的是() A.蚕丝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 B.蚕丝属于天然高分子材料 C.“蜡炬成灰”过程中发生了氧化反应 D.古代的蜡是高级脂肪酸脂,属于高分子聚合物 2.(6分)已知N A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3g 3 He含有的中子数为1N A B.1L0.1mol?L﹣1磷酸钠溶液含有的PO 4 3﹣ 数目为0.1N A C.1molK2Cr2O7被还原为Cr3+转移的电子数为6N A D.48g正丁烷和10g异丁烷的混合物中共价键数目为13N A 3.(6分)今年是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150周年。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W、X、Y、Z为短周期主族元素,W与X的最高化合价之和为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W X Y Z A.原子半径:W<X B.常温常压下,Y单质为固态 C.气态氢化物热稳定性:Z<W D.X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是强碱

4.(6分)下列实验现象与实验操作不相匹配的是()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 A向盛有高锰酸钾酸性溶液的试管中通入足量的乙烯后静置溶液的紫色逐渐褪去,静置后溶液分层 B将镁条点燃后迅速伸入集满CO2的集气瓶集气瓶中产生浓烟并有黑色颗粒 产生 C向盛有饱和硫代硫酸钠溶液的试管中滴加稀盐酸有刺激性气味气体产生,溶液变浑 浊 D向盛有FeCl3溶液的试管中加过量铁粉,充分振荡 后加1滴KSCN溶液黄色逐渐消失,加KSCN后溶液颜色不变 A.A B.B C.C D.D 5.(6分)下列化学方程式中,不能正确表达反应颜色变化的是()A.向CuSO4溶液中加入足量Zn粉,溶液蓝色消失Zn+CuSO4═Cu+ZnSO4 B.澄清的石灰水久置后出现白色固体Ca(OH)2+CO2═CaCO3↓+H2O C.Na2O2在空气中放置后由淡黄色变为白色2Na2O2═2Na2O+O2↑ D.向Mg(OH)2悬浊液中滴加足量FeCl3溶液出现红褐色沉淀3Mg(OH)2+2FeCl3═2Fe(OH)3+3MgCl2 6.(6分)绚丽多彩的无机颜料的应用曾创造了古代绘画和彩陶的辉煌。硫化镉(CdS)是一种难溶于水的黄色颜料,其在水中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图中a和b分别为T1、T2温度下CdS在水中的溶解度 B.图中各点对应的K sp的关系为:K sp(m)=K sp(n)<K sp(p)<K sp(q) C.向m点的溶液中加入少量Na2S固体,溶液组成由m沿mpn线向p方向移动

2019年数学高考试卷(附答案)

2019年数学高考试卷(附答案) 一、选择题 1.如图所示的圆锥的俯视图为( ) A . B . C . D . 2.123{ 3 x x >>是12126{ 9 x x x x +>>成立的( ) A .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 C .充要条件 D .即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3.如图,12,F F 是双曲线22 22:1(0,0)x y C a b a b -=>>的左、右焦点,过2F 的直线与双曲线 C 交于,A B 两点.若11::3:4:5AB BF AF =,则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为( ) A .23y x =± B .22y x =± C .3y x =± D .2y x =± 4.函数2 ||()x x f x e -=的图象是( ) A . B . C . D . 5.圆C 1:x 2+y 2=4与圆C 2:x 2+y 2﹣4x +4y ﹣12=0的公共弦的长为( ) A 2B 3 C .22 D .326.若干年前,某教师刚退休的月退休金为6000元,月退休金各种用途占比统计图如下面

的条形图.该教师退休后加强了体育锻炼,目前月退休金的各种用途占比统计图如下面的折线图.已知目前的月就医费比刚退休时少100元,则目前该教师的月退休金为( ). A .6500元 B .7000元 C .7500元 D .8000元 7.在△ABC 中,P 是BC 边中点,角、、A B C 的对边分别是 ,若 0cAC aPA bPB ++=,则△ABC 的形状为( ) A .直角三角形 B .钝角三角形 C .等边三角形 D .等腰三角形但不是等边三角形. 8.已知函数()3sin 2cos 2[0,]2 f x x x m π =+-在上有两个零点,则m 的取值范围是 A .(1,2) B .[1,2) C .(1,2] D .[l,2] 9.设F 为双曲线C :22 221x y a b -=(a >0,b >0)的右焦点,O 为坐标原点,以OF 为直径 的圆与圆x 2+y 2=a 2交于P 、Q 两点.若|PQ |=|OF |,则C 的离心率为 A .2 B .3 C .2 D .5 10.若实数满足约束条件 ,则的最大值是( ) A . B .1 C .10 D .12 11.已知抛物线2 2(0)y px p =>交双曲线22 221(0,0)x y a b a b -=>>的渐近线于A ,B 两点 (异于坐标原点O ),若双曲线的离心率为5,AOB ?的面积为32,则抛物线的焦点为( ) A .(2,0) B .(4,0) C .(6,0) D .(8,0) 12.在样本的频率分布直方图中,共有11个小长方形,若中间一个长方形的面积等于其他十个小长方形面积的和的,且样本容量是160,则中间一组的频数为( ) A .32 B .0.2 C .40 D .0.25 二、填空题

重庆市2019年高考化学试题及答案

重庆市2019年高考化学试题及答案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5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 1 C 12 N 14 O 16 F 19 Na 23 S 32 Cl 35.5 As 75 I 127 Sm 150 一、选择题:本题共7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 合题目要求的。 1.“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著名诗句,下列关于该诗句中所涉及物质的说法错误的是 A.蚕丝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 B.蚕丝属于天热高分子材料 C.“蜡炬成灰”过程中发生了氧化反应 D.古代的蜡是高级脂肪酸酯,属于高分子聚合物 2.已知N A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3g 3He含有的中子数为1N A PO 数目为0.1N A B.1 L 0.1 mol·L?1磷酸钠溶液含有的3 4 C.1 mol K2Cr2O7被还原为Cr3+转移的电子数为6N A D.48 g正丁烷和10 g异丁烷的混合物中共价键数目为13N A 3.今年是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150周年。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W、X、Y、Z为短周期主族元素,W与X的最高化合价之和为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原子半径:W

5.下列化学方程式中,不能正确表达反应颜色变化的是 A .向CuSO 4溶液中加入足量Zn 粉,溶液蓝色消失:Zn+CuSO 4Cu+ZnSO 4 B .澄清的石灰水久置后出现白色固体:Ca(OH)2+CO 2CaCO 3↓+H 2O C .Na 2O 2在空气中放置后由淡黄色变为白色:2Na 2O 2 2Na 2O+O 2↑ D .向Mg(OH)2悬浊液中滴加足量FeCl 3溶液出现红褐色沉淀: 3Mg(OH)2+2FeCl 3 2Fe(OH)3+3MgCl 2 6.绚丽多彩的无机颜料的应用曾创造了古代绘画和彩陶的辉煌。硫化镉(CdS)是一种难溶于水的黄 色颜料,其在水中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图中a 和b 分别为T 1、T 2温度下CdS 在水中的溶解度 B .图中各点对应的K sp 的关系为:K sp (m)=K sp (n)

2019年高考化学试题评析评论分析

-- 精选试题情境素材深化高考内容改革 ----2019 年高考化学试题评析 2019 年高考化学积极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把握新时代的育人方向,落实新时代的 选取古代化工方面的优秀成果和我国化学育人要求,助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实现良好的选拔功能工作者在化学领域的科研成就,弘扬爱国主义情怀和奋斗拼搏精神,全面落实“一核四层四翼”高考评价体和积极的育人效果。持续深化高考考试内容改革,系的要求,精选试题情境,呈现真实问题,加强对关键能力的考查,彰显教育改革的鲜明导向。 1精选情境,弘扬爱国主义,增强民族自豪感 1.1 选取我国古代文化和科技典籍中有关情境,增强文化自信高考化学试题自觉传承我国科学文化,注重挖掘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中的工匠精神和技 物质鉴别等古代化学技术方面的成术创新思想,选取我国古

代的陶瓷制 展示中华优果,造、 秀科技成果对人类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贡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激发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献,奋斗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I 卷第7 题以陶瓷性质为载体,考查硅酸盐的物理化陶瓷是中国的名片。理科综学合 性质;尤其对“雨过天晴云破处”所描述的瓷器青色的考查,一方面考查考生对中华优秀传 统文化中化学知识的了解,另一方面考查考生对常见化合物性质的掌握情况。 1.2 呈现我国科学家发表的世界领先的科技成果,增强科技成就感对于超导材料的研究我国已经取得巨大的成功。自本世纪初以来,我国的研究团队致 理科综合II 卷第取得举世瞩目的成35 力于发展高临 界温度铁基超导体,果。题的文献来源 于顶级刊物《Nature 》刊载的一种Sm-Te-As-O-F 铁基化合物的超导体。试题以该铁基超导 化合物的晶体及相关化合物为载体,考查原子结构、分子结构、分子间力和氢键以及晶体结 构等核心知识点,体现学生综合分析问题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理科综合I 卷第35 题以我国科学家在顶级刊物Nature 》

2019高考语文模拟试题

2019 年高三年级第二学期综合练习(一) 语文2019.03 本试卷满分共150 分考试时间150 分钟注意事项: l.答题前,考生务必先将答题卡上的学校、年级、班级、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签字笔填写清楚,并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姓名,在答题卡的“条形码粘贴区”贴好条形码。 2.本次考试所有答题均在答题卡上完成。选择题必须使用2B 铅笔以正确填涂方式将各小题对应选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除干净后再选涂其它选项。非选择题必须使用标准黑色字迹签字笔书写,要求字体工整、字迹清楚。 3.请严格按照答题卡上题号在相应答题区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4.请保持答题卡卡面清洁,不要装订、不要折叠、不要破损。 一、本大题共8 小题,共24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8题。 材料一 新媒介素养的产生与新媒介的出现及快速发展密不可分。所以,新媒介素养的内涵首先涉及的是使用者对新媒介的认知问题。传统媒体无法摆脱的资本和权威,在新媒体时代同样存在,只是以相对民主的形态隐蔽地存在着。表面上公众自由地操纵手中的媒介,但其注意力却常常成为两大传统权力逻辑的俘虏:资本利益驱使商家借助网络炒作大发横财,权威对信息的控制也依然存在。此外,新传播技术产生了海量信息,一般的信息难以吸引眼球,而耸人听闻、极度反常和超级娱乐才能引起注意,造成“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后果。当对信息的选择成为一种“风险”和“赌注”时,公众自身能力的全面提高就显得十分重要。新媒介需要培养这样的一批使用者,他们能够时刻警醒:所有经过媒介传播的内容都是高度选择和组织的结果;能够冷静选择,拒绝诱惑;能够超然于信息文本之外,多方求证,不盲从盲信。。 “媒介即讯息”,原创媒介理论家麦克卢汉的这一命题提醒我们,对媒介形式本身的掌握也是对信息内容的掌握。基于互联网技术的新传播革命,要求大众既要掌握这种新的信息工具的操作、使用和维护的技能,也要具备利用信息资源的技能,即能从浩瀚的信息海洋中定位自己的价值取向,通过检索、鉴别、使用信息来解决问题和创新思维的能力。新媒介的发展,尤其是web2.0 技术取代web1.0后,个人媒体崛起,数字化技术、交互技术对大众的媒介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媒体时代会看、会读乃至会批判这些媒介素养已经不能适应新的传播技术,因为传播者与受传者之间的界限已经含混不清,以往的“受众”成为匿名的“无冕之王”,他们不仅仅要求具备信息接受技能,更要懂得如何利用这种技能传播自己的声音和思想。 对新传播技术的掌握,是新媒介素养的第一步,但并不意味着技术就能发生正向的效应。网络舆情复杂多变,其中理性和情绪化表达相互交织,并常因后者的泛滥而影响技术民主潜能的发挥。理性声音消沉的社会后果极为严重,如果任由非理性言论自由发展而不加以引导和控制,势必会导致社会舆论的混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