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哈特《法律的概念》第五章的读书笔记

关于哈特《法律的概念》第五章的读书笔记
关于哈特《法律的概念》第五章的读书笔记

关于哈特“规则”论的思考

在哈特《法律的概念》第五章中,哈特提出“法即第一性规则和第二性规则的结合”。本章分为了三个小标题,分别是:一个新的开端,义务的观念,法律的要素。

在第一部分中,作者将前三章概括为“一个关于失败的记录”,因此“需要一个新的开端”。这个失败的记录即是指在一些观念中法律等同于主权者的强制命令,然而在现实中,法律不仅约束着别人,同样也约束着法律制定者。如果将这种“一个人给另一个人下命令”的简单模式视为法律强制性的体现,那么,这种观点并未反映出法律的本质。于是,我们究其根本原因:我们摒弃习惯、威胁与盲目的服从,而树立“规则的观念”。在第一节中,作者最后阐明了第一性规则与第二性规则的功能:第一性规则“设定义务,涉及与物质运动或变化有关的行为”;第二规则“授予权力,公权力或私权力,提供了不仅物质运动或变化、而且引起义务或责任的产生和变更”。由此,作者引出了一个命题:法理学科学的关键,其实并不必然存在第一性与第二性规则的结合。如想好好了解法律,我们则需要了解第一、二性规则是怎样相互作用的。哈特实际上批判了奥斯汀的说法,他的观点相对来说也是比较全面的。

第二部分是“义务的观念”,显然作者已经从“第一性规则”着手进行分析了。诚然,按照作者的话说,法律即强制命令有其可取之处,笔者认为这就是“义务”的原始来源,将法律等同于强制命令固然是局限的,但是它至少反映了一点,法律有一部分是“强迫人们为或不为”,这就是义务。“义务”虽与“被迫”有一定程度上的关联,即二者都是受到某种强制力的制约而做出的一种行为。作者以

抢劫情境为例,受害者是出于“被迫”而不是出于“义务”交出钱包,抢劫情境中,“义务”是不存在的,因为它并没有包含某种规则在里面,制约受害者的不是理性的强制力,而是蛮横的命令。在作者看来,“义务”的特点在于:第一,“对规则背后社会压力的重要性和严厉性的坚定态度是确定它们是否被认为引起义务的主要因素”。第二,“规则之所以被认为重要,乃是因为人们确信它们对于维护社会生活或社会生活的某些价值极高的特征必须的”。第三,“人们设想义务和责任就其特征而言包括着牺牲或克己。”另外,对于规则的“内在”与“外在”方面,哈特举了一个关于红绿灯的例子,向读者说明了规则的内在面向与外在面向。那么,何为“内在面向”?从某种意义上说,正是规则的内在面向使得“我有义务……”或“你有义务……”的义务观念才得以形成,而不是那种“如果……我极可能因此而受害”的预测。而外在观点的观察者被人不接受规则的观点,从局外引述人们从内在观点出发关心这些规则的方式。

第三部分是“法律的要素”。在这个部分中,作者首先向我们阐述了由简单第一性规则构成的社会结构的缺陷,共有三个:不确定性、静态行与无效性——但是,纵观法律历史,更严重的缺陷其实是缺乏一个权威机构以确定哪些事情是可为或不可为的。对于此问题,作者提出了补救的措施:以不同种类的第二性规则来补充第一性的义务规则。详细来讲,就是用“承认规则”的方式来补救第一性规则体系的不确定性——即立法,这就是初级法律诞生的源泉,古代具体形式不外乎制定法典、铭刻公文,等等,而在“发达的法律制度”中,承认规则的方式则为“代替通过排它性地引证文本或目录而认定规则的方法,他们采取了引证第一性规则具有的某个一般特征的方法”;而对第一性规则的静态行我们则采用“改变规则”的方式,即授权,将权力赋予人民、群体,通过这些主体的生活行

为、习惯的演变而引入新规则、废除旧规则;对于第一性规则的无效性,作者选择了“审判规则”的模式进行补救,这个补救方式在于对其分散的社会压力的无效性作出补充,此时,审判规则与第二性拥有密切的联系,又以“承认规则”为前提。因此,被授予了审判权的承认规则即演变为普遍约束社会、人们的规范——这个表述我想大家已经不陌生了——这就形成了法的“渊源”。

承认规则是哈特法理学中最核心、最具原创性的概念。承认规则的意义不仅仅是因为它是两阶规则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更重要的是它是法效力的来源。承认规则在哈特的法理学中的具体地位并不是很清晰,哈特一方面强调了承认规则是二次规则的一部分,是为了弥补原初规则中法律的不确定性(uncertainty)而出现的规则,是鉴别原初规则的决定性规则,同时又指出二次规则是有别于原初规则的授权规则,另一方面又指出承认规则的最高性,因为其是法效力的来源。在哈特的著作中,这是一种很矛盾的陈述:如果承认规则是二次规则的一种,那么它是不是也是授权性的规则?如果它是授权性的规则且又是法效力的来源这不是很荒唐的叙述吗?对这样一种矛盾,哈特认为,承认规则本身的存在无法诉诸其他的规则,因此,承认规则的存在不是“效力”问题,“这种问题不会发生在提供判准的承认规则本身:因为承认规则既非有效亦非无效,它就是很单纯地因为妥当而被采用”,就像巴黎的标准米尺一样,它是所有以公尺为单位测量的终极标准,而标准米尺本身的长度则是一个事实问题。这种解决办法可以与凯尔森的“基本规范”(basic norms)拿来相较,凯尔森通过一系列的问答最终将法效力的来源上溯到“基本规范”,到此为止便无法再给出合理解释。哈特的解决办法其实并没有解决掉将承认规则归入二次规则而产生的矛盾,将承认规则的存在归结为人们的接受这样一个事实表面看是一种很好的解决办法,但却存在隐

患。因为既然承认规则的存在是人们的接受,但肯定存在不接受的情况,这种情况下怎么解决?哈特认识到了将承认规则的存在归为“事实问题”的这一窘境,他认为“无疑地,法官、政府官员与其他人日常的实践活动乃是承认规则所真实存在的地方”,“承认规则存在的形态,却必须是法院、政府官员和一般人民,在援引其所包含判准以鉴别法律时,所为之复杂但通常是一致的实践活动本身”(着重号为引者所加)。对这样的答案,如果我们继续追问,如果出现不一致时将如何鉴别是不是法律呢?哈特在别的地方确实提到,他认为“我们只要求体系中的官员或专家有这样的理解(也即理解成员不断变动之立法机构的资格规定——引者注);法院负有决定什么是法律的责任,以及律师是当一般公民想知道什么是法律时的咨询对象。”

在第二版的《法律的概念》的后记中,哈特通过反驳德沃金对承认规则的批评发展了承认规则。在后记中,哈特提倡一种“柔性的承认规则”,容许承认规则安置具有争议性的道德原则判准,强调在某一些法律体系中,道德原则可以作为判断法律命题是否为真的合法性条件。但是这样就与实证主义法学派主张的法律与道德分离的论旨相悖,哈特认为“法理论应该避免牵涉到探讨道德判断之一般地位的具争议性之哲学理论,……应该使下述之一般问题保持开放:道德判断是否具有德沃金所称之‘客观的基础’?因为无论对这个哲学问题的答案是什么,法官的义务都是相同的,那就是,对任何他可能必须做出决定的道德议题,做出最佳的道德判断”。哈特在这里的立场很明确,就是对道德有“客观的基础”保持开放,那么,承认规则的主要功能就是鉴别有效的法律规范的论述是否还能成立?在后面的论述中,哈特指出“就主张与道德原则或价值的一致,可以成为对既存法律的测试判准的‘柔性法实证主义’来说,这种判准是否真能发挥测试法

律的效果?或相反地说,它只能够为法院指出方向,要求法院以符合道德的方式来创造法律?”哈特在这里也仅仅是发出了种种疑问,而并没有给予回答。德沃金认为哈特未对“原则”的地位予以考虑,在此种挑战下,哈特似乎承认了使承认规则的道德效力判准成为法官造法的道德方面的指引,但前提条件是法官遇到的是“法律未规制的”案件。

最后,不得不提的是在本章的末尾,作者给了我们一个忠告:第一性规则和第二性规则的结合,使我们有了法律制度的中心,但是,这本身不能说明每一个问题,它们虽是“中心”但绝不是“全部”,法律的要素同时还包含着许多别的成分。

《爱的教育》读书笔记10篇

《爱的教育》读书笔记10篇 《爱的教育》是一本日记体的小说,以一个四年级男孩安利柯的眼光,讲述了从四年级10月份开学的第一天到第二年10月份在校内外的所见、所闻和所感,全书共100篇文章。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爱的教育》读书笔记,欢迎阅读! 《爱的教育》读书笔记1我看过很多书,但是当我翻开《爱的教育》这本书,里面一篇篇文章使我深受感动。让我感触到爱就在我们身边。 小说里的《侠义的行为》这篇文章让我最感动的人物就是残疾的科洛西。他平时不怎么说话,家里也非常穷。就靠他妈妈卖野菜过日子。在班里四个调皮的同学经常戏弄他,有时候用栗子壳扔他,有时候学他残疾的样子,科洛西都不会生气。但有一次科洛西,终于生气了,突然将摆放在课桌上的墨水瓶扔了过去。那同学敏捷地避开了,墨水瓶砸到了刚进教室的老师身上。得知原因后,老师斥责了四个调皮的学生。最后,经过老师的教育,那四个同学主动向科洛西道歉。 这一篇小说让我懂得了,别人有了困难,或者身体有了缺陷,我们不应该嘲笑,歧视别人,而应该多关心他,鼓励他,帮助他,让世界充满爱。 《爱的教育》读书笔记2今天我读了《爱的教育》中的《见义勇为的卡隆》深有感触。文中有一个红色头发一只胳膊残废的一位小男孩儿——克洛西和一位勇敢少年——卡隆。 一天班里的四个同学在捉弄克洛西,用尺捅他,往他脸上扔栗子壳,还骂他是“残废和怪物”。受尽欺负的克洛西爆发了,他随手抓了一个墨水瓶向他们砸去,没想到他们轻易躲开了,墨水瓶却砸到了刚进门的老师身上,就在老师责问时,班里每一个人站起来,但卡隆却站起来承担克罗西的责任,他的行为让我深有感动,世界上有多少向他这样的孩子? 许多人都在危急时刻逃避责任,把自己犯的错误推给别人,哪儿会有人替别人承担错误的人呢?我被他这种舍己为人的精神所深深打动,如果每个人都能学习他的这种品质,那世界将会有多好呀! 《爱的教育》读书笔记3当时在图书馆借来看的,没想到那么精彩,没看完,期限到了,我就买了一本青少版的,不过这本书的确好看。 这本书的作者是意大利的亚米契斯,主人公是一个叫安利柯的小男孩,里面还有富有正义感的卡隆,爱收集邮票的卡洛佩…… 当时我从第一页开始看,其实没什么精彩的,不过最令我有感的是每个故事都告诉了我一个道理,比如,万里寻母记讲述了一个小男孩不远万里只为见母亲,最后还把母亲给治好了,从此,一家人很快乐,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人要有孝心。 同时我也感到了父母兄弟姐妹的伟大,打从那后,我明白了很多道理呢。 如果你想从书中找到黄金屋,那你就要如饥似渴的读哦! 《爱的教育》读书笔记4父亲对恩里科讲述了学习是一件辛苦的事,但是世界上还有很多人都在学习,他们来自不同的职业,以不同的方式在学习。聋哑人和失明的孩子也在刻苦学习,也很盼望有一所学校给予他们知识。 全世界,从英国到印度,从加拿大到澳大利亚,成千上万的人都在学习。就像恩里科父亲说的,我们是一名士兵,书本就是我们的武器,班级就是我们的连队,学校就是我们的战场。把学习比作战斗,与全世界战斗,要成为一名优秀的士兵。不管是军人还是其他人,都应该接受知识的洗礼,知识能改变人生。 我们的学习生活与书中差不多,我们的目标不是超越一个同桌,一个班级,而是整个世界。如果我们停止学习,那么其他同学自然会超越我们。学习很重要,学习靠自己,学习是一件快乐的事。 《爱的教育》读书笔记5其中一篇讲了安利柯的朋友不小心把老人砸伤了,老师和同学没有骂他,而是鼓励他去向老人道歉,把邮票送给老人,老人病好后不仅把邮票还给他,

开学第一课的读书笔记三篇

开学第一课的读书笔记三篇 《开学第一课》读书笔记小时候,我的梦想很多,如果让我说,我可以洋洋洒洒的说一通:当科学家、当作家、当军事家……但绝大多数都是胡吹。因为我认为,梦想没什么重要,只是嘴上说说罢了。所以到昨天,我都没有一个明确的目标,指引着我,带动着我前进。但是,当看了《开学第一课》后,我的态度就转变了。因为我听到了几个让人难以置信的故事。 在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的时候一位父亲赶回家,想见见女儿,可他看见的却是一堆沙石。但他并没有马上灰心丧气,而是用他那沾满灰尘和消瘦的手,挖着沙石。一天过去了,两天过去了,就在第三天,他挖到了女儿的发卡,接着又从里边拉出了满头是泥的女儿周璇。他马上将女儿洗干净,并重新扎好辫子。 试飞英雄李中华在一次试飞当中飞机突然发生故障,还在漏油,随时都有爆炸的危险。他本来完全可以弃机跳伞。但李中华为了获取试飞的数据,并没有那样做而是冒险继续飞行,在险情发生之前,成功着陆,获取了宝贵的数据。 他们是靠什么做到我们正常人眼里不可能做到的事情呢?那就是梦想。这就是梦想,这就是梦想的力量!!那么,只要有梦想在前面引路,我们就一定能成功!!! 《开学第一课》读书笔记今年的开学第一课与众不同,主要讲的是自己的梦想,许多名人,残疾人和大企业家各自上台来说自己

小时候的梦想,是怎么实现的,最后成功没有。下面,我来介绍一下他们的梦想之旅。 他们当中,让我印象最深刻一个人就当数杨孟恒哥哥了,他在小时候就因为点击而失去双臂,当他快要绝望时,他的妈妈告诉他,其实,你和其他孩子没什么不一样的,站起来吧。后来,杨孟恒哥哥变的乐观了许多,从此,他有一个伟大的梦想,那就是在残奥会上夺得游泳比赛第一名,他每天辛苦练习,付出的总要比别人多好几倍。终于,到了残奥会竞选国家队的时候,残酷的命运有来到的杨孟恒哥哥的身边,他得了第9名而落选了。他再次绝望了,而这时,爸爸的一句话又让他重新站了起来。爸爸说:“追求梦想非常艰难,你只跌倒了第1次,还有第2次,第三次机会等着你,从新站起来吧,以后,杨孟恒哥哥又有了第二个梦想,那就是重新回到学校上学,考上一个好大学。两年多没有上学的杨孟恒哥哥再一次回到了校园,刚开始,他学校非常吃力,但追求梦想的信心和欲望一次次打败了失败,杨孟恒最终以中山市第1名的成绩考上了中山大学。他的梦想成功了! 《开学第一课》读书笔记漫长而愉快的暑假稍事即纵,我们又迎来了新的一学期。今天,两亿多名小学生把目光聚集在了长城的八达岭脚下的舞台上,观看了开学第一课。 今天的班会主题很简单,那就是——你有梦想吗?你的梦想是什么呢?着名演员章子怡、成龙的儿子房祖名、阿里巴巴网站的创始人马云、试飞英雄李中华等明星都回忆过去向大家述说自己的儿时梦想,他们几乎都实现了自己的梦想。这让我很高兴。

读《教学勇气》读后感

读《教学勇气》有感 读《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一书,说实话,手捧此书,很多时候心又游离于书外,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由于自己的才疏学浅,我觉得此书所讲的内容不易理解,感觉很深奥,需要专心、投入的边读边想,边想边读。关于教与学,一直以来都是大家一直探索的问题,而在这里,帕克·帕尔默比任何人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使我受益匪浅。无论对于教育者还是其他岗位的人,这本书都带领我们进入了一个新的领域。尽管如此,我也不能完全理解,更不能说出自己的多少感悟,只是对书中一些重要的观点有比较深的 印象而已。 人们出于情感的原因选择教师这个职业,他们深爱着自己的学生和课程。但是,教学上的种种要求却常常使得许多教师感到激情消退以致于无力教学。我们能不能也像一些优秀的老师那样,把爱献给孩子们,用心来教,为我们的教学注入鲜活的情感?帕尔默提倡需要发展教师职业的深层愉悦,这种深层愉悦的根基在于将教学工作融入自我完整之中,如果一项工作是我们内心真正想做的,即使辛劳也乐此不疲,工作让生活充实快乐,遇到的每一个问题都是自身成长的机会。所以,作为教师要学会与自己的心灵对话,我们经常故意漠视心灵发出的声音,结果心灵变得缄口,对待心灵有如待友之道,不是有计划、有目的的问询,而是平和、快乐地聆听。

只有教师能和自己的心灵对话,才有可能将心灵呈现在我们的学生面前,真正的教学才能发生。总之作为教师要保持心灵的完整,让教学成为自己生活乐趣的一部分,这是读此书后我最大的收获。 本书的一个最普通的信念:优秀教学不能被降格为技术,优秀教学源自教师的自身认同和自身完善。和一个最简单的前提:良好的教学不在于教学技巧的纯熟,真正好的教学源于教师正直、诚实的优秀品质。这让我对教学的实质有了一个更深刻的认识。读了《教学勇气》,我在作者的引导下逐渐回顾自己的教学生涯,拨开迷雾,认清自己的内心,即使是在寒风中摇曳的一点烛光,也坚信自己的光芒,自己的温暖那是给予一批又一批学生的关爱与呵护。我相信自己有勇气在教学中不断探索、不断发现。 相信很多老师都有过这样的感受,我们热爱教育,同时为教育痛苦。我们不辞辛苦,我们乐意学习,我们希望自己的教学生涯充满成功。但现实往往是不尽如人意。有时我们甚至想放弃,失去了继续努力的勇气。为什么会处于这样一种状态中呢?是学科知识的浅薄?是教育方法、技巧的缺乏,还是对学生的研究不够?反思中,我发现唯独缺少了对自己内心的关注。然而,帕尔默告诉我,核心问题是“认识自我”,是自我认同和自身完整。他说:“当我还不了解自我时,我就不了解我的学生们是谁。当我还不了解自我时,我也不能够懂得我的学科。”帕尔默说,要寻找一种与自己本性契

《课程与教学论》自制读书笔记(完整+重点)

课程与教学论复习资料 00467(简答题部分★66) 钟启泉、张华辽宁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一章课程与教学研究的历史发展 第一节课程研究的历史发展 第二节教学研究的历史发展 第三节课程与教学的涵义 第四节课程与教学的关系 一、选择: 1、课程与教学研究是教育研究中的基本核心领域。 2、美国博比特《课程》、《怎样编制课程》以及查特斯《课程编制》是课程独立研究诞生标志。 3、泰罗主义假设是:人受经济利益驱动,其特征是:效率取向、控制中心。 4、博比特是科学化课程理论的奠基者,内容为教育本质、课程本质、课程开发方法(活动分析)。 5、博比特:课程的本质:儿童准备完美的成人生活从事的活动及经验。 6、活动分析:把人的活动分析为具体的、特定的行为单元的方法。 7、博比特:课程目标即能力,是课程开发的基本依据,遵循效率原则。由具体化和标准化的知识、技能、习惯、价值、态度、鉴赏力构成。 8、贾德和桑代克确立“行为的—联结主义的学习观”,为“泰勒原理”奠定了心理学和方法论基础。 9、泰勒:“现代评价和课程理论之父”,出版《成绩测验的编制》、《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确立了“课程基本原理”和“评价原理”,统称为“泰勒原理”。 10、泰勒原理形成于“八年研究”:30年代经济大萧条,进步教育协会展开了旨在改革课程体制的实验研究,泰勒负责开发课程的一般程序和原理。11、泰勒原理的实质是对“技术兴趣”,“技术理性”的追求,创造性、学校实践的特殊性、教师和学习者的主体性被忽略。 12、50年末至60年末,西方指向教育内容现代化的课程改革运动即“学科结构运动”。诞生了“学术中心课程”。 13、布鲁纳《教育过程》确立了“学科结构运动”的理论基础与行动纲领。 14、学术中心课程是以专门的学术领域为核心开发的课程,由知识领域及其研究方法构成,其基本特征:学术性、专门性、结构性。 15、施瓦布、费尼克斯认为学科结构是“实质结构”与“句法结构”的统一。强调学术中心课程是课程现代化的最基本特征。 16、学术课程吸收杜威·进步主义·经验课程因素,确立了“同时诚实地尊重学科本身的逻辑和儿童的心理逻辑”的课程价值观。 17、施瓦布被认为是仅次于布鲁纳的倡导结构课程的第二号旗手,建立起实践性课程开发理论。18、施瓦布:课程由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四要素构成,相互作用构成“实践性课程”。是班级或学校的完整文化。方法是“课程审议”,即主体“课程集体”对具体情境中的问题反复讨论得出的。 19、课程审议三种艺术:实践、准实践和折中方式。 20、施瓦布“实践的艺术”包括“观察”和“问题形成”。“折中”是针对情境的特殊性对不同理论进行选择、修改、超越。 21、学校本位的课程开发,“课程集体”或“审议集体”是主体,课程集体中,教师和学生是核心,其兴趣和需要是课程审议的核心问题。 22、实践性课程本质是“实践兴趣”的追求,教师与学生得到尊重。 23、70年代课程开发由“怎样有效开发课程”转向“怎样理解课程”。被称为“概念重建主义课程范式”,追求“解放兴趣”。 24、“概念重建主义课程范式”的两种理论倾向:以现象学、存在主义、精神分析理论为基础;以法兰克福学派、哲学解释学、知识社会学为基础。25、第一个倡导教学论的是德国拉特克。特点:以教学的方法技术问题为教学研究中心、既依赖儿童心理又依赖学科知识的性质、确立了“自然教学法”、教授语言和科学是教学论的重要课题。 26、夸美纽斯是捷克·理论化、系统化的教学论的创立者。《大教学论》是标志,与拉特克同为启蒙时期教学论确立者。 27、法国卢梭为启蒙时期教学论的发展者。《爱弥儿》是柏拉图《理想国》后西方最完整主张自然教育和尊重儿童发现天性的教学论。 28、瑞士裴斯泰洛齐创造性发展卢梭的教育思想,主张:适应自然、自我发展、直观、教学心理学化。 29、教学论发展时代代表有赫尔巴特、杜威。德国赫尔巴特主张:观念心理学、任务是培养学生多方面兴趣、教学的“形式阶段”、教育性教学。 30、杜威确立了教育即经验的连续改造、教育是一种社会的过程、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四个哲学命题。经验课程形态是“主动作业”即着眼于儿童

爱的教育读书笔记

爱的教育读书笔记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让教育充满爱 --读《爱的教育》 关庙小学高军建 最近一段时间,我认真地阅读了《爱的教育》这本书。这是一部流传世界各地的着作,它是以一个小孩日记的方式来写的,虽然每篇的篇幅不长,但却都是一个个感人的故事,每一篇文章都使我受益匪浅。 可以说,这是一本洗涤心灵的书籍。吸引我的,并不是其文学价值有多高,而是那字里行间洋溢着的对祖国、父母、师长、朋友的真挚的爱,有着一种感人肺腑的力量。 这也是一本永远不会过时的书。它用爱塑造人,引导我们永远保持一颗勇于进取而善良真诚的心。 在我感动的同时,也让我想到了教育中的爱。 记得有这样一句话“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神”,也就是说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的本能,而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的。 它告诉我们:教育就是爱的别称,教育孩子就是爱孩子。 陶行知先生说:“爱是一种伟大的力量,没有爱便没有教育。” 爱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是教育成功的基础。 作为一名教育者,传播爱心,不仅仅是我们的一份责任,更是我们对学生、对社会的一份责任。我们应该以身作则,用自己的爱心来熏陶别人,把爱洒向每一个学生的心田。

爱是滴滴甘露,即使枯萎的心灵也能苏醒;爱是融融春风,即使冰冻了的感情也会消融。 教育是爱的共鸣,是心和心的呼应。只有热爱学生,才能教育好学生,才能使教育发挥最大限度的作用。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请你记住,教育——首先是关怀备至地,深思熟虑地,小心翼翼地去触及年轻的心灵”。 热爱一个学生就等于塑造一个学生,而厌弃一个学生无异于毁坏一个学生。老师不经意的一句话就可能会温暖他们冰凉的心,老师一句鼓励的话可能会影响他们一辈子。 虽然我们无法像太阳一样,将自己的光辉撒遍世界的每个角落,但我们却可以像母鸡爱护小鸡一样,关爱每一个学生。 今天,我们用爱心点燃了一盏盏生命的灯;明天,我们希望这些生命的光和热,能够温暖和改变更多的人。 让教育永远充满爱! 所以:教育,就是爱。 我想,这就是《爱的教育》这本书带给我的答案吧。

《小学语文新课标》读书笔记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 第一部分前言 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语文教育应该而且能够造就现代化社会所需的一代新人发挥重要作用。面对社会发展的需要,评价目的和方法等方面进行系统的改革。 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的改革,应以马克思主义和科学的教育理论为指导,总结我国语文教育的成改得失,借鉴各国母语教育改革的经验,遵循语文教育的规律,努力建设与现代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语文课程,在培养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等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 一、课程性质与地位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地位。 二、课程的基本理念 (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语,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二)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人们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教学勇气读后感范文(精选4篇)

教学勇气读后感范文(精选4篇) 教学勇气读后感范文(精选4篇) 读完某一作品后,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这时就有必须要写一篇读后感了!千万不能认为读后感随便应付就可以,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教学勇气读后感范文(精选4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教学勇气读后感1 有幸读了帕克·帕尔默著的《教学勇气》之后,使我的心灵为之一震,才明白自己对教学、教师认识过于简单,过于肤浅。《教学勇气》使我对教学,优秀教学和优秀教师有了更深一层的理解和认识。 帕克·帕尔默谈到教学中的困惑源自三个方面:学科,学生,还有自己对自我的认识。学科像生命一样广泛和复杂;学生远比生命广泛、复杂;而更为复杂的是教导自己认识自己。如果仅仅从学科和学生两个方面去认识教学工作的复杂性,作为一个教师只要精通学科知识,学习足够的教学技巧,使得自己处于引领学生精神的地位,我们就可以引导学生去复制这个世界。当我们对学科以及对学生的认识并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源自于我们对自我的认识,依赖于关于自我的知识。当我们不了解自我的时候,我们就不了解我们的学生是谁,也就不能懂得我们所教的学科。然而在我工作的时候,我和同事经常会抱怨现在的学生教起来怎么越来越难了,越来越多“来自地狱的学生”;课程改革对教师专业知识和专业技巧的要求越来越高了,都不知道该如何应对了。从这些抱怨声中我们可以看出我们仅仅从学科和学生的角度上理解教学,我们也是在这个角度上来进行着我们的教学,很少从认识自我这个角度来理解教学,去理解我所教的学科,去认识我所教的学生。在帕尔默看来我们教学的目的就是去简单的复制这个世界,而不是在改造这个世界。 这个世界是要不断向前发展的,我们要想让我们的教学的目的不仅仅去复制这个世界。作为教师就不能仅仅从学科和学生的角度上去理解教学,教师应该去理解自我的知识,认识自我,把自我和学生、学科联系在一起,形成一个共同体,去完成自己的教学工作。因此,一个优秀的教师不仅仅是有精深的学科知识,好的教学方法,正如帕尔默所说的真正的好的教学不能降低到技术层面,真正好的教学来自于教师自身认同与自身完整。在每

爱的教育读书笔记女老师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爱的教育读书笔记女老师 篇一:《爱的教育》读后感教师用 《爱的教育》读后感 ------韩佰 《爱的教育》自二十年代被夏丐尊先生译介来后,被誉为著名的儿童读物。为教育界及一般人士所喜读。 这是一部小书,这是一部巨著。意大利的文学在中华的译介,除了但丁那部著名的《神曲》,多少华章,尚不及这部小书对无数人的益处。 我是在去年读到这本书的,安立柯这个小孩子的所行所为、所思所想,让一个初经启蒙的少年胸中似乎有火焰在燃烧。那些书中的故事让我把它居为奇书一部,拿书中的章节向多少同学炫耀。 《爱的教育》其实包含了两个部分,即《爱的教育》和《续爱的教育》。前者是丐尊先生据日译本翻译,后者是亚米契斯的朋友所著,也是据三浦关造的译本来的,对前者是一个合适的补充。

这个补充体现在哪里呢?体现在二者的分别与心理进 展的连续性上。《爱的教育》是安立柯做小学生的心理记述,主人公是安立柯及其父母,续集则是他做中学生时的记述,主人公是他的舅父白契。正像译者所说的,可以看到,亚米契斯的《爱的教育》是感情教育, 软教育,而续集所写的却是意志教育,硬教育、《爱的 教育》中含有多量的感伤性,而续集中却含有较多的兴奋性。 夏先生的话比什么都能说明问题: “我在四年前始得此书的日译本,记得曾流了泪三日夜读毕,就是后来在翻译或随便阅读时,还深深地感到刺激,不觉眼睛润湿。这不是悲哀的眼泪,乃是惭愧和感激的眼泪。除了人的资格以外,我在家中早已是二子二女的父亲,在教育界是执过十余年的教鞭的教师。平日为人为父为师的态度,读了这书好像丑女见了美人,自己难堪起来,不觉惭愧了流泪。书中叙述亲子之爱,师生之情,朋友之谊,乡国之感,社会之同情,都已近于理想的世界,虽是幻影,使人读了觉到理想世界的情味,以为世间要如此才好。于是不觉就感激了流泪。 这书一般被认为是有名的儿童读物,但我以为不但儿童应读,实可作为普通的读物。特别地应介绍给与儿童有直接关系的父母教师们,叫大家流些惭愧或感激之泪。” 然而就是这部能让大家“流些惭愧或感激之泪”的作品,

教师第一课读书笔记

《教师第一课》读后感 通过一段时间对《教师第一课》的学习,我学到了很多知识。我意识到,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应秉承如家修身齐家,进而改良社会的传统,以孔子为榜样,以“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子”为朴素的人生之志,自觉传承科学思想、民主思想、人类伦理价值。在当前语境下要成为一个本真意义上的教师,必须要建立对学生的信任和对自我的信任。只有自觉地将自己的生命与学生的生命编织在一起,把自己的生命汇入正在形成的与倦怠,教育传统中,真正的摆脱种种虚无,才能过上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人的行为是由人的心理支配和指导的。作为教师,懂的必要的心理学原理和法则,对本职工作和自身的成长是有很大帮助的。鲍尔比的依恋理论认为,早期安全依恋对儿童发展有重要意义,对儿童的探索欲和能力的发展、儿童性格的发展、儿童情绪的发展、儿童的人际交往模式都有重要影。有学者认为,师生关系会成为儿童建立同伴关系的模式,良好的师生依恋关系能对安全性低的亲子关系起到补偿作用。 “师爱为魂,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每个教师都应遵守教师职业道德,给学生好的引导和示范作用。在社会转型文化多元的背景下,教师应从教师职业精神、师爱、师德三个方面加强德建设和师德修养。教师在教改科研中,收获幸福和优秀。教师专业知识和能力水平的高低是教学效益的最关键因素之一。教师要研究和学习学科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实践性知识、文化知识,扎根课堂,在课堂中观察研究,在课堂中做研究,在研究中反思教学。 写作,是思考生活、积淀经验、重塑自我的过程。对于教师而言,我们的灵魂需要通过表述来组建或重组。写作,能帮助写作者认识世界、认识自身。写作能够促进教师的深度阅读,积累科研素材,帮助我们梳理思绪,使人敏锐清醒,提升生命的境界。教师应该像写情书一样真诚的记录生活。教师应该记录平日教学中的教育足迹、思绪历程,将稍纵即逝的生活转化成永恒的文字。一个学生是一个丰富的世界,每一个孩子身上都有闪光点,教师应努力从他们经历的种种事情中提取出教育的积极意义。一位特级教师曾说,年轻教师要想快速提高自己,最好的办法就是带支录音笔进课堂,下课后再放给自己听。他提醒我们,像名家学习固然能提高自身,但我们更应通过回顾自己的课堂,反思不足,完善自身。教师应从自己的课堂获得最快的进步。写作,应该成为教师的一种生活方式。 口才是教师的第一能力,谈吐是教师的第二外貌。教师的语言表达是教育中最伟大的艺术和最有震慑力的武器。一位语音标准、口齿清晰、风趣幽默、说话得体的教师必会对学生的精神世界产生深远影响,教师的语言是一门高深的学问和艺术,其表现形式没有固定的范本和僵化的格式,每位教师都应在自己的语言中发挥创造性。优秀的教师,能让学生陶醉于教师的言语中,不知不觉的学习知识,培养了能力,熏陶了情操。教师的语言要符合语言表达的基本要求,普通话标准,音量与语速适中,简洁、幽默、含蓄,应变、自嘲、体态。教师的语言要起承结合,与学生谈心时善于使用欲擒故纵、声东击西、苦肉计;与家长交流必须要注意:双方的交流是互动,不是告状;尊重家长,不吭不卑。 孔子认为“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在教育过程中,与人交往可以增广见闻促进学习。现代心理研究认为良好的教师交往使教师获得心理上的满足,可以让教师在愉快的环境中完成教学活动。可以促使教师在与他们人的相处中促进自身的专业成长,可以让教师在与学生的日常接触中对学生的知、情、意、行

教学勇气读书笔记

教学勇气读书笔记 1、教导自已认识自我 “然而另一些时候,教室却如此毫无生气、充满痛苦和混乱——而我却对此无能为力——此刻的所谓教师就像无处藏身的冒牌货。于是敌人远处不在——那些格格不入的学生,那些我自以为熟知的学科,还有那有赖此业谋生的个人苦衷,都与我作对了。”想不到名人也有这种情况出现,我还以为就是我们这些平庸人才会出现毫无生气的教室。在平时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不知遇到多少次是这样的情况,多么沉闷的课堂而又那么无耐,以致我们有时会厌卷教学,怕给学生上课。 “这本书适合这些教师:他们体验过快乐和痛苦的时日,而且其痛苦时日承受的煎熬仅仅源自其所爱;本书适合这些教师:他们不愿望把自己的心肠变硬,因为他们热爱学生、热爱学习、热爱教学生涯。”那是肯定的。不“热爱学生、热爱学习、热爱教学生涯”,根本不会想认真读这种书,不会去想改变自我,这样的书不会引起读者的共鸣。 在这里帕尔默讲了引起教师困惑的三个主要原因:认识学科、认识学生、认识自我。“首先,我们教授的学科是像生命一样广泛和复杂的,因此我们有关学科的知识总是残缺不全,无论我们自己如何致力于阅读和研究,教学对控制内容的要求总是使我们难以把握。其次,我们教的学生远比生命广泛,复杂。要清晰、完全地认识他们,对他们快速作出明智的反应,需要融入鲜有人能及的弗洛伊德和所罗门的智慧。”第三个原因:“我们教导自己认识自我” “而就优秀教师而言,认识自我与认识其学生和学科是同等的重要的”。同时阐述三者的关系,强调了认识自我的生要性。“当我不了解自我时,我就不了解我的学生是谁。我只会在我经受不了检验的生命阴影中,透过重重的墨镜看学生——而且当我不能够清楚地了解学生时,我就不能够教好他们。当我还不了解自我时,我也不能够懂得我教的学科——不能够出神入化地在深层次、个人的意义上吃透学生科。” 2.教师的内心世界和外部景观 “教师很容易成为被攻击的目标,因为他们是如此普通且无反击之力的群体。”的确如此,教师是社会中的弱势群体,没有金钱,更没有权势。特别是当今的中国,教师的地位和权利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 “在匆忙的教育改革中,我们忘记了一个简单的事实:如果我们继续让称职的教师所如些依赖的意义和心灵缺失,仅仅依靠增加拨款、重组学校结构、重

现代课程论的读书笔记

现代课程论的读书笔记 现代课程论的读书笔记1 德国的合科教学引起了世界的关注,随后美国也出现了打破传统学科的框架,试图采取巧大单元的方式将课程整起来的动向。 推进这一运动的进步主义教师认为,课程编的基础必须是学习者经验本身。即,课程不应当是由一组学科编成的学科课程,而应当是包括了儿童的学习活动在内的一连串的生活经验。 这种“经验课程”的理念同赫尔巴特学派理念是对果立的。这样,便开始出现了赫尔巴特学派的统整与经验课程折衷起来的形式。即形成了广域课程或核心课程的课程。这种广域课程采取的方法是,将具有逻辑相关性的一组学科归纳成社会、理科、美术、人文一类的若干主要领域。 到了20世纪60年代,出现了源于美国的理科课程改造的世界性的教育改革运动,它表现为两潮流。 一是改革学校制度,以便最大限度地发掘尽可能多的儿童的智慧潜力。 二是改革课程,改变传统的课程模式,把现代的科学、技术、文化的成果更完整地、及明地反映在学科结构之中。表现为两个特点: 1.压缩科学的古老层部分的内容,加强“新生层”,充实学科内容; 2.根本地改造学科课程,从学校教育的最初阶段开始,就要在教材中引进儿童也能理解的同现代科学息息相关的一般原理和思想。

现代课程论的读书笔记2 “没有人拥有真理而每个人都有权利要求被理解”,这一课程理想之中教师是领导者,但只是学习者社区之中一个平等的成员。 多尔所设想的课程为具有四R特点的课程:丰富的(rich)、回归性的(recursive)、关联的(relational)、严密的(rigorous)。丰富性来自于课程的开放性和假设性,为合作性对话探索提供了多重领域。回归性很重要,一种丰富的课程产生于对自身予以反思所带来的丰富性和复杂性之中,而且,从杜威的观点看,回归性为经验的反思性再组、重构和转变提供了机会。关联性指的是对观点和意义之间联系的不断寻求,并考虑历史和文化背景与关系感知之间的联系。严密性成为对可供选择的关联和联系的有目的的寻求。 实质上,多尔所提出的后现代的、过程导向的教学与课程观建立于建构主义和经验主义的认识论基础之上,在这一认识论之中,我们以共同的历史为背景参与到彼此之间的会话之中,通过多重解释和转变而寻求意义。 作者深刻批判了西方受工具理性所支配的课程理念与课程体系,认为这种课程理念与课程体系已沦为一种封闭性的科学教条,成为现代工业生产体系的一个环节,教育与课程从而被彻底工具化了,教育与课程的内在价值—促进人的心灵成长的价值被彻底泯灭。作者进而提出了一种超越现代科技理性的课程观—后现代课程观。 这种课程理念创造性地运用了混沌学、过程哲学等思潮,提出了以“丰富性、“回归性”、、“关联性”、“严密性”为标准的后现

《爱的教育》读书心得5篇

《爱的教育》读书心得5篇 篇一:《爱的教育》读书心得 《爱的教育》是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的一部著作,这部书很有意思的是作者以一个小学生的名义,通过日记本的形式,讲述了很小的故事,然后将爱的教育融入这些故事,用以培养年轻一代的思想情操。 首先《爱的教育》的书名使我思考,在这纷纭的世界里,爱究竟是什么?带着这个思考,我与这个意大利小学生一起跋涉,去探寻一个未知的答案。一个四年级小学生在一个学年十个月中所记的日记,包含了同学之间的爱,姐弟之间的爱,子女与父母间的爱,师生之间的爱,对祖国的爱使人读之,尤如在爱的怀抱中成长。 爱,像空气,每天在我们身边,因其无影无形常常会被我们所忽略,可是我们的生活不能缺少它,其实他的意义已经融入生命。就如父母的爱,恩里科有本与父母共同读写的日记,而现在很多学生的日记上还挂着一把小锁。最简单的东西却最容易忽略,正如这博大的爱中深沉的亲子之爱,很多人都无法感受到。爱之所以伟大,是因为它不仅仅对个人而言,更是以整个民族为荣的尊严与情绪。《爱的教育》一书中描写了一群充满活力,积极要求上进,如阳光般灿烂的少年。他们有的家庭贫困,有的身有残疾,当然也有一些是沐浴在幸福中的。他们从出身到性格都有迥异之外,但他们身上却都有着一种共同的东西对自己的祖国意大利的深深的爱,对亲友的真挚之情。这里面不能忽视的是每个月老师读给那群少年听的精神讲话。这一个个小故事,不仅使书中的人物受到熏陶,同样让我这个外国读者也被其中所体现

出的强烈的情感所震撼。而面对我们的教育,爱应该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是教育成功的基础。读了《爱的教育》,我走入恩里科的生活,目睹了他们是怎样学习,生活,怎样去爱。在感动中,我发现爱中包含着对于生活的追求。 希望更多的人去感受一下朴实语言中深厚的爱,我想这部好小说将会把这种美好的感受带给更多更多的人。 篇二:《爱的教育》读书心得 《爱的教育》是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思采用日记的形式(记录一个学年十个月的日记)以孩子的口吻来写孩子的生活和思想。其中也有父母写给孩子的,我也称这部分为亲子共写日记。这跟我们现在大部分孩子把日记锁起来、藏起来不让家长看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我建议家长和孩子都看这本书。 本书通过描写四年级小学生安里克身边发生的各式各样感人的 小故事,反映了意大利中下层人民穷苦、朴实、友爱的品德。书中提倡爱国、勇敢、善良、宽大、无私和博爱等精神。我认为作为一名老师,爱的这种教育方式永远不应该远离我们。去爱我们的每一个学生,关心他们的成长,为他们每一点进步而欣慰。 我非常欣赏书中提倡的几种爱的教育方式,他没有长篇大论的说教,只是拿很简单的事实教育身边人。比如说:在爱国教育方面,校长常常带着学生去看路过的军队,向军旗行礼。在助人方面,书中主人公的母亲休息日常带安利克去贫民窟送衣服、食物。父母乐善好施的行为教育安利克要从小帮助有困难的人。尊敬师长方面、父亲带安

课程理论读书笔记

课程理论读书笔记 《课程理论—课程的基础、原理与问题》读书报告 作者简介: 施良方,原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与特殊教育学院院长,教授,博士 生导师。全国教育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全国教学论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全国课程专业 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全国教育实验研究会理事,我国著名的课程论,教学论,学习论专家。1997年11月15日在华东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与特殊教育学院举行的会议上作报告时,因脑血管破裂,不幸殉职,年仅45岁。 施良方教授参加了国家“七五”重点课题《教育学文集》的编辑工作,文集共30卷,耗时5年。他还主持过1项国家“八五”重点课题,2项国家“九五”课题和1项上海市 教委“九五”课题,硕果累累。施良方出版专著3部,译著2部,教材1部,发表重要学 术论文和译文100多篇,是一位在中国教育理论界造诣很深,享有很高声誉的著名专家。 《学习论》、《课程理论》和《教学理论》是施良方教授的经典著作三部曲,在中国 教育界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课程理论》是我国第一本提供了课程理论分析框架的经典 之作,同时也是深化与发展我国课程教学领域研究的一个重要标志。最近认真研读了该书,收获很大。第一遍读,翻的比较快,主要收获是理顺了全书的结构,形成了一个课程论体 系的架子。第二遍读,结合之前学习的课件和笔记进行了认真研读,争取能深入理解内容,丰富了脑中的课程论体系。第三遍读,则是选取了几个自己比较感兴趣的问题继续认真阅读,并结合自己的经验进行了具体分析。接下来我将汇报我的一些收获。 首先对本书的基本内容结构进行一下梳理。全书重点论述三方面问题,也就是本书的 全称“课程的基础、原理与问题”。第一编“课程的基础”分为三章,对课程的三个基础 学科心理学、社会学、哲学,分别从历史的考察、现状的分析和理论的探讨这几个方面作 了阐述,为课程提供了一个较为全面的理论背景和基础。第二编“课程编制的原理”共四章,分别探讨了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从而使读者对整个课程编制 过程有一个比较完整的理解。第三编“课程探究的形式”有三章,分别介绍了三种有代表 性的课程编制模式。第四编“课程理论与研究”的三章分别论述了课程理论的构建工作、 实践中的一些基本问题,以及课程未来发展的趋势。 接下来,谈谈收获和对几个问题的思考。 (一)、什么是课程? 课程是一个使用广泛又有多重含义的术语,没有人会觉得自己不知道课程是什么,但 如果要对它进行精确的界定,并被大家所认可,是很不现实的。本书对几种课程的定义进 行了详细的说明,包括课程的词源分析、几种典型的课程定义、课程定义的方式等,论述 的比较详细,我在此不做赘述。通过对课程定义的辨析,我们不是要得出一个统一的、精 确的界定,而是为了说明:每一种有代表性的课程定义都有一定的指向性,即都是指向当

教育名著-读书笔记

爱你需要勇气 ——读《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有感 隋福太 读了《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这部书,就仿佛跟着作者进入到了教学中未知的“自我”领域进行一次旅行。美国教育家帕克. 帕尔默在一系列富有洞察力和说服力且充满激情的著作中,加深了我们对什么是教育与受教育者的理解。 帕克在他的《教学勇气》一书中这样说:越热爱教学的老师,可能就越伤心!很多教师非常热爱教学,但他们却时常遇到很多困难,并因此感到无助和恐惧。是的,我们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初上讲台时如履薄冰的紧张,辛苦的付出得不到相应回报时的烦恼,满腔的热忱得不到理解时的苦闷,在理想和现实的巨大落差面前的无奈。有时,那热爱教育的心会怀疑、会动摇、会退缩。 作为一个教师,该如何在热爱教学的同时又不失勇气呢?这种勇气又来自哪里呢? 帕克以他的实践经验给出了我们答案:他提出了作为一个教师,在教学方法和技巧之外一个特殊的、不被人重视的领域——教师的内心。他指出了好老师与不好老师的区别:他认为,好老师有一共同的特质:一种把他们个人的自身认同融入工作的强烈意识;而不好的老师把自己置身于他正在教的学科之外——在此过程中,也远离了学生。而好老师则在生活中将自己、学科和学生联合起来,也就是说,好的教师具有联合能力,他们能够将自己、所教学科和他们的学生编织成复杂的联系网,以便学生能够学会去编织一个他们自己的世界。好老师形成联合不在于他们的方法,而在于他们的心灵——即人类自身中整合智能、情感、精神和意志所在。帕克是这样生动地描述这种联合能力的:“当优秀教师把他们和学生与学科结合在一起编织生活时,那么他们的心灵就是织布机,针线在这里牵引,力在这里绷紧,线梭子在这里转动,从而生活的方方面面被精密地编织伸展。”他进一步阐述,对热爱教学的教师来说,教学牵动着教师的心,打开教师的心,甚至伤了教师的心——越热爱教学的老师,可能就越伤心!教学的勇气在于有勇气保持心灵的开放,即使力不从心仍然能够坚持,那样,教师、学生和学科才能被编织到学习和生活所需要的共同体结构中。 作为一个教师,我们很容易理解他的这种所谓的“联合力”,每一个教师,不论他优秀与否,肯定都过几节自己满意的课,这些成功的课是他把自身、学科和学生结合得最完美的。帕克认为:好的教学来源于教师的自身认同和自身完整。对优秀教学而言,解决教师的自身认同和自身完整问题比技巧更重要。 作为教师,想要成长,想要做个好教师,该怎样才能找到自身、学科和学生的最佳结合点呢?以我对本书的理解及自己的教学经验,我认为主要有以下三点:1)勤学习。 作为一个教师,必须不断地学习。不仅要学习专业知识,还要学习教学理论。不仅要向书本学习,还要向生活学习,向我们的学生学习。谈到向学生学习,许多老师可能会皱起眉头感叹:我们的学生真是一代不如一代了!我们的学生真的是一代不如一代了吗?当我们的学生坐在电脑前娴熟灵巧玩着游戏,嘴里唱着周杰伦的说唱词的时候,我们不得不承认他们有优于我们的能力。帕尔默的发现是:教师要让自己处于不断的自我更新、自我变革之中。如果不学习,教师很快就会陷入不适应、不稳定、不平静的恐惧之中。正如《孙子兵法》说的“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这里的知己、知彼主要通过学习。 2)多钻研。 教师要钻研教材、教法、研究我们的学生,特别是在备课的时候,要把握教材的要求、重点、难点,了解学生的实际认知,以学生容易接受的方式,将知识传授给学生。正如那些名师所说:一堂精彩的课,功夫在课外。例如,听名师于漪老师的课,可看出她的功夫全在课外,首先是修身、好学,而后是管理自己的课堂。俗话说“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实践是教学的主要阵地,帕尔默就是以他的导师为榜样,在漫长的实践中不断反思,寻找到一种与他的本性更契合的教学方式的。 3)保持心灵的开放。 帕尔默认为:对优秀教学而言,解决教师的自身认同和自身完整比技巧更重要,作为教师,我们要成长,就必须作一些学术以外的事:交流内心生活。“今天我们怎样当教师?”——许多人都问过于漪这个问题。她的回答是,首先必须追求人格的完美。于漪的这种人格的完美与帕尔默的自身认同和自身完整应该是一致的。一个优秀的教师,他的心灵应该是开放的,他有勇气把他的一切展示给学生,包括他的思想、他的内心世界,他不仅在教学科,而是在教自己——即展示自己。陶行知说:生活即教育,教育即生活。生活中有教学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财富。 帕克告诉我们,教师的威信、教师在课堂的那种泰然自若的定力,来自教师的内心。当教师唤回了自身的认同和自身的完整时,也就是他的人格趋于完美时,就有机会在学生们的内心获得默契的回应和共鸣。因此,教师应该经常与自己的内心对话,以各种可能的方式倾听来自心灵内部的声音,这样我们才有资格深入到学生的内心世界,这不只是为了我们的工作,更是为了我们自己的健康。正如帕克所说:“方法固然重要,然而,无论我们做什么,最能获得实践效果的东西是,在操作中去洞悉我们内心发生的事情。我们越熟悉我们的内心领域,我们的教学就越稳健,我们的生活就越踏实。” 有这样一句话:“如果你热爱你的工作,你就是它的主人;如果你恨它,它就是你的主人。”愿我们都热爱自己的工作,愿我们都能找到教学的勇气、保持教学的勇气——无所畏惧,勇往直前!

课程理论读后感

《课程理论——课程的基础、原理与问题》读后感 任何教育过程都涉及知识、技能、能力、态度或情感等方面的因素,即都涉及“教什么”的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说,课程的问题是教育上的一个永恒的课题。本书作者施良方先生通过对课程的心理学、社会学和哲学基础的探讨,对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整个编制过程的分析与反思,对课程理论体系和研究范式的思索,对课程一些基本问题的探讨,对课程的历史、现状的剖析以及对未来课程的展望,从而确立起一个比较完整的课程理论的框架,为我国课程理论的发展与完善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本书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就课程定义及其课程理论进行概述性的阐述;第二部分分析课程的基础,主要探讨了课程与心理学、社会学和哲学三大学科的关系,及其相关学科流派对课程理论的影响与启示;第三部分对课程编制的原理及其程序进行了分析,就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的“泰勒的课程模式”的相关理论进行了探讨;第四部分对课程探究的形式进行了分析,主要有过程模式、实践模式和批判模式,分析其原理,并对其进行相应的批评和反思;第五部分是关于课程理论与研究,谈到课程理论的构建,课程的基本问题(课程的分类问题等相关问题),以及课程的未来挑战和未来课程面临的问题。 一、绪论 本书的《绪论》通过对几种主要的课程定义的剖析,使读者对课程处论探讨的基本对象有所了解,以帮助读者形成或澄清自己的课程定义。书本在绪论中首先对课程的定义做出了探讨,但是作者也提到,要得出一个精确的并为大家所认同的课程定义,这既不现实,也不可能。对待现存各种课程定义的一种合适的方式,是仔细考察人们是如何使用“课程”这个术语的,以及这些定义的实际含义,这有助于拓展我们对课程的理解。所以作者在追溯课程定义的历史渊源基础上,归类了过去六种典型的课程定义:1、课程即教学科目;2、课程即有计划的教学活动;3、课程即预期的学习结果;4、课程即学习经验;5、课程即社会文化的再生产;6、课程即社会改造等。上述各种课程定义,从不同的角度或多或少都涉及到课程的某些本质,但也都存在明显的缺陷。在作者看来,与其对各种课程定义冲突程度做概念上的分析,不如去考察一下给课程下定义的方式,这将有助于我们对课程的认识。 在书中,作者对课程定义的方式做了一番探讨,使读者了解了课程从规划、设计到实施,从课程决策者、编制者到教师和学生,经历了好几种转换。事实上,有些课程定义关注的是某一层次上的课程,而有些则把焦点放在另一层次上。当然,关注不同层次上的课程,本身也反映了定义本身的基本观点和取向。我们在探讨课程时应注意到,既然课程存在于不同层次,若如我们只注意某一层次而完全忽略其他,则不但见不到课程的全貌更有扭曲课程的危险。作者在此不是为了得出一个精确的课程定义,而是为了说明:每一种有代表性的课程定义都有一定的指向性,即都是指向当时特定社会历史条件下课程所出现的问题,所以都有某种合理性,但同时也存在着某些局限性。而且,每一种课程定义都隐含着作者的一些哲学假设和价值取向。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重要的不是选择这种或那种课程定义,而是要意识到各种课程定义所要解决的问题以及伴而随之的新问题,以便根据课程实践的要求,做出明智的决策。 二、课程的基础 作者指出,所谓课程的基础,是指影响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的一些基本领域。考察课程的基础,实际上是要确定课程知识领域的外部界线,确定与课程最相关的和最有效的信息来源,也就是说,要确定课程的基础学科有哪些。然而,仅仅考察基础学科有哪些种类还是不够的,我们还需了解这些基础学科与课程的种种关系,以及对课程的实际含义。 把心理学、社会学和哲学作为课程的基础或基础学科,是大家比较公认的。“这些基础学科能使课程理论和实践工作者更仔细地分析所提议的或所实施的课程计划,并更好地为之辩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