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现代主义服装风格
后现代主义思潮对服装设计影响之探讨

20 年第 1 0 主 义 思 潮 对 服 装 设 计 影 响 之 探 讨
孙 宝 芹 , 惠娥 梁
( 江南大学 纺织 服装学 院, 江苏 无锡 2 4 2 ) 1 1 2
摘
要 : 装 设 计 的 发展 离不 开 各 种 文 化 理 论 和 艺 术 思 潮 的 深 刻 影 响 。后 现 代 主 义思 潮 的 出现 , 传 统 服 装 形 象 、 服 对 服
观念 , 青人 开 始穿 男 女一 样 的衬 衫 和裤 子 , 装 款 式 开 始呈 现 年 服
设计的高级女装 . 中运用 大量的亚 洲元素与 其他风格 的大胆 其 混穿来 营造 一种全新 的 民族 风。这一 季服装 中黄、 红、 玫 湖蓝、 中绿 、 大红等色彩被大面积使 用 , 种色彩 被随 意堆 砌 , 计师 各 设 通过各种民族图案、 条纹 、 格子纹的分割与重叠使 各种浓烈 的色 彩得以混融 , 形成一场视觉盛宴 , 使其作品呈现出雍容华贵又不
va )时 的“ ” , eu ” s 型 到克里斯蒂安 ・ 奥 ( hi inDi ) 计 的 迪 C rt o 设 sa r “ 新风貌 ( e ok ” N w L o ) 都体现 出 当时服装具 有 的独特形 象 。而 受后现代主义的影 响, 服装 的形 象似乎变得越来 越模糊 了, 现代 主义完整 、 一的服装 廓形 被打破 , 统 具有清 晰轮廓的时装 已不再 受到推崇 。后工业社会文化 ( 自我表现 、 自我满足 、 自我实现 ) 的
中轴 原则 实 质 上 是 一 种 反 制 度 、 反规 范 的原 贝 , 体 的 主 体 性 被 0个
当作是否满 足的尺度 。年 轻人追求 的 是标 新 立异 、 与众不 同
的设 计 。 让 ・ 罗 ・戈 尔 捷 (enP u Ga le) 胆 地 推 行 内 保 Ja a l ut r 大 i
浅析后现代主义设计的风格特征

CHINA PACKAGING | ARTTHEOTY摘要:后现代主义设计是对现代主义设计的简单的几何型风格和功能主义、技术至上论的批判和超越,它强调设计的文化意味和人文特性,是对现代主义的觉醒、反叛和矫正。
后现代主义设计运用隐喻和象征、多元化和文化装饰主义以及新旧糅合折衷的设计手段,从新的角度展示了后现代主义设计超越性、创造性特点。
襄破锅:后现代主义设计;风格特征;人性化设计;多元化;折衷主义【作者简介】1. 肖发展,西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艺术设计理论与实践。
2. 樊宇翔,西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2018级环境设计1班,研究方向:设计艺术。
浅析后现代主义设计的 风格特征■文/西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肖发展樊宇翔自20世纪60年代,西方世界对工业社会的自我反省进入了高潮,对 300年工业文明和现代主义普遍不满,希望以新人文背景下的真实复杂 情感代替单一纯粹的功能主义审美形式,提倡以人的多元性发展来代替 科学逻辑所提供的单一选择性。
后现代主义思潮便应运而生,这种思潮 既是一种社会心理的自觉行为,也是对文化艺术的积极超越和矫正。
试 图将技术生产方式从现代主义的逻辑中摆脱出来。
后现代主义(P o s t m o d e r n i s m ) 设计运动始发于建筑领域,因为建筑和设计与生活的距离 最近,对文化和思想变革的感受和反应也更加真实、敏锐和迅速。
从六十年代开始,年轻的建筑师对现代主义建筑的冷峻和与人疏离 的风格产生厌倦,人们对密斯•凡德罗那种充分展示力度和刚性的火 材盒式建筑造型强烈不满,当现代主义设计成为一种“国际式风格”的时候,人们充满压抑而无可逃遁。
美国建筑家罗伯特•文丘里于1966年 出版的《建筑的复杂性与矛盾性》一书阐明了自己的设计思想。
“1977 年,建筑评论家查尔斯•詹克斯发表《后现代建筑的语言》,更直接地 宣称:‘现代建筑己经死亡’,并对后现代主义设计的话语体系作了系 统的探索[1]”。
后现代主义风格

二、后现代主义设计的装饰风格后现代主义设计语言富于感性和装饰美,与现代主义设计的理性主义反装饰风格形成鲜明对照。
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设计对于装饰的不同态度,既是设计理念、美学趣味的相异,又与它们置身其间的社会文化环境相联系。
20世纪初期,当时设计界面临的是找到适于机器工业生产的产品形式风格。
经过世纪初的德国工业联盟,到二、三十年代的荷兰风格派、俄国构成主义和包豪斯学校的探索与努力,最终形成了以功能主义与理性主义为基本特征的现代主义设计理念与风格。
设计的功能主义理念是指产品的造型由它的功能所决定,产品以突出实用功能为特点。
其美学理念认为,一个完全满足功能的物品自然是美的。
现代主义设计语言多用几何造型,抽象而简明,形式表达简约、克制而单一。
20世纪初至20世纪中期之前,对于尚处于生产型社会的西方各国来说,低成本且可以批量生产是对产品的基本要求,因而以功能主义为核心、风格单纯明快而无装饰、适于机械化生产的现代主义产品,由于其对标准化、系统化的工业化大生产的适应,成为20世纪上半叶最具代表性与影响力的产品类型。
现代主义设计以功能为中心,凡与功能无关的一律视为不必要和多余,美国建筑师路易斯·沙利文( Louis Sullivan)提出的“形式服从功能”(form follow function)是功能主义最简洁也最有影响的表达。
现代主义设计持有明确的反装饰态度,甚至将装饰视为一种罪恶。
维也纳建筑师阿道夫·卢斯(Adolf Loos)提出“装饰就是罪恶”的观点,他认为“装饰是对劳动力的浪费,因此也是对健康的浪费……今天,它还意味着浪费材料和浪费资金……”[2]追求朴实无华,反对装饰,反对铺张浪费是现代主义设计师的共识。
由于对产品低成本的坚持以及反装饰的态度,现代主义设计被认为具有理想主义与民主色彩。
到20世纪60年代,现代主义设计已逐渐丧失其原有的前卫性、革命性,人们对它冷漠、单调、乏味的风格感到厌倦,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注重装饰、追求个性表达的后现代主义设计应运而生。
广义的后现代主义

波普运动—一种流行文化的开始
“最近几十年中,没有任何一场艺术运动比在年代末年代初发生在纽约和伦敦的 后来被称为波普艺术的运动那样在一个通俗化的水平上与应用艺术如此无法分割 地交织在一起。” “”一词是””的变体。意思是通俗的、流行的、大众化的。 波普艺术主要发生在美国和英国,最早的波普艺术品被公认为英国画家理查德。 汉弥尔顿年制作的一幅小型拼贴画《究竟是什么使得今日的家庭如此不同?如此 有魅力?》 通俗的、短暂的、易忘的、低廉的、大量生产的、年轻的、机智诙谐的、性感的、 诡秘狡诈的、有刺激和冒险的、大企业式的。 波普艺术充满了战后一代对传统文化的反叛。
年,由日本设计师山崎实设计的普鲁帝·艾戈()公寓被拆毁,标志着现代主义建 筑风格的结束,美国评论家、建筑家查尔斯·詹克斯( )大声喊到:“现代主义死 了。”从此,首先在建筑界鲜明地打出了后现代主义风格的旗帜,而后影响到平面 设计和产品设计,产生了后现代主义设计运动,并于年代走向顶峰。其中,以利用 历史装饰动机进行折衷主义式装饰的“狭义后现代主义”到年代初期开始衰退,而 注重对经典现代主义的批判和挑战的“广义后现代主义”则一直延续至今。
后现代主义与当代设计
后现代主义设计风格
从世纪年代至今。
美国社会学家丹尼尔·贝尔( ,—)在他出版了年的《后工业社会之来临》一书中首 次提出“后工业社会”一词,它界定了战后年代出现的一系列社会变革。从设计领 域中观念变革的角度,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功能结构方面的一系列科学的、物质的法则、规律和原理, 已经迅速为设计者所掌握,结构的合理性,功能的适用性已不再成为设计中的难题 用来判断设计水平的高低。艺术上的趣味、风格重新提到消费者的面前,工业品被 要求具备文化的品格,成为一种文化的象征,并且在人为环境中产生审美的感情效 应。
后现代主义风格

世界现代设计史——后现代主义风格姓名:班级:1 学号:号指导老师:目录:一、后现代主义风格1.1后现代主义风格的产生 (01)1.2后现代主义风格设计特征 (01)1.3现代主义风格与后现代主义风格比较 (01)1.4后现代主义与工业设计 (03)1.4.1工业设计中的后现代主义 (03)1.4.2工业主义后现代表现的风格 (03)1.5工业主义后现代代表人物及作品 (03)1.6我对后现代主义风格的认识及展望 (03)二、代表人物2.1埃托.索特萨斯 (04)2.1.1人物简介 (04)2.1.2代表作品 (04)2.1.3作品赏析 (04)2.2亚历山大.曼蒂尼 (05)2.2.1人物简介 (05)2.2.2作品赏析 (05)三、对比埃托.索特萨斯与亚历山大.曼蒂尼3.1相同点 (06)3.1.1设计目标 (06)3.1.2设计风格 (06)3.1.3设计理念 (06)3.1.4产品特征 (06)3.2不同点 (06)3.2.1设计范畴 (06)3.2.2设计用色 (06)总结 (06)一、后现代主义风格的产生后现代主义是西方20世纪七十年代兴起的一个设计运动流派,最早出现在建筑领域,形成于美国,很快波及到欧洲及日本,经过30多年的发展,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体系和理论基础。
根据各种描述、争论的文章来看,后现代主义并没有严格的定义,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即它们都是西方工业文明发展到后工业时代的必然产物,都是对现代主义的批判和反思中产生出来的,是对现代主义的反动或修正。
后现代主义设计风格不断发展,逐渐由建筑领域扩散到其他的设计领域尤其是工业设计领域。
一 后现代主义风格1.1后现代主义风格的产生后现代主义是西方20世纪七十年代兴起的一个设计运动流派,最早出现在建筑领域,形成于美国,很快波及到欧洲及日本,经过30多年的发展,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体系和理论基础。
根据各种描述、争论的文章来看,后现代主义并没有严格的定义,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即它们都是西方工业文明发展到后工业时代的必然产物,都是对现代主义的批判和反思中产生出来的,是对现代主义的反动或修正。
服装结构中的解构主义

服装结构中的解构主义解构主义的来源解构主义(Deconstruction),顾名思义,有着“分解与构成结构”的意思,解构主义一词是与结构主义(Constructionism)相对的,可认为是对结构的破坏与重组。
解构主义的产生与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密不可分说到解构主义的来源,要从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说起。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正是现代主义和国际主义从鼎盛而走向瓦解的时候。
随着社会物质财富的膨胀,精神审美要求的提高,现代主义的“功能第一,形式第二”的设计风格遭到质疑。
一场名为后现代主义的,反对国际主义和现代主义的新的批判挑战形式孕育而生。
典型的现代主义风格的高厦,美国芝加哥的席尔斯大楼(Sears Tower)。
规整的方形建筑,尽可能的利用空间,给人严肃冷漠的感觉。
然而随着设计风格的发展,后现代主义(Post Modernism)的以装饰为中心、历史主义为借鉴手段、折衷主义为方法的过分粉饰的表现形式,和有时过分注重娱乐性的设计理念,遭到了部分人的反对。
此时,作为后现代时期(Post Modern)一种探索形式,重视个体,强调部件,反对整体统一的解构哲学得到了少数设计师的认同,解构主义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关注。
注重表现和娱乐性的后现代主义作品格雷夫斯1985年为意大利阿勒西公司设计的水壶。
在壶嘴处有一个小鸟的形象,此壶被认为是一件经典的后现代主义作品。
解构主义和典型的后现代主义的不同在于,同样是反对现代主义,解构主义更倾向于以对结构的重组来诠释现代主义,它没有后现代主义那般激烈,可以说是介乎于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之间的一种探索形式解构主义建筑。
美国解构主义大师弗兰克盖里1994年设计的巴“美国文化中心”是解构主义的代表作。
他的设计采用解构的方式,将完整的建筑整体破碎然后重新组合,形成鲜明的空间和形态。
解构主义登上服装舞台当解构主义在设计界渐渐被熟知的时候,对社会文化和流行导向极为敏感的服装界也悄然发生了改变。
后现代主义设计介绍

现代主义设计与后现代主义设计的比较
• 范畴 现代主义设计 理性主义 工业革命为基础 强调功能、技术 后现代主义设计 浪漫主义、个人主义 后工业社会为基础 强调人在技术的主导地位
• 哲学的 • 历史的 • 思想的
纸质的服装都风行一时。
• 克拉克在同一年设计了一系列一时性的波普消费品,包括钟、杯盘、手 套及小饰物等。克拉克将英联邦的米字旗图案用到了所有的产品之上,而不 管其功能如何。设计的重点是表面图案,并强调暂时感和幽默感。这一系列 产品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成了伦敦摇滚乐队的标志,并在一些商店里出售。 • 到20世纪60年代末,英国波普设计走向了形式主义的极端,如琼斯(Allen Jones)在1969年设计了一张桌子,它由一个极为逼真的半裸女塑像跪着背负 玻璃桌面。
•
一、什么是后现代主义设计?
• 后现代主义(Post modernism)是一个从理论上难 以精准下定论的一种概念,因为后现代主要理论家, 均反对以各种约定成俗的形式,来界定或者规范其 主义。
其本质是一种知性上的反理性主义、道德上的 犬儒主义(政治冷漠,它表现了大众对政治的不满、 无可奈何乃至出于实用主义目的的积极利用。)和 感性上的快乐主义。
澳大利亚悉尼歌剧院
这座建筑是丹麦的建筑师约恩· 乌松于1957年设计,建成于1973年。因 为它位于悉尼市的贝尼朗岛,临近海洋,建筑师就把它设计成象一艘乘风 破浪的大帆船,具有十分鲜明的艺术个性,象征手法也运用得比较成功, 从而使这一建筑成为澳大利亚悉尼市的重要标志。乌松也因为这一建筑设 计,赢得了国际方案竞赛的头等奖。
三、后现代主义理论基础
后现代主义设计意义

后现代主义设计是一种设计风格和哲学,它强调对传统美学观念的颠覆和重构,以及对当代文化和社会问题的批判性思考。
后现代主义设计的意义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解释:
1. 强调个性化和多样性:后现代主义设计强调个性化和多样性,拒绝传统设计中的标准化和统一化。
这种设计风格可以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促进文化多样性和社会包容性。
2. 批判性思考和反叛精神:后现代主义设计是一种批判性思考和反叛精神的体现,它拒绝传统美学观念的束缚,探索新的设计语言和表现形式。
这种设计哲学可以激发人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推动设计和文化的发展。
3. 强调符号和隐喻:后现代主义设计强调符号和隐喻,将设计作为一种语言和符号系统,通过符号和隐喻来表达设计的意义和信息。
这种设计方法可以帮助设计师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同时也可以激发人们的联想和想象力。
4. 探索新的设计语言和表现形式:后现代主义设计探索新的设计语言和表现形式,将传统的美学观念和设计语言进行颠覆和重构,创造出更具有创新性和前瞻性的设计作品。
这种设计方法可以帮助设计师更好地理解和应对当代社会和文化问题,同时也可以推动设计和文化的发展。
综上所述,后现代主义设计意义重大,它不仅是一种设计风格和哲学,更是一种批判性思考和反叛精神的体现,可以促进文化多样性和社会包容性,激发人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推动设计和文化的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3.对年代主题的表现
• 针对历史上某个时期衣着服饰,流行的时代背景,结合当前的审美观念,进 行相关的提炼与升华,满足人们对某个时代回忆的精神需求,是后现代主义 服饰设计对年代主题表现的主旨。牛仔服在世界范围内流行,除了它耐穿休 闲的特点外,也体现出对粗犷的西部牛仔风格的眷恋。典型的牛仔风格是粗 蓝布、铜钉、流苏、牛仔草帽、靴子、宽衣带。
• 波西米亚风格是近年来甚为流行的一种民俗风潮,因为波西米亚代表 的浪漫主义蔑视习俗、崇尚反叛、追求自由、热爱艺术,它表现年轻人的时 尚与精神生活是完全挂钩的。典型的波西米亚装饰风格,是第一讲究精致奢 华,出现在领口、袖口,裙摆处的蕾丝荷叶边,充满动感,装饰有大量繁琐, 复杂的褶皱,流苏是波西米亚风情不可缺少的元素,它们在马背好风中飘逸, 体现波西米亚人无拘无束的性格特征,讲究镂空,复杂的质感和若隐若现的 空间,穿着时体现一种不对称的设计,它表示不屈服于习惯,不拘泥与传统, 反叛而不是美感,带有几分性感,衣饰上大量应用纯手工质感装饰,象刺绣 与编织。服饰色彩上应用很多鬼蓝、孔雀绿、饱满的浆果色、琥珀黄和葡萄 紫等鲜艳的色彩。
设计的第二个特征。
•
在后现代主义服装设计里,由于设计师们左右时尚的
前提,是注重服装的精神文化实质,即特别关注服饰流行
背后的社会思潮与大众心理,让服饰流行有了浓厚的社会
背景,具有大众参与的流行性、民主性、社会性,这些与
服饰文化发展形成了一脉相承的体系,形成了后现代主义
服饰设计自身独特的文脉。这是后现代服装设计有一个独
• 八十年代,女性时装的口号是“为成功而穿”,服装大量采用垫肩,突出女 强人的感觉,色彩上比较中性。巴黎时装舞台上重现80年代风格装束,虽然 也采用了垫肩,但外形柔和不再硬朗,色彩也很鲜艳。
• 印第安风貌:带有印第安人的风格的服饰,有古朴与野性感觉。
印第安风貌作为表现民族服饰主题设计的一个方面,更多满足都是人回归自 然和追新逐异的心理需求。它的装饰特征带有浓郁的印第安风格,服饰的边 缘多用穗带,图案以几何形抽象纹样居多,羽毛作为发饰,配印第安鹿皮软 鞋,近两年来Dior等大品牌均推出有印第安风格的服饰。
• 非洲风格:黑色的非洲大陆一直是时装设计灵感的源泉,仔细分析,
非洲土著风格的窍门就是鲜艳的色彩,自然的大花,民族的图案,同时融合 风尘仆仆的感觉,配饰方面,鲜艳夺目的长翎羽毛与极具民族特色的条纹头 巾是重点。此外,在颈上、胳膊、毛腕等处可以堆积刻画着古典图腾的木制 圆环,动物与花朵图案是非洲土著风情亮点。尤其是在热衷于混搭风格的今 天,动物图案的雪纺绸面料将女性与野蛮元素混搭,很受青睐。此外,巨大 的热带花朵和植物图腾印花也是非洲时尚的关键。现在最流行的非洲风格装 扮就是穿泥土色印有大花图案的长裙,配狩猎靴,搭配硕大无比的木珠、贝 壳、兽骨制成的耳环。配皮革编织的斜背包,网状提袋,流苏装饰的背包和 系带捆绕的凉鞋。
• 牛仔长靴与宽边牛仔帽是西部风格的两大特色,表面雕有蔓草花图案,这两 者已成为表现西部风格的主题设计元素。20世纪50年代dior先生创立的新风 貌时装,强调人体曲线,充满了女人味的华美优雅,自然圆润的肩线,丰满 合体的胸,花冠型的裙摆,之后,dior公司又以崭新的设计手法,回顾了这 个让女人倾心的岁月。
特的特征。
二、后现代主义服装设计对民族文化的表现
• 世界上不同的地区,不同民族在名族心理、民族审美、民族精神方面同样具 有鲜明的个性,经过漫长的实践而形成的一个独特、鲜明的民族艺术风格对 于异族人来说神秘诱人,民族服饰文化为后现代装饰主义另一个题材库。设 计师们通过风格鲜明特征凸出的款式,色彩、面料、图案、搭配等变化,演 绎了波西米亚风格,印第安风格,吉卜赛风格,非洲风格,拉美风格,其间 也不完全是民族风格的复原,而是注重后现代设计风格,让传统与时代结合, 让民族文化的历史沉淀在设计师个人的表现下飞扬起来。
后现代主义服装设计的特征
• 后现代主义服装设计具有典型的历史装饰主义,历史折中 主义,文化混搭风格,戏谑、调侃的装饰色彩等后现代主 义设计特征。但是作为一个单独的设计领域,后现代主义 服装设计有其自身一系列特点。
• 第一个特点是后现代主义服装设计在对各种装饰品、修饰 和历史风格作折中主义回归的同时,时装业对世界各地各 时期各名族文化进行整理、简化,设计师们充分吸收边缘 文化和对立文化的异己能量,不断推陈出新,不受传统思 想约束,提倡自由,叛逆的精神,以便与推动流行主力军 的年轻人的特质相吻合,这样强调特立独行,强调自我, 展示个性文化是后现代主义服装设计的一个特点。
三、后现代服装对更广泛领域的表现
• 1.对自然界的表现
• 自然界植物花卉引发了设计师诸多的创作灵感,dior创作的郁金花系列设计 可以看出花卉仿生的痕迹,而花草树木的叶脉、花形、纹理丰富的素材经高 田贤三配色高手的搭配,T型台成了春天的花园,动物为人类提供了取之不 尽的灵感,尤其是动物天然形成的皮毛纹理是服装设计师们经常光顾的设计 素材,豹纹曾一度在全球非常流行,它让女性增添了几分野性的妩媚,斑马 条纹花饰也是这样。自然界色彩也给设计师们带来流行色的设计思潮,这些 是人们城市的喧闹重新走向返朴归真的需求,流行色中自然色彩包括,森林 色、冰川色、岩石色、泥土色、海滩色、天空色、稻草色等。
•
后现代主义服装设计推翻服装界传统的讲究和谐搭配
的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统美学精神,代之以后现代主义服装设计的表现方式:
修改的,不可比的即兴并列,例如朋克时装中,以金属装
饰,历史人物为图案,不同面料的拼接,以及舞台戏剧化
的效果,呈现出属于后现代主义服装设计自己怪诞,戏谑
的趣味性。带几分怪诞,戏谑,趣味性是后现代主义服装
• 2.对社会动向的反映
• 服装是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是时代文化模式中,社会活动的一种表现形式, 服装的设计及其风貌反映了一定历史时期的社会文化动态。人生活在现实的 环境中,每一次的社会变化,社会变革都会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社会文 化新思潮,社会运动新动向,体育运动流行新时尚都能传递一种时尚信息。 敏感的时装设计师会捕捉到新思潮,新动向,新观念,新时尚的变化,推出 反映时代,反映时尚的服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