藜麦的种植条件

合集下载

浅谈藜麦的高产栽培技术

浅谈藜麦的高产栽培技术

浅谈藜麦的高产栽培技术藜麦是一种传统的粮食作物,也是一种具有高营养价值的食品。

近年来,藜麦的种植面积逐渐扩大,市场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为了提高藜麦的产量和质量,科学家们不断探索、总结出了一系列的高产栽培技术。

下面,我们就来浅谈一下藜麦的高产栽培技术。

选择高质量的种子是藜麦高产栽培的关键。

种子的选择要优先考虑种子的品种和品质。

在品种上,应选择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藜麦品种。

在品质上,应选择籽粒饱满、无病虫害和高营养价值的种子。

通过种子处理和质量检测,可以进一步提高种子的质量。

合理的种植密度对于藜麦的高产栽培也非常重要。

藜麦的种植密度不宜过大或过小。

过大的种植密度容易导致同株间的竞争,影响植株的生长和产量;过小的种植密度则不能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影响产量的发挥。

一般来说,对于常见的藜麦品种,种植密度控制在每亩2-3万株左右较为适宜。

适应性强的土壤是藜麦高产栽培的基础。

藜麦对土壤的适应性较广,但对肥力较高的土壤更为适宜。

在选择种植地点时,应优先选择肥力较高的土壤。

为了保持土壤的肥力,应注意合理施肥和翻耕,避免土壤的退化和污染。

科学的田间管理也是藜麦高产栽培的关键。

在田间管理方面,要注意合理的浇水、松土、除草等措施。

对于藜麦来说,适量的水分是生长发育的基础,但也不能过量灌溉,以免导致根系缺氧和病虫害的滋生。

松土和除草可以保持土壤的透气性和肥力,提高藜麦的生长质量。

在病虫害防治方面,要根据当地的气候和病虫害的发生情况,采取合适的措施,及时、有效地进行防治。

藜麦的高产栽培技术包括种子的选择、合理的种植密度、适应性较强的土壤和科学的田间管理。

通过科学合理地运用这些技术,可以提高藜麦的产量和质量,满足市场的需求,并为人们提供更加健康的食品。

这也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

希望今后能有更多的科学家和农民加入到藜麦的高产栽培中,共同推动藜麦产业的发展。

藜麦种植技术要点

藜麦种植技术要点

编辑:杨风光大田作物nyzszz@文/ 德州市农业农村局 骆兰平 / 武城县畜牧渔业发展中心 王青娟13第2月 下半月刊满足人类基本营养需求。

藜麦适宜所有人群食用,为最适宜人类的全营养食品。

藜麦耐寒、耐旱、耐盐。

 2019年,齐河县种植的“山引1号”“山引2号”,种植面积800亩,测产平均亩产250公斤,首次在平原地区规模化试种藜麦成功。

1.选用良种。

藜麦生长气候条件要求无霜期大于120天,平均温度15~20℃,花期和灌浆期温度低于32℃。

要根据当地生态和生产条件选择已鉴定的优质品种,避免未经试验试种的跨区引种。

2.整地施肥。

藜麦忌重茬,可与小麦、豆类等作物轮作。

土壤墒情差的地块要灌底墒水。

深翻整地,一般深翻25~45厘米,平整无坷垃。

播前施足底肥,亩施有机肥1.5~3吨,全生育期每亩施尿素5~10公斤、磷酸二铵10~20公斤、硫酸钾3~5公斤。

3.适期播种。

要选择抗病品种,播前进行种子消毒和包衣。

一般在4月下旬至5月中旬播种,每亩播量200~400克,撒播、条播或穴播,最好是地膜覆盖穴播,行距30~50厘米,株距15~30厘米,播深2~3厘米。

4.田间管理。

出苗后5~6叶间苗,幼苗8~10叶定苗,每穴留苗1~2株。

现蕾开花期注意浇水,中后期不浇水,防止倒伏。

根据土壤肥力情况施肥,可在初花期每亩用50克硼肥+100克磷酸二氢钾兑水叶面喷施。

5.病虫害防治。

藜麦常见的病虫害为叶斑病、霜霉病、茎(根)腐病、病毒病、立枯病及金针虫、蛴螬、蝼蛄、地老虎。

发现病株时及时摘除病叶,必要时整株拔除。

可采用黄板诱蚜等物理措施防治害虫。

对发病较重地块,采用合适药剂防治,防治叶斑病可喷施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300~500倍液、68%甲霜灵锰锌800~1000倍液,防治茎(根)腐病可用铜制剂灌根,防治立枯病可在发病初期用30%恶霉灵水剂1500倍液喷浇根茎部。

6.适时收获。

在叶片变黄发红、大多脱落时,即蜡熟期即可收获。

藜麦国家标准及地方标准

藜麦国家标准及地方标准

藜麦国家标准及地方标准藜麦,又称苋实、藜芦、地黄米,是一种古老的粮食作物,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的重视,藜麦逐渐成为备受关注的食品之一。

为了规范藜麦的生产和质量标准,国家和地方相继颁布了一系列的标准,以保障藜麦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本文将对藜麦国家标准及地方标准进行介绍和比较,以期为相关从业者提供参考和指导。

国家标准。

国家标准是指由国家相关部门制定并颁布的,具有普遍适用性和权威性的标准。

对于藜麦而言,国家标准主要包括了藜麦的种植、加工、质量检测等方面的规定。

其中,种植标准要求藜麦的种植环境应符合相关的环境保护标准,确保藜麦的生长过程不受污染。

在加工方面,国家标准规定了藜麦的加工工艺和卫生要求,以保证藜麦产品的安全和卫生。

此外,国家标准还对藜麦产品的质量指标进行了详细的规定,包括了藜麦的外观、气味、口感、营养成分等方面的要求,以确保消费者的权益。

地方标准。

地方标准是指由地方政府或相关行业协会制定并实施的标准,其适用范围一般局限于特定的地区或行业。

对于藜麦而言,不同地方可能会根据当地的气候、土壤等特点,制定相应的地方标准。

这些地方标准一般会对藜麦的种植、加工、质量检测等方面进行具体规定,以适应当地的实际情况。

同时,地方标准还可以对藜麦的品种、产地、包装等方面进行规定,以提升当地藜麦产品的竞争力和知名度。

国家标准与地方标准的比较。

国家标准和地方标准在制定的程序、适用范围、权威性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

国家标准具有普遍适用性和权威性,其制定程序严谨,参与人员众多,能够保证标准的科学性和公正性。

而地方标准则更加贴近实际,能够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进行灵活的调整和制定,更具针对性和实用性。

在实际应用中,国家标准和地方标准是相辅相成的。

国家标准为藜麦的生产和质量提供了基本的框架和保障,而地方标准则能够根据不同地区的特点进行细化和补充,更好地满足当地市场的需求。

因此,藜麦生产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应当严格遵守国家标准的要求,同时结合当地的地方标准进行生产和管理,以确保藜麦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藜麦研究报告

藜麦研究报告

藜麦研究报告藜麦,又称藜稗,是一种传统的粮食作物,属于蓼科藜藿属,其种子富含丰富的蛋白质、纤维素、矿物质和维生素等营养物质,被人们称为“谷物之王”。

近年来,藜麦因其营养丰富、健康功效显著而备受研究和推崇。

藜麦的种植藜麦适应性强,能在贫瘠的土壤中生长,对气候、土壤适应性广泛,是一种非常容易种植的作物。

藜麦的生育期较短,一般在60天左右即可丰收。

在我国,藜麦的主要种植区域为内蒙古、新疆、甘肃等地。

由于其生长速度快,耐旱耐寒的特点,种植藜麦可以增加农民的收益,对于缓解农村贫困具有积极的作用。

藜麦的营养价值藜麦的种子富含蛋白质、纤维素、矿物质和维生素等营养物质,且含量较高,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

藜麦中蛋白质的含量高达15-18%,且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比例比较均衡,人体很容易吸收利用。

此外,藜麦还富含亚油酸和亚麻酸等对人体健康有益的不饱和脂肪酸。

藜麦中的纤维素含量较高,有助于促进消化道蠕动,减少便秘问题。

藜麦还富含铁、锌、镁、钾等矿物质和维生素B、维生素E等,能够提高人体的免疫力和抗氧化能力。

藜麦的健康功效藜麦具有多种健康功效。

由于藜麦中的蛋白质含量较高,且氨基酸组成均衡,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被誉为植物界的超级蛋白质。

藜麦中富含的纤维素有助于促进肠道蠕动,预防便秘,并能调节血糖、血脂、血压等生理指标,对于预防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具有重要意义。

藜麦中丰富的矿物质和维生素能够增强人体的免疫力,提高抵抗力,对预防感冒和提高身体健康有益。

此外,藜麦中的不饱和脂肪酸有助于降低胆固醇水平,对于保护心脑血管健康非常重要。

藜麦的应用藜麦可以用于生产食品和饲料等多个领域。

藜麦籽粒可以直接食用或磨成粉末,制作成面包、饼干、馅饼、粥等食品,或者加入到调味料、饮料、奶制品等中,提高食物的营养价值。

藜麦还可以作为饲料,用于喂养家禽、牛、羊等动物,提高饲养动物的健康。

此外,藜麦籽粒的油也可以提取出来,可以用于制作食用油和皮肤护理产品等。

种植技术-藜麦规范化栽培技术

种植技术-藜麦规范化栽培技术

种植技术-藜麦规范化栽培技术近年来,藜麦已成为国际市场上炙手可热的健康食品,是未来最具发展潜力的农作物,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然而至今仍未见规范化的栽培技术相关报道供广大种植户参考。

为此甘肃农业专家们近年来在研究的基础上,借鉴类似作物栽培技术,制订出甘肃省藜麦规范化栽培技术规程,以期对甘肃省地区藜麦品种选择、播种、田间管理、适时收获及贮存等方面进行了科学规范。

一、适用范围适用于年降水量在200毫米以上,海拔在1200米以上的甘肃中东部旱作区、沿黄灌区河西灌区及祁连山地等。

二、产量指标及产量结构2.1 产量指标一般肥力条件下,产量1500~3750kg/hm2;较高肥力条件下,产量3750~6750kg/hm2。

2.2 产量结构较高肥力地块,有效株数67500~97500株/hm2,平均穗数33个,穗粒数4500粒左右,千粒重约3.5g;一般肥力地块,有效株数97500~150000株/hm2,平均穗数20~25个,穗粒数3500粒左右,千粒重约3.1g。

三、生产条件3.1 土壤条件选择地势平坦、土层深厚、土质疏松、土壤理化性状良好、保水保肥能力强、坡度在15°以下的平地、梯田、川地、塬地、沟坝地等平整土地,以麦类、玉米、油料等作物茬口的地块为宜。

5~20厘米土层土壤含水量150~200g/kg为宜。

3.2 气候条件无霜期≥120天,平均温度是15~20℃左右。

年平均日照总时数为2500小时以上,气候冷凉,海拔高,昼夜温差大,光照充足,水、大气、土壤无污染,适宜优质藜麦的生产。

3.3 适宜地区适宜甘肃省定西、庆阳、白银、临夏、武威、张掖、嘉峪关、敦煌等地。

四、栽培技术4.1 备耕深耕15~20厘米,翻后立即耙耱平保墒。

播前施肥、耕翻。

4.2 选种根据区域气候特点,选择抗旱、抗倒伏、籽粒产量高,早、晚熟,抗病性好的品种。

主要有陇藜1号等,种子质量符合GB4404.2有关规定。

4.3 施肥4.3.1 施肥原则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NY/T496》执行,合理使用叶面营养诊断配方施肥,限制使用含氯化肥。

藜麦

藜麦

藜麦(学名:Chenopodium quinoa,西方语言均为quinoa),亦称灰米,是一种南美洲高地特有的谷类植物,又称印地安麦,或是奎藜。

Quinoa这个字有母亲的意思。

原产于安地斯山脉,是南美洲最早的作物之一,约在西元前3000年就发现有种植这种作物的遗迹。

藜麦能适应高海拔,在海拔4000米的高原上,藜麦能长的非常高而且强壮。

但目前北美利用基因科技研发出如何让藜麦在低海拔也能生长的那么好,对南美的农业产生了一些影响。

藜麦是南美洲在玉米还没有普及前的重要作物,殖民地时代,西班牙人认为这是低下的食物,然而现在藜麦在欧洲的地位相当高,被视为有机谷类之后,造成了一些厂商将白藜类(Chenopodium)的作物当作藜麦贩卖。

它们比藜麦更容易生长,但必须施以较重的农药。

营养成份也不如藜麦那么高。

目前科学研究显示,与麦子或米不同的是, 藜麦包含充分的必需氨基酸(人体无法生产本身的氨基酸), 故它能够特别的被人体完全消化。

它也包含对心脏很好而且丰富的脂肪酸欧米茄3。

煮食方式就像煮小米一样。

必须要煮熟了才能吃。

通常要在滚水中煮沸约十分钟,让藜麦膨胀而且有轻微的味道出来就好,目前藜麦在欧美是有机谷类的热门产品,在北美,美国人吃藜麦通常是四杯水对一杯藜麦,再加入其他的五谷杂粮,早上吃的话则会加上蜂蜜、杏仁和莓果。

此外,藜麦也很适合搭配略有苦味的蔬菜(如甘蓝菜)。

波利维亚每年大约出口价值一百万美元的藜麦,供应欧美国家。

藜麦营养成分藜麦曾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列为10大最健康食品之一,而此称号也确实名不虚传。

据联合国食品农业组织(FAO)提供数据,藜麦的蛋白质含量为15.4%,大约是大米的2倍,同时也高于小麦的蛋白质含量。

而几乎是所有谷物中都缺乏的氨基酸,在藜麦中的含量却出奇的高。

其中人体所需的9种氨基酸含量相对平衡,因此被誉为“全蛋白”食品。

富含矿质营养元素钙、铁、镁、锌。

维生素B族,VE及可食用纤维含量也比较高。

根据宁夏农林科学院作物研究所藜麦项目组测试,藜麦中铁的含量是大米的10倍,小麦的5倍。

藜麦种植技术

藜麦种植技术

根据 杂 草生 长情 况 而定 。

丈 1 0


时播种

为适
宜 。
中 低
水 2 .
肥管
理 。
施 肥应 根 据 土 壤
海 拔 区 秋 播 适 播 期 一 般 不 晚 于 8 月
肥 力 情 况 而 定 。 可 在 初 花 期进 行 叶
底 。 播 种 方 式 可 采 用 撒 播 、 条 播 、
及 时查苗 补缺 ,
若 缺
结 合 当 地 生 态 环 境 和 生 产 条 件 , 选 苗 可 补 种 或 催 芽 播 种 , 补 苗 后 浇 少
择 已 鉴定 的 优质 品 种 。
量水。
出苗
后 苗 叶 5  ̄ 6
要间


整 2 .
地 施肥 。
藜 麦 忌重 茬 ,

与 小 麦 、 马 铃 薯 、 胡 麻 、 豆 类 等 作
三 、 田 间 管理
硫 酸钾
3  ̄ 5
公斤 。
也 可 根 据 测 土
1 . 中 耕 除 草 。 藜 麦 目 前没 有 专
配 方 , 播前 精 准施肥 。
用除 草剂。
苗期要及 早 中耕 ,
以 疏
二 、 播 种 定 苗
播 种 适 时 1 .

根 据 土壤 墒情 适
松土壤 、
提高 地 温、
玉 米 苗期 受
塵 天
害 般 可 减 产 一
% % 1 0  ̄ 25

严 重 为 害 田 块 可 造 成 毁 种 绝 收 。



除 为害 玉米 外 ,
还 为 害水 稻 、

藜麦盐碱地品种

藜麦盐碱地品种

藜麦盐碱地品种藜麦(学名:Chenopodium quinoa Willd.)是一种盐碱地适应性强的植物,也是一种重要的粮食作物。

藜麦盐碱地品种是指在盐碱地条件下生长良好且产量高的藜麦品种。

本文将介绍几个著名的藜麦盐碱地品种及其特点。

一、盐碱地适应性强的藜麦品种1. 阿里山藜麦:阿里山藜麦是中国自主培育的一种盐碱地藜麦品种。

它具有耐盐碱、耐旱、耐寒的特点,适应性非常强。

阿里山藜麦的种子较大,产量高,且富含蛋白质和多种微量元素。

2. 丰收藜麦:丰收藜麦是俄罗斯培育的一种盐碱地藜麦品种。

它具有耐盐碱、耐旱、耐寒的特点,适应性非常强。

丰收藜麦的种子较大,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是一种营养丰富的粮食作物。

二、盐碱地藜麦的栽培技术1. 土壤改良:盐碱地藜麦的栽培首先要进行土壤改良,降低土壤的盐碱度。

可以通过施用石灰、有机肥等措施来改善土壤环境。

2. 种子处理:在播种前,可以对藜麦种子进行处理,提高其在盐碱地环境下的萌发率和抗逆性。

常用的种子处理方法有浸种、热处理等。

3. 合理密植:在盐碱地条件下,藜麦的生长速度较慢,因此要合理控制密植密度,避免植株之间的竞争,保证每株藜麦的生长发育。

4. 施用适量肥料:在盐碱地栽培藜麦时,需要适量施用有机肥和化肥,以提供充足的营养供给。

同时,要避免施用过量的肥料,以免造成土壤盐碱度的进一步升高。

5. 防治病虫害:在栽培过程中,要及时防治藜麦的病虫害,以保证作物的正常生长发育。

三、盐碱地藜麦的经济价值和应用前景1. 经济价值:盐碱地藜麦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

首先,藜麦的种子富含高蛋白质、低脂肪和多种微量元素,是一种营养丰富的粮食作物。

其次,藜麦的茎叶可用作饲料,具有较高的饲料价值。

此外,藜麦还可以提取多种功能性物质,如藜麦多糖、藜麦皂苷等,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2. 应用前景:盐碱地藜麦的种植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首先,盐碱地藜麦可以为盐碱地的开发利用提供一种经济有效的途径。

其次,盐碱地藜麦的种植可以增加农民的收入,改善农民的生活水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藜麦的种植条件
内容提要: 藜麦是一种近几年在我国非常火热的粮食作物,藜麦的营养价值非常高。有着比较独特的口感,非
常容易被消化,它有着增强机体、修复体质。提高

藜麦是一种近几年在我国非常火热的粮食作物,藜麦的营养价值非常高。有着比较独特的口感,非常容易被消
化,它有着增强机体、修复体质。提高机体应激等非常多的功效。我国现在已经有了一定的藜麦种植面积,不过藜
麦种植是需要一定条件的,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了藜麦的种植条件,一起来看看吧!

1、土壤
土壤的选择是非常重要的,虽然藜麦能够在各种土壤上正常生长,但是产量是肯定会受到一些影响的。藜麦虽
然生长速度快,生长能力比较强,对土壤的要求不是很大,比较耐瘠薄。但是大家种植藜麦肯定都是为了产量,因
此我们在选择种植土壤的时候还是要尽量选择肥沃,保水保肥性强,松软深厚的地块。并且该地块要有良好的排灌
性,土壤PH值在5或者是9左右比较适合藜麦的生长。
2、光照
藜麦的整个生育期都离不开光照,它是非常喜光的。光照对藜麦的生长会有很大的影响,充足的光照可促进藜
麦的发育,增强麦粒的饱满性,减少麦粒空壳,干瘪的数量。所以我们在种植中要保证藜麦有足够的阳光供其生长,
并且应该将其种植在地势较高且开阔的地方。这样有利于促进藜麦的光照吸收,进行光合作用,增加植株内营养积
累,提高产量。
3、水分
水分对藜麦的生长也有着一定的影响,但是与其他粮食作物不同的。藜麦不喜水,怕涝,藜麦是一种比较耐平
的作物,因为藜麦的根部吸收能力强。但如果水分过多的话会影响根部的呼吸,可能还会沤根使根部腐烂,阻碍营
养吸收,导致藜麦生长受阻。因此种植地块的降水量不宜过多。如果是降水量较大的地区,要做好防水排水工作。
不过在种植中也不能让藜麦处在完全干旱的环境中,土壤过于干旱的时候也要适当小水滴灌。
4、温度
藜麦是不适宜生长在高温环境中的,只需要将温度控制在5度左右藜麦种子即可发芽。出苗后的最适生长温度
在25度左右,而且藜麦有着较强的抗寒性,能够承受的最低温度在0度。不过刚刚也说了,藜麦是无法生长在高
温环境中的,因此在我国南部地区的种植面积非常少。通常栽培在西藏、新疆等高原地区。这也是藜麦最适宜生长
的地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