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外研版初中英语七年级上册 My school day优质课公开课教案

新外研版初中英语七年级上册 My school day优质课公开课教案
新外研版初中英语七年级上册 My school day优质课公开课教案

Module 5 My School Day

一、学习目标:

1. 重点单词:

half, past, o’clock, to, art, geography, history, IT, maths, (Am E math ), PE ( physical education ), lesson, then, like, difficult, love, subject, because, interesting, talk, begin, when, weekday, house, start, work, break, evening, watch, do, homework, bed, sleep, park, busy, wash, face, minute

2. 重点短语:

go to school,get up, have breakfast, have lunch, go home, have dinner, go to bed, go to sleep

3.重点句子:

1) I love history.

2) It’s twelve o’clock .

3) We have Chine se at eight o’clock.

4) We don’t have maths.

5) —Do you like maths?

—Yes, I do.

6) In the evening, I watch TV and have dinner with my family.

7) I get up at half past seven in the morning and have breakfast.

8) I drink Cola or water.

二、重点及难点:

1.时间的表达方式。

2.用在时间前的介词(at , in , on)的用法。

3.一般现在时的陈述句形式(主语为主语为I, they, we, you)。

4.and 连接的两个简单句。

三、教学设计:

Unit 1 I love history.

ⅠTeaching model

Listening and speaking

ⅡTeaching method

Interactive approach

ⅢTeaching aims

1. To understand time expressions and identify school subjects .

2. To understand conversations about “a school day”.

3. To process information of time and school subjects in the listening.

4. To talk about one’s lessons with given information.

ⅣTeaching Objectives

Key vocabulary: half, past, o’clock, art, geography, history, IT, maths, (AM E math ), PE ( physical education ), lesson, then, difficult, love, subject, because,

interesting, talk, begin, when

Key structures: It’s six o’clock .

It’s half past six .

初中英语作文:myschoolday

my school day 【篇一:my school day 】 Hi!l am Zhang Luya n」am thirteen years old」go to PeijieMiddle School in Tianjin,China.This is my school day. I get up at six o' clock」go to school at seven o' clock and I go to school by car.I always eat breakfast on the car. Lessons start in the moring at half past seven.We have five lessons in the morning.At twenty to ten we have a break.We go to the playground and do exercise or running. Our lessons over at fifteen to twelve and we have lunch.We have a midday rest at twelve forty.At one forty the midday rest is over. The lessons start in the afternoon at two o ' clock.We have four lessons in the afternoon.At twenty to four we also have a break and I talk to my friend」often go to the playground with them. I go to home at six o ' clock」eat supper at seven o' clock」do my homework at half past seven」go to bed

(完整版)植树的牧羊人优质课教学设计

《植树的牧羊人》教学设计 一、学习目标 1.通过默读课文,理清故事情节,感知环境变化。 2.通过品析关键语句,了解牧羊人的人物形象。 3.通过学习牧羊人的精神品质,树立正确积极的人生观。 二、学习重难点 学习重点:通过揣摩对牧羊人的细节描写分析人物形象。 学习难点:通过学习牧羊人的精神品质,理解文章主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三、学习方法 1.自主圈画法; 2.默读法; 3.合作探究法; 4.教师引导法。 四、学习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如果你面对如此荒凉的土地,你想做些什么?(生回答,有的同学想要种树使这里变得生机勃勃,这些同学与我们今天要认识的主人公心意相通)今天我们就走进荒凉的阿尔卑斯山地,去见证一位牧羊人如何依靠一个人的体力与毅力将荒漠变成绿洲。 (二)预习检测,夯实基础 慷慨 ..(fènɡ xì )酬.劳(chóu)..(kānɡ kǎi )干涸.(hé)坍.塌(tān)缝隙 废墟.(xū )薰.衣草(xūn)滚烫.(tànɡ )光秃秃.(tū)流淌.(tǎnɡ )硬朗 ..(yìnɡ lǎnɡ )沉默寡.言(ɡuǎ )刨.根问底(páo ) (三)理清情节,感受变化 1.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文章主要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 (本文主要讲述了一个荒漠中的牧羊人默默无闻、坚持不懈、慷慨无私地种树,最终使荒漠变成绿洲的故事。文章赞美了植树老人无私奉献的精神,抒发了作者对植树老人的无限敬佩之情。) 2.找出描写植树前后高原景色的词句,看看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植树前:到处是荒地植树后:一眼望不到边的山毛榉树林 光秃秃的山茂盛的橡树 废弃的村庄鲜嫩挺拔的白桦树 坍塌的钟楼鲜嫩的薄荷 干涸的泉眼泉水溪水

七年级下册语文综合性学习训练(Word版)

七年级下册语文综合性学习训练(Word版) 一、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综合性学习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为什么学生到了中学阶段会产生各种心理问题?① 其实大多数人在学生时代,都希望能静静读书,交个好友,参加集体活动。尽管这些平常事微不足道,但足以让学生心情愉快。可是为了考出更好的成绩,整个社会招数百出:② 学校开出实验班、重点班、行政班等措施;家长也取缔了孩子的周末自由时间,展开各类功课的补习;朋友圈里流传着各种优质辅导学校的信息……③全民动员的形势真当是势不可挡!“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 ④这种观点已经深入人们的骨髓。然而,大家却都忘了最初学习的目的。 (1)文中横线的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微不足道 B.取缔 C.流传 D.势不可挡 (2)文段中画线的标点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1)B (2)D 【解析】【分析】(1)取缔:明令禁止或取消。如许多不健康的游乐场所被取缔。此词不能支配“孩子的周末自由时间”,运用对象明显错误。应改为“取消”。故选B。 (2)“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与“这种观点已经深入人们的骨髓”连接紧密,稍有停顿,之间不能使用句号。或改为逗号或去掉句号。故选D。 故答案为:⑴ B ⑵ D 【点评】⑴本题考查学生对具体语境中词语的运用正误的辨析能力。要结合积累的词语来分析,在平时的学习中,首先我们对于遇到的词语要做好积累,其次是注意可以从词义、词语的感情色彩、习惯用法等方面进行归纳。成语常见的错误有:望文生义、褒贬不当、搭配不当、用错对象、重复冗赘、谦敬错位、自相矛盾、不合语境等。 ⑵本题考查学生标点符号的理解和运用,注意要首先通读提供各句,明确句意,掌握语气,揣测所用标点是否正确。 2.爱国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为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七年级(3)班准备开展以“祖国在我心中”为主题的综合性实践活动,请你积极参与并完成下面任务。 (1)【读新闻】阅读下面资料,用一句话概括其主要内容。 9月6日,正在澳大利亚国立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的留学生雷希颖在新浪微博发起这样的倡议:“拍张与五星红旗的合影,写下对祖国的祝福,以‘我和国旗合个影’为主题,用我们的

Module5MyschooldayUnit1Ilovehistory教案

Module5 My school day Unit 1 I love history教案 樊柳英 教学目标:1、新单词P93从half 到when。 2、时间表达法。句型:What’s the time ? 回答用:It’s + 时间。 3、学会有关科目的名称。 4、Activities: 2、3、4、 5、 6、7 教学重点:1、新单词P93从half 到when。 2、时间表达法。句型:What’s the time ? 回答用:It’s + 时间。 3、学会有关科目的名称。 教学难点:2、时间表达法。句型:What’s the time ? 回答用:It’s + 时间。 教学步骤:一、询问时间和表达时间的方法: I. 询问时间 在英语中,常用What’s the time?或What time is it?来询问时间,回答方式均用It’s...如: -What time is it?几点了?-It’s seven o’clock.七点。 [注意]o’clock必须用单数形式,不可以说seven o’clocks。 II. 表达时间:用英语表达时间有以下几种方法: 1) 整点表达法:如果时间是“整点”,应说: ……点钟数+o’clock (o’clock可以省略)。如: ①It’s seven (o’clock) a.m. now. 现在是上午七点。 ②It’s two o’clock p.m. 午后两点。 2) “几点几分”有两种表达法:“分钟数+past/to+钟点数” A. 分钟数不超过30(包含30)时,用“分钟数+past+钟点数”表达。如: 6:05 five past six 8:10 ten past eight 10:20 twenty past ten B. 分钟数超过30时,用“分钟数+to+钟点数”表达。其中“分钟数”为60减去原分钟 数,“钟点数”为下一个钟点数,表示“差几分到几点”。如: 1)9:50 ten to ten 2)2:58 two to three 3) 6:54 six to seven 3)分钟数是30分时(半小时),读着“half past +钟点数”,如: 7:30 half past seven 达标练习:A. 用英语写出下列时间 6: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3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0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2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4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1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3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5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表示科目名称的词:1、请你思考学过的表示科目的单词:Chinese English science 2、新单词:art geography history IT maths PE Activity 2:Match the pictures with the words from the box . 三、翻译词组和句型:Activity 3 On Monday /Tuesday at eight o’clock at five to nine at twenty past ten in the afternoon (morning/evening ) have Chinese /maths /geography .... be good at talk with

优质课教案公开课

奇妙的图形密铺 教学内容:教科书86-87页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生活中常见的密铺现象,初步理解密铺的含义,知道什么是平面图形的密铺;通过拼摆密铺的特点,认识一些可以密铺的平面图形。 2、在探究多边形密铺条件的过程中提升学生观察、猜测、验证、推理和交流的能力,进一步发展学生合理推理能力,能运用几种图形进行简单的密铺设计。 3、通过欣赏密铺图案和设计简单的密铺,经历欣赏数学美、创造数学美德过程,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享受由美带来的愉悦。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密铺的特点,知道哪些图形可以进行密铺。 教学难点:理解密铺的特点,能进行简单的密铺设计。 教学准备: 1、交互式电子白板和课件。

2、圆、正三角形、正五边形、平行四边形、等腰梯形、七巧板和水彩笔等学具。 教学过程: 一、分析比较,认识密铺 1、找一找 出示生活中一组图片:(多媒体播放) 师:同学们,在我生活中随处可见这样的画面,你能在上面找到哪些我们学过的图形? (学生回答) 它们是由正方形、长方形拼接而成的,这些图形拼在一起美化了我们的环境。 2、分析比较 师:老师这有一副用圆形铺的画面,和上面两幅图形比一比,有什么不同?(出示用圆形铺的画面) 师:那这样呢?(演示圆重叠效果)就会重叠。 3、小结定义 师:像上面这样把平面图形既无空隙又不重叠的铺在平面

上,这种铺法数学上称它为“密铺”。(板书:无空隙、不重叠铺在平面上) 屏幕演示正方形密铺。看,像这样在平面上无空隙、不重叠的一直铺下去。 4、联系生活,揭示课题 师:在我们生活中,还有很多密铺现象,(出示:蜂窝、龟壳、棋盘、水立方)找到密铺的图案了吗?播放生活中密铺的例子。 今天就让我们就一起走进“奇妙的图形密铺”世界。(板书课题) 二、操作实践,体验密铺 (一)一种平面图形密铺 出示课始的两幅图形 师:刚才我们发现哪些图形能单独密铺呢?(长方形、正方形)出示这样的两种图形。哪个图形不可以密铺?(圆形) 1、下面几种图形也能密铺吗? 平行四边形、等边三角形、正六边形、等腰梯形、正五边形

新部编七年级下册 语文综合性学习训练及答案

新部编七年级下册语文综合性学习训练及答案 一、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综合性学习 1.综合性学习。 (1)在你阅读过的下列小说中,哪个人物给你的印象最深?请从小说主题、故事情节、人物性格等任选一个角度简略说说理由。(60字以内) 《童年》《鲁滨孙漂流记》 (2)请你写一段意思完整的话,介绍你所知道的当地节日风俗习惯。(不超过150字)【答案】(1)鲁滨逊给我的印象最深。因为他敢于冒险、勇于追求理想,他的百折不挠、意志坚强的性格也深深地打动了我。鲁宾逊自小希望成为一名水手,他家庭条件良好,本可以过上有滋有味的小康生活,但他毅然决然抛开物质条件的诱惑,为实现梦想,勇敢地一往直前,去挑战陌生的海洋世界。鲁滨逊的四次出海都不甚顺利,两次被风暴所饶,差点赔了性命;第三次为摩尔海盗所困,竟沦落为奴隶;还有一次众所周知,漂流至孤岛28年。这样一次次的挫折磨难,没有阻止鲁滨逊对大海的勇毅追求,不得不让我佩服。 (2)春节期间,我们街头的社火表演别具特色。一般是从农历正月初十前后开始,由各区县组织的农民社火队汇集市中心,依次排成不同形状的队形,沿主街道边行边舞,敲锣打鼓,热闹壮观。还有跑旱船、独轮车、竹马子、大头罗汉戏柳翠等节目。队伍往往“风婆娘”开路,这是跟“雨师”相应的"风姨"的形象,在神话里是司兴风降雨的神,其形状类似彩旦,奇丑无比,耳垂吊着红辣椒,一手摇扇,一手拿着写有“风调雨顺”的菱形膏药旗子,用夸张、滑稽的大幅度动作扭来扭去,令人捧腹,表现了人们祈盼风调雨顺,五谷丰稳的心情和愿望。 【解析】【分析】(1)主人公阿廖沙给我的印象最深。他没有被艰辛、痛苦和屈辱的生活所压倒,他满怀信心,奋斗拼搏,冲破种种障碍与不幸,不断探索新生活,这种乐观主义精神使作品在思想内容上带上了积极的色彩。外公不但残酷剥削工人,而且六亲不认,与老伴一起煮茶时,茶叶也要放在手心里细细数过,生怕自己吃了亏。最后,又把老伴与外孙赶出家门,让她们自谋生路。但尽管作品中描写了那么多目不忍睹的惨事与丑事,整部作品仍然象阳光透过云层一样放射出了乐观主义的思想光辉。 (2)开放性试题,答案不唯一,用通顺流畅的语言,介绍你所知道的当地节日风俗习惯即可。注意字数限制。 故答案为:⑴鲁滨逊给我的印象最深。因为他敢于冒险、勇于追求理想,他的百折不挠、意志坚强的性格也深深地打动了我。鲁宾逊自小希望成为一名水手,他家庭条件良好,本可以过上有滋有味的小康生活,但他毅然决然抛开物质条件的诱惑,为实现梦想,勇敢地一往直前,去挑战陌生的海洋世界。鲁滨逊的四次出海都不甚顺利,两次被风暴所饶,差点赔了性命;第三次为摩尔海盗所困,竟沦落为奴隶;还有一次众所周知,漂流至孤岛28年。这样一次次的挫折磨难,没有阻止鲁滨逊对大海的勇毅追求,不得不让我佩服。 ⑵春节期间,我们街头的社火表演别具特色。一般是从农历正月初十前后开始,由各区县组织的农民社火队汇集市中心,依次排成不同形状的队形,沿主街道边行边舞,敲锣打鼓,热闹壮观。还有跑旱船、独轮车、竹马子、大头罗汉戏柳翠等节目。队伍往往“风婆娘”开路,这是跟“雨师”相应的"风姨"的形象,在神话里是司兴风降雨的神,其形状类似彩

友谊的回声优质课公开课教案

《友谊的回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感受充满着幻想与乐趣的回声——这一大自然的现象,并让学生在音乐的感悟下去探索,去发现大自然的奥秘。 2、聆听和表演歌曲《友谊的回声》,表现出大自然的美与神奇。学生在倾听、实践、师生合作中理解歌曲、学唱歌曲和表现歌曲,体会自主学习的快乐。 3、在优美的音乐情境及有趣的游戏中,学会“f ”、“pp ”强弱记号,并能自信的,自如地运用到歌曲的表演中。 教学重点: 掌握力度记号;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友谊的回声》。 教学难点: 前半拍休止的准确演唱以及歌曲中回声处的自然准确的表现。 教学方法: 听唱法、模唱法、对唱法、练习法、谈话法等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电钢、教材、彩纸、磁铁等 教学过程: 课前律动 一、组织教学 上课:师生问好! 师:很高兴和同学们一起走进今天的音乐课堂,今天老师还特意邀

请了我的小伙伴一起来和大家完成今天的任务,瞧,他们在欢声笑语中来了(播放小猪佩奇的回声那一集) (如果学生不安静,提示学生仔细看,你会发现什么有趣的现象?)师:同学们刚才观看的可真认真,为什么山谷也会唱歌呢?谁能告诉老师。 生:是一种自然现象, 师:是一种什么自然现象 生:回声! 师:那么羚羊老师发出的原声和回声有什么区别呢? 生:原声声音大,回声的声音小(你听的可真认真) 音乐里面我们常用强弱来表示声音的大小,强用这一个符号来表示(出示f,贴板书),弱用这一个符号来表示,(出示p)很弱用两个这个符号来表示(出示pp,贴板书),回声我们就可以用很弱的力度来演唱,面对着连绵起伏的大山老师忍不住也想向大山问声好,下面和老师一起做个友谊,向大山打个招呼吧!老师来唱原声,你们来表现回声。大山你好!(切分节奏)生模仿回声(在这里老师布置任务要明确,师唱原声,生唱回声,提示学生回声的力度很弱,师并示范一个)找个学生来向大山问好,其余的学生表演回声。 通过力度对比,我们感受到了美妙的回声,那么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和回声有关的歌曲——《友谊的回声》(写板书) 二、学唱歌曲。 1.初听(身体可以跟着音乐轻轻地动)

《小橘灯》教案优质课完美版

《小橘灯》的教学设计与反思教学重点 一、“小橘灯”对表现小姑娘性格的作用 二、恰当地使用修饰词语 三、复述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介绍作者和写作背景,冰心,1900年生,原名谢婉莹,女作家。“五四”时期开始写小说、诗歌,影响很 大。她的主要作品收在《冰心文集》里。许多作品被译成英、法、日、俄等多种文字,赢 得很高的国际声誉。 关于饲。橘灯》,作者指出:“小姑娘是故事中的中心人物,她的父亲是位地下党员, 因为党组织受到破坏而离开了家,她的母亲受到追踪的特务的殴打而吐了血。在这场事 变中,这个小姑娘是镇定、勇敢、乐观的。” 想一想:小姑娘镇定、勇敢、乐观的性格表现在哪些方面?作者细致描写那只“小橘灯”的用意是什么?小姑娘的品格使你受到哪些感染? 二、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推断,解释下边加横线的词语: 只有八九岁光景厌厌的楼梯我无聊地站了起来 斑斑的血痕她惊异地说我提着这灵巧的小橘灯 三、理解·分析 1.面对家庭不幸的遭遇,小姑娘哪些言行表现出镇定、勇敢、乐观的性格?2.课文用“小橘灯”作标题,着重描写了小橘灯,小橘灯象征什么?这对表现小姑 娘镇定、勇敢、乐观的性格有什么作用? 四、揣摩·运用 从下边的描写里,可以看出小姑娘生活在饥寒交迫中,说说加点的修饰词语的作

用。 我掀开帘子,看见一个小姑娘,只有八九岁光景,瘦瘦的苍白的脸,冻得 发紫的嘴唇,头发很短,穿一身很破旧的衣裤,光脚穿一双草鞋,正在登上竹 凳想去摘墙上的听话器。 五、假如删去下边各句中加横线的词语,表达效果会受到什么影响? 1.她又像[安慰]我似的说:“你放心,大夫明早还要来的。” 2.我问:“她吃过东西吗?这锅里是什么?”她[笑]着说:“红薯稀饭—一我们的年夜 饭。” 3.“[不久],我爸爸一定会回来的。” 六、揣摩下边的几句话,说说小姑娘此时的心理活动,说说两个“好”字的含义。她又像安慰我似的说:“不久,我爸爸一定会回来的。那时我妈妈就会好 了。”她用小手在面前画一个圆圈,最后按到我的手上:“我们大家也都好了!” 七、一句话或一段话,有时可以从几个方面理解,但不能离开文章作架空的分析。看看下边对一句话的几种理解,你认为哪种理解比较恰当?为什么? 这增脆的橘红的光,实在照不了多远;但这小姑娘的镇定、勇敢、乐观的 精神鼓舞了我,我似乎觉得眼前有无限光明! 1.借小橘灯.赞美小姑娘镇定、勇敢、乐观的精神。 2小橘灯的光是微弱的,却能使人想到小姑娘镇定、勇敢、乐观的精神,给人鼓舞。 3.从小橘灯想到小姑娘,在那黑暗的时代,她镇定、勇敢、乐观的精神是可贵的, 给人鼓舞,使人看到光明。 4.这说明当时的革命力量虽然还不够强大,小橘灯却能照亮前进的道路,指引我 们走向光明,革命的前途是无限美好的。 八、积累·联想 九、复述是以自己的语言叙述课文内容,这就要消化、领会课文,学习句式、丰富

七年级数学下册第八章综合训练(含答案)

12 (第6题) 第八章综合训练 班级:_______ 姓名:________ 坐号:_______ 成绩:_______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下列各组数是二元一次方程? ??=-=+173x y y x 的解是 ( ) A 、???==21y x B 、???==10y x C 、???==07y x D 、???-==2 1y x 2、方程? ??=+=+10by x y ax 的解是 ???-==11y x ,则a ,b 为 ( ) A 、???==10b a B 、???==01b a C 、???==11b a D 、???==0 0b a 3、|3a +b +5|+|2a -2b -2|=0,则2a 2-3ab 的值是 ( ) A 、14 B 、2 C 、-2 D 、-4 4、解方程组???=-=+5 34734y x y x 时,较为简单的方法是 ( ) A 、代入法 B 、加减法 C 、试值法 D 、无法确定 5、某商店有两进价不同的耳机都卖64元,其中一个盈利60%,另一个亏本20%,在这次买卖中,这家商店( ) A 、赔8元 B 、赚32元 C 、不赔不赚 D 、赚8元 6、一副三角板按如图摆放,且∠1的度数比∠2的度数大50°,若设∠1=x °,∠2=y °,则可得到的方程组为( ) A 、???=+-=18050y x y x B 、???=++=18050y x y x C 、???=+-=9050y x y x D 、???=++=9050y x y x 7、李勇购买80分与100分的邮票共16枚,花了14元6角,购买80分与100分的邮票的枚数分别是( ) A 、6,10 B 、7,9 C 、8,8 D 、9,7 8、两位同学在解方程组时,甲同学由???=-=+872y cx by ax 正确地解出? ??-==23y x ,乙同学因把C 写

那一定会很好优质课公开课教案

那一定会很好 【学习目标】 1.借助拼音,认识本课“缩、努、茎、吱、嘎、拆”等8个生字,在语境中,注意读准“背、骨”两个多音字。 2.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大树的语言,读出它期待的心情。 3.通过填写表格,感受大树从一粒种子到阳台上地板的历程,了解故事大意。 4.抓住“那一定会很好”在文中的意思,感受大树乐观、平和、愉快的心情。 5.通过小组讨论,比较本文与《去年的树》两篇童话的相同与不同点。感受童话中树的喜怒哀乐,想象丰富。 【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故事内容,抓住“那一定会很好”,感受大树乐观、平和、愉快的心情。 难点:对比阅读,比较本课与《去年的树》的相同与不同。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熟读课文,借助拼音自主识字,思考导语中问题 【教学课时】一课时 一、认读字词 1.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童话故事,大家齐读课题: 9 那一定会很好 2.课前同学们都预习了课文,相信这些词语你一定能读正确。 自己读一读试一试吧。 缩成努力根茎叶手推车吱嘎拆下来旧木料3.提醒:你认为这些词语中哪个字不好读,能给大家讲一讲吗? 出示图“茎”这就是植物的“茎”部分,注意读音读一声。4.练习用词语说话。 二、整体感知 1.字音大家都正确了,相信课文大家一定会读的更好,请几位同学跟老师一起接读课文。 2.这是我们接触的第三篇略读课文,让我们一起看看这篇课文给我们提出了哪些阅读的要求呢?(出示阅读要求)默读课文,想一想,从一粒种子到阳台上的木地板,它经历了一段怎样的历程?比较一下,这篇课文和《去年的树》有哪些相同和不同。

3.这段话给我们提出了几个问题啊?先来看看第一个问题,默读课文,想一想,从一粒种都经历了一段怎样的历程?有的同学想好了,有的同学还需要再思考一下。大家看,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就应该(师画)对,一边读一遍想,下面就请同学们根据老师的阅读提示,我们一起来思考这个问题。 3.哪位同学能看着学习记录卡说说种子的这段变化历程。 4.同学们,你们跟他填的一样吗?还有补充吗? 三、朗读感悟 同学们,让我们一起回顾一下种子的这段变化历程。师:一粒种子它被泥土紧紧的包裹着,这多难受啊。种子想——(请你来读)要是能站起来,大口大口的呼吸空气,那是多么好的一件事情啊。谁再来读读种子的愿望(指名读),对呀,成长是件多么快乐的事情啊,于是他努力生长,钻出地面,长成了——一棵大树。 师:它长成一棵大树,他又想(指名读)正巧,农夫经过这里,他把大树砍下来,拖到家里做成了——手推车,手推车在山路上跑来跑去,听着耳边的呼呼声,多么舒服。你知道手推车为什么感到这么舒服吗?(生回答)是啊,做一辆会跑的手推车是多么快乐的事情啊,请你带着快乐的语气再来读读他的这个愿望。师:手推车为农夫服务了很多年,当他变老了的时候,他就想——(生读) 它已经老了,动不了了,师范读,你再来试试,于是农夫和儿子把他拆了,做成了椅子。师:这椅子一待就是很多年,它越来越觉得挺直腰板坐在很吃力, 1.默读课文,画出种子变化的关键词语。 2.填写表格,完成自学记录卡。 3.与同桌讲一讲,种子的这段历程。 它多么想躺下好好歇歇呀,请你读——最后,农夫的儿子把它拆了,锯成木片,铺在阳台上,它变成了木地板。同学们,让我们看看这段历程中,你发现了什么在变化? (时间在变、愿望在变、种子本身发生了变化、帮助人它的人在变)什么没有变呢? (那一定会很好)大家发现了吗?每一次想法,后面的“那一定会很好”,这一句没有变,你从这句话中读出了一种怎样的心情? (快乐的、美好的、充满希望的)大家看,这粒种子从大树到手推车、椅子再到木地板,就像连环画一样,向我们展现了它这样一段生命历程,如果让你用一个词来概括这段历程,你想用什么样的词语。

《少年闰土》教学实录优质课完美版

《少年闰土》教学实录 教材分析: 课文通过“我”对闰土的回忆,写出我与闰土相识、相处(重点写了闰土给我讲的捕鸟、捡贝壳、看瓜刺猹和看跳鱼四件事)及分别的过程。表达了我与闰土的友谊及我对他的怀念之情。 根据对课文内容的把握以及学生学情的分析,把本课的教学目标设计为: 1、采用自学的方式,学习本课的生字,并做到不断地运用。 2、让学生以自我体验的方式,深入感受闰土所讲的四件事的有趣,并从中学会写事及词语妙用的方法,并实现对课文第一段的理解记忆。 3、继续练习用较快的速度来读课文。 课前交流: 师:同学们还有四天就到十一长假了,老师想了解一下,假期中你们想干什么? 生:我想去书声城看书。 师:不错的打算,其他同学呢? 生:我想和爸妈一起去爬山,因为爬山可以锻炼我的意志。 生:我想去钓鱼,因为我的妈妈说钓鱼可以修身养性。 …… 师:看来同学们的打算真不少,可见你们生活的丰富多彩。在一百多年前,和我们年龄相仿的孩子,他们的生活又是怎样的?相信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一定有所了解。 课堂教学过程: 一、直接导入,检查预习:(6分钟) 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新的课文:少年闰土,请同学们响亮地读课题。 生读 师:课前同学们已经预习了课文,你能一眼认出这两个小伙伴中,哪个是闰土吗?(师出示闰土和“我”在一起的图片) 生:我觉得脖子上有项圈的是闰土。 师:他判断的对吗? 生:对。 师:你还可以根据什么来判断他就是闰土? 生:我可以从他那紫色的圆脸中判断,因为闰土生活在海边,风吹日晒脸就变成紫的了,而我作为一个少爷天天在家里,脸就白。 师:你能够从生活环境出发来判断,真是个不错的方法。 生:我觉得从他们穿的衣服上也可以判断,因为我作为一个少爷穿的好,闰土是农民的孩子穿的不好。 师:看来大家预习的非常好,下面请同学们再次走入课文中,快速地默读课文,看一看闰土都给我讲了他在海边时的哪几件事?把自己感兴趣的事划一划。 给生3分钟的时间来读书。教师巡视。(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学情作一针对性的判断,同时对学生的读书习惯方法进行必要的指导。)

七年级数学下册综合训练题

七年级下册数学综合训练 .选择题:(下面每小题都给出编号为A,B,C,D的四个答案,其中有且只 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请选择符合题意的答案的编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本题共20分,每小题2分,选错,多选,不选都给零分) 1?以下列各组线段长为边,能组成三角形的是() A .1cm, 2cm 4cm B.2cm , 3cm, 6cm C.4cm, 6cm, 8cm D. 5cm , 6cm , 12cm 2.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x+v x—y A. B. 1 C. D . x—y x —y x+y 3 A . a5? a6=a30 B . (a5)6=a30 C . a5+a6=a11 D . a5* a6=5 6 3.把一个正方形三次对折后沿虚线剪下 如图所示: 则所得的图形是() 王計右折右下方折沿虚线翦开 4.下列事件中,是不可能事件的是( A.晚上19: 0 0打开电视,在播放新闻 ) B.水往高处流 C. 丁丁买彩票中了特等奖, D. 5 .如图,某同学把一块三角形的玻璃打碎成三片 要到玻璃店去配一块完全一样形状的玻璃 事的办法是带()去配. A.① B.② C.③ D.①和② 6 .化简 x2—y2 (X —y)2 1800后 得 ) 的结果是 ⑵

7. 4张扑克牌如图(1 )所示放在桌子上,小敏把其中一张旋转

1 4+b 无意义。 13.如图,平面镜 A 与B 之间夹角为110°,光 线经平面镜 A 反射到平面镜B 上,再反射出 去,若.1二/2,^U . 1的度数为 ______________ 14. 若非零实数 a,b 满足a 2 =ab — 1 b 2,则b = . 4 a ------------------- 15. 小华要从长度分别为 5cm 、6cm 、11cm 、16cm 的四根小木 棒中选出三 根摆成一个三角形, 那么他选的三根木棒的长度分别是 16.方程组]3x +2y 一5的解为 Zx_y=8 8 .计算[(—x ) 3] 2- (— x 2)3所得的结果是 ( A. — 1 B. — x 10 C.0 D. — x 12 9 ?甲,乙两人进行百米跑比赛,当甲离终点还有 那么,当甲到达终点时,乙离终点还有() 变) 98 A .99 1米时,乙离终点还有2米, 米(假设甲乙的速度保持不 100 B. —- C. 1 D. 99 50 cm 的矩形图案由 99 98 10个全等的小长方形拼成,其中一个 小长方形的面积为( A. 400 cm 2 2 C. 600 cm 第10题图 30分, 每小题3分) 11.七年级(1)班共有48名少先队员要求参加志愿者活动, 少先队大队部从中随机选择 小明能参加这次活动的概率是 X 2— 4 12 .若代数式- 的值为0, x — 2 二.填空题:(把正确答案填在空格内,本题共 12名少先队员参加这次活动, 根据实际需要, 该班少先队员 则x = 当b= 时,分式 (单位:cm ). D.4000 cm B. 500 cm 2 110 (第13题图)

(完整版)《清平乐村居》优质课教案

《清平乐·村居》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4个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全词。 2.通过朗读、借助注释,了解词意,想象词中描绘的情景和农家人的生活情态。 3.感受词中田园生活的情景,体会作者对闲适和谐的田园生活的向往之情。 教学重点: 通过朗读、借助注释,感知词意。边读边想象词中描绘的情景和农家人的生活情态。 教学难点: 感受词中田园生活的情景,体会作者对闲适和谐的田园生活的向往之情。 教学准备: 1.制作多媒体课件。 2.学生预习全词,并课前搜集辛弃疾的相关资料。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解题导入 1.我们已经学习过第5课《古诗词三首》中两首充满童真童趣的古诗,一起背诵——(复习背诵《牧童》《舟过安仁》)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其中一首词——《清平乐·村居》。(板书:清平乐·村居) 2.题:清平乐·村居 词的标题一般分为两部分:“清平乐”是词牌名,(正音:清平乐“yuè”)。 “村居” 是这首词的题目,看到这两个字,你会想到什么呢?(引导学生说 出与村居相关的画面、诗句:矮小的房子、勤劳的人们、安静的氛围、高鼎《村居》奠定全词基调) 在宁静的村庄里过着安居乐业的日子,可真幸福呀!经历了宋金乱世的辛 弃疾,能描绘出怎样的“村居”呢?让我们走进《清平乐·村居》。 二、感知词韵 出示:《清平乐·村居》

1.字正腔圆,指名读。 (1)翁媪:强调读音。 (2)剥:表示把东西的皮去掉,念bāo。 (3)亡赖:同“无赖”,“亡”读作wú。(表扬学生关注注释。) 2.读出停顿,师生齐读。 词一般分上阙和下阙两部分,朗读时,上、下阙之间要停顿,我们来喘一口气作为停顿。(指导朗读)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3.读出节奏,学生齐读。 诗词是讲究平仄的。老师引读,用手势舞出节奏指挥学生朗读上阙。 4.踏歌而行,师生齐读。 多美的韵脚、多美的季节,我们为何不学古人趁着春光踏歌而行呢! 手拍节奏读下阙。(鼓励并宽容节奏不一致的学生,可进行个别指导:只要能读出宋词的音韵美、节奏美、对称美、参差美,谁又能说你读的不好呢?) 三、感悟词境 古人云“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我们能从《清平乐·村居》中,看到怎样的画面?快去词中找找看!(学生范读,描绘画面,教师指导朗读。) 1.“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指导朗读:体会茅屋低小,读出低小,声音压低。感悟“青青草”,对比“草色遥看近却无”,引出“离离原上草”体会并读出草的生命力,声音适当拖长。)板书:画草屋、书写青青草。 2.“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指导朗读:吴音是什么意思?播放音频,感知吴音。含着醉意的吴音又是怎样?是谁在对谁说?会说些什么?引导学生借助注释,想像画面;借助插图,体会词意,体会“翁媪”之间的“相媚好”。)板书:相媚好。(指导书写“媚”:左形右声,读准字音,左窄右宽,注意间架结构,才能写得规范、美观。) 3.过渡:(出示翁媪图片。)你看,翁媪醉意微醺地向窗外望去,他们看到了什么样的画面? 4.“大儿锄豆溪东”(出示词句)(指导朗读:大儿在做什么?挥汗如雨地给豆田除草?你能从中感受到什么?引导学生背诵《悯农》,感受大儿的勤劳能干。劳动创造财富,累并幸福着,一起朗读,感受大儿子的勤劳和幸福。)板书:大儿 过渡:老两口透过窗口,还看见了? 5.“中儿正织鸡笼”(出示词句)(指导朗读:中儿在做什么?这可真是个

七年级下册数学综合能力训练答案

一、填空题。 1、右图中的阴影部分用分数表示是(), 用小数表示是(),用百分数表示是()。 2、3÷()=()15 =0.6=()%. 3、在78 、0.8、0.87、87%这四个数中,最大的数是(),最小的数是()。 4、500的70%是(),()的25%是26。 5、仓库里有15吨钢材,第一次用去总数的20%,第二次用去12 吨,还剩下()吨。 6、比20多25%的数是(),20比()多25%。 7、五(1)班有学生40人,某天有2人请病假,这天的出勤率是()。 8、一袋大米的80%比它的12 多24千克,这袋大米重()千克。 9、五年级今天的出勤率是96%,有2人请病假,该班今天的出勤()人。 10、把一个正方体切分成相等的三个长方体,这三个长方体的表面积之和比原正方体的表面积增加()%。 *11、被减数、减数与差的和是10.8,已知减数是差的80%,减数是()。 *12、一捆电线,用去全长的15 ,再接上60米,结果比原来长40%,电线原来长()米。 二、判断题。 1、把4.5的小数点去掉,再添上百分号,这个数缩小10倍。() 2、25 吨=0.4吨=40%吨。( ) 3、男生占全班人数的60%,则女生是男生的23 。() 4、加工120个零件,全部合格,合格率是120%。 5、一种商品,先涨价20%,再降价20%,现价与原价相等。() 三、选择题。 1、7厘米是1米的()。 ①710 ②7%米③7% 2、六年级有50人,昨天实到49人。六年级昨天的缺勤率是() ①49%②98%③2% 3、小明在一次口算比赛中,做对了80题,错了20题,这次口算的正确率是()。 ①25%②80%③75% 4、甲杯中有水20克,乙杯中有水25克,甲杯中放入7克糖,乙杯中放入9克糖,现在()。 ①甲杯水甜②乙杯水甜③两杯水一样甜

2021外研版英语七上M54《Myschoolday》word教案

2021外研版英语七上M54《Myschoolday》word教 案 年级七年级学科英语第一备课 审核第二备课 课题课型语法课章节 备课时刻授课时刻第周星期第节 学习目标1、当主语为I, you , we , they时,行为动词的一样现在时的确信和否定形式。 2、英语时刻表达法。 重点 当主语为I, you , we , they时,行为动词的一样现在时的确信和否定形式。难点当主语为I, you , we , they时,行为动词的一样现在时的确信和否定形式。教学预备

自读观看,摸索 一样现在时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当主语为 I, you, we , they及复数名词时,谓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我们谈论不做什么时,引出下面的句子: 1、We don’t go to school on Sundays . 2、I don’t like maths . 3、They don’t play football in the classr oom . 4、You don’t have history today . 【专项训练】 用所给单词的正确形式填空: 1、They _______ (not have) lunch at school . 2、You _________(sing) very well . 3、We ________(play) football after school every day . 4、I _________(not do) my homework at school . 5、Lessons ________(start) at 9 o’clock in the morning . 下列句子变为否定句: 1、We start school at 9:00o’clock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They have a maths lesson on Wednesday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I do housework at home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They have some meat for lunch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Our classes start at8:00 in the morning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专项训练】用英语读出下列时刻: 1、3:30 _____________________ 2、5: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6:30 _____________________ 4、10:50 ______________________ 5、7:20 ______________________ 6、9:1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12:35 _____________________ 8、4:26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怎样听到声音》优质课公开课教案

怎样听到声音教学设计 一、谈话导入 以前我们学过声音的产生及传播,同学们还记得吗?(学生回答)知道了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我们又是怎么样听到声音的呢?这节课我们来共同探讨这个问题。(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1、我们听到声音使用哪个器官?(学生回答)观察耳朵的结构。逐步讲解:外耳、中耳、内耳 外耳由耳廓和外耳道组成。中耳由鼓膜听小骨等构成。 鼓膜是椭圆形的、半透明的薄膜。内耳由耳蜗听神经等构成。耳蜗与听神经相连。 2、鼓膜的振动 为了便于观察, 我们可以在纸板前悬一个小球 在纸板前敲击小鼓, 仔细观察有什么现象? 观察一 A.保持小鼓与纸板的距离不变 B.用不同的力敲击小鼓 观察二 A.用相同的力敲击小鼓 B.小鼓距离纸板远近不同

仔细观察小球的振动有什么不同? 总结: 距离不变 发声强:鼓膜振动厉害 发声弱:鼓膜振动微弱 相同的力 距离近:鼓膜振动厉害 距离远:鼓膜振动微弱 三、小结 声波通过外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振动,鼓膜的振动又通过听小骨传给耳蜗,连接耳蜗的听神经把声音信号报告给大脑,我们就听到声音了。 四、拓展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怎样保护我们的听力呢? 1、尽量避开噪声。 2、不要用尖锐的工具掏挖耳朵。 3、听到巨大响声时要张开口。 4、鼻、咽发生炎症时,要及时治疗避免引起中耳炎。 介绍各种耳朵。 五、课堂练习 1.耳朵分为外耳中耳内耳三部分。 2.中耳和内耳在头的内部,我们看不见。

3.外耳由耳廓和外耳道组成。中耳由鼓膜听小骨等构成。 3.鼓膜是椭圆形的、半透明的薄膜。内耳由耳蜗听神经等构成。耳蜗与听神经相连。 4.声波通过外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振动,鼓膜的振动又通过听小骨传给耳蜗,连接耳蜗的听神经把声音信号报告给大脑,我们就听到声音了。 5.耳朵是人体的听觉器官,如果受到伤害,人的听力就会下降,甚至丧失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_第七章综合训练

x o y 1 3 13 (1) x o y 1 3 (2) -2 (第5题) 图3 相 帅炮 第七章综合训练 班级:_______ 姓名: ________ 坐号: _______ 成绩: _______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 30 分) 1、根据下列表述,能确定位置的是( ) A 、红星电影院2排 B 、北京市四环路 C 、北偏东30° D 、东经118°,北纬40° 2、若点A (m ,n )在第三象限,则点B (|m |,n )所在的象限是( ) A 、第一象限 B 、第二象限 C 、第三象限 D 、第四象限 3、若点P 在x 轴的下方,y 轴的左方,到每条坐标轴的距离都是3,则点P 的坐标为( ) A 、(3,3) B 、(-3,3) C 、(-3,-3) D 、(3,-3) 4、点P (x ,y ),且xy <0,则点P 在( ) A 、第一象限或第二象限 B 、第一象限或第三象限 C 、第一象限或第四象限 D 、第二象限或第四象限 5、如图1,与图1中的三角形相比,图2中的三角形发生的变化是( ) A 、向左平移3个单位长度 B 、向左平移1个单位长度 C 、向上平移3个单位长度 D 、向下平移1个单位长度 6、如图3所示的象棋盘上,若○帅位于点(1,-2)上,○相位 于点(3,-2)上,则○炮位于点( ) A 、(1,-2) B 、(-2,1) C 、(-2,2) D 、(2,-2) 7、若点M (x ,y )的坐标满足x +y =0,则点M 位于( ) A 、第二象限 B 、第一、三象限的夹角平分线上 C 、第四象限 D 、第二、四象限的夹角平分线上 8、将△ABC 的三个顶点的横坐标都加上-1,纵坐标不变,则所得图形与原图形的关系是(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