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讲解模板:筋膜内子宫切除术
筋膜内子宫全切除术优于经典式子宫全切除术

筋膜内子宫全切除术优于经典式子宫全切除术标签:筋膜内子宫全切除术;经典式子宫全切除术近2年我们应用筋膜内子宫切除术,并对特殊病例稍加改进,收到满意效果,分析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2003年1月~2004年1月,因子宫良性病变需行子宫全切除者176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及对照组,行经典式全切者64例为对照组,筋膜内子宫切除112例为研究组。
年龄28~63岁。
手术适应证:顽固性功血、子宫肌瘤、子宫肌腺瘤。
两组年龄、病种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 手术方法包括:①经典式全子宫切除术术式,该术式游离膀胱至宫颈外口,若粘连重,易出血,且膀胱易损伤。
另外需切断主韧带、骶韧带,盆底组织发生变化。
术后常规留置导尿48 h。
②筋膜内全子宫切除术术式,切口探查至剥离剪开膀胱反折腹膜为止的步骤与经典式全子宫切除术相同,然后稍下推膀胱,与子宫内口稍下切断子宫血管,在血管结扎上1 cm环行切口切开宫颈筋膜,用组织钳钳夹宫颈筋膜层向外牵拉,此时边提子宫边用刀尖沿宫颈筋膜内环行切开。
如果层次对,出血很少,若宫颈光滑,尤其对年轻要求保留宫颈者,常规子宫次全切除后,距宫颈外口3 cm处横断宫颈时呈环行楔形切口,切除之残端宫颈组织呈倒锥筒状,其圆锥尖端达宫颈外口,用合成线将宫颈残端内腔做烟包缝合,关闭筋膜,形成假的小“宫颈”,如果宫颈糜烂较严重,可切至穹窿处,需先缝合阴道,再关闭宫颈筋膜,最后缝合盆底腹膜。
1.3 统计学处理采用t检验及χ2检验。
2 结果2.1 两种子宫全切术式比较研究组稍游离膀胱,无损伤。
主韧带、骶韧带不切断,子宫下行支血管、神经不切断。
盆底组织结构变化小。
对照组大范围游离膀胱至宫颈外口,切断主韧带、骶韧带、子宫下行支血管、神经,盆底组织结构变化大。
2.2 两种手术术式结果比较具体比较见表1。
术后病率:术后24 h~7 d不连续的2次体温达到或超过38℃者。
2.3 随诊术后3个月检查宫颈残端发现其后形成的假宫颈外口较原来的大,质地较松软。
经腹全子宫切除术相关知识及手术步骤幻灯片PPT

本课件PPT仅供大家学习使用 学习完请自行删除,谢谢! 本课件PPT仅供大家学习使用 学习完请自行删除,谢谢! 本课件PPT仅供大家学习使用 学习完请自行删除,谢谢! 本课件PPT仅供大家学习使用 学习完请自行删除,谢谢!
1
全子宫切除术相关知识及手术步 骤
的关系。如有粘连应先行分离。
10
全子宫切除术相关知识及手术步
骤
• 4、推开肠管,提拉子宫:探 查完毕,将肠管从盆腔推向腹 腔,用湿尾纱垫、压肠板隔开 及保护肠管,深钩牵开充分暴 露术野。两侧子宫角各夹一把 大开力(可配合大钻子钻入子 宫),便于提住子宫。
• 5、处理子宫双侧附件及圆韧 带:距圆韧带在子宫附着点 2cm处,用十八弯夹住圆韧 带、输卵管峡部及卵巢固有韧 带,切断并用小胖针10#束线 缝扎,缝扎圆韧带及附件一侧 的线先不剪断,夹一把小直钳 作为标志线。对侧同法操作。
八、手术方式: • (一)麻醉方式:一般采用硬膜外麻醉。 • (二)手术体位:仰卧位 • (三)手术步骤:(术者在患者左侧,助手在患者右侧) • 1、消毒铺单。 • 2、切开腹壁:耻骨联合上横切口或下腹部正中切口。 • 切皮→皮下→筋膜→腹直肌(铺皮垫护皮)→腹膜→进入盆腔→生理盐水
洗手(洗掉血迹,润滑便于探查) • 3、探查盆腔:探查子宫和附件,了解病变范围、有无粘连,与周围脏器
5
全子宫切除术相关知识及手术步骤
子宫肌瘤分类比例
肌壁间肌 瘤60-70%
浆膜下肌 瘤20%
粘膜下肌 瘤10-15%
6
全子宫切除术相关知识及手术步骤
• 二、病因病理: • (一)病因: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系统中最常见的良性肿
瘤,好发的年龄在30岁-50岁之间。主要是由子宫平滑肌 细胞增生而成,确切发病因素尚不清楚,一般认为其发生 与体内雌激素水平过高或长期刺激有关。 • (二)病理分类:根据肌瘤与子宫壁的关系可分为以下三 类:(由外到内) • 1浆膜下肌瘤:肌瘤突出于子宫表面,由浆膜层覆盖。当 浆膜下肌瘤继续向腹腔内生长,基底部形成细蒂与子宫相 连时为带蒂浆膜下肌瘤。 • 2肌壁间肌瘤:肌瘤位于子宫肌层内,最为常见。 • 3粘膜下肌瘤:肌瘤向宫腔方向突出,表面由子宫粘膜层 覆盖。
筋膜内电刀旋切子宫切除术临床效果分析

筋膜内电刀旋切子宫切除术临床效果分析经典式全子宫切除术使盆底组织结构变化大,阴道缩短,术后常有伴发膀胱、直肠的膨出,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2008年10月开始笔者施行筋膜内全子宫切除术达到良好疗效。
1 资料与方法1.1 资料来源将2008年10月2010年1月因子宫良性病变需行全子宫切除术者32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6例,研究组采用筋膜内电刀旋切全子宫术,对照组采用经典式全子宫切除术。
1.2 手术方式1.2.1 经典式全子宫切除术该术式需分离膀胱至宫颈外口处,遇粘连严重,膀胱损伤机会大,术后易出现血尿。
而且要在宫颈处切断主韧带、骶韧带,盆底组织结构会发生很大变化,如粘连严重,处理宫旁组织及韧带时易损伤肠管,膀胱和输尿管。
1.2.2 筋膜内电刀旋切全子宫术手术开始至打开膀胱腹膜返折为止各步骤均与经典式全子宫切除术相同。
余下分离膀胱至切除全子宫过程:(1)稍向下推膀胱,不需要至宫颈外口水平。
(2)于子宫动静脉结扎处以上1cm电刀环形切开宫颈筋膜,深度为2~3mm,助手用组织钳钳夹宫颈筋膜向外牵拉,术者一手向上提拉子宫,一手予电刀沿宫颈方向环形旋切宫颈筋膜至宫颈外口处,全部切除宫颈管,保留阴道穹窿,出血处电凝止血。
(3)缝合,予2/0可吸收线距宫颈筋膜外口边缘2~3cm处分别行外翻式半荷包缝合,筋膜边缘向阴道面,然后间断缝合筋膜层,阴道残端形成假宫颈。
1.3 统计学处理采用t检验及X2检验。
2 结果2.1 两种术式切断组织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游离切断组织比较2.2 两组术式效果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手术效果比较与对照组比较P〈0.052.3 术后随访术后半年随访,检查见研究组阴道穹窿中部横椭圆形凹状突起,阴道长度及宽度与术前无变化,而对照组阴道穹窿消失,阴道长度明显缩短。
3 讨论随关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妇女各期生理结构功能的完善性引起了高度重视。
近年的研究表明,子宫不仅仅是性腺分泌的靶器官,同时也有内分泌功[1]。
经腹横切口筋膜内子宫切除术术式探讨

经腹横切口筋膜内子宫切除术术式探讨目的:探讨子宫全切术的新方法和效果。
方法:选择2005年3月~2008年3月的良性病变,采用腹式横切口筋膜内子宫全切术68例与传统腹式筋膜外子宫全切术50例作为对照。
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住院时间、术后排尿和排气时间、性生活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相,两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 <0.01﹚。
结论:腹式横切口筋膜内子宫全切术明显优于传统经腹式筋膜外子宫全切术。
标签:横切口;筋膜内;全子宫切除术为了提高子宫切除的安全性和改善手术效果,我院对腹式全子宫切除术进行了改良,取得了明显效果,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05年3月~2008年3月对于子宫或卵巢疾患采用经腹横切口筋膜内子宫切除术术式切除子宫的全部患者68例作为观察组,同时随机选取2005年3月之前采用传统经腹膜外全子宫切除患者50例作为对照组。
观察组年龄37~50岁,平均43.4岁,其中子宫肌瘤39例,子宫肌腺症10例,卵巢巧克力囊肿(双侧)8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11例,子宫大小9~14周大。
对照组年龄38~49岁,平均44.2岁,其中子宫肌瘤32例,子宫肌腺症7例,卵巢巧克力囊肿(双侧)4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7例,子宫大小9~14周大。
两组年龄分布、疾病种类、子宫大小均无显著性差异,具可比性(P>0.05)。
术前都行宫颈刮片细胞学检查,阴道不规则出血行分段诊刮排除宫颈及子宫内膜恶性病变。
1.2手术方法1.2.1 麻醉两组均采用持续硬膜外麻醉或持续硬膜外+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复合麻醉。
1.2.2 观察组(横切口筋膜内子宫切除术)术式方法为:①采用耻骨联合上3~4 cm横切口长约8~10 cm,切开皮肤及皮下组织,剪开筋膜,分离腹直肌,横向剪开腹膜进入腹膜腔。
②常规处理圆韧带、卵巢固有韧带及输卵管、骨盆漏斗韧带,分离剪开阔韧带间组织,弧形剪开膀胱返折腹膜,向下略推膀胱,在子宫峡部水平钳夹子宫动静脉,切断、缝扎。
手术讲解模板:次广泛全子宫切除术

8.切除主韧带
手术资料:次广泛全子宫切除术
手术步骤:
将 输尿管向盆侧壁或向内侧拨开,分次钳夹、 切断、缝扎主韧带(图11.1.4.2.1.140~11.1.4.2.1.1-44),切除主韧带长 度视病变 类型而定,通常1~2cm。然后切断阴道直 肠韧带至阴道穹窿下方水平(图 11.1.4.2.1.1-45,11.1.4.2.1.1-46
手术资料:次广泛全子宫切除术
术前准备:
3.手术前后合并症的处理 贫血应得到纠 正,有出血倾向应得到有效的治疗,有感 染病灶应得以控制;营养不良及代谢紊乱 给予积极纠正;高血压病人的血压应得到 适当控制,但不宜降得太低;对过分肥胖 及老年体弱者,手术应特别细致,止血要 确实,要预防感染。
手术资料:次广泛全子宫切除术
手术资料:次广泛全子宫切除术
手术步骤:
前,将其游离3~4cm,并拉向外侧。钝性分离直肠旁间隙,暴露子宫骶骨 韧带(图 11.1.4.2.1.1-26,11.1.4.2.1.1-27),视病变类型切除适当长度的子宫骶骨 韧带浅层1~2cm(图 11.1.4.2.1.1-28~11.1.4.2.1.1-30)。
手术资料:次广泛全子宫切除术
手术步骤:
cm沿输 尿管走向,向内下方剪开盆腹膜至骶韧带内侧距子宫颈1~2cm处(图 11.1.4.2.1.1-18,11.1.4.2.1.1-19)。游离输尿管,至 输尿管与子宫动脉交叉处,留置细尿管或橡皮片作标记(图11.1.4.2.1.120~11.1.4.2.1.1-22)。
手术步骤:
下 推膀胱,锐性分离膀胱阴道膈至相当于宫 颈外口下1.5~3.5cm水平(图 11.1.4.2.1.1-31,11.1.4.2.1.1-32), 将膀胱拉 向耻骨联合。将子宫拉向头侧,用压肠板 将膀胱轻轻压向耻骨联合,暴露输尿管隧 道入口和宫颈膀胱韧带,用血管钳从隧道 口向内、前方穿出。分次
【筋膜外全子宫切除术】筋膜外全子宫切除术手术详细步骤,筋膜外全子宫切除术手术过程

【筋膜外全子宫切除术】筋膜外全子宫切除术手术详细步骤,筋
膜外全子宫切除术手术过程
1.从腹壁切开,处理圆韧带、骨盆漏斗韧带,剪开膀胱腹膜反折,推开膀胱及处理子宫血管同全子宫切除术。
但膀胱下推范围比全子宫切除少。
2.切除子宫于子宫内口水平,子宫血管断端上方环形切开宫颈筋膜层深约2~3mm,以组织钳夹持切缘,伸入手术刀,与颈管平行向下切开(图11.1.4.1.
3.5.6-7),直至宫外口处仅留一薄层宫颈组织,子宫骶骨韧带和主韧带随之下移(亦可在筋膜鞘内钳夹、切断、缝扎子宫骶骨韧带及主韧带)。
随后切开阴道切除子宫。
3.缝合断端以0号肠线褥式或荷包缝合残腔,彻底止血,关闭管腔(图11.1.
4.1.3.
5.6-8)。
4.其他步骤同前。
筋膜内子宫全切术253例报道

流 ,不 同 于 从 子 宫 底 到 子 宫 峡 部 纵 行 切 开 浆 肌 层 和 中间 层 的手 术 方 法【 5 J 有 层 次清 楚 ,出血 少 的 。具 优点。 筋 膜 内子 宫 切 除 术 的要 领 在 于筋 膜 鞘 的 解 剖
伤 ,保 留子宫动 脉下行 支血供 ,保持盆底支 托力 和维 持 阴道 原 有长 度 等 优 点 。经 笔 者 进一 步 改 良 ,
优 化 了保 留子 宫 动 脉 上 行 支 血 供 的手 术 方 法 ,改
进 了剥离筋膜鞘 的操作 技巧 ,率先运用筋膜 鞘残 端与 阴道残端合 并扣锁环绕缝合方法 ,提高了手 术质 量 ,取 得 了满 意疗 效 ,报 道 如下 。 资 料 与 方 法 我 院妇 产 科 20 0 5—2 1 行 筋 0 0年 膜 内子宫全切 术 2 3例 。其 中,城镇人 口 4 例 , 5 3 农 村 人 口 20例 ,年 龄最 小 者 3 1 4岁 ,最 大 者 6 1 岁 ,中位年 龄 4 3岁 。 因慢性 子 宫 内膜 炎 、子 宫 肥 大 而行 手术者 2 ,子宫 内膜 息 肉 5例 ,功能性 例 子宫出血 l 例 ,子宫腺肌症 2 例 ,子宫肌瘤 20 5 1 1 例 。子宫肌瘤 中单发性 5 2例 ,多发性 1 8 。子 5例 宫肌瘤 因流血药 物治 疗无效 而行子宫 切除者 15 8 例 ,因出现压迫症状而手术者 1 例 ,因肌瘤生长 7 较快 当心恶变而 手术者 8 。采取改 良筋膜 内子 例 宫 切 除 的 10例 为 改 良组 ,未 经 改 良 的筋 膜 内 子 3
障碍及术后 的卵巢功能失调嘲 。然而 ,无论筋膜外
改良筋膜内全子宫切除术60例分析参考模板

改良筋膜内全子宫切除术60例分析【关键词】筋膜内全子宫切除术;,,临床应用摘要:目的探讨改良筋膜内全子宫切除术的临床效果。
方法对60例有子宫切除指征的患者进行筋膜内全子宫切除术,集束法处理子宫韧带与附件,筋膜内脱袖式切除子宫(观察组),并与采用传统子宫切除术的60例(对照组)进行比较。
结果观察组较对照组平均手术时间短,平均出血量少,胃肠恢复快,术后平均住院时间短,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
结论改良筋膜内全子宫切除术优于传统术式。
关键词:筋膜内全子宫切除术;临床应用全子宫切除术是妇科常见的手术,手术指征主要为子宫良性病变,目前手术途径仍以经腹为主。
为提高手术安全性和改善手术效果。
我院自2001-08起开始对筋膜内全子宫切除术进行探讨并进行改进,收到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对200108~200405在我院住院的60例患者施行改良筋膜内全子宫切除术。
所有患者均无生育要求,年龄35~52岁,平均42.3岁。
术前诊断:子宫肌瘤44例,子宫腺肌瘤11例,子宫肥大症2例,功能性子宫出血3例。
子宫如孕40 d~4个月大小,均无严重合并症。
选用200108以前60例传统性全子宫切除术,作为对照组。
(其年龄,疾病类型,子宫大小与观察组相近)。
1.2 手术方法两组均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进行。
两组术前准备及术后处理相同。
腹部切口均采用 Pfannenstiel切口,即沿自由耻骨联合上约4 cm处的皮肤自然皱纹切开,长度依子宫大小而定,依次进入腹腔,探查盆腔。
1.2.1 改良筋膜内手术方法常规开腹后,集束法处理韧带[1],提起子宫,用中弯钳靠近子宫侧旁一次性钳夹、切断、缝扎子宫圆韧带、卵巢固有韧带及输卵管峡部(切除附件者断扎骨盆漏斗韧带,分开阔韧带组织,弧形切开膀胱腹膜反折,下推膀胱至宫颈部,断扎子宫动脉上支,筋膜内脱袖式切除子宫[1]在血管断端稍高处环形切开宫颈筋膜深约2~3 mm,用鼠齿钳钳住宫颈筋膜切缘,用刀尖及刀柄锐性及钝性分离,下推宫颈筋膜达宫颈阴道部,主韧带与宫骶韧带随剥离的宫颈筋膜下移并与宫颈分离,不需断扎,紧贴宫颈环切阴道窟窿切除子宫,用鼠齿钳将阴道残端及宫颈筋膜提起,用1号华利康可吸收合成线荷包缝合阴道残端宫颈筋膜套,关盆腹膜,使盆腔腹膜化后常规关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手术资料:筋膜内子宫切除术
手术步骤:
2.切除子宫 于子宫内口水平,子宫血管 断端上方环形切开宫颈筋膜层深约2~3mm, 以组织钳夹持切缘,伸入手术刀,与颈管 平行向下切开(图11.1.4.1.3.5.6-7), 直至宫外口处仅留一薄层宫颈组织,子宫 骶骨韧带和主韧带随之下移(亦可在筋膜 鞘内钳夹、切断、缝扎子宫骶骨韧带及主 韧带)。随后切开阴道切除子宫。
概述:
手术资料:筋膜内子宫切除术
概述:
手术资料:筋膜内子宫切除术
概述:
手术资料:筋膜内子宫切除术
概述:
手术资料:筋膜内子宫切除术
概述:
手术资料:筋膜内子宫切除术
概述:
手术资料:筋膜内子宫切除术
适应证: 1.宫颈严重病变或有恶性肿瘤者。
手术资料:筋膜内子宫切除术
适应证: 2.急性盆腔炎症。
术前准备: 4.术前3d,每日用消毒液(1∶1000新洁 尔灭或1∶5000呋喃西林液)灌洗阴道。 必要时做阴道拭子培养。
手术资料:筋膜内子宫切除术
术前准备: 5.肠道准备。
手术资料:筋膜内子宫切除术
手术步骤:
1.从腹壁切开,处理圆韧带、骨盆漏斗韧 带,剪开膀胱腹膜反折,推开膀胱及处理 子宫血管同全子宫切除术。但膀胱下推范 围比全子宫切除少。
手术资料:筋膜内子宫切除术
手术步骤:
3.缝合断端 以0号肠线褥式或荷包缝合残腔,彻底止血,关闭管腔(图 11.1.4.1.3.5.6-8)。 4.其他步骤同前。
手术资料:筋膜内子宫切除术料:筋膜内子宫切除术
术后处理: 伤口的消炎。
手术资料:筋膜内子宫切除术
手术资料:筋膜内子宫切除术
术前准备: 1.同一般妇科腹部手术前准备。
手术资料:筋膜内子宫切除术
术前准备: 2.宫颈刮片查癌细胞。
手术资料:筋膜内子宫切除术
术前准备: 3.月经紊乱及年龄在50岁以下的病人,术 前应做诊断性刮宫,全面了解子宫情况, 除外内膜病变,以确定卵巢的去留。
手术资料:筋膜内子宫切除术
筋膜内子宫切 除术
手术资料:筋膜内子宫切除术
筋膜内子宫切除术
科室:妇产科 部位:子宫
手术资料:筋膜内子宫切除术
麻醉: 全身麻醉或蛛网膜下腔麻醉。
手术资料:筋膜内子宫切除术
概述: 子宫的解剖结构见下图(图 11.1.4.1.3.5.6-1~11.1.4.1.3.5.6-6)。
手术资料:筋膜内子宫切除术
并发症: 没绝对的并发症。
手术资料:筋膜内子宫切除术
术后护理: 健康的饮食。
谢谢!
手术资料:筋膜内子宫切除术
适应证: 3.子宫或附件恶性病变。
手术资料:筋膜内子宫切除术
手术禁忌: 筋膜内子宫切除术适用于:
手术资料:筋膜内子宫切除术
手术禁忌: 1.因子宫肌瘤或其他子宫良性疾病需切除 子宫,而子宫颈周围粘连严重,常规切除 子宫困难者。
手术资料:筋膜内子宫切除术
手术禁忌: 2.年轻妇女子宫良性疾病需切除子宫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