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整合案例

课程整合案例
课程整合案例

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整合教学案例

——小学语文教学案例《松鼠和松果》

王妍

一、课例导语

随着当代信息技术的普及和应用,我们已经进入了高科技信息技术期间,信息

技术与其他学科的整合是改革传统教学模式的主要途径。教育部《关于在中小

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关照》中指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促进中小学教学

根本性变革的首要途径。”这就把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进步到了一个十分主要的

地位。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应

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意跨学科的学习和当代科技手段的运用……” 。充分使用信息技术为语文教学服务,获得语文学科知识,培养语文能力,进步

语文素养,是一个极新而又布满朝气的领域。

二、教材特点

《松鼠和松果》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教版)一年级下

册第10课。课文是一篇童话,叙述了两只具有环保意识的小松鼠植树的故事。

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我们要让学生了解到人类在向自然索取时,一定不要忘

记回报自然。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永远拥有一个美好的家园。

由于以往的教学把识字和朗读放在重点,所以本班学生对朗读和识字掌握

得比较好。学生能够利用以前学过的字识记新生字,在朗读中也能够进行知识

的迁移。

低年级的学生对新奇的事物有很大的好奇心,也很喜欢小动物,所以本课

的内容很适合学生。

三、教学手段及目标:

一年级第二学期的学生拼音已较掌握,课文基本读通,生字已能通过拼音自己

认读;但对课文只是很浅的理解,真正读懂课文还需靠老师讲,所以教学方法

应是基础的让学生自学,较难的由老师带学。同时考虑到一年级学生年龄小,

视觉上的冲突才能引起他们的注意与兴趣,所以加入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使教与

学的过程更形象化.感性化,效果良好。我想通过以上的教学手段来达到本节课

的教学目标:

1、认识“聪、活”等11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复述这个童话。

3、认识到人类向大自然索取时,一定不要忘记回报自然,这样才能

拥有美好的家园。

四、教学过程

课后的作业讲故事、画未来都可使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给他们以发挥的空间。

2、让信息技术手段在课文中较好的发挥作用:

在本课教学中信息技术手段的采用对学生学课文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像最开始的猜谜后出示投影图、学习生字用投影显示、讲课中用录音配乐烘托

气氛。用投影图的出示增加直观效果,在学生读课文或讲故事时配乐,这些都

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促进了学生对课文的学习。

3、以启发式教学带领学生学课文:

对课文进行学习分析时,教师不是一味地讲或读,而是采用了引导启发

得手段,学生能说的让他们尽量说,老师只是在学生确实无法弄懂的情况下才

讲解,以避免传统教学中的满堂灌现象,使学生学会自主的学习。

4、教学中的不足之处:

信息技术手段的采用还较简单,如能再花时间做成课件、动画效果会更好。由于课时的限制,有不少学生的学习能力锻炼、发挥不够,还需改进。

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整合的案例

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 程整合的案例 LG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LGA16H-LGYY-LGUA8Q8-LGA162】

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整合的案例 《时、分、秒的认识》 教学内容:小学数学第四册第十单元《时、分、秒的认识》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计算机上展示的各式各样的钟表及自身尝试用鼠标随意转动时针、针分活动认识钟面;初步了解时针、分针。 2.运用计算机向学生展示整时在钟面上的表示方法,使学生自己动手用鼠标转动钟表的时针、分针,掌握并能熟练认读这些整时的时间。 3.结合日常生活,让学生随意转动时针、分针,并认读这些整时的时间,了解生活中的时间,感受时间的重要性,建立时间观念,渗透爱惜时间的教育,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主动探索、敢于创新的精神。 教学重点:熟练地认识时间;联系生活实际,通过运用计算机拨动钟表的指针,认读所表示的整时的时间,体验生活与数学的联系。 教学难点:整时钟面指针的规律。 教学地点:计算机教室。 教学工具:教师和学生每人一台计算机,教师的计算机可控制每台计算机、一个钟表模型。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运用计算机播放音频“滴答”声,请学生仔细听一听,这是什么声音(钟表的声音) 2、运用计算机演示动画“时钟”,再请学生看一看,看到什么(钟表) 3、大家愿不愿意“认识钟表”,通过认钟表来知道时间,都成为生活中的小能人!(愿意!)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有关钟表的知识.(计算机展示课题:时、分、秒的认识) 二、教学过程 (一)认识钟面 1.寻找生活中的钟表

课程整合

课程整合是现代课程改革的根本问题之一,更是我国目前正在实验中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方案的重点内容之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中提出:“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在《纲要》发布之前,我国已有一些关于课程整合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在理论上,有诸多研究对国外有关课程整合的理论和实践作了多方面的译介,也有部分学者对我国单一的分科课程体系提出批评和实施综合化改革的建议。在实践上也有部分省市及个别学校开展了综合课程的实验。 一、课程整合的基本理念 课程整合(也有人译为“课程统整”等)是一个包含着多种含义、多种实践而且有着不同反映的概念。从总体上说,在国外,课程整合通常指的是“使学习计划中分化出来的各个部分比较紧密地联系起来的专门努力”。在我国,有研究者在分析后指出,它实质上是“把学生在校内的学习同校外生活及其需要和兴趣紧密结合的整体化课程”。虽说这些界定均有片面之处,但我们仍能从国内外课程整合的发展进程中窥见其孕育的一些基本理念,这些理念不仅是一个发展的过程,更是一个逐步实现的过程。 (一)课程整合是与课程分化相对应并相包含的课程设计方式 整合,就是将不同的部分连接成一个整体或将不同的部分纳入到整体中。因此,整合首先以部分为基础,没有部分也就没有整合。实际上,所有的课程整合形式,都离不开各个分化的学科,也都承认学科知识作为人类的研究成果对儿童和社会发展的价值。另外,在分科的框架中也可以部分地实现课程的整合。例如雅各布斯提出的六种课程整合设计策略,分科内的课程整合就是其中之一。由于部分教师的不透彻理解,在许多学科背景出身的教师的意识中,整合的课程与分科的课程是相对立的。面对学校教师的不安和紧张,我们首先应该澄清整合课程与分科课程的关系,让教师明白整合与分化是相互补充、相互包含的关系。 (二)学生“生活世界”的整体性是课程整合的根本依据 进行课程整合的原因之一就是学生“生活世界”的整体性。学生生活世界的整体性客观地要求课程的设计和实施要把学生从单一的书本世界和封闭的知识体系中解放出来,把他们对知识的习得与处坪社会生活的各种复杂关系结合起来,使其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从容面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文化、人与自我以及人与他人之间的复杂关系。 (三)关注学生终身发展的内在需要、着眼于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是课程整合的根本价值追求 对不同类型的课程之间关系的处理,仅仅是课程整合的表现形式。关注不同类型课程的根本价值追求,才是课程整合的实质,更是课程整合的基石。台湾提出“课程统整”的出发点在于要处理好减轻学生负担与培养学生能力之间的关系,以及其他社会发展在教育中折射出的问题。香港的“课程统整计划”也提倡培养创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等五个方面的实施内容。内地的新课程改革也强调关注学生终身发展的内在需要,关注学生的整体发展,为中小学生的人生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小学信息技术课案例doc资料

小学信息技术课案例 探究式学习是一种比较有用的教学方式,它许多优势是传统接受式教学方式无法比拟的,但是探究式教学方式也是有不够之外,它比接受式教学方式要花很多时间,在实际教学中我采取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方式来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 本课是围绕小学三年级《画图》设计的案例,本校学生从三年级开始上信息技术课,一人一机学生操作,但是学生基础差异很大,综合学生情况及教学内容,设计了教学难点、重点,但是由于学生间的个体差异,在学习中可能出现偏差。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并烂熟操作矩形、椭圆以及培养学生挖掘内容深处的能力。 2、画图时,SHIFT键的使用方法。 3、综合运用所学绘制图片。 教学重点: 1、SHIFT键的使用 2、颜色的填充 教学难点: 1综合运用所学绘制图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课件演示:向学生展示绘制的《我的家》图片。 师:同学们,从屏幕上你看到了什么?

生1:这张图很美。 生2大门和房子画得很像。 生3:还有就是窗户看上去很明朗。 师:同学们都说得很好,老师相信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也可以画出这么幽美的图画。 二、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师:请学习小组的同学共同合作,绘制我们的家,比一比,哪一个组的画法是最有用的? (学习小组纷纷行动起来,有的读书上的步骤,有的动起鼠标,气氛积极深刻) 师:哪一个学习小组先来说一说你们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 生1:我觉得窗户的开关是矩形(长方形)、所以我选择矩形绘制了这么多窗户。 生2:老师我想画正方形的房子怎么办? 师:谁能说一说怎样画正方形? 生3:我发现按住shift键同时按矩形就可以了。 生4:我用椭圆画了屋顶,然后把下方的边擦除了。 生5:我画的窗户是蓝的。 师:告诉大家,你的蓝色窗户是怎么画的呢? 生5:我是这样画的,我按鼠标左键,拖动鼠标就画了一个矩形,接着填上色.师:你的方法可以,谁还有别的方法吗?给大家演示一下.(学生演示) 生1:原来选择第二种矩形就有颜色了。

浅谈语文学科与其它学科的整合

桐梓县羊磴中学:梁秀英 在新课程的改革进程中,进一步突出了素质教育中语文学科的基础性问题,它是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要落实这基础性问题,当务之急是提高语文教学效率,优化语文学科改革,培养学生的整体素质和全面能力,就必须将初中语文新课程改革与其它学科相整合,只有这样,“初中语文新课程改革”这朵红花在“其它学科”这片绿叶的衬托下才会开得更加艳丽。 一、语文教学与其它学科整合的必要性 《语文课程标准》开篇就指出: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这些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教学的这一地位是语文学科的性质决定的,是素质教育和课改趋势对语文教学的新要求,也是我在语文课改教学中的实践启示。语文学科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了它必须走整合教育的路子。语文学科进行整合教学可以使学生在不同学科的相互交叉、渗透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 语文学科强调“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学科的基本特点”。曹洪顺曾说:“语文学科不仅仅限于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

能力,以便他们学习其他学科和知识做好准备,它还有向学生进行世界观和人生观教育的德育价值;具有向学生进行文化知识教育、发展学生智力的智育价值;具有向学生进行文化艺术教育和审美教育的美育价值等等”。要实现语文学科人文性的德育、智育和美育等三个方面的价值,也只有在语文教学与其他学科进行整合的实践中才得以完成。 中国基础教育课程的安排趋向于综合化。课程标准在“阶段目标”中把“综合性学习”的要求摆到了与“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同等重要的位置,其目的是“加强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以及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 可见语文与其他学科相互渗透、交叉整合显然是有理有据,有规律可循的。语文教学是可以也是有必要与其他学科进行整合的,否则怎能完成奠定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目标呢? 二、语文教学与其他学科整合的着力点 (一) 整合其他学科知识,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整合其他学科的知识,解决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一些具体问题。 《比较教学点滴》一文中说:“语文课本中内容不仅与历史、政治、地理等社会科学内容相通,也与数学、物理、化学等自然科学的内容相融,只不过教学目的和教材表现形式不同罢了。” 比如我们教学《统筹方法》,自然联想到数学知识。教学《毛

初中语文与信息技术整合教学案例(23304)

初中语文与信息技术整合教学案例 八年级上第五单元《爱莲说》 【教材分析】 1、《爱莲说》是人教新课标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文言文,教学课时为1课时。 2、本单元的能力训练重点是:学生能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大意,并且在反复诵读中领会它们丰富的内涵和精美的语言,并积累一些常用的文言词语。 3、《爱莲说》是周敦颐的代表作,以莲喻人,托物言志。表达了作者以莲花君子自勉,不同流合污的高尚品质。通过本课的学习体会作者高洁的情感和不随流俗的积极人生态度,进一步学习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理解形象、生动、精美的语言特点,积累一些常用文言实词、虚词。 2、在了解作者经历和《爱莲说》写作背景的基础上揣摩文中描写莲花的文字,品味作者流露出的情感,了解文章运用的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 二、能力目标

1、能流利的朗读课文,理解文章大意;能快速阅读拓展文章,在拓展文章的支持下深入理解《爱莲说》的深意。 2、学生在自主阅读课文的基础上主动提出问题,提升发现问题、辨析问题的能力。 3、学生通过自主学习与小组协作学习相结合的方式疏通文意、处理课文难点,提升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 1、理解作者高洁的情怀和勇于面对生活、不随流俗的积极人生态度。 2、有积极的情感体验,欣赏莲的“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有培养自己具有“莲”的品质的愿望。 【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学习文言文《爱莲说》,在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和写法的基础上背诵课文,积累文言词语。 2. 教学难点:通过本课的学习,理解作者的高洁情怀,体味所描写的景物与作者所抒发的“志”之间的关系。 【学习者特征分析】 1、学生是北京昌平第四中学初二跨越式实验班的学生,经过一年多的试验班学习,基础知识扎实,课堂气氛活跃,能积极思考、主动质疑。

小学数学教学10个案例分析

——小学数学教学案例分析 案例 1《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学片段 学生被分为6人一小组,每人手上有6根小棒。 A教学: 师:大家手上都有6根小棒。平均分成三份,每份是多少呢?生动手操作。 师:好!把刚才操作的过程在小组中交流一下。 B教学: 师:大家手上都有一些小棒,试着按要求进行平均分操作。要求是:平均分成1份,2份,3份,4份,5份,6份,并且不能损坏小棒。看那组最迅速。 学生开始分。有的很快地分好,有的开始小声议论。师:有困难吗? 生1:平均分成4份不好分。生2:平均分成5份也不好分。 师:是啊!有的多,有的少,不是平均分。最好怎么办呢?(生……) 师:好!同组内的小棒可以相互借调。再试试看。(生活动。) 师:哪个小组愿意来交流一下,你们的4份是怎么平均分的?分析:学生是由于需要而主动地合作交流,还是被老师安排去合作交流,两种心态会产生不同的效果。怎样激发学生合作交流的积极主动性?我感觉有两点值得我们去关注: 1、让问题更具有思考性和探索性。数学教学中的合作交流不能等同于日常随意性的谈话,它应具有一定的学习目标的指向性,是为解决某个具体的问题而进行的合作与交流。因此,教学中要不断地让学生产生思维的困惑,让他们在思维的压力下,主动地想到与别人的合作与交流。案例教学中,把6根小棒平均分成3份,只有1种分法,让他们交流什么呢?只会不断地重复。而要把6根小棒平均分成4份、5份,却是个伤脑筋的事。老师建议重新调剂,怎样调剂呢?小组成员之间必然要交流和合作。特别是平均分成4份,需要另一个人全部拿出,或者有4人拿出一根,剩下一位同学拿出2根,其间的讨论一定会热烈。“方便别人,也就方便了自己”,在这里不是很好地得到了体现吗?! 2、以组间竞争促组内合作。竞争和合作并不是一对相互排斥的概念,而是可以相互促进的。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集体观念,可以通过竞争的机制去增强学生对集体的责任感和荣誉感,即用外部的压力去促进内部的团结。案例的B教学,引进了小组之间的竞争机制,这样就会促使小组成员之间主动地采取分工合作的方式,而无须再由老师去安排合作,组织交流。试想,在案例的B教学中,如果老师说的是“看哪位同学最快?”,他们之间的合作交流状况将会如何呢?所以在小组学习后全班交流的时候,老师关注的一定要是小组的整体意见而非个人。评判也应以小组为单位。 案例2《角的初步认识》教学片段: 课始。 A教学: 师:同学们,大家知道,这是什么图形吗?生:是角。 师:真好!在生活中哪些地方有角呢?生:…… B教学: 师:同学们,咱们今天一起研究角的有关知识。我知道,几天前,每个小组都进行了有关角的资料的收集,并进行了一定的整理。现在用你们喜爱的方式来交流一下,好吗? 各个小组代表开始交流。 分析:一节课中究竟安排几次小组学习为宜呢?我们经常这样讨论着。细细分析这种讨论,它其实是把合作交流局限在教学环节之上。试想,一节课都让学生在小组内合作交流,又有何妨呢?下节课再整理归纳就是了!打破知识的分割,建立一种大的课程观和教学观,我们完全可以在课堂内探索更大时空的合作与交流。同时,合作交流不能仅仅限于课内,学习小组不能是课内象集体,课外如“散兵”。课外的合作交流,更能发挥学生的积极性,更能调动他们的集体荣誉感。让我们从整体着眼,从形成氛围和培养习惯入手,积极地将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变成一种师生不断“对话”与“协作”的过程,让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发挥出它更大的效应。 案例3: 一位教师上“退位减法”的复习课时,创设了这样的情景,让人体会颇深。(1)直接大方地出示了6道题目,其中2道退位题。请你看一看,你能不能一眼就看出哪些是退位的,哪些不是退位的。(培养学生对数学较为敏感的知觉能力就在这样简短的问话里得以深刻体现。) (2)动笔做,互相检查。我们也来开个儿童医院,请你们把最容易得病的算式拿上来,我们一起来会诊,最后请学生们给得病的算式开个小处方。在这里老师提了个要求:请你用一句话来告诉病人应该注意什么。(改错题的呈现方式有很多,这里用的是“治病情境”。老师没有停留在热闹的场景中,而是专注于让学生总结错误的原因和改错的方法。(3)自己出一道退位减法题给同桌做。 (4)老师出题:3000—();再请每人写一道题。……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案例分析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案例分析 正确的指法是电脑操作的一项重要基本功,练好指法能大大提高操作电脑的速度,为学生今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但是,练就正确快速的键盘指法,对小学生来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案例] 1.难以适应键盘的字母排列顺序。目前我们使用的计算机,键盘上字母的排列并没有按照小学生熟悉的顺序。不少小学生反映键盘字母顺序太乱,不容易记住,甚至有的学生还提出要发明一种新键盘的设想:字母一律按照“ABCD……”顺序排列。 2.手指不够灵活。由于平时所学的课程大多数用不到灵活的手指动作,所以,很多小学生手指活动相对较为笨拙:小拇指、无名指一般不能单独活动,小拇指一动,无名指也跟着动,无名指一动,小拇指也不由自主地跟着动;有的学生的中指也不能灵活地单独活动。 3.指法练习相对枯燥。与小学生爱玩好动的特征相比,指法练习并不十分有趣,很多三年级的学生练习指法的持续时间超不过5分钟,这给完成指法练习任务带来了很大的障碍。

[分析] 如何在小学信息技术课中帮助学生愉快、高效地练好指法?在实践中,我采用了如下几种较为有效的途径: 1.通过玩一些flash小游戏,认识自己一双手,并熟悉熟悉键盘字母排列 电脑游戏以丰富多变的形式和内容让同学们在电脑中按照自己的方式做想做的事情,实现自己的目标,从而享受到乐趣和成就感,但同学们不能沉迷于其中,它只是我们学习电脑知识的一种方式在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后,还可以开展一些比赛,让他们去比一比和赛一赛,对于胜出的学生给予小红花、五角星等奖励。来丰富课堂教学。 学生在兴致盎然的游戏中,不断强化对键盘的感知,整个键盘字母排列一次又一次地在学生的脑海中留下印象,加上后期的指法操作练习,键盘字母的排列图式逐步进入学生的潜意识。 2.多种软件,丰富练习形式 熟悉了键盘字母排列,知道了各手指的分工,手指的灵活性也有了很大的提高,这一切都为练好指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是,要真正熟练使用正确的指法、达到盲打的程度,还需要一定时间的练习。由于小学生将注意力保持在同一事物上的时间比较短,所以如果用单一的练习方式,只能让他们感到枯燥无味。在实践中,我们整合了多

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的教学设计

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的教学设计 ──人教版第十一册《长征》 一、教材内容分析 《长征》是一首七言律诗,作者是毛泽东。这首诗对举世闻名的长征作了生动的描写和热情的歌颂。全诗共八行,一、二两行总括全诗,说明长征中遇到无数艰难困苦,但在红军看来是平平常常的事。第三至第六行,诗人以“五岭”“乌蒙”为“千山”的代表,以“金沙江”“大渡河”为“万水”的代表,以红军翻过“五岭”、跨越“乌蒙”、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的典型事例,表现了红军把艰难困苦当作平常事的英雄气慨。最后两行表现了红军历尽艰险,取得长征胜利的喜悦心情。由于文章所述的内容相对学生实际有较大距离,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具有崇高的历史使命感,今天的学生学习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借助多媒体网络教学引导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从而体会中国工农红军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二、学生特征分析 1、作为六年级学生,已具有一定的信息技术能力,能运用网络查找收集有用的资料帮助学习,并能制作较精美的电子作品。 2、学生思维活跃,肯动脑筋,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尤其具备一定的借助网络学习的能力。 3、学生的历史知识较为匮乏,对长征的历史背景、历史资料、经过路线、历史意义了解不够。 三、教学目标和学习水平的分析与确定 1、知识点的划分与学习水平的确定

2、学习水平的具体描述 3、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四、教学策略 指导思想:体现素质教育要求,把评价的侧重点放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上,围绕学生主动学习来评价;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使评价具有客观性和可操作性,便于教师掌握和应用。 五、媒体的选择应用

六、教学准备 1、制作有关“长征”学习型网页。网页中包括长征的许多背景资料和相关专题资料。 2、布置学生收集关于长征的资料图片,长征中的故事,毛主席在长征中的诗词作品等。 七、教学过程设计

(精心整理)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整合教学案例

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整合教学案例 ——小学语文教学案例《松鼠和松果》 石庙镇中心小学语文组张忠云 一、课例导语 随着当代信息技术的普及和应用,我们已经进入了高科技信息技术期间,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的整合是改革传统教学模式的主要途径。教育部《关于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关照》中指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促进中小学教学根本性变革的首要途径。”这就把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进步到了一个十分主要的地位。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意跨学科的学习和当代科技手段的运用……”。充分使用信息技术为语文教学服务,获得语文学科知识,培养语文能力,进步语文素养,是一个极新而又布满朝气的领域。 二、教材特点 《观潮》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1课。课文向我们展示了天下奇观的钱塘江大潮的壮丽景象。由于孩子们对钱塘江大潮了解较少,不能很好地理解“潮来之时”的壮观景象,对于“万马奔腾、天崩地裂”等词语不能很好地理解。小学生对新奇的事物有很大的好奇心,但对课文只是很浅的理解,真正读懂课文光靠老师讲是行不通的,所以教学方法应是基础的让学生自学,较难的由老师带学。同时考虑到学生年龄小,视觉上的冲击才能引起他们的注意与兴趣,所以加入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使教与学的过程更形象化.感性化,效果良好。我想通过以上的教学手段来达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1、认识“聪、活”等11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复述这个童话。 3、认识到人类向大自然索取时,一定不要忘记回报自然,这样才能拥有美好的家园。 四、教学过程

五、案例反思 1、给学生以充分发挥的空间: 由于学生的拼音已掌握较好,我采用了让学生预学生字、个别字老师带学的方法,效果较好。让学生事先预读课文,简单理解课文讲了件什么事,学生也完成的较好。教学过程中学生能自己答出的问题就让学生自己答,不包办。课后的作业讲故事、画未来都可使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给他们以发挥的空间。 2、让信息技术手段在课文中较好的发挥作用: 在本课教学中信息技术手段的采用对学生学课文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像最开始的猜谜后出示投影图、学习生字用投影显示、讲课中用录音配乐烘托气氛。用投影图的出示增加直观效果,在学生读课文或讲故事时配乐,这些都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促进了学生对课文的学习。 3、以启发式教学带领学生学课文: 对课文进行学习分析时,教师不是一味地讲或读,而是采用了引导启发得手段,学生能说的让他们尽量说,老师只是在学生确实无法弄懂的情况下才讲解,以避免传统教学中的满堂灌现象,使学生学会自主的学习。

小学数学整合课案例(董艳春)

小学数学整合课《快乐的大森林》案例 卢龙县第三实验小学:董艳春(一)分析与思路设计: 本节课时人教版数学第一册第六单元“8、9的认识和加减法”中应用部分的“用数学”知识点,属于第三课时。学生在第一、二课时已经认识了8和9,并掌握了8和9加减的计算方法,在前面也接触了6和7的应用题,但经常因为不能理解图意而不能准确地提出问题。而平时只是利用主题图来解决问题,效果不太理想。因此,我在对相关教学理论和技术学习的基础上,利用Microsoft office power point 2003软件制作了演示文稿的课件,设计了这节整合课,增强了本课教学的感染力。为了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增强他们热爱家乡的意识,我设计了“联系生活、整体感知”的环节,并融入了热爱家乡的品德教育。设计这节整合课,为了增强了本课教学的感染力。多种学科的融合,使数学教学不在乏味。 (二)教学资源及环境: 多媒体教室、多媒体课件 (三)学生情况分析: 小学一年级学生还没有认识计算机外设的结构,有些学生家中没有计算机,还不会开、关机,不会使用鼠标,因此,主要由教师个人操作。 (四)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加减法的意义和10以内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利用课件创设情境,培养和提高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使学生能够正确掌握算理,能根据已知量和问号之间的关系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列式并计算。通过出示课件教学,使学生初步感知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3.通过课件展示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生活中的美,从而对学生进行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热爱家乡等方面的教育。 教学重点: 1、让学生根据已知数量和问号之间的关系,选用合适的计算方法列出算式并计算。 2、让学生体会用数学的过程,并感受用数学解决问题的乐趣。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58页,练习八的第13、14题。 教具、学具准备

信息技术与初中语文课程整合案例

信息技术与初中语文课程整合案例 课题:《藤野先生》所属学科:语文适于年级:九年级上册 教材分析 该课文是九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的一篇文章,本单元的主要任务是学会迅速捕捉阅读信息,逐步培养出快速阅读的能力,以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节奏。《藤野先生》记叙了作者1902年夏末至1906年初春在日本留学的生活片断。写作年代则是在鲁迅离别了藤野先生二十余年后的1926年10月12日。鲁迅写此文抒发自己的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歌颂没有民族偏见、正直、热情的藤野先生所代表的日本人民对中国人民的友谊。课文内容较长,是一篇典型的叙事散文。 教案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理清文章思路和线索,品味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叙事与抒情有机结合,能抓住主要特征写人。 2、过程与方法目标:提高默读的速度和质量,培养默读的技能。通过综合知识积累,拓展视野,了解鲁迅的思想发展脉络。 3、情感与价值目标:体会鲁迅的爱国主义情怀,培养学生以使祖国强盛为己任的爱国主义情操。 教案重点、难点 重点: 1、学习记叙文中选取典型的事例真实生动、传神地表现人物的崇高品质的写作方法。 2、进行爱国主义的德育渗透 难点: 1、对鲁迅弃医从文的行为的理解,把握鲁迅思想成长的脉络。 教案策略及教法设计 1、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丰富深刻,因此教师必须引导学生了解写作本文时的鲁迅和文中鲁迅的时代处境,在新课程标准中也提出要“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与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所以,我采用资料搜集法、交流讨论法,激励学生的主动学习合作学习的精神。采取多媒体教案手段,在形象感知的基础上拓深文章的内容。 整体教案是现代教案的一大理念,特别是融入多媒体教案手段以来,大容量,课堂建构的高、精、深也成了一种趋向。因此我采取了拓展迁移式、质疑深入式、比较赏析式的教案思路,安排了二课时分层推进。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学案例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学案例《我的祖国》 《我的祖国》 —小学六年级网上语文实践活动课 (一)教学目的 1.培养学生快速阅读、准确表达的能力; 2.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提高学生协作学习的能力; 3.培养学生利用网上资源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和发布信息的能力; 4.了解祖国的风景名胜、民族风俗等相关知识,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 (二)教学过程 1.导语引入,激发兴趣 向学生说明本学期的网上语文实践活动课的主要内容是收集有关祖国的资料,了解祖国。本堂课的话题仍旧是围绕着我们的伟大祖国展开。对学生提出,通过上次活动,你对祖国还有哪些了解? 学生汇报。 提问学生还对祖国哪方面感兴趣呢?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提炼为两个方面,即风景名胜和民族风俗。 2.学生上网,收集信息 学生上网收集自己感兴趣的祖国风景名胜或民族风俗信息,同学之间可以互相交流,并请同学们在网上介绍自己的信息。教师在学生上网浏览时,可以通过网络和学生个别交流,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指导,学生之间也可以互相合作完成。 3.信息交流,互相补充 (1)风景名胜 视频:九寨沟、恒山、天山、武夷山、桂林山水…… 文字:泰山、杭州、日月潭、长白山、珠穆朗玛峰…… (2)民族风俗 视频:维吾尔族、蒙古族、藏族。 文字:介绍我国少数民族、介绍民族风俗。 图片:各少数民族服饰。 4.网上习作,师生评价 写一篇短文,向朋友介绍祖国的风景名胜或民族风俗。整个过程中,教师通过网络对学生进行监控、辅导。学生通过网络展示自己的作品,师生共同参与评价。 5.师生总结,布置作业 鼓励学生对自己收集的信息和网上作文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评析,概括总结,并要求学生将习作以电子邮件的方式发送到老师或朋友的信箱里去。

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教学整合案例

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教学整合案例 《统计》 一、教学背景: (一)、教材内容及分析: 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和教育信息化的推进,要求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而信息技术与 课程的整合,是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关键,是信息技术课程和其他学科双赢的一种教学模式。这种模式日益显示出它的优越性。特别是对数学来说,由于数形结合思想的特点,对数学问 题的解决有很大的帮助。 《统计》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P. 93内容。这部分内容是 数学课程改革下的一个新内容,它重视让学生经历数据收集、整理、描述的过程,使学生在 这个过程中既学习一些简单的统计知识,又初步了解统计的方法,初步认识统计的意义和作 用;还通过统计学生喜欢什么娱乐项目、统计喜欢哪种水果等,使学生在玩中体验到统计的 用处确实很大。 (二)、学情分析: 在一年级下册教材中,学生已经学习了一些简单的统计图表知识,初步体验了体验数据的收 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学会了运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初步认识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1个单位)和简单的统计表,并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学生对去公园玩这些生活经验都很熟悉和感兴趣,对涂色也很感兴趣,因此,选取了这 些内容让学生统计,并对统计图进行涂色,以此激发学生的兴趣。并对数据收集、比较多少 也比较熟悉,并能提出相应的数学问题。但对数据的整理、描述比较难掌握,要让学生在玩 一玩、比一比、画一画、说一说中掌握这个知识难点。 二、设计理念及意图: 本教学设计为了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的精神、竞争和环保意识、合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让 学生认识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让学生在玩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在 开放而有活力的课堂氛围里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以达到充分发挥自主能动性的目 的。 三、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对数据统计过程的体验,学习一些简单的收集、整理和描述数据的方法,初步了解分类统计的意义。

校本课程资源开发的整合策略和案例分析

校本课程资源开发的整合策略和案例分析 我国基础教育学校课程改革面临的重大问题。从校本课程设计和学校课程资源扩展和开发的角度,对中小学校本课程资源开发和设计进行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的研究,索具有规律性意义的原理、原则、方法和实践模式,获得和建立校本课程资源开发与设计的理论架构,同时,以案例研究和实验设计的形式,对不同学校和地区校本课程资源开发进行实践研究,为中小学提供可以遵循的实践模式,是当前课程研究应该关注的。 一、以校为本的课程资源整合开发 学校课程资源的开发,要力求使各种资源和学校课程融为一体。教师和学生都是课程资源开发和创造的主体。学校层面的课程资源开发,在内容定位上应该涵盖以下两大方面。 一是为国家课程补充相应的课程资源。国家课程的实施除了需要相应的课程标准、教材、教师教学用书以外,还需要大量的教学辅助材料,如补充文字材料,录音、录像、电子、多媒体素材,以及社会自然资源等。尽管这些材料和素材可以由相应的出版和教育机构开发,但对开发出来的材料的选择在于学校和教师,并且,这些机构开发出来的材料也不能完全满足学校和教师的需要,也不能涵盖教师在实施国家课程过程之中所需要的所有资源。教师参与开发的国家课程的实施资源,应该更加符合学生实际,符合教学的需求。 二是学校需要对新课程中规定的由学校负责的课程领域进行相应课程资源的开发。新课程为学校根据自身实际、办出特色提供了一定的自主开发校本课程的空间,这种课程空间多以选修课程的方式呈现。这类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涉及的领域和范围更广,需要调动教师开发课程资源的积极性。 就上述两个方面的课程资源开发而言,不同学校可以采用不同的开发方式,课程形态也显现多元化的特征。我们可以从以下案例加以简要的说明。 案例1:中心主题式的校本课程资源开发——山东潍坊滨海中心小学 滨海中心小学从2002年8月开始进行《我们家乡的海》为中心主题的校本课程资源开发研究,并在研究和开发中将国家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要求结合起来。学校设计开发《我们家乡的海》校本课程资源经历了5个阶段,包括环境分析、讨论、论证、实践和完善。在整个研发过程中注意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研究、开发校本课程及其资源的典型案例。 第一阶段:环境分析。组织全校师生进行环境分析,调查取样,为校本课程开发作好准备。 第二阶段:讨论。组织全校教师进行讨论,根据第一阶段的调查情况,确定校本课程开发的课题,成立领导小组,制定详细开发研究方案及激励措施,鼓励教师积极参与研究,挖掘可以利用的资源,争取社会的支持。 第三阶段:论证。成立校本课程《我们家乡的海》开发小组,教师带着照相机、摄像机穿梭于各个大小企业、图书馆、新华书店等,取得第一手资料;学生以及家长也积极提供有价值的课程材料,最后形成低、中、高三个年段读本。 第四阶段:实践。通过教学实践,增强学生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以综合实践活动为载体,带领学生走出课本、走出教室、走出校园,

小学信息技术课案例

《鲜艳美丽的花朵》教学案例 平城镇东街小学薛志国 一、背景材料 1、本课为山西经济出版社第三册第一单元第三课《鲜艳美丽的花朵》。 2、学生分析 本次授课的班级为五年级。该班学生数36人,这个班的特点就是学习气氛相对来说比较好。这节课内容形象直观、灵活有趣,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使学生掌握Flash动画中基本的绘图工具,喜欢电脑是孩子们的天性,对于怎样在电脑上绘制出精美的图画,他们一定充满了好奇心。 3、教学目标 (1)掌握线条、箭头、填充、自由转换等工具的使用方法。 (2)掌握调色面板、变形面板的功能及设置方法。 (3)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设计理念 在信息技术的教学中,我一直以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为目标。这节课也是紧紧围绕这一目标,用情景导入,任务驱动的方法,以学生为主,自主感受,教师示范的方法来推进本节课的教学。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应以信息社会的不断改革创新为基础,通过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建立创新意识。因此,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必须在充分了解学生现有认知水平、认知能力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拓展和延伸。在教学中,注重学生的实践作用,则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本节就是在上述思想指导下设计教学的。

三、教学设计 本课是以Windows画图中的画线条和刷子工具为中心的实践操作课,本节课可分为两部分,一个是基础性学习部分,另一个是探索性学习部分。基础性学习部分共安排了三个知识点,直线工具的使用方法、曲线工具的使用方法、刷子工具的使用方法。第二部分探索性学习部分是检验学生学习本课内容的接受程度以及挖掘内容深处的能力,目的是关注每个学生的探索、审美等综合能力的发展。 四、教学过程 本课采用这样的教学流程: 激趣导入----自学探究----操作实践----交流评价----小结拓展 在教学过程中,依据教学流程,开展教学双边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开发自己的潜能。 (1)激趣导入。 兴趣是通往学习的大门,是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关键。激趣要注意从学生身边的事物着眼。往往不大引起人们关注的事物最能激趣。本课采用课件导入图片,从而激发学生要画出一幅美丽作品的强烈兴趣。我首先出示幻灯片,使学生陶醉于美景中,继而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拿起手中的画笔,画美景,再送给好朋友。学生一旦对学习产生兴趣,就能变被动学习为主动要学,充分发挥其智力潜能和创新潜能。 (2)自学探究。 在教学中,我采用任务驱动方式,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首先出示老师画的一幅美丽风景,学生可自由评价,由此引出刷子工具和

浅论语文课程整合

浅论语文课程整合 开州区中和镇中心小学张璐 课程整合是当代课程设计领域的主要趋势之一,虽然许多国家在基础教育领域的不同层面进行过不同程度的探索,但实际上,人们对“整合”一词的理解仍处于见仁见智的讨论中:广义上的课程整合,不仅仅是一种组织课程内容的方法,还是一种课程设计的理论以及与其相关的学校教育理念;狭义上的课程整合则指一种特定的课程设计方法。本文将从课程设计的角度,探讨语文课程的整合问题。 作为特定的课程设计模式,课程整合在学校教育实践中较为典型的体现是学科整合课程。学科整合课程的目的是整合各学科知识,以减少课程内容的重叠与分化,彰显知识、技能与生活世界的联系及其价值。事实上,如果立足于我国当前中小学课程设置的现实情况,单一学科内容的整合更适于在中小学课堂教学中实施。 一、语文学科内的课程整合 新课程改革强调克服课程结构单一、课程类型单一的弊端,促进课程模式的多样化。在这个背景下,语文学科内的课程整合应超越固有的课程模式,赋予教师更大的教学自主权,以期设计出适合学生发展和教学实际情况的具体课程。 1.语文课程整合的可能性 学科内的课程整合要求打破原有的结构安排和分化设计,以特定的目标为中心重新组织课程内容。这就要求教师能够“根据特定的价值观及相应的课程目标,从学科知识、当代社会生活经验或学习者

的经验中选择课程要素”。语文教师应能在语文课程标准的指导下,依据某一学段的学习目标,以学生既有的学习经验为基础,将教科书所提供的教学内容进行重组,从而设计出教学操作层面上的具体语文课程内容。这类经过整合后的课程更加强调学习内容的系统性和整体性,强调根据不同的主题、概念和技能对学科内容进行系统的组织,强调关注不同主题、概念和技能之间的联系。比如许多教师倡导的读写结合的教学模式,就是语文学科内课程整合的一种方式。 2.语文课程整合的维度 首先,学科教学目标的整合。以整合课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秋韵”为例,教师没有按顺序地逐篇解读欣赏,而是以秋天为切入点,引导学生综合从不同角度欣赏秋天、感悟秋天,体会作者从不同的方面描写秋天的美丽。教师将诗歌《九月九日山东兄弟》、《夜书所见》鉴赏能力巧妙地融入其中,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习并掌握了一些诗歌鉴赏的策略和技巧,达成了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诵读古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的目标。把诗词的教学目标通过景物的描写与《风筝》、《秋天的雨》、《听听,秋的声音》整在一起,实现了主题性的联系,这正是对该单元进行整合教学的意义所在。 其次,学科教学内容的整合。在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整合课例中,教师以“名人小故事”为整合点,将《灰雀》《小摄影师》《奇怪的大石头》《我不能失信》四篇小故事中的人物品质整为一个学习内容,运用比较阅读的方式,让学生在小组合作研讨的过程中提出问题,

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案例

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案例《故都的秋》 一、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的“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三提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语文课程总目标”中也提出让学生“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可见,课程改革强调改变学生习方式,倡导探究式学习。而信息技术可以有效的引导学生们进行探究式的学习,同时它的直观可感,视觉空间的变换也极大地激发了学生们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 课程优化整合,就是要把各种信息技术手段完美、恰当地融合到课程中——就像在教学中使用黑板和粉笔一样自然、流畅。而信息技术的介入,为语文教学注入了新鲜血液并带来了活力。多媒体技术的出现为我们教学手段的改进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多媒体技术与语文学科教学的优化整合,产生了优化的教学效果。 《故都的秋》系郁达夫在对故都北平的秋景细腻描摹中流露出自己内心的眷恋和落寞之情的作品,体现出这位文人当时的处境和浓重的“主观色彩”。古往今来,对于“秋”,或讴歌,或诅咒;或因它而寓之于意,或借它而寄之以情。时有古今,地有南北,意有厚薄,于是“秋”也就显示不同的姿、色、声、味来。郁达夫在《故都的秋》中,通过独特的表现手法,表现出了“秋”独特的风姿,独特的色彩,独特的音响,独特的韵味,独特的意境。 郁达夫是现代散文名家,有关他的资料非常丰富,因此网上相关信息也很多,这为学生进行网络学习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本单元所选四篇课文都是散文中的名篇佳作。教学要求是注意整体把握散文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感受散文中的“自我”,品味散文的语言,探究文中所蕴藏的人文精神,激发学生的美感思维。 二、基本思路 教学模式:信息技术作为网络资源的探究式教学模式。 教师的角色: (1)学习资源的提供者 (2)学生学习的指导者 (3)学生协作学习的组织者 (4)学生建构知识的促进者 (5)学习的评价者 网络的作用:呈现教学信息,传输教学信息,学生探索知识的工具,学习资源库 三,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文章“景”和“情”和谐统一的写作特点。 2、体会作者在秋景中所寄托的感情。 3、联系文中所写的五幅秋景图,进一步掌握散文稿“形”与“神”的关系。 4、根据自己的主观色彩,有意识地选择几处景物,写几个片段。 二,教学重点 1、本文写故都的秋天,为何不详写故都秋天的著名风景? 2、本文题为“故都的秋”,文中却多次提到南国之秋,为什么? 教学时数2课时 三、教学准备 1、地点多媒体网络教室 2、教学软件 多媒体课件:PPT、FLASH课件

小学主题式课程整合案例的探索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db15087159.html, 小学主题式课程整合案例的探索 作者:周岩 来源:《新课程·上旬》2018年第09期 目前,课程整合问题成为课程改革过程的根本性问题之一。小学采用较多的是主题课程整合,其路径主要包括学科内、多学科、跨学科主题整合这三种。以在基础教育阶段培养青少年的核心素养为切入点,针对同一主题,通过多学科教师集体备课,设计课程资源一体化的整合方案,发挥各学科的独特优势,形成同一主题的横向联系与不同学科知识上的纵深理解的聚力,扩大同一年级的参与面,从而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能力,促其全面发展成长。 一、单科为主的学科内主题课程整合 学科内主题课程整合就是以某一学科为主,根据主题联系其他学科内容设计并由这一单科教师实施。其模式通常表现为:确定主题(议题、问题或经验,跨学科技能,跨学科概念)—列出相关内容的支撑(内容归到某些学科之下,融入各学科知识内容)—提出引导性问题(主题课程的学习重点、范围与次序)—设计教学活动(写作、阅读、辩论等,根据不同学段选择)。如,六年级英语教师设计了一个以春节为主题的课例,这是一节融英语、美术、音乐、综合实践学科为一体的学科主题整合课程。教师为了创设一个具有春节浓郁气氛的教学环境,借助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学生共同制作了一些和春节有关的装饰物,如剪纸、灯笼、对联,让学生在窗户上贴剪纸,在门框上贴对联,在教室四角挂灯笼,使得学生进入教室感受到浓厚的春节喜庆的气氛。教师利用情境进行中西多元文化的比较,借助美术学科让学生画出春节放鞭炮的情境,同时配以春节的传统曲目,使得整节课不仅仅在传递英语知识,更是多种学科的融合,课程内容比起单一英语授课更为丰富和厚重,学生既学会了如何在中国传统佳节——春节中的英语运用,又亲手装扮教室,融情入境,学生的动手操作激活了思维,以音乐为背景催生学生学习的激情以及对英语语言的感知,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二、齐头共进的多学科主题课程整合 围绕一个主题的两个以上学科根据各自的学科特点和技能,借助各自的课程形态呈现出该主题的内核。这一主题课程整合的特点就是多科学的齐头并进,平行式参与实施,各自之间具有相似的课程内容和相近的课程目标,从而进行整合。如,我们学校以发扬传统美德为主题的多学科课程整合。首先,年级组确定了“大家行动起来,发扬传统美德”的主题,借以树立道德标杆,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以“多元化宣讲传统美德主题课程,整体培养和提升学生的道德品质”为目标,开展多学科课程整合的设计与具体实施。学校将发扬传统美德融入品德与社会、语文、音乐、美术、体育、综合实践等课程中,各学科教师从各自的学科特点中搜集传统美德的素材,并渗透到学科教学中。其次,音乐教师借助有组织的音响运动,挑选优秀的音乐作品,塑造蕴含传统美德的艺术形象,在潜移默化中熏陶和净化学生的心灵。美术上,结合主题突出渗透点,找到知识与传统美德教育的结合点,穿插好人好事的绘画作品,树立榜样,深入进行传统美德教育,使得学生的传统道德认识、道德情操等有所提高……开展综合实践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