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考古学大辞典

中国考古学大辞典
中国考古学大辞典

中国考古学大辞典

【考古学】是主要根据古代人类活动所遗留下来的实物遗存研究当时人们的生活及其社会的状况并进而解析人类文化与社会发展的历史过程,探索其发展变化的背景原因和规律的一门科学。考古学属于广义历史学的一部分与文献历史学共同承担着研究人类历史的任务。考古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古代人类活动遗留下来的遗迹和遗物,由于它是以研究人类的文化和社会为目的,故属于人文学科的范畴。又由于获取和研究这些遗迹和遗物需要利用纤中自然科学的技术手段,而通过这些遗存解释过去人们的意识行为以及社会状况还需要运用各种人文社会科学的方法。因此,考古学属于最大的一个交叉学科。考古学的基本研究方法考古层位学和考古类型学分别来自地质学的地层学和生物学的分类学。其基本的研究步骤为:考古调查、考古发掘、调查发掘所获田野资料的整理,各种标本测试分析,编写考古调查或发掘报告、进行专题研究或综合研究,撰写学术论文或专著。考古学可分为多个分支学科。如根据其研究的物质遗存的时代特征可分为旧石器时代考古、新石器时代考古、青铜时代考古、铁器时代考古、近代考古等;根据其研究的地域可分为欧洲考古、美洲考古、东亚考古、地中海考古等;根据其研究的国度可分为埃及考古、印度考古、中国考古等;根据其研究的领域和方法可分为田野考古、环境考古、农业考古、冶金考古、动物考古、社会考古、认知考古、航空考古、水下考古等。考古学并非只是研究过去的学问。它还可以通过研究阐述人类所走过的道路、所积累的历史经验,为人类社会面临的各种重大问题提供历史经验的借鉴参考。例如,人类生存环境的保护和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不同文化和观之间的相互交流、文化多样性的尊重与保护人类文的保护等。

【中国考古学】在中国领土和领海范围内,以古代人类活动遗留下来的实物遗存为研究对象,通过实施考古调查发掘,以及运用各种自然科学和人文的科学的研

究方法和手段,探究中华民族的历史及其文化内涵和社会发展脉络的科学。中国考古学是20世纪初在金石学基础上,受到西方考古学的影响而发展起来的。1921年,北洋政府聘请的瑞典考古学家安特生对河南省渑池县仰韶村遗址的发掘,标志着中国考古学的诞生。1928年,新成立的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组建考古组并开展有目的有计划的安阳殷墟考古发掘,标志着中国考古学开始了由中国学术机构专门从事考古发掘工作的初创时期。1950年,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的成立并开展一系列考古发掘标志着中国考古学进入了由独立的考古研究机构主导考古发掘研究的全面发展时期。1979年,中国考古学会的成立,以及各省、自治区相继成立独立的考古研究机构在全国各个地区开展考古发掘研究,建立中国考古学学术体系,标志着中国考古学进入成熟发展阶段。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考古学进入全新的发展时期时国家对考古学的支持与投入,社会公众对考古学的关注与参与,多学科参与的现代考古发掘研究的深其人文化遗产保护的加强,公众考古的开展,国家级遗址公园和遗址博物馆的兴建,尤其是中国考古学的研究手段不断丰富,研究成果层出不穷,国际地位显著提高,中国考古学的发展正在迎来黄金时代。中国考古学是世界考古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世界考古学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

【金石学】中国考古学的前身,考古学传人之前以古代铜器与石刻为研究对象的学问。注重铭文的著录考证,旨在证经补史。北宋曾巩最早使用“金石”一词,清代始有“金石之学”的名称。北宋刘敞提出古器研究方法,并著《先秦古器图碑》(已佚)著录图像铭文,金石学始具雏形。现存最早的金石学著作为北宋吕大临《考古图》,其后又有宋人所著《宣和博古图》、《历代钟鼎彝器款识法帖》、《集古录》、《金石录》等,金石研究渐盛。元《河朔访古记》为实地调查记录。清乾嘉以降,金石学达到鼎盛,《西清古鉴》等著作推动了古器物研究,研究范围扩大至镜鉴、兵符、砖瓦、封泥等专门领域。及至晚清,甲骨简牍大量出土,丰富了金石学的研究内容。【古文字学】考古学分支学科。在中国,指以先秦时期铸

刻或书写于遗迹遗物的古体汉字为研究对象的学问。涉及甲骨学、殷周金文研究、战国文字研究和简牍帛书研究。任务在于识读文字,考释辞意、确定文字的时代和地域特点,进而阐释古代遗迹遗物的性质和意义,证经补史。汉传六书学为分析字形的基本理论,训诂学与音韵学为古文字学研究的基础知识。古文字研究始于汉代,长期被纳入传统文字学的“小学”和以铜器碑刻研究为主的金石学。现代考古学的形成,古器物学成为考古学的重要部分,古文字学遂作为独立的学科,并在考古学语言学等学科的影响下发生了巨大变化。东汉许慎著《说文解字》是古文字研究的津梁。唐兰著《古文字学导论,为中国第一部古文字学的理论著作。

【甲骨学】考古学分支学科。以商周甲骨文为研究对象的学问。包括整理缀合、文字考释、卜法文例、分期断代和历史考证等,对古代史、科技史、古文字和语言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甲骨文于1899年始被认识,迄今出土刻辞甲骨约15万片,著录著作逾百种。刘鹗《铁云藏龟》开甲骨文著录之先河,孙诒让《契文举例》则为首部甲骨文考释著作:王国维《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及《续考》使甲骨文的学术价值大为提高,董作宾《甲骨文断代研究例》始建甲骨文断代标准,为甲骨学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1928年后,甲骨文进入科学发掘时期,先后有小屯H127坑、小屯南地甲骨、殷墟花园庄东地甲骨等重要发现,甲骨文出土地点也扩大到殷墟以外。陕西周原等地则屡有西周甲骨出土,丰富了甲骨学的研究内容。《甲骨文合集》、《小屯南地甲骨》、《殷墟花园庄东地甲骨》为甲骨文资料的集成之作。罗振玉、王国维、郭沫若、董作宾、胡厚宣等对甲骨学研究贡献尤著。甲骨学的发展与田野考古关系密切,考古地层学对甲骨文的分期断代具有重要价值而甲骨学研究又使古代遗迹遗物性质

和年代的判定成为可能。

【简牍学】考古学分支学科。以出土古代简牍及其文字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学问。内容包括文字考释、简册复原、文献勘校、简册制度和相关历史的研究等,对

古代史、古文字学、语言学、古典哲学和古文献学究具有重要意义。中国古代以竹木为主要书写材料流行于魏晋以前,后为纸所取代。迄今所见时代最早的竹简属战国早期的曾侯乙墓竹简,最晚则为甘肃、新疆等地所出唐简,数量已逾27万枚。西汉前期发现的孔壁古文经及西晋太康二年出土的汲冢竹书均属先秦简册,惜皆散佚。现代简牍学研究始于20世纪初,简牍的发现集中于西北地区,尤以1930年发现的万枚居延汉简最为重要,内容为屯戍士卒的簿籍和信札、契约等。王国维、罗振玉于1914年出版《流沙坠简》,王国维又作《简牍检署考》,奠定了简牍学研究的基础。1950年以后发现的简牍资料多为科学发掘获得,出土地点已不限于西北地区,战国简牍大量发现,内容也逐渐丰富,涉及卜筮祭祷记录、屯戍及法律文书、公文契约、信札、遣册、纪年记事文书、诏令档案以及经、史与儒、道、墨、兵、农、杂、数术、方技各家典籍佚籍、文赋、律谱等,殊为珍异,是古史究的重要资料。

【石器时代】考古学上人类历史的最初阶段。当时以石器为主要劳动工具。从人类出现直到青铜时代开始为止,历时二三百万年。在人类历史上属于原始社会时期。根据石质工具的特点所反映的不同发展阶段,可分为旧石器时代、中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

【旧石器时代】考古学上石器时代的早期阶段。共历时二三百万年。当时人类使用打制石器,过着采集和渔猎的生活。相当于人类历史上从原始群到母系氏族公社出现的阶段。中国已发现的旧石器时代人类化石,重要的有元谋猿人、蓝田猿人、北京猿人、郧县人、南京人、大荔人、金牛山人、马坝人、丁村人、柳江人、山顶洞人等。有的人类化石与文化遗物同出。此外,还有小长梁、许家窑观音洞、小南海下川等文化遗址。【中石器时代】旧石器时代向新石器时代过渡的一个阶段。开始于全新世初期,大约距今1万年。经济生活主要是渔猎和采集,使用的工具以细石器为主要特征,也有局部磨光的石器,并发明了弓箭,使狩猎的生产效率

大为提高。各地区并不是普遍存在中石器时代这一过渡阶段。中国的西藏青海等第一级地,因新石器时代发生较晚存在着中石器时代。

【新石器时代】考古学分期中石器时代的最后一个阶段,开始于八九千年以前。发明农作物的栽培,逐步开始饲养家畜,生活资料有较可靠的来源,开始定居生活,广泛使用磨制石器与陶器,发明纺织。中国各地已发现六七十种新石器时代文化,如裴李岗文化、兴隆洼文化、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红山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良渚文化等。

【青铜时代】考古学上继新石器时代之后的一个时代。以青铜器的使用为主要特征。青铜是红铜和锡的合金,较红铜的熔点低、硬度高,便于铸造。中国在商代已是高度发达的青铜时代。在青铜时代,尚不能排斥石器的使用,有的地区处于原始社会末期,有的地区已进入文明社会。中国在青铜时代已建立国家有相当发达的农业手工业,并已有文字。

【铁器时代】考古学上继青铜时代之后的一个时代。以铁器的使用为主要特征。由于铁矿分布较广,铁的硬度和韧性较高,铁器的出现最终排除了石器,促进生产力的提高,并导致社会的快速发展。有的地区在史前时期已使用铁器,称为早期铁器时代。有的地区在早期铁器时代进入文明社会。个别地区不存在铁器时代。中国在春秋晚期,大部分地区已使用铁器。

【地层学】亦称“层位学”。考古学获取考资料的基本方法论。从地质学借用而来,在发掘现场按照土质、土色划分过去人们活动形成的土层和房子、垃圾坑、墓穴、窖穴、窑、井、活动面等废弃遗迹以及人为堆积地层单位之间的自然间歇层等各个地层单位,厘清这些地层单位在堆积顺序里的上下叠压或打破、时间顺序里的早晚,共存时段里的空间关系,是解决遗址实物遗存相对年代、研究遗址文化谱系、探索遗址微观聚落形态变迁最核心的手段之一。

【地层】指过去人类活动形成不同土质、土色的土层堆积和这些人为堆积层之间的自然间歇层。因绝大多数人为堆积层都或多或少地包含人工遗物,故也将这部分人为堆积层称为“文化层”。考古学家通常将一个遗址文化层堆积的厚度作为判断遗址遗存丰富度的直观标准。自然间歇层夹在文化层之间,意味着遗址全部或局部曾经历过一个时段的废弃或灾害,而后又重新被人们占据使用。

【堆积】借自地质学,指遗址中由人工建筑的倒塌,人为垫土填埋,间歇洪水的沉积等形成的土层的叠加。堆积通常是由遗址上发生的废弃行为所造成的结果。

【二次堆积】因人为或自然营力破坏原生地层堆积经搬运位移后进行第二次堆积所形成的次生堆积。例如挖来遗址里文化层堆积建造的建筑夯土层、壕沟里或滩涂冲刷形成的人工遗物堆积等。二次堆积内人工遗物的信息可信度和准确度大打折扣,考古学家一般慎用。

【文化层】特指遗址中人为活动所形成的土层堆积。土层中包含人工遗迹和遗物故称之为“文化层”。相对于遗址堆积层中自然营力堆积层而言。在考古田野调查中,文化层是判定遗址最重要的要件。

【界面】遗址内地层堆积之间临界面,包括建筑和坑的底面和立面,通常是遗址使用行为作用面。由一组建筑、坑等设施共用所连接的—个界面,即遗址某时期使用的相对稳定的地面。而建筑和坑的界面则将建筑和坑的使用行为和建造使用年代与其废弃行为和年代区别开来,是探索遗址微观聚落形态布局变化的钥匙。【生土】没有人工扰动过的原生自然堆积土层,意味着没有人为活动作用其中,通常不属于考古学探索和研究的范围。

【原生地层】未经扰动的人为堆积行为和自然营力形成的堆积地层。原生地层中包含的遗迹与遗物信息属于原生态,未经后来人为或自然活动的干扰,其信息的可信度甚高,是考古学家考古信息的来源。【次生地层】由人为或自然营力二次或多次搬运造成的堆积土层。次生地层中包含的遗物信息属于次生状态,原始信息

会出现丢失、改变、混乱等问题,其信息的可信度较低,尤其是次生地层内很难保留遗迹,故考古学家通常只将次生地层内的遗物作为参考。

【间歇层】遗址地层堆积中文化层之间所夹自然营力形成的堆积层,意味着人们的堆积行为停止。【倒装地层】因崩岸倾覆造成遗址地层整体上下颠倒堆积形成的一种次生地层,早期堆积在上,晚期堆积在下,颠倒了正常堆积的早晚顺序。倒装地层在河谷台地遗址比较常见,在考古发掘与研究中需特别加以辨别以免造成误判。

【遗物脱层】由于各种原因导致遗物失去了地层关系信息,不知出自哪个地层单位,其相对年信息也几乎丧失殆尽。对于这类遗物也可称之为“脱层遗物”,一般作为采集品对待,仅供参考。

【洪积层】遗址地层堆积里因洪水导致沉积层,据其所在层位、分选粒度、分布面积、流水方向可以判断洪水毁坏遗址的时代、次数、流量、来水方向等,是研究遗址微环境灾害的重要资料。

【夯土层】用木板做夹板,中间空隙填土,用木、石夯锤将土层夯实,提高土层的密实度,夯完一层再夯上一层,直至完成直立建筑体。田野考古中,通常通过夯土层的辨认以确定人工大型建筑如宫殿、基础、城墙等。夯土层一般厚5—15厘米,密实度一般在1(6,21吨立方米。

【泥炭层】通常指过遗址中壕沟、水塘底包含大量有机腐殖质的淤泥层,多呈饱水状态,因此能够完好保存大量炭化植物、动物骨骼,是富集动物考古、植物考古资米的宝库。

【埋藏学】是指研究分析过去物质文化遗存废弃、埋藏、风化、搬运、堆积整个过程的科学。借用自古生物学,如今开始在考古学中应用,试图了解考古遗迹和遗址堆积的形成过程,从而探索遗址微观聚落形态动态变化的重要细节信息,以管窥遗址内部社会组织动态变化的详细过程。

【层位关系】简称“层位”。遗存以及包含遗存地层单位在地层堆积序列中的关系,包括叠压、打破、共用界面三种类型。

【叠压关系】描述堆积单位之间累积型关系的术语。遗址地层堆积或遗迹的上层覆盖下层,称为“叠压关系”。下层形成在先,上层形成在后,于是决定了时间逻辑顺序上下层绝对早于上层,是判断遗存相对年代或时间逻辑顺序先后的重要依据之一。

【打破关系】描述遗迹单位之间破坏型地层关系的术语。遗址地层堆积序列中,后来营建的房基、坑、沟、窑、墓穴、墙槽等向下挖破先前的地层堆积单位称为“打破关系”。被打破的地层堆积单位的相对年代或时间逻辑顺序必定早于打破它的单位,成为判断遗存相对年代或时间逻辑顺序先后的重要依据之一。【遗迹开口】描述遗迹单位口部所在地层关系的术语。从平面或剖面上判断出下嵌型遗迹如房基、坑、沟、窑、墓穴、墙槽等现存最高口部,被叠压在×堆积层下,称之为“开口在×层下”,是判断这些遗迹营建和使用年代的早晚时段限定,其年代不早于被它打破的最晚地层单位年代,不晚于叠压它的地层单位年代。【类型学】旧称“标型学”、“形态学”。考古学最基本的方法论,从生物形态分类学理论借鉴而来。20世纪初瑞典人蒙特留斯归纳总结了类型学理论,20世纪30年代梁思永和李济的考古研究都尝试使用类型学分析方法,40年代苏秉琦的陶鬲研究标志着中国考古类型学研究方法的成熟。类型学是通过研究考古遗存外在形态的分类变化的逻辑序列,判断遗存的相对年代早晚,建立遗址相对年代序列,确立考古学文化谱系。遗存在同时期内不同形制的差别通常标为“型”,随时间变化产生形制的变化通常标为“式” 。主要操作方式就是先分型再分式,俗称“排队”。发现、总结遗存形态变化的逻辑序列后,根据遗存的地层关系确定形态变化逻辑序列的首尾,进而总结遗存形态变化阶段性特征和遗存组合特征划分变化阶段,俗称“分期”,最终建立遗址的文化谱系相对年代序列。类型学使考古材料经分类而系统化,是考

古学研究的一种基础手段,陶器因数量多,时代和文化特征明显,通常被选用为排比研究的典型器物。

【标型器】亦称“典型器”。类型学分析的术语。指最能代表某考古学文化文化类型或遗址某一分期文化特征的器物,成为判断该文化、文化类型或遗址某一期别的指征性器物。

【器物组合】考古器物群分析的术语。通常指同时存在的器物按照一定功能集成规律组合成一套用具。不同的器物组合反映人们不同目的、不同场合、不同时代甚至不同族属的行为方式,因此可以用于判断社会等级、功能区

划、时代分期、族属差别。

【形制】描述考古遗存在形态和内部结构的术语。形制是否相同是考古类型学将遗存归类的依据。器物的形制描述通常包括器物的造型和外表装饰。遗迹的形制描述通常包括遗迹的外形和内部结构。

【陶质】陶器的质地。大致分为泥质和夹砂两大类。通常情况下,夹砂陶多用于炊器和缸类,泥质陶多用于盛贮器和陶礼器。陶质的具体细微变化有时与陶色律动反映文化和时代变化因此必须注意观察、统计和分析。【陶色】陶器的颜色。多以陶器表面颜色而定。主要分为红陶和灰陶两大色系:红色表明陶器在氧化环境下烧成,灰色则说明在还原环境下烧成,标志不同的烧造技术传统。窑内火候不均,会造成陶器表面红灰颜色斑驳,是烧造技术不高的表征。

【陶器制法】陶器的制作方法。可分为纯手工和借助机械两大类。手制还可细分为泥条盘筑、泥片贴筑等,借助机械类可分为手制轮修、快轮拉坯等。不同的制法有时反映不同的技术传统或文化传统,有时则反映技术的进步。当这些差异和进步与时代变化相伴随,则制法也反映时代特征。

【相对年代】相对于绝对年代的考古年代学术语。考古学家根据类型学分型分式的分析结果结合地层关系,对一个遗址使用年代、考古学文化内涵进行分期建立

表达文化遗存相对早晚的年代序列,作为考古学文化谱系、社会考古、精神文化考古、古史研究等更深层次考古学研究的相对年代框架基础。通常以考古学文化的

X×期为表述,如庙底沟二期文化早期、陶寺文化早期等。相对年代是根据类型学和地层学分析得到的年代早晚序列,不论其测定的绝对年代有怎样的偏差,其年代序列都不会错误逆转,因此具有一定的绝对性。在实际研究中,相对年代序列用以判定绝对年代数据结果出现的倒置错误。

【绝对年代】相对于相对年代的考古年代学术语。指根据碳十四、热释光、光释光、铀系裂变、钾氩法等物理化学年代测定数据,确定相对年代或考古遗存比较精确的年段,通常以“到公元前××年”或“约距今××年”表述。如约公元前1750年或约距今4100年。现今自然科学年代测定手段尚达不到精确到某年的水平,通常存在着某个年代数值的前后误差值,故绝对年代有一定的相对性。

【考古学文化】考古学研究的重要内涵。是指存在于一定的时间和空间的一组具有特征的实物过存,用以表示考古遗存中(主要是史前时期)属于同一时期、有地方特征的文化共同体。这里所说的“实物遗存”一般是指具有鲜明自身特征的一组陶器,也包括具有自身特征的石器等生产工具,以及各种才质的装饰品,还包括独特的建筑形式、墓葬结构和埋葬习俗等。考古学文化所代表的文化共同体可能与某个人们共同体相联系,是该人们共同体创造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实物遗留。通过研究考古学文化,可以了解创造该考古学文化的人们共同体的社会生活状况以及与其他人们共同体的文化关系。

【文化谱系】考古学文化研究中使用的术语。指一定区域内考古学文化随时间变化而发生的分化与变迁。文化谱系是考古学家对一定区域内考古学文化发展源流脉络的系统总结,并成为该地区社会发展考古研究、精神文化考古研究的时空框架基础。

【考古学文化区系类型理论】由中国考古学家苏秉琦于1975年提出、198年完善的中国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谱系总体框架理论。将全国分为六大区:以燕山南北长城地带为中心的北方,以山东为中心的东方,以关中、晋南、豫西为中心的中原,以环太湖为中心的东南部,以环洞庭湖与四川盆地为中心的西南部,以鄱阳湖珠江三角洲为中轴的南方。每个大区内都有一个相对自成体系的考古学文化系列,每个考古学文化系列之下又划分为若干考古学文化类型。这些区系类型是解释各区域文明起源进程和区域历史文化发展趋势的文化基础,为探索中国文明起源多元一体化过程提供了必要的时空框架基础。

【聚落形态考古】通过考古研究过去人们的居住形式、埋葬的空间布局形态及其变化,从而探索会的组织结构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社会考古最重要的手段。微观聚落形态研究注重遗址内部布局的划分及其动态变化,以探索遗址内部村社的组织结构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宏观聚落形态则研究整个文化区内聚落之间的关系,探索文化区内超越单个村社聚落之上的社会组织结构状况。

【聚落层级制】社会复杂化进入到分层的不平等社会后,聚落之间便会出现聚落层级制。中心聚落统辖下属的小聚落,统辖与从属关系是不平等的,中心聚落在规模、大型公共建筑、贵族居住区、功能区划、生活器用等诸多方面的等级明显高于从属小聚落聚落层级制,是不平等社会最显著的标志,聚落层级制的分层级数与社会形态的进步程度不一定有必然的对应关系。

【中心聚落】一个考古学文化分布区内,在聚层级制中处于中心地位的聚落即为中心聚落。中心聚落通常以规模、防御设施、高等级的宗教和政治甚至经济中心功能设施而体现出其中心地位。一般来说,一个考古学文化分布范围内,有一个文化区中心和若干个地方中心聚落与该考古学文化的聚落层级制相对应。中心聚落往往成为剖析一个考古学文化社会形态的关键遗址点。

【考古学文化传播论】借用文化传播论的理论探讨考古学文化的传播。考古学文化的传播主要是文化因素的传播,有波链式传播和线性穿越式传播两种形式。通过中介的文化传播可能会造成文化因素内涵的衰减和形态的变异。

分层社会中文化因素的传播可能会选择适合的各层级受众中传播,而并非整个社会都接受。考古学文化传播论在探讨考古学文化之间关系时发挥着重要作用。

【文化因素分析法】建立在考古学文化传播理论基础上的考古学文化谱系分析的重要方法论之一。通过分析―个考古学文化内部所包含的不同来源文化因素的面貌及其在该文化中所占的比重,以判定该文化主体文化面貌和属性,探索该文化的主流来源、形成机制和流变,最终判定其在文化谱系中的位置。其中判断文化因素变体是一个关键点,即文化传播受体根据自己本文化的意愿对外愿对外来文化因素加以部分改变,形成文化因素变体,既不同于文化传播源地的原型,又不是本文化固有的传统形制。

【实验考古】考古学研究分析的一种模拟方法论。根据考古资料提出解释的假设,尽量按照考古资料时代的技术条件进行复原模拟实验,以得到的实验结果验证假设从而推断考古遗存的功能与性质。

【二重证据法】王国维首先提出的新史学论证方法论。即利用地下出土的考古资料和传世文献相互印证,来论证中国历史问题。对推动中国历史学和考古学研究具有积极意义,对中国学者影响巨大。

【标准器断代法】商周青铜器断代的科学方法。首先根据铜器铭文中具有确切纪年的内容确定某时代的标准器,再以标准器所涉及的人物事迹、文字特征、书体风格以及器物的形制和纹饰作为时代标尺,推定其他没有明确纪年的器物时代。郭沫若于《两周金文辞大系》中首先建立并使用这一方法进行青铜器断代研究,影响深远,至今仍为学者所遵循。

【民族考古】亦称“民族志考古”。多数学者所称“民族考古”实质上并非对某个民族文化的历史进行考古溯源研究,而是通过对当代现存的民族志资料的利用和以考古学的眼光进行现代民族志调查,以探求人们的特定行为模式或生存方式与所遗留下的遗存之间的关系、模式,供考古学家参考,试图透过考古遗存看到造就遗存的古人行为和生存方式。

【公众考古】“公众考古”一词最早出现于1972年麦克吉米西同名著作。其使用语境与文化资源考古直接相关。包括文化资源管理合规过程、考古教育、公众阐释等行为,其发生场所包括学校、公园、博物馆等。包括考古行为中所有与公众互动的内容或可能存在互动潜力的内容。针对公众与考古职业者之间的关系问题,公众考古研究持两种基本态度,早期为“灌输模式”,随后的看法则趋于尊重公众视角的多元化,即“多元模式”。前者认为公众只有在专业者指导下才能认知考古知识,专业者与非专业公众之间的关系是教育与被教育的关系。后者则更多强调公众的能动性,认为考古行业应当改变从考古“本位”出发来对待公众的态度,而应当努力去满足公众的教育、社会文化等方面的需求。这两种对于公众考古的基本认识框架构成了公众考古研究的主体。基于后面的多元模式,目前的公众考古研究更加关注“公众”群体的构成、公众对于过去:的看法、使其形成现有看法的现当代社会背景因素、公众对于考古职业者所提供材料的“再解释(古物在公众头脑中的意义生成过程)以及公众利用“过去”的方式等。同时,公众考古研究还致力于提高考古行业本身的社会化程度,即研究如何使其更好地为社会和公众服务,以及解决或缓解由行业特征所引发的社会冲突问题如遗产权利问题遗产归还问题、文化认同问题等伦理困境,从而在了解社会的过程中,寻找和调整考古学本身所处的社会和文化位置。中国近年来对公众考古的解读方式较为分散,但从总体上,开始出现由国家通过考古遗址公园、宣传日,遗产实践、媒体转播和相关社会活动促进考古资源社会化的尝试。中国遗产机构研究机构所面临的基本问题是如何界定遗产资源

管理的各级主体及职能、界定具体资源的利益相关社会群体、了解社会群体的基本构成及其需求等问题,故“公众考古”观念或可被视为文化资源管理者在处理文化资源社会化问题及调整社群与文化资源关切程度时须考虑的一系列问题的总和。【景观考古学】考古学重要分支之一,或可看作一个学派。以强调遗址与周边地理和地貌的相互关联为主要学术特征。较为公认的景观考古学先声可范追溯到19世纪,如瑞典学者杨斯?沃尔索的研究。这一阶段,罗伯特.格莱德曼针对黄土与新石器时代聚落之间关联性的研究被公认是景观考古学的先驱性研究。此阶段中,景观考古学家的观点被称作“环境功能论”。20世纪对于景观的关注逐渐广泛,尤其是当空间分析、航拍技术以及后期的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得到普及之后,景观考古学逐渐成为考古学的重要研究方法。20世纪60年代末克劳迪欧?维塔―芬奇与埃里克?希格斯将“遗址资源域分析”引入考古学研究,从而使景观考古学研究的资源涉猎层面得到进一步扩展。20世纪70年代阿斯顿和罗利将景观考古学方法引入英格兰中世纪土地边界和农田系统的研究中,博文和福勒则将类似的方法引入铁器时代地用模式的考古学研究之中,景观考古学正式成为考古学的重要分支。20世了纪90年代以来,针对景观在经济和地用功能方面的研究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弱化,人们开始更加侧重对自然景观与人居关联性的研究,对古代人类“景观改造”行为背后所蕴含的精神动力也更为看重。

【多学科综合研究】21世纪中国考古学研究发致展的新趋势,根据具体课题研究的需要,组合所有适用学科如考古学、历史学、文献学、自然科学的技术和手段等,对研究对象进行综合研究以获得更加全面和具体的信息,从而提高对研究对象深度和广度了的了解,使中国考古研究水平达至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考古发掘类别】对考古发掘不同情况的划分。依据发掘性质的不同,一般分为主动性发掘和抢救性发掘:主动性发掘主要是为了科学研究的需要,而抢救性发掘主要是配合国家基础建设的需要。依据发掘程序的区别,

可简单分为试掘与正式发掘:试掘是为了解遗址文化堆积情况进行的试探性的小规模发掘,正式发掘是正式展开的有一定规模的发掘。依据发掘次数及时间长短的不同,可分为首次发掘、二次发掘、多次发掘。【考古调查】发现并初步勘察古代遗址以及遗迹、遗物的考古方法,是与考古发掘互相补充的研究方法。一般分为区域普查和专题调查。区域普查又称为“文物普查”,指由政府文物管理部门组织的摸清当地文物资源状况的调查;专题调查通常是指由学术机构组织的为解决某一学术问题而进行的调查。

【考古测绘】是指田野考古中对过遗址地形和发掘探方及各类遗迹遗物的测量与绘图工作。主要包括遗址测绘和发掘测绘两个重要组成部分。遗址测绘是对遗址的位置、地形、范围、文化堆积、断面以及重要遗存现象的记录与测绘,最重要的是形成反映遗址环境地貌特征的地形图。发掘测绘主要是对发掘过程中各类遗迹单位包括遗物的测绘与数据记录,如平面图、剖面图、遗迹图等。随着现代测绘手段的发展,考古工作中已普遍使用全站仪、RTK等测绘仪器,使得野外测绘工作更快捷、准确和科学。

【区域系统调查】亦称“系统区域考古调查”、又称“拉网式调查”。是为了满足宏观聚落形态研究的需要,对某—研究区域进行全面的、系统的、拉网式的—种考古调查方法。一般由多名调查队员组成,队员间隔20米左右,拉网式地踏勘调查区域的所有地面,采集可供断代的陶片,简单处理裸露的灰坑、墓葬、文化断面等,并将发现的遗物和遗迹现象标注于大比例尺的地图上。调查中使用全球定位仪确定遗址准确位置。同时通过调查初步了解遗址分布范围、文化堆积以及遗址存在状况等。这种调查方法近年在中国开始被普遍采用,典型的例子有河南巩义聚落考古调查、洹河流域区域考古调查、伊洛河地区考古调查、洛阳盆地考古调查、山东日照两城镇地区调查等。

【探方】考古人员发掘作业的工作单元。一般为正方形,正方向,普通规格是边长5米,面积为5米×5米。发掘都城大遗址或大型建筑时则通常采用10米

×10米的大探方。在实际操作中根据发掘对象的情况,亦可适当增大或缩小。发掘完毕的探方由发掘主体部分、隔梁、关键柱三部分组成。探沟则根据实际需要灵活布置,方向与尺寸皆没有特定的约束,但是必须做好每条探沟的方向与尺寸的详细记录。每个探方或探沟的发掘应自始至终指定专人负责。

【背景关系】人们生前的行为将所使用的器物和造就的遗迹连缀起一套相对固定的配套组合关系,这种关系遗留在遗址堆积或墓葬里被考古人员发掘出来即成为考古存在背景关系,表现为在发掘现场呈现出来的遗物与遗物、遗迹与遗迹、遗物与遗迹之间的空间关系。并非所有发现的存在背景关系都有意义,只有那些有一定重复几率的匹配关系,才能够反映过去的行为方式。因此,有意义的存在背景关系是探索过去行为和遗存功能的重要途径。【发掘日志】亦称“发掘日记”。是考古人员对每天发掘工作情况的记录。一般分为发掘总日记和探方发掘日记两种。发掘总日记由工地领队记录,内容主要包括遗址概况、工作方法计划、当天用工情况、当天发掘堆积情况、当天新见遗迹遗物及出土文物、已发掘遗迹遗物的认识、当天工作总结等,是对整个发掘工地的全面记录。探方发掘日记由各探方具体考古负责人员记录,内容包括当天用工、当天发掘的堆积与遗迹、当天新发现遗迹遗物、当天遗迹遗物的平剖面图绘制摄影等,是对各探方对各探方发掘工作的记录。

【探方记录】考古工地各个探方或探沟发掘工作的总结性记录。一般包括探方位置、方向、面积、起止时间及用工、参加工作人员、地层堆积与时代、收获与存在问题、探方遗存层位关系示意图各遗迹单位的图表等内容。探方记录是考古发掘记录工作最重要的基础资料

【基点】指探方测量的坐标基准点。一般是探方的西南角。

【探方隔梁】探方内预留不发掘的部分以便通行、测绘和出土。因探方发掘区为4米×4米,故规定在探方的东边和北边留下宽1米的不发掘部分称为隔梁。隔梁又是文化堆积和一些遗存的剖面,是探方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关键柱】各探方打掉隔梁后剩余的未发掘部分。因均呈长宽各1米的立体柱状,且是相邻各探方唯一能看文化堆积剖面衔接的地方,十分关键,故名。

【柱状采样】为了采集遗址中一个系列比较完整、内容比较全面的分析样品,考古人员在遗址合适的剖面上向内雕掏出一个保留原始地层叠压原状 (自表土至生土)的正方形土柱子,将其完整切下,并搬运回实验室内逐层分析各层内包含物的类别、大小、质地、形态、数量等,进而通过概率统计的方法进行一些遗址相关问题的复原推测。

【回填】田野发掘工作结束后将各探方出土填回掩埋的考古工作。回填是田野考古不可缺少的一环,也是一定程度上保护遗址的一项措施。

【考古发掘出土文物标签】简称“标签”。主要记录出土文物的信息、数据、资料等项内容,一般包括名称、数量、地点、时间、记录者、备注等。

【套箱提取】考古发掘过程中对于内容十分重要而现场又不能及时清理的出土文物给予一种整体提取的处理方法。一般根据出土文物体积大小做一个木质箱子,然后设法套在文物之外将文物及其周围泥土完整地取出,以便在室内清理,故有“套箱提取”的名称。

【采集点】遗址中采集文物的具体地点或位置。遗址调查工作中的采集点多是地面或剖面裸露出的遗迹,考古发掘中所有出土文物的地点都是文物采集点。

【室内整理】田野发掘结束后将所有出土文物运回室内按照一定的技术要求进行整理的考古工作。是为了建立有关出土文物的完整系统的资料,包括各类记录资料和实物资料,同时检验田野发掘文字记录,确认遗存的相对关系。具体包括出土

器物的清洗、拼对、修复、分类、统计、登记、绘图、分期、排队等流程,是田野考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田野发掘的后续。

【小件】考古发掘出土以及遗址采集的较为完整的各类遗物。小件一般都是保存较好的重要遗物,既包括由人类制造、加工或使用的人工遗物,如陶瓷器、玉石器、骨角器、金属器、漆木器等,也包括人类遗骸、动植物遗存等自然遗存。在发掘中,小件要求全部编号提取并详细记录三维坐标、埋藏状态等信息。【考古统计】指各出土单位陶器、陶片等遗物的各种物质特征方面的数量统计,诸如陶器的器类、陶质、陶色、纹饰等,陶片数量的统计。通过对出土遗物的统计,可以大体看出该遗迹单位所代表的考古学文化遗存的基本特征,使遗存的某些属性和对比关系数量化,为研究提供数据资料。

【甲骨缀合】甲骨整理与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甲骨质地较脆,再经钻凿,覆埋地下,经历数千年,出土时大部分均有破损。要了解甲骨破碎前的存在状况以及完整的卜辞信息,就必须将一些破碎的甲骨依照其齿缝、兆纹、边缘、盾沟、骨色、字体、内容等特征拼缀起来以复原。根据甲骨出土的方式,可把缀合分为科学发掘的甲骨缀合和私掘甲骨缀合。按缀合的方法,可分为密接缀合与遥缀,密接缀合就是将甲骨从碎、折之处紧密地拼接在一起;遥缀是根碎片所在甲骨的部位、卜兆、字体、内容等把不能密接的甲骨按其它在原版上的部位缀合在一起。甲骨缀合主要是人工缀合,近年开始尝试使用计算机缀合。

【石器拼合】考古学研究石器制造工艺流程的一种反推式研究方法。具体操作方法是将考古发掘清理出石器加工现场采集到的石片,逐步拼合复原成原始的石料,进而反推石器加工的工序、步骤和技法。【操作链研究】将石器加工视为一个技术系统的动态过程,通过对动态过程的研究来分析工具的生命轨迹,重现其技术程序,包括原料获得,工具生产使用、维修直至废弃等全过程。器物不仅仅是静态的类型标本,而是动态过程中的某一环节的产物,它所反映的应该是这个工艺流

程的具体环节。操作链的研究主要是通过拼合、分析打片程序和实验等步骤来实现。

【考古发掘简讯】一种篇幅较短的田野发掘情况的报道。多以简讯的形式发表于一些报纸和期刊。主要是简单介绍遗址的地点、发掘经过、发掘收获初步认识等内容。是通过社会媒体向大众公布时常用的一种方式。【考古发掘简报】一种篇幅较短的田野考古报告。一般发表于考古学术期刊。主要内容为:简要地报道遗址的自然地理环境、历史沿革、既往工作、发掘经过与方法、文化堆积与分期、遗迹与遗物、编写者的初步认识等。是考古资料公布的基本手段和形式。

【考古发掘报告】亦称“正式报告”。一种篇幅较长的田野考古报告。一般多以专著的形式公开发表。考古报告属于综合报告,主要内容为:详细全面地报道遗址的自然地理环境、历史沿革、既往工作、发掘经过与方法、文化堆积与分期、遗迹与遗物编写者的重要认识、有关专业检测报告等。

【遗迹】考古学研究的主要对象之一。在考古学中,遗迹是遗存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特指古代人类在生产、生活等社会实践中所遗留的痕迹。遗迹通常不可移动,如洞穴、城址、聚落址、居址、墓葬、贝丘、窖藏窖藏、窑址、矿坑、灰坑、灰沟、道路等。遗迹可具有时代性、地域性及民族性,以揭示古代社会的生产、生活、社会结构、意识形态等方面。

【聚落址】考古学研究的重要遗迹之一。古代人类各种聚居地的总称。聚落的位置多经过选择,与地形、地貌以及周围的自然资源等有密切的关系,布局经过规划,一般可分为居住区、生产区、埋葬区等。依据规模和内涵,聚落址可分级,既包括一般的村落,又包括超大规模的城市。

【环壕】田野考古中的一种遗迹现象。很可能是一种防御设施。在以防御为目的的城出现以前,或在建城的技术出现之前,为防御洪水、猛兽以及敌对势力的侵袭等,在居住的聚落周围挖出围沟作为防御设施。或是整个聚落全部由人工的壕沟

环绕,或是利用地势,部分是人工壕沟围绕。至仰韶文化、良渚文化、龙山文化等时期,则出现以城墙与壕沟相配合的防御体系。

【干栏式建筑】中国古代建筑形式之一。在竹、木柱底架上建筑的高出地面的房屋。即以木柱和连接其间的木梁为骨架,于木梁上铺垫地板,形成高出地面的建筑基础,再在此基础上架设房屋梁柱,以木、竹席等围墙盖顶。木构件之间以榫卯接合,地板间以企口拼接。河姆渡遗址的干栏式建筑是迄今中国发现最早最完整的该类建筑,为史前时代中国南方干栏式建筑的代表。通过河姆渡遗址成排的桩木和木构件可近似地复原当地流行的一种干栏式长屋。其功用在于不使居住面直接接触地表,以便房屋下面通风防潮;同时,还可以避免虫蛇及其他野兽的侵扰。至迟在进入新石器时代之时,不同的地区就已形成风格各异的建筑形式,这类独具特色的干栏式建筑是与南方多湿的环境条件相适应的,至今仍在华南的一些少数民族地区流行使用。其与北方的土木建筑一样,也成为一

种源远流长的中国传统建筑形式。

【白灰面】田野考古中的一种建筑遗迹。属于房址的一种附属遗存,它的发现和确认可作为判断房址的一种证据。在房址墙壁或地面敷抹白灰面现象最早出现于仰韶文化鼎盛之时。大地湾F901主室地面铺敷的混凝土,其烧制所需的温度超过一般石灰,应在100?以上。在房址的墙壁和地面上敷抹白灰面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防潮,同时也可能具备装饰的作用。

【草拌泥】田野考古发掘中常见的一种遗物。通常认为是建筑材料。实质是用黏土和柔韧性较强的草本植物混合而成,可以有效增加合成物的韧性。古人一般用来涂抹房址的墙壁等,经火烤后可用来防潮。【柱洞】田野考古中的一种遗迹现象,通常是房址的组成部分。古人建房,无论是半地穴式房屋,还是地面建筑包括宫殿等,为了承重一般会在地面或地基上挖洞埋柱。房子废弃后,洞内的柱子腐朽成灰,其颜色也与周围不同。柱洞底部或夯打或垫石块等,称为“柱础”。在发现

新石器时期的年表

新石器时期的年表 1 中国陶器发展史 在上古时代,先民们就开始制作一些陶器。陶器的发明是人类文明的重要进程,是人类第一次利用天然物,按照自己的意志创造出来的一种崭新的东西。从河北省阳原县泥河湾地区发现的旧石器时代晚期的陶片来看,在中国陶器的产生距今已有11700多年的悠久历史。最开始,陶器只是人们用泥土捏成型后,用火烧制而成的。以日用陶器为主,器型有:豆、盆、碗、钟、筒杯、勺、盘、缸、甑、釜、小壶、茧性壶、扁壶、钵、罐等。只具有使用价值,而不具有欣赏价值。但是后来随着制陶业的发展,制陶技术从泥条盘筑进步到轮盘拉坯,结构简单的的横穴窑与竖穴窑已取代了落后的平地起烧,对窑的温度、气氛的控制已取得了一定经验,当时最高的烧成温度已经到达了1100?,已接近陶与瓷的“临界”温度。那时出现的一些陶器,器型庄重,文饰精美,堪称艺术精品。 从目前所知的考古材料来看,陶器中的精品有旧石器时代晚期距今1万多年的灰陶、有8000多年前的磁山文化的红陶、有7000多年的仰韶文化的彩陶、有6000多年的大汶口的“蛋壳黑陶”、有4000多年的商代白陶、有3000多年的西周硬陶,还有秦代的兵马俑、汉代的釉陶、唐代的唐三彩等。到了宋代,瓷器的生产迅猛发展,制陶业趋于没落,但是有些特殊的陶器品种仍然具有独特的魅力,如宋、辽三彩器和明、清至今的紫砂壶、琉璃、法花器及广东石湾的陶塑等,都是别具一格,倍受赞赏。 裴李岗文化 1977年在河南省新郑县裴李岗村发现,经碳十四测定距今约8千年,是我国目前发现最早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与此同时在河北武安县的磁山也发现同时期的文话遗址,而出土陶器带有一定原始性,是目前中国发现最早的陶器。

中国考古学通论教案

中国考古学通论教案 中国考古学通论 第一章导论 第一节考古学及其研究对象 一。考古学的定义。 1(“考古”一词的来源。“考古”这一名词,在汉语中出现很早,如北宋时期的学者吕大临就曾著《考古图》(1092)一书,但当时所谓“考古”,仅限于对一些传世的青铜器和石刻等物的搜集和整理,与近代意义上的考古学含义有很大的区别。 2(“考古学”一词的来源。中国近代“考古学”一词,可能是从西文Archaeology一次翻译而来的。Archaeology一词源于希腊语,义为“研究古代之学”,在17和18世纪,一般是指对含有美术价值的古物和古迹的研究,到了19世纪,才泛指对一切古物的研究。 3(考古学的定义。考古学是根据古代人类活动遗留下的实物资料,来研究人类古代社会历史的一门学科。 二、考古学的研究对象。 主演对象是古代人类活动遗留下的实物资料 1( 遗物。 2( 遗迹。 3( 遗址。 4( 考古学文化 三、考古学年代与分期。 年代的基本概念 相对年代:绝对年代:

分期方法。 二分法:三分法:六分法 考古学研究方法 考古地层学。 考古地层学的基本概念。 (1)、叠压关系。 (2)、打破关系 (3)、共存关系。 二、考古类型学 考古类型学的基本概念。借用生物进化论和生物分类的原理,对考古发掘出土的遗物、遗迹。进行科学地整理、分类分析、比较研究的方法。“标型学”或“器物形态学”。 考古类型学的原理。 器物的类、型、式的划分。 (1)、器物的分类。 (2)、器物的分型。 (3)、器物的分式。 4(器物组合与分期 三、考古区系类型论。考古学文化区系类型论。区系类型的研究是建立在考古地层学和考古类型学研究的基础之上,宏观地进行遗址间、文化间、文化系统间比较研究的理论与方法。目的在于建立史前 文化发展的基本时空框架体系。 1(文化区。 2(文化系统

吉林大学中国考古学通论历年考研真题.doc

2000年试题 中国考古学通论 一、回答下列概念 1、遗存: 2、单位: 3、层位关系: 4、遗址: 5、民族考古学: 二、下图是内蒙古朱开沟遗址T126、T127、T128北壁剖面图,请根据这个图写出它们的层 位关系(15分) 三、以下是白燕遗址商代时■期的几件陶鬲,区分它们的型、式,并简述它们的各自作用和相 互关系 四、简述中国考古学和中国历史文献学在研究中国史的各自作用和相互关系 五、列出五条近年来全国重大考古发现 六、介绍一木你在大学期间读过的最好的一个报告学论文(从资料、方法、理论、结论方面 以及你受到的启发等几方面入手) 秦汉考古 一、名词解释(5X6) 1、金石学: 2、三叠层: 3、殷墟: 4、干栏式建筑: 5、肆: 苏秉琦: 二、问答(10X4) 1、新石器时代考古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2、周原遗址有哪些重要考古发现 3、按时间早晚顺序列举东北辽西地区目前发现的新石器时代至青铜时代的考古学文化 4、你读过哪些有关先秦考古方而的考古报告或研究论义,试举一例进行简单的内容介绍 三、简述(15X2) 1、试述黄河流域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的分区与年代序列 2、关于哪些遗址可能是夏文化,学术界目前主要有哪儿种观点?你赞同哪一种?为什么? 四、简答(16X3) 1、两汉至唐,中原地区墓葬的形制结构是如何发展变化的? 2、汉唐期间,活动于中国东北地区的主要少数民族有哪些?并指出其大致范围和重要遗存 3、简述唐宋瓷器发展概况

2001年试题 中国考古学通论 一、回答下列概念(10分) 1、考古学: 2、考古学文化: 遗迹: 遗物 3、相对年代: 二、写出下列青铜器名称(20分) 山西长治分水岭春秋中期墓葬青铜器 三、简述层位学发掘的原则(30) 四、谈谈考古学与自然科学手段结合的新趋势(40分) 旧石器考古、环境考古与体质人类学 一、名浏解释(3x10) 匿河文化:莫斯特文化:北京猿人:南方古猿:夏娃理论:克罗马农人第四纪地质学金牛山人 基因:人种学 二、简答题(10x3) 1、早期智人生活在旧石器时代的哪个阶段?其主要文化特征有哪些? 2、举例说明环境因素对人种形成的影响 3、清列举出国内外出土的直立人、早期智人、晚期智人化石各三例 三、论述题(任选两题,每题20分) 1、目前国际学术界对于人科形成问题的理论模式有主要有哪些?你赞成哪一种?为什么? 2、请分别阐述一下关于现代人起源问题的〃单一?地区起源论〃和“多地区起源论〃这两种理论的基本观点,你赞成哪一种?为什么? 3、运用动物考古学的资料,分析一下我国新石器时代狗、猪、黄牛、水牛、山羊、绵羊、马等家畜开始驯养的时间和地域问题 先秦考古(新石器、商周、中国北方青铜时代、东北、西亚) 一、名浏解释(5x6) 1、山顶洞人: 2、〃三登层〃: 3、干栏式建筑: 4、殷墟: 5秦权: 6黄肠题凑: 二、问答(10x3) 1、新石器时代与旧石器时代主要有哪些区别? 2、周原考占有哪些重要发现? 3、你读过哪些有关先秦考古方面的研究报告或论文?并试举两例进行简要内容介绍 三、论述(20x2) 1、筒述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的时空框架(分期与分区) 2、简述建国以来夏商周考古工作的主要收获

中国考古学通论

中国考古学通论 导论 考古学及其研究对象 一。考古学的定义。 1(“考古”一词的来源。“考古”这一名词,在汉语中出现很早,如北宋时期的学者吕大临就曾著《考古图》(1092)一书,但当时所谓“考古”,仅限于对一些传世的青铜器和石刻等物的搜集和整理,与近代意义上的考古学含义有很大的区别。 2(“考古学”一词的来源。中国近代“考古学”一词,可能是从西文Archaeology一次翻译而来的。Archaeology一词源于希腊语,义为“研究古代之学”,在17和18世纪,一般是指对含有美术价值的古物和古迹的研究,到了19世纪,才泛指对一切古物的研究。 3(考古学的定义。考古学是根据古代人类活动遗留下的实物资料,来研究人类古代社会历史的一门学科。 二、考古学的研究对象。 主演对象是古代人类活动遗留下的实物资料 1(遗物。 2(遗迹。 3(遗址。 4(考古学文化 三、考古学年代与分期。 年代的基本概念 相对年代:绝对年代:

分期方法。 二分法:三分法:六分法 考古学研究方法 考古地层学。 考古地层学的基本概念。 (1)、叠压关系。 (2)、打破关系 (3)、共存关系。 二、考古类型学 考古类型学的基本概念。借用生物进化论和生物分类的原理,对考古发掘出土的 1 遗物、遗迹。进行科学地整理、分类分析、比较研究的方法。“标型学”或“器物形态学”。 考古类型学的原理。 器物的类、型、式的划分。 (1)、器物的分类。 (2)、器物的分型。 (3)、器物的分式。 4(器物组合与分期 三、考古区系类型论。考古学文化区系类型论。区系类型的研究是建立在考古地层学和考古类型学研究的基础之上,宏观地进行遗址间、文化间、文化系统间比较研究的理论与方法。目的在于建立史前文化发展的基本时空框架体系。 1(文化区。

考古学通论复习资料

《考古学通论》复习资料 第一部分考古学概论 遗迹是古代人类活动所遗留下来的、不可移动的文化遗存;通常分为房屋、水井、陶窑、村落、运河、墓葬等人工建筑和设施。 考古学中的地层学最初来自地质学,是指地层堆积和遗迹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研究,即在考古发掘中判明地层和遗迹的相对年代关系;考古地层学主要有先后关系和共存关系两种基本情况。 人类居住在一地,一般都会在原来的天然堆积或沉积的生土上面,堆积起一层熟土,这种熟土常夹杂着人类无意遗留下来的或有意抛弃的器物;这种包含文化遗物的熟土层,考古学上称为“文化层”。 考古学文化是指考古发现中可供人们观察到的属于同一时代、分布于共同地区、具有共同特征的一群遗存。 判断考古遗存年代的方法可分为“相对年代”和“绝对年代”;前者是指各种遗迹和遗物在时间上的先后关系;后者是指它们的作成距今已有多少年。断定相对年代,通常是依靠地层学和类型学的研究,地层学断代的要旨,是先确认各文化层次序的先后以断定它们的相对年代,然后再以各层所含的遗物断定各层的绝对年代;类型学断代的要旨,是将遗物或遗迹按型式排比,把用途、制法相同的遗物(或遗迹)归成一类,并确定它们的标准型式(或称标型),然后按照型式的差异程度的递增或递减,排出一个“系列”,从而体现了它们之间的相对年代。断定绝对年代,在历史考古学的领域内,主要是依靠文献记载和年历学的研究;无文字记载的史前考古学的绝对年代的断定,则借助于自然科学的方法,如放射性碳素断代、热释光断代、树木年轮断代等。 利用死亡生物体中碳-14不断衰变的原理进行断代的技术称为放射性碳素断代;一般适用的年代范围是5万年以内;美国芝加哥大学W.F.利比是该方法的创始人。 我们将以青铜作为制造工具、用具和武器的重要原料和人类物质文化发展阶段叫做青铜时代。 利用航空摄影和航天摄影探寻到的遗迹大体可分为三类:根据土色明暗判别的,如坑穴、壕沟、道路等;阳光斜射阴影显示的,如堤坝、坟丘、城墙等;植物的绿色深浅差异判断,如村落、都市、运河等。 金石学:形成于北宋时期,是以古代青铜器和石刻碑碣为主要研究对象的一门学科,偏重于著录和考证文字资料,以达到正经补史的目的。

中国考古学通论笔记1(考研版)(可编辑)

中国考古学通论笔记1(考研版) 中国考古学通论 参考书目: 张昌倬主编《文物与考古基础知识》(高等教育出版社) 张之恒著《中国考古学通论》南京大学出版社 《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中国大百科全书??文物博物馆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新中国的考古发现与研究》(文物出版社1984年出版) 苏秉琦著《中国文明起源新探》(三联书店) 宿白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重大考古发现》(文物出版社) 刘庆柱主编《二十世纪中国百项考古大发现》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考古学概论》结构 第一章:考古与文物基本理论、第二章:石器时代考古 第三章:夏商周考古、第四章:战国秦汉考古 第五章:魏晋隋唐宋元明清考古、第六章:古器物与考古专题 第一章考古与文物基本理论 第一节考古与文物基本涵义 一、考古学的名称与定义: 1、“考古学”名称的由来: (1)“古学”:在中国,东汉(1~2世纪)时已有“古学”的名称。《后汉书》中说马融“传古学”,贾逵“为古学”,桓谭“好古学”,郑兴“长于古学”,这里所谓“古学”是专指研究古文经学。 (2)“考古”:北宋中叶 11世纪 ,吕大临编撰《考古图》一书,将“考”

与“古”联系起来,“考古”一词最早出现。但其研究的是“金石学”,其研究对象限于古代的“吉金”(青铜器)和石刻,并不等于考古学,要经过系统化以后才可成为考古学的一部分。因此我国古代出现的“考古”与现代科学意义上的考古学有较大区别。 (3)科学上的“考古学”:科学上的“考古学”这一名词,也就是我国要学的考古学这门学科,是从欧洲文字翻译过来的。Archaeology. 考古学是一门近代才形成的崭新的科学,它发祥于欧洲,以后普及到世界各国。具体说,在欧洲19世纪中叶以后,在我国则是20世纪20年代才开始的。它包含史前考古学、历史考古学和田野考古学等分支,并与自然科学、技术科学领域内的许多学科以及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内的其他学科有着密切的关系。 2、考古学的定义: 我国考古学家夏鼐在《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学》中是这样表述考古学定义的:“考古学是根据古代人类通过各种活动遗留下来的实物以研究人类古代社会历史的一门科学。” 我们认为夏鼐先生的表述是准确的。考古学属于人文科学的领域,是历史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任务在于根据古代人类通过各种活动遗留下来的实物,以研究人类古代社会的历史。实物资料包括各种遗迹和遗物,它们多埋没在地下,必须经过科学的调查发掘,才能被系统地、完整地揭示和收集。因此,考古学研究的基础在于田野调查发掘工作。 二、考古学研究的对象和范围: (一)考古学研究的对象: 1、考古学的研究对象是实物资料(遗存、文物),是物质的遗存。 这是考古学与狭义的历史学的最大区别。狭义的历史学主要是依靠文献记载以研究人类历史,而考古学主要研究的是实物资料。考古学和历史学,是历史科学(广义历史学)的两个主要的组成部分,二者犹如车的两轮,鸟之两翼,不可

张之恒《中国考古通论》【章节题库】(第6章 夏商周考古)【圣才出品】

第6章夏商周考古 一、名词解释 1.偃师商城 答:偃师商城是商代早期城址,在今河南省偃师市。商城城址包括大城、小城、宫城三重城垣。大城平面近长方形,城墙四周有5座城门,城内有纵横交错的道路若干条。在大城的西南部,还有一个平面呈长方形的小城。大城、小城的建筑方法一样,都是先挖基槽,然后层层夯筑而成。小城的年代早于大城,大城是在小城的基础上扩建而成。城内有密集的宫殿建筑群,分布于宫城的中、南部。可早到二里岗下层早期,邹衡先生认为是太甲桐宫。 2.利簋 答:利簋,又称“武王征商簋”,是西周早期的青铜器,为周武时器。1976年出土于陕西临潼县零口镇,其特征为侈口,兽首双耳垂珥,垂腹,圈足下连铸方座。器身、方座饰饕餮纹,方座平面四角饰蝉纹。器内底铸铭文4行32字,铭文载武王伐商之事。因而为西周铜器断代提供了重要标准,而且证实了古文献对武王伐商史事的记载。利簋是迄今能确知的最早的西周青铜器。 3.甲骨文字 答:甲骨文字,又称“契文”、“甲骨卜辞”、“龟甲兽骨文”,主要指中国商朝晚期(公元前14~11世纪),王室用于占卜记事而在龟甲或者兽骨上契刻的文字。殷商灭亡,周朝

兴起以后,甲骨文还绵延使用了一段时间。甲骨文是中国已知最早的成体系的文字形成,上承刻绘符号,下启青铜铭文,是汉字发展的关键形态。4.妇好墓[川大2006年] 4.妇好墓 答:妇好墓的墓主是妇好,为商王武丁的配偶之一,1976年发现与河南安阳小屯村西北。墓圹为长方形竖穴,南北向,墓内有二层台和腰坑,有棺椁、殉人、殉狗。墓内出土大量铜器、玉石器、骨器、陶器等,所出带铭文铜器为武丁时期断代的标准器物。妇好墓的发现,对于研究商代晚期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5.盘龙城 答:盘龙城遗址于1954年发现,1974、1976年进行较大规模发掘,其位于湖北省黄陂县叶店。年代约为公元前15世纪前后,属于商代中期的城市遗址。这一遗址的发现对于了解商代文化的分布、城市性质、宫殿的形制和建筑技术等都有重要的意义。古城位于府河北岸高地偏东南部,平面略呈方形。遗迹的分布状况表明,城内仅有宫殿,具有宫城形制,城外侧则是居民区和手工业区,表明该古城尚属早起城市的形态。 6.人祭 答:人祭是用活人来祭祀祖先(人鬼)、神灵或自然界万物,主要流行于原始社会末期到奴隶制社会的整个历史时期中。在中国,人祭约出现在4000多年前的原始社会末期。河南陕县邯郸涧沟、河南洛阳王湾、陕西沣西客省庄的遗址中,曾发现龙山文化杀祭坑。到了东周时期,已逐渐衰落,且越来越遭到社会舆论的反对,秦汉及其以后保留了献俘的传统,

中国考古学通论名词解释

作用。 年时所提出,共分为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与铁器时代。 青铜时代,因为欧洲探险家将铁直接引进,使美洲直接从石器时代跳至铁器时代 2铜石并用时代 新石器时代和青铜时代之间的人类物质文化发展过渡性阶段。又称金石并用时代。为原始农牧业和手工业达到较高水平,主要使用石器并兼有少量小型铜器的文化发展阶段。其显著特征是:主要工具和武器仍然是石器,在生产和社会生活领域石器继续发挥主导作用;同时出现了数量不等的以红铜(天然铜)器为主体的金属器,采用冷锻和冶铸两种技术成器,多属小型工具和饰物;也有因自然共生矿资源比较丰富而产生的合金铜。 3水下考古学是考古学的一门分支学科,是陆地田野考古向水域的延伸。它以人类水下文化遗产为研究对象,对淹没于江河湖海下面的古代遗迹和遗物进行调查、勘测和发掘,运用考古学所特有的观点和研究方法作为认识问题的手段并使其发挥应有的作用。 4盟誓春秋时期诸侯或卿大夫为了巩固内部团结、打击敌对势力而举办的一种具有制约作用的礼仪。先挖好小坑,歃血为盟,将盟书与牺牲者埋入坑中,如有违背,便如此牲。史书有多处记载反映当时的政治形势,主要的盟誓遗址有侯马盟誓遗址和温县盟誓遗址。 5“列鼎制度”,周代的礼制规定:天子用九鼎,诸侯用七鼎,大夫用五鼎,士用三鼎或一鼎。到了东周,则是天子、诸侯用九鼎,卿用七鼎,大夫用五鼎,士用三鼎或一鼎。鼎以及伴随的其他铜器如簋等都是“礼器”,在“礼不下庶人”的周代丧葬制度中,是贵族的专利品,一般平民陪葬的则是日用陶器。 这种以陪葬礼器组合来“辨等列、明尊卑”的制度,在周人墓葬的考古发掘中获得证实。湖北京山相当于王国君的高等贵族墓,随葬九鼎八簋;上村岭虢国墓中,相当于公卿大夫的中等贵族墓,随葬七鼎六簋或五鼎四簋;同地相当士的末流贵族墓,随葬三鼎二簋或一鼎一簋。与此相配合的是:五鼎或五鼎以上的贵族,可随葬真车真马;而五鼎以下的贵族,只能随葬象征性的车马器;同时,三鼎或三鼎以上的贵族才能用双重椁。 色剂的彩料按所需图案纹样绘在瓷器胎坯的表面,再罩以一层无色透明釉,然后入窑在1350℃以上的高温还原焰气氛中一次烧成。主要使用釉里红装饰手法的瓷器品种,即釉里红瓷,也常简称为釉里红。 7经幢石料制作的建筑物,上刻佛教经文或佛像。经幢:读音jīng chuáng ㄐㄧㄥㄔㄨㄤˊ。幢,原是中国古代仪仗中的旌幡,是在竿上加丝织物做成,又称幢幡。由于印度佛的传入,特别是唐代中期佛教密宗的传入,将佛经或佛像起先书写在丝织的幢幡上,为保持经久不毁,后来改书写为石刻在石柱上,因刻的主要是《陀罗尼经》,因此称为经幢,是源于古代的旌幡。经幢一般由幢顶、幢身和基座三部分组成,主体是幢身,刻有佛教密宗的咒文或经文、佛像等,多呈六角或八角形。在我国五代二宋时最多,一般安置在通衢大道、寺院等地,也有安放在墓道、墓中、墓旁的。

中国考古学通论上

《中国考古学通论(上)》 一、课程名称:《中国考古学通论(上)》 二、课程类型:必修课 三、适用对象:(专业、年级)文化遗产学院文物与博物馆专业二年级本科生 四、计划课时:72 五、学分:4 六、任课教师:陈洪海、郭梦、豆海锋 七、课程简介: 本课程是文物与博物馆专业本科生的专业基础课和必修课。目的在于使学生初步了解考古学的性质、特点、内容,中国考古学的发生发展历史。着重讲述中国旧石器时代考古、新石器时代考古、夏商周考古三个阶段的古代物质文化及人类文明发展的特点,为进一步学习秦汉及以后的考古学内容打下基础。 八、课程的主要内容 本课程教学内容分为四章。第一章导论主要阐述考古学的定义、学科性质、研究方法、发展历史等基本内容。第二章中国旧石器时代考古,从人类体制特征和人类文化的演进两个线索来讲述,并要求学生掌握各中国范围内各地区旧石器时代的人类文化特征。第三章中国新石器时代考古,新石器时代从早到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以及区域范围内新石器时代的重要考古学文化。第四章夏商周考古,重点是以城址和墓葬为代表的遗址、遗迹特征,此阶段重要的遗存代表青铜器的特点,以及中原以外地区的考古学文化。 第一章导论 第一节考古学及其研究对象与分期 一、考古学的定义 二、考古学年代与分期 第二节考古学研究方法 一、考古地层学 二、考古类型学 三、考古区系类型论

第三节现代科学技术在考古学中的应用 一、测定年代技术的应用 二、勘测技术的应用 三、分析鉴定技术的应用 四、计算机技术的应用 第四节中国考古学简史 一、中国古代的金石学 二、中国近代考古学的兴起 三、现代考古学的发展 第二章旧石器时代考古 第一节旧石器与旧石器时代考古分期 一、旧石器的制作方法与鉴别 二、旧石器时代的遗址和地点 三、旧石器时代考古分期 第二节中国发现的古人类化石 一、何谓化石 二、中国发现的古猿类化石 三、中国发现的古人类化石 第三节中国的旧石器文化的区系分布 一、东北区 二、西北区 三、华北区 四、华中区 五、华南区 六、西南区 第三章新石器时代考古 第一节新石器时代的主要特征 一、磨制石器 二、陶器 三、农业

张之恒《中国考古通论》(考研真题精选 论述题)【圣才出品】

三、论述题 1.大遗址保护的意义、注意的问题,举例说明。[四川大学2012年研] 答:“大遗址”主要包括反映中国古代历史各个发展阶段涉及政治、宗教、军事、科技、工业、农业、建筑、交通、水利等方面历史文化信息,具有规模宏大、价值重大、影响深远等特点的大型聚落、城址、宫室、陵寝墓葬等遗址、遗址群。在我国已公布的六批2351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约有500余处是大遗址,占总数的四分之一左右,其中一部分已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或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大遗址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内涵,是中国五千多年灿烂文明史的主体和典型代表,不仅具有深厚的科学与文化底蕴,同时也是极具特色的环境景观和旅游资源,在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向世界展示悠久的中华传统文化,促进大遗址所在地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国家设立大遗址保护专项资金,实施大遗址保护工程,在有效保护遗址本体及其环境风貌的同时,加强展示和宣传工作,对于全面提高文物保护、管理、利用水平,发挥文物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实现文物保护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如何理解新考古学学派所指出的“考古学纯洁性的丧失”问题?[南京大学2012年研] 答:(1)“考古学纯洁性的丧失”的含义 该问题是1973年英国考古学家戴维·克拉克在其发表的《考古学纯洁性的丧失》一文中提出的,后被中国文博考古界翻译成中文版。他指出,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在新考古学背景下,考古学学科意识的扩展是以学科纯洁性的丧失为代价的,代价虽高,收获却也颇丰,而纯洁性的丧失已是不可挽回的了。

“纯洁性丧失”的内涵是指,考古学在新方法、新仪器设备、新观察、新哲学以及由此产生的新目标等学科意识扩展之后的新知识生产方式。 (2)“考古学纯洁性的丧失”的主要表现 ①考古学的整体性受到挑战。考古学被分解,考古学分支学科增加,学科进一步细化为更具朝代特征和地域特征的领域,整体性受到挑战。 ②新研究分析方法的出现。获得信息的手段和分析研究的方法,尤其是相对微观层面的研究,传统考古学来应付已是力不从心。 ③学科交融的特点愈发明显,一些非传统考古学学科兴起。 (3)对“考古学纯洁性的丧失”的思考 ①事实上,考古学自诞生之日起,就采纳了多学科的精华,体现了交叉学科的特点,纯洁性一说似可商榷。 ②其他学科和考古学是相互渗透的,其中考古学向其他学科的渗透,体现了它强大的活力,通过整合其他学科,考古学的独立性会逐渐增强。 ③考古学将人直接带入到历史层面去获取未知信息的特质,也注定考古学的独立性不会丧失。 3.考古发现中植物和动物的遗迹对判断遗址的作用和意义。[南京大学2011年研]答:(1)考古发现中动物的遗迹对判断遗址的作用和意义 ①确定遗址的年代 通过对动物群的特征、组合与更替,以及对其中的绝灭动物属种与现代属种的对比及比例统计,可帮助确定遗址的相对年代及划分地层。 ②环境与气候

中国考古学通论笔记1(考研版)

中国考古学通论 参考书目: 张昌倬主编《文物与考古基础知识》(高等教育出版社) 张之恒著《中国考古学通论》(南京大学出版社) 《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中国大百科全书·文物博物馆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新中国的考古发现与研究》(文物出版社1984年出版) 苏秉琦著《中国文明起源新探》(三联书店) 宿白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重大考古发现》(文物出版社) 刘庆柱主编《二十世纪中国百项考古大发现》(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考古学概论》结构 第一章:考古与文物基本理论、第二章:石器时代考古 第三章:夏商周考古、第四章:战国秦汉考古 第五章:魏晋隋唐宋元明清考古、第六章:古器物与考古专题 第一章考古与文物基本理论 第一节考古与文物基本涵义 一、考古学的名称与定义: 1、“考古学”名称的由来: (1)“古学”:在中国,东汉(1~2世纪)时已有“古学”的名称。《后汉书》中说马融“传古学”,贾逵“为古学”,桓谭“好古学”,郑兴“长于古学”,这里所谓“古学”是专指研究古文经学。 (2)“考古”:北宋中叶(11世纪),吕大临编撰《考古图》一书,将“考”与“古”联系起来,“考古”一词最早出现。但其研究的是“金石学”,其研究对象限于古代的“吉金”(青铜器)和石刻,并不等于考古学,要经过系统化以后才可成为考古学的一部分。因此我国古代出现的“考古”与现代科学意义上的考古学有较大区别。 (3)科学上的“考古学”:科学上的“考古学”这一名词,也就是我国要学的考古学这门学科,是从欧洲文字翻译过来的。Archaeology. 考古学是一门近代才形成的崭新的科学,它发祥于欧洲,以后普及到世界各国。具体说,在欧洲19世纪中叶以后,在我国则是20世纪20年代才开始的。它包含史前考古学、历史考古学和田野考古学等分支,并与自然科学、技术科学领域内的许多学科以及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内的其他学科有着密切的关系。 2、考古学的定义: 我国考古学家夏鼐在《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学》中是这样表述考古学定义的:“考古学是根据古代人类通过各种活动遗留下来的实物以研究人类古代社会历史的一门科学。” 我们认为夏鼐先生的表述是准确的。考古学属于人文科学的领域,是历史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任务在于根据古代人类通过各种活动遗留下来的实物,以研究人类古代社会的历史。实物资料包括各种遗迹和遗物,它们多埋没在地下,必须经过科学的调查发掘,才能被系统地、完整地揭示和收集。因此,考古学研究的基础在于田野调查发掘工作。 二、考古学研究的对象和范围: (一)考古学研究的对象: 1、考古学的研究对象是实物资料(遗存、文物),是物质的遗存。

中国考古学通论

中国考古学通论(摘要) 第一章考古学概论 考古学属于人文科学,是历史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任务是根据古代人类活动遗留下来的文化遗存,以研究古代历史。 第一节考古学的基本涵义 一.考古学的定义 考古学是用实物资料来研究人类古代历史的一门科学。考古学研究的中国古代历史包括史前时代和王朝时代。 考古学是用实物资料来研究人类古代历史的一门科学。考古学研究的中国古代历史包括史前时代和王朝时代。二,考古学研究的对象 作为考古学研究对象的实物资料包括遗迹和遗物两大部分。遗迹和遗物又统称为文化遗存。遗迹通常分为房屋、村落、道路、运河、墓葬等人工建筑和设施。遗物按其用途可分为生产工具、武器、生活用具、艺术品和礼器等。按其质料可分为石器、玉器、铜器、铁器、金银器、陶器、瓷器、骨器、角器、牙器、贝器、竹器、木器、漆器和丝棉织物等。 三、考古学研究的作用 对于人类的起源和发展,文字未出现的史前时代的研究,完全依靠考古资料。对于文字出现后的王朝时代,考古资料既可补充文献资料的不足,又可纠正文献资料中的错误。边远地区和少数民族的历史,文献资料少有记载,更需依赖考古资料。 第二节考古学文化 一.考古学文化的基本涵义 考古学文化是指代表同一时代,分布于共同地区,并具有一群特征性明显的文化遗存。 二.考古学文化的命名 以首次发现的典型遗址所在地的地名(乡镇名、村名)作为考古学文化的名称,是考古学文化命名中最常见的做法。 三.考古学文化的研究 考古学文化研究的内容,包括考古学文化的分布范围、文化面貌及特征;文化的渊源和发展演化;文化时代和分期;相邻文化之间的关系;文化内涵所反映的社会经济形态等。 第三节考古时代的划分 考古学根据生产工具的变革将人类古代社会分为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和铁器时代。石器时代又分为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中国的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和铁器时代,基本上是和人类社会发展的三个阶段,原始社会(史前时代)、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相并行的。 一.石器时代 (一)旧石器时代 旧石器时代大约从300万年前开始,结束于距今约1、2万年至1万年。旧石器时代人类以采集和渔猎为生,只能以天然的产物作为食物,生产经济尚未出现。旧石器时代人类的劳动工具以打制石器为主,也使用木器、骨器、角器和蚌器。 (二)新石器时代 新石器时代是以农业、家畜饲养业和磨制石器的产生作为标志的。此外,稍晚时期,陶器也开始出现。人类生活的居住地逐渐以洞穴转为人工营造的地穴或半地穴式,乃至平地起建的房屋。 二、青铜时代 青铜是铜和锡或铅的合金。但因为铜料珍贵,所以青铜出现后,生产工具仍以石器为主,青铜主要用来制造兵器、礼器和上层社会人物的生活用品。中国的青铜时代始于夏代。 三、铁器时代 铁器时代系指青铜时代以后,生产工具和武器主要以铁为原料的时代。中国的人工冶炼铁技术始于西周晚期,河南省三门峡市虢国墓地出土铜柄铁剑、铜内铁援戈和铜铁叶矛,是迄今所知最早人工冶铸的铁器。战国时期以后,铁器在生产、生活领域广泛使用,至汉代,铁器基本取代青铜器。 第四节考古资料的收集和整理 一、考古调查 野外调查是发掘的准备工作。调查分普查和重点调查两种。普查是了解某一地区所有的文化遗存,重点调查则是根据确定的学术课题有选择地进行调查。调查之前要查阅有关古代文献和发表的考古书刊资料,以决定调查的范围。调查中要注意自然的断崖等,观察分析,听取当地群众的反映,河流沿岸,尤其两河交汇处附近,宜于人类生活之地是调查的关键之地。调查中要携带必要得用具,做好文字记录、绘图和照相等工作,并要采集陶器、石器、铜钱、建筑构件等标本。 二、考古发掘 当前进行的考古发掘多是配合基建工程,凡在基本建设范围之内的文化遗存尽可能都要发掘,此外还有为解决学术问题而进行的发掘。发掘前需向国家文物局申请发掘执照,筹集资金,组织专业人员,雇用民工,准备发掘用具、仪器、文具,以及安排食宿等。 田野发掘之前,必须先进行钻探,了解地下文化遗存的情况,以便确定发掘地点。遗址发掘采用探方法,自上而下按地层堆积情况逐层下挖,遇有灰坑、房址等,要根据开口层位以及打破关系,先发掘年代最晚的,再发掘年代最早的。小型墓葬的发掘一般也按探方法,大型墓葬可先钻探出边框,确定地层与邻近的遗迹的关系后,按墓葬范围发掘。发掘要随时做记录,绘探方内遗迹图,重要遗迹现象要照相,出土物要编号,记录作标。大型墓葬发掘要注意地表有无封土、祭祀性建筑等。每日发掘的情况须做日记。 三、资料的整理和报告的编写 考古发掘所获资料应填写探方登记表,灰坑、房址、墓葬、小件器物登记表等。

中国考古学通论考研复习资料

中国考古学通论考研复习资料 中国考古学通论笔记 一、考古学的定义。 1.“考古”一词的来源。“考古”这一名词,在汉语中出现很早,如北宋时期的学者吕大临就曾著《考古图》(1092)一书,但当时所谓“考古”,仅限于对一些传世的青铜器和石刻等物的搜集和整理,与近代意义上的考古学含义有很大的区别。 2.“考古学”一词的来源。中国近代“考古学”一词,可能是从西文Archaeology 一次翻译而来的。Archaeology一词源于希腊语,义为“研究古代之学”,在17和18世纪,一般是指对含有美术价值的古物和古迹的研究,到了19世纪,才泛指对一切古物的研究。 3.考古学的定义。考古学是根据古代人类活动遗留下的实物资料,来研究人类古代社会历史的一门学科。 属人文科学领域。研究的范围是古代,但各国年代范围不同,中国考古学的年代下限为明代的灭亡。研究的对像是实物资料,即古代的遗迹和遗物。其研究基础为田野调查发掘。研究的特点是:充实的内容、周密的方法、系统的理论和明确的目标。其分支有史前考古学、历史考古学和田野考古学。与自然科学。技术科学领域内许多以及人文社会科学中的一些学科有着密切的联系。中国传统的的金石学与考古学有一定的关系。20世纪考古学传入中国,金石学已部分的被考古学代替。 二、考古学的研究对象。 主演对象是古代人类活动遗留下的实物资料。这里指的实物资料,一般应是古代人类有意识加工过的人工制品。如工具、武器、用品等,或是人类修造的房屋、坟墓、城堡等建筑等。若是未经人类加工的自然物,则必须确定其与人类活动有关,或是能够反映人类的活动。如用于修筑房屋用的自然石块和采集渔猎活动所遗留的动植物遗存等,这些也属于考古学研究对象。 1.遗物。古代人类活动遗留下来的,各种具有可移动性的器物。遗物一般以器物的原料或用途功能进行分类。如以器物的原料可分为木器、石器、玉器、陶器、骨器等;以用途或功能可分为工具、武器、生活用具、装饰品、艺术品等。

谈学习《考古学通论》感受

谈学习《中国考古学通论》感受 老师:耿纪朋学生:王浩学号:20093108047选修《中国考古学通论》这门课,是因为身为校友的姐姐推荐耿纪朋老师的课,所以对历史感兴趣的我选择了这门课程,以前对于考古学的知识接触很少,对于考古学还比较陌生,有些具体的概念完全不清楚,所以我决定选修这门课,丰富自己的知识。 通过第七周的课程学习,我对于这门课程有了以下感受: 考古学是通过发掘和调查古代人类的遗迹遗物和文献来研究古代社会的一门人文科学,并且考古学是历史科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所研究的范围是古代,所以它与近代史和现代史实是无关的。考古学的主要对象是古代人类活动遗留下来的实物资料(一般指古代人类有意识加工过的人工制品,如工具、武器、用品等,或是人类修造的房屋、坟墓、城堡等建筑、古代人类遗物、自然遗物等)。考古学的重要目的是复原人类历史,研究过去的历史,保护历史文化遗产,阐释存在于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一般规律。并且我们从已经发掘出来的古代文化遗产,知道了从千万年历史实践中抽象出来的社会发展规律,而这种规律必定对我们现代化的建设具有不可替代的、无可比拟的指导意义和作用。此外考古学能让我们更多的了解祖国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明,这些都是我们国家特有的文化,从而帮助我们树立民族自豪感,并且坚定我们建设现代化强国并重新引导世界文明潮流的信心和决心。还有,考古学让我丰富了更多的知识,知道保护历史文明的重要性。 当今是个快餐文化充斥着我们生活、学习的年代。快餐文化,正如名字所说,讲究一个“快”字,因而其难免粗制滥造,落下“肤浅”的毛病。而广大读者,包括大学生们,都抱着一种“好读书、不求甚解”的态度来读书、学习,并且将这种做法、态度带到了学术研究中,这种做法对于学术研究来说简直就是一种灾难。而《考古学通论》要教给我们的,却是“敢于怀疑、刨根究底”的精神,因为考古学这个学科,由于其特殊性和复杂性,由不得半点虚假。“敢于怀疑、刨根究底”的精神,正是这个快餐时代的大学生们所欠缺的,学习《考古学通论》,有助于提升我们这方面的能力,培养我们这方面的素养。 这门课让我获益匪浅,通过对这门课程的学习,让我了解到了一定的考古学基础知识,让我加深了对考古学这门科学的认识,也提升了我对于历史学的见解。在当今改革开放,提倡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文化背景下,学习《考古学通论》对于每一个大学生特别是历史学专业的大学生有着深刻而长远的影响。

2016年四川大学649考古学通论考研真题(回忆版)及详解(含部分答案)【圣才出品】

2016年四川大学649考古学通论考研真题(回忆版)及详解(含部分答案) 一、名词解释 1.良渚文化 答:良渚文化是一支分布在中国东南地区太湖流域的新石器文化类型。良渚文化的代表遗址是良渚遗址,位于杭州城北18公里处余杭区良渚镇,距今约5300~4500年,出土的文物主要有陶器和玉器,陶器以夹灰砂的灰黑陶和泥质灰胎黑皮陶为主,轮制较普遍,圈足器和三足器较为盛行;玉器包含璧、琮、钺、璜、冠形器、玉镯、玉管、玉珠等,琮、璧一类玉器之多,为同时期其他文化所罕见。出土的农具也反映了当时的生产力一定程度上的先进性。总之,良渚文化不仅反映了当时的文化程度,而且也是证明我国具有五千年文明的有力证据。 2.武官大墓 答:武官大墓是在安阳殷墟中已发掘的墓葬中规模最大的一座墓。此墓面积340平方米,容积1615立方米,1950年进行科学发掘。这是一座“中”字形墓,墓室南北长14米,东西宽12米,深7.2米。南北各有一条墓道,南墓道长15.6米,宽6.1米;北墓道长15米,宽5.2米。大墓早年几经盗掘,但仍残留不少器物,出土的主要有石器、骨器、铜器,最宝贵的一件是虎纹大石磬。此墓有人和动物殉葬,出土有遗骨100多件,据有关专家认定它是属于殷墟文化二期偏晚阶段。 3.明定陵 答:明定陵是明朝第十三位皇帝及其妻妾孝端皇后、孝靖皇后的合葬陵。定陵在万历皇帝继位不久开始建造,前后历时六年,至万历皇帝死使用,期间闲置整整30年。定陵的总

体布局是前方后圆之形,含有古代中国哲学观念“天圆地方”的象征意义,其外围是一道外罗墙,将宝城及宝城前方院包围在内,宝城前方院共三进,第一进院落前设单檐歇山顶式陵门,第二进院落前墙设祾恩门,第三进院落前墙间建有陵园最主要的殿宇——祾恩殿。地面上的建筑多次毁于战火,尽管有重修,但规模已经缩小了很多,最后面的宝城于1956年开始发掘,地下宫殿发掘后出土了各类器物3000件,对研究明代历史具有一定的价值。 4.马面 答:马面是冥府著名的勾魂使者。佛经中指地狱中阎罗王的两名狱卒之一,与牛头并称为牛头马面。佛教传入中国后,牛头马面之说才在中国流传开来,被道教吸收,并充当了阎罗王及判官的爪牙,现在很少在佛寺中看到牛头马面,反而常见于城隍庙、东岳庙、阎王庙等。马面又称马头罗刹,“罗刹”是指恶鬼,亦称“罗刹娑”、“阿罗刹娑”等,故马面罗刹即马头鬼,形象为马头人身,与牛头为搭档,为阎王判官做事。 5.蚁鼻钱 答:蚁鼻钱是中国战国时期楚国的货币。又称为鬼脸钱,因其形象而得名,形状为凸面椭圆形,似海贝,但是比海贝形状偏小,大者长1.4厘米,重4克左右,小者长不足1厘米,重1~2克。钱体上尖下圆,面凸背平,尖端常有一小孔。钱面阴文多见“紊”字,此文铭于钱面,此外还有咒、安、君、忻、金、行等。建国以来,蚁鼻钱(“紊”字)多出土河南、江苏,鬼脸钱(“咒”字)则在湖北、湖南、河南、江苏、安徽等地均有出土。 6.遣册 答:遣册是古代葬仪中安放在墓葬内用以记录陪葬器物名目数量的簿册。现已发现的大多是战国和汉代墓葬中书写在简牍上的遣册,尤以南方地区西汉墓葬中发现居多,如湖南长

考古学通论复习重点

考古学通论复习重点 Chapter 1 概述 一、考古学 1、学科归属:人文科学,是历史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文献历史学一起支撑起了历史科学 2、定义及研究对象:用实物资料来研究人类古代历史的一门科学,只研究古代人类文化遗存,包括遗迹和遗物两部分。注意近现代文化遗存不属于考古学研究范围 3、考古学对于历史研究的意义 证经补史 二、考古学文化 1、定义:同一时代,分布于共同地区,并具有一群有特征性的文化遗物和遗迹的文化遗存。 不同时代、不同地区遗迹单一的文化因素均不能称为考古学文化 2、类型划分: 同一个“考古学文化”因分布地域不同,在其文化面貌上有一定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性就需要“文化类型”来区分,亦即属于同一文化的不同“类型” (1)发现初期,人们对于同一文化不同时期的文化遗存的先后顺序还不了解,常用不同的文化类型来区分。如仰韶文化中的半坡类型和庙底沟类型 (2)某一文化遗存在其发现初期很难确定是否属于一种独立的文化,有时也被命名为某一“文化类型”,一旦这类文化遗存被较多地发现,并被考古学界所公认,原来称作“类型”的文化遗存就改称为“某种文化”。 3、命名原则: (1)首次发现的典型遗址所在地的地名(乡镇名、村庄名)——最常用 (2)遗址的名称,如山顶洞文化 (3)某一遗址的某一期典型文化遗存,如庙底沟二期文化

(4)具有特征性的遗物,如彩陶文化——易混淆、不再采用 (5)族名,如巴蜀文化、吴越文化等 4、形成: 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生产活动、文化传统、风俗习惯等) 三、考古学的分支 三大分支:史前考古学、历史考古学、田野考古学 两大理论支柱:考古地层学、考古类型学——相对年代确定,局限在于无法确定绝对年代 1、史前考古学和历史考古学 从研究的年代范围来划分,可分为史前考古学和历史考古学两大分支。前者研究的年代范围是文字未出现前的历史阶段,主要研究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存;后者研究有了文字记载以后的人类历史,主要研究青铜器时代和铁器时代的文化遗存。 2、田野考古学 20世纪初,欧美科学家开始注重田野调查和发掘以及发掘技术,田野考古开始成为独立学科。有自身独特的完整的方法,需要特殊器材和设备和自然科学手段,具有相对的独立性。 3、考古地层学 (1)基本原理 人类居住在一地,一般都会在原来的天然堆积或沉积的地层上,堆积起一层熟土。这种熟土常夹杂着人类无意或有意抛弃的器物。这种包含文化遗存的熟土层,考古学上称为“文化层”。后来的人再在这一文化层上面生活,又会在原来的“文化层”上堆积起另一“文化层”。如果有一时期没有人类居住,就会堆积一层天然堆积物,如水流冲击的淤土、风吹来的沙层及草木朽烂的腐殖土。这种天然堆积层考古学上称为“间歇层”。 如果没有经过扰乱,上层的年代必然晚于下层的年代,这样文化层的堆积便构成了这一遗址的编年历史;分辨层次时注意“扰乱层”和“断层”;在文化层的揭露过程中,要经常控制一个正确为清晰的断面,看清各层之间的界限和因扰乱而

“中国考古学通论”纲要(续)

一点说明:“纲要”只是课上PPT的文字部分,有不少内容需要充实,大家可参考栾丰实等《考古学理论方法技术》和张之恒《考古学通论》等书。 “考古学通论”纲要(续) 古代中国青铜器概说 一、青铜、青铜器、青铜时代 “凡铜供世用,出山与出炉,止有赤铜。以炉甘石或倭铅参和,转色为黄铜;以砒霜等药制炼为白铜;矾、硝等药制炼为青铜。……初质则一味红铜而已。”(宋应星《天工开物》) 金属材料学广义 vs 狭义 “青铜”合金的比较优势 熔点低 红铜1083度;+锡15%,960度;+锡25%,800度 硬度大(“布氏硬度”Brinell hardness) 红铜35度,+锡5-7%,50-60度;+7-9%,65-75度;+9-11%,70-80度 塑性和抗腐蚀性强 二、青铜器分类 性质、形制、功能 容器(礼器) 食器:鼎、鬲、甗、(烹);簋、盨、簠、敦、豆(盛) 酒器:爵、角、斝、钅焦(温);尊、觥、方彝、卣、罍、壶(盛);觚、觯、杯、钅和(饮) 水器:盘、匜、盉、盂、鉴、盆; 乐器:铃、铙、钟(甬、镈)、钲、句鑃、铎、錞于 兵器:戈、矛、戟、铍、钺、刀、剑、镞、弩、盔 车马器 工具 量器、杂器等 三、青铜器纹饰 分类 容庚、张维持:《殷周青铜器通论》,1958年 几何形纹样:云纹、雷纹、圆圈纹、涡纹、三角形纹、方形纹; 动物性纹样 奇异的动物纹样:饕餮纹、夔纹、龙纹、凤纹、窃曲纹; 写实的动物纹样:象纹、蝉纹、蚕纹、鱼纹、龟纹、贝纹、虺纹、兽纹、鸟纹; 叙事画的纹样:车马或徒步狩猎纹。 “意义”的有无 《吕氏春秋·先识览》:“周鼎著饕餮,有首无身,食人未咽,害及其身,以言报更也。” 四、青铜器铭文 1、年代学价值 郭沫若《两周金文辞大系图录考释》,“标准器断代法” 2、史料学 “子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矣。”(《论语·八佾》) 3、语言文字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