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不良反应知识专题讲座

药品不良反应知识专题讲座
药品不良反应知识专题讲座

药品不良反应知识专题讲座

药物是人们与疾病作斗争的重要武器,它具有两重性,一方面是预防和治疗疾病的重要手段,另一方面它又可能引起一些不良反应,甚至导致另一些疾病。能够引起不良反应的药物很多,按其来源分类,可包括植物药、动物药、矿物药、抗生素、生物制品、人工合成药、中成药等;如果按照药理作用分类,其几乎可以包括迄今为止临床应用中所有类别的药物。

药品不良反应可侵及人体的各个器官和系统,包括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血液系统、神经、精神系统等等,以及致突变、癌变和畸形等。

药品不良反应具有自限性特点,发现早,处理及时,大部分患者都可以自行恢复。如果已经出现了严重反应甚至影响到人体的组织器官功能,除停药外,还应及时进行对症处理和治疗。

了解和学习有关药品不良反应的相关知识,加强医务人员和患者在用药过程中的监控意识,是保证安全合理用药,提高医疗质量的重要环节。

一、药品不良反应基本概念

(一)药品不良反应的定义

药品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s,简称ADR)主要是指合格的药品在预防、诊断、治疗疾病的过程中,在正常用法、用量情况下出现的与用药目无关的有害反应。这些反应不同程度地损害着人体健康,甚至危及生命。

严格地讲,ADR主要是指常规剂量下出现与治疗目的无关的有害反应;而广义的药品不良反应还应包括超剂量给药、意外给药、蓄意给药、药物治疗错误、药物滥用、药物相互作用引起的各种不良后果。据此,药品不良反应的判定必须具有以下三点:

第一、药品必须是合格的。所谓合格药品,指的是符合我国《药品管理法》和国家药品标准并经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生产的药品。假药、劣药产生的不良后果不属于药品不良反应范畴。

第二、患者使用药品和医师指导用药必须符合药品说明书的规定或没有违反药品的配伍禁忌以及用法用量。误用、滥用药物所造成的后果不属于药品不良反应。

第三、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与用药目的无关或出乎事先预料。

以上三个要素缺一不可,必须同时满足才可鉴定为ADR,这与由人为过失造成的药品纠纷不同。对ADR进行严格的界定,是正确诊断和救治由ADR引起的机体有害反应的基础,同时也有利于区分ADR和其他形式的药品纠纷,以利于法律责任的认定。

(二)药品不良反应分类

1、按药理学分类

Rawlins等在1977年首先提出了一个简便的ADR分型方法,把不良反应分为两种类型,即A型和B型。

A型(增强型)反应指因某种药物正常的药理作用过强而引起的反应。这类反应可根据药物的药理学特性预知,通常呈剂量依赖型,如普萘洛尔引起的心动过缓。A型反应较常见,一般可以预知,发生率较高但死亡率较低。

B型(奇特型)反应指与药物正常药理作用无关的、新的或异常的不良反应。这类反应通常不可预知亦难以发现,包括变态反应,致癌、致畸、致突变等。B型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但死亡率高,如青霉素过敏,氯霉素引起再生不良性贫血等。

2、按严重程度分类及分级

(1)按ADR的严重程度分类

轻度:不需要治疗,不会使原有疾病复杂化,引起反应的药物可以不必停用,也可能要停用,停用后即消失;

中度:症状明显,但对重要器官或系统只有中度损害,需要治疗或住院或延迟出院超过1天;

重度:致使或危及生命,甚至使病人寿命缩短,有严重的生命器官或系列损害(即使是一过性的),反应延续有大于1月的。

(2)按ADR严重程序分级

1级:轻微的、非进展性反应,如轻微头痛;

2级:较重的非进展性反应,为严重的头痛;

3级:可能影响正常生活的慢性效应,或一段时间间歇性地影响日常生活;如支气管哮喘、癫痫等;

4级:长期影响日常生活的慢性效应,但不是致使或缩短寿命的效应;

5级:可缩短预期寿命,但不会直接危及生命,如高血压;

6级:1~2年内可致死,但不是急症;

7级:危急的致命的反应,可在一年内致死,如严重的心律失常等。

3、按ADR因果关系分类

(1)肯定的(definite)ADR:用药后反应的时间上是合理的,或已测出体液或组织中相应药物浓度,该反应涉及药物的已知反应形式,在停药后反应消失,再给药时(称为再暴露)反应再现(称为激发试验)。

(2)很可能的(probable)ADR:用药后反应在时间上是合理的,反应与药物已知作用相符,停药后反应消失,且患者的临床的已知特征对此反应不能作出解释。

(3)可能的(possible)ADR:用药后反应出现的时间合理,反应与该药的已知作用相符。但原有临床情况及其它疗法的关系也能导致此种反应。

(4)可疑的(doubtful)ADR:给药与反应时间顺序相关,不遵循“可疑药物”的已知ADR类型,能用已知病人的临床状况的特征来解释。

二、影响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的因素

引起ADR的因素很复杂,目前可将其归纳为机体方面的因素和药物方面的因素两大类。

(一)机体方面的因素

1、用药者的种族和民族的影响

研究发现,一些药品不良反应在不同种族、民族用药者身上的情况存在差别。

例如,许多药物进入体内后需要经过乙酰化过程而被代谢转化,乙酰化过程有快型和慢型。如日本人、爱斯基摩人中慢乙酰化者很少,而欧美白种人,慢乙酰化者可达50%-60%,中国人中慢乙酰化者约占26.5%。抗结核药物吡嗪酰胺引起肝脏损害的发生率在非洲黑人中约为3.6%,而在香港人中可达27.3%。甲基多巴诱发的溶血性贫血,高加索人直接抗球蛋白试验阳性者可达15%,但印度人、非洲人和中国人中却很少出现阳性者。

2、用药者性别的影响

通常女性对药品不良反应的敏感性较男性更强。

例如有人报道,保泰松和氯霉素引起的粒细胞缺乏症,女性的发生率为男性的3倍。氯霉素引起的再生障碍性贫血,女性约为男性的2倍。但是有时候也有男性比女性多的情况,如有人调查发生药物性皮炎的情况,男女之比约为3:2。

此外女性在月经期、妊娠期、哺乳期时服用药物,发生药品不良反应的几率较平常要高。尤其在妊娠期、哺乳期还可能累积到胎儿或新生儿的健康。例如吗啡可通过胎盘引起胎儿的呼吸中枢损害,可使新生儿出现戒断症状。沙丁胺醇可使孕妇的胎儿心跳加快等。

3、用药者年龄的影响

因为婴幼儿的脏器功能发育不健全,所以较成人而言其对药物作用的敏感性更高。这是因为婴幼儿或新生儿药物代谢速度慢,肾脏排泄功能差,药物容易通过血脑屏障,故更易造成不良反应的发生,而且其临床表现常与成年人不同。儿童往往对中枢抑制药、影响水盐代谢和酸碱平衡的药物更容易出现不良反应。

老年人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脏器功能退化、药物代谢速度慢、血中血浆蛋白含量降低等情况,故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一般也较高。

4、用药者血型的影响

血型对药品不良反应的影响目前报道虽还不是不多。但已经发现,少数妇女服用口服避孕药以后能引起静脉血栓,且A型血的妇女中出现这种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比O型血的妇女高。

5、用药者病理状态的影响

用药者的病理状态也能影响药品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和发生率。

例如便秘的患者,口服药物在消化道内停留的时间长,吸收量多,容易引起不良反应;有脑膜炎或脑血管疾病的患者,用药后容易诱发神经系统的不良反应;有中耳炎或有中耳炎病史的患者,小剂量的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也能引起的听觉神经的损害;有潜在消化道溃疡的患者,低剂量的布洛芬也能引起消化道出血。

6、肝脏疾病的影响

许多药物进入人体后,主要经过肝脏进行代谢转化。因此,当用药者患有肝病时,由于肝细胞微粒体内的药物代谢合成减少,可使药物的清除速率降低,使药物的血浆半衰期延长,造成药物在体内的停留时间过长。同时由于长期的肝脏疾患可引起肝脏的蛋白合成作用减弱,造成血中血浆蛋白含量减少,故可致使血浆蛋白与药物的结合力降低,引起游离药物的血浓度升高,而引起药品不良反应。同样由于一些肝病患者的胆汁排泄功能同时也存在损害的可能,故部分经胆汁排泄的药物也会因为排泄受阻,造成体内药物血浓度增加,引起不良反应。此外,一些进行了门腔静脉吻合术的肝硬化病人,药物经消化道吸收后可直接进入体循环,可受迅速升高的药物血浓度的影响而引起不良反应。

7、肾脏疾病的影响

肾脏不仅是药物及其代谢产物的重要排泄器官,也是人体内仅次于肝脏的药物代谢器官。在肾脏疾病或肾功能不良时,部分在肾小管内进行代谢的药物如水杨酸盐、胆碱、吗啡、儿茶酚胺、5-羟色胺、苯乙胺、胰岛素等,其代谢转化就会受到影响而造成体内血药浓度的改变引起不良反应。同时由于病人血中大量的蛋白质可因蛋白尿而丢失,使药物与血浆蛋白的结合减少,游离型药物含量增加,药物血浓度可维持较高水平,从而引起一些不良反应。

在肾脏疾病时,常伴有机体脂肪的丢失,使药物进入人体后在脂肪库中的贮存减少,也容易增加药物的血浓度而引起不良反应。

8、饮酒和食物的影响

一方面,饮酒可以使消化道血管扩张、增加药物的吸收,从而引起一些不良反应。另一方面,长期饮酒也可造成肝功能的损害,使许多药物的不良反应增加。此外,乙醇本身还是许多药物代谢酶的诱导剂,可以加速一些药物在人体内的代谢转化,降低疗效。反之,一些药物也会加重乙醇对人体的损害。例如雷尼替丁能减少胃液的分泌,加重乙醇所引起的胃粘膜损害。甲硝唑有抑制乙醛脱氢酶的作用,可加重乙醇的中毒反应。

富含脂肪的食物能增加机体对脂溶性药物的吸收,在较短时间里达到较高的血浓度。长时间的低蛋白饮食或营养不良,可使肝细胞微粒体酶活性下降,药物代谢速度减慢,容易引起不良反应。维生素B6缺乏时,可加重异烟肼引起的神经系统损害。富含酪胺的食物如奶酪、啤酒、腌鱼、鸡肝等能促进去甲肾上腺素的释放,引起血压升高。

(二)药物因素

1、自身药理作用的影响

药物本身的不良作用可引起患者产生不期望的或有害的反应,造成损害。如链霉素的毒性作用可引起第八对脑神经损害,造成听力减退或永久性耳聋;长期大量使用糖皮质激素能使毛细血管变性出血,以致皮肤、粘膜出现瘀点、瘀斑,同时出现类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症等。

2、药物不良相互作用的影响

药物与药物、药物与食物、药物与疾病的不良相互作用一方面造成药物治疗作用减弱,导致治疗失败,另一方面使毒副作用增加或治疗作用过度减弱而危害机体。如异烟肼引发肝损伤的发生率为0.1%,但与利福平合用时,肝损伤的发生率比单用时高出10倍。

3、药物制剂质量、药物杂质、药物污染等因素的影响

制剂的安全与主要成份的质量、分解产物和副产物,以及制剂中的溶剂、稳定剂、色素、赋形剂等都有一定的关联。如冠心平中的不纯物质对氯苯酚是引发皮炎的原因。1937年美国发生的磺胺酏剂中毒事件是由于二甘醇代替乙醇作溶剂而引起的不良反应,这个事件共造成107人死亡。

4、药物剂量、剂型等的影响

对于一些个体而言,尽管其用药量是在合格范围内,但用量稍大一些,也会发生不良反应,甚至中毒反应。同一种药物,当剂型不同,其在体内的吸收也不同,即生物利用度不同,如果不掌握正确剂量也会引起不良反应。

三、常见的药品不良反应及临床症状

临床上最常见的药品不良反应主要有副反应、毒性反应、过敏反应和继发感染四大类。

副反应是指与药品的药理学活性相关但与用药目的无关的作用。一般都较轻微,多为一过性可逆性功能变化,伴随治疗作用同时出现。

毒性反应是由于病人的个体差异、病理状态或合用其他药物引起敏感性增加,在治疗量时造成某种功能或器质性损害。

变态反应是由于药物或其代谢产物刺激机体而发生的不正常的免疫反应,治疗量或极少量都可发生。临床主要表现为皮疹、血管神经性水肿、哮喘、过敏性休克、血清病综合征等。

继发感染也称二重感染,常见于抗菌药物应用后出现的一些生态不良反应。

常见的临床症状可有:

(一)药物的变态反应

药物的变态反应是与药物的药理作用和剂量无关的一种免疫反应。药物的变态反应又可分为四型:

Ⅰ型(速发型)变态反应

是由于药物或其代谢产物与组织肥大细胞和嗜碱细胞的IgE抗体结合后释放的活性介质,如组胺、5-羟色胺和花生四烯酸衍生物等导致的变态反应。临床表现主要为鼻炎、荨麻疹、血管性水肿、支气管哮喘等,严重者甚至可以导致过敏性休克。

Ⅱ型(细胞毒型)变态反应

当药物与体内IgG、IgM或IgA抗体结合后,即与细胞膜蛋白质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在补体作用下细胞溶解。临床表现为血小板减少症、溶血性贫血、白细胞减少症等。

Ⅲ型(免疫复合物型)变态反应

是由于药物与体内IgG抗体结合后,在补体参与下损伤内皮细胞的变态反应。临床表现为发热、关节炎、淋巴结肿大、荨麻疹、皮疹、支气管哮喘等。

Ⅳ型(迟发型)变态反应

是药物与蛋白质形成抗原免疫复合物致敏T淋巴细胞,再与相应抗原结合后产生炎症反应。临床表现症状主要为皮肤发炎。

药物全身性的变态反应,还可表现在出现患者不明原因的发烧等药热现象,其发生率约为3%~5%。药疹等全身过敏现象,临床表现为各种皮疹、荨麻疹、皮炎、血管神经性水肿等。

(二)肝损害

肝脏是人体内药物浓集、转化和代谢的主要器官,也最容易遭受药物或毒物的损害而致病。很多药物在肝药酶作用下被代谢,药物本身或其代谢产物可影响和损害肝脏,严重者可造成死亡。在药品不良反应的损害中,有10%~15%为肝脏损害。影响药物肝脏不良反应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包括与药物的剂量、患者的年龄、患者的性别、肝脏原有的疾患状况、药物与肝药酶的相互作用以及遗传素质有关。

肝脏损害的临床症状表现不一,这可能与损肝药物的种类及引起肝病的激励不同有关,可表现为,类似病毒性肝炎或梗阻性黄疸的症状,如发热、乏力等全身症状,以及胃纳差、恶心呕吐、腹胀、肝区痛、黄疸等消化系统症状,或者不同程度的肝脏肿大、血清胆红素和转氨酶升高等,严重者甚至出现进行性黄疸、出血倾向等症状。

(三)肾损害

肾脏是人体的主要排泄器官,对调节和维持人体内环境中的体液容量和成份有重要作用。由于许多药物及其代谢产物都需要经过肾脏排泄,所以肾脏最容易受到药物毒副作用及不良反应的损害。这些作用包括药物对肾脏的直接毒性作用、肾脏对药物的过敏、药物引起肾小球的滤过率和肾血浆流量的改变等。

在药物引起肾脏损害时,人体的其它疾患及肾脏中许多内在的因素也起着主要的作用,包括一些全身性疾病,如肝脏代谢疾病、心脏疾病、代谢障碍、内分泌疾病等均可能影响肾脏对药物的耐受性;原有的肾功能障碍程度、肾脏血流改变、电解质紊乱等也会加大药物对人体肾脏功能的影响。

肾脏损害的临床症状表现为血尿、结晶尿、钙化性肾功能不全或结石等,严重者甚至出现肾病综合症或肾功能衰竭。

(四)神经、精神系统损害

神经系统对血液和氧供应的变化以及药物的药理作用、毒性作用特别敏感,因此对药品的不良反应较其它器官更为突出。药物对神经、精神系统的损害主要表现为头痛、高热、意识障碍及木僵等、严重者可引起机体各个部位神经的损害,包括视神经损害如白内障、青光眼等;听神经损害如耳聋;外周神经损害如神经内水肿或周围神经水肿;中枢神经损害如脊髓病变;外周神经损害如反射消失、肌力损害或锥体外系损害等。

药物引起精神障碍的不良反应主要表现在精神分裂症样反应、精神忧郁、躁狂或激越反应、过度镇静等。

(五)消化系统损害

人体患病时口服给药是临床上应用中最普遍、最方便、病人最容易接受的一种给药方式。药物口服后,经胃肠吸收而作用于全身。药物引起消化系统损害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药物直接作用于细胞结构上,改变了胃肠壁细胞的结构,使细胞功能受损、或影响了胃肠道的蠕动、或刺激或抑制了胃肠腺的分泌功能、或过度中和胃酸、或影响了消化道的血流或淋巴液等原因引起。临床上常见的消化系统的药品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口腔炎;胃肠功能紊乱如恶心、呕吐、胃部不适、烧灼、食欲减退、腹泻或便秘、腹胀或腹痛等;吸收不良;胃肠炎症如胃肠炎、溃疡、出血、穿孔;甚至出现胰腺炎、肠梗阻、伪膜性肠炎等。

(六)造血系统损害

造血系统的损害在药品不良反应中所占的比例也是比较大的。最常见的主要为引起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再生障碍性贫血等。其中再生障碍性贫血是由于药物引起骨髓造血细胞增殖与分化障碍、导致血细胞减少、骨髓造血功能衰竭所致。可以引起造血系统损害的药物很多,其中以保泰松、羟保泰松、氯霉素最为常见。

(七)循环系统损害

循环系统的损害在药品的不良反应中主要表现为用药后引起心律失常、室性早搏、心动过缓、血压下降或休克、窦性心动过速或心绞痛等。

心律失常是循环系统药品不良反应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其产生的机理主要包括:①药物直接作用于心房及心室肌纤维的跨膜动作电位,而引起传导异常;②药物通过血流动力学及一般代谢的间接作用而引起;③由于药物使心肌结构发生改变所致;④以上3种原因的结合等。

(八)呼吸系统损害

肺脏也是药物代谢的重要场所,经研究证实,肺脏存在多种药酶,能代谢某些药物。药物所致肺部的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呼吸抑制、呼吸麻痹、支气管哮喘、肺纤维化、肺水肿、肺部继发性炎症等。此外还可出现肺部药源性疾病的症状,例如药源性间质性肺炎症状如进行性呼吸困难、气急等;药源性过敏性肺炎症状如咳嗽、乏力、头痛、上呼吸道卡他性炎症等;药源性类脂性肺炎症状如咳嗽、咳痰、低热、气短等;严重者还可出现肺气肿、支气管阻塞、药源性红斑狼疮肺炎及呼吸抑制等。

(九)药源性三致作用

1、致突变作用

DNA碱基核苷酸顺序中的基因信息发生改变可引起基因突变,如果突变作用涉及到整个染色体,使染色体的结构或数目发生改变,则引起染色体畸变。

基因变异或染色体畸变通过细胞分裂过程被传递到后代细胞,使它获得新的遗传特性。如果生殖细胞受到突变影响则可引起畸胎或死胎。抗癌药物可引起正常细胞染色体畸变;阿斯匹林、氯丙嗪、奋乃静可引起血细胞染色体畸变;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可引起胎儿染色体畸变;氯底芬胺可引起子宫内膜组织染色体损伤。

2、致癌作用:

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从1972年到1981年报道评定的532种化合物中22中有致癌作用,其中药物有4种,它们是环磷酰胺、已烯雌酚、溶肉瘤素及结合性雌激素类。可能有致癌作用的药物还有甲基苄肼、阿霉素、抗代谢类药物、灰黄霉素、苯妥英钠、硝基呋喃类、保泰松等。

3、致畸作用:

妊娠2周到3个月期间是胚胎发育最活跃时期。这个时期用药不当可引起胎儿畸形,如性激素可引起胎儿生殖器或子宫畸形;糖皮质激素可引起腭裂;抗癫痫药可引起短鼻、低鼻梁;阿斯匹林可引起眼睛畸形;地西泮、氟哌啶醇、四环素可引起四肢畸形;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可引起先天性耳聋;口服降糖药可引起兔唇、腭裂;甲氨喋呤可引起无脑儿、腭裂;环磷酰胺可引起肢体、外耳畸形;雄激素可引起男性化、多发性先天缺陷。

四、药品不良反应的诊断和处理原则

目前对药品不良反应的诊断还存在许多实际困难,这是因为药品不良反应除少数具有典型的临床表现外,大多数并不具备典型的特异性特征,故有时很难辨别是否专属某一个药品的反应。此外药物反应往往同时与其他致病因子共同存在于机体,所以有时很难区别这种症状是由于疾病的反应还是药物的反应,甚至有时这种共同作用会改变药物反应故有的典型症状。另外,多数病人用药的多样化、多种化也是干扰正确诊断的因素。

鉴于以上原因,确定药品不良反应因果关系的原则应该包括:

1、了解患者的用药史,因为引起药品不良反应的根源,必定是药物在体内的反应;

2、确定用药时间与出现反应时间的关系,虽然不同的药物开始用药与出现反应的时间范围很广,但经验和文献可以帮助我们分析可能的关联,例如青霉素的过敏反应可以在几分钟或数小时后发生;氯霉素可在1~4个月内引起致死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等。

3、尽可能的排除药物以外的因素,这包括患者等基础疾病、采取的其他治疗方法、饮食以及环境因素。

4、定性反应性药物,尤其在多种药物同时应用时,应及时的排除药物相互作用于反应的关系,尽量定性出引起ADR的可能药物因素。

大多数药品出现不良反应后,因有自限性特点,所以一般停用药物后无需特殊处理,可自行恢复正常。对于一些较严重的症状或者已经发展到了药源性疾病的现象,应给予及时处理和治疗。

处理的原则包括,

1、及时停药,去除病因。通常对于较轻的不良反应,只要病因去除,及一般的支持疗法便可使病情迅速停止发展并痊愈。

2、采取积极措施,迅速排泄出引起不良反应的药物,或延缓引起不良反应药物的吸收。可以采取洗胃、催吐、吸附或药物中和或解毒的方法。

3、对症治疗,解除病痛。例如常见的抗过敏疗法或脱敏疗法、局部疗法、皮质激素疗法、抗感染疗法、抗休克疗法、支持疗法和其他的一些对症治疗的方法。

小学食品安全知识专题讲座

小学食品安全知识专题讲座 各位老师、同学们:大家好: 很高兴利用这个机会在这里和同学们交流~谈一谈小学生的食品安全问题。 一、怎样预防食物中毒, 食物中毒是指由于食用了被细菌污染后腐败变质的食物,或食用了被有毒化学物质污染和本身有毒的食品后而发生的以急性过程为主的疾病。食物中毒一般具有潜伏期短、发病快、短时间内有大量食用过相同食物的人同时发病、所有病人都有相似的以消化道症状为主的临床特征。预防食物中毒要做到以下几点: 1(不吃变质、腐烂的食品, 2(不吃被有害化学物质或放射性物质污染的食品, 3(不生吃海鲜、河鲜、肉类等, 4(生、熟食品应分开放臵, 5(切过生食的菜刀、菜板不能用来切熟食, 6(不食用病死的禽畜肉, 7(不吃毒磨菇、河豚鱼、生的四季豆、发芽土豆、霉变甘蔗等。 二、为什么不能喝生水及变质饮料, 因为生水中可能含有一些致病微生物如细菌、病毒、寄生虫或虫卵等~此外还可能含有一些对人体有害的化学成份。当饮用了这些不卫生的生水后~就容易患病。而经过加热煮开后的水~致病微生物已被杀死~某些有害化学成份经加热后分解~对人体致病的可能性大大降低或消除了。变质饮料中有大量的细菌繁殖~这些细菌产生的有毒、有害产物会致人体中毒~出现头晕、头痛、恶心、呕吐、腹痛、腹泻、高热、抽搐等症状~甚至危及生命。因此变质饮料不能喝 三、食物安全十原则

1(要选购安全食品,2.食品要烧熟煮透,3.烹调好立即进食,4.小心贮存熟食品,5.再加热的食品要彻底,6.防止生熟食品交叉污染,7.保持厨房用具清洁, 8.加工食物前要洗。9.防止昆虫类动物污染食品。10.使用清洁水。 下面是赠送的工作总结~~不需要的朋友可以编辑删除谢谢~~~ 上半年中学语文教研工作个人总结 根据xx市教育教学研究培训中心的工作要求,结合本学科的实际情况,本人尽职工作,使得中学语文教研工作顺利展开并取得较好的成果。现在小结如下: 一、主要工作 (一)积极参与备考,努力开展中考、高考备考工作 中考、高考的备考工作是本学期语文教研工作的重中之重,新年伊始本人便开始制作关于备考的文件,并2次带领初三、高三教师到xx参加省级中考高考备考活动,我市xx中学吴xx老师还在高考备考会上做有关作文写作的经验介绍;回到市里,本人还亲自请来省研培院的刘xx教研员和xx中学的王xx老师做有关中考高考的备考指导,让一线的老师有了明确的备考方向。 每一次活动本人都制作简报通报,中考备考现场有113位教师参加,高考有101人参加。 (二)关注教研博客,及时组织教师参加在线研讨 网络教研已成为教研的常态,本人一直关注xx省教育研究培训院和xx省中学语文博客,每天都有两次登录博客的痕迹,及时了解最新教研动态,开展相关工作和在线研讨,5月8日组织全市 中学语文教师,参加xx省中学语文教研网组织的主题为《记叙文写作指导的有效策略》的在线研讨,参与人数135人,评论条数844条。有简报通报和研讨得失的小结。 (三)关注课题研究进展,及时向省研培院汇报进展情况

安全知识专题讲座主持词

安全知识专题讲座主持词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下午好! 出席本次报告会的还有我校校长侯荣山老师、德育主任陈绪武老师。 提高青少年法律素质和安全意识是提高民族素质的关键,是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今天的报告会对创建和谐饶峰、和谐教育、和谐校园以及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意义重大。希望全校师生认真听讲、自觉关闭通讯工具、不得来回走动、保持会场肃静 现在进行大会第一项: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钟所长做精彩的法制报告。 老师们、同学们,刚才钟所长对加强学校法制教育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报告结合中学生的特点,用一个个具体的案例,以案释法,以法论事,深入浅出的给我们做了生动的报告,告诉我们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要做一个守法的中学生,使我们大家深受教育,可谓是学校法制教育的一次“雪中送炭”。 让我们再一次以热烈的掌声感谢钟所长的精彩报告! 下面进行报告会第二项:有请罗延昭同志给我们进行安全知识讲座。 人的成长,安全是第一要务。刚才同志从学校“三防”安全这一侧面向我们又一次敲响了安全警钟。讲座联系学校、学生生活实际,告诉我们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要处处讲安全时时注意安全。让我们再一次以热烈的掌声感谢杨可良同志的精彩讲座! 最后进行报告会第二项:有请陈绪武老师结合我校实际对法制、安全教育的讲一些具体要求。 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今天法制安全教育报告会的主要内容,让法律意识、安全意识在同学们心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向同学们提出几点希望和要求:

会后我校要乘这次报告会东风,掀起一场“法制进校园,安全伴我行”大讨论活动,各班要利用班时间举办一次“法律安全在我身边” 的主题班会。各班要以这次法制教育报告会为契机,就在这次法制安全教育报告会中受到的启迪、教育、以及心中还有什么疑问,并结合有关的法律安全知识展开一次大讨论,认真落实法制安全教育报告会的精神,努力提高自身的法律意识和安全意识。通过主题班团会、校园广播、黑板报、知识讲座和竞赛等多种形式,全方位的开展法制安全教育活动,把法制安全教育活动同我校贯穿于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中。唤起每位同学的守法意识和安全意识,使同学认识到法律、安全无处不在,法律、安全无时不在,遵法、守法是我们日常生活的重要规则。我们无论在校内、校外都应遵法、守法,既避免伤害别人,懂得如何用法律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又坚持安全警钟长鸣。让我们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从现在做起,共同努力,创建和谐校园,营造良好氛围,用法律和安全两艘航母为我们的学习和成长保驾护航! 让我们再一次以热烈的掌声欢送各位领导! 消防微电影《向日葵》,这个视频曾经代表辽宁省公安系统参与公安部的消防安全宣传视频的评选获得三等奖。 进行活动第二项,有请区消防大队教导员王连才同志宣读消防安全志愿者招募倡议书。 感谢王教导员,同学们今天我们在现场需要招募20 名志愿者,在稍后的现场消防演练中,这些志愿者有机会作为学生代表参与到我们演练中来。名额有限,机会难得。有兴趣的同学请到舞台的左侧集合。 志愿者请听从工作人员的安排排好队伍。

药品不良反应基础知识

药品不良反应基础知识 一、药品不良反应定义:(Adverse drug reactions)。英 文缩写:ADR ) 是指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或意外的有害反应,即为药品不良反应。 注:判断ADR必须满足三个条件。一是药品必须合格,使用假冒伪劣药品及其他不合格药品出现的反应,不属于药品不良反应的范畴;二是用药必须符合药品说明书明示的规定,在正常的使用范围内。任何非正常的、不合理的及超大剂量的经验用药、没有根据的所谓“个体化给药”不是药品不良反应;三是出现了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或意外的有害反应,具有非预期性和有害性。 例如:卡托普利片,主要成份是卡托普利,用药主要目的治疗高血压和心力衰竭,在正常用药用量的情况下,有的人会出现干咳、眩晕、头痛、心律加快等有害的不良反应。 二、药品不良反应分类 (一)按药理作用关系:可分为A型、B型、C型三种; (二)按不良反应等级:可分为一般、严重、新的; (一)按药理作用关系分类 A型不良反应:是由于药品的药理作用增强所致,其特点是可以预测,通常与剂量相关,停药或减量后症状减轻或消失,一般发生率高、死亡率低。

例如:阿司匹林片,它的主要成份是阿司匹林(乙酰水杨酸),主要功效是解热镇痛,普遍用于感冒引起的发热,也用于缓解头痛、关节痛、偏头痛、牙痛等,按要求一般解热用药不超过3天,止痛用药不超过5天,超过上述规定患者就会出现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A型不良反应。 B型不良反应:是指与药品本身药理作用无关的异常反应,其特点是与使用剂量无关,一般难以预测,发生率低,死亡率高,而且时间关系明确。 例如:注射用青霉素钠,它的主要成份是青霉素钠,主要功效是抗菌消炎,适用于敏感细菌所致各种感染,如肺炎、扁桃体炎等,患者在使用过程中虽然进行了过敏皮试,但也会出现一些皮疹、荨麻疹较常见的不良反应,重者会出现过敏性休克。—B型不良反应。 C型不良反应:一般在长期用药后出现,其潜伏期较长,药品和不良反应之间没有明确的时间关系,其特点是背景发生率高,用药史复杂,难以用试验重复,其发生机理不清,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例如:四环素类药物不仅可以影响婴幼儿时期发育的乳牙牙色,而且孕妇若服用此类药物,还可以通过胎盘影响胎儿期发育的乳牙牙色。许多儿童的牙齿与骨骼发育障碍均与长期服用四环素有关。—C型不良反应。 (二)按不良反应等级分类

个例药品不良反应收集和报告指导原则

附件 个例药品不良反应收集和报告指导原则 (征求意见稿) 为规范药品上市后个例不良反应的收集和报告,指导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包括持有药品批准证明文件的生产企业,以下简称持有人)开展药品不良反应报告相关工作,依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审评审批制度改革鼓励药品医疗器械创新的意见》(厅字〔2017〕42号)、《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卫生部令第81号),参照国际人用药品注册技术协调会《上市后安全性数据管理:快速报告的定义和标准》(ICH E2D),制定本指导原则。 本指导原则适用于持有人开展个例药品不良反应的收集和报告工作。 本指导原则中个例药品不良反应是指单个患者使用药品发生的不良反应。个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是指持有人按照监管部门要求的项目填写的个例药品不良反应及相关信息的表格或元素集合。 1.个例药品不良反应的收集 药品不良反应的收集和报告是最基础的药物警戒活动,收集个例药品不良反应并按要求向监管部门报告,是持有人应承担的法律责任。持有人应建立面向医生、药师、患者的有效信息途径,收集来自医疗机构、经营企业、患者电话或投诉报告的不良反应,主动收集学术文献、临床研究、市场项目中的不良反应,拓展网络、数字媒体和社交平台等的信息收集途径。

1.1 非征集报告收集途径 非征集报告来源于医生、药师、患者等主动提供的自发报告,也包括来自学术文献和互联网及相关途径的报告。持有人采取适当的措施,鼓励医生、药师和患者报告不良反应,并不得以任何理由或手段干涉报告者的自发报告行为。 1.1.1 医疗机构 持有人应指定医药代表,通过日常拜访医生、药师或通过电子邮件、电话、传真等方式沟通,收集临床发生的药品不良反应信息。对医生、药师的访问应定期开展,进行良好的记录并保存。持有人或其经销商在与医疗机构签订药品购销合同时,应让医疗机构充分知晓持有人的不良反应报告责任,鼓励医生向持有人报告不良反应。 1.1.2 药品经营企业 持有人直接从药品零售企业收集不良反应信息,应确保药品零售企业知晓向其报告不良反应的有效方式。建议持有人建立药店定点收集计划,定期从指定药店收集报告,并对驻店药师或其他人员进行培训,使其了解信息收集的目标、方式、内容、技巧、存储要求等,确保不良反应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和可追溯性。 持有人通过药品经销商收集个例不良反应信息,双方应签订委托合同,持有人应定期评估经销商履行信息收集责任的能力,采取必要措施确保信息收集的数量和质量。 1.1.3 电话和投诉 药品说明书、标签中公布的生产企业电话是患者报告不良反应、进行投诉或咨询的重要途径。持有人应指定人员负责该电话的接听,收集并记录患者或其他个人(如医生、药师、律师)报告的不良反应信息。电话应保持畅通,工作时间应有人接听,非工作时间应设臵语音留言。电话号码如有变更应及时更新说明书—2 —

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知识培训

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知识培训 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管理知识培训 一、病例报告属性分类 二、病例报告的质量评估标准 三、上报病例报告注意事项 四、出现下列情况,可以看成是可疑的严重的病例报告 五、过敏性休克的临床特点 六、过敏性休克的判断标准 七、病例报告中,“严重过敏样反应”判定标准 一、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属性分类 一般、严重的、新的一般、新的严重四种 新的不良反应是指国家药品监督管理机构所批准的药品说明书中未载明的不良反应,也可理解为在药品不良反应、禁忌、注意事项等项目下记载内容均没有提及的表现(如药品不良反应名称项下未列出的不良反应表现:肝功能异常肝坏死);也不包括仅在文献报道提及的不良反应。 药品严重不良反应事件:指因使用药品引起以下损害情形之一的反应。引起死亡;致癌、致畸、致出生缺陷;对生命有危险并能够异致人体永久的或显著的伤残;对器官功能产生永久损伤。导致住院或住院时间延长。 新的不良反应和严重不良反应事件,均需有国家药品监督权威机构认定 二、病例报告的质量评估标 准 评价的总体原则 依据《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第十四条,核查《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表》填报内容是否符合真实、完整、准确的要求。 二、药品不良反应病例报告质量评估指导意见 为了提高药品不良反应病例报告质量,促进监测工作规范开展,充分发挥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的科学预警作用,依据《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管理办法》制定药品不良反应病例报告质量评估标准。 评估标准:依据报表各项信息在不良反应关联性评价中所起的作用,将相关信息给予不同的权重比,赋予分值来体现,总分分。 具体将审核项目分为为三大类,即病例报告真实性、规范性、完整性,按照《药品不良反应病例报告质量评估表》进行考查,不合格者扣除相应分值。 二、药品不良反应病例报告质量评估指导意见 真实性(分)为否决项。通过对患者基本信息、报告来源、报告单位信息及其他相关信息的

安全知识讲座

小学生安全教育知识专题讲座 同学们: 从你们呱呱落地的那一天起,你们的健康好安危就成为父母和亲人时刻挂念的事情。如今在父母和亲人的精心养育和呵护下,你们正在健康成长,像冉冉升起的朝阳,像含苞欲放的花蕾,充满了青春活力,多么让人羡慕啊! 但是一起起意想不到的悲剧,断送了多少青少年的青春梦想,粉碎了多少家庭的和睦欢乐,令人痛心和叹息。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每年有16000名中小学生非正常死亡,平均每天有40多名中小学生死伤于交通事故、校园安全事故、食物中毒、溺水。2006年3月8日至7月14日短短一百天内,海南省就有34名学生溺水死亡,数字是枯燥冰冷的,但它的背后却是一个个消失的鲜活的生命。 对于同学们来说,大部分时间是在学校度过的。同学们在一起上课学习、讨论问题、锻炼身体、娱乐游戏、团结友爱、互相帮助。校园生活紧张又快乐。然而,也有个别同学不遵守学校纪律,追赶打闹,玩危险的玩具,造成了各种意外伤害事故,破坏了校园生活的安宁。在这里我讲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消防安全 小学生不得玩火,不可以随身携带火种: 1: 不能带火柴或打火机等火种; 2:不得随意点火,禁止在存放有易燃物品处用火; 3:不得在公共场所燃放鞭炮、烟花等危险物品,更不允许将点燃的鞭炮乱扔。在火灾现场,小学生等未成年人要有秩序地逃离。

如果发现火灾发生,最重要的是报警(如能及时撤离可先撤离后报警),这样才能及时扑救,控制火势,减轻火灾造成的损失。火警电话的号码是 119。这个号码应当牢记,在全国任何地区,向公安消防部门报告火警的电话号码都是一样的。报警时,应说清地址、被困人员等详细信息。每年的11月9日,被确定为消防安全日。不能随意拨打火警电话,假报火警是扰乱社会公共秩序的违法行为。在没有电话的情况下,应大声呼喊或采取其他方法引起邻居、行人注意,协助灭火或报警。 火场逃生 遭遇火灾,应采取正确有效的方法自救逃生,减少人身伤亡损失: 1、一旦身受火灾危胁,千万不要惊慌失措,要冷静地确定自己所处位臵,根据周围的烟、火光、温度等分析判断火势,不要盲目采取行动。 2、身处平房的,如果门的周围火势不大,应迅速离开火场。反之,则必须另行选择出口脱身(如从窗口跳出),或者采取保护措施(如用水淋湿衣服、用温湿的棉被包住头部和上身等)以后再离开火场。 3 逃生时,尽量采取保护措施,如用湿毛巾捂住口鼻、用湿衣物包裹身体,同时趴在地上匍匐前进向外逃生。 火灾逃生自救十法 一、要了解和熟悉环境。当你走进商场、宾馆等公共场所时,要留心太平门、安全出口、灭火器的位臵,以便在发生意外时及时疏散和灭火。

药品不良反应基本常识

药品不良反应基本常识 1.什么是药品不良反应? 药品不良反应(英文Adverse Drug Reaction,缩写ADR),是指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有害反应。药品不良反应是药品固有特性所引起的,任何药品都有可能引起不良反应。 2.什么是药品不良事件? 国际上对药品不良事件有统一的定义,药品不良事件(英文Adverse Drug Event,缩写为ADE)是指药物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临床事件,它不一定与该药有因果关系。药品不良事件和药品不良反应含义不同。一般来说,药品不良反应是指因果关系已确定的反应,而药品不良事件是指因果关系尚未确定的反应。它在国外的药品说明书中经常出现,此反应不能肯定是由该药引起的,尚需要进一步评估。 3.什么是严重药品不良反应? 根据《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卫生部令第81号),严重药品不良反应是指因使用药品引起以下损害情形之一的反应:①导致死亡;②危及生命;③致癌、致畸、致出生缺陷;④导致显著的或者永久的人体伤残或者器官功能的损伤; ⑤导致住院或者住院时间延长;⑥导致其他重要医学事件,如不进行治疗可能出现上述所列情况的。 4.什么是新的药品不良反应? 根据《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卫生部令第81号),新的药品不良反应是指药品说明书中未载明的不良反应。说明书中已有描述,但不良反应发生的性质、程度、后果或者频率与说明书描述不一致或者更严重的,按照新的药品不良反应处理。 5.药品不良反应可以分为哪几类? 目前,药品不良反应分类有很多种,这里仅介绍一种最简单的药理学分类。这种分类是根据药品不良反应与药理作用的关系将药品不良反应分为三类:A型反应、B 型反应和C型反应。A型反应是由药物的药理作用增强所致,其特点是可以预测,常与剂量有关,停药或减量后症状很快减轻或消失,发生率高,但死亡率低。通常包

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报告管理程序

1.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本公司药品不良反应(ADR)监察报告。 2.职责 综合部:负责收集、整理ADR的信息,并进行分析、评估、分类。 负责组织讨论ADR处理方案(措施),以及方案(措施)的制订,提交审批。 负责ADR处理方案(措施)的具体实施、跟踪、监督、检查及所有资料的收集、 整理、建档。并将ADR报告给药品监督管理部门。 质量部:负责组织对B型ADR进行生产过程及质量检验、质量监督管理方面的调查。 3.内容 3.1.定义 3.1.1.药品不良反应(简称ADR) 药品不良反应主要是指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或意外的有害反应。 药品不良反应包括药品引起的副作用、毒性反应、后遗反应、过敏反应、特异质反应、致畸、致癌、致突变作用以及对生育力的影响等。根据药物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与药物药理作用的关系,一般将药品不良反应分为A型和B型。 3.1.2.A型药品不良反应 是指由于药物的药理作用增强所引起的不良反应,其程度轻重与用药剂量有关,一般容易预测,发生率较高而死亡率较低。 3.1.3.B型药品不良反应 是指与药物常规药理作用无关的异常反应,通常难以预测在具体病人身上是否会出现,在药物研究阶段的常规毒理学试验中难以发现,一般与用药剂量无关,发生率较低但死亡率较高。 3.2.范围 3.2.1.所有危及生命、致残直到丧失劳动能力或死亡的不良反应。 3.2.2.新药投产使用发生的各种不良反应。 3.2.3.疑为药品所引致的突变、癌变、畸形。 3.2. 4.各种类型的过敏反应。 3.2.5.非麻醉药品产品的药物依赖性。 3.2.6.疑为药品间相互作用导致的不良反应。 3.2.7.其它一切意外的不良反应。

药品不良反应报告知识培训资料

药品不良反应报告知识培训资料 一、ADR病例报告属性分类 二、ADR病例报告的质量评估标准 三、上报ADR病例报告注意事项 四、出现下列情况,可以看成是可疑的严重的ADR病例报告 五、过敏性休克的临床特点 六、过敏性休克的判断标准 七、ADR病例报告中,“严重过敏样反应”判定标准 一、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属性分类 一般、严重的、新的一般、新的严重四种 新的不良反应是指国家药品监督管理机构所批准的药品说明书中未载明的不良反应,也可理解为在药品不良反应、禁忌、注意事项等项目下记载容均没有提及的表现(如药品不良反应名称项下未列出的不良反应表现:肝功能异常/肝坏死);也不包括仅在文献报道提及的不良反应。 药品严重不良反应/事件:指因使用药品引起以下损害情形之一的反应。引起死亡;致癌、致畸、致出生缺陷;对生命有危险并能够异致人体永久的或显著的伤残;对器官功能产生永久损伤。导致住院或住院时间延长。 新的不良反应和严重不良反应/事件,均需有国家药品监督权威机构认定。 二、ADR病例报告的质量评估标

准 (一)评价的总体原则依据《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第十四条,核查《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表》填报容是否符合真实、完整、准确的要求。 (二)、药品不良反应病例报告质量评估指导意见 为了提高药品不良反应病例报告质量,促进ADR监测工作规开展,充分发挥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的科学预警作用,依据《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管理办法》制定药品不良反应病例报告质量评估标准。 评估标准:依据ADR报表各项信息在不良反应关联性评价中所起的作用,将相关信息给予不同的权重比,赋予分值来体现,总分110分。 具体将审核项目分为为三大类,即病例报告真实性、规性、完整性,按照《药品不良反应病例报告质量评估表》进行考查,不合格者扣除相应分值。 真实性(100分)为否决项。通过对患者基本信息、报告来源、报告单位信息及其他相关信息的逻辑判断,对报告真实性做出初步判断,经核实确认报告信息存在虚假,此份报告核查分数为“0”分。 规性(44分): 1)报告属性(5分):分为一般、新的一般、严重、新的严重四类;报告属性选择有误,该项分值扣除;

食品安全专题讲座提纲

发挥综合协调作用 保障全县食品安全 食品安全专题讲座提纲 一、县食品安全委员会主要工作职责 1.贯彻执行国家和省委、省政府有关食品安全的法律法规、 方针政策和市委、市政府、县委、县政府的决策部署。 2.制订全县食品安全工作规划, 审议食品安全工作年度工作 重点。 3.研究解决食品安全工作中的重大问题, 组织协调相关部门 的工作,检查督促食品监管责任的落实。 4.承办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和县委、县政府交办的其他事项。 二、县食安办主要工作职责 1.在县食品安全委员会的统一领导下, 负责食品安全委员会 的日常工作。 2.研究提出有关工作目标、规划、计划和政策、建议,制定 全县食品安全综合整治或专项整治工作方案, 经县食品安全委员 会批准后组织实施。 3.督查食品安全委员会重大决定与议定事项的工作落实。 4.及时掌握全县食品安全监管总体情况, 总结交流经验和做 法。 5.负责全县食品安全监管信息的归集、综合、分析上报和统 一发布工作。 6.负责协调食品安全委员会各成员间的日常工作, 定期召开 办公例会,通报交流工作情况,研究部署工作。 7.针对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和食品安全工作中暴露出来的重 大问题,及时组织力量调查处理,查找发生问题的原因,提出有 针对性的整改要求和整改措施。 8.负责对各乡镇和食安委各成员单位进行目标绩效考核考 评。 9.承办食品安全委员会交办的其它事项。 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要建立工作机制, 明确各乡镇和食品 安全委员会各成员单位职责;各成员单位要确定具体科室、具体 人员作为联络员,以确保工作正常运转。 三、食品安全工作基本规范 (一)县级食安工作基本规范 1.食品安全工作明确纳入政府工作目标考核和领导干部政 绩考核,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县政府每年专题研 究食品安全工作 2次以上。 2.成立食品安全委员会,并设有常设办事机构,有食品安全 专职人员,全面履行工作职责。 3.经常对乡镇开展食品安全检查、指导工作,每半年组织对 食品安全开展2次督查,每年组织1次食品安全考核,每年对食品安全监管执法人员培训不少于 1次。 4.准确掌握辖区内食品生产经营单位的基本情况, 督

安全知识讲座主持词(三篇)

安全知识讲座主持词(三篇) 导读:本文安全知识讲座主持词(三篇),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篇一】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下午好!金秋九月硕果甜,梅家初中花满园。 中秋团圆还在温存,教师节的祝福还在耳边回荡。我们今天又迎来了梅家河初中新学期的一次盛大典礼。即:“国防教育知识专题讲座”。 一、首先,我荣幸的向大家介绍出席本次讲话的领导,他们是: 梅家河初中校长XX同志 让我们再次用热烈的掌声向各位领导的光临表示诚挚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现在我宣布——梅家河初中国防教育知识讲座正式开始! 第一项: 第二项: 第三项: 同学们,没有国防,就没有国家安全;没有国家的安全,人民的生活、生命都没有保障。少年兴则国兴,少年强则国强。 让我们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正确认识祖国的历史和现实,增强爱国的情感和振兴祖国的责任感。树立民族自尊心与自信心;弘扬伟

大的中华民族精神,高举爱国主义旗帜,自强不息,艰苦奋斗,顽强拼搏,真正把爱国之志变成爱国之行。 梅家河初中国防教育知识讲座到此结束! 再次欢迎各位领导的光临!感谢大家的密切配合! 欢送各位领导离席。 老师们,同学们,再见! 【篇二】 各位老师、同学们: 大学校园是我们每一个大学生共同学习、共同生活、共同成长的场所,需要安全、稳定、有序、和谐的环境。我们学院始终高度重视校园安全稳定工作,建立健全了各种安全制度,不断加强和经常开展安全知识教育活动,全体师生共建和谐平安校园。 我们都知道:因为火的使用,人类吃上了熟食,告别了茹毛饮血的荒蛮年代,有了温暖和光明,拓展了生存空间,并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创造了更多的财富。然而,一旦人类放松了警惕,火失去了控制,它同样可以使鲜活的生命瞬间丧失,繁华的都市变成废墟,人类亲手创建的文明毁于一旦。今天我们在这专门开展消防安全知识讲座,主要目的是为了增强广大师生“四个能力建设”水平(即提高检查消除火灾隐患能力;提高组织扑救初起火灾能力;提高组织人员疏散逃生能力;提高消防宣传教育能力),增强师生消防安全意识,加强消防安全责任感,将消防安全意识转化为我们共同的认知和自觉的行为,努力消除各种安全事故隐患,确保学院工作的正常开展和同学们身心的

药品不良反应总结

药品不良反应工作总结 2017年我院不断加大措施、健全组织、完善制度、强化督导,促进了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的顺利开展,取得了一些成绩,为做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作出了积极努力,现总结如下: 一、加强领导明确任务 为了加强对我院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报告工作顺利的开展,经我院院务会决定成立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领导小组,小组由院长张广海担任组长,小组办公室设在本院,以此负责全院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的组织、协调、督报工作。我院的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在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在年初就联合召开了会议,进行安排部署,将目标任务层层分解,切实做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数据的分析评价以及药品不良反应的宣传培训和信息的收集、上报工作,推动监测报告工作广泛、深入、扎实的展开。 二、健全组织,完善制度。 我院根据上级部门对药品不良反应的工作部署和领导要求,为确保我院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的健康顺利开展,通过不断加强组织建设、制度建设和人员培训等三项措施,促进了全院监测工作正常运转,具体如下: 一是建立健全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报告的体制和工作机制,成立药品不良反应监测领导小组,建立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点;明确我院药品不良反应监测联络员,具体负责本院与上级不良反应检测中心的联系沟通工作,实行实时督报制度,各科室在规定日期集中报送监测信息,杜绝漏报、瞒报、不报现象。 二是建立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信息员库,各信息员要做到反馈灵敏、报告及时,形成层层有人管、层层有人抓的良好

局面,使我院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及监测工作再上新台阶。 三是加强培训,我院派负责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信息收集工作的同志多次参加了市药监局组织的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培训会议,同时又多次组织我院工作人员在全院大会上学习药不良反应的法律法规和相关知识,明确了开展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工作是医务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通过这些有效措施,提高了他们的认识,丰富了专业知识,增强了对做好监测工作的使命感和责任心。 截止2017年12月,我院共上报不良反应检测病例3例,3例都是药品不良反应,完成了2017年的任务,同时,对各个监测点的信息上报情况进行了认真核,未发生一起漏报、瞒报、迟报现象,上报率达100%,做到了准确、科学、及时,而且不断提高了监测报告的质量和水平。 三、但还存在一定的问题: 1、对事件报告的“关联性”评价不够规范,可能和不可能等关联性评价混淆不清。 2、医学术语匮乏,在事件报告的描述中不会运用相关的医学术语去描述临床症状。 3、责任心不强。在事件报告表中,有些厂家的药品商品名和通用名是相同的,或者在商品名称的填写处填写成通用名 四、对药品不良反应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改进措施如下: 1、加强培训科室医务人员对药品不良反应事件监测的概 念,能准确定义不良反应事件,防止漏报。 2、对于科室隐瞒不报的药品不良反应事件,加大处罚力度,避免造成不良后果,一旦发生药品不良反应,须引起科

消防安全知识专题讲座主持词

消防安全知识专题讲座主持词 尊敬的院领导和医护人员: 晚上好! 为了提升xx-x医院广大医护人员消防安全意识,掌握消防基本知识,进一步做好消防安全工作,保证国庆期间和今后医院无火灾事故 的发生。今天晚上,受院领导的邀请县将由我和大家一起共同学习消 防方面的相关知识。 在培训中,我们将详细解读消防法规、火灾危险性及预防措施、 初期火灾的扑救、发生火灾时人员疏散、火场逃生自救、如何报火警、灭火器如何使用等消防常识。同时结合一些火灾案例实行了详细讲解。通过多层次、多角度的细致讲解和指导,通过解读使医护人员对学习 消防知识、增强消防安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既丰富了培训人员的消 防安全知识,又提升了医院整体抗御火灾的水平。 下面开始共同学习: 两规定:规定消防宣传时间、规定消防宣传内容。 三提示:提示公众所在场所火灾危险性、提示公众所在场所安全 逃生路线,安全出口的具体位置,遇到火灾等紧急情况如何准确逃生 自救、提示公众所在场所内简易防护面罩和手电筒等逃生设备器材具 体放置位置和使用方法。今天单位举办了消防安全讲座,听完讲座后 才意识到以前对消防安全是多么无知和盲目,虽说心里也知道安全的 重要性,也会时时关心家里的安全是否做得到位,有没潜在危险。 但认真听完教官一例例因麻痹大意或无知造成的揪心而残酷的实例,一组组统计得出的因火灾事故造成的巨大财产损失和无数伤亡换 来的天文数据,才意识到危险原来离我们是如此的近。也才意识到我 对消防方面的知识是如此无知,难怪平时会大胆又安心,认为自己远 离危险,已经做到防患于未然,原来这都是无知让我如此胆大。

我想无需例举以前发生过的火灾是如何可怕,造成的灾害和给亲 人的伤痛是如何巨大,每天我们通过媒体耳闻目睹的灾难已经够让我 们揪心和恐惧了,为何不能给予我们警醒和提示呢?有句话说得好:坏 事宁可耳闻不要眼见。天灾我们无法躲避,人祸我们为何不能够主动 去防?为何我们不能从身边的点滴做起,只为保护我们自己的亲人? 下班回家后我想将今天听课的感想和收获告诉我的家人,让他们 也能从中学习到防灾避险的常识,哪知在我激动而又热情的讲述后换 来的却是他们莫明其妙的冷笑,我理解这是因为他们没能亲自听课, 未曾深切感受到发生火灾后会带给我们怎样的伤痛,认为我的热情有 点过热,太过小题大做。从这点我也多少体会到今天教官讲课时的心 情不知会比我此时要难过和无奈多少倍。 但他依然在用自己的职业和热情影响着身边的每一个人,尽力将 安全这颗种子深植在人们的心里。所以我就有了很多的感想:单凭偶 尔组织有限的人员听课是远远不够的,这需要我们每个人的理解和支持,从每一个个体做起相信意外灾害就会降到最小,那样,伤心、痛 苦的眼泪就会少流很多,也无需承受亲人因意外灾害永别的伤痛 了…… 也许现在要想做到人人防微杜渐还不可能,单凭自觉自愿也不行,因为我们的理解还没到那种境界,必要情况下也需要一点强制措施, 有时善意的惩罚还是必要的。 【篇二】消防安全知识专题讲座主持词 老师、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 今年11月9日是上海市第十九届“119”消防日。本次消防日宣 传活动的主题是“全民参与消防,共筑平安世博”。消防日一年只有 一天,但消防的意识应该贯穿在全年的每一天。时下,正值秋冬季节

学会收集和上报药品不良反应

任务四学会收集和上报药品不良反应 随着新药开发使药品品种和数量不断增多,以及合并用药与长疗程用药现象不断 增加,药品不良反应的严重性逐渐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而药品不降厅府豁测更成为全球共同关注的热点。 一、药品不良反应概述 (-)药品不良反应相关概念 1. 药品不良反应 (adverse drug reaction, ADR) 我国《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对药品不良反应的定义是指合格 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或意外的有害反应。而世界卫生组织(WHO)对药品不良反应的定义是指预防、诊断、治疗疾病或改帮学理功能过程中,人接受正常剂量的药物时出现的任何有害的且非预期的反应。 2. 药品不良事件 (adverse drug event, ADE) 药物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临床事件,它不一定与该药有因果关系。 3. 不良事件 (adverse event, AE) 是指治疗期间所发生的任何不利的医疗事件。 AE用药期间。ADE因果关系。ADR 不良事件、药品不良事件与药品不良反应的关系 不良事件若发生于药品治疗期间则称为药品不良事件,但该事件并非一定与用药 物有因果关系,但如果存在因果关系则为药品不良反应。 4.药品严重不良反应/事件 指因使用药品引起以下损害情形之一的反应,包括: (1)引起死亡。 (2)致癌、致畸、致出生缺陷。 (3)对生命有危险并能够导致人体永久的或显著的伤残。 (4)对器官功能产生永久损伤。 (5)导致住院或者住院时间延长。 (6)导致其他重要医学事件,如不进行治疗可能出现上述所列情况的。 5.新的药品不良反应 是指药品说明书中未载明的不良反应。说明书中已有描述,但不良反应发生的性 质工程度、后果或者频率与说明书描述不一致或者更严重的,按照新的药品不良反应处理。 6.药品突发性群体不良反应寡件 是指同一药品(指同一生产企业生产的同一药品名称、同一剂型、同一规格的药品)在使用过程中,在相对集中的时间、区域内,对一定数量人群的身体健康或者生命安全造成损害或者威胁,需要予以紧急处置的事件。 7.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十分常见:发生率〉1/10:常见:川00〈发生率《1110:偶见:Mooo《发生率 1/100; 罕见:1110000《发生率《1八000:十分罕见:发生率〈1/10000 8.其他说明 (1)怀疑药品:是指患者使用的怀疑与不庤反府节律有关的药品。 (2)并用药品:指发生此药品不良反应时患者除怀疑药品外的其他用药情况,包 括患者自行购买的药品或中草药等。

食品安全知识培训内容

食品安全知识培训内容 一、食品安全常识 1、购买食物时,注意食品包装有无生产厂家、生产日期,是否过保质期,食品原料、营养成分是否标明,有无QS标识,不能购买三无产品。 2、打开食品包装,检查食品是否具有它应有的感官性状。不能食用腐败变质、油脂酸败、霉变、生虫、污秽不洁、混有异物或者其他感官性状异常的食品,若蛋白质类食品发粘,渍脂类食品有嚎味,碳水化合物有发酵的气味或饮料有异常沉淀物等等均不能食用。 3、不到无证摊贩处购买盒饭或食物,减少食物中毒的隐患。 4、注意个人卫生,饭前便后洗手,自己的餐具洗净消毒,不用不洁容器盛装食品,不乱扔垃圾防止蚊蝇孳生。 5、少吃油炸、油煎食品。 二、什么是食品掺假、掺杂和伪造? (1)“掺假”是指食品中添加了廉价或没有营养价值的物品,或从食品中抽去了有营养的物质或替换进次等物质,从而降低了质量,如蜂蜜中加入转化糖,巧克力饼干加入了色素,全脂奶粉中抽掉脂肪等。 (2)“掺杂”即在食品中加入一些杂物,如腐竹中加入硅酸钠或硼砂;辣椒粉中加入了红砖木等。 (3)“伪造”是指包装标识或产品说明与内容物不符。 掺假、掺杂、伪造的食品,一般应由工商行政部门处理。对 影响营养卫生的,应由卫生行政部门依法进行处理。 三、禁止生产经营的食品包括哪些种类? 禁止生产经营的食品包括下列类别: (1)腐败变质、油脂酸败、霉变、生虫、污秽不洁、混有 异物或者其他感官性状异常,可能对人体健康有害的; (2)含有毒、有害物质或者被有毒、有害物质污染,可能对人体健康有害的; (3)含有致病性寄生虫、微生物,或者微生物毒素含量超过国家限定标准的; (4)未经卫生检验或者检验不合格的肉类及其制品; (5)病死、毒死或者死因不明的禽、畜、兽、水产动物等及其制品; (6)容器包装污秽不洁、严重破损或者运输工具不洁造成污染的; (7)掺假、掺杂、伪造、,影响营养、卫生的; (8)用非食品原料加工的,加入非食品用化学物质的或者将非食品当作食品的; (9)超过保质期限的; (10)为防病等特殊需要,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专门规定禁止出售的; (11)含有未经过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批准使用的添加剂 的或者农药残留超过国家规定容许量的; (12)其他不符合食品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 四、如何判别伪劣食品?《伪劣食品防范“七字法”》,以通俗易懂易记的方式引导消费者强化食品安全自我防范,以期使伪劣食品因缺乏市场而退出市场。防范“七字法”:即防“艳、白、反、长、散、低、小”。一防“艳”。对颜色过分艳丽的食品要提防,如目前上市的草莓象蜡果一样又大又红又亮、咸菜梗亮黄诱人、瓶装的蕨菜鲜绿不褪色等,要留个心眼,是不是在添加色素上有问题?二防“白”。凡是食品呈不正常不自然的白色,十有八九会有漂白剂、

安全常识专题讲座

安全常识专题讲座 同学们:大家好! 为了使同学们安全地生活、学习,今天特地对大家提出以下要求。 一、上学路上要时刻注意交通安全 1、行走的安全常识 每位同学必须牢记如下行走安全常识: 指挥灯信号绿灯亮时,准许行人通行;黄灯亮时,不准行人通行,但已进入人行道的行人,可以继续通行;红灯亮时,不准行人通行;黄灯闪烁时,行人须在确保安全的原则下通行。 人行横道信号灯绿灯亮时,准许行人通过人行横道;绿灯闪烁时,不准行人进入人行横道,但已进入人行横道的可以继续通行;红灯亮时,不准行人进入人行横道。 行人必须遵守的规定行人须在人行道内行走,没有人行道靠右边行走;穿越马路须走人行横道;通过有交通信号控制的人行横道,须遵守信号的规定;通过没有交通信号控制的人行道,要左顾右盼,注意车辆来往,不准追逐,奔跑;没有人行横道的,须直行通过,不准在车辆临近时突然横穿;有人行地道的,须走人行地道;不准爬马路边和路中的护栏,隔离栏,不准在道路上推扒车,追车,强行拦车或抛物击车。 行走时,以下情况最容易发生危险: (1)横穿马路很容易出危险。 (2)三五成群横着走在非人行道上,这样最容易发生交通事故。

(3)上,下班高峰过后,马路上车辆稀少,因为路中车少人稀思 想麻痹。麻痹加麻痹就等于危险。 (4)行走时一心两用,边走边看书,或边走边想问题,或边走边 聊天,边走边玩……这样做,可能车子不来撞你,你倒自己去撞车子,因此也十分危险。 2、乘车安全 (1)上车前先看清公共汽车是哪一路,因为公共汽车停靠站,往往是几路公共汽车同一个站台,慌忙上车,容易乘错车。 (2)待车子停稳后再上车或下车,上车时将书包置于胸前,以免书包被挤掉,或被车门夹住。 (3)上车后不要挤在车门边,往里边走,见空处站稳,并抓住扶手,头,手,身体不能伸向窗外,否则容易发生伤害事故。 (4)乘车要尊老爱幼讲礼貌,见老弱病残及孕妇要主动让座。 (5)乘车时不要看书,否则会损害眼睛。 3、不要去乘坐未经交通部门检验的无证、无牌及违章超载的车船,避免人身和财物的意外损失。 4、严禁未满十二周岁的儿童骑自行车。 5、如果乘坐租用的车辆上下学,必须乘坐经交管部门颁发标志的车辆,并将租用车辆情况及时汇报。 二、到校要注意的安全问题 1、学校每天早上到校的时间为7:20,下午到校的时间为1:00,不得提前到校,或趁机到网吧、游戏厅去玩耍,同学之间应互相监督。

药品不良反应知识宣传

药品不良反应知识宣传 发布日期:2016-05-26 广东省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 1.什么是药品不良反应? 答:药品不良反应(英文Adverse Drug Reaction,缩写ADR),是指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有害反应。药品不良反应是药品固有特性所引起的,任何药品都有可能引起不良反应。 2.什么是药品不良事件? 答:国际上对药品不良事件有统一的定义,药品不良事件(英文Adverse Drug Event,缩写为ADE)是指药物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临床事件,它不一定与该药有因果关系。药品不良事件和药品不良反应含义不同。一般来说,药品不良反应是指因果关系已确定的反应,而药品不良事件是指因果关系尚未确定的反应。它在国外的药品说明书中经常出现,此反应不能肯定是由该药引起的,尚需要进一步评估。 3.什么是严重药品不良反应? 答:根据《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卫生部令第81号),严重药品不良反应是指因使用药品引起以下损害情形之一的反应:①导致死亡;②危及生命;③致癌、致畸、致出生缺陷;④导致显著的或者永久的人体伤残或者器官功能的损伤;⑤导致住院或者住院时间延长;⑥导致其他重要医学事件,如不进行治疗可能出现上述所列情况的。 4.药品不良反应有哪些临床表现? 答:从总体上来说,药品的不良反应可能涉及人体的各个系统、器官、组织,其临床表现与常见病、多发病的表现很相似,如表现为皮肤附件损害(皮疹、瘙痒等)、消化系统损害(恶心、呕吐、肝功能异常等)、泌尿系统损害(血尿、肾功能异常等)、全身损害(过敏性休克、发热等)等。 5 .是不是所有的药品都可能引起不良反应? 答:是的。任何药品都可能会引起不良反应,但是由于人与人之间存在个体差异,不同的人对同一种药品的不良反应表现可以有很大的差别,有的人反应轻,有的人反应重;有的人是这种反应,有的人是那种反应。 许多人认为,只有假药、质量不合格的劣药、医务人员或患者自己用药不当,才会引

食品安全知识讲座教案

食品安全知识讲座教案 同学们,你们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你们能否健康成长,不仅关系到一个个家庭的幸福,而且关系到国家的兴衰成败。所以我们每个人包括你们自己。都有责任和义务保障你们的健康和安全,今天,我要和大家一起谈谈食品安全问题。 今天我们讲课的内容包括以下五个方面,一是“什么是食品安全”,二是“食品安全的消费误区”,三是“如何防范食品安全”,四是“保健食品”,五是“青少年如何合理饮食”。 (一)什么是食品安全 我想先问大家以下,什么是食品安全,就用自己的话来表达就可以了。食品安全(food safety)指食品无毒、无害,符合应当有的营养要求,对人体健康不造成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 食品安全事件,近几年以来,北京的福寿螺事件、武汉的人造蜂蜜事件、台州毒猪油事件、南京“口水油”沸腾鱼、上海瘦肉精中毒事件、河北的“苏丹红”鸭蛋、“嗑药”的多宝鱼等食品安全事件频频爆发,食品安全形势依然严峻。 一些不法商家。不顾百姓的健康,生产一些对人体有毒、有害的食物,以减低生产成本,从而从中牟取暴利。 (二)食品消费误区 食品安全消费误区一:“世界上没有100%安全的食品,科学家和企业仅仅能将风险降低到一定的水平。”也就是说食品没有绝对的安全,只是一般的食物对人体不会造成伤害,因为人体本身有一定的免疫功能,但一旦食物内的有害

物质超过人体的免疫功能,就会导致人生病或中毒。 食品安全消费误区二:要认识到食物中含有致癌物和吃了就致癌是两回事。如果吃了含有致癌物质的食物,人不一定会得癌症,但当人体内含有过多的致癌物质时,此时容易引发癌症。癌症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是吃了致癌物质就会得癌症。 食品安全消费误区三:不合格食品不等同有毒食品。不合格食品可能是一些没有生产执照的商家所生产的食物,但这些不一定是有毒食物。 食品安全消费误区四:食用含人工食品添加剂的食品不安全。这些人工食品添加剂往往对人体有一定的伤害。 食品安全消费误区五:天然食品对健康更有好处。天然食品一般不含或少含有毒物质。一般对人体不会造成伤害。 食品安全消费误区六:使用了农药、化肥就一定会对食物的安全性构成威胁。这一说法是错误的,只要是农药和化肥的使用量适量的话就可以不会对我们的安全造成威胁。 食品安全消费误区七:食物的颜色越鲜艳就越安全。这一说法也是错误的,越鲜艳的食物有的是添加了较多的色素,有的是有毒的,比如蘑菇。 食品安全消费误区八:重视化学性污染,忽视食源性疾病。我们不仅要重视化学性污染,也要重视食源性疾病。食源性疾病(Foodborne Disease)是指通过摄食而进入人体的有毒有害物质(包括生物性病原体)等致病因子所造成的疾病。一般可分为感染性和中毒性,包括常见的食物中毒、肠道传染病、人畜共患传染病、寄生虫病以及化学性有毒有害物质所引起的疾病。食源性疾患的发病率居各类疾病总发病率的前列,是世界上最突出的卫生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