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艺术欣赏之多变的字体教案

书法艺术欣赏之多变的字体教案
书法艺术欣赏之多变的字体教案

中国书法欣赏之多变的字体

课程名称:书法篆刻课程教学研究班级:09美术教育2班

姓名:梁小米

学号:20094106146

指导教师:李雷莉

中国书法艺术欣赏

------------多变的字体

课程名称:中国书法艺术之多变的字体

课程类型:欣赏、评析

学生年级:高一年级

授课人:梁小米

课时:1课时

一、教学目标

1、欣赏多样的书法字体,主要认识篆书、隶书、楷书、草书、行书这五

种基本的书法字体;识别这五种基本字体,让学生开始重视文字的书

写方式;

2、视频、图片、实际作品的欣赏与评述,了解其特点。提高学生的认知

与审美能力,培养学生对书法的兴趣与爱好。

3、通过评述、对比,总结的课堂活动,让学生体验中国书法文化的多变

与深远,培养学生发扬热爱祖国优秀艺术文化的思想情操。

二、教学重点

1、通过篆书、隶书、楷书、草书、行书、五种基本字体的图片展示,实

际作品展示,讲述特点,比较不同,让学生初步了解中国的基本字体

形式;识别篆、隶、楷、草、行、五大就基本字体;

2、学生评价、教师引述、并且小组总结的方式,引导学生对五种字体的

认识,产生对书法艺术的兴趣并进行研究;

3、引导学生开始重视自己的文字书写方式,发扬热爱学习、善于研究我

国艺术美学文化的优良传统,提高学生一定的欣赏和评析能力。三、教学难点

1、通过图片,作品的欣赏,讲述课程内容,灵活多变的进行五大基本字

体的欣赏与比较,提高课堂的趣味性;避免课堂枯燥无味,调动积极

性,让学生更好的吸收课堂知识。

2、引导学生的自主欣赏与评析能力,让学生做为课堂的主体,发挥自主

的意见,活跃思维,提高学习兴趣;接受与消化这五种基本字体的形

式,特点和基本的历史文化。

四、教具准备

1、五种书法字体的实际作品各一幅;

2、多媒体;

3、课件;

4、字帖。书籍。

五、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2、导入新课 -------------------------3分钟

(1)、教师问题;同学们,今天我们在上课之前老师想给大家先播放

一个音乐视频作品,这个音乐作品里有几句歌词是跟我们今天的课程

有关的,我们看看那位同学能猜出来?

(2)播放音乐视频-------《龙文》(板书:写出关于书法

文化的两句歌词一挥万重山,一横长城长,一竖字铿锵,一撇鹊桥

上,一勾游江南,一点茉莉香! 1分钟)

(3)今天的课程内容是:中国书法艺术欣赏之多变的书法字体!(板

书题目)

3、讲授新课

(1)、讲授------------------------------(3分钟分钟)

问:同学们,我们几百年前甚至是几千年前的祖先们都用什么

来写字呀?他们有钢笔吗?有水性笔、圆珠笔吗?

述:那个时候没有我们现在这么多先进的书写工具,他们大多都是利用石板的雕刻、毛笔、竹简、宣纸等书写工具。但是在历史的

长河中,就是这些简单的书写工具却创造出我了我们中华民族形式多

变、特色突出、具有非常高的美学价值的书法文化!他们讲究用笔的

疾驰、顿挫、顺逆、刚柔、墨色的浓淡干湿等等,以创造美的章法以

及结构形式,借以表达书法家的文化修养,品格情操。

问:同学们认识的字体都有哪一种呢?能不能让老师也了解了解呢?

答:中国的在数千年的演化过程中形成了很多种字体。比如有大篆,小篆,楷书,隶书,狂草,行书呀等等,那今天我们就一起来

简单认识其中的五种基本字体:篆书,隶书,楷书,草书,行书吧!!

----(板书)

(2)课程活动:----------------------------------(15分钟)

1、播放五种字体的作品图片(问:同学认识这几种字体吗?

那么我们就先带着这样的疑问一起来来看看之前给大家布置的小组

任务作业完成得怎么样了。随后老师再找同学来识别这些字体)

2、课前小组活动任务:同学分为五个小组,每个小组选一种字体,通过图片,书籍资料的观看收集以及作品的讨论研究,总结出本小组对研究的字体的特点是什么,是否喜欢,并讲出原因。

(3)、小结并引导知识。----------------------------(10分钟)我们首先来看看第一种字体:问:第一小组欣赏这副篆书作品,说出了它的特点,非常棒!

A、篆书

解说:篆书是大篆、小篆的统称。大篆指甲骨文、金文、籀文、六国文字,它们保存着古代象形文字的明显特点。小篆也称“秦篆”,是秦国的通用文字,大篆的简化字体,其特点是形体匀逼齐整、字体较籀文容易书写。在汉文字发展史上,它是大篆由隶、楷之间的过渡。特点:其结体圆长,笔画匀称,藏头护尾,圆润优美

B、隶书

隶书,亦称汉隶,是汉字中常见的一种庄重的字体,书写效果略微宽扁,横画长而直画短,呈长方形状,讲究“蚕头雁尾”、“一波三折”。隶书起源于秦朝,由程邈形理而成,在东汉时期达到顶峰,书法界有“汉隶唐楷”之称

字体宽扁,左右舒展,横画如蚕头燕尾

C、楷书

楷书,又称正楷、楷体、正书或者真书。是汉字书法中常见的字体,其字形较为正方,不像隶书写成扁形。楷书仍是现代汉字手写体的参考标准,也发展出另一种手写体——钢笔字。楷书经南北朝到唐代发展至顶峰,其字形

特点:方正、笔画结构严整。王羲之、欧阳询、褚遂良、颜真卿、柳公权等书法家留下的不同风格的楷书作品,D、草书

汉字的一种书体,特点是结构简省、笔画连绵。形成于汉代,是为书写简便在隶书基础上演变出来的。有章草、今草、狂草之分。草书,是为书写便捷而产生的一种书体。《说文解字》中说:“汉兴有草书”。草书始于汉初,其特点是:存字之梗概,损隶之规矩,纵任奔逸,赴速急就,因草创之意,谓之草书。

E、行书

行书在楷书的基础上产生,是介于楷书和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是为了弥补楷书的书写速度太慢和草书的难于辨认而产生。“行”是“行走”的意思,因此它不像草书那样潦草,也不像楷书那样端正。实质上它是楷书的草化或草书的楷化。楷法多于草法的叫行楷,草法多于楷法的叫“行草“。其特点:书写简易,流畅。行书到王羲之手中,将它的实用性和艺术性最完美地结合起来。从而创立了光照千古的南派行书艺术,成为书法史上影响最大的一宗。

在书写过程中,笔毫的使转,在点画的各种形态上都表现得较为明显,这种笔毫的运动往往在点画之间,字与字之间留下了相互牵连,细若游丝的痕迹,这就是牵丝。

4、课堂总结----------(5分钟)

A、让每一组的同学各派一名代表把本组收集到的对应的书法作品拿到讲台上展示,让学生辨认各种字体。以达到教学的基本目的。

B、请几位同学发表对本次课程学习的感想,引导学生进行课后的研究。

.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