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建筑设计

幼儿园建筑设计
幼儿园建筑设计

幼儿园建筑设计

一.概述

幼儿园是对3~6岁幼儿进行保育与教育的机构,根据科学研究,从初生到五岁是儿童智利发展最快的时期。

人的智力天赋,虽依据于遗传因子,但大脑能否正常或充分发育,则有赖于后天的得法教养和环境促使,见以下过程:

环境、教育(外因)

遗传(可能性)→实践活动(基础)→智力(观实性)

兴趣、勤奋(内因)

可见人的性格形成,智力发展,才能成长过程中,良好的教育制度与教育质量,对人的智力发展与才能培养起着决定性作用。因此近代各国为提高国民在德,智、体方面的素质,非常重视各个时期的教育,由于幼儿教育是整个教育体系基础之基础,因此,给幼儿造就良好的教育环境是幼儿园设计的必然使命。先今幼儿教育已提出特色教育,又各种的教育理念,在不同的环境下培养教育幼儿。

由于各国社会制度,风俗习惯与生活方式的不同,幼儿教育制度,方式与内容各异。如美国对婴幼儿的启蒙教育越提越早,在瑞典幼儿园形式有全日托,半日托、任何孩子都可去玩的公开幼儿园,没有课时可去活动,就餐的“课外之家”。在澳大利亚,五岁以下孩子多半在家里接受教育,幼儿学校是对即将上学的儿童进行预备教育。在联邦德国,幼儿教育的特点是强调实践教育,通过多种游戏使儿童获得丰富的生活常识,认为在幼儿园不必太强调给孩子写、读、算,这是小学的任务。在英国和法国的幼儿学校里。设备完善,玩具丰富,孩子们可进行多样的创造性游戏活动充分做到寓知识于游戏中。苏联的幼儿园里,越来越重视对即将上学的大班幼儿进行预备教育。

我国最早让孩子进入幼儿园思想,出现在康有为的《大同书》中,后来清政府颁发了中国第一个系统的学制,规定设立对二到六岁儿童进行教育的蒙养

院。最早在1903年设立的是武昌模范小学蒙养院,之后私人创办的幼儿园也出现了。著名的儿童教育家陈鹤琴先生于1923年在南京创办的幼稚园,也是我国早期有名的幼儿教育机构。

在1949年全国只有一百多所托幼组织,新中国成立不久就增至二千七百多所。到1958年全国托幼机构已达三百余万处,比解放前增加二万多倍。

以上我说讲的是幼儿院的一些基本情况,先我们要开始设计一个幼儿园应掌握一些什么基本知识,首先我们应该了解一下幼儿园的任务及基本要求,重点掌握幼儿的心理要求及尺度。

二.幼儿园的任务及基本要求

1.任务

幼儿园的教育任务是对幼儿进行初步的全面发展教育,使幼儿健康、活泼地成长、为入小学打奸基础,因此幼儿园是从家庭教育到学校教育之间的过渡和准备(图1—1),它处在家庭教有和公共教育的边界上,同时,幼儿园也减轻家长在教育孩子方面的负担,使他们能安心生产、工作和学习。

幼儿教育的主要目标是:

(1)供给幼儿必须的营养,培养他们良好的生活习惯,发展他们体育运动方面的基本动作,锻炼身体,以增强他们的抵抗力,保证身心健康发展。

(2)教给幼儿初浅的自然常识和社会常识,发展幼儿的智力(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能力,特别是口头语言的表达能力)培养他们对学习的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3)向幼儿进行初步的五爱教育(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利学、爱护公共财物)培养他们诚实,勇敢、团结、友爱,活泼,守纪律,有礼貌等优良品德,文明行为和习惯。

(4)教给幼儿旨乐,美术,舞蹈等方面初浅的常识和技能,培养他们对艺术的爱好。

2.分类:

幼儿园分全日制和寄宿制两类,街道、厂矿、单位经办的幼儿园大多为全日

制,也有采用全日,寄宿混合或托,幼混合制。但从教育的角度来看,托、幼混合是不相置的。全日制幼儿园一般上午八点左右接收孩子,下午四点左右孩子由家长领回,晚上基本无孩子过夜,幼儿园除值班人员外,工作人员也离园。寄宿制幼儿园相对数量较少,如上海福利会所办的幼儿园,孩子一般自星期一上午进园后至星期六下午才领回家,故晚上仍需教养员、保育员值班,各项设备要求具全。

日本根据各种对象不同,设置各类不问的儿童设施。对由于双亲皆上班白天缺乏照看的设保育所,对身心有缺陷的残疾儿或精神重度障害的设身心残障儿设施,对行为不端儿童设教养院,对家庭破碎、弃儿+孤儿设托儿保育设施以及对社会开放的儿童馆等。

3.规模及入托率

幼儿园的规模按年龄分:

小班3~4岁 30~25人/班

中班4~5岁 26~30人/班

大班5~6岁 31~35人/班

(若为寄宿制幼儿园各班人数可酌减)

大、中、小班的人数取决于幼儿对生活自理的能力和保教人员的工作量。目前;幼儿园的数量不够,故每班人数均大大超过规定儿童数,影响了教育质量及加重了保教人员的工作负担。

幼儿园的规模分为:

大型九个班以上(不含九个班)

中型六个班至九个班

小型六个班以下(不含六个班)

幼儿园的规模以六至九个班为宜,以三的倍数设置,如设置六班即二个小班、二十中班,二个大班。

规模大小取决于它在居住区中的服务半径,入托率,基地面积、园务管理条件等。在居住比较集中的厂矿幼儿园、示范性的寄宿制幼儿园一般规模较大。在

新建居住区中,幼儿园应有合理的服务半径,一般最远服务距离不超过200米。使幼儿园就近入园,不穿越干道。

4.幼儿的身体尺度

幼儿园建筑主要对象是3~6岁的儿

童,因此设计中应处处考虑儿童的尺度。

包括:室外活动场地、建筑物的空间、比

例、细至窗台高度、踏步尺寸、扶手、栏

杆高度,为孩子们服务的多种设施、卫生

设备等。J

5.幼儿的心理要求:

幼儿园设计中,特别要分析儿童心理、行为、针对他们的要求来进行设计,创造优美丰富的空间环境,借以陶冶儿童的心灵,培养美的情操。

儿童在各年龄阶段有其心理特征:

三岁前:思维通过实物伴随行动;

3~6岁:则有具体形象思维

儿童各年龄阶段的行为特征

所以,应根据儿童的各个年龄的特征布置儿童的活动场地、器具,以供儿童协调发展,使儿童运动感、触觉感、平衡感等接受环境强刺激,能锻炼肌肉,通过环境布置,并利用泥沙等堆砌各种形状,发展他们的记忆力。

以上我说讲的是幼儿园的基本任务及要求,后面我们所讲的是幼儿园的组成内容。根据幼儿的心理和尺度我们要设计的重点是幼儿的活动单元。

三.幼儿园建筑组成内容

幼儿园建筑由幼儿园生活用房、医务及管理用房、后勤服务用房及交通空间组成。

主要房间的最小使用面积(平方米)

1.幼儿生活用房

生活用房占总建筑面积70%以上,由于幼儿教育与建筑设计思想的发展,将每个幼儿班组成相对独立的活动单元,便于教养、管理及符合卫生隔离的要求;幼儿园的规模取决与有多少组幼儿活动单元。

每组活动单元包括活动室、卧室(有时两者合而为一)

卫生间(厕所、盥洗、洗浴)

储藏、衣帽间

(1)、活动单元:

A.活动室:

活动室是幼儿活动单元的中心,在设计活动室时,主要有以下二点要求,其一,室内必须给孩子以安全,温暖、亲切、受保护的感觉和特征。

其二,这一空间必须满足小组共同开展多种活动的可能性。在国外,还强调让孩子有可能一个人退到安静的角落或凹处,独立地进行他自己的游戏和活动的可能性。

在活动室中最常见的功能是唱歌,跳舞,讲故事、游戏、体育,搭积木,手工制作绘画,自由活动、用膳或兼卧室,为按多种活动要

求布置家具的平面形状。

对于3~7岁的儿童在幼儿学校里的学习生活与游戏活动,按其动与静、清洁与污脏分为七种:

a.桌上劳作:用多种材料或物件在桌上进行劳作。

b.室内游戏:在室内扎营,乘船,医生看病等游戏活动。

c.音乐舞蹈:单人与集体的唱歌与跳舞。

d.泥砂捏塑:用泥土、水、砂进行捏塑游戏。

e.看听写画:安静地看书,写字,听讲故事。

f.篷里运动:即在屋旁敞篷下进行运动量较大的跳跃,玩圈等运

动。

g.堆砌构筑:用大小积木制造机器、房屋、船只等。

色彩的配置还可调节空间尺度,如空间的高度,除了水,平线色彩的强调外,采用较暗色调的顶棚可降低室内高度感觉。室内的色彩不能过多,总的色调以2~3种为宜,并要考虑到孩子们五彩缤纷的衣服,家具的颜色及玩具闪光的颜色所组成的室内总色调。

幼儿园每班作业时数为:

小班每周作业6~8节每节10~15分钟

中班每周作业10~12节每节20~25分钟

大班每周作业12~14节每节25~30分钟家具尺寸:

B.卧室

幼儿园要科学安排好幼儿的生活,活动安排要动静交替,因此全日制幼儿每天在园应有3小时的睡眠时间,寄宿制要保证儿童每天有11~12小时睡眠时间。卧室要安静、冬暖夏凉,在儿童睡眠区不能直接吹风,并与活动室及厕所靠近,使儿童冬天脱衣睡觉后若要上厕所,不受冷风吹袭。卧室亦可与活动室置于—室中,用玩具柜或组合柜加以分隔,

床的布置:

①并排床位不得超过两个,首尾相接床位不得超过四个床。既并排

又首尾相接呈田字形床位不得超过四个床。

②进门处通道宽不得小于0.9米,床与床之间通道不得小于0.5米。

③床与外墙,窗的距离不得小于0.6米

幼儿床的尺寸:

C.卫生间

要求通风良好,防止臭气外溢,便于管理,每班设置一套或二班合一套。无论是班组独用或合用,其面积及设备数应满足使用人数。

卫生器具数目:

大便器:5~10人/个水龙头;2~5人/个

污水池:1~2只/班浴盆:1~2只/班

每班卫生间最小设备数量表:

卫生间的布置,有三种:1.卫生间在单元的北侧。

2.卫生间位于卧室与活动室中间

3.卫生间位于活动室与卧室的前端

D.衣帽、储藏

2.医务及管理用房

a.医务保健室、病儿隔离室

b.晨检接待室

c.管理及教师办公室

幼儿园工作人员编制,(根据城市幼儿园工作条例)

全日制幼儿园,各班设教养员二人,保育员二人

寄宿制幼儿园,各班设教养员二人,保育员二人

夜班保育员、洗衣员及隔离室人员数人。

行政人员编制:

三个班以上设园长一人,行政助理一人

六个班以上设正付园长一人,行政助理一人

炊事员按四十名幼儿(供应一日三餐、一点心)设饮事员一人

根据幼儿园规模大小,设专职或兼职医生、保健员及财会人员及其他工作人员

d.会议室

3.后勤用房

后勤用房包括厨房、库房,消毒间,洗衣房

a.厨房:

幼儿用厨房各组成房间最小使用面积(平方米)

厨房前应设配餐间,功能是将烧熟的饭菜在此分发到各班,此间应带纱门窗、防止蚁蝇飞入。

厨房操作过程:

厨房应附有室外服务院子,院子最好能直接通往小区道路,服务院子和厨房连通的门应为双开门,运输及搬动食品方便。厨房若设在主体建筑之外,距离不要超过20米,并加设防风雨的采暖连廊,改善远送食物的卫生条件,厨房与主体建筑距离过远,饭菜难予保温。 目前幼儿园中,就餐的场所有以下几种:

一种在各班自己的活动室吃饭、吃点心,对儿童来说很方便,但饭粒掉在地上会将活动室弄脏,尤其当活动室兼作卧室时,增加教养员的工作量。

一种在走廊或过厅吃饭这样为了放置桌椅必须将走廊放宽,并增加一套桌椅。

另二种在大活动室内吃饭,在大活动室必须另设一套桌椅 后二种保育员都能预先布置碗盆,预备工作较充分。 b. 烧水、消毒间: c. 洗衣房: d. 木工间:

4. 交通空间

水平交通采用走廓,垂直交通采用楼梯、坡道,在水平与垂直交通的枢纽点设置门厅或过厅。

主体建筑走廊净宽,不得小于下表:

注意:

开向走廊或外廊时的窗子下沿应离地1.3米以上,但由于孩子喜欢跳跃故窗子若开向走廊时,最好设计宽窗台,使孩子不能靠近窗子下沿。

首层室内地坪和室外场地有高差,设计成坡道优点大于踏步,不易使儿童在奔跑中跌倒。

前面我们所讲到的是室内的要求,后面我们要重点提到室外的基本要求。重点是幼儿园的出入口安排及室外的公共活动场地的安排。

四.室内外环境的基本要求

1.基地的要求

(1)基地不应选在交通频繁的路旁,基地入口不能开向繁忙白勺交通道。

(2)基地应空气清新流畅、日照充足、便于绿化、应尽量安置在环境优美或临近城市绿化地带。

(3)基地应为合理的功能分区、出入口的设置、室外游戏场地的布置提供可能性。

(4)基地周围应没有污染工厂、如无法避免,必须在附近建设时,应置于污染源常年主导风向的上风向,并必须有足够的防护距离或可靠的隔离措施。

在确定基地后,必须对基地周围道路、建筑性质、层高、间距等进一步了解,然后考虑基地入口位置,基地出入口位置是幼儿园对外联系的咽喉,应迎合入园人流的方向。在分析基地各种情况后,分析主体建筑在基地上布置的利弊,以取

得既满足功能又适合。

2.外部环境的要求:

目前在幼儿园建筑设计中,对主体建筑比较重视,但往往对外部环境重视不够,不能适应儿童的生理、心理要求,这实际是十分不全面地看待儿童教育的结果,妨碍儿童身心健康的发展。

各国对幼儿园定义中非常明确游戏是幼儿园里幼儿教育与生活的最主要内容。如英国对幼儿园解释为“用实物教学、玩具、游戏以发展幼儿智力的学校”,

德文解释为“尚未进学校的游戏学校”。

幼儿园整个室外用地可分为出入口地、幼儿活动场地、种植园、小动物园、杂务后院,基地周边空留地。

幼儿园的用地面积包括建筑占地、室外活动场地、绿化及道路用地等。

幼儿园整个用地配置按各部份的功能要求不同分别之:

出入口地是幼儿园基地配置给孩子的第一印象,

活动场地的布置是幼儿园中主要的室外部份,每日户外游戏约五小时,室外游戏场地包括分班活动场地和共用活动场地两部份。。分班活动场地每生2M2;公用活动场地包括设置大型活动器械、嬉水池、砂坑以及30M长的直跑道等,每生2M2;绿化用地每生不小于2M2,

有条件的幼儿园要结合活动场地辅设草坪,尽量扩大绿地面积。道路用地包括园内干道、庭园道路及杂物院等用地。

幼儿智力的特征是自我中心性,即以具体的事物作线索,以自己为中心进行观察和思考,因此要有意识地利用场地布置丰富多彩的儿童设施,提供多样化的生动形象的塑造物,使儿童的运动感、触摸感、平衡感等接受环境强刺激,使肌肉分化,通过这些感知发展,使儿童的最基本的认识能力得以发展,促进幼儿智力发展。

室外活动场地应促进幼儿情感的发展,从游戏活动中对环境美不断地有所熏陶,成长有完美的性格。

另外、活动场地应提供幼儿社会性的发展,尤其在目前独生子女的情况下,往往以自我为中心,幼儿园在各种集体游戏活动中,培养起良好的社会性,取得和同伙在一起的协调性。

活动场地可分两类:

一类为全国只设一个大型的共同游戏场地,

另一类是设组班游戏场及公共游戏场,每班均有自己的活动场地。

3.室内环境的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