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机管理教学大纲

危机管理教学大纲
危机管理教学大纲

《危机管理》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中文名称:危机管理课程英文名称:Crisis Management

课程代码:适用专业:公共关系学、工商管理、行政管理、总学时数:36 总学分数:2

其中:理论教学学时:24 实验(实践)教学时数:12

执笔者:纪华强编写(修订)日期:2008-6-10

一、课程的性质和目的

课程性质:

《危机管理》是公共关系学科的一门高级的专业基础课程,是公共关系学科中一门需要

高度综合各相关基础学科知识,各种公共关系基础知识与技能的,具有较高实践难度和最具

挑战性的课程。今天,危机管理已经发展成为高级公共关系专业管理人材必须具备的专业知

识与专业能力,成为公共关系学科的一个相对独立的、重要研究领域,成为公共关系产业的

一个最具挑战性的实践领域。

《危机管理》是一门对各相关基础学科的知识储备具有较高要求的课程。选修该课程要

求具有一定的管理学、传播学、社会学等学科知识基础,要求系统学习过《公共关系学概论》

等公关专业基础课程,并具有一定的公关语言表达、公关文案写作、公关案例分析研究能力。

它也为进一步学习《公关战略策划》课程,进入专业实习、学位论文选题、研究、撰写等,

提供专业知识支持。

课程教学目的: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系统掌握危机管理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达到

树立强烈的危机意识,确立正确的危机管理观念,掌握科学的危机管理策略与运作模式,提

高预防、预测、处理、善后、重建等危机实际管理工作的能力。

课程教学与考核:

1.教学方法:教学主要以教师授课为主导;配合课堂讨论;案例分析、技能训练以及

课外作业等教学手段来实现教学目标。

2.考核评定:学生学习成绩评定,主要通过综合三个方面考核的结果来最后确定。

(1)课堂表现成绩:40分

偏向能力素养考核,包括课堂讨论、模拟训练、课堂互动等课堂作业与表现。

(2)平时作业成绩:30分

偏向实务知识考核,要求完成两次课外作业,一次命题作业,一次自选作业。

(3)课程论文成绩:30分

偏向理论知识考核,要求完成一篇不少于300字带有研究性专业论文。

二、课程教学内容、要求及学时分配

第一章绪论

1.学时:4

2.内容及要求

(1)风险社会的化解之道(一般了解)

(2)危机与危机管理(重点理解、掌握)

3.训练与作业

(1)课外思考:危机意识、危机文化与危机管理

(2)课外作业:独立选择、整理编写一个危机管理案例,并进行分析点评第二章危机预警:风险评估与管理

1.学时:4

2.内容及要求

(1)问题管理与风险评估(准确理解,)

(2)危机审计方法(重点掌握)

(3)风险评估方法(重点掌握)

(4)危机预警系统与预警管理(一般了解)

3.训练与作业

(1)课堂研讨:危机预警发布决策分析

第三章危机预防:预案设计与演练

1.学时:4

2.内容及要求

(1)危机预防管理系统(准确理解)

(2)危机预案基本内容(重点掌握)

(3)危机预案检验评估(重点掌握)

(4)危机预案演练修订(一般了解)

3.训练与作业

(1)课堂训练:危机预案设计编制

(2)课外作业:要求每位学生独立对一个《危机预案》进行分析点评。

第四章危机处理:规避、控制与化解

1.学时:4

2.内容及要求

(1)危机规避(重点掌握)

(2)危机控制(重点掌握)

(3)危机化解(重点掌握)

3.训练与作业

(1)课堂训练:提供危机发生情景,引导学生进行应对处理能力训练

第五章危机中的议程控制与议题管理

1.学时:4

2.内容及要求

(1)议程控制与议题管理(正确理解)

(2)危机中的议题管理(正确理解,重点掌握)

3.训练与作业

(1)课堂训练:提供危机发生情景,指导学生进行议程设置、议题管理能力训练

第六章危机传播沟通管理

1.学时:6

2.内容及要求

(1)危机传播沟通的原则与策略(了解、理解)

(2)危机新闻发布与媒介关系处理(重点掌握)

(3)危机中的谣传处置(重点掌握)

3.训练与作业

(1)课堂训练: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就某个特定危机事件的信息发布活动进行策划第七章危机管理的机构与人选

1.学时:2

2.内容及要求

(1)危机管理机构设置(一般了解)

(2)危机管理人员选择(一般了解)

3.训练与作业

(1)布置学期论文:要求每人独立完成一篇不少于300字带有研究性专业论文第八章不同类型危机管理的基本策略

1.学时:4

2.内容及要求

(1)社会危机的基本应对策略(重点掌握)

(2)灾害危机的基本应对策略(重点掌握)

(3)公卫危机的基本应对策略(重点掌握)

(4)环境危机的基本应对策略(重点掌握)

(5)舆论危机的基本应对策略(重点掌握)

3.训练与作业

(1)课堂研讨:对危机管理策略的理论、模型进行分析研讨

三、其他

建议教材与教学参考资料:

1.建议教材:

目前本课程没有合适的正式出版的教材,以授课老师的教学大纲、讲义为基本教材。

2.主要教学参考资料:

[英]迈克尔。里杰斯特著,陈向阳等译《危机公关》(Crisis Management)复旦大学出版社1995年6月

[英]迈克尔。雷吉斯特、朱蒂。拉尔金著、何剑云等译:《经营风险与危机处理》(Risk Issues and Crisis Management)中国标准出版社,2000年8月

[英]安东尼·吉登斯著、田禾译:《现代性的后果》,译林出版社,2000年。

[德]乌尔里希·贝克:《世界风险社会》,吴英姿孙淑敏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纪华强著“危机管理”(载《公共关系的基本原理与实务》P296-P333)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1月

[德]乌尔里奇·贝克:《“风险社会”再思考》,《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2年第4期。

[台]臧国仁钟蔚文:《灾难事件与媒体报导:相关研究简述》,《新闻学研究》,2000年第62期。

周桂田:《争议性科技之风险沟通—以基因改造工程为思考点》,《生物科技与法律研究通讯》,2005年4月第18期。

郭小平:“风险传播”研究的范式转换,《中国传媒报告》(China Media Reports),2006年第3期。

魏斐德:《市民社会和公共领域问题的论争--西方人对当代中国政治文化的思考》,《国家与市民社会:一种社会理论的研究路径》邓正来、[英]J.C.亚历山大编,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

[台]方念萱:《2003 SARS新闻报导的几个分析点》,台湾大学社会学系主办“SARS与台湾社会”研讨会,2003年6月20日。

Otway, H. J., & Thomas, K. (1982), Reflections on risk perception and politic, Risk Analysis,.

Douglas, M. & Wildavsky, A. (1982). Risk and Cultur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Willis Jim ,(1997).Reporting on Risks The practice and ethics of health and safety communication, London: Praeger .

Fink,S.(1986)Crisis Management:Planning for the inevitable。New York:AMACOM Lerbinger, Otto. (1997).The Crisis Manager: Facing Risk and Responsibility. NJ: Lawa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Taig. Tony (1999). Risk communication in government and the private sector: wider observations, in Bennet, P & Calman S. K. (ed.) Risk communication and public health.

Renn, Ortwin . Risk communication and the social amplification of risk, in Kasperson, Roger E. & Stallen Pieter Jan M. Communicating Risks to the Public,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Covello, V.T., Slovic P. & Von Winterfeldt, D. (1986). Risk Communication: a review of literature, e-Risk communication.

Hance, Billie Jo., Chess, Caron, and Sandman, Peter M. Improving Dialogue with Communities: A Risk Communication Manual for Government. Covello, et al. Effective Risk Communication. 1989.

Grabill, J.T. & Simmons,W. M. (1998). Toward a critical rhetoric of risk communication: Producing citizens and the role of technical communicators. Technical Communication Quarterly.

Fitzpatrick,K.R.(1995)Ten guidelines for legal risks in crisis management. Public Relations Quarterly,40(2)33-38

Fitzpatrick,K.R.,& Rubin, M.S.(1995)Public Relations vs. legal strategies in Organizational Crisis Decisions. Public Relations Review(Spring)pp.21-33

《公共危机管理概论》复习题

《公共危机管理概论》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判断题) 1.突发事件是公共危机的触发媒介。 2、1948年,英国政府出台了《民防法》。 3.四川遂宁在全国率先建立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制度。 4. 2009年3月2日,国家减灾委和民政部将每年的5月12日设为“防灾减灾日”。 5.风险是由致灾因子和脆弱性共同决定的。 6.自2003年“非典”爆发后,我国的应急管理工作以“一案三制”为核心,取得了不容否定的 成绩。 7.2009年5月1日开始实施的新《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明确了消防力量在社会应急救 援方面的职能。 8.当公共危机特别重大时,国防力量成为应急处置的最后一道屏障。 9.应急资金是公共危机保障系统的基础。 10.2007年《突发事件应对法》颁布实施后,我国政府提出要大力发展应急产业。 11.2003年10月,北京建成我国第一个应急避难场所——元大都遗址公园。 12.我国应对突发事件的资金主要来自政府财政拨款。 13.《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规定,各级政府预算应当按照本级预算支出额的1%~3%设 置预备费,用于当年预算执行中的自然灾害救灾开支及其他难以预见的特殊开支。 14.预警系统要围绕“以人为核心”的理念,组织、协调多样化的预警组织。 15.绩效是衡量预警系统有效性的唯一标准。它是指可否对处于风险威胁中的人提供有力的 保护。 16.20世纪90年代,詹姆斯·李·维特治下的联邦应急事务管理署推出了以社区为基础的灾害 减缓计划,即“影响工程:建设抵御灾害的社区”。 17.社区是公共安全教育的“前沿阵地”。 18.当危机发生后,救人应成为响应活动的重中之重。 19.我国危机处置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将社会公众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 20.从本质上看,危机决策是一种有限理性决策。 21.公共危机响应与恢复之间的界限是比较模糊的,恢复活动往往在响应阶段就已经开始了。22.公共危机恢复中包含着减缓的因素。 23.恢复重建要以消除危机为基础,以谋求未来发展为导向。 24.短期恢复在危机发生后很快展开,与应急响应常常重合。 25.在新的更高起点上促进灾区经济社会发展,是完全有可能的。 26.恢复重建阶段是针对未来可能发生的灾害实施减缓措施的最佳时机。 27.恢复重建阶段面临的首要问题是选址。 28.灾害保险起源于1966年的伦敦大火。 29.美国政府于2002年通过了《恐怖主义风险保险法案》,由联邦来分担商业财产保险的部分赔付。 30. 1992年,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危机干预专业委员会成立。 31. 1994年克拉玛依大火后,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的专家应邀参与对死难者家属和伤员 的心理救援工作,我国首次开展灾后心理创伤干预。

公共安全危机管理

《公共安全危机管理》教学大纲 第一章绪论 教学目的和要求:了解公共安全危机管理的基本概念,研究背景及当前的研究现状,熟悉公共安全危机的特性。 重点与难点:公共安全危机的概念及其与突发事件、紧急状态的区别,公共安全危机管理的社会背景 学时数:6 主要内容: 第一节公共安全危机的相关概念 一、危机的概念 不同学者对危机的定义(罗森塔尔、福斯特等)。综合来看,危机是指个人、群体或者组织由于突发事件的出现,因受到破坏,严重地威胁到其正常的生存与发展的状态。 二、危机管理的定义 (一)从组织管理或企业管理的视角定义危机管理 代表人物:斯蒂文?芬克、罗伯特?希斯。危机管理是对于组织前途转折点上的危机,有计划地挪去风险与不确定性,使组织更能掌握自己前途的艺术,主要观点是对风险与危机的规避艺术。 (二)从公共关系的视角定义危机管理 危机管理便是立足于应付组织突发的危机事件,通过有计划的专业处理系统将危机的损失降到最低。危机管理其实是一种应急性的公共关系。 (三)从国际政治的视角定义危机管理 欧文?杨(Oran R. Young)将危机管理看作是争取赢的过程,其目标是迫使对手让步,并在国际上进一步推进己方的利益。 综合上述概念,危机管理应是一种有组织、有计划、持续动态的管理过程,政府或其他社会公共组织通过监测、预警、预控、预防、应急处理、评估、恢复等措施,防止可能发生的危机,处理已经发生的危机,以减少损失,甚至将危险转化为机会,保护公民的人身安全和财产,维护社会和国家安全。 (四)危机管理的基本模式 1、PPRR模式:预防、准备、反应、恢复

2、4R模式:缩减、准备、反应、恢复 3、美国联邦安全管理委员会的模式:减缓、准备、反应、恢复 4、时间序列模式: 危机预警及准备、识别危机、隔离危机、管理危机、危机后处理。 5、“5P”模式 Perception(端正态度),Prevention(防范发生),Preparation(时刻准备),Participation(积极参与),Progression(危中找机)。 三、公共安全危机的概念 (一)公共安全的定义 公共安全是指不特定的、多数人的健康、生命安全、公私财产的安全。公共安全是一种社会状态,是社会状态的有序。 (二)公共安全危机的含义 公共安全危机是指因自然环境、社会变迁或人为原因引起的,对公共领域的安全和社会成员的生存具有立即且严重威胁性,需要以政府为领导的公共部门进行动态决策的、具有高度危险性和广泛破坏作用的紧急情境。 火灾、爆炸、有毒物质泄漏、矿难、集体中毒、恐怖袭击事件、建筑物坍塌、空难、海难、放射性物质泄漏、铁路、公路与内河航运交通事故、群体性挤踏事件 (三)公共安全危机与其他相关概念的区别 1.公共安全危机与突发事件的区别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第3条的规定,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 突发事件往往成为公共安全危机事件的先兆和前奏,或充当引发公共安全危机事件爆发的原因。从逻辑上讲,公共安全危机事件必定是突发事件,而突发事件未必就会发展成为公共安全危机事件。一些突发事件本身就是公共安全危机事件的一部分,并且是很关键的一部分。当突发事件因处理不当而导致失去控制,向无序的方向发展时,便会形成公共安全危机。 2.公共安全危机与紧急状态的区别 从理论上以及紧急状态所具有的特征分析,紧急状态也属于公共安全危机,而且是严重的公共安全危机。但在应急管理的实践中,由于紧急状态不同与一般的公共安全危机,其确定与采取的措施有更为严格的法律规定,因此不能将公共安全危机完全等同于紧急状态。公共安全危机只有发展到一定的程度,并经过一

公共危机管理考试题及答案3

《公共危机管理》试题库 判断题: (对)1、危机治理与危机管理尽管只有一字之差,却有着内涵上的重大区分。(错)2、在公共危机管理中,政府是唯一的主体,其他社会组织和成员只能被置于被动的配合与执行地位。 (错)1、在我国,根据危机事件的性质、严重程度、可控性和影响范围等因素,一般可分为四级:Ⅰ级(一般)、Ⅱ级(较大)、Ⅲ级(重大)和Ⅳ级(特别重大)。(对)2、《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把突发公共事件分为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四个大类。 (对)1、公共危机管理法治属于非常态法治,它是关于突发公共事件引起的公共紧急情况下如何处理国家权力之间、国家权力与公民权利之间、公民权利之间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和原则的总和。 (错)2、对于因采取危机措施的需要而给公民的财产和权利造成损失的,事后不需要任何补偿。 (错)1、危机决策有其选择与成本的紧密相关性,解决问题的时间越长,可供选择的机会越多,其相应的付出成本与代价也就越低。 (对)2、参谋咨询系统是构成危机决策机制必不可少的一个部分,构成参谋咨询系统的可以是特定职位的人,也可以是组织机构。 (对)1、公众和媒体是危机沟通的两大重点对象。 (错)2、在危机爆发后,如果出现了新闻报道与事实不符,那就只有让它先报了,不用理会它,身正不怕影子斜,过一段时间就会真相大白的。 (对)1、通过各类社会组织与普通民众的积极参与来构成多元化的危机处理网络,是当今危机治理的世界性趋势。 (对)2、在大规模公共危机中,民众个体发挥的作用是十分有限的,但民众可以通过参加政党、社团、社区组织或群众组织等方式组织起来,这样就可以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 (错)1、我国是全世界自然灾害发生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但由于整治有力,灾害所造成的损失呈逐渐下降趋势。 (对)2、浙江省的气象灾害具有鲜明的规律,如季节性、区域性、局部性和多灾并发

公共危机管理)

公共危机管理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 1、公共危机(public crisis)p8:是指对整个社会政策秩序造成或可能造成严重威胁或危害,需要做出关键决策进行处置应对的各类突发事件。 2、恢复与重建(recovery and reconstruction)p175:公共危机的恢复与重建可以广泛地界定为在应急处置结束后,管理主体为恢复政策的社会秩序和运行状态所采取的一切措施的总和,这一阶段的危机管理由非常态转向常态的关键环节,其基本要求是实现常态管理与非常态管理的有机结合与顺利转换。 3、公共危机预测(public crisis forecast ):是指准确把握公共危机事件的脉络,为防范事件的发生提供依据。 4、公共危机管理保障(protection of public crisis management)p237:是指组织运用后勤力量,在对危机事件的预防和处理中,对特定对象所进行的保障,包括资金支持和物质支持两个方面。 5、公共危机决策(public crisis decision)p50:就是在公共危机状态下,要求组织在极为有限的时间、信息、资源、人力等严格约束条件下快速采取非常规的危机应对具体措施来控制、降低和消除公共危机。 6、公共危机管理体制(public crisis management system)p29:广义:是指包括政府部门、非政府部门、企业甚至公民个人在内的各类主体在公共危机应对和处理中所形成的关系模式。其中,政府部门在公共危机管理中处于核心地位。 狭义:是指国家和政府机关在进行公共危机管理中所采用或形成的关于机构设置、权责划分及运行机制等各种制度的总和。 7、公共危机沟通(public crisis communication)p208:是指公共部门以沟通为手段、以解决危机为目的所进行的一系列化解危机和规避危机的活动过程。 8、危机管理(crisis management)p10:是一种有组织、有计划、持续动态的管理过程,政府针对潜在的或者当前的危机,在危机发展的不同阶段采取一系列的控制行为。 9、应急处置(emergency handling)p140:是一种事后阶段的反应,是危机管理极为重要的阶段,它直接决定着公共危机管理效果的好坏。 10、公共风险评估(public risk assessment)p81:是指在公共风险识别的基础上,应用一定的方法对所收集的大量的信息加以分析,估计和测定公共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及其影响程度,确定其风险级别和管理优先级的过程。 11、危机预警(crisis warning)p132:指的是国家通过各种公共危机信息系统的监测,在发展公共危机即将发生,或发生的可能性增大,或已经发生但可能升级扩大时,向社会发布警报信息的行为。 12、公共危机管理(public crisis management)p10:是指政府和其他社会公共组织等危机管理主体,以公共危机为目标,通过监测、预警、防控来防止公共危机发生,或者通过控制、应急处置、评估、恢复补偿等措施减少危机损失,避免危机扩大和升级,使社会恢复政策秩序的一整套管理体系与运作过程。13、新闻发言人制度(spokesperson system)p222:就是由专门的官员和机构,代表各级党组织、政府或重要部门、机构、团体就有关事宜通过媒体公开发布信息,并就新闻记者提出的各类问题进行解答、诠释、说明。 14、危机损失评估(crisis damage assessment)p184:指的是查清突发事件所造成的各种损失,对灾害强度、损失的量进行统计和分析。

市政管理学本科教学大纲

《市政管理学》 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 本大纲由管理学院商学系于年月讨论修订,管理学院教学工作委员会审定,教务处审核批准。

一、课程说明 课程类别:专业课 课程性质:必修课 学时学分:36学时学分 适用专业: 课程教学目的与要求: 《市政管理学》是一门系统阐述市政及其活动规律的课程,涉及市政客体、市政主体及其运行、市政管理内容及规律等。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系统把握市政主体是怎样对市政客体进行管理的,搞清楚谁管、管什么、怎么管等基本问题,比较系统地理解市政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初步掌握市政管理的主要内容和主要方法,培养和提高分析解决市政问题的能力. 本门课程与其它课程关系: 《行政管理学》、《政治学》是该课程的先修课程,三门课程可互为基础,相互促进。。 学时分配:

二、教学内容 第一章城市概说(2学时) 学习目的: 通过教学要求同学掌握城市的含义、特征;城市化的概念、特征和基本规律,理解并掌握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及其特点;掌握城市的结构、功能、类型基本内容要求;要求学生理解并掌握城市的功能、结构、类型;城市体系的特点、原则和类型。掌握中心城市的作用、经济区的特点和运行原则。 教学重点:城市化的含义和发展历程 教学难点:中国城市化的特点 基本内容要求: 1、城市的产生和发展 2、城市概念 3、城市的功能、结构和类型 4、城市体系 第二章市政组织与市民(2学时) 学习目的: 要求掌握市政组织的构成、地位和组织体系;市民的权利、义务以及参政方式。 教学重点:市政组织体系构成 教学难点:市民权利和义务 讲授要点: 1、城市政党组织 2、城市国家机构 3、城市社会组织 4、城市市民和市民参政 第三章执政体制与运行机制(4学时) 学习目的: 掌握市政体制的涵义、主要内容;理解并掌握西方市政体制的主要特点及主要形式;了解我国市政体制的基本特点、层级结构以及市领导县体制的主要内容。同时,通过对市政体制的比较研究,进一步认识我国市政体制的优缺点,发现问题,找出差距,对我国市政体制的完善与发展提出建议。 教学重点:西方市政体制的主要类型及特点 教学难点:我国市政体制的基本特点、层级结构以及市政运行机制教学方法及手段 基本内容要求:

《公共危机管理》课程简介

《公共危机管理》课程简介 公共危机管理是当今转型期的中国面临的挑战之一,是政府现代管理体系构建的新内容。该课程以《公共经济学》、《公共管理导论》为基础,是一门有助于提高学生理论水平、分析问题能力和追踪当今公共管理前沿水平的课程。 该课程结合当今中外社会发展的最新实践,使学生了解公共危机管理的基本概念、基本原则,掌握公共危机管理及其社会背景和在当今时代的发展过程,理解公共危机管理与运行机制,以及在当代中国尤其是 2003 年 SARS 事件以来公共危机管理的社会实践与探索。在此基础上,通过梳理公共危机管理的理论与实践,促使学生了解当今开展公共危机管理的重要性与必要性,以及危机预防、应对措施与善后处理机制、公众的参与程度与媒体沟通等,培育学生的危机管理意识和应对突发事件的素质与能力,提高学生的相关理论水平及分析辨别能力,对将来有志于从事公务员职业和公共管理职业的学生有较大的帮助。 《无形资产评估与管理战略》课程简介该课程着眼于优化经管法专业学生的知识结构,拓展学生的学科交叉思维,开阔学生的专业视野,增加学生科学评估和管理无形资产的能力。由于政府采购、税收优惠、创新基金设立、财政政策制定,以及企业或机构的改制、重组、投资、参股、转让、上市、抵押、质押、破产、清算、诉讼、纳税、保险、管理、租赁等经济活动,都需要考虑无形资产要素;而无形资产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导致无形资产评估与管理成为整个资产管理链条中的难点和社会关注焦点。因此,开设本课程对于财政、金融、会计、税收、法学、审计、信息管理、工商管理等专业学生学习和掌握专利、商标、版权、商业秘密、传统知识、遗传资源、特许经营权、土地使用权、商业经营方法等无形资产评估和管理方法,具有重要的知识结构完善作用,同时也具有把握市场经济发展趋势与促进就业的实际意义。 该课程主要内容包括无形资产概念认知与理解、无形资产评估方法与技巧、无形资产管理策略等。教学方法主要有课堂讲授、实验、案例分析及投影展示等。

《公共危机管理概论》教案

第1章导论 1.1公共危机的界定 1.1.1何为危机 主要有以下见解: (1)危机是重要的系统性威胁。 (2)危机具有极强的决外性,是不可预测、不可规划、前所未有、甚至不 可管理的。 (3)危机具有独特的时间压力。 (4)危机具有极强的不确定性。 (5)危机呼唤决策。 (6)危机具有断裂性,突发断层线出现,情况会走向极端。 (7)危机让我们不知所借,固守旧有的模式是致命的。 1.1.2关于危机的三个判断 (1)危机更多意味着威胁 (2)危机不一定导致转机 (3)危机是“过程”,而非“事件” 1.1.3何为公共危机 公共危机是指一种高度不确定的情境:与公共利益密切相关的严重威胁发生,通常由灾害或巨灾引发,对危机社会系统的核心价值与运行功能提出严竣的挑战,要求危机管理者在巨大的时间压力与心理压力下,在短时间内作出尽可能正确的 决策。 1.2公共危机的特征与分类 1.2.1公共危机的特征性 1.公共威胁性 2.不确定 3.紧急性

5.政治化 6.媒体化 1.2.2公共危机的类型 1.一致性与冲突性危机 2.结构良好型与结构不良型危机 3.速燃型、导泻型、慢烯型与长投影型危机 4.突发式、潜行式、慢性危林 5.常规型、不可预料型、难以驾驭型、基本型危机 1.3相关概论辨析与公共危机的演变 1.3.1公共危机源头——风险 1.风险的公式 (1)风险=致灾因子X脆弱性 (2)风险=可能性X严重性 2.致灾因子的定义及分类 (1)自然致灾因子 (2)技术致灾因子 (3)生物致灾因子 (4)人为致灾因子 3.脆弱性的定义与分类 所谓脆弱性,主要是指人或事物相对于致灾因子的易损性。脆弱性包括物理脆弱性、社会脆弱性、经济脆弱性和环境脆弱性。具体而言,它们的定义如下:(1)物理脆弱性主要称量在不v的投入却让环境人与物相对于因子的易 损性。 (2)社会脆弱性指由个人、社会、政治、文化等因素所决定的相对于某一致灾因子的易损性。 (3)经济脆弱性指一下国家、城市、社区的财政状况所决定的其相对于致灾因子的易损性。

浅析我国公共危机管理的发展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db7569853.html, 浅析我国公共危机管理的发展 作者:刘亚光 来源:《法制与社会》2010年第31期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公共危机事件不断增加,政府应对公共危机事件的能力也在不断的提高。政府在处理公共危机事件过程中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为我国公共危机管理的理论研究 提供了新的思路。所以加强对我国公共危机管理实践的研究,将有助于更好的推动我国公共危 机管理理论的研究。 关键词公共危机体制转轨社会转型 中图分类号:C9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0)11-162-01 我国正处在体制转轨、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在社会的变革中利益和权力在不同的主体间 进行重新分配、转移,产生了一些矛盾。再加上我国是一个受自然灾害影响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各种自然灾害频发,所以对我国的公共危机管理提出了巨大的挑战。 一、公共危机管理的概念及分类 我国的公共危机概念首次出现在政府的官方文件是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但是进行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却是在2003年“非典”事件之后,所以对我们来说公共危机管理还是个比较新的领域,学者对公共危机管理的概念也存在不同的看法。我国的学者张成福根据公共危机管理的生命周期理论提出,“危机管理是一种有组织、有计划、持续动态的管理过程,政府针对潜在的或者当前的危机,在危机发展的不同阶段采取一系列的控制行动,以期有效地预防、处理和消弭危机”。 关于公共危机管理的分类,不同的学者也有不同的观点。马琳综国内外学者的观点,将公共危机事件分为以下几类: 学者们对公共危机进行界定和分类是为了更好的理解公共危机,为公共危机的管理者更好 的控制和处理危机事件,降低危机事件的损失成本。 二、我国公共危机管理实践中的发展 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我国的公共危机管理的研究局限在自然灾害和社会事故上。在2003年“非典”爆发才使我国的公共危机研究延伸向更多的领域。经过近几年的发展,我国的公共危机管理实践取得快速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公共危机管理研究机构不断增加

《公共危机与传播管理》旧版大纲

《公共危机与传播管理》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270113B6 课程名称:《传播心理学》(Communication Psychology) 课程性质:考试课 学分:2学分 总学时:36学时 理论学时:36学时 实验(见习)学时:0学时 先修课程:《传播学概论》 适用专业:传播学专业四年制 参考教材:胡百精著,《危机传播管理(第3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年. 一.课程在培养方案中的地位、目的和任务: 本课程是为了培养和检验考生掌握公共关系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而设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该课程内容涵盖了危机与危机管理、危机管理的流派与危机传播、危机管理者与危机利益相关者、危机预警、危机传播管理的对话范式——基于“事实——价值”模型(上)、危机传播管理的对话范式——基于“事实——价值”模型(下)、危机管理议题、危机修辞与信息发布、新媒体与危机传播以及危机恢复管理等内容。因此,它是一门理论联系实际、应用性较强的课程。 二.课程基本要求 危机是由组织外部环境变化或内部系统失常造成的可能破坏正常发展秩序和目标,要求组织做出紧急决策、响应和行动的威胁性事件、状态或结构。在风险社会中,危机管理——认识危机、转危为安、化危为机——将成为所有社会组织面对的重要课题。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考生能够精通危机传播管理的理论,掌握危机传播管理的基本方法,以适应公共关系工作的需要。 本课程的目标: 1.了解危机传播管理的意义和作用; 2.熟悉危机传播管理的对话范式; 3.掌握危机传播管理的基本方法 三.课程学时分配

四、考核 1.考核方式:考试(闭卷) 2.成绩构成:考试(闭卷) 五、教学内容 第一章危机与危机管理 1.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要求掌握危机的概念、危机的特征与类型、作为战略的危机管理以及风险社会与危机管理。 2.教学时数:4学时 3.课程内容 1.1 什么是危机 1.2 危机的特征与类型 1.3 作为战略的危机管理 1.4 风险社会与危机管理 4.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1)什么是危机识记:危机。领会:危机定义包含的要点;危机被理解为一种特殊状态、结构而非单纯的冲突性事件的原因。 (2)危机的特征与类型领会:考察危机特征时应重点把握的矛盾关系;危机的特征;按“人与环境”的复合标准划分的危机类型。 (3)作为战略的危机管理识记:危机意识;危机应对;危机管理思想;危机管理。领会:危机管理的框架;作为组织生存和发展基本能力的危机管理;作为战略的危机管理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危机管理的范畴;诺曼奥古斯丁关于危机管理的 6 个阶段;罗伯特希斯关于危机管理范畴的“4R”模式;安米特罗夫和克里斯汀皮尔逊关于危机管理的5 阶段模式。简单应用:从情境、资源、沟通和行为四个关键词入手界定危机管理所体现的基本主张;基于组织整体发展战略的危机管理体系的核心范畴。 (4)风险社会与危机管理识记:风险社会;发展观;危机发展观;物本位发展观;人本位发展观。领会:人与物的关系是发展观的基本问题;危机管理的价值理念或危机发展观的基本特征。

公共危机管理知识点

公共危机管理知识点整理 回答是什么: 一、公共危机管理的含义: 所谓公共危机管理,也称政府危机管理,是指政府针对公共危机事件的管理,是政府解决对外交往和对内管理中处于危险和困难境地的问题。即政府在公共危机事件产生、发展过程中,为减少、消除危机的危害,根据危机管理计划和程序而对危机直接采取的对策及管理活动。 回答为什么: 一、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危机虽然不可避免,但是危机确实可以管理的,从我国现有的政府危机管理机制来看,其不足主要体现为:依赖于各级政府的现有行政设置,不仅缺乏专门机构和完善体系,而且缺乏专业人员和应急运作规则,跨部门协调能力不足。同时,由于现有绩效考核体系的影响,各级政府面对危机的理性行为是尽量封锁消息,各行其是,无法明晰责任。 二、因此,建立一套完善的危机管理的动态机制可分为危机前的危机预防机制和危机发生后的危机救治机制就显得尤为重要,政府危机管理的关键是建立一个有效的危机管理机制。所谓有效的政府危机管理机制是指在政府危机管理基本原则的指导下,政府所建立的一整套社会危机监测、预防和快速反应的制度和运行机制。 1.危机预防机制。政府首先是要树立危机预防的意识。危机的预控机制包括思想准备、组织准备、物质准备、基础设施准备以及危机处理准备。政府危机预防除了对未发生的危机进行预警之外,还要预测危机解决后的未来可能出现的情势,政府应及时收集相关信息、对信息做出科学的判断及预见事件的发展态势,为政府危机管理提供类似雷达的平台…… 2.危机救治机制。政府危机救治机制可采用的对策主要包括: (1)积极性的强制干预。 (2)探寻危机产生的根源。 (3)通过一系列政策稳定社会,进行心理救治。 (4)动员社会的参与。 总之,政府危机管理的目的是通过提高政府对危机发生的预见能力以及危机发生后的救治能力,及时有效地预防和处理危机,恢复正常的社会秩序和公众对政府的信任,为社会的健康发展创造稳定的社会环境。 回答怎么办: 危机的预防只能减少或预防危机的发生,并不能完全阻止危机的发生。政府必须根据预防危机管理程序,立即进人危机处理状态,采取各种措施解决危机,尽快恢复正常的社会秩序。 1.建立公开、顺畅、权威的沟通渠道,满足公众的知情权。 例1:新媒体的出现和全媒体时代的到来,让新闻速度实现分和秒的突破,提高政府工作的透明度,满足公众的知情权。 例2:坚持“积极走群众路线,坚持与公众有效沟通,勇于承担责任,高效沟通,全民协助”的根本路线。 2.快速反应、及时处理,将危机控制在最小范围。 例: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面临的矛盾错综复杂,随时随地都存在爆发各种危机的可能性。因此,具备敏锐的危机意识,将危机消灭在萌芽状态,对政府处理公共危机尤为重要。 3.及时发挥政府宏观协调、整合资源的作用。 例1:危机发生时,政府出面协调、组织、调配社会的人力、物力、财力,在最短时间内达到社会资源的最大整合,这在政府危机处理中是最为关键和重要的。

电大2016公共危机管理考试题及答案

公共危机管理考试题及答案337 《公共危机管理》试题库;判断题:;(对)1、危机治理与危机管理尽管只有一字之差,却;(错)1、在我国,根据危机事件的性质、严重程度、;(对)1、公共危机管理法治属于非常态法治,它是关;(错)2、对于因采取危机措施的需要而给公民的财产;(错)1、危机决策有其选择与成本的紧密相关性,解;(对)2、参谋咨询系统是构成危机决策机制必不可少;(对)1、公众和媒体是危机 《公共危机管理》试题库 判断题: (对)1、危机治理与危机管理尽管只有一字之差,却有着内涵上的重大区分。(错)2、在公共危机管理中,政府是唯一的主体,其他社会组织和成员只能被置于被动的配合与执行地位。 (错)1、在我国,根据危机事件的性质、严重程度、可控性和影响范围等因素,一般可分为四级:Ⅰ级(一般)、Ⅱ级(较大)、Ⅲ级(重大)和Ⅳ级(特别重大)。(对)2、《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把突发公共事件分为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四个大类。 (对)1、公共危机管理法治属于非常态法治,它是关于突发公共事件引起的公共紧急情况下如何处理国家权力之间、国家权力与公民权利之间、公民权利之间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和原则的总和。 (错)2、对于因采取危机措施的需要而给公民的财产和权利造成损失的,事后不需要任何补偿。

(错)1、危机决策有其选择与成本的紧密相关性,解决问题的时间越长,可供选择的机会越多,其相应的付出成本与代价也就越低。 (对)2、参谋咨询系统是构成危机决策机制必不可少的一个部分,构成参谋咨询系统的可以是特定职位的人,也可以是组织机构。 (对)1、公众和媒体是危机沟通的两大重点对象。 (错)2、在危机爆发后,如果出现了新闻报道与事实不符,那就只有让它先报了,不用理会它,身正不怕影子斜,过一段时间就会真相大白的。 (对)1、通过各类社会组织与普通民众的积极参与来构成多元化的危机处理网络,是当今危机治理的世界性趋势。 (对)2、在大规模公共危机中,民众个体发挥的作用是十分有限的,但民众可以通过参加政党、社团、社区组织或群众组织等方式组织起来,这样就可以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 (错)1、我国是全世界自然灾害发生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但由于整治有力,灾害所造成的损失呈逐渐下降趋势。 (对)2、浙江省的气象灾害具有鲜明的规律,如季节性、区域性、局部性和多灾并发 性。 (对)1、目前,生产安全应急救援工作存在的问题,主要是没有形成体系,体制不顺,管理不统一,缺乏有效的技术支持体系和法制建设滞后。这些问题急需加快应急救援体系建设来加以解决。 (错)2、多数事故的直接原因,一般是规章制度和现场管理松弛,监管不到位;间接原因往往是人的不安全行为,机械设备作业环境的不安全状态所造成。 (错)1、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可分为特别重大,重大、较大和一般四级,依次用红色、橙色、黄色和绿色进行预警。

公共危机管理(讲义)

公共危机管理 问题:我国的公共危机事件分哪几种?我国的公共危机事件分哪几级?它们分别用哪种颜色预警?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和国务院的总体应急预案把公共危机事件分为四大类139种:第一大类自然灾害类,像地震、台风等等属于此类。第二大类是公共卫生事件,像非典、禽流感、食品安全方面等等都属于此类,工商局跟这类危机事件联系比较多一些。第三大类是事故灾难类,比如重大的交通事故、火灾、安全生产方面的问题都属于这一类。第四大类是社会安全事件类,比如金融危机、恐怖活动、群体性事件等等。 预警分四级:第一级(特别严重),用红色表示;第二级(严重),用橙色表示;第三级(较重),用黄色表示;第四级(一般),用蓝色表示。 一、严峻的公共安全形势 怎样看待当前的公共安全形势?公共安全形势是不是严峻的?我们可以从三个层面来透视一下。 (一)世界面临的公共安全形势 先看一下世界重大危机事件编年史。我们截取离现在很近的这几十年。从1979年到1991年,有很多年代世界没有发生重大危机事件,1980、1981、1983、1985、1987、1990、1991年都是天下太平。1992年以后就大不一样了,从1992年到2000年这个时间段,除了1999年没有发生重大危机事件,每一年都有,而且一般来说都是两三次以上的重大危机事件。进入新世纪这九年,重大危机事件可以说是层出不穷。总之,从上个世纪最后二三十年一直到新世纪初,危机发生的数量、危机的种类、危机的破坏程度都是过去所不能想象的。

(二)中国面临的公共安全形势 中国怎么样?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每年因危机事件死亡的人数超过20万,伤残人数超过200万,经济损失超过6000亿元。在四类危机中,在正常的年代,要特别关注的是自然灾害。因为我们国家是世界上受自然灾害影响最严重的国家之一。2009年全国各类自然灾害共造成约4.8亿人(次)受灾,死亡和失踪1528人,紧急转移安置709.9万人(次);农作物受灾面积4721.4万公顷,绝收面积491.8万公顷;倒塌房屋83.8万间;因灾直接经济损失2523.7亿元。在自然灾害里面,造成死亡人数最多的是台风,它占了49%,所以东南沿海各省每年都要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应对台风。其次是洪涝、滑坡和泥石流。特别是城市,滑坡和泥石流是很厉害的。 我国煤矿百万吨死亡率为2.041,不但远高于美国0.03的水平,而且大大高于同为发展中国家印度的0.3的水平。最近十年来发生的群体性突发事件在迅速增加。群体性事件1993年共8709宗,此后一直保持快速上升趋势,1999年总数超过32000宗,2003年60000宗,2004年74000宗,2005年87000宗。 (三)深圳面临的公共安全形势 深圳一方面是经济高速发展,另一方面也是危机事件不断。我们对2001年到2006年深圳的一些资料做了一些分析,得出四个结论:第一,深圳的自然灾害呈现周期性上升趋势。深圳每隔两三年左右,自然灾害会达到一个高峰。在自然灾害中,排在第一位的是台风。第二,安全生产事故高位运行。安全生产的三项指标(发生安全生产事故的起数、死亡人数、受伤人数)一直都是居高不下。所以安全生产对深圳来说,是一个永不言胜的问题。安全生产方面排在第一位的是重大交通事故,排在第二位的是火灾。第三,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概率较大。深圳是一座移民城市,又是全国最大的口岸城市,客观上是有利于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

《公共危机管理》教学大纲

《应急管理》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应急管理 课程英文名称:Public Crisis Management 课程编号: 学时:48学时 学分:3 学分 学分: 学时: 教材: 参考书: 1、 2、 …… 一、本课程的地位、作用和任务 应急管理是目前行政管理和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生的必修课。我国处于社会转型期,突发事件屡有发生,应急管理课程在当下具有必要性。本课程向学生介绍应急管理的基本理念。使学生比较系统完整地了解和掌握应急管理的阶段,政府组织应如何应对应急,主要内容包括应急管理概述\应急管理的不同阶段、突发事件的预测与预警、应急协调与合作等。公共危机管理案例将分析世界各国的一些著名公共危机管理的案例,如2001年美国的“911”事件、2003年我国的“非典”等。 第一章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基础分配课时:4课时 教学内容: 主要介绍突发事件的定义、特征、分类、分级以及应急管理的特征、阶段及原则。分为三节。

第一节突发事件概述 第二节应急管理概述 第三节我国应急管理的现状 第二章突发事件的减缓 分配课时:4课时 教学内容:包括风险和风险管理的理念,风险社会的背景。减缓阶段的意义、工具与措施。了解减缓阶段可以做哪些工作 第一节风险管理与风险社会 第二节减缓的意义与工具 第三节减缓的主要措施 第三章突发事件的准备 分配课时:4课时 教学内容:说明应急规划与应急预案的重要性。结合案例法介绍我国应急预案机制的基本情况和应急预案编写到实施的过程。介绍应急规划的作用与流程。探讨以消防队为代表的应急救援队伍的建设与管理。 第一节应急规划的作用与流程 第二节应急规划的重要问题 应急救援队伍的建设与管理 第4章突发事件的预测预警 分配课时:2课时 教学内容:包括预测预警的概念与区别。结合案例说明预测预警的重要性,预测预警的基本国内和流程和此过程中的一些问题。 第一节预测预警的功能 第二节预测预警系统

公共危机管理知识培训大纲

公共危机管理知识培训大纲 第一章公共危机治理概述 教学内容: 公共危机治理的差不多概念: 是指为幸免或减少危机所造成的损害而采取的危机预防、事件识不、紧急反应、应急决策、处理以及应对评估等治理行为,目的是为了提升对危机发生的预见能力、危机发生后的救治能力以及事后的复原能力。 公共危机的分类分级与分期 危机治理体系的基础是对危机进行科学分析,建立分类、分级和分期治理体系。培训需要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突发事件应对法》和《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的差不多规定,准确阐述我国公共危机治理体系对“四类四级四期”的差不多规定。 按照《突发公共事件应对法》的规定,突发事件要紧包括自然灾难、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经济危机。 按照社会危害程度、阻碍范畴等因素,自然灾难、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分为专门重大、重大、较大和一样四级。 按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性质、社会危害程度、阻碍范畴等因素,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分为专门严峻、严峻、比较严峻和一样严峻四个等级。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公共事件应对法》的规定,能够预警的自然灾难、事故灾难和公共卫生事件的预警级不分为四级:即一级、二级、三级和四级,依次用红、橙、黄、蓝四种颜色标示。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公共事件应对法》的规定,人民政府应对突发事件的工作原则是预防为主、预防与应急相结合。 三、公共危机治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在分析我国突发事件频发缘故的基础上,比照现行公共危机治理体系现状,重点比较分析如下几个方面:

(一)法律框架脆弱、(二)综合和谐机构缺乏、(三)危机应对网络松散、(四)社会应对能力薄弱、(五)社会预警体系不完善、(六)专家队伍薄弱 四、我国公共危机治理体系建设 (一)危机预警及预备是整个危机治理过程中的第一个时期,目的是有效地预防和幸免危机的发生。因此,需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防范和幸免危机的发生;二是建立应对预案;三是建立组织系统;四是开展社会演习。 (二)阐述公共危机治理体系,应该以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公共危机治理机制、体制和法制为重点,即“一案三制”,具体内容是完善的公共危机治理体系,关键是制定完善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在建立健全公共危机治理机制、体制和法制上下功夫。概括起来,确实是做好“一案三制”工作。 五、建立有效的公共危机治理应对网络 在危机的任何时期以及危机治理行动,都会涉及政府部门、社会各种组织和企业,有时候还会涉及与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的沟通和协作。因此,要形成统一指挥、功能齐全、反应灵敏、运转高效的应急机制。在强调政府部门危机治理的快速反应性、责任性、透亮性和合法性等原则的同时也必须强调政府危机治理系统当中的参与主体的多元性,最大可能的吸纳各种社会力量、调动各种社会资源共同应对危机,形成社会整体的危机应对网络。(一)完善的应对打算: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完备的危机治理应急打算及预案关于有效减少危机可能带来的缺失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二)高效的和谐机构:现代社会任何危机的缘故或后果差不多上综合性的,专门多单一性的危机往往因处理不当进展成为复合型的灾难,因而传统的单灾种的治理体制差不多专门难适应现实需要。(三)全面的应对网络:高效的危机治理必须依靠于一个完善的社会应对网络,整体上形成一个纵向垂直和谐治理,横向信息资源和社会资源充分共享,指挥和谐高效、组织结构完备的网络系统。(四)成熟的社会能力:危机治理实质是对一个

《公共危机管理》作业3参考答案

《公共危机管理》单元作业题(3)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 1.公共危机管理体制(广义)P125 2.公共危机管理体制(狭义)P125 3.危机信息(广义)P153 4.志愿精神P193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下列关于公共危机管理的组织结构的表述正确的有( ABC )。 A.公共危机管理的组织结构包括横向结构和纵向结构。 B.在结构合理的公共危机管理体制中,其整体功能大于各个单元功能的简单总和。 C.公共危机管理组织体系应以减少层次、提高效率和节约资源为目标。 D.横向的组织设置将同一性质职能的权限范围进行不同层次的分解,每个层次管辖的业务性质基本相同,但管理权限范围随着层次降低而缩小。 2.在危机决策过程中,由于要在压力大和时间紧的形势下做出关系重大的决定,部分决策者为避免承担个人责任而不愿意或不敢提出不同的意见,往往采取随大流的做法,这种现象被称为( B)现象。 A.雁阵效应 B.集体动力 C.鲶鱼效应 D.蝴蝶效应 3.(C)认为决策是国家政府成员间讨价还价的产物。 A.理性行为决策模式 B.组织过程决策模式 C.政府政治决策模式 D.精英团队决策模式 4.下列关于公共危机管理的等级协调机制的表述正确的有(ABC )。 A.等级协调机制主要是指有隶属关系的政府或部门在危机管理和应对时的协同运作机

制。 B.等级协调机制的主要作用在于实现下情上达,保证上级政策得以贯彻执行。 C.等级协调机制主要以明确的上下级间责任关系和行政命令为主要形式。 D.与非政府组织、营利组织、社会公众以及媒体的沟通协调机制都是属于等级协调机制。 5.下列关于美国联邦紧急事务管理署(FEMA)的表述正确的有( ABD )。 A.是由美国政府于1979年建立的。 B.是直接向总统报告的专门负责灾害应急的独立机构。 C.下设“三部一院”,即评估部、行动部、政策部和紧急事务规划学院。 D.是常设性的危机管理综合协调部门。 6.在公共危机信息搜集过程中,需要把握的基本原则包括( ABCD )。 A.及时性原则 B.可靠性原则 C.针对性原则 D.系统性原则 7.英国危机公关专家罗杰斯特提出的关于危机沟通的“三T”原则是指( ABC)。 A.主动沟通 B.全面充分沟通 C.尽快沟通 D.媒体沟通 8.危机沟通的核心是( ABC )。 A. 媒体联动 B. 信息的共享 C. 对危机沟通的过程进行总结 D. 不确定的消除 9.在危机爆发期,沟通要注意把握的问题有(ACD )。 A. 引导公众情绪,统一舆论基调 B. 有效利用媒体发动全社会对危机事件进行理性思考 C. 要设置舆论焦点,塑造政府形象 D. 要稳定民心 10.安全文化诞生于( B )。 A.20世纪80年代初

危机管理沟通

第四章企业危机沟通技巧 第一节企业危机沟通概说 一、沟通及危机沟通 (一)沟通——是指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流。指可理解的信息、思想和感情在两个或两个以上人群中的传递或交换或交换过程。 (二)危机沟通——是指以沟通为手段,通过与企业各个利益相关者进行信息、思想及情感的交流活动,以解决危机为目的的过程。 危机沟通可以降低企业危机的冲击,可能化危机为转机。事实上,对企业内部、外部的危机沟通失误很可能使普通事件演化为危机事件,一般危机变成严重危机,局部危机演化为整体危机,给企业造成巨大的损失。 二、危机沟通的意义 (一)对管理者个人来说,良好的沟通可以带来诸多益处 1、增进相互理解。 2、取得良好的管理效果。 3、化解冲突,促进不同文化差异之间的融合。 4、获取其他企业防范危机的经验、习惯、决策技能和应对危机的智慧。 5、培养危机管理者良好的心里状态,排除孤独感与脆弱心态,克服有害情 绪。 (二)从企业内部来分析危机沟通所带来的益处 1、能协调企业各个个体、要素和环节的关系,是促进企业成为整体的凝聚 剂。 2、沟通是危机管理者激励下属、进行危机预警和扭转危机局势的基本途径

和最重要的工具。 3、沟通是企业与外部环境之间建立联系的桥梁。 4、在企业并购和重组等发展战略实施过程中,良好的沟通可以更有效地解 决企业文化整合危机。 5、沟通有助于内部员工理解管理模式的变化。 (三)从企业外部看危机沟通的益处 1、及时与外界沟通,可使利益相关者知晓危机事件的来龙去脉,消除利益 相关者的顾虑。 2、能让社会公众知道企业是在积极应对危机事件,从而理解公司、同情公 司、支持公司的社会舆论氛围。 3、及时沟通,能获得新闻媒体的支持。 三、危机沟通过程 (一)一般信息沟通过程 如图9.1:一般信息沟通过程 从图9.1中,我们可以观察到完整的信息沟通包括七个要素: 1、信息发送者 信息沟通从某一信息的发送者开始,然后按照发送者和接受者双方都能理解的方式进行信息编码。 2、信息传递渠道

《公共危机管理》课后习题答案

《公共危机管理》课后习题答案 单选题(共7题,每题5分) 1、以下属于公共危机识别与评估的方法的是()。 A、类推评估法 2、公共危机管理遵守()的原则。 D、生命第一 3、以下不是公共危机识别与评估中应当注意的问题的是()。 C、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分开 4、以下不属于当代公共危机管理研究的内容的是()。 B、经济研究 5、公共危机管理的外部环境是()。 C、开放的 6、公共危机的未来发展趋势是其危害性在呈()态势。 A、增长 7、公共危机管理的目标是为社会提供()。 B、公共产品 多选题(共6题,每题5分) 1、以下属于公共危机管理的特征的是()。 B、可预防性D、应激性 2、公共危机产生的因素有()。 A、社会因素 B、自然环境因素 C、国际因素 D、政治因素 3、以下属于当代公共危机管理研究的角度有()。 A、国际关系问题C、决策研究D、灾难研究 4、公共危机的发展周期包括了()。 A、潜伏期 B、爆发期 C、持续期 D、解决期 5、公共危机的特点有()。 A、公开性 B、社会性D、扩散性 6、公共危机的持续期包括了()等过程。 A、危机调查 B、控制危机危害的范围与程度 C、实施危机沟通 D、开展各种恢复性工作 判断题(共7题,每题5分) 1、公共危机管理的预控和预案具有确定性。 错误 2、公共危机遵守以防为主的原则,树立平战结合的理念。 正确 3、公共危机的一个发展趋势是,地区性危机事件增加,跨国性的危机事件减少。 错误 4、现在公共危机信息扩散的速度在加快。 正确 5、当代公共危机管理研究的发展趋势之一是研究内容具有灵活多样性。 正确 6、文化因素也会使公共危机产生,其主要取决于文化是否多元化。 正确 7、公共危机管理的原则之一是遵守决策果断的原则,树立科学有趣的理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