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能源与动力学院文件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能源与动力学院文件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能源与动力学院文件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能源与动力学院文件

院字〔2013〕10号

关于2014届本科毕业生

推荐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的工作细则

各系:

2013年9月16日,2014届本科毕业生推荐免试硕士学位研究生工作小组召开了第一次会议,讨论并通过了2014届本科生推荐免试硕士研究生工作细则,内容如下:

一、申报条件

依据《教育部关于印发〈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工作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教学〔2006〕14号)和《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工作的通知》(教学厅〔2013〕8号)的要求,以及学校《关于做好2014届本科毕业生推荐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工作的通知》具体精神,学院规定的申报条件为: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成绩优良,身体健康、且达到体育教学要求的学生。

(2)所有学生均应通过全部应修必修课程。

(3)2012~2013学年具有本硕(博)连读培养资格的学生,2012~

2013学年的考核须合格。

(4)对于学习成绩突出,在年级、专业范围内名列前茅的优秀应届毕业生,其成绩要求为前三年必修课程的平均学分绩点不低于3.2。在年级、专业范围内名列前茅的学生优先考虑。

(5)要求英语CET4成绩440分以上,或CET6成绩425分以上;专业硕士推荐免试研究生要求英语CET4成绩425分以上。

(6)鼓励并优先考虑“学术型”推荐生申报直博生,直博生入学后即依据相关文件享受博士生待遇。国防生不得申请直博生。

(7)在《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大学生竞赛级别认定表》中列为Ⅰ级甲等的竞赛中获最高级别奖、第二高级别奖的学生(获最高级别奖的团队取前三名,获第二高级别奖的团队取前二名),且其前三年必修课程的平均学分绩点不低于3.0。

(8)拟申报推荐研究生支教专项计划(简称“支教专项”)的学生,其前三年必修课程的平均学分绩点不低于3.0。

(9)拟申报到国防院所的学生,其前三年必修课程的平均学分绩点不低于3.0。

(10)拟申报特殊学术专长或突出培养潜质(简称“专长潜质”)的学生(包括在《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大学生竞赛级别认定表》中列为Ⅰ级甲等和Ⅰ级乙等竞赛的获奖者),须由两名以上教授联名推荐(其中一名应为拟接收该学生的教授),并经综合考核认定具有较强的研究和学习能力。经校推免领导小组审核同意,其课程学习成绩要求可适当放宽。

(11)拟跨学科培养的学生,经所在学院推荐、接受学院考核和拟接收导师同意并推荐,提交校推免领导小组研究。

(12)凡获得各种义务类奖学金(国防奖学金、国防科技奖学金等)的学生,必须经设奖单位同意、学生处审核后方可推荐。

符合上述申报条件的学生,可自愿申请推免类型并参与相同类型的推免

排队。

二、推免类型

(1)分“学术型”和“专业学位型”两大类推免名额。可通过四种途径进行申请,具体为学院推免(包括“学术型”和“专业学位”)、“专长潜质”推免、跨学科培养推免、“支教专项”推免。后三者由学校组织专门评审。

(2)学术型又分为推荐至校内和推荐至校外两类,分别下达指标,其中校内学术型可申报直博生。

(3)专业学位型推荐名额只用于推荐至本学院。

(4)申请推荐“支教专项”的学生,推荐类型为校内学术型。

(5)申请推荐“专长潜质”的学生,推荐类型一般为专业学位型,具体由学校推免领导小组考核确定。

三、推免排名等细则

我院学生免试研究生资格根据综合成绩排名的顺序来选择,排名按专业进行(即飞行器动力工程、热能工程、车辆工程3个专业分开排名),各本科专业按照既定名额以1:1.5的比例排队确定候选名单。

1综合成绩排名办法

综合成绩x1=学习成绩(y1)+荣誉成绩(y2)+竞赛成绩(y3)

最终成绩X=综合成绩(x1)*70%+面试成绩(x2)*30% 面试成绩由学院导师面试组给定

(1)学习成绩(y1)计算办法

前三年必修课平均成绩绩点×20。

(2)荣誉成绩(y2)计算办法

①获省级三好学生、省级优秀学生干部、省级优秀青年或省级社会实践

先进个人加2分;

②获校级三好学生标兵或校十佳青年或校优秀共产党员加1分;

③两年获校级荣誉(包括三好学生、优秀团员、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团干部等)加0.5分;

(3)竞赛成绩(y3)计算办法

①仅认定《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大学生竞赛级别认定表》中收录的各项大学生竞赛。

②各等级加分情况一览表

补充说明:

1、荣誉成绩部分:以荣誉成绩计算的各项中的最高项作为y2,不进行累加。

2、竞赛成绩部分:以竞赛成绩计算的各项中的最高项作为y3,不进行累加,以团队形式进行的比赛只取团队内排名前三者进行加分(团队排名以获奖证书为准)。

3、若综合成绩x1分数相同,再按英语六级成绩排名;若英语六级成绩相同,再按英语四级成绩排名。

4、荣誉成绩和竞赛成绩由同学自行申报,学院审核。

5、各本科专业按照既定名额以1:1.5的比例排队人数,按综合成绩x1确定面试名单,按最终成绩X确定保研候选名单。

2、校内推免研究生

(1)依据综合成绩排名,学院组织对校内学术型推免生、面上计划专业硕士申请人按照下达名额以1:1.5比例分专业进行面试,并按照加权综合成绩(综合成绩占70%、面试成绩占30%)确定推荐人选。

(2)具备推免资格的学生必须在学院的“名额分配原则”下选择研究方向和导师,否则取消其推免资格。首先,本硕连读资格生按照前三年必修课程平均绩点排名依次选择。然后,本次获得校内推免资格的学生再按照加权综合成绩排名依次选择。

3、校外推免研究生

校外推免分相关单位和国防院所两种,一般由学生自行联系,并须遵守以下规则:

(1)拟推荐至校外的学生按下达学院名额1:1.5推荐,以学院整体(不分专业)给出排名,由学校先按120%的比例向外推荐,而后视其结果向外推荐后续的30%学生。

(2)相关单位是指对应专业须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985工程”或“211工程”高校、中国科学院所属单位。其中,飞行器动力工程专业3名学生推荐到西北工业大学。

(3)优先保证国防院所的推荐名额,具体单位包括:株洲608所、成都624所、沈阳606所、西安航天11所、北京航天31所等。

(4)推荐到国防科技大学等军队高校不占本校推荐指标,由对方大学提供保研指标。

四、名额分配原则

1、按学生专业分配原则

(1)各个专业的分配名额综合参考该专业的学生人数和优秀学生的学分绩点,兼顾我院各个专业学生的学分绩点平衡。

(2)优先考虑国家特色专业、国防重点专业“飞行器动力工程”名额。

2、校内推荐按系、硕士点分配原则

(1)本硕连读或推荐免试研究生的招生名额,向国家奖励获得者第一名、省部级科技成果一等奖以上奖励第一名、国家级重大项目负责人、863和973课题项目负责人、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以上负责人、校特聘教授、校级以上学术团队负责人等指导教师倾斜。享受倾斜政策的项目和个人所分配的指标每年不超过1个,每个项目和个人最多支持2年。

(2)每位研究生导师每年所带本硕连读或推荐免试研究生的人数总和不能超过2名,且本硕生最多1名。

(3)研究生导师自己联系的985、211等外院校推荐到我校的推荐免试研究生,可由导师自己带,不受2人名额限制。但西北工业大学推荐学生例外,由学院统筹安排至各方向。

(4)优先满足院士、长江学者、国家教学名师和杰青等高层次人才及培养对象的需求。

(5)推荐到各系/研究室的名额参考各专业方向上的教授、副教授人数,以及研究生导师的人数。

(6)各教研室可根据以上原则,制定具体实施办法。

五、名额分配指标

总名额50名。其中学术型推荐本校名额24名(含本硕连读资格生14名)、学术型推荐外单位名额11名(国防院所5名、相关单位6名)、专业硕士面上计划15名。

1、按学生专业分配指标

(1)全院学术型推荐本校名额24名。其中,飞行器动力工程专业19名(含本硕连读资格生14名);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3名;车辆工程专业2名。

(2)全院专业硕士推荐面上计划名额15名。分配到各个专业名额为:飞行器动力工程专业10名、热能动力工程2名(含新能源方向1名)、车辆工程3名。

(3)根据学校文件精神,为了向国防科技工业领域输送更多的优秀人才,此次向外单位推荐的学术型总名额为11名。其中推荐到国防院所5名(飞行器动力工程专业学生4名,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1名)。推荐到相关单位6名,其中与西北工业大学互换3名飞行器动力工程专业学生,剩余3名三个专业各1个。

(4)由西北工业大学推荐至我院的3名学术型指标,由学院统一在相关系室协调使用。

按本科专业选拔的名额见附表1。

附表1 能源与动力学院2010级推荐免试硕士研究生本科专业选拔表

2、按系、硕士点分配名额指标

推荐到校内的总名额为39人(含本硕资格生),其按硕士点专业分配见附

表2。

附表2 2010级推荐免试研究生校内推荐按硕士点专业分配表

六、申请办法及注意事项

1、每个学生只能申请一个志愿,不允许同时申请推荐本校、国防院所和相关单位。报名时交推荐表、获奖证书复印件(A4纸)等材料。志愿一经提交,不得更改;

南航考研

Ch1 习题及思考题 1.名词解释 晶体液晶非晶体长程有序短程有序等同点空间点阵结构基元晶体结构晶体点阵空间格子布拉菲点阵单胞(晶胞) 点阵常数晶系2.体心单斜和底心正方是否皆为新点阵? 3.绘图说明面心正方点阵可表示为体心正方点阵。 4.试证明金刚石晶体不是布拉菲点阵,而是复式面心立方点阵。金刚石晶体属于立方晶系,其中碳原子坐标是(000)、(0 1/2 1/2)、(1/2 1/2 0)、(1/2 0 1/2)、(1/4 1/4 1/4)、(3/4 1/4 3/4)、(1/4 3/4 3/4)、(3/4 3/4 1/4)。 5.求金刚石结构中通过(0,0,0)和(3/4,3/4,1/4)两碳原子的晶向,及与该晶向垂直的晶面。 6.画出立方晶系中所有的{110}和{111}。 7.写出立方晶系中属于{123}晶面族的所有晶面和属于〈110〉晶向族的所有晶向。8.画出立方晶系中具有下列密勒指数的晶面和晶向:(130)、(211)、(131)、(112)、(321)晶面和[210]、[111]、[321]、[121]晶向。 9.试在完整的六方晶系的晶胞中画出(1012)晶面和[1120]、[1101],并列出{1012}晶面族中所有晶面的密勒指数。 10.点阵平面(110)、(311)和(132)是否属于同一晶带?如果是的话,试指出其晶带轴,另外再指出属于该晶带的任一其它点阵平面;如果不是的话,为什么? 11.求(121)和(100)决定的晶带轴与(001)和(111)所决定的晶带轴所构成的晶面的晶面指数。 12.计算立方晶系[321]与[120]夹角,(111)与(111)之间的夹角。 13.写出镍晶体中面间距为0.1246nm的晶面族指数。镍的点阵常数为0.3524nm。14. 1)计算fcc结构的(111)面的面间距(用点阵常数表示); 2)欲确定一成分为18%Cr,18%Ni的不锈钢晶体在室温下的可能结构是fcc还是bcc,由X射线测得此晶体的(111)面间距为0.21nm,已知bcc铁的a=0.286nm,fcc铁的a=0.363nm,试问此晶体属何种结构?

能源与动力工程

能源与动力工程致力于传统能源的利用及新能源的开发,和如何更高效的利用能源。 能源与动力工程致力于传统能源的利用及新能源的开发,和如何更高效的利用能源。能源既包括水、煤、石油等传统能源,也包括核能、风能、生物能等新能源,以及未来将广泛应用的氢能。动力方面则包括内燃机、锅炉、航空发动机、制冷及相关测试技术。2012年教育部新版高校本科专业目录中调整热能与动力工程为能源与动力工程。 这个行业可以说一直都是个热门行业。 1、目前来说火力发电依然是发电形式的主流,安全高效,虽污染环境但不会形成洪涝灾害,亦无辐射污染; 2、工业生产三要素:水、电、气。热能与动力工程可以说是必需的行业。 3、目前,国家紧跟世界形式。慢慢从“能否用”转变为“更好的使用”在这个转向智能化的时代里,相信你只要付出努力,必有一番建树 二级学科 编辑 考虑学生在宽厚基础上的专业发展,将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分成以下四个专业方向: (1)以热能转换与利用系统为主的热能动力工程及控制方向(含能源环境工程、新能源开发和研究方向); (2)以内燃机及其驱动系统为主的热力发动机及汽车工程,船舶动力方向; (3)以电能转换为机械功为主的流体机械与制冷低温工程方向; (4)以机械功转换为电能为主的火力火电和水利水电动力工程方向。 即工程热物理过程及其自动控制、动力机械及其自动化、流体机械及其自动控制、电厂热能工程及其自动化四个二级学科。 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培养要求 编辑 该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的基础理论,学习各种能量转换及有效利用的理论和技术,受到现代动力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具有进行动力机械与热工设备设计、运行、实验研究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较好的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基础及正确运用本国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 2.较系统地掌握该专业领域宽广的技术理论基础知识,主要包括工程力学、机械学、工程热物理、流体力学、电工与电子学、控制理论、市场经济及企业管理等基础知识; 3.获得该专业领域的工程实践训练,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和外语应用能力; 4.具有该专业领域内某个专业方向所必要的专业知识,了解其科学前沿及发展趋势; 5.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创新意识和较高的综合素质。 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培养目标 编辑 该专业主要培养能源转换与利用和热力环境保护领域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较强的实践、适应和创新能力,较高的道德素质和文化素质的高级人才,以满足社会对该能源动力学科领域的科研、设计、教学、工程技术、经营管理等各方面的人才需求。学生应具备宽广的自然科学、人文和社会科学知识,热学、力学、电学、机械、自动控制、系统工程等宽厚理论基础、热能动力工程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掌握计算机应用与自动控制技术方面的知识。毕业生能从事能源与动力工程及相关方面的研究、教学、开发、制造、安装、检修、策划、管理和营销等工作。也可在该专业或其它相关专业继续深造,攻读硕士、博士学位。 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主干学科

2020年全国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大学排名.doc

2020年全国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大学排名_ 高考升学网 当前位置:正文 2020年全国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大学排名 更新:2019-12-24 09:47:06 一、教育部全国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大学排名排名学校名称1清华大学2西安交通大学3上海交通大学4浙江大学5华中科技大学6天津大学7哈尔滨工业大学8东南大学9北京航空航天大学10华东理工大学11华北电力大学12江苏大学13北京理工大学14北京科技大学15大连理工大学16上海理工大学17海军工程大学18吉林大学19哈尔滨工程大学20同济大学21南京工业大学22山东大学23重庆大学24西北工业大学25中国石油大学26东北电力大学27浙江工业大学28武汉大学29兰州理工大学30北京交通大学31上海电力学院32河海大学33郑州大学34天津商业大学35沈阳化工大学36南京师范大学37武汉工程大学38内蒙古科技大学39沈阳航空航天大学40辽宁科技大学41辽宁工程技术大学42辽宁石油化工大学43浙江理工大学44长江大学45广西大学二、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相关介绍本专业

培养具备热能工程、传热学、流体力学、动力机械、动力工程等方面基础知识,能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从事动力机械(如热力发动机、流体机械、水力机械)的动力工程(如热电厂工程、水电动力工程、制冷及低温工程、空调工程)的设计、制造、运行、管理、实验研究和安装、开发、营销等方面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的基础理论,学习各种能量转换及有效利用的理论和技术,受到现代动力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具有进行动力机械与热工设备设计、运行、实验研究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具备的专业知识与能力 1.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较好的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基础及正确运用本国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 2.较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宽广的技术理论基础知识,主要包括工程力学、机械学、工程热物理、流体力学、电工与电子学、控制理论、市场经济及企业管理等基础知识; 3.获得本专业领域的工程实践训练,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和外语应用能力; 4.具有本专业领域内某个专业方向所必要的专业知识,了解其科学前沿及发展趋势; 5.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创新意识和较高的综合素质。 三、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相关文章推荐

南航自然科学类核心期刊

自然科学类核心期刊(★—重要核心期刊) English 1. ★Chin Phys Lett 2. Chin J Polym Sci 3. Commun Theor Phys 4. J Comput Sci Technol 5. Rare Metals B 6. 半导体学报 7. 爆炸与冲击 8. 北京大学学报 9.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10.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 11.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12.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 13. 兵工学报 14.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15. 波谱学杂志 C 16. ★材料研究学报 17. 材料工程 18. 材料科学与工程 19. 传感器与微系统技术 20. 催化学报 D 21. ★电工技术学报 22. ★电子学报 23. ★动力工程 24.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25. 低温物理学报 26.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27. 电化学 28. 电力系统自动化 29.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30. 电子与信息学报 31. 东北大学学报 32. 东南大学学报 F 33. ★复合材料学报 34. 发光学报 35. 纺织学报 36. 分析测试学报 37. 分析化学

38. 分子催化 39. 粉末冶金技术 40. 辐射防护 41. 辐射研究与辐射工艺学报 42. 腐蚀科学与防护技术 43. 复旦学报 G 44. ★工程热物理学报 45. ★固体力学学报 46. ★管理工程学报 47. ★光学学报 48. ★硅酸盐学报 49. 感光科学与光化学 50. 钢铁 51. 钢铁研究学报 52.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53. 高等学校计算数学学报 54.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55. 高分子学报 56. 高技术通讯 57. 高能物理与核物理 58. 高校应用数学学报 59. 高压物理学报 60. 工程数学学报 61. 功能材料 62. 固体电子学研究与进展 63. 管理科学学报 64. 管理世界 65. 光电工程 66. 光电子激光 67.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68. 光学精密工程 69. 光子学报 70. 硅酸盐通报 71.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H 72. ★航空动力学报 73. ★航空学报 74. ★核科学与工程 75. ★化工学报 76. ★化学进展 77. ★化学学报 78.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79. 海洋环境科学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6年航空工程(专业学位)拟录取硕士研究生名单公示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6年航空工程(专业学位)拟录取硕士研究生 名单公示 173102876210100271周华闯全国统考航空宇航学院航空工程(专业学位)391.00258.5082.18 174102876210100256魏霄全国统考航空宇航学院航空工程(专业学位)377.00263.7081.65 175102876210100270张思远全国统考航空宇航学院航空工程(专业学位)398.00243.8080.43 176102876210100265尹建宏全国统考航空宇航学院航空工程(专业学位)369.00253.8079.20 177102876210100263杨凯栋全国统考航空宇航学院航空工程(专业学位)383.00236.7077.75 178102876210100260许冰全国统考航空宇航学院航空工程(专业学位)376.00235.5076.85 179102876210103278黄精琦全国统考航空宇航学院航空工程(专业学位)369.00239.0076.73 180102876210100257吴思雨全国统考航空宇航学院航空工程(专业学位)359.00236.1775.26 181102876210103191高翼飞全国统考航空宇航学院航空工程(专业学位)345.00238.8074.30 182102876210100174张航全国统考航空宇航学院航空工程(专业学位)296.00264.0073.60 183102876210105562黄居坤全国统考航空宇航学院航空工程(专业学位)340.00234.5073.08 184102876210100166闫然全国统考航空宇航学院航空工程(专业学位)292.00259.3072.42 185102876210100253王文轩全国统考航空宇航学院航空工程(专业学位)342.00228.3072.25 186102876210104668戴露豪全国统考航空宇航学院航空工程(专业学位)362.00215.5072.12 187102876210103219夏润泽全国统考航空宇航学院航空工程(专业学位)310.00245.8071.97 188102876210100252陶明杰全国统考航空宇航学院航空工程(专业学位)319.00237.2071.43 189102876210100237陈晨全国统考航空宇航学院航空工程(专业学位)321.00234.8071.23 190102876210107718江凤祥全国统考航空宇航学院航空工程(专业学位)361.00209.8071.07 191102876210103279李丹卉全国统考航空宇航学院航空工程(专业学位)334.00225.0070.90 192102876210105564蒋俊全国统考航空宇航学院航空工程(专业学位)339.00221.3070.78 193102876210102930张华钦全国统考航空宇航学院航空工程(专业学位)325.00228.2070.53 194102876210103129戚兴江全国统考航空宇航学院航空工程(专业学位)344.00216.3070.45 195102876210100262杨泓基全国统考航空宇航学院航空工程(专业学位)329.00224.2070.27 196102876210103128潘松全国统考航空宇航学院航空工程(专业学位)318.00229.7070.08 197102876210103127翟晨全国统考航空宇航学院航空工程(专业学位)296.00242.8070.07 198102876210102729冯卓群全国统考航空宇航学院航空工程(专业学位)303.00238.5070.05第5页,共45页 199102876210100246吕洋全国统考航空宇航学院航空工程(专业学位)330.00222.1070.02 200102876210100255王志伟全国统考航空宇航学院航空工程(专业学位)323.00225.8069.93 201102876210100090杨柠泽全国统考航空宇航学院航空工程(专业学位)324.00225.0069.90 202102876210103280刘宝方全国统考航空宇航学院航空工程(专业学位)334.00218.7069.85 203102876210107343甘雨全国统考航空宇航学院航空工程(专业学位)328.00222.3069.85 204102876210103131王冲全国统考航空宇航学院航空工程(专业学位)333.00219.2069.83 205102876210104232张慧萍全国统考航空宇航学院航空工程(专业学位)346.00211.3069.82 206102876210100142穆维民全国统考航空宇航学院航空工程(专业学位)321.00226.0069.77 207102876210105563黄敏全国统考航空宇航学院航空工程(专业学位)320.00225.5069.58 208102876210100124黄炎全国统考航空宇航学院航空工程(专业学位)308.00231.3069.35

开设能源动力类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的院校名单

开设能源动力类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的院校名单 [北京] 清华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方交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工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石油大学 [天津] 天津大学、天津理工学院、天津商学院、天津城市建设学院 [河北] 河北工业大学、华北电力大学、河北理工学院 [山西] 太原理工大学、太原重型机械学院 [内蒙古] 内蒙古工业大学 [辽宁] 东北大学、大连理工大学、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沈阳航空工业学院、大连水产学院、辽宁科技大学、沈阳工业大学、沈阳化工学院 [吉林] 吉林大学、东北电力学院 [黑龙江] 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哈尔滨理工大学、佳木斯大学、哈尔滨商业大学 [上海] 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上海理工大学、上海水产大学、上海电力学院 [江苏] 江苏理工大学、东南大学、河海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扬州大学、南京工业大学、华东船舶工业学院、江苏石油化工学院、苏州大学、南京工程学院 [浙江] 浙江大学 [安徽]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工业大学 [福建] 集美大学 [江西] 南昌大学、景德镇陶瓷学院 [山东] 山东大学、青岛大学、山东建筑工程学院 [河南] 洛阳工学院、郑州轻工业学院、焦作工学院、郑州大学 [湖北] 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理工大学、武汉化工学院、湖北汽车工业学院 [湖南] 湖南大学、华北水利水电学院、中南大学、长沙电力学院

[广东] 华南理工大学、广东工业大学、五邑大学、湛江海洋大学、仲恺农业技术学院[广西] 广西大学 [重庆] 重庆大学 [四川] 四川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四川工业学院 [贵州] 贵州工业大学 [云南] 昆明理工大学 [陕西] 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安理工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甘肃] 甘肃工业大学、兰州铁道学院 文章来源:https://www.360docs.net/doc/db8799512.html,/wenwen/wenwen 原文链接:https://www.360docs.net/doc/db8799512.html,/wenwen/new/242015864.html

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培养方案

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培养方案 (工学,能源动力类,080501)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以热工、力学和机械科学理论为基础,以计算机和控制技术为工具,以锅炉与热能供应、低温制冷、电厂为主要方向,培养具备能源生产、转化、利用与动力系统研发基本理论和应用技术,具备节能减排理念,能在工业、民用领域从事能源动力、人工环境、新能源研究开发、优化设计、先进制造、智能控制、应用管理等工作的创新创业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二、培养要求 1.知识要求 (1)具有较扎实的数学、物理等自然科学基础,熟练掌握其基本原理与方法; (2)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计算机基础知识; (3)具有一定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科学文献检索和文字表述能力; (4)比较系统、扎实地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自然科学基础和技术科学基础的理论知识,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相关的工程技术知识和技术经济、工业管理知识,对本专业范围的科学技术新发展及其动向有一般的了解; (5) 具有本专业所必需的制图、运算、实验、测试、计算机应用等基本技能,以及一定的基本工艺操作技能以及专业创新和创业能力。 2.能力要求 (1)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具有综合应用各种手段(包括外语)查取资料、获取信息的基本能力;具有应用语言、文字、图件进行工程表达和交流的基本能力;至少掌握一门计算机高级语言,具有计算机应用、主要测试和试验仪器使用的基本能力。 (2)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的基础理论,学习各种能量转换及有效利用的理论技术,得到现代动力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具备进行动力机械与热工设备及系统的设计、运行、实验研究的基本能力。 (3)能比较熟练地阅读本专业外文书刊,了解本学科国际前沿性的科学技术最新发展动态,具有一定的创新性思维和科学研究能力。 3.素质要求 (1)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

热能与动力工程排名

热能与动力工程排名 “热能与动力工程”是多门科学技术的综合,其中包括现代能源科学技术,信息科学技术和管理技术等,主要涉及热能动力设备及系统的设计、运行、自动控制、信息处理、计算机应用、环境保护、制冷空调、能源高效清洁利用和新能源开发等工作,面向及培养知识面广、基础扎实、创新能力强的复合型高级人才。 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排名 1、西安交通大学 A+ 2、上海交通大学 A+ 3、浙江大学 A+ 4、清华大学 A+ 5、华中科技大学 A+ 6、天津大学 A+ 7、哈尔滨工业大学 A 8、大连理工大学 A 9、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A 10、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A 11、重庆大学 A 12、东南大学 A 13、上海理工大学 A 14、江苏大学 A

15、北京理工大学 A 16、华北电力大学 A 17、南京理工大学 A 18、东北大学 A 19、北京科技大学 A 20、同济大学 A 21、山东大学 A 开设学校有 北京] 清华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方交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工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石油大学[天津] 天津大学、天津理工学院、天津商学院、天津城市建设学院 [河北] 河北工业大学、华北电力大学、河北理工学院 [山西] 太原理工大学、太原重型机械学院 [内蒙古] 内蒙古工业大学 [辽宁] 东北大学、大连理工大学、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沈阳航空工业学院、大连水产学院、鞍山钢铁学院、沈阳工业大学、沈阳化工学院 [吉林] 吉林大学、东北电力学院 [黑龙江] 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哈尔滨理工大学、佳木斯大学、哈尔滨商业大学 [上海] 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上海理工大学、上海水产大

对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的认识及规划

对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的认识通过上网查询和老师的介绍,认识到热能与动力工程 是研究热能的释放、转换、传递以及合理利用的学科,它广泛应用于能源、动力、空间技术、化工、冶金、建筑、环境保护等各个领域。 一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培养目标 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主要培养能源转换与利用和热力环境保护领域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较强的实践、适应和创新能力,较高的道德素质和文化素质的高级人才,以 满足社会对该能源动力学科领域的科研、设计、教学、工程技术、经营管理等各方面的人才需求。学生应具备宽广的自然科学、人文和社会科学知识,流体工程、流体力学、流体机械、动力机械、水利工程等宽厚理论基础、热能动力工程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掌握计算机应用与自动控制技术方面的知识。能从事汽车动力工程、制冷与低温技术、暖通空调,能源与环境工程、电厂热能动力、燃气工程、船舶、流体机械等方面的科研、教学、设计、开发、制造、安装、检修、运行管理和经营销售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二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方向; 我校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设立了两个方向; 制冷与空调方向和热电方向。 主干学科:动力工程与工程热物理、机械工程、传热学、工程热力学。 主要课程;工程数学、画法几何与机械制图、工程力学、材料力学、机械原理、机械零件、电工与电子学、机械制造基础、机械原理、机械设计、工程热力学、流体力学、传热学、工程经济学,控制工程基础、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单片机原理、测试技术、制造工艺学、优化设计等。 制冷方向专业科目:主要研究制冷与低温技术。主要有制冷与空调测量技术、制冷原理与装置、低温技术、空气调节、制冷压缩机、制冷系统CAD、计算机绘图、泵与风机、制冷空调电气自动控制、冰箱冷库、制冷热动力学、热泵制冷空调故障诊断等有关课程。专业方向培养从事制冷与空调技术和设备设计、科研、开发、制造和管理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本专业方向毕业生可在制冷、低温和空调技术及其相关应用领域的企业和科研院所、高等学校、设计院以及相关政府管理部门从事制冷与空调技术和设备的研究开发、设计制造、运行控制、管理、技术服务和营销等方面的工作。 热电方向专业科目;主要研究大气环境保护理论和技术,主要有电站锅炉原理核电技术、燃气轮机及其联合循环、热力发电厂、循环流化床锅炉、电厂汽轮机原理,发电厂自动化、电机学、发电厂电气设备、继电保护原理等有关课程。 毕业生主要从事热力设备的运行、维护、管理、科研开发以及热力系统的设计等工作,还可以在航天、机械、化工、船舶、核能等行业从事相关工作,也可以在军事部门、核电工业和辐射科学相关的科研设计单位、核电站、高等院校等从事规划、设计、运行、施工、管理、教育和研究开发工作。 三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前景: 伴随现实环境的发展,热能与动力工程的重要性正在日渐突出。 目前全世界常规能源的日渐短缺,人类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增强,节能、高效、降低或消除污染排放物、发展新能源及其它可再生能源成为本学科的重要任务,在能源、交通运输、汽车、船舶、电力、航空宇航工程、农业工程和环境科学等诸多领域获得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在国民经济各部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能源动力及环境是目前世界各国所面临的头等重大的社会问题,我国能源工业面临着经济增长、环境保护和社会发展的重大压力。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生产和消费国,煤炭占商品煤炭、(%,已成为我国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已经探明的常规能源剩余储量76能源消费的.

南昌航空大学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就业前景

南昌航空大学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就业前 景 本专业为江西省品牌专业,本科学制四年,并有硕士学位授予权。主要培养具备新材料研制与开发、生产过程控制、热处理技术研究与开发、设计与管理、计算机应用能力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本专业开设的主要专业课程有:材料科学基础、金属工艺学、金属力学性能、金属物理性能、钢的热处理原理及工艺、热处理设备、有色金属及热处理、计算机在材料工程中的应用、材料分析技术、纳米材料和技术、材料加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合金钢与高温合金、金属材料表面改性、特种陶瓷工艺。随着社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我们将在保留传统特色的基础上,结合计算机和信息科学的现代研究成果,增设”金属材料工程与计算机技术及应用”复合专业,培养复合型人才。 毕业生应掌握材料及热处理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具备本专业必须的机械、电工及电子技术、化学、计算机应用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且对相关材料领域有一定认识。要求基础扎实、知识面广、能力强、素质高,并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毕业生可在航空航天、汽车、化工、轻工、家电、电子元器件等工业生产和管理部门从事材料研究、开发、设计、管理等工作,或到高校、科研单位从事教学、科研工作。 本专业为江西省品牌专业,学制四年,并有硕士学位授

予权。主要培养具备新材料开发、生产过程控制、材料腐蚀与防护基础知识和计算机应用能力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主要课程有:材料科学基础、计算机在材料工程中的应用、金属工艺学、金属腐蚀学、电化学原理与测试、涂料及涂装工艺、特种涂料、电镀理论及工艺、电镀废水处理、材料分析、腐蚀与防护工程、化学电源、金属材料表面改性、特种陶瓷工艺、科技英语、微机原理、计算机绘图、有机及高分子材料、复合材料等。 毕业生应掌握材料腐蚀与防护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具有从事新材料开发、材料腐蚀与防护研究、开发和工艺设计能力。毕业生可从事航空航天、化学、化工、石油化工、轻工、家电、汽车、电子元器件等工业生产部门和环境保护等部门从事研究、开发、设计、管理等工作,或到高校、科研单位从事教学、科研工作。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6年电气工程拟录取硕士研究生名单公示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6年电气工程拟录取硕士研究生名单公示 429102876210300612王安琪全国统考自动化学院电气工程406.00255.0083.10 430102876210304456张炎锋全国统考自动化学院电气工程394.00253.6781.68 431102876210300652张英全国统考自动化学院电气工程400.00248.0081.33 432102876210302752胡康全国统考自动化学院电气工程382.00249.5079.78 433102876210300563耿玉川全国统考自动化学院电气工程398.00239.6779.74 434102876210300574蒋茜全国统考自动化学院电气工程377.00249.0079.20 435102876210300621闻一鸣全国统考自动化学院电气工程383.00241.6778.58 436102876210300573季建豪全国统考自动化学院电气工程374.00243.8378.04 437102876210300564顾轶凡全国统考自动化学院电气工程390.00233.0077.83 438102876210303499王鑫诚全国统考自动化学院电气工程366.00247.1777.80第11页,共45页 439102876210300587陆嘉伟全国统考自动化学院电气工程369.00239.5076.82 440102876210300648张先云全国统考自动化学院电气工程387.00222.5075.78 441102876210300639叶薇薇全国统考自动化学院电气工程355.00238.5075.25 442102876210300640尹浩全国统考自动化学院电气工程364.00232.3375.12 443102876210304605章修齐全国统考自动化学院电气工程397.00212.1775.06 444102876210300579李小笛全国统考自动化学院电气工程372.00225.8374.84 445102876210300606谈嘉莹全国统考自动化学院电气工程363.00230.5074.72 446102876210300628肖申平全国统考自动化学院电气工程355.00235.0074.67 447102876210304452李学祥全国统考自动化学院电气工程381.00218.0074.43

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培养方案-上海交通大学

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与规格 在国家发展的两个百年奋斗目标中,其中第一个一百年是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所对应的是实现教育现代化。在这个过程中,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是人才强国的最基本的基础。而大学所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如何走出一条扎根于中国的世界一流大学的道路。为此人才培养模式已经到了必须要改革的关口。 顺应国家的发展大趋势,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自2009年以来敢于实践,勇于革新,率先以培养综合型人才为目标,对课程体系进行了深入的调整与改进。教学内容突破传统专业设置的界限,体现当代科学技术发展中学科交叉的鲜明特点。加强数理基础和人文科学基础,努力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和道德修养。建设机械工程学科大平台,以“大工程”为主导,在设计、制造、控制、工程管理、环境、市场等多方面设置了一系列的课程。 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以大机械类的培养目标为基础,培养学生具有科学的知识结构、综合的实践能力、开阔的国际视野、强烈的创新意识、团队的合作精神、自信的沟通能力。同时关注新能源领域的新兴学科,在发扬传统学科优势的基础上,重视学科发展中交叉、互补的内在联系,优化课程结构,使教学内容不断适应能源与动力领域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培养目标有以下几点: (1)发挥上海交通大学教育方面厚基础的优势,同时与国际教育模式相接轨,培养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高层次的能源动力工程技术人才。 (2)考虑到科学技术发展过程中越来越要求多学科的交叉与融合,所以在教学改革中强调通过学科交叉来打破学科壁垒,培养具有综合知识体系的创新型人才。具体的要求为:除了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的知识以外,必须具有扎实的机械基础以及机械加工动手能力,必须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数学、物理、力学、机械学、电路和电子技术以及自动控制的基本知识和能力;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技术和技能;善于将雄厚的力学基础、机械基础、热物理基础以及控制基础知识融会贯通,在相关的研究领域中大显身手。 (3)能源与动力工程课程体系所面对的专业为航空航天、动力工程及自动化、汽车动力工程、电厂热能动力及自动化、制冷及低温技术、能源与环境工程等领域。所培养的人才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同时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强,胜任“能源与动力工程”领域的各项工作,能够实现机械、计算机、人文、社会等多种知识体系相融合并具有一定专长的“宽厚、复合、开放、创新”型的高级专门人才。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6年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拟录取硕士研究生名单公示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6年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拟录取硕士研究生名 单公示 455102876210300683何苏道全国统考自动化学院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382.00259.3381.42 456102876210305002张一帆全国统考自动化学院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367.00262.0080.37 457102876210300687黄成凯全国统考自动化学院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398.00242.1780.16 458102876210304339朱家远全国统考自动化学院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384.00242.7078.85 459102876210300720吴翔全国统考自动化学院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372.00248.7078.65 460102876210300668戴姣全国统考自动化学院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379.00241.3078.12 461102876210300681韩志成全国统考自动化学院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387.00232.5077.45 462102876210300686胡鲲全国统考自动化学院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356.00247.3076.82 463102876210307730刘万璋全国统考自动化学院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375.00231.7076.12 464102876210300704疏琪堡全国统考自动化学院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377.00218.8074.17 465102876210306600马浩翔全国统考自动化学院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381.00207.3072.65 466102876210300710田阳全国统考自动化学院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365.00216.2072.53 467102876210300672丁晟辉全国统考自动化学院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363.00217.2072.50 468102876210300664陈燕妮全国统考自动化学院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353.00221.7072.25 469102876210304609姚振楠全国统考自动化学院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389.00198.3071.95 470102876210300741顾攀飞全国统考自动化学院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384.00220.3075.12

2017能源与动力工程就业前景分析

2017能源与动力工程就业前景分析 能源与动力工程致力于传统能源的利用及新能源的开发,和如何更高效的利用能源。下文是职场百科网 1 、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发展简介 热能与动力工业专业包括水利水电动力工程专业,它的前身是水电站动力装置专业,成立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那时候新中国刚刚起步,设立了诸如华东水利学校、华北水电学院等专门院校,这些院校的设立,对国家水患的治理和经济的长远发展培养了一定的专业技术人才,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建国初期对水电建设人才的迫切需求。 后来随着改革的需要,水利水电动力工程专业并入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该专业包含了热力发动机、流体机械及流体工程、热能工程与动力机械、制冷与低温技术、水利水电动力、能源工程等专业。从专业的高技术上来看,热能与动力工程设备系统复杂,集机械、电力、电气、电子、液压、计算机等多学科与一体,自动化程度很高;从生产上来看,热能与动力工程设备基本上实现了自动、远动控制以及计算机监视。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的课程设置和教育水平,完全能适应生产的要求。 2、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就业方向与就业方向 本专业毕业生就业不存在问题,学生毕业后可到相关的国家机关、科研院所、流体机械制造企业以及水电行业、航空航天部门、水利部门及与流体工程设计相关的其他单位从事生产、教学、科研、销售、管理等工作。

3、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就业前景: 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属于能源动力一级学科,培养能源工程方面,包括能量转换及有效利用的理论与技术、能源综合利用及节能、制冷及供热系统(汽源、热源、冷源、热力管网、燃气输配等热力系统)、热电厂等工程方面规划设计、施工安装、运行管理及相关设备生产开发的高级工程技术及管理人才。本专业含电厂热能动力、城镇市政热能与动力工程(制冷与供热)两个专业方向。随着我国核技术及核产业的不断发展和国家对核技术领域投入的不断加大,迫切需要高素质的核科学技术人才补充到相关单位。 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毕业生可从事海洋生物资源开发相关 的科学研究、政策规划与管理等工作。 总体来看,能源动力类得专业包括的几大专业都是对要求很高的人来选择的。一般理科生为主。对本专业的限制也是很大的。但是能源动力类专业的就业前景还是不错的,相关的薪资也是很高的。 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属于能源动力类,是国家重点发展领域之一,发展前景广阔。它包括了原来的热力发动机、热能工程、流体机械及流体工程、热能工程与动力机械、制冷与低温技术、能源工程、工程热物理、水利水电动力工程、冷冻冷藏工程等专业,是一个宽口径的专业,拓展空间很大。 目前设置该专业的高校较多,攻读方向也不相同,比如流体机械及其自动控制方向,毕业生可以在流体机械、流体工程、电站运行管理、液压气动、航空航天、给排水、能源利用等行业有关的研究

2013年南航《材料科学基础》真题及答案

一、简答题 1)右图为一立方晶胞,A、B、G、H为顶点,C、E、F为棱边中点,求OGC、EFGH的晶面指数和AB的晶向指数。 OGC:(211) EFGH:(012) AB : [111] 2)如下图所示的位错环,说明各段位错的性质,并且说明刃位错的半原子面的位置。 由柏氏矢量与位错线的关系可以知道,BC是右旋螺位错,DA为左旋螺位错;(1分)由右手法则,CD为正刃型位错,多余半原子面在纸面上方;(2分)AB为负刃型位错,多余半原子面在纸面下方。(2分) 3)陶瓷材料中主要结合键是什么?从结合键的角度解释陶瓷材料 所具有的特殊性能。 陶瓷材料中主要结合键是离子键和共价键。 (1)由于离子键及共价键很强,故陶瓷的抗压强度很强,硬度极高; (2)因为原子以离子键和共价键结合时,外层电子处于稳定的结构状态,不能自由运动; 4)试分析形成枝晶偏析的原因,如何消除? 固熔体不平衡结晶时,从液体中先后结晶出来的固相成分不同,造成的晶粒内枝干含高熔点组元较多,而晶枝间含低组元较多,导致晶粒内部化学成分不均匀的现象。(3分) 可用扩散退火(或均匀化退火)消除,即将铸件加热至低于固相线100~200℃,长时间保温,使偏析元素充分扩散。(2分)

5)C在α—Fe中的扩散系数大于C在γ—Fe中的扩散系数,为什么渗C不在α—Fe中进行,而在γ—Fe中进行? ①α-Fe是体心立方结构,八面体间隙尺寸为0.15(较小),进行渗碳时,碳 在α-Fe中的熔解度很小,渗碳时会出现典型的反应扩散现象。(2分) ②渗碳在α-Fe中进行时,温度低,扩散系数小,扩散速度慢; ③γ-Fe是面心立方结构,八面体间隙尺寸为0.414(较大),碳的熔解度高, 扩散速度快。 所以渗碳不在α-Fe中进行,而在γ-Fe中进行。 6)固溶体和金属间化合物在成分、结构、性能等方面有何差异? 固溶体是固态下一种组元(溶质)溶解在另一种组元(溶剂)中而形成的新相;固溶体具有溶剂组元的点阵类型;固溶体的硬度、强度往往高于组成它的成分,而塑性则较低。(2.5分) 金属间化合物就是金属与金属,或金属与类金属之间所形成的化合物;结构不同于组元结构而是一个新结构;金属间化合物具有极高的硬度、较高的熔点,而塑性很差。 7) 在单位晶胞中画出立方晶系的如下晶面和晶向:(1 2 1)、 (1 0 1)、[1 2 1]、[2 1 2] 略 8)试用位错理论解释固溶强化的原因。 固溶在点阵间隙或节点上的合金元素原子,由于其尺寸不同于基体原子,故产生一定的应力场,该应力场与位错产生的应力场交互作用,使位错周围产生柯氏气团;(2分) 由于柯氏气团的钉扎作用,阻碍位错的运动,造成固溶强化。(3分) 9)试说明晶体滑移的临界分切应力定律 τ=σ0m;σ0=P/A,m=cos?cos λ ,当外力P一定时,作用于滑移系上的分切应力与晶体受力的位向有关。(3分)当σ0=σS时,晶体开始滑移,此时滑移方向上的分切应力称为临界分切应力。(2分)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6年电子与通信工程(专业学位)拟录取硕士研究生名单公示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6年电子与通信工程(专业学位)拟录取 硕士研究生名单公示 627102876210403719唐烨全国统考电子信息工程学院电子与通信工程(专业学位)388.00254.50 81.22 628102876210401090赵仁荣全国统考电子信息工程学院电子与通信工程(专业学位)395.00237.66 79.11 629102876210401052屈豫威全国统考电子信息工程学院电子与通信工程(专业学位)359.00249.89 77.55 630102876210401081杨颖全国统考电子信息工程学院电子与通信工程(专业学位)362.00247.72 77.49 631102876210401098邹宇全国统考电子信息工程学院电子与通信工程(专业学位)372.00238.82 77.00 632102876210401044卢智聪全国统考电子信息工程学院电子与通信工程(专业学位)373.00232.88 76.11 633102876210404626倪健全国统考电子信息工程学院电子与通信工程(专业学位)353.00241.01 75.47 634102876210401024胡金涛全国统考电子信息工程学院电子与通信工程(专业学位)349.00241.62 75.17 635102876210401035李赫全国统考电子信息工程学院电子与通信工程(专业学位)381.00219.74 74.72 636102876210405436孙友全国统考电子信息工程学院电子与通信工程(专业学位)396.00210.66 74.71 637102876210405821毕研涛全国统考电子信息工程学院电子与通信工程(专业学位)367.00222.79 73.83 638102876210401015戴宗昆全国统考电子信息工程学院电子与通信工程(专业学位)346.00234.88 73.75 第16页,共45页 639102876210401031金微微全国统考电子信息工程学院电子与通信工程(专业学位)389.00207.33 73.46 640102876210401047毛开全国统考电子信息工程学院电子与通信工程(专业学位)336.00237.61 73.20 641102876210401089张云开全国统考电子信息工程学院电子与通信工程(专业学位)356.00224.54 73.02 642102876210404628朱鹏全国统考电子信息工程学院电子与通信工程(专业学位)355.00222.90 72.65 643102876210405277尚会锋全国统考电子信息工程学院电子与通信工程(专业学位)365.00214.89 72.32 644102876210401077肖海鹏全国统考电子信息工程学院电子与通信工程(专业学位)390.00199.85 72.31 645102876210404881时娜全国统考电子信息工程学院电子与通信工程(专业学位)365.00213.52 72.09

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排名

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排名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排名 本专业毕业生能力被评为A+等级的学校有: 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山东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 本专业毕业生能力被评为A等级的学校有: 四川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同济大学 天津大学中南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东北大学 华南理工大学重庆大学北京理工大学西北工业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湖南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东南大学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武汉理工大学

河海大学江苏大学 华北电力大学上海理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上海电力学院 长沙理工大学兰州理工大学华北电力大学东北电力大学 西安理工大学辽宁科技大学山东理工大学西华大学 郑州轻工业学院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兰州交通大学内蒙古工业大学 景德镇陶瓷学院南京工程学院中国计量学院邵阳学院 本专业毕业生能力被评为B+等级的学校有: 武汉大学吉林大学中山大学中国农业大学 南京理工大学贵州大学燕山大学太原理工大学 南昌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西南交通大学 华东理工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北京交通大学郑州大学 中国矿业大学苏州大学中北大学

昆明理工大学 北京工业大学扬州大学上海海事大学河南科技大学 山东建筑大学哈尔滨理工大学河南理工大学广东工业大学 大连海事大学集美大学河北工业大学烟台大学 武汉科技大学南华大学山东科技大学安徽工业大学 大连水产学院沈阳工程学院重庆理工大学天津商业大学 沈阳理工大学河北工程大学沈阳化工学院天津理工大学 江苏科技大学武汉工程大学重庆交通大学天津城市建设学院 长春工程学院 本专业毕业生能力被评为B 等级的学校有: 新疆大学广西大学南京师范大学青岛大学 湘潭大学内蒙古科技大学南京工业大学南京林业大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