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炭改性涤纶纤维的定性鉴别
竹浆纤维的定性鉴别

及 6 %硫 酸溶 液 中的溶解性方 面均与粘胶 纤维存在 差异。认 为 , 过这 些方法可 以准确 、 0 通 方便地 鉴别 出竹 浆纤
维。
关 键词 : 竹浆 纤维 ; 定性 分析 ; 外观 ; 燃烧残 留物 ; 外光谱 ; 解性 红 溶
Ke od B mboFbrQ a t i nls , p erne C m ut nR s usIf rdSet soy Sl— yW r s a o ie, u la v A a i A p a c , o b so ei e , r e pc ocp ,o ite ys a i d na r u
中图分 类号 :S0.11 T 125 文献 标 志码 : A 文章编 号 : 0— 1 (020 - 0- 1 1 452 1 ) 0 1 3 0 7 90 0
Ree rh o ai t eI e t iaino a o ie sa c nQu lai d ni c t fB mb oFb r t v f o
第4 0卷
第 9期
挥 噍 枝
Co o x i e h o o y  ̄ n Te te T c n l g l
21 0 2年 9月
竹 浆 纤 维 的定 性 鉴 别
冯 云 杨 力生 傅科 杰 任 清庆
( 波微镜结合扫描 电镜观察法、 燃烧法、 红外光谱法、 化学溶
型纤 维细 度 分 析 仪 、 H. 2 — 电子 恒 温 水 浴 H ¥ 16型 锅 、 R14 A 10型 分 析 天 平 、 8 2 1型 八 篮 恒 温 烘 Y0. 箱 、 用 电热器 、H 一 万 Y 2型调速 多用 振荡器 。
竹炭改性涤纶纤维性能及其纱线的开发

竹炭改性涤纶纤维性能及其纱线的开发
严雪峰;蒋丽云;王建;张国星
【期刊名称】《轻纺工业与技术》
【年(卷),期】2007(036)004
【摘要】介绍了竹炭涤纶纤维的保健功能和理化性能,分析了竹炭涤纶纤维纺纱工艺的主要技术措施,并测试了相应产品的物理机械性能.
【总页数】3页(P17-19)
【作者】严雪峰;蒋丽云;王建;张国星
【作者单位】南通大学,江苏,南通,226007;南通大学,江苏,南通,226007;无锡百和织造有限公司,江苏,无锡,214101;无锡百和织造有限公司,江苏,无锡,21410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S104.2
【相关文献】
1.柔软整理对竹炭改性涤纶纱线外观及力学性能的影响
2.竹炭改性涤纶纤维性能及针织物保健功能初探
3.竹炭改性涤纶纤维/棉混纺纱线力学性能研究
4.竹炭改性涤纶精梳棉混纺织物的开发
5.竹炭改性涤纶纱线的上浆工艺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常用纺织品纤维成分定性鉴别方法(精)

1 常用的纺织品纤维成分定性鉴别方
方法对比 化学溶解法 红外光谱法 拉曼光谱法
环境要求 样品要求 制样要求 环境污染 检测周期 无 无 无 污染严重 5-10分钟 无 无 30分钟 2-3分钟
16/89
干燥环境 干燥处理 制样复杂 办公室 无 无需制样
常用纤维定性方法比较
FZ/T 01057.4-2007 纺织纤维鉴别试验方法 第4部分:溶解法
FZ/T 01057.5-2007 纺织纤维鉴别试验方法 第5部分:含氯含氮 呈色反应法 FZ/T 01057.6-2007 纺织纤维鉴别试验方法 第6部分:熔点法 FZ/T 01057.7-2007 纺织纤维鉴别试验方法 第7部分:密度梯度法
常用纺织品纤维成分定性鉴别方法
主讲人:刘文莉 主讲人单位:广州纤维产品检测研究院
1 常用的纺织品纤维成分定性鉴别方法
1.1 纤维定性鉴别主要标准
FZ/T 01057.1-2007 纺织纤维鉴别试验方法 第1部分:通用说明 FZ/T 01057.2-2007 纺织纤维鉴别试验方法 第2部分:燃烧法 FZ/T 01057.3-2007 纺织纤维鉴别试验方法 第3部分:显微镜法
JIS L 1030-1:2006 纤维制品混合率(定量分析)实验方法第一
部分鉴别方法
3/89
1 常用的纺织品纤维成分定性鉴别方法
1.2
• • • • • • 纤维定性鉴别 • • •
常用的纤维定性鉴别方法
显微镜法(√) 熔点法(√) 密度法 红外光谱吸收法 *感官法(√) *荧光法(√) *拉曼光谱分析法(√) 燃烧法(√) 化学溶解法(√) 着色剂法
12/89
1 常用的纺织品纤维成分定性鉴别方
1.3.2 拉曼光谱分析法
纺织品纤维成分定性分析

纺织品纤维成分定性分析目的:认识纤维定性的常用方法,了解常用方法的操作。
了解常见纤维的相关特征。
样品的准备。
定性分析方法1、燃烧鉴别法。
2、显微镜法。
3、溶解法。
4、其他。
1、燃烧鉴别法燃烧鉴别法是依据各种纺织纤维燃烧现象及特征的不同而进行的,各种纤维靠近火焰、接触火焰、离开火焰时所产生的各种不同现象以及燃烧气味、灰烬特征等来分辨纤维类别。
燃烧鉴别法针对单一纤维成分时候特别有效,但是在多种纤维混纺时候,这种鉴别方法仅供参考用,也不适用于经过阻燃处理的纤维。
各种纤维的燃烧特性2、纤维纵横截面形态特征显微镜观察法是依据各种纺织纤维的纵向和横截面形态特征来识别纤维的种类的一种方法。
显微镜观察方法特别适用于鉴别天然纤维,但用于观察化学纤维时必须谨慎,因为人造纤维在生产过程中经常存在纤维的改性,而这些改性会引起纤维纵向或横向截面的外观发生改变。
常见纤维的横截面及纵横向形态特征:棉:偏平带状,有天然转曲亚麻:长带状,无转曲,有横节,竖纹羊毛:细长柱状,有自然卷曲,表面有鳞片粘纤:表面光滑,有清晰条纹桑蚕丝:有光泽平直光滑棉纤维纵、横截面棉羊毛纵、横截面3、化学分析法(溶解法)利用各种纤维在不同化学试剂中溶解性能的不同来鉴别纤维。
这种方法操作较简单,试剂准备容易,准确性较高,且不受混纺、染色等影响,在纤维鉴别,混纺比例的测定与织物分析中被广泛应用。
溶解法比其他方法准确可靠,常在用其他方法初步鉴别后,再用此法加以证实。
部分纤维在不同试剂的溶解特性加入硝酸后显微镜下观察纤维变化纤维定性分析方法:4、其他鉴别方法着色法不同纤维遇到着色剂会呈不同颜色熔点法根据不同的合成纤维不同的熔点鉴别纤维的类别密度梯度法适用于除中空纤维外各类纺织纤维的鉴别红外光谱法将未知纤维与已知纤维的标准红外光谱进行比较来区别纤维的类别双折射率法根据不同纤维的折射率不同来鉴别纤维样品准备←样品一定要完整,不得有残缺损坏。
←多数情况下未知纤维的定性鉴别可以不需预处理。
竹炭粘胶纤维的鉴别方法

竹炭粘胶纤维的鉴别方法陈翠霞【摘要】竹炭粘胶纤维是一种新型粘胶纤维,相较于普通粘胶纤维来说,在成分上多含了一种竹炭微粒,添加了这种竹炭微粒的竹炭粘胶纤维在外表上与普通粘胶纤维并没有什么区别,为解决两者之间的鉴定问题,通过现在的科学技术已经出现了多种鉴定的方法。
在吸附性方面,竹炭粘胶纤维比普通粘胶纤维更加具有优势。
本课题对几种鉴定法进行了介绍,结合竹炭形貌进行简单的分析。
【期刊名称】《纺织报告》【年(卷),期】2018(000)012【总页数】3页(P15-16)【关键词】竹炭;粘胶纤维;鉴别方法;吸附性【作者】陈翠霞【作者单位】[1]阜宁澳洋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江苏盐城224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S102.51目前,在对竹炭粘胶纤维和普通粘胶纤维过程中,通常有8种经常用的鉴定方法。
通过实践研究这8种方法都可以有效地将两者进行区分。
在这些方法之中,有3种方法对于客观条件的要求比较低,也比较简单。
这3种方法分别是密度法、燃烧法和溶解法。
另外5种方法可以对竹炭粘胶纤维和普通粘胶纤维进行更深入的鉴别,它们分别是扫描电镜法、热分析法、吸附法、抗菌检测法和负离子测定法。
1 竹炭粘胶纤维简介竹炭粘胶纤维和普通粘胶纤维都是经由常规纺织工艺制成,区别在于竹炭粘胶纤维的纺织液中会多加入一种纳米级的竹炭微粉。
因此,竹炭粘胶纤维的加工性能和优良的力学性能都会比普通粘胶纤维在市场上更具有优势[1]。
竹炭粘胶纤维不仅可以吸附异味和有害物质,也可以发射远红外线和释放负离子,在吸湿除臭方面有所应用,在针织内衣和运动休闲服装上也多有运用。
竹炭粘胶纤维在市场上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但是目前对竹炭粘胶纤维的鉴定,还没有简单有效的方法[2]。
2 竹炭形貌分析通过肉眼无法对竹炭和竹炭微粉进行辨别,可以利用FE-SEM在工作电压为15千伏时对其进行观察。
竹炭微粉中竹炭的孔隙比较多,导致了竹炭的表面积比较大,很好地解释了为什么纺织液中加入竹炭微粉后形成的竹炭粘胶纤维吸附性比普通粘胶纤维大。
竹炭粘胶纤维的分析与鉴别

竹炭粘胶纤维的分析与鉴别徐明双;李青山;周光举【摘要】由于竹炭微粉的加入,竹炭粘胶纤维与普通粘胶纤维的性能存在明显差异.为解决二者鉴别困难的问题,通过密度法、燃烧法、溶解法、扫描电镜法、热分析法、吸附法、抗菌检测法和负离子测定法对竹炭粘胶纤维进行分析和鉴别.结果表明:8种方法均能有效地将竹炭粘胶纤维和普通粘胶纤维鉴别开来.其中:密度法、燃烧法和溶解法适用于简单鉴别;扫描电镜法、热分析法、吸附法、抗菌检测法和负离子测定法适用于复杂的定性鉴别.同时,进一步分析竹炭扫描电镜照片证明,竹炭粘胶纤维确实具有较高的吸附性.%Due to the addition of bamboo charcoal micro-powder, obvious differences exist between bamboo-charcoal viscose fiber and ordinary viscose fiber. In order to solve identification problem between them, this study used density-based method, combustion method, dissolution method,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thermal analysis, adsorption method, antibacterial testing method and anion measurement to identify bamboo-charcoal viscose fiber.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any of the above 8 test methods can distinguish bamboo-charcoal viscose fiber from ordinary viscose fiber, in which, the density-based method, combustion method and dissolution method are suitable for simple identification, whereas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thermal analysis, adsorption method, antibacterial testing method and anion measurement fit for complex qualitative identification. Analysis of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photographs of bamboo charcoal verifies that the bamboo viscose fiber has higher adsorptivity.【期刊名称】《纺织学报》【年(卷),期】2011(032)002【总页数】5页(P26-29,35)【关键词】竹炭;竹炭粘胶纤维;吸附;鉴别【作者】徐明双;李青山;周光举【作者单位】燕山大学亚稳材料制备技术与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河北秦皇岛,066004;燕山大学亚稳材料制备技术与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河北秦皇岛,066004;燕山大学亚稳材料制备技术与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河北秦皇岛,06600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S102.51竹炭粘胶纤维是将纳米级竹炭微粉加入到纺丝液中,再经常规纺丝工艺制成的具有适宜的可加工性和优良力学性能的纤维。
纤维原料的鉴别方法

纤维原料的鉴别方法鉴别纤维的方法很多,有燃烧法、显微镜观察法、密度测定法、染色法、试剂着色法及溶解法等。
仅用一种方法,一般不能立刻确定纤维的类别,必须根据数种方法的测试结果,来作综合分析。
初步鉴别时,可先用费时较少的燃烧法或显微镜观察法,当这种方法不能满足要求时,再采用其他方法补充鉴定之。
一、燃烧法各种纤维的燃烧特性见表3—26二、显微镜观察法使用Y172型纤维切片器,将纤维切成极微的横断面薄片,用一般的生物显微镜,即可观察各种纤维的纵向和横向截面的形态,从纤维的形态来区别各种天然纤维和化学的类别。
但合成纤维的外形只能做到大致地分辨。
纺织纤维纵向与横截面形态特征见表3—27化学纤维中的异形纤维,其纵向及横向形态随喷丝孔的几何形状不同而不一,故不包括在此范围内,一般异形纤维有三角形、蚕豆形、椭圆形、十字形或不规则形等。
三、纤维密度测定法测定纺织纤维密度的方法很多,有浮沉法、液体浮力法、比重法、气体容积法、密度梯度管法等,测定纤维密度,即可鉴别纤维的类别,各种纤维的密度如表3—28表3—28关于分离液比重与混合比,可按表3—29配置,对不同原料可观察沉浮,来证实纤维性质。
表3—2920℃时,分离液比重Y=0.873+0.721V式中:V——四氯化碳容积百分率。
20℃时,四氯化碳比重为1.594(分析纯)。
20℃时,二甲苯比重为0.873(分析纯)。
四氯化碳的蒸发速度是二甲苯的数倍,配置的分离液时间一久,比重变轻,因此分离液必须现用现配,分离液与水不能混合,试样的水分影响测定的比重,应当注意。
四、试剂着色法(见表3-30)表3-30(1)用碘20克溶解于100毫升的碘化钾饱和溶液中,把纤维浸湿30秒到1分钟,再用清水洗净,即可判别。
(2)把纤维帖在热铜上,使它放在氧化火焰中,如冒绿色火焰,就证明有氯。
(3)用一克纤维放入试管内,复盖无水碳酸钠约1克,渐渐加热,管口放湿润的石蕊试纸,如试纸变为蓝色,即表示含氮。
面料知识——竹炭纤维.

竹炭纤维(Bamboo Charcoal Fiber)竹炭素有“黑钻石”的美誉,在国际上被誉为“二十一世纪环保新卫士”。
竹炭纤维是取毛竹为原料,采用了纯氧高温及氮气阻隔延时的煅烧新工艺和新技术,使得竹炭天生具有的微孔更细化和蜂窝化,然后再与具有蜂窝状微孔结构趋势的聚酯改性切片熔融纺丝而制成的。
该纤维最大的与众不同之处,就是每一根竹炭纤维都呈内外贯穿的蜂窝状微孔结构。
这种独特的纤维结构设计,能使竹炭所具有的功能100%的发挥出来。
这款集多功能于一身竹炭纤维的诞生,是纺织多功能原料一次革命性的创新。
生产竹炭是竹材资源开发的又一个全新的具有卓越性能的环保材料。
将竹子经过800度高温干燥炭化工艺处理后,形成竹炭。
竹炭具有很强的吸附分解能力和辐射远红外线的功能,可以吸附湿气、异味及有害气体,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和床位干燥,并具有产生远红外线作用,可以促进人体肩周、颈等部位的血液循环,有利于帮助睡眠、恢复疲劳,对肩周疼痛、关节炎、畏寒、失眠等有很好的改善效果。
能吸湿干燥、消臭抗菌并具有负离子穿透等性能。
原料竹炭是竹材热解得到的主要产品,在热解过程中还能够得到大量的副产品——竹醋液,它是水溶性的液体混合物。
竹炭生产工艺目前我国烧制竹炭的方法主要有两种,干馏热解法和土窑直接烧制法。
(1)干馏热解法:其设备从目前看主要是外热式立式干馏釜,这种干馏釜在烧制竹炭时,既可使用预干至含水率为20%~25%的竹材,也可使用未经预干的竹材,但以使用经预干的竹材为佳。
由于在烧制过程中基本不存在竹炭氧化问题,因此竹炭获得率较高,一般为25%左右,高者可达35%,烧制周期一般在48~72小时。
但精炼温度提不高,影响竹炭密度;干馏釜容积小,竹炭产量低。
有些厂家就采用这种立式干馏釜烧制竹炭。
(2)土窑烧制法:它是采用燃料(木材)直接加热方式,即窑口由燃料燃烧产生的热量上升到窑顶后,向窑内扩散,其中大部分热气流流动在上层,有小部分热量向四周辐射,由上往下缓慢干燥并达到预炭化;燃烧窑内部分竹材使窑内温度继续升高,除去挥发性物质,此时窑内烟气循环流动,各点热量和温度基本均匀,完成炭化和精炼阶段,得到结构致密的竹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毛纺科技 Wool Textile Journal
第 38 卷 第 5 期 2010 年 5 月
竹炭改性涤纶纤维的定性鉴别
吴佩云 ,吉利梅
( 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南通 226007 )
摘
要 : 采用燃烧法 、 显微镜观察法 、 溶解法和红 外 吸 收 光 谱 法 对 竹 炭 纤 维 定 性 鉴 别 进 行 了 试 验 研 究 , 并与涤
2. 3
溶解法
溶解 法 是 根 据 纤 维 的 化 学 组 成 不 同, 在不同浓
度的化学溶剂中 、 不同温度条件下的溶解状态, 如立 即溶解 、 溶解 、 部分溶解 、 微溶或不溶解等鉴别纤维 。 本文试验按 FZ / T 0105714 —2007《纺织纤维鉴别试 验方 法 , 第 4 部 分: 溶 解 法 》 有针对性地选择了 10 种化学试剂对竹炭纤维 进 行 了 溶 解 性 试 验, 并与
第 38 卷 第 5 期 2010 年 5 月
毛纺科技 Wool Textile Journal
— 43 —
1. 2
试剂
N, N—二 甲 基 甲 酰 胺 、 硫酸 、 盐 酸、 硝 酸、 甲 酸、
2
2. 1
结果与讨论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燃烧法
燃 烧 鉴 别 法 是 利 用 各 种 纤 维 的 化 学 组 成 不 同,
。
2. 2
显微镜观察法
显微 镜 观 察 法 是 利 用 显 微 镜 观 察 纤 维 纵 向 、 横
向截面形态, 根据纤维形态特征的差异来鉴别纤维 。
表2
纤维名称 竹炭纤维 涤纶纤维 纵向形态特征 纵向呈现不规则的多条连续分布的黑色斑纹 表面平直光滑
竹炭纤维和涤纶纤维纵向 、 横截面形态特征
横截面形态特征 圆形 , 呈凹凸蜂窝状微孔结构, 并有明显大小不均的黑色斑点 圆形
Nicolet iS10 型 傅 里 叶 红 外 光 谱 仪 仪器有限公 司 ) , 哈氏切片 和 iTR 附件( 美国赛默 飞 世 尔 科 技 公 司 ) , 器等 。
纤维 竹炭纤维 涤纶纤维
从表 1 可以看出, 竹炭纤维接近火焰时收缩 、 熔 融, 在火焰 中 熔 融 燃 烧 并 冒 黑 烟, 离开火焰继续燃 有时自灭, 并有 纯 黑 色 熔 液 滴 下, 燃烧时有淡淡 烧, 的甜味, 残渣呈黑色焦炭状, 其燃烧特征与普通涤纶 纤维基本相似, 因此, 采用燃烧鉴别法无法准确区分 竹炭纤维和涤纶纤维
[ 1]
纵向制片:将纤维手扯伸直平行, 抽取少量置于 载玻片上, 滴上石 腊 油, 覆 上 盖 玻 片, 在显微镜下观 察纤维纵向形态;截 面 制 片:将 整 理 好 的 适 量 纤 维, 嵌于哈氏切片器凹槽中, 用火棉胶凝固, 用单面刀片 切取 10 ~ 30 μ m 的 薄 片, 在显微镜下观察纤维横截 本文试验利用 面形态 。 考虑到鉴 别 方 法 的 实 用 性, 工厂使用的常规 仪 器 CU - II 型 纤 维 细 度 仪 观 察 并 涤纶纤维的纵 、 横向形态特征 。 见 采集了竹炭纤维 、 2。 表 2 和图 1 、
从图 1 可以看 出, 竹炭纤维的纵向形态呈现多 条连续分布的黑色 斑 纹, 不同于平直光滑的涤纶纤 维;竹炭纤维的截面 形 态 为 独 特 的 凹 凸 蜂 窝 状 微 孔 有明显的大小不均黑色斑点, 在普通的生物显 结构, 微镜下清晰可见, 与圆形截面的涤纶纤维有明显的 不同, 很容易区分 。
图1 竹炭纤维的形态 ( × 1 000 )
图2 涤纶纤维的形态 ( × 1 000 )
涤纶纤维进行了比较, 见表 3 。
— 44 —
表3
95% ~ 98% 硫酸 70 % 硫酸 40 % 硫酸
毛纺科技 Wool Textile Journal 竹炭纤维和涤纶纤维的溶解性能
15% 盐酸 88 % 甲酸
第 38 卷 第 5 期 2010 年 5 月
Qualitative identification of bamboocharcoal modified polyester fiber
WU Pei-yun ,JI li-mei ( Nantong Textile Vocational Technology College , Nantong 226007 , China ) Abstract : This paper identifies bamboo-charcoal fiber by burning method , estimating method by microscope ,dissolution method and infrared radiation spectrum method , and compares with the identification of polyester fiber. The results show that bamboo-charcoal fiber possesses a number of longitudinal continuous black strips. The cross-section is a micro-porous structure like a concave convex honeycomb ,which has obvious uneven black spots. Besides ,in the boiling sulfuric acid solution ( the concentration is 70% ) , N - Dimethylformamide ( the concentration is 90% ) , and sodium hydroxide solution ( the concentration is 20% ) ,the bamboo-charcoal fiber can be dissolved immediately and turn out to be black particles. The vertical and horizontal characteristics and dissolution properties of bamboocharcoal fiber are totally different from polyester fiber's. However ,the combus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infrared absorption spectra of them are basically similar. Key words : bamboo-charcoal fiber ; comparative analysis ; qualitative identification 竹炭改 性 涤 纶 纤 维 ( 以 下 简 称 竹 炭 纤 维 ) 是 以 毛竹为原料, 采用瞬 间 纯 氧 高 温 及 氮 气 阻 隔 新 工 艺 技术处理后得到的竹炭, 使其粒径达到微米级后, 再 与特殊处理后的聚酯切片熔融纺丝而制成的一种新 自 型功能性纤维 。 竹 炭 纤 维 具 有 优 良 的 吸 附 功 能 、 动调节湿度特性 、 吸湿快干性以及特有的保健性能, 已经在服装 、 家 纺 和 产 业 领 域 得 到 广 泛 应 用。 竹 炭 纤维的定性鉴别, 目 前 没 有 列 入 相 关 标 准。本 文 采 用燃烧法 、 显微镜观察法 、 溶解法和红外吸收光谱法 对竹炭纤维的鉴别 进 行 了 试 验 研 究, 并与普通涤纶 纤维进行了比较分析, 提出了较为实用 、 快速有效的 鉴别方法 。
表1 竹炭纤维和涤纶纤维的燃烧特征
离开火焰 继续燃烧, 有时自灭, 并有纯黑色熔液滴下 有时自灭, 继续燃烧, 并有黑褐色熔液滴下 燃烧气味 有甜味 有甜味 残渣形态 呈硬而黑色焦炭状 呈硬而黑色的圆珠状 燃烧状态 接近火焰 收缩 、 熔融 收缩 、 熔融 在火焰中 熔融燃烧, 冒黑烟 熔融燃烧, 冒黑烟
竹炭纤维 涤纶纤维 竹炭纤维 涤纶纤维 竹炭纤维 涤纶纤维 竹炭纤维 涤纶纤维 竹炭纤维 涤纶纤 维 竹炭纤维 涤纶纤维 I P ss P P P I I I I I P ss P S S S I I I I I P S S S S I I I I I S S S S S I I I P ss P S S S S S P ss P P P S S0 S0 S0 S0 S0 P P S S S
纶纤维进行了比较分析 。 结果表明:竹炭纤维的纵向 形 态 呈 现 多 条 连 续 分 布 的 黑 色 斑 纹 , 截面形态为独特的凹凸 99% N — 二 甲 基 甲 酰 胺 和 20% 氢 氧 化 钠 溶 液 蜂窝状微孔 结 构, 有 明 显 的 大 小 不 均 黑 色 斑 点 ;在 煮 沸 的 70% 硫 酸 、 竹炭纤维都能立即溶解, 并有黑色颗粒出现 。 竹炭 纤 维 的 纵 横 向 形 态 特 征 和 溶 解 性 能 与 涤 纶 纤 维 有 明 显 的 不 中, 同, 但燃烧特征和红外吸收光谱与涤纶纤维基本相似 。 关键词 : 竹炭纤维;比较分析;定性鉴别 中图分类号 : TS102. 522 文献标识码 : A 1456 ( 2010 ) 05004204 文章编号 :1003-
氢氧化钠 、 无水乙醇 、 石腊油 、 胶棉液等 。
1. 3
仪器
CU - II 型纤维细度分析仪 ( 北京和众视 野 科 技
其燃烧特征的差异来鉴别纤维的种类 。 方法是取一 小束( 约重 50 ~ 100 mg ) 纤维试样着火燃烧, 仔细观 颜 色、 软 硬 程 度, 同 察纤维燃烧特征 和 残 渣 的 形 态 、 时嗅其产生烟雾的气味等 。 竹炭纤维和涤纶纤维的 燃烧特征如表 1 所示 。
注: S 0 — 立即溶解; S — 溶解; P — 部分溶解; P ss — 微溶; I — 不溶解;煮沸 3 min 。
由表 3 可知, 竹炭纤 维 在 煮 沸 的 70% 硫 酸 溶 液 中 立 即 溶 解, 而 涤 纶 纤 维 是 部 分 溶 解; 在 煮 沸 的 99% N - 二甲 基 甲 酰 胺 溶 液 中 是 立 即 溶 解, 并有黑 色颗粒状出 现, 涤 纶 纤 维 是 微 溶; 在 煮 沸 的 20% 氢 氧化钠溶液中立即溶解, 也有黑色颗粒状出现, 涤纶 纤维不溶解;在煮沸的 5% 氢 氧 化 钠 溶 液 中, 竹炭纤 而涤纶纤维不溶解 。 试验结果表明, 竹 维部分溶解, 炭纤维 和 涤 纶 纤 维 的 溶 解 性 能 有 相 似 之 处, 但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