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江县情简介

南江县情简介
南江县情简介

南江县情简介

一、基本县情

南江,古属巴国,后为集州,先秦、西汉就有政区建制,迄今已有1480多年的建县历史。南江县位于四川东北边缘,辖48个乡镇、522个村、86个社区,幅员面积3383平方公里,总人口70.9万人,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全国地震重灾县、四川省扩权强县试点县、时代先锋王瑛生前工作县、四川省委书记刘奇葆挂包帮联系点。2010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实现55.91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6.95亿元,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56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771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906元。

南江是一片红色土地。南江,地处全国第二大苏区——川陕革命根据地的中心地带,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徐向前、李先念等老一辈革命家在这里战斗两年多,有2.2万名南江儿女参加红军,1.6万多人为中国革命献出了宝贵生命。红四门、禹王宫等革命遗址是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南江是一座资源宝库。全县森林覆盖率65.59%,绿化率98.5%;有195种野生动物,46种珍稀植物,60多万亩原始森林,3万亩植物“活化石”巴山水青冈。有煤、铁等矿产资源50余种。是中国南江黄羊之乡、中国核桃之乡、中国金银花之乡、中国富硒茶之乡。

南江是一处旅游胜地。全县有830平方公里原生态旅游景区,有光雾山〃诺水河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光雾山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光雾山国家地质公园和米仓山国家森林公园四个“国”字品牌,是中国生态旅游大县、中国最具原生态旅游资源大县、中国红叶之

乡、中国楹联文化大县、中国绿色名县。

二、投资环境

(一)南江拥有投资兴业的好条件。南江,坐拥成都、西安、重庆三大中心城市黄金三角之位,被关天、成渝两大经济圈完全覆盖;省道101、202线贯穿境内,广(元)巴(中)高速、乐(坝)巴(中)铁路相继建成,随着正在建设的巴(中)陕(陕西汉中)高速建成通车,便捷的交通网络即将形成,在三年内将实现与成都、重庆、西安三大中心城市4小时通达,与汉中、达州、广元、南充周边城市实现1—2小时通达。南江气候宜人,属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海拔在360—2508米之间,年平均气温16.2℃,年平均降雨量1198.7毫米,年平均相对湿度为72%。

(二)南江拥有快速发展的好势头。近年来,南江县委、县政府按照“一县一园、一园三区”的总体要求,坚持“高标准规划,高起点发展,积极稳妥实施”的原则,规划了东榆工业集中区、巴中市(正直)现代农业产业集中区和坪河非金属建材集中区。园区的道路、供水、供电、排污等基础设施正在建设完善之中。一批省内外知名企业江苏雨润食品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深圳贝特瑞新材料新能源有限公司、重庆家富健康产业有限公司、香港喜来登、中国风电集团、安徽海螺集团等一大批龙头企业先后落户南江,投资兴业。随着外来投资者不断增加,南江发展势头强劲,基本形成了以矿产资源开发、农副产品精深加工、建材生产等为主的主导产业。

(三)南江拥有投资发展的好环境。县委、县政府始终坚持把

优化软环境作为加快发展的一条主线来抓,着力营造“亲商、安商、扶商、富商”的社会氛围。一是制定出台了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借鉴外地好的经验和做法,结合南江县情实际,制定了《南江县投资鼓励办法》,坚持“非禁即入”的原则,在国家政策允许的前提下,实行让利引商,在财政支持、税收扶持、金融促进和要素保障方面给予优惠,降低准入门槛。二是积极稳妥地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采取集中统一审批、并联审批等方式,设立行政服务大厅,县级相关职能部门集中到服务大厅接件、审批,减少办事环节,提高办事效率,为投资创业者提供方便、快捷、周到的服务。三是为企业发展提供跟踪服务。积极推行“一条龙”办公、“一站式”服务、“一个窗口”办事,从项目引进、洽谈、签约、土地征用、立项等有关手续的报批,以及项目的建设运行等各个环节,为企业提供全程跟踪服务,开通企业服务专线电话,为企业提供全天候服务,在换位思考中把企业需求、客商需求和群众需求结合起来,切实为企业排忧解难。

(四)南江具有投资增值的好资源。旅游资源得天独厚。光雾山旅游景区地处川陕交界处,位于米仓山腹地,拥有光雾山·诺水河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光雾山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光雾山国家地质公园和米仓山国家森林公园四个“国”字品牌。有桃园、大坝、十八月潭、神门、小巫峡五大景区,幅员830平方公里,以奇特的喀斯特峰丛地貌、古朴的原生态植被以及迷人的瀑潭秀水和峡谷风光为景观特色,三国文化豪迈厚重、红军文化悲壮感人、民俗文化异彩纷呈,为光雾山注入了活的灵魂。矿产资源储量丰富。南江拥有50多种矿产资源,已探明煤炭储量4000万吨,磁

铁矿储量8500万吨,大理石、花岗石储量3亿立方米,石墨储量770万吨,钾长石储量1700万吨,石灰石远景储量100亿立方米。霞石矿储量达2100万吨,矿种品质优于加拿大、挪威霞石矿的有效成份,堪称“世界第一”。农副产品资源富集。南江拥有丰富的绿色资源和农产品资源,有天麻、黄柏、杜仲等1700多种中药材和板栗、竹荪、木耳等数十种土特产品,南江大叶茶、中国南江黄羊荣获国家商标局地理保护品牌,全县已创建无公害农产品品牌9个,绿色食品品牌10个,有机食品品牌10个。先后被命名为“中国南江黄羊之乡”、“中国核桃之乡”、“中国银花之乡”、“中国富硒茶之乡”、“四川生态猪之乡”。

“十二五”时期,巴中市委、市政府把南江确立为“全市统筹城乡发展示范区、全市对内对外开放的先行区,率先成为全市扶贫开发示范区”。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南江县委、县政府将认真落实“城乡统筹、追赶跨越、加快发展”的发展战略,努力在招商引资、招大引强等方面取得新的更大的突破。

秦岭洛河源避暑度假旅游区推介活动方案

秦岭洛河源避暑度假旅游区 项目推介活动方案 (征求意见稿) (2013年3月26日) 为了进一步扩大洛南旅游影响,加大洛南旅游景点及项目的宣传力度;全面提高以洛河源为主的重点旅游项目招商成功率,洛南县人民政府与陕西秦岭旅游开发公司共同在西安举办“秦岭洛河源避暑度假旅游区项目推介活动”,借第十七届西洽会平台,多角度、全方位推介洛南、宣传洛南。现就活动制定以下方案。 一、活动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围绕“华山夏都,汉字故里,华夏摇篮”三张名牌,倾力打造关天经济区“三星级明星旅游城市”为目标,借“西洽会”广阔平台,多方位、多角度展示、宣传洛南形象,有针对性的开展重点旅游项目推介,对接洽谈,努力吸引一批客商投资洛南、开发旅游,实现洛南旅游业突破性发展。 二、活动名称及主题 本次活动名称为:秦岭洛河源避暑度假旅游区项目推介活动。 主题:秦岭洛河源避暑度假 三、活动地点及时间 地点:地点根据联系情况另外确定。 - 1 -

时间:2013年4月7日下午3时。 四、主、承办单位及形式 主办单位:洛南县人民政府 承办单位:陕西秦岭旅游开发公司,洛南县招商局,洛南县旅游局,洛南县项目办,洛南县委宣传部,洛南县广播电视台。 活动形式:政府搭台,企业唱戏,部门配合。 五、参会人员 本次活动拟参会人员200人。其中,邀请省、市领导10人,省、市部门领导12人;县级领导及部门负责人约30人;客商120人(具体名单附后);主流新闻媒体、网站记者20人;旅行社8家。 六、活动内容及议程 本次活动时间安排为2小时左右,主要内容有三个方面,一是观看洛南风光宣传片(最美洛河源,从南上华山)。从感官上让与会者对洛南有初步认识;二是洛南县情介绍及重点旅游项目推介。三是主流媒体及网站现场采访。 活动议程: 聘请专业主持人或由洛南县节目主持人刘剑峰主持。 第一项:主持人介绍出席本次活动的省、市、县级领导、客商、企业及新闻媒体、网站、旅行社(时长约5分钟)。 第二项:洛南人民政府县长刘明智致辞(时长约5分钟)。 第三项:陕西秦岭旅游开发公司介绍公司基本情况和项目区- 2 -

四川省巴中市南江县九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

四川省巴中市南江县九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3分)下列式子一定是二次根式的是() A.B.C.D. 2.(3分)已知Rt△ABC中,∠C=90°,tan A=,BC=8,则AB等于()A.6B.C.10D.12 3.(3分)一元二次方程x2﹣2x+7=0的根的情况是() A.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B.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C.只有一个实数根D.没有实数根 4.(3分)下列四个三角形中,与图中的三角形相似的是() A.B. C.D. 5.(3分)如图,点D在△ABC的边AC上,要判定△ADB与△ABC相似,添加一个条件,不正确的是() A.∠ABD=∠C B.∠ADB=∠ABC C.D. 6.(3分)用配方法解方程x2﹣4x﹣3=0,下列配方结果正确的是()A.(x﹣4)2=19B.(x﹣2)2=7C.(x+2)2=7D.(x+4)2=19 7.(3分)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E在DC边上,若DE:EC=1:2,则△CEF与

△ABF的面积比为() A.1:4B.2:3C.4:9D.1:9 8.(3分)某商品经过两次降价,零售价降为原来的,已知两次降价的百分率均为x,则列出方程正确的是() A.B.C.(1+x)2=2D.(1﹣x)2=2 9.(3分)如图的四个转盘中,C、D转盘分成8等分,若让转盘自由转动一次,停止后,指针落在阴影区域内的概率最大的转盘是() A.B.C.D. 10.(3分)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BPC是等边三角形,BP、CP的延长线分别交AD 于点E、F,连结BD、DP,BD与CF相交于点H.给出下列结论: ①△BDE∽△DPE;②=;③DP2=PH?PB;④tan∠DBE=2﹣. 其中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1.(3分)若一个三角形的三边长均满足方程x2﹣6x+8=0,则此三角形的周长为.12.(3分)如图,△ABC中,D、E、F分别是各边的中点,随机地向△ABC中内掷一粒米,则米粒落到阴影区域内的概率是.

贵州省概况

贵州省情总结 第一章 一、贵州的基本省情:欠发达,欠开发。 封闭是贵州落后的真正原因 第二章 一、地理环境 贵州是位于云贵高原东部 四川,重庆 + 云南——贵州——湖南 + 广西 海拔较高,纬度较低,喀斯特地貌的山区自然条件。 1.喀斯特地貌典型发育的地貌特征。岩溶地教多。 2.地势西高东低,又自中部向北、东、南三面倾斜。 第一、西部大方县,织金县,普安县以西平均1500米以上,最高威宁彝族回族自治县,平均海拔2166米。最低东部玉屏县,平均541米。最高峰是西部赫章县的韭菜坪,海拔2901米。 第二、大方县、织金县、普安县一线向东沿河土家族自治县,思南、江口、三穗、锦屏、榕江及荔波、罗甸。800-1500米 第三、沿河、思南、江口、三穗、锦屏、榕江及荔波、罗甸北界一线的东部和南部

边缘地区。800米以下,最低东部玉屏县,平均541米。最低峰在东南部黎平县地坪乡水口河出省处,海拔148米。 一地貌特征:喀斯特地貌占61.9%广泛分布石沟、石牙、峰林、峰丛、盲谷、穿洞、竖井、凹地、天生桥、落水洞、跌水、悬挂泉、喀斯特湖。 地下溶洞、暗河、伏流、暗湖、石钟乳、石笋、石柱、石花、石幔、石瀑布、莲花盆、卷曲石。 二地貌类型:92.5%为高原山地和丘陵,山间小盆地仅占7.5% 1.北部大娄山,赤水和乌江分水岭1000-1500米 2.东北部有武陵山,乌江和沅江的分水岭,主峰为梵净山2572米,是联合国“人与生物保护区网”的成员。黔金丝猴的生存区。 3.西部有乌蒙山,山脉绵延于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赫章县、水城县、六枝特区,为北盘江、乌江、赤水河、牛栏江的分水岭。最高峰是韭菜坪2901米 4.中部有苗岭,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的分水岭,主要山脉雷公山,2178米是世界十大森林旅游胜地之一“物种基因库” 大娄山 + 乌蒙山——苗岭——武陵山 三、地理差异: 1.东部山地丘陵区,包括梵净山、雷公山以东地区。 2.北部中山峡谷区,包括大娄山以北地区。 3.中部山原丘陵盆地区,包括黔西、织金以东,黄平以西,绥阳

贵州省赫章县古达苗族彝族乡初级中学九年级物理全册 17.3 电阻的测量练习(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

?免费下载网址https://www.360docs.net/doc/dc17114541.html,/ 第3节电阻的测量 姓名__________得分__________ 1、小明同学做电学实验,通过改变滑动变阻器R3电阻的大小,依次记录的电压表和电流表的读数如下表所示 电压表读数U/V 0.60 0.70 0.80 0.90 1.00 1.10 电流表读数I/A 0.18 0.21 0.24 0.27 0.30 0.33 分析表格中实验数据,可推断小明实验时所用的电路可能是下列电路图中的() 2、有一个阻值看不清的电阻器R x,要测出它的电阻值. (1)小明按左图的电路图连接好电路,检查无误后闭合开关S,观察到电压表的示数为1.6V,电流表的 示数如图所示,则通过电阻器R x的电流为_____A,R x的电阻为____Ω. (2)实验中,为了减小误差,小明还需进行的操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上图是小虎做这个实验连接的实物图,请你指出其中的三个错误或不妥之处。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给出下列器材: A.电压为3V的电源;B.量程为3V的电压表;C.量程为15V的电压表; D.量程为0.6A的电流表;E.量程为3A的电流表; F.滑动变阻器;G.开关及导线. 现在要测量一个约为10Ω电阻R X的阻值. (1)为了提高实验准确度,应选择器材A、F、G和、(填写器材代号)。 (2)图为实验时实物连接图,其中滑动变阻器尚未接入, 请你用笔画线表示导线将它连入电路。 (3)闭合开关接通电路,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时,发现 电流表、电压表的读数都比较小,而且不随滑片的移动而发 生变化,可能的原因是把滑动变阻器的两个接线 柱接入了电路。 4、在测定标有“2.5V”字样的小灯泡电阻的实验中: A R1 A V R2 R3 S R1 A V R2 R3 S R1 A V R2 R3 S A V R1 R2 R3 S BCD C D A B P R X A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全本公示,简介:赫章县松林坡乡泥炭矿环评文件受理公示1136.doc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全本公示,简介:赫章县松林坡乡泥炭矿环评文件受理公示1136.doc

目录 前言 (1) 1 总则 (2) 1.1编制依据 (2) 1.2评价目的、原则及评价时段 (5) 1.3评价工作等级及评价范围 (6) 1.4评价标准 (10) 1.5评价工作内容及评价重点 (13) 1.6环境敏感区域及环境保护目标 (15) 2 建设项目概况及工程分析 (16) 2.1建设项目概况 (16) 2.2项目组成 (17) 2.3工程分析 (23) 2.4污染源及环境影响因素分析 (27) 3 建设项目区域环境概况 (35) 3.1区域自然环境 (35) 3.2社会经济环境 (36) 4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 (38) 4.1生态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38) 4.2建设期生态影响分析与保护措施 (50) 4.3项目开采生态环境影响评价 (50) 5 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 (62) 5.1水文地质条件 (62) 5.2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 (63) 5.3建设期地下水环境影响分析及防治措施 (68) 5.4矿山开采对地下水环境影响分析 (68)

6 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 (72) 6.1地表水环境污染源现状调查 (72) 6.2建设期环境影响分析及防治措施 (72) 6.3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 (73) 6.4运营期地表水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79) 6.5水环境污染防治措施可行性分析 (81) 7 大气环境影响评价 (83) 7.1大气污染源现状调查 (83) 7.2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 (84) 7.3施工期大气环境影响及防治措施 (85) 7.4运营期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87) 7.5大气污染防治措施可行性分析 (90) 8 声环境影响评价 (92) 8.1声环境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 (92) 8.2施工期声环境影响及防治措施 (93) 8.3运营期地面生产噪声环境影响评价 (98) 8.4声环境污染防治措施 (103) 9 固体废物环境影响分析 (106) 9.1建设期固体废物的处置 (106) 9.2运营期固体废物排放情况与处置措施分析 (107) 9.3固体废物对环境的影响分析 (109) 10闭矿期环境影响分析 (112) 10.1闭矿期生态环境影响分析及保护措施 (112) 10.2闭矿期水、气、声、固废环境影响分析及防治措施 (113)

陕西省商洛洛南县农村经济综合情况3年数据专题报告2020版

陕西省商洛洛南县农村经济综合情况3年数据专题报告2020 版

序言 商洛洛南县农村经济综合情况数据专题报告旨在运用严谨的数据分析,以更为客观、真实的角度,对商洛洛南县农村经济综合情况进行剖析和阐述。商洛洛南县农村经济综合情况数据专题报告同时围绕关键指标即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年末常用耕地面积,农用机械总动力,农用化肥施用折纯量,农用塑料薄膜使用量,粮食播种面积等,对商洛洛南县农村经济综合情况进行了全面深入的分析和总结。本报告知识产权为发布方即我公司天津旷维所有,其他方引用我方报告均需注明出处。 商洛洛南县农村经济综合情况数据专题报告可以帮助投资决策者效益最大化,是了解商洛洛南县农村经济综合情况的重要参考渠道。本报告数据来源于中国国家统计局等权威部门,数据客观、精准。

目录 第一节商洛洛南县农村经济综合情况现状 (1) 第二节商洛洛南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指标分析 (3) 一、商洛洛南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现状统计 (3) 二、全省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现状统计 (3) 三、商洛洛南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占全省农林牧渔业总产值比重统计 (3) 四、商洛洛南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017-2019)统计分析 (4) 五、商洛洛南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018-2019)变动分析 (4) 六、全省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017-2019)统计分析 (5) 七、全省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018-2019)变动分析 (5) 八、商洛洛南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同全省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018-2019)变动对比分析6 第三节商洛洛南县农林牧渔业增加值指标分析 (7) 一、商洛洛南县农林牧渔业增加值现状统计 (7) 二、全省农林牧渔业增加值现状统计分析 (7) 三、商洛洛南县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占全省农林牧渔业增加值比重统计分析 (7) 四、商洛洛南县农林牧渔业增加值(2017-2019)统计分析 (8) 五、商洛洛南县农林牧渔业增加值(2018-2019)变动分析 (8) 六、全省农林牧渔业增加值(2017-2019)统计分析 (9)

贵州省毕节市赫章县牧业增加值情况3年数据研究报告2020版

贵州省毕节市赫章县牧业增加值情况3年数据研究报告2020 版

序言 本报告全面、客观、深度分析当下毕节市赫章县牧业增加值情况现状及趋势脉络,通过专业、科学的研究方法及手段,剖析毕节市赫章县牧业增加值情况重要指标即农林牧渔业增加值,牧业增加值等,把握毕节市赫章县牧业增加值情况发展规律,前瞻未来发展态势。 毕节市赫章县牧业增加值情况研究报告数据来源于中国国家统计局等权威部门,并经过专业统计分析及清洗处理。无数据不客观,借助严谨的数据分析给与大众更深入的洞察及更精准的分析,体现完整、真实的客观事实,为公众了解毕节市赫章县牧业增加值情况提供有价值的指引,为需求者提供有意义的参考。 毕节市赫章县牧业增加值情况数据研究报告知识产权为发布方即我公司天津旷维所有,其他方引用我方报告均需注明出处。

目录 第一节毕节市赫章县牧业增加值情况现状 (1) 第二节毕节市赫章县农林牧渔业增加值指标分析 (3) 一、毕节市赫章县农林牧渔业增加值现状统计 (3) 二、全省农林牧渔业增加值现状统计 (3) 三、毕节市赫章县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占全省农林牧渔业增加值比重统计 (3) 四、毕节市赫章县农林牧渔业增加值(2017-2019)统计分析 (4) 五、毕节市赫章县农林牧渔业增加值(2018-2019)变动分析 (4) 六、全省农林牧渔业增加值(2017-2019)统计分析 (5) 七、全省农林牧渔业增加值(2018-2019)变动分析 (5) 八、毕节市赫章县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同全省农林牧渔业增加值(2018-2019)变动对比分析 (6) 第三节毕节市赫章县牧业增加值指标分析 (7) 一、毕节市赫章县牧业增加值现状统计 (7) 二、全省牧业增加值现状统计分析 (7) 三、毕节市赫章县牧业增加值占全省牧业增加值比重统计分析 (7) 四、毕节市赫章县牧业增加值(2017-2019)统计分析 (8) 五、毕节市赫章县牧业增加值(2018-2019)变动分析 (8)

贵州省毕节市赫章县普通中学数量和高中招生情况3年数据专题报告2020版

贵州省毕节市赫章县普通中学数量和高中招生情况3年数据专题报告2020版

序言 毕节市赫章县普通中学数量和高中招生情况数据专题报告旨在运用严谨的数据分析,以更为客观、真实的角度,对毕节市赫章县普通中学数量和高中招生情况进行剖析和阐述。 毕节市赫章县普通中学数量和高中招生情况数据专题报告同时围绕关键指标即普通中学总数量,普通初中学校数量,普通高中学校数量,普通中学招生总数量,普通中学高中招生数量等,对毕节市赫章县普通中学数量和高中招生情况进行了全面深入的分析和总结。本报告知识产权为发布方即我公司天津旷维所有,其他方引用我方报告均需注明出处。 毕节市赫章县普通中学数量和高中招生情况数据专题报告可以帮助投资决策者效益最大化,是了解毕节市赫章县普通中学数量和高中招生情况的重要参考渠道。报告中数据来源于中国国家统计局等权威部门,数据客观、精准。

目录 第一节毕节市赫章县普通中学数量和高中招生情况现状 (1) 第二节毕节市赫章县普通中学总数量指标分析 (3) 一、毕节市赫章县普通中学总数量现状统计 (3) 二、全省普通中学总数量现状统计 (3) 三、毕节市赫章县普通中学总数量占全省普通中学总数量比重统计 (3) 四、毕节市赫章县普通中学总数量(2017-2019)统计分析 (4) 五、毕节市赫章县普通中学总数量(2018-2019)变动分析 (4) 六、全省普通中学总数量(2017-2019)统计分析 (5) 七、全省普通中学总数量(2018-2019)变动分析 (5) 八、毕节市赫章县普通中学总数量同全省普通中学总数量(2018-2019)变动对比分析..6 第三节毕节市赫章县普通初中学校数量指标分析 (7) 一、毕节市赫章县普通初中学校数量现状统计 (7) 二、全省普通初中学校数量现状统计分析 (7) 三、毕节市赫章县普通初中学校数量占全省普通初中学校数量比重统计分析 (7) 四、毕节市赫章县普通初中学校数量(2017-2019)统计分析 (8) 五、毕节市赫章县普通初中学校数量(2018-2019)变动分析 (8) 六、全省普通初中学校数量(2017-2019)统计分析 (9)

陕西省情+地情市情

综合介绍 【位置面积】陕西省简称“陕”或“秦”,位于中国内陆腹地,地处东经105°29′-111°15′, 北纬31°42′-39°35′之间。东邻山西、河南,西连宁夏、甘肃,南抵四川、重庆、湖北,北接内蒙古,居于连接中国东、中部地区和西北、西南的重要位置。中国大地原点就在陕西省泾阳县永乐镇。全省总面积为20.58万平方公里。 【地貌】陕西地域狭长,地势南北高、中间低,有高原、山地、平原和盆地等多种地形。南北长约870公里,东西宽200至500公里。从北到南可以分为陕北高原、关中平原、秦巴山地三个地貌区。其中高原926万公顷,山地面积为741万公顷,平原面积391万公顷。主要山脉有秦岭、大巴山等。秦岭在陕西境内有许多闻名全国的峰岭,如华山、太白山、终南山、骊山。作为中国南北气候分界线的秦岭山脉横贯全省东西。秦岭以北为黄河水系,主要支流从北向南有窟野河、无定河、延河、洛河、泾河(渭河支流)、渭河等。秦岭以南属长江水系,有嘉陵江、汉江和丹江。 【气候】陕西横跨三个气候带,南北气候差异较大。陕南属北亚热带气候,关中及陕北大部属暖温带气候,陕北北部长城沿线属中温带气候。其总特点是:春暖干燥,降水较少,气温回升快而不稳定,多风沙天气;夏季炎热多

雨,间有伏旱;秋季凉爽较湿润,气温下降快;冬季寒冷干燥,气温低,雨雪稀少。全省年平均气温13.7℃,自南向北、自东向西递减:陕北7℃-12℃,关中12℃-14℃,陕南14℃-16℃。1月平均气温-11℃-3.5℃,7月平均气温是21℃-28℃,无霜期160-250天,极端最低气温是-32.7℃,极端最高气温42.8℃。年平均降水量340-1240毫米。降水南多北少,陕南为湿润区,关中为半湿润区,陕北为半干旱区。 【人口统计】 2008年末,全省常住人口为3762万人,比上年增加人口14万人,其中男性1933.9万人,占51.41%;女性人口1828.1万人,占48.59%,性别比为105.79(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全年出生人口38.64万人,出生率为10.29‰;死亡人口23.32万人,死亡率为6.21‰。城镇人口1583.8万人,占42.1%;乡村人口2178.2万人,占57.9%。人口年龄构成为0-14岁人口占17.75%,15-64岁人口占73.28%,65岁及以上人口占8.97%。 2008年人口自然增长率略有回升,自然增长率为4.08‰。 【民族分布与人口比例】据2000年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统计,陕西省共有54个民族,总人口为35365072人,其中汉族35188693人,占总人口的99.5%,少数民族为176379人,占总人口的0.5%。陕西省的少数民族分布广泛,主要分布在关中地区。关中地区的西安市、宝鸡市、咸阳市、铜川市、渭南市和杨凌示范区少数民族人口占

2017-2018学年四川省巴中市南江县七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解析版)

2017-2018学年四川省巴中市南江县七年级(下)期末数 学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30.0分) 1.在方程:3x-y=2,+=0,=1,3x2=2x+6中,一元一次方程的个数为()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2.下列各对等式,是根据等式的性质进行变形的,其中错误的是() A. B. C. D. 3.在一个n(n≥3)边形的n个外角中,钝角最多有() A. 2个 B. 3个 C. 4个 D. 5个 4.如图,把周长为10的△ABC沿BC方向平移1个单位 得到△DFE,则四边形ABFD的周长为() A. 14 B. 12 C. 10 D. 8 5.若a<b<0,则下列式子:①a+1<b+2;②>1;③a+b<ab;④<中,正确的 有()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6.如图所示,一个正方形水池的四周恰好被4个正n边形地板 砖铺满,则n等于() A. 4 B. 6 C. 8 D. 10 7.《九章算术》是我国东汉初年编订的一部数学经典著作.在它的“方程”一章里,一 次方程组是由算筹布置而成的.《九章算术》中的算筹图是竖排的,现在我们把它改为横排,如图1、图2.图中各行从左到右列出的算筹数分别表示未知数x,y的系数与相应的常数项.把图1所示的算筹图用我们现在所熟悉的方程组形式表述出 来,就是,类似地,图2所示的算筹图我们可以表述为() A. B. C. D.

8.满足下列条件的三条线段a、b、c能构成三角形的是() A. a:b::2:3 B. , C. ,, D. a:b::1:2 9.南江县出租车收费标准为:起步价3元(即行驶距离小于或等于3千米时都需要付 费3元),超过3千米以后每千米加收1.5元(不足1千米按1千米计),在南江,冉丽一次乘出租车出行时付费9元,那么冉丽所乘路程最多是()千米. A. 6 B. 7 C. 8 D. 9 10.如图,若干全等正五边形排成环状.图中所示的是前3个五边 形,要完成这一圆环还需()个五边形. A. 6 B. 7 C. 8 D. 9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30.0分) 11.将方程4x+3y=6变形成用x的代数式表示y,则y=______. 12.若x+2y=10,4x+3y=15,则x+y的值是______. 13.已知方程(m+1)x|m|+3=0是关于x的一元一次方程,则m的值是______. 14.已知是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则m+3n=______. 15.若a>b,且c为有理数,则ac2______bc2. 16.若一个多边形的每个外角都等于30°,则这个多边形的边数为______. 17.如图,∠MON内有一点P,P点关于OM的轴对称点是G,P点关于ON的轴对称 点是H,GH分别交OM、ON于A、B点,若∠MON=40°,则∠GOH=______. 18.如图,P是等边△ABC内的一点,若将△PAC绕点A逆时针 旋转到△P′AB,则∠PAP′的度数为______度. 19.将一个长方形纸条按图折叠一下,若∠1=140°,则∠2=______. 20.如图,∠MON=30°,点A1、A2、A3…在射线ON上,点B1、B2、B3…在射线OM上, △A1B1A2、△A2B2A3、△A3B3A4…均为等边三角形,从左起第1个等边三角形的边长记为a1,第2个等边三角形的边长记为a2,以此类推.若OA1=1,则a2019=______.

赫章双坪乡安山村村庄整治规划

赫章双坪乡安山村村庄整治规划 编制单位:赫章县城乡规划局 审核:周礼伦 项目负责人:刘中 编制人员:蒋荣助理工程师 舒国忠助理工程师 廖春 钱其群 黄国栋 日期:二O一一年十月

赫章县双坪乡安山村村庄整治规划 (2011-2015) 说 明 书 赫章县城乡规划局 2011年10月

赫章县双坪乡安山村村庄整治规划 赫章县城乡规划局 2011年10月

第一章总则 (5) 一、村庄整治规划背景 (5) 二、规划特点及原则 (5) 三、规划目标 (6) 四、规划依据 (6) 第二章双坪乡安山村基本情况 (7) 地理位置 (7) 二、全村基本情况 (7) 三、村社会经济发展现状 (7) 四、村建设现状 (8) 第三章现状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8) 一、主导产业 (9) 二、农民专业合作社 (9) 三、技术培训 (9) 五、特色种养业 (10) 八、农产企业 (10) 九、商品经营 (10) 十、农田建设 (10) 第五章生态庭园建设规划 (10) 一、山头绿化 (11) 二、水源净化 (11) 三、村庄绿化 (11) 四、一池三改 (11) 六、能源清洁化 (12) 七、庭院经济 (12) 第六章特色庄园建设规划 (12) 一、村庄规划 (12) 二、“黔西北民居”建设 (12) 三、道路硬化 (13) 四、综合服务设施建设 (13) 第七章文化乐园建设规划 (13) 一、文艺宣传 (13) 二、电视广播 (13) 三、信息化建设 (14) 四、文化宣传 (14) 五、农民文化娱乐 (14) 第八章和谐家园建设规划 (14) 一、平安创建 (14) 二、社会保障 (14) 三、村民自治 (15) 第九章投资估算 (15) 第十章保证措施 (16)

洛南县古树名木简介

洛南县古树简介 一、洛南概况 洛南县位于秦岭东段南麓,商洛地区东北部。东与河南省的灵宝、卢氏两县接壤;南与商州、丹凤相邻;北与潼关、华阴、华县相接;西与蓝田县毗邻。地理坐标界位于北纬33°52′00″~34°25′58″,东经109°44′10″~110°40′06″。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总面积为2830.16hm2。 地貌总特征是:南北高,中间低,山地为主,川原皆具,地势起伏较大。境内的最高点是洛源镇的草连岭,海拔2646m,最低点在王岭乡兰草河出口处,海拔670m,平均海拔为1 500m左右。。 洛南县主要属黄河流域,唯景村镇油泉、四皓镇胡河、谢湾镇芋子槽属长江流域。县境内沟长在1㎞以上的支毛沟1366条,集水面积在3 km2以上的河沟231条,枯水流量在2.64L/s以上的沟河共145条,10 km2以上的75条,50 km2以上的19条,100 km2的14条。全县平均径流量为7.436亿m3,其中黄河流域7.175亿m3,长江流域0.261 m3。过境客水1.013亿m3.年平均径流总量8.449亿m3。地下水资源为0.25亿m3,总来水量为8.699亿m3。平均降水量60%集中在七、八、九三个月,蒸发量为779.5㎜。 洛南县属暖温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区。四季分明,春季干旱多风,气温回升快;夏季炎热多雨;秋季多雨湿润,气温

下降较快;冬季寒冷少雪。年平均气温为11.1?,1月极端最低气温-18?,7月份极端最高气温37.1?.全县日平均气温≥0?的活动积温4 152.3?;日平均气温≥10?的活动积温3 453.6?.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 045.0小时,日照百分率为46%,总辐射量109.83千卡/厘米。降霜初霜日从九月三十日到十一月六日,终霜日是三月七日到五月十五日。一般降霜期170天。实际降霜55天。降霜期多在十月到翌年四月。无霜期195天。冰雹多发生在3~8月,以5~7月最多,低中山与河谷较多,阳坡多于阴坡。全县以东、西风向为主。年平均风速为1.5~2.3m/s。 洛南县土壤以黄棕壤为主。土壤理化性质及养分含量是:土壤容重1.28g/cm3,酸碱度(PH值)7.2,孔隙度51.7%,有机质1.22%,全氮0.08%,碱解氮55.6ppm,全磷0.118ppm,速效磷19.6ppm,速效钾166ppm。全县土质分为8个土类,18个亚类,31个土属,106个土种。土壤的基本状况是:有机质含量低,氮、磷比不协调,代换量(即吸收容量)低。 全县常见和珍稀树种共48科96属160多个品种。 乔木树种以油松、核桃久有盛名,是国家油松种子基地县和全国名优经济林核桃之乡。 二、古树概况 据调查,已上报14个镇共有古树71株,其中:栓皮栎9株、油松6株、核桃12株、侧柏15株、国槐8株、皂荚

2020年四川省巴中市南江县(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招聘真题试卷及答案

2020年四川省巴中市南江县(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招聘真题试卷及答案 注意事项 1、请用钢笔、圆珠笔或签字在答题卡相应位置填写姓名、准考证号,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指定位置填涂准考证号。 2、本试卷均为选择题,请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作答,在题本上作答一律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将其选出并把它的标号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下列归因因素中,属于外部而稳定因素的是()。 A、能力 B、努力 C、任务难度 D、运气 【答案】C 【解析】韦纳归因理论包括三个维度:原因源(即内外性)、稳定性和可控性维度。其中,内部的、稳定的因素包括能力、身体特征等;内部的、不稳定的因素包括努力、心情等;外部的、稳定的因素包括任务的难度、无法克服的障碍;外部的、不稳定因素包括运气、机遇等。故选C。 2、教师对学生指导、引导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 A、自动发展 B、自由发展 C、自愿发展 D、自主发展 【答案】D 【解析】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教师指导的目的是要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故选D。 3、下列哪项工作是班主任的主要任务和工作重点?() A、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 B、教育学生努力学习,完成学习任务 C、指导学生课余生活,关心学生身体健康 D、做好家长工作,争取社会有关方面的配合 【答案】A 【解析】班主任的工作包括:(1)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2)教育学生努力学习,完成教学任务;(3)指 导学生课余生活,关心学生身体健康;(4)组织学生参加劳动和其他社会活动;(5)指导本班班委会、共

青团和少先队工作;(6)做好家长工作,争取社会有关方面的配合;(7)评定学生操行。其中,对学生进 行品德教育是班主任的主要任务,也是班主任的工作重点。班级德育工作的好坏,对班级整个工作的质量、对学校整体教育工作的质量起着决定性的影响。故选A。 4、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看到的一切,对于他精神面貌的形成具有重大的意义,反映了调控优化课堂教学环境需注意()。 A、科学性原则 B、教育性原则 C、实用性原则 D、多样性原则 【答案】B 【解析】调控优化课堂教学环境需遵循教育性原则、科学性原则与实用性原则。其中教育性原则主要就是要求教学环境的一切设计、装饰和布置都必须有利于启迪学生的思想,陶冶学生的情操,激励学生向上,必须充分体现各种环境因素的正面教育意义。故选B。 5、我国义务教育可分()。 A、学前教育和初等教育两个阶段 B、初等教育和初级中等教育两个阶段 C、初级中等教育和高级中等教育两个阶段 D、学前教育、初等教育和初级中等教育三个阶段 【答案】B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规定,实施九年制义务教育,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实施初等义务教育;第二阶段,在实施初等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实施初级中等义务教育。初等教育达到义务教育法规定要求的,可直接实施初级中等义务教育。故选B。 6、师生关系最大的功能是()。 A、调节功能 B、凝固功能 C、教育功能 D、约束功能 【答案】C 【解析】教师和学生之间最基本,最主要的关系是教育关系,所以师生关系最重要的功能是教育功能。 7、教师对自己是否有能力对学生的学习活动和学习结果产生积极影响的一种主观判断,被称为教师的()。 A、教学效能感

兴发乡乡情简介

兴发乡乡情简介 赫章县兴发苗族彝族回族乡(简称兴发乡)位于赫章县东南部,东面与松林坡白族彝族苗族乡接界,南面与雉街彝族苗族乡毗邻,西面与珠市彝族乡、水塘堡彝族苗族乡山水相连,北枕白果镇、古达苗族彝族乡、威奢乡。乡政府驻地兴发村,距离县城37公里,即“撤并建”前兴发区公所驻地。赫章至松林公路从西向东横贯兴发,可达纳雍县姑开乡、水城县金盆乡,往南沿发盘公路经雉街乡可达水城县等地。 兴发乡位于东经100°48′55″,北纬26°56′50″,总面积188.9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1210亩,人均耕地0.95亩。辖16个村(丫都、中营、中寨、新营、大山、石板、兴发、民族、小海、营盘、丫口、大街、摸戛、场坝、鹰嘴、栽根),73个村民组,2007年末,总户数5291户,总人口24424人,其中农业人口4940户,22285人,占总人口数的91.24%,少数民族人口9968人,占总人口数的40.81%。兴发乡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杂居乡,居住着汉、苗、彝、回、蒙古、白、布依等9种民族,其中:苗族人口4625人,占总人口数的18.93%;彝族3611人,占总人口数的14.78%;回族1179人,占总人口数的4.82%;白族293人,占总人口数的1.20%;布依族16人,占总人口数的0.06%;川青34人,占总人口的0.12%;蔡家43人,占总人口的0.13%;蒙古族25人,占总人口数的0.90%。 兴发乡平均海拔1935米,年无霜期210天,年降雨量950

毫米。地形以山地为主,地下溶洞星罗棋布,是发育较好的喀斯特地貌,其貌自然坦荡。气候为暖温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年平均气温在12?左右,雨量充沛,自然资源丰富。 境内的大韭菜坪、大海子地势平坦,芳草萋萋,牛羊成群,牧歌悠悠。一幅幅天然的草原牧歌图,是旅游休闲的绝好胜地;位于兴松公路左侧的板桥水库水域面积260亩,蓄水700万立方米,周围群山环抱,绿树成荫,不仅调节了小区气候,而且还可以利用广阔的水域进行水产养殖和旅游开发。 境内有丰富的铁、煤、铅、锌、铜、硫等多种矿产资源,其中铅锌矿的储量最为丰富。 兴发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乡,各民族在这块土地上世代生息、繁衍,形成了特色各异的民风、民情和民俗。每逢节日,各民族群众都身着盛装,欢聚一堂,举行对歌、赛马、吹芦笙等多种多样的活动,其中苗族的“花场”、“芦笙舞”,彝族的“对歌”、“酒礼”、“铃铛舞”,回族的“古尔邦”节、“开斋”节等活动丰富多彩,在当今日益活跃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少数民族文化得到了更好的繁荣和继承。

赫章县情简介

赫章县情简介 赫章位于贵州省西北部,属典型的喀斯特岩溶山区,总面积3250平方公里,辖27个乡镇456个行政村,总人口79.87万人,农业人口74.73万人。赫章属于欠开发、欠开放、欠发达的国家级贫困县,生态环境脆弱、发展基础十分薄弱。1985年6月,新华社内参《国内动态清样》第1278期报道了赫章县河镇乡海雀村贫困状况。该报道很快引起中央领导的关注,时任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习仲勋同志作出重要批示。同年7月,时任贵州省委书记胡锦涛同志到赫章县视察调研,之后,亲自倡导并报经国务院批准建立了毕节“开发扶贫、生态建设”试验区,海雀村也因此成为毕节试验区的“发祥地”。赫章被列入中央统战部、台盟中央、深圳市福田区对口帮扶的国家新阶段扶贫开发重点县,是省委统战部、省林业厅定点帮扶的同步小康发展困难县,属于《乌蒙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中贵州的10个贫困县之一,也是全省13个发展困难县之一。赫章境内资源丰富,蕴藏着煤、铁、铅、锌等25种金属和非金属矿;煤炭储量约57亿吨,已探明储量18亿吨;铁矿石储量11亿吨,已探明储量4.2亿吨,占全省已探明储量的50%以上;已探明铅锌矿储量114万吨,居贵州之首。赫章是“中国核桃之乡”、“中国樱桃之乡”、“中国野生韭菜之乡”、全省草地生态畜

牧业重点县之一、贵州中药材主产区之一,有药用植物资源2000多种,半夏产量和品质均居全省之首。境内有天上石林、天上花海、阿西里西大草原和平山、水塘夜郎国家森林公园等景点,可乐古夜郎时期的墓葬发掘被评为2001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2010年可乐遗址被确定为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项目,“贵州屋脊”赫章韭菜坪被评为“中国十大避暑名山”。

商洛市简介

商洛市简介 商洛市位于陕西省东南部,地处秦岭东段南麓,丹江上游,以境内商山、洛水而得名。 商洛市下辖商州区、洛南县、丹凤县、商南县、山阳县、镇安县、柞水县六县一区,与豫、鄂两省接壤,两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养育着二百四十万商山儿女,素有“西安后花园”之称。 商洛历史悠久,曾是京畿长安通往东南之重要门户,是秦楚交兵,宋金鏖战的古战场,为兵家必争之地。汉刘邦因取道商洛故先于项羽而得咸阳。李自成兵败进商洛养精蓄锐,驰骋中原;五支红军进商洛,撒播了革命种子;李先念率师突围,建立了陕南革命根据地;贾平凹著书享誉文坛素有"戏剧之乡"的美称……这些都让商洛在中华民族的历史画卷中多次闪光! 商洛名胜古迹荟萃。三秦要塞武关天下闻名,武周大云寺全国独一无二,洛南花石浪猿人遗址意义重大,丹凤花庙建筑雕刻精美,四皓墓为历代文人墨客瞻仰之地。 商洛地跨长江、黄河两大流域,属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气候带,气候宜人,资源丰富,纳雄秦秀楚之神韵,呈南北文化之积淀。国家森林公园金丝峡大峡谷,被誉为“峡谷奇观,生态王国”;柞水溶洞被誉为"北国奇观,西北一绝";牛背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羚牛出没,松涛阵阵;木王原始森林公园古

树参天,枝繁叶茂;西北首漂丹江漂流急流勇进,惊险刺激……大自然的鬼斧神功,钟灵毓秀,让人美不胜收。核桃、板栗鼓起农业腾飞的双翼,地道的中药材构筑"药业兴市"的平台。商南茶叶、孝义柿饼、丹凤葡萄酒、洛南豆腐干等商洛特产,让商洛享誉八方! 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把商洛纳入了西安一小时经济圈。西康铁路、西南铁路、312国道穿境而过,正在建设的西安——合肥、西安——安康、西安——武汉三条高速公路,必将让商洛步入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快车道!

贵州省情简介

第一章贵州省情介绍 地理地貌 贵州省位于中国大西南东部,是一个山川秀丽、气候宜人、资源富集、民族众多的内陆山区省份,介于东经103°36′~109°35′、北纬24°37′~29°13′之间,东靠湖南,南邻广西,西毗云南,北连四川和重庆,东西长约595千米,南北相距约509千米。全省国土总面积17.6万平方千米,占全国总面积的1.84%,居全国第十六位。省会贵阳市距重庆长江口岸300多千米,距广西北海直距约500千米。贵州地貌属于中国西部高原山地,通称贵州高原,境内地势西高东低,向北、东、南三面倾斜,平均海拔1100米左右。贵州高原山地居多,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说。全省地貌可概括分为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三种基本类型,其中92.5%的面积为山地和丘陵。境内岩溶地貌发育非常典型,分布范围广泛,喀斯特(出露)面积10.91万平方千米,占全省国土总面积的61.9 %,且形态类型齐全,地域分异明显,构成一种特殊的岩溶生态系统,是世界喀斯特地貌发育最典型的地区之一。 气候 贵州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暖湿润,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大部分地区气温在15℃左右,月平均气温的最高值出现在7月份,最低值出现在1月份。7月平均气温一般是22℃~25℃,为典型夏凉地区。1月平均气温为3~6℃,比其他同纬度地区暖和。年均降水量在1100~1300mm之间,多集中在夏季。分布趋势是南部多于北部,东部多于西部。全省有三个多雨区和三个少雨区。三个多雨区分别位于省之西南部、东北部和东南部。其中西南部的晴隆县,年均降雨量达1588mm,是全省最多雨量中心。三个少雨区分别在威宁、赫章县和毕节一带,各少雨区的年降水量在850~1100mm之间。日照时数在1200~1400小时之间,地区分布特点是西多东少,年日照时数比同纬度的我国东部地区少三分之一以上,是全国日照最少的地区之一。年相对湿度高达82%,而且不同季节之间的变幅较小,各地湿度值之大以及年内变幅之平稳,是同纬度的我国东部平原地区所少见,气候特点在垂直方向差异较大,立体气候明显,“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 人口和民族 2004年末,贵州总人口3903.70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3.003%。在全省总人口中,市镇人口占24%;乡村人口占76%;农业人口约占85%;非农业人口约占15%。贵州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全省有49个民族成份,少数民族成份个数仅次于云南和新疆,居全国第三位。世居少数民族有苗族、布依族、侗族、土家族、彝族、仡佬族、水族、回族、白族、瑶族、壮族、毛南族、蒙古族、仫佬族、羌族、满族等16个。人口超过10万人的少数民族有9个:苗族、布依族、侗族、土家族、彝族、仡佬族、水族、回族和白族。少数民族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38.1%。其中苗族人口占全国苗族人口的49.8%,布依族人口占全国布依族总人口的97.3%,侗族人口占全国侗族总人口的55.7%,水族人口占全国水族总人口的93.2%。贵州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国少数民族人口数的比重为12.4%。 行政区划 全省现辖贵阳、六盘水、遵义、安顺4个地级市和黔东南、黔西南、黔南3个自治州以及毕节、铜仁2个地区,共有56个县、 11个自治县、9个县级市、10个市辖区、2个特区和697个镇、760个乡(其中含253 个民族乡)、82个街道办事处。省会为贵阳市。

贵州省毕节市金沙县情况介绍

金沙县简介 毕节市2011年底全市辖2区7县,255个乡、镇、办事处,135个社区(居民委员会),3603个村民委员会。 金沙,位于贵州省西北部,毕节市东部,东邻遵义,南毗贵阳,北接成渝,地处黔中经济区、成渝经济圈、泛珠三角经济圈,是贵州省经济强县、中国西部百强县、中国最具投资潜力特色示范县之一。全县总面积2528平方公里,辖26个乡镇、244个村(社区),有汉、苗、彝等15个民族,总人口67万。(2010年未,毕节地区总人口833.89万人),GDP在毕节市仅次于七星关区,财政收入位列全市第一。金沙县是西部百强县。是贵州省首批建设的20个经济强县之一。 2012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130.15亿元,同比增长17.6%;完成财政总收入41.92亿元,同比增长38.94%;地方财政收入25.36亿元,同比增长53.7%;税收收入27.77亿元,同比增长27.91%;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1.96亿元,同比增长38.76%;固定资产投资178.72亿元,同比增长56.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57.43亿元,同比增长34.37%;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125.15亿,同比增长51.11%;金融机构存款余额80亿元,同比增长13.17%;金融机构贷款余额48. 39亿元,同比增长6.1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800元,同比增长21.29%;农民人均纯收入5720元,同比增长16.5%。 2013年1-6月,全县实现生产总值71.45亿元,同比增长16%;完成财政总收入28.25亿元,同比增长22.9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895元,同比增长15.67%;农村居民人均期内现金收入3308元,同比增长13.5%。 毕节市、县经济状况 综合 初步核算,2012年全市生产总值为877.9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5.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160.07亿元,比上年增长8.6%;第二产业增加值为405.97亿元,比上年增长17.1%,其中工业增加值348.06亿元,比上年增长16.4%;第三产业增加值为311.92亿元,比上年增长16.0%。产业结构比为18.23:46.24:35.53。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为13461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