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工程学第一篇重点

环境工程学第一篇重点
环境工程学第一篇重点

一、名词解释题

1.BOD :水中有机污染物被好氧微生物分解时所需的氧量。

2. COD : 用化学氧化剂氧化水中有机污染物时所消耗的氧化剂量。

3. 泥龄: 即微生物平均停留时间,是指反应系统内的微生物全部更新一次所需要的时间,工程上是指反应系统内微生物总量与每日排出的剩余微生物量的比值。

4. 好氧硝化: 在好氧条件下,将+

4NH 转化成2NO -和3NO -的过程。

5. 反硝化: 在无氧条件下,反硝化菌将硝酸盐氮和亚硝酸盐氮还原为氮气的过程。

6. 污泥投配率: 日投入污泥与池容积比重。

7. 土地处理: 在人工调控下,微生物,土地,植物形成生态系统净化污水的处理方法。

8. 折点加氯: 折点加氯法是一种化学除氮的方法,在含氨氮的水中加氯时, +-22Cl H O HOCl+H Cl ++

422

422

4222223533NH HOCl NH Cl H H O NH HOCl NHCl H H O NH HOCl N H Cl H O ++++++-+++++++↑+++

加氯曲线中出现两个折点,加氯脱氯时采用的加氯量应以折点相应的加氯量为准,通过适当控制,可完全去除水中氯气。

9. 氧垂曲线: 在水体受到污染后的自净过程中,水体中溶解氧浓度可随着水中耗氧有机物降解耗氧和大气中复氧双重因素变化,反映水中溶解氧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被称为氧垂曲线。

10. 混凝和澄清: 由压缩双电层作用,吸附架桥作用和网捕作用产生的微粒凝结现象-----凝聚和絮凝总称为混凝。

11. 生化反应速度: 生化反应中单位时间里底物的减少量,最终产物的增加量或细胞的增加量。

12. AB 法: 由以吸附作用为主的A 段和以生物降解作用为主的B 段组成的污水处理工艺。

13. A/A/O 法: 在原来A/O 工艺的基础上,嵌入一个缺氧池,并将好氧池中的混合液回流到缺氧池中,达到反硝化脱氮的目的,这样厌氧-缺氧-好氧相串联的系统能同时除磷脱氮,简称A 2/O 法。

14. 污泥容积指数(SVI ):曝气池出口处混合液经过30min 静置沉淀后,每千克干污

泥所形成的沉淀污泥所占的容积。

15. 污泥回流比: 污泥回流量与曝气池进水量的比值。

16. 自由沉淀: 水中悬浮固体浓度不高,沉淀过程悬浮固体之间互不干扰,颗粒各自单独进行沉淀,颗粒轨迹呈直线,整个沉淀过程中,颗粒物理性质不发生变化,这种沉淀叫做自由沉淀。

17. 絮凝沉淀: 水中悬浮颗粒浓度不高,但沉淀过程中悬浮颗粒之间有互相絮凝作用,颗粒因相互聚集增大而加快沉降,沉淀的轨迹呈曲线. 颗粒的物理性质也是变化的。

18. 区域沉淀: 悬浮颗粒浓度较高,颗粒的沉降受到周围其它颗粒影响,颗粒间相对位置保持不变,形成一个整体共同下沉. 与澄清水之间有清晰的泥水界面。

19. 压缩沉淀: 在高浓度悬浮颗粒的沉降过程中,颗粒相互之间已挤成团块结构,互相接触,互相支承,下层颗粒间的水在上层颗粒的重力作用下被挤出,使污泥得到浓缩。

20. 好氧呼吸: 好氧呼吸是营养物质进入好氧微细胞后,通过一系列氧化还原反应获得能量的过程。

21. 厌氧呼吸: 厌氧呼吸是在无分子氧的情况下进行的生物氧化,厌氧微生物只有脱氢酶系统,没有氧化酶系统,呼吸过程中,第五中的氢被脱氢酶活化,从底物中脱下来的氢经辅酶传递给除氢以外的有机物或无机物,使其还原。

22. 无氧呼吸: 是指以无机氧化物,如22324232,,,,NO NO SO S O CO ----等代替分子氧,作为

最终受氢体的生物氧化作用。

23. 污泥负荷: 曝气池内单位重量的活性污泥在单位时间内承受的有机质的数量。

24. 容积负荷: 单位有效曝气体积在单位时间内承受的有机质数量。

25. 厌氧生物处理: 在厌氧条件下,由多种微生物共同作用,利用厌氧微生物将污水或污泥中的有机物分解并生成甲烷和二氧化碳等最终产物的过程。

26. 表面水力负荷: 沉淀池单位时间内单位面积承受的水量。

27. 好氧生物处理: 利用好氧微生物在有氧条件下将污水中复杂的有机物降解,并用释放出来的能量来完成微生物本身的繁殖和运动等功能的方法。

28. 污泥含水率: 污泥中所含水分与污泥总质量之比的百分数。

29. 污泥好氧消化: 在不投加有机物的条件下,对污泥进行长时间的曝气,使污泥中的微生物处于内源呼吸阶段进行自身氧化。

30. 污泥消化: 利用微生物的代谢作用,使污泥中的有机质稳定化。

二、简答题

1. 简答:什么是污泥龄,为什么说可以通过控制排泥来控制活性法污水处理厂的运行?

微生物代谢有机物的同时自身得到增殖,剩余污泥排放量等于新增污泥量,用新增污泥量替换原有系统中所有污泥所需要的时间称为泥龄,如果排放的剩余污泥量少,使系统的泥龄过长,会造成系统去除单位有机物的氧消耗量增加,即能耗升高,二沉池出水的悬浮物含量升高,出水水质变差,如果过量排放剩余污泥,使系统的泥龄过短,活性污泥吸附的有机物后来不及氧化,二沉池出水中有机物含量增大,活性污泥吸附的有机物后来不及氧化,二沉池出水中有机物含量增大,出水的水质也会变差。如果使泥龄小于临界值,即从系统中排出的污泥量大于其增殖量,系统的处理效果会急剧变差。

2. 简述生物滤池构造上分为哪几部分?对滤料有何要求?

典型的生物滤池由滤床,布水设备和排水系统三部分组成。要求滤料有以下特性:①能为微生物的栖息提供较大的比表面积;②能使废水以液膜状均匀分布于其表面;③有足够的孔隙率保证滤池通风良好,并使脱落的生物膜能随水流通过孔隙流到池底;④适合于生物膜的形成和黏附,且既不被微生物分解,有不抑制微生物的生长;⑤具有良好的机械强度,不易变形和破碎。

3. 试述厌氧生物处理法的基本原理?怎样提高厌氧生物处理的效能?

厌氧生物处理就是在厌氧条件下,由多种微生物共同作用,利用厌氧微生物将污水或污泥中的有机物分解并生成甲烷和二氧化碳等最终产物。要提高厌氧生物处理的效能应该控制PH 值在6. 8-7. 2之间。控制温度在3538C C ??-或5255C C ??-。

4. 叙述AO 法的脱氮机理,画出AO 法的工艺流程图。

A/O 法脱氮是在常规的好氧活性污泥法处理系统前增加一段缺氧生物处理过程。在好氧段,好氧微生物氧化分解污水中的BOD 5,同时进行硝化。有机氮和氨氮在好

氧段转化为消化氮并回流到缺氧段,其中的反硝化细菌利用氧化态氮和污水中的有机碳进行反硝化反应,使化合态氮变为分子态氮,获得同时去碳和脱氮的效果。

5. 活性污泥法有效运行的基本条件有哪些?

?污水中含有足够的胶体状和溶解性易生物降解的有机物,作为活性污泥中微生物的营养物质。

?曝气池混合液中有足够的溶解氧。

?活性污泥在曝气池内呈悬浮状态,能够与污水充分接触。

?连续回流活性污泥,及时排除剩余污泥,使曝气池混合液中活性污泥保持一定浓度。

?污水中有毒害作用的物质的含量在一定浓度范围内,部队微生物的正常生长繁殖形成威胁。

6. 试叙述好氧生物处理与厌氧生物处理的基本区别及各自的适用场合。

厌氧生物处理是在厌氧条件下,由多种微生物共同作用,利用厌氧微生物将污水或污泥中的有机物分解并生成甲烷和二氧化碳等最终产物的过程。好氧生物处理则是利用好氧微生物在有氧条件下将污水中复杂的有机物降解,并用释放出来的能量来完成微生物本身的繁殖和运动等功能的方法。好氧生物处理由于去除率高,一般都作为最终处理,厌氧生物处理适合处理高浓度废水,对高浓度废水几乎不需要稀释,由于出水BOD5值偏高,因此,厌氧生物处理一般作为预处理。

7. 简述沉淀的基本类型,以及各自的适用场合。

自由沉淀水中悬浮固体浓度不高,沉淀过程悬浮固体之间互不干扰,颗粒各自单独进行沉淀,颗粒轨迹呈直线,整个沉淀过程中,颗粒物理性质不发生变化,这种沉淀叫做自由沉淀。颗粒在沉砂池中的沉淀是自由沉淀

絮凝沉淀水中悬浮颗粒浓度不高,但沉淀过程中悬浮颗粒之间有互相絮凝作用,颗粒因相互聚集增大而加快沉降,沉淀的轨迹呈曲线. 颗粒的物理性质也是变化的. 化学混凝沉淀属于絮凝沉淀

区域沉淀悬浮颗粒浓度较高,颗粒的沉降受到周围其它颗粒影响,颗粒间相对位置保

持不变,形成一个整体共同下沉. 与澄清水之间有清晰的泥水界面。二沉池与污泥浓缩池中的沉淀属于区域沉淀

压缩沉淀在高浓度悬浮颗粒的沉降过程中,颗粒相互之间已挤成团块结构,互相接触,互相支承,下层颗粒间的水在上层颗粒的重力作用下被挤出,使污泥得到浓缩. 二沉池污泥斗的浓缩过程以及在浓缩池中污泥的浓缩过程存在压缩沉淀

8. 试以兼性塘为例说明稳定塘降解污染物的机理。

兼性塘水深较大,通常由上层好氧区,中层兼性区和底部厌氧区组成。在上层的好氧区,藻类的光合作用和大气复氧作用使其有较高的溶解氧,由好氧微生物起净化污水作用,中层溶解氧逐渐减少,由兼性微生物起净化作用,下层塘水无溶解氧,沉淀污泥在塘底进行厌氧分解。

9. 什么是曝气?曝气的作用有哪些?

为了活性污泥法的正常运行,将空气中的氧强制溶解到混合液中的过程称为曝气。曝气的作用有:

?产生并维持空气有效的与水接触,在生物氧化作用不断消耗氧气的情况下保持水中一定的溶解氧浓度。

?在曝气区产生足够的搅拌混合作用,促使水的循环流动,实现活性污泥与废水的充分接触混合。

?维持混合液具有一定的运动速度,使活性污泥在混合液中始终保持悬浮状态。

10. 试以简图表示污泥中水分存在的形式,在污泥处理过程中各是通过哪些途径去除的?

游离水70%左右借助外力

毛细水20%左右物理方法

内部水10%左右只有干化(不完全)

11. 常用的沉淀池类型有哪些?各自得优缺点和适用条件是什么?

12. 简述离心分离的机理。为什么有些难以沉淀的悬浮物可用离心法从水中去除? 离心分离处理废水是利用快速旋转所产生的离心力使废水中的悬浮颗粒从废水中分离出去的处理方法。当含有悬浮颗粒的废水快速旋转运动时,质量大的固体颗粒被甩到外围,质量小的留在内圈,从而实现废水与悬浮颗粒的分离。

13. 沉淀法与上浮法的根本区别及适用对象?试述四种类型的沉淀特性对沉淀池设计的主要影响(池深,池型,设计方案,停留时间)。

沉淀法师水处理中最基本的方法之一,它是利用水中悬浮颗粒的可沉降性能,在重力作用下产生下沉作用,以达到固液分离的一种过程。浮上法用于那些颗粒密度接近或小于水的细小颗粒的分离。将空气以微小气泡形式通入水中,使微小气泡与在水中悬浮的颗粒粘附,形成水-气-颗粒三相混合体系,颗粒粘附上气泡后,密度小于水即浮上水面,从水中分离出去,形成浮渣层。

14. 请写出米—门方程式,并说明该方程式及各个符号的意义。

max max max v=:s s m s m s

v v K K v ρρρρν=++--式中酶反应速度

最大酶反应速度

s m K ρ--底物浓度米氏常数

15. 简述污水中的氮在生物处理中的转化过程

污水生物处理脱氮主要是靠一些专门细菌实现氮形式的转化,含氮有机化合物在微生物的作用下,首先分解转化为氨态氮43NH NH +

或,这一过程称为“氨化反应”。硝

化菌把氨氮转化为硝酸盐,这一过程成为“硝化反应”;反硝化细菌把硝酸盐转化为氮气,这一过程称为“反硝化反应”。含氮有机化合物最终转化为无害得氮气,从污水中去除。

16. 与好氧生物处理相比,哪些因素对厌氧生物处理的影响更大?如何提高厌氧生物处理的效率?

与好氧生物处理相比,厌氧微生物对温度,PH 等环境因素的变化更为敏感

17. 在混凝中,水力搅拌和机械搅拌促使颗粒相互碰撞聚结的原理有什么不同?如果整个混凝过程均采用同一种搅拌速度为什么不能很好的发挥混凝作用?

水力搅拌是利用水流断面上流速分布不均匀所造成的速度梯度,促进颗粒相互碰撞进行絮凝,机械搅拌则是利用机械设备的转动进行强烈搅拌。

18. 反渗透与超滤用于水处理的原理是什么?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

反渗透是借助压力促使水分子反向渗透,以浓缩溶液或废水。超滤法与反渗透法相似,但是超滤的过程并不是单纯的机械截留,物理筛分,而是存在着一下三种作用:①溶质在膜表面和微孔孔壁上发生吸附②溶质的粒径大小与膜孔径相仿,溶质嵌在孔中,引起阻塞③溶质的粒径大于膜孔径,溶质在膜表面被机械截留,实现筛分。

19. 根据双膜理论推导氧的转移速率公式,并说明影响氧转移速率的主要因素。

在废水生物处理的系统中,氧是难溶的气体,它的传递速率通常正比于溶液中的饱和浓度差。()g sO O dm K A dt ρρ=- 式中:g sO O ;K A dm dt ρρ----气体传递速率气体扩散系数;

-气体扩散通过的面积气体在溶液中的饱和浓度气体在溶液中的浓度 而,:()O O g sO O d A dm Vd K dt

V ρρρρ==-则前式可改写成为 通常g A K V

项用K La 来代替,该系数反应了传递气体的扩散性能和曝气的混合条件等因素,对一定气体来讲,混合越强,紊动越剧烈,则气体的传递速率越大。

20. 以简图表示生物滤池的构造,并说明其各部分的功能及设计时要注意的主要问题。

生物滤池由滤床,布水设备和排水系统三部分组成

21. 城市污水厂的污泥为什么要进行消化处理?消化处理的方法有几种,各适用于

什么场合?它们有哪些区别?

污泥消化是利用微生物的代谢作用,使污泥中的有机物质稳定化。主要有好氧消化法,氯化氧化法,石灰稳定法和热处理法。好氧消化法在曝气池中进行,依靠有机物的好氧代谢和内源代谢稳定污泥中的有机组成。氯气氧化法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向污泥中投加足量石灰,使污泥的PH高于12,抑制微生物的生长。热处理法即可杀死微生物借以稳定污泥,还能破坏泥粒间的胶状性能,改善污泥的脱水性能。厌氧消化包括水解,酸化,产乙酸,产甲烷等过程。

22. 曝气池在好氧活性污泥法中的作用是什么?

好氧活性污泥法对废水中溶解性和胶体状的有机物去除就是在曝气池内完成的,通过机械,鼓风等曝气形式向曝气混合液通入氧,混合液中通入氧,混合液中的微生物在有溶解氧的情况下,对进水中的有机物进行氧化分解,使之无机化。

23. 试述由传统厌氧法发展出分段厌氧处理法的原理。

分段厌氧处理法是根据消化可分阶段进行的事实,将传统厌氧消化的水解酸化过程和甲烷化过程分开在两个反应器中进行,以使两类微生物都能在各自的最适条件下生长繁殖。第一阶段的功能是:水解和液化固态有机物为有机酸;缓冲和稀释符合冲击与有害物质,并将截留难降解的固态物质。第二阶段的功能是:保持严格的厌氧条件和PH值,以利于厌氧菌的生长;降解,稳定有机物,产生含甲烷较多的消化气,并截留悬浮固体,以改善出水水质。

24. 试述完全混合活性污泥法有哪些优缺点?

优点:①污泥回流比大,对冲击负荷的缓冲作用也较大,因而对冲击负荷适应能力较强,适于处理高浓度的有机污水。②曝气池内各个部位的需氧量相同,能最大限度地节约动力消耗,表面曝气机动力效率较高。③可使曝气池与沉淀池合建,不用单独设置污泥回流系统,易于管理。

缺点:①连续进出水的条件下,容易产生短流,影响出水水质。②与传统活性污泥法相比,出水水质较差,且不稳定。③合建池构造复杂,运行方式复杂。

25. 试述生物滤池高度的选择对生物滤池设计有哪些影响?

污水首先进入填料层的上部,这个部位填料上的生物膜中微生物营养物质充分,因而微生物繁殖速度较快,种类以细菌为主,因此此处生物膜量大,对有机物的去除量也较大。随着填料层深度的增加,污水中有机物的含量减少,生物膜量也减少,高级的原生动物和后生动物等微生物种类在生物膜中逐渐增多,对有机物的去除量却逐渐降低。因此,生物滤池中有机物的去除效果随填料层深度增加而提高,但去除率却逐渐降低,在达到一定深度时,处理效率就难以有大的提高。

滤床的高度同滤料的密度也有密切关系,一方面由于孔隙率低,滤床过高会影响通风;另一方面由于太重,过高将会影响排水系统和滤池基础的结构。

26. 试述由三段生物脱氮工艺发展出Bardenpho生物脱氮工艺的原理

三段生物脱氮工艺是将有机物氧化,硝化及反硝化段独立开来,每一部份都有其自己的沉淀池和各自独立的污泥回流系统。使除碳,硝化和反硝化在各自的反应器中进行,并分别控制在适宜的条件下运行。Bardenpho生物脱氮工艺取消了三段脱氮工艺的中间沉淀池,该工艺设置了两个缺氧段,第一段利用原水中的有机物为碳源和第一好氧池中回流的含有硝态氮的混合液进行反硝化反应,第二阶段的反硝化反应器中利用内源呼吸碳源进行反硝化,最后的曝气池用于吹脱废水中的氮气,提高污泥的沉降性能,防止在二沉池发生污泥上浮现象。

27. 试述在污泥消化中搅拌的作用。

通过搅拌,使底部的污泥(包括水分)翻动到上部,这样,由于压力降低,原有大多数有害的溶解气体可被释放逸出;其次,由于搅拌时产生的振动也可使得污泥颗粒周围原先附着的小气泡被分离脱出。此外,微生物对温度和PH值的变化也非常敏感,通过搅拌还能使这些环境因素在反应器内保持均匀。

28. 厌氧生物处理的基本原理是什么?与好氧生物处理法相比,厌氧生物处理的优点体现在哪里?

在厌氧条件下,由多种微生物共同作用,利用厌氧微生物将污水或污泥中的有机物分解并生成甲烷和二氧化碳等最终产物的过程。

与好氧生物处理相比,厌氧生物处理的有机负荷是好氧工艺的5-10倍,而合成的生物量仅为好氧工艺的5%-20%,而剩余污泥产量要少得多。厌氧微生物对营养物质的需要量较少,仅为好氧工艺的5%-20%,而且厌氧微生物的活性比好氧微生物要好维持的多。

29. 简述生物法除磷的机理。

生物法除磷是利用微生物在好氧条件下对污水中溶解性磷酸盐的过量吸收作用,然后沉淀分离而除磷。含有过量磷的污泥部分以剩余污泥形式排出系统,大部分和污水一起进入厌氧状态,此时污水中的有机物在厌氧发酵产酸菌的作用下转化为乙酸苷;而活性污泥中的聚磷酸在厌氧的不利状态下,将体内积聚的磷酸分解,分解产生的能量部分供聚磷酸生存,另一部分能量供聚磷菌主动吸收乙酸苷转化为PHB形态储藏于体内。

30. 污水中所含污染物的物理性指标有哪些?

温度色度嗅和味固体物质

四、综合题

1. 在水处理工艺中,水中杂质分离常用下面的物理化学方法,使用最简单的一句话或几个字表示去除水中杂质的原理及影响去除效果的决定因素。

①金属筛网隔滤②颗粒滤料接触过滤③超滤④沉淀和气浮⑤化学氧化⑥活性炭吸附⑦离子交换⑧吸收,吹脱⑨水的混凝⑩生物氧化。

2. 废水处理工艺中有哪几种固液分离技术?扼要叙述各种技术实现固液分离的基本原理。

(1)沉淀法:沉淀法师水处理中最基本的方法之一,它是利用水中悬浮颗粒的可沉降性能,在重力作用下产生下沉作用,以达到固液分离的一种过程。

浮上法浮上法用于那些颗粒密度接近或小于水的细小颗粒的分离。将空气以微小气泡形式通入水中,使微小气泡与在水中悬浮的颗粒粘附,形成水-气-颗粒三相混合体系,颗粒粘附上气泡后,密度小于水即浮上水面,从水中分离出去,形成浮渣层。混凝法混凝法是由压缩双电层作用,吸附架桥作用和网捕作用产生的微粒凝结现象

-----凝聚和絮凝。

(2)离心法:离心分离处理废水是利用快速旋转所产生的离心力是废水中的悬浮颗粒从废水中分离出去的处理方法。当含有悬浮颗粒的废水快速旋转运动时,质量大的固体颗粒被甩到外围,质量小的留在内圈,从而实现废水与悬浮颗粒的分离。

3. 什么是废水的一级处理,二级处理和深度处理?其各自的作用分别是什么?

一级处理、二级处理、三级处理,是目前城市污水及工业废水根据不同需要而采用污水处理方法。

一级处理也叫预处理,是通过沉淀、浮选、过滤等物理方法去除污水中的悬浮状固体物质,或通过凝聚、氧化、中和等化学方法,使污水中的强酸、强碱和过浓的有毒物质,得到初步净化,为二级处理提供适宜的水质条件。二级处理是在一级处理的基础上,利用生物化学作用,对污水进行进一步的处理。三级处理也叫深度处理,三级处理根据进水水质,采用相应处理方法,如凝集沉淀、活性碳过滤、逆渗透、离子交换和电渗析等。废水经深度处理后可达到工业用水或城市用水所要求的水质标准。污水深度处理(sewage depth processing)是指城市污水或工业废水经一级、二级处理后,为了达到一定的回用水标准使污水作为水资源回用于生产或生活的进一步水处理过程。针对污水(废水)的原水水质和处理后的水质要求可进一步采用三级处理或多级处理工艺。常用于去除水中的微量COD和BOD有机污染物质,SS及氮、磷高浓度营养物质及盐类。深度处理的方法有:絮凝沉淀法、砂滤法、活性炭法、臭氧氧化法、膜分离法、离子交换法、电解处理、湿式氧化法、蒸发浓缩法等物理化学方法与生物脱氮、脱磷法等。深度处理方法费用昂贵,管理较复杂,除了每吨水的费用约为一级处理费用的4-5倍以上。

《环境化学实验》指导书(环科+环工)16学时

实验一不同水域水碱度的分析 实验项目性质:设计性实验 所属课程名称:环境化学及实验 实验计划学时: 4学时 水的碱度是指水中所含能与强酸定量作用的物质总量。 水中碱度的来源是多种多样的。地表水的碱度,基本上是碳酸盐、重碳酸盐及氢氧化物含量的函数,所以总碱度被当作这些成分浓度的总和。当水中含有硼酸盐、磷酸盐或硅酸盐等时,则总碱度的测定值也包含它们所起的作用。废水及其他复杂体系的水体中,还含有有机碱类、金属水解性盐类等,均为碱度组成成分。在这些情况下,碱度就成为一种水的综合性特征指标,代表能被强酸滴定的物质的总和。 碱度的测定值因使用的终点pH值不同而有很大的差异,只有当试样中的化学成分已知时,才能解释为具体的物质。对于天然水和未污染的地表水,可直接用酸滴定至pH为8.3时消耗的量,为酚酞碱度。以酸滴定至pH为4.4-4.5时消耗的量,为甲基橙碱度。通过计算,可以求出相应的碳酸盐、重碳酸盐和氢氧根离子的含量;对于废水、污水,则由于组分复杂,这种计算无实际意义,往往需要根据水中物质的组分确定其与酸作用达到终点时的pH值。然后,用酸滴定以便获得分析者感兴趣的参数,并做出解释。 1.方法的选择 用标准酸滴定水中碱度是各种方法的基础。有两种常用的方法,即酸碱指示剂滴定法和电位滴定法。电位滴定法根据电位滴定曲线在终点时的突跃,确定特定pH值下的碱度,他不受水样浊度、色度的影响,适用范围较广。用指示剂判断滴定终点的方法简便快速、适用于控制性试验及例行分析。二法均可根据需要和条件选用。 2.样品保存 样品采集后应在4℃保存,分析前不应打开瓶塞,不能过滤、稀释或浓缩。样品应用于采集后的当天进行分析,特别是当样品中含有可水解盐类或含有可氧化态阳离子时,应及时分析。 实验目的: 1.了解不同水域水碱度的意义

环境工程学B大气污染工程课程设计讲解

大型作业报告 班级:12级机械设计与制造(环保设备) 姓名: 学号: 完成时间: 2013年12月30日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 设计题目: 某冶炼厂工艺设备每小时产生3000(3200)Nm 3的含尘烟气,烟气含尘浓度85(90)g/Nm 3,烟气进口温度为250℃,除尘器内平均静压P s = -340 Pa ,试设计一台双筒CLT/A 型旋风除尘器作为除尘系统的第一级除尘设备。 设计参数: 烟气密度:3/293.1Nm kg g =ρ 烟气粘度:26/10849.1m s kg ??=-μ 粉尘密度:3/2160Nm kg p =ρ 旋风除尘器进口粉尘的粒径分布 平均粒径 )(m d p μ 1.5 3.5 5 10 15 22 28 36 44 粒径分布 (%)D ? 3.5 6 15 17 24 16 11 5 2.5

前言 除尘器是控制尘粒污染的有效措施,也是研究应用较早的一项技术。但在尘粒初始量增加,排放量进一步严格的情况下,企业必须重新计划自己的操作条件和排放控制系统,开发或应用更高效的除尘器,以满足现行法规的要求。所以本设计要求完成一台CLT/A型旋风除尘器作为除尘系统的第一级除尘设备的设计。 旋风除尘器是除尘装置的一类。除沉机理是使含尘气流作旋转运动,借助于离心力降尘粒从气流中分离并捕集于器壁,再借助重力作用使尘粒落入灰斗。旋风除尘器结构简单,易于制造、安装和维护管理,设备投资和操作费用都较低,已广泛用来从气流中分离固体和液体粒子,或从液体中分离固体粒子。在普通操作条件下,作用于粒子上的离心力是重力的5~2500倍,所以旋风除尘器的效率显著高于重力沉降室。在机械式除尘器中,旋风式除尘器是效率最高的一种。它适用于非黏性及非纤维性粉尘的去除,大多用来去除5μm以上的粒子,并联的多管旋风除尘器装置对3μm的粒子也具有80~85%的除尘效率。因此,它属于中效除尘器,且可用于高温烟气的净化,是应用广泛的一种除尘器,多应用于锅炉烟气除尘、多级除尘及预除尘。 旋风除尘器在我国应用还不是很广泛,但是随着工业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和对环境质量要求的提高,旋风除尘器必将有越来越重要的应用,而管式以其显著的优点将会在除尘器的未来发展中显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可从发达国家除尘器发展的过程中得到证明;另一方面,开发新型除尘装置也是大势所趋。基于我国的特殊国庆,这个过程可能还需要较长的一段时间,但无论如何,由中小型,低效除尘设备向大型高效除尘设备发展是一个必然的趋势。

环境工程学课后答案

环境工程学(第二版)课后答案绪论环境工程学的发展和内容 第一章水质与水体自净 第二章水的物理化学处理方法 第三章水的生物化学处理方法 第五章大气质量与大气污染 第六章颗粒污染物控制 第七章气态污染物控制 第八章污染物的稀释法控制 绪论环境工程学的发展和内容 0-1名词解释: 环境: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地、野生生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 环境问题:全球环境或区域环境中出现的不利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现象,均概括为环境问题。 环境污染:由于自然或人为(生产、生活)原因,往原先处于正常状况的环境中附加了物质、能量或生物体,

其数量或强度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使环境质量变差,并对人或其它生物的健康或环境中某些有价值物质产生了有害影响的现象。 污染物质:引起环境污染的物质即为污染物质。 公害:由人为原因引起化学污染物滋事而产生的突发事件通常称为公害。 环境科学:研究人类环境质量及其保护的和改善的科学,其主要任务是研究在人类活动的影响下环境质量的变化规律和环境变化对人类生存的影响,以及改善环境质量的理论、技术和方法。 0-2 试分析人类与环境的关系。 “环境”一词是相对于人类而言的,即指的是人类的环境。人类与其环境之间是一个有着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依存关系的对立统一体。人类从周围环境中获得赖以生存、发展的空间和条件,同时其生产和生活活动作用于环境,又会对环境产生影响,引起环境质量的变化;反过来,污染了的或受损害的环境也对人类的身心健康和经济发展等造成不利影响。 0-3试讨论我国的环境和污染问题 0-4什么是环境工程学?他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关系怎样? 环境工程学应用环境科学、工程学和其它有关学科的理论和方法,研究保护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控制和防治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以改善环境质量,使人们得以健康、舒适地生存与发展的学科。 环境工程学是环境科学的一个分支,又是工程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脱胎于土木工程、卫生工程、化学工程。机械工程等母系学科,又融入了其他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有关原理和方法。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 讲义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讲义 本课程是环境学院各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课;与另一门课《环境微生物学实验》相结合,构成一个完 整的体系;本课程强调每个学生要动手,通过实验,加深对讲课内容的理解和记忆;本课程内容分两大部分:一是微生物学的基础知识;二是微生物学在环境领域中的应用。 绪论 主要内容: 环境微生物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研究对象研究任务微生物学概述微生物的定义微生物的特点原核微生物与真核微生物微生物的命名与分类第一节环境工程微生物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一、环境微生物学的研究对象定义:环境微生物学是研究与环境领域(包括环境工程、给水排水工程)有关的微生物及其生命活动 规律。?其内容包括:微生物个体形态、群体形态;细胞结构功能、生理特性、生长繁殖、遗传变异 等;微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尤其是微生物与污染环境之间的关系);微生物对物质的转化分解作用(特 别是应用微生物来处理各种污染物质,如废水、废气和固体废弃物)。二、环境工程微生物学的研究任务 总的归纳起来有两大方面的任务: (1)防止或消除有害微生物 (2)充分利用有益的微生物资源 三、微生物在环境污染治理(水处理)中的应用

1)在环境监测方面(水污染的监测) 利用在环境中生存的生物的种类、数量、活性等特征,来判断环境状况的好坏。这些生物称为指示生 物。 生物监测的优缺点: 生物监测的主要优越性: (a)长期性——汇集了生物在整个生活时期中环境因素改变的情况,可以反映 当地的环境变化; (b)综合性——能反映环境诸因子、多成分对生物有机体综合作用的结果; (c)直观性——直接把污染物与其毒性联系起来; (d)灵敏性——有时甚至具有比精密仪器更高的灵敏性,有助于提早发现环境 污染。生物监测的主要缺点: (a)定量化程度不够; (b)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和经验。 2)在环境治理方面 包括水、大气、固体废弃物处理方面其中特别在水处理方面,有着大量成功应用的例子。 第二节微生物概述一、微生物的定义 微生物是指所有形体微小,用肉眼无法看到,须借助于显微镜才能看见的,单细胞或个体结构简单的 多细胞,或无细胞结构的低等生物的统称。 Too small to be seen with naked eyes 二、微生物的特点

《环境工程学》课程作业及答案

第一次作业 1. 根据我国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二级标准,求出SO 2 、NO 2 、CO 三种污染物日平均浓度限值的体积 分数。 解:由我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查得三种污染物日平均浓度限值如下: SO2:0.15mg/m 3 ,NO2:0.12mg/m 3 ,CO :4.00mg/m 3 。按标准状态下1m 3 干空气计算,其摩尔数为 mol 643.444 .221013 =?。故三种污染物体积百分数分别为: SO 2 : ppm 052.0643.44641015.03=??-,NO 2 :ppm 058.0643 .44461012.03 =??- CO : ppm 20.3643 .44281000.43 =??-。 2. CCl 4 气体与空气混合成体积分数为1.50×10-4 的混合气体,在管道中流动的流量为10m 3N 、/s ,试确定: 1)CCl 4 在混合气体中的质量浓度ρ(g/m 3 N )和摩尔浓度c (mol/m 3N );2)每天流经管道的CCl 4 质量是多 少千克? 解:1)ρ(g/m 3N )3 3 4/031.110 4.221541050.1N m g =???=-- c (mol/m 3N )3 33 4/1070.610 4.221050.1N m mol ---?=??=。 2)每天流经管道的CCl 4 质量为1.031×10×3600×24×10-3 kg=891kg 3.已知重油元素分析结果如下:C :85.5% H :11.3% O :2.0% N :0.2% S :1.0%,试计算:1)燃油1kg 所需理论空气量和产生的理论烟气量; 2)干烟气中SO 2 的浓度和CO 2 的最大浓度; 3)当空气的过剩量为10%时,所需的空气量及产生的烟气量。 解:1kg 燃油含: 重量(g ) 摩尔数(g ) 需氧数(g )

《环境工程学》课程作业及答案

第一次作业 1. 根据我国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二级标准,求出SO 2、NO 2、CO 三种污染物日平均浓度限值的体积分数。 解:由我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查得三种污染物日平均浓度限值如下: SO2:0.15mg/m 3,NO2:0.12mg/m 3,CO :4.00mg/m 3。按标准状态下1m 3干空气计算,其摩尔数为 mol 643.444 .2210 13 =?。故三种污染物体积百分数分别为: SO 2: ppm 052.0643.44641015.03=??-,NO 2:ppm 058.0643.44461012.03 =??- CO : ppm 20.3643 .44281000.43 =??-。 2. CCl 4气体与空气混合成体积分数为1.50×10-4的混合气体,在管道中流动的流量为10m 3N 、/s ,试确定:1)CCl 4在混合气体中的质量浓度ρ(g/m 3N )和摩尔浓度c (mol/m 3N );2)每天流经管道的CCl 4质量是多少千克? 解:1)ρ(g/m 3N )3 3 4 /031.110 4.221541050.1N m g =???=-- c (mol/m 3 N )3 33 4/1070.6104.221050.1N m mol ---?=??=。 2)每天流经管道的CCl 4质量为1.031×10×3600×24×10-3kg=891kg 3.已知重油元素分析结果如下:C :85.5% H :11.3% O :2.0% N :0.2% S :1.0%,试计算:1)燃油1kg 所需理论空气量和产生的理论烟气量; 2)干烟气中SO 2的浓度和CO 2的最大浓度; 3)当空气的过剩量为10%时,所需的空气量及产生的烟气量。 解:1kg 燃油含: 重量(g ) 摩尔数(g ) 需氧数(g ) C 855 71.25 71.25 H 113-2.5 55.25 27.625 S 10 0.3125 0.3125 H 2O 22.5 1.25 0 N 元素忽略。 1)理论需氧量 71.25+27.625+0.3125=99.1875mol/kg 设干空气O 2:N 2体积比为1:3.78,则理论空气量99.1875×4.78=474.12mol/kg 重油。即474.12×22.4/1000=10.62m 3 N /kg 重油。 烟气组成为CO 271.25mol ,H 2O 55.25+11.25=56.50mol ,SO 20.1325mol ,N 23.78×99.1875=374.93mol 。 理论烟气量 71.25+56.50+0.3125+374.93=502.99mol/kg 重油。即502.99×22.4/1000=11.27 m 3 N /kg 重油。 2)干烟气量为502.99-56.50=446.49mol/kg 重油。

环境工程学(整理知识点)

一、水质指标 水质:水的品质,指水与其中所含的杂质共同表现出来的物理学、化学和生物学的综合特性。水质指标的种类:物理性指标,化学性指标,生物学指标 固体、碱度、硬度、COD、BOD、TOC、TOD 固体:在一定温度下(103~105℃),将一定体积的水样蒸发至干时,所残余的固体物质的总量 BOD:表示水中有机物在有氧条件下经好氧微生物氧化分解所需氧量。用单位体积污水所耗氧量表示(mg/L) 二、水中的杂质: 按颗粒大小分为:粗大颗粒物质、悬浮物质和胶体物质、溶解性物质 三、污水的类型: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农业废水 四、沉淀的类型 四种类型:自由沉淀、絮凝沉淀、成层沉淀、压缩沉淀 五、浅层理论及其斜板沉淀池 浅层理论:水深为H的沉淀池分隔为n个水深为H/n的沉淀池,则当沉淀区长度为原来长度的1/n时,就可以处理与原来的沉淀池相同的水量,并达到完全相同的处理效果。沉淀池越浅,就越能缩短沉淀时间 斜板沉淀池:在工程实际应用中,采用分层沉淀池,排泥十分困难,所以一般将分层的隔板倾斜一个角度,以便能自行排泥,这种形式即为斜板沉淀池。 六、混凝 1、胶体双电层结构及其稳定性原因 (1)胶体结构:胶体结构很复杂,是由胶核、吸附层及扩散层三部分组成。 (2)胶体颗粒在污水中之所以具有稳定性,其原因有三: 首先,污水中的细小悬浮颗粒和胶体颗粒质量很轻,在污水中受水分子热运动的碰撞而作无规则的布朗运动; 同时,胶体颗粒本身带电,同类胶体颗粒带有同性电荷,彼此之间存在静电排斥力,从而不能相互靠近结成较大颗粒而下沉; 另外,许多水分子被吸引在胶体颗粒周围形成水化膜,阻止胶体与带相反电荷的离子中和,妨碍颗粒之间接触并凝聚下沉。 2、混凝的机理 污水中投入某些混凝剂后,胶体因电动电位ζ降低或消除而脱稳。脱稳的颗粒便相互聚集为较大颗粒而下沉,此过程称为凝聚,此类混凝剂称为凝聚剂。 但有些混凝剂可使未经脱稳的胶体也形成大的絮状物而下沉,这种现象称为絮凝,此类混凝剂称为絮凝剂。 按机理不同,混凝可分为压缩双电层、吸附电中和、吸附架桥、沉淀物网捕四种。 3、搅拌的作用 促使混合阶段所形成的细小矾花在一定时间内继续形成大的、具有良好沉淀性能的絮凝体(可见的矾花),以使其在后续的沉淀池内下沉。 七、离子交换 (1)实质:不溶性的离子化合物(离子交换剂)上的可交换离子与溶液中其他同性离子间的交换反应,是一种可逆的化学吸附过程,又称离子交换吸附。 (2) 结构:树脂本体、活性基团(由固定离子和活动离子组成) (3) 离子交换过程的主要特点在于:它主要吸附水中的离子,并与水中的离子进行等量交换(4)物理性能指标:外观、粒度、密度、含水率、溶胀性、机械强度、耐热性

2021年EHS MANAGER CURRICULUM VITAE 环境工程师履历

EHS Manager Curriculum Vitae 环境工程师履历 EHS Manager Curriculum Vitae 环境工程师履历表 Candidate: Wayne Gender: Male Date of Birth: 1978.05 Subject: EHS Supervisor/ Manager Work Experien ___: >3 years Hukou : Shanghai Home Tel: 86-21-123456 Mobile: 1371234653367 E- ___il: 8888888@hot ___il. With the bachelor of safety engineering, Have rich experien ___ of setting up EHS system and be familiar with fireproof

system and EHS related laws, regulations and requirements. Good relationship with local authorities. Self-motivated, Respond well in high pressure, Team work spirit, High liability and Attribution, Ni ___ Characters. Current Package Gross RMB: 80,000K per annum Expectation Package Gross RMB : 100,000K -120,000K per annum xx.04 - present Shanghai Meridian Magnesium Products Co.,Ltd. Safety/Health/Enviro ___ent Engineer - Shanghai Meridian Magnesium Products Co.,Ltd is mitted to being the Leading Full-Servi ___ Supplier of Innovative Magnesium Die casting Components and Assemblies in the Global Automotive Market.

环境工程学实验讲义-2012

高等学校教材 环境工程学 实验 南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环境工程学实验室

目录 实验室实验 实验一沉淀实验 (2) 实验二混凝实验 (6) 实验三静态活性炭吸附实验 (8) 实验四动态活性炭吸附实验.......................................................... ..11 实验五气浮实验.............................................. (12) 实验六逆流气浮实验................................................. . (14) 实验七曝气设备充氧能力的测定实验 (16) 实验八污泥脱水实验 (20)

实验一沉淀实验 一、目的 通过沉淀实验,熟悉沉淀类型及各自特点,掌握沉淀曲线测试与绘制方法。 二、原理 浓度较稀的、粒状颗粒的沉淀属于自由沉淀,其特点是静沉过程中颗粒互不干扰、等速下沉,其沉速在层流区符合Stokes(斯笃克斯)公式。悬浮物浓度不太高,一般在600~700mg/L以下的絮状颗粒的沉淀属于絮凝沉淀,沉淀过程中由于颗粒相互碰撞,凝聚变大,沉速不断加大,因此颗粒沉速实际上是一变速。浓度大于某值的高浓度水,颗粒的下沉均表现为浑浊液面的整体下沉。这与自由沉淀、絮凝沉淀完全不同,后两者研究的都是一个颗粒沉淀时的运动变化特点,(考虑的是悬浮物个体),而对成层沉淀的研究却是针对悬浮物整体,即整个浑液面的沉淀变化过程。成层沉淀时颗粒间相互位置保持不变,颗粒下沉速度即为浑液面等速下沉速度。该速度与原水浓度、悬浮物性质等有关而与沉淀深度无关。但沉淀有效水深影响变浓区沉速和压缩区压实程度。为了研究浓缩,提供从浓缩角度设计澄清浓缩池所必需的参数,应考虑沉降柱的有效水深。此外,高浓度水沉淀过程中,器壁效应更为突出,为了能真实地反映客观实际状态,沉淀柱直径一般要≥200mm,而且柱内还应装有慢速搅拌装置,以消除器壁效应和模拟沉淀池内刮泥机的作用。 三试验设备材料 1. 沉淀用有机玻璃柱,内径d=150mm,高H=1600mm,内设搅拌装置转速1rpm,上设溢流管、取样口、进水管及放空管; 2. 配水系统一套(每套系统为两套沉淀装置供水),包括小车、污泥泵、水箱等; 3. 计量水深用标尺、计时用秒表; 4. 悬浮物定量分析用电子天平、定量滤纸、称量瓶、烘箱、抽滤装置、干燥器等装置; 5. 取样用100ml比色管、100ml量筒、瓷盘等。 四试验方法和步骤 1. 检查沉淀装置连接情况、保证各个阀门完全闭合;各种用具是否齐全。

环境工程专业大学生求职信

环境工程专业大学生求职信 第一篇:环境工程专业大学生求职信模板 尊敬的领导: 您好! 很冒昧占用您宝贵的时间,感谢您在百忙之中读完我的求职信。我是一名来自 xx 学院环境工程专业 20xx 届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在将要结束大学生活,掀开人生新的一页之时,我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向您毛遂自荐,接受您的挑选与考验。 十几年父母的勤劳、善良与朴实的耳濡目染和系统学习,培养了我吃苦耐劳、自强不息的精神和诚实勤奋的品质。四年来,在“好学力行”校风的熏陶下,我刻苦学习、取得了优秀的成绩,也获得了一些宝贵的经验 , 并掌握了污染控制、污染治理、环境监测、环境规划管理、环境评价等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思想上,我有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不断提高自身的政治素质和理论素养 . 。学习上,我刻苦学习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并注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和各类实习,具备了很好的环境工程专业的专业知识和现场实践经验。通过不懈的努力,熟练掌握了 windows 操作系统、 office2014 、 autocad2014 、 photoshop 等应用软件的操作。 本着想锻炼自己的想法,我做过家教,参加过金工实习、电工实习、专业实习。 乘风破浪、展鸿鹄之志 ; 谨言慎行、做立业之人。虽没有名牌大学的光环,但我有较扎实的理论知识和不怕困难吃苦耐劳的精神。回首大学生活,充实的学习完善了我的知识结构,不断的思索和学习使我一步步地走向成熟。请给我一个机会,我将还您一个满意的回报 ! 最后,祝贵公司事业蒸蒸日上,祝您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此致 敬礼 第二篇:环境工程专业学生求职信 尊敬的领导: 感谢您在百忙之中翻阅我的自荐材料!我叫 xxx,是西南交通大学07级环境工程的本科毕业生。 在大学的前三年中,我学习了本专业及相关专业的理论知识,完成了相关的课程,为以后的实践工作打下了坚实的专业基础。同时,我注重外语的学习,具有良好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并通过了大学英语国家四级测试。在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我紧跟科技发展的步伐,不断汲取新知识,熟练掌握了计算机的基本理论和应用技术,并顺利通过了国家计算机二级(C++)考试。现在,我正在为了通过国家计算机三级而努力。 三年来,我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活动。校运会,学校心理协会,演讲协会等。 三年的学生工作培养了我的团队协助精神,提高了我的组织协调能力。同时我努力培养

岩石力学实验指导书

岩石力学实验指导书

岩石力学实验指导书 修订版 王宝学杨同张磊编

北京科技大学 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 2008 年3 月 3

试验是岩石力学课程教学的重要环节,目的在于辅助课堂教学,直观培养学生的知识结构和动手能力。本指导书是根据我校“2005年教学大纲”,并结合我校的实验条件而编写,主要内容有:1、岩石天然含水率、吸水率及饱和吸水率试验;2、岩石比重试验; 3、岩石密度试验; 4、岩石耐崩解试验 5、岩石膨胀试验; 6、岩石冻融试验; 7、岩石单轴抗压强度试验, 8、岩石压缩变形试验, 9、岩石抗拉强度试验(巴西法),10、岩石抗剪强度试验(变角剪法),11、岩石三轴压缩及变形试验,12、岩石弱面抗剪强度试验,13、岩石点载荷指数测定试验,14、岩石纵波速度测定试验,15、岩石力学伺服控制刚性试验;16、岩石声发射试验。 本指导书的内容主要参照《水利水电工程岩石试验规程》(SL264-2001);《水利电力工程岩石试验规程》DLJ204-81,SLJ2-81;同时参考了国际岩石力学会《岩石力学试验建议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岩石试验方法标准》以及《露天采矿手册》等,由于我们水平有限,文中如有不当之处,欢迎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王宝学、杨同、张磊 2007年12月

岩石物理性质试验 (1) 一、岩石天然含水率、吸水率及饱和吸水率试验 (1) 二、岩石比重(颗粒密度)试验 (5) 三、岩石密度试验 (10) 四、岩石耐崩解试验 (17) 五、岩石膨胀试验 (20) 六、岩石冻融试验 (28) 岩石力学性质试验 (33) 七、岩石单轴抗压强度试验 (33) 八、岩石压缩变形试验 (39) 九、岩石抗拉强度试验(巴西法) (46) 十、岩石抗剪强度试验(变角剪切) (51) 十一、岩石三轴压缩及变形试验 (56) 十二、岩石弱面剪切强度试验 (68) 十三、点载荷指数的测定 (75) 十四、岩石纵波速度测定 (78) 十五、岩石力学伺服控制刚性试验 (80) 十六、岩石声发射试验 (86)

环境工程学(蒋展鹏第三版)期末试题(卷)整理试题(库)大全

《环境工程学》整理 考试时间:12-29 8:00—10:00地点:上院112 绪论与第一章水质标准和水体净化 1、水质是指水和其所含的杂质共同表现出来的物理学、化学和生物学的综合性质。 水质指标则表示水中杂质的种类、成分和数量,是判断水质是否符合要求的具体衡量标准。主要分为化学性指标、物理性指标、生物性指标。 2、COD:化学需氧量的简称,指在一定严格的条件下,水中各种有机物质与外加的强氧化剂(如K2Cr2O7、KMmO4)作用时消耗的氧化剂量,结果用氧的mg/L数来表示。 BOD:生物化学需氧量的简称,指在有氧的条件下,水中可分解的有机物由于好氧微生物的作用被氧化分解,这个过程所需要的氧量叫做生物化学需氧量,结果用氧的mg/L数来表示。 3、常用水质标准:《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饮用水净水标准》CJ94-1999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 、《废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 4、水体自净:污染物质随污水排入水体后,经过物理的、化学的与生物学的作用,污染物质被分散,分离或分解,最后受污染的水体部分的或完全的恢复原状的现象。 净化机理:1)物理过程:稀释、扩散、挥发、沉淀、上浮等。2)化学和物理化学过程:中和、絮凝、吸附、络合、氧化、还原等。3)生物学和生物化学过程:进入水体中的污染物质,被水生生物吸附、吸收、吞食消化等过程,特别是有机物质由于水中微生物的代活动而被氧化分解并转化为无机物的过程。 第二章(1-2)水的物理化学处理方法 1、格栅:格栅由一组(或多组)相平行的金属栅条与框架组成,倾斜安装在进水的渠道,或进水泵站集水井的进口处,以拦截污水中粗大的悬浮物及杂质。 分类:按格栅形状分:平面格栅、曲面格栅; 按栅条间隙分:粗格栅 e=50-100mm、中格栅 e=10-40mm、细格栅 e=3-10mm; 按清除方式分:人工清除格栅、机械清除格栅、水力清除格栅。 格栅的清渣方法:1)人工清除(与水平面倾角:45o~60o ):设计面积应采用较大的安全系数,一般不小于进水渠道面积的2倍,以免清渣过于频繁。2)机械清除(与水平面倾角:60o~70o)过水面积一般应不小于进水管渠的有效面积的1.2倍。 2、沉淀的四种类型: 自由沉淀:悬浮颗粒浓度不高;沉淀过程中悬浮固体之间互不干扰,颗粒各自单独进行沉淀, 颗粒沉淀轨迹呈直线。沉淀过程中,颗粒的物理性质不变。发生在沉砂池中。 絮凝沉淀:悬浮颗粒浓度不高;沉淀过程中悬浮颗粒之间有互相絮凝作用,颗粒因相互聚集增大而加快沉降,沉淀轨迹呈曲线。沉淀过程中,颗粒的质量、形状、沉速是变化的。化学絮凝沉淀属于这种类型。 区域沉淀或成层沉淀:悬浮颗粒浓度较高(5000mg/L以上);颗粒的沉降受到周围其他颗粒的影响,颗粒间相对位置保持不变,形成一个整体共同下沉,与澄清水之间有清晰的泥水界面。二次沉淀池与污泥浓缩池中发生。 压缩沉淀:悬浮颗粒浓度很高;颗粒相互之间已挤压成团状结构,互相接触,互相支撑,下层颗粒间的水在上层颗粒的重力作用下被挤出,使污泥得到浓缩。二沉池污泥斗中及浓缩池中污泥的浓缩过程存在压缩沉淀。

合肥工业大学环境工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考试复习(2)大气简答题

大气简答题参考答案 1.高斯扩散模式立足于哪种湍流扩散理论,它的主要假设是什么? 答:湍流统计理论。主要假设有四点:(1)污染物浓度在y、z轴向上的分布符合高斯分布(正态分布)。(2)在全部空间中风速是均匀的,稳定的。(3)源强是连续均匀地。(4)在扩散过程中污染物质的质量是守恒的。 2.在研究大气扩散规律时,为什么要计算烟气抬升高度?你认为在计算模式 选取中应该怎样做才能使计算结果接近实际? 答:具有一定速度的热烟气从烟窗出口排出后,可以上升至很高的高度。这相当于增加了的烟窗几高度。故需要计算烟气抬升高度。 产生烟气抬升有两面原因:一是烟窗出口烟气具有一定的初始动能。二是由于烟温高于围气温而产生一定浮力。初始动量的大小决定于烟气出口速度和烟窗出口径,而浮力的大小取决于烟气与围大气之间的温差。此外,平均风速、风速垂直切变及大气稳定度等烟气抬升高度都有影响。 3.为什么袋式除尘器的清灰式对装置的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在选择净袋式除尘器时,应根据什么来确定装置类型? 答:清灰式的影响可从以下面回答:是否影响机械强度,是否影响除尘效率,是否影响二次效应等。常用的清灰式有三种:机械振动式、逆气流清灰、脉冲

喷吹清灰。由除尘器形式、滤料种类、气体含尘浓度、允的压力损失等,便可初步确定装置类型。 4.硫在煤中有几种赋存形态?常用的烟气脱硫工艺法有哪些? 答两种。有机硫与无机硫。常用的烟气脱硫工艺法四种:湿法抛弃系统、湿法回收系统、干法抛弃系统、干法回收系统。 5.烟气脱硝技术有哪些面? 答:选择性催化反应法(SCR)脱硝、选择性非催化还原法(SNCR)脱硝、吸收法净化烟气中的NOx。 6.灰系统和灰系统的重要区别? 答:灰系统中,Ca2+的产生与H+浓度和CaCO3的存在有关,灰系统Ca2+的产生仅与氧化钙的存在有关,灰系统最佳操作PH为5.8—6.2,灰系统约为8灰系统在运行时其PH较灰系统的低。 7.在研究大气扩散规律时,为什么要了解和掌握一定的气象知识? 答:自己总结。 8.一般应掌握的气象要素有哪些? 答:表示大气状态的物理量和物理现象,成为气象要素。气象要素主要有:气温、气压、气湿、风向、风速、云况、能见度等。

环境工程学实验指导书

环境工程学实验指 导书

《环境工程学》实验指导书 实验一混凝沉淀实验 实验名称:混凝沉淀实验 实验类型: 设计性实验 学时: 4学时 适用对象: 环境科学专业 一、实验目的 1. 观察混凝现象及过程,掌握混凝的净水机理及影响混凝效果 的主要因素。 2. 针对某一废水,由学生在给出的三种混凝剂中任选两种,实 验比较后确定自己认为合适的混凝剂。 3. 确定每种混凝剂的最佳投药量、pH值、搅拌速度及其它等三 种操作条件。 二、实验要求 1、学生学会测试不同废水的浊度水质指标; 2、根据废水水质选择所用的混凝剂类型; 3、根据实验结果计算出所选混凝剂对废水的去除效率; 4、实验前先由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然后根据实际提供的实验设备与试剂调整自己的方案并执行,得出自己的结论。锻炼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实验原理

根据研究,胶体微粒都带有电荷。天然水中的粘土类胶体微粒以及污水中的胶态蛋白质和淀粉微粒等都带有负电荷。微粒一般由胶核、固定层和扩散层组成。胶核和固定层一般称为胶粒,胶粒与扩散层之间有一个电位差,此电位称为ζ电位。胶粒在水中受几方面的影响:①带相同电荷的胶粒之间产生的静电斥力;②为例在水中作的不规则运动,即“布朗运动”;③胶粒之间的范德华引力;④水化作用,由于胶粒带电,将极性水分子吸引到它的周围形成一层水化膜,水化膜同样能阻止胶粒间相互接触。因此胶体微粒不能相互聚结而长期保持稳定的分散状态。投加混凝剂能提供大量的正离子,能够压缩双电层,降低ζ电位,静电斥力减少,水化作用减弱;混凝剂水解后形成的高分子物质或直接加入水中的高分子物质一般具有链状结构,在胶粒与胶粒之间起吸附架桥作用,也有沉淀网捕作用。这样投加了混凝剂之后,胶体颗粒脱稳后相互聚结,逐渐变成大的絮凝体后沉淀。 四、实验所需仪器、设备、材料(试剂)(黑体,小4号字) 六联或磁力搅拌器1台 pH酸度计1台或pH 试纸 光电浊度计1台 温度计1支 250ml烧杯6个 ml烧杯1个,1000ml量筒1个 针管和移液管各1个

环境工程专业英文求职信范文

环境工程专业英文求职信范文 Model English application letter for Environmental Engi neering

环境工程专业英文求职信范文 前言:个人简历是求职者给招聘单位发的一份简要介绍,包括个人的基本信息、过往实习工作经验以及求职目标对应聘工作的简要理解,在编写简历时,要强调工作目标和重点,语言精简,避免可能会使你被淘汰的不相关信息。写出一份出色的个人简历不光是对找工作很有用处,更是让陌生人对本人第一步了解和拉进关系的线。本文档根据个人简历内容要求和特点展开说明,具有实践指导意义,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调整修改及打印。 dear leaders: hello! venture to occupy your very valuable time, thank you for your busy schedule to finish my自荐信. i am a college from xx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XX session of this year's graduates, the university will be the end of life, and opened a new chapter in life, i with great emotion i wish to apply to you, accept your selection and tests. more than ten years of hard-working parents, uncles and kind-hearted and simple and systematic

合肥工业大学环境工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考试复习(2)大气简答题

大气简答题参考答案 1?高斯扩散模式立足于哪种湍流扩散理论,它的主要假设是什么? 答:湍流统计理论。主要假设有四点:(1)污染物浓度在y、z轴向上的分布符合高斯分布(正态分布)。(2)在全部空间中风速是均匀的,稳定的。(3)源强是连续均匀地。(4)在扩散过程中污染物质的质量是守恒的。 2?在研究大气扩散规律时,为什么要计算烟气抬升高度?你认为在计算模式 选取中应该怎样做才能使计算结果接近实际? 答:具有一定速度的热烟气从烟窗出口排出后,可以上升至很高的高度。这相当于增加了的烟窗几何高度。故需要计算烟气抬升高度。 产生烟气抬升有两方面原因:一是烟窗出口烟气具有一定的初始动能。二是由于烟温高于周围气温而产生一定浮力。初始动量的大小决定于烟气出口速度和烟窗出口内径,而浮力的大小取决于烟气与周围大气之间的温差。此外,平均风速、风速垂直切变及大气稳定度等烟气抬升高度都有影响。 3?为什么袋式除尘器的清灰方式对装置的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在选择净袋式除尘器时,应根据什么来确定装置类型? 答:清灰方式的影响可从以下方面回答:是否影响机械强度,是否影响除尘效率,是否影响二次效应等。常用的清灰方式有三种:机械振动式、逆气流清灰、

脉冲喷吹清灰。由除尘器形式、滤料种类、气体含尘浓度、允许的压力损失等, 便可初步确定装置类型。 4. 硫在煤中有几种赋存形态?常用的烟气脱硫工艺方法有哪些? 答两种。有机硫与无机硫。常用的烟气脱硫工艺方法四种:湿法抛弃系 统、湿法回收系统、干法抛弃系统、干法回收系统。 5. 烟气脱硝技术有哪些方面? 答:选择性催化反应法(SCR脱硝、选择性非催化还原法(SNCR)脱硝、吸收法净化烟气中的NOx。 6. 石灰石系统和石灰系统的重要区别? 答:石灰石系统中,Ca2+的产生与H+浓度和CaCO3的存在有关,石灰系统 Ca2+的产生仅与氧化钙的存在有关,石灰石系统最佳操作PH为5.8—6.2,石灰系统约为8石灰石系统在运行时其PH较石灰系统的低。 7. 在研究大气扩散规律时,为什么要了解和掌握一定的气象知识? 答:自己总结。 8. —般应掌握的气象要素有哪些? 答:表示大气状态的物理量和物理现象,成为气象要素。气象要素主要有: 气温、气压、气湿、风向、风速、云况、能见度等。

环境工程专业大学生英文求职信

环境工程专业大学生英文求职信 dear leaders: hello! venture to occupy your very valuable time, thank you for your busy schedule to finish my coverletter. i am a college from xx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2014 session of this year's graduates, the university will be the end of life, and opened a new chapter in life, i with great emotion i wish to apply to you, accept your selection and tests. more than ten years of hard-working parents, uncles and kind- hearted and simple and systematic study, i trained hard, the spirit of self-improvement of quality and honest hard work. four years, in the "learn to exercise" the influence of school, i study hard and achieved excellent results, but also received some valuable experience and skills of the pollution control, pollution control,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environmental planning and management, environmental assessment such as the basic theoretical knowledge. ideologically, i have a firm belief in communism, and continuously improve their own qualities and political theory.. study, i study hard theoretical knowledge and professional skills, and focus on combining theory with practice, and actively participate in social practice and a variety of internships, with a good environment for engineering expertise and practical experience at the scene. through the unremitting efforts, master of the windows operating system, officeXX, autocadXX, photoshop and other applications to operate. in the wish to exercise their own ideas, i did tutor, participated in internships metalworking, electrical training, professional training. brave the wind and waves, show ; cautious, who do liye. universities, although not the halo, but i have a solid

环境工程学课程作业及答案

第一次作业 1. 根据我国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二级标准,求出 SQ 、NQ 、CO 三种污染物日平均浓度限值的体积分 数。 解:由我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查得三种污染物日平均浓度限值如下: 污染物体积百分数分别为: 2. CCl 4气体与空气混合成体积分数为X 10「4的混合气体,在管道中流动的流量为 10乩、/$,试确定:1) CCl 4 在混合气体中的质量浓度 (g/m 3N )和摩尔浓度c (mol/m 3N ); 2)每天流经管道的 CCb 质量是多少千克 2)每天流经管道的 CCl 4质量为X 10X 3600X 24X 10「3kg=891kg 3. 已知重油元素分析结果如下: C : % H : % Q : % N : % S : %试计算:1)燃 油1kg 所需理论空气量和 产生的理论烟气量; 2 )干烟气中SQ 的浓度和CQ 的最大浓度; 3 )当空气的过剩量为10%寸,所需的空气量及产生的烟气量。 解:1kg 燃油含: 重量(g ) 摩尔数(g ) 需氧数(g ) C 855 H 113 - S 10 H 2Q N 元素忽略。 1) 理论需氧量++=kg 设干空气Q: N 2体积比为1 :,则理论空气量X =kg 重油。即X 1000=kg 重油。 烟气组成为,HQ +=,,X =。 理论烟气量 +++=kg 重油。即X 1000=11.27 m 3Jkg 重油。 2) 干烟气量为—=kg 重油。 0 3125 SQ 百分比浓度为 100% 0.07%, 446.49 71 25 SQ 2 m ,NQ 2 m ,CO m 。按标准状态下im 干空气计算,其摩尔数为 1 io 3 22.4 44.643mol 。故三种 SQ: 3 0.15 10 64 44.643 0.052 ppm ,NQ : 0.12 10 46 44.643 0.058 ppm CQ 4.00 10 28 44.643 3.20 ppm 解:1) (g/m 3N ) 4 1.50 10 154 22.4 10 1.031g/m N c (mol/m 3N ) 1.50 10 4 3 22.4 10 3 3 3 6.70 10 mol /m 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