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机械设备课程设计—反应釜

化工机械设备课程设计—反应釜
化工机械设备课程设计—反应釜

化工机械设备课程设计—反应釜

化工设备机械基础

大型作业

题目:反应釜

教学院:化学与材料工程专业:应用化工技术学号:19 20 21 22

2014年6 月15日

大型作业任务书5

2013~2014 学年第2学期

一、大型作业题目:反应釜

二、大型作业内容(含技术指标)

1.反应介质:25m3的水乳胶涂料;2. 容器内压:常压;3. 反应温度:80±10℃;

4. 电机功率:10KW;

5. 搅拌转速:50rpm。

6. 作业成果:计算书1份,设备图1张(A2图纸手工绘制)。

三、进度安排

1.6月9日:分配任务;

2.6月9日-6月12日:查询资料、初步设计;

3.6月12日-6月20日:设计计算,完成报告。

四、基本要求

1.设计方案:根据给定的条件合理选择设备的结构以及合适的材料,立式容器或卧式容器的筒体和封头、钢板卷制焊接结构接头、钢板材料的型号及热处理条件等;

2.设计计算:依据材料的性能,对选用设备的壁厚进行计算、稳定性进行校核;

3.辅助设备的选型:包括典型辅助设备的主要尺寸计算及型号规格:人孔或手孔设计、法兰的型号规格、接管开孔结构、视镜或液面镜以及容器的支座选型等。

教研室主任签名:

2014年6月15日

目录

概述 (5)

0.1 设计说明书主要内容 (5)

0.2 水乳胶 (5)

1反应釜釜体设计 (6)

1.1釜体的DN、PN的确定 (6)

1.2 釜体筒体壁厚的设计 (7)

1.3 釜体封头的设计 (7)

1.4筒体长度的设计 (8)

1.5 外压筒体壁厚的设计 (8)

2反应釜夹套的设计 (9)

2.1 夹套的DN、PN的确定 (9)

2.2 夹套筒体的设计 (10)

2.3 夹套封头的设计 (10)

3反应釜釜体及夹套的压力试验 (12)

3.1釜体的水压试验 (12)

3.2夹套的液压试验 (12)

4反应釜附件的选型及尺寸设计 (13)

4.1釜体法兰联接结构的设计 (13)

4.2工艺接管的设计 (14)

5搅拌轴及浆的设计 (15)

5.1搅拌轴直径的初步计算 (15)

5.2直叶桨式搅拌器尺寸的设计 (15)

6传动装置的选型和尺寸计算 (16)

6.1电动机的选型 (16)

6.2减速机的选型 (16)

6.3反应釜的轴封装置设计 (16)

7焊缝结构的设计 (17)

7.1 釜体上主要焊缝结构的设机 (17)

7.2夹套上的焊缝结构的设计 (19)

8设计评论 (20)

9参考文献 (21)

概 述

0.1设计内容介绍及内容分析

由设计条件单可知,设计的反应釜体积为204.2985.0/25/m V V ===η (η=0.85),圆整V =30m 3;搅拌轴的转速为50r/min,电机功率10kW (η1=0.9),轴的功率为P=P 0×η1=0.5kW;搅拌桨的形式为推进式;装置上设有3个工艺接管、2个视镜、4个耳式支座、1个温度计管口,1个人孔。

0.2水乳胶

由于水性涂料不用有机溶剂,对人体无毒害,对环境无污染,固而近年来发展十分迅速。凡是用水作溶剂或者分散在水中的涂料部可称之为水性涂料。水性涂料包括水溶性涂料和水胶乳涂料两种,采用乳液聚合工艺制备成合成树脂水胶乳,胶粒径0.1-10μ。在合成树脂水胶乳中,加入颜料、体质 颜料、保护胶体、各种添加剂后,经过研磨或 分散处理,即成为水乳胶涂料。

目前,世界上使用较广的水胶乳涂料有聚醋酸乙烯水胶乳涂料、聚丙烯酸酯水胶乳涂料、醇酸树脂水胶乳涂料和偏氯乙烯共聚树脂水胶乳涂料。

水乳胶可用: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丙烯酸丙酯、 而烯酸丁酯、丙烯酸异丁酯、丙烯酸2乙基 己酯 2一甲基丙烯酸甲酯、醋酸乙烯酯,苯乙 烯、氯乙烯和丙烯腈。以上这些单律在使用时不少于一种 使用量最好为单体总量的4-45%。

在进行操作时可将水乳胶的密度近似于水的密度进行计算。

1 反应釜釜体设计

1.1釜体的DN 、PN 的确定

1.1.1釜体DN 的确定

将釜体视为筒体,取L/D =1.4,V=30m 3。

由 V =(π/4)L D 2 (1-1) 式中 V ——操作体积,m 3; D ——釜体的直径,m ; L ——釜体的长度,m 。 L =1.4D ,则 mm 2.54.14

30=?=

π

D ,圆整。mm 5000=D 得釜体的DN =5000mm 。 1.1.2釜体PN 的确定

由设计说明书知常压反应,所以釜体的设计压力=0.2MPa 。

1.2 釜体筒体壁厚的设计

1.2.1设计参数的确定

设计压力P 1: P 1=0.2MPa ;

液柱静压力P 1H :P 1H =10^(-6)×1.8×1.4×10^3×10=0.0252MPa 计算压力P 1c : P 1c = P 1+ P 1H =0.2+0.0252=0.2252MPa ; 设计温度t 1: t 1 <100℃ ; 焊缝系数Φ: Φ=0.85

许用应力[]t σ: 根据材料Q235-B 、设计温度<100℃,由文献[1,6]知

[]t σ=113MPa ;

钢板负偏差1C : 1C =0.6mm (GB6654-96); 腐蚀裕量2C : 2C =2.0mm 。 1.2.2 筒体壁厚的设计

由公式: []C p D p c

t

i

c n +-Φ=

σδ2 (1-2)

式中:n δ——受力物体的厚度,mm;

P c ——计算的压力,kPa; D ——釜体的直径,m ;

Φ——焊缝系数:

[]t σ——许用应力,MPa

C ——腐蚀裕量和偏差的和,mm 。 得:

mm 4.80.26.02252

.085.011325000

2252.01=++-???=

n δ

圆整 mm 81=n δ

刚度校核:碳素钢的m m 3min ≥δ 故筒体的壁厚取mm 8=n δ。

1.3 釜体封头的设计

1.3.1 封头的选型

釜体的下封头选标准椭球型,代号EHA 、标准JB/T4746—2002。 1.3.2封头的直边尺寸、体积及重量的确定

根据mm 5000=DN ,由文献[6] 根据JB/T4746—2002知: 直边高度h 2: 25mm 容 积V : 0.8270m 3 曲边高度h 1: 450mm 内表面积A : 13.6535m 2 质 量m : 225kg

1.4筒体长度的设计

1.4.1筒体长度H 1的设计

筒体高度: S

V -V H 1封

= (1-3)

式中 H 1——筒体高度,m;

V ——操作体积,m 3; V 封——封头体积,m 3; S ——筒体截面积,m 2。 H 1=(30-0.827)/2.543=2.033m 圆整H 1至2000mm 。

1.5 外压筒体壁厚的设计

1.5.1设计外压的确定

由设计条任务书可知,夹套内介质的压力为常压,取设计外压p =0.101MPa 。 1.5.2试差法设计筒体的壁厚

设筒体的壁厚δn =12mm ,则:有效厚度m m 2.88.312=-=-=C n e δδ 筒体外径:T N =1824mm , 由 e

cr D D L δ0

17.1= (1-5)

式中L cr ——当量长度,mm ; D 0——筒体外直径,mm ; δe ——有效厚度,mm 。 得:L cr = 3182mm 。

筒体的计算长度L ′=2113

1

h h H ++

L ′=2050+ 150 + 25 = 2225mm

L cr = 3182mm > L ′ ;该筒体为短圆筒。

圆筒的临界压力为:

e

e cr D D mL E P δδ0

2

'6.2=

(1-6)

式中 P cr ——临界压力,kPa ; L ——筒体的计算长度,mm ;

D 0——筒体外径,mm ;

E ——设计温度下的弹性模量,MPa δe ——有效厚度,mm ; m ——稳定系数。

E =2.0×105MPa ,

P cr MPa 5554.02

.81824

182422252.8100.26.225=?

?????=

m

对于圆筒m =3 , [P ]=0.5554/3=0.185MPa 故 P =1.01 < [P ];所以假设δn =8mm 满足稳定性要求。

2 反应釜夹套的设计

2.1 夹套的DN 、PN 的确定

2.1.1夹套DN 的确定

由夹套的筒体内径与釜体筒体内径之间的关系可知:

100j i D D =+=5000+100=5100(mm )

考虑到5100mm 一般不再取值范围,故取DN =5000mm 。 2.1.2 夹套PN 的确定

由设备设计条知,夹套内介质的工作压力为常压,取PN =0.25MPa 。

2.2 夹套筒体的设计

2.2.1夹套筒体壁厚的设计

由公式(1-2)[]C p D p c

t

i

c n +-Φ=

σδ2 得:

mm 11.1036.025

.085.011325000

25.01=++-???=

n δ

圆整 mm 101=n δ

刚度校核:碳素钢的m m 3min ≥δ,筒体的壁厚取mm 10=n δ。 2.2.2夹套筒体长度H 筒的初步设计

由 H 筒=S 封V V -η (2-1)

式中 H 筒——夹套的筒体长度,m;

V ——操作体积,m 3; V 封——内径封头体积,m 3; S ——筒体截面积,m 2。

mm 1562543

.2827

.068.01

=-?=

-V V V H h

η筒

圆整后 H 筒=1600mm 。

2.3 夹套封头的设计

2.3.1 封头的选型

夹套的下封头选标准椭球型,内径与筒体相同(D j =5000mm )。代号EHA ,标准JB/T4746—2002。夹套的上封头选带折边锥形封头,且半锥角45α=。 2.3.2 椭球形封头壁厚的设计

因为P W 为常压<0.3MPa ,所以需要根据刚度条件设计封头的最小壁厚。 取min δ=2 D i /1000且不小于3 mm 另加2C , 所以 S min =3+3=6(mm ),圆整n δ=10mm 。

对于碳钢制造的封头壁厚取n δ=10mm 。 2.3.3椭球形封头结构尺寸的确定

夹套封头的尺寸见图2-1

封头的下部结构如

图 2-1 封头的下部结构图

由设计条知:下料口的DN =50mm ,封头下部结构的主要结构尺寸

min D =146mm 。

2.3.4带折边锥形封头壁厚的设计

考虑到封头的大端与夹套筒体对焊,小端与釜体筒体角焊,因此取封头的壁厚与夹套筒体的壁厚一致,即n δ=8mm 。 2.3.5 封头结构的设计

表 2-2 封头结构的设

计数据表

2.3.6 带折边锥形封头壁厚的设计

由于封头过渡部分与锥体部分受力情况不同,分两部分计算

过渡部分:o 45=α, K =0.8181 , f =0.645 ,i 115.0D R =,选型为CHB , 由式(1-2):

[]C P D KP c

t

i

c n +-=

5.02?σδ (2-2)

式中 n δ——受力物体的厚度,mm ;

P c ——计算的压力,KPa ; K ——过渡区形状系数; φ——焊缝系数; f ——椎体形状系数; D i ——釜体的直径,m ;

[]t σ——许用应力,MPa

C ——腐蚀裕量,mm 。

[]mm 02.6225.05.06.011322000

25.08181.05.02=+?-????=+-=

C P

D KP c

t

i c n ?σδ 锥体部分: []mm 38.5225.05.06.01132200025.0645.05.02=+?-????=+-=

C P

D fP c

t

i c n ?σδ 考虑到与夹套筒体的焊接,故圆整mm 6=n δ。

3反应釜釜体及夹套的压力试验3.1釜体的水压试验

3.1.1水压试验压力的确定

水压试验的压力:

[]

1.25

[]

T t

p p

σ

σ

=(3-1)

式中P T——水中压力,MPa;

P——设计压力,MPa;

[σ]——水中应力,MPa;

[σ]t——许用应力,MPa。

查[]

[]1=tσ

σ

.0,MPa

25

.0

0.1

2.0

25

.1=

?

?

=

T

P。

3.1.2水压试验的操作过程

操作过程:在保持釜体表面干燥的条件下,首先用水将釜体内的空气排空,再将水的压力缓慢升至0.25MPa,保压不低于30min,然后将压力缓慢降至0.2MPa,保压足够长时间,检查所有焊缝和连接部位有无泄露和明显的残留变形。若质量合格,缓慢降压将釜体内的水排净,用压缩空气吹干釜体。若质量不合格,修补后重新试压直至合格为止。水压试验合格后再做气压试验。

3.2夹套的液压试验

3.2.1液压试验的操作过程

在保持夹套表面干燥的条件下,首先用水将夹套内的空气排空,再将水的压力缓慢升至0.3125MPa,保压不低于30min,然后将压力缓慢降至0.3MPa,保压足够。长时间,检查所有焊缝和连接部位有无泄露和明显的残留变形。若质量合格,缓慢降压将夹套内的水排净,用压缩空气吹干。若质量不合格,修补后重新试压直至合格为止。

4 反应釜附件的选型及尺寸设计

4.1釜体法兰联接结构的设计

设计内容包括:法兰的设计、密封面形式的选型、垫片设计、螺栓和螺母的设计。

4.1.1密封面形式的选型

根据PN =0.6MPa <1.6MPa 、介质温度<100℃和介质的性质,由文献知密封面形式为光滑面。

4.1.2螺栓、螺母和垫圈的尺寸规格及材料的选择

本设计选用六角头螺栓(双头螺柱B 级、GB901—88)、Ⅰ型六角螺母(A 级和B 级、GB/T6171—2000)。

平垫圈(100HV 、GB/T95-2002)。 螺栓长度L 的计算:

螺栓[4]的长度由法兰的厚度(δ)、垫片的厚度(S )、螺母的厚度(H )、垫圈厚度(h )、螺栓伸出长(0.3—0.5d )确定。

其中δ=80mm 、S =3mm 、H =21.5mm 、h =3.2mm 、螺栓伸出长度取 0.3d =0.3×33.7。

螺栓的长度为: d h H S L 3.022++++=δ

7.333.02.325.213802?+?+++?= =201.01 mm 取L =200mm

螺柱标记: 螺柱 M24×200 GB 901—88 螺母标记: 螺母 M24 GB/T6170—2000 垫圈标记: 垫片 24-100HV GB/T95—2002

根据乙型平焊法兰、工作温度t <100℃的条件,由文献[1,3]法兰、垫片、螺栓、螺母材料匹配表进行选材,结果如

表4-1

表4-1 法兰、垫片、螺

4.2工艺接管的设计

由文献[6]表6-4(HG20592—97)查无缝钢管

(1)进水口,出水口

采用Φ45×2.5无缝钢管,罐内的接管与夹套内表面磨平。配用突面板式平焊管法兰:法兰PL40—0.6 RF HG20593—97。

(2)进、放料口

采用Φ57×3.5无缝钢管,接管与封头内表面磨平。配用突面板式平焊管法兰:法兰PL50—0.6 RF HG20593—97。

(3)温度计接口

采用Φ25×2.5无缝钢管,伸入釜体内一定长度。配用突面板式平焊管法兰:法兰PL20—0.6 RF HG20592——97

(4)人孔

采用Φ480×15无缝钢管,接管与封头内表面磨平。配用突面板式平焊管法兰:法兰PL450—0.6 RF HG20593——97

(5)视镜

采用Φ108×4.0无缝钢管,接管与封头内表面磨平。配用突面板式平焊管法

兰:法兰PL100—0.6 RF HG20593——97

4.3支座的选型

夹套反应釜多为立式安装,最常用的支座为耳式支座。标准耳式支座(JB/T 4725-92)分为A型和B型两种。当设备需要保温或支承在楼板上时选B型,否则选A型。

5 搅拌轴及浆的设计

5.1搅拌轴直径的初步计算

5.1.1搅拌轴直径的设计

轴的功率P =0.5kW ,搅拌轴的转速n =50/min r ,材料为45 , [τ]=35MPa ,系数C =112,剪切弹性模量G =2×105MPa ,许用单位扭转角 [θ]=0.35°/m 。。

轴所传递的扭矩T =9.55×106P /n =200

4

1055.96?

?(Nmm ) =191×103(Nmm ) 搅拌轴为实心轴,

mm 2.5050

5

.011233

=?=≥n P C d 轴端直径 开一个键槽,轴径扩大5%, d =50.2×1.05=52.7mm

搅拌轴的直径应同时满足强度和刚度两个条件 故取两者中的较大值,圆整后得d =52mm,

考虑到直叶桨式搅拌器的尺寸选择,可将轴端直径圆整至60mm 。 5.1.2搅拌抽临界转速校核计算

由文献[6]知,搅拌轴的转速n >200r/min 时,都应做临界转速校核。 由于反应釜的搅拌轴转速n =50/min r ,故不作临界转速校核计算。

5.2直叶桨式搅拌器尺寸的设计

r,选择直叶桨式搅拌器。

由于搅拌轴转速n=50/min

查工具书[1,6]可知直叶桨式搅拌器的结构参数如下:

DJ=(0.25-0.75)DN , b=(.01-0.25)DJ, h=(0.2-1)DJ, Z=2

直叶桨的直径:DJ=0.5DN=900mm

桨底距槽底:h=0.8DJ=720mm

桨叶厚度:b=0.15DJ=135mm

6传动装置的选型和尺寸计算

6.1电动机的选型

由于反应釜里的物料腐蚀情况微弱且没有防爆要求,所以可选择最常用的Y 系列全封闭自扇冷式三相异步电动机。

电机功率必须满足搅拌器运转功率与传动系统、轴封系统功率损失的要求,还要考虑到有时在搅拌操作中会出现不利条件造成功率过大。

6.2减速机的选型

反应釜用的立式减速机,主要类型有谐波减速机、摆线针轮行星减速机、二级齿轮减速机和V带传动减速机。

根据电机的功率P=10kW、搅拌轴的转速n=50 r/min,查文献可选用BLD行星减速机,其型号尺寸从HG 5—745—78标准中查得BLD—50—29。

6.3反应釜的轴封装置设计

轴封是搅拌设备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任务是保证搅拌设备内处于一定的正压和真空状态及防止反应物料逸出和杂质的渗入。鉴于搅拌设备以立式容器中心顶插式搅拌为主,很少满釜操作,轴封的对象主要为气体;而且搅拌设备由于工况复杂,轴的偏摆振动大,运转稳定性差等特点,故不是所有形式的轴封都能用于搅拌设备上。

反应釜搅拌处的轴封,属于动密封,常用的轴封结构主要有两大类,填料箱密封和机械密封。

填料密封式搅拌设备最早采用的一种轴封结构,它的基本结构是由填料、填料

箱、压盖、压紧螺栓及油杯等组成。特点是结构简单、易于制造,在搅拌设备上曾得到广泛应用。一般用于常压、低压、低转速及允许定期维护的搅拌设备。

机械密封是一种功耗小、泄漏率低,密封性能可靠,使用寿命长的转轴密封。主要用于腐蚀、易燃、易爆、剧毒及带有固体颗粒的介质中工作的有压和真空设备。

由设计任务书知,釜内介质的腐蚀性微弱,釜内压力较低,所以可以选择应用广泛的填料密封。

7焊缝结构的设计

7.1 釜体上主要焊缝结构的设计

釜体的主要焊接结构图如下

图7-1 图7-2 图7-3 图7-4 图7-5 图7-6

图7-1 筒体的纵向焊缝图7-2 筒体与下封头的环向焊缝

图7-3 固体物料进口与封头的焊缝图7-4 进料管与封头的焊缝

图7-5 温度计接管与封头的焊缝图7-6 出料口接管与封头的焊缝

7.2夹套上的焊缝结构的设计

焊缝结构如下

图7-7 图7-8 图7-8 图7-9 图7-10 图7-11

图7-7 夹套的纵向焊缝图7-8 夹套与封头的横向焊缝

夹套反应釜课程设计

有搅拌装置的夹套反应釜 前言 《化工设备机械基础》化学工程、制药工程类专业以及其他相近的非机械类专业,对化下设备的机械知识和设计能力的要求而编写的。通过此课程的学习,是通过学习使同学掌握基本的设计理论并具有设计钢制的、典型的中、低、常压化工容器的设计和必要的机械基础知识。 化工设备机械基础课程设计是《化工设备机械基础》课程教学中综合性和实践性较强的教学环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桥梁,是学生体察工程实际问题复杂性,学习初次尝试化工机械设计。化工设计不同于平时的作业,在设计中需要同学独立自主的解决所遇到的问题、自己做出决策,根据老师给定的设计要求自己选择方案、查取数据、进行过程和设备的设计计算,并要对自己的选择做出论证和核算,经过反复的比较分析,择优选定最理想的方案和合理的设计。 化工设备课程设计是培养学生设计能力的重要实践教学环节。在教师指导下,通过裸程设计,培养学生独立地运用所学到的基本理论并结合生产实际的知识,综合地分析和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当学生首次完成该课程设计后,应达到一下几个目的: ⑴熟练掌握查阅文献资料、收集相关数据、正确选择公式,当缺乏必要的数据时,尚需要自己通过实验测定或到生产现场进行实际查定。 ⑵在兼顾技术先进性、可行性、经济合理的前提下,综合分析设计任务要求,确定化工工艺流程,进行设备选型,并提出保证过程正常、安全可

行所需的检测和计量参数,同时还要考虑改善劳动条件和环境保护的有效措施。 ⑶准确而迅速的进行过程计算及主要设备的工艺设计计算及选型。 ⑷用精炼的语言、简洁的文字、清晰地图表来表达自己的设计思想和计算结果。 化工设备机械基础课程设计是一项很繁琐的设计工作,而且在设计中除了要考虑经济因素外,环保也是一项不得不考虑的问题。除此之外,还要考虑诸多的政策、法规,因此在课程设计中要有耐心,注意多专业、多学科的综合和相互协调。

化工机械课程设计说明书

前言 化工反应釜的设计是《化工设备机械基础》的主要设计之一,通过化工反应釜的设计来掌握《化工设备机械基础》的基本理论和选用机械标准件的基本知识。同时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课程设计,培养学生独立运用所学到的基本理论并结合生产实际综合的分析和解决生产实际问题,最终达到具有典型化工压力容器的设计能力。 为了能达到熟练掌握化工容器的设计能力,在化工容器设计中要着重培养以下能力: ⑴能够熟练掌握查阅文献资料、收集相关数据、正确选择公式,当缺乏必要的数据时,尚需要自己通过实验测定或到生产现场进行实际查定的能力。 ⑵能够在兼顾技术先进性、可行性、经济合理的前提下,综合分析设计任务要求,确定化工工艺流程,进行设备选型,并提出保证过程正常、安全可行所需的检测和计量参数,同时还要考虑改善劳动条件和环境保护的有效措施的能力。 ⑶能够准确而迅速的进行过程计算及主要设备的工艺设计计算及选型的能力。 ⑷能够用精炼的语言、简洁的文字、清晰地图表来表达自己的设计思想和计算结果的能力。 化工反应釜的课程设计是《化工设备机械基础》课程中综合性和实践性较强的环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桥梁,是学生体察工程实际问题复杂性的重要途径。化工设计不同于平时的作业,在设计中需要同学独立自主的解决所遇到的问题、自己选择方案、自己做出决策,不但要自己查取数据、进行过程和设备的设计计算,同时也要求对自己的选择做出论证和核算,经过反复的比较分析,择优选定最理想的方案和合理的设计。 化工容器设计是一项很繁琐的设计工作,在设计中除了要考虑各种设计要求因素外,还要考虑诸多的政策、法规和经济环保等因素,因此在课程设计中除了注重多学科、多专业的综合因素的相互协调,更要有耐心,并保持严谨的科学态度,最终做出完美的科技作品。

搅拌反应釜课程设计(优选.)

课程设计说明书 专业: 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设计时间:

要求与说明 一、学生采用本报告完成课程设计总结。 二、要求文字(一律用计算机)填写,工整、清晰。所附设备安 装用计算机绘图画出。 三、本报告填写完成后,交指导老师批阅,并由学院统一存档。

目录 一、设计任务书 (5) 二、设计方案简介 (6) 1.1罐体几何尺寸计算 (7) 1.1.1确定筒体内径 (7) 1.1.2确定封头尺寸 (8) 1.1.3确定筒体高度 (9) 1.2夹套几何计算 (10) 1.2.1夹套内径 (10) 1.2.2夹套高度计算 (10) 1.2.3传热面积的计算 (10) 1.3夹套反应釜的强度计算 (11) 1.3.1强度计算的原则及依据 (11) 1.3.2按内压对筒体和封头进行强度计算 (12) 1.3.2.1压力计算 (12) 1.3.2.2罐体及夹套厚度计算 (12) 1.3.3按外压对筒体和封头进行稳定性校核 (14) 1.3.4水压试验校核 (16) (二)、搅拌传动系统 (16) 2.1进行传动系统方案设计 (17) 2.2作带传动设计计算 (17) 2.2.1计算设计功率Pc (17) 2.2.2选择V形带型号 (17) 2.2.3选取小带轮及大带轮 (17) 2.2.4验算带速V (18) 2.2.5确定中心距 (18) (18) 2.2.6 验算小带轮包角 1 2.2.7确定带的根数Z (18) 2.2.8确定初拉力Q (19) 2.3搅拌器设计 (19) 2.4搅拌轴的设计及强度校核 (19) 2.5选择轴承 (20) 2.6选择联轴器 (20) 2.7选择轴封型式 (21) (三)、设计机架结构 (21) (四)、凸缘法兰及安装底盖 (22) 4.1凸缘法兰 (22) 4.2安装底盖 (23) (五)、支座形式 (24) 5.1 支座的选型 (24) 5.2支座载荷的校核计算 (26)

反应釜课程设计说明书

课程设计 资料袋 机械工程学院(系、部) 2012 ~ 2013 学年第二学期 课程名称指导教师职称 学生专业班级班级学号题目酸洗反应釜设计 成绩起止日期 2013 年 6 月 24 日~ 2013 年 6 月 30 日 目录清单 . . .

过程设备设计 设计说明书 酸洗反应釜的设计 起止日期: 2013 年 6 月 24 日至 2013 年 6 月 30 日 学生 班级 学号 成绩 指导教师(签字) 机械工程学院(部) 2013年6月26日

课程设计任务书 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 机械工程学院(系、部)专业班级 课程名称:过程设备设计 设计题目:酸洗反应釜设计 完成期限:自 2013 年 6 月 24 日至 2013 年 6 月 30 日共 1 周 指导教师(签字):年月日系(教研室)主任(签字):年月日 目录

第一章绪论 (4) 1.1 设计任务 (2) 1.2 设计目的 (2) 第二章反应釜设计 (2) 第一节罐体几何尺寸计算 (2) 2.1.1 确定筒体径 (2) 2.1.2 确定封头尺寸 (2) 2.1.3 确定筒体高度 (2) 2.1.4 夹套的几何尺寸计算 (3) 2.1.5 夹套反应釜的强度计算 (4) 2.1.5.1 强度计算的原则及依据 (4) 2.1.5.2 筒及夹套的受力分析 (4) 2.1.5.3 计算反应釜厚度 (5) 第二节反应釜釜体及夹套的压力试验 (6) 2.2.1 釜体的水压试验 (6) 2.2.1.1 水压试验压力的确定 (6) 2.2.1.2 水压试验的强度校核 (6) 2.2.1.3 压力表的量程、水温及水中Cl-的浓度 (6) 2.2.2 夹套的水压试验 (6) 2.2.2.1 水压试验压力的确定 (6) 2.2.2.2 水压试验的强度校核 (6) 2.2.2.3 压力表的量程、水温及水中Cl-的浓度 (6) 第三节反应釜的搅拌装置 (1) 2.3.1 桨式搅拌器的选取和安装 (1) 2.3.2 搅拌轴设计 (1) 2.3.2.1 搅拌轴的支承条件 (1) 2.3.2.2 功率 (1) 2.3.2.3 搅拌轴强度校核 (2) 2.3.2.4 搅拌抽临界转速校核计算 (2) 2.3.3 联轴器的型式及尺寸的设计 (2) 第四节反应釜的传动装置与轴封装置 (1) 2.4.1 常用电机及其连接尺寸 (1) 2.4.2 减速器的选型 (2) 2.4.2.1 减速器的选型 (2) 2.4.2.2 减速机的外形安装尺寸 (2) 2.4.3 机架的设计 (3) 2.4.4 反应釜的轴封装置设计 (3) 第五节反应釜其他附件 (1) 2.5.1 支座 (1) 2.5.2 手孔和人孔 (2) 2.5.3 设备接口 (3) 2.5.3.1 接管与管法兰 (3) 2.5.3.2 补强圈 (3) 2.5.3.3 液体出料管和过夹套的物料进出口 (4) 2.5.3.4 固体物料进口的设计 (4) 第六节焊缝结构的设计 (7) 2.6.1 釜体上的主要焊缝结构 (7) 2.6.2 夹套上的焊缝结构的设计 (8) 第三章后言.............................................................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 结束语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 参考文献....................................................... 错误!未定义书签。

化工机械基础课程设计

内蒙古科技大学化工设备机械基础课程设计说明书 题目:带液氨储罐 学生姓名:张辉 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 班级:化工-2班 指导教师:兰大为

设计任务书 一、课题: 液氨贮罐的机械设计 设计内容:根据给定工艺参数设计一台液氨储罐 二、已知工艺参数: 最高使用温度:T=50℃ 公称直径:DN=2600mm 筒体长度(不含封头):L0=3900mm 三、具体内容包括: 1.筒体材料的选择 2.罐的结构尺寸 3.罐的制造施工 4.零部件型号及位置、接口 5.相关校核计算 6.绘制装备图(A2图纸) 设计人:张辉 学号: 前言 化工专业课程设计室掌握化工原理和化工设备机械基础相关内容后进 行的一门课程设计,也是培养学生具备基本化工设计技能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此课程设计所进行的是化工单元设备或主要辅助设备的工艺设计及选型,其性质属于技术设计范畴。 课程设计是对课程内容的应用性训练环节,是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进行阶段性的单体设备或单元设计方面的专业训练过程,也是对理论教学效果的检验。通过这一环节使学生在查阅资料、理论计算、工程制图、调查研究、数据处理等方面得到基本训练,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理论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设计是设计-卧式液氨储罐。液氨储罐是合成氨工业中必不可少的储 存容器。为了解决容器设计中的各类问题,本设计针对这方面相关问题做了阐述。综合考虑环境条件,液体性质等因素并参考相关标准,按工艺设计,

设备结构设计,设备强度计算,分别对储罐的筒体,封头,鞍座,人孔,接管进行设计,然后用强度校核标准,最终形成合理的设计方案。 通过本次课程设计得到了化工设计基本技能的训练,为毕业设计及今后从事化工技术工作奠定了基础。此次设计主要原理来自<<化工过程设备机械基础>>一书及其他参考资料。 目录

反应釜温度过程控制课程设计

过程控制系统课程设计 课题:反应釜温度控制系统 系别:电气与控制工程学院 专业:自动化 姓名:彭俊峰 学号:092413238 指导教师:李晓辉 河南城建学院 2016年6月15日

引言 (1) 1系统工艺过程及被控对象特性选取 (2) 1.1 被控对象的工艺过程 (2) 1.2 被控对象特性描述 (4) 2 仪表的选取 (5) 2.1过程检测与变送器的选取 (5) 2.2执行器的选取 (6) 2.2.1执行器的选型 (7) 2.2.2调节阀尺寸的选取 (7) 2.2.3调节阀流量特性选取 (7) 2.3控制器仪表的选择 (8) 3.控制方案的整体设定 (10) 3.1控制方式的选择 (10) 3.2阀门特性及控制器选择 (10) 3.3 控制系统仿真 (12) 3.4 控制参数整定 (13) 4 报警和紧急停车设计 (14) 5 结论 (15) 6 体会 (16) 参考文献 (17)

反应器是任何化学品生产过程中的关键设备,决定了化工产品的品质、品种和生产能力。釜式反应器是一种最为常见的反应器,广泛的应用于化工生产的各个领域。釜式反应器有一些非常重要的过程参数,如:进料流量(进料流量比)、液体反应物液位、反应压力、反应温度等等。对于这些参数的控制至关重要,其不但决定着产品的质量和生产的效率,也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生产过程的安全性。 由于非线性和温度滞后因素很多,使得常规方法对釜式反应器的控制效果不是很理想。本文以带搅拌釜式反应器的温度作为工业生产被控对象,结合PID 控制方式,选用FX2N-PLC温度调节模块,同时为了提高系统安全性,设计了报警和紧急停车系统,最终设计了一套反应釜氏的温度过程控制系统。

反应釜温度过程控制课程设计

过程控制系统课程课题:反应釜温度控制系统 系另I」:电气与控制工程学院 专业:自动化___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 彭俊峰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__ 指导教师: _______ 李晓辉_____________ 河南城建学院 2016年6月15日

反应器是任何化学品生产过程中的关键设备,决定了化工产品的品质、品种和生产能力。釜式反应器是一种最为常见的反应器,广泛的应用于化工生产的各个领域。釜式反应器有一些非常重要的过程参数,如:进料流量(进料流量比)、液体反应物液位、反应压力、反应温度等等。对于这些参数的控制至关重要,其不但决定着产品的质量和生产的效率,也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生产过程的安全性。 由于非线性和温度滞后因素很多,使得常规方法对釜式反应器的控制效果不是很理想。本文以带搅拌釜式反应器的温度作为工业生产被控对象,结合PID 控制方式,选用FX2N-PLC 调节模块,同时为了提高系统安全性,设计了报警和紧急停车系统,最终设计了一套反应釜氏的温度过程控制系统。

1系统工艺过程及被控对象特性选取 被控对象的工艺过程 本设计以工业常见的带搅拌釜式反应器(CSTR)为过程系统被控对象。 反应器为标准3盆头釜,反应釜直径1000mm,釜底到上端盖法兰高度1376mm, 反应器总容积,耐压。为安全起见,要求反应器在系统开、停车全过程中压力不超过。反应器压力报警上限组态值为。反应器的工艺流程如图1-1所示。 S8Q A a珑厲娜口 图1-1釜式反应器工艺流程图 该装置主要参数如表1-1所示。各个阀门的设备参数如表1-2所示,其中,D g为阀门公称直径、K v为国际标准流通能力。 表1-1主要测控参数表

化工机械与设备课程设计

化工机械与设备课 程设计 1

化学工程学院 化工机械与设备课程设计 设计说明书 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 班级化工11-4 姓名沈杰 学号 1140 417 指导老师杨泽慧 日期 6月10日 成绩

化学工程学院 - (2) 化工机械与设备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课程设计题目:管壳式换热器的机械设计 二、课程设计内容 1.管壳式换热器的结构设计 包括:管子数n,管子排列方式,管间距的确定,壳体尺寸计算,换热器封头选择,容器法兰的选择,管板尺寸确定塔盘结构,人孔数量及位置,仪表接管选择、工艺接管管径计算等等。 2. 壳体及封头壁厚计算及其强度、稳定性校核 (1)根据设计压力初定壁厚; (2)确定管板结构、尺寸及拉脱力、温差应力; (3)计算是否安装膨胀节; (4)确定壳体的壁厚、封头的选择及壁厚,并进行强度和稳定性校核。 3. 筒体和支座水压试验应力校核 4. 支座结构设计及强度校核 包括:裙座体(采用裙座)、基础环、地脚螺栓 5. 换热器各主要组成部分选材,参数确定 6. 编写设计说明书一份 7. Auto CAD绘3号设备装配图一张

三、设计条件 1气体工作压力 管程:半水煤气(0.80+学号最后两位第一个数字×0.02,单位:MPa) 壳程:变换气(0.75+学号最后一位数字×0.01,单位:MPa) 2壳、管壁温差50℃,t t>t s 壳程介质温度为320-450℃,管程介质温度为280-420℃。 3由工艺计算求得换热面积为(130+学号最后一位数字×5),单位:m2。 4壳体与封头材料在低合金高强度刚中间选用,并查出其参数,接管及其它数据查表选用。 5壳体与支座对接焊接,塔体焊接接头系数Φ=0.9 6图纸:尺寸需根据自己的设计的尺寸标注。 四、进度安排 6月9-6月20日 五、基本要求 1.学生要按照任务书要求,独立完成设备的机械设计; 2.设计说明书一律采用电子版,指导老师指导修改后打印,3号图纸终稿打印; 3.图纸打印后,将图纸按照统一要求折叠,同设计说明书统一在6月20日上午9点半前,由各组组长负责统一提交。

反应釜设计程序.doc

反应釜设计程序 (1)确定反应釜操作方式根据工艺流程的特点,确定反应釜是连续操作还是间歇操作。 (2)汇总设计基础数据工艺计算依据如生产能力、反应时间、温度、装料系数、物料膨胀比、投料比、转化率、投料变化情况以及物料和反应产物的物性数据、化学性质等。 (3)计算反应釜体积 (4)确定反应釜设计(选用)体积和台数。 如系非标准设备的反应釜,则还要决定长径比以后再校算,但可以初步确定为一个尺寸,即将直径确定为一个国家规定的容器系列尺寸。 (5)反应釜直径和筒体高度、封头确定。 (6)传热面积计算和校核。 (7)搅拌器设计。 (8)管口和开孔设计。 (9)画出反应器设计草图(条件图),或选型型号。 3.设计要求(1)进行罐体和夹套设计计算;(2)选择接管、管法兰、设备法兰;(3)进行搅拌传动系统设计;(4)设计机架结构;(5)设计凸缘及选择轴封形式;(6)绘制配料夹套反应釜的总装配图;(7)从总装图中测绘一张零件图或一张部件图。1罐体和夹套的设计1.1 确定筒体内径表4-2 几种搅拌釜的长径比i值搅拌釜种类设备内物料类型长径比i值一般搅拌釜液-固相或液-液相物料i=1~1.3气-液相物料i=1~2发酵罐类I=1.7~2.5 当反应釜容积V小时,为使筒体内径不致太小,以便在顶盖上布置接管和传动装置,通常i取小值,此次设计取i=1.1。一般由工艺条件给定容积V、筒体内径按式4-1估算:得D=1366mm.式中V--工艺条件给定的容积,;i——长径比,(按照物料类型选取,见表4-2)由附表4-1可以圆整=1400,一米高的容积=1.539 1.2确定封头尺寸椭圆封头选取标准件,其形式选取《化工设备机械基础课程设计指导书》图4-3,它的内径与筒体内径相同,釜体椭圆封头的容积由附表4-2 =0.4362 ,(直边高度取50mm)。1.3确定筒体高度反应釜容积V按照下封头和筒体两部分之容积之和计算。筒体高度由计算H1==(2.2-0.4362)/1.539=1.146m,圆整高度=1100mm。按圆整后的修正实际容积由式V=V1m×H1+V封=1.539×1.100+0.4362=2.129 式中;——一米高的容积/m ——圆整后的高度,m。1.4夹套几何尺寸计算夹套的结构尺寸要根据安装和工艺两方面的要求。夹套的内径可根据内径由500~600700~18002000~3000 +50 +100 +200选工艺装料系数=0.6~0.85选取,设计选取=0.80。1. 4.1夹套高度的计算H2=(ηV-V封)/V1m=0.755m1.4.2.夹套筒体高度圆整为=800mm。1.4.3罐体的封头的表面积由《化工设备机械基础》附表4-2查的F封=2.345。1.4.4一米高的筒体内表面由《化工设备机械基础》附表4-1查的。F1m=4.401.4.5实际的传热面积F== 5.6665>3,由《化工设备机械基础》式4-5校核5.6665〉3所以传热面积合适。2夹套反应釜的强度计算强度计算的参数的选取及计算均符合GB150-1998《钢制压力容器》的规程。此次设计的工作状态已知时,圆筒为外压筒体并带有夹套,由筒体的公称直径mm,被夹套包围的部分分别按照内压和外压圆筒计算,并取其中较大者。...[ 过程装备夹套反应釜化工机械化工课程设计] 反应釜设计 摘要

夹套反应釜-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任务书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 1. 设计方案的分析和拟定 (4) 2. 罐体和夹套的设计 (5) 2.1. 罐体和夹套的结构设计 (5) 2.2. 罐体几何尺寸计算 (5) 2.2.1. 确定筒体内径 (5) 2.2.2. 确定封头尺寸 (6) 2.2.3. 确定筒体高度H1 (6) 2.3. 夹套几何尺寸计算 (6) 2.3.1. 确定夹套内径 (6) 2.3.2. 确定夹套高度 (7) 2.3.3. 校核传热面积 (7) 2.4. 夹套反应釜的强度计算 (7) 2.4.1. 强度计算的原则及依据 (7) 2.4.2. 按内压对筒体和封头进行强度计算 (8) 2.4.3. 按外压对筒体和封头进行稳定性校核 (10) 2.4.4. 水压试验校核 (11) 3. 反应釜的搅拌器 (12) 3.1. 搅拌器的选用 (12) 3.2. 挡板 (12) 4. 反应釜的传动装置 (12) 4.1. 电动机、减速机选型 (13)

4.2. 凸缘法兰 (13) 4.3. 安装底盖 (14) 4.4. 机架 (14) 4.5. 联轴器 (14) 4.6. 搅拌轴设计 (14) 5. 反应釜的轴封装置 (16) 6. 反应釜的其他附件 (17) 6.1. 支座 (17) 6.1.1. 确定耳式支座实际承受载荷Q (17) 6.1.2. 确定支座的型号及数量 (18) 6.2. 手孔 (18) 6.3. 设备接口 (18)

设计目的:培养学生把所学“化工机械基础”及其相关课程的理论知识,在设备课程设计中综合地加以运用,把化工工艺条件与化工设备设计有机结合起来,使所学有关机械课程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得以巩固和强化。培养学生对化工设备设计的基本技能以及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设计要求:(1)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2)要有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和进取精神。(3)学会正确使用标准和规范,使设计有法可依、有章可循。(4)学会正确的设计方法,统筹兼顾,抓主要矛盾。(5)在设计中应注意处理好尺寸的圆整,处理好计算与结构设计的关系。 设计内容:设计一台带有搅拌装置的夹套反应釜,包括设备总装配图一张,零部件图一至二张,设计计算说明书一份。 设计任务书 设计参数及要求 容器内夹套内工作压力,Mpa 设计压力,Mpa 0.2 0.3 工作温度,℃ 设计温度,℃<120 <150 介质有机溶剂冷却水或蒸汽全容积V ,m3 2.5 操作容积V1,m3 2.0 传热面积,m37 腐蚀情况微弱 推荐材料不锈钢 搅拌器型式桨式 搅拌速度,r/min <120

(完整word版)化工机械与设备课程设计

化学工程学院 化工机械与设备课程设计 设计说明书 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 班级化工11-4 姓名沈杰 学号11402010417 指导老师杨泽慧 日期2014年6月10日 成绩

化学工程学院2013-2014(2) 化工机械与设备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课程设计题目:管壳式换热器的机械设计 二、课程设计内容 1.管壳式换热器的结构设计 包括:管子数n,管子排列方式,管间距的确定,壳体尺寸计算,换热器封头选择,容器法兰的选择,管板尺寸确定塔盘结构,人孔数量及位置,仪表接管选择、工艺接管管径计算等等。 2. 壳体及封头壁厚计算及其强度、稳定性校核 (1)根据设计压力初定壁厚; (2)确定管板结构、尺寸及拉脱力、温差应力; (3)计算是否安装膨胀节; (4)确定壳体的壁厚、封头的选择及壁厚,并进行强度和稳定性校核。 3. 筒体和支座水压试验应力校核 4. 支座结构设计及强度校核 包括:裙座体(采用裙座)、基础环、地脚螺栓 5. 换热器各主要组成部分选材,参数确定 6. 编写设计说明书一份 7. Auto CAD绘3号设备装配图一张 三、设计条件 1气体工作压力 管程:半水煤气(0.80+学号最后两位第一个数字×0.02,单位:MPa) 壳程:变换气(0.75+学号最后一位数字×0.01,单位:MPa) 2壳、管壁温差50℃,t t>t s 壳程介质温度为320-450℃,管程介质温度为280-420℃。 3由工艺计算求得换热面积为(130+学号最后一位数字×5),单位:m2。

4壳体与封头材料在低合金高强度刚中间选用,并查出其参数,接管及其他数据查表选用。 5壳体与支座对接焊接,塔体焊接接头系数Φ=0.9 6图纸:尺寸需根据自己的设计的尺寸标注。 四、进度安排 6月9-6月20日 五、基本要求 1.学生要按照任务书要求,独立完成设备的机械设计; 2.设计说明书一律采用电子版,指导老师指导修改后打印,3号图纸终稿打印; 3.图纸打印后,将图纸按照统一要求折叠,同设计说明书统一在6月20日上午9点半前,由各组组长负责统一提交。 5.根据设计说明书、图纸、平时表现综合评分。 六、说明书的内容 任务书 1.符号说明 2.前言 (1)设计条件; (2)设计依据; (3)设备结构形式概述。 3.材料选择 (1)选择材料的原则; (2)确定各零、部件的材质; (3)确定焊接材料。 4.绘制结构草图 (1)换热器装配图; (2)确定支座、接管、人孔、控制点接口及附件、内部主要零部件的轴向及环向位置,以单线图表示; (3)标注形位尺寸;

化工机械课程设计4

课程设计说明书 设计题目:卧式贮罐的设计 学院、系:化工学院 专业班级: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成绩: 2014年 7月 1日

目录 一、设计题目 (3) 二、设计要求 (3) 三、设计参数 (3) 1、设计参数 (3) 2、设计要求 (3) 四、液氨储罐的工艺设计计算 (3) ⒈罐体壁厚的设计 (3) ⒉封头厚度设计 (4) ⒊鞍座 (4) ⒋手孔选择 (6) 5.手孔补强 (7) 6.接管 (8) 6.1进出料接管的选择 (8) 6.4安全阀的选择 (9) 6.5排污管的选择 (9) 五、参考资料 (9) 附、设计结果一览表1 (9) 设计结果一览表2 (10)

设计说明书 一、设计题目 卧式贮罐的设计 二、设计要求 设计一卧式容器,准备盛装 3210kg /m3ρ

化工反应工程反应器课程设计

化学反应工程课程设计题目年产80000t乙酸乙酯间歇釜式反应器设计系别化学与化工学院 专业应用化学 学生姓名 学号年级 指导教师职称副教授 2013 年 6 月20 日

一、设计任务书及要求 1.1设计题目 80000t/y 乙酸乙酯反应用间歇釜式反应器设计 1.2设计任务及条件 (1)反应方程式: )()()()(2523523S O H R H C O O C CH B OH H C A COOH CH +?+ (2)原料中反应组分的质量比:A :B :S=1:2:1.35。 (3)反应液的密度为1020kg/3m ,并假设在反应过程中不变。C 100?时被搅拌液体物料的物性参数为: 比热容为13.124-??=K mol J C p ,导热系数()C m W ??=/325.0λ,黏度 s Pa .101.54-?=μ。 (4)生产能力:80000t/y 乙酸乙酯,年生产8000小时,,每小时生产10t,乙酸的转化率为40℅。每批装料、卸料及清洗等辅助操作时间为1h 。 (5)反应在100℃下等温操作,其反应速率方程如下: ()K c c c c k r S R B A A /1-= 100℃时,min)./(1076.441mol L k -?=,平衡常数K =2.92。反应器填充系数可取0.70-0.85。乙酸乙酯相对分子质量88;乙酸相对分子质量60;乙醇相对分子质量46;水相对分子质量18。 (6)最大操作压力为10.4P MPa =。加热的方式为用夹套内的水蒸汽进行电加热。 1.3设计内容 1、物料衡算及热量衡算; 2、反应器体积计算及高径比、直径等参数确定; 3、反应搅拌器设计; 4、其他配件; 5、带管口方位图的设备条件图绘制(不用绘制零件图,不用达到设备装配图水平); 6、设计体会;

化工机械基础化工设备课程设计液氨储罐机械设计详解

目录 第一章、绪论-----------------------------------------------------2 1.液氨贮罐的设计背景---------------------------------------------5 2.设计任务----------------------------------------------------- 3.设计思路----------------------------------------------------- 4. 2.液氨贮罐的分类及选型-------------------------------------------5 3.设计温度和设计压力的确定--------------------------------------- 第二章、材料及结构的选择与论证-----------------------------------6 1.材料选择与论证-------------------------------------------------6 2.结构选择与论证-------------------------------------------------7 第三章工艺尺寸的确定-------------------------------------------8 第四章设计计算-------------------------------------------------9 1.计算筒体的壁厚-------------------------------------------------9 2.计算封头的壁厚------------------------------------------------10 3.水压试验压力及其强度校核--------------------------------------10 4.选择人孔并核算开孔补强----------------------------------------11 5.选择鞍座并核算承载能力----------------------------------------13 6.选择液位计----------------------------------------------------14 7.选配工艺接管--------------------------------------------------14 设计小结--------------------------------------------------------15 参考文献--------------------------------------------------------16总图材料明细表………………………………………………………

课程设计—反应器的设计

日本宇部兴产公司是采用HSO工艺技术的最大己内酰胺生产商,现生产能力为365kt·a -1, 占世界己内酰胺总生产能力的6.84%,生产装置分布在日本、西班牙和泰国。该工艺技术成熟,投资小,操作简单,催化剂价廉易得,安全性好。但主要缺点是:(1)原料液NH3·H2O和H2SO4消耗量大,在羟胺制备、环己酮肟化反应和贝克曼重排反应过程中均副产大量经济价值较低的(NH4)2SO4,每生产1t己内酰胺大约会副产4.5t(NH4)2SO4,副产(NH4)2SO4最多;(2)能耗(水、电、蒸汽)高,环境污染大,设备腐蚀严重,三废排放量大。特别是(NH4)2SO4副产高限制了HSO工艺的发展。 1.3.2 SNIA工艺(甲苯法) 意大利SNIA公司开发的SNIA工艺是唯一以甲苯为主要原料的己内酰胺生产工艺。该工艺又称为甲苯法,是将甲苯氧化制得苯甲酸,加氢制得苯甲酸,接着与亚硝酰硫酸反应生成己内酰胺硫酸盐,己内酰胺硫酸盐再经水解得到己内酰胺。 在SNIA工艺制备己内酰胺中,含己内酰胺60%左右的酰胺油先经NH3·H2O苛化,然后经甲苯萃取、水萃取制成30%的己内酰胺水溶液。己内酰胺水溶液经KMnO4氧化和过滤、三效蒸发、脱水浓缩、预蒸馏、NaOH处理和蒸馏、轻副产物蒸馏和精馏、重副产物蒸馏和精馏等精制过程,才能得到符合标准的纤维级己内酰胺成品。 1999年,中国石化石家庄化纤责任有限公司采用意大利SNIA公司甲苯法生产技术, 耗资35亿元,建成一套生产能力为50kt·a -1 的己内酰胺生产装置,2002年与中国石化科 学研究院合作开发并应用非晶态镍催化剂引入苯甲酸加氢反应系统部分取代Pd/C催化 剂以及己内酰胺水溶液加氢取代KMnO4工艺技术,将生产能力扩建到70kt·a -1。 尽管SNIA工艺为己内酰胺生产提供了新的原料路线,采用甲苯为原料,不经过环己酮肟直接生产己内酰胺,但酰胺化反应过程条件苛刻,收率较低,生成的副产物成分复杂,每生产1t己内酰胺副产3.8t(NH4)2SO4。而且工艺精制过程存在流程长、工艺控制复杂、能耗大、产品质量不稳定、优级品率低的问题,投资大,生产设备高度专业化,难以转换用途。基于生产成本高、(NH4)2SO4副产品量大、影响己内酰胺质量的副产物多的问题,加之受SNIA公司规模及发展战略影响,目前国外已无采用SNIA工艺的己内酰胺生产装置。 1.3.3 BASF/Polimex-NO还原工艺(苯法) 德国BASF公司和波兰Polimex公司开发了BASF/Polimex-NO还原工艺,对硫酸羟胺制备进行了工艺改进:采用NH3与纯O2催化氧化制得NO,NO在搅拌釜式反应器中,反应温度40℃、压力1.5MPa、H2SO4介质和Pt催化剂作用下被H2还原来制备硫酸羟胺。环己酮肟生产采用二段逆流肟化流程,进料环己酮萃取肟化硫铵中的有机物后再进入肟化反应系统。在肟化过程中每生产1t环己酮肟(中间产品)会副产0.64t(NH4)2SO4,(NH4)2SO4溶液中的环己酮用蒸汽气提回收后返回反应系统。反应生成的环己酮肟经过饱和浓度的硫铵母液干燥脱水。环己酮肟在发烟H2SO4催化作用下经两级串联贝克曼重排器制得己

夹套反应釜课程设计报告书

课程设计说明书题目: 夹套反应釜设计 院系:机械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过控09-4班 学号: 2009302648 学生:石伟维 指导教师:来永斌副教授 2012 年 7月 2日

理工大学课程设计(论文)任务书 年月日 目录

第1章绪论 (1) 1.1概述 (1) 1.2搅拌器研究状况 (1) 1.3搅拌设备研究中的主要难点以及解决方法 (1) 1.4搅拌设备在工程技术上的特点 (2) 第2章罐体几何尺寸计算 (3) 2.1 确定筒体径 (3) 2.2 确定封头尺寸 (3) 2.3 确定筒体高度 (4) 2.4 夹套几何尺寸计算 (4) 2.5 传热面积计算 (5) 2.6 夹套反应釜的强度计算 (5) 2.6.1 强度计算的原则及依据 (5) 2.6.2 筒及夹套的受力分析 (5) 2.6.3 强度计算(按压计算厚度) (6) 2.6.4 稳定性校核(按外压校核罐体厚度) (7) 2.6.6 水压试验校核 (8) 第3章反应釜的搅拌装置 (9) 3.1 选择搅拌器 (9) 3.2 电动机额定功率的确定 (10) 3.3 搅拌轴设计 (10) 3.4 搅拌器强度设计 (11) 第4章反应釜的传动装置 (12) 4.1 选用电动机 (12) 4.2 选用减速器 (12) 4.3 凸缘法兰的选用 (12) 4.4 选用安装底盖 (14) 4.5 机架的选用 (15) 4.6 联轴器的选用 (17) 4.7 轴封装置 (18) 第5章工艺接管及附件选用 (20) 5.1 工艺接管 (20) 5.2 人孔和手孔 (20) 5.3 设备接口 (21)

5.3.1 接管与管法兰 (21) 5.3.2 补强圈 (22) 5.4 视镜 (22) 5.5 支座 (23) 5.6 挡板 (25) 第6章焊缝结构的设计 (26) 6.1 釜体上的主要焊缝结构 (26) 6.2 夹套上的焊缝结构的设计 (27) 参考文献 (28) 鸣 (29)

夹套反应釜课程设计

夹套传热式带搅拌的反应釜 设计说明书 组员: 源学号:3099990054 勇华学号:3099990055 叙学号:3090343125 黄承标学号:3090343108 专业班级:化学工程与工艺09-1班 指导老师:淑华 设计时间:2011年12月19日至2011年12月30日

有搅拌装置的夹套反应釜 前言 《化工设备机械基础》化学工程、制药工程类专业以及其他相近的非机械类专业,对化下设备的机械知识和设计能力的要求而编写的。通过此课程的学习,是通过学习使同学掌握基本的设计理论并具有设计钢制的、典型的中、低、常压化工容器的设计和必要的机械基础知识。 化工设备机械基础课程设计是《化工设备机械基础》课程教学中综合性和实践性较强的教学环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桥梁,是学生体察工程实际问题复杂性,学习初次尝试化工机械设计。化工设计不同于平时的作业,在设计中需要同学独立自主的解决所遇到的问题、自己做出决策,根据老师给定的设计要求自己选择方案、查取数据、进行过程和设备的设计计算,并要对自己的选择做出论证和核算,经过反复的比较分析,择优选定最理想的方案和合理的设计。 化工设备课程设计是培养学生设计能力的重要实践教学环节。在教师指导下,通过裸程设计,培养学生独立地运用所学到的基本理论并结合生产实际的知识,综合地分析和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当学生首次完成该课程设计后,应达到一下几个目的: ⑴熟练掌握查阅文献资料、收集相关数据、正确选择公式,当缺乏必要的数据时,尚需要自己通过实验测定或到生产现场进行实际查定。

⑵在兼顾技术先进性、可行性、经济合理的前提下,综合分析设计任务要求,确定化工工艺流程,进行设备选型,并提出保证过程正常、安全可行所需的检测和计量参数,同时还要考虑改善劳动条件和环境保护的有效措施。 ⑶准确而迅速的进行过程计算及主要设备的工艺设计计算及选型。 ⑷用精炼的语言、简洁的文字、清晰地图表来表达自己的设计思想和计算结果。 化工设备机械基础课程设计是一项很繁琐的设计工作,而且在设计中除了要考虑经济因素外,环保也是一项不得不考虑的问题。除此之外,还要考虑诸多的政策、法规,因此在课程设计中要有耐心,注意多专业、多学科的综合和相互协调。

化工机械设备课程设计(板式塔) - 副本

目录 第1章绪论 (3) 1.1 课程设计的目的 (3) 1.2 课程设计的要求 (3) 1.3 课程设计的内容 (3) 1.4 课程设计的步骤 (3) 第2章塔体的机械计算 (5) 2.1 按计算压力计算塔体和封头厚度 (5) 2.1.1 塔体厚度的计算 (5) 2.1.2 封头厚度计算 (5) 2.2 塔设备质量载荷计算 (5) 2.2.1 筒体圆筒、封头、裙座质量 (5) 2.2.2 塔内构件质量 (6) 2.2.3 保温层质量 (6) 2.2.5 操作时物料质量 (6) 2.2.6 附件质量 (7) 2.2.7 充水质量 (7) 2.2.8 各种载荷质量汇总 (7) 2.3 风载荷与风弯矩的计算 (8) 2.3.1 风载荷计算 (8) 2.3.2 风弯矩的计算 (9) 2.4 地震弯矩计算 (10) 2.5 偏心弯矩的计算 (11) 2.6 各种载荷引起的轴向应力 (11) 2.6.1 计算压力引起的轴向应力 (11) 2.6.2 操作质量引起的轴向压应力 (11) 2.6.3 最大弯矩引起的轴向应力 (12) 2.7 塔体和裙座危险截面的强度与稳定校核 (13) 2.7.1 截面的最大组合轴向拉应力校核 (13) 2.7.2 塔体与裙座的稳定性校核 (13) 2.8 塔体水压试验和吊装时代应力校核 (16)

2.8.1 水压试验时各种载荷引起的应力 (16) 2.8.2 水压试验时应力校核 (16) 2.9 基础环设计 (17) 2.9.1 基础环尺寸 (17) 2.9.2 基础环的应力校核 (17) 2.9.3 基础环的厚度 (18) 2.10 地脚螺栓计算 (18) 2.10.1地脚螺栓承受的最大拉应力 (18) 2.10.2 地脚螺栓的螺纹小径 (19) 第3章塔结构设计 (20) 3.1 塔盘结构 (20) 3.2塔盘的支承 (20) 参考文献 (20) 自我总结 (20)

年产6000吨乙酸乙酯间歇反应釜设计_毕业设计

年产6000t乙酸乙酯间歇反应釜设计 设计说明 本选题为年产量为年产6×103T的间歇釜式反应器的设计。通过物料衡算、热量衡算,反应器体积为3 27.52m、换热量为6 。设备设计结果表明, KJ 5.710/h 反应器的特征尺寸为高3350mm,直径3000mm;夹套的特征尺寸为高2570mm,内径为3200mm。还对塔体等进行了辅助设备设计,换热则是通过夹套与内冷管共同作用完成。搅拌器的形式为圆盘式搅拌器,搅拌轴直径75mm。 在此基础上绘制了间歇釜式反应器的设备图,和整体工艺的工艺流程图。 关键字:间歇釜式反应器; 物料衡算; 热量衡算; 壁厚设计;

前言 反应工程课程设计是《化工设备机械基础》和《反应工程》课程教学中综合性和实践性较强的教学环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桥梁,是学生体察工程实际问题复杂性,学习初次尝试反应釜机械设计。化工设计不同于平时的作业,在设计中需要同学独立自主的解决所遇到的问题、自己做出决策,根据老师给定的设计要求自己选择方案、查取数据、进行过程和设备的设计计算,并要对自己的选择做出论证和核算,经过反复的比较分析,择优选定最理想的方案和合理的设计。 反应工程是培养学生设计能力的重要实践教学环节。在教师指导下,通过裸程设计,培养学生独立地运用所学到的基本理论并结合生产实际的知识,综合地分析和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当学生首次完成该课程设计后,应达到一下几个目的: 1、熟练掌握查阅文献资料、收集相关数据、正确选择公式,当缺乏必要的 数据时,尚需要自己通过实验测定或到生产现场进行实际查定。 2、在兼顾技术先进性、可行性、经济合理的前提下,综合分析设计任务要 求,确定化工工艺流程,进行设备选型,并提出保证过程正常、安全可行所需的检测和计量参数,同时还要考虑改善劳动条件和环境保护的有效措施。 3、准确而迅速的进行过程计算及主要设备的工艺设计计算及选型。 4、用精炼的语言、简洁的文字、清晰地图表来表达自己的设计思想和计算 结果。 反应工程课程设计是一项很繁琐的设计工作,而且在设计中除了要考虑经济因素外,环保也是一项不得不考虑的问题。除此之外,还要考虑诸多的政策、法规,因此在课程设计中要有耐心,注意多专业、多学科的综合和相互协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