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分子重排反应
分子重排反应机理

反应机理
O
+OH
R-C-R' H+ R-C-R'
OH
R-C-R'
+
-H+ O R"COO-H
OH R-C-R'
O-OCR" O
R
O
R' C
O O
H
O
C R"
R´重排
O-O键断裂
-R´´COO- , -H+
O R-C-OR'
在结构对称酮的重排中,基团亲核性越大,迁移的倾 向越大,基团迁移的大致顺序为:
分子重排反应机理
分子重排反应是指在试剂、加热或其他因素的 影响下,分子中的某些原子或集团发生转移或 分子碳胳改变生成新的物质的反应。分子重排 是一类很有意义的反应,在理论上和应用上都 很重要。
第一节 重排反应的分类
1、按反应历程分:亲核重排、亲电重排、游离基重 排
2、按分子内和分子间重排分类 3、按元素分类原子或原子团迁移前后直接相连的原
子的种类可分为C→C重排、C →N重排、N →C重排、 O →C重排等 4、按光学活性分类:光活性不变重排、光活性改变 重排 5、按有机化合物的类型:脂肪族化合物重排,芳香族 化合物重排和杂环化合物重排 6、按官能团分类
第二节 亲核重排
一个原子或集团带着一对电子转移到相邻的缺 电子原子上,这一反应叫做亲核重排。
O
CH3COOC2H5
RCR' + CH3COOOH
40oC
O RCOR' + CH3COOH
常用的过酸有:
(1)一般过酸 + 无机强酸(H2SO4) (2)强酸的过酸 :CF3COOOH (3)一般酸 + 一定浓度的过氧化氢(产生的过酸立即反应)
分子重排反应

R N C OH H O
• 6、Wolff重排 • 重氮酮在氧化银或光热作用下,与水、醇、胺反应生成酸、 酯、酰胺的反应称为Wolff重排。 O
H2O O + R C CHN2 hv O R C CH R'OH NH3 R C C OH H2 O R C C OR' H2 O R C C NH2 H2 R C C O H
+
CH3 H3C C C OH2 H2
+
- H2 O
CH3 H3C C CH2
+
CH3
CH3
CH3 Cl H3 C C CH2CH3
Cl rearrgement CH3
+
-
H3C
C
CH2 - H+ H 3C
CH3 C CHCH3
CH3
CH3
• 实验证明Wagner-Meerwein重排的历程是生成碳正离子 的SN1历程。重排的趋势一般取决于碳正离子的相对稳定 性。其迁移基团的活性次序如下:
O Ph H C H2 Cl B Ph CH2 O H2O Ph C O OH
H2O
Ph
C O
OH
• 原子上有吸电子基团时,在强碱的作 用下,季铵盐上的取代基重排到具有吸电子的碳原子上, 形成叔胺的反应称为Stevens重排。
R1 Z C H2 N
+
R1 R2 NaNH2 Z C H N
O O C C KOH O C OC OH OH O C C OK
O- O C C OH
第七章分子重排反应3

+ (CH3)2C=C(CH3)2 61%
反应机理是: 醇首先在酸作用下脱去羟基形成碳正离子, 接着α-位的甲基带着电子对转移过来,使仲碳正离子 变成叔碳正离子。
⑴. 形成C+ 形式
(a) 卤代烃 Ag+ AgCl
(CH3)3C-CH2Cl
Ag (AgNO3)
(CH3)3C-CH2+AgCl
(b)含-NH2 重氮化放氮
M:迁移基团
Y:离去基团
A:重排始点 B:重排终点
离子型重排反应: 缺电子重排(亲核重排)
C— A— Y Z -Y C— A Z C— A— Z
富电子重排(亲电重排)
X— B— C Y -Y X— B— C B— C X
7.1 缺电子重排(亲核重排)
缺电子重排反应一般包括三个内容:缺电子中心的创 建;基团Z带着一对电子迁移到缺电子中心,同时原来迁移 的始点成为新的缺电子中心;最后通过与亲核试剂结合或 消除反应满足迁移始点的八隅体结构:
H2O
R NH COOH
CO2
+
RNH2
经过Nitrene的重排;
酰胺重排生成少一个碳的胺;
Hoffmann重排:RCOOH→RCONH2→RNH2 。
(1) (CH3)3C-CH2CONH2
Br2/NaOH
(CH3)3C-CH2NH2
CONH2 NH2
(2)
COOH Br 2 FeBr3 Br
(CH3)3C-CH3NH2
NaNO2 HCl
(CH3)3C-CH2N2Cl
-N2
△
(CH3)3C-CH2
(c) –OH 加 H+ (-H2O)
分子重排反应

分子重排反应合作者:缪文文(20082823)江会剑(20082824)1.亲核重排1.Wagner-Meerwein重排属于分子内的亲核碳重排反应,实例:其结果是正常产物(I)仅有3%,而两种重排产物(II)和(III)共有92%。
原因是反应过程中,反应中间体碳正碳子发生了重排:脂肪族或脂环族伯胺与HNO2作用时,亦可发生此亲核碳重排反应。
2 .片呐醇重排(Pinacol重排)在无机酸作用下,连有羟基的碳原子上的烃基带着一对电子转移到失去羟基的正碳离子上,生成不对称酮的反应,称片呐醇重排:例如:正碳离子的形成和基团的迁移系经由一个正碳离子桥式过渡状态,迁移基团和离去基团处于反式位置。
迁移基团可以是烷基,也可以是芳基。
对于R1R2C(OH)-C(OH)R3R4取代基不同的片呐醇,其重排方向取决于下列两个因素:(1)失去-OH的难易;(2)迁移基团的性质和迁移倾向。
3. Beckmann重排醛肟及酮肟在酸性催化剂(如H2SO4、HCl、P2O5、POCl3、SO2Cl2等)作用下,发生重排转变为酰胺,称Beckmann重排。
其立体化学特征:不对称酮肟的重排为反式重排,例如:在迁移过程中,迁移基团原有的结构(如碳架、构型等)保持不变,例如:4 . Baeyer-Villiger重排酮类经过氧酸氧化,发生重排生成酯,称Baeyer-Villege重排。
常用的过氧酸有:H2SO5、MeCO3H、PhCO3H、HCO3和CF3CO3H等。
机理:对不对称酮而言,各种烃基迁移难易大致顺序如下:叔烷基>仲烷基~环烷基>苄基~苯基>伯烷基>环丙基>甲基(易)(难)例如:本反应是由酮合成酚的一种方法,如:5. 苯偶酰(Benzil)重排苯偶酰重排,又称苯甲酰重排:苯偶酰类化合物(即α-二酮类)在强碱作用下,发生分子内重排生成α-羟基酸的反应。
最著名的是二苯基乙二酮(苯偶酰)的重排如以代替,则产物为酯,如:2 亲核氮重排反应1 . Hofmann重排酰胺在碱性介质中用Cl2或Br2(NaOCl或NaOBr)处理,放出CO2变为减少一个碳原子的伯胺,此反应成为Hofmann降解重排。
《分子重排反应》课件

III. 分子重排反应的机理
• 分子重排反应的机理涉及分子内、分子间的结构变化以及化学键的重组。 • 这类反应通常包括断裂原始键、形成新的共价键、转移原子或基团等
步骤。 • 具体反应机理的理解对于控制反应路径和提高反应效率至关重要。
IV. 分子重排反应的影响因素
1 1. 温度
温度对分子重排反应速率和选择性起着重要 作用,通常较高的温度会促进分子重排反应 的进行。
II. 分子重排反应的分类
1. 根据反应类型
分子重排反应可以根据不同 的反应类型进行分类,如醇 酯互变异构、氧杂环化、羰 基互变异构等。
2. 根据反应条件
分子重排反应也可以根据不 同的反应条件进行分类,如 酸催化、碱催化、高温条件 下发生的分子重排反应等。
3. 根据反应底物
分子重排反应还可以根据不 同的反应底物进行分类,如 环状化合物的分子重排反应、 链状化合物的分子重排反应 等。
VII. 分子重排反应与有机合成的关系
分子重排反应是有机合成中的重要环节,可以用于构建复杂分子结构和控制化学反应的选择性。
2
2. 药物合成
分子重排反应在药物合成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可用于合成药物前体和改进药物性 能。
3
3. 新型材料制备
分子重排反应可用于制备新型材料,例如高分子材料、金属配合物等。
VI. 分子重排反应的实验方法
为了研究和实施分子重排反应,可以使用各种实验方法,如核磁共振(NMR)、质谱(MS)和红外光谱(IR) 等。
2 2. 反应物浓度
反应物浓度越高,分子重排反应的速率通常 会增加。
3 3. 催化剂
催化剂可以显著提高分子重排反应的速率, 并且可以排反应的进行和产物 选择性有重要影响。
分子重排反应

7.The Lossen Rearrangement
The O-acyl derivatives of hy droxamic acids give isocyanates when treated with bases or sometimes even just on heating in a reaction known as the Rearrangement
Mechanism :
CH3
+ CH3 CH3 H C C CH3 OH OH
CH3
CH3 CH3 C C CH3 H2O OH +OH2
CH3 C C CH3 O CH3
CH3 CH3 C C CH3 OH CH3
+
CH3 CH3 C C CH3 +OH CH3
H+
CH3
(1)The stable cation formed superior + Ph C CH H Ph2C CH2
NH2 HNO2 OH CH2NH2 OH HNO2
CHO
O
(3)Mixtures are ofen produced,and which group
preferrntially migrates may depend on the reaction conditions as well as on the nature of the substrate.
CH3 O O C C CH3 CH3 OH H2O
-
CH3 C C O O
CH3
O O C C CH3 CH3 C C O
OH H2O
-
O C C CH3 CH3 C C O
(3): If NaOH was replaced by NaOMe or tBuONa, α-hydroxycarboxyester will be produced O O
第七章 分子重排反应

C O
C R
N
N
Cu2+
H2O R'OH O C CH R NH3 R'NH2
RCH2COOH RCH2COOR' RCH2CONH2 RCH2CONHR'
(5)氮烯重排 )
(1). Hofmann重排 重排 酰胺在次卤酸盐(如Br2/NaOH)的作用下,重派后继而水解 /NaOH)的作用下 的作用下, 酰胺在次卤酸盐( 生成少一个碳原子的伯胺。又叫霍夫曼降级。 生成少一个碳原子的伯胺。又叫霍夫曼降级。
(6) . Beckmann (贝克曼)重排 贝克曼)
醛肟或酮肟在酸性催化剂作用下重排生成取代酰胺的反应
R ' R C N O OH H R C NHR '
机理: 机理:
R R' C N OH2
R
C
N
R'
R
C
N
R'
亲核重排
H2O
RCONHR'
RCOOH + R'NH2
(7) . Baeyer-Villiger (拜耶尔 维利格)重排 拜耶尔-维利格 维利格)
R R
OH-
R R C C O C
R R
OH
R2CHCR2CO2 H
7.3 芳环上的重排
(1)联苯胺重排 )
在强酸催化下,氢化偶氮苯类重排生成 , 二氨基联苯 在强酸催化下,氢化偶氮苯类重排生成4,4`-二氨基联苯 类的反应。 类的反应。
NH NH
H+ ~70%
H2N
,
H2N ~30% NH2 H2N
苯甲基三烷基季铵盐(或锍盐)在PhLi、NaNH2等强碱作用下 苯甲基三烷基季铵盐(或锍盐) 、 发生重排,苯环起亲核烷基化反应,烷基的α-碳原子与苯环的 发生重排,苯环起亲核烷基化反应,烷基的 碳原子与苯环的 邻位碳原子相连成叔胺。 邻位碳原子相连成叔胺。
理论有机化学分子重排反应

O
羧酸异龙脑酯
异龙脑(冰片)
樟脑
Hofmann 降解反应(霍夫曼重排)
酰胺
Br2 或 Cl2 NaOH 脱去羰基 伯胺
O
CH2CNH2 + Br2 + 4NaOH 94%
CH2NH2 + 2NaBr
制备少一个C原子的伯胺
+ Na2CO3 + 2H2O
反应机理:
第一步:氮原子上发生碱催化溴代反应:
O
O CH3 C
N
Ph H
The group opposite to hydroxy will shift
4.联苯胺重排 联苯胺重排
HH
H
H
NN
N
N
H
H
4.联苯胺重排
没有发现交叉产物,分子没有断裂成两 个离子,只发生分子内重排。
CH3 NH
H3C NH
H3C H2N
CH3 NH2
Et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Et
NH NH
RH
CC OH OH
H - H2O
RH CC OH
RH HNO2
CC
OH NH2
RH CC OH
RH CC OH Br
Ag - AgBr
RH CC OH
H CC OH R
H CC OH R
H CC OH R
H CC OR
发生反应的位置 质子先进攻哪个羟基?
H H C C CH3
OH OH
H C C CH3 O
O
O
RC
N
OH
H
RC
N
Br Br R C
N
Br + Br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反应机理:
⑹.法沃斯基(Favorskii)重排
a-卤(不包括F)代酮在碱的作用下,重排生成羧酸盐(酯):
O
C C6H5 HC H2C Cl
H B:
O C HC CH2 C6H5
消除成环
H2O C6H5CH2CH2COOH RO- C6H5CH2CH2COOR RNH2
C6H5CH2CH2CONHR
C CH2 O
次要
③氨基醇也可发生类似的重排反应,例如:
④频哪醇重排通常是在酸催化下进行的,也可先将邻二醇转化 成单磺酸酯,然后在碱催化下进行:
如果邻二醇中两个羟基分别为仲羟基和叔羟基,则仲羟基优 先生成磺酸酯,迁移的是叔碳上的基团。而在酸催化下则是 叔羟基优先质子化而离去,迁移的是仲碳上的基团。因此邻 二醇酸催化重排的产物与邻二醇单磺酸酯碱催化重排的产物 是不同的。后者在脂环化学特别是萜烯化学中应用较多。
⑵.邻二酮重排
如在强碱催化下,二芳基乙二酮重排为二芳基乙醇酸的反应。
如:
具有供电子基的芳环有利于重排,而具有吸电子基的则不利于重排。
⑶.Sommelet重排
苄基季铵盐用强碱(氨基钠等)处理时, 重排得到苄基三级胺 的反应, 称为Sommelet-Hauser重排.
叔锍盐也可在强碱作用下夺取烷基的α —H原子生成负碳离子, 发生Sommelet重排生成二烃基硫醚。如:
如:
具有α’-氢的α,α-二卤代酮(Ⅰ)和具有α-氢的 α,α’-二卤代酮(Ⅱ)重排时,产物为α,β-不饱和酯 (Ⅳ)。两种反应物均形成同样的环丙酮中间体( Ⅲ )。 开环方式与前述不同,同时消除卤素离子。
脂肪族α-卤代酮的Favorskii重排,对结构因素和反应条件甚 为敏感。(CH3)2CBrCOR的R为甲基、乙基或正丙基时,采用干 燥的烷氧化物在乙醚中重排,收率为39%~69%。R为异丙基时 收率仅为29%,而R为叔丁基(无α‘-氢原子)则不发生 Favorskii重排,反之,当卤素相邻碳上有烷基取代时,有利 于重排反应的进行。
3.频呐醇重排——分子内C→C重排
频钠醇是指两个羟基都连在叔碳原子上的邻二醇(α-二醇)。 在酸的作用下,频哪醇发生重排,脱去一分子水,生成频哪酮。
反应历程如下:
频哪醇重排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在不对称取代的乙二醇中,一般能形成相对稳定碳正离子 的碳上的羟基优先质子化脱水。
(2)如果形成的碳正离子相邻碳上的两个基团不同,通常 是供电子能力较强的基团优先迁移。重排时基团迁移的优 先次序为:供电子芳基>苯基>烷基。
第7章 分子重排反应
主讲人:中德科技学院 杨秀英教授
1
定义:同一分子内部一个原子重排到另一个原子 上,形成新分子。
W
W
AB
AB
A:重排起点原子,B:重排终点原子,W:重排基团。
在有些反应中,原子或基团迁移使碳骨架的排列发 生变化,这种反应称为重排反应。
根据反应机理可分为缺电子重排(亲核重排)、富 电子重排(亲电重排)和自由基重排。
7.Baeyer-Villiger(拜耶耳—维利格)重排
酮类经过氧酸氧化,发生重排生成酯,称Baeyer-Villege 重排。 常用的过氧酸有:H2SO5、MeCO3H、PhCO3H、 HCO3H和CF3CO3H等。
321
该机理已被18O标记的二苯甲酮的重排反应所正实:
烷基的迁移顺序为:叔烷基>仲烷基>苯基>正烷基>甲基 因而下列酮的拜耶尔-维利格重排反应,氧原子应当插入到箭头 所指的部位:
⑺.Pummerer重排
用乙酸酐将亚砜转变为α—酰氧基硫醚的重排反应,
如:
⑻.Fritsch-wiechell重排
卤代烯烃在强碱作用下,失去卤素并重排成烯烃。
如:
反应机理:通过一个构型稳定的乙烯基碳负离子中间体的协同 消去—重排反应进行的,与卤素处于反位的基团优先迁移。
反应速率:Br>I>>Cl
这个反应的关键问题在于苯甲酸的羰基碳是否也变 成了最后产物苯乙酸中的羰基碳。从苯甲酸的CO2分 析13C和从苯乙酸的CO2中分析13C,它们的结果在实验 误差范围内是完全等同的,这指出原料酸的羰基碳 确实变成了产物酸的羰基碳。
5.氮烯重排
①.Hofmann(霍夫曼)重排
酰胺在碱性介质中用Cl2或Br2(NaOCl或NaOBr) 处理,放出CO2变为减少一个碳原子的伯胺,此反应成为 Hofmann降解重排。如:
反应实例:
261
④.Lossen(洛森)重排
异羟肟酸或其酰基衍生物单独加热,或在SOCl2 、 P2O5等脱水剂存在下加热,发生重排得到异氰酸酯,再经 水解生成伯胺.
反应机理(当R是手性碳原子时,重排后其构型保持不变 ):
281
反应实例:
291
6.Beckmann(贝克曼)重排 (氮正离子重排)
注:
若迁移基团含有手征碳原子,经Wittig重排后,此基团构型 部分发生消旋化。迁移基团构型部分发生消旋化, 部分消 旋化表明,C-O键的断裂与C-C键的形成不是协同进行,而是 C-O键先断裂,C-C键再形成。
例如:
⑸.Ramberg-Backlund重排
α-卤代乙基砜在过量碱水溶液中高产率重排得到烯烃类化合物。
201
反应机理:
反应实例:
②.Curtius(库尔修斯)重排
将羧酸制成不稳定的酰基叠氮,后者在惰性溶剂中加热发生 脱氮重排析离出中间体异氰酸酯,再经水解得到伯胺,此反应 称Curtius重排反应,过程:
反应机理:
231
反应实例 :
241
③.Schmidt(施米特)重排
羧酸、醛或酮分别与等摩尔的叠氮酸(HN3)在强酸(硫酸、 聚磷酸、三氯乙酸等)存在下发生分子内重排分别得到胺、 腈及酰胺 。
331
8.环氧丙烷重排
环氧丙烷在BF3作用下开环氧化重排成醛.
二、富电子重排反应
亲电重排亦称富电子体系的重排,它包含产 生负离子中间体的重排:迁移基团 G 把电子对留 给与之相连的原子B 。 重排在碱性条件下进行, 大多数亦属1,2-重排。一般来说,亲电重排不如 亲核重排普遍。反应历程如下;
⑴.Stevens(史蒂文斯)重排
⑶迁移过程中的立体化学是反式迁移,即迁移基团与离去 基团需处于反式位置。
例如:
说明:
① 不对称的取代乙二醇中,两个羟基中电子云密度大的那个 首先质子化。
141
例如:
H+
C CH2OH OH
_ H2O
C CH2OH _ H+
_ H+
C CH2 OH
②芳基比烷基更容易迁移。例如:
C CHO H 主要
三、芳环上的重排
⑴. 联苯胺重排
联苯胺(Benzidine)重排是指氢化偶氮苯化合物重排成 4, 4′-二氨基联苯的反应。
NHNH
H
H2N
NH2
反应机理:
已经知道,两种不同的氢化偶氮苯在同一体系中发生重排 时,反应不发生交叉重排,偶联可发生在对位、邻位或氮 原子上。
例如:
NH2 N=N
SO3Na
若季铵盐或叔锍盐所连接得烷基上有β—H,则发生消除反应, 而得不到Sommelet产物。
(4).Wittig(维悌希)重排
下苯,甲分基子醚中在的强烃碱基试发剂生(重如排RL,i、使P醚hL变i、为K醇NH的2、反N应aN,H2称等W)it作ti用g 重排。通式:
基团迁移顺序:烯丙基>苄基>甲基 、乙基>苯基
季铵盐(或锍盐)在碱性条件下其中的烃基从氮原子(或 硫原子)上迁移至邻近的碳负离子上的重排称Stevens重排, 如:
其中,迁移基团的构型不变,C—N键断裂与C—C键生成协同 进行.
反应机理:反应的第一步是碱夺取酸性的a-氢原子形成内
鎓盐,然后重排得三级胺。
由于自由基对的结合非常快,因此,当苯甲基的碳原子是个手 性碳原子时,重排后其构型保持不变。
71
碳正离子重排及Wagner-Meerwein重排也可发生在生物体. 例如:羊毛缁醇的生化合成,就是有一个直链化合物经连续的碳正离
子重排,关环而成的。
这种在一次反应中形成多个化学键(还可能形成多个环),从而有可能 将较简单的原料经过很短的步骤转化成很复杂的分子过程,称为多米诺 反应。与传统的分布反应相比,巧妙地多米诺反应不仅能提高反应效率 ,还能大量减少溶剂,试剂,能量的消耗,很大程度上满足了人们对绿 色有机合成的期望。
水解(醇解、胺解)
从哪个方向开环取决于碳负离子的稳定性,一般从有吸电子基 团或能够形成共轭体系的一侧开环。
例如:
其反应历程如下:
在Favorskii重排中,若使反应生成两种产物的产率相同,必 须通过一对称的三元环中间体,从而达到由六元环缩成五元环 时,两边断裂概率等同的目的。
当α-卤代酮的α’位无酸性氢原子时,在醇碱作用下,亦 可重排生成酯。反应历程与联苯酰-二苯乙醇酸重排相似, 称为半二苯乙醇酸重排。
如:
4.碳烯重排(Wolff和Arndt-Eistert重排)
重氮甲烷与酰氯作用形成α-重氮甲酮,然后在加热、光 照或银离子催化下经酰基碳烯重排生成烯酮。烯酮经水解 可得到多一个碳原子的羧酸,烯酮也可与氨反应分别生成 酯或酰胺。
13C同位素曾用于阐明阿恩特-埃斯特尔特 (Arndt-氟乙酸为强酸,在此条件下羟基质子化,然后脱去水产生碳正 离子,碳正离子与边上的双键发生p-π共轭,使环外双键的电子 可以进攻此烯丙基正离子两端的碳(这两个碳相同),随后不饱 和键上的电子进攻新产生的碳正离子,连关3个环,最后碳酸酯中 羰基氧的亲核进攻产生较稳定的正离子,此时分子内已没有合适 的反应基团,反应结束。此过程中产生的手性碳的构型与反应时 (重排)的优势构象有关。水解后,烯醇式变为酮式,产生一个 甲基酮。臭氧化将双键转化为两个羰基,随后在碱催化剂下发生 分子内的羟醛缩合,脱水得到黄体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