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重排反应 习题答案
有机化学课后习题答案高教四版第七章

2.写出下列化合物的构造式。
(1) 3, 5-二溴-2-硝基甲苯(2) 2, 6-二硝基-3-甲氧基甲苯(3) 2-硝基对甲苯磺酸(4)三苯甲烷(5)反二苯基乙烯(6)环己基苯(7) 3-苯基戊烷(8)间溴苯乙烯(9)对溴苯胺(10)氨基苯甲酸(11) 8—氯一奈甲酸12) ( E)—1—苯基—2—丁烯答案:IN XT N°2Br Br kJ—CH3第七章芳烃1. 写出单环芳烃答案:--十“的同分异构体的构造式并命名之异丙苯邻甲基乙基苯问甲基乙基苯对甲基乙基苯连三甲苯或仁N 3-三甲苯偏三甲苯或2» 4■三甲苯对三甲苯或1,3, 5-三甲苯[7] CHg-CHj-CHTCHFCHj®][9] E r-Q^H3(2) p-bromotoluene(4) m-dinitrobenzene(6) 3-chloro-1-ethoxybenzen(7) 2-methyl-3-phenyl-1-butanol(9) benzyl bromide(8) p-chlorobenzenesulfonic(10) p-nitroaniline(41〔氨基位置不确定)(11)3、写出下列化合物的结构式(1) 2-nitrobenzoie acid(3) o-dibromobenzene(5) 3,5-dinitrophenolacid⑵H- 两组结构都为烯丙型G 共振杂化体+答案: 解:(13)p-cresol(15)2-phenyl-2-butene(14)3-phenyIcyclohexanol (16)naphthalene答案:(1)(2)(3)( 4)(5)(6)( 7)( 8)( 9)(10)( 11)(12)(13)( 14)( 15)(11) o-xylene(12) tert-butylbenzene4. 在下列各组结构中应使用 们正确地联系起来,为什么?或“ -■”才能把它⑶(CHghC—H E E HH H同⑴EOH⑶(CH3)£=O ==CHj-CFH?两者为酮式与烯醇式互变异构衡体¥H w CH3COCH2COOC2H5■■ CH—C=CHCOOC2H5同⑶5. 写出下列反应物的构造式CgH12、■C6H5COOH6、完成下列反应+ CICH2CH(CH)CF b CH AlCl 3・(1) CgH10KM N04潯液coa H KM N O4沼板CaH10—瓦f答案:I2l(1)(过量)+ CH2CL2AICI3 (2)(3) HNQ,H2SQ(4) (Cf)2C—CHHFC2H5ALCL>(B)K^CoQH2SO(5)(6)(7)(8) 答案: (1)CHCHCCLIIOCH3HNO—ifSQALCI32H2 CHCOCLa (A) » (B)Pt ALCLC2H5KMnQHT,—+ CICH 2CH(CH)CH2CH3 AC2亠CHCHCCHjCHzCf(2)CH2(3)N (ONO(4)(C)(B)(5)O(6)CH(A)(B)(7)(8)C(C 3)3 HOOCC ——OC 2H 5 一+ 屮,厶COOH(过量)+ CH 2CL 2AICI 3-----C(CH)3—COOHHNOH 2SQKMnQHOOALCL 3CfCfCCL -----------------CH3CH3(1)7、写出下列反应的主要产物的构造式和名称答案: 解:亠CH 3[| ] ^j| — HCH2CH3异丁基苯或2-苯基丁烷JH 3IO-CH 3⑵ J (CHa )3 (2, 4二甲基叔丁基苯)8试解释下列傅-克反应的实验事实PhH+CH^CH 2CH 2CIPh-CH 2CH 2CH 3+HCI 产率极差NQ(1)C 6H 6+CH 3CH2CH2CH 2CIAICI3 L 100B C(2)m-C 6H 4(CH 3)2+(CH 3)3CCI100* C(3) PhH+CH 3CHCICH 3CH (CH 3)2(异丙苯)(2)苯与RX 在…•一存在下进行单烷基化需要使用过量的苯。
有机化合物——重排反应专题练习(带答案解析)

有机合成——重排反应 专题练习(带答案解析)一、单选题1.有机物X Y →的异构化反应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依据红外光谱可确证X 、Y 存在不同的官能团B .除氢原子外,X 中其他原子可能共平面C .含醛基和碳碳双键且有手性碳原子的Y 的同分异构体有4种(不考虑立体异构)D .类比上述反应,的异构化产物可发生银镜反应和加聚反应 2.在K -10蒙脱土催化下,微波辐射可促进化合物X 的重排反应,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Y 的熔点比Z 的高B .X 可以发生水解反应C .Y 、Z 均可与2Br 发生取代反应D .X 、Y 、Z 互为同分异构体3.下列事实不涉及烯醇式与酮式互变异构原理的是A .HC CH ≡能与水反应生成3CH CHOB .可与2H 反应生成C.水解生成D.中存在具有分子内氢键的异构体二、解答题4.光伏组件封装胶膜是太阳能电池的重要材料,经由如图反应路线可分别制备封装胶膜基础树脂Ⅰ和Ⅰ(部分试剂及反应条件略)。
反应路线Ⅰ:反应路线Ⅰ:已知以下信息:Ⅰ互变异构-OH稀(R、R1、−−−→R2为H或烃基)Ⅰ+2ROH H+−−→+H2O(1)A+B→D的反应类型为。
(2)基础树脂Ⅰ中官能团的名称为 。
(3)F 的结构简式为 。
(4)从反应路线Ⅰ中选择某种化合物作为原料H ,且H 与H 2O 反应只生成一种产物Ⅰ,则H 的化学名称为 。
(5)K 与银氨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K 可发生消去反应,其有机产物R 的分子式为C 4H 6O ,R 及R 的同分异构体同时满足含有碳碳双键和碳氧双键的有 个(不考虑立体异构),其中核磁共振氢谱只有一组峰的结构简式为 。
(6)L 与G 反应制备非体型结构的Q 的化学方程式为 。
(7)为满足性能要求,实际生产中可控制反应条件使F 的支链不完全水解,生成的产物再与少量L 发生反应,得到含三种链节的基础树脂Ⅰ,其结构简式可表示为 。
5.一种利胆药物F 的合成路线如图:已知:Ⅰ.∆−−→+Ⅰ.2R NH Δ"→-回答下列问题: (1)A 的结构简式为 ;符合下列条件的A 的同分异构体有 种。
有机化学第七章芳香烃习题答案

第七章芳香烃7-1 命名下列各化合物或写出构造式。
(1)5-硝基-1-溴萘(2)9,10-二氯菲(3)4-苯基-2-戊烯(4)(S)-1-苯基-1-溴丙烷(5)4-溴联苯(6)2-蒽磺酸(7)(8)(9)27-2 将下列各组中间体按稳定性由强至弱排列。
(1)A>B>C;(2)B>C>A>D;(3)C>B>A。
7-3 将下列化合物按硝化反应的速率由快至慢排列。
(2)>(4)>(3)>(7)>(5)>(1)>(6)7-3 将下列化合物按与HCl反应的速率由快至慢排列。
(4)>(2)>(1)>(3)7-5 用NMR法鉴别下列各组化合物。
(1)、两个化合物的1H-NMR谱都有三组信号,其中间的信号明显不同,前者是四重峰(2H)、三重峰(3H)和多重峰(5H);而后者是双峰(6H)、多重峰(1H)和多重峰(5H)。
(2)、两者芳环上H的谱图明显不同,前者苯上的4个H是等同的,分子共有二组峰,单峰(6H),双峰(4H);而后者芳环的4个H为AB2C型,对应的谱图(峰)较复杂[单峰(6H)、单峰(1H)和多重峰(3H)]。
7-6 完成下列各反应式。
(1)ClCH2CH(CH3)CH23AlCl3+CH2CH3 CH3CH3OH+++COOH(2)(3)CH3CH22C CCH3CH2C CH HCH3+Cl2hν4H2(4)CH HCHO, HCl, ZnCl2CH3ClH2C CH3CH2Cl(5)+(6)CH CHHNO3/H2SO4CH CH2OH ClOCH3OCH3OCH3NO2NO2V 2O 5+NO 2O 2C O C NO 2OO(7)2HNO 3/H 2SO 4NO 2O 2N(8)AlCl 3+(9)(CH 3)2C=CH 2H 2SO 4CH 2H 3COH 3CO CH 3(10)H 3COCH CH 2COClCH 2H 3COH 3COCH CH 2C O H 3COCH 3(H 3C)3C3+(CH 3)3Cl+浓H 24(11)O OOOOOCH 3CH 3CH 3CH 3C(CH 3)3SO 3H(12)(13)+CH 3CH 3(H 3C)3C (热力学控制产物)(主)(主)7-7 用苯、甲苯或萘为主要原料合成下列化合物。
【新教材】高考化学总复习:第七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精讲精练【含答案】

新教材适用·高考化学课时1化学反应速率及其影响因素最新考纲1.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反应速率的定量表示方法。
2.了解催化剂在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领域中的重大作用。
3.理解外界条件(浓度、温度、压强、催化剂等)对反应速率的影响,认识并能用相关理论解释其一般规律。
4.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调控在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领域中的重要作用。
考点一化学反应速率1.表示方法通常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少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来表示。
2.数学表达式及单位v=ΔcΔt,单位为mol·L-1·min-1或mol·L-1·s-1。
3.规律同一反应在同一时间内,用不同物质来表示的反应速率可能不同,但反应速率的数值之比等于这些物质在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之比。
探究思考1.可逆反应N2+3H2催化剂△2NH3在不同时间段测得的反应速率分别为v(N2)=1 mol·L-1·s-1,v(H2)=2.5 mol·L-1·s-1,能否说明v(H2)>v(N2)?答案比较化学反应速率大小时,必须使用同一物质的反应速率且单位一致,v(N2)换算成v(H2)时,相当于3 mol·L-1·s-1,所以上述反应中v(N2)>v(H2)。
2.(1)将4 mol A气体和2 mol B气体在2 L的容器中混合,并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2A(g)+B(g)2C(g),若经2 s后测得C的浓度为0.6 mol·L-1,判断下列几种说法的正误:①用物质A表示反应的平均速率为0.3 mol·L-1·s-1()②用物质B表示反应的平均速率为0.6mol·L-1·s-1()③2 s时物质A的转化率为70%()④2 s时物质B的浓度为0.7 mol·L-1()(2)若①②中用A、B表示反应的平均速率分别为0.3 mol·L-1·s-1、0.6 mol·L-1·s-1,则用________(填“A”或“B”)物质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更快。
物理化学课后答案--第七章

第七章 化学动力学 四、精选题及解例7-1某溶液中反应 A+B → C,设开始时 A 与 B 物质的量相等,没有C , 1小时后 A 的转化率为75%,求2小时后 A 尚余多少未反应 ? 假设 (1)对 A 为1级,对 B 为0级 (2) 对 A 、B 皆为1级 (3)对 A 、B 皆为0级。
解A A B d d c kc c tαβ-= (1)AA d d c kc t-=22111ln111ln 1y t y t k -=-= 代入 211ln2175.011ln11y -=- 解得未转化的A 为21y -=6.25% (2)2A AB A d d c kc c kc t -==)111(1)111(12211--=--=y t y t k 代入 )111(21)175.011(112--=--y 解得未转化的A 为21y -=14.29%(3)d d A c k t -=A,0A,0A,0A,0(1)1()c c y c y k c c t t t--=-== 即A,01A,0212c y c y t t =代入2175.02y =2 1.51y => 说明反应物不到2小时以前已消耗完。
【点评】 本题抓住具有简单级数化学反应的动力学规律以及转化率的定义。
如对一级反应,若以产物表示反应速率,则111ln ln1a k xt a x t a==-- 其中,xa为反应物A 的转化率,写为y 时,得11ln1k t y=- 当温度不变时,k 不变,这样可通过联立方程求解,可求得2h 后尚余A 的百分比(1-y )。
对其他简单级数的反应也可类似求解。
例7-2 恒温恒容的反应器中进行某一级的气相反应A B + C反应刚开始时,只有 A 存在,压力为A,0p ;反应进行到 t 时刻时,反应器的压力可测为p ,请设计实验及实验表格,以求解该反应的速率系数。
解A B C →+0t =A,O p 0 0t t =A A,O B p p p =-B p C B p p =体系总压力 A,O B B B A,O B p p p p p p p =-++=+ ; B A,O p p p =- 反应物A 分压力 A A,O B A,O A,O A,O ()2p p p p p p p p =-=--=-对一级反应: A,O A,O A A,O 111ln ln ln2o p p c k t c t p t p p===- 若在实验中,测定A,O p 及不同时间的总压力p ,代入上式可求速率系数k ,实验记录设计见附表,附表如下时间/单位 /p k P a A ,0/p k P a A ,0(2)/p p k P a -A,0A ,0ln 2p p p -A ,0A ,01ln 2p k t p p =-: : : : :或将上式变形 A,O A,O 1ln2p t k p p =- ,以 A,O A,O ~ln 2p t p p-作图,从斜率1m k = 求速率系数k 。
重排反应习题及答案

重排反应习题习题答案:1.在同一有机物分子内,由于试剂或介质的影响,一个原子或基团从一个原子迁移到另一个原子上,形成的新分子中碳架一般发生变化,这种反应称为重排反应。
重排反应大概有三种分类方法:第一、根据迁移起点和终点的原子种类进行分类,即从碳原子到碳原子的重排,碳原子到杂原子的重排以及从杂原子到碳原子的重排。
第二、根据AB之间的位置,可分为1,2迁移和非1,2迁移重排。
非1,2迁移是指迁移起点和终点之间相隔一个或一个以上原子的重排,如1,3;1,4;1,5∙∙∙∙∙∙迁移等重排反应。
大多数的重排为1,2重排。
第三、根据反应机理中迁移基和迁移终点电荷的性质不同,重排反应可分为亲核重排、亲电重排及自由基重排。
2.Pinacol重排属于亲核重排,在酸催化作用下,连乙二醇先失去一个羟基,生成相应的碳正离子;接着碳正离子邻位碳原子上的烃基进行1,2-迁移;最后失去质子,得到醛或酮。
主要的影响因素有:(1)催化剂Pinacol重排反应所用的催化剂主要是酸性催化剂,最常用的是硫酸。
盐酸、草酸、碘-醋酸、醋酸、乙酰氯、二氧化硅-磷酸、磺酸等也可代替硫酸,可以得到相同的结果。
(2)温度邻二叔醇类化合物在较低的温度下用酸处理时,重排反应优先于单纯的脱水反应;在较高温度和强酸条件下,可以发生脱水反应,生成二烯烃。
3.主要有:(1)Backmann重排醛肟或酮肟在酸性催化剂作用下重排成取代酰胺的反应称为Backmann重排。
(2)Hofmann重排酰胺用卤素(溴或氯)及碱处理,失去酰胺中的羰基,生成伯胺的反应称为Hofmann重排。
由于产物比反应物少一个碳原子,故此类反应又称Hofmann降解反应。
(3)Baeyer-Villiger氧化重排在酸催化下,醛或酮与过氧酸作用,在烃基与羰基之间插入氧生成酯的反应称Baeyer-Villiger氧化重排。
四. 完成下列反应,并注明反应条件:(1)(C6H5)3C C C6H5O2,冰HOAcI2(C6H5)2C C(C6H5)2(2)34.ONCONH2H3C NaOClONNH2H3C(5)5. 6. 7.8.33339.10.11.12、OHOHdilute H SOO13、14、15 完成合成过程。
有机化学第7章课后习题答案

第7章习题答案章习题答案(1)(3)(5)(7)(9)(11)OH CH 3CH 2CH 2CH 2CH 3CH 2CH 2CH 2CH 3CH 2CH 2CH 2CH 3CH 2CH 2CH 2Mg BrI O C 2H 5CH 3CH 2C H CH 2D NHCH 3CN CH 3CH 3CH 2CH 2CH 2CCCH 3(2)(4)(6)(8)(10)(12)CH 3CH 2CH 2CH 2CH 3CH 2CH 2CH 2CH 3CH 2CH 2CH 2CH 3CH 2CH 2CH 2+ AgBrCH 3(CH 2)3ONO 2+ AgBrCH 3(CH 2)3OOCCH 31.2. 两组化合物的排列顺序为:两组化合物的排列顺序为:(a )按亲核取代反应的难易次序排列:(1)C >B >A (2)B >C >A (b )按与AgNO 3(醇溶液中)反应的活性顺序排列:(1)C >B >A (2)B >C >A (c )按亲电加成难易次序排列(1)B >C > A, 亲电取代的难易次序排列:(2)C >B > A 3. (1) CH 3Br 和C 2H 5Br 是伯卤代烷,进行碱性水解按S N 2机理进行。
增加水的含量,可使溶剂的极性增大,不利于S N 2;(CH 3)3CCl 是叔卤代烷,水解按S N 1机理进行。
增加水的含量,使溶剂的极性增大,有利于S N 1。
(2)(CH 3)3CCH 2X 在进行S N 1反应时,C-X 键断裂得到不稳定的1º1ºC C +,所以S N 1反应速度很慢;(CH 3)3CCH 2X 在进行S N 2反应时,α-C 上有空间障碍特别大的叔丁基,不利于亲核试剂从背面进攻α-C ,所以S N 2速度也很慢。
度也很慢。
(3) 在浓的乙醇钠的乙醇溶液中,反应均按S N 2机理进行,无C +,无重排;,无重排; 在乙醇溶液中加热,反应是按照S N 1机理进行的,有C +,有重排:,有重排:CH 3CHCH=CH 2ClCH 3CHCH=CH 2CH 3CH=CHCH 2- Cl -(4) 亲核性:(B )>)>(C) > (A) 原因:三种亲核试剂的中心原子均是氧,故其亲核性顺序与碱性一致。
第七章 重排反应 习题答案

第7章重排反应习题答案
7-1解
7-2解转化(ⅰ)先用OsO4氧化,生成片呐醇。
(ⅱ)
7-3解反应物和产物之间有碳骨架的变化,转化过程中有重排反应。
羰基被还原,在酸的作用下E1脱水,发生了瓦-米重排。
7-4解反应是在酸的催化下醇与氢卤酸的S N1反应,2-环丁基-2-丙醇与HCl反应,发生了瓦-米重排,由张力环的四元环重排成普通环的五元环。
2-环丙基-2-丙醇与HCl反应,没有重排反应发生,三元环和四元环都属于张力环,尽管四元环的张力比三元环的小一些,但需从叔碳正离子重排成仲碳正离子,反而增加了不稳定性。
7-5解该反应过程为沃尔夫重排,其反应机理为:
7-6解(ⅰ)
(ⅱ)
7-7解该反应是贝克曼重排反应,重排过程是协同的,迁移基团的构型保持,反应过程如下:
7-8解
7-9解
7-10解(ⅰ)
(ⅱ)
7-11解
7-12解该重排反应为亲电重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7章重排反应习题答案
7-1解
7-2解转化(ⅰ)先用OsO4氧化,生成片呐醇。
(ⅱ)
7-3解反应物和产物之间有碳骨架的变化,转化过程中有重排反应。
羰基被还原,在酸的作用下E1脱水,发生了瓦-米重排。
7-4解反应是在酸的催化下醇与氢卤酸的S N1反应,2-环丁基-2-丙醇与HCl反应,发生了瓦-米重排,由张力环的四元环重排成普通环的五元环。
2-环丙基-2-丙醇与HCl反应,没有重排反应发生,三元环和四元环都属于张力环,尽管四元环的张力比三元环的小一些,但需从叔碳正离子重排成仲碳正离子,反而增加了不稳定性。
7-5解该反应过程为沃尔夫重排,其反应机理为:
7-6解(ⅰ)
(ⅱ)
7-7解该反应是贝克曼重排反应,重排过程是协同的,迁移基团的构型保持,反应过程如下:
7-8解
7-9解
7-10解(ⅰ)
(ⅱ)
7-11解
7-12解该重排反应为亲电重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