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轻压下技术的应用共109页文档
动态分析方法和实例 共83页

加大资料录取过程的考核力度,主要制定更 加便于资料录取过程考核的资料考核制度。
——资料的整理
1、绘制表格 (1)、油水井开采基础数据表; (2)、注采关系(连通关系)对应表; (3)、生产测试成果表; (4)、动态对比表; (5)、产量构成数据表等 (6)、其它分析对比表。
①、全面认识储层; ②、转变开发方式; ③、细分流动单元; ④、细分开发层系; ⑤、加密调整; 目的:努力延长油藏稳 产年限。
①、储层再认识; ②、开展三微研究; ③、寻找剩余油富集区; ④、实施EOR技术; 目的:努力延缓油藏递减。
开发初期(包括试采评价及产能建设阶段):
(1)、收集整理钻井后的各种地质资料,分析油藏的地质特征及规模, 油、气、水层的分布&相互关系,断层发育以及流体性质; (2)、油井投产后生产动态及地层压力的变化,分析边底水能量发育状 况; (3)、分析对比油井的生产压差、见水时间、含水上升规律等特点,分 析有无明显底水锥进,评价油井射孔方式、生产压差、采液强度等是否 合理; (4)、对比采油井、井组、单元、油藏的开采效果,评价落实产能建设 状况与方案设计的符合率,分析开采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下步调整的建 议;
——资料的收集
2、动态资料: (1)、产量数据:单井、井组、区块(单元)的日产液、日产 油、日常水、月产油、月产水、累计产油、累计产水等; (2)、含水数据:单井、井组、区块(单元)的综合含水; (3)、压力数据:油井静压、流压等; (4)、注水数据:注水井的注水压力、注水量、月注水量、累 计注水量等; (5)、油水井主要技术措施实施情况及效果; (6)、动态测试数据:示功图、动液面、注水指示曲线、产液 剖面测试成果、吸水剖面测试成果、剩余油测试成果、干扰试井、 地层测试等。
机床典型部件设计(109页)

(三)主轴传动件位置的合理布置
1.传动件在主轴上轴向位置的合理布 置 合理布置传动件在主轴上的轴向位置, 可改善主轴的受力情况, 减小主轴变 形, 提高其抗振性。其主要原则是尽 量使传动力引起的主轴弯曲变形要小 ;引起主轴前端在影响加工精度敏感 方向上的位移要小。因此, 主轴上的 传动件应尽量靠近前支承布置, 有多 个传动件时, 其中最大的传动件应靠 近前支承。 根据传动件在不同的轴向位置时及传 动力Q 在不同方向作用时, 分析其不 同特点及应用范围。
3.主轴的设计要求
主轴的技术要求, 应根据机床精度标准的 有关项目制定。它应满足设计要求、工艺 要求、检测要求以及图面质量的要求, 应 尽量做到设计、工艺、测量的基准相统一 。
四、主轴滚动轴承
轴承是主轴部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轴承的类 型、精度、结构、配置方式、安装调整、以及润滑 和冷却等, 都直接影响着主轴部件的工作性能。
2.驱动主轴的传动轴位置的合理布置
主轴受到的驱动力Q 相对于切削力F 的方向取决于
驱动主轴的传动轴的空间位置。应尽可能将该驱动轴布 置在合适的位置, 使驱动力Q 引起的主轴变形可抵消一部 分因切削力F引起的主轴轴端精度敏感方向上的位移。对 切削力F 是旋转变化或以轴向载荷为主的主轴不在此列 。
(四)主轴主要结构参数的确定
当切削力F 和传动力Q 均作用在主轴前端时, 可使 两者方向相反, 从而使其引起的主轴前端变形部分地相 互抵消。此外, 前支承反力也较小。切削力F 和传动力 Q 均作用在主轴前端, 还可使主轴受扭长度较短, 但传 动件需要安装在前支承外面, 增加了主轴的悬伸长度, 结构上也较复杂。这种布局一般只适用于大型机床, 如 大型卧式车床、立式车床等的主轴组件。
(二)几种典型的主轴轴承配置形式
连铸轻压下工艺优化与实践

连铸轻压下工艺优化与实践杨文清,陈迪庆,白静,潘金保(武钢股份条材总厂,武汉,430083)摘要:本文介绍了轻压下对改善铸坯中心偏析和中心疏松的作用,通过对液芯长度计算,确定压下位置,进行多次试验,并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对比,选择最适合的压下方式。
关键字:轻压下;中心偏析;中心疏松1 前言连铸钢水在冷凝过程中,低熔点的物质被推向铸坯中心部位,形成了C、S、P、Mn 等元素的偏析带,该偏析带在液相穴终端存在于底部,形成了中心偏析和中心疏松缺陷。
轻压下技术是连铸坯拉矫时,对带液芯的铸坯施加小的压力的工艺方法。
即在铸坯凝固终端附近,对铸坯施加一定的压下量,使铸坯凝固终端形成的液相穴被破坏,以打断枝晶搭桥。
轻压下工艺能够改善中心偏析和中心疏松,但如果工艺不当,会产生压下裂纹,严重影响连铸坯质量。
武钢条材总厂一炼钢分厂(以下简称“一炼钢”)1#连铸机主要生产高碳钢。
对高碳钢来说,由于碳含量较高造成导热性差、凝固区间大,连铸坯本身容易产生偏析、疏松和缩孔等缺陷,在拉丝和扭转过程中容易引起断裂 [1] 。
受铸机断面大小等条件的制约,铸坯中心碳偏析一直是一炼钢控制难点。
该厂通过对拉矫机设备进行改造,使设备具备更大压下功能,并通过计算液芯长度,调整压下方式,找出最适合的压下量及压下方式。
2 浇注工艺现状一炼钢1#连铸机是五机五流弧形连铸机,主要生产高碳钢,铸机主要工艺参数见下表:目前,高碳钢轻压下压下量为 9mm,从低倍检验看,铸坯存在一定程度中心疏松,铸坯中心碳偏析也一直徘徊在 1.15 左右,与其他炼钢厂相比有很大差距,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客户需求。
3 凝固末端计算对高碳钢发生纵裂漏钢的坯壳进行分析,将漏钢坯壳横向切开,测量切开点的坯壳厚度,根据坯壳厚度计算凝固系数,漏钢时浇注工艺如下:漏钢坯壳示意图如下:坯壳厚度测量结果及凝固系数计算如下:注:凝固系数:K=D*(V/L) 1/2 D 为凝固坯壳厚度,V 为拉速,L 为到液面距离取两点的平均凝固系数作为综合凝固系数K,则可计算出液芯长度 L。
【参考文档】动态作业指导书-精选word文档 (13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动态作业指导书篇一:作业指导书格式关于作业指导书编制的几点意见作业指导书是用以指导某个具体过程,事物形成的技术性细节描述的可操作性文件。
常用的作业指导书、工作细则、标准、作业规范通常应包含的内容。
作业指导书是针对某个部门内部或某个岗位的作业活动的文件,侧重描述如何进行操作,是对程序文件的补充或具体化。
对这类文件有不同的具体名称,如工艺规程、工作指令、操作规程等。
一、作业指导书的作用1、作业指导书是指导保证过程质量的最基础的文件和为开展纯技术性质量活动提供指导。
2、作业指导书是质量体系程序文件的支持性文件。
二、作业指导书的种类1、用于施工、操作、检验、安装等具体过程的作业指导书。
2、用于指导自动化程度高而操作相对独立的标准操作规范。
三、作业指导书的要求ISO9000系列标准中对作业指导书的要求:1、“如果没有作业指导书就不能保证质量时,则应对生产和安装方法制订作业指导书”(GB/T19001-ISO9001——9.1)。
2、生产作业可由作业指导书规定到必要的程度。
应对工序能力进行研究以确定工序的潜能。
整个生产中使用工艺规定也应写成书面文件,各个作业指导书中均应引用。
作业指导书中应明确规定圆满完成工作以及符合技术规范和技术标准的准则。
……(GB/T19004-ISO9004——10.1.1)。
3、“应按照质量体系的规定对作业指导书,规范和图样进行控制”(GB/T19004-ISO9004——11.5)。
四、作业指导书的要求与步骤1、内容应满足(1)5W1H原则任何作业指导书都须用不同的方式表达出:a.Where:即在哪里使用此作业指导书。
b.Who:什么样的人使用该作业指导书。
c.What:此项作业的名称及内容是什么。
d.Why:此项作业的目的是干什么。
e.When:什么时候使用该作业指导书。
小井眼的井控方法动态压井法

⼩井眼的井控⽅法动态压井法⼩井眼的井控⽅法动态压井法由于井眼变⼩,尤其是环空体积⼤⼤缩⼩(⼤约是常规井的⼗分之⼀),在⼩井眼钻井过程中井控具有其特殊性。
其原因主要有两个:第⼀,⼩井眼环空体积太⼩,对井底溢流的监测⽐常规井敏感;第⼆,常规的压⼒损失计算模式和传统的压井⽅法不⼀定适应。
为分析和解决⼩井眼井控问题,选⽤如图5-12所⽰的常规井和⼩井眼井进⾏两个系统间的⽐较。
1.1⼩井眼钻井过程中井控的特殊性分析1.1.1环空体积⼩的影响环空体积⼩是⼩井眼井与常规井之间最显著的差异。
从井控观点来考虑,当发⽣溢流时,地层侵⼊井中流体的⾼度对井控形势的严峻性是⾮常重要的。
侵⼊的流体柱越⾼,井控问题则越严重。
[实例]考察⼀下如图5-12所⽰的2438.4m深的常规井和⼩井眼井中溢流为0.318m3⽓体的后果。
在常规井中,0.318m3的⽓体将占据12.21m⾼的环空,使井底静液压⼒降低为0.103MPa,但在⼩井眼中,则占据了111.3m⾼的环空,使井底的静液压⼒降低约0.827MPa。
图5-12 常规井和⼩井眼井井⾝剖⾯图1-φ141.50mm井眼;2-φ339.73mm套管;3-φ311.15mm井眼;4-φ241.48mm套管;5-φ215.90mm井眼;6-φ141.30mm钻杆;7-φ215.90mm井眼;8-φ177.80mm套管;9-φ152.40mm井眼;10-φ127mm套管;11-φ111.13mm井眼;12-φ93.98mm钻杆;由于从井底循环到井⼝过程中⽓体要膨胀,为保证钻井液对井底的压⼒不变,就必须要增加井⼝的套管压⼒。
⼩井眼井上⾼出的套管压⼒(1.965MPa)是由于井中多出了274m ⾼的⽓柱。
各井上作⽤的套管鞋压⼒是457.2m处静压⼒与井⼝套管压⼒之和。
在常规井中,套管鞋压⼒接近7.79MPa 或1.737g/cm3当量钻井液密度,⽽在⼩井眼中,套管鞋处压⼒约为9.756MPa或2.168g/cm3当量钻井液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