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波马湖省级地质公园旅游开发浅析

合集下载

凉山彝族自治州马湖乡旅游精准扶贫路径初探

凉山彝族自治州马湖乡旅游精准扶贫路径初探

凉山彝族自治州马湖乡旅游精准扶贫路径初探凉山彝族自治州马湖乡地处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西北部,是彝族的主要聚居地之一。

由于地处偏远,交通不便,加之自然环境条件的限制,一直以来,马湖乡的经济发展相对滞后。

为了改变这种状态,积极推动旅游扶贫成为了乡政府的重要工作之一。

本文将结合实地调研结果,就马湖乡的旅游扶贫工作进行初步探讨。

一、地理环境概况马湖乡位于凉山彝族自治州的最北部,东邻西昌市,西接攀枝花市,南与昭觉县相接,北与甘洛县毗邻。

全乡总面积1148平方公里,辖10个村民委员会、68个行政村。

地势大体由东南向西北倾斜,大部为崇山峻岭,海拔在1500米以上。

全乡属亚热带季风性气候,年平均气温在16.7℃左右。

由于地处偏远,正常的市政基础设施尚未完备,交通运输不便也成为制约当地经济发展的主要瓶颈。

二、资源优势分析1. 自然风光资源马湖乡地处山区,自然风光资源得天独厚。

境内有大片的森林、河流、湖泊等自然景观。

海拔2500米以上的“爱农”山,海拔在1650米的马湖、谭家湾水库是当地著名的旅游景点。

2. 民族文化资源作为彝族聚居地之一,马湖乡拥有悠久的农耕文化和浓厚的民族传统文化。

当地的彝族传统节日、传统手工艺品等都具有很高的旅游吸引力。

3. 特色农业资源马湖乡多山,农业资源得天独厚。

全乡农田面积达7000多亩,以玉米、土豆、小麦等为主要种植作物。

当地的有机农业发展潜力巨大,是一个重要的特色产业资源。

三、旅游扶贫模式初探近年来,马湖乡政府主动探索旅游扶贫的新路径,希望通过发展旅游业,带动当地农民脱贫致富。

下面将从产业开发、基础设施建设、宣传推广三个方面进行初步探讨。

1. 产业开发为了激发乡村旅游的发展潜力,马湖乡政府采取了多种措施,积极推动当地农民开发乡村旅游产业。

通过培育旅游特色小镇,发展农家乐,开发特色农业产品等方式,吸引游客前来体验农村生活、品味土特产。

鼓励当地农民开办家庭旅馆,积极提升服务质量,为游客提供优质的住宿体验。

甘肃省旅游地质资源类型及其开发保护建议

甘肃省旅游地质资源类型及其开发保护建议

甘肃省旅游地质资源类型及其开发保护建议丁书宏,张仲福甘肃省地矿局第四地质矿产勘查院,甘肃酒泉(735000)E-mail: zzfjshy@摘要:甘肃省地质结构复杂,地貌类型丰富,因而有着较多且独具特色的旅游地质资源。

本文根据旅游地质资源开发利用的可能方式将甘肃省的旅游地质资源划分为科考性旅游地质资源,观赏性旅游地质资源和商品性旅游地质资源3大类型,再根据旅游地质景观和地质旅游的特点划分为典型地质剖面,古生物遗迹、地质灾害遗迹、岩溶地貌景观、冰川地貌景观、丹霞地貌景观、雅丹地貌景观、沙漠景观、峰林石麟地貌景观、水体景观、文物性地质景观等13个亚类。

文章在介绍甘肃省已建立的4个国家级地质公园和11个省级地质公园独特地质景观的同时,对该省旅游地质资源开发及地质公园建设中存在的资源研究不够、统一规划滞后、科普宣传不足、投资渠道单一等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保护性开发建议。

关键词:旅游地质资源;地质公园;保护开发建议;甘肃省0. 前言甘肃省位于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与黄土高原结合部,地质结构复杂,地貌多样,使得甘肃境内广布种类较多而独具特色的旅游地质资源。

主要有古生物化石、典型地层剖面、岩溶地貌、丹霞地貌、雅丹地貌、冰川地貌以及重要的矿山开采遗址、地质灾害遗迹等旅游地质资源。

为了更有效地开发与保护旅游地质资源,从2001年开始,甘肃省国土资源主管部门选择典型的旅游地质资源申报国家地质公园,并审批省级地质公园。

截至目前,甘肃境内已经建立了4个国家级地质公园和11个省级地质公园。

旅游地质资源已经成了甘肃省着力开发的旅游资源。

1. 旅游地质资源的概念与分类旅游地质资源是指在地质资源中具有较高的美学和科普价值,适合开发为旅游地,能开展观光、游览、休闲、科考等旅游活动的资源。

它包括了旅游资源中那些在漫长地质历史时期中形成的山水名胜、自然风光等自然遗迹,也包括了在挽近地质历史时期人类形成过程中遗存的人类文化遗址,人类与地质体相互直接作用的人类开发利用地质环境、地质资源的遗迹以及地质灾害遗迹等。

石马湖地质遗迹资源评价及地质文化村建设初探

石马湖地质遗迹资源评价及地质文化村建设初探

大类 类
基础地 重要化 质大类 石产地
重要矿 石产地
亚类
古生物群 化石产地
矿石产地
地质遗迹名称
分布地点
自然资源 资源开发 价值 条件
二叠系与三叠 下牙村至外里的
系分界剖面
公路边
65.95
20.09
金牙瑶族乡 金矿
金牙瑶族乡上牙
65.58
19.58
综合 得分 86.04
85.16
评价等级 国家级(Ⅱ) 国家级(Ⅱ)
其他 景观类
动物 鱼(金线鲃)
植物
金缕梅科 乔木科
安水金线鲃 枫香树 红榔木树
石马湖凉风洞内 暗河
下牙村救应屯、 案追屯
下牙村
55.80 50.64 55.56 50.94 60.55 65.90
59.64 50.00 51.06 48.73 52.56 46.60
47.45
46.55 49.02 49.74 50.05 60.90
碎屑岩地貌
粉砂岩球形 风化
金牙瑶族乡 X885 道三叉河
公路边
54.45
18.56 73.01 省(自治区)级(Ⅲ)
峰丛
石马湖峰丛
洼地
峰丛洼地
谷地
陇七槽谷
那朝洞
中牙村那朝
陇七槽洞
下牙村平洞
岩土体 地貌类
地貌景 观大类
碳酸盐岩 地貌
弄留洞(马可 波罗大厅)
凉风洞
下牙村顶隆屯 后山洼地
下牙村顶隆屯 湖边
广西凤山县下牙村是广西首个启动地质文 化村示范创建的样板地,也是目前广西唯一被 列为中国地质文化旅游村的创建单位。下牙村 地处中国乐业—凤山世界地质公园边界外围, 2018 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乐业—凤山世界 地质公园再评估时曾建议将该村及周边列入公 园范围。该地区同时也是巴马盘阳河长寿养生 文化的发源地之一。地区内不同地质历史时期

漫话雷琼世界地质公园(2)

漫话雷琼世界地质公园(2)

漫话雷琼世界地质公园(2)胡经国(本文档续前)五、科普展馆1、雷琼世界地质公园博物馆简介雷琼世界地质公园博物馆,距离湖光岩景区西大门大约100米处,是该公园重要的旅游配套设施之一。

该馆展览面积约为2500平方米。

该馆图文并茂,内容丰富,深入浅出地介绍了该公园以及湖光岩的火山地质常识和演变过程,形象突出地演译展示了雷州半岛的火山地质遗迹和火山生态资源,是集科普、教育、旅游于一体的科普展馆。

该馆共有3层。

其一楼展厅介绍雷州半岛火山分布沙盘、该公园简介、雷琼火山知识、雷琼民俗文化、雷琼生态文化以及世界火山景观等。

二楼展厅分为影视厅和该公园网络展厅。

影视厅主要播放湖光岩玛珥湖地貌形成过程的三维动画演示;该公园网络展厅介绍该公园的建设与发展情况。

三楼展厅是科普互动区,主要分为岩石小课堂及火山小课堂两部分,用于“玩湖光岩”趣味知识问答、游戏、视频的互动展示;通过各种各样的岩石标本、矿物标本、火山道具、趣味问答等方式,让游客及中小学生“走进火山、感受神奇”,是对青少年学生进行科普教育的好课堂。

2、雷州市博物馆简介广东省雷州市博物馆旧馆创建于1983年,位于“三元塔公园”内。

随着该博物馆业务的不断发展,馆藏文物日益丰富,旧馆各方面设施落后,已不适应时代要求。

2005年9月,新馆选址于西湖旁,破土奠基新建,总投资3800多万元。

2009年1月,新馆建成开馆。

新馆占地面积为6180平方米,建筑面积为10821.60平方米,是一座综合性博物馆,为雷州市标志性建筑物,居广东省县级博物馆前列,被誉为“岭南文博一枝花”。

该新馆是集收藏、展示、研究、教育、服务、交流为一体的现代化大型综合性国家三级博物馆。

其馆馆藏文物达7460件;其中国家一级文物17件,二级文物147件,三级文物464件。

在该馆内设置有“历史沿革”、“石狗奇观”、“民俗风情”、“历代陶瓷”、“古今书画”、“麦湘捐赠馆”等6个常规展厅和5个临时展厅。

该馆运用多种陈列方法以及文字、图片、音像等媒体手段,多视角、多层面对雷州历史上的先民迁徙、郡县建置、丝路开发、文化艺术、人文精神等方面进行了科学的展示与推介。

凉山彝族自治州马湖风景名胜区保护条例(草案)

凉山彝族自治州马湖风景名胜区保护条例(草案)

凉山彝族自治州马湖风景名胜区保护条例(草案)凉山彝族自治州马湖风景名胜区保护条例(草案)第一条为加强马湖风景名胜区保护、合理开发和可持续利用,根据国务院《风景名胜区条例》和《四川省风景名胜区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马湖自然生态环境的现状,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马湖风景名胜区内的一切规划、保护、开发利用、管理和其它活动应当遵守本条例。

第三条马湖风景名胜区管理坚持保护优先、开发服从保护的原则,突出自然特性、历史文化内涵和地方乡土民俗特色。

第四条马湖风景名胜区范围由《马湖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划定,共128平方公里,包括黄琅镇、马湖乡和中田乡行政辖区。

具体范围北起下河坝沿老君山、对门山山脊,西至钻天坡转向,南至五子坡、罗汉坪,向东至三交界梁子,向北至九角湾沿山脊至下河坝闭合。

保护范围依据《马湖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确定,并设立界标。

第五条马湖风景名胜区内的流域、马湖及其湿地兼容水源涵养、饮用水源、灌溉、旅(GB3838-2002)游、调节小气候等多种功能。

马湖水体的水质执行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Ⅱ类水域水质标准,入湖河流水质不得低于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Ⅱ类水域水质标准。

第六条任何组织和个人都有保护马湖风景名胜区资源和生态环境的义务,对侵占和破坏行为,有制止、检举和控告的权利。

应当对保护和管理工作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扬和奖励。

第七条雷波县人民政府应当将马湖风景名胜区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纳入地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建立和完善马湖风景名胜区长效管理和资金投入保障机制,加强保护和管理工作。

所需经费列入地方财政预算。

州级有关部门要认真履行职能职责,积极支持马湖风景名胜区保护和管理工作。

第八条马湖风景名胜区实行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目标责任制,雷波县人民政府应当将管理和保护工作纳入年度目标考核。

第二章管理机构和职责第九条雷波县人民政府负责本条例的实施,统一组织领导马湖风景名胜区保护和管理工作,落实河(湖)长责任制。

浅谈古生物化石资源在乌蒙山国家地质公园建设中重要性及开发建议

浅谈古生物化石资源在乌蒙山国家地质公园建设中重要性及开发建议

浅谈古生物化石资源在乌蒙山国家地质公园建设中重要性及开发建议作者:万红波田小丽张世梅徐雷刘涛来源:《数码设计》2018年第07期摘要:本文阐述了古生物化石资源的开发在乌蒙山国家地质公园建设内容中的意义,简要了分析了开园以来的建设成就和古生物化石资源的开发方面存在的化石种类不全面、游客对化石陌生、未发挥地质公园应具有的科普教育功能等问题,并针对现有问题提出了全面采集化石标本、在核心景区建馆展出等开发建设的建议。

关键词:地质公园;古生物化石资源;存在问题;开发建议中图分类号:Q91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129(2018)07-0105-01Abstract:This paper expounds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development of paleontological fossil resource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National Geopark of Wu Meng Mountain, and briefly analyses the achievements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garden since the opening of the garden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fossil resources of paleontological fossils which are not comprehensive, the tourists are unfamiliar with the fossils, and the scientific educational work of the Geopark. It is able to wait for problems, and put forward proposals for developing and constructing comprehensive collection of fossil specimens and building exhibitions in core scenic spots for existing problems.Key words:Geopark; paleontological fossil resources; existing problems; development proposals.前言位于贵州省六盘水市境内的乌蒙山国家地质公园于 2005 年 9 月 19 日经国土资源部批准建设,并于2008年10月18日正式开园,其核心景区主要包括北盘江大峡谷、阿勒河峡谷、碧云洞景区、韭菜坪景区、金盆天生桥、新民鱼龙化石保护区和盘县大洞古人类遗址。

湘西地质公园旅游景区开发机制研究

湘西地质公园旅游景区开发机制研究

一、引言我国在2017年10月18日召开的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乡村振兴的战略,发展乡村经济成为我国一系列经济措施中重要的一部分,而乡村旅游作为拉动乡村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能够直接带动乡村资源的活化。

湘西地质公园位于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拥有63个景区,展现了其拥有良好的资源禀赋以及发展机遇,但是由于开发创新机制落后,导致其发展水平不高,使得优势资源无法得到充分的利用以及开发,因此需要创新开发机制,推动湘西经济的发展,并响应乡村振兴的号召。

关于地质公园的研究,后立胜等(2003)首次对地质公园进行了研究,并介绍了地质遗迹和地质公园两个基本名词,阐述了国家地质公园的概念及其特点;鄢志武等(2005)通过分析中国国家地质公园建设与管理的现状,并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及建议;陈金华等(2008)采用灰色系统模型和ASEB模型分析福建省泰宁世界地质公园游客满意度,并提出要重视游客的体验营销等;许涛等(2010)通过构建地质公园旅游系统模型,运用内容分析法分析了我国国家地质公园研究现状等;丁华等(2012)系统研究了中国世界地质公园的空间分布结构和旅游效益等特征,并提出了相关建议;乔光辉(2015)在分析国内外旅游目的地形象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云台山世界地质公园为例,对生态旅游地形象进行了动态比较分析;何小芊等(2018)以龙虎山世界地质公园为例,建立了游客感知测量量表,并对科普教育游客感知特征进行了分析。

关于旅游产业开发机制的研究,苗红等(2004)结合诊断和系统规划的方法,分析了旅游开发与环境保护的矛盾及产生根源;罗永常(2006)从旅游利益分配现状及其原因出发,基于开发的基本理念和目标提出了民族村寨社区参与旅游的利益保障机制;王媛(2010)以江苏海滨湿地生态旅游为例,建立了社区参与机制;李乐京等(2013)提出民族村寨旅游涉及多个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并探索积极构建各利益主体间的利益协调机制;杨军(2016)认为民族村寨开发过程中各利益主体出现的冲突与矛盾是因为各利益主体存在利己性、政府角色定位不当、社区参与不足以及相关机制不健全;马腾等(2018)以福建省永定县洪坑村为案例,对其地方性进行解读并分析影响因素与机制,弥补了国内目前多从游客视角对旅游地地方性的研究。

“共生理论”视角下的雷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发展研究的开题报告

“共生理论”视角下的雷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发展研究的开题报告

“共生理论”视角下的雷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发展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及意义雷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湖南省西南部,是我国重要的天然次生林保护区之一,同时也是世界重要的珍稀濒危动植物栖息地之一,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

随着生态旅游的兴起,雷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自然旅游业逐步发展壮大,为提高保护区的保护水平、宣传雷公山的生态文化、增加保护区的知名度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从“共生理论”视角出发,生态旅游和自然保护区的正常运行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和相互依赖关系。

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雷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发展的“共生”模式,分析旅游对保护区的影响以及保护区对旅游业发展的作用,进而提出保护区与旅游业的良性互动模式和可持续发展策略,以实现旅游业和生态环境的共同繁荣。

二、研究问题1. 雷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发展现状是怎样的?2. 生态旅游与自然保护区的关系如何理解?3. 旅游活动对保护区生态环境的影响有哪些?4. 如何制定保护区与旅游业的良性互动模式和可持续发展策略?三、研究方法本研究将采用文献研究法、田野调查法和案例分析法。

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综合分析和田野调查,综合分析生态旅游和自然保护区的相互关系、旅游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等问题,以及其对保护区及周边地区的社会经济、文化、环境等方面的影响。

借鉴国内外优秀的保护区和生态旅游发展案例,分析保护区与旅游业的良性互动模式和可持续发展策略。

四、预期目标1. 通过“共生理论”视角,深入探讨雷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发展模式,为保护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新思路和方法。

2. 评估旅游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提出化解旅游与保护之间矛盾的对策,促进保护区的生态环境保护。

3. 提出保护区与旅游业的良性互动模式和可持续发展策略,促进旅游业的发展和当地社会经济的繁荣,同时实现保护区和旅游业的共同繁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Keywords:LeiboMahu eco-tourism the SWOT method
Development model
引 言:
地质公园作为一种新型的旅游形式,其理念是以保护地质遗产,支持当地经济、文化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为宗旨,为人们提供具有较高科学品位的观光游览、度假休息、保健疗养、科学教育、文化娱乐的场所,展示保护地质遗迹、地质景观技术和方法的重点地区,促进所在区的生态建设,普及地球科学知识,是促进地球科学研究的基地。
4、 挑战分析-----------------------------------------(6)
四、开发模式----------------------------------------------(7) 五、总结--------------------------------------------------(9)注释----------------------------------------------------------------------------------(10)
关键字---------------------------------------------------------------------------------(1)
引言------------------------------------------------------------------------------------(2)
(二)意义
随着旅游市场的的不断发展,大众的物质消费方式和精神消费方式也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一些旅游者渴望得到相对没有被影响和污染的地区,对其景观、野生动物和任何尚存的文明痕迹进行专门的欣赏、享受和研究。因此,发展地质公园内的探险、民俗、田园生态和生态旅游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现实意义。
1、有利于经济发展。发展园区旅游可以刺激当地旅游业发展和相关旅游的公司的诞生,促进市场细分;能增加当地居民的收入;拥有扩大市场和外汇创收的可能性,增加当地税收,有利于争取到更多关于当地旅游业投资的支持。
雷波马湖省级地质公园旅游开发浅析
摘要:地质公园的产生,是为了保护全球珍贵的地质遗迹,支持当地经济、文化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雷波马湖地质公园以高山湖泊景观为主,此外还辅有岩溶洞穴、丹霞地貌、火山熔岩、金沙江峡谷地貌等景观。雷波马湖地质公园是成因类型多样、组合独特、互补性强的综合性景观,具有较高的美学观赏价值、科学考察价值、科普教育价值、历史文化价值及经济社会价值,应该尽快将马湖地质公园建设与旅游开发结合起来。本文使用SWOT分析法对马湖地质公园发展生态旅游的优势、劣势、机遇以及所面临得挑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该地质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园区的发展生态旅游的保护开发模式。
2、定 位------------------------------------------(3)
人文历史概况---------------------------------------(3)
(三)定位-----------------------------------------------(3)
(三)定 位
“地质公园”是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支持的一项旨在促进地质遗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计划,它是指有明确的界线,能适应当地经济发展,具有地质科学意义、独特性、稀有性和美学观赏价值,能代表某一区域的地质历史、地质事件和地质作用的地质遗迹,并与当地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相融合形成的公园[3],[i]既有旅游的功能、又有保护地质遗迹的作用。
二、生态旅游的定义及意义
(一)定义
生态旅游是旅游市场不断发展,不断细分的产物,以生态学的观点和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以自然生态环境和相关文化区域为场所,为体验,认识,研究,欣赏自然和文化而开展的一种对环境负有真正保护责任的新型旅游活动。发展生态旅游活动,需要丰富的自然生态环境和丰富的文化底蕴做支撑。当今旅游者更注重求新、求异、求刺激,寻觅新的旅游目的地。据世界旅游组织预测,未来的五大时尚旅游产品是海洋旅游、文化旅游、生态旅游、沙漠旅游和探险旅游[4]。
一、自然地理,人文历史概况及定位------------------------------------------(3)
(一)自然地理概况------------------------------------------------------------(3)
1、人文历史概况--------------------------------------------------------(3)
1、有利于经济发展。--------------------------------(4)
2、有利于保护自然和文化遗产。----------------------(4)
3、有利于提高当地居民的生活质量。------------------(4)
三、 地质公园区的旅游开发--------------------------------(4)
马湖地质公园位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雷波县境内,距县城47 km,距溪洛渡电站40 km,距西昌和乐山各280 km,距宜宾137 km,距云南昭通260 km,距成都450 km,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地貌类型多样,气候独特,具有良好的自然环境和多样性旅游资源等优势,然而在现有的旅游开发模式下,马湖地质公园丰富的旅游资源不仅没有受到有效保护,而且也没有得到合理开发并很好地转化为经济效益。因此,对雷波县马湖现有旅游资源进行深入的开发模式分析、探索,既能使当地旅游资源得到有效的开发、保护和利用,又能促进雷波县旅游经济不断发展的“可持续”旅游资源开发模式,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际意义。论文尝试运用“SWTO分析方法”、生态旅游、以及可持续发展理论等工具和文献,合理利用系统论、模式法、实证分析等方法,研究雷波马湖地质公园旅游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遇见的机遇和合理实用的开发模式。以期为马湖地质公园旅游资源开发模式的完善及建构提供科学依据。
1993年被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省级风景名胜区的马湖,于2006年经四川省人民政府审核,批准了其为省级地质公园。根据中国国家地质公园类型划分,主要从等级、园区面积、社会功能、园区主要地质地貌景观资源类型来看,马虎地质公园以高山湖泊、溶洞、穹盆构造等地质遗迹景观为主体,以峡谷地貌景观、三国文化遗址及彝族文化为辅,并与原始良好的生态环境和谐共存,组成一幅中国古典的自然图画,是一个以高山湖泊、峡谷、岩溶洞穴为特色,集湖、瀑、岛、溶洞、天坑、石林、峡谷、原始密林、三国文化和彝族风情为一体的综合性自然公园。
二、生态旅游的定义及意义-----------------------------------(3)
(一)定义-----------------------------------------------(3)
(二)意义------------------------------------------------(3)
参考文献----------------------------------------------------------------------------(11)
致谢-----------------------------------------------------------------------------------(12)
关键词:雷波马湖 生态旅游 SWOT分析法 开发模式
Abstract:The founding of Geoparks are in the purpose of protecting the world’s precious geological relics, and promoting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local economy, culture and environment. The main landscape of the LeiboMahu geological park is the Mountain lake landscape physiognomy, Danxia physiognomy, Volcano lava, Valley geomorphology and The three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sites--Menghuo Temple, whichhas high aesthetic value, scientific value, popular science educational value,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value and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value. So, the LeiboMahu should declare and construct the Geopark as early as possible. This paper focuses on analysising the development of eco-tourism advantages, disadvantages,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by using the SWOT method, and proposing the protection model of the eco-tourism development model of the Mahu geological park.
马湖地质公园内的主要景观,主要为马湖的湖光水色和龙湖溶洞,此外还辅有由金沙江峡谷地貌、原始森林、三国文化遗迹等多处其他景观的组成。
(二)人文历史概况
凉山州雷波县是中国传统的彝族聚居地,马湖地质公园正位于拥有丰富民族文化资源和相对于其它地方有便利交通的县城境内,湖四周的山谷中与山岩下散布着彝族向天坟,有三国古战场遗址历史文化景观。马湖历史悠久,古为西南夷地之一部分,属摩候国境地。史载:“自汉晋来已疆域其土,列郡编户,置吏而守之。”蜀汉置马湖县,隶越郡。唐宋为马湖蛮部,元代置马湖路,明置马湖府[2]。依托丰富的自然资源与历史文化遗迹,马湖地质公园区拥有发展生态旅游、民族旅游、探险旅游等多种旅游的独特优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