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向量基本定理及坐标表示 高考数学知识点总结 高考数学真题复习

平面向量基本定理及坐标表示 高考数学知识点总结 高考数学真题复习
平面向量基本定理及坐标表示 高考数学知识点总结 高考数学真题复习

§5.2 平面向量基本定理及坐标表示

2014高考会这样考 1.考查平面向量基本定理的应用;2.考查向量的坐标表示和向量共线的应用.

复习备考要这样做 1.理解平面向量基本定理的意义、作用;2.运用定理表示向量,然后再进行向量运算.

1. 平面向量基本定理

如果e 1,e 2是同一平面内的两个不共线向量,那么对于这一平面内的任意向量a ,有且只有一对实数λ1,λ2,使a =λ1e 1+λ2e 2.

其中,不共线的向量e 1,e 2叫做表示这一平面内所有向量的一组基底. 2. 平面向量的坐标运算

(1)向量加法、减法、数乘向量及向量的模 设a =(x 1,y 1),b =(x 2,y 2),则

a +

b =(x 1+x 2,y 1+y 2),a -b =(x 1-x 2,y 1-y 2),

λa =(λx 1,λy 1),|a |=x 21+y 21.

(2)向量坐标的求法

①若向量的起点是坐标原点,则终点坐标即为向量的坐标.

②设A (x 1,y 1),B (x 2,y 2),则AB →=(x 2-x 1,y 2-y 1),|AB →

|=(x 2-x 1)2+(y 2-y 1)2. 3. 平面向量共线的坐标表示

设a =(x 1,y 1),b =(x 2,y 2),其中b ≠0.a ∥b ?x 1y 2-x 2y 1=0. [难点正本 疑点清源] 1. 基底的不唯一性

只要两个向量不共线,就可以作为平面的一组基底,对基底的选取不唯一,平面内任意向量a 都可被这个平面的一组基底e 1,e 2线性表示,且在基底确定后,这样的表示是唯一的.

2. 向量坐标与点的坐标的区别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以原点为起点的向量OA →

=a ,点A 的位置被向量a 唯一确定,此时点A 的坐标与a 的坐标统一为(x ,y ),但应注意其表示形式的区别,如点A (x ,y ),向量a =OA →

=(x ,y ).

当平面向量OA →平行移动到O 1A 1→时,向量不变即O 1A 1→=OA →=(x ,y ),但O 1A 1→

的起点O 1和终点A 1的坐标都发生了变化.

1. 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E 和F 分别是边CD 和BC 的中点,若AC →=λAE →+μAF →

,其中λ,

μ∈R ,则λ+μ=________. 答案 43

解析 因为AC →=AB →+AD →,又AE →=AD →+12AB →

AF →=AB →+12

AD →,

所以AC →=λAE →+μAF →=????λ+12μAD →+????12λ+μAB →, 得到λ+12μ=1,12λ+μ=1,两式相加得λ+μ=4

3

.

2. 在?ABCD 中,AC 为一条对角线,AB →=(2,4),AC →=(1,3),则向量BD →

的坐标为__________.

答案 (-3,-5)

解析 ∵AB →+BC →=AC →,∴BC →=AC →-AB →

=(-1,-1), ∴BD →=AD →-AB →=BC →-AB →

=(-3,-5).

3. 已知向量a =(1,2),b =(-3,2),若k a +b 与b 平行,则k =________.

答案 0

解析 由k a +b 与b 平行得-3(2k +2)=2(k -3),∴k =0. 4. 若向量a =(1,1),b =(-1,1),c =(4,2),则c 等于

( )

A .3a +b

B .3a -b

C .-a +3b

D .a +3b

答案 B

解析 由已知可设c =x a +y b ,

则????? 4=x -y 2=x +y ,∴?????

x =3y =-1

. 5. (2011·广东)已知向量a =(1,2),b =(1,0),c =(3,4).若λ为实数,(a +λb )∥c ,则λ等于( )

A.14

B.12

C .1

D .2

答案 B

解析 a +λb =(1,2)+λ(1,0)=(1+λ,2),而c =(3,4),由(a +λb )∥c 得4(1+λ)-6=0,解得λ=1

2

.

题型一 平面向量基本定理的应用

例1 已知点G 为△ABC 的重心,过G 作直线与AB 、AC 两边分别交于M 、N 两点,且AM

=xAB →,AN →=yAC →

,求1x +1y

的值.

思维启迪:以AB →,AC →

为基底来表示向量,建立x ,y 的关系. 解 根据题意知G 为三角形的重心, 故AG →=13

(AB →+AC →),

MG →=AG →-AM →=13(AB →+AC →)-xAB →

=????13-x AB →+13AC →, GN →=AN →-AG →=yAC →-AG → =yAC →-13(AB →+AC →)

=????y -13AC →-13

AB →, 由于MG →与GN →

共线,根据共线向量定理知 MG →=λGN →

?????13-x AB →+13AC → =λ???

?????y -13AC →-13

AB →

, ∵AB →,AC →

不共线,

∴???

13-x =-13

λ13=λ???

?y -13?13-x -13=13y -13

?x +y -3xy =0, 两边同除以xy 得1x +1

y

=3.

探究提高利用基底表示未知向量,实质就是利用向量的加、减法及数乘进行线性运算;向量的表示是向量应用的前提.

如图,在△ABC 中,AN →=13

NC →,P 是BN 上的一点,若AP →

=mAB →+211AC →

,则实数m 的值为_____.

答案

311

解析 设|BP →|=y ,|PN →

|=x , 则AP →=AN →+NP →=14AC →

-x x +y BN →,①

AP →=AB →+BP →=AB →

+y x +y

BN →,②

①×y +②×x 得AP →

=x x +y AB →+y 4(x +y )AC →,

y 4(x +y )=211

,得y =83x ,代入得m =3

11.

题型二 向量坐标的基本运算

例2 已知A (-2,4),B (3,-1),C (-3,-4).设AB →=a ,BC →=b ,CA →=c ,且CM →=3c ,CN

=-2b , (1)求3a +b -3c ;

(2)求满足a =m b +n c 的实数m ,n ; (3)求M 、N 的坐标及向量MN →

的坐标.

解 由已知得a =(5,-5),b =(-6,-3),c =(1,8). (1)3a +b -3c =3(5,-5)+(-6,-3)-3(1,8) =(15-6-3,-15-3-24)=(6,-42). (2)∵m b +n c =(-6m +n ,-3m +8n ),

∴????? -6m +n =5,-3m +8n =-5,解得?

????

m =-1,n =-1.

(3)设O 为坐标原点,∵CM →=OM →-OC →

=3c , ∴OM →=3c +OC →

=(3,24)+(-3,-4)=(0,20). ∴M (0,20).又∵CN →=ON →-OC →

=-2b , ∴ON →=-2b +OC →

=(12,6)+(-3,-4)=(9,2), ∴N (9,2).∴MN →

=(9,-18).

探究提高 向量的坐标运算主要是利用加、减、数乘运算法则进行.若已知有向线段两端点的坐标,则应先求出向量的坐标,解题过程中要注意方程思想的运用及正确使用运算法则.

已知平行四边形的三个顶点分别是A (4,2),B (5,7),C (-3,4),则第四个顶点

D 的坐标是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4,-1)或(12,5)或(-2,9) 解析 设顶点D (x ,y ).

若平行四边形为ABCD ,则由AB →

=(1,5),

DC →

=(-3-x,4-y ),得?

??

??

-3-x =1,4-y =5,所以?

????

x =-4,

y =-1;

若平行四边形为ACBD ,则由AC →

=(-7,2),

DB →

=(5-x,7-y ),得????? 5-x =-7,7-y =2,所以?

????

x =12,y =5;

若平行四边形为ABDC ,则由AB →

=(1,5),

CD →

=(x +3,y -4),得???

?? x +3=1,

y -4=5,所以?

????

x =-2,y =9.

综上所述,第四个顶点D 的坐标为(-4,-1)或(12,5)或(-2,9). 题型三 共线向量的坐标表示

例3 平面内给定三个向量a =(3,2),b =(-1,2),c =(4,1),请解答下列问题:

(1)求满足a =m b +n c 的实数m ,n ; (2)若(a +k c )∥(2b -a ),求实数k ;

(3)若d 满足(d -c )∥(a +b ),且|d -c |=5,求d . 思维启迪:(1)向量相等对应坐标相等,列方程解之. (2)由两向量平行的条件列方程解之.

(3)设出d =(x ,y ),由平行关系列方程,由模为5列方程,联立方程组求解. 解 (1)由题意得(3,2)=m (-1,2)+n (4,1),

所以?????

-m +4n =3

2m +n =2,得???

m =

59

n =89

.

(2)a +k c =(3+4k,2+k ),2b -a =(-5,2), ∵(a +k c )∥(2b -a ),

∴2×(3+4k )-(-5)(2+k )=0, ∴k =-1613

.

(3)设d =(x ,y ),d -c =(x -4,y -1),a +b =(2,4),

由题意得?

????

4(x -4)-2(y -1)=0

(x -4)2+(y -1)2

=5,

解得????? x =3y =-1或?

????

x =5y =3,

∴d =(3,-1)或d =(5,3).

探究提高 (1)运用向量的坐标表示,使向量的运算完全代数化,将数与形有机的结合. (2)根据平行的条件建立方程求参数,是解决这类题目的常用方法,充分体现了方程思想在向量中的应用.

(2011·北京)已知向量a =(3,1),b =(0,-1),c =(k ,3).若(a -2b )与c

共线,则k =________. 答案 1

解析 a -2b =(3,1)-2(0,-1)=(3,3), 又∵(a -2b )与c 共线,∴(a -2b )∥c , ∴3×3-3×k =0,解得k =1.

忽视平面向量基本定理的使用条件致误

典例:(12分)已知OA →=a ,OB →=b ,OC →=c ,OD →=d ,OE →

=e ,设t ∈R ,如果3a =c,2b =d ,e

=t (a +b ),那么t 为何值时,C ,D ,E 三点在一条直线上?

易错分析 本题可以根据向量共线的充要条件列出等式解决,但在得出等式后根据平面向量基本定理列式解决时,容易忽视平面向量基本定理的使用条件,出现漏解,漏掉了当a ,b 共线时,t 可为任意实数这个解. 规范解答

解 由题设,知CD →=d -c =2b -3a ,CE →

=e -c =(t -3)a +t b ,C ,D ,E 三点在一条直线

上的充要条件是存在实数k ,使得CE →=kCD →

,即(t -3)a +t b =-3k a +2k b , 整理得(t -3+3k )a =(2k -t )b .[4分] ①若a ,b 共线,则t 可为任意实数;[7分]

②若a ,b 不共线,则有?

????

t -3+3k =0,

2k -t =0,

解之得t =6

5

.[10分]

综上,可知a ,b 共线时,t 可为任意实数; a ,b 不共线时,t =6

5

.[12分]

温馨提醒 平面向量基本定理是平面向量知识体系的基石,在解题中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使用时一定要注意两个基向量不共线这个条件.

方法与技巧

1.平面向量基本定理的本质是运用向量加法的平行四边形法则,将向量进行分解. 2.向量的坐标表示的本质是向量的代数表示,其中坐标运算法则是运算的关键,通过坐标运算可将一些几何问题转化为代数问题处理,从而向量可以解决平面解析几何中的许多相关问题.

3.在向量的运算中要注意待定系数法、方程思想和数形结合思想的运用. 失误与防范

1.要区分点的坐标和向量坐标的不同,向量的坐标等于表示向量的有向线段的终点坐标减始

点坐标;向量坐标中既有大小的信息,又有方向的信息.

2.若a =(x 1,y 1),b =(x 2,y 2),则a ∥b 的充要条件不能表示成x 1x 2=y 1

y 2

,因为x 2,y 2有可能等

于0,所以应表示为x 1y 2-x 2y 1=0.

A 组 专项基础训练 (时间:35分钟,满分:57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 与向量a =(12,5)平行的单位向量为

( )

A.????1213

,-513 B.????-1213

,-513 C.???1213,513或???-1213,-513 D.????±1213,±513 答案 C

解析 设e 为所求的单位向量, 则e =±a |a |

=±????1213,513. 2. 如图,在△OAB 中,P 为线段AB 上的一点,OP →=xOA →+yOB →,且BP →

=2P A →

,则

( )

A .x =23,y =1

3

B .x =13,y =2

3

C .x =14,y =3

4

D .x =34,y =1

4

答案 A

解析 由题意知OP →=OB →+BP →,又BP →=2P A →,所以OP →=OB →+23BA →=OB →+23(OA →-OB →)=

2

3OA →+13OB →

,所以x =23,y =13

.

3. 已知a =(1,1),b =(1,-1),c =(-1,2),则c 等于

( )

A .-12a +32b

B.12a -32b C .-32a -12b

D .-32a +12

b

答案 B

解析 设c =λa +μb , ∴(-1,2)=λ(1,1)+μ(1,-1),

∴?????

-1=λ+μ

2=λ-μ,∴?

??

λ=12μ=-

32

,∴c =12a -3

2

b .

4. 在△ABC 中,点P 在BC 上,且BP →=2PC →,点Q 是AC 的中点,若P A →=(4,3),PQ →

=(1,5),

则BC →

等于

( )

A .(-2,7)

B .(-6,21)

C .(2,-7)

D .(6,-21)

答案 B

解析 BC →=3PC →=3(2PQ →-P A →)=6PQ →-3P A →

=(6,30)-(12,9)=(-6,21). 二、填空题(每小题5分,共15分)

5. 若三点A (2,2),B (a,0),C (0,b ) (ab ≠0)共线,则1a +1

b

的值为________.

答案 12

解析 AB →=(a -2,-2),AC →

=(-2,b -2), 依题意,有(a -2)(b -2)-4=0, 即ab -2a -2b =0,所以1a +1b =1

2

.

6. 已知向量a =(1,2),b =(x,1),u =a +2b ,v =2a -b ,且u ∥v ,则实数x 的值为________.

答案 1

2

解析 因为a =(1,2),b =(x,1),u =a +2b ,v =2a -b , 所以u =(1,2)+2(x,1)=(2x +1,4), v =2(1,2)-(x,1)=(2-x,3),

又因为u ∥v ,所以3(2x +1)-4(2-x )=0, 即10x =5,解得x =1

2

.

7.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O 为坐标原点,A 、B 、C 三点满足OC →=23OA →+13OB →

,则|AC →||AB →

|

=________.

答案 13

解析 ∵OC =23OA →+13

OB →

∴OC →-OA →

=-13OA →+13OB →=13(OB →-OA →),

∴AC →=13AB →

,∴|AC →||AB →|=13

.

三、解答题(共22分)

8. (10分)已知a =(1,2),b =(-3,2),是否存在实数k ,使得k a +b 与a -3b 共线,且方向

相反?

解 若存在实数k ,

则k a +b =k (1,2)+(-3,2)=(k -3,2k +2). a -3b =(1,2)-3(-3,2)=(10,-4).

若向量k a +b 与向量a -3b 共线,则必有(k -3)×(-4)-(2k +2)×10=0,解得k =-1

3.

这时k a +b =????-103,43,所以k a +b =-1

3(a -3b ). 即两个向量恰好方向相反,故题设的实数k 存在.

9. (12分)如图所示,M 是△ABC 内一点,且满足条件AM →+2BM →+3CM →

=0,

延长CM 交AB 于N ,令CM →=a ,试用a 表示CN →

. 解 因为AM →=AN →+NM →,BM →=BN →+NM →

, 所以由AM →+2BM →+3CM →

=0,得 (AN →+NM →)+2(BN →+NM →)+3CM →

=0, 所以AN →+3NM →+2BN →+3CM →

=0.

又因为A ,N ,B 三点共线,C ,M ,N 三点共线, 由平面向量基本定理,设AN →=λBN →,CM →=μNM →

, 所以λBN →+3NM →+2BN →+3μNM →

=0. 所以(λ+2)BN →+(3+3μ)NM →

=0.

由于BN →和NM →

不共线,由平面向量基本定理,

得????? λ+2=0,3+3μ=0,所以?

????

λ=-2,μ=-1.

所以CM →=-NM →=MN →,CN →=CM →+MN →=2CM →

=2a .

B 组 专项能力提升 (时间:25分钟,满分:43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15分)

1. 若平面向量b 与向量a =(1,-2)的夹角是180°,且|b |=35,则b 等于

( )

A .(-3,6)

B .(3,-6)

C .(6,-3)

D .(-6,3)

答案 A

解析 方法一 设b =(x ,y ),由已知条件?

??

??

x 2+y 2=35,x -2y 5

x 2

+y

2

=-1,

整理得????? x 2+y 2

=45,x -2y =-15. 解得?????

x =-3,y =6,

∴b =(-3,6).

方法二 设b =(x ,y ),由已知条件?????

x 2+y 2=35,y +2x =0,

解得????? x =-3,y =6,或?????

x =3,

y =-6,

(舍去),∴b =(-3,6).

方法三 ∵|a |=5,∴1

|a |a =????15,-25,

则b =-35????

1|a |a =(-3,6).

2. 已知平面向量a =(1,2),b =(-2,m ),且a ∥b ,则2a +3b 等于

( )

A .(-2,-4)

B .(-3,-6)

C .(-4,-8)

D .(-5,-10)

答案 C

解析 由a =(1,2),b =(-2,m ),且a ∥b ,得1×m =2×(-2)?m =-4,从而b =(-2,-4),那么2a +3b =2(1,2)+3(-2,-4)=(-4,-8).

3. 已知A (-3,0),B (0,2),O 为坐标原点,点C 在∠AOB 内,|OC |=22,且∠AOC =π

4

设OC →= λOA →+OB →

(λ∈R ),则λ的值为 ( )

A .1

B.1

3

C.12

D.23

答案 D

解析 过C 作CE ⊥x 轴于点E (图略). 由∠AOC =π

4,知|OE |=|CE |=2,

所以OC →=OE →+OB →=λOA →+OB →, 即OE →=λOA →,

所以(-2,0)=λ(-3,0),故λ=2

3.

二、填空题(每小题5分,共15分)

4. △ABC 中,内角A ,B ,C 所对的边分别为a ,b ,c ,若p =(a +c ,b ),q =(b -a ,c -a ),

且p ∥q ,则角C =________. 答案 60°

解析 因为p ∥q ,则(a +c )(c -a )-b (b -a )=0, 所以a 2

+b 2

-c 2

=ab ,a 2+b 2-c 22ab =12

结合余弦定理知,cos C =1

2,

又0°

5. 已知A (7,1)、B (1,4),直线y =12

ax 与线段AB 交于C ,且AC →=2CB →

,则实数a =________.

答案 2

解析 设C (x ,y ),则AC →=(x -7,y -1),CB →

=(1-x,4-y ),

∵AC →=2CB →

,∴????? x -7=2(1-x )y -1=2(4-y ),解得?????

x =3y =3

.

∴C (3,3).又∵C 在直线y =1

2ax 上,

∴3=12

a ·3,∴a =2.

6. 设OA →=(1,-2),OB →=(a ,-1),OC →

=(-b,0),a >0,b >0,O 为坐标原点,若A 、B 、

C 三点共线,则1a +2

b 的最小值是________.

答案 8

解析 据已知得AB →∥AC →

又∵AB →=(a -1,1),AC →

=(-b -1,2), ∴2(a -1)-(-b -1)=0,∴2a +b =1, ∴1a +2b =2a +b a +4a +2b b =4+b a +4a

b

≥4+2

b a ·4a

b

=8, 当且仅当b a =4a b ,即a =14,b =1

2

时取等号,

∴1a +2

b 的最小值是8. 三、解答题

7. (13分)已知点O 为坐标原点,A (0,2),B (4,6),OM →=t 1OA →+t 2AB →

.

(1)求点M 在第二或第三象限的充要条件;

(2)求证:当t 1=1时,不论t 2为何实数,A 、B 、M 三点都共线; (3)若t 1=a 2,求当OM →⊥AB →

且△ABM 的面积为12时a 的值. (1)解 OM →=t 1OA →+t 2AB →

=t 1(0,2)+t 2(4,4) =(4t 2,2t 1+4t 2).

当点M 在第二或第三象限时,有?

????

4t 2<0,

2t 1+4t 2≠0,

故所求的充要条件为t 2<0且t 1+2t 2≠0.

(2)证明 当t 1=1时,由(1)知OM →

=(4t 2,4t 2+2). ∵AB →=OB →-OA →

=(4,4),

AM →=OM →-OA →=(4t 2,4t 2)=t 2(4,4)=t 2AB →, ∴A 、B 、M 三点共线.

(3)解 当t 1=a 2时,OM →

=(4t 2,4t 2+2a 2).

又AB →=(4,4),OM →⊥AB →

,∴4t 2×4+(4t 2+2a 2)×4=0, ∴t 2=-14

a 2,故OM →

=(-a 2,a 2).

又|AB →

|=42,点M 到直线AB :x -y +2=0的距离

d =|-a 2-a 2+2|2=2|a 2-1|.∵S △ABM =12,

∴12|AB |·d =12×42×2|a 2-1|=12, 解得a =±2,故所求a 的值为±2.

高考数学高考必备知识点总结精华版

高考前重点知识 第一章?集合 (一)、集合:集合元素的特征: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 工集合的性质:①任何一个集合是它本身的子集,记为A胃A ; ②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记为。包A ; ③空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 ①〃个元素的子集有2〃个.〃个元素的真子集有2〃 -1个.〃个元素的非空真子集有2〃-2个. [注]①一个命题的否命题为真,它的逆命题一定为真.否命题。逆命题. ②一个命题为真,则它的逆否命题一定为真.原命题。逆否命题. 交:A,且x e B} 2、集合运算:交、并、补产AU6Q{xlxeA或xe* 未卜:或A o {% £ (/, 且x任A} (三)简易逻辑 构成复合命题的形式:p或q (记作〃pvq〃); p且q (记作〃p 八q〃);mEp(i己作、q〃) o 工〃或〃‘〃且"、"非"的真假判断 种命题的形式及相互关系: 原命题:若P则q;逆命题:若q则p; 否命题:若1 P则1 q ;逆否命题:若1 q则]Po ④、原命题为真,它的逆命题不一定为真。 i命题为真它的否命题不一定为真。

@、原命题为真,它的逆否命题一定为真。 6、如果已知p=q那么我们说,P是q的充分条件,q是P的必要条 件。 若p=q且q = p,则称p是q的充要条件,记为p<=>q. 一.函数的性质 (工)定义域:(2)值域: (3)奇偶性:(在整个定义域内考虑) ①定义:①偶函数:/(—x) = /(x),②奇函数:/(—x) = -/(X) ②判断方法步骤:a.求出定义域;b.判断定义域是否关于原点 对称;c.求/(-X);&比较/(T)与/(X)或/(T)与—/(X)的关系。 (4 )函数的单调性 定义:对于函数f(x)的定义域I内某个区间上的任意两个自变量的值X1f X2, 。语当X1VX2时,都有f(XT)Vf(X2),则说f(X)在这个区间上是增函数; (2语当X1f(X)则说f(X)在这个区间上是减函数? 二.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 指数函数> = /(〃>。且"。1)的图象和性质

高中数学知识点总结(精华版)

高中数学必修+选修知识点归纳新课标人教A版 一、集合 1、把研究的对象统称为元素,把一些元素组成的总体叫做集合。集合三要素: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 2、只要构成两个集合的元素是一样的,就称这两个集合相等。 3、常见集合:正整数集合: 或 ,整数集合: ,有理数集合: ,实数集合: . 4、集合的表示方法:列举法、描述法. §1.1.2、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1、一般地,对于两个集合A、B,如果集合A中任意一个元素都是集合B中的元素,则称集合A是集合B的子集。记作 .

2、如果集合 ,但存在元素 ,且 ,则称集合A是集合B的真子集.记作:A B. 3、把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叫做空集.记作: .并规定:空集合是任何集合的子集. 4、如果集合A中含有n个元素,则集合A有 个子集, 个真子集. §1.1.3、集合间的基本运算 1、一般地,由所有属于集合A或集合B的元素组成的集合,称为集合A与B的并集.记作: . 2、一般地,由属于集合A且属于集合B的所有元素组成的集合,称为A与B的交集.记作: . 3、全集、补集? §1.2.1、函数的概念

1、设A、B是非空的数集,如果按照某种确定的对应关系 ,使对于集合A中的任意一个数 ,在集合B中都有惟一确定的数 和它对应,那么就称 为集合A到集合B的一个函数,记作: . 2、一个函数的构成要素为:定义域、对应关系、值域.如果两个函数的定义域相同,并且对应关系完全一致,则称这两个函数相等. §1.2.2、函数的表示法 1、函数的三种表示方法:解析法、图象法、列表法. §1.3.1、单调性与最大(小)值 1、注意函数单调性的证明方法: (1)定义法:设 那么 上是增函数; 上是减函数. 步骤:取值—作差—变形—定号—判断 格式:解:设

1.高考数学考点与题型全归纳——集合

第一章 集合与简易逻辑 第一节 集 合 ? 基础知识 1. 集合的有关概念 1.1.集合元素的三个特性:确定性、无序性、互异性. 1. 2.集合的三种表示方法:列举法、描述法、图示法. 1.3.元素与集合的两种关系:属于,记为∈;不属于,记为?. 1.4.五个特定的集合及其关系图: N *或N +表示正整数集,N 表示自然数集,Z 表示整数集,Q 表示有理数集,R 表示实数集. 2. 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2.1.子集:一般地,对于两个集合A ,B ,如果集合A 中任意一个元素都是集合B 中的元素,则称A 是B 的子集,记作A ?B(或B ?A). 2.2.真子集:如果集合A 是集合B 的子集,但集合B 中至少有一个元素不属于A ,则称A 是B 的真子集,记作AB 或B A. A B ?? ???? A ? B ,A≠B.既要说明A 中任何一个元素都属于B ,也要说明B 中存在一个元素不属于A. 2.3.集合相等:如果A ?B ,并且B ?A ,则A =B. 两集合相等:A =B ?? ??? ? A ? B ,A ?B.A 中任意一个元素都符合B 中元素的特性,B 中任意一个元素也符合A 中元素的特性. 2.4.空集: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空集是任何集合A 的子集,是任何非空集合B 的真子集.记作?. ?∈{?},??{?},0??,0?{?},0∈{0},??{0}.

3. 集合间的基本运算 (1)交集:一般地,由属于集合A 且属于集合B 的所有元素组成的集合,称为A 与B 的交集,记作A∩B ,即A∩B ={x|x ∈A ,且x ∈B}. (2)并集:一般地,由所有属于集合A 或属于集合B 的元素组成的集合,称为A 与B 的并集,记作A ∪B ,即A ∪B ={x|x ∈A ,或x ∈B}. (3)补集:对于一个集合A ,由全集U 中不属于集合A 的所有元素组成的集合称为集合A 相对于全集U 的补集,简称为集合A 的补集,记作?U A ,即?U A ={x |x ∈U ,且x ?A }. 求集合A 的补集的前提是“A 是全集U 的子集”,集合A 其实是给定的条件.从全集U 中取出集合A 的全部元素,剩下的元素构成的集合即为?U A . ? 常用结论 (1)子集的性质:A ?A ,??A ,A ∩B ?A ,A ∩B ?B . (2)交集的性质:A ∩A =A ,A ∩?=?,A ∩B =B ∩A . (3)并集的性质:A ∪B =B ∪A ,A ∪B ?A ,A ∪B ?B ,A ∪A =A ,A ∪?=?∪A =A . (4)补集的性质:A ∪?U A =U ,A ∩?U A =?,?U (?U A )=A ,?A A =?,?A ?=A . (5)含有n 个元素的集合共有2n 个子集,其中有2n -1个真子集,2n -1个非空子集. (6)等价关系:A ∩B =A ?A ?B ;A ∪B =A ?A ?B . 考点一 集合的基本概念 [典例] 1. (2017·全国卷Ⅲ)已知集合A ={(x ,y )|x 2+y 2=1},B ={(x ,y )|y =x },则A ∩B 中元素的个数为( ) A .3 B .2 C .1 D .0 2. 已知a ,b ∈R ,若? ?? ? ??a ,b a ,1={a 2,a +b,0},则a 2 019+b 2 019的值为( ) A .1 B .0 C .-1 D .±1 [解析] (1)因为A 表示圆x 2+y 2=1上的点的集合,B 表示直线y =x 上的点的集合,直线y =x 与圆x 2+y 2=1有两个交点,所以A ∩B 中元素的个数为2. (2)由已知得a ≠0,则b a =0,所以 b =0,于是a 2=1,即a =1或a =-1.又根据集合中元素的互异性可 知a =1应舍去,因此a =-1,故a 2 019+b 2 019=(-1)2 019+02 019=-1. [答案] (1)B (2)C [提醒] 集合中元素的互异性常常容易忽略,求解问题时要特别注意. [题组训练]

高考数学必备知识点总结

高考重点知识回顾 第一章-集合 (一)、集合:集合元素的特征: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 1、集合的性质:①任何一个集合是它本身的子集,记为A A ?; ②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记为A ?φ ; ③空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 ①n 个元素的子集有2n 个. n 个元素的真子集有2n -1个. n 个元素的非空真子集有2n -2个. [注]①一个命题的否命题为真,它的逆命题一定为真.否命题?逆命题. ②一个命题为真,则它的逆否命题一定为真. 原命题?逆否命题. 2、集合运算:交、并、补. {|,}{|} {,} A B x x A x B A B x x A x B A x U x A ?∈∈?∈∈?∈?U 交:且并:或补:且C (三)简易逻辑 构成复合命题的形式:p 或q(记作“p ∨q ” );p 且q(记作“p ∧q ” );非p(记作“┑q ” ) 。 1、“或”、 “且”、 “非”的真假判断 4、四种命题的形式及相互关系: 原命题:若P 则q ; 逆命题:若q 则p ; 否命题:若┑P 则┑q ;逆否命题:若┑q 则┑p 。 ①、原命题为真,它的逆命题不一定为真。 ②、原命题为真,它的否命题不一定为真。 ③、原命题为真,它的逆否命题一定为真。

6、如果已知p ?q 那么我们说,p 是q 的充分条件,q 是p 的必要条件。 若p ?q 且q ?p,则称p 是q 的充要条件,记为p ?q. 第二章-函数 一、函数的性质 (1)定义域: (2)值域: (3)奇偶性:(在整个定义域内考虑) ①定义:①偶函数:)()(x f x f =-,②奇函数:)()(x f x f -=- ②判断方法步骤:a.求出定义域;b.判断定义域是否关于原点对称;c.求 )(x f -;d.比较)()(x f x f 与-或)()(x f x f --与的关系。 (4)函数的单调性 定义:对于函数f(x)的定义域I 内某个区间上的任意两个自变量的值x 1,x 2, ⑴若当x 1f(x 2),则说f(x) 在这个区间上是减函数. 二、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 指数函数)10(≠>=a a a y x 且的图象和性质

高中数学知识点总结超全

高中数学 必修1知识点 第一章 集合与函数概念 【1.1.1】集合的含义与表示 (1)集合的概念 集合中的元素具有确定性、互异性和无序性. (2)常用数集及其记法 N 表示自然数集,N *或N +表示正整数集,Z 表示整数集,Q 表示有理数集,R 表示实数集. (3)集合与元素间的关系 对象a 与集合M 的关系是a M ∈,或者a M ?,两者必居其一. (4)集合的表示法 ①自然语言法:用文字叙述的形式来描述集合. ②列举法:把集合中的元素一一列举出来,写在大括号表示集合. ③描述法:{x |x 具有的性质},其中x 为集合的代表元素. ④图示法:用数轴或韦恩图来表示集合. (5)集合的分类 ①含有有限个元素的集合叫做有限集.②含有无限个元素的集合叫做无限集.③不含有任何元素的集合叫做空集(?). 【1.1.2】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6)子集、真子集、集合相等 (7)已知集合A 有(1)n n ≥个元素,则它有2n 个子集,它有21n -个真子集,它有21n -个非空子集, 它有2 2n -非空真子集.

【1.1.3】集合的基本运算 (8)交集、并集、补集 名称记号意义性质示意图 交集A B {|, x x A ∈且 } x B ∈ (1)A A A = (2)A?=? (3)A B A ? A B B ? B A 并集A B {|, x x A ∈或 } x B ∈ (1)A A A = (2)A A ?= (3)A B A ? A B B ? B A 补集 U A{|,} x x U x A ∈? 且 1() U A A=?2() U A A U = 【补充知识】含绝对值的不等式与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 (1)含绝对值的不等式的解法 不等式解集 ||(0) x a a <>{|} x a x a -<< ||(0) x a a >>|x x a <-或} x a > ||,||(0) ax b c ax b c c +<+>> 把ax b+看成一个整体,化成||x a<, ||(0) x a a >>型不等式来求解 判别式 24 b ac ?=- ?>0 ?=0 ?<二次函数 2(0) y ax bx c a =++> 的图象O 一元二次方程 20(0) ax bx c a ++=> 的根 2 1,2 4 2 b b ac x a -±- = (其中 12 ) x x < 122 b x x a ==-无实根 ()()() U U U A B A B = ()()() U U U A B A B =

高中数学知识点完全总结(绝对全)

高中数学概念总结 一、 函数 1、 若集合A 中有n )(N n ∈个元素,则集合A 的所有不同的子集个数为n 2,所有非空真子集的个数是22-n 。 二次函数c bx ax y ++=2的图象的对称轴方程是a b x 2-=,顶点坐标是??? ? ? ?--a b ac a b 4422,。用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时,解析式的设法有三种形式,即(一般式)c bx ax x f ++=2)(,(零点式))()()(21x x x x a x f -?-=和n m x a x f +-=2)()( (顶点式)。 2、 幂函数n m x y = ,当n 为正奇数,m 为正偶数, m

),(y x P ,点P 到原点的距离记为r ,则sin α= r y ,cos α=r x ,tg α=x y ,ctg α=y x ,sec α=x r ,csc α=y r 。 2、同角三角函数的关系中,平方关系是:1cos sin 2 2 =+αα,αα22sec 1=+tg ,αα22csc 1=+ctg ; 倒数关系是:1=?ααctg tg ,1csc sin =?αα,1sec cos =?αα; 相除关系是:αααcos sin = tg ,α α αsin cos =ctg 。 3、诱导公式可用十个字概括为:奇变偶不变,符号看象限。如:=-)23sin( απαcos -,)2 15(απ -ctg =αtg ,=-)3(απtg αtg -。 4、 函数B x A y ++=)sin(?ω),(其中00>>ωA 的最大值是B A +,最小值是A B -,周期是ω π 2= T ,频 率是πω2= f ,相位是?ω+x ,初相是?;其图象的对称轴是直线)(2 Z k k x ∈+=+π π?ω,凡是该图象与直线B y =的交点都是该图象的对称中心。 5、 三角函数的单调区间: x y s i n =的递增区间是??? ?? ? + -222 2πππ πk k ,)(Z k ∈,递减区间是????? ? ++23222ππππk k ,)(Z k ∈;x y cos =的递增区间是[]πππk k 22,-)(Z k ∈,递减区间是[]πππ+k k 22,)(Z k ∈,tgx y =的递增区间是 ??? ? ? +-22ππππk k ,)(Z k ∈,ctgx y =的递减区间是()πππ+k k ,)(Z k ∈。 6、=±)sin(βαβαβαsin cos cos sin ± =±)c o s (βαβαβαs i n s i n c o s c o s = ±)(βαtg β αβ αtg tg tg tg ?± 1 7、二倍角公式是:sin2α=ααcos sin 2? cos2α=αα2 2 sin cos -=1cos 22 -α=α2 sin 21- tg2α= α α 2 12tg tg -。

高考数学必考知识点总结归纳

高考数学必考知识点总结归纳 1. 对于集合,一定要抓住集合的代表元素,及元素的“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 {}{}{}如:集合,,,、、A x y x B y y x C x y y x A B C ======|lg |lg (,)|lg 中元素各表示什么? 2. 进行集合的交、并、补运算时,不要忘记集合本身和空集的特殊情况。?注重借助于数轴和文氏图解集合问题。 空集是一切集合的子集,是一切非空集合的真子集。 {} {}如:集合,A x x x B x ax =--===||22301 若,则实数的值构成的集合为 B A a ? (答:,,)-??? ??? 1013 3. 注意下列性质: {} ()集合,,……,的所有子集的个数是;1212a a a n n (3)德摩根定律: ()()()()()()C C C C C C U U U U U U A B A B A B A B Y I I Y ==, 4. 你会用补集思想解决问题吗?(排除法、间接法) 的取值范围。 5. 可以判断真假的语句叫做命题,逻辑连接词有“或”,“且”和()()∨∧“非”().? 若为真,当且仅当、均为真p q p q ∧

若为真,当且仅当、至少有一个为真 ∨ p q p q ?p p 若为真,当且仅当为假 6. 命题的四种形式及其相互关系是什么? (互为逆否关系的命题是等价命题。) 原命题与逆否命题同真、同假;逆命题与否命题同真同假。 7. 对映射的概念了解吗?映射f:A→B,是否注意到A中元素的任意性和B中与之对应元素的唯一性,哪几种对应能构成映射? (一对一,多对一,允许B中有元素无原象。) 8. 函数的三要素是什么?如何比较两个函数是否相同? (定义域、对应法则、值域) 9. 求函数的定义域有哪些常见类型? 10. 如何求复合函数的定义域? [] 0义域是_。 >->=+- f x a b b a F(x f x f x 如:函数的定义域是,,,则函数的定 ())()() [] - a a (答:,) 11. 求一个函数的解析式或一个函数的反函数时,注明函数的定义域了吗? 12. 反函数存在的条件是什么? (一一对应函数) 求反函数的步骤掌握了吗?

高中数学知识点总结(精华版)

高中数学知识点总结 1. 元素与集合的关系 U x A x C A ∈??,U x C A x A ∈??. 2.德摩根公式 ();()U U U U U U C A B C A C B C A B C A C B ==. 3.包含关系 A B A A B B =?=U U A B C B C A ???? U A C B ?=ΦU C A B R ?= 4.容斥原理 ()()card A B cardA cardB card A B =+- ()()card A B C cardA cardB cardC card A B =++- ()()()()card A B card B C card C A card A B C ---+. 5.集合12{,,,}n a a a 的子集个数共有2n 个;真子集有2n –1个;非空子集有2n –1 个;非空的真子集有2n –2个. 6.二次函数的解析式的三种形式 (1)一般式2 ()(0)f x ax bx c a =++≠; (2)顶点式2 ()()(0)f x a x h k a =-+≠; (3)零点式12()()()(0)f x a x x x x a =--≠. 7.解连不等式()N f x M <<常有以下转化形式 ()N f x M <- ? 11 ()f x N M N >--. 8.方程0)(=x f 在),(21k k 上有且只有一个实根,与0)()(210时,若[]q p a b x ,2∈- =,则{}min max max ()(),()(),()2b f x f f x f p f q a =-=; []q p a b x ,2?- =,{}max max ()(),()f x f p f q =,{}min min ()(),()f x f p f q =.

最全高中数学知识点总结(最全集)

最全高中数学知识点总结(最全集) 引言 1.课程内容: 必修课程由5个模块组成: 必修1:集合、函数概念与基本初等函数(指、对、幂函数) 必修2:立体几何初步、平面解析几何初步。 必修3:算法初步、统计、概率。 必修4:基本初等函数(三角函数)、平面向量、三角恒等变换。 必修5:解三角形、数列、不等式。 以上是每一个高中学生所必须学习的。 上述内容覆盖了高中阶段传统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主要部分,其中包括集合、函数、数列、不等式、解三角形、立体几何初步、平面解析几何初步等。不同的是在保证打好基础的同时,进一步强调了这些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和实际应用,而不在技巧与难度上做过高的要求。 此外,基础内容还增加了向量、算法、概率、统计等内容。 选修课程有4个系列: 系列1:由2个模块组成。 选修1—1:常用逻辑用语、圆锥曲线与方程、导数及其应用。 选修1—2:统计案例、推理与证明、数系的扩充与复数、框图 系列2:由3个模块组成。 选修2—1:常用逻辑用语、圆锥曲线与方程、 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 选修2—2:导数及其应用,推理与证明、数系的扩充与复数 选修2—3:计数原理、随机变量及其分布列,统计案例。 系列3:由6个专题组成。 选修3—1:数学史选讲。 选修3—2:信息安全与密码。 选修3—3:球面上的几何。 选修3—4:对称与群。 选修3—5:欧拉公式与闭曲面分类。 选修3—6:三等分角与数域扩充。 系列4:由10个专题组成。 选修4—1:几何证明选讲。 选修4—2:矩阵与变换。 选修4—3:数列与差分。 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 选修4—5:不等式选讲。 选修4—6:初等数论初步。 选修4—7:优选法与试验设计初步。 选修4—8:统筹法与图论初步。 选修4—9:风险与决策。 选修4—10:开关电路与布尔代数。

高三数学必考知识点汇总

高三数学必考知识点汇总 一 1.等差数列的定义 如果一个数列从第2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差等于同一个常数,那么这个数列就叫做等差数列,这个常数叫做等差数列的公差,通常用字母d表示. 2.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若等差数列{an}的首项是a1,公差是d,则其通项公式为an=a1+n-1d. 3.等差中项 如果A=a+b/2,那么A叫做a与b的等差中项. 4.等差数列的常用性质 1通项公式的推广:an=am+n-mdn,m∈N_. 2若{an}为等差数列,且m+n=p+q, 则am+an=ap+aqm,n,p,q∈N_. 3若{an}是等差数列,公差为d,则ak,ak+m,ak+2m,…k,m∈N_是公差为md的等差数列. 4数列Sm,S2m-Sm,S3m-S2m,…也是等差数列. 5S2n-1=2n-1an. 6若n为偶数,则S偶-S奇=nd/2; 若n为奇数,则S奇-S偶=a中中间项. 注意: 一个推导 利用倒序相加法推导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 Sn=a1+a2+a3+…+an,① Sn=an+an-1+…+a1,② ①+②得:Sn=na1+an/2

两个技巧 已知三个或四个数组成等差数列的一类问题,要善于设元. 1若奇数个数成等差数列且和为定值时,可设为…,a-2d,a-d,a,a+d,a+2d,…. 2若偶数个数成等差数列且和为定值时,可设为…,a-3d,a-d,a+d,a+3d,…,其余各项再依据等差数列的定义进行对称设元. 四种方法 等差数列的判断方法 1定义法:对于n≥2的任意自然数,验证an-an-1为同一常数; 2等差中项法:验证2an-1=an+an-2n≥3,n∈N_都成立; 3通项公式法:验证an=pn+q; 4前n项和公式法:验证Sn=An2+Bn. 注:后两种方法只能用来判断是否为等差数列,而不能用来证明等差数列. 二 1.不等式的定义 在客观世界中,量与量之间的不等关系是普遍存在的,我们用数学符号连接两个数或代数式以表示它们之间的不等关系,含有这些不等号的式子,叫做不等式. 2.比较两个实数的大小 两个实数的大小是用实数的运算性质来定义的, 有a-b>0?;a-b=0?;a-b<0?. 另外,若b>0,则有>1?;=1?;<1?. 概括为:作差法,作商法,中间量法等. 3.不等式的性质 1对称性:a>b?; 2传递性:a>b,b>c?; 3可加性:a>b?a+cb+c,a>b,c>d?a+cb+d;

[全国通用]高中数学高考知识点总结

高一数学必修1知识网络 集合 123412n x A x B A B A B A n A ∈??? ????? ∈?∈?()元素与集合的关系:属于()和不属于()()集合中元素的特性: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集合与元素()集合的分类:按集合中元素的个数多少分为:有限集、无限集、空集()集合的表示方法:列举法、描述法(自然语言描述、特征性质描述)、图示法、区间法子集:若 ,则,即是的子集。、若集合中有个元素,则集合的子集有个, 注关系集合集合与集合{}00(2-1)23,,,,.4/n A A A B C A B B C A C A B A B x B x A A B A B A B A B A B x x A x B A A A A A B B A A B ?????????? ????????????≠∈?????=???=∈∈?=??=??=???真子集有个。、任何一个集合是它本身的子集,即 、对于集合如果,且那么、空集是任何集合的(真)子集。 真子集:若且(即至少存在但),则是的真子集。集合相等:且 定义:且交集性质:,,,运算{}{},/()()()-()/()()()()()()U U U U U U U U A A B B A B A B A A B x x A x B A A A A A A B B A A B A A B B A B A B B Card A B Card A Card B Card A B C A x x U x A A C A A C A A U C C A A C A B C A C B ????????=????=∈∈???=??=?=????????=???=+?=∈?=?=??==?=?,定义:或并集性质:,,,,, 定义:且补集性质:,,,, ()()()U U U C A B C A C B ????? ?? ?? ?? ?? ?????????? ???????? ??????????????????????? ?????????????????????=???????

高考数学知识点题型测试2

高考数学知识点题型测试2 【高考考情解读】 高考对本讲知识的考查主要是以下两种形式:1.以选择题、填空题的形式考查,主要利用等差、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前n 项和公式及其性质解决与项、和有关的计算问题,属于基础题;2.以解答题的形式考查,主要是等差、等比数列的定义、通项公式、前n 项和公式及其性质等知识交汇综合命题,考查用数列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 能力,属低、中档题. 1.a n 与S n 的关系S n =a 1+a 2+…+a n ,a n =??? ?? S 1, n =1, S n -S n -1, n ≥2. 2.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 S n = n a 1+a n 2 =na 1+ n n -1 2 d (1)q ≠1,S n = a 11-q n 1-q = a 1-a n q 1-q (2)q =1,S n =na 1

考点一 与等差数列有关的问题 例1 在等差数列{a n }中,满足3a 5=5a 8,S n 是数列{a n }的前n 项和. (1)若a 1>0,当S n 取得最大值时,求n 的值; (2)若a 1=-46,记b n = S n -a n n ,求b n 的最小值. 解 (1)设{a n }的公差为d ,则 由3a 5=5a 8,得3(a 1+4d )=5(a 1+7d ),∴d =-2 23a 1. ∴S n =na 1+ n n -1 2 ×? ?? ??-223a 1=-123a 1n 2 +2423a 1n =-123a 1(n -12)2 +14423 a 1. ∵a 1>0,∴当n =12时,S n 取得最大值. (2)由(1)及a 1=-46,得d =-2 23×(-46)=4, ∴a n =-46+(n -1)×4=4n -50, S n =-46n +n n -12 ×4=2n 2 -48n . ∴b n =S n -a n n =2n 2-52n +50n =2n +50 n -52≥2 2n ×50 n -52=-32, 当且仅当2n =50 n ,即n =5时,等号成立. 故b n 的最小值为-32. (1)在等差数列问题中其最基本的量是首项和公差,只要根据已知条件求出这两个量,其他问题就可随之而解,这就是解决等差数列问题的基本方法,其中蕴含着方程思想的运用. (2)等差数列的性质 ①若m ,n ,p ,q ∈N * ,且m +n =p +q ,则a m +a n =a p +a q ; ②S m ,S 2m -S m ,S 3m -S 2m ,…,仍成等差数列; ③a m -a n =(m -n )d ?d =a m -a n m -n (m ,n ∈N * ); ④a n b n = A 2n -1 B 2n -1 (A 2n -1,B 2n -1分别为{a n },{b n }的前2n -1项的和). (3)数列{a n }是等差数列的充要条件是其前n 项和公式S n =f (n )是n 的二次函数或一次函

2019高考数学必考知识点总结归纳

2019高考数学必考知识点总结归纳 1. 对于集合,一定要抓住集合的代表元素,及元素的“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 {}{}{}如:集合,,,、、A x y x B y y x C x y y x A B C ======|lg |lg (,)|lg 中元素各表示 什么? 2. 进行集合的交、并、补运算时,不要忘记集合本身和空集的特殊情况。?注重借助于数轴 和文氏图解集合问题。 空集是一切集合的子集,是一切非空集合的真子集。 {} {}如:集合,A x x x B x ax =--===||22301 若,则实数的值构成的集合为 B A a ? (答:,,)-? ?? ???1013 3. 注意下列性质: {}()集合,,……,的所有子集的个数是;1212a a a n n (3)德摩根定律: ()()()()()()C C C C C C U U U U U U A B A B A B A B ==, 4. 你会用补集思想解决问题吗?(排除法、间接法) 的取值范围。 5. 可以判断真假的语句叫做命题,逻辑连接词有“或”,“且”和()()∨∧“非”().? 若为真,当且仅当、均为真p q p q ∧ 若为真,当且仅当、至少有一个为真p q p q ∨

若为真,当且仅当为假 ?p p 6. 命题的四种形式及其相互关系是什么? (互为逆否关系的命题是等价命题。) 原命题与逆否命题同真、同假;逆命题与否命题同真同假。 7. 对映射的概念了解吗?映射f:A→B,是否注意到A中元素的任意性和B中与之对应元素的唯一性,哪几种对应能构成映射? (一对一,多对一,允许B中有元素无原象。) 8. 函数的三要素是什么?如何比较两个函数是否相同? (定义域、对应法则、值域) 9. 求函数的定义域有哪些常见类型? 10. 如何求复合函数的定义域? [] 0义域是_。 >->=+- 如:函数的定义域是,,,则函数的定 ())()() f x a b b a F(x f x f x [] a a - (答:,) 11. 求一个函数的解析式或一个函数的反函数时,注明函数的定义域了吗? 12. 反函数存在的条件是什么? (一一对应函数) 求反函数的步骤掌握了吗? (①反解x;②互换x、y;③注明定义域)

高考数学知识点与题型归纳

河南省高中数学知识点总结 1. 对于集合,一定要抓住集合的代表元素,及元素的“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 {}{}{}如:集合,,,、、A x y x B y y x C x y y x A B C ======|l g |l g (,)|l g 中元素各表示什么? 2. 进行集合的交、并、补运算时,不要忘记集合本身和空集的特殊情况。? 注重借助于数轴和文氏图解集合问题。 空集是一切集合的子集,是一切非空集合的真子集。 { } {} 如:集合,A x x x B x a x =--===||2 2301 若,则实数的值构成的集合为B Aa ? (答:,,)-? ?? ? ?? 1013 3. 注意下列性质: {} ()集合,,……,的所有子集的个数是;1212a a a n n ()若,;2A B A B A A B B ??== (3)德摩根定律: ()()()()()()C C C C C C U U UU U U A B A B A B A B ==, 4. 你会用补集思想解决问题吗?(排除法、间接法) 如:已知关于的不等式的解集为,若且,求实数x a x x a M M M a --<∈?5 0352 的取值范围。 ()(∵,∴·∵,∴·,,)335 30 555 50 15392522∈--

(完整版)高考数学高考必备知识点总结精华版

高考前重点知识回顾 第一章-集合 (一)、集合:集合元素的特征: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 1、集合的性质:①任何一个集合是它本身的子集,记为A A ?; ②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记为A ?φ; ③空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 ①n 个元素的子集有2n 个. n 个元素的真子集有2n -1个. n 个元素的非空真子集有2n -2个. [注]①一个命题的否命题为真,它的逆命题一定为真.否命题?逆命题. ②一个命题为真,则它的逆否命题一定为真. 原命题?逆否命题. 2、集合运算:交、并、补.{|,} {|}{,} A B x x A x B A B x x A x B A x U x A ?∈∈?∈∈?∈?I U U 交:且并:或补:且C (三)简易逻辑 构成复合命题的形式:p 或q(记作“p ∨q ” );p 且q(记作“p ∧q ” );非p(记作“┑q ” ) 。 1、“或”、 “且”、 “非”的真假判断 4、四种命题的形式及相互关系: 原命题:若P 则q ; 逆命题:若q 则p ; 否命题:若┑P 则┑q ;逆否命题:若┑q 则┑p 。 ①、原命题为真,它的逆命题不一定为真。 ②、原命题为真,它的否命题不一定为真。

③、原命题为真,它的逆否命题一定为真。 6、如果已知p ?q 那么我们说,p 是q 的充分条件,q 是p 的必要条件。 若p ?q 且q ?p,则称p 是q 的充要条件,记为p ?q. 第二章-函数 一、函数的性质 (1)定义域: (2)值域: (3)奇偶性:(在整个定义域内考虑) ①定义:①偶函数:)()(x f x f =-,②奇函数:)()(x f x f -=- ②判断方法步骤:a.求出定义域;b.判断定义域是否关于原点对称;c.求)(x f -;d.比较)()(x f x f 与-或)()(x f x f --与的关系。 (4)函数的单调性 定义:对于函数f(x)的定义域I 内某个区间上的任意两个自变量的值x 1,x 2, ⑴若当x 1f(x 2),则说f(x) 在这个区间上是减函数. 二、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 指数函数)10(≠>=a a a y x 且的图象和性质

高考精华总结---高考数学(理科)知识点总结

2013高考数学(理科)知识点总结 1. 对于集合,一定要抓住集合的代表元素,及元素的“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 {}{}{}如:集合,,,、、A x y x B y y x C x y y x A B C ======|lg |lg (,)|lg 中元素各表示什么? 2. 进行集合的交、并、补运算时,不要忘记集合本身和空集的特殊情况。? 注重借助于数轴和文氏图解集合问题。 空集是一切集合的子集,是一切非空集合的真子集。 {} {}如:集合,A x x x B x ax =--===||22301 若,则实数的值构成的集合为 B A a ? (答:,,)-??? ??? 1013 3. 注意下列性质: {} ()集合,,……,的所有子集的个数是;1212a a a n n ()若,;2A B A B A A B B ??==I Y (3)德摩根定律: ()()()()()()C C C C C C U U U U U U A B A B A B A B Y I I Y = =, 4. 你会用补集思想解决问题吗?(排除法、间接法) 如:已知关于的不等式的解集为,若且,求实数x ax x a M M M a --<∈?5 0352 的取值范围。 ()(∵,∴ ·∵,∴ ·,,)335 30555 50 1539252 2∈--

2020高考数学知识点归纳分享

2020高考数学知识点归纳分享 高三数学是一个新的起点,高三一轮复习从零开始,完整涵盖高中所有的知识点,第一轮复习是高考复习的关键,是基础复习阶段。下面就是给大家带来的数学高考知识点总结,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数学高考知识点总结1 定义: 形如y=x^a(a为常数)的函数,即以底数为自变量幂为因变量,指数为常量的函数称为幂函数。 定义域和值域: 当a为不同的数值时,幂函数的定义域的不同情况如下:如果a为任意实数,则函数的定义域为大于0的所有实数;如果a 为负数,则x肯定不能为0,不过这时函数的定义域还必须根[据q的奇偶性来确定,即如果同时q为偶数,则x不能小于0,这时函数的定义域为大于0的所有实数;如果同时q为奇数,则函数的定义域为不等于0的所有实数。当x为不同的数值时,幂函数的值域的不同情况如下:在x大于0时,函数的值域总是大于

0的实数。在x小于0时,则只有同时q为奇数,函数的值域为非零的实数。而只有a为正数,0才进入函数的值域。 性质: 对于a的取值为非零有理数,有必要分成几种情况来讨论各自的特性: 首先我们知道如果a=p/q,q和p都是整数,则x^(p/q)=q次根号(x的p次方),如果q是奇数,函数的定义域是R,如果q 是偶数,函数的定义域是[0,+∞)。当指数n是负整数时,设a=-k,则x=1/(x^k),显然x≠0,函数的定义域是(-∞,0)∪(0,+∞).因此可以看到x所受到的限制****于两点,一是有可能作为分母而不能是0,一是有可能在偶数次的根号下而不能为负数,那么我们就可以知道: 排除了为0与负数两种可能,即对于x0,则a可以是任意实数; 排除了为0这种可能,即对于x 排除了为负数这种可能,即对于x为大于且等于0的所有实数,a就不能是负数。 数学高考知识点总结2 1.等差数列的定义

高中数学高考三角函数重点题型解析及常见试题、答案

三角函数的主要考点是:三角函数的概念和性质(单调性,周期性,奇偶性,最值),三角函数的图象,三角恒等变换(主要是求值),三角函数模型的应用,正余弦定理及其应用,平面向量的基本问题及其应用. 题型1 三角函数的最值:最值是三角函数最为重要的内容之一,其主要方法是利用正余 ) . 分析:待定系数求a ,b ;然后用倍角公式和降幂公式转化问题. 解析:函数)(x f 可化为()sin 2cos 2f x a x b x b =++.

(1)由(0)8f = ,()126f π=可得(0)28f b == ,3 ()126 22 f a b π = += ,所以4b = ,a = (2 )()24cos 24 f x x x π =++=故当226 2 x k π π π+ =+ 即(6 x k k π π=+ 点评: 结论sin cos a b θθ+= 解决三角函数的图象、单调性、最值、点内容. 题型2 三角函数的图象:三角函数图象从重点考查的问题之一. 例3.(2009只需将函数sin 2y x =的图象 B .向右平移 5π 12个长度单位 D .向右平移5π 6 个长度单位 552sin 2sin 232612x x x ππππ????? ?++=+=+ ? ? ??????? , 5π 12 个长度单位,选择答案A .

例4 (2008 图象是 分析解析:函数tan y x =点评题型3 用三角恒等变换求值:其主要方法是通过和与差的,二倍角的三角变换公式解决. 已知πcos sin 6αα? ?-+= ?? ?7πsin 6α??+ ?? ?的值C .45 - D . 45 )6 π α+,将已知条件分拆整合后解决. 34sin sin 6522565πααα? ??+=?+= ?? ?? ?,所以74sin sin 6 65ππαα??? ?+ =-+=- ? ? ? ?? ?. A

高考数学必考点总结

高考数学必考点总结 高中数学第一章-集合 考试内容:集合、子集、补集、交集、并集. 逻辑联结词.四种命题.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 考试要求: (1)理解集合、子集、补集、交集、并集的概念;了解空集和全集的意义;了解属于、包含、相等关系的意义;掌握有关的术语和符号,并会用它们正确表示一些简单的集合. (2)理解逻辑联结词“或”、“且”、“非”的含义理解四种命题及其相互关系;掌握充分条件、 必要条件及充要条件的意义. § 01.集合与简易逻辑知识要点 一、知识结构: 本章知识主要分为集合、简单不等式的解法(集合化简)、简易 二、知识回顾: (一)集合

1. 基本概念:集合、元素;有限集、无限集;空集、全集;符号的 使用. 2. 集合的表示法:列举法、描述法、图形表示法. 集合元素的特征: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 集合的性质: ①任何一个集合是它本身的子集,记为 A A ; ②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记为 A ; ③空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如果 A B ,同时 B A ,那么A = B. 如果A B, B C,那么A C . [注]:①Z= {整数}(V) Z ={全体整数}(X) ②已知集合S中A的补集是一个有限集,贝y集合A也是有限集.(X) (例: S=N;A= N ,则C s A= {0}) ③空集的补集是全集. ④若集合A=集合B,则C A二,C A B = C S (CB) =D (注:C B = ). 3. ①{(x, y) | xy =0 , x€ R, y€ R}坐标轴上的点集. ②{(x, y) | xy< 0, x € R y € R二、四象限的点集. ③{(x, y) |xy>0, x € R y € F}一、三象限的点集. [注]:①对方程组解的集合应是点集. 例:x y 3解的集合{(2 ,1)}. 2x 3y 1 ②点集与数集的交集是. (例: A ={(x,y)| y=x+1} B={y|y=x2+1}则 A n B =) 4. ①n个元素的子集有2n个.②n个元素的真子集有2n-1个. ③n个元素的非空真子集有2n-2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