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四民族主义思潮

合集下载

专题4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各阶级对第一项历史任务的探索及其完成1国共两党的第一次合作与中国革命的新局

专题4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各阶级对第一项历史任务的探索及其完成1国共两党的第一次合作与中国革命的新局

专题4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各阶级对第一项历史任务的探索及其完成
法政系刘耀京制作
(一)制定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1922年7月中共二大根据列宁关于民族和殖民地问题的 理论。以及党成立后对中国革命基本问题的初步探索,制定 了党的革命纲领: 最高纲领:组织无产阶级,用阶级斗争的手段,建立劳 农专政的政治,铲除私有财产制度,渐次达到一个共产主义 的社会。 最低纲领: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推翻 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统一中国为 真正民主共和国。
在1924年召开的中国国民党第一次代表大会通过的宣言对 三民主义作出了新的解释: 在民族主义中,突出了反帝的内容,同时强调国内各民族一 律平等; 在民权主义中,强调民主权利应当“为一般平民所共有”, 不应为“少数人所得而私”; 在民生主义中,提出了“平均地权”和“节制资本”两大原 则。
专题4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各阶级对第一项历史任务的探索及其完成
专题4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各阶级对第一项历史任务的探索及其完成
法政系刘耀京制作
第一次国共合作形成的原因
1、革命形势和任务的要求。 2、国共两党的共同愿望。 3、列宁和共产国际的有力推动。
专题4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各阶级对第一项历史任务的探索及其完成
法政系刘耀京制作
新三民主义成为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
民主革命的营垒壮大了,并且工
人阶级代替资产阶级成了新民
主主义革命的领导力量。
专题4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各阶级对第一项历史任务的探索及其完成
法政系刘耀京制作
中国工人阶级对新民 主主义革命的领导,是通过
它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 的领导实现的。

必修必修三专题四 20C以来的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必修必修三专题四 20C以来的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专题四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测试内容测试要求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了解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理解新三民主义认识三民主义在推动辛亥革命和新三民主义在推动大革命中所起的作用毛泽东思想了解“七大”把毛泽东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了解毛泽东思想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主要内容了解毛泽东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方面的主要论著(新增)邓小平理论了解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认识邓小平理论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意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了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内容一、孙中山的三民主义——考点一:了解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考点二:理解新三民主义——考点三:认识三民主义在推动辛亥革命和新三民主义在推动大革命中所起的作用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提出①1905年,中国同盟会制定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的革命纲领。

孙中山将其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1924年中国国民党“一大”召开,接受中共反帝反封建主张,重新解释三民主义,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

内容思想内涵局限思想内涵民族即“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用革命的手段推翻帝主支持清朝封建统治没有明确反帝民族:一是中国民族自求解放,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二是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

民权即“创立民国”:推翻封建帝制,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是三民主义的核心)。

资产阶级性质的民权民权:指民权为一般的平民所共有,凡真正反对帝国主义之个人及团体,均得享有一切自由及权利。

民生“平均地权”:主张核定地价,现价归原主所有,涨价归国家所有,由国民共享。

没有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民生:指平均地权,节制资本,实行“耕者有其田”的政策。

实践1911指导辛亥革命;结束帝制;1912建立中国民国;1912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成为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推动了国民的展开评价进步性: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表达了资产阶级在政治、经济上的利益和要求,反映了中国人民实现民族独立和民主权利的愿望,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发展。

三民主义ppt课件

三民主义ppt课件

3.20世纪中国经历了三次历史性巨变, 其中指导中国发生第一次巨变的旗帜是 ( A ) A三民主义 B变法救亡 C民主与科学 D 马克思主义
“我们并不是恨满洲人,是恨害汉人的满洲人。假如我们 实行革命的时候,那满洲人不来阻害我们,决无寻仇之 理……我们推倒满洲政府,从驱除满人那一面说是民族革 命……” ——《孙中山全集》 由此段材料概括民族主义的含义及局限性。 提示 含义:推翻帝国主义支持的满清政府的封建统治。 局限:没有明确提出反帝的主张。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当堂练习 1. 漫画所示三民主义内容中,属于民权主义的是 ► ( )。
A.“创立民国” B.“平均地权” C.“耕者有其田” D.“节制资本” 解析 考查基础知识的运用,A属于民权主义内容, B、C、D三项属于民生主义内容。 答案 A
2.民权主义是三民主义思想的核心,它 的目标是:( B ) A 实行君主立宪 B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C建立新民主主义国家 D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阿Q正传>以辛亥革命前后闭塞落后的农村 小镇未庄为背景,塑造了一个从物质到精神 都受到严重戕害的农民的典型。阿Q是上无 片瓦、下无寸土的赤贫者,他没有家,住在 土谷祠堂,也没有固定的职业,“割麦便割麦, 舂米便舂米,撑船便撑船”。从生活地位看, 阿Q受到惨重的剥削,他失掉了土地以及独 立生活的依凭,甚至也失掉了自己的姓。
20世纪的中国三位伟人、三大理论、三 次巨变
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实现了第 一次巨变!
专题四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一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学习目标: 1、掌握三民主义的提出及主要内容 2、掌握新三民主义的内容 3、比较新旧三民主义的异同
一、孙中山首倡三民主义

中国近代史专题4

中国近代史专题4

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具有反封建专 制制度的进步意义。
⑶历史意义; ①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②它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 专制制度。 ③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 自由的权利。 ④使民主共和观念逐渐深入人心。 ⑤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⑥社会生活发生重大改变。
⑴重庆谈判
①背景:
A、主要矛盾:国共两党的阶级矛盾
B、两种命运的抉择:和平民主 C、国民党:假和平、真内战 D、共产党:争取和平、准备自卫战争 “和平、民主、团结”三大口号 内战独裁
E、美国“扶蒋反共”的政策
②过程:1945、8-10月
1945、10、10《政府与中共代表谈判纪要》 即“双十协定” A、坚决避免内战,建设独立、自由、富强的新中国; B、国民党迅速结束“训政”,实施“宪政”; C、召开政治协商会议; D、保证人民享有民主、自由的权利等; 未解决问题: E、对于人民军队和解放区政权等问题,中共虽然作出 让步,但是仍未能达成协议,留待政协商议。
6)
①目的:巩固根据地、加强统一战线
②内容:抗日民主政权中,共产党员、左派进步分子、
中间分子各占三分之一。 ③作用:充分保障人民的民主权利,调动了各抗日阶 级、阶层的抗日积极性。为新中国建立人民民主政权 提供了宝贵的历史经验。
⑵普遍选举 (豆选)
⑶中共七大《论联合政府》
后附臣民义务9条:
规定臣民有纳税、当兵、遵守法律的义务。在法 律范围内,享有言论、著作、出版、集会、结社、担 任公职等权利和自由。
3、辛亥革命(资产阶级革命派)
⑴主张: 同盟会纲领: “ 驱除鞑虏 ,恢复中华”—— 民族主义 “创立民国” —— 民权主义 “平均地权” —— 民生主义 ⑵实践成果: 推翻帝制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复习题:专题四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复习题:专题四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一、单选题(共25题,每题3分)1.1923年,孙中山在《中国国民党宣言》中重申:民族主义,应力图取消与列强签订的不平等条约。

由此可见孙中山在新三民主义的民族主义中,已经明确表达的思想是()A.实行三权分立B.反对君主专制实行平均地权C.实行平均地权D.反对帝国主义2.孙中山认为中国作为一个贫穷落后的国家,需要采用欧洲的生产方式达到繁荣富强的目的,同时避免欧洲资本主义制度的种种弊端,尤其是尽量避免造成贫富悬殊。

为实现这一目的,孙中山提出了()A.实业救国,允许土地买卖 B.平均地权,节制资本C.武装推翻清政府,发展经济D.创立民国,人民享有主权3.孙中山在《中国同盟会革命方略》中言:“凡为国民皆平等而有参政权;大总统由国民共举;议会以国民公举之议员构成之;制订中华民国宪法,人人共守,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

”孙中山旨在宣示其()A.民族主义B.民权主义C.民生主义D.民本主义4.孙中山曾说:“余维欧美之进化,凡以三大主义:曰民族,曰民权,曰民生。

罗马之亡,民族主义兴。

而欧美各国以独立,自帝其国,威行专制,在下者不堪其苦,则民权主义起。

”下列言论中最能体现孙中山“民权主义”的是()A.“不甘心满洲人灭我们的国,主我们的政,定要扑灭他的政府。

”B.“君主专制政体……不是平等自由的国民所堪受的。

”C.“须同时想法子改良社会经济组织,防止后来的社会革命,这真是最大的责任。

”D.“解决的法子,社会学者所见不一,兄弟所最信的是定地价的法。

”5.一百年前,孙中山提出的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成为革命党人奋斗的纲领。

以下论述能够体现民权主义思想的是()A.“驱逐鞑虏之后,光复我民族的国家”B.“涤二百六十年之腥膻,复四千年之祖国”C.“就算汉人为君主,也不能不革命”D.“改良社会经济组织,核定天下地价”6.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成为国共两党合作的政治基础,因为它()A.发展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B.增加了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平均地权的内容C.与中国共产党民主革命纲领有着基本相同的革命目标D.是在中国共产党和共产国际指导下形成的7.“文明有善果,也有恶果,须要取那善果,避那恶果。

2019年十大社会思潮

2019年十大社会思潮

2019年十大社会思潮作者:来源:《人民论坛》2019年第35期2019年已进入倒计时,回顾即将过去的一年,世界形势发生深刻变化,大国关系深入调整,世界经济持续低迷,多极化加速推进,国际规则正遭遇新的挑战……在合作与对抗、多边与单边、开放与封闭的较量中,国际思潮风起云涌、变动不居,带给世界更多的思考。

2019年,世界在变动中向前发展。

美国继续“退群”,并试图通过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让美国“再次伟大”;英国长达三年的脱欧进程至今未能明朗;以金砖国家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不断崛起,有力推动世界多极化进程;中国参与构建新型多边主义,中国方案、中国理念、中国智慧为全球治理注入强大正能量。

对于中国而言,2019年是多个历史节点交汇的一年。

如五四运动100周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澳门回归20周年、中美建交40周年等,这些重大历史节点聚焦并加剧了各类思潮的活跃态势。

特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及其相关活动极大地振奋了人心,使以爱国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得到充分地彰显和弘扬。

回望2019年,我们能够更加清晰地看到社会思潮的涌流,更加深刻地审视其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凡“思”非皆能成“潮”,能成“潮”者,则其“思”必有相当之价值,而又适合于其时代之要求者也。

作为社会发展的晴雨表,社会思潮与主流意识形态关系极为密切;作为“旁流”或“支流”,这些思潮反映的是社会中或先进、或滞后,或积极、或消極的思想状况和社会心态。

长期以来,人民论坛一直致力于对国内外社会思潮的研究。

自2010年至今,我们已连续十年推出年度重大社会思潮专题,产生了积极的社会影响和学术影响。

2019年10月初至2019年12月中下旬,人民论坛问卷调查中心结合前期研判成果,展开了为期两个月余的调研、整理、访谈、评选等工作,进行集中性专家访谈三轮,先后访谈1000余位专家学者,征集中青年学生、党员干部等5000余人意见建议。

通过对相关资料及征集意见的归纳整理,最终评选出较有代表性的年度十大思潮:逆全球化、贸易保护主义、民粹主义、多边主义、民族主义、科技本位、消费主义、泛娱乐主义、生态主义、女性主义。

高二历史人民版选修4学案:专题四二 中国民族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二)含解析

高二历史人民版选修4学案:专题四二 中国民族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二)含解析

二中国民族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二)问题导学一、新旧三民主义活动与探究材料一材料二新三民主义或真三民主义,是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的三民主义,没有三大政策,或三大政策缺一,在新时期中,就都是伪三民主义或半三民主义。

-—毛泽东(1)有人说:“孙中山是中国的伏尔泰,大东亚地区的杰弗逊。

”结合材料一、二,谈谈孙中山在中国近代思想发展方面的最大贡献是什么?根据所学知识,说明孙中山的思想对中国民主革命的指导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一谈新三民主义和三大政策的关系.二、孙中山的民族观活动与探究材料一孙中山在1905年的《民报》发刊词中认为:“罗马灭亡,民族主义兴,而欧洲各国以独立。

”民族主义就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推翻清朝统治,争取实现民族的独立自主.1924年1月的《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认为:“国民党之民族主义,有两方面之意义:一则中国民族自求解放,使中国民族得自由独立于世界,盖民族主义,对于任何阶级,其意义皆不外于免除帝国主义之侵略。

二则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1)据材料一,指出孙中山在1924年对民族主义的理解相对于1905年而言,增加了什么新内容?从1905年到1924年,孙中山一以贯之的民族主义思想是什么?材料二只是在20世纪时,他们(殖民地诸民族)才开始具有民族意识,这一方面是对西方统治的一种回应,另一方面是由于欧洲民族主义思想意识的传播,再一方面是因为特别易受这种思想意识影响的土著中产阶级的兴起。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2)参照材料二作者的思路,结合史实分析孙中山20世纪初的民族主义思想产生的原因。

(3)有西方学者认为,随着现代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民族国家的时代可能将终结”。

你对这一观点是赞成还是反对?请结合民族主义在当代中国的作用加以说明。

1.孙中山一生的四大转变(1)从“医人”到“医国”。

早年的国外生活和求学经历,使他萌生了“改良祖国,拯救同群"的愿望;日益严重的民族危机,使他认识到“医国”比“医人”更重要。

高中历史专题四“亚洲觉醒”的先驱1中国民族民主革命的先行者__孙中山(一)课件人民版选修4ppt版本

高中历史专题四“亚洲觉醒”的先驱1中国民族民主革命的先行者__孙中山(一)课件人民版选修4ppt版本

• 解析: 《临时约法》颁布的目的是为了限制袁世 凯的权力,故约法规定实行责任内阁制,而不是总 统制,故C项表述不正确。
• 答案:C
• 4.阅读下列材料:
• “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 行使其统治权”,“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 行之”,“临时大总统、副总统,由参议院选举之, 以总员四分三以上出席,得票满投票总数三分二以 上者为当选”,“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总揽 政务,公布法律”,“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 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 “法院以临时大总统及司法总长分别任命之法官组 织之”。
• (2)孙中山以欧美为借鉴,提出“政治革命、社会革 命毕其功于一役”。他想以此解决中国未来资本主 义社会将会出现的严重的财富不均和资产阶级与无 产阶级矛盾对立的问题。
练 高分跨栏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1.1905年中国同盟会在东京成立,中国同盟会成立 的最主要影响在于 ( )
• A.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形成 • B.中国资产阶级革命从此进入新的阶段 • C.奠定了孙中山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先行者的地位
• ——《上谕档(道光朝)》(1829年)
• 同心合力,不分畛域,上紧查拿,毋得稍形松 劲……即文武官员、军民人等吸食,不知悔改者, 亦著一体查拿,分别办理。
• ——《上谕档(道光朝)》(1838年)
• 请回答:
• (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道光皇帝对鸦片问题的认识 及措施。
•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道光皇帝的禁烟 政策。
• ②表达了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和经济上的利益和要求, 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民族独立和民主权利的共同愿 望。
• ③推动了资产阶级革命的发展。 • (2)局限性: • ①没有明确反对帝国主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