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气丸在金匮要略中的应用

合集下载

金匮肾气丸加减治疗顽固性失眠病案举隅

金匮肾气丸加减治疗顽固性失眠病案举隅
按:肾主水,主藏精、纳气。高龄患者自身肾精不足, 易引发阳不入阴,导致患者神不安舍,出现失眠、多梦、健 忘、夜尿频繁、口干、腰膝酸软、倦怠乏力等症状。有学者 认为老年失眠患者与肝阴血虚、心脾两虚、肾精不足具有直 接关系。不难发现,老年顽固性失眠的发生受到肾精的影 响,因此在对老年顽固性失眠患者进行治疗时,需加强补肾 养精,以补肾益精药物作为主要治疗药物,并采用金匮肾气 丸治疗,可取得较好效果。
参考文献 [1] 唐 蕾 , 韩 旭 . 经 方 治 疗 不 寐 症 验 案 举 隅 [J]. 环 球 中 医
药 ,2019,12(01):115-117. [2] 侯小琦 , 赵海音 , 徐嘉琼 , 等 . 阴阳分治中药足浴对改善失眠症
患者“昼不精 - 夜不寐”状态的应用价值分析 [J]. 世界中西医结
就诊时患者自述失眠时间超过 3 个月,刻下症:入睡困难, 晚睡早起,睡眠时间短,伴头晕目眩、心慌、健忘、胸闷、 多梦、腰膝酸软、口干、夜尿频多,夜尿次数可达到 4 ~ 5 次。 患者形体瘦弱,眼眶发黑,面色无华,精神萎靡,舌质淡, 脉细弱。患者既往有高血压病史。辨证:肾精亏虚,心胆气虚。 治法:补肾益精,养心安神 [10]。方药:金匮肾气丸进行口服 治疗,2 次 /d,2 丸 / 次,上午与下午各用淡盐水温服 1 次。 配合自拟以补肾益精药物作为治疗的主药,并采用安神健脾 药物进行补充,加用夏枯草、姜半夏,使阴阳得到调和,引 阳入阴。2 周后复诊,显示其睡眠状况改善,各项症状得以 减轻,精神状态好转,后连续按照原自拟方进行 5 次加减治 疗,并继续应用金匮肾气丸,患者的睡眠情况逐渐趋于正常, 失眠症状完全消失,后随访 3 个月,未见复发 。 [11]
1 病案一 患者男,28 岁,2019 年 5 月 8 日到我科初诊,工作为 IT 职员。就诊时患者自述失眠时间超过 2 年,刻下症:入睡困 难,睡后容易出现惊醒的情况,午夜惊醒后难以再次入睡, 伴腰酸、多汗、多梦、口干、便溏、怕冷、夜尿频多 [5]。患 者发育营养状况较差,精神萎靡,脸色苍白,舌边尖红,苔 薄白,脉弦细,尺脉弱。辨证:脾肾阳虚、肝郁化火。治 法:补益脾肾,养心安神,疏肝解郁。方药:金匮肾气丸, 2 次 /d,2 丸 / 次,上午与下午各用淡盐水温服 1 次。配合自 拟方:夜交藤、珍珠母各 30g,山药、薏苡仁各 20g,炒枣 仁、金樱子、党参、生地黄各 15g,益智仁、盐补骨脂、炒 白术、夏枯草各 12g,乌药、姜半夏、桔梗、百合各 9g,生 甘草 3g,水煎服,取汁 300mL,1 剂 /d,早晚分服。二诊: 服药两周后患者诉入睡困难情况改善,精神好转,多汗、夜 尿频多、腰酸以及怕冷等症状缓解。但患者仍存在早醒的情 况,醒后可模糊入眠,多梦症状无明显改善,舌边红、苔薄 白、脉弦细。继续为患者应用金匮肾气丸治疗,上方汤药 去金樱子,加化橘红 12g,用法同前。三诊:服药 1 个月后 患者病情得到明显改善,仅单独口服金匮肾气丸,停止为 患者应用汤药,继续用药 1 个月后,患者主诉顽固性失眠症 状消失,睡眠状态恢复正常,后随访 3 个月,未见复发 。 [6-8] 按:患者是由于机体脾肾阳虚、肝郁化火引发的顽固性失眠 症,通过为其应用金匮肾气丸联合自拟中药汤剂治疗,方药 中乌药、金樱子、益智仁、补骨脂可发挥益肾纳气功效;山 药、薏苡仁,党参、白术可发挥健脾和胃功效;百合、酸枣 仁、珍珠母可发挥养心安神作用;姜半夏、夜交藤、夏枯草 可发挥交通阴阳、引阳入阴的作用;生地黄可发挥养阴清热 功效;桔梗引药上行入心;甘草可使诸药得到调和 [9]。诸药 合用,联合金匮肾气丸,可达到温肾补阳化气功效,因此在 为患者连续用药 2 个月后,其睡眠状态恢复症状,顽固性失 眠症状消失。 2 病案二 患者女,65 岁,2019 年 7 月 9 日到我科初诊,为退休职员。

金匮肾气丸的临床应用

金匮肾气丸的临床应用

金匮肾气丸的临床应用
吕新愿
【期刊名称】《陕西中医》
【年(卷),期】2012(033)006
【摘要】@@ 金匮肾气丸出于<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篇>,由干地黄、山茱萸、山药、泽泻、茯苓、丹皮、桂枝、附子(炮)炼密为丸而成,主虚劳腰痛,少腹拘急,小便不利者.今人以熟地易干地黄(即生地),肉桂易桂枝,并以其作为温补肾阳之代表方剂,对其君臣亦无定论,但大多以附、桂作主药论,使本方面目全非,既违<金匮要略>初衷,又
使后人莫衷一是,不利于祖国医学的继承和发展.笔者以为,本方为肾气虚弱、膀胱气化不利而设,并无温阳之意,方中干地黄重用八两为主药,余七味共为辅佐,合而共奏补肾健脾、益气化水之功,现举隅如下.
【总页数】1页(P744-744)
【作者】吕新愿
【作者单位】陕西省永寿县人民医院,永寿7134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89
【相关文献】
1.金匮肾气丸临床应用举隅
2.加减金匮肾气丸临床应用举隅
3.金匮肾气丸临床应用心得
4.探讨方药、证候在临床上重中之重——金匮肾气丸临床应用认识
5.金匮肾
气丸的药理研究及临床应用进展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金匮肾气丸济生肾气丸集注

金匮肾气丸济生肾气丸集注
蒸动水气,使阴平阳密,开阖之枢自如,故能治虚劳之 病,然小便自利者,不宜服这,以其渗泄而列劫阴也。”
二、济生肾气丸,宋《济生方》卷四方。又名加味肾气丸,资生肾气丸。处方: 炮附子二个,茯苓、泽泻、山茱萸,炒山药,车前子(酒蒸、),牡丹皮各一两面 三刀,官司桂、川牛膝(酒浸)、熟地黄各半两。 为细末,炼蜜为丸,梧桐子大,每服七十丸,空腹米饮送下。 功能“被肾温阳,得水退肿,治肾虚腰重,脚肿,小便不利;近代也用于慢性肾 小球肾炎。 清《医宗金鉴,删补名医方论》卷二十七,载本方,名资生肾气丸。治肾虚脾弱, 腰重脚肿,小便不利,腹胀喘急,痰盛,已成鼓证,其效如神。处方: 熟地黄四两,白茯苓三两,牡丹皮一两,泽泻一两,千山药一两,车前子一两, 附子一钱。 上十味,蜜和丸,每服八十丸,空心米饮下。集注一:明·李中梓曰:“经云: 诸湿肿满,皆属于脾。又曰:其本在肾,其末在肺,皆聚水也。又曰:肾者主水, 胃之关也,关门不利,故聚水而从其类也。肿胀之病,诸经虽有,无不由于脾, 肺、肾者,盖脾主运行,肺主气化,肾主五液。凡五气所化之液,悉属于肾;五 液所行之气,悉属于肺;转输二脏,以制水生金者,悉属于脾,故肿胀不外此三 经也。然其治法,有内、外、上、下、虚、实,不可不辩也。在外则肿,神佑丸 证也。在下则小便闭,沉香琥珀丸、疏凿饮子证也。” 集注二:明·张介宾曰:“地黄、山药、牡丹皮,以养阴中之真水。山茱萸、肉 桂,附子,以化阴中之真气。茯苓、泽泻、车前子、牛膝,以利阴中之滞。能使 气化于精,即所以治肺也。补而不滞,利而不伐,治虚水方,更无有出其右者。 然当因此扩充,随证加减。若其人因大病之后,脾气大虚而病水肿者,服此虽无 所碍,终不见效,每熟计之,脾气大伤,诚非肾药之所能治。专用是中汤一两, 加茯苓一两。命火为衰者,加附子;两足冷者,加肉桂;腹胀甚者。加厚朴。三 大剂而足胫渐消,十余剂而腹胀退。凡治中年之后脾肾虚寒者,悉用此法。盖气 虚者,不可复行气;肾虚者,不可复行水;肾虚者,不可专利水。温补即所以化 气。塞因塞用之妙。顾在用之者何如耳。

(完整版)实用方剂学---肾气丸

(完整版)实用方剂学---肾气丸

实用方剂学---肾气丸第四节壮阳剂一温煦肾阳剂肾气丸汉张仲景《金匮要略方论》干地黄八两山药山茱萸各四两泽泻丹皮茯苓各三两桂枝附子各一两上八味末之,炼蜜和丸梧子大,酒下十五丸,加至二十五丸,日再服。

【主治】虚劳腰痛,少腹拘急,小便不利;短气有微饮;男子消渴,小便反多,以饮一升,小便一斗;妇人病饮食如故,烦热不得卧,而反倚息者,转胞不得溺,胞系了戾,但利小便则愈。

【方论选萃】明王履:张仲景八味丸用泽泻,寇宗奭《本草衍义》云:不过接引桂、附等归就肾经,别无他意,而王海藏韪之。

愚谓八味丸以地黄为君,而以众药佐之,非止为补血之剂,益兼补气也。

气者,血之母,东垣所谓阳旺则能生阴血者,此也。

若果专为补肾而入肾经,则地黄、山茱萸、白茯苓、牡丹皮皆肾经之药,固不待夫泽泻之接引而后至也。

其附子、官桂,虽非足少阴经本药,然附子乃右肾命门之药,况浮、中、沉无所不至,又为通行诸经引用药;官桂能补下焦相火不足,是亦右肾命门药也。

易老亦曰补肾用肉桂。

然则桂、附亦不待夫泽泻之接引而后至矣。

惟干山药虽独入手太阴经,然其功亦能强阴,且手太阴为足少阴之上源,源既有滋,流岂无益?夫其用地黄为君者,大补血虚不足与补肾也,用诸药佐之者,山药之强阴益气,山茱萸之强阴益精而壮元气,白茯苓之补阳长阴而益气,牡丹皮之泻阴火而治神志不足,泽泻之养五脏、益气力、起阴气而补虚损五劳,桂、附之补下焦火也。

由此观之,则余之所谓兼补气者,非臆说也。

且泽泻也,显曰咸以泻肾,乃泻肾邪,非泻肾之本也。

故五苓散用泽泻者,讵非泻肾邪乎?白茯苓亦伐肾邪,即所以补正耳。

是则八味丸之用泽泻者,非他,盖取其泻肾邪,养五脏,益气力,起阴气,补虚损五劳之功而己。

寇氏何疑其泻肾,而为接引桂、附等之说乎且泽泻固能泻肾,然从于诸补药群众之中,虽欲泻之,而力莫能施矣。

……夫八味丸,盖兼阴火不足者设;六味地黄丸,则惟阴虚者用之也(《医经溯洄集》)。

明吴昆:渴而未消者,此方主之。

此即前方六味地黄丸加附子、肉桂也。

金匮肾气丸临床应用心得

金匮肾气丸临床应用心得
三诊因卧床日久未活动腰仍微痛小便仍频西医诊断为前列腺肥大腰部疼痛虽减但仍无力宜继续健补肾气以丸剂缓服
实用中医药杂志 2 0 1 4 年5 月 第3 O 卷5 期 ( 总第2 5 6 期)
J OURNAL 0F PR AC T I CAL T RADI T I ONAL C HI NES E MEDI C I NE 2 01 4 . Vo l - 3 0 N0 . 5
治 肾虚腰 痛之 良方 。
张某 ,男 ,5 9 岁。患脑血 栓右侧 偏瘫 3 个月 ,近1 个 月来小 便失 禁 ,一 有尿 意即尿床 ,四肢欠温 ,面色
胱 白 ,纳 少 ,嗜卧 ,大便 溏 ,舌淡 ,脉 迟 。用 肾气 丸 加 减 。熟 地 黄 3 0 g ,山药 3 0 g ,山茱 萸 1 0 g ,泽 泻 1 0 g ,丹 皮 6 g ,熟 附子 1 0 g( 先煎 ),白茯苓1 0 g ,桑螵蛸 1 0 g 。 日1 剂 ,水煎 分 早 晚 2 次服 。服7 剂 后 尿 急 已能 自控 。后 服 肾 气 丸8 个 月 ,二便 正 常 ,偏瘫亦 复 。 按 :老年 遗尿 ,乃 肾气不充 ,下元虚冷 ,膀 胱失 约 ,不能制约水道。肾气丸补 肾壮阳,助膀胱气化 ,使
社 。2 0 0 6 :1 8 5 —1 8 7 .
『 收稿 日期 ]2 0 1 3 —1 2 — 1 3
金 匮肾气丸 临床应用 心得
杜 玉峰
( 内蒙古 赤峰 市平 庄矿 区总 医院 ,内蒙 古 赤峰 0 2 4 0 7 6) [ 中图分 类号 ]R 2 4 9 . 7 [ 文 献标 识码 ]B [ 文 章编 号 ]1 0 0 4 - 2 8 1 4( 2 0 1 4 )0 5 - 0 4 6 6 - 0 2 国著名的质量管理专家戴 明于2 0 世纪5 0 年代 初 提 出 的 ,又称 “ 戴 明环 ” 。P D C A 循 环 是 在 一切 管 理 活 动 中 ,提 高管 理 质量 和 效 益所 进 行 计 划 ( P l a n ,P)、实施 ( D o ,D)、检 查 ( C h e c k ,C) 和 处 理 ( A c t i o n ,A )的循 环 过 程 。将 P D C A 循 环应 用 于 U R S L 术后护理 ,不仅使患者掌握了泌尿系结石的病 因和 诱 因 、术 前 准 备 知识 、术后 可 能 出 现 的并 发症 、饮 食 知 识 、运动知识 、预防复发 、自我护理知识 ,增强患者接 受治疗 、配合排石 的依从性 ,而且还有效地提高了U R S L

金匮肾气丸的功效与作用

金匮肾气丸的功效与作用

金匮肾气丸的功效与作用金匮肾气丸是一种中药方剂,由多种草药组成。

据传,金匮肾气丸是东汉末年张仲景先生根据《黄帝内经》和《金匮要略》等经典医籍,结合自己多年的临床经验所研发出来的。

金匮肾气丸的主要功效是补肾益气,用于治疗肾气不足引起的一些疾病。

下面就详细介绍一下金匮肾气丸的功效与作用。

一、补肾益气金匮肾气丸主要成分有五味子、黄精、山茱萸、巴戟天、熟地黄、枸杞子等。

其中,五味子性味酸涩,可以固肾脏,收敛汗液,对肾气虚弱引起的盗汗、夜尿频多等症状有良好的调理作用。

黄精、山茱萸、巴戟天等草药则具有滋补肾气、益精补血的作用。

熟地黄则是一味具有补肾阳的良药,可以温补肾气,增强肾脏功能。

枸杞子富含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经常食用可以养生补肾,提高免疫力。

这些草药的组合,可以协同作用,有效地补益肾气,提高人体的免疫力,增强体质。

二、改善肾脏功能肾脏是人体重要的器官之一,具有排泄废物和代谢产物、调节血压、维持水盐平衡、产生激素等多种功能。

肾气不足时,肾脏的功能会受到影响,表现为尿液量少,色黄,经常感到疲倦无力等症状。

金匮肾气丸可以通过补益肾气,改善肾脏功能,增加尿液量,改善尿液的颜色,增强体力,提高人体的代谢功能。

同时,金匮肾气丸还可以减缓肾脏的衰老速度,延缓衰老过程,有助于保持年轻和健康。

三、壮阳固精肾气丸中的五味子具有壮阳固精的作用。

五味子性味酸涩,归经为肺、肾经。

它富含多种营养物质,如维生素C、生物碱、有机酸等,对男性生殖系统具有一定的保健作用。

五味子不仅可以增强男性的性欲,增加精子数量,还可以改善精子的质量,提高精子的活力,有助于改善男性不育症状。

此外,五味子还可以缓解阳痿、早泄等男性性功能障碍,提高性能力。

四、抗衰老肾气丸中的熟地黄、黄精等草药含有丰富的抗氧化物质,可以抑制有害自由基的产生,减轻自由基对细胞的损害,有助于延缓衰老。

同时,金匮肾气丸中的草药还可以提高人体免疫力,增强抵抗力,减少疾病的发生,保持身体的年轻和健康。

不单治肾虚!千古名方金匮肾气丸的临床使用指南直接拿走。。

不单治肾虚!千古名方金匮肾气丸的临床使用指南直接拿走。。

不单治肾虚!千古名方金匮肾气丸的临床使用指南直接拿走。

写在前面的话:上世纪90年代,南京中医药大学黄煌教授对卫生部和人事部认定的500名全国名老中医做了一个问卷调查,得出结论:绝大部分名老中医临床常用方不超过30首,其中经方及其变方高达21首,占比超过三分之二,充分说明了经方在中医临床中重要地位。

但是,在很长时间里,经方被严重忽略,经方的价值没有充分发挥。

本人有一个初步设想,欲挑选临床的常用50首经方来讲解,理论结合临床,力图做到通俗易懂。

如果能够把这50首经方掌握并灵活的运用于临床,这个医生已经很了不得了!中医的学习并不难,中医其实是非常大众化、生活化的东西,坚决反对神话中医!江湖名,中医道,中医的江湖愿你我砥砺前行!(<经方学苑>姊妹号<杏林明医>正式开通,欢迎点击上方蓝字关注。

每天一期,助力中医人的成长!)1知识储备[组成与用法]干地黄八两,山茱萸、山药各四两,泽泻、茯苓、牡丹皮各三两,桂枝、附子(炮)各一两上八味末之,炼蜜和丸梧桐子大,酒下十五丸,加至二十丸,再服。

[原文]虚劳腰痛,少腹拘急,小便不利者,八味背气丸主之。

——《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问日:妇人病,饮食如故,烦热不得卧,而反倚息者,何也?师日:此名转胞,不得溺也,以胞系了戾,故致此病,但利小便则愈,医肾气丸主之。

——《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二》男子消渴,小便反多,以饮一斗,小便一斗,肾气丸主之。

——《金匮要略·消渴小便不利淋病脉证并治第十三》崔氏八味丸:治脚气上入少腹不仁。

——《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第五》夫短气有微饮,当从小便去之,苓桂术甘汤主之,肾气丸亦主之。

——《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2方证八味肾气丸,即金匮肾气丸、或崔氏八昧丸。

本方证以肾虚作为辨证的总纲。

中医所说的肾,包括西医的肾(中医称之内肾)、肾上腺(中医谓“七节之旁必有小心”,是指肾上腺,属命门火),以及外生殖器(中医称之为外肾,指男性睾丸)。

(1)肾气丸

(1)肾气丸

(1)肾⽓丸肾⽓丸此博⽂包含图⽚ (2013-12-30 07:43:01)转载▼标签:《伤寒论》《⾦匮要略》肾⽓丸核⼼提⽰:⾦匮肾⽓丸⽅剂原出于东汉医圣张仲景《伤寒杂病论》。

《伤寒杂病论》包括论外感病的《伤寒论》和论述内伤杂病的《⾦匮要略》。

肾⽓丸实际上是出于《⾦匮要略》⼀书,所以市售中成药多称⾦匮肾⽓丸。

原⽅由桂枝、附⼦、地黄、⼭茱萸、⼭药、茯苓、泽泻、丹⽪、知母、黄柏⼋味中药组成,因此⼜称⼋味丸,实际上就是六味地黄丸的药物加桂枝、附⼦⽽成,故⽽⼜称桂附⼋味丸。

⾦匮肾⽓丸⽅剂原出于东汉医圣张仲景《伤寒杂病论》。

《伤寒杂病论》包括论外感病的《伤寒论》和论述内伤杂病的《⾦匮要略》。

肾⽓丸实际上是出于《⾦匮要略》⼀书,所以市售中成药多称⾦匮肾⽓丸。

原⽅由桂枝、附⼦、地黄、⼭茱萸、⼭药、茯苓、泽泻、丹⽪、知母、黄柏⼋味中药组成,因此⼜称⼋味丸,实际上就是六味地黄丸的药物加桂枝、附⼦⽽成,故⽽⼜称桂附⼋味丸。

⽅中以地黄滋阴补肾为主,⽤桂枝、附⼦温阳补肾,实际上阴阳两补之⽅,由于该⽅是以滋阴为主,是基于阴阳可以互相滋⽣的认识,通过滋阴补肾,⽽达到阳⽓振奋、肾⽓充实的⽬的,是阴中求和,与单纯的壮阳补肾药不同,所以⽅名肾⽓丸,⽽不称之为肾阳丸。

该⽅作⽤,总的说与滋阴补肾的六味地黄丸相⽐,兼可温阳,所以,其具体适应证和六味地黄丸既有联系,⼜有区别。

古⼈认为主要适⽤于肾⽓不⾜、阴阳俱虚的病证qi。

糖尿病在中医称之为“消渴病”。

虽然说消渴病的基本病机为内热伤阴,但内热伤阴耗⽓,⽇久多见⽓阴两虚,进⼀步发展,阴损及阳,⼜可表现为阴阳俱虚。

中医认为:五脏之虚,穷必及肾,所以消渴病晚期患者常常可表现为肾阴阳俱虚,⽽出现神疲乏⼒,头晕⽿鸣,畏寒肢冷,肢体⿇⽊疼痛,腰脊酸软、冷痛,夜尿频多,尿有余沥不尽,或见浮肿,男⼦阳痿,⼥⼦性欲淡漠,⾆体胖⼤,脉象沉细⽆⼒等⼀系列表现,⽽⾦匮肾⽓丸能滋阴补肾,温阳益⽓,所以,适合于糖尿病及其相关病证肾虚患者,尤其是糖尿病晚期并发症阶段临床表现为肾阴阳俱虚的患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肾气丸在金匮要略中的应用
摘要:张仲景的《金匮要略》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诊治杂病
的专书,其所载方剂因其组方严谨、配伍巧妙、药味精简、
历经检验、卓效不衰,被后世医家誉为“经方”,现就以肾气丸为
例谈谈我的一点看法。
关键词:肾气丸,金匮要略
肾气丸在《金匮要略》中出现了五次,分别治疗五种不同的
病症,此方在文中出现的顺序依次是:《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
脉证并治》云:“治脚气上入,少腹不仁。”《金匮要略·血痹虚劳
病脉证并治》云:“虚劳腰痛,少腹拘急,小便不利者,八味肾气丸主
之。”《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云:“夫短气有微饮,当
从小便去之,苓桂术甘汤主之;肾气丸亦主之。”《金匮要略·消渴
小便不利淋病脉证并治》云:“男子消渴,小便反多,以饮一斗,小便
一斗,肾气丸主之。”《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问曰:妇人
病饮食如故,烦热不得卧,而反倚息者,何也?师曰:此名转胞不得溺
也,以胞系了戾,故致此病,但利小便则愈,宜肾气丸主之。”
1 本方所主的病机
以上五个病症有两个共通点(1):一、都有下焦寒湿邪气的盘
踞阻碍气机的升降。二、都应见到经脉失养的症候。脚气上入为
下焦阴邪阻遏气机,导致经脉得不到濡养而引起少腹不仁,虚劳
腰痛为下焦寒湿阻滞经脉少腹不得阴精濡养则拘急,膀胱气化不
行则小便不利。消渴小便反多亦为下焦寒湿阻碍肾阳的气化而致
2

消渴小便反多,其肾阴亏耗之象已显而易见。属用肾气丸治疗之
短气有微饮,可知其饮在下焦,阻碍气机影响了肾主纳气的功能
导致了短气的症状,从仲景描述上虽然看不到阴伤的一面但是从
病机和方药上来分析由于气机不通畅肺气宣降失调下焦的阴津
不能很好的上济定会导致上焦阴亏。妇女转胞其病在下焦,而饮
食如故则病不在中焦,知其下焦阴邪盘踞气化不利胞系失养以致
胞系了戾不顺而引起不得溺的症状,阴邪阻碍气机升降甚则阴邪
上逆,故烦热不得卧,而反倚息。
2 肾的功能特点(2)
肾藏精,主人体一身之阴阳,与人的生、长、壮、老、已息
息相关,在人的生命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与心有水火既济、
精神互用、君相安位之谊,与肺有共司呼吸之用,与脾有先后天
相互资生之德,且与肺脾共同完成人体的水液代谢,与肝则精血
互生、藏泄互用。一旦肾的功能失调,则易累及心、肺、脾、肝
诸脏并产生相应的病变,而致病情病变多端。或水不济火、心肾
不交,或肾不纳气而气喘,或气化失司之二便失调、水湿内停,
或失温养而脏腑功能低下、机能下降等等,病状虽多,然其病机
则以肾精不足、肾之阴阳失调为主。
3 病候分析
对肾气丸治疗“虚劳腰痛”、“痰饮”、“消渴”、“转胞”、“脚气
病”的机理,经典的解释是:此类病证中皆有“肾气不足证”(3) 。
“脚气上冲”,因肾之脉起于足而上于腹,肾阳虚,气化不利,则水
3

湿内停,湿邪下注则腿足肿大而发为脚气,少腹为肾脉所经之地,
水湿内聚,故少腹部拘急不仁。此时治疗,单纯祛湿,难以奏效,须以
治本为主,助肾阳而化水湿,邪气祛,正气盛而诸症自愈。“虚劳腰
痛”,此腰痛乃肾虚所致,非外邪所干,腰为肾之外府,肾为作强之
官,肾气虚,腰失所养,故而腰痛。肾与膀胱相表里,肾阳不足,不能
温养脏腑,膀胱气化不利,则少腹拘急,小便不利,应以温补肾阳、
强肾壮腰为主。“消渴之病”,男女皆有,病机繁多,但主要以上中
下三消为主,上消者乃肺火偏旺,以口渴多饮为主,中消者乃胃火
偏旺以多食善饥为甚,下消者因肾阴不足,虚火内炽为多,以小便
量多为主,但肾为水火之脏,内寄真阴真阳,肾阴不足,日久必累及
肾阳而出现阴阳两虚之候,治疗应以温阳滋肾、蒸津化气为主。
“痰饮上犯”,饮邪的形成,主要责之于肺、脾、肾。从原文可知,
短气有微饮,可责之于脾或肾,若以脾阳不足,不能温化水湿,而致
水饮上犯者,则应以苓桂术甘汤温脾燥湿。若以肾阳不足,不能温
化水饮,以致水泛心下者,则应以肾气丸温阳化饮以治其本。“妇人
转胞”,转胞原因非一,根据古人旨意,有妊娠胎气不举下压其胞
者。有忍溺入房致胞系了戾者,当分辨病因而施治。以药测病机,
可知乃有肾阳不足,气化失司,导致膀胱及其脉络等组织回旋曲折,
排尿功能异常,故“不得溺也”,水道闭阻,浊阴无从排泄,遂逆而上
冲,妨碍肺气肃降,故烦热,倚息,不能平卧。张仲景所言妇人转胞,
乃肾气弱,膀胱气不行所致,治疗当用肾气丸振奋肾气,使气化复
常,小便通利则其病自愈。
4

4肾气丸方分析
金匮肾气丸的配方切合肾之阴阳运动变化属性,既调整肾之
阴阳失调,尚有五脏同调之意。原方由干地黄 8 两、山药 4 两、
山茱萸 4 两、泽泻 3 两、茯苓 3 两、牡丹皮 3 两、桂枝1 两、
制附子 1 两组成。从组成上来看,肾气丸是六味地黄丸中加了附
子、桂枝,方中重用地黄滋阴补肾,山茱萸、山药补肝肾而益精血;
配伍泽泻、茯苓利水渗湿泻浊,丹皮清泻肝火,并有防滋阴药之腻
滞之功效。附子、桂枝辛热,助命门以温阳化气。
总之,肾脏的生理病理特点决定了肾之阴阳失调后病情病变
多端,金匮肾气丸符合肾之生理特点,五脏同调、补泻结合的配
伍特点为其异病同治,而正确把握应用指征、准确辨析病机、根
据病情灵活选用剂型,并坚持用药也是确保疗效的必要条件。
参考文献:
(1)闫旭,黄蕊 《金匮要略》肾气丸泄实机理浅晰[J]. 云南中
医中药杂志, 2012,33(1):49
(2)王保成.金匮肾气丸异病同治浅析[J].河南中医,2009,29
(11):1056
(3)杨明会 王永炎.从《金匮要略》肾气丸的运用论异病同治[J].
中医杂志,2008,49(8):74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