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金贵要略》肾气丸的临床运用

合集下载

肾气丸在金匮要略中的应用

肾气丸在金匮要略中的应用

肾气丸在金匮要略中的应用之答禄夫天创作摘要:张仲景的《金匮要略》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诊治杂病的专书,其所载方剂因其组方严谨、配伍巧妙、药味精简、历经检验、卓效不衰,被后世医家誉为“经方”,现就以肾气丸为例谈谈我的一点看法。

关键词:肾气丸,金匮要略肾气丸在《金匮要略》中出现了五次,分别治疗五种分歧的病症,此方在文中出现的顺序依次是:《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云:“治脚气上入,少腹不仁。

”《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云:“虚劳腰痛,少腹拘急,小便晦气者,八味肾气丸主之。

”《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云:“夫短气有微饮,当从小便去之,苓桂术甘汤主之;肾气丸亦主之。

”《金匮要略·消渴小便晦气淋病脉证并治》云:“男子消渴,小便反多,以饮一斗,小便一斗,肾气丸主之。

”《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问曰:妇人病饮食如故,烦热不得卧,而反倚息者,何也?师曰:此名转胞不得溺也,以胞系了戾,故致此病,但利小便则愈,宜肾气丸主之。

”1 本方所主的病机以上五个病症有两个共通点(1):一、都有下焦寒湿邪气的盘踞阻碍气机的升降。

二、都应见到经脉失养的症候。

脚气上入为下焦阴邪阻遏气机,导致经脉得不到濡养而引起少腹不仁,虚劳腰痛为下焦寒湿阻滞经脉少腹不得阴精濡养则拘急,膀胱气化不成则小便晦气。

消渴小便反多亦为下焦寒湿阻碍肾阳的气化而致消渴小便反多,其肾阴亏耗之象已显而易见。

属用肾气丸治疗之短气有微饮,可知其饮在下焦,阻碍气机影响了肾主纳气的功能导致了短气的症状,从仲景描述上虽然看不到阴伤的一面但是从病机和方药上来分析由于气机欠亨畅肺气宣降失调下焦的阴津不克不及很好的上济定会导致上焦阴亏。

妇女转胞其病在下焦,而饮食如故则病不在中焦,知其下焦阴邪盘踞气化晦气胞系失养以致胞系了戾不顺而引起不得溺的症状,阴邪阻碍气机升降甚则阴邪上逆,故烦热不得卧,而反倚息。

2 肾的功能特点(2)肾藏精,主人体一身之阴阳,与人的生、长、壮、老、已息息相关,在人的生命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与心有水火既济、精神互用、君相安位之谊,与肺有共司呼吸之用,与脾有先后天相互资生之德,且与肺脾共同完成人体的水液代谢,与肝则精血互生、藏泄互用。

论《金贵要略》肾气丸的临床运用.

论《金贵要略》肾气丸的临床运用.

论《金匮要略》肾气丸的临床运用肾气丸出自张仲景所著《金匮要略》,又名金匮肾气丸、崔氏八味丸、桂附八味丸等,主治肾阳亏虚的“痰饮,水肿,消渴,脚气,转胞”等5种病证,后世医家通过不断临床实践和总结,不仅扩大了临床使用范围,而且衍化出许多名方,现就肾气丸的临床运用作一探讨。

一.肾的生理特点、治疗要点1.1肾的生理特点肾为先天之本,藏真阴而寓元阳,主藏精[1],为人体生长、发育、生殖之源,具充脑、荣发、坚骨、固齿之用,有生发、温煦、滋养五脏六腑之功,只宜固藏,不宜泄露,所以肾病的证候特征以虚证为主,故有“肾无实证”之说。

《素问,六节藏象论篇》说:“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

《素问.上古天真论》“肾者主水,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故五脏盛,乃能泻”。

肾病常见的证候有肾气不固、肾阳虚衰、肾阴亏虚,以及在虚的基础上形成的本虚标实证如阳虚水泛、阴虚火旺等。

肾与膀胱相表里,又与膀胱相通,膀胱的气化赖肾气之蒸腾,所以肾的病变常常影响膀胱,而导致膀胱气化失司,引起尿量、排尿次数、排尿时间的改变。

膀胱的病变有虚有实,以实为主,实证常见膀胱湿热,以及尿路结石、血瘀、气滞等证候;虚证如遗尿等常由肾虚引起。

1.2治疗要点肾病多虚,宜“培其不足,不可伐其有余”[2]。

肾阴亏虚,宜滋养肾阴;肾阳虚衰,宜温补肾阳,但根据阴阳互根的原理,在滋补肾阴的同时,应适当配伍补阳之品,所谓“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则阴得阳升而泉源不竭”;在温补肾阳的同时,又应适当配伍补阴药物,所谓“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

肾虚之证,分为阴虚、阳虚两类。

阳虚之变,为寒证;阴虚之变,为热证。

治疗肾阴虚忌用辛燥,忌过于苦寒,宜施甘润益肾之剂,使虚火降而阴自复,所谓“壮水之主,以制阳光”;治疗肾阳虚忌用凉润和表散,宜施甘温助阳之晶,使沉寒散而阳能旺,所谓“益火之源,以消阴翳”。

若阴阳俱虚,精气两伤,则当两补阴阳。

肾为阴阳之根而藏精,“精气夺则虚”,肾阴肾阳亏虚,其病往往深重,治此纯虚之证,宜酌情佐以血肉有情之品以填精益髓,资其生化之源。

《金匮要略》八味肾气丸在治疗慢性腰痛的应用

《金匮要略》八味肾气丸在治疗慢性腰痛的应用

《金匮要略》八味肾气丸在治疗慢性腰痛的应用摘要:在中国,因各种原因引起的腰痛的患病率高达42.7%-72.0%,在这中间慢性腰痛的患病率为30%左右,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不小的各种负担。

这篇文章总结运用《金匮要略》中的八味肾气丸为主方合来治疗慢性腰痛的辨治思路和方法,介绍了慢性腰酸的病因病机、选方用药、临床加减及临床体会等。

关键词:慢性腰痛;八味肾气丸;金匮要略;中图分类号:R289.1;R256.59慢性腰痛(Chronic low back pain, CLBP)是康复科、针灸科及推拿科等科室中常见的中医临床症状,又称为腰脊痛。

腰部由各种原因引起的疼痛且腰痛的时间持续12周以上,称之为CLBP,CLBP是以下背部、腰骶部及臀部感受酸疼和不舒服为主要症状,同时可能伴有腰腹沉重下坠感,下肢萎软无力、怕冷乏力及小便不利等症状的综合征,当然也有单纯性腰痛的患者[1]。

CLBP的原因有很多,常常因为过度劳累、久坐久站、房劳过度、天气的变化等而反复发作。

CLBP可见于多种疾病,例如腰椎间盘突出症、腰肌劳损、退行性骨关节病、肿瘤等,同时也可见于其他的一些疾病,例如慢性盆腔炎、宫颈炎、产后病等妇科疾病,慢性尿路感染、慢性肾病等泌尿系统疾病,更年期综合征、疲劳综合征、癔病等内科和精神类疾病。

这对人民的健康造成了很大的影响,是一个常见且多发的疾病。

持续的腰部疼痛会引起椎间关节的挛缩以及构成腰椎的组织的变性和萎缩等,因此可引起腰部疼痛的一系列恶性循环,由此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的质量以及工作的能力。

现在临床上对于CLBP的治疗主要采用治疗师手法治疗、针灸治疗、卧床休息、中药湿敷、各种理疗机器治疗、核心力量训练等,在康复科,呼吸训练、悬吊训练、DNS训练等主要属于主动支持系统手段,肌筋膜手法、脉冲整脊技术主要属于被动支持系统[2]。

这些治疗方法在临床有比较明显的效果,但就我在临床上的观察,发现有一些问题,比如治疗周期长、治疗期间效果明显但治疗结束后没有多久又会反复等缺点,中医治疗习惯选择内外结合的治疗方法,笔者通过临床上的观察和查阅文献等发现,用《金匮要略》中的八味肾气丸为主来治疗CLBP,效果较明显。

金匮肾气丸的21种临床新用途

金匮肾气丸的21种临床新用途

金匮肾气丸的21种临床新用途金匮肾气丸又名桂附地黄丸、八味地黄丸。

此方来源于张仲景《金匮要略》一书。

它由炮附子、熟地黄、山茱萸、泽泻、肉桂、牡丹皮、山药、茯苓八味药组成。

长期以来,金匮肾气丸主要用于治疗因肾阳不足所致的咳嗽、哮喘、阳痿、早泄、慢性肾炎等。

药理作用金匮肾气丸中的熟地能滋肾填精,山茱萸养阴涩精,山药补脾固精。

以上三药配合能滋肾阴、养肝血、益脾阴而涩精止遗,泽泻能清泄肾火,并能防止熟地之滋腻作用,牡丹皮能清泻肝火,并能制止山茱萸的温燥性,茯苓淡渗脾湿,能助山药健脾之功效。

妙在用少量附子、肉桂,温五脏之阳,宣通十二经,纳五脏之气归于肾,化阴精为肾气,再布于周身,而成阴阳相济,气化氤氲之妙。

主要起到以下几方面作用:1、金匮肾气丸可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有改善垂体-肾上腺皮质功能作用。

还有抗自由基和细胞凋亡的作用可延缓衰老、恢复精力。

2、改善脂代谢、增强神经-体液调解、抗白内障等功效。

3、降低血糖,提高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对动脉粥样硬化改善产生良好功效。

4、增加雄性激素,动物实验证明,金匮肾气丸可提高睾酮水平,增加睾丸间质细胞数目。

5、增加免疫功能,金匮肾气丸能有效纠正金匮肾气丸证患者的T 淋巴细胞亚群紊乱,显著改善其细胞免疫功能。

【临床新用】1.治过敏性鼻炎过敏性鼻炎是一种变态反应性疾病。

中医认为,此病应属于鼻鼽的范畴,其病机为肺气亏虚,卫表不固,感受风寒外邪,津液停聚。

肾主纳气,为气之根。

《景岳全书》中说:"五脏之阳气非肾不能发"。

人体内的肾气若发生虚损,其肺气也会受损,从而可引发过敏性鼻炎等鼻部疾病。

金匮肾气丸具有补肾气、温肾化饮的功效,可有效地治疗此病。

有医师同时使用金匮肾气丸和气管炎咳嗽痰喘丸治治疗30例过敏性鼻炎,在用药一个月后,有16例患者的病情得到有效的控制(鼻痒、打喷嚏、流清涕症状均消失),有10例患者病情明显减轻,有3例患者病情有所减轻,有1例患者用药无效,总有效率约为93.75%。

从《金匮要略方论》肾气丸的应用论异病同治

从《金匮要略方论》肾气丸的应用论异病同治

从《金匮要略方论》肾气丸的应用论异病同治赵凌杰;张群燕;蔡辉【摘要】The same treatment for different diseases of ShenQi pills in JinGui YaoLve FangLun is discussed from three aspects:the application of ShenQi pills and the origin of the same treatment for different diseases,the thinking about ShenQi pill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ame treatment for different diseases,the phenomenon of ShenQi pills and the distillation of the same treatment for different diseases.It was pointed out that the method of the same treatment for different diseases could be used with high proficiency only when the doctors observe the features and rules of the disease meticulously,differentiate the disease accurately,no matter they pay attention to the scholar's study on the effects of ShenQi pills and its nature or the understanding to rheumatic disease and flexible application in clinic.%从肾气丸的运用与“异病同治”的渊源、有关肾气丸的思考与“异病同治”的发展、肾气丸的“现象”与“异病同治”的升华3方面入手探讨《金匮要略方论》中肾气丸异病同治的应用,指出不论是学者们对肾气丸的作用及其本质的研究还是对风湿性疾病的理解和临床灵活运用,只有细致入微地观察疾病的特点和规律,准确无误的辨证,才能得心应手地运用异病同治这一方法.【期刊名称】《西部中医药》【年(卷),期】2017(030)005【总页数】3页(P38-40)【关键词】《金匮要略方论》;肾气丸;异病同治【作者】赵凌杰;张群燕;蔡辉【作者单位】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中西医结合科,江苏南京210002;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中西医结合科,江苏南京210002;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中西医结合科,江苏南京21000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22.3肾气丸最早出自东汉张仲景所著《金匮要略方论》,全书以病为纲,以证为目编写,独创数病合篇,对40多个内科常见病的辨证进行了详尽阐述,论治精辟,用药精专,其基本治则是辨证论治,而“异病同治”就是这一治则的具体体现,是一部既有基础理论阐述,又有丰富临床经验总结的古典名著,对后世内科杂病学的形成和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金匮肾气丸的药理研究及临床应用进展

金匮肾气丸的药理研究及临床应用进展

2019年5月第28卷第2期中央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 of MUC (Natural Sciences Edition )May ,2019Vol.28No.2收稿日期:2018-12-10作者简介:史同霞(1968-),女(汉族),河北保定人,中央民族大学校医院副主任医师,主要研究方向:全科医学.通讯作者:王学华(1963-),男(汉族),山东青岛人,国际关系学院门诊部主任医师,主要研究方向:全科医学.金匮肾气丸的药理研究及临床应用进展史同霞,王学华(1.中央民族大学校医院,北京100081;2.国际关系学院门诊部,北京100091)摘要:金匮肾气丸为《金匮要略》方,该方各药之间配伍严谨、科学精当,是温补肾阳的中医名方,主要用于治疗肾阳虚相关疾病,在临床上广泛应用.本文简要介绍了当前金匮肾气丸的药理及临床研究进展,希望对临床工作起到一定的作用.关键词:金匮肾气丸;药理研究;临床应用中图分类号:R93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036(2019)02-0068-04金匮肾气丸,出自《金匮要略》,是汉代医圣张仲景所创的一首著名方剂,由8味药组成:桂枝、附子、干地黄、山茱萸、山药、牡丹皮、茯苓、泽泻,该方配伍严谨,疗效显著,被称为“补肾诸方之祖”,深受历代医家推崇,至今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后世在该方基础上衍化出许多方剂,如六味地黄丸、知柏地黄丸、杞菊地黄丸、明目地黄丸、归芍地黄丸、济生肾气丸等.1金匮肾气丸的药理研究进展张晓红等[1]通过对肾阳虚大鼠进行的动物实验表明,金匮肾气丸具有明显的温补肾阳作用.该方通过调节下丘脑-垂体-性腺轴中钙调蛋白(CaM )基因表达,可明显升高睾酮水平(T )、降低雌二醇(E 2)水平,从而逆转肾阳虚大鼠的病理状态;睾丸转化生长因子-β1(TGF -β1)是对肾阳虚大鼠起重要作用的一类生长因子,TGF -β1增加就会导致睾丸损害,金匮肾气丸通过抑制该生长因子受体表达,从而保护睾丸、促使精子发育和成熟.蒋朱秀等[2]研究表明,金匮肾气丸可以通过上调17α-羟化酶的基因表达,增加糖皮质激素分泌,从而达到抗炎、抗过敏的应激作用.另外,金匮肾气丸还具有增强免疫等功能.陶汉华[3]等,用庆大霉素再加劳倦过度制造肾功能损伤大鼠模型,然后分为右归丸组、金匮肾气丸组以及空白组等,观察大鼠模型用药前后的血清尿素氮(BUN )、血清肌酐(Cr )变化情况,结果发现,右归丸组与金匮肾气丸组,肌酐和尿素氮均有恢复趋势,对肾功能损害修复情况金匮肾气丸组更优于右归丸组,而空白组的改变不明显,表明治疗肾功能损伤金匮肾气丸更加适合,尤其是对肾阳虚患者.金智生等[4]通过对2型糖尿病肾病的大鼠模型,研究金匮肾气丸的治疗机理,发现金匮肾气丸可降低2型糖尿病肾病大鼠模型的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空腹血糖(FBG )、血浆内皮素(ET )及血清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 -β1)、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 ),同时,金匮肾气丸还能升高肾脏组织中一氧化氮(NO )、一氧化氮合酶(NOS )的含量.96第2期王学华等:金匮肾气丸的药理研究及临床应用进展孟阔[5]通过实验,分析金匮肾气丸延缓衰老的作用.选择20只健康小鼠,使用环磷酰胺腹腔注射+金匮肾气丸药液注射,作为观察组;另选取20只健康小鼠,使用环磷酰胺腹腔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注射,作为对照组.通过环磷酰胺注射诱导其发生骨髓细胞的DNA损伤.对比两组小鼠的活体骨细胞微核(MN)以及姐妹染色单体互换(SCE)情况.结果是观察组小鼠的骨髓细胞MN率与SCE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是在抗衰老方面金匮肾气丸的作用确切.2金匮肾气丸的临床应用进展2.1弱精子症据报到,结婚1年内不能怀孕的夫妇大约有15%,这其中40%由男性因素引起,其中占据较大比例的是弱精子症.弱精子症是指精子活力低下,难以保证精子向宫腔、输卵管运动并最终到达输卵管壶腹部与卵子结合.其病因包括精索静脉曲张、理化因素、遗传疾病等.治疗弱精子症,特异性的治疗手段目前还缺乏,仍以经验治疗为主,改善精子质量的常用西药是胰激肽原酶.而祖国医学认为:精子活力低下,表明肾阳亏虚.所以,中医治疗弱精子症,多采用温补肾阳为治疗大法.管凤刚等[6]治疗弱精子症采用胰激肽原酶联合金匮肾气丸,取得了较好疗效.临床中首先将弱精子症患者75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然后治疗组服用胰激肽原酶、金匮肾气丸,对照组口服维生素E胶囊,连服三个月.两组患者在治疗前、治疗后,都要检测精液的数量、精子的浓度以及前向运动精子的比率等,结果发现,治疗以后,两组的精子活力均较治疗前增加,其中治疗组较对照组增加更显著;两组精子密度均较治疗前升高,其中治疗组升高更显著.结论是胰激肽原酶联合金匮肾气丸,能显著改善弱精子症.2.2慢性前列腺炎慢性前列腺炎,是男性年老之后的常见病.其发病原因,可能与感染了支原体、衣原体等有关,所以治疗上常使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比如克拉霉素口服或注射.但慢性前列腺炎的发病机制,除了感染了支原体、衣原体等因素外,还有自身免疫、理化因素等,因此单纯使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疗效往往欠佳.中医认为,本病主要是因为肾虚、血瘀、湿热,属于虚实夹杂,其中许多患者以肾虚为主,所以治疗以补肾为主,兼以活血、利湿.陈建军[7]对收治的134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治疗组,对照组采用克拉霉素缓释片口服,0.5克/次,1次/天,治疗组在克拉霉素缓释片口服基础上再用金匮肾气丸口服,9克/次,2次/天,对照组、治疗组都要连续治疗30天.结果显示,治疗组治疗慢性前列腺炎,有效率达到91.04%,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3支气管哮喘缓解期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特征,是气道高反应性以及可逆性气道阻塞,具有反复发作以及迁延难愈的特点,因此,在临床治疗上比较棘手.近年来,普遍认为支气管哮喘缓解期为该病治疗的最佳时期.中医理论认为,哮喘以邪为标,以虚为本,哮喘发作期以攻邪治标为主,而在哮喘缓解期就应以扶正治本为主.肾为先天之本、气之根,一旦肾气不足,就会动则气促.谢占武等[8],将收治的支气管哮喘缓解期病人10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使用布地奈德气雾剂,治疗组在布地奈德气雾剂基础上再增加金匮肾气丸治疗,用药4周后,患者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2(IL-2)的改善程度,治疗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的有效率达到96.30%,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是,在西药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再增加金匮肾气丸辨证治疗支气管哮喘缓解期患者,具有显著疗效.2.4老年尿道综合征老年女性尿道综合征,又称排尿不适综合征、无菌性尿频等,是指女性绝经期后反复出现的下尿路刺激症状.病人虽然有尿频等症状,但经化验、B超或膀胱镜等检查,排除了肾脏、膀胱、尿道等的器质性07中央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第28卷病变,经检查也排除了细菌、真菌、滴虫以及支原体、衣原体等感染.该病临床上较为常见,使用抗生素治疗,非但无效,徒增许多不良反应.目前,西医对此病尚无特效的治疗方法及药物.周胜元等[9],认为其病机在于肾气不足,应用金匮肾气丸为基础方补益肾气,治疗35例老年女性尿道综合征,患者病程短的1年,长的7年.1个疗程为14天,共用药3个疗程,每疗程间隔7天.结果治愈17例占48.6%,总有效率94.3%.2.5糖尿病肾病糖尿病有各种慢性并发症,其最重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是糖尿病肾病,这是终末期肾病的第二位发病因素,仅次于肾小球肾炎.主要临床表现是高血糖、蛋白尿,早期诊断的主要线索是微量白蛋白尿.目前西医治疗主要以降血糖、减少蛋白尿排出、降血脂、降血压为目标.刘忠文[10]使用金匮肾气丸加味配合西药,治疗糖尿病肾病辨证为阴阳两虚型,疗效显著.临床中将收治的糖尿病肾病病人91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糖尿病肾病西医常规用药,治疗组在西医常规用药基础上联合金匮肾气丸治疗,疗程均为1个月,结果是,治疗组总有效率是86.67%,对照组总有效率是65.2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杨娜等[11]报道,给予洛丁新联合金匮肾气丸,治疗糖尿病肾病辨证为阴阳两虚型,具有良好作用.临床中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对照组给予洛丁新治疗,治疗组给予洛丁新联合金匮肾气丸治疗,对患者用药前后的24h尿微量清蛋白排泄率进行检测并比较两组的症候疗效.结果发现,两组治疗后的24h尿微量清蛋白排泄率均较治疗前降低明显,组间比较,洛丁新联合金匮肾气丸的治疗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2.6高血压肾病高血压肾病,是长期高血压导致的肾功能损害,夜尿增多是其早期表现,继之出现蛋白尿.冯筱珊[12]将76例高血压肾病患者,采用随机平行对照法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阿托伐他汀口服,治疗组采用阿托伐他汀联合金匮肾气丸口服,结果是对照组总有效率77.78%,治疗组总有效率95%,西药联合金匮肾气丸治疗高血压肾病,效果显著.2.7慢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炎,又称慢性肾小球肾炎,主要表现是水肿、高血压、血尿、蛋白尿等.病情缓慢发展,肾功能逐渐出现不同程度的减退,最终将可能发展为慢性肾脏衰竭.慢性肾炎患者,大多具有双下肢、双足发凉,小便清长,夜尿频多等表现,所以,中医辨证多属于脾肾阳虚.鲁丽[13]采用金匮肾气丸联合补中益气汤治疗慢性肾炎,总有效率为96.6%,而且还提高了血红蛋白,降低了肌酐、尿素氮、24h尿蛋白定量等相关指标,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得到明显的改善,延缓了慢性肾小球肾炎的进程.2.8痛风痛风,与嘌呤代谢紊乱直接相关,尿酸生成过多或者尿酸排泄过少,导致高尿酸血症、尿酸盐沉积.主要包括反复发作的急性关节炎、痛风石形成、痛风石性慢性关节炎、尿酸盐肾病和尿酸性尿路结石.痛风发病率,近年来呈逐年上升趋势,若不及时治疗,高尿酸血症、尿酸盐沉积会进一步造成肾功能损害.中医认为痛风的病机,属于浊瘀内阻,浊瘀滞留经脉,其根源是脾肾不足,尤以肾气不足为本,肾气难以发挥温煦推动作用,致使机体不能正常排泄尿酸.常兴和等[14]对56例痛风患者,根据辨证采用金匮肾气丸煎剂口服,疗程3个月,总有效率达到96.5%,大多数患者的关节疼痛、关节肿胀、功能受限等明显减轻或消失,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血尿酸下降明显,疗效满意.3讨论总之,肾主藏精,主骨生髓、主水、主纳气,也主生殖、主生长、发育,为先天之本.若禀赋薄弱、年老、劳17第2期王学华等:金匮肾气丸的药理研究及临床应用进展倦、久病等等,都会损伤及肾,而生多种疾病,金匮肾气丸正是针对这一病因而设.方中重用干地黄为君药,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用以滋阴补肾;山药、山茱萸为臣药,作用是补脾补气、滋补肝肾;茯苓、泽泻、牡丹皮为佐药,茯苓、泽泻健脾渗湿、利水消肿,牡丹皮可以活血化瘀;桂枝、附子为使药,温肾助阳、补命门真火.临床上,该方使用广泛,可加减应用于生殖、泌尿系统疾病,也应用于呼吸、内分泌等系统的疾病.参考文献:[1]张晓红,董海军,吴雷涛,等.金匮肾气丸对肾阳虚大鼠睾丸转化生长因子-β1和细胞色素P-19表达的影响[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5,22(9):72-75.[2]蒋朱秀,郑小伟,江劲,等.加味金匮肾气丸调节肾阳虚哮喘大鼠体内激素和细胞因子功能紊乱的研究[J].浙江中医杂志,2016,51(2):88-90.[3]陶汉华,吴翠珍,张沼,等.肾气丸与右归丸对肾虚大鼠肾功能损伤恢复的实验研究[J].辽宁中医杂志,2010,37(1):167-168.[4]金智生,陈雪,李甜.金匮肾气丸对实验性2型糖尿病肾病大鼠血清TGF-β1、CTGF的影响[J].中医药学报,2012,40(3):136-139.[5]孟阔.金匮肾气丸延缓衰老作用的理论和实验分析[J].世界中医药,2015,10(A1):789.[6]管凤刚,孙大林,金保方.金匮肾气丸联合胰激肽原酶治疗弱精子症[J].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2016,22(5):424-425.[7]陈建军.金匮肾气丸联合克拉霉素治疗老年慢性前列腺炎的临床研究[J].现代药物与临床,2017,32(7):1319-1320.[8]谢占武,石福恒.金匮肾气丸加味治疗支气管哮喘缓解期的临床疗效观察[J].贵州中医学院学报,2014,36(2):66-68.[9]周胜元,孟祥震,付滨.金匮肾气丸治疗老年尿道综合症35例[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5,36(6):71.[10]刘忠文.金匮肾气丸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疗效评价[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4,20(6):821-822.[11]杨娜,张德宪.金匮肾气丸结合洛丁新治疗阴阳两虚型糖尿病肾病临床观察[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35(3):232-234.[12]冯筱珊.金匮肾气丸联合西药治疗高血压肾病随机平行对照研究[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4,28(6):128-130.[13]鲁丽.补中益气汤合金匮肾气丸加减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89例[J].中国中医药科技,2011,18(5):449-450.[14]常兴和,门九章,李霞,等.金匮肾气丸治疗痛风的疗效观察[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9(2):175-176.Advances inResearch on Pharmacological Effects and ClinicalApplication of Jinkui Shenqi PillSHI Tong-xia1,WANG Xue-hua2(1.The hospital of Minzu University of China,Beijing100081,China;2.The outpatient department of University of InternationalRelations,Beijing100091,China)Abstract:Jinkui shenqi bolus is a classical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rescription obtained fromthe Golden Chamber,which is strictly formulated and has the efficacies in warming and reinforcingkidney yang.The prescription can be widely used in clinical treatment of deficiency of the kidneyyang and related diseases.It is introduced for 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the pharmacological effectsand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Jinkui shenqi bolus.It is hoped to shed a light on the future clinical work.Key words:Jinkui Shenqi bolus;pharmacological study;clinical application[责任编辑:白玲]。

金匮肾气丸临床运用体会

金匮肾气丸临床运用体会

金匮肾气丸临床运用体会摘要】本文以辩证论治为核心,略述水肿、遗精、腰痛三证。

三证病机均为肾阳虚损,均以肾气丸为主方治愈,体现了中医异病同治的治疗原则。

【关键词】肾气丸运用体会金匮肾气丸系汉代医家张仲景所创,载于《金匮要略》,为治肾虚所致之腰痛,少腹拘急,小便不利而设。

如《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二》第十五节“虚劳腰痛,少腹拘急,小便不利者,八味肾气圆主之。

”并治妇人“转胞”。

后世将本方广泛应用于肾阳虚损的各种病症,每获良效。

究其原因,在于极好的运用了辩证论治的方法,抓住疾病实质,解决矛盾。

1、用于治疗肾虚水肿水肿是由肺、脾、肾三脏对水液宣化输布功能失调,致体内水液滞留,泛溢肌肤,引起头面、四肢、腹部,甚至全身浮肿的病症。

本文只谈肾气虚衰的水肿,不论其它。

凡饮食劳倦,生育不节,房劳过度,或久病大病之后,损伤正气,肾精亏耗,肾气内伐,肾阳虚衰,不能化气行水,水液内停,泛于肌肤而成水肿。

肾与膀胱相表里,肾虚致膀胱气化不利,则尿少。

腰为肾之外府,肾主骨,肾虚而水气内盛,故腰膝冷痛。

阳气不能温煦于上,故面色苍白。

肾阳虚衰,不能温养肢体,故手足不温,乏力。

舌淡胖,苔白滑,脉沉迟,均为肾阳虚衰,内有水湿之象。

本病既为肾气虚衰,温肾助阳,化气行水即为本病治则。

由金匮肾气丸加牛膝、车前子而成的《剂生》肾气丸,出于《剂生方》具温补肾阳,利水消肿之功,用于本例患者,切合病机。

病案举例:徐某某,女,50岁,农民,1987年5月10日初诊。

自诉:素体虚弱,病已日久,现一身浮肿,按之凹陷,面色苍白,腰膝冷痛,手足不温,神疲乏力,尿少,舌淡胖,苔白滑,脉沉迟。

其病以一身浮肿为主,故诊为水肿病,证为阳虚水泛,治宜温补肾阳,利水消肿。

方选剂生肾气丸:熟附片12克,生地12克、山药15克、茯苓15克、泽泻12克、丹皮6克、淮枣皮10克,肉桂8克(研末吞服),牛膝12克、车前子15克(包煎)、杜仲12克、巴戟12克。

以上方为基础,治疗半月余,诸证大有好转,水肿已退,饮食欠佳,舌淡,苔薄,脉无力。

解读金匮肾气丸及其成药的演变与应用

解读金匮肾气丸及其成药的演变与应用
识上的误区,解读金匮肾气丸及其成药的演变与应用细节,以期为肾气丸的配伍研究及临床应用提
供参考,
更好地服务于临床。
关键词 金匮肾气丸;桂附地黄丸;济生肾气丸;同名异方;同方异名
金匮肾气丸作为张仲景《金匮要略》所载经典方
剂,配伍严谨,疗效确切。后世对其多有发挥,将其广
泛应用于临床各科。作为非处方药的中成药金匮肾
1. 3
第 19 卷
第2期
济生肾气丸的来源与功效
TCMJ,
Vol. 19,
No. 2,
Apr 2020
济生肾气丸原名为
“加味肾气丸”,源于宋代医家严用和的《严氏济生方·
[5]
·19·
20g,牛膝 40g,车前子 40g。济生肾气丸有中成药销
售。明代张介宾曰:
“地黄、山药、牡丹皮,以养阴中之
水肿》而得名。书中载本方 由“熟地半两,炒山药一
《药典》
(2015 年
版) 药物组成为:
熟地黄 160g,
山茱萸(制)80g,
牡丹皮
[4]
60g,山药 80g,茯苓 120g,泽泻 60g,肉桂 20g,附子(制)
其右者。”其功效在于温肾化气,利水消肿。用于肾阳
不足、水湿内停所致的肾虚水肿、腰膝酸重、小便不
利、痰饮咳喘等。以上三方药物对比见表 1。
表 1 金匮肾气丸、
济生肾气丸、桂附地黄丸三者药物组成比较
名称
来源
《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
金匮肾气丸
《药典》
(1963 年版)
《中药成方制剂第二十册》
药物组成
干地黄八两,
山茱萸四两,
薯蓣四两,
泽泻三两,
茯苓三两,
桂枝一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金匮要略》肾气丸的临床运用肾气丸出自张仲景所著《金匮要略》,又名金匮肾气丸、崔氏八味丸、桂附八味丸等,主治肾阳亏虚的“痰饮,水肿,消渴,脚气,转胞”等5种病证,后世医家通过不断临床实践和总结,不仅扩大了临床使用范围,而且衍化出许多名方,现就肾气丸的临床运用作一探讨。

一.肾的生理特点、治疗要点1.1肾的生理特点肾为先天之本,藏真阴而寓元阳,主藏精[1],为人体生长、发育、生殖之源,具充脑、荣发、坚骨、固齿之用,有生发、温煦、滋养五脏六腑之功,只宜固藏,不宜泄露,所以肾病的证候特征以虚证为主,故有“肾无实证”之说。

《素问,六节藏象论篇》说:“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

《素问.上古天真论》“肾者主水,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故五脏盛,乃能泻”。

肾病常见的证候有肾气不固、肾阳虚衰、肾阴亏虚,以及在虚的基础上形成的本虚标实证如阳虚水泛、阴虚火旺等。

肾与膀胱相表里,又与膀胱相通,膀胱的气化赖肾气之蒸腾,所以肾的病变常常影响膀胱,而导致膀胱气化失司,引起尿量、排尿次数、排尿时间的改变。

膀胱的病变有虚有实,以实为主,实证常见膀胱湿热,以及尿路结石、血瘀、气滞等证候;虚证如遗尿等常由肾虚引起。

1.2治疗要点肾病多虚,宜“培其不足,不可伐其有余”[2]。

肾阴亏虚,宜滋养肾阴;肾阳虚衰,宜温补肾阳,但根据阴阳互根的原理,在滋补肾阴的同时,应适当配伍补阳之品,所谓“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则阴得阳升而泉源不竭”;在温补肾阳的同时,又应适当配伍补阴药物,所谓“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

肾虚之证,分为阴虚、阳虚两类。

阳虚之变,为寒证;阴虚之变,为热证。

治疗肾阴虚忌用辛燥,忌过于苦寒,宜施甘润益肾之剂,使虚火降而阴自复,所谓“壮水之主,以制阳光”;治疗肾阳虚忌用凉润和表散,宜施甘温助阳之晶,使沉寒散而阳能旺,所谓“益火之源,以消阴翳”。

若阴阳俱虚,精气两伤,则当两补阴阳。

肾为阴阳之根而藏精,“精气夺则虚”,肾阴肾阳亏虚,其病往往深重,治此纯虚之证,宜酌情佐以血肉有情之品以填精益髓,资其生化之源。

肾与其他脏腑在病理上的关系非常密切,治疗肾病应从整体出发,在治疗肾脏的同时,兼治有关脏腑。

如肾阴亏虚,可导致水不涵木,肝阳上亢,治当育阴潜阳;肾阳虚衰,火不暖土,治当温补脾肾;水不上济,心火偏旺,心肾不交,治当清心滋肾;或肺虚及肾,肾不纳气,治当补肺温肾纳气等,皆属从整体出发的治疗。

二. 肾气丸的形成、功能主治、与历代医家运用的衍变东汉以前是补肾方法的萌芽期,提出了肾的生理功能与治疗大法[3]。

如《素问·上古天真论篇》提出,“肾者主水,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与《难经·三十六难》提出“两肾者,非皆肾也,其左者为肾,右者为命门”等有关肾的生理功能的论述;《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还提出“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的治疗原则,但无具体治疗方药。

东汉张仲景著《伤寒杂病论》,创立了肾气丸。

该方由干地黄八两、山茱萸四两、山药四两、泽泻三两、丹皮三两、茯苓三两、桂枝一两、附子一两组成。

主治肾阳不足证所致的腰痛脚软,身半以下常有冷感,少腹拘急,小便不利,或小便反多,入夜尤甚,阳痿早泄,舌淡而胖,脉虚弱,尺部沉细,以及痰饮,水肿,消渴,脚气,转胞等症。

方中附子辛热,为温阳之首选;桂枝辛甘而温,乃温通阳气之要药;二药相合,补肾阳之虚,助气化之复,共为君药。

重用干地黄滋阴补肾;配伍山茱萸、山药补肝脾而益精血,共为臣药,正如张介宾说:“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

再以泽泻、茯苓利水渗湿,配桂枝又善温化痰饮;丹皮苦辛而寒,擅入血分,合桂枝则可调血分之滞,三药寓泻于补,俾邪去而补药得力,为制诸阴药可能助湿碍邪之虞。

诸药合用,助阳之弱以化水,滋阴之虚以生气,使肾阳振奋,气化复常,则诸症自除。

后世医家在使用肾气丸时常根据证候的需要对原方中的药量予以适当地增减,或通过对药物不同的炮制,或药味的加减以适应病情,衍化了系列名方,下略举一、二观其变化。

东晋·葛洪著《肘后备急方.卷之四.治虚损赢瘦》:“疗虚劳不足,大伤饮水,腰痛,小腹急小便不利。

”其药物为:干地黄四两,山茱萸二两,山药二两,泽泻一两茯苓二两,丹皮二两,桂枝二两,附子一两。

该处方较原方干地黄减量一半,桂枝增加一半,增加了温肾之力。

唐·王焘著《外台秘要.卷十八》治“又若脚气上入少腹,少腹不仁,即服张仲景八味丸。

”其药物为:干地黄八两,山茱萸五两,山药四两,泽泻四两,茯苓三两,丹皮三两,桂心三两,附子二两。

可见桂枝改为桂心,桂、附用量明显增多。

唐·孙思邈著《备急千金要方·卷十九肾脏》:“八味肾气丸,治虚劳不足,大渴欲饮水.腰痛小腹拘急,小便不利方。

”其药物为:干地黄八两,山茱萸四两,山药五两,泽泻三两茯苓三两,丹皮三两,桂心二两,附子二两。

此方桂枝改为桂心(肉桂),桂附剂量增加一倍,其温肾力量进一步加强。

宋·太医局著《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之五治诸虚》:“八味丸,治肾气虚乏,下元冷惫,脐腹疼痛,夜多漩溺,脚膝缓弱.肢体倦怠,面色黧黑,水思饮食;又治脚气上冲,少腹不仁,及虚劳不足,渴欲饮水,腰重疼痛,少腹拘急,小便不利,或男子消渴,小便反多,妇人转胞,小便不通,并宜服之。

”其药物为:热干地黄八两,山茱萸二两,山药二两,泽泻二两,白茯苓三两,丹皮三两,肉桂二两,附子二两。

此方干地黄改为熟地黄,桂附剂量均增加一倍,其温肾之力更甚。

宋·钱乙著《小儿药证直诀》,首创补肾阴的六味地黄丸,即肾气丸去桂、附两味温燥之品,取余下六味柔润之品,使之成为纯补肾阴之方,该方主治肾虚失音,囱开不合,神不足,面色㿠白等。

后世医家对此推崇备致,奉为补肾阴之圣方,广泛运用于临床。

认为凡肾阴不足,而见腰膝酸软、头晕目眩、耳呜耳聋、骨蒸潮热、夜寐盗汗、手足心热、咽干舌燥、虚火牙痛、遗精、消渴、足跟作痛、小便淋漓、舌红少苔、脉沉细数等均可用六味地黄丸治疗。

该方补中寓泻,使补而不滞;泻不伤正,实为扶正祛邪之良方。

南宋·严用和著《济生方》10卷,他认为肾气丸不当专为补剂,也兼可利水,但以之治水又嫌利之不足,故加牛膝、车前子以引水下行。

此方后世称之为济生肾气丸,用来治疗肾阳虚水肿,腰重脚肿,小便不利等证。

对于肾中真元亏甚者,严用和又嫌肾气丸补之不足,故加五味子、鹿茸以补肾阳、益精血,即十补丸,主治肾阳虚损,精血不足之证。

临床见面色黧黑,足冷足肿,耳鸣耳聋,肢体赢瘦,足膝软弱,小便不利,腰脊疼痛等症状均可以之治疗。

明·张景岳著《景岳全书》,他认为肾气丸补中有泻,对于“精气大损,年力俱衰,真阴内乏等证”当从纯补,恐肾气丸补中有泻,故去其“三泻”(丹皮,茯苓、泽泻),加鹿角胶、当归、菟丝子、杜仲、枸杞子而成右归丸。

该方较肾气丸增强了温补肾阳、填精补髓之力,主治肾阳不足、命门火衰证,临床见年老或久病气衰神疲,畏寒肢冷,腰膝软弱,阳萎遗精,或阳衰无子,或饮食减少,大便不实,或小便自遗,舌淡苔白,脉沉而迟等症状,均可以之治疗。

有人亦认为右归丸较肾气丸增加补阳的作用,减少三泻之品,使药效更能专于温补。

此外他提出“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则阴得阳升而泉源不竭”,“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对后世有很大的启发作用。

清·吴谦著《医宗金鉴》,他认为钱乙创补肾阴的六味地黄丸对肾阴不足,而见腰膝酸软、头晕目眩、耳呜耳聋、遗精、消渴、足跟作痛等症疗效确切。

但对阴虚火旺的骨蒸潮热、夜寐盗汗、手足心热、咽干舌燥、虚火牙痛、舌红少苔、脉沉细数等症则药力欠缺,他在六味地黄丸的基础上加知母、黄柏即知柏地黄丸,该方滋阴与清热凉血同用,对阴虚火旺者疗效更佳。

从以上可以看出,后世多数医家在肾气丸中桂、附的剂量有逐步增加之趋势,加上桂枝变成肉桂,这些均使本方的温肾作用增强;同时生地易熟地,亦增强本方补肾填精的作用,本方亦由补益肾气逐渐变成温补肾阳的方剂。

三. 《金匮要略》有关肾气丸的论述3.1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篇.第15条:“虚劳腰痛,少腹拘急,小便不利者,八味肾气丸主之。

”肾虚是腰痛的关键病机:肾为先天之本,藏精气而不泄,且“腰为肾之府”,若肾精不足,濡养功能失常,则出现“不荣则痛”;肾气不足,膀胱气化不利,开合失权,故小便不利;肾不主水,则出现双下肢水肿。

治以八味肾气丸温补肾阳,资肾气,肾气充足则膀胱气化有权,小便排泄正常。

3.2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附篇:“崔氏八味丸: 治脚气上入,少腹不仁。

”足少阴肾经起于足小趾下,斜走足底涌泉穴,循行小腿内侧,直行于腹腔内,止于舌根两旁。

肝肾气血亏虚,正气不足,寒气挟湿,沿肾经上行,致少腹痹着不仁,治之以肾气丸温散寒湿。

3.3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17条:“夫短气有微饮, 当从小便去之, 苓桂术甘汤主之; 肾气丸亦主之。

”痰饮之邪停滞,影响脏腑气机,导致短气。

肾主水,脾主运化水液,饮邪为患,大抵此二脏功能失调,故治疗饮邪,当从脾肾。

以肾气丸温养肾阳以行水,则饮从小便而去。

3.4消渴小便不利淋病脉证并治.第3条:“ 男子消渴, 小便反多, 以饮一斗, 小便一斗, 肾气丸主之。

”肾气损伤,不能蒸腾津液,不能行气化摄水,故出现消渴及小便多。

治疗当补益肾气,恢复肾之气化封藏。

3.5妇人杂病脉证并治.第18条:“ 妇人病饮食如故, 烦热不得卧, 而反倚息者何也? 师曰: 此名转胞不得溺也。

以胞系了戾, 故致此病, 但利小便则愈, 宜肾气丸主之。

”脾运水,肾主水,水液病变与脾肾关系密切,由“饮食如故”可知脾胃功能未减,病在肾。

肾阳亏虚,无力托扶,肾脏下垂,胞系了戾。

温补肾阳,下垂的肾脏恢复至正常的位置,病因解除则小便自利,病乃除。

以上五种病症, 虽症状不同, 但病机皆属肾气虚弱、气化不利、开合失司、小便蓄泄无常,故均以金匮肾气丸温化肾气,恢复其主水液代谢的功能。

四.肾气丸现代临床运用体会肾气丸出自于《金匮要略》,张仲景用以治疗经典五种病症,其实质是因辩证相同即肾气亏虚,而采取“异病同治”[4]。

后世医家将肾气丸广泛应用于临床,无论任何杂病, 凡符合肾气不足的病机, 均可用肾气丸随证加减治疗。

笔者阅读经典,结合多年临床实践,发现以下疾病使用肾气丸疗效确切,现总结如下,供通道参考。

1.治水肿:水肿系人体水液代谢异常所致的疾病。

由于肺失通调,脾失转输,肾失开合,膀胱气化不利,水液停聚,泛滥肌肤所致。

水肿分阳水与阴水,其阴水者多由脾肾亏虚,水湿不化而溢于肌表所致,故治当补肾求本为主,以肾气丸主之[5]。

如《景岳全书·肿胀》所云:“凡水肿等证,乃肺脾肾三脏相干之病。

盖水为至阴,故其本在肾;水化于气,故其标在肺;水唯畏土,故其制在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