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里关系

邻里关系
邻里关系

大东居委会小区居民邻里关系调查

当人们悄悄从单位大院迁出,当人们逐渐从城郊大队搬出,搬进水泥钢筋建造的楼房时,亲密的邻里关系逐渐被冷漠替代。可是在喧闹的都市之中,邻居依然还是是距离我们最近的人。针对逐渐冷淡的社区邻里关系,我对我目前所居住大东居委会小区进行了抽样问卷。调查目的:通过对社区业主的问卷调查,了解和整合邻里关系的各种问题,对此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调查时间:2012年暑假

调查对象:居委会每栋一楼三楼到六楼的业主共历时两周

调查方法:派发问卷单

每个人都有家,有家就有邻居,曾经,邻居对很多人来说胜似亲人,但通过这次调查,我们发现很多人觉得这句“远亲不如近邻”已成为往事。邻居之间交往日趋表面化、形式化,邻里关系趋向于冷淡,通过调查整合得出以下几个问题数据:邻居对于我们,是家庭生活与社会生活之间的重要纽带。“远亲不如近邻”这句古话足以说明邻里关系的重要性。邻里关系是社会中的重要公共关系,如果运转良好,将对人群素质、道德水平产生深远影响。随着住房条件的日益改善,我们也许不再为争过道而面红耳赤了,不必担心隔墙有耳了,可我们又都被水泥壁垒裹住了。与此同时,邻里关系由从前的感性阶段上升到理性阶段。但是,现在我们越来越多地感受到了城市中人与人之间隔阂的不断加大,人们总是喜欢躲在自己家的的那一块小地方,人与人之间的交流逐渐减少。人们那种远亲不如近

邻的感觉已经渐渐的感受不到了,总体体现为“各家自扫门前雪,不理他人瓦上霜”的情况。为此我们展开调

一、“见面打个招呼,点个头”的人比例很多,大概占了55.30%

“认识并有交往过”大概占了32.90%

“不认识”占有11.80%

二、你对现在的邻居满意么?

“比较满意”占了69%

“非常满意”占了24%

“不满意”有7%

三、遇到困难你会想邻居求助么?

“一有困难就求助”占了9.90%

“从不求助”占了36.20%

“遇到大的困难拿不定主意的”占了53.00%

四调查人群性别比

男性有40%

女性有60%

五调查人员年龄段

通过我对相关资料的查阅,以及对调查结果的剖析,我大致的把握到了问题症结所在:

一、“见面打个招呼,点个头”“不太了解邻居家里成员的情况”这种情况的出现正是反映了在大城市快节奏的生活条件下,人们对居住的环境内的人和物缺乏关心了解;对在实际生活中与自己利益关系联系并与十分紧密的邻居缺乏交往的热情。

二、“和邻居的关系一般,还过得去”“遇到重大问题又拿不定主意时才会向邻居求助”“遇到突发状况不会先想到向邻居求助”这种情况则透露出了居家时间少导致相互交往少的问题。以前,人们的生活节奏较慢,居家时间比较多,和街坊邻居的交往是日常交际的主要方式。现在生活节奏普遍加快,居家时间少了,和邻居们相邻不相识的情形随之增多。同时,现代人对邻居的依赖越来越小。随着通讯技术的发达,和远方的朋友在QQ上聊天要比敲开邻家的门容易多了,

和邻居的交往不再必不可少。在人们对邻居情感上的依赖变淡的同时,实际生活中对邻居的需要也日渐减少,搬家、婚丧嫁娶等过去需要左邻右舍齐动员才能完成的事,如今全有专业公司去做。所以不少人认为邻居的存在对自己的生活没什么影响,只要能相安无事就满足了。正是这些方面的原因,造成都市邻里关系趋于冷漠。

很多人很怀念过去那种亲密无间的邻里关系,过去那种亲如一家的邻里关系也并不是完美的邻里状态,走得太近,容易产生“东家长、西家短”的纠纷,现在,随着住房条件的改善,新型住房功能相对完备,邻里之间易产生摩擦的几率因此减少,邻里之间的纠纷明显少了。而且现代人对隐私、独立空间越来越重视,特别是年轻人,并不愿和邻居的关系太亲密,从而产生了“猫眼里面看人”这类可笑和警醒的词句。

通过资料西安社科院研究员张永春表示,这种情况表面上看似乎让人担忧,但客观地说,这不能简单看作是社会道德的滑坡。邻里关系的淡漠是城市化进程中不可避免的问题。过去单位统一分房居住时,大家可谈的话题也比较多,如今人们的居住方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素不相识的人由于商品房的购买成了邻居。职业、兴趣、修养等方面的差异,使他们的共同话题很少,很难深入交往,从陌生到熟悉必然会有一个过程。

就这些问题解决的意见:

创建文明、融洽的新型邻里关系对现代人来说可能更合适,社区居委会和居民都应该为此而努力。社区居委会应该发挥主导作用,组织

社区居民文化生活调查报告

社区居民文化生活调查报告 活动目的:了解深圳社区文化建设情况,走向社会、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培养并提高社会交往、分析思考、实践创新能力。 活动形式:深入社区,为社区服务,与社区人员交谈,做调查。 活动地点:深圳市文华社区,西坑社区,文锦海渡关,北斗片区,锦联片区 活动时间:2012年7月14日到7月22日 这次社会实践,我们主要是通过在社区协助楼长选举来调查社区文化生活情况。虽然这次社会实践仅仅几天的时间,但是我们团队学习到了很多东西。我们在社区协助社区社工出海报、资料宣传、访谈、服务孤老等等,同时还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如下:本次发放问卷50份,回收45份,有效35份。 调查年龄在10-20中有11人,20-30中有8人,30-40中有11人,40-50中有4人,50以上有1人。 社区作为构成社会的基本单元,是现代城市发展的重要载体和依托。社区是社会组成的细胞, 是社会稳定的根基。社区文化是指以小区或街道为单位的有组织的区域性、多层次、多形式的横向网络文化活动, 社区文化的发展是城市社区建设的主要内容之一,也是评价城市文明程度和生活质量的重要尺度。深圳属于一个移民城市,外国人口、港澳台及其他城市的外来人口较多,文明程度和素质高低各不相同,所以在各个方面比较复杂。调查显示: 1)社区普遍重视社区文化的建设,能让居民感受到社区文化活动的存在,并且达 到一定程度的满意。 2)社区居民普遍在意社区所举行的各式各样的文化活动,一旦有空或者符合兴趣 便会参与。 3)各个年龄阶段都有关注社区文化活动,只是在参与社区文化活动的时间上,50 岁以上的人群占有优势,而50岁以下的人群因为工作或学习的原因普遍没有更多时间去参与社区文化活动。 4)社区文化设施的投入每年都有增加和添新,满足社区居民的文化需求。 社区文化由多种文化共同构建,如家庭文化、广场文化、企业文化、娱乐文化、 校园文化等。在文化建设方面,40%的居民觉得应该加强娱乐文化建设工作,23%的 居民觉得应该加强家庭文化或广场文化建设工作。随着社会高速发展,居民生活节

邻里关系调查

邻里关系调查 龙岗花苑居民邻里关系调查 调查目的:邻里关系是社会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苏州城市精神中“融和”精神的体现。通过调查研究苏州不同类型居住环境下的邻里关系现状,为创建和谐、圆融的邻里关系提供合理化建议。 调查时间:10年暑假 调查对象:龙港花苑200户居民 本次调查历时3周左右,对小区200户家庭进行邻里关系进行问卷调查,了解情况。 调查方法: 1.访谈法。采访社区中心工作人员和社区居民,向其了解邻里关系现状和社区工作的经验和困惑。 2.问卷调查法。 (一)邻里存在的问题 邻里认知度普遍不高 社区居民回答“对邻居根本不关心”的人数比例最多。这表明目前大家对邻居的了解已大不如前,居住环境越封闭、居住外来人口或“新苏州人”越多的社区邻里之间相互熟悉的程度就越低。邻里关系以和谐为主 问卷中对于“邻里之间有矛盾吗?”的调查,回答“无矛盾”的居民占65%,“经常有矛盾”的占12%,“偶尔有矛盾”的占23%。 这表明我市邻里之间的关系总体比较和谐,有矛盾的占少数。当矛盾产生时,74%的居民会主动去调和,互不理睬、任其发展的占12%,争吵两句就适可而止的占13.4%,而会动用武力解决的则占0.6%,可见居民对于解决矛盾的态度并不偏激,还是能够心平气和地与邻居交谈协商的。邻里关爱互助有差异 在采访过程中问不少大人在遇到困难时会不会向邻居求助。有54%的居民在遇到重大问题,举棋不定时会向邻居求助,从不求助的为28%。其中,各种社区类型的居民遇到重大问题时求助于邻居的比例基本相同,从不求助的居民村镇最少,其余差不多。 在是否曾经帮助过邻居,有帮助过邻居和如果邻居求助会帮忙的居民各占40%,从未帮助过邻居的占20%。这表明我们市民还是会或愿意帮助邻居的,但各社区类型的差异较大。 邻里交流以见面为主 调查结果显示,邻里交流途径主要还是见面交流,占72%%,通过社区中心交流的为17%,而通过网上论坛交流的只有3.6%。这表明网络等现代化交流方式目前并不能成为主流,即使是在开发区中高档公寓内。 社区活动参与度很低 调查显示有参加过社区组织活动的居民为33%,未参加过的为67%,而开展活动最多的社区类型为开发区公寓和村镇。 这和邻里交流途径的调查结果相一致。其中,愿意参加社区组织活动的居民为49%,不愿意的为5%,不置可否的为46%。数据表明参加过和愿意参加社区组织活动的居民相对较少,热情都不高,都未过半。 而回答不愿意参加的原因为没有时间的占67%,没有兴趣的15%,还有不清楚小区内是否有活动与活

农村实践调查报告

引言: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尤其在农村近几年经济突飞猛进的增长,农民生活水平得到很大改善,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相对比较落后同时农民对其建设有着强烈的渴望和要求。思想道德建设属于精神文明建设的其中一项任务,提高农村思想道德是共建和谐社会的重要课题。本世纪是我国经济、文化转型关键时期,难免会产生新旧思想道德发生冲突,各种相应价值观就显现出来了。去年十七届五中会提出中国文化改革,那么思想价值观的改革就紧在眉睫。我们思想道德建设不仅是在城市建设而且农村同样也是很重要,构建思想上的和谐社会,农村思想道德一定要和谐。我们现实生活中有很多因素制约共建和谐社会,如有些人们的思想道德正在下滑。针对这些不利因素我组组织一次对农村进行以铜仁市马岩村为例部分村民 调查。对农村思想道德存在的问题特点、原因等进行调查分析,并提出整治思想和对策以助于这些文的解决。 一、马岩村思想道德现状及特点; 历经半个月的时间,我们对马岩村思想道德现状通过实地调查、问卷、个别访谈相结合的方式逐步整理资料,进行汇总、 对比、比较分析。本次调查范围是针对马岩村,调查对象主要 常住居民和外地定居的居民。资料的主要来源通过村民提供, 参考文献和互联网查询资料进行汇总而成。通过调查结果分析,马岩村思想道德存在的现状及特点是; 1、少数民族集中居住的地方,大多数是侗族、土家族大约占了 本村的76%,有着他们自身传统的文化和风俗习俗并且传承他

们优良民族文化,有着农村“土气”的善良一颗慈心,老人跌倒有人扶,孤儿有人所养,约有86%的村民都愿意为这些慈善付出爱心,他们邻里关系和谐发展约有93%的村民相处和睦,并且邻里有困难时有着60%以上都会积极参加救助。 2、马岩村文化素质相对比较落后,我们经过抽样调查以不同年龄的村民,50岁以上的约占51%,(30—50)岁约占32%,(10—30)岁约占17%。高中以上的学历村民占19%,九年义务教育的占65%,处于文盲的有16%。虽然今年铜仁市十分重视马岩村的经济发展和教育的提高,并且大树村民的孩子都能上学文化素质普遍得到提高,可是大多数还处于小学和初中阶段。从教育学的角度分析是基础教育,并没有真正掌握更高层次良好教育群体。笔者从教育的这一概念出发“教育是传授知识、技能和提高人们思想品德的过程”。所以提高本村的教育对思想道德建设相当重要。可以说教育是提高人思想道德水平重要环节。根据上米娜这些数据分析就与的普及程度还不够广,在访问调查过程中约占85%以上的家庭的孩子对完小学或初中就外出务工了。没有受到高等教育一定程度上提高思想道德的不跟好有效地实施,同时本村的经济发展也离不开教育,因为教育能提高人们的综合素质。 3,1、思想道德宣传不够深入,宣传途径单一;多数村民只能通过看电视新闻了解和一些报刊,其中通过电视了解的村民占52%,通过报纸书刊约占40%,农村获得思想道德建设的途径之

关于社区邻里关系调查的报告

关于社区邻里关系调查的报告 本次调查由我们这一组完成,这次调查主要是为了通过研究一个社区的邻里关系来看看现在居民小区的相处情况,也可以看出一些人与人之间的问题。从邻里关系这个点,看小区这个面。至于其他的社区我相信大同小异。而研究结果下面慢慢说明。时间2013年4月23日下午。地点是回龙湾小区。 首先我们来看调查的人群,23男11女共计34人。18到40岁一共20人,41到65是9人,66以上10人。我们完全是按照随机的,这里有两个问题,一个是青年人不太配合调查,所以在18到40岁的里面大部分都是三十多的人回答的。第二个问题是随机的情况下只抽34人可能人物的样本会有很大的偶然性。所以研究结果多少有点偏差。进入主题,说一说他们的学历程度。初中以下2男2女共,初中男5女4共,高中男7女1,,大专及以上9男7女。这里先说明下面可能用得到。 第一个问题的调查结果分别是6,10,16,2 。也就是47%的人都是只了解一些。占了将近一半,由上面的数据可见,大部分邻里之间只是有点了解,关系不算太熟。而一点也不知道的也有两个,这还是相当少的。第一第二问题意义是一样的,所以不多做分析。第三个是6,6,20,2 。这个数据充分显示了大多数邻居只是简单的打一打招呼,都还是相当有礼貌的。从调查的年龄段来看,能坐下聊的是年龄相对大的。可见年轻人都有自己的事情。第四第五题,64.7%都帮助过邻居但是次数不多,遇到困难偶尔极少会找邻居帮忙的占了76%。这是一组比较明显的数据表现,很明显,邻居之间互相帮助很少,而且大多数人遇到问题喜欢找亲戚朋友,有时候远水解不了进火,不得已而为之。邻居之间的关系初步显现出冷淡。从邻里认为会起冲突的原因各种原因比例都差不多,详细见分析表。我们思考,邻里间都是偶尔会起冲突的,而起冲突的是多种多样的,起中最大的问题是包容心的问题,都涉及到个人利益。我们也和其中几个深刻地交谈过,他们的观点可以总结为看互相做的事情都有问题,自己觉得是怎么不对,他们的思考都是站在自己的角度,太主观。我想这个应该是最主要的问题每个人还是该自己考虑一下,难道就一直找客观原因?这样做和谁都处不好关系。人,至少需要信任才能更好的相处不是吗? 但是从事后处理问题的方面来看,大多数人还是比较理智的。53%的人选择主动调和35%的人选择适可而止。而且结合第十题的结果88%觉得邻里关系重要。由此可见,虽然很多开始控制不住情绪,但是毕竟是邻居想通了还是会好好相处。只是他们没有事先想想好该如何处理冲突。当然只有极少数人是丧心病狂式的,和邻居一点都不好好相处,这种做法有点偏激。但是也有一定的道理。我们可能说的带有自己的感情因素。就单单作为一个人而言,我们也应该以诚相待。 第九题问了希不希望长期住在这个小区。我们在交谈当中发现,这个问题有很多因素在里面而不能拿来作为邻里关系调查的问题。比如一位50多岁的阿姨她说她孩子在大学教书他孩子走她就走,所以谈不上希望不希望。希不希望很大程度上与邻里关系是无关的。所以这里就不拿来做研究了。 十一十二题结合起来看。十二题比较赞同和赞同的占了38.3%,这个数据也让我们吃了一惊,大约40%觉得自己做自己的事情与邻居无关,这个侧面表明公民意识,整体意识,团队意识还不是很够。自己把自己孤立,要知道,有时候有些事必须要找人帮忙。然而十一题的结果却和十二题不同,选择各人自扫门前雪的仅仅只有3%。我不知道是什么原因,还是这个问题的有歧义,为什么这两题的结果差距如此之大,而且觉得应该好好相处,互相帮助的占了52.9%。而且还有11.8%选择了要和家人一样。我们的分析是大家心里都明白应该怎么做,但是一遇到与自己利益挂钩的事情时又都觉得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了。这一点可以把十七题拿到一起说,85%都觉得做活动,可是真正参与的却只有十六题说的55.9%。 接下来分析十三题。导致邻里冷漠的原因,本题可谓是每个选项都有一定数量的人选。

关于新时期创建城市社区和谐邻里关系的调查研究

关于新时期创建城市社区和谐邻里关系的调查研究 ——以重庆市渝中区社区为例 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进程加快,人们的居住环境有了极大的改善,但是社区邻里之间的关系却出现了陌生化的困境。因此,本文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对重庆市渝中区的社区邻里关系现状进行调查,理解新时期城市社区邻里关系的现状,然后分析当前城市社区邻里关系不和谐,关系淡化的原因,最后为创建城市社区和谐邻里关系提出一些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城市社区;邻里关系;陌生化;和谐 Abstract:With the progress of construction to speed up our city, people living environment has been greatly improved, but the relationship among neighbors appeared strange predicament. Therefore, this article through the questionnaire survey, neighborhood relationship,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Yuzhong District of Chongqing City, to understand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city community neighborhood relations in the new period, and then analyze the current city neighborhood relations are not harmonious, cause relationship, and finally puts forward some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for the establishment of urban community harmonious neighborhood relations. key words:City Community;the relationship among neighbors;defamiliarization;harmonious 一、引言 “非谢家之宝树,接孟氏之芳邻”,诗人王勃曾这样描述相邻而居的生活。随着我国城镇化不断提高,城镇居民人口不断增加,人们都逐渐从平房搬进了钢筋丛林的高楼都市,一扇门、一堵墙、一幢楼,就像一道道鸿沟,隔断了毗邻而居的欢乐,也割裂了“远亲不如近邻”的传统。楼道里狭路相逢,别说问候,淡淡一笑也成奢望。不和陌生人说话,似乎成为现代都市人信守的格言。人情的淡漠,人与人的隔离已成为社会的一种病态。重庆搜房网曾做过一次关于《你认识你的邻居吗?》的网络大调查。结果显示:84%的人和邻里的关系一般甚至冷漠。长期开展社区活动的小区仅占6.56%。为此,做了一个社区调查,来分析当今城市社区邻里关系的现状。 二、研究背景、目的、方法 1.研究背景 邻里是以地缘关系为基础,在日常生活互动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社会群体。邻里群体具有日常生活的守望相助、对儿童进行教导与看护等基本的社会支持功能。在传统文化的语境之中,素有“远亲不如近邻,近邻不如对门”的说法,即是强调邻里群体在日常生活方面的社会支持功能。对个体而言,邻里是社会成员与更为广阔的社会空间发生联系的最重要的“管道”之一;对社会而言,邻里组织往往又成为一个重要的社会整合手段。因而,邻里关系一直引起理论界和社会实际工作部门的共同关注。 随着社会的变迁,作为现代文明敏感区和前沿阵地的城市,其居民的社会流动性增多。同时,商品住宅套间成为家庭单位的社区结构,左邻右舍没有任何亲缘、业缘关系或交往历史,使得传统的邻里关系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西方以沃斯为代表的芝加哥学派认为,在现代社区里,由于人口的异质性、匿名性、流动性以及对正式组织的依赖,使得在传统社区中普遍存在的亲密的首属关系削弱了。家庭关系趋向表面化、肤浅化,甚至最终成为一个“同居的场所”,人们不再像过去那样注重同亲属之间的联系和义务,初级社会关系衰弱。邻里关系——这种在早期社会学思想中被认为是传统社会最重要的社会关系,也因城市人经常性

小区调研报告

宁波居住小区规划与设计调研报告 居住小区设计是一个重要的设计范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居 住的物质与精神层面上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如今我国各城市都建设了大量的 居住小区,但我们也注意到,国内的居住小区的设计还都有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本文就宁波地区的10个居住小区的规划与设计进行论述、分析、对比,归纳出一些有参考意义的经验教训,一方面收集可用的成果资料,一方面为后面 的课程设计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本文通过实例分析、实例对比等方式展开研究,从对比某方面(如容积率)类似的若干个案例,分析它们的不同点与不同点之间的关联入手,通过对各小 区特点的归纳与整理,从而提炼出一些有意义的设计经验。 关键词:居住小区设计;对比;体验感;小区空间

一、调研背景 1.1调研对象和目的 1.2调研意义 二、宁波地区的十个居住小区规划与设计案例介绍 2.1印象外滩 2.2雍华府 2.3中央公园 2.4城市之光 2.5兰园 2.6欢乐海岸 2.7翡翠华庭 2.8金域传奇 2.9公园里 2.10 三、十个居住小区规划与设计案例的分类对比及小结 四、结论

一、调研背景 1.1调研对象和目的 本文的调研对象为宁波地区的十个居住小区,侧重点在对这十个小区进行“控制变量”式的对比。这十个小区建于不同的时间段,为不同公司开发,自然有各自不同的特点、理念,致使他们有不同的特点以及优缺点。 本文的调研目的是对这十个小区进行可观描述,在对它们的相关资料搜集筛选之后,进行主观的分析评价,对比某方面类似的若干个案例,分析它们的不同点及造成这些不同点的原因,对它们的规划与设计进行对比与讨论。 1.2调研的意义 居住小区的规划与设计的优劣与否直接关系到住户的体验,多数人在买房时关注的多在于户型、日照、地段等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因素,小区内公共空间的品质则不大关注,而公共空间的品质决定了小区的活力。现代社会是陌生人的社会,人口流动性差,邻里关系本身就不容易建立,所以设计人员有必要将好的生活理念用设计表达出来,来指引人们走进更健康、更亲密、更有活力的生活。一个好的居住小区规划的意义总结为以下方面: 第一,有利于促进邻里关系的建立,增强社区内活力。 小区内优质的公共空间能够有效地激起住户的逗留欲望,为良好的邻里关系的建立提供基础。不同户型可面向不同收入不同层次的人们,让小区内的文化更加多元,增强小区内部活力。 第二,与周边环境建立良好的关系,有利于利用周边资源。 小区良好的布置可以让小区与周边有更好的互动,与周边形成一个整体,可更好地利用周边资源。 第三,为住户提供优质的居住环境 良好的户型与采光条件让住户能够让住户在一个健康的环境下居住,良好的公共空间则可以提高住户的生活品质。

社区邻里关系调查报告分析

重庆工商大学 社区概论课 调查报告 题目:回龙湾社区的邻里关系 目录 选题背景 (1) 选题意义 (1) 调查目的、过程 (1) 调查方法 (2) 调查情况综述 (2) 问卷 (3) 分析 (5) 结论 (12)

建议 (13)

选题背景: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深入,社会发展日新月异,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城镇化程度不断提高,城镇居民人口不断增加等。人们居住的环境和条件也随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以前的平房被高楼代替,泥房瓦房被砖房代替,木门被防盗门代替。在居住条件一天一天发展的同时居民与邻居之间也会产生新的问题,出现新的矛盾。 现在,很多人尤其是老人特别怀念从前的居住环境,因为那时候住在一起的都是世世代代的老搭档,老朋友。远亲不如近邻就是对以前的单位房,农村大院邻里关系的一种很直观的描述。一家人的大事情大家一起做,分工确切明细,效率高。但是这种居住方式也有不利的一面,人们相互之间了解得太多,彼此都熟悉彼此的性格和脾气,任何事都可以不胫而走,根本谈不上隐私权。 因此,现在的新的居住方式必然会产生一种新的人际关系,条件改变了,人的思维随之而改变,而人们对这种新是持有一种什么态度呢,这便是我们本次要研究的问题。 选题意义: 了解回龙湾社区居民的邻里关系具有以下意义: 1.明白社区成员对邻居的基本情况的了解程度。比如我们问卷里所提到的居民 是不是知道自己所住的附近有几户人家,邻居家有几口人,邻居从事什么工作等。这种最基本的情况了解后可以分析出回龙湾社区居民邻里关系的基础如何。 2.良好的邻里关系有利于邻里之间在生产、经营活动中互通有无、相互支援、 共同发展生产、共同走上致富道路。回龙湾社区是一个比较庞大也很复杂的社区,居民从事的工作和教育程度等不等。良好的邻里关系有利于他们相互帮助、相互支持。 3.回龙湾社区的居民从事的工作各异,知识文化水平也不相同,因此作此调查 能够让我们了解到他们对构建新型邻里关系的态度。为我们构建新型邻里关系和居民自治提供参考依据。 4.同时,我们也必须明白在冰冷的防盗门清脆的声音里包含了不信任,陌生, 距离。我们承认邻里关系由从前的感性阶段上升到理性阶段。但是也影响和阻碍了进一步交流。通过本次调查也是想了解回龙湾社区居民的看法,从而提出解决方法。 调查目的: 人们从传统的居住模式进入新型的居住环境;高大的建筑楼,冰冷的防盗门,各样的乡音等使得亲密的邻里关系逐渐被冷漠替代。可是喧闹的都市之中,邻居依然还是距离我们最近的人。针对逐渐冷淡的社区邻里关系,我们小组对回龙湾社区进行了抽样问卷通过对社区业主的问卷调查,了解和整合邻里关系的各种问题,对此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居住区规划调查报告

居住区规划调查报告 ——对邵阳和盛中央公园居住小区的调研 摘要:从2007年和今年以来我国房市的实际运行状况和走向来看,我国的房市目前进入了调整期,鉴于买房一族的观望态度,商品住宅销售利润下降,开发商转向经济适用房的开发。这两年,邵阳相继出现了一个个富有现代意识的楼盘。本文通过对邵阳和盛中央公园小区的调查、分析、总结小区建设的特点和不足以及今后在规划设计中应该注意的一些事项。 前言:住宅小区的规划设计是一项复杂、综合的系统工程,它远远超过了单纯的工程技术范畴,而深入到社会、经济、生态、文化、心理、行为等领域。居住区是城市重要的组成部分,居住空间是城市空间的延续,它的存在于运行离不开所在的城市,而人又是居住的主体,居住区的规划设计,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物为人用”的原则,注重和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及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应充分体现居住环境的整体性、功能性、经济性、科学性、地方性与时代性、超前性与灵活性,切实解决居民的各种生活需求。 邵阳华夏田园规划分析 一、总体概况 华夏田园是湖南省华夏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倾情打造的“都市人的山水家园”,占地252亩,建筑面积33万平方米,用4亿元打造一个8000人居住的现代家园,总一期、二期规划入住1900户人口,目前已建成890户,入住200户。华夏田园执行国家《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和湖南省《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全部住宅坐北朝南,并合理控制住宅体形系数和窗墙比,采用节能斜坡屋顶,外墙采用新型保温材料和铝合金中空玻璃外墙窗,推广使用节能采暖空调设备,节约能耗50,,是省内首家国家建设部节能示范小区。

华夏田园园区位置优越,位于敏州西路中段南侧,交通网络四通八达,距汽车南 火车站2公里,市中心3公里,高速入口4公里,为居民出行提供了便利。站1公里, 傍依邵阳市西苑公园而建,现状和规划均无工业污染,并享用市区最好的水源,提升了小区的居住舒适度。华夏田园的绿化率达40,以上,并构筑400多米长的流动水体,在线邵阳独特山水景观和人文景观,打造都市田园风光。 1 二、周边环境 为居民创造一个生活方便的居住环境,这是居住区规划设计最基本的要求。一个小区的周边环境影响着小区的生活质量,华夏田园有着良好的周边环境。倚靠资江水系,北邻大祥区政府和市林业局,东邻市财政局,南邻市电业局,西靠西苑公园,让小区居民体会到闹中取静、回归自然地轻松惬意,更使华夏田园多出几分清新、纯朴的生态田园居住氛围,加之小区内自身的配套设施,给小区生活带来舒适惬意的田园生活感受。 三、道路系统 居住区要为居民提供方便、安全、舒适和优美的居住环境,而居住区道路是城市道路的延续,是居住空间和环境的一部分,它既是交通空间,又是生活空间,居住区道路是居住区环境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华夏田园的规划设计在小区交通方面不在强调绝对的人车分流的道路系统形式,更多的强调的是人与车的和谐共处,通过道路的深化设计,限制车辆的行驶速度,减少对行人的过分干扰。其次,在强调人车和谐共处的同时,道路布局灵活,车辆可以停到每个组团的边缘,大大减少了业主的步行距离,出入更加便利。同时,考虑到残疾人的出行,小区内的无障碍通道设计充分满足了残疾人士的交通要求。华夏田园的道路采用三级分级系统,其中

关于邻里文化的分析报告

上海电视大学 毕业设计(论文、作业)毕业设计(论文、作业)题目: 关于邻里文化的分析报告 分校(站、点): 年级、专业: 教育层次: 学生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完成日期:

目录 内容摘要 (3) 一、现状综述 (4) (一)相关机构设置、人员分工 (4) (二)主要措施或者相关规定、制度 (4) (三)特点 (4) 二、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5) (一)主要问题 (5) 1、正在消失的邻里情 (5) 2、“串门”已成往事 (5) 3、和谐邻里人仍被渴望 (6) 4、邻里关系的重要性:唇亡齿寒 (6) (二)原因分析 (6) 1、邻里关系的现实情况 (6) 2、邻里关系症结之一:自私,互不相让 (6) 3、邻里关系症结之二:缺乏安全感 (6) 4、邻里关系症结之三:社区建设缺失 (6) 5、邻里关系症结之四:缺乏沟通互信 (7) 三、建议 (7) (一)邻里关系因与时俱进 (7) (二)鸡毛蒜皮之事不要争 (7) (三)嫉富妒能不可取 (7) (四)报复赌气要惹祸 (8) 致谢 (9)

内容摘要 中国,是个礼仪之邦,祖祖辈辈流传着许多有关邻里关系的俗语歌谣,如今听来仍然极有教育意义。譬如:“远亲不如近邻,近邻不如对门”、“有缘成邻居,附近伴如亲”、“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等等。但愿“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现象永远成为历史,愿人们在和谐相处中共赴美好的明天。 退后一步天地宽 目前,全社会都在提倡学法、知法、守法。遇到矛盾、纠纷,首先要想到用法律来解决。那种比个头高低、争力气大小的“威胁”手段,已越来越失去“市场”。而只有依靠法律武器,才能使恶人受到惩处,好人得到保护。 作为邻居,低头不见抬头见,要处理好双方的关系。要做一个受人欢迎的好邻居,应做到以下几点:一是爱心最重要,要有乐于助人的热心。二是要尊重邻居,在有可能影响邻居正常生活时,要设身处地为邻居着想。三是平常心也是一个重要因素。社会地位高、生活富裕的人,不要目中无人,而弱势群体,也不必自惭形秽。还有,串门也要适可而止,要适时告辞;邻居紧闭大门时,没有十分必要不要轻易敲门;不管邻里关系多么融洽,也不要介入邻居的私生活;在邻居真正需要的时候,及时帮把手,但要及时退出。 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邻里之间在彼此了解基础上的相互关照、相互帮助,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项内容。但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不难发现,住在一起的左邻右舍交流和沟通的机会在逐步减少,人们普遍感叹邻里之间的关系变得日益冷淡了。

老年人邻里关系现状调查分析

69 老年人邻里关系现状调查分析 张海娅 张 强 王二凯 (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上海 201620 ) 【摘 要】如何保证健康老龄化是国家和社会各界共同关注的要点。社会学视角下社会资本对老年健康影响研究是老年健康研究的新方向。构建良好的邻里关系能够促进老年人健康。本文正是以社会资本中的邻里关系作为自变量,通过数据分析测量其现状,包括邻里熟悉度不够,老年人满意程度较高,互帮互助情况比较乐观,但仍存在一些不足。再根据其存在的问题,从老年人自身、社区居委会和社会三个层面上找到构建邻里关系的途径。【关键词】邻里关系;老年人健康;现状 前言 随着经济与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我国人口老龄化速度在新世纪也不断加快, 老龄人口的数量以每年3.2%的速度增长。在这种背景下,如何保证人口老龄化这一社会问题不影响到国家经济的发展,并使老年人群能够享受高质量的晚年生活,是国家政策和社会各界关注的要点,解决老年人健康问题成为当今社会发展的重要任务和目标。社会各界对老年人健康问题的研究,大多从医疗护理和经济学方面去研究,而以社会学视角去研究社会资本对老年人健康问题的还较少,甚至还处于起步阶段。邻里关系作为社会资本中指标之一,其对老年人的健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老年人退休之后,其主要的活动场地由单位变为了社区,交往的人群也由同事、朋友变为了邻居,这一重大改变使得较其他年龄段人群而言,邻里关系的好坏,更大程度上影响他们的健康;另一方面,在社交场地与对象、社会活动等发生巨大转变的背景下,老年人面临着重新适应社会的难题。 1.研究现状 1.1 老年人健康研究现状。基于人口老龄化的高速发展,对老年人健康和生活质量的研究尤为重要。社会各界从不同角度对老年健康问题的研究既有助于老年人高质量的晚年生活,又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和文明进步。目前较多的研究从医学、经济学等方面展开,对老年人生理健康的维护有一定的改善,但现在的健康不仅限于生理的健康,而是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等多个方面的完善。因此,除了关注老年人身体机能的完善,还要保证其心理的健康和社会适应的能力。从社会学角度的社会资本对老年人健康的研究,可以顾全健康的三大方面,不过目前的研究多碎片化和笼统化,还需要更细致的深入研究。 1.2 邻里关系研究现状。远亲不如近邻,邻里关系的和谐程度从一定层面上反映了社会关系的和谐程度。淡漠的邻里关系和欠缺的社区活动场所令社区的老年人在陌生的和孤独的环境中生活,让他们在精神上备受孤独的煎熬,影响了晚年生活的质量。[1] 仲继寿等认为,居民的住区意识淡薄,邻里关系淡化和邻里交往危机日益严重,所形成的种种不和谐事件不断引发社会关注。并且调查显示,年龄是重要的影响因素,老年人与邻里交往的意愿普遍要高于中年人。也得出对于55 岁以上的老年人来说,邻里交往太少是产生压抑感最主要因素的结论。[2]因此,邻里关系对老年人健康的影响不容忽视。 2.数据与方法 数据来源是由上海市统计局社情民意调查中心通过12340电话调查系统,开展的2016年市民邻里关系调查。调查采用计算机辅助随机抽样,并结合人口结构配比方式选取样本,成功访问了本市951位16周岁及以上的常住居民。因其结合人口结构配比,其统计结果很大程度上可以反映上海老年人口的邻里关系现状。 2.1 老年人对隔壁邻居的了解程度。调查显示,表示对隔壁邻居很了解和部分了解的受访对象占比分别为26.8%和28.9%,而4 3.6%的受访对象表示不甚了解隔壁邻居,表明老年人的邻里关系总体不太乐观。 2.2 老年人和邻居主动打招呼的频率。调查结果显示,老年人最多和熟悉邻居主动打招呼,这体现了老年人对邻里交往的意愿高于其他年龄阶段的居民,这与其他学者的研究相符。 2.3 老年人帮助他人现状。调查显示,88.6%的受访者表示在邻居遇到困难时愿意提供帮助。老年人随着机体的衰老,出现行动能力下降、易生病甚至突发疾病,所谓远水解不近渴,哪怕有亲戚朋友也无法时刻给予帮助,邻居的帮助特别的必要和重要。 2.4 老年人对邻里关系的满意程度及影响因素。从调查的结果可以看出,大多数人对邻里关系是满意的,占总体的88.4%。其中有20.1%表示很满意,68.3%表示比较满意。对邻里关系不满意的占比为 7.8%。总体而言,老年人对社区邻里关系的满意度较高。在满意邻里关系的受访老人中,其表示满意的因素,首选是“相互谦让、文明礼貌”,占比37.7%,说明构建和谐邻里关系与市民的文明修养、精神风貌息息相关;其次是“互不干涉、相安无事”、以及“相互招呼、温馨和善”,分别占23.8%和21.5%。在不满意邻里关系的受访者中,不满意的主要因素认为是“互不认识、视同陌路”,占比32.4%,说明邻居之间有交流愿望、却缺乏沟通机遇。其次是“缺乏信任、彼此警惕”和“习惯不同、难以忍受”,分别占20.3%和18.9%。 2.4 矛盾处理方式。调查显示,在邻里之间遇到误解或矛盾时,59.2%的受访市民选择主动面对面沟通,18.1%的市民选择找居委会或者业委会解决,仅14.8%的市民表示能忍则忍。邻里间的矛盾是邻里关系发展的阻碍,又是邻里交往不可避免的行为。因此,当前邻里矛盾发生依旧是普遍的,解决好矛盾问题,需要更有效的方式解决,隐忍只会使关系更加恶劣。 3.结论 通过对老年人邻里关系现状的调查以及数据的分析,笔者认为老年人的邻里关系的现状仍不容乐观。绝大部分老年人还是希望与其他居民建立和睦友善的关系,并希望通过邻里之间的交往的建设来满足自身的交往需求。[2]但其需求与意识之间不平衡,老年人邻里关系增进方式单一、频率低以及社会支持不够。从以下三个方面讨论解决路径。 3.1 提高老年人邻里关系建设意识。仲继寿,赵旭等认为经常产生压抑感的人群以老年人居多,老年人的生活相对来说更单调一些,与人交流的心理需求更强,孤独感和边缘化的感觉使他们容易产生压抑感。[2]老年人在社会适应过程中,需要从邻里交往中满足自己的发展性适应,并以此推动生存性适应。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老年人对邻里关系建设的需求与意识不平衡。所以社区应该进行邻里关系相关知识的普及与教育,提高其对良好邻里关系的认知标准,意识到邻里之间相互影响对健康的积极作用。 3.2 居委会的支持。根据调查结果,在邻里关系方面,大多人是信任居委会的,61.5%的受访老人希望居委会能进一步发挥作用,增进邻里和谐关系。构建邻里关系离不开居委会的支持。作为社区最基本的组织形式,居委会应该是邻里关系建立的最大支柱。居委会通过定期举办一系列社区活动等方式,增加居民见面和了解的机会,并且通过活动本身的娱乐性使居民更容易靠拢。除此之外,居委会应设立奖励机制,奖励积极帮助邻居的行为以激励更多人乐意帮助他人,从而建立良好的邻里关系。 3.3 社会支持。老年人的邻里交往场所主要集中在公共场所,其最喜爱的方式是体育锻炼。因此,政府对公共运动设施的提供需要更加丰富并提高质量。其次,政府应增加社区内老年活动设施,使老年人能在不同场合结交邻居,促进邻里关系的和谐发展。社会组织作为社会支持的重要方面,除了自身能满足老年人的社交需求和生活支持,还可以组织志愿者服务小组,参与到老年人邻里关系构建中,如自愿者调解对邻里矛盾。 参考文献: [1]陶婷,杨振华,社会转型期下的新邻里关系[J].百家讲坛,2013年第11期:417-418. [2]仲继寿,赵旭,住区心理环境健康影响因素实态调查研究[J].特稿,2010:1-6.作者简介: 张强(1981—),男,汉族,山东临沂人,在读博士,上海工程技术大学讲师,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张海娅、王二凯,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学生。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项目编号16CGL068);上海工程技术大学2016创新训练项目(Cz1615002)部分研究成果。

邻里关系调查报告

邻里关系调查报告 篇一:关于城市居民 关于城市居民邻里关系 调 查 报 告 院系: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班级:地理101 姓名:李吉学号:1007064028 一、题目 关于城市居民邻里关系现状 二、目的 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然而现今的邻里关系下滑,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多种多样。为了了解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以及改善的方法特做一次关于城市居民邻里关系的问卷调查。 三、调查方式 采用随机抽样问卷调查 四、调查对象及地点 年满16周岁的人为调查对象,地点为人口密集且流动性大的地方(北大街、中心广场、滨江路)。

五、调查结果 1、城市居民邻里关系现状 现在的城市建房都采用修建单元楼,独门独户。相比农村建造庭院式住房来说,城市居民邻里之间的串门越来越少,邻里关系越来越生疏。甚至出现过这种情况:在同一个单元楼里住了几年还不知道楼上楼下邻居叫什么名字。随着社会的进步,物质水平的提高,邻里之间的需求互助自然减少,这种客观的现象势必会拉远邻里之间的关系。邻居间关系生疏,人情冷淡这是如今社会普遍存在的问题。 2、城市邻里之间发生矛盾的主要类型 本次调查问卷给出的几种矛盾中第一、第三和第五个类型是主要 导致邻里之间产生矛盾的原因。分别是生活作息规律和习惯不和、装修问题、个人观念不和。每个人的生活规律不同势必会产生作息时间上的差异进而产生矛盾,由于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邻里之间的需求互助越来越少这导致邻里之间交往减少,邻居之间的关系拉远,了解减少,我们都说误会矛盾就是产生于疏远之中,这就必然会促进矛盾的发生。 3、矛盾产生的原因 在本次调查试卷中很多人认为造成邻里之间矛盾的原因是因为人们疲于工作,无暇与邻里来往。这也是因为邻里之间的需求互助越来越少,人们减少了沟通次数。见个面无

居住区调研报告

居住区调研报告 指导老师:李夙老师 小组成员:蒋晨煜01 曾丽婷10 雷静14 徐旭16 曾星19

居住区的规划设计是一项复杂,综合的系统工程,它远远超过了单纯的工程技术的范畴,而深入到社会,经济,生态,文化,心理,行为等领域。它是人们日常生活、居住、游息,具有一定的人口和用地规模,并集中布置居住建筑、公共建筑、绿地道路以及其他各种工程设施,为城市街道或自然界限所包围的相对独立地区。居住区是城市重要的组成部分,居住空间是城市空间的延续,它的存在与运行一点也离不开所在的城市,而人又是居住的主体,居住区规划设计必须建立“以人为本,物为人用”的观点,切实解决居民的各种生活需求。 人作为自然的产物,处于天地之间,社会之中,对于自然具有依赖性和亲和力,随着人们对自然的渴望,都希望营造一个幽美典雅的环境。因此,设计中以生态环境优先为原则,充分体现对人的关怀,坚持以人为本,大处着眼,整体设计。在规划的同时,辅以景观设计,最大限度的体现居住区本身的底蕴,设计中尽量保留居住区原有的积极元素,加上合谐亲切的人工造景,使居民乐居其中。 在深知居住区规划的重要性之后,作为学规划的我们来说更应该从实践出发,在生活中学习借鉴,为将来的规划设计打好基础。为此我们调查了长沙的四个楼盘分别是奥林匹克花园、绿城·桂花城、上海城及三湘小区。其中前三个都是新建的中高档楼盘,而三湘则是长沙的老居住区。希望通过对新旧不同的居住区的调查分析中,了解小区规划的发展,且通过对小区规划设计的优缺点的总结,从中了解在今后的居住区设计中所要注意的各方面。以及一些问题的处理手法。 一、长沙奥林匹克花园 一、总体概况 长沙奥林匹克花园由湖南湘天集团与中国第一房地产业品牌国家体育总局下属上市公司--中体产业奥林匹克花园管理集团共同开发的一个奥林匹克花园升级版作品。位于长、株、 图表 1 周边详图 潭三市融城一体化的核心区域,长沙市中央政务区,毗邻省政府、天心区政府,周边分布有省地质博物馆、省青少年活动中心、省群众艺术馆、会展中心、市科技馆、省美术馆等数十家省级行政机构;南临长沙市环保工业园等一批连接“长株潭”城市经济带的产业基地,为长沙市政治、文化、经济三位一体的中心区域,地域升值潜力巨大。 长沙奥林匹克花园是中国100大最美丽楼盘之一,总占地500余亩,总建筑面积近50万平方米,总投资额逾20亿元。小区拥有2万平方米的奥林匹克文化广场、上万平方米的大型运动MALL,由四大洲风情主题园林组成:有欧陆风情的雅典组团、澳洲风情的悉尼组团、北美风情的洛杉矶组团和中式风情的北京组团。住宅以小高层为主,依山而建,建筑密度%,容积率,拥有近50%的超高绿地率,米底层架空、户户朝南,并且拥有景观电梯、入户大堂等,是独一无二的城市中心坡地社区。 二、周边环境 紧邻湖南省政府、天心区政府等政府职能部门,处于集政治、文化、经济三位一体的中心区域;项目地段交通发达,周边有长沙城市主干道路:湘府路、芙蓉南路、韶山南路等;项目周遍配套设施完善,除了省政府在周边规划的包括省科技馆、青少年活动中心、文化艺

邻里关系调查报告

邻里关系调查报告 篇一:关于城市居民邻里关系调查报告 关于城市居民邻里关系 调 查 报 告 院系: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班级:地理101 姓名:李吉学号:1007064028 一、题目 关于城市居民邻里关系现状 二、目的 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然而现今的邻里关系下滑,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多种多样。为了了解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以及改善的方法特做一次关于城市居民邻里关系的问卷调查。 三、调查方式

采用随机抽样问卷调查 四、调查对象及地点 年满16周岁的人为调查对象,地点为人口密集且流动性大的地方(北大街、中心广场、滨江路)。 五、调查结果 1、城市居民邻里关系现状 现在的城市建房都采用修建单元楼,独门独户。相比农村建造庭院式住房来说,城市居民邻里之间的串门越来越少,邻里关系越来越生疏。甚至出现过这种情况:在同一个单元楼里住了几年还不知道楼上楼下邻居叫什么名字。随着社会的进步,物质水平的提高,邻里之间的需求互助自然减少,这种客观的现象势必会拉远邻里之间的关系。邻居间关系生疏,人情冷淡这是如今社会普遍存在的问题。 2、城市邻里之间发生矛盾的主要类型 本次调查问卷给出的几种矛盾中第一、第三和第五个类型是主要

导致邻里之间产生矛盾的原因。分别是生活作息规律和习惯不和、装修问题、个人观念不和。每个人的生活规律不同势必会产生作息时间上的差异进而产生矛盾,由于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邻里之间的需求互助越来越少这导致邻里之间交往减少,邻居之间的关系拉远,了解减少,我们都说误会矛盾就是产生于疏远之中,这就必然会促进矛盾的发生。 3、矛盾产生的原因 在本次调查试卷中很多人认为造成邻里之间矛盾的原因是因为人们疲于工作,无暇与邻里来往。这也是因为邻里之间的需求互助越来越少,人们减少了沟通次数。见个面无非就是互相打个招呼简单的聊几句。社会压力越来越大,这减少了邻居间的聚会时间,以前经常有每周末邻里之间会带着家人一起聚餐,这次在你家下次在我家。那个时候的邻里之间关系很是融洽。邻里关系冷漠的原因还在于社会的活动少,邻里之

空巢老人调查报告(共6篇)

篇一:关于城市空巢老人生活状况调查报告 关于城市空巢老人生活状况调查报告 [摘要]本文是通过对郑州市的空巢老人生活状况所提及的问题进行的调查与分析,主要涉及空巢老人的研究背景与意义;空巢老人概念的界定;空巢老人的基本特征;以及空巢老人的生活状况等内容。 1导言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随着经济和社会发展,根据相关资料统计中国已经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而在人口老龄化过程中,?空巢?家庭已成为社会热切关注和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郑州是一座人口众多的大城市,虽然经济并不算特别发达,但经过调查老龄化的形势也日趋严重,与此同时空巢家庭中的空巢老人也成为了老年人中的特殊群体,他们的生活状况问题也成为我们关注的焦点。 本次调查所界定的空巢老人是指没有子女或虽有子女但不和子女生活在一起的老人,这些老人的年龄都在60周岁及以上。 2研究方法 2.1 抽样方法 2.2 收集资料方法 在前期的准备工作中我们也搜集了大量的文献,在调查过程中通过与老人的聊天即个案访谈,所以这次调查以问卷法为主,并辅以文献法和访谈法。这次问卷调查始于2010年5月22日,这次调查共调查了200名老人,基本上都是由我们组12名同学到不同的社区及广场公园进行访问完成的。 本次调查在问卷回收后,通过社会统计学软件spss18.0进行分析。 3结果分析 3.1 城市空巢老人的基本特征 在本调查的200名空巢老人中男女分别有100人,各占50%,年龄在60-69岁,70-79岁。80岁及以上的分别有80人,89人,31人,各占被调查人数的40%,44.5%,15.5%。在文化程度方面,按性别比较(如表一所示):小学及以下的男女分别有18人、57人,占总数的9%、28.5%;初中的分别有34人、22人,占总数的17%、11%;高中或中专的分别有23人、13人,占总数的11.5%、6.5%;大专及以上的分别有25人、8人,分别占总数的12.5%、4%。在婚姻方面,未结过婚的有1人,占0.5%;初婚有配偶的有145人,占72.5%;再婚有配偶的有6人,占3%;离婚未再婚的有2人,占1%;丧偶的有43人,占21.5%;其他婚姻形式的有3人,占1.5%。 余194个老人均有子女,子女个数从1个到5个以上不等,平均子女个数为3.85个。 图片已关闭显示,点此查看 表二工作状况 有效正式退休后有过继续工 作经历 正式退休后没有继续工作经历 尚未退休,仍在工作 有效百分 频率 百分比比累积百分比 没有工作其他合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