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的重要性以及概念

新媒体的重要性以及概念
新媒体的重要性以及概念

新媒体的重要性以及概念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主义,是需要社会的各个方面协调、全面、平稳、可持续发展。高校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是科技创新的发源地,是培育人才的摇篮,在国家与社会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当今时代加强高校校园新媒体建设,整合资源优势,提高服务水平,打造校园媒介品牌,更好地为师生服务,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高校努力,具有时代赋予的特殊意义。

传统的高校校园新媒体主要有校园报刊、杂志,校园广播和校园电视,其中以校园报刊杂志的种类和数量最多,既有学校党委机关报,又有职能部门和各学院举办的报刊杂志,还有大量大学生自己创办的报纸。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强大,绝大部分高校都办起了新闻网,成为加强高校宣传思想的又一重要阵地。实践证明,校园新媒体作为校园特有的舆论宣传工具,在大学生生活、思想教育以及学校校园文化等方面中发挥着相当重要的作用。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如今的高校亦是远非昔日简单、纯净的“象牙塔”了。在构建高校和谐校园的时代背景下,校园新媒体的团队建设成为我们所面临的新课题之一。

一、校园新媒体的体制

校园新媒体中存在着一批有着属于自己的新闻理想的年轻人,而正是这批年轻人凭借着自己的力量在校园新媒体这个特殊的阵地实践着自己的新闻理想,他们需要建立成为这样一支团队,一支拥有与社会媒体相差不多的、可以高效有条不紊运转的团队,而这样一支团队需要的是相对健全的体制和管理模式,以及校园新媒体所特需的培养机制。

1、校园新媒体的定位

首先应该给校园新媒体一个定位。大学校园里存在各种各样的社团,大体一类为“民间社团”(学生自发成立、自我管理、自行运作的社团),如各种文学社;另外一类为“官方社团”(在相关校方机构,实际中多为校团委直接领导的学生组织),如接受校方的直接监督和指导的学生会。有别于内部层次明晰、权责分明的“官方社团”,“民间社团”由于其成员多是因为共同的兴趣爱好而走到一起来,同时工作范围的局限和活动数量的相对稀少决定了他们内部组织的松散,进而又导致了工作相对效率的低下。

目前,大多数高校的报纸、广播、网络分属于不同部门管理。新媒体之间相对独立,报纸、广播、新闻网,都有各自独立的一套班子,都要建立自己的通讯

员队伍,分别采写各自的稿件。除校报在出版质量和周期等方面管理相对规范以外,其它几种媒体管理松散。新闻资源没有整合,新媒体之间缺少互通,出版(播出)时间也没有协调一致。因此新闻简单、重复、撞车现象时有发生,造成了校园新媒体人力、物力资源的极大浪费。

基于以上定位思考,不难发现,实际上校园新媒体在校园中这个具体而微的小社会中所处的地位是非常微妙的。她不仅要作为传达学校官方意见及态度的主要“喉舌”,同时又要以一个新媒体人的姿态来面对现实生活中所发生的种种不理想事件。如何能巧妙地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成为其能否生存下去以及以什么样的状态生存下去的关键因素。

2、从社会媒体看向校园新媒体

许多人都熟悉“从一粒沙看见世界,在一朵野花里看见天堂”这句诗。它出自英国诗人兼当时最勇猛的社会批评家布莱克的长诗《天真之兆》的起首句。在这首诗里,它的结尾句也同样掷地有声:

我们被引导去相信谎言

当我们看却不经过双眼;

它在黑暗里生也在黑暗里亡

当灵魂在光照里却欲沉睡。

在这里,“我们被引导去相信谎言”最可以用来当作今天新媒体批判的指针。我们通常都习惯的相信新媒体是公正、客观的在呈现试试。这种新媒体的客观性当然不能完全否认,但在许多事情上,新媒体也确实在政治操纵下,扮演、偏见和歧视扩大再生产。新闻记者进入这个体系,除非他们向那种意识形态压力屈服,内化成自己的价值,否则即无法生存。那些不屈服的,即会被扫地出门。其实这样的现象不仅仅存在与社会新媒体,在校园新媒体中亦是存在的,最简单的例子就是一篇有政治敏感度的文章如果拿捏不好,就会被和谐掉;一个得不到学校支持的边缘性校园新媒体同时会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而解散或重组到其他新媒体中。新媒体资源缺乏有效的整合。很大程度上,现在有不少校园新媒体与学校上级交流的很频繁,而忽视了我们绝大多数校园新媒体是为同学们服务的,其实我们应当加强与同学们的交流,建立及时反馈机制,积极的与校内新媒体沟通交流,

还应通过校媒这个平台多与全国各大高校交流,建立一种校园新媒体的联合与信息共享。有人形容校园新媒体是带着枷锁在舞蹈,而比较积极的新闻人的看法是,至少我们还可以舞蹈,因此,寻找对策,突出重围就成了这些舞蹈者们不断思考的话题。不管在校园新媒体受到种种限制的前提下这些舞蹈者们能不能成功突围,这些思考都显得弥足珍贵。

3、社会新媒体带来的反思

《南方周末》曾经做这样一个新年的特别策划,展开想象的翅膀,2020年的世界会怎样?其中就包含着校园新媒体的发展。

批评和赞美分列正义天平的两端,任何一端都不能有所偏倚。

长期以来,大学校园新闻新媒体的天平一直处于失衡状态,浮夸的赞美泛滥成灾,而真正关乎痛痒的新媒体声音却少之又少。这种失衡状态,所有人都有目共睹。人的内心深处都有被恭维的原始渴望,“体制”也希望自己被歌颂和赞美。体制终究是人创造的,对体制的赞美终究是对人的赞美。可是,人性有弱点。当一个人长期被赞美的声音所包围,他会无可避免地陷入麻木,甚至上瘾的状态,他只能听得进赞美的声音,这样他才会身心舒适,无忧无愁。“体制”同样有弱点,世界上没有那一种体制是完美无瑕的。当体制里的人们都被赞美的声音催眠而进入麻木、上瘾的状态,体制也就无可避免地自我陶醉,昏昏欲睡了。“人”为什么会得到赞美?因为“人”掌握着令人敬畏的公权力,“人”掌握着支配资源的权利,“人”也掌握着绝对的话语权。体制为什么会受到赞美,因为体制内每一个层级的人们都在一定范围内掌握着支配资源的权利和话语权,别人不敢不赞美体制。掌握着公权力的人是不愿意听到“不和谐”的声音,纵使这些不和谐的声音是出于善意,就像那个没穿衣服的皇帝只愿意别人赞美他的衣服漂亮一样。拒绝批评的本质是不愿意被监督,“体制”很自信,它觉得自己可以“马不扬鞭自奋蹄”,可以不断地自我完善,日臻完美,它却不知道一个常识:世界上所有的体制都不具备这种能力。如若有一天,天平瞬间恢复平衡状态。稚嫩的声音告诉“体制”,若不能批评你,那么所有的赞美都不是发自内心的,而那些赞美的声音是会迷惑你的思想。每所大学都有自己的校园新媒体,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校刊和校报,校刊和校报的最基本的功能就是“宣传”、就是歌功颂德,还有就是拿来垫桌脚。那么十年后的大学校内纸媒还是这样的吗?那上面会出现批评学校职能部门不合理做法的稿件吗?会允许“同性恋”学生的照片出现吗?会允许刊发社评

吗?

二、新媒体的传播发展对校园新媒体团队建设带来的影响

1、关于“新媒体”

(1)“新媒体”的概念

虽然新媒体的概念并没有在学界被正式提出,但近一年来,“全新媒体”的说法开始风靡新闻、出版界,它来自于传媒界的应用层面。新媒体形式的不断出现和变化,新媒体内容、渠道、功能层面的融合,使得人们在使用新媒体的概念时需要意义涵盖更广阔的词语,至此,“新媒体”的概念开始广泛适用。

2、校园新媒体的存在形式

高校校园新媒体主要包括校园广播、有线电视和校园新闻网等形式。其中校报和校园广播是校园新媒体的传统形式,有线电视和校同新闻网是随着校园有线电视和互联网的发展而出现的新型校园新媒体形式。

(1)校园广播

校园广播是校园新媒体中最早出现的一种形式,也是校园新闻传播的主体。校园广播具有短、平、快的优势,能够达到有声广播和时效性的较好结合。校园广播是较为松散的一种校园新媒体形式,每天安排早、中、晚三次,一般在早锻炼和校园文体活动较为集中的时段播出。

(2)有线电视

它在校园新媒体中的出现,使校园新闻的视觉冲击力和现场感大为增强,成为广受师生欢迎的一种校园新媒体形式。多数高校的有线电视每周播出一至两次。有线电视的观众也由最初以教职工为主扩展到全体师生员工。由于各高校对有线电视新媒体的重视程度不同,管理体制各异,因此有线电视播出的时间、内容、形式随意性较大,电视新媒体的长处和优势还远远没有发挥出来。

(3)校同新闻网

校园新闻网是随着高校校园网络的建立和运行而出现的一种新的校园新媒体形式。校园新闻网具有随时更新、滚动播出、信息丰富、图文并茂、迅速快捷等特点,由于在一定程度上结合了校园其它新媒体的时效性、直观形象性以及不受时空限制等优势。一经出现就受到校内受众群的欢迎和青睐。校园新闻网使校园新媒体的受众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其新闻传播触角已经覆盖了整个社会,此也成为高等学校加强对外宣传、扩大学校影响、提高学校声誉最具潜力、最活跃的一种新媒体形式。

新媒体艺术的定义及发展意义

新媒体艺术的定义及发展意义新媒体艺术不同于现成品艺术、装置艺术、身体艺术、大地艺术。新媒体艺新媒体艺术术是一种以“光学”媒介和电子媒介为基本语言的新艺术学科门类,感是建立在以数字技术为核心的基础上的,这样说起来不免让人觉得有些抽象,觉上新媒体艺术离人们还有些距离,其实不然。目基本定历发现评接定表现形 基本定 历 发 现状 评价 接受 定位 表现形式 评论?相关书籍?展开 基本定义 新媒体艺术不同于现成品艺术、装置艺术、身体艺术、大地艺术。新媒体艺 术 新媒体艺术作品是一种以“光学”媒介和电子媒介为基本语言的新艺术学科门类,新媒体艺术是建立在以数字技术为核心的基础上的,这样说起来不免让人觉得有些抽象,感觉上新媒体艺术离我们还有些距离,其实不然。新媒体艺术说白了就是数码艺术,其表现手段主要为电脑图形图象(computer graph),即许多业内人亲切地对其简称道的CG。其实新媒体艺术的范畴具有“与时俱进”的确定性, 眼下他主要是指那些利用录象、计算机、网络、数字技术等最新科技成果作为创作媒介的艺术品。因此新媒体艺术已经在不经意中深入到了现代艺术的各个领域中去了。新媒体艺术不同于现成品艺术、装置艺术、身体艺术、大地艺术。新媒体艺术是一种以“光学”媒介和电子媒介为基本语言的新艺术学科门类,新媒体艺术是建立在以数字技术为核心的基础上的,这样说起来不免让人觉得有些抽象,感觉上新媒体艺术离人们还有些距离,其实不然。新媒体艺术说白了就是数码艺术,其表现手段主要为电脑图形图象。cg(computer graph)即许多业内人亲切地对其简称道的CG。其实新媒体艺术的范畴具有“与时俱进”的确定性,眼下

新媒体特点介绍

新媒体特点介绍 较之于传统媒体,新媒体自然有它自己的特点。对此,吴征认为:“相对于旧媒体,新媒体的第一个特点是它的消解力量——消解传统媒体(电视、广播、报纸、通信)之间的边界,消解国家与国家之间、社群之间、产业之间边界,消解信息发送者与接收者之间的边界,等等”。 周进指出,新媒体可以与受众真正建立联系,同时,它还具有交互性和跨时空的特点。同时,新媒体给媒体行业带来了许多新的理念和模式,如节目专业化越来越强,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等。 郭炜华认为:“新媒体与传统媒体最大的区别,在于传播状态的改变:由一点对多点变为多点对多点”。“从传播学的角度来分析,新媒体传播有四个特点——每个人都可以进行大众传播;‘信息’与‘意义’无关;受众的主动性大大增强;大众传播的‘小众化’”。 有研究者从另一个角度提出:“新媒体近乎于零费用信息发布,对受众多为免费,这对传统媒体的新闻产品制作成本造成挑战。”张毓强还以“伦敦爆炸案”为个案提出了新媒体的多媒体整合态势。“市民威廉·达顿拍摄了手机照片,在朋友的博客上以近乎于图片直播的方式‘报道’了灾难现场状况。这些照片很快进入各大电视网的新闻头条。在这次‘报道’中,手机、博客、互联网以及‘播客’密切配合,将‘第一时间、第一现场’权力牢牢抓在手中,新的媒体形式与媒体工具的结合,显示出了巨大威力”。 新媒体的优点 新媒体既拥有人际媒体和大众媒体的优点:完全个性化的信息可以同时送达几乎无数的人;每个参与者,不论是出版者、传播者、还是消费者,对内容拥有对等

的和相互的控制。又免除了人际媒体和大众媒体的缺点:当传播者想向每个接受者个性化地交流独特的信息时,不再受一次只能针对一人的限制;当传播者想向大众同时交流时,不再不能针对每个接受者提供个性化内容。同时他指出新媒体完全依赖于技术,不是人类先天自然拥有的技能。没有数字化等技术,新媒体完全不可能。 第二届中国传媒领袖大讲堂于2011年7月18日在上海交通大学开班。本届大讲堂邀请30多位传媒领军人物,一线编辑、记者、主持人和著名专家学者,为来自全国80多所高校的近300名学子讲授传媒业改革创新的经验与教训,帮助学子们了解传媒业界和学界的最新发展动态,深化对传媒业和新闻传播学科的认识。以下为新浪网副总编辑孟波7月23日在第二届中国传媒领袖大讲堂上的演讲。 孟波的演讲以《新媒体传播特点及对传统媒体的影响》为主题。他以“水淹帝都”、“郭美美与红十字会”、“五品夫人”、“赖昌星遣送回国”等最近新浪微博上的热点事件作为引子,提出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使得媒介平台与每个人的生活越来越近。 孟波指出,所谓的新媒体其实是与旧媒体相对而言的。当然,很多传播学家或报刊杂志都对“新媒体”做出了自己的定义,比如丹·吉尔默认为:新媒体就是新闻媒介3.0;而美国的《连线》认为:新媒体是所有人对所有人进行的传播活动。不管怎样去解释“新媒体”的概念,既定的事实就是:新媒体必然比旧媒体的传播更快更广。 从自身的工作经验中,孟波提炼出了新媒体的十个传播特征,分别是: 1.全时传播。信息传播的时效性有四个发展阶段:定时、即时、实时、全时,全时传播指的是信息随时可以进行发布。 2.全域传播。地域和空间限制越来越少,只需要设备和传输信号,就可以发布信息。 3.全民传播。传播不再是机构、媒体单位的事情,每一位民众都可以参与其中,谁都可能是记者、编辑。 4.全速传播。传播速度比旧媒体快,在事件发生的同时就能够进行传播活动。

新媒体营销概念及新媒体营销特点汇总

新媒体营销概念及新媒体营销特点汇总 新媒体的称呼是与传统媒体相区别的一个概念。传统媒体主要包括报纸、刊物、电视、广播等信息传播渠道,而新媒体则是最主要借助于和电子通讯技术进行信息传播的一种新的媒介方式,新媒体的出现是依赖于互联网的,同时新媒体的出现和发展又从某种意义上推动了互联网技术的飞跃发展。新媒体营销的基本概念和内涵是:将当下最流行的新媒体途径(如微信、微博等线上社交平台、电子刊物、网站或软件、网络视频等等)作为载体,运用现代营销理论和互联网的整体环境进行的营销方式。互联网时代的新媒体营销,为商业经济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同时开拓一片新的发展领域,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也使人们的日常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元和便捷。 新媒体营销的特点 1、新媒体营销具有多元性的特点 由于充分发挥了电子信息技术的优势和特点,互联网时代的新媒体营销从出现之日起,就具有多样化的传播平台和传播形式,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等都可以成为新媒体营销内容的载体。有了丰富多元的传播媒介,受众就可以方便

快捷地获取丰富多元的营销信息,然后选择自己所需要的内容进行进一步关注。互联网时代的新媒体营销,以其丰富的传播途径和多元的营销信息,扩充自身的营销容量,同时也使营销形式变得更加灵活可控。因此我们说,互联网时代的新媒体营销,实现对传统营销模式和营销领域的突破,使商品经济的营销变得更具有创新性和吸引力,也能在更大程度上实现对消费者的消费需求的满足。 云图在线+新媒体营销 2、新媒体营销具有普及性 由于新媒体本身就是借助互联网产生的,而互联网又在近年来已经实现大范围的普及,并且互联网越来越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这些先决条件使新媒体在出现之后容易且迅速进入大众的视野,因此在最开始就具有很好的普及条件。手机如今已经成为国民上网最主要依赖的载体,所以新媒体营销也能实现迅速的普及,拥有数量巨大的消费者受众。新媒体以其方便快捷的特点,深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的每个方面,这也为新媒体营销提供良好的发展平台,是新媒体营销借助这阵东风,快速地进入人们的视野且成为人民大众广为接受的营销模式。 3、新媒体营销具有互动性和灵活性 互联网时代新媒体营销的互动性,是新媒体营销相较于传统媒体营销方式最主要也是最具优势的一个特点。依托于新媒体环境建立的营销活动,在使受众被动接受营销信息的同时,还允许消费者主动对这些信息进行筛选并帮助消费者进行信息分类,使消费者能够尽可能地避免时间和精力的浪费,尽快选择出对自己有利用价值的有效营销信息。这就是互联网时代新媒体营销的互动性,从本质上来说它与新媒体的互动性特点是相同的,都能够提高信息传播的效率和信息的利用率,而新媒体营销的互动性则能够增加营销的针对性,提高营销效率和消费者的满意程度。

新媒体平台管理办法

新媒体平台安全管理办法(试行) 为充分发挥新媒体平台(以下简称新媒体)的作用,明确发布原则,规范管理流程,进一步拓展信息公开渠道,根据上级部门有关新媒体管理的规定,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本办法所指的新媒体平台,指以广播电视台名义建设微信公众号和 APP移动客户端。 第二章管理制度 第二条新媒体发展中心是新媒体归口管理部门,其职责是研究制定管理办法,统一管理、协调统筹、整体规划,监督检查与考评新媒体运营状况等。 第三条新媒体的开通。禁止任何个人以本单及所属各单位、部门、任何组织的名义开通各类新媒体。 第四条新媒体建设管理必须严格遵守国家各项法律法规,严格遵循“谁主办、谁负责,谁审批、谁监管”和“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的原则。 第三章信息发布 第五条根据实际情况设置1-4名信息员,负责新媒体内容的搜集、整理、编辑上传、发布工作。 第六条新媒体发布信息范围包括: (1)各类动态信息、宣传教育、服务信息、重要事项

和行业动态; (2)形象宣传、文化建设、公益活动等; (3)经领导批准发布的信息; (4)结合工作需要,认定需要发布或转发的信息。 第七条新媒体发布信息要确保准确性、时效性和适用性。内容应简洁、文字表达要清晰,语言生动风趣,多运用网络言,生活语言,发布信息尽量达到图文并茂。 第八条新媒体发布的信息应严格履行审核程序,由信息员收集、整理,严格执行“先审后发”制度,严禁发布不实、不健康等违规信息。 第九条新媒体用户通过官方新媒体咨询业务,相应单位、部门应及时回复。如不能即时回复,应承诺答复期限、 第四章信息安全 第十条新媒体的发布、转载有关信息必须遵守国家有关规定,涉密信息不得发布、 第十一条新媒体各平台责任单位必须切实加强账号管理和内容监管,确保网络安全和信息安全,对出现违规内容的新媒体平台,情节严重并造成不良后果的,将按照有关规定追究直接责任人和主管领导责任。 第十二条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新媒体的定义和意义

转)新媒体的定义和意义 在几年前,当与传统的纸媒、电波媒体相比较,“新媒体”所指的范围很简单也容易理解,那就是改变了受众阅读习惯,让人类真正走进信息交互世界的互联网。21世纪的节奏很快,在本世纪第一个10年快要结束之时,我们才发觉自己的思想不得不再次进行解放,而原来 对于“新媒体”的定义我们也不得不重新审视。 历来关于“新媒体”的定义有很多,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我们也能够找出新媒体的不同解释。笔者以为,媒体也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媒体就是指信息传播的通路,而广义的媒体则可看作是信息传递的过程。根据这两种不同的理解,那么新媒体的概念也应该有所区 分。 就狭义的媒体定义而言,与传统媒体相对应的“新媒体”概念就只是一种信息通路上的改变。如与传统的纸媒电波媒体相对应,互联网可被称作是新媒体,网络视频也可被认为是新媒体,与传统的户外媒体相比较,江南春的楼宇电视也是一种新媒体,而未来的数字电视、无线网络等也都可被称作新媒体。从这个层面上讲,狭义的新媒体只是通过技术手段改变了信息传送的通路,它只是一种信息载体的变化。 广义的新媒体应该是指信息传递过程的改变。传统媒体的传播过程主要是信源(信息源头)、信道(信息通路)、信众(信息受众)三个信息传递环节的一种规律作用链,即通过信源找到信息,通过信道释放信息,再由信众接受信息。而新媒体的出现则改变了这种作用链条,或者改变了这个链条中各种角色的定位。如博客让广大的“信众”成为了“信源”,实现了“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再如搜索引擎的出现甚至可以让信源直接面对信众,省略 了信道采集和发布信息的过程。 通过这两种不同概念的区分,我们再来看看同样的“新媒体”间都有什么区别。曾经火爆一时的门户网站虽然改变了信息的通路,但其传播链条却依然是一种“信源”“信道”“信众”的作用过程,所以在这个层面上,新浪、搜狐等门户网站也算不得是真正的新媒体。甚至于,正在COPY互联网发展规律的无线网络也难免会出现同样的过程。 技术的革新带来了受众信息接受习惯的改变,越来越多的信众更倾向于定制化、个性化的信息,所以只对传统意义上的信道进行变革,已经不能满足受众对于信息的需求。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你甚至可以把信息放进厕所去强奸受众的眼球,但你却很难真正影响目标受众的消费行为和意识。这也是为什么同被称为“新媒体”,以美国雅虎为代表的门户网站会江河日下、以FACEBOOK为代表的SNS社区和博客网站又为何日益火爆的原因。 博客和SNS社区算是真正意义上的新媒体。这种产品的出现则改变了信源和信道,让原来的信众(许许多多的个人)变成了信源,再通过博客发布平台(信道),又一次将信息传递给了其身边的朋友和陌生的网友(信众)。在满足了受众的个性化信息需求之时,这种看似分散的信息也往往比强制信息更具穿透力和公信力,更有甚者,甚至将其作为“口碑传 播”的代名词。 与此同时,我们还可以把一种更神奇的互联网产品叫做新媒体,那就是搜索引擎。不管是大众搜索门户百度、GOOGLE还是垂直搜索门户阿里巴巴,这种媒体最根本的变化就在于他们通过平台的打造,省去了信息传播过程中的信道环节,能够让信源直接面对信众。

新媒体的特点

新媒体的特点、优势及发展趋势[摘要]新媒体的迅猛发展掀起传媒产业革命的新一轮浪潮,与传统媒体相比而言,新媒体具有个性化突出、受众选择性增多、表现形式多样、信息发布实时等新特点,具有交互性、全息化、数字化、网络化等优势。未来新媒体产业发展的主要趋势是:新媒体产业将引领媒体产业潮流,部分传统的媒体行业将逐步走向衰微,适应市场需求的媒体行业将继续保持活力,文化内容将成为媒体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新媒体”是相对传统媒体(包括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媒体)而言的。是指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通过互联网、宽带局域网、无线通信网和卫星等渠道,以电视、电脑和手机为终端,向用户(即受众)提供视频、音频、语音数据服务、远程教育等交互式信息和娱乐服务,以此获取经济利益的一种传播形式。 从内容上来讲,新媒体既可以传播文字,也可以传播声音和图像;从过程上来讲,新媒体既可以通过流媒体方式线性传播,也可以通过存储、读取方式非线性传播。这样,原有的以材质、样式、符号系统等物理形态,对媒介所进行的分类和定义,已经不再适用,“媒介”这个概念的外延已经大大扩展。据国家广电总局视听新媒体研究所负责人介绍,目前有七类新媒体对传统广电媒体产生影响: 一是移动数字电视,包括无线的、车载的; 二是有线数字电视; 三是IPTV,狭义上指的是基于TV终端的; 四是网络广播; 五是网络电视, 六是手机电视; 七是楼宇电视。 作为新媒体,一般来说有两个明显特征:一个是可以承载原来传统媒体能承载的各种形式,如文字、图形、视频、音频等;另一方面是与受众具有互动性。它们或者是收视终端与传统的电视机不同(个人电脑或手机),或者是节目传输的载体与传统电视不同(互联网),或者是收看节目的形式与传统的居家收视不同(如移动接收)。从一些地域的实际情况来看,这种新媒体正在对我们的媒体环境、文化环境,乃至经济和社会环境发生着影响。 二、新媒体的优势 1、网络电视网络电视,即IPTV,是利用有线电视网或者电信运营商

互联网及新媒体在团工作中的作用

浅谈互联网及新媒体在团工作中的作用 前言 互联网,它从1995年进入中国之后,便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发展,因由而生的一些相关产品及事物也丰富多彩。比如QQ、论坛、网游、博客、微博等等的新媒体。互联网的飞速发展改变了当代青年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交流方式和凝聚方式。这对共青团事业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传统的工作方式提出了新的挑战。本次简要介绍互联网的优势和弊端,从一个侧面指出如何合理应用互联网与团支部工作以及团员管理之间的联系。我们相信,只有根据时代的发展,运用新媒体工具,创新共青团工作的思路和实现途径,才能达到组织青年、引导青年、服务青年的目的。 关键字:互联网;提倡和优势;负面影响;团工作;网络管理平台 正文 一、互联网简介与优势 互联网,即广域网、局域网及单机按照一定的通讯协议组成的国际计算机网络。互联网是指将两台计算机或者是两台以上的计算机终端、客户端、服务端通过计算机信息技术的手段互相联系起来的结果,人们可以与远在千里之外的朋友相互发送邮件、共同完成一项工作、共同娱乐。互联网在现实生活中应用很广泛。在互联网上我们可以聊天、玩游戏、查阅东西等。更为重要的是在互联网上还可以进行广告宣传和购物。互联网给我们的现实生活带来很大的方便。我们在互联网上可以在数字知识库里寻找自己学业上、事业上的所需,从而帮助我们的工作与学习。 二、互联网与新媒体对团青年的负面影响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7月19日发布的第28次全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显示:截至2011年6月底,我国网民规模已经达到4。85亿,其中18~35岁网民占八成左右,是网民的主要成员。如果不做好管理,互联网及新媒体将成为团青年成长的杀手,轻则身体虚弱,重则触犯法律。 1)互联网的隐蔽性对青年的不良影响 在一人一机的环境下,青年不必与其他人面对面地打交道,从而没有传统社会的熟人圈子去对人的行为进行约束。同时,网络技术使人们的身份可以变成电脑上的一串字符,任何人都可以随便用不同的名字、性别、年龄与人交流而不会被人察觉。而计算机犯罪被发现的大概还不到1%,而在这1%中只有4%被监控。这使得网上不道德行为日益增多,没有一个好的互联网环境,青年们很容易误入歧途。 2)互联网的虚拟性特征将造成青少年的非人性化的倾向 由于网络将各个地方的站点连在一起,形成一个虚拟的空间。这样,全球实际上有两种存在,即领土意义上的社会存在和虚拟的社会存在,这两种存在之间的反差十分巨大,造成了许多青年逃避现实,不愿回到真实的世界中来,患上了网络上瘾综合症,成为视频白痴。同时,人们摄取信息时越来越依赖网络,使他们以一种彻底的外在化、符号化的方式和冷冰冰的操作伦理来对待整个人类和真实的社会,人与人的交往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困难,个人也会产生紧张、孤僻、情感缺乏等症状,有些甚至产生人格障碍和人际交往障碍,只会纸上谈兵,无法面对真实的社会,形成了一种“人-机-符号-符号-机-人”的交往形式。 3)“网瘾”、“游戏瘾”等电脑病危害着团员青年 电脑空间到处都是新鲜的事物,而且在不断增加着。因此对易于接受新鲜事物的青少年有着无限的吸引力,这种吸引往往会导致青少年对网络的极度迷恋。男性大学生是网迷的中坚力量,也是网络性心理障碍的多发群体。患者因为缺乏社会沟通和人际交流,将网络世界当作现实生活,脱离时代,与他人没有共同语言,从而出现孤独不安、情绪低落、思维迟钝、自我评价降低等症状,严重的甚至有自杀意念和行为。

新技术新媒体在教学中的应用

新技术新媒体在教学中 的应用 文件管理序列号:[K8UY-K9IO69-O6M243-OL889-F88688]

【标题】新技术、新媒体在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信息技术语文学科作用 [摘要] 21世纪是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把信息技术引进教学领域已成为时代的要求。教育现代化如果离开现代先进的教学技术手段,单靠教师原始的“口讲手写”难以再适应教学发展的需要。所以,我们应充分利用计算机媒体,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新技术、新媒体在教学中的应用 宁夏中卫市永康小学李文慧 [摘要] 21世纪是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把信息技术引进教学领域已成为时代的要求。教育现代化如果离开现代先进的教学技术手段,单靠教师原始的“口讲手写”难以再适应教学发展的需要。所以,我们应充分利用计算机媒体,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关键词:信息技术语文学科作用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最具活力的主观状态。在语文教学中,应当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创造逼真的教学情境,为学生提供认知的直观材料。在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过程中,应该注意其开放性、灵活性、和科学性,遵从语文教学规律,从教学实际出发,讲究内容和形式的统一。 一、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创设教学情景 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小学生年龄小,好奇心强,对感兴趣的事物总是愉快地去探究。因此,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兴趣尤为重要。长期以来,小学的各科教学无不把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为为首要任务来抓。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也不例外,但一直只是停留在“空洞说教”这一层次,手段单一,方法老套,教具不多,色彩单调,画面缺乏活力,很难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使阅读教学受不到好的效果。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在色彩、动画及表现手段上比其它教学手段更加形象、生动,立体感强,特别是声音、图象给人以极大的震撼,是其他教学手段所无法比拟的,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热情,形成良好的学习动机。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再现情境,使课文内容形象化,能把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起来。例如:在讲《鸟的天堂》一课

新媒体概述

新媒体概述 新媒体是新的技术支撑体系下出现的媒体形态,如数字杂志、数字报纸、数字广播、网络、桌面视窗、数字电视、数字电影、触摸媒体等。相对于报刊、户外、广播、电视四大传统意义上的媒体,新媒体被形象地称为“第五媒体”,是以数字信息技术为基础,以互动传播为特点、具有创新形态的媒体。” 分众传媒CEO江南春:“分众就是区分受众,分众传媒就是要面对一个特定的受众族群,而这个族群能够被清晰地描述和定义,这个族群恰好是某些商品或品牌的领先消费群或重度消费群。”阳光文化集团首席执行官吴征:“相对于旧媒体,新媒体的第一个特点是它的消解力量——消解传统媒体(电视、广播、报纸、通信)之间的边界,消解国家与国家之间、社群之间、产业之间边界,消解信息发送者与接收者之间的边界,等等。” BlogBus副总裁兼首席运营官魏武挥的定义:“受众可以广泛且深入参与(主要是通过数字化模式)的媒体形式。” 中国传媒大学黄升民:构成新媒体的基本要素是基于网络和数字技术所构筑的三个无限,即需求无限、传输无限和生产无限。——社会关系层面的理解。 可以肯定的是“新传媒”是建立在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基础之上,延伸出来的各种媒体形式。“新”最根本体现在技术上,也同时会体现在形式上,有些新媒体是崭新的,比如互联网;而有些是在旧媒体的基础上引进新技术后,新旧结合的媒体形式,比如电子报纸。 新媒体就是能对大众同时提供个性化的内容的媒体,是传播者和接受者融会成对等的交流者、而无数的交流者相互间可以同时进行个性化交流的媒体。 新媒体的应用 近两年来,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新媒体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成为人们议论的热门话题。随着当前计算机技术的不断提高和应用程度的深入,结合国外先进的行业经验,出现了在公众场所非常受欢迎的新媒体。 新媒体已经成为了银行、星级酒店、智能大厦、学校、政府等公共场所必不可少的一个子系统,目前国内很多银行、星级酒店、智能大厦电梯口以及其它地方的液晶显示屏幕均采用单机DVD、VCD播放模式,且所有发布的内容都由广告公

(完整word版)新媒体导论复习资料

1.摩尔定律: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数字新媒体发展迅猛,传统媒体也在实施数 字化转型,传媒化生存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为数字化生存。现代传播媒介的发展呈现出间隔越来越短、其容量和集合程度却越来越高的趋势。 2.“冷媒介”意味着“低清晰度”,所提供的信息明确度低。其传播对象在信息 的接受过程中需要发挥丰富的想象,参与程度高。 3.公民新闻:“公民新闻”(Citizen Journalism)的概念产生于上世纪90年代的 美国,至今还没有一个权威的定义。我们可以把它理解为“公民(非专业新闻传播者)通过大众媒体、个人通讯工具,向社会发布自己在特殊时空中得到或掌握的新近发生的特殊的、重要的信息”。或者把它称之为“来自业余新闻工作者的第一手新闻报道”。 4.媒介依存症:媒介依存症是一种由新媒介带来的社会病理现象,媒介依存症有 几个特点:过度沉湎于媒介接触而不能自拔;价值和行为选择一切必须从媒介中寻找依据;满足于与媒介中的虚拟社会互动而回避现实的社会互动;孤独自闭的社会性格等。 5.媒介人物:大众传媒具有塑造社会活动家等媒介人物形象的功能。公众对于媒 介人物形象的材料,基本上取之大众传媒营造的世界,人们所见所知的不过是经过传媒折射的现实人物的影像,甚至人们对现实人物本身并不感兴趣,感兴趣的仅仅是媒介上的人物。 6.新媒体(New media):1967年由美国人戈尔德马克率先提出的。新媒体是相对 于传统媒体而言的,是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以后发展起来的新的媒体形态。是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通过互联网、无线通信网、卫星等渠道,以及电脑、手机、数字电视机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服务的传播形态。 严格地说,新媒体应该称为数字化新媒体。 7.“热媒介”意味着“高清晰度”,所提供的信息明确度高,能高清晰度延伸人 体的某一感觉器官。其传播对象在信息的接受过程中参与程度低,想象力发挥程度低。 8.拟态环境:所谓“拟态环境”,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信息环境,它并不是现实环 境‘镜子式’的再现,而是传播媒介通过对象征性事件或信息进行选择和加工、重新加以结构化以后向人们提示的环境。 9.“媒介事件”:是指一种特殊的电视事件,通过电视的现场直播,本来在一个

新媒体的一般特征及其角色和功能

简述新媒体的一般特征及其在现代社会中的角色和功能 2006年被称为“中国新媒体的起飞年”,2006年7月,我国第一份科技类的手机报纸——北京科技报问世;2007年,从一篇出自个人之手的网贴引出的“华南虎”事件,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在两会报道中,网络扮演了重要的角色,除了互联网之外,手机报、手机广播电视、电子杂志等新兴媒体积极参与,为百姓参政议政提供了新的平台;在08年汶川地震、7.23动车事故等危机事件的报道中,新媒体发挥了极大的作用;今年,一条关于老酸奶的微博一石激起千层浪,引发了网友们关于食品药品安全的又一轮新讨论;受到70多万用户关注的新浪微博女王姚晨曾说过:“曾经和朋友聊天时我一下悟到,这个数字几乎超过了一份成熟的都市报的日发行量。就是说,我每每发布的消息竟然可以达到一份报纸的传阅范围,而且速度还要快N倍,我突然觉得我得对这70多万脖子(博友)负责。” 当今时代,新媒体这一新兴传播工具已逐渐被认知,其迅猛的发展势头对当今传媒事业的发展产生了强大的冲击,“新媒体”(New Media)一词,已被越来越多的人认知。 一、什么是新媒体 人们印象当中的新媒体大多数是指网络、手机等相对于报纸、广播、电视之类的“旧媒体”而言的新兴传播工具。科技的发展推动着社会中方方面面的进步,新媒体与旧媒体相比较,呈现出更全面、更方便、更完美的创新形态。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熊澄宇教授提出,所谓新媒体或称数字媒体、网络媒体,是建立在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和互联网基础之上,发挥传播功能的媒介总和。在《新媒体导论》一书中,同样对新媒体的定义进行了探讨:20 世纪后期

在世界科学技术发生巨大进步的背景下,在社会信息传播领域出现的、建立在数字基础上的能使传播信息大大扩展、传播速度大大加快、传播方式大大丰富的、与传统媒体迥然相异的新型媒体。就外延而言,新媒体主要包括光纤电缆通信网、都市型双向传播有线电视网、图文电视、电子计算机通信网、大型电脑数据库通信系统、通信卫星和卫星直播电视系统、高清晰度电视、互联网、手机短信和多媒体信息的互动平台、多媒体技术以及利用数字播放的广播网等等。 二、新媒体特征 1、全民参与传播 从传播者而言,新媒体传播不再是机构、媒体单位的事情,每一个公民都可以参与其中,谁都可能是记者、编辑,全民参与。同时,每一个人不但是信息的接受者,也能成为新闻的采集者和传播者。 2、即时、实时、全时传播 从信息传播的时效性方面来说,新媒体信息传播打破了传统媒体定时传播的规律,表现出即时、实时、全时的特征,信息随时都可以发布。 3、信息传播的互动性 新闻的线索搜集、采访、发行等一系列活动中,所有的用户都有机会参与进去,并且能发表自己的评论。受众能够强烈地体会到一种参与感,主动性和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信息的互动性也使得受众实现被动到主动的改变。 4、传播内容的丰富性 与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不仅支持用户传播文字、图片,还支持音频、视频等多媒体信息,新媒体在传播内容方面更为丰富,文字、图像、声音等多媒体化

你怎样看新媒体在当代社会应发挥的作用知识讲解

学习资料 新媒体在当代社会应发挥的作用、地位。 新媒体是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的,传统的媒体包括报纸、广播、电视、通信。现在对于新媒体的界定还不是很清晰,我认为,只要是区别于传统媒体的传播方式的就属于新媒体,诸如:手机媒体、移动电视、IPTV、层出不穷的网络媒体。在新媒体中可能网络传媒的影响力最大,各种新的传播方式不断涌现。论坛、微博、博客、播客、微信等等。 现在人们越来越依赖新媒体,生活中处处有新媒体的影响。高端智能手机的应用使得微博的发展空前迅速,在平时的生活中发微博已经植入许多人的思维模式,通过微博来分享自己的生活,进行多向的交流。新媒体的影响远不止于此,微博只是其中一角而已。播客,一种新式的广播,有人说博客是一种新式的报纸,那么播客可谓是新式的广播。播客实现了音影同步,极具及时性。同样是高端智能手机使这种传播方式更加兴盛,而更有拍客,时时带着相机,专事此项工作。 新媒体在当今社会之所以发展如此迅速,我认为脱离不了一下四个原因。 1. 迎合人们休闲娱乐时间碎片化的需求。由于工作与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的休闲时间呈现出碎片化倾向,新媒体正是迎合了这种需求而生的。 2.满足随时随地地互动性表达、娱乐与信息需要。以互联网为标志的第三代媒体在传播的诉求方面走向个性表达与交流阶段。对于网络电视和手机电视而言,消费者同时也是生产者。 3.人们使用新媒体的目的性与选择的主动性更强。 4.媒体使用与内容选择更具个性化,导致市场细分更加充分。 新媒体可以满足人们随时随地获取信息,分享信息的要求。新媒体给普通群众带来了一种新的与信息的关系。人们不再是单纯的接受信息,同时每个人可以使信息的发布者,工作生活之余或者正在工作生活,人们随时随地都可以发布信息,这个极大地满足了人们想要受关注的心里,方便了人们之间的交流。 新媒体在人们的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新媒体是一把双刃剑,利弊相当,必须好好引导,是新媒体在现代生活中发挥更重的作用。 新媒体在政治生活应发挥应有的作用,新媒体应当日益成为监督政府的有效工具,在政府做一项决定时,应当充分理由网络来征询人民的意见,网络应当成为政府和网民经常交流的地方。新媒体能够促进和谐社会的发展。 新媒体应当是信息的迅速传播者,如今新媒体已经做到这一点,但是同时出现的还有一仅供学习与参考

新媒体期末论文

关于新媒体的定义问题的具体释义 如今,互联网已经被公认为继电视、广播、纸质媒体之后的“第四媒体”,手机媒体也被冠以“第五媒体”的称号。这些不断涌现的新媒体不仅改变了大众传播中的传者和受者之间的关系,颠覆了大众媒体传统的传播模式和内容生产方式,而且给人类传播活动及生存方式带来了巨大的改变和影响。“新媒体”一词越来越多的受到各界人士的关注,伴随着新媒体系统化研究规模的展开,针对“什么是新媒体?” “究竟哪些新兴媒体应该归属于新媒体范畴?”等探讨越来越成为学界和业界关注的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我们知道,任何一个概念的定义都有它的内涵和外延。所谓内涵,就是思想的内容,可定义为“特征的和”。概念的外延是指一概念所能应用的范围,可定义为“一概念所能代表的个体和集体的总和”或“对象的和”。从新媒体一词诞生以来,对于“什么是新媒体”在国内外的研究中有种种解释。很多学者专家、研究人员都从不同角度对“新媒体”下了不同的定义,对新媒体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也提出了自己的界定,可以说是各执一词。这使得新媒体的归属性和发展方向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学术争议。早期,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也对新媒体做过这样的定义:新媒体就是网络媒体。还有类似的诸如“新媒体是以数字技术为基础,以网络为载体进行信息传播的媒介”等等。尽管这些概念已被广泛传播,但迄今为止尚无某种定义被广为认同。 随着新媒体产业的迅猛发展,近几年来国内越来越多的传播与媒体研究人员开始关注新媒体的现状与趋势、发展与创新,整个学术界对于新媒体的探索与争论也在持续升温。然而纵观这些年的研究成果,即使是在世界范围内,有关新媒体的很多基本问题都尚未得到解决。比如“新媒体”的权威定义的提出、适用范围的确定、具体研究对象的划分以及未来发展方向的定位等等。一个准确权威的定义的提出不仅可以建立理论研究领域中系统性、全面性的基础,也可以为该理论领域研究的深入与发展解除最基本的定义分歧。笔者认为,新媒体研究混乱局面的始作俑者就是悬而未决的新媒体定义纷争,分众楼宇电视称自己“新媒体”;手机短信称自己“新媒体”;早已出现的财经类、时尚类、IT类等纸质媒体也纷纷改头换面,把自己扮成所谓的“新媒体”……鉴于这种混乱的持续和加剧,及时准确地定义出当今的新媒体,为新媒体的涵盖范围作以界定便成了当务之急,以为它直接影响着学术界今后对新媒体理论系统全面的研究和深入细致的探索。 诸多新兴媒体的产生对整个社会各个方面的影响已经逐步显露出来。在政府管理监督与宣传、社会、经济、参与、企业、公关营销与品牌宣传等方面都表现出无可复制的优势,新媒体对社会的影响无孔不入,用户数量也以惊人的速度飙升。据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邬书林介绍,近几年来中国读者传统图书阅读率呈下降趋势,而电子书和网络出版物的阅读率却大幅上升。新媒体正在被大众普遍认可并日益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人们的信息传播方式和学习交流习惯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因此,“新媒体”定义的研究不仅是学术界对新兴事物的好奇,也不仅是新媒体理论系统全面的研究的前提,更重要的是对于规范形势模糊、规则紊乱的传媒市场具有很必要的现实意义。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局长岳颂东提出:“新媒体是采用当代最新科技手段,将信息传播给受众的载体,从而对受众产生预期效应的介质。” 他的发言侧重于为新媒体寻找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定义,希望该定义能够经受住时间的考验,不被新媒体的快速发展所淘汰,所以提出“采用当代最新科技手段”的说辞。然而,这种尝试没有实际意义,正如很多学者讨论过的那样,“新媒体”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概念,任何人都无力掌控它今后的定义走向和效力范围。况且,定义揭示的是事物的本质,其中不应出现带有模糊时间概念的限定词,诸如“当代”、“今天”、“未来”等。另外,“将信息传播给受众的载体,从而对受众产生预期效应”,更像是“媒体”的定义,并没有界定出新媒体有别于传统媒体的特性。而且,“对受众产生预期效应”说法过于笼统模糊,所有传播活动都期望对受众产生预期的效应。显然仅用“采用当代最

如何充分发挥新媒体在服务群众中的作用

交流文章(一) 理清思路找准抓手 如何发挥新媒体在联系服务群众中的作用 滨海县委宣传部网新管中心魏为 当前,网络等新媒体迅猛发展,日益渗透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对党的群众工作产生着全方位、革命性的深刻影响。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重视群众工作,十八大报告指出,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因此,如何发挥新媒体在联系服务群众中的作用,成为当下宣传思想工作亟需破解的一道课题。 近几年来,我们滨海县坚持“积极利用、科学发展、依法管理、确保安全”的方针,积极探索和创新网络环境下群众工作的方式方法,建设新媒体互动平台,组织开展贴近中心、贴近生活、吸引网民的网络主题活动,初步形成了群众工作网上网下双向推动、党群关系良性互动的生动局面。总结我县的探索和实践,我们认为运用新媒体联系服务群众,要理清思路,找准有效抓手,提高运用能力,注重统筹推进,真正运用新媒体听取民意、收集民情、解决民忧、温暖民心。 一、理顺体制设计,夯实运用新媒体联系服务群众的基础保障 一是成立领导机构。建立滨海县互联网信息工作领导小组,常委宣传部长任组长,明确工作以宣传部、公安局、经信委3个部门为主。结合滨海实际,建立全县互联网管理联席会议制度,统一管理和协调全县互联网管理工作,召开互联网信息工作联席

会议,联席会议每季度召开一次。明确各部门任务,加强沟通协作,共同研究如何切实把运用新媒体联系服务群众纳入群众工作的总体布局,体现到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任务之中。 二是组建服务队伍。在县委、县政府的关系和支持下,县编委3次增加县网络新闻管理中心人员事业编制,目前编制数达到10个,还在县委宣传部设立网络宣传管理科。由宣传部门拿出建议名单,组织部门审核,配齐全县16个镇区、60家重点县直单位网络发言人队伍(分管负责人为网络发言人,办公室主任或宣教科长为发言人助理),建立QQ群,构筑全县网络信息共享机制。(在县委党校)建立网络发言人员培训基地,分期举办小班化培训,4年来,培训累计400余人次。在全省率先编印《滨海县网络发言人工作手册》,指导全县网络发言人有效开展工作,推动全县新闻发布工作上台阶。有针对性的选派相关网络技术专业人才赴网络建设先进地区镇江、海安、邳州等地参观学习,全面了解系统学习运用新媒体联系服务群众的新路径、新模式和新机制。 三是加强督查考核。出台《滨海县镇(区)文化建设工程考核办法》(网络宣传管理分值占15%)和《关于进一步加强县政府网站<公众监督>回复的通知》,建立分类处理机制,明确回复时限(一般3小时内),重抓问题解决,实行按月通报制度,切实增强各镇区、各单位、各部门运用新媒体联系服务群众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促进职能转变,改进工作作风和工作方式,努力提升联系服务群众的能力,在全县上下形成了运用新媒体联系服务群众的浓烈氛围。 二、加强载体建设,优化运用新媒体联系服务群众的生态环境 一是设立“政务直通车”。自2003年滨海县政府网开通以来,

新媒体概论期末复习提纲

新媒体概论复习提纲 1.什么是新媒体?新媒体的主要特征、主要类型是什么? 定义:新媒体是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的,是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以后发展起来的新的媒体形态,是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移动技术,通过互联网、无线通信网、有线网络、卫星等渠道以及电脑、手机、数字电视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服务的传播形态和媒体形态。 主要特征:具有交互性与及时性,海量性与共享性,多媒体与超文本,个性化与社群化。主要类型:互联网新媒体、手机新媒体、数字电视新媒体。 2.何为第四媒体? 互联网称为第四媒体,在1995年10月24日,“联合网络委员会”通过了一项关于“互联网定义”的决议。互联网指的是全球性的信息系统:通过全球唯一的网络逻辑地址在网络媒介的基础之上逻辑地连接在一起的,可以通过TCP/IP兼容的协议来进行通信的以上公共用户或者私人用户享受现代计算机信息技术带来的高水平、全方位的服务。 3.门户时代的特点是什么? 门户时代的特点是垄断。中国人接受新媒体是从门户网站开始的,由于信息和应用的不足,彼时刚刚开始萌发的互联网产业其特点是单一、单向、权威、大而全。用户都聚集到一个超级巨大的门户网站上去获取信息,或收费邮件,玩玩游戏,诸如当时中国的四大门户,门户上的人很多,形成大众传播的模式。本阶段走过了从“接入为王”到“内容为王”再到现在的“应用为王”的发展过程。 4.搜索时代的特点是什么? 搜索时代的特点是信息对称。信息的超载造成信息恐慌与焦虑,人们如何可以快、精、准的发现并得到所需的信息,成为互联网时代受众的一个必须解决的问题。针对门户时代的海量与过剩信息,带来网络迷失的尴尬,网民参与的匿名性和自主性得以畅快淋漓的同时,对于官方和公信信息的需求,对于各方意见的甄别成为互联网的搜索时代的基本前提。 5.社区时代的特点是什么? 社区时代的特点是解放网民。网民们不仅成为互联网时代内容生产和信息接受的主角,也成为互联网活动的主体。个性化和社会化是对应用Web2.0最本质的归纳,这时的网民成为被解放的自由而活跃的主体,通过虚拟的方式进入社会生活。在线生活方式让人们永远都活在圈层里:一个网民在不同的年龄阶段、不同的职业环境、不同的人生追求中往往阶段性的活在不同的圈层里。 6.什么是移动互联网?请阐述移动互联网带来的五大传播变化。 移动互联网是指移动与互联网的融合,将互联网延伸至随时、随地、随身。互联网将不再局限于办公室或者家里的PC,而将延伸至PC和任何可移动终端,手机、PDA、MP3、手持游戏终端等等,交流得以互联、互通、分享、开放,真正实现人类沟通和数字化生产的大解放,其特点是移动、互联、互通、随时、随身、随地、分享、开放。 五大传播变化:1.从Web到APP: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分权。 2.从媒体受众到网络节点: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关系变革。 3.从黄金时段到碎片时间:移动互联网改变的时间观。 4.从“广播”到LBS:移动互联网改变的空间观。 5.从手机到“谷歌眼镜”: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终端拓展。 7.何为第五媒体? 手机称为第五媒体。据国际电信联盟近日在发表的一份报告中称,移动通信已经成为全

新媒体对公共政策的影响(1)

新媒体对公共政策的影响说话稿 新媒体及其对公共政策的作用简介(丁可宁) 新媒体的发展对政府舆论监督发挥着两方面的作用,一方面有利于凸显媒体对政府的舆论监督,因为新媒体新媒体有利于收集舆情信息、有利于政府信息公开、有利于缓解公众情绪。另一方面,新媒体对政府的舆论监督也形成了巨大挑战,主要表现在:传播即时性加快了危机爆发速度,把关人角色的弱化加剧了谣言传播,高度互动性传播容易引发群众运动,无边界传播使国内政府危机扩大的几率增大。在此背景下,为充分发挥新媒体对政府舆论监督的积极作用,而规避其消极影响,就需要我国政府从做好新媒体危机监测和预警工作、利用新媒体收集群众意见、重视新媒体上的舆论引导和加强主要网站的媒介关系建设等几个方面加强对新媒体舆论监督的引导 媒体”专栏,但所刊载文章的研究对象也不尽相同,有数字电视、移动电视、手机媒体、IPTV 等,还有一些刊物把博客、播客等也列入新媒体专栏。那么,到底什么是新媒体? 所谓新媒体是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的,清华大学的熊澄宇教授认为,新媒体是一个不断变化的概念。“在今天网络基础上又有延伸,无线移动的问题,还有出现其他新的媒体形态,跟计算机相关的。这都可以说是新媒体”。美国《连线》杂志对新兴媒体的定义:“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 也有专家提出:“只要媒体构成的基本要素有别于传统媒体,才能称得上是新媒体。否则,最多也就是在原来的基础上的变形或改进提高。”“目前的新媒体应该定义为在电信网络基础上出现的媒体形态——包括使用有线和无线通道的方式。”还有学者把新媒体定义为“互动式数字化复合媒体”。 新媒体对执政能力建设产生重要影响 作为具有时代创新标志性意义的传播载体,新媒体以数字信息技术为基础,以互动传播为特点,具有鲜明的开放隐匿性、即时互动性、集成聚合性,对舆论生成演变、思想政治生态,对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乃至经济社会发展产生着全方位、革命性的深刻影响。 一方面,新媒体为加强执政能力建设带来了良好机遇。新媒体因信息量大、即时性好、容易组织、交流范围广,具有传统媒体所不具备的特殊功能和优势,为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党和政府及时把握社情民意开辟了“新通道”,为引导舆论、形成团结和谐稳定的社会氛围提供了“新阵地”,为更好地推进党务公开、政务公开、优化决策流程和执政方式搭建了“新平台”。充分运用新媒体,有利于党和政府与公众之间良性互动,有利于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有利于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另一方面,新媒体也给执政能力建设带来了严峻挑战。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是一把“双刃剑”,它大大加速了社会思想意识的多元多样多变趋势,增加了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整合社会思潮的难度,催生出了许多非理性、非制度化网络政治参与的现象,对传统舆论引导格局和层级社会管理体制造成了深刻冲击,对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深入分析把握新媒体对执政能力的影响,对于我们党在新形势下推动全局工作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实践价值和现实意义。可以说,谁把握好了新媒体,谁就抓住了监管调控、建设运用,引导经济社会发展的“命门”. 新媒体的发展现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