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块油田注氮气方式的研究与实践
注氮工艺和方法

注氮防灭火工艺和方法根据矿井具备条件,可采用埋管注氮、托管注氮、钻孔注氮、插管注氮和密闭注氮等工艺。
1.埋管注氮在工作面的进风侧沿采空区埋设一条注氮管路,当埋入一定深度后开始注氮,同时又埋入第二条管路(注氮管口的移动步距通过考察确定),当第二条注氮管口埋入采空区氧化带与冷却带的交界部位时即向采空区注氮,同时停止第一条管路的注氮,并又重新埋设注氮管路,如此循环,直至工作面采完为止。
2.托管注氮在工作面的进风侧沿采空区埋设一定长度(其值由考察确定)的厚壁钢管作为注氮管路,它的移动主要利用工作面的液压支架或工作面运输机头,机尾或工作面进风巷的回柱绞车做牵引,注氮管随着工作面的推进面移动,使其始终埋入采空区一定的深度。
3.钻孔注氮在地面或井下向采空区或火灾隐患的区域打钻孔(全套管)注氮。
4.插管注氮工作面开切眼,停采线和巷道高冒区,可采用向火源直接插管的注氮方式进行注氮。
5.密闭注氮利用密闭墙上预留的注氮管向火区或火灾隐患的区域实施注氮。
6.注氮方法根据对火情的预测情况,可选择连续或间断注氮。
7.注氮地点防灭火注氮地点应尽可能选择在进风侧或靠近火源工作面采空区注氮防火的注氮管口应处于采空区氧化带内。
8.注氮抑制瓦斯爆炸扑灭瓦斯积聚的火灾,需建防爆墙,注氮的同时取样分析灾区气体成分的变化,并用空气甲烷混合物的爆炸三角形进行失爆性的判定。
9.注氮防灭火惰化指标1.采空区惰化防火氧浓度不大于煤自燃临界,氧浓度其值由气色相谱吸氧法测定。
2.惰化氧化带浓度指标应不大于3%。
3.惰化抑制瓦斯爆炸氧浓度指标应小于12%。
10.注氮防灭火的效果考察1.为保证注氮防灭火的效果,宜对注氮的采空区域采取均压措施,并采取严格的堵漏措施以及有效的火灾监测,使防灭火区域的漏风量降到最低限度。
2.考察内容——注氮前、后采空区三带的变化。
——注氮量、注氮扩散半径,注氮口移动步距等。
11.安全技术措施与管理注氮过程中,工作场所的氧气浓度不得低于18,5%,否则应立即停止作业。
水平井连续油管氮气泡沫冲砂酸化研究与应用

水平井连续油管氮气泡沫冲砂酸化研究与应用水平井是一种用于石油开采的技术,通过在地下水平位置钻探和开采油藏来提高产量和采出率。
连续油管氮气泡沫冲砂酸化技术是一种常用的石油井作业方法,可以有效地清除沉积物和酸化油藏,从而增加产量和采出率。
水平井连续油管氮气泡沫冲砂酸化技术是通过将氮气和液体混合形成气泡泡沫,通过连续油管注入到水平井中,达到冲刷沉积物和酸化油藏的目的。
氮气泡沫具有较低的密度,可以提供较大的胶质、刷洗和润滑作用,从而有效地清除井底和注入导管中的沉积物。
此外,氮气泡沫还具有较高的流动性和渗透性,可以在井底形成均匀的冲刷分布,进一步提高作业效果。
在水平井连续油管氮气泡沫冲砂酸化过程中,常用的冲砂液主要有酸化剂、表面活性剂、分散剂和乳化剂等。
酸化剂可以有效地溶解沉积物和堵塞物,从而增加油藏的通透性。
表面活性剂可以降低液体和气体之间的表面张力,并提供较好的润湿和泡沫稳定性。
分散剂可以防止沉积物再次沉积和沉积,保持泡沫的稳定性。
乳化剂可以将液体分散为微小液滴,并与气泡混合,形成均匀的泡沫分布。
水平井连续油管氮气泡沫冲砂酸化技术具有许多优势。
首先,它可以避免由于沉积物和阻塞物堵塞井管和油藏的问题,提高井筒的通透性,增加产量和采出率。
其次,氮气泡沫具有较低的密度和较高的流动性和渗透性,可以在井底形成均匀的冲刷分布,保证作业效果。
此外,连续油管注入可以避免开采和压裂过程中的流体泄漏和污染,减少环境风险。
水平井连续油管氮气泡沫冲砂酸化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已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通过该技术,油田的产量和采出率显著提高,投资回收周期缩短。
此外,该技术还可以减少作业周期和作业成本,提高作业效率和经济效益。
因此,在今后的水平井作业中,连续油管氮气泡沫冲砂酸化技术将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总之,水平井连续油管氮气泡沫冲砂酸化技术是一种有效的石油井作业方法,可以提高产量和采出率。
通过该技术,可以清除沉积物和酸化油藏,保证井筒的通透性,提高作业效果。
氮气辅助措施在稠油热采中的应用

氮气辅助措施在稠油热采中的应用摘要通过注氮气改善蒸汽吞吐效果,将氮气辅助措施应用在稠油热采中的方法作为提高吞吐阶段采收率,减缓超稠油产量递减提供一条有效途径,目前在新疆、辽河、胜利等油田已有应用,而且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本文分别从氮气辅助措施提高稠油热采开发效果的机理、氮气辅助措施改善稠油热采的敏感因素以及氮气辅助措施改善稠油热采效果的参数优化选择三个方面来对氮气辅助措施在稠油热采中的应用进行深刻的剖析和说明。
A关键词氮气辅助;蒸汽吞吐;稠油热采;实际应用中图分类号TE35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3-9671-(2012)051-0152-021 氮气辅助措施提高稠油热采开发效果的原因与机理分析1.1 添加氮气可以提高稠油热采开发效果的原因添加氮气可以提高稠油热采开发效果的原因主要包括如下几点:一是可以保持地层压力,延长吞吐周期;二是可以使原油的溶气膨胀,改变饱和度分布,加快原油排出;三是界面张力降低可以提高驱油效率;四是注入氮气可以减小热损失;五是注入氮气可以增加波及体积;六是注入氮气可以提高原油的回采率。
1.2 添加氮气可以提高稠油热采开发效果的机理1)原油粘度下降及膨胀的机理。
由于氮气溶解降粘率及膨胀系数不十分显著,注氮气溶解降粘和膨胀作用不是改善蒸汽吞吐效果的主要机理。
2)泡沫油的机理。
注入氮气后,氮气虽然少量溶解与超稠油中,但当进行吞吐生产时井底压力下降,气体从原油中析出,对于超稠油,溶解在原油中的气体以微气泡的形式存在而不易脱出,即形成泡沫油,而泡沫油的粘度比原始的超稠油粘度低很多,这对超稠油吞吐开采是非常有利的。
3)增加地层弹性能量的机理。
注入的氮气增加了油藏能量,在吞吐回采过程中,溶解在油中的氮气改善油的渗流阻力,呈游离状态的氮气形成气驱,增加了驱动能量。
4)改善蒸汽波及体积的机理。
注蒸汽后紧接着注氮气或蒸汽氮气同注时,氮气携带部分热量迅速进入油藏深部和上部,增加了蒸汽的波及体积。
二氧化碳及氮气在石油工程采油技术之现状和发展前景

二氧化碳及氮气在石油工程采油技术之现状和发展前景发布时间:2022-01-05T06:29:13.829Z 来源:《中国科技人才》2021年第23期作者:阳贵辉[导读]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需求量不断增加,石油资源的供需矛盾越来越突出,快捷、清洁地开采石油产品成为当前世界各国的首要任务。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能源的不断更新,人们开始寻求新的开采方法,其中二氧化碳和氮气在石油的开采中的应用就显得尤为突出。
本文主要研究的是二氧化碳在石油的采油过程中的具体应用,通过对国内外的相关资料的整理和学习,了解到目前的状况以及未来的趋势走向,为以后的工作提供借鉴。
本论文以实际的案例为基础,结合理论,从实践的角度出发,阐述了当前采油行业的现状及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希望能够为今后的采油企业的节能降耗作出贡献。
阳贵辉河南油田新疆采油厂新疆 834099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需求量不断增加,石油资源的供需矛盾越来越突出,快捷、清洁地开采石油产品成为当前世界各国的首要任务。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能源的不断更新,人们开始寻求新的开采方法,其中二氧化碳和氮气在石油的开采中的应用就显得尤为突出。
本文主要研究的是二氧化碳在石油的采油过程中的具体应用,通过对国内外的相关资料的整理和学习,了解到目前的状况以及未来的趋势走向,为以后的工作提供借鉴。
本论文以实际的案例为基础,结合理论,从实践的角度出发,阐述了当前采油行业的现状及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希望能够为今后的采油企业的节能降耗作出贡献。
关键词:二氧化碳、氮气、石油开采一、石油开采技术概述1.1石油开采技术研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1)石油开采技术的发展对社会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人们对石油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因此就有了新的开采方式,其中包括钻探、井筒采掘、井筒采掘等。
这些新的开采方法的出现不仅仅是为了提高产量,同时还能够保证质量,为国家的建设提供更多的便利条件。
氮气在稠油热采中的应用

➢ 氮气、水的携带作用将降低残余油饱和度。
注氮气辅助蒸汽吞吐
• 注氮气油藏适宜条件研究
块状油藏和互层状油
藏(有效厚度都是15m)
加入氮气后的吞吐效
果都较前一周期有所
块状油藏
互层状油藏
改善,其中互层状油 藏改善明显。
注氮气辅助蒸汽吞吐
40-7-26井监测结果 井口参数
井底(964m)参数
温度
压力
264.386oC 5.057MPa
253.531oC 4.823MPa
测试干度 66.37% 56.26%
注氮气辅助蒸汽吞吐
• 注氮气对蒸汽吞吐热损失的影响分析
➢ 注蒸汽的同时注入氮气,由于氮气与蒸汽间的密度差,其会 将向上超覆的蒸汽与油层顶部的页岩盖层隔离开,从而减少了 向上覆盖层的热损失。
注氮气辅助蒸汽吞吐
• 注氮气对蒸汽吞吐热损失的影响分析
➢ 数模结果表明,常规蒸汽吞吐将比蒸汽+氮气吞吐热损失 多2%~5%。
注氮气辅助蒸汽吞吐
•注氮气减缓蒸汽吞吐地层能量递减的作用分析
➢ 氮气为非凝析气体,不溶于水,微溶于油,其压缩系数是二氧化碳的三 倍,具有比其他气体(二氧化碳、甲烷、烟道气)更高的膨胀性;由于这些 特点,氮气进入地层后,能及时补充地层能量,增加地层压力。
注氮气辅助蒸汽吞吐
• 注氮气油藏适宜条件研究
日
油层厚度5m
产
油
量
(
累 产 油 量 (
m
3
)
3
)
生产时间(天)
m
日
油层厚度15m
产
油
量
复杂小断块油藏开采技术研究

的井达到了40/。百色油 田通过对5 .t d 口井的注水吞吐试验 ,累积增油 4 6t 33 ,效果比较好。
2 . 注C0, 吐技 术 2 吞
C , O 注入油层 中在 油层压力下可形成 高密度压缩态流体 ,其性 质 更接近于原油中的中间烃 ,易于向油中溶解 ,并能 有效膨胀 原油 ,改 善原油物理化学性质 ,也能有效抽提原油中的 中间烃甚至较重的烃类 组分 ,故常 选 为吞吐 注入 剂。注 C 吞吐机 理主 要包 括以下 一些 内 O,
5 H井进 行了注水吞 吐开发试验 。注水吞吐前 单井 日产油量 基本上都 低于0 t ,油井 通过 注水吞吐后 ,日产油量基 本上都大于 1 t ,有 ./ 2d ./ 0d
学 术 研 讨
南 缸 科 技 2 1g第 期 02 3
岩作 用 、 裂缝改造 ,其 中沉积相及成岩作用是主要因素。
入水的增加 ,油藏压 力也上升 ,当高于饱和压力时 ,油藏 中的游离气 将重新溶解 ,储存一定 的弹性驱 油能 量。这样一方面原油从小孔道进
入了大孔道 ,更利于采 出 ,另一 方面地 层压 力得以恢复 ,为原油的流
氮 气 吞吐 作 为一 种提 高 油藏 采 收率 的方 法 ,其 作 用机 理主 要
() 1 构造 复杂 ,断块 小而多 。复 杂断块油藏 的形成主要来 源于 众 多 的断层切 割作用 ,断层 多是这 类油 田共 同的 、最突 出的地质特 征 。一个 较大 的复杂 断块油 田 ,往往 有几十 条甚至 上百条 的断层 分 布 ,由于油藏被众多断层切割 ,结果形成了许 多被切割 的不连通 小断
学 术 研 讨
肉 肛 . 技 2 1年第3 科 02 期
复杂小 断块 油藏开采 技术研 究
氮气在稠油热采中的应用

氮气在稠油热采中的应用摘要氮气是一种惰性气体,不易燃,不易爆,密度小且具有良好的隔热性,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本文分别从发展现状、工作原理及特点、在矿厂的具体实验方法和工作效果等方面详细分析了氮气隔热助排技术在稠油热采中的应用,具有一定的实践参考价值。
关键词稠油热采;氮气隔热助排技术以往,稠油的开采使用的是以热力采油为主的技术。
目前,已经有许多稠油田面临着开采的极限。
随着科技的发展,近年来,许多油田采用了注入氮气增产的技术来改善这一状况,也取得了较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成就,这成为了一项新的稠油热采的接替技术。
鉴于氮气是一种惰性气体,受温度影响小,有较好的隔热性,且干燥无爆炸,较为稳定,膨胀性大等特性,能提高地面压力,从而使得油水返排,增加油井的产量,并延长了油田的有效期,提高开采效率。
而氮气泡沫热力驱的使用,更是大大提高了氮气的利用率,扩大了氮气在稠油热采中的影响和使用效果。
1 发展现状在中国,使用氮气进行稠油热采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而美国和加拿大则早在70年代就开始进行室内试验,并一直进行研究,处在了世界领先地位。
90年代中期,膜分离制氮技术的发展,为中国将进行油田开采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现在中国,在稠油开采中,氮气隔热助排技术应用于许多大型油田,最典型的是在辽河油田和胜利油田的广泛使用,取得了很大的成果,提高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成为了油田开采的重要技术。
氮气泡沫热力驱这项技术更是一次技术的进步,使得氮气在油田开采中更多更广泛的使用,改善了传统水驱和蒸汽驱的弱点。
而随着对氮气研究的不断加深,氮气的各项技术将得到更好更大的运用,促使我国稠油开采事业的不断进步,也将迎头赶上发达国家,走在技术研究的最前沿。
2 工作原理及特点在以前的稠油开采都是采用蒸汽云吞的方法,多次开采后,会使得油田的地面压力降低,油田质量下降,产量降低,经济效益减少。
而采用氮气进行隔热助排,能够在蒸汽进入地层的同时,与之混合,再进行稠油热采。
北布扎奇水平井井眼轨迹控制工艺——以NB6165-2H水平井为例

西部 探矿工 程
.
8 5
O 5 5 船
O
5 3 9 2
驵
∞
∞ ∞ ∞
趴
北 布 扎 奇 水 平 井 井 眼 轨 迹 控 制 工 艺 以 NB 5 H 水 平 井 为 例 6 6 —2 1
— —
陈水新 , 因平 , 蒋 马宗军
( 西部钻探 定 向井技 术服 务公 司 , 新疆 克拉玛依 84 0) 3 00
* 收稿 日期 :0 11—2 2 1 —22
第一作者简介 : 陈水 新(9 4) 男( 17 一 , 汉族 )湖北天门人 , , 工程 师。 现从事定 向井钻井技术服务工作。
8 6
西部探 矿 工程
21 0 2年第 8期
斜能力高于设计造斜率 , 有利于对轨迹 的调整, 二开完 钻前 轨迹 点位置 超前予设 计线 , 超前 量要满 足三 开轨迹 控制要求 。三开选用』 10 m1 7。 2 2m . 5单弯螺杆钻具 , 『 从 前期 水平井 施工 看 , 螺杆 造 斜 率 为 ( 1~ 1。/0 该 1。 3)3m, 预计 三开 以单 圆弧 方 式 人靶 , 造斜 率 1。3 m, 靶 点 2/0 入 选择在 上靶 窗 顶点 , 靶井 斜 在 8 。 右 , 入 水 平 段 人 2左 进 以后 , 在靶 区范 围 内把 井斜 调整 到 设计 范 围 , 靶井 斜 人 不可选 择过 小 , 则会在 调整井斜 过 程 中实 钻轨迹 线穿 否 出下靶 框 , 10 2mm25单弯螺 杆钻具 作 为救急螺 杆 。 .。 3 3 2 二 开造斜段 (3  ̄ 4 4 .. 2 0 ,3 m) 选 用 如 下 钻 具 组 合 : 2 2 2 mm 牙 轮 钻 头 + 2. 5 』 12 m单 弯螺杆 钻具 (. 5) 2 7r 『 a 17。 + 12 7 mm 单 流 阀 十 M W D+ 1 9 5 mm 无 磁 钻 铤 ×1根 + 1 7 2mm 斜 坡 钻 杆× 1 2根 + j 1 7 2 2 mm 斜 坡 加 重 钻 杆 × 1 『 1根 十 19 5mm随钻 震 击 器 + 17 2mm 斜 坡 加 重 钻 杆 ×3 根 + 1 7 斜坡钻 杆 +13 方钻 杆 。 2 mm 3mm 钻井参 数 : 压 4 t排量 2 ̄3 I s 钻 ~8, 8 2 。 / 早 扭方位 , 井斜较 小 的时候 方位 到 位 。实 钻井 眼轨 迹尽量控制在设 计线 附近 之上运 行 , 离太 大 会造 成全 偏 角变化率过大 , 容易 引起后 期作 业 通井 、 下技 套 困难 , 也 增加 了轨迹控 制难 度 。轨迹偏上 时 , 造斜率应 小于设 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