痴呆精神行为症状如何进行鉴别诊断和治疗
痴呆的行为和精神症状(BPSD)的临床特征和护理措施

痴呆的行为和精神症状(BPSD)的临床特征和护理措施
周秋华;侯建民
【期刊名称】《中国民康医学》
【年(卷),期】2004(016)007
【摘要】长期以来,人们更多的重视阿尔采莫氏病(AD)的认知功能研究,如:记忆力、智能和语言能力,忽略了痴呆的非认知功能症状。
而多达70-80%的痴呆患者在其疾病的一定时间内会出现抑郁、精神症状、行为紊乱、攻击、破坏行为、昼夜节律紊乱等症状,这些症状的出现是造成痴呆患者住院、照料者痛苦的重要原因,也是临床护理工作中较为棘手的问题。
1996年国际老年精神病学会(IPA)专门召开会议,制定
【总页数】2页(P450-451)
【作者】周秋华;侯建民
【作者单位】山东省烟台市莱州荣军医院,山东,烟台,261400;山东省烟台市莱州荣军医院,山东,烟台,2614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73.74
【相关文献】
1.脑灵颗粒治疗痴呆行为精神症状的临床观察 [J], 陈婷;高敏;梁红梅
2.老年性痴呆患者的行为和精神症状临床分析 [J], 徐世双;田小文
3.痴呆行为和精神症状的临床评定 [J], 伍力;许秀峰
4.喹硫平治疗老年期痴呆患者行为和精神症状的临床观察 [J], 韦红日
5.喹硫平与奥氮平治疗老年期痴呆伴行为和精神障碍(BPSD)的r疗效及不良反应[J], 于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最新:痴呆与谵妄的鉴别诊断

最新:痴呆与谑妄的鉴别诊断痴呆是谓妄重要的危险因素,两者都常见于老年病人,痴呆最常见的病因是阿尔茨海默病,大约要占到痴呆发病率70%以上。
其它的病因包括血管性痴呆、路易体痴呆、感染、代谢原因所起的痴呆等,不过都非常少。
由于澹妄和痴呆都存在着认知功能的损害,同时,一些痴呆患者也易于发发生澹妄,甚至谱妄可能是某些痴呆类型的症状,例如血管性认知障碍、路易体痴呆等,因此了解谱妄和痴呆的区别对于临床医生会有所裨益。
阿尔茨海默病是隐袭起病,临床表现的特点是情景记忆障碍,随着病情的进展,患者其它的认知领域包括执行功能、注意力、语言能力、视空间功能等都会受累,到了一定阶段患者还出现人格障碍,妄想等精神行为症状,患者一般在临床诊断后7-9年去世。
大约5-10%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是家族遗传性的,病因是与基因突变,发病年龄早于60岁,而超过90%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是散发性的,目前尚不清楚其原因,但发病率随着年龄增加而增加,80岁以上老年人中的患病率在20%以上。
医学界主流的意见认为基因和身体内外环境因素共同作用,决定患者是否发病和发病的年龄,而基因因素相较于环境因素更为重要。
目前已知与AD发病相关的基因主要是APoE84,环境因素主要是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如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高同型半胱血症,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如不运动、体重增加,吸烟嗜酒等,脑外伤、教育程度低都可能与发病相关。
痴呆和谣妄的关系非常密切,互为危险因素,痴呆患者容易出现澹妄,而在澹妄发生后老人发生痴呆的机会增加或者痴呆的程度加重,如果痴呆患者发生澹妄,如果不能早期识别和及时处理,预后会较差。
由于两者在临床表现上有一定的相似性,因此需要进行鉴别诊断,鉴别诊断分为两个方面,谣妄和痴呆的鉴别,以及如何判定痴呆是否合并有谱妄。
1痴呆和澹妄的鉴别,以下几点对于鉴别诊断有一定帮助:1、从起病方式来看,澹妄T殳是急性起病,数小时或1-2天内出现症状,并且有明显的波动性,即症状在一天内可能有轻重的变化,而痴呆是慢性起病逐渐加重,病情变化的时间是按月或年来计;2、突出的症状不同,澹妄的突出症状是意识改变和相应的注意力下降,意识改变包括有意识程度和意识内容改变,意识程度改变如从嗜睡到昏迷,而澹妄主要是意识内容的变化,患者会出现对客观环境的认知和反应能力下降,时空定向能力差,思维不连贯,注意不能维持,错觉、妄想、语言多而混乱等,同时还有睡眠觉醒周期的改变等,当然患者还会有相应的认知功能缺损,如记忆、语言及其它认知能力差,相反痴呆患者在早期突出的症状是情景记忆障碍,随着病情的进展,其它的认知领域如学习、计算、视空间、执行功能等下降也逐渐明显,并在疾病后期可以出现精神行为异常、谣妄等症状;3、疾病的结局不一样,由于澹妄的发病有不同的原因,如发热、外伤,疼痛、电解质紊乱、感染、药物等,因此针对病因治疗后症状能够缓解,而一些高龄或者有全身疾病基础的患者可能会预后不好,相反,痴呆的疾病过程较长,症状逐渐加重而不可逆。
老年性阿尔茨海默病与血管性痴呆患者的行为和精神症状对比分析

前 瞻性选取神经 内科 2 0 1 3 - 0 1 ~2 0 1 6 02收治 的 4 - 9例 A D患者和 同
种疾病的鉴别诊断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期收治的 5 5例 V D患 者为研究 对象 , 并采用简易智能精神状 态检 查量表 ( MMS E) 评分、 阿尔茨海默病病 理行 为评分表 ( B E H A V E — A D) 评分及世界卫生组织_ 力 Ⅱ 利福 尼亚 大学 听觉 词语学 习测验 ( WH O — U C L A A V L T ) 评分 对两组患者的精神和行为 症状 进行评 估。结 果 A D组在 攻击行 为 、 行为 紊乱发 生率 明显 高于 V D组 ( P< 0 . 0 1 ) , 但情感 障碍发生率 明显低 于 V D组 ( P<0 . 0 1 ) 。A D组妄想 和偏 执 、 攻 击行为 、 恐惧 和焦虑 、 行为紊乱
[ 收稿 日期
2 0 1 6— 0 5—1 0 儿 本文编辑
韦 颖 ]
老年 性 阿 尔茨 海 默病 与血 管 性 痴 呆 患 者 的 行 为 和精 神 症 状 对 比分 析
杨 燃, 张保 华 , 付 志新 , 裘 丽红 , 谢 洁
作者单位 :4 7 5 0 0 0 河南 , 开封市 中心医院神经 内科
痴呆的精神行为症状临床特征、基础及治疗研究进展

痴呆的精神行为症状临床特征、基础及治疗研究进展王雷宇【期刊名称】《医学信息》【年(卷),期】2016(029)034【摘要】痴呆的精神行为症状(behavioural and psychological symptoms of demenda,BPSD)指的是痴呆患者常常出现的思维、感知觉、心境和行为障碍,其在疾病特定阶段,发生率可高达70%~90%,最常见者为抑郁、人格改变、妄想、焦虑、幻觉、恐惧、睡眠障碍和行为紊乱等,在记忆力严重损害后,往往发生幻觉、妄想。
国内及国外很多研究发现:Hcy水平升高与阿尔茨海默病(AD)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目前已经证实高HCY血症是AD一个独立的、重要的危险因素,且与痴呆的精神行为症状,痴呆的核心症状是相关的认知功能进行性下降。
痴呆的其他症状也严重影响着患者及其照料者,其中最为明显的是痴呆的行为和精神症状(BPSD)。
有80%~90%的痴呆患者,在病程某个阶段会出现BPSD,BPSD已成为临床实践的独立单元。
【总页数】2页(P24-25)【作者】王雷宇【作者单位】天津市安宁医院,天津 300300【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痴呆精神行为症状治疗研究进展 [J], 林勇;费玉娥;夏江明;翁振华2.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痴呆精神行为症状的临床研究 [J], 沐楠;潘集阳;唐牟尼;饶冬萍;黄俏庭;陈建平;郁俊昌;邹灿芳;刘文滔3.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痴呆精神行为症状患者的疗效 [J], 孙湃湃4.非典型抗精神病药治疗痴呆的精神行为症状的疗效研究 [J], 祝英[1]5.痴呆患者精神行为症状治疗的研究进展 [J], 董萌;罗海彦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老年期痴呆行为和心理症状的(二)(提纲)

临床表现(十一)
人格改变:人格改变发生于Alzheimer病早 期,表现为固执,偏激,自私,依赖性,对亲 人漠不关心,情绪不稳,易激惹,因小事而暴 怒,无故打骂家人。进而缺乏羞耻及伦理感, 不讲卫生,常常拾拣破烂、藏垢纳污以为奇世 之宝,乱取他人之物据为己有,争吃抢喝恰似 孩童。病情严重时,可表现为本能活动亢进, 当众裸体,甚至发生违法行为。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
氯氮平
• 奥氮平 • 奎太平 • 利培酮
抗精神病药: 副作用特点
传统 抗精神病药 EPS TD 惊厥 镇静 抗胆碱能作用 +/+++ +/+++ 0/+ +/+++ +/+++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 氯氮平 0 0/+ +++ +++ +++ 利培酮 0/+ 0/+ 0 0/+ 0 奥氮平 0/+ 0/+ ++ ++ ++ 奎太平 0 0/+ 0 ++ 0
临床表现(十二)
行为症状:行为症状对患者的照料者构成极 大的负担和威胁。这组症状发生在Alzheimer 病程的后期,随着痴呆程度的加重,行为障碍 加重。痴呆病人常见的行为症状包括不停地徘 徊,无目的的漫游,语言攻击,暴力行为,不 适当的性行为,哭泣,喊叫,夜不眠,大小便 失禁等。
临床表现(十三)
• 2000年我国60岁以上的人口达1.32亿,占人口总数的 10%;到2020年将达到2.3亿,占人口总数的20%以上。 据预测到2030年,全球患老年痴呆的人数将达到6000 万,仅我国就将有1200万。
5-痴呆患者BPSD的识别与治疗(修订后)-武力勇11.18

-3.85 [-12.76, 5.06] 0.50 [-5.05, 6.05] -2.40 [-6.16, 1.36] -1.74 [-4.68, 1.20]
奥氮平NPI总分 HGEU 155 -14.25(24.40) HGGU 193 -11.80(22.80) HGIV 513 -16.10(15.90) 亚组总分(95% CI) 861 异质性检验:χ2=0.98,df=2 (p=0.62), I2=0 总体效应检验:Z=1.16(p=0.2)
AD患者的BPSD可加重护理负担
• 横断面研究,共入组65名痴呆患者(≥60岁) • 多元回归分析表明痴呆患者的BPSD评分越高,看护者负担的评分 (Zarit看护者负担量表)也相应显著增高
变量
患者女性 BPSD评分 护理者文化水平较高
非校正系数 B -13.59 0.27 10.11
校正系数 β -0.37 0.38 0.5
痴呆患者精神行为症状(BPSD)
识别及其治疗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内科 武力勇
主要内容
• AD患者BPSD的概念和流行病学
• AD患者BPSD的管理面临挑战 • AD患者BPSD的管理策略与展望
AD的症状进展
Activity of Daily Life
Lovestone & Gauthier 2000
• 常需要入住看护机构来处理,BPSD是AD治疗目标的重点之一
Ballard C, et al. CNS Drugs. 2010; 24(9): 729-39.
痴呆中的行为症候群
‘攻击’ ‘精神运动性激越’
漫无目的地走 踱步 跟踪 坐立不安 重复动作 穿衣/脱衣 睡眠障碍 幻觉 妄想 误认
海马体与认知障碍老年痴呆症的早期诊断与治疗

海马体与认知障碍老年痴呆症的早期诊断与治疗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不断加剧,认知障碍老年痴呆症作为老年人常见的疾病,备受关注。
正确认知并诊断病情的早期,可以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方案和生活照顾。
而海马体作为大脑记忆功能的重要部位,在早期诊断和治疗中起到了关键作用。
本文将围绕海马体与认知障碍老年痴呆症的早期诊断与治疗进行探讨。
一、海马体介绍海马体是大脑内部一个位于颞叶底部的结构,形似海马,因此得名。
它在记忆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对于空间记忆和长期记忆的形成有重要意义。
海马体所在的颞叶也与其他的认知功能密切相关。
因此,海马体的功能研究对于认知障碍老年痴呆症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价值。
二、海马体变化与老年痴呆症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老年痴呆症患者的海马体常常出现结构和功能上的变化。
海马体的容积减小和形态改变可以是早期认知障碍的先兆,也是阿尔茨海默病等老年痴呆症的早期诊断标志之一。
通过采用脑部成像技术,如MRI和fMRI等,可以观察到海马体的异常改变,进而进行早期诊断。
三、早期诊断的方法和手段1. 脑部成像技术如前所述,脑部成像技术是早期诊断海马体异常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MRI技术可以获取高分辨率的海马体图像,观察海马体的形态和容积变化。
而fMRI技术则可以观察到海马体在记忆任务中的活动情况,从而进一步了解其功能状态。
2. 认知评估量表认知评估量表可以帮助医生和研究人员对患者进行认知功能的全面评估。
常用的评估工具包括MMSE(简明精神状态检查)、ADAS-COG(阿尔茨海默病评估量表)等。
通过这些评估工具,可以更客观地了解患者的认知状况,及早发现早期认知障碍的迹象。
四、早期治疗的策略1. 药物治疗目前,针对认知障碍老年痴呆症的药物治疗主要包括胆碱酯酶抑制剂和NMDA受体拮抗剂。
这些药物可以减轻患者的认知症状并改善生活质量。
然而,药物治疗并不能治愈老年痴呆症,仅能起到一定的缓解作用。
2. 康复训练康复训练在认知障碍老年痴呆症早期治疗中占据重要地位。
痴呆的精神行为症状的治疗

几 乎 所 有 痴 呆 患 者 随 着 病 程 的 发 展 都 会 出 现 B S 但症状 发 生 的类 型 和频率 可能 不 同。B S P D, PD 会加重 照料 者 的负 担 , 剧 患 者 的认 知 功 能 损 害 , 加
以减 轻其 焦虑感 , 少发 生其 他 B S 的几率 。 减 PD 1 3 行 为干 预 进 行这 项治 疗首 先应 确定 B S . PD 的靶症 状 , 如睡 眠节 律紊 乱或攻 击行 为 等 。然 后 了 解症状 出现 的前 因后 果 , 了解 躯 体疾病 和生 活事 并 件情 况 。最 后确 定症状 , 制定 、 施 干预计 划 , 实 如对 某 种行 为进 行奖 惩等行 为 治疗措 施 , 进行 疗效 的 并 评 估 。在此 过 程 中应 让 家 属 和 照料 者 参 与 。行 为 干预过 程 中应注 意对于 严重 激越 、 明显 暴怒 或具有 攻击 行 为 的患 者 给予适 当约 束和 保护 。 此外 , 注意 培 养 患 者进 行 有 助 于 改 善情 绪 、 应 减少 异常 行为 的活 动 , 括 : 1 日常生 活能力 的训 包 () 练, 如进 食 、 浴 、 沐 入厕 、 穿衣 等 常 规 的 日常 活动 训 练 , 助 于延长 独立生 活 的时 间 , 有 减轻 照料 者负 担 ;
读 、 理分类 、 电视 等 ; 4 创 造 性 活 动 , 整 看 () 如绘 画 、
手 工艺 、 音乐 、 舞蹈 等 。 1 4 辅 助 治 疗 这类 治 疗 包 括 : 持 性 心 理 治 . 支
疗、 多感 官刺 激治疗 ( 以减少 破坏性 行 为 , 加交 可 增
1 1 照 料者干 预 照 料者 可能 是患 者 的 配偶 、 。 儿
生国}经绝疫学和 神经 病学杂志 2 年 l 月第 1 卷第 6 4 I 叭。 1 7 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痴呆精神行为症状如何进行鉴别诊断和治疗?
痴呆伴发的精神行为症状(behavioral and psychological symptoms of
dementia,BPSD)可以是痴呆患者的早期症状,也可以是疾病发展过
程中的伴随症状。及时识别和诊治BPSD对于准确诊断痴呆亚型,以及
提升痴呆患者疾病管理水平具有重要临床意义。本文对《2018中国痴呆
与认知障碍诊治指南(十):痴呆精神行为症状鉴别诊断和治疗》中的
推荐意见进行总结。
精神行为症状的评估
[推荐]
➤ 对所有痴呆的患者都要进行精神行为症状的评估。(B级推荐)
➤ 要分别向患者本人及照料者问询相关的精神行为症状。(专家共
识)
➤ 注意全面评估,区分伴随的躯体疾病导致的BPSD。(专家共识)
痴呆精神行为症状的诊断和鉴别
[推荐]
➤ 临床医师应注意诊断和鉴别患者BPSD的症状。(B级推荐)
➤ BPSD鉴别诊断上需认真参考其病史、临床表现、认知功能损害特
点和相关辅助检查结果,并结合照料者意见综合判断。难以鉴别时,
可首先
➤ 治疗其精神症状,观察病情、认知功能变化情况及病程转归以助
鉴别。(专家共识)
痴呆精神行为症状的治疗
[推荐]
➤ 首先考虑的治疗方法是非药物干预,简单的环境和心理社会干预
对轻度BPSD有效。(B级推荐)
➤ 美金刚、ChEI对AD患者的精神行为症状有改善作用。(B级推
荐)
➤ 选用小剂量的非典型抗精神病药治疗痴呆严重的精神病样症状,
尤其有攻击行为的患者。(B级推荐)
➤ 抗抑郁治疗优先选用SSRI。(B级推荐)
➤ 单纯睡眠障碍或焦虑障碍可选用小剂量苯二氮类药物。(专家共
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