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肝衰竭的护理
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的操作指南

!生盐墅煎盘查生!!旦星!!堂箜i塑曼坚!鬯!!!:尘!塑!竺!!竺:!:∑!:!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的操作指南中华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会人工肝学组l关■饵l治疗t凡工肝oPentinggⅡideforart蹰cjalljvers“ppon码口t删I.^,甜k抽,£,·’f,6ro“BchineseAssocIdjt眦。
jl啦“toHsd砌Pnr口枷cDise。
ses【Keywords】T}le’apeutjcs,Ar【InciallIVer一、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的操作方法国内应用的非生物型人工肝技术是一整套包含血浆置换、血液透析,血液滤过、血液/血浆灌流、分子吸附循环系统.连续性血渍净化治疗等方法联台应用治疗重型肝炎的技术和治疗方法。
临床医生根据患者病‘隋选择单用或联台应用以上技术。
人院后重型肝炎患者均按常规检查和采用肝细胞生长索、甘利欣、苦黄、白蛋白、血浆等内科综台治疗。
治疗组同时给予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根据病情选用血浆置换、血液灌流、血液滤过、血液透析、血浆吸附等方法单用或联台应用。
伴有肝陛啮病时.选用血浆置换加血液灌流;伴有肾功能衰竭时,选用血浆置换加血液透折或血液滤过;伴有高胆红素血症时,选用血浆胆红紊吸附-伴有水电解质紊乱时,选用血浆置换加血液滤过或血液透析t有时同时予三种以上方法联台应用。
第一、二周2~3次.吼后每周1次.平均3—5次左右,每次血浆置换量30∞~4500删,分离血浆速度25—30m17min,补^血浆及代用品量3000~4500删,白蛋白20~40g,血流速度为60~130rnL/rnin。
治疗前后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治疗前常规应用地塞米松及肝索,治疗中反复监测凝血活酶时间(AcT),根据AcT值调整肝素量和结柬时鱼精蛋白量。
治疗中进行心电、血压监护,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跨膜压和动静脉压变化。
具体选用的方法如下:I.血液透析:治疗原理为利用某些中、小分子物质可蹦通过半透膜的特性,借助膜两侧的浓度梯度及膜两侧的压力梯度将血液中的毒紊和小分子清除至体外。
人工肝治疗指南

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针对不同病因
•.
采取病机制的治疗 预防和治疗并发症 人工肝支持系统
Artificial liver support system (ALSS)治疗 肝移植
人工肝支持系统的分型
分型
技术•.
功能和临床应用
I型(非生物型)
SMW-S
弥
MMW-S
散
PB-S
血液
透析液
对SMW-S高效 对MMW-S低效 对PB-S无效
血液滤过
原理 •. 以对流方式清除血液中过量的 水分和有毒物质
清除率与超滤量和筛滤系数有 关,而与分子量大小无关
特点
与血液透析相比,血液滤过对 中分子物质的清除更为有效
适用于各种重型肝炎伴有肝肾 综合征或肝性脑病
预防及处理
低蛋白血症患者术前或术中输血浆、白蛋白或其它胶体溶液 严重贫血患者在治疗前要补充血液 药物或血浆过敏者预先给予抗过敏治疗 纠正酸碱平衡、水电解质紊乱 治疗心律失常 非心源性低血压应补充血容量,必要时使用升压药 血液灌流综合征可预先服用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或改用血浆
吸附
继发感染
III型(混合型) I型与II型混合组成
兼有I、II型功能,临 床试验阶段
为了规范人工肝支持系统的临床应用,中 华医学会感染病分会肝衰竭与人工肝学组在二
•.
零零二年制定了人工肝治疗指南,经过三年的 使用后,现进行了部份修订,供大家讨论。
•.
人工肝支持系统的基本设置
人工肝支持系统的设置
开展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的医院必须具备血
•.
人工肝治疗机制和方法
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机制
➢清除肝衰竭所产生的•. 各种有害物质 ----暂时替代肝脏的解毒功能 ➢补充蛋白质、凝血因子等必需物质 ----部分替代肝脏生物合成等代谢功能 ➢改善内环境,纠正水、电解质紊乱
肝衰竭的治疗方法

肝衰竭的治疗方法
肝衰竭的治疗方法可以根据病因和症状进行不同的处理,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以下几种:
1. 对病因治疗:针对肝衰竭的病因,如肝炎、肝硬化等进行相应的治疗,如抗病毒治疗、对症治疗等。
2. 支持性治疗:提供充足的营养支持,保持水电解质平衡,维持肝功能,可通过口服或经静脉输液等方式给予营养支持,必要时使用全胃肠外营养。
3. 药物治疗:根据病情给予相应的药物,如利尿剂、抗生素、抗凝剂等,以促进尿液排出、预防感染、防止血栓形成等。
4. 肝替代治疗:包括肝移植和人工肝支持系统。
肝移植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适用于肝衰竭无法逆转或病情危急的患者。
人工肝支持系统通过模拟肝脏的功能,清除代谢产物,维持体内稳定,但其疗效相对较差。
5. 并发症治疗:针对因肝衰竭而出现的并发症,如腹水、肝性脑病、消化道出血等进行相应的治疗,如腹水穿刺、解毒剂、止血药物等。
需要指出的是,肝衰竭是一种严重的疾病,治疗效果取决于病情的严重程度、治疗的及时性和患者的整体状况。
因此,在治疗肝衰竭时一定要及时就医,遵循医
生的专业指导,并且需要做好长期随访和康复工作。
人工肝

人工肝操作方法一、概述人工肝就是人工肝支持系统(artificial liver support system,ALSS)得简称。
就是治疗肝衰竭得有效方法之一。
肝衰竭(liver failure)就是由多种因素引起得肝细胞大块、亚大块坏死或严重损害,导致其合成、解毒、排泄与生物转化等功能发生严重障碍或失代偿,出现以黄疸、凝血功能障碍、肝性脑病与腹水等为主要表现得一种临床症候群。
肝衰竭就是临床常见肝脏疾病得严重症候群,病死率极高。
肝衰竭得常见原因有:(1) 嗜肝病毒感染:甲乙丙丁戊型肝炎病毒感染; (2) 酒精性肝炎;(3) 药物(对乙酰氨基酚、酮康唑、抗痨药、抗代谢药、化疗药物、中药等);(4) 自身免疫性肝炎;(5)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6) 妊娠期急性脂肪肝;(7) 肝毒性物质中毒,包括化学物质、生物物质如毒覃等;(8) 代谢性疾病如肝豆状核变性,遗传性糖代谢障碍,血色病等;(9) 物理损害,如创伤、中暑、辐射等;(10) 肝切除、肝移植、肝肿瘤等;(11) 其她病原微生物持续严重感染,如败血症、血吸虫病等。
(12)其她病毒严重感染巨细胞病毒(CMV)EB病毒(EBV)肠道病毒(EV)等; (13) 缺血缺氧性改变如休克、充血性心力衰竭等;(14) 先天性胆道闭锁等。
人工肝治疗得意义:人工肝支持系统就是治疗肝衰竭有效得方法之一,其机制就是暂时替代肝脏得部分功能。
由于肝细胞有强大得再生能力,通过人工肝支持,有可能恢复肝脏得功能。
人工肝就是一个体外得机械、理化或者生物装置,通过它模拟肝脏得解毒功能,清除各种有害物质,补充必需物质,改善内环境,暂时替代了已衰竭肝脏得部分功能,为肝细胞再生及肝功能恢复创造条件,或者为肝移植等待时机。
人工肝得治疗方法有生物型与非生物型。
生物型人工肝尚处在科研与探索阶段,由于需要大量人工培养得肝细胞持续有效得工作,生物型人工肝还没有达到临床广泛大量应用得状态。
非生物型人工肝已在国内广泛使用并被证明就是确实有效得方法,成为目前治疗肝衰竭急需、必备得治疗方法之一。
人工肝支持系统(ALSS讲义

谢谢!
人工肝支持系统 (ALSS
肝衰竭的定义
肝衰竭是由多种因素引起肝细胞严重损害,导 致其合成、解毒和生物转化等功能发生严重障碍, 出现以黄疸、凝血功能障碍、肝性脑病和腹水等 为主要表现的一种临床综合征。
肝衰竭的分类
肝衰竭的病因
内科治疗
病因治疗:去除原因、抗病毒 控制炎症发展 修复肝细胞膜 改善肝细胞代谢 促进肝细胞再生 防治并发症 支持治疗
PE缺陷
经血传播疾病风险 血浆过敏反应, 过敏性休克 低血钙, 代谢性碱中毒 血浆来源困难/损失大量有用物质
蛋白质 凝血因子 促肝细胞生长因子, 调理素
分子吸附再循环系统(MARS)
Molecular Adsorbent Recirculating System
MARS示意图
血液灌流的缺陷
吸附性能双向减弱 血细胞成份/毒素成分 炭粒脱落造成肺栓塞
生物相容性差, 不良反应多 血小板吸附破坏, 出血倾向 白细胞计数下降
灌流技术的改进-血浆灌流(PP)
血浆分离后 避免血细胞成分与吸附剂接触
活性炭/中性树脂吸附 血浆置换后肝性脑病仍持续 药物中毒性肝炎 祛除炎症反应病因物质
血液透析(HD)
50年代, “氨中毒”占主导地位 NH3 是可透析的小分子物质
58 年, Kiley HD 治疗肝昏迷 血氨降低, 意识恢复 最终存活率不优于传统疗法
74 年结论 HD 去除血氨并不影响肝昏迷的病程 HD 不能治疗肝衰竭
HD 治疗的缺陷
血液滤过(HF)
中分子物质(MMS) 诱发肝昏迷 MMS 芳香族氨基酸 其他相关化合物
离子交换树脂吸附 高胆红素血症
人工肝血浆置换术在肝衰竭病人中的应用及护理

予抗 过 敏 及 少 量 肾上 腺 皮 质 激 素 ; 寒 者 给 予 保 暖 ; 闷 、 畏 胸 例 出 现不 同程 度 的过 敏 反应 , 7
经 处 理 后 症 状 明 显 缓 解 , 影 响 人 工 肝 治 疗 。2 低 血 压 : 未 ) 在
疗 中 如 出 现 过 敏 症 状 , 调 慢 血 浆 置换 速 度 并 遵 医 嘱 及 时 给 先
6 岁 , 均年龄 4 2 平 6岁 。 其 中 1 6例 为 慢 性 肝 衰 竭 ,2例 为 急 7 2 性 肝 衰 竭 ,8例 为 慢 加 亚 急 性 肝 衰 竭 。 3
1 2 治 疗 方 法 在 局 麻 下 行 深 静 脉 置 管 , 置 单 针 双 腔 管 . 留
P E开 始 5 3 i 生率 最 高 , 于 患 者 存 在 有 效 血 容 量 不 ~ 0r n发 a 由 足 , 外 循 环 后 , 换 液 补 充 过 慢 或 滤 出液 量 较 多 是 导 致 血 压 体 置 下 降 的 主 要 原 因 。P E初 期 , 容 量 仍 不 足 , 采 用 较 低 的 血 血 可 流 速 度 及 弃 浆 速 度 , 大 反 浆 速 度 或 从 另 一 路 静 脉 快 速 扩 充 加 血 容 量 , 高 双下 肢 3 。增 加 回 心 血 量 , 以 上 处 理 , 压 仍 抬 O, 经 血 不回升 , 给予升压 药 微 注泵推 注维 持血 压在 正常 范 围内。 可 3 出 血 : 行 血浆 置换 的 患 者 多 有 凝 血 功 能 障 碍 , 予 药 物 抗 ) 进 再 凝 , 分 患者可出现置管处 、 部 消化 道 、 肤 粘 膜 、 内 出血 等 并 皮 颅 发 症 。对 置 管 损 伤 血 管 , 护 人 员 应 严 格 交 接 班 , 切 观 察 血 医 密 肿 范 围 及 皮 下 出血 情 况 , 压 的 变 化 , 肿 早 期 马 上 冷 敷 及 压 血 血 迫 止 血 , 意 防 止 冻 伤 , 观 察 止 血 效 果 , 防 血 肿 进 一 步 扩 注 并 严 大 。4 空 气 栓 塞 : P ) 是 E治 疗 中 最 严 重 的 并 发 症 。 管 道 各 接
人工肝血液净化治疗的护理要点PPT课件

02
护理工作在人工肝治疗中的重要性
确保治疗安全有效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在人工肝治疗过程中,护理人员需严格遵守无菌操 作原则,防止感染的发生。
密切监测生命体征
护理人员应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呼吸、 心率、血压等,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准确执行医嘱
护理人员需准确执行医嘱,确保药物治疗的正确性 和及时性。
施,确保患者的安全。
05
术后观察与护理
穿刺部位观察与处理
02
01
03
密切观察穿刺部位有无渗血、血肿,及时更换敷料, 保持局部清洁干燥。 避免穿刺肢体过度活动,防止导管脱落或移位。
定期检查导管通畅情况,防止血栓形成或堵塞。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
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并处理低血压、 过敏反应等并发症。
评估患者病情
了解患者肝衰竭的严重程 度、并发症及预后,为制 定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掌握患者血管条件
评估患者血管状况,选择 合适的血管通路,确保治 疗顺利进行。
器械、药品及环境准备
准备人工肝治疗仪及相关耗材
01
确保设备性能良好,耗材齐全且在有效期内。
准备药品
02
根据治疗方案准备所需药品,如抗凝剂、置换液等,并核对药
目的
旨在为患者提供肝脏再生和恢复的机会,或为等待肝移植的患者 提供过渡性支持。
适应症与禁忌症
适应症
包括急性肝衰竭、慢性肝功能衰竭、肝性脑病、高胆红素血症等。此外,对于 一些药物或毒物中毒的患者,人工肝治疗也可作为一种有效的解毒手段。
禁忌症
严重的心肺功能不全、难以控制的感染、出血倾向或凝血功能障碍、对治疗所 用血制品或药物过敏者等。
品剂量和用法。
人工肝支持系统在肝衰竭治疗中的应用 杨建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肝衰竭的护理
摘要】目的:结合临床实践经验,分析总结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肝衰竭的护理
体会。方法:研究对象取自于我院2013 年12 月~2014 年12 月收治的56 例肝衰
竭患者,对患者临床病案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6 例患者治愈23 例,好
转27 例,死亡6 例,治疗总有效率为:89.3%。经分析发现,人工肝支持系统治
疗肝衰竭患者常见高危因素为皮疹、血压一过性下降、出血、消化道出血等,临
床护理人员务必机遇足够重视。结论:为改善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肝衰竭的预后
效果,临床护理工作务必要认清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中的高危因素,给予周密、
细致的临床护理,尽可能降低人工肝治疗肝衰竭的相关风险。
【关键词】人工肝;肝衰竭;护理【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
章编号】 2095-7165(2015)09-0176-01
人工肝支持系统(artificial liver support system,ALSS)指的利用体外机械或
理化装置,代替肝脏功能,分解体内毒害物质。该系统是临床治疗肝衰竭的主要
措施,有利于促进肝功能的尽早恢复。
不过,肝衰竭患者在接受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的过程中,容易受到各方面因
素的影响,进而出现严重并发症,对预后十分不利。本文将我院2013 年12 月
~2014 年12 月收治的56 例肝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结合临床实践经验,分析
总结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肝衰竭的护理体会。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研究对象取自于我院2013 年12 月~2014 年12 月收治的56 例肝
衰竭患者,对患者临床病案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56 例患者中,共有男性患者
31 例,女性化妆你和25 例;年龄范围在7~84 岁之间,平均年龄(45.5±5.4)岁。
所有患者入院后经检查,各项指标均满足2006 年我国肝衰竭诊疗指南相关要求
[3],无误诊。其中,合并肝性脑病者11 例,肝肾综合征12 例,肝胆系统感染9
例,原发性腹膜炎8 例,乙型病毒性肝炎13 例,原因不明3 例。
1.2 方法全体患者均接受内科综合治疗,结合患者个人病情与个体差异,选
择适合的人工支持治疗方式。治疗设备主要包括:血浆交换仪、职能多功能人工
肝治疗仪以及血液透析滤过及。其中,血浆置换(PE)联合血液滤过(CHF)患
者26 次,PE 联合血液透析(HD)12 次,PE 联合血液透析滤过26 次,单独PE、
CHF、HD 或HDF 工84 次。
平均每例患者至少接受治疗3.5 次。
2 结果56 例患者治愈23 例,好转27 例,死亡6 例,治疗总有效率为:
89.3%。治疗期间,有24 例患者出现皮疹症状,占比42.9%;16 例患者出现皮肤
瘙痒,占比28.6%;23 例患者有畏寒症状,占比41.1%;37 例患者血压下降,占
比66.1%;3 例患者穿刺部位出血,占比5.4%;6 例患者有水肿症状,占比10.7%;
1 例患者出现过敏性休克,占比1.8%;2 例患者出现呼吸困难,占比3.6%;堵管、
破膜各1 例,占比1.8%。
3 讨论
肝衰竭患者病情危重,多合并各类并发症,死亡风险高,预后效果差。使用
ALSS 治疗肝衰竭,有利于促进患者肝功能恢复,暂时性代替肝脏净化血液。不过,
该疗法的使用存在一定风险,稍有不慎则有可能引发严重后果。在本组研究中,
56 例患者接受ALSS治疗期间,有24 例患者出现皮疹症状,16 例患者出现皮肤瘙
痒,23 例患者有畏寒症状,37 例患者血压下降,3 例患者穿刺部位出血,6 例患
者有水肿症状,1 例患者出现过敏性休克,2 例患者出现呼吸困难,堵管、破膜
各1 例。研究结果提示,ALSS 的高风险因素主要包括过敏反应、出血、低血压、
激发性感染、堵管破膜为主。给予周密、细致的临床护理,是改善肝衰竭患者预
后质量的关键。
高危因素的护理对策:①过敏反应的护理对策:皮疹、皮肤瘙痒、呼吸困难、
畏寒等,均属于过敏性反应。过敏性反应的发生,多与治疗过程中用到异体血浆
有关。针对这一情况,护理人员可机遇苯海拉明或10% 葡萄糖酸钙环节症状。患
者出现畏寒症状时,可加强保暖或加快血浆、置换液的输注速度。倘若患者呼吸
急促、有胸闷现象,则需给予吸氧,必要时可使用地塞米松等进行药物干预[2]。
②出血的护理对策:肝衰竭患者普遍存在凝血机制障碍,故穿刺过程中易引
起血管受损。针对这一情况,护理人员务必要在治疗前,了解患者凝血功能与血
小板数量,正确使用肝素抗凝。倘若患者凝血功能严重弱化,则实行无肝素处理。
出血后,需立刻使用止血敏等药物积极止血,必要时可停止治疗,并用沙袋等局
部加压止血。
③低血压与激发性感染的护理对策:本组患者多在治疗后2h 出现低血压现
象,多与循环血量一过性减少有关。针对这一情况,护理人员可酌情使用抗凝剂,
或在中预冲血浆200ml 后再进行治疗。治疗期间,注意密切关注患者血压,调节
流速。一旦出现低血压,则需减慢超滤速度,待血压恢复正常后继续治疗。针对
继发性感染,则需保持留置管周围皮肤清洁干燥,必要时可使用抗生素或缩短置
管时间。④堵管破膜的护理对策:堵管破膜均由抗凝剂使用不当有关,护理人员
应遵医嘱使用肝素,密切关注患者生命体征与临床表现,调整肝素用量。本组56
例患者治愈23 例,好转27 例,死亡6 例,治疗总有效率为:89.3%。研究结果
提示,基于周密细致的临床护理,能有效改善ALSS 的预后效果。该研究结论与刘
晓敏等人报道内容基本一致[3]。
综上所述,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肝衰竭的护理对改善预后影响深远,临床务
必给予高度重视。
参考文献:[1] 张威, 王喜梅, 张晓利等. 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肝衰竭的疗效分
析[J].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 医学版),2013,22(01):22-24.[2] 丛庆伟, 朱英. 人工肝支
持系统治疗肝衰竭的研究进展[J]. 医学与哲学(B),2014,25(08):70-73.[3] 刘晓敏,
姚玉梅, 冯佩霞等. 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重型肝炎的护理体会[J].护士进修杂
志,2011,25(04):380-3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