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讲 压力管理与心理健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章压力管理与心理健康

大学生心理健康指导中心

电话:85168030

邮箱:xljkjyk@

内容介绍

第一节压力应对与幸福感

一、压力与大学生的压力源

二、大学生的压力应对

三、大学生的应对方式与幸福感

第二节焦虑与调节

一、焦虑及其理论

二、大学生的焦虑表现

三、大学生焦虑的调节和治疗

第三节抑郁与调适

一、抑郁及其理论

二、大学生抑郁的主要表现

三、大学生抑郁的调适与治疗

第一节压力应对与幸福感

一、压力与大学生的压力源

(一)什么是压力

压力,也称精神压力,是一种内部的精神紧张状态,个体在面对难以适应的环境要求或威胁时会产生压力。压力的最主要特征是不可控性,当个人不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或个人控制感很小时,心理上会有压力。

(二)压力的两面性

●压力对人的积极影响在于压力引起适度的紧张,有利于人们更清醒地认识自己及所处的环境,能不断调整自己、磨炼意志,使人更加成熟、坚强,从而有更好的发展。

●持续时间过长、强度过大的压力对身心会具有破坏性作用。

●(三)大学生的压力源

压力源也就是压力的来源,指能够引发压力产生的刺激或环境需求。

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可能遭遇到各式各样的压力,调查显示:大学生压力源主要有学习、就业、人际关系、生活、恋爱关系、经济、社会、考试、家庭、生活及学习环境、未来、能力、个人(成长、外表、自信)、健康和竞争等(李虹、梅锦荣,2002)。

大学生的压力源包括

1.外部环境压力源

消极事件或灾难性事件

2.个人压力源

个人压力源指个体所遇到的特殊压力事件。

(1).重大生活事件

(2).日常生活压力源

(3).慢性压力源

二、大学生的压力应对

(一)应对与应对方式分类

应对,是指个体在面临压力时为减轻其负面影响而作出的认知和行为的努力过程。

从本质上看,应对是个人在压力状态下进行自我调节的努力,作为压力和健康的中介机制,对

身心健康的保护起重要作用。应对方式是个体在压力情境中为减轻压力所采取的特定行为模式。

一般倾向于把应对的方式归为问题取向、情绪取向、逃避三类。

● 1.问题取向应对

● 2. 情绪取向应对

● 3.逃避应对

(二)当代大学生应对方式的特点

1.既有传统性,又具现代性

大学生各项应对方式的使用顺序依次为问题解决、忍耐、转移、求助、压抑、逃避、幻想、抱怨、退缩。

2.整体上,大学生以积极应对方式为主

3.大学生应对方式存在年级差异

总体上高年级大学生比低年级大学生更多采用逃避、抱怨等防御应对

(三)大学生常见的消极应对方式

1.攻击

2.冷漠

3.退化

4.压抑

5.固执

6.轻生

(四)大学生积极应对压力的建议

1.遇逆境往好处想

2.调节抱负水平

3.预先应对

4.建立好的社会支持

5.变压力为挑战

6.积极参加放松活动

三、大学生的应对方式与幸福感

(一)幸福感及其影响因素

幸福感,心理学上也称主观幸福感,是个人根据自定的标准对生活质量所作的整体性评估,反映着特定群体对生活状况的满意程度,是某一社会中个体生活质量的重要心理学参数。

●主观幸福感的评定主要依赖于个体本人内定的标准而不是他人或外界的准则。所以,幸

福感

●具有三个重要的特点:主观性、稳定性、整体性

●幸福感的产生是遗传、环境、人格等多种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

(二)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现状

国内有调查显示大学生总体幸福感水平不容乐观,某高校调查显示:

●只有12%的学生感到“非常幸福”;

●>37%的人“很幸福”

●42%的人认为“比较幸福”,

●9%的人认为“不幸福”。

●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在不同层次和程度上的差异是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相互作用

的结果。

(三)压力应对、健康与幸福感

对主观幸福感的心理学研究表明,幸福感强的人有四项共同点。

①高自尊。幸福的人都很懂得欣赏、悦纳自己,他们认为自己有不同于其他人的地方,并肯定其优点。

②强烈的控制感。幸福感强的人能很好地掌控生活事件,与那些自己是他人走卒或有习得性无助的人明显不同。

③乐观。幸福感强的人更乐观,能从积极的角度理解问题;乐观则使他们更能持之以恒并最终获得更多成就。

④社会支持好。幸福的人性格外向,有属于自己的朋友圈子,有较强的社会支持。

第二节焦虑与调节

一、焦虑及其理论

(一)焦虑的性质

焦虑是一种常见的情绪反应,是由模糊的危险刺激所引起的一种强烈的、持久的不愉快情绪体验或心理状态,主要伴以紧张、恐怖的情绪,并引起相应的生理变化。

它既可以是一种正常的、具有适应意义的负性情感状态,又可以发展到一定严重程度而成为病态的焦虑症。

(二) 焦虑的种类

从紧张程度的维度,可以分成

①期望的轻度焦虑,即我们通常所说的“有点紧张”。

②中度焦虑,即太紧张。

③重度焦虑,即过度紧张。

从焦虑持续时间的维度,可以分成

①状态焦虑

②特质焦虑

(三)焦虑的有关理论

1.精神分析的观点

弗洛伊德从本能决定论

2.行为主义的观点

人的焦虑起源于过去失败经验形成的条件反射

3.人本主义的观点

罗杰斯认为,一个人自我概念与自我期待之间的不一致最终将引发焦虑。

4.生理学理论

研究发现许多神经递质与焦虑产生有关。去甲肾上腺素能、多巴胺能、5一经色胺能和Y-氨基丁酸四种神经递质系统。

5.社会心理学理论

社会心理学中的“自我不一致理论”、“归因理论”、“认知失调理论”、“社会比较理论”以及“社会支持理论”等许多理论都对焦虑进行了阐释

6.流行的观点

二、大学生的焦虑表现

(一)大学生焦虑的特点

1.以轻度焦虑为主

2.有一定的弥漫性

3.表现形式多种多样

4.既有显性焦虑,也有隐性焦虑

5.存在一定的性别和年级差异

(二) 大学生焦虑的原因及常见的几种焦虑障碍

1.考试焦虑障碍

2.社交焦虑障碍

3.恋爱和性焦虑障碍

4.择业焦虑障碍

三、大学生焦虑的调节和治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