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xium弹簧圈栓塞动脉瘤课件
合集下载
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的护理PPT课件

• 4.外伤性动脉瘤 又称假性动脉瘤,占0.5%左右
.
4
临床表现
.
5
诊断
• 临床表现 • 影像学-CT、MRI、 • 血管造影(金标准)
.
6
危险因素及评估
健康史:年龄、性别、吸烟史、
居住工作环境、病史
精神状况
1.评估病人活动范围及活
动量;
1.病人活动(激烈);2.评估头痛、恶心、呕吐
2.高血压;
次,监测24小时;密切观察患侧足背皮肤温度及末梢血运 情况; 4、观察腹部情况,因导管拉伤或刺破可引起腹腔出血; 5、嘱病人穿刺侧肢体伸直,不可弯曲8小时; 6、导管造影后嘱病人平卧6小时。
.
24
Thank you
.
25
No Image
.
26
No Image
谢谢您的观看!
.
27
的程度;
3.情绪波动;
3.评估病人情绪状态;
4.排便用力;
4.评估有无便秘;
5.癫痫发作;
5.评估癫痫发作频率程度;
6.咳嗽激烈
6.评估咳嗽程度。
.
7
治疗
• 手术治疗 • 血管内栓塞术 • 非手术治疗
.
8
颅内动脉瘤患者介入栓塞术前护理
1、一般护理:全面评估患者的全身情况,术前做好常规检 查,造影剂及局麻药物的过敏试验、手术区域备皮,术前 禁食和禁水。
.
15
术中监测患者生命体征,输液情况,加压袋加压情况,记录 患者所用的材料。
.
16
.
17
加压袋压力在300mmHg以上, 压力大于患者动脉压。
.
18
.
19
所用材料 图为:微导管塑形• 微导管 • 可解脱弹簧圈 • 血管重建装置和传送系
.
4
临床表现
.
5
诊断
• 临床表现 • 影像学-CT、MRI、 • 血管造影(金标准)
.
6
危险因素及评估
健康史:年龄、性别、吸烟史、
居住工作环境、病史
精神状况
1.评估病人活动范围及活
动量;
1.病人活动(激烈);2.评估头痛、恶心、呕吐
2.高血压;
次,监测24小时;密切观察患侧足背皮肤温度及末梢血运 情况; 4、观察腹部情况,因导管拉伤或刺破可引起腹腔出血; 5、嘱病人穿刺侧肢体伸直,不可弯曲8小时; 6、导管造影后嘱病人平卧6小时。
.
24
Thank you
.
25
No Image
.
26
No Image
谢谢您的观看!
.
27
的程度;
3.情绪波动;
3.评估病人情绪状态;
4.排便用力;
4.评估有无便秘;
5.癫痫发作;
5.评估癫痫发作频率程度;
6.咳嗽激烈
6.评估咳嗽程度。
.
7
治疗
• 手术治疗 • 血管内栓塞术 • 非手术治疗
.
8
颅内动脉瘤患者介入栓塞术前护理
1、一般护理:全面评估患者的全身情况,术前做好常规检 查,造影剂及局麻药物的过敏试验、手术区域备皮,术前 禁食和禁水。
.
15
术中监测患者生命体征,输液情况,加压袋加压情况,记录 患者所用的材料。
.
16
.
17
加压袋压力在300mmHg以上, 压力大于患者动脉压。
.
18
.
19
所用材料 图为:微导管塑形• 微导管 • 可解脱弹簧圈 • 血管重建装置和传送系
动脉瘤的教学课件

药物选择原则和注意事项
个体化治疗原则
根据动脉瘤的大小、位置、形态 以及患者的年龄、身体状况等因 素,制定个体化的药物治疗方案
。
药物选择
优先选择具有降低血压、抑制血 管炎症、减少血管壁张力等作用 的药物,如β受体阻滞剂、血管
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
注意事项
避免使用可能加重动脉瘤病情的 药物,如非甾体类抗炎药等;同 时,要关注药物间的相互作用,
术前准备
完善术前检查,包括CT、MRI等影像学检查,评估动脉瘤的形态、大小和与周围 血管的关系。同时,进行必要的实验室检查,了解患者的全身状况。
不同部位动脉瘤手术方法介绍
1
颅内动脉瘤
根据动脉瘤的大小和位置,可选择开颅 夹闭或血管内介入治疗。开颅夹闭术适 用于大多数颅内动脉瘤,而血管内介入 治疗适用于特定部位和难以夹闭的动脉 瘤。
2 机器人手术在动脉瘤治疗中的应用
机器人手术具有精准度高、操作稳定等优点,可用于动 脉瘤的微创手术治疗。
3 生物材料在动脉瘤治疗中的应用
生物材料可用于制造血管支架、栓塞剂等,为动脉瘤的 治疗提供新的选择。
4 基因治疗在动脉瘤预防和治疗中的应用
通过基因编辑技术修复或替换病变基因,从根本上预防 和治疗动脉瘤。
并发症预防和处理措施
术中并发症预防
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减少术中感染 的风险;仔细操作,避免损伤周围血管 和神经;合理使用止血药物和抗凝药物 ,减少术中出血和血栓形成的风险。
VS
术后并发症处理
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及 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如感染 、出血、血栓形成等。对于严重并发症, 应立即采取相应措施,如抗感染治疗、止 血治疗、溶栓治疗等。
患者术后康复指导
《颅内动脉瘤的治疗》课件

《颅内动脉瘤的治疗 》ppt课件
目录
• 颅内动脉瘤简介 • 颅内动脉瘤的治疗方法 • 颅内动脉瘤治疗的最新进展 • 颅内动脉瘤治疗的预后与康复
01
颅内动脉瘤简介
定义与分类
总结词
颅内动脉瘤是一种在颅内动脉壁上发生的异常膨出,根 据形态和部位可分为多种类型。
详细描述
颅内动脉瘤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通常是由于颅内 动脉壁的薄弱部分在血流压力的作用下膨出形成。根据 形态和部位的不同,颅内动脉瘤可分为囊状、梭形、分 叶状等类型。
病因与发病机制
总结词
颅内动脉瘤的病因较为复杂,通常与遗传、动脉硬化、高血压、吸烟、酗酒等多种因素相关。
详细描述
颅内动脉瘤的发病机制涉及到多种因素,包括遗传因素、动脉硬化、高血压、吸烟、酗酒等。 这些因素可能导致颅内动脉壁的结构和功能异常,增加动脉瘤的发生风险。
临床表现与诊断
总结词
颅内动脉瘤的典型表现为头痛、恶心、呕吐等颅内压增高的症状,可通过影像学检查进 行诊断。
介入治疗的优点
介入治疗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对于一 些年老体弱、无法耐受手术的患者来说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
介入治疗的注意事项
介入治疗需要经验丰富的医生操作,患者在接受治疗前应 充分了解治疗效果和风险,并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计划。
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概述
手术治疗的优点
手术治疗的局限性
手术治疗的注意事项
手术治疗是一种根治性的治疗 方法,通过开颅手术直接切除 颅内动脉瘤或进行血管重建。
手术治疗可以彻底根治颅内动 脉瘤,降低复发风险。对于一 些大型、复杂的颅内动脉瘤, 手术治疗可能是唯一有效的治 疗方法。
手术治疗创伤较大,恢复期较 长,可能存在一定的并发症风 险。对于一些年老体弱、基础 疾病较重的患者来说,手术治 疗的风险可能会增加。
目录
• 颅内动脉瘤简介 • 颅内动脉瘤的治疗方法 • 颅内动脉瘤治疗的最新进展 • 颅内动脉瘤治疗的预后与康复
01
颅内动脉瘤简介
定义与分类
总结词
颅内动脉瘤是一种在颅内动脉壁上发生的异常膨出,根 据形态和部位可分为多种类型。
详细描述
颅内动脉瘤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通常是由于颅内 动脉壁的薄弱部分在血流压力的作用下膨出形成。根据 形态和部位的不同,颅内动脉瘤可分为囊状、梭形、分 叶状等类型。
病因与发病机制
总结词
颅内动脉瘤的病因较为复杂,通常与遗传、动脉硬化、高血压、吸烟、酗酒等多种因素相关。
详细描述
颅内动脉瘤的发病机制涉及到多种因素,包括遗传因素、动脉硬化、高血压、吸烟、酗酒等。 这些因素可能导致颅内动脉壁的结构和功能异常,增加动脉瘤的发生风险。
临床表现与诊断
总结词
颅内动脉瘤的典型表现为头痛、恶心、呕吐等颅内压增高的症状,可通过影像学检查进 行诊断。
介入治疗的优点
介入治疗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对于一 些年老体弱、无法耐受手术的患者来说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
介入治疗的注意事项
介入治疗需要经验丰富的医生操作,患者在接受治疗前应 充分了解治疗效果和风险,并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计划。
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概述
手术治疗的优点
手术治疗的局限性
手术治疗的注意事项
手术治疗是一种根治性的治疗 方法,通过开颅手术直接切除 颅内动脉瘤或进行血管重建。
手术治疗可以彻底根治颅内动 脉瘤,降低复发风险。对于一 些大型、复杂的颅内动脉瘤, 手术治疗可能是唯一有效的治 疗方法。
手术治疗创伤较大,恢复期较 长,可能存在一定的并发症风 险。对于一些年老体弱、基础 疾病较重的患者来说,手术治 疗的风险可能会增加。
支架辅助宽颈动脉瘤治疗ppt课件

动脉瘤获致密栓塞 29例, 瘤颈部有残留3例, 瘤体显影但血流明显变慢6例 。
.
11
随访结果
3~24月复,
瘤颈残留3例12月复查时瘤颈显影明显 减淡,
瘤体显影 6例12月复查时3例瘤腔消失, 3例瘤体有复发表现。
.
12
结论
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颅内宽颈动脉瘤 能保持载瘤动脉通畅,瘤颈栓塞致密, 操作过程不复杂,安全性高。即刻栓 塞结果及24月随访造影结果满意。
支架的长度需覆盖动脉瘤颈两端各 4~6mm以上,保证充分覆盖瘤颈。
颅内支架主要有Neuroform (Boston Scientific/Target Therapeutics,Freemont,CA)、 LEO (BALT,Montmorency,France) 和Enterprise 支架 (Cordis neurovascular,Miami,FL) SolitairAB(ev3,USA)
3~ 9 mm 21个,
10~25 mm 9个,
>25 mm 2 个。
.
9
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为蛛网膜下腔出血 (SAH) 9 例 (Hunt-Hess Ⅰ级 1 例,Ⅱ级 6 例,Ⅲ级 2 例)
检查发现 29 例。
.
10
治疗结果
本组共应用 40枚支架,每枚动脉瘤分别填 入弹簧圈 1~18只。支架置入均顺利, 技 术成功率 100%。
.
8
临床资料
总例数:38例(2011.01~2014.09)
男(12) :女(26) = 1 :2.2
年龄 29~78ys 平均 62.1±12.2ys
动脉瘤部位: 颈内动脉-后交通动脉 15 个,
颈内动脉-脉络膜前动脉1个,
.
11
随访结果
3~24月复,
瘤颈残留3例12月复查时瘤颈显影明显 减淡,
瘤体显影 6例12月复查时3例瘤腔消失, 3例瘤体有复发表现。
.
12
结论
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颅内宽颈动脉瘤 能保持载瘤动脉通畅,瘤颈栓塞致密, 操作过程不复杂,安全性高。即刻栓 塞结果及24月随访造影结果满意。
支架的长度需覆盖动脉瘤颈两端各 4~6mm以上,保证充分覆盖瘤颈。
颅内支架主要有Neuroform (Boston Scientific/Target Therapeutics,Freemont,CA)、 LEO (BALT,Montmorency,France) 和Enterprise 支架 (Cordis neurovascular,Miami,FL) SolitairAB(ev3,USA)
3~ 9 mm 21个,
10~25 mm 9个,
>25 mm 2 个。
.
9
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为蛛网膜下腔出血 (SAH) 9 例 (Hunt-Hess Ⅰ级 1 例,Ⅱ级 6 例,Ⅲ级 2 例)
检查发现 29 例。
.
10
治疗结果
本组共应用 40枚支架,每枚动脉瘤分别填 入弹簧圈 1~18只。支架置入均顺利, 技 术成功率 100%。
.
8
临床资料
总例数:38例(2011.01~2014.09)
男(12) :女(26) = 1 :2.2
年龄 29~78ys 平均 62.1±12.2ys
动脉瘤部位: 颈内动脉-后交通动脉 15 个,
颈内动脉-脉络膜前动脉1个,
水解脱铂金圈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课件

水解脱铂金圈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 动脉瘤
栓塞方法
采用全身麻醉 经股动脉Seldinger法穿刺置6F鞘 全身肝素化 导引导管送至颈内动脉颈2水平 在路图下导入Prowler-plus微导管,
直至微导管头端进入动脉瘤腔内的 适合位置(1/3-1/2处)
水解脱铂金圈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 动脉瘤
栓塞方法
(动脉注射罂粟碱后缓解)
水解脱铂金圈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 动脉瘤
水解脱铂金圈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 动脉瘤
后交通动脉瘤造影及CT
水解脱铂金圈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 动脉瘤
水解脱铂金圈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 动脉瘤
后交通动脉瘤
术前
水解脱铂金圈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 动脉瘤
术后
水解脱铂金圈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 动脉瘤
尽快继续填塞弹簧圈 降低血压 中和肝素 术后复查CT
水解脱铂金圈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 动脉瘤
血管痉挛的原因及处理:
原因: SAH、血管内操作
处理: 动脉注射罂粟碱
静滴尼莫通
提高血压、血容量
水解脱铂金圈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 动脉瘤
谢 谢!
水解脱铂金圈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 动脉瘤
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
置入Trufill DCS弹簧圈 第一个弹簧圈的直径
应稍大于动脉瘤直径约1mm 置入Trufill DCS弹簧圈,到位满意 旋转高压注射器,解脱弹簧圈,至致
密栓塞或不能再放入弹簧圈为止 最后一个弹簧圈应尽量选择小、短
水解脱铂金圈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 动脉瘤
TRUFILL® DCS Detachable Coil System
概述
颅内动脉瘤是蛛网膜下腔出血最常 见原因,死残率高。随着介入神经 外科的发展及栓塞材料的更新,对 于同时适合进行血管内栓塞治疗和 神经外科夹闭治疗的颅内动脉瘤患 者,血管内治疗明显优于外科手术, 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比例 不断增高。
栓塞方法
采用全身麻醉 经股动脉Seldinger法穿刺置6F鞘 全身肝素化 导引导管送至颈内动脉颈2水平 在路图下导入Prowler-plus微导管,
直至微导管头端进入动脉瘤腔内的 适合位置(1/3-1/2处)
水解脱铂金圈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 动脉瘤
栓塞方法
(动脉注射罂粟碱后缓解)
水解脱铂金圈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 动脉瘤
水解脱铂金圈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 动脉瘤
后交通动脉瘤造影及CT
水解脱铂金圈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 动脉瘤
水解脱铂金圈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 动脉瘤
后交通动脉瘤
术前
水解脱铂金圈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 动脉瘤
术后
水解脱铂金圈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 动脉瘤
尽快继续填塞弹簧圈 降低血压 中和肝素 术后复查CT
水解脱铂金圈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 动脉瘤
血管痉挛的原因及处理:
原因: SAH、血管内操作
处理: 动脉注射罂粟碱
静滴尼莫通
提高血压、血容量
水解脱铂金圈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 动脉瘤
谢 谢!
水解脱铂金圈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 动脉瘤
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
置入Trufill DCS弹簧圈 第一个弹簧圈的直径
应稍大于动脉瘤直径约1mm 置入Trufill DCS弹簧圈,到位满意 旋转高压注射器,解脱弹簧圈,至致
密栓塞或不能再放入弹簧圈为止 最后一个弹簧圈应尽量选择小、短
水解脱铂金圈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 动脉瘤
TRUFILL® DCS Detachable Coil System
概述
颅内动脉瘤是蛛网膜下腔出血最常 见原因,死残率高。随着介入神经 外科的发展及栓塞材料的更新,对 于同时适合进行血管内栓塞治疗和 神经外科夹闭治疗的颅内动脉瘤患 者,血管内治疗明显优于外科手术, 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比例 不断增高。
护理查房动脉瘤栓塞术后课件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4、感染 • ●肺部感染 加强口腔护理,定时翻身拍背, • 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呕吐物误吸引起窒息和 • 呼吸道感染,严格遵守各项无菌操作规程。 • ●泌尿系统感染 严格无菌操作,加强导 • 尿管护理,定时放尿训练膀胱贮尿功能。 • ●限制家属探视,减少外源性感染因素。必要 • 时遵医嘱给予抗生素治疗,观察疗效,保持引 • 流管通畅,防止逆行感染。 • ●病房定时消毒并作空气监测。
• 5、废用综合症
•
保持肢体处于功能位,防止足下垂,每
天四肢做2~3次的被动的活动及肌肉按摩,防止
肢体挛缩及畸形。
• 6、水电解质紊乱
•
密切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意识状况。
遵医嘱按时送检血生化及尿标本。按时补充电解
质及液体,观察病人用药后的反响。
7、压疮
保持皮肤枯燥清洁 ,一旦潮湿及时更换, 每2小时给病人翻身, 按摩骨隆突处,保持床 单位清洁枯燥,床单平 整。防止过度用力拉扯 病人,搬动病人时动作 轻柔,加强营养支持。
查体:神志模糊,GCS9分,双瞳2mm,对光反响迟钝。
神经系统:脑膜刺激征:颈项强直、布鲁斯计征、克氏征 锥体束征:巴宾斯基征、戈登征、欧本海姆征、霍夫曼征、茶
多科征
辅助检查
Add your title Add your title Add your title
护理诊断
1、生命体征的改变 与病情有关 2、潜在并发症 癫痫、感染 3、有受伤的危险 与意识障碍有关 4、语言沟通障碍 与意识障碍有关 5、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 与长期卧
• 查房对象:七区-4床
• 住 院 号:554579
• 诊 断:颈段椎管内假性动脉瘤
•
蛛网膜下腔出血
• 4、感染 • ●肺部感染 加强口腔护理,定时翻身拍背, • 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呕吐物误吸引起窒息和 • 呼吸道感染,严格遵守各项无菌操作规程。 • ●泌尿系统感染 严格无菌操作,加强导 • 尿管护理,定时放尿训练膀胱贮尿功能。 • ●限制家属探视,减少外源性感染因素。必要 • 时遵医嘱给予抗生素治疗,观察疗效,保持引 • 流管通畅,防止逆行感染。 • ●病房定时消毒并作空气监测。
• 5、废用综合症
•
保持肢体处于功能位,防止足下垂,每
天四肢做2~3次的被动的活动及肌肉按摩,防止
肢体挛缩及畸形。
• 6、水电解质紊乱
•
密切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意识状况。
遵医嘱按时送检血生化及尿标本。按时补充电解
质及液体,观察病人用药后的反响。
7、压疮
保持皮肤枯燥清洁 ,一旦潮湿及时更换, 每2小时给病人翻身, 按摩骨隆突处,保持床 单位清洁枯燥,床单平 整。防止过度用力拉扯 病人,搬动病人时动作 轻柔,加强营养支持。
查体:神志模糊,GCS9分,双瞳2mm,对光反响迟钝。
神经系统:脑膜刺激征:颈项强直、布鲁斯计征、克氏征 锥体束征:巴宾斯基征、戈登征、欧本海姆征、霍夫曼征、茶
多科征
辅助检查
Add your title Add your title Add your title
护理诊断
1、生命体征的改变 与病情有关 2、潜在并发症 癫痫、感染 3、有受伤的危险 与意识障碍有关 4、语言沟通障碍 与意识障碍有关 5、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 与长期卧
• 查房对象:七区-4床
• 住 院 号:554579
• 诊 断:颈段椎管内假性动脉瘤
•
蛛网膜下腔出血
Axium 弹簧圈

o 对于微小弹簧圈初级丝的范围: 0.00175” to 0.003”
• 相同直径金属丝缠绕的直径越大弹簧圈越柔软 • 弹簧圈初级丝越细,但直径越大,那么它能提供更大
的填充体积,并且更软
* White JB, et al., Coils in a Nutshell: A Review of Coil Physical Properties, AJNR Am J Neuroradiol 29:1242-46, Aug 2008.
Axium 增强型的弹簧圈直径
Axium 是带有抗解旋系统的一条完整的产品线,它同 时提供了柔软的“10”系列弹簧圈,也同时提供了具 有稳定性能的“18”系列弹簧圈用于动脉瘤的治疗。
成功始于栓塞密度
ev3 Confidential ~ For presentation use only ~ Do Not Distribute
Axium 增强型的弹簧圈直径
渐进的Axium弹簧圈系统利用K-因子,创立了一个 弹簧圈的系统,通过增加初级丝和外径来平衡弹 簧圈的柔软度和稳定性,从而达到更大的栓塞体 积。
1) J.B. White, C.G.M. Ken, H.J. Cloft, D.F. Kallmes. Coils in a Nutshell: A Review of Coil Physical Properties. Published June 12, 2008 as 10.3174/ajnr.A1067
Coil 的基础 : K-因子
k
(弹簧圈的柔软度或柔顺性)是与初级丝的厚度及缠绕的紧密度成比 例。
ev3 Confidential ~ For presentation use only ~ Do Not Distribute
• 相同直径金属丝缠绕的直径越大弹簧圈越柔软 • 弹簧圈初级丝越细,但直径越大,那么它能提供更大
的填充体积,并且更软
* White JB, et al., Coils in a Nutshell: A Review of Coil Physical Properties, AJNR Am J Neuroradiol 29:1242-46, Aug 2008.
Axium 增强型的弹簧圈直径
Axium 是带有抗解旋系统的一条完整的产品线,它同 时提供了柔软的“10”系列弹簧圈,也同时提供了具 有稳定性能的“18”系列弹簧圈用于动脉瘤的治疗。
成功始于栓塞密度
ev3 Confidential ~ For presentation use only ~ Do Not Distribute
Axium 增强型的弹簧圈直径
渐进的Axium弹簧圈系统利用K-因子,创立了一个 弹簧圈的系统,通过增加初级丝和外径来平衡弹 簧圈的柔软度和稳定性,从而达到更大的栓塞体 积。
1) J.B. White, C.G.M. Ken, H.J. Cloft, D.F. Kallmes. Coils in a Nutshell: A Review of Coil Physical Properties. Published June 12, 2008 as 10.3174/ajnr.A1067
Coil 的基础 : K-因子
k
(弹簧圈的柔软度或柔顺性)是与初级丝的厚度及缠绕的紧密度成比 例。
ev3 Confidential ~ For presentation use only ~ Do Not Distribute
动脉瘤的处理2课件

病例
• 患者中年女性,59岁。因反复头痛1月余,加重10余天入院。既 往:平素身体一般,高血压病3年,最高达160mmHg,服吲哚帕 胺控制血压,未检测血压,2012年眼息肉切除后,无其他病史。 查体:神志清,T:36.3℃,P60次/分,R 20次/分,BP 151/102mmHg,神志清楚,双瞳孔直径约3mm,对光反射灵敏, 双眼活动自如,双眼未引出眼震,双侧鼻唇沟对称,伸舌居中, 颈软,双侧肢体肌力5级,双侧肌张力正常,四肢腱反射(++), 双侧感觉粗测正常,双侧病理征(-),克氏征可疑(+),布氏征(-), 双侧指鼻试验准确,双侧跟膝胫试验协调,闭目难立征(-),两 肺呼吸音清,未及明显干湿性啰音,心律齐,腹部软,无压痛 及反跳痛,双下肢无浮肿。辅助检查:头部颈椎腰椎MRI (2015-09-17本院)未见明显A发现可疑动脉瘤 时可进一步行CTA检查,金标准是DSA。 2、确定动脉瘤的大小。完善介入科、神经外 科会诊。 3、评估患者的情况及征求家里人的意见。选 择介入治疗,外科手术治疗或保守治疗。 4、目的是防止动脉瘤破裂,保持载瘤动脉通 畅。当前最常用的方法是动脉瘤颈夹闭术 和血管内栓塞术
• 栓塞过程顺利,术中、术毕患者生命体征 平稳,术毕 BP130/74mmHg,心率44次/分, 由麻醉师监护,固定动脉鞘管后,由麻醉 师担架护送回ICU病房。术中DSA引导、心 电监护、吸氧3.5H,优维显200ml,术后激 光片4张。
术后腰穿的结果
• 脑脊液结果回报:淡黄,清亮,细胞总数 44*(106/L)、白细胞数 1*(106/L)、潘氏试验 弱阳性、余正常;生化:氯 122.2(mmol/L)、 葡萄糖 3.2(mmol/L)、脑脊液蛋白 293.1(mg/L)、余正常;细胞学:红细胞数 921*(106/L)、白细胞计数正常,脑脊液细胞 形态学检查仅收集到小淋巴细胞3个,单核 细胞1个。患者脑脊液结果提示蛛网膜下腔 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