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10中医学和循证医学教学讲义ppt课件
合集下载
《医学循证医学》PPT课件

现代医学(19世纪中叶至今):细胞的发现和细胞生物 学、 细胞生理学、细胞病理学的形成是现代医学的 第一个里程 碑。
以分子生物学为主要依托,使医学深入到分子水平,成 为现代医学发展的第二个里程碑。
实验医学与现代医学所面临的困惑
将动物实验中得到的结论直接用于临床与疗效-安全性 的矛盾(反应停)
单纯依据病理生理机制,推论的临床疗效与实际效果间 的矛盾;
2、证据的获取
①原始文献:Medline、Embase和CBM等重要数据库
及杂志
②二次文献:对原始文献加工获得的文献,如:
Best Evidence Cochrane图书馆(CL) 英国循证医学中心(Center for Evidence Based
Medicine) 英国评价与传播中心(CRD,Center of Review and
随机对照试验(RCT)
(randomized control trial)
在治疗方面,国际公认RCT和RCT的系统评 价结果是证明某种疗法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最可靠 的依据(金标准)。
要求:
1、随机分配所有的研究对象 2、所有的研究对象有完全相同的机会被分
配到治疗组或对照组 3、同时进行随访观察
优点:
Evidence-based medicine
刘 杰 副教授
南方医院循证医学教学组
医学模式的变化与发展
古代医学(15世纪中叶):医学被称为art 或skill,医学重 视医生的经验,称为“ 经验医学”。
近代医学(15世纪后半叶以后的4个世纪):自然科学的发 展使医学的理论建立在实验的基础上,形成了“ 实 验医学”。
1、最大限度地避免选择性偏倚 2、最真实地反映研究结果的真实性 3、论证强度最高 4、是治疗性研究中的经典设计方案
以分子生物学为主要依托,使医学深入到分子水平,成 为现代医学发展的第二个里程碑。
实验医学与现代医学所面临的困惑
将动物实验中得到的结论直接用于临床与疗效-安全性 的矛盾(反应停)
单纯依据病理生理机制,推论的临床疗效与实际效果间 的矛盾;
2、证据的获取
①原始文献:Medline、Embase和CBM等重要数据库
及杂志
②二次文献:对原始文献加工获得的文献,如:
Best Evidence Cochrane图书馆(CL) 英国循证医学中心(Center for Evidence Based
Medicine) 英国评价与传播中心(CRD,Center of Review and
随机对照试验(RCT)
(randomized control trial)
在治疗方面,国际公认RCT和RCT的系统评 价结果是证明某种疗法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最可靠 的依据(金标准)。
要求:
1、随机分配所有的研究对象 2、所有的研究对象有完全相同的机会被分
配到治疗组或对照组 3、同时进行随访观察
优点:
Evidence-based medicine
刘 杰 副教授
南方医院循证医学教学组
医学模式的变化与发展
古代医学(15世纪中叶):医学被称为art 或skill,医学重 视医生的经验,称为“ 经验医学”。
近代医学(15世纪后半叶以后的4个世纪):自然科学的发 展使医学的理论建立在实验的基础上,形成了“ 实 验医学”。
1、最大限度地避免选择性偏倚 2、最真实地反映研究结果的真实性 3、论证强度最高 4、是治疗性研究中的经典设计方案
循证医学PPT课件

/
•国际Cochrane协作网
Cochrane图书馆
/index.php
•原始研究的证据分级标准
• 1995年以后 国际上其它著名的医学期刊,如 《British Medical Journal》、 《The New Eng1and Journal of Medicine 》、 《The Lancet》等纷纷发表有关EBM的述评及评论, 并在全世界范围内兴起了一股EBM的热潮。
课程成绩
• 平时分:30% 点名:10%(不是每次课都点名,抽样 点名,临时决定)。 作业20%:1-2次作业。 • 考试:70%
循证医学的产生和发展 循证医学的定义和特点 实践循证医学的基本条件 循证实践的步骤和方法
学习和实践循证医学的困难
• 1980年中期以前,临床医学累积了几十万 个关于医学干预效果评价的随机对照临床 试验。系统总结这些证据迫在眉睫:meta 分析方法崭露头角。 • 1989年一项震惊医学界的研究显示:在产 科使用的226种方法中,20%是有效的, 30%有害或可疑,50%缺乏随机对照试验 证据支持。
临床医生 最新的医学 研究成果 (寻求新证据) (科学决策) (生病就医)
最佳证据
患者
既往医学 研究成果
最佳诊疗效果 循证医学实践示意图
循证医学的产生和发展 循证医学的定义和特点 实践循证医学的基本条件 循证实践的步骤和方法
学习和实践循证医学的困难
实践循证医学的基本条件
•1.政府的需要、支持和宏观指导是实践循证 医学的前提。 •2.高质量的研究证据、高素质的医生和患者的参 与是实践循证医学的关键。 •3.必要的硬件条件。 •4.明确目的,准确定位,学以致用,持之以恒是 实践循证医学的原动力。
(可修改)循证医学.ppt

临床医生、临床科研和教学、政府的卫生决策提供可靠依据。
3〕培训循证医学骨干,提供高质量、全方位的骨干人才,推动循证医学
在中国的开展。
4〕翻译循证医学知识、宣传循证医学学术思想,使之成为一个卫生技术
评价、临床研究及教育的中心。
5) 组织开展高质量的随机对照试验及其他临床研究,并进展相应的方法
学研究,提供培训咨询、指导和效劳,促进临床医学研究方法学的改善
解释其结果
4. 3. 治疗: 如何选择对病人有好处而无害处的治疗手段
• 中国期刊网
•
:// /NewWeb/
18.1,.h,,
11
局部循证医学数据库
Healthcare Series?美国临床医生事实型数据库?
Ovid循证医学数据库:Clinical Evidence、 ACP Journal Club、 Conchrane Controlled Trials Register(CCTR)、 Cochrane Database of Systematic Reviews(CDSR)、Database of Abstracts of Reviews of Effects(DARE)等。
是目前得到日益广泛关注和重视的最全面的系统评价 资料库;
是卫生保健疗效可靠证据最好的和唯一的来源; 是易于不断得到更新和承受评论,修改错误,从而保
证质量,增强结论的可靠性的电子杂志。 CL适用于临床医生、临床科研和教学工作者,医疗卫
生行政部门等有关人员。
பைடு நூலகம்
18.1,.h,,
19
Cochrane图书馆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循证医学 (Evidence-Based Medicine, EBM)
18.1,.h,,
2024年度循证医学总结ppt课件

20
05
诊断性试验评价与临床应用
BIG DATA EMPOWERS TO CREATE A NEW
ERA
2024/3/24
21
诊断性试验基本概念和原理
诊断性试验定义
用于疾病诊断的各种实验室和辅 助检查方法。
2024/3/24
诊断性试验原理
通过检测患者体内特定生物标志物 或生理指标,辅助医生判断疾病类 型、病程及预后。
循证医学模式
以科学研究证据为基础。
2024/3/24
7
与传统医学模式对比
2024/3/24
01
强调治疗方法的标准化和可重复 性。
02
注重治疗效果和安全性的客观评 价。
8
02
循证医学实践方法
BIG DATA EMPOWERS TO CREATE A NEW
ERA
2024/3/24
9
问题提出与构建
2024/3/24
提出循证医学概念,强调将临 床研究与临床实践相结合。
随机对照试验(RCT)成为评 价治疗效果的金标准,推动了 循证医学的发展。
随着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 兴起,循证医学逐渐向精准医 疗和个性化治疗方向发展。
4
核心理念与原则
核心理念:以患者为中心,基于最新、最佳的 科学研究证据进行临床实践。
提供决策依据
为临床医生、政策制定者等提 供基于证据的决策依据,促进
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
19
实例演示:某疾病治疗效果Meta分析
研究背景介绍
简要介绍该疾病的研究背景、治疗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等 。
研究问题明确
明确本次Meta分析的研究问题,如比较不同治疗方法的 疗效差异等。
文献检索与筛选
05
诊断性试验评价与临床应用
BIG DATA EMPOWERS TO CREATE A NEW
ERA
2024/3/24
21
诊断性试验基本概念和原理
诊断性试验定义
用于疾病诊断的各种实验室和辅 助检查方法。
2024/3/24
诊断性试验原理
通过检测患者体内特定生物标志物 或生理指标,辅助医生判断疾病类 型、病程及预后。
循证医学模式
以科学研究证据为基础。
2024/3/24
7
与传统医学模式对比
2024/3/24
01
强调治疗方法的标准化和可重复 性。
02
注重治疗效果和安全性的客观评 价。
8
02
循证医学实践方法
BIG DATA EMPOWERS TO CREATE A NEW
ERA
2024/3/24
9
问题提出与构建
2024/3/24
提出循证医学概念,强调将临 床研究与临床实践相结合。
随机对照试验(RCT)成为评 价治疗效果的金标准,推动了 循证医学的发展。
随着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 兴起,循证医学逐渐向精准医 疗和个性化治疗方向发展。
4
核心理念与原则
核心理念:以患者为中心,基于最新、最佳的 科学研究证据进行临床实践。
提供决策依据
为临床医生、政策制定者等提 供基于证据的决策依据,促进
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
19
实例演示:某疾病治疗效果Meta分析
研究背景介绍
简要介绍该疾病的研究背景、治疗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等 。
研究问题明确
明确本次Meta分析的研究问题,如比较不同治疗方法的 疗效差异等。
文献检索与筛选
循证检验医学PPT医学课件

30
三、循证检验医学的实践方法
3.证据质量的评价 • 循证医学是应用新近的最佳证据来指导临床实践
并非本身去创造最佳证据 • 为获得最佳的临床研究证据,除了研究设计外, • 需应用正确的分析和评价的方法及其评价的标准 • 对医学研究文献或成果进行严格的评价
31
三、循证检验医学的实践方法
3.证据质量的评价
11
一、循证医学的基本概念
3.最佳的研究证据
• 指对临床研究的文献,应用临床流行病学 的原则和方法以及有关质量评价的标准, 经过认真分析与评价获得的新近最真实可 靠,且有临床重要应用价值的研究成果。 在证据分级中处于Ⅰ级(或1级)的系统评 价或meta分析是循证医学中的最佳证据
12
EBM证据信度“金字塔”
19
一、循证检验医学的基本概念
• 循证检验医学就是按照循证医学“以当前最好 的证据为基础”的原则
• 用临床流行病学的方法学规范检验医学的研究 设计和项目评价
• 用当前最好检测技术和质量控制体系对检测结 果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和评价
• 任务是向临床医生提供反映患者真实情况的证
据
20
一、循证检验医学的基本概念
1.基本过程 (1)提出问题 (2)检索有关的文献 (3)严格评价文献,得出最佳结论
25
三、循证检验医学的实践方法
1.基本过程
(1)提出问题:根据检验项目技术性能、诊断性能、临 床影响、经济效果评价有效性,确定需解决问题
(2)检索有关的文献:根据提出的问题,确定“关键词” 应用电子检索系统和期刊系统检索相关文献
32
三、循证检验医学的实践方法
3.证据质量的评价
(2)选择研究对象:对象包括2组 • 一组是用金标准确诊“有病”的病例组 • 另一组是用金标准证实为“无病”的对照组 • 病例组应包括各型病例:如典型和不典型的,早、中与晚期
三、循证检验医学的实践方法
3.证据质量的评价 • 循证医学是应用新近的最佳证据来指导临床实践
并非本身去创造最佳证据 • 为获得最佳的临床研究证据,除了研究设计外, • 需应用正确的分析和评价的方法及其评价的标准 • 对医学研究文献或成果进行严格的评价
31
三、循证检验医学的实践方法
3.证据质量的评价
11
一、循证医学的基本概念
3.最佳的研究证据
• 指对临床研究的文献,应用临床流行病学 的原则和方法以及有关质量评价的标准, 经过认真分析与评价获得的新近最真实可 靠,且有临床重要应用价值的研究成果。 在证据分级中处于Ⅰ级(或1级)的系统评 价或meta分析是循证医学中的最佳证据
12
EBM证据信度“金字塔”
19
一、循证检验医学的基本概念
• 循证检验医学就是按照循证医学“以当前最好 的证据为基础”的原则
• 用临床流行病学的方法学规范检验医学的研究 设计和项目评价
• 用当前最好检测技术和质量控制体系对检测结 果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和评价
• 任务是向临床医生提供反映患者真实情况的证
据
20
一、循证检验医学的基本概念
1.基本过程 (1)提出问题 (2)检索有关的文献 (3)严格评价文献,得出最佳结论
25
三、循证检验医学的实践方法
1.基本过程
(1)提出问题:根据检验项目技术性能、诊断性能、临 床影响、经济效果评价有效性,确定需解决问题
(2)检索有关的文献:根据提出的问题,确定“关键词” 应用电子检索系统和期刊系统检索相关文献
32
三、循证检验医学的实践方法
3.证据质量的评价
(2)选择研究对象:对象包括2组 • 一组是用金标准确诊“有病”的病例组 • 另一组是用金标准证实为“无病”的对照组 • 病例组应包括各型病例:如典型和不典型的,早、中与晚期
循证医学课件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共享资源和技术,提 高循证医学课件的质量和水平。
运用数字化技术,如人工智能、大数据等, 提高循证医学课件的针对性和效率,为医生 提供更好的学习资源和服务。
06
结语
对循证医学的总结
循证医学定义
循证医学是一种以最佳证据为基础的医学实践方法,旨在提高临 床决策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循证医学发展历程
推动循证医学实践与推广
运用实施科学方法,促进循证医学实践的推广和应用,提高整体循证医学水 平。
05
挑战与展望
当前面临的挑战
临床医生时间精力有限
临床医生工作繁忙,难以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进行循证 医学学习。
临床实践与理论脱节
现有医学教育体系与实际临床需求存在一定差距,导致 理论与实践难以结合。
缺乏高质量的循证医学证据
在某些领域或疾病中,缺乏高质量的循证医学证据,导 致医生难以做出最佳决策。
对未来发展的展望
推广循证医学理念
改进医学教育体系
加大对循证医学理念的宣传和推广力度,提 高其在医学教育和临床实践中的地位。
通过改革医学教育体系,加强学生实践能力 和创新思维的培养,提高临床医生的综合素 质。
加强合作与交流
发展数字化技术
完善检索策略
03
根据初步检索结果,调整检索策略,提高检索效率和准确性。
证据的分析与解读
分析证据
对筛选出的证据进行分析,包括研究设计、样本 量、研究结果等方面。
解读证据
根据分析结果,解读证据的真实性、可靠性和实 用性。
评价证据
结合患者具体情况和其他相关信息,对证据进行 评价,明确其适用范围和局限性。
04
循证医学的未来发展
互联网与大数据助力循证医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在欧盟申报某一传统草药的制剂,如果有一百年以 上的人类使用历史和经验,长期毒理实验可能被免 减。因此,人类临床使用证据在传统植物药的申报 中占据着相当的地位。
药证
▪ 一般认为传统证据属于C类证据,其论证 力度低于A和B类证据。但在某些情况下, 这种人类长期的使用经验和人类证据可 以在一定程度上代替目前使用的新疗效 证据。
药证
▪ FDA及欧盟认证的证据为AHCRP(美国卫生政策与研 究机构,US Agency for Health Care Policy and Research)和WHO所制订: A :Ⅰa和Ⅰb要求至少有一个针对特定的建议或主 张的高质量的随机对照试验(RCT) B:Ⅱa,Ⅱb和Ⅲ要求有高质量的临床研究,但不是 针对特定的建议或主张的随机对照试验(RCT) C:Ⅳ要求有来自于专家委员会的报告或建议或者公 认权威的临床经验
循证医学对中医学的启示
“循证医学是促进中医药 现代化的最便捷途径”
循证医学对中医学的启示
(1)“循证论治”提高中医诊治水平
即遵循当前中医的最佳证据来进行医疗决策。 目前中医临床“循证论治”的证据实在太少, 已进行的临床试验的前瞻性、随机性、可比 性和可信性方面存在严重缺陷。 但中医文献中病例报告、临床总结和专家意 见要比通过理论推测、动物实验甚至不合格 的临床实验具有更高的证据级别。
“药证”“方证”
药证
▪ 传统的植物药在世界各国越来越受到重视与青睐。 目前全球中草药市场年销售额高达160亿美元,而我 国中药仅占3%左右,其中70%左右为原料药,虽然 我国中成药和药材出口多达120个国家和地区,但得 到当地政府承认的还不足10%。
▪ 造成中药的这一尴尬局面的主要原因是:(1)缺乏 可靠的临床证据;(2)缺乏中药疗效的物质基础和 作用机理证据;(3)无 GAP,GMP,GLP及GCP的国 际认证(FDA及欧盟)。
▪ 目前传统草药制剂的证据绝大部分应归为C类,即: 虽然没有高质量的临床试验证据,但有大量传统使 用的文献记录(又称为人类使用经验)
药证
▪ 目前在中国使用的销售额超过亿元人民币的单品种 中药制剂,绝大部分提供的证据属于C类。
▪ 实际上,按现代的证据分类标准,数个世纪前已经 开始在人类广泛使用的传统制剂由于历史的局限而 缺乏高质量的RCT和/或其它种类的临床试验证据, 所能提供的也只能是C类证据。
▪ 中医学的证据多属病例报告、临床总结和专 家意见、理论推测。
循证医学与中医医学模式
l 异:证据的评价标准
循证医学:重视与病人密切相关的临床指标如病死 率、致残率、生活自理能力及生命质量等,而不是 实验室或影像学等中间指标的改变。 中医学:重视反映病人自觉感受等整体
状况的“证”,但缺乏“规范”标准,且研 究不深入,目前更倾向与用“中间指标”。
▪ 中医理论的发展创新,需要大量临床考验。在历史上, 如伤寒学说与温病学说的创立;在当代,衰老领域中瘀 血致衰学说对虚损学说是理论创新。这些创新只有经受 大量的临床考验,才能得到承认,在现代则必须经受循 证医学方法的考验。
循证医学对中医学的启示
▪ (3)应用循证医学方法
▪
提高中医临床科研质量
▪ 1.设计方案的科学性:为保证设计方案的科学性,要坚持随 机对照试验。
循证医学对中医学的启示
(3)应用循证医学方法
▪ 提高中医文献研究质量
循证医学重视文献收集,应用严格标准对文献进行分析, 从选题、设计、指标、质量、效果、经济等多角度进行评价, 并做出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从中获得真实可靠并有临床 应用价值和推广前景的最佳证据,指导临床决策,服务于临 床。 中医古今文献浩如烟海,以往文献研究多重视考究源流、 版本沿革、转注字词、摘寻章句、对近代文献也多是引用方 法、摘录结论,很少对其内在质量进行分析。结果形式论著 宏广,但真正能帮助临床决策,推动学术进步的真知见却 寥寥无几。 因此,深入学习并实践循证医学对文献分类、分析和评价 的方法,将提高中医文献质量,促进文献的开发利用,并开 拓古代文献研究挖掘的新途径。
▪ 2.研究对象的诊断准确性:研究对象必须符合公认的临床及 有关金标准诊断,并应根据研究目的,分别制订出纳入标准 及排除标准,选择合格的对象,并考虑研究成果应用的代表 性和实用性。
▪ 3.样本需要量和疗效假设水平的设计:在研究新的治疗性药 物或措施时,期望在一定样本量内其效果比对照组为佳,因 此要根据课题设计的有关参数,进行试验组与对照组疗效水 平、各组样本量的研究设计。
循证医学对中医学的启示
4.评价试验效果指标:选择测量治疗反应的指标和 方法时,应要求敏感性高、特异性强且经济可行者, 注重能够反映疾病本质及生存质量等方面的指标。 5. 试验时间应适宜:试验观察应在有充分依据的 的基础上进行,参考拟达到疗效最佳水平的时间而 定,并应注意近期疗效和远期疗效的观察。 6.制订防止偏倚的措施:在研究的整个设计实施和 资料分析的全过程中,一定要有相应防止偏倚的措 施。如使用随机抽样与随机分配法防止选择性偏倚; 使用盲法防止测量偏倚等。 7. 正确应用统计学方法: 统计学方法的抉择与应 用必须贯穿于整个课题设计、资料分析和处理的全 过程,否则会影响研究的质量。
▪ 现在很多针对传统制剂的现代临床试验 都证实了这种人类使用证据的正确和合 理性。
方证
方证
方证
方证
汉方医学
汉方医学
韩医
循证医学对中医学的启示
(2)借助循证医学检验
中医临床疗效与理论创新
▪ 中医学临床目前无论是辨证学、病因病机学、治疗学都 不规范。几乎可以说,任何一种疾病它的辨证分型、病 因病机、治疗方法都存在分歧。每位学者都有自己的证 据,但都拿不出最佳的证据。这就需要依靠循证医学的 方法来获得最佳的证据。
10中医学和循证医学
循证医学与中医医学模式
同:
▪ 都重视“证据”,医生经验,病人选择 ▪ “证据”重视临床证据而非实验证据 ▪ “证据”标准重视病人主观感受、功能状态
循证医学与中医医学模式
异: “证据”不同
▪ 循证医学的最佳证据是设计良好的随机对照 试验的系统评价。其它证据可靠性依次下降, 病例报告、临床总结和专家意见、理论推测、 动物实验位居其末。
药证
▪ 一般认为传统证据属于C类证据,其论证 力度低于A和B类证据。但在某些情况下, 这种人类长期的使用经验和人类证据可 以在一定程度上代替目前使用的新疗效 证据。
药证
▪ FDA及欧盟认证的证据为AHCRP(美国卫生政策与研 究机构,US Agency for Health Care Policy and Research)和WHO所制订: A :Ⅰa和Ⅰb要求至少有一个针对特定的建议或主 张的高质量的随机对照试验(RCT) B:Ⅱa,Ⅱb和Ⅲ要求有高质量的临床研究,但不是 针对特定的建议或主张的随机对照试验(RCT) C:Ⅳ要求有来自于专家委员会的报告或建议或者公 认权威的临床经验
循证医学对中医学的启示
“循证医学是促进中医药 现代化的最便捷途径”
循证医学对中医学的启示
(1)“循证论治”提高中医诊治水平
即遵循当前中医的最佳证据来进行医疗决策。 目前中医临床“循证论治”的证据实在太少, 已进行的临床试验的前瞻性、随机性、可比 性和可信性方面存在严重缺陷。 但中医文献中病例报告、临床总结和专家意 见要比通过理论推测、动物实验甚至不合格 的临床实验具有更高的证据级别。
“药证”“方证”
药证
▪ 传统的植物药在世界各国越来越受到重视与青睐。 目前全球中草药市场年销售额高达160亿美元,而我 国中药仅占3%左右,其中70%左右为原料药,虽然 我国中成药和药材出口多达120个国家和地区,但得 到当地政府承认的还不足10%。
▪ 造成中药的这一尴尬局面的主要原因是:(1)缺乏 可靠的临床证据;(2)缺乏中药疗效的物质基础和 作用机理证据;(3)无 GAP,GMP,GLP及GCP的国 际认证(FDA及欧盟)。
▪ 目前传统草药制剂的证据绝大部分应归为C类,即: 虽然没有高质量的临床试验证据,但有大量传统使 用的文献记录(又称为人类使用经验)
药证
▪ 目前在中国使用的销售额超过亿元人民币的单品种 中药制剂,绝大部分提供的证据属于C类。
▪ 实际上,按现代的证据分类标准,数个世纪前已经 开始在人类广泛使用的传统制剂由于历史的局限而 缺乏高质量的RCT和/或其它种类的临床试验证据, 所能提供的也只能是C类证据。
▪ 中医学的证据多属病例报告、临床总结和专 家意见、理论推测。
循证医学与中医医学模式
l 异:证据的评价标准
循证医学:重视与病人密切相关的临床指标如病死 率、致残率、生活自理能力及生命质量等,而不是 实验室或影像学等中间指标的改变。 中医学:重视反映病人自觉感受等整体
状况的“证”,但缺乏“规范”标准,且研 究不深入,目前更倾向与用“中间指标”。
▪ 中医理论的发展创新,需要大量临床考验。在历史上, 如伤寒学说与温病学说的创立;在当代,衰老领域中瘀 血致衰学说对虚损学说是理论创新。这些创新只有经受 大量的临床考验,才能得到承认,在现代则必须经受循 证医学方法的考验。
循证医学对中医学的启示
▪ (3)应用循证医学方法
▪
提高中医临床科研质量
▪ 1.设计方案的科学性:为保证设计方案的科学性,要坚持随 机对照试验。
循证医学对中医学的启示
(3)应用循证医学方法
▪ 提高中医文献研究质量
循证医学重视文献收集,应用严格标准对文献进行分析, 从选题、设计、指标、质量、效果、经济等多角度进行评价, 并做出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从中获得真实可靠并有临床 应用价值和推广前景的最佳证据,指导临床决策,服务于临 床。 中医古今文献浩如烟海,以往文献研究多重视考究源流、 版本沿革、转注字词、摘寻章句、对近代文献也多是引用方 法、摘录结论,很少对其内在质量进行分析。结果形式论著 宏广,但真正能帮助临床决策,推动学术进步的真知见却 寥寥无几。 因此,深入学习并实践循证医学对文献分类、分析和评价 的方法,将提高中医文献质量,促进文献的开发利用,并开 拓古代文献研究挖掘的新途径。
▪ 2.研究对象的诊断准确性:研究对象必须符合公认的临床及 有关金标准诊断,并应根据研究目的,分别制订出纳入标准 及排除标准,选择合格的对象,并考虑研究成果应用的代表 性和实用性。
▪ 3.样本需要量和疗效假设水平的设计:在研究新的治疗性药 物或措施时,期望在一定样本量内其效果比对照组为佳,因 此要根据课题设计的有关参数,进行试验组与对照组疗效水 平、各组样本量的研究设计。
循证医学对中医学的启示
4.评价试验效果指标:选择测量治疗反应的指标和 方法时,应要求敏感性高、特异性强且经济可行者, 注重能够反映疾病本质及生存质量等方面的指标。 5. 试验时间应适宜:试验观察应在有充分依据的 的基础上进行,参考拟达到疗效最佳水平的时间而 定,并应注意近期疗效和远期疗效的观察。 6.制订防止偏倚的措施:在研究的整个设计实施和 资料分析的全过程中,一定要有相应防止偏倚的措 施。如使用随机抽样与随机分配法防止选择性偏倚; 使用盲法防止测量偏倚等。 7. 正确应用统计学方法: 统计学方法的抉择与应 用必须贯穿于整个课题设计、资料分析和处理的全 过程,否则会影响研究的质量。
▪ 现在很多针对传统制剂的现代临床试验 都证实了这种人类使用证据的正确和合 理性。
方证
方证
方证
方证
汉方医学
汉方医学
韩医
循证医学对中医学的启示
(2)借助循证医学检验
中医临床疗效与理论创新
▪ 中医学临床目前无论是辨证学、病因病机学、治疗学都 不规范。几乎可以说,任何一种疾病它的辨证分型、病 因病机、治疗方法都存在分歧。每位学者都有自己的证 据,但都拿不出最佳的证据。这就需要依靠循证医学的 方法来获得最佳的证据。
10中医学和循证医学
循证医学与中医医学模式
同:
▪ 都重视“证据”,医生经验,病人选择 ▪ “证据”重视临床证据而非实验证据 ▪ “证据”标准重视病人主观感受、功能状态
循证医学与中医医学模式
异: “证据”不同
▪ 循证医学的最佳证据是设计良好的随机对照 试验的系统评价。其它证据可靠性依次下降, 病例报告、临床总结和专家意见、理论推测、 动物实验位居其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