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上诗词五首赏析

九上诗词五首赏析
九上诗词五首赏析

九年级总复习之诗词部分

使至塞上(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一、文学常识

王维,字摩诘,唐代著名山水田园诗人,与孟浩然并称“王孟”。人称“诗佛”。进士出身,官至尚书右丞,故世称“王右丞”。苏轼称赞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著有《王右丞集》。

二、诗歌主旨

叙述了作者出使塞外的艰苦行程,描绘了塞外奇特壮美的风光,歌颂了河西军队的声威,同时表达了诗人抑郁、孤寂的思想感情。

三、诗歌内容以及写法赏析

1、《使至塞上》中交代出使的目的和经过的句子是:“,

。”

2、诗中写景壮观、气势流畅,被王国维称之为“千古壮观”的诗句是:“

,。”

3、诗中似几何图形一样展现在天地间,大气浩瀚又沉寂壮美的诗句是:“

,。”

4、诗人借自然景物比喻自己,暗示内心激愤和抑郁之情的诗句是:“

,。”

5、诗中既言事,又写景,更在叙事写景中表明内心情感的句子是:“

,。”

6、诗的首联叙事,交代了出使的目的和路线,颈联实写塞上秋色,也写出诗人身世浮沉漂泊的感受。

7、诗中用来代指诗人自身的词语有征蓬、归雁。

8、全诗有三层意思,分别是:出使路线;沿途风光;最新消息。

9、这首诗的颔联以“征蓬”“归雁”即景设喻,用于自比,表达了诗人怀念故乡的思乡之情和被排挤出朝廷的惆怅之感。

10、“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一联,在叙事写景中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情感?

答: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诗人以“蓬”“雁”自比,说自己像随风而去的蓬草一样出临“汉塞”,像振翅北飞的“归雁”一样进入胡天。古诗中多用飞蓬比喻漂流在外的游子,这里却比喻一个负有朝廷使命的大臣,暗写了诗人内心的激愤和抑郁。【此联还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

11、苏轼评价王维的诗说:“品摩洁之诗,诗中有画。”请你从图画的构图,线条,色彩等角度中,任选一点,对“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联作简要的赏析。

(1)构思角度:它有画一样的构图,从天边的落日到空中的烽烟,再到低下的河流,从近处的烽烟到远处的夕阳,再到绵延无边的沙漠,画面上的景物虽然不多,但是空间阔大,层次丰富。

(2)线条角度:它有画一样讲究的线条,一望无际的大漠上,纵的是烟,横的是河,圆的是落日,寥寥几笔,就用简约的线条勾勒出景物的基本形态,概括性极强,

仿佛抽象派的作品。

(3)色彩角度:这两句诗色彩丰富,广阔无垠的大漠黄沙漫漫,黄昏橘黄色的夕阳收敛了光辉,静静地居于天际,辉映着波澜不惊的闪着白光的河水,沙漠上升起一

缕白色的烽烟,直上高空,雄浑寥廓的边塞风光如在眼前。(任选一角度即可)12、诗的颈联可谓精妙,请你从用字角度加以赏析。

答:“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中的“直”和“圆”准确描写了沙漠的景象,“直”字荒凉孤寂中透着挺拔雄伟,又表现出诗人对塞上景物的惊异;“圆”字苍茫壮阔中给人柔和温暖,两个字写出了塞外开阔鲜明、凄清孤寂、雄伟壮观的独特风光,而且表现了诗人的深切感受。

13、这首诗的颈联意境雄浑,视野开阔,历来被人推崇,请你简要说说好在哪。

答:这两句诗充分体现景物的画面感,大漠向无尽的远方延伸,给人以开阔广袤的感觉。“孤烟直”则使画面有立体感,“长河”把画面分割成两段,“落日圆”则为被分割的画面涂上了统一的色调,显出浑然的气势。

泊秦淮(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一、文学常识

杜牧,字牧之,唐代诗人,因晚年居住祖父所遗的樊川别墅,故称“杜樊川”。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他是晚唐诗坛之主将,他的《阿房宫赋》是唐代小赋的杰作。

二、诗歌主旨

诗人以行船停泊秦淮河的所见所闻,借陈后主(陈叔宝)因追求荒淫享乐终至亡国的历史,讽刺晚唐苟且偷生、不顾国家安危、醉生梦死的统治者不从中汲取教训,表现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无比关怀和深切忧虑。

三、诗歌内容以及写法赏析

1、《泊秦淮》中点明主旨的千古名句是:“,。”

2、诗中讽刺达官贵人不顾国家兴盛,沉迷享乐的诗句是:“,

。”

3、诗中写景的句子是:“,。”

4、诗中借批判“商女”来抨击沉溺于歌舞升平而“不知”国之将亡的统治者的名句是:“,。”

5、表现诗人忧患意识(借古讽今)的是:“,。”

6、“烟笼寒水月笼沙”一句呈现出的画面有什么特点,请用自己的话描绘画面。

答:特点是柔和幽静、迷蒙(朦胧)冷寂(悲凉)。

如烟的水气和淡淡的月光,笼罩着充满寒意的河水,笼罩着两岸沉寂的沙滩,一幅幽静、朦胧、冷清的景象。

7、说说首句使用两个“笼”字,妙在何处?

答:“笼”是笼罩之意。这句诗运用互文见义的写法:两个“笼”字将烟、月、水、沙四种景物融为一体,贴切传神地勾画出秦淮河两岸朦胧清幽淡雅的景象。既准确形象地描绘了月下河边的朦胧景色,又与诗的下两句描写麻木了的人心相照应。

8、试分析“夜泊秦淮近酒家”一句的作用。

答:内容上:点明时间、地点、事件;

结构上:承上启下,照应题目,又引出下文商女的出场。

9、“隔江犹唱后庭花”一句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答:运用典故(或借典抒情),“后庭花”是亡国之音,为历代所忌讳歌唱,但在秦淮河美好的夜色里,偏有这不祥之音。诗人用曲笔的手法,歌女所唱只是为了迎合取悦寻欢的达官贵人,可见真正不知亡国之恨的人正是沉迷于酒色的统治阶级。“犹”字突显了诗人的感慨之深和忧愤之切,表达了诗人的忧国忧民之情。

10、有评论者认为“犹唱”一词,在诗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为什么这样说,请谈谈你的理解。

答:“犹”字,凸显出诗人的的感慨之深和忧愤之切,“犹唱”二字意味深长,巧妙地将历史、现实和想象中的未来联系起来,表现出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忧虑。

11、“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一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表达了对国事的担忧及对官僚贵族纸醉金迷生活的辛辣讽刺。

《无题》内容提要

无题(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夜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一、文学常识

李商隐,字义山,晚唐著名婉约派诗人。他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李贺、李白合称“三李”,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

二、诗歌主旨

本诗大约以一个女子的口吻,抒写了两个有情人不忍分别,分别后又彼此思念的心情。

三、诗歌内容以及写法赏析

1、《无题》中“”一句以景渲染、烘托了两个有情人的离愁别绪。

2、运用双关曲折地表达了两个有情人之间生死不渝的爱情的诗句是:

“,。”

2、诗中运用典故将情感寄予神灵,表达自己执着追求的句子是:“

,。”

3、诗中体现朝思暮想的思念之情的句子:“,。”

4、诗中“,”两句后人常用来赞颂默默无闻的奉献精神。

5、首联中的两个“难”字,各指什么内容?

答:第一个指客观条件上难以见面,两人相聚不易,彼此深切思念;

第二个指主观情感上离别时的难分难舍与离别后双方所经受的情感煎熬。

6、赏析诗的首联。

答:“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前一句用相见之难烘托离别时的难舍难分,两个“难”字又构成了诗句的连绵低回之势;后一句用景物描写渲染悲凉凄婉的氛围,烘托人物的离愁别绪。

7、颔联是传诵千古的名句,试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进行赏析。

答:诗人用对偶、双关、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曲折丰富地表达了两个有情人之间至死不渝的爱情。上句运用双关手法,以“丝方尽”隐指“思方尽”,表明自己对对方的思念,如同春蚕吐丝,到死方休;下句运用比喻,比喻自己为不能相聚而痛苦,无尽无休,仿佛烛泪直到蜡烛燃尽之后才流干一样。这两句表达诗人至死不渝的深情。

8、有人认为颔联中的“寒”字似无道理:时值暮春,百花已残,岂有觉“月光寒”之理?请谈谈你的看法。

答:这句诗是年轻女子对于对方的想象:深夜沉吟,孤寂无伴,应会感觉月光刺骨清寒。“寒”写出了年轻女子寒夜相思的悲凉情境,是借生理上寒冷的感觉反映心理上凄凉之寒。

9尾联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作用?

答:借典。“蓬山”,蓬莱山,传说中海外三仙山之一,这里指对方的住处;“青鸟”神话中的鸟,它是西王母的使者,这里借指信使。

这两句强作宽慰之语,“蓬山”已非人间,可见心上人之远;仙鸟方能到达,可见相聚之难,回扣首句“相见时难别亦难”使诗歌首尾呼应,浑然一体。

《浣溪沙》内容提要

浣溪沙(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一、文学常识

晏殊,字同叔,北宋前期婉约派词人之一。“浣溪沙”是词牌名。

二、诗歌主旨

通过对旧亭台、夕阳西下、花落去的描述,表达了作者对年华流逝、好景不长的感伤之情。

三、诗歌内容以及写法赏析

1、《浣溪沙》中意味深长,着重写今日的感伤,被誉为“天然奇偶”的诗句是:

“,。”

2、上片中慨叹时光流逝、人事变更,再也无法重复的句子:“?”

3、上片“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两句构成“新”与“旧”的对比,下片构成“来”与“去”对比的是:“,。”

4、说明季节的变换、年华的交替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的句子是:

“,。”

5、追忆难忘欢聚,感慨时光易逝的是:“,。”

6、表现诗人沉思形象的句子是:“。”

7、时光流逝,不能倒流,人们无力挽回,经常用“,

”两句慨叹。

8、“夕阳西下几时回”一句,表达了是人怎样复杂的心态?

答:“夕阳西下”是无法阻止的,只能寄希望于它东升再起,而时光的流逝、人事的变更,却再也无法重复。“几时回”三字,所折射出的是一种期盼其返却又情知难返的细腻心态。

9、请从炼字的角度赏析“小园香径独徘徊”的妙处

答:一个“独”字,既勾勒出词人孤单的身影,也揭示出词人内心的孤寂与惆怅;“徘徊”一词,从词人的动作揭示出孤独寂寞惆怅的心境,也写出了作者对暮春美景的深深眷恋。

10、这首词作者借助哪些典型景物,抒发了怎样的情怀?

答:选取了亭台、夕阳、落花、归燕等景物,抒发了对年华流逝、好景不常的感伤,以及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和眷恋。

11、“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被称作千古奇偶的名句,请任选角度简要赏析。【哲理】【修辞】

示例1:花开花落是自然规律,所以人是无可奈何的;燕子每年都回来寻旧巢,所以说似曾相识。这是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诗句中蕴含的生活哲理是:一切必然要消逝的美好事物都无法阻止其消逝,但其消逝的同时又会有其他美好事物的再现,生活不会因消逝而变得一片虚无。

示例2:这两句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无可奈何”对“似曾相识”,“花”对“燕”,“落去”对“归来”,对仗工整,音韵和谐。

《水调歌头》内容提要

水调歌头(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gé),低绮(qǐ)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一、文学常识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人称“苏东坡”。北宋著名文学家、词人、诗人,唐宋八大家之一。豪放派词人代表。其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水调歌头”是词牌名。

二、诗歌主旨

通过对中秋皓月当空、亲人千里、孤高旷远的境界的勾勒,既抒发了对胞弟苏辙的无限怀念,又表现了政治失意的作者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也表达了对天下人的美好祝愿。

三、诗歌内容以及写法赏析

1、《水调歌头》中富含哲理的表现诗人豁达胸襟的诗句是:“,

,。”

2、抒发怀念亲人的诗句是:“,。”

3、表达词人能够不为离愁别苦所束缚的乐观思想的句子是:“,

。”

4、词中化用李白“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月下独酌》)的诗句是“

,。”

5、词中表达作者美好祝愿的句子是:“,。”

6、词前小序的作用:交代作词的时间、缘由,总领全篇。

7、这首词上阙写诗人把酒问月萌生了乘风归去的奇想,而天上的高寒又使他转向对人间的喜爱,下阙写词人望月怀人,由感伤到离别转为对离人的祝愿。

8、这首词开篇发问,起笔不凡,“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包含了作者怎样的情思?

答:词人中秋对月,抒发了强烈的思亲之情,对明月的向往之情和对人生的感慨。9、“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这句词的意思是:与其飞往高寒的月宫,还不如留在人间趁着月光起舞。这句话中带有人生哲学的意味,即有了正确对待事物的思想,那么无论在哪里都可以有所作为。在人间可以得到快乐,何必定要到天上去?在外面做地方官同样可以做一番事业,何必一定要回到朝廷中去?在出世与入世的矛盾中,词人的入世思想战胜了出世思想,表现了词人执著追求,热爱人间生活的感情。

10、“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一句极富哲理,请简要赏析。

答:世界上不可能有永远圆满的事情,人生有欢聚,也必然有离别;这正是与月亮有圆时,也总有缺时一样,是自然界的规律。这句话从人到月,从古到今,对自然和社会做了高度概括,很有哲理意味。

11、试对“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中的“婵娟”解释,并简要赏析这两句。

答:婵娟指的是月亮。这两句体现词人不为离愁别苦所束缚的乐观思想,表达了词人对天下分离之人的美好祝愿,成为千古传颂的名句。

12、这首词历来被认为是中秋词中最好的一首,《苕溪渔隐丛话》说:“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你认为这首词为什么会有如此高的评价?

答:①词人借与明月的对话,探讨人生的意义,新颖而富有哲理;②诗的意境豪放而阔大;③体现的情怀乐观而旷达;④语言空灵如行云流水。

13、你还知道哪些和“月亮”“月光”有关的古诗词?请写出两句,并说说“月亮”“月光”在古诗词中通常蕴含的意思。

答:李白的《静夜思》:“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的《月下独酌》:“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等)古代诗人常借“月亮”“月光”表达思念之情。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第17课诗词五首练习语文版(含答案)

17 诗词五首 《使至塞上》《泊秦淮》《无题》 1.写作背景 《使至塞上》这首诗是王维作为监察御史出使边塞时所作。诗人离开京城,前往边塞时,心情是激愤而又抑郁的。“使至塞上”意思是奉命出使到边塞。 《泊秦淮》是杜牧所作。秦淮河一带是南京城里最有名的权贵富豪纵情声色、寻欢作乐的地方。诗人泊舟于此,目睹灯红酒绿,耳闻淫歌艳曲,触景生情,借古讽今,写下了这篇悲愤的七绝,用来抨击那些沉迷酒色,不理朝政的上层人物,表达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怀和忧愤。 《无题》是李商隐在玉阳山学道时与恋人相识相恋而作的恋情诗。 《浣溪沙》是晏殊所作。北宋前期,晏殊身为宰相,生活中的平静、优越使他的词作中即使有闲愁伤感也大都以豁然的态度化解了,这首词就是这时期晏殊这种词风的最佳代表。 《水调歌头》是苏轼在密州所作。当时作者在政治上受挫,与胞弟子由已有七年没团聚,其抑郁的心情可想而知。可是词中抒幻想而留恋人世,伤离别而处以达观,反映了作者由超脱尘世的思想转化为喜爱人间生活的过程。 2.古诗词考点链接 描绘诗词意境 所谓意境,是指寄托作者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象的境界。它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 【考查方式】 (1)请用自己的话描述“××”句所展现的景象(或画面)。 (2)这首诗词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技法点拨】 抓住诗词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词,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加以再现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答题格式】 描绘景(描绘诗词中展现的图景画面)+点氛围(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析情感(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习题链接】见《使至塞上》《泊秦淮》《无题》“课内精读”T7,《浣溪沙》《水调歌头》“课内精读”T6。 01 积累与运用 1.字词积累——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字注音。 征pénɡ(蓬) xiāo(萧)关蜡炬.(jù) 云鬓.(bìn) 殷.勤(yīn) 探看.(kān) 2.文化积累——文学常识填空。 (1)《使至塞上》从体裁上看是一首五言律诗,从内容上看是一首边塞诗。作者王维,其风格被苏轼誉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2)《泊秦淮》从体裁上看是一首七言绝句,从内容上看是一首政治讽喻诗。作者杜牧与李商隐齐名,世称“小李杜”。 (3)《无题》的作者李商隐,晚唐(朝代)著名诗人。他的咏史诗多托古讽今,他的“无题”诗中也有寄寓政治内容之作。 3.句子积累——默写句子。 (1)《使至塞上》中描写塞外风光的名句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人教版一至九年级古诗词

人教版一至六年级古诗词集锦 【一年级上册】 《静夜思》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画》唐·王维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一年级下册】 《春晓》唐·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村居》清·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所见》清·袁枚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小池》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 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二年级上册】 《赠刘景文》宋·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山行》唐·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回乡偶书》唐·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赠汪伦》唐·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二年级下册】 《草》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宿新市徐公店》宋·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望庐山瀑布》唐·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绝句》唐·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三年级上册】 《夜书所见》宋·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望天门山》唐·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饮湖上初晴后雨》宋·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古诗词全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古诗: (一)课内古诗词 【望江南】温庭筠 梳洗罢, 独倚望江楼。 过尽千帆皆不是, 斜晖脉脉水悠悠。 肠断白苹洲。 【渔家傲】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 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 千嶂里, 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 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 人不寐, 将军白发征夫泪。 【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 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欲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武陵春】李清照风住尘香花已尽, 日晚倦梳头。 物是人非事事休, 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 也拟泛轻舟。 只恐双溪舴艋舟, 载不动、许多愁。 【破阵子】为陈同父赋壮语以寄之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灸,五十弦翻塞外声。 沙场点秋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嬴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二)课外古诗词【观刈麦】(白居易唐)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 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 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 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 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月夜】(刘方平唐)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商山早行】(温庭筠)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照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卜算子咏梅】(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破阵子】(晏殊宋)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 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 巧笑东邻女伴,采桑径里逢迎。 疑怪昨宵春梦好,元是今朝斗草赢,笑从双脸生, 【浣溪沙】(苏轼) 簌簌衣巾落枣花, 村南村北响缲车。 牛衣古柳卖黄瓜。

人教版九年级诗词五首_0

诗词五首 重点: ①把握每一首作品怎样融情于景,通过创造出一种意境来表达自己的胸襟、情怀或生活情趣的。 ②把握关键词的准确词义,体味作者遣词造句的妙处。 难点: 理解诗歌的意境。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观沧海》 (一)作家作品简介 (二)题解:汉代乐府诗一般无标题,《观沧海》这个题目是后人加的。乐府诗原来是可以歌唱的。诗的最后两句“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是合乐时加上的,是诗的附文,跟诗的内容没有联系。 (三)朗读诗歌指导:先范读再由学生试读。 (四)指导学生评析诗句。 逐句分析,先由学生分析,再由教师归纳。 重点落实以下问题: 1.全诗12行,除开头两行外都是写景,说说开头两行的作用。 2.区分一下哪几行写实景,哪几行写想象之景——虚景。

3.写实景中有动有静,分析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归纳: 第一层(开头两句)交代观海的地点,这是继承《诗经》中直陈其事的写法,显得很质朴。 第二层(“水河澹澹”至“洪波涌起”)描写海水和山岛。海水荡漾,是动态;山岛耸立,是静态,相互映衬,显示了大海的辽阔和威严;再写草木,仍然是静态,次及“洪波”,又回到动态,显示了大海的惊人力量和宏伟气象。这一层全是写实景。 第三层(最后四行)借助奇特的想象来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这是写诗人的主观感受,是从两个“若”字看出来的。 4.海是很难写的,可是读了这首诗,我们每个人大概都会感到海的伟大。这首诗究竟好在哪里呢? (五)小结全诗的写作特色,并请同学们带着感情,再次朗诵这首诗歌。 (六)齐读齐背,抽查个别背诵。 二、《次北固山下》 (一)作家作品简介 (二)朗读这首诗 (三)指导学生评析诗句,整体把握诗的内容。 1.诗人此刻在船上,而“客路”在青山之外,他是看不见的,为

语文版九年级下册《诗词五首》原文及译文

语文版九年级下册《诗词五首》原文及译文 30 诗词五首 行路难李白 原文: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译文: 金壶装着的清醇美酒每斗十千钱,玉盘盛着的美味佳肴珍贵价值万文钱。 (心情愁烦使我)放下酒杯和筷子,吃不下饭食,拔出宝剑四周环顾,心里多么茫然。 想渡黄河,坚冰塞住河流,想登太行,雪布满了山岭。(遥想当年,)姜尚碧溪垂钓,得遇重才的文王,伊尹梦见自己乘船从日月边经过,后遇成汤罚相。人生的道路艰难啊,道路艰难,歧路纷杂,真正的大道在哪里? 坚信乘长风破万里浪的机会定会到来,到那时,将挂起征帆远渡碧海青天。 凉州词王翰

原文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译文 夜光杯里斟满了葡萄酒,酒香让人饮个够,管它马上琵琶狂拨把人催。 醉倒在战场,您莫要笑,自古以来征夫战士几个能活着回来? 咏煤炭于谦 原文 凿开混沌得乌金,藏蓄阳和意最深。 爝火燃回春浩浩,洪炉照破夜沉沉。 鼎彝元赖生成力,铁石犹存死后心。 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 译文 凿开大地得到乌金般的煤炭,你积蓄着如暖和阳光的热力,作用最深厚广大。 像火炬一样燃烧着,如春回大地,给人以无比的温暖,像火炉一样照亮了深沉的黑夜。人们的饮食原来依赖你的力量,铁石虽然化成媒而你的功用还在。只希望百姓都能得到饱暖,你不辞辛苦走出深山老林。 虞美人李煜

原文: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译文: 春花开落秋月圆缺年年岁岁,往往复复到何时才算完呢?人生短暂,转眼多少往事成空。 小楼昨夜又东风,不忍回首啊,月下故国在我手中毁灭,宫中亭台楼阁也许还在吧, 只是流连于那的人容貌已改,人生就意味着无尽的悲愁,若问你的愁苦有多少,我知道,恰如一江春水不分昼夜,滚滚东流。 破阵子 为陈同父赋壮语以寄辛弃疾 原文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译文 译文: 在醉酒之中,我挑亮油灯,端详宝剑,梦醒时,扎在一起连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七单元 第29课《诗词五首》教案 语文版

诗词五首教案 课题29、《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第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理解诗句含义。有感情朗读并背诵全诗。 过程与方法体味诗的意境之美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作者寄寓于诗中的情感及人生哲理教学重、难点读懂诗人的形象 教学过程 学习《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一、激情导入 一千两百年以前,一位伟大诗人,因为高兴到了极点而流下了眼泪。他是谁?因为什么而流泪?我们来学习《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二、作者作品 1、杜甫(712-770),字子美,别号少陵野老。后世称他“杜工部”。他的诗反映人民的疾苦,谴责统治阶级的残暴,被人称为“诗史”,他被尊为“诗圣”。有《杜少陵集》。他两次会见李白,两人结下深厚的友谊。二人并称“大李杜”。安史之乱期间他在浣花溪畔,建了一座草堂,世称“杜甫草堂”。 2、回忆学过的杜甫的诗:《望岳》岱宗夫如何……《春望》国破山河在……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三、背景链接 “安史之乱”延续7年之久, 762年冬天,唐王朝军队先后收了河南、河北等地,这时,在樟州过着逃离生活的杜甫正听到大乱平定的胜利消息,又惊又喜,便写下了这首震烁千古的七言律诗——《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四、诵读诗歌 1、用两个字概括诗人的感情。(欣喜)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2、“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诗人为何“涕泪满衣裳”,他到底是悲还是喜? 明确:诗人是悲喜交加。 3、尾联中把四个地名用“从”“穿”“下”“向”四个词串在一起有何作用? 把四个地名间漫长的距离串得瞬间即至,表达了诗人迫不及待、归心似箭的心理感受。五、诗歌翻译 在剑门外忽然听说官军收复了蓟jì北大地,刚听说就止不住喜悦而泣泪满衣裳。回头看妻子儿女哪里还有什么忧愁?胡乱地卷起自己的书稿,高兴得要发狂,在白天高声地歌唱,痛快的饮酒,在明媚的春光陪伴下返回故乡。立即动身,穿过那巴峡和巫峡,一路顺风,从襄阳直到洛阳。 六:诗歌主旨 表达了诗人忽闻安史之乱已平的捷报,急欲奔回老家的无比喜悦之情。 29.《卖炭翁》教案

九年级古诗词五首

望江南赏析诗歌赏析(九年级上) 望江南赏析诗歌赏析(九年级上) 望江南?温庭筠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蓣洲。 [评析]:词写一个女子盼望意中人归来的心情,以“望”字贯串全文。望的结果是肝肠寸断。 1.这首不到30字的小词,容纳了很多内容,就时间而言,是从清晨写到黄昏; 就景物而言,先后写了楼、帆、斜晖、江水、白蘋洲等。就人物情感变化而言,由希望到失望以至最后的肠断。 2.本词给人们展示了一幅优美的画面,试用简洁优美的语言进行描绘(100 字内)。 3.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 ——这两句写景抒情,生动含蓄地刻画了思妇对爱人刻骨铭心的思念之情。“过尽千

帆”可见思妇望江时间之长。“皆不是”三个字包含了多少情思。“斜晖脉脉水悠悠”是写夕阳西下,江水不断东流的自然景象,江水悠悠,预示着明天、后天还要不停地等下去。等待是充满渴望的,又是苦恼无奈的,其情之深之真,可想而知。不言相思而相思之情毕现。 4、这首小令,只有二十七个字。起 句“梳洗罢”,看似平平,“语不惊人”。但这三个字内容丰富,给读者留了许多想像的余地。这不是一般人早晨起来的洗脸梳头,而是特定的人物(思妇),在特定条件(准备迎接久别的爱人归来)下,一种特定情绪(喜悦和激动)的反映。这三个字,把这个女子独居的环境,深藏内心的感情变化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是生动地表现出来了吗? 接着,出现了一幅广阔、多彩的艺术画面:“独倚望江楼。”江为背景,楼为主体,焦点是独倚的人。这时的女子,感情是复杂的;随着时间的推移,情绪是变化的。初登楼时的兴奋喜悦,久等不至的焦急,还有对往日的深沉追怀……这里,

语文版九年级下册30诗词五首

语文九年级下册 30、诗词五首 30 诗词五首 【学习目标】 1.通过反复朗读、感悟,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领会作品的意旨;2.细读名句,推敲品味诗歌的语言,领会诗歌的韵律美和意境美;3.理解的基础上朗读背诵诗词,并准确无误地默写。 【学案】 一、预习检测 1、按注意写字词 金zūn( ) 投zhù( ) zhāo( )奏 jué( )火 hùndùn ( ) cángxù( ) dǐngyí( ) yú( )美人李yù( ) 玉qì( ) huī( )下 zhì( )烤

pīlì ( ) 2、字词理解 珍羞:___________________ 直万钱:___________________ ..今安在:_________________ 九重天:___________________ 圣明:___________________ 弊事: ___________________ 鼎彝:___________________ 元赖: ___________________ .苍生:___________________ 朱颜: ___________________ 春水:___________________ 八百里:___________________ 五十弦:_________________ 沙场: ___________________ 天下事:_________________ 可怜: ___________________ 3、认知作者 ①《行路难》的作者是____代诗人_______,字_______,号_______。他是屈原之后最具个性特色、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美誉,与杜甫并称“_______”。存世诗文千余篇,代表作有《蜀道难》、《将进酒》等诗篇,有《李太白集》传世。 ②《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的作者是____代_______,字_______,自谓郡望昌黎,所以又称_______。他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_______”,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著有《韩昌黎集》四十卷,《外集》十卷,《师说》等等。 ③《咏煤炭》的作者是____代_______,字廷益,号节庵,官至少保,世称于少保,明代名臣,民族英雄。有《于忠肃集》。于谦与岳飞、

最新精选语文版初中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17 诗词五首课后辅导练习第二十五篇

最新精选语文版初中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17 诗词五首课后辅导练习第二十 五篇 第1题【单选题】 对《使至塞上》这首诗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两句即景设喻,说自己像远飞的蓬草一样出临汉塞,像归雁一样进入 胡天,这样既写景,又叙事。一语两指,贴切自然,流露了诗人轻松愉悦和急切见到边关将士 的心情。 B、边疆沙漠,浩瀚无边,所以用了“大漠”的“大”字:边塞荒凉,景物单调,偶尔出现的一股烟尘格 外醒目,因此称做“孤烟”。 C、沙漠上没有山峦树木遮挡遮挡,蜿蜒远去的黄河横贯其间,望不到尽头。一个“长”字,既抓住了 景物的特征,又准确表达了诗人的感觉。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下列对《使至塞上》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诗重点笔墨在于写景,以大漠、秋景为背景,用征、归雁、孤烟、长河、日圆等景物,组成一 幅塞外风光图 B、第二联用“出”、“入”描绘动态景物,第三联用“直”、“圆”描绘静态景物,动静结合,使画面富于 变化,意境深远 C、黄河横贯大漠,望不到尽头一个“长”字,既抓住了景物的特征,又表达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感受 D、“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两句雄浑开阔,诗中有画,堪称千古绝句,体现这首诗歌哀婉消沉的 艺术特色。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对《使至塞上》这首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征蓬”两句,既表述了诗人前往边境慰问将士之事,又描写了边塞独特之景,更在叙事写景中传 达出自己被排挤出朝廷的幽微难言的内心情感。 B、诗人以传神的笔墨刻画了明媚秀丽的塞外风光,其中“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两句,更是脍炙 人口的千古名句。 C、诗中的“圆”字与“直”字,都用得逼真传神,非常讲究景物的画面感,充分体现了王维“诗中有画” 的特色。 D、“都护在燕然”和前面的“属国过居延”遥相呼应,点明了诗人此次出使路途之远。 【答案】: 【解析】: 第4题【多选题】 下列对《使至塞上》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A、首联写作者出使,已经过了属国的居延这一地方.一个"单"字,写出了他出使的孤单与无奈。 B、颔联借用比喻,写自己像飘飞的蓬草一样出了汉塞,像北归的大雁一样进入胡天,显得形象而生动。 C、颈联中"孤烟","长河","落日",写出了大漠景色的单调与荒凉."直""圆"写出了边塞人民不惧生活艰 苦,奋勇向前以圆美好愿望的豪情斗志。 D、尾联意思是说在萧关遇到巡逻侦察的骑兵,才知道都护还在很远的燕然山.至此,并未交待"出使"结 束,给人留下想象回味的余地。 【答案】: 【解析】: 第5题【填空题】 富有人生哲理的句子:______。

九年级古诗词赏析

九上古诗词课外篇: (一)观刈麦(唐·白居易)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 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 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1.表现作者对农民的同情和关心、同时也表达作者深深自责的句子有哪些? 答: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2.作者从心理上进行描写,暗示农民在繁重的赋税压迫下艰难生活的句子是哪句? 答: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3.这首诗运用了怎样的写作手法? 答:这首诗运用了对比的写作手法。 4.这首诗描写了麦收时农民在田间劳动的艰辛和贫妇拾遗麦穗的场景,诗人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 答:一是为了反映农民的艰辛,二是为了揭露赋税的繁重。 (二)月夜(唐·刘方平·)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1.描绘一、二句所展现的春日月夜图。 答:夜半更深,朦胧的斜月映照着家家户户,庭院一半沉浸在月光下,另一半则笼罩在夜暗影中;天上,北斗星和南斗星都已横斜。 2.古人讲究练字,有关贾岛、韩愈“僧敲月下门”,一“敲”字便引出贾岛、韩愈练字的一段假话。你认为《月夜》中哪个字写得最传神?为什么? 答:“虫声新透绿窗纱”中的一个“新”字最传神。夜半更深,夜寒袭人、万籁俱静之时,敏感的虫儿却首先受到了夜气中所散发的春的信息,从而清脆地、欢快地鸣叫;而虫声又“新透绿窗纱”,让诗人感受到了春天的来临。诗人被虫儿欢快的鸣叫所感染,不禁联想到春回大地的美好画卷。一个“新”字表达了期盼冬去春来的人听到第一个报春信息的新鲜感、欢愉感。 3.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表达了作者对春回大地的喜悦之情。 (三)商山早行(唐·温庭筠)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照驿墙。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1.题目中“早行”在诗中如何体现出来的? 答:直接表现:晨起动征铎(清晨起床,车马铃声叮叮当当,旅客套马、驾车活动已暗含其中。 间接表现:鸡声茅店月(未晚先投宿,鸡鸣早看天)

九年级语文《诗词五首》教案

2299诗诗词词五五首首 教学目标 1.激发学生阅读和欣赏诗词的兴趣,引导学生初步反握欣赏诗词的方法,逐步培养学生整体感知的能力。 2.了解五首诗词所表现出的诗人情怀,学习诗词中一些不同的表现手法,领会诗词所具有的深厚的艺术表现力。 3.了解与这些诗词有关的文学常识。 重点、难点 1.整体把握和感知诗词的方法 2.语感的培养和表现手法的学习 教学时间:两课时 学习古诗方法:知诗人,解诗题;抓字眼,明诗意;想意境,悟诗情;诵诗句,背诗文。 教学过程: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1. 朗读感知 2. 作者作品简介 杜甫,字子美,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人称“诗圣”。他的诗直接反映了唐朝“安史之乱”时期的社会现实,显示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人称“诗史”。因诗中常自称少陵野老,又做过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世称杜少陵、杜工部。 其代表作有:三吏 :《石壕吏》、《新安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 3.把握诗文大意:剑外忽然间传扬着收复蓟北的消息, 刚刚听到这个喜讯,泪水就洒满了衣裳。 再看看老伴和孩子,哪还有一丝的忧愁?胡乱地卷起诗书,高兴得简直要发狂。在大晴天里放声高歌,还要畅饮美酒,趁着这春光的陪伴,我正好回到我的故乡。放舟从巴峡东下,穿越巫峡,顺流而下一过襄阳,便一直奔向故乡洛阳。 首联:捷报传来喜泪沾裳(盼望已久) ,忽闻叛乱已平的捷报,急于奔回老家的喜悦之情。 颔联:妻子一扫往日愁云(欣喜若狂) 颈联、尾联:纵酒欢唱作伴还乡(多年愿望) 想象中飞驰到洛阳(归心似箭)。 4.了解内容 (1) 这首诗写了什么内容? 明确:主要写作者听到官军收复河南河北的消息后,十分喜悦,收拾行装还乡。 (2)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明确:欣喜若狂 (3) 作者的这种心情是通过哪些词句表达出来的? 明确:“忽传、初闻、却看、漫卷”表达了作者听到胜利的喜讯后的感情的变化,从乐极流泪到欢快欲狂。这些都是出自作者深深的爱国之情,出自对人民的生活的关心和同情。从中表达了作者博大的胸怀和高尚的精神境界。 5.主题思想:抒写了诗人忽闻叛乱已平的捷报,急于奔回老家的情形,表达了诗人得知官军收复失地时的喜悦心情。 6.小结 杜甫作为一个热爱祖国而又饱经忧患的诗人,听到“安史之乱”接近平定,不禁惊喜欲狂,冲口唱出了他生平第一首快诗。听到消息时的喜悦心情,这决不仅是因为诗人从此可以结束流离的生活,更主要的是因为从此祖国可以重归统一,人民可以免受战乱之苦。写作上叙事抒情融为一体。 《滁州西涧》 1、作者简介:唐朝诗人,长安人。在中唐前期,韦应物是个洁身自好的诗人,也是个关心民生疾 苦的好官。在仕宦生涯中,他常处于进仕退隐的矛盾。他为中唐政治弊败而忧虑,为百姓生活贫困而内疚,有志改革而无力,思欲归隐而不能,进退两为难,只好不进不退, 任其自然。《滁州西涧》就是抒发这样的矛盾无奈的处境和心情。

九年级下册语文诗词五首教案

九年级下册语文《诗词五首》教案 一、导语:古老的中国是个诗国,自从《诗经》开源之后,诗歌历经春秋战国,秦汉两晋南北朝,至于唐宋发展到顶峰。唐诗宋词成为我国古代诗歌繁荣的象征。今天我和同学们一道来学习五首古代诗词,进一步领略我国古代诗歌艺术的魅力。 教师板书课题:诗词五首 二、检查预习: 1.学生同桌先交流,提出自己预习中不会字词,相互解答。 2.教师根据学生提出的生字词,加以整理,投影到屏幕上,引导全班学生朗读正音。 箸爝火彝虞煜砌麾炙(答案略) 三、导读〈行路难〉: 1.教师课件展示下列诗句,引导学生复习旧知,过渡到新知识: (1)李杜诗篇万古传。(赵翼《论诗》) (2)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杜甫《梦李白》) (3)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李白《将进酒》)(4)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李白《秋浦歌》) 启发设问:以上诗句都与古代哪位诗人有关?你能谈谈页1 第

他的有关情况吗? 教师点拨: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去谈 A.李白的生平、时代、代表作品; B.有关李白的故事、传说; C.你对李白的评价。 学生思考,发言交流,教师因势导入本课学习。 2.反复朗读,整体感知: (1)教师示范朗读或放录音,学生初步感知。 (2)学生自由朗读,然后教师指名朗读,大家评议其优点、不足。 从读音、停顿、音调以及感情上评议,是否朗读到位?如果不合适,应该怎么读比较符合诗的内容?(对有争议之处,教师不做结论,引导学生往下学习,让学生学习课文后再做结论。) 3.教师解题(课件展示,指名学生读或全班齐读),帮助学生理解诗歌写作时代背景。 《行路难》是李白在遭受谗毁,初离长安南下时写的一组诗(共三首),这是第一首。“行路难”是乐府《杂曲歌辞》旧题。诗中写世路艰难,充满着政治上遭遇挫折后的抑郁不平之感。 4.学生自主朗读,疏通、理解全诗。 学生以个人朗读、小组内互读等形式尽量有感情地朗读页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古诗词汇总 课后十首+古诗词五首

古诗词 《观刈麦》白居易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月夜》刘芳平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商山早行》温庭筠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卜算子·咏梅》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破阵子》晏殊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巧笑东邻女伴,采桑径里逢迎。疑怪昨宵春梦好,元是今朝斗草赢,笑从双脸生。

《浣溪沙》苏轼 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缲车。牛衣古柳卖黄瓜。 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 《醉花阴》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山坡羊·骊山怀古》张养浩 骊山四顾,阿房一炬,当时奢侈今何处?只见草萧疏,水萦纡。至今遗恨迷烟树。 列国周齐秦汉楚,赢,都变做了土;输,都变做了土。 《朝天子·咏喇叭》王磐 喇叭,唢呐,曲儿小腔儿大。官船来往乱如麻,全仗你抬身价。 军听了军愁,民听了民怕。那里去辩甚么真共假?眼见的吹翻了这家,吹伤了那家,只吹的水尽鹅飞罢!

九年级语文诗词五首5

《诗词五首》教学设计 总体构思 这篇课文集录的五首古代诗词,作者涉及唐宋明三代,风格各不相同,表现手法多种多样,语言生动优美,意境深邃悠远。从不同角度表述了作者的心志,抒发了人生情怀。课文综合运用多种修辞,引用的典故较多,音韵铿锵有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宜立足于引导学生朗读、感悟,把握作品的意旨,在整体感悟基础上推敲品味诗歌的语言,领会诗歌的韵律美和意境美,进而培养学生古代诗词的阅读、鉴赏能力,使他们在诵读中陶冶情操,受到启迪。同时,指导学生背诵积累一些古代诗词名句,体会诗词的精妙之处。 计划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教法学法〗 古代诗词节奏明快,音韵优美,很适合朗读。因此,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宜以学生的反复朗读、整体感知为主,引导学生在朗读中圈点批注,思考、联想,讨论交流,进而深层次挖掘古代诗词丰富的内涵。教师可用录音或课件辅助学生理解课文,对疑难处加以点拨。由于课文容量较大,可安排学生课前预习。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语:古老的中国是个诗国,自从《诗经》开源之后,诗歌历经春秋战国,秦汉两晋南北朝,至于唐宋发展到顶峰。唐诗宋词成为我国古代诗歌繁荣的象征。今天我和同学们一道来学习五首古代诗词,进一步领略我国古代诗歌艺术的魅力。 教师板书课题:诗词五首 二、检查预习: 1.学生同桌先交流,提出自己预习中不会字词,相互解答。 2.教师根据学生提出的生字词,加以整理,投影到屏幕上,引导全班学生朗读正音。 箸爝火彝虞煜砌麾炙(答案略) 三、导读〈行路难〉: 1. 教师课件展示下列诗句,引导学生复习旧知,过渡到新知识: (1)李杜诗篇万古传。(赵翼《论诗》) (2)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杜甫《梦李白》) (3)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李白《将进酒》) (4)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李白《秋浦歌》) 启发设问:以上诗句都与古代哪位诗人有关?你能谈谈他的有关情况吗? 教师点拨: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去谈 A.李白的生平、时代、代表作品;

最新语文版九年级上册第24课《诗词五首》同步练习

《诗词五首》同步练习 第一部分: 1.原文填写。(4分) ⑴大漠孤烟直,。 ⑵,蜡炬成灰泪始干。 ⑶无可奈何花落去,。 ⑷,千里共婵娟。 2.解释下列诗句中的字词。(4分) ⑴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笼: ) ⑵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殷勤: ) ⑶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把: ) ⑷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恨: ) 3.常识填空。(3分) ⑴《水调歌头》选自作者是朝著名诗人。 ⑵杜牧是(朝代)诗人,与并称“小李杜”。 ⑶《浣溪沙》的作者是,他是 (朝代)著名词人。 4.说说下列诗句的意思。(4分) ⑴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⑵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5.下面对《望岳》一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021年遂宁试题)(2分) 望岳(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A、这首诗写出了诗人登上泰山后的所见所感。 B、这首诗将写景和抒情结合起来,情景交融。 C、颔联前句形容泰山凝聚了所有山峦应有的\'神秀\',而后句则形象的衬托出遮天蔽日、高峻峭拔的山峰。 D、全诗意境开阔,形象鲜明,格调高昂,气势磅礴,给人以极深的印象。 第二部分: (一)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6.说说词前小序的作用。(2分) 7.词中表现作者健康乐观的情结和美好愿望的句子是哪一句?后来被人们广泛引用,表达了什么思想?(3分) 8.词人把“天”、“月”都人格化的目的是什么?(3分) 9.词中表达时间变化的句子是。(2分) 10.古代诗词中,有很多写月抒怀的诗句,你能举出两例吗?(2分) (二)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11~13题。(2021年宾州试题) 春夜喜雨(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11.这首诗以“好雨”开头,请说明作者称赞春雨的原因。(3分) 12.这首诗的第二联、第三联分别从哪种感觉来写春雨?(3分) 13.你认为“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中哪个词用得好?为什么?(3分) (三) 品读下列古诗,按要求答题。(2021年泸州试题) 江南春绝句(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14.为了突出江南春色,诗人选取了哪些具有江南特色的风光景物?(3分) 15.诗人笔下的江南春景,鲜明、生动、形象,请问:这种效果是通过哪些写作手法生的?(3分) 16.明朝杨慎在《升庵诗话》中谈到这首诗,认为“千里”的“千”字应改为“十”。理由是:“千里莺啼,谁人听得?千里绿映红,谁人见得?”此言遭到不少学者反驳。你认为杨慎的观点错在何处?(3分)

语文版九年级下册 《诗词五首》导学案

《诗词五首》导学案 《行路难》 【作者简介】 李白(701——762),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天水一带)生于中亚碎叶城,是唐朝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称,与杜甫齐名,世称“李杜” 【背景探秘】 他是天宝初供奉翰林,因受权贵谗害,仅一年便离开了长安。此诗即为志不得申,辞官放浪江湖而作。主要通过咏世路之艰难,抒“天生我材必有用”之情怀。 【资料链接】 这首诗,是李白在离开长安时所作的在首〈行路难〉中的第一首。 【古文译注】 金樽(1)清酒斗十千(2), 玉盘珍羞(3)直万钱。 金樽斟满清酒,一杯要十千钱,玉盘里摆满珍美的菜肴价值万钱。 停杯 投箸 不能食, 拔剑四顾心茫然。 面对佳肴我放下杯子,停下筷子,不能下咽,拔出剑来,四处看看, 心中一片茫然。 欲渡黄河 冰塞川, 将登太行 雪满山。 想渡过黄河,冰封住了河面;想要登上太行,雪铺满了山颠。 闲来 垂钓碧溪(5)上, 忽复乘舟梦日边(6)。 闲时我像姜太公在碧溪上垂钓,忽又梦见像伊尹乘船经过日月边。 行路难! 行路难! 多歧路, 今安在? 行路艰难,行路艰难,岔路这么多,今后要去哪? 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 总会有乘风破浪的那一天,挂起高帆渡过茫茫大海。 【板书设计】 (1)(2):宴席华美 欲扬先抑 苦闷 (3)(4):苦闷迷惘 (5)(6):道路难行 用比喻 (7)(8):满怀希望 用典 彷徨 (9)(10) :现实缈茫 反复、设问 (11)(12) (13)(14):乐观向上 用典,抒情 乐观 (1)金樽:金酒杯 (2)斗十千:一斗酒 价值十千钱。 (3)珍羞:精美的菜肴 (4)箸:筷子 (5)垂钓碧溪:传说商朝末年姜子牙在溪边钓鱼,遇到周文王 姬昌被任为军师,在灭商中起到重要作 用。 (6)乘舟梦日边:传说商朝的伊尹未遇明 君时,曾梦见自己乘着小船经过日、月的旁边,后来遇到汤,成为贤相。

语文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24课《诗词五首》课文复习

语文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24课《诗词五首》课文复 习 内容预览: 24.诗词五首 【知识储备】 1.字词积累 问边:到边疆去察看。 属国:汉代时称那些已归附的少数民族地区。 胡天:指西北地区。 商女:以卖唱为生的乐妓。 百花残:百花凋零。 晓镜:早晨照镜子。 无多路:没有多远。 殷勤:热情而周到。 探看:探望,慰问。 把酒:举起酒杯。把,举,拿着。 宫阙:宫殿,古时帝王宫殿门前有反阙,所以称宫殿为宫阙。 琼楼玉宇:指神话中月宫里的亭台楼阁。 婵娟:形容月色明媚,这里指代明月。 2.作家作品 关于作者 王维(701-761),一作(698-759)唐代杰出画家、诗人。字摩

诘,原籍太原祁(今山西祁县境)人。后迁居蒲州(今山西永济),遂为河东人。工诗善书,尤以画名,开元进士,官至尚书右丞,故人称“王右丞”。其作品魄力雄大,一变古来的钩斫画法,创渲谈的破墨法。宋苏东坡曾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杜牧(803-约852),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省西安市属县)人。晚唐诗人。入仕后累官至迁膳部员外郎。朋党之争时,被李德裕排挤,而后复为用。入朝,官至中书舍人。《全唐诗》编其诗入卷。他关心国事,反对藩镇割据,拥护中央集权,主张抵御入侵之敌,反对腐化,同情人民。他曾写《原十六了》、《罪言》等军事论文,分析藩镇割据之病源及边防战守之事,其意透彻,但无人问津。他喜欢兵法,注释过《孙子》,他的诗文亦受兵法影响,意气纵横,抑扬跌宕。他的《答庄充书》说“文以意为主,以气为辅以辞采章句为之兵卫”,是用兵法来比喻创作。他的诗与李商隐齐名。其政治诗如长篇《感怀诗》共五十三韵,是学杜甫的《北征》和《咏怀五百字》。反映现实的律诗如《河湟》、《早雁》等都蕴含着深沉的对时政批评之讽。艺术上最有特色的是写景抒情的七绝,咏史诗《过华清宫绝句》、《赤壁》等颇多感慨,《江南春》、《泊秦淮》、《山行》等,意义深婉,风格飘逸。由于国热已如江河日下,故这些诗常流露感伤情调。其《阿房宫赋》也为人称道且标志着文赋体之形成。生平祥见《新唐书》卷一六六。有《樊川文集》。 李商隐(813-858),字义山,号玉谿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

九年级上《诗词五首》

诗词五首 《使至塞上》《泊秦淮》《无题》《浣溪沙》《水调歌头》 教学目标 1. 诵读诗词,在反复诵读中体会诗词所表达的意思和情感,品味诗意. 2. 知人论世,指导学生查找资料,了解相关背景. 3. 感悟名句,领会古典诗词的意境和韵味.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这课的五首诗词都是名家名篇,文字出神入化,意境引人入胜.有令人震撼的场面描绘,有稍纵即逝的感慨感悟,也有不同寻常的经历追寻.让我们继续沿着我国古典诗词的长河漫游,领会独具风格的诗词魅力和韵味。 第一首《使至塞上》 王维 一、导入新课 唐代自开国以来,各方面的蕃夷部落不断侵入,唐政府不能不加强边防,以应付战事。有时也乘胜逐北,有扩张领士的意图。开元、天宝年间,有许多诗人参加了守边高级将帅的幕府,做他们的参军、记室。这些诗人把他们在边塞上的所见所闻写成诗歌,于是边塞风光和军中生活成为盛唐诗人的新题材。这一类诗,文学史上称为“边塞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边塞诗——王维的《使至塞上》。 二、简介作者 王维,字摩诘,是盛唐诗坛上极负盛名的诗人,因官至尚书右丞,所以人称王右丞。所写山水田园诗数量多,艺术成就高,最能代表王维的艺术风格. 如《山居秋瞑》,用细腻的笔触,勾画月照、泉流、竹喧、莲动等许多富有特征性的事物,献给读者一幅清新秀丽、优美和谐的秋雨之后的山色图。宋代大诗人苏轼《书摩诘蓝田烟雨图》说道:“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三、整体感知 1. 教师范读 2. 学生听读,注意字音、节奏并自由朗读课文。 四、理解诗意 思考下列问题:

1. 出使人是谁?在什么情况下出使?出使目的是什么?结果如何? 明确:作者王维奉唐玄宗之命,赴西北边塞慰问战胜吐鲁番的河西副大使崔希逸。王维轻车简从,驾车经过居延。经长途跋涉,在萧关遇到了骑兵,却没有遇到将官,(一问才知道),将官此时正在燕然前线。可见虽然打了胜仗,都护并没有放松警戒.诗句流露出对都护的赞叹. 2.说说“征蓬出汉塞,归燕人胡天”一句的含义,蕴含作者怎样的感情? 赏析:自己过了居延,就像“征蓬”一样,飞出了汉家的边塞,又像北归的大雁一样飞人胡天的上空。蕴含了作者被排挤出朝廷的惆怅,暗写自己内心的激愤和抑郁。 3. 赏析“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句。学生对照图画赏析,四人小组讨论明确: 大漠茫茫无边,在这纯然一色、荒凉无边的背景之上,那烽火台上燃起的一缕白烟直上云霄,显得异常醒目。“孤烟”两字能状其神韵,“孤烟”之后随一“直”字,使景物显得单纯简净。“长河落日圆”写出了苍茫的沙漠,没有山,没有树,只有黄河横贯其中。视野所及,大漠无边无际,黄河杳无尽头。笔力苍劲,意境雄浑,视野开阔。将自己的孤寂情绪巧妙地融化在对广阔的自然景色的描绘中。 五、小结 这首诗叙述了作者出使塞外的艰苦行程,描绘了塞外奇特壮美的风光,歌颂了河西军队的声威,同时也表达了诗人的抑郁.孤寂的思想感情 六、齐读背诵 第二首《泊秦淮》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并默写这首诗。 2.理解诗歌的字面意思,体会字里行间蕴涵的情味。 3.细心品味脍炙人口的千古名句。 重点难点 1.重点:背诵默写诗歌。 2.难点:体会诗歌的意境。 教学时数一教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在上课前请同学们先听老师朗读一首诗“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