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领导学作业讲评2019.秋(标准答案)

行政领导学作业讲评2019.秋(标准答案)
行政领导学作业讲评2019.秋(标准答案)

行政领导学作业(一)讲评

一、名词解释

1.柔性领导就是指在研究人们心理和行为的基础上,依靠领导者的非权力影响力,采取非强制命令的方式,在人们心目中产生一种潜在的说服力,使其自觉服从和认同组织意志,从而把组织意志变为人们自觉的行动的领导行为。

2.不充分授权,也称之为特定授权或刚性授权,是指上级行政主体对于下属的工作范围、内容、应达成的目标和完成工作的具体途径等都有详细规定,下级行政主体必须严格执行这些规定。在这种形式中,被授权者的职务、职责和权力等均有明确的规定。

3.矩阵式组织结构是一种在混合式领导组织结构的基础上,按照数学上的矩形方阵原理建立起来的领导体制,又称“规划——目标”结构形式。

4.文化生态学是研究人与文化、环境及其关系的学科。其主要观点是:强调物质环境的作用是不同文化的风俗、行为和生活方式的一个有力的决定因素。

二、单项选择题

1.B

2.C

3.D

4.A

5.D

6.D

7.C

8.B

9.D 10.B

三、多项选择题

1.ACDE

2.BCDE

3.ABCDE

4.ABE

5.ABE

四、简答题(含辨析题)

1.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因为对领导权力进行制约,单靠某一种制约方式,都可能给权力拥有者留下滥用权力的空间,从而以权谋私,产生权力腐败。对于领导权力的制约应该是与领导权力同生并存的,是由权力自身的特性决定的。而要对领导权力进行有效的制约,就必须建立完善合理的制约机制,除了以权力制约权力这种权力制约机制外,还应有以道德制约权力的道德制约机制,以及以权利制约权力的权利

制约机制。而且这三种制约机制应相互配合,相互支持,共同作用,才能真正达到有效制约权力的目的。

2.中国的领导体制演变过程大体上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

(1)1949—1956年,为领导体制的基本确立阶段。这一阶段就是从分散的根据地政权到建立全国统一的、中央集中领导的领导体制的阶段;

(2)1956-1966年,为领导体制的探索与调整并走向集权化阶段;

(3)1966年-1976年,为领导体制的混乱与畸形阶段;

(4)1976年至今,为领导体制的改革发展阶段。

3.文化是人类有别于其他任何动物的最重要的特征,领导文化是文化存在于特定领域中的一种样式,其功能是一般文化功能在领导活动中的延伸。主要有:(1)内化功能;(2)规范功能;(3)导向功能;(4)调适功能。

五、论述题(含案例分析题)

领导的功能主要表现在七个方面,它们分别是:

(1)引导功能。领导从根本上规定了组织发展目标,规范了组织前进的方向。(2)组织功能。组织功能是指按照目标合理地设置结构、建立体制、分配权力、调配资源等。

(3)指挥功能。指挥是领导的一项重要功能,是确保决策得以执行的重要条件。指挥功能有两种主要的实现形式:①命令;②合理授权。

(4)控制功能。组织的目标和战略决策在具体执行过程中,只有授权而没有控制,是很难达成目标的。领导的控制功能是从外部对组织战略与规划的执行过程进行宏观把握,以保证组织相对的稳定和有序发展,防止组织的失控或瓦解。

(5)协调功能。协调是为了实现领导战略目标而对领导活动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所做的调整过程。领导协调的内容非常广泛,具体包括:领导系统与环境的协调,领导系统内部各子系统之间的协调,领导系统内外人际关系的协调、领导活动中不同功能、目标、利益的协调,等等。

(6)激励功能。所谓激励,就是激发人的积极性、创造性的过程。激励功能是领导的主要功能之一,其内容主要包括:①提高被领导者接受并执行组织目标的积极性与自觉性;②通过物质环境和心理气氛的营造,提高被领导者的行为效率。

(7)教育功能。教育成为获取、保持、发展组织核心竞争力和创新力的必然要求,成为反映时代需求的一项重要领导功能。

2.面对WTO规则的运作,对中国领导体制进行改革,使其适应并融入国际经济大潮,从而解决领导体制的滞后性,实现政府自身管理改革的目标:精干,高效,公正,廉洁,是中国入世所要解决的首要任务。为此,我国必须在以下方面努力:

(1)实现领导权力划分的科学化;

(2)建立与WTO规则对接的政府法律体系,严格依法行政;

(3)推行政务公开,健全监督机制;

(4)加快政府管理信息化、网络化建设进程;

(5)改进公共服务方式;

(6)按照国际市场经济通行规则,改进行政审批制度;

(7)加强公务员培训,努力树立良好的政府领导形象。

行政领导学作业(二)讲评

一、名词解释:

1.道德素质是指一定群体或组织乃至整个社会在一定时期调节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的价值标准和价值判断、道德规范和道德要求内化为心灵内容后形成的整个精神内涵,是充满价值内容和主观取向的领导精神素质。

2.非正式群体是人们在交往活动中,由于有共同的兴趣、共同的关系、共同的感情、共同的目标等等而自发组织起来的群体。

3.决策树法就是把决策过程用树状图来表示。树状图一般由决策点、方案枝、状态结点、概率枝、结果点几个关键部分组成。

4.近因效应指过多地依赖最近的表现对人做出评价,而不考虑他的全部历史和一贯表现的一种现象。

二、单项选择:

1、A

2、C

3、A

4、A

5、D

6、C

7、A

8、A

9、B 10、A

三、多项选择:

1、A B E

2、B D E

3、B D E

4、B C E

5、B E

四、简答题:

1.“领导智能结构与领导的知识结构没有区别。”这种看法是错误的,二者是有区别的。领导群体的知识结构,是指在一个领导群体中,不同知识积累和背景的成员之间的搭配组合状态。领导班子的成员,必须具有足够的知识水平,在整个社会知识结构中,他们应该是属于高知识水平范围的。随着教育的普及,现代社会成员的科学文化水平越来越高,现代化领导班子的成员,不具有更高的知识水平,就很难有效地领导具有高知识水平的部属。在领导集体中,必须有一个合理的知识结构。个人的知识有限,集体的知识就可以全面广泛得多。

领导群体的智能结构,是指一个领导群体中,不同智能优势的人才个体的构成比例及其相互关系。领导的知识化及其效能与他运用知识的能力有关,即领导不但要有知识,而且还要会运用知识,这就是智能的问题。智能,是知识、技能、能力诸方面的综合体,反映了人类知识和实践的综合能力。智能主要包括:学习能力、研究能力、思维能力、表达能力、组织能力和创造能力等。领导班子应包括不同智能型的人,只有这样,才能发挥最优的智能效能。

2.竞争与合作作为领导关系互动行为的运动形态,实质上是构成领导关系的各种因素和力量之间的矛盾性与统一性的必然反映。领导关系中竞争与合作的存在,具有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必然性。

(1)从广义上说,竞争是指一切生物间的生存竞争,这是生物进化的普遍规律。我

们这里论述的竞争则是狭义的,即社会互动类型意义上的竞争,它是专指人与人、群体与群体对于一个共同目标的争夺。领导关系中存在竞争主要是由于领导关系各组成部分在客观上都有差异性和特殊性,与这种差异性和特殊性相联系的是相对独立性和自主性。这种特点,决定了各组成部分在具有共同的群体利益和目标的同时,还具有不同的个体利益和目标。在群体成员追求各自利益和目标的过程中,必然存在着竞争。竞争不仅存在于领导关系的同级之间,而且还存在于上下级之间。在开放、民主的领导关系系统中,上下级之间的平等竞争,往往导致领导关系的分化和重组。

(2)与竞争相对立的,是领导关系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合作。合作是指两个以上的人或群体为达到共同目的,自觉或不自觉地在行动上相互配合的一种互动方式。如果说领导关系系统中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差异性和特殊性决定了其竞争的客观性,那么领导关系系统中各组成部分之间的统一性和共同性决定了其合作的客观性。协同的基本功能在于最大限度地克服由于竞争产生的各种内耗,形成最大组织合力,最优化地实现领导目标。

3.激励的方法主要有:(1)目标激励法;(2)荣誉激励法;(3)自我价值实现激励法;(4)尊重激励法;(5)情感激励法;(6)公平激励法;(7)宣泄激励法;(8)危机激励法;(9)领导行为激励法;(10)正强化激励法;(11)全方位激励法。

五、论述题:

1 、答:战略制定应遵循的原则有:(1)充分掌握影响与制约领导战略的环境因素;(2)追求长期效应;(3)必须选择好战略重点。(详见教材第224页)。

战略管理的步骤:(1)环境分析;(2)战略形成;(3)实施战略;(4)评估和控制。(详见教材第262页)

2.答:二者的区别:(1)传统人事管理将人只视为是一种成本或生产、技术要素,是对组织资本资源的消耗;而人力资源管理则将人本身看作资源,而且与其他物质资源的一次性开发、使用不同的是,人力资源可以持续不断地开发和有效使用。它

本身就能够给组织带来巨大的投资回报率和效益。

(2)传统人事管理一般将组织的工作人员看成是被动的工具,他们的存在无非是要满足组织工作性质的需要,与组织工作相比,人的地位是附属性的。因此,在人事行政管理过程中,组织比较强调管制、监控等方面的功能;而人力资源管理将组织中的人作为组织发展的主体,注重的是塑造组织人才成长的环境,尊重员工主体地位的态度和发展激励、保障、服务、培训等引导性、开发性的管理功能。

(3)传统人事管理的内容比较简单,主要从事录用、考核、奖惩、工资等管理活动;人力资源管理的内容则大大地丰富了,不仅包含传统人事行政管理的基本内容,而且适应现代社会发展和人力资源发展的需求,重视和增强了一些新的管理内容,使人力资源管理与组织发展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4)传统人事管理强调的是组织成员的现状,它比较注重现有人员的使用,而不重视其素质的进一步开发;人力资源管理强调的是人力资源使用和开发并重,一方面要充分发挥现有人员的智慧才能,同时,还要充分挖掘人员的潜能,使其在未来发展中具有较大的弹性,这就是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全方位拓潜”的功能。

行政领导学作业(三)讲评

一、名词解释:

1.自然性影响力,也称非权力性影响力,源于个人自身的特点,通过潜移默化的自然过程,转化为某种动机的形式而发生作用。

2.领导方法是指领导者为达到一定的领导目的,按照领导活动的规律而采取的各种方式、办法、手段、措施、步骤等的总和。

3.模拟测评法是一种比较直观的测评方法,具体说来就是让被测评的领导者进入一个模拟的工作环境,要求他按照既定的条件进行模拟操作,同时运用多种方法观察他的行为方式、心理素质、反应能力等,并根据这些观察的结果来评价他的领导效

能。

4.虚拟政府即跨越时间、地点、部门的全天候的政府服务体系。

二、单项选择:

1、C

2、A

3、A

4、A

5、C

6、B

7、C

8、A

9、A 10、B

三、多项选择:

1、A B D

2、A B C E

3、A B

4、B C

5、C D

四、简答题(含辨析题):

1、维创新中的作用与关系。

答:发散思维和收敛思维是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定义的一组互逆的思维形式。发散思维是一种多向性和开放性的思维活动,其过程是从某一点出发,任意发散,通过联想、想象、灵感和直觉,产生创造性的设想。发散思维是创新思维中最基本、最普遍的方式方法,是人类思维创新的原动力。发散思维广泛地存在于人的创新活动中,它承认事物的复杂性、多样性和生动性,在联系和发展中把握事物,有助于开拓思维视野、扩展创新视角,在人的思维创新活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发散思维拓展了思维视角,而要进行思维创新,还必须集中有价值的东西,设定明确的目标,这就是收敛思维。收敛思维,也称聚合思维,是在已有的众多信息中寻找最佳的解决问题方法的思维过程。收敛思维在创新活动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发散思维与收敛思维是思维创新最基本的方法。创新思维的特征,决定了人们的思维必须突破传统的知识界面和思维定势,超越事物现有的发展状态和已知层面。因而,在创新的开始阶段,首先要开拓思维的自由度,采取发散思维;而在最终确定创新方案时,则需要以创新目标为核心进行收敛思维。发散思维是扩散性的思维活动,收敛思维则是集中性的思维活动;发散思维以最大限度地扩展思维视角为特点,收敛思维则确定了思维关注的方向,明确了创新目标。任何思维创新都是发散思维与收敛思维的对立统一。在思维活动中,发散思维和收敛思维相互联系、相辅相成,并在对立中相互转化。

2、请你谈谈有益冲突有哪些作用?

答:.(1)群体内的分歧与对抗,能造成一个各社会部门相互支持的社会体系;(2)让冲突暴露出来,恰如提供一个出气孔,使对抗的成员采取适当方式发泄不满,

否则压抑怒气反而酿成极端反应;

(3)冲突增加内聚力,在外部压力下反而更加团结,一致对外;

(4)两大集团的冲突可以显现出它们的实力,并最后达到权力平衡,结束无休止的斗争;

(5)冲突可以促进联合,以求共存,或为了战胜更强大的敌人而结成同盟。

3、简述政府与公民之间电子政务的内容。

答:.政府之间的电子政务主要是指上下级政府、不同地方政府以及不同政府部门之间的电子政务,主要包括的内容有:(1)电子法规政策系统;(2)电子化公文系统;(3)电子司法档案系统;(4)电子财政管理系统;(5)电子办公系统;(6)电子培训系统;(7)业绩评价系统

五、论述题

1、结合实际论述领导效能测评的原则。

答:答:测评是对客观存在的领导效能状态的主观反映和认识,测评与测评对象的关系,就是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因此测评的基本原则和总要求,就是实事求是、客观公正、民主公开。实事求是,即反映与被反映的东西相一致。在“实事求是、客观公正、民主公开”这样的一个总原则和总要求的指导下,我们还要根据具体情况,在测评工作中坚持5个原则。

(1)主观与客观相结合的原则。

坚持主观客观测评相结合的原则,具体的说,一是要分析时间因素。在一般情况下,领导者的工作都具有承上启下的性质,他的工作只能是时间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阶段。在评估领导者工作效能时,不能不分析他继任时前任留下的基础以及这些给后任留下了什么影响,尤其在实行任期责任制的情况下,这点更重要。二是要分析空间因素,例如资源、气候、交通情况等。水平相近的领导者付出同样的主观努力,所取得的效能不见得一样,甚至会差别悬殊。这其中与空间环境制约性有很大关系,对从事经济工作的领导者而言,这个问题更为突出。三是要分析人际关系因素。对一个领导者来说,上级组织对他的工作是否支持,给他配备的助手是否得力,他所在的班子结构是否合理,他所领导单位的员工整体素质如何,都会影响其领导效能的取得。

(2)静态与动态相结合的原则

领导效能总有相对确定的表现形态,这是效能的静态属性。相应地,我们总是要从某个确定的视角或横截面上去反映领导活动的效能,这是测评的静态属性。必须要有这静态的一面,我们才可以把握住效能的特定形态,才可以比较出某某人的成绩大,某某人的成绩小。但是领导活动又是连续的、发展的动态过程,其中每一个阶段上相对静态的效果又都是必然带有并且必须反映出发展的过程性,它与此前的发展和此后的发展都有深刻的内在联系。这就是效能的动态属性,才能使我们理解静态效能的真正意义。

(3)直接与间接相结合的原则

领导活动作为一种复杂的创造性活动,涉及到许许多多的复杂因素。它使领导活动的效能常常不是表现为单一形态,而是表现为包含着直接效果和间接效果在内的复杂的“效果集”。这种情况,就需要我们在测评中把握好直接与间接的辩证关系。如果直接效果和间接效果都好,可谓锦上添花,良性反映,那么需要做的就是充分反映成绩。但这种一片大好或者反过来一塌糊涂的情况是不多见的。常见的倒是直接效果与间接效果不能一致,这就需要具体分析。

(4)定性、定量测评相结合的原则

任何事物都是质和量的统一。领导效能测评是对领导者总体情况的认识和评价活动,它也必须遵循人类认识发展的一般规律,按照从定性到定量,再到更高层次的定性测评,难最初阶段测评的可靠性和准确性,最终对领导个体的类别、等级进行划分,对领导群体总的状况及其未来发展趋势作出预测和推断。定性测评是指测评主体在民意测验、问卷调查、个别谈话与查看资料的基础上,主要根据经验和印象,对被测评的领导者的素质与效能的质的方面进行评价和确定的一种方法。定量测评是指测评主体运用现代科学知识与方法,将领导者的德、能、勤、绩分解为若干个指标,并根据各种具体指标,对领导者德、能、勤、绩进行计量论质、评级计分,从而在数量上相对精确地反映领导者的效能,并利用电子计算机对测评结果进行整理、计算、分析。

定性测评是定量测评的基础,定量测评是定性测评的深化和精确化,只有把两者结合起来,才能实现测评工作的科学化。传统效能测评今生定性而忽视定量,这种局

限致使我们难以准确把握测评的真实效果,在加强监督评价工作的今天,这一点亟待调整。

(5)整体与局部相结合的原则

我们在测评领导效能时,不但要看到局部,而且要看到整体。这就是说,每一个特定的效果状态,我们都可以而且应该把它放到一个更大的系统背景中去加以考察评定。每一个组织都有自己“局部的”利益要求,但是它所属的大系统也会有更高一级的整体利益要求。这两个层次、两个方向的利益要求可能一致,也可能有矛盾。解决矛盾的基本原则是在服从整体利益的前提下尽量兼顾局部利益。因此,我们在测评领导效能时,就需要从局部和整体两个角度对其加以分析。

在领导效能测评中坚持整体与局部相结合的原则,一方面有助于领导者树立整体观念、全局观念、自觉地以整体利益和全局利益为重,在完成本部门、本组织的任务与目标的同时,促进整个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另一方面有利于政令畅通、上下一心,克服地方主义与本位主义思想,改变“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不良局面。

2、结合案例,请你根据领导学的原理,谈谈周恩来在处理该问题时所表现出的领导艺术。

答:第一,体现了周恩来处理该问题时的领导艺术静态美。领导艺术美的功利性主要表现为善,表现为领导者个人的品德修养,即静态美。王家根要求参加日内瓦会议,被我新闻联络官拒绝入场,周恩来批评道:“不能抽象地讲警惕,警惕要求事实根据,没有根据的警惕是主观主义………”这就说明了周恩来的事实说话,客观、公正的处理问题的领导艺术静态美。

第二,体现了周恩来领导的团体艺术。团队是一群人,他们在一定的时间内相互配合,相互依赖也相互尊重,在行动上规范一致,并为一个目标或多个目标共同努力。中国代表团赴日内瓦会议,这就是一个团队,而台湾国民党被我新闻联络官拒绝入场,这是与中国此团队的目标不相符的。因为,我们的目标是要坚持一个中国,而将王家根拒之门外,正如周恩来所讲的:“这于情理人合,反而给人家造成了‘两个中国的假象’等等。

行政领导学作业(四)讲评

在你的工作或生活中,总要与各种各样的领导相处,你心目中最称职的领导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你认为领导应该具备什么素质?在不同的领导班子搭建过程中,你认为应该考虑的因素有哪些?上述问题,你可以选取其中之一,结合实践发表自己独特的看法,或者仅就某一点看法深人分析,形成一篇小论文,字数在1500字左右。请同学们参考教材第五章:领导个体素质与群体结构。另外,你也可以用我们所学的理论和知识详细分析发生在你或你周围的某个有关领导学的典型案例,字数在1500字左右。

“面包与水仙花”新材料作文讲评

“肉·竹子·水仙花·诗意栖居”新材料作文分析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宋代苏东坡在一首诗中曾写道“可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 现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非常推崇并常用来教育学生的一句名言是:“假使你有两块面包,你得用一块去换一朵水仙花。” 德国十九世纪诗人荷尔德林也曾写道“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 上面的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结合自己的感悟和体会,选准一个角度,自拟题目,自选文体,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一、解读材料,审题立意 名人言论,比喻型材料 ◆肉与面包:维持生存所需要的物质,是身体的粮食,泛指物质生活 ◆竹与水仙花:心灵充实和精神富足所必需的营养,是灵魂的粮食,泛指精神生活 ●栖居是指人的生存状态,所谓诗意是指通过诗歌获得心灵的解放与自由。诗意的栖居就是寻找人的精神家园。 ●诗意地栖居,就是在我们这种道德贫乏、诗意缺乏、人被异化的时代环境中,我们要以“诗意地栖居”来反抗现代性技术的威胁,来找到诗意的存在与实现自我的存在,在诗意中实现自我而回归到人类的本真。 材料意旨的综合概括: 精神生活很重要。在满足了一定的物质生活之后,一定要有精神生活。呼唤精神回归,呼唤人性的光辉。 二、存在问题 1.材料解读:不到位,不准确。面包指什么?水仙花、竹指什么?诗意的生活如何?阐释不清晰。 ◆《与竹为友》开头:竹,因其中代外直,常被用以形容人的正直、坚定的品格。宋代苏东坡曾写道……由此可见,与竹为友,可以净化我们的内心,培养我们的人格。(主体三段关键句:与竹为友,需要我们明辨自己所处的环境。孟母三迁;与竹为友,需要我们端正自己的思想;与竹为友,需要我们会出实际行动。) ◆《一盆茉莉花》:残疾的奶奶也许由于寂寞叫爷爷买了一盆茉莉花在房间,之后便便形成了养一盆茉莉花的习惯。一次我和弟弟摘了几个花苞,奶奶发现后竟伤心地在房里哭了起来。有一次我生病了,奶奶却剪下花苞,冲花荼给我解暑,我感受到了奶奶的爱。两年前奶奶去世了,我们家还是保留着养一盆茉莉花的习惯。它就好像奶奶的心一样,慢慢绽放,甘于寂寞,如此高洁,如此美丽…… 2.中心立意含糊不清,或偏离材料意旨。 ◆《有竹行遍天下》首段:一个人如果没有坚韧的毅力,刚直的品质,顽强的上进心,就有可能沦为低俗的被统治者。宋代的苏东坡曾在诗中写道(:)“可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由此可见,竹是有坚韧的毅力,刚直的品质,顽强的上进心。(正文写愚公的毅力、于谦的刚直、石油大王哈默的顽强) ◆写成了分享(要懂得分享)、修养(做有修养的人;人要提高道德修养、文化修养;做

行政领导学第1次

第1次作业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分,共 10 小题,每小题 2 分) 1. 通过运用各种灵活巧妙的方法,领导者将下属划归若干个既相互联结、又相互制约的单位,从而实施更有效的影响、治理和控制是()的艺术。 A. 相互制约 B. 各个击破 C. 规划整合 D. 分而治之 2. 拉斯韦尔在《权力与社会》中,认为领导权力是()。 A. 决策权 B. 一种关系 C. 一种支配力量 D. 一种能力 3. 黑堡宣言是指美国维吉尼亚理工学院暨州立大学公共行政与政策研究中心的五位知名学者,于1983年在该校所在地黑堡发表的() A. 《经理工作的性质》 B. 《公共行政与政策》 C. 《公共行政与治理过程:转变美国的政治对话》 D. 《公共行政学简明教程》 4. 影响行政领导环境的关键是() A. 行政领导行为是否公平公正 B. 行政领导行为是否科学 C. 行政领导行为是否以人为本 D. 行政领导行为是否有利于经济与社会的发展 5. 以一个系统或单位的决策方式为标准,可以将领导体制分为()。 A. 首长负责制和合议制 B. 集权制与分权制 C. 完整制与分离制 D. 层级制与职能制 6. 认为领导权力的来源于信任的权威、合法的权威、认同的权威和制裁的权威的代表人物是() A. 西蒙 B. 弗伦奇 C. 伯恩斯 D. 科特 7. 对领导者素质、决策、用人和指挥方式方法是否有效而进行的研究,最好采用的行政领导学研究方法是() A. 实证研究方法 B. 案例研究方法 C. 历史研究方法 D. 比较研究方法 8. 我国全面实施了行政问责制的时间起始于()。 A. 2000年上半年 B. 2003年下半年 C. 2007年上半年 D. 2008年下半年 9. 领导体制中的领导层次与跨度问题产生于()。 A. 领导者的委托 B. 行政领导机关的组成要素不同 C. 行政领导权限和责任的划分 D. 行政领导管理制度要求 10. ()是进行决策的根据,是科学决策的基本条件。 A. 新闻 B. 事实 C. 信息 D. 实践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分,共 5 小题,每小题 3 分) 1. 领导权科学分配要坚持的基本原则包括()。 A. 权责一致原则 B. 权责划分明确原则 C. 权责划分民主原则 D. 权责划分科学原则 2. 机构改革,主要是政府领导机构改革。政府领导机构改革是()。 A. 深化改革的关键 B. 国家领导制度改革的主要内容 C. 关系到国家政治、经济、社会等各方面发展 D. 关系党的生死存亡 3. 行政领导者必须适应的行政领导环境包括()。 A. 社会的传统价值、风俗和习惯 B. 政治环境 C. 国际环境 D. 资源环境、经济环境和技术环境 4. 行政领导者的职权责任的特点有()。 A. 义务性 B. 任务性 C. 服务性 D. 强制性 5. 在我国,追究行政领导者政治责任的方式主要有()。 A. 监督 B. 质询 C. 罢免 D. 判刑 三、判断题(本大题共10分,共 10 小题,每小题 1 分) 1. 所有政治主体都可以成为政治责任的主体。但在传统官僚政治下,封建官僚机构通常无政治责任。

2019届高三年级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

2019届高三年级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1—6单选,7—10多选,共40分) 1. 如图所示,A、B两质点同时同地沿同一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A质点沿正方向做匀加速运动 B. B质点沿正方向先减速后加速 C. 经过4s,A质点的位移小于B质点的位移 D. 0~4s内,两质点间的距离先增大后减小 2. 测速仪上装有超声波发射和接收装置,如图所示,B为固定测速仪,A为汽车,两者相距670m,某时刻B发出超声波,同时A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当B接收到反射回来的超声波信号时,A和B相距710m.已知声速为340m/s,则汽车的加速度大小为() A. 20m/s2 B. 10m/s2 C. 5m/s2 D. 无法计算 3. 在t=0时,A、B两物体在同一地点以相同的初速度沿同一方向运动,A物体 的v-t图象如图,B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直到停止,两物体的位移相同,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B运动的时间可能等于A B. 在途中B始终在A的前方 C. 在途中任一时刻两物体的速度不可能相同 D. 在途中任一时刻两物体的加速度不可能相同 4. “竹蜻蜓”是一种在中国民间流传甚广的传统儿童玩具,是中国古代一个很 精妙的小发明,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其外形如图所示,呈T字形,横的一片是由木片经切削制成的螺旋桨,当中有一个小孔,其中插一根笔直的竹棍,用两手搓转这根竹棍,竹蜻蜓的桨叶便会旋转获得升力飞上天,随着升力减弱而最终又落回地面.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德国人根据“竹蜻蜓”的形状和原理发明了直升机的螺旋桨.下列关于“竹蜻蜓”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竹蜻蜓”从手中飞出直至运动到最高点的过程中,始终在加速上升 B. “竹蜻蜓”从手中飞出直至运动到最高点的过程中,始终在减速上升 C. 为使“竹蜻蜓”能以图示方向旋转上升,其桨叶前缘应比后缘略高 D. 为使“竹蜻蜓”能以图示方向旋转上升,其桨叶前缘应比后缘略低 5. 如图所示,斜面小车M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一边紧贴墙壁.若再在斜面上加一物 体m,且M、m相对静止,则此时小车受力个数为() A. 3 B. 4 C. 5 D. 6 6.如图所示,一个“V”型槽的左侧挡板A竖直,右侧挡板B为斜面,槽内嵌有一个质量 为m的光滑球C,“V”型槽在水平面上由静止开始向右做加速度不断减小的直线运动的一小段时间内,设 挡板A、B对球的弹力分别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历年高考满分作文讲评

2013年江苏高考作文题目: 一群人来到光线暗淡、人迹罕至的洞穴里探险,洞穴里很神秘,他们就点了几只蜡烛,发现里面竟然有一群色彩斑斓的蝴蝶,他们欣赏了一会儿,不想惊动打扰蝴蝶就离开了。几天后,他们回到原地,想看看蝴蝶在不在,却发现蝴蝶已经栖居到更深更黑的地方去了。他们在想,是不是几只蜡烛的光亮影响了蝴蝶的生活习惯呢? 要求:阅读材料、自选角度、题材不限,诗歌除外,完成作文。 范文一: 还文学一份宁静 2013年江苏高考满分作文 倘若文学也有翅膀,它一定早已遁入那山洞的最深处去了。 不知从何时开始。市面上刮起了“亲民文学”之风。百家讲坛举着一根根小蜡烛。希望看清楚并把文学这只“色彩斑斓的大蝴蝶”呈现在公众面前。于丹、易中天等一些学者们,“放低姿态”,希望把文学以最简单的方式剖析出来,让万民了解。 我却以为,这样的做法是很危险的。文学毕竟是高雅之物,不可能等同于茶余饭后的笑谈。若是人人都可以透彻了解,也就失去了它的价值。朱光潜在《论十字街头》中流露出了自己的类似的担忧。文学一旦走向十字街头,不免会走向流俗化,失去其思想性。当文学失去了深刻而被大家肤浅地认知,它的意义荡然无存,我们将无处欣赏它的美丽,最终亲手杀死它。 总有人小心翼翼地持一支蜡烛,希望把它展现。我明白他们也不愿惊扰文学的美,但我不得不说,一旦文学被无节制地推广,势必被浅层化。真正的文学是不可能具有全民性的,一旦动了这个念头,即使是一根小小的蜡烛,也会扭曲甚至毁灭它。 文学需要一片宁静的地域。它要在宁静的角落里,才能繁衍出深刻来。莫言是在自己的家乡,用心去体悟生活和艺术,才写出了发人深省的文字。伟大的作品绝非在熙熙攘攘的闹市中,为迎合大众口味而草草完工,匆忙上架的。那些对历史的戏说,对文化的浅层剖析,是对文学的不尊重,是一种亵渎。 我们应该反思一下对待文学的态度了。适宜文学发展的土壤不是暴露于市井的,而是一片安详静谧的竹林。让伟大的思想家们远离蜡烛的拙劣微光,于安静处寻找自己真正需要的光亮。在经典的文学面前,我们不应大喊大叫,惊扰了它的高雅。若不是希望文学的伟大与深刻随风飘逝,就该敬畏,就该虔诚地看待。而不是企图涉足,企图暴露。 文学生活在思想的纵深处。绝不容许狭隘的目光随意揣测。如果你真想接近它,请屏住呼吸,放轻脚步,用心去体悟它。千万不要举支蜡烛,边看边窃窃私语,甚至转过头去对着别人信口开河。还文学一份安静吧,在默默无言中,它安静无恙,你早已受到滋润与涤荡。 接近文学时,带着心去,别带上蜡烛。 阅卷组点评: 此文以思想丰富、深刻睿智见长,从这浸润着思想的文字里就可以断定,作者肯定是一位富有独立思想的大家,你很难想象这篇文章会出自十八九岁的考生之手。思想之成熟,见解之深刻令人称奇。考生的文字功夫了得。你看那标题,着一“还”字,含义丰富,文学本来是宁静的,后来被人为喧嚣了,是人欠文学的,现在要还回去。你再看开篇的第一节,倘若文学像蝴蝶一样有翅膀,它一定早已遁入山洞的最深处了,说得多巧!既照应了材料,又亮出了话题,表明了观点,还富有文采。说“百家讲坛举着一根根小蜡烛。希望看清楚并把文学这只‘色彩斑斓的大蝴蝶’呈现在公众面前”,简直绝了,句句都扣着材料,谁会想到材料中的蜡烛、蝴蝶摇身一变上了百家讲坛!这个比喻绝!这样洋溢着思绪光芒、闪耀着文采

2019届浙江省高三上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含答案及解析】

2019届浙江省高三上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含答案及 解析】 姓名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 樊树志在《国史十六讲》中说:“ 政治与血缘的结合 , 看似牢不可破 , 其实不然。既然周天子授土授民给诸侯叫做‘ 建国’, 诸侯授土授民给卿、大夫叫做‘ 立家’, 因此对于士、庶民而言 , 就有‘ 国’ 与‘ 家’ 的对立 , 他们把自己的宗族称为 ‘ 家’, 只知效忠于‘ 家’, 而不知效忠于‘ 国’ 。” 材料表明 A .分封制隐含着国家分裂割据的因素 B.宗法制与分封制是互为表里的关系 C.宗法制是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核心 D.分封制在历史上的作用是弊大于利 2. 春秋初诸侯遍行采邑(封地),中后期始行县—郡制度,“ 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 。战国时边地繁荣,始于郡下设县,形成郡—县两级制。以上历史现象产 生的根源是 A .诸侯争霸的推动 B.铁犁牛耕的使用 C.分封制走向崩溃 D.法家思想的推广 3. 自秦朝以后,皇帝为了加强专制主义,不断改革中央机构。下列能正确反映汉、唐、明、清四朝中枢演变过程的是 A .世官制——察举制——科举制——九品中正制 B.都察院——提点刑狱司——御史台——刺史制度 C.分封制——郡县制——行省制——改土归流 D.内朝或中朝——三省六部制——内阁制度——- 军机处

4. 宋人吴处厚《青箱杂记》载:“ 岭南谓村市为虚,柳子厚《童区寄传》云:‘ 之虚所卖之。’ ……盖市之所在,有人则满,无人则虚,而岭南村市满时少,虚时多,谓 之为虚,不亦宜乎?” 从中可以获悉当时 A .农村集市开始出现 B.农村集市贸易发展 C.草市经营有时空限制 D.商业市镇逐渐兴起 5. 明中叶起,松江“ 布被天下” 的局面真正呈现出来,远销全国各地和海外。但是,江南的棉纺织行业却并未出现手工工场这种集中生产方式。究其原因,可能是 A .棉纺织业出现较晚技术不够成熟 B.小农家庭副业是棉纺织业的主体 C.棉纺织品易损耗不能够集中生产 D.棉花种植分散使集中生产成本高 6. 据道光《苏州府制》记载,晚明苏州府“ 聚居城郭者十之四五,聚居市镇者十之三四,散处乡村者十之一二” 。该史料用来研究明清时期的中国社会,可以得出的最完整 的结论是 ①商品经济发展的速度加快②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增多 ③市民阶层已经有相当数量④雇佣劳动的出现具备可能 A .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③④ D.①②④ 7. 以下观点中,与中国历代王朝基本的经济政策不相符合的有① “ 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 ② “ 农不出则乏其食,工不出则乏其事,商不出则三宝绝,虞 (山泽资源)不出则财匮少” ③ “ 待农而食之,虞(山泽资源)而出之,工 而成之,商而通之。” ④ “ 舍本逐末,贤者所非。日富岁贫,饥寒之渐,故商贾之事,阙而不录” A .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8.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秦朝灭亡后“ 法家学说信誉扫地,而儒家学说被长期推崇为官方教义。不过,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也是法家的一个胜利” 。“ 这

行政管理学作业答案

本文标签: 电大作业 公共行政学作业3答案 一、名词解释 1、行政监察管辖:行政监察管辖,是指对某个监督对象确定由哪一级或者哪一个行政监察机关实施监督和哪一级或者哪一个行政监察机关对哪些特定监督事项有权进行管辖的法律制度。 2、招标性采购:是指通过招标的方式,邀请所有的或一定范围的潜在的供应商参加投标,采购主体通过某种事先确定并公布的标准从所有投标商中评选出中标供应商,并与之签订合同的一种采购方式。 3、标杆管理:是指一个组织瞄准一个比其绩效更高的组织进行比较,以便取得更好的绩效。 4、行政诉讼:所谓行政诉讼,就是公民或法人对行政机关或行政工作人员就违法行政行为向司法机关提起诉讼。俗称“民告官”。 二、单项选择题 1.整个行政执行过程中最具实质意义的、最为关键的阶段是( C )。 A.协调阶段 B.总结阶段 C.实施阶段 D.准备阶段 2.对具有公务员身份的中国共产党党员的案件,需要给予处分的,由( D )给予处分。 A.检察机关 B.行政监察机关 C.党的纪律检查机关 D.党的纪律检查机关

和行政监察机关 3.国家预算中占主导地位的是( A )。 A.中央预算 B.县级预算 C.省级预算 D.市级预算 4.根据《立法法》,行政法规和规章应当在公布后的( B )天内报有关部门备案。 A.15 B.30 C.45 D.60 5.批准是一种约束力较强的( A )监督方式。其内容包括:要求监督对象报送审批材料、审查和批准(含不批准)三个基本步骤。 A.事先 B.事中 C.事后 D.全面6.从20世纪( C )年代开始,西方发达国家相继开始进行行政改革,然后许多发展中国家因为实行市场化也进行不同程度的行政改革。 A.50 B.60 C.70 D.80 7.为了解决在实施决策的过程中出现的而一时又难以查清原因的问题的决策方案,称为( D )。 A.积极方案 B.追踪方案 C.应变方案 D.临时方案 8.行政决策体制的核心( D )。 A.信息支持系统 B.公民磋商与参与系统 C.专家咨询系统 D.领导决策系统 9.行政评估准备阶段,评估工作的第一步是( D )。 A.明确评估目的 B.选择评估标 准 C.培训工作人员 D.确定评估对象

八年级《我尝到了 的滋味》作文讲评材料

八年级《我尝到了的滋味》作文讲评材料 2013/11/22 我尝到了父爱的滋味 205班张梦琪 岁月弥漫的芬芳,把我引进了那个还飘着雨后泥土味道的初秋。 窗外下起了雨,开始的时候只是丝丝冰凉的绣花针,被雨雾所笼罩的天地,突然变得一片迷蒙,天空里仿佛纷飞着大群细密的白色绒毛,但渐渐地,雨水开始汹涌,窗外被狂风“袭击”的树,终于不忍摧残笔直的倒下了,我记得那棵树至少有碗口粗。窗户的玻璃被雨水打的噼里啪啦直响,我立在窗前,欣赏着这“昏天黑地”。 当老师告诉我要我留下时,刚答应同学一起走的我像喝了一杯鲜榨苍蝇汁。难道把我留下是为了让我“欣赏”狂舞的树和雨水变化规律的吗,还是东面窗外的雨景特别好故意让我赏景,作怪的心理像小兽一样在心底“张牙舞爪”。继续赏雨,雨点打在地上像是在打鼓一般,落在叶上像是在敲锣一般,我心想有了鼓声锣声最好再有位老生,窗外大雨下有一个正在艰难行走的身影,水漫到他的腰间,他每走一步都需要溯流而上,巨大的水力把他的身体的一侧冲的斜歪,他慢慢的,努力的扳回他倾斜的身体,然后一步一步的继续向教学楼东面前进,我直直的望着那缕身影,不敢猜那是谁,突然我听到有个熟悉而温厚的声音在背后叫我,不等我转身那一句“爸爸”就不由自主的喊出了口,他全身都湿透了唯有怀中的饭还是热的,那热热的饭和着那热热的爱一直暖到我的心底…… 饭后,我望着爸爸一时间不知到该说些什么,正想着该以什么为话题打破这尴尬的局面时,爸爸却主动开口了“没有什么事的话我先走了,你自己注意多穿衣服别冻着。”想到之前自己的不懂事和爸爸给予我无私的爱,我心里就十分难受,那是一份对父亲的愧疚和对自己的自责。 雨停了,风雨过后彩虹露出了脸,余晖洒在那个正在朝我微笑的人身上,我拉过他的手,他接过我的书包,我们迎着余辉,面朝灿烂,漫步在开满芬芳的小路上。 【文章构思巧妙:简洁的开头,温暖的结尾,心理活动为主的主体;被留下的原因、过程都省略了,只有一个结果。这样处理可见作者的匠心独运,不落俗套。语言特别生动形象,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需要一定文字功底才能欣赏。】 我尝到了烦恼的滋味 205班冯英姿 如果说成长是一片海域,那么少年时期就是海面上行驶的一叶孤舟。生活时常风平浪静,也常常狂风大作。

行政领导学形成性考核册答案2020

一、名词解释 1、柔性领导。指在研究人们心理和行为的基础上,依靠领导者的非权力影响力, 采取非强制命令的方式, 在人们心目中产生一种潜在的说服力, 使其自觉服从和认同组织意志,从而把组织意志变为人们自觉的行动的领导行为。 2、不充分授权。也称为特定授权或刚性授权,是指上级行政主体对于下属的工作范围、内容、应达成的目标和完成工作的具体途径等都有详细规定, 下级行政主体必须严格执行这些规定。在这种形式中, 被授权者的职务、责任和权力等均有明确的规定。 3、矩阵式。矩阵式组织结构是一种在混合式领导组织结构的基础上,按照数学上的矩形方阵原理建立起来的领导体制,又称“规划——目标”结构形式。 4、文化生态学。是研究人与文化、环境及其关系的学科。其主要观点是:强调物质环境的作用是不同文化的风俗、行为和生活方式的一个有力的决定因素。 二、单项选择题 1. 孔子提出“人存政举, 人亡政息”的名言, 体现了古代领导思想中的( B ) A .民本思想 B.人本思想 C .谋断分离的思想 D.重视纳谏的思想 2.从长远来看,在综合国力中起重要作用的主导因素是政治力和( C)。 A .经济力B.外交力C .领导力D .军事力 3.在(D)时期领导权力与宗教权力或迷信权力等曾经相互结合。 A .原始社会 B .转型社会C.现代社会D .传统社会 4.简单而低层的组织与重复性较高的简单工作宜采用( A) 组织结构。 A .直线式 B .职能式 C .混合式D.矩阵式 5.根据领导机关中最高决策者人数的不同,可以将领导体制划分为( D) 。 A .集权制与分权制B.完整制与分离制

C.层次制与职能制D .一长制与委员会制 6.任务结构是指( D) 。 A .任务的明确程度 B .对任务的负责程度 C .任务的执行程序和方法 D .任务的明确程度和对任务的负责程度 7.文化中最为活跃的因素是(C)。 A .精神文化 B .制度文化 C .物质文化D.历史文化8.在专家式领导中,“软专家”是指(B。 8.在专家式领导中,“软专家”是指(B)。 A .精通业务和技术的专家B.擅长领导与管理的专家C.精通软件设计的专家D.公共关系方面的专家 9.(D)组织结构有利于高效完成临时性的重大攻关任务 A.直线式 B.职能式 C.混合式 D.矩阵式 10.在现代社会中,组织成功的概率与组织和环境之间的一致性程度( B) 。 A .无 B .呈正相关关 C .呈负相关关系 D .没有直接关系 三、多项选择题 1.组织的核心竞争力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它们是( ACDE) 。 A .管理体现 B .融资能力 C .技术体系 D .知识与技能 E .价值观念与组织文化 2.根据内隐领导理论,领导概念主要由四个方面的因素构成,分别是( BCDE)。 A .职业经验D .人际能力C .个人品质D .目标有效性E .才能多面性3.下列属于权力 3.载体的承担者的有(ABCDE)。 A.政党B .地位C .血缘D .年龄E .知识 4.个人家长式领导主要表现为( ABE) 。 A .君主专制 B .世袭制 C .荫庇制D.独裁制E .中央集权制

2019届高三英语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浙江省杭州市建人高复2019届高三英语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I卷 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30分) 做题时,先将答案标在试卷上。录音内容结束后,你将有两分钟的时间将试卷上的答案转涂到答题卡上。 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7.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称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1.When does the man say the lecture will begin? A.At 7:30 B.At 8:00 C.At 7:40 2.Where does the conversation most probably take place? A.At the post office B.At the airport C.At the hospital 3.What are the two speakers talking about?? A. A big travel company B. A job opportunity C.An inexperienced salesman 4.What does the man mean? A.Bill isn’t ready to help others B.Bill doesn’t want to listen to him C.Bill is actually in need of help himself 5.What does John think of his holiday? A.Wonderful B.Awful C.Boring 第二节(共1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22.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每段对话或独白后有几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每段对话或独白前,你将有时间阅读各个小题,每小题5秒钟;听完后,各小题将给出5秒钟的作答时间。每段对话或独白读两遍。 听第6段材料,回答第6-7题。 6.Why didn’t the woman show up for class? A.She met a traffic accident B.She talked with the man C.There was something wrong with her car 7.What will the woman probably do? A.Have her car repaired B.Rent a car C.Buy a new car

2017年电大2017最新电大行政领导学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最新资料,word文档,可以自由编辑!! 精 品 文 档 下 载 【本页是封面,下载后可以删除!】

行政领导学形成性考核参考答案 《行政领导学》作业1答案 一、名词解释 1.柔性领导:指在研究人们心理和行为的基础上,依靠领导者的非权力影响力,采取非强制命令的方式,在人们心目中产生一种潜在的说服力,使其自觉服从和认同组织意志,从而把组织意志变为人们自觉地行动的领导行为。 2.不充分授权:也称特定授权或刚性授权,是指上级行政主体对于下属的工作范围、内容、应达成的目标和完成工作的具体途径等有详细规定,下级行政主体必须严格执行这些规定。 3.矩阵式:是一种在混合式领导组织结构的基础上,按照数学上的矩形方阵原理建立起来的领导体制,又称?规划-目标?结构形式。 4.文化生态学:是研究人与文化、环境及其关系的学科。他的主要观点是:强调物质环境的作用是不和生活方式的决定因素。 二、单项选择题 1.孔子提出?人存政举,人亡政息?的名言,体现了古代领导思想中的( B )。 B.人本思想 2.从长远看,在综合国力中起重要作用的主导因素是政治力和(C)。 C.领导 力 3.在( D )时期领导权力与宗教权力或迷信权力等曾经相互结合。 D.传统社会 4.简单而低层的组织与重复性较高的简单工作宜采用( A )组织结构。A.直线式 5.根据领导机关中最高决策者人数的不同,可以将领导体制划分为( D) D.一长制与委员会制 6.任务结构是指( D)。 D.任务的明确程度和对任务的负责程度 7.文化中最为活跃的因素是( C)。 C.物质文化 8.在专家式领导中,?软专家?是指( B )。 B.擅长领导与管理的专家 9.( D )组织结构有利于高效完成临时性的重大攻关任务。 D.矩阵式 10.在现代社会中,组织成功的概率与组织和环境之间的一致性程度( B)

2018年电大行本《行政领导学》作业1-4答案

行政领导学形成性考核册参考答案 作业1 一、名词解释 1、柔性领导理论。柔性领导理论认为,领导活动是领导者与被领导者在思想与动机上的互动的过程,组织和社会的发展是由领导者与被领导者共同推动的,而不是主要由领导者推动的。因此,现代领导者要善于通过沟通、协调、激励等方法,依靠其非权力影响力实现下属内心的服从和认同,实现平等、理解、尊重基础上的心灵感召和互动。 2、文化。是在人的社会活动中形成和发展的,是人类一切活动的条件、方式、状态和结果的综合体。 3、不充分授权。也称为特定授权或刚性授权,是指上级行政主体对于下属的工作范围、内容、应达成的目标和完成工作的具体途径等都有详细规定,下级行政主体必须严格执行这些规定。在这种形式中,被授权者的职务、责任和权力等均有明确的规定。 4、矩阵式。矩阵式组织结构是一种在混合式领导组织结构的基础上,按照数学上的矩形方阵原理建立起来的领导体制,又称“规划—目标”结构形式。 二、判断题 1、在专家式领导中,“软专家”是指公共关系方面的专家。(×) 2、从长远来看,在综合国力中起重要作用的主导因素是政治力和军事力。(×) 3、对领导者的研究和对领导活动的研究是彼此独立,毫不相关的。(×) 4、在现代社会中,组织成功的概率与组织和环境之间的一致性程度无关。(×) 5、领导环境发展的第一原则是超前性原则。(×) 6、领导环境是领导活动中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的集合。(×) 7、领导权力的主要内容包括权力的主体、客体和目标。(×) 8、根据在授权时所凭借的媒介的不同,可以将领导授权分为正式授权和非正式授权。(×) 9、智能式组织结构有利于高效完成临时性的重大攻关任务。(×)

宁夏育才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英语

绝密★启用前 宁夏育才中学2019届高三年级第一次月考 英语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 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先将白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上。 2.选择题答案使用2B铅笔填涂,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的标号;非选择题答案使用0.5亳米的黑色中性(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考生必须按照题号在答题卡各题号相对应的答题区域(黑色线框)内作答,写在草稿纸上、超出答题区域或非题号对应的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4.保持卡而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第I卷(选择题) 第一部分:听力理解(共两节。满分30分) 做题时,先将答案标在试卷上。录音内容结束后,你将有两分钟的时间将试卷上的答案转涂到答题卡上。 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7.5分) 听下面五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下题。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1 ? What does the woman mean? A.The man can't smoke at all. B.The man can smoke? C?Neither of them can smoke here? 2? Where does the woman want to go? B.The Art Museum.

关于浮躁的材料作文题与导写

关于浮躁的材料作文题与导写 写作佳苑 2013-06-08 0631 关于浮躁的材料作文题与导写 【题目】 阅读下面的文字,然后作文。 风来疏竹,风过而竹不留声;雁渡寒潭,雁去而潭不留影。故君子事来而心始现,事去而心随空。——《菜根谭》 每临大事有静气,不信今时无古贤。——翁同龢 猝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苏轼 上面的名言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和联想,请根据你的思考或联想写一篇文章,不少于800字。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浮躁,是一种习惯,也是一种风气,并非与生俱来。浮躁的产生必有其滋生的土壤。在物欲横流的现实生活里,当各种各样的诱惑扑面而来而又缺乏足够的约束的时候,具有自然和社会双重属性的人所特有的贪婪与盲从,必然导致心态难平,浮躁也就因此而生。 从个人主观方面来说,浮躁就是失败者的墓志铭。因为浮躁,关云长只因为别人的几句夸奖便飘飘然,轻率北伐给东吴人留下良机,最终困死麦城; 从社会的角度来看,浮躁是不良风气的推动力。因为浮躁,上世纪六十年代的中国上演了“大跃进”这一悲剧;

从文化的角度看,畸形的快餐文化是让人浮躁的诱因。因为浮躁,中国新生作家内部弥漫着一股功利主义与商业炒作的邪风,给本就没落的中国文学增添了太多的颓废。 反之,不急不躁,表面上看似比浮躁之人付出的时间更多,实则却是“磨刀不误砍柴工”,看看一日三省的孔子、墨黑池水的王羲之、虚怀纳谏的唐太宗。。。他们克服了浮躁之心,隐去浮躁之气,于是,成功显得如此简单。所谓“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不也正是这种道理的清楚阐释吗? 要克服浮躁之心,就需要有坚定明确的目标,超然物外的旷达,固守寂寞的勇气和开拓进取的恒心。 坚定明确的目标是免于浮躁的灯塔。看着这个灯塔,就不会因周围人都陷于浮躁而有所动摇。如陶渊明,他固守着自己的人生志向,便不至于被急索功名的俗气污染。 超然物外的旷达是免于浮躁的基石。有了这个基石,庄子才不会在那物欲横流的时代沼泽中陷下去,能够以不愠不火的智慧享受自己的潇洒。 固守寂寞的勇气是免于浮躁的城墙。在这城墙的保护下,无论浮躁之气如何进攻年的心灵,年都可以沿着自己的路,用合适的步伐走下去。如阮籍般坚守着一份旷世的寂寞,在这寂寞的环绕下,他与那群浮躁喧闹的俗士便迥然不同。 开拓进取的恒心是免于浮躁的冲天之翼。只有用一个又一个站点充实自己永不满足的心灵,方能将浮躁之风拒之门外;也只有在不断开拓进取中,才能安于看似缓慢实则恰到火候的前进节奏。 仍然在人生路桑浮躁奔波的朋友,放弃浮躁吧,静下心来,卸下心灵的负担,放手一搏迎接属于我们的怡然快意。

行政领导学平时作业

曹冲称象和诸葛亮的“草船借箭”,在思维形式上属于()。 正确答案是:横向思维 电子政务最重要的内涵及精髓是建构一个() 正确答案是:虚拟政府 组织的公共沟通首先必须()。 正确答案是:分析相关利益者 Z理论在领导方式上的表现是()。 正确答案是:人事并重式 下列关于领导效果与领导效益的关系的说法,错误的是()。正确答案是:领导效能是两者的直接数量相加 以下不属于模拟测评的主要形式的是()。 正确答案是:投票测评

()既是领导活动的出发点,又是领导活动的归宿,是反映领导者能力和领导活动成效的综合性指标。 正确答案是:领导效能 思维方式中最基本、最实质的部分是()。 正确答案是:思维方法 单选题:诸葛亮识人之道“七观”中,“醉之以酒观其性”,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正确答案是:喝醉酒后,看他乱不乱性 下列关于领导效果与领导效益的关系的说法,错误的是()。 正确答案是:领导效能是两者的直接数量相加 在领导者影响力的构成中,占主导地位、起决定性作用的是()。 正确答案是:自然性影响力 激发思维创新的首要因素是()。 正确答案是:目标

列子的故事告诉我们,作为领导者,在自我修炼中,除了技能修炼,还有()更重要?(单选) 正确答案是:精神修炼 单选题:袁隆平超级杂交稻、克隆羊多利的产生,是什么思维创新的结果?(): 正确答案是:逆向思维 要建设一个成功的团队首先要() 正确答案是:了解团体方面的理论 纵向联想是联想思维的一种重要方式,决定纵向联想能力强弱的因素是 ()。 正确答案是:对偶然事件的敏感程度 ()既是领导活动的出发点,又是领导活动的归宿,是反映领导者能力和领导活动成效的综合性指标。 正确答案是:领导效能 受X理论影响而产生的是()。

北京市重点中学2019届高三第一次月考练习

北京市重点中学2019届高三第一次月考练习 高三化学2019.09 (测试时间90分钟,共100分) 第1卷(2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S-32 CI-35.5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2分,共10个小题,共20分) 1.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久置于空气中的氢氧化钠溶液,加硫酸时有气体产生 ②浓硫酸可用于干燥氢气、氯化氢、碘化氢等气体,但不能干燥氨气、二氧化氮气体 ③SiO2和CQ都是酸性氧化物,都能与强碱溶液反应,但不能与任何酸反应 ④玻璃、水泥、水晶项链都是硅酸盐制品 ⑤蔗糖炭化的演示实验中,浓硫酸既体现了其强氧化性又体现了其脱水性 ⑥氢氧化铁胶体与氯化铁溶液分别蒸干灼烧得相同的物质 A.①④⑤ B. ①⑤⑥ C . ②③④ D .④⑤⑥ 2. 用氯气消毒的自来水配制下列溶液时,会使配得的溶液变质的是 ① NaQH ② AgNQ ③ Na^CQ ④ NaBr ⑤ FeC2 A.只有②④ B ?只有④⑤ C.只有②④⑤ D ?全部 3. 室温时,两个容积相同的烧瓶中分别盛有M和N 两种气体(同温同压),取下弹簧夹A, 使两烧瓶内的气体接触(如图),容器内的压强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编号①②③④ 气体M 气体N SO : 比 4 HC1 NO 6 A.①②③④ B .②④①③ C .④①②③D 4. 碳跟 浓硫酸共热产生的气体X和铜跟浓硝酸反应产生的气体Y同 时通入盛有足量氯化钡溶液的洗气瓶中(如图装置),下列有关 说法正确的是 A .洗气瓶中产生的沉淀中有碳酸钡 B .在Z导管出来的气体中无二氧化碳 .①④③② D .洗气瓶中无沉淀产生 5. 某温度下,将Cl2通入KOH溶液中得KCl、KCIQ和KClO的混合溶液。经测定ClOf和CIO- 物质的量之比为2:1,则反应中被还原的C l2与被氧化Cl2的 A. 2:3 B . 3:4 6. 下列有机物命名正确的是 11:3 D . 10:3 CH3- CH-C^CH A. 2-甲基-3- 丁炔

风过竹梢

风过竹梢 作者:白音格力 来源:《爱你》 2018年第8期 每到夏天,我最喜欢做的事便是在竹园里小坐,或看书,或静思,或者干脆就是听竹风。 “凭阑半日独无言,依旧竹声新月似当年。”我想“无言”二字才是最妙的。因为无言,才能见日月,见流年,自然也会生出诸多感慨,回想一二。 风过竹梢原来那么美。静坐时,听沙沙如脚步声,有人来的感觉。竹梢先摆,相互摩挲,细听又如乐曲,不知是谁弹起的。 竹若有记忆,可会记得当年有人在这里弹过什么?于是我在竹风乐曲里感觉心弦被人轻轻一拨弄,便哗哗地流出曲子来。有的音符滚落到一边,欢腾着钻进竹林间,可能再也回不来,却在明年长出新竹来。 在竹园里听竹风时,我想到这两个字:竹夏。 若有世外素斋起这名字,附庸了风雅,也确实安顿了身心。想想燥热的夏日,房前屋后有竹数丛,虽然比不得竹海幽深,但也是竹风引凉,引来鸟鸣,引路过的人投几缕喜悦的目光来。 若是有缘,自然也会引清风客、奉花人来,那便更美了。 一夏有竹,养神姿,养潇洒气。 竹在古代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不可一日无此君”“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换作我,把竹坐老,把风听老,也想不到这样的境界。坐在那里,我只知其好。好在哪儿?好在满心欢喜。满心欢喜啊,一夏的热,竹收了去;一夏的躁,竹抹了去。 古代文人墨客视竹为友,以竹为伴,爱之痴之,写之画之。 让人惊艳的组合就有晋代的阮籍、嵇康、刘伶等竹林七贤和唐代孔巢父、李白等竹溪六逸,诗句更是多,王徽之仰天高吟的那一句,王维的《竹里馆》,一想起就让人心动。 所以,从古至今,不论是庭院,还是居家,可以说“无园不竹,居而有竹”。想想一整个夏天,热浪一波波袭来,而“幽篁拂窗,清气满院;竹影婆娑,姿态入画”,是何等清凉的世界啊! 竹夏也许是一个人的名字。叫这名字的人,一定也是一个可以带给人清凉的禅者,说的话、做的事都似竹,引风引清凉。 我们每个人都该有这样一个名字,能在酷热的人生之夏里修身为竹,更修心为竹,得清秀风姿,持宁静心境。 (摘自微信公众号“白音读美微杂志” 图/ 千图网)

长郡中学2019届高三第一次月考

长郡中学2019届高三第一次月考 地理试卷 时量:90分钟 总分:100分 命题范围:经纬网和地图、地球运动、大气环境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图1中虚线是晨昏线,①点以西是东半球,①点与②、③两点之间在纬线上的距离是2220km 。据此回答1—3题。 1.图中④点的经度是( ) A.140°E B.120°E C.40°W D.60°W 2.若此时⑤地为10时,除日界线外,地球上另一日期的分界线是( ) A.50°E B.30°E C.150°W D.130°W 3.要将该图的比例尺扩大2倍,若其图幅不变,则其表示的范围( ) A.缩小了1/4 B.缩小了3/4 C.缩小了1/9 D.缩小了8/9 4.图2为某区域内东南西北四气象站在同一段时间观测风向的结果(阴影部分表示风向出现的几率),据此该区域的天气系统可能为( ) A.北半球反气旋 B.北半球低压 C.南半球反气旋 D.南半球高压 图3中A 点为晨昏线与赤道的交点,此时全球分属两个不同的日期,且两个日期的经度范围之比为2∶1。读图完成5—7题。 5.此时北京时间为( ) A .16时 B .20时 C .4时 D .8时 6.当a 为23°26′时,下列地理现象可能存在的是( ) A .杭州昼长达一年中最大值 B .开普敦进入多雨季节 C .南极长城站出现极昼现象 D .北印度洋上自东向西航行的船只顺风顺水 7.A 到北京的直线距离约为( ) 75° 70° 65° 60° 图1 图 2 图3

行政领导学作业答案

第一章导论 一、单项选择题 1.真正意义上决策与执行的分工出现在19世纪,它首先发生在()。 A.军事领域B.政治领域 C.工厂D.经济领域 2.从长远来看,在综合国力中起重要作用的主导因素是政治力和()。 A.经济力B.外交力 C.领导力D.军事力 3.领导具有双重属性,其中占据主导地位的是()。 A.自然属性 B.社会属性 C.权力属性 D.服务性 4.在专家式领导中,“软专家”是指()。 A.精通业务和技术的专家B.擅长领导与管理的专家 C.精通软件设计的专家D.公共关系方面的专家 5.道家的政治思想是()。 A.以德治国B.仁政 C.无为而治D.法治 6.孔子提出“人存政举,人亡政息”的名言,体现了古代领导思想中的()。 A.人本思想 B.民本思想 C.谋断分离的思想D.重视纳谏的思想 7.权变领导理论的研究重点在()。 A.领导者的个性特质 B.不同领导行为和领导风格对领导绩效的影响 C.领导者的影响力 D.领导者、被领导者的行为和领导环境的关系 8.领导的缓冲器、替代品与放大器理论是由以史蒂文为代表的研究者提出的具有()的领导理论。 A.权威理论色彩B.行为理论色彩 C.权变理论色彩D.特质理论色彩 9.我国领导学发展的关键时期是()。 A.20世纪30年代 B.20世纪80年代 C.20世纪70年代 D.20世纪90年代 10.在伯恩斯编制的测量超越型领导的问卷MLQ(Multifactor Leadership Questionnaire)中,超越型领导包括三个子维度,分别是领导魅力、个性化关怀和()。 A.良好的沟通 B.协作精神 C.智能激发 D.动机激励 二、多项选择题 1.社会分工主要是在两个方向上展开的,他们是()。 A.横向分工B.纵向分工 C.结构分工D.功能分工 E.专业分工 2.决策与执行的纵向分工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由此而产生的()的分离,对领导学的产生起到了直接的推动作用。

风雨之后作文指导及讲评

《风雨之后》作文指导及讲评 初一年级第一学期写作练习 兰田中学吴婧 一.教学设计思想 本学期第五单元的主题为“面对逆境”,揭示了在逆境中的人物及植物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不仅能了解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更可感受作品中流露的思想感情,产生情感共鸣,进而认识逆境能激发人奋进的道理。当今的学生基本是“温室的花朵”,但从长远来看,风调雨顺的惬意环境对他们来说并不是一件绝对乐观的事。因此,让他们接受一定的挫折教育就显得非常有意义,本单元的思想意义也就显得格外重要。 此外,本单元课文写法各异。有的用内心独白的方法抒发感情;有的用日常小事展示人物的精神世界;有的通过生活片断来表现人物;有的运用插叙和对比手法;有的用象征手法抒发思想感情。 因此,在本单元的学习结束后,进行一次《风雨之后》的命题写作,更能让学生有感而发,且能借鉴已学的多种写作手法,更恰到好处的构思与表达。二.教学目标: 1.学习运用多种描写手法展现人物特点,塑造饱满、丰富的人物形象,从 而为突出中心服务。 2.对关键字词剖析与讨论,充分拓展审题角度,整理素材。借鉴课内单元 的多种写作方式进行写作教学。 3.直面“风雨”,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提升文章立意。三.教学过程

四.习作点评: 经过指导课的思考、讨论与交流,学生对这篇文章的写作积极性很高。有的同学根据最近观看的影片《隐形的翅膀》感悟到人生经历磨难的飞跃;有的同学用“风雨”来比喻父母吵架,描写自己在“风雨”后的无助和痛苦,渴求家庭的幸福;还有的同学甚至尝试写起了小说,写一匹母狼在风雨后的生活,从而引发人类的思考……写作方法上也各取所需,写作能力弱的同学还是集中在训练人物描写的基本功上,能力强的同学都大胆尝试运用了插叙、象征等方式方法。 我从中选取了几篇作文让学生互相比较、点评、修改。由于篇幅有限,现摘录一位同学的初稿、二稿和三稿。另附三篇范文(修改后)。 附一: 风雨过后(初稿) 初一(8)班王文萱 “阳光总在风雨后,迷雾上有晴空”。是啊,世间万物,不经过风吹雨打,不经过种种磨练,怎么能成大器呢? …… 我过去喜欢养花,便在家里栽了几株茉莉,平时把它放在阳台上,让它享受阳光的抚摸,微风的呵护,但天有不测风云。记得有一天,窗外的倾盆大雨哗哗的下,粗心大意的我,忘记将它们搬回屋里,直到第二天清晨起床时才猛地想起.当时,我绝望地自言自语着:这下完啦!3,4盆的茉莉花全都被我“害”死啦!我沮丧着脸,准备给几珠茉莉“收尸”,不料,推开门,迎接我的不是一株株茉莉的残花败叶,而是一朵朵或是嫩绿的花苞。或是洁白,迎风绽放的茉莉花!看到此景,我不由得大吃一惊:一夜狂风暴雨的摧残,被风雨打落得花瓣是有的,但更多是蕴涵着生气、充满着希望的花!它们怎么会没有倒下?现在不是很流行一句话:温室里的花朵是经不起风吹雨打的吗?难道是…… 它们虽然柔弱,但决不懦弱!茉莉花因总是人们的“错觉”,而没有暴露出内心的坚韧不拔,面对着风雨,它们没有选择逃避,而是决定迎战!抱着不能任人宰割的决心与不轻易服输的信念,与暴风雨决战!最终,是的,它们赢了,它们是胜利者! 茉莉花都如此,我们人类不更应该坚强了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