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频数字化简单原理

音频数字化简单原理
音频数字化简单原理

音频数字化简单原理

[ 2007-3-13 9:41:00 | By: 林俊桂] 从字面上来说,数字化 (Digital) 就是以数字来表示,例如用数字去记录一

张桌子的长宽尺寸,各木料间的角度,这就是一种数字化。跟数位常常一起被提到的字是模拟 ( Analog/Analogue) ,模拟的意思就是用一种相似的东西去表达,例如将桌子用传统相机将三视图拍下来,就是一种模拟的记录方式。

两个概念:

1、分贝(dB):声波振幅的度量单位,非绝对、非线性、对数式度量方式。以人耳所能听到的最静的声音为1dB,那么会造成人耳听觉损伤的最大声音为100dB。人们正常语音交谈大约为20dB。10dB意味着音量放大10倍,而20dB却不是20倍,而是100倍(10的2次方)

2、频率(Hz):人们能感知的声音音高。男性语音为180Hz,女性歌声为600H z,钢琴上 C调至A调间为440Hz,电视机发出人所能听到的声音是17kHz,人耳能够感知的最高声音频率为20kHz。

将音频数字化,其实就是将声音数字化。最常见的方式是透过 PCM(脉冲) 。运作原理如下。首先我们考虑声音经过麦克风,转换成一连串电压变化的信号,如下图所示。这张图的横座标为秒,纵座标为电压大小。要将这样的信号转为 P CM 格式的方法,是先以等时距分割。

我们把分割线与信号图形交叉处的座标位置记录下来,可以得到如下资

料,, 5) ,, 、 , 、 , … .., 、 , 、 ,20) 。好了,我们现在已经把这个波形以数字记录下来了。由于我们已经知道时间间隔是固定的秒,因此我们只要把纵座标记录下来就可以了,得到的结果是

这一数列。这一串数字就

是将以上信号数字化的结果。看吧,我们确实用数字记录了事物。在以上的范例中,我

们的采样频率是 100Hz(1/ 秒 ) 。其实电脑中的 .WAV 档的内容就是类似这个样子

,文件头中记录了采样频率和可容许最大记录振幅,后面就是一连串表示振幅大小的数

字,有正有负。常见CD唱盘是以PCM格式记录,而它的采样频率 (Sample R

ate) 是 441

00Hz ,振幅采样精度/数位是 16Bits ,也就是说振幅最小可达 -32768(-2^16/2) ,最

大可达 +32767(2^16/2-1) 。CD唱盘是以螺旋状由内到外储存资料,可以存储7 4分钟的

音乐。CD唱盘的规格为什么是、16Bits呢?关于这个数字的选取分为

两个层面。首先人耳的聆听范围是 20Hz 到 20kHz ,根据 Nyquist s ,理论

上只要用 40kHz 以上的采样频率就可以完整记录 20kHz 以下的信号。那么为什么要用

这个数字呢?那是因为在 CD 发明前硬盘还很贵,所以主要将数字音频信号储存媒体是录像带,用黑白来记录 0 与 1 。而当时的录像带格式为每秒 30 张,而一张

图又可以分为 490 条线,每一条线又可以储存三个取样信号,因此每秒有 30*4 90*3=4

4100 个取样点,而为了研发的方便, CD唱盘也继承了这个规格,这就是的由来。在这里我们可以发现无论使用多么高的采样精度/数位,记录的数字跟实际的信号大

小总是有误差,因此数字化无法完全记录原始信号。我们称这个数字化造成失真称为量

化失真。

数字化的最大好处是资料传输与保存的不易失真。记录的资料只要数字大小不改变,记

录的资料内容就不会改变。如果我们用传统类比的方式记录以上信号,例如使用录音带

表面的磁场强度来表达振幅大小,我们在复制资料时,无论电路设计多么严谨,总是无

法避免杂讯的介入。这些杂讯会变成复制后资料的一部份,造成失真,且复制越多次信

噪比 ( 信号大小与噪音大小的比值 ) 会越来越低,资料的细节也越来越少。如果多次

复制过录音带,对以上的经验应该不陌生。在数字化的世界里,这串数字转换为二进制

,以电压的高低来判读1与0,还可以加上各种检查码,使得出错机率很低,因此在一般

的情况下无论复制多少次,资料的内容都是相同,达到不失真的目的。

那么,数字化的资料如何转换成原来的音频信号呢?在计算机的声卡中一块芯片叫做 D

AC(Digital to Analog Converter) ,中文称数模转换器。DAC的功能如其名是把数字信

号转换回模拟信号。我们可以把DAC想像成 16 个小电阻,各个电阻值是以二的倍数增大

。当 DAC 接受到来自计算机中的二进制 PCM 信号,遇到 0 时相对应的电阻就

开启,遇

到 1 相对应的电阻不作用,如此每一批 16Bits 数字信号都可以转换回相对应的电压大

小。我们可以想像这个电压大小看起来似乎会像阶梯一样一格一格,跟原来平滑的信号

有些差异,因此再输出前还要通过一个低通滤波器,将高次谐波滤除,这样声音就会变

得比较平滑了。

从前面的内容可以看出,音频数字化就是将模拟的(连续的)声音波形数字化(离散化),

以便利用数字计算机进行处理的过程,主要包参数括采样频率(Sample Rate)和采样数

位/采样精度(Quantizing,也称量化级)两个方面,这二者决定了数字化音频的质量。

采样频率是对声音波形每秒钟进采样的次数。根据这种采样方法,采样频率是能够再现

声音频率的一倍。人耳听觉的频率上限在2OkHz左右,为了保证声音不失真,采样频率应

在4OkHz左右。经常使用的采样频率有、和等。采样频率越高

,声音失真越小、音频数据量越大。采样数位是每个采样点的振幅动态响应数据范围,

经常采用的有8位、12位和16位。例如,8位量化级表示每个采样点可以表示256个(0-25

5)不同量化值,而16位量化级则可表示65536个不同量化值。采样量化位数越高音质越好

,数据量也越大。

反映音频数字化质量的另一个因素是通道(或声道)个数。记录声音时,如果每次生成一

个声波数据,称为单声道;每次生成二个声波数据,称为立体声(双声道),立体声更能

反映人的听觉感受。

除了上述因素外,数字化音频的质量还受其它一些因素(如扬声器质量,麦克风优劣,计

算机声卡A/D与D/A(模/数、数/模)转换芯片品质,各个设备连接线屏蔽效果好坏等)的

影响。

综上所述,声音数字化的采样频率和量化级越高,结果越接近原始声音,但记录数字声

音所需存储空间也随之增加。可以用下面的公式估算声音数字化后每秒所需的存储量(假

定不经压缩):

存储量=(采样频率*采样数位)/8(字节数)

若采用双声道录音,存储量再增加一倍。例如,数字激光唱盘(CD-DA,红皮书标准)的

标准采样频率为,采样数位为16位,立体声,可以几乎无失真地播出频率高达2

2kHz的声音,这也是人类所能听到的最高频率声音。激光唱盘一分钟音乐需要的存储量

为:

*1000*l6*2*60/8=10,584,000(字节)=

这个数值就是微软Windows系统中WAVE(.WAV)声音文件在硬盘中所占磁盘空间的存储量。

由MICROSOFT公司开发的WAV声音文件格式,是如今计算机中最为常见的声音文件类型之

一,它符合RIFF文件规范,用于保存WINDOWS平台的音频信息资源,被WI NDOWS平台机器

应用程序所广泛支持。另外,WAVE格式支持MSADPCM、CCIPTALAW、CC IPT-LAW和其他压缩

算法,支持多种音频位数,采样频率和声道,但其缺点是文件体积较大,所以不适合长

时间记录。因此,才会出现各种音频压缩编/解码技术的出现,例如,MP3,RM,WMA,VQ

F,ASF等等它们各自有自己的应用领域,并且不断在竞争中求得发展。WAVE、MIDI、MP3、RM常见音频格式简介

WAVE--WINDOWS系统最基本音频格式---*.wav

1、占用巨大硬盘空间,音质最好,支持音乐与语音

2、通常采样使用44KHZ采样/秒,16位/采样,立体声,双声道,CD音质

3、一分钟音乐占用大约10M硬盘空间,56K调制解调器需要30分钟才能完成网络传送

MIDI--电子合成音乐---*.mid

1、与WAVE格式截然不同,只有音乐,没有语音

2、使用音色库回放,有软硬波表之分,

3、十分节省磁盘空间,但是音质回放对声卡依赖较大

4、无法使用Total Recorder录制mid音乐

5、可以使用Wingroove软波表或其它软件转为wave

MP3--最流行音频压缩格式---*.mp3

1、节省硬盘空间,有损压缩,无法复原

2、音质与不同压缩编码软件有关

3、音乐与语音,可以使用各种采样比率

RM--网络流媒体压缩格式---*.rm/*.ra

1、节省磁盘空间,有损压缩,无法复原

2、在目前比较窄的网络带宽下,与Real Server服务器配合,使用Real Player 在客户端

比较流畅地播放音视频媒体

其它还有:

1、微软的WMA编码--*.wma

2、微软的ASF流媒体编码--*.asf

3、Yamaha的VQF编码--*.vqf

数字音频作业及其答案精品资料

数字音频作业及其答 案

第一次作业: 1:、声音可分为两种:纯音和复合音,平常人们说话的声音属于哪一种?语音的频率范围是多少?音频通常包括哪几种声音信号?其频率范围是多少? 2、请说明音频信号数字化的三个步骤? 3、如何理解“量化是信号数字化过程中重要的一步,而这一过程又是引入噪声的主要根源”这句话的含义?通过哪些途径可以减小量化误差? 4对双极性信号若采用均匀量化,则量化信噪比SNR与量化比特数之间的关系为:SNR=6.02xN+1.76dB,试分析此式对实际量化与编码的指导意义? 5:、A/D、D/A转换器的技术指标有哪些? 答:1:人们说话的声音为复合音,语言的频率范围为300HZ-3000HZ。音频暴多语音、音乐、效果声等声音信号,频率范围为20HZ-20KHZ。 2:1取样:对连续信号按一定的时间间隔取样。奈奎斯特取样定理认为,只要取样频率大于等于信号中所包含的最高频率的两倍,则可以根据其取样完全恢复出原始信号,这相当于当信号是最高频率时,每一周期至少要采取两个点。但这只是理论上的定理,在实际操作中,人们用混叠波形,从而使取得的信号更接近原始信号。2量化:取样的离散音频要转化为计算机能够表示的数据范围,这个过程称为量化。量化的等级取决于量化精度,也就是用多少位二进制数来表示一个音频数据。一般有8位,12位或16位。量化精度越高,声音的保真度越高。以8位的举例稍微说明一下其中的原理。若一台计算机能够接收八位二进制数据,则相当于能够接受256个十进制的数,即有256个电平数,用这些数来代表模拟信号的电平,可以有256种,但是实际上采样后的某一时刻信号的电平不一定和256个电平某一个相等,此时只能用最接近的数字代码表

《音频信息的采集与简单加工》说课稿

《音频信息的采集与简单加工》说课稿我说课的题目是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信息技术基础》(必修)高一年级第五章《音频、视频、图像信息的加工》中第一节《音频信息的采集与简单加工》,此内容为本节的第一课时。 一、教材分析 从教材上来讲本节课位于第五章《音频、视频、图像信息的加工》第一节,是对数字化概念学习的开始。本课时内容是《音频信息采集与加工》在《数字化视频信息加工》和《图像信息加工》之前,因为音频信息的加工是这两者的基础,可以说如果能理解和掌握这一节课的内容,对整个第五章内容都有着积极的意义。 本节内容与选修部分《多媒体技术应用》的音频处理加工相比较而言,要求学生能够达到的技术水平较低。通过本节课学习可以增加学生对音频知识的了解,使得学生能够选择恰当的工具采集加工音频信息,呈现主题,表达创意,使学生能客观评价数字化音频的应用,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对于本节课,《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是:熟悉声音素材的常用加工工具和方法。根据要求我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了解数字化音频信息获取途径,常见的音频文件格式; ②了解并掌握简单的音频信息加工的基本方法。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师生交流、学生交流、人机交流、培养学生处理数字化音频

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要求学生能够通过处理音频信息,来呈现主题,表达创意; ②培养学生评价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艺术修养。 基于教材内容和课程要求,本节课要求学生能够了解音频信息获取与加工的基本方法,并体验音频信息在表达、交流中的运用,确定教学重点:1、了解数字化音频的获取和采集过程;2、利用Cool Edit Pro对音频文件进行简单加工(如:音频的选取、删除、插入、合成等。)教学难点是:Cool Edit Pro的使用,因为大多数学生可能是第一次接触该软件,操作陌生。 二、学情分析 高一年级大部分学生对多媒体技术学习有浓厚兴趣,学习态度认真,肯学敢问。而且通过初中信息技术学习,对音频基础知识和采集有所了解,例如WINDOWS自带录音机的使用,有利于教学活动的展开,但学生可能存在个体差异,有些学生对于音频基础知识了解较少,加上各种因素,有些学生的学习积极主动性不够,喜欢倾听而不爱动手。本节内容趣味性较强,在导入新课时播放一些学生感兴趣的音频,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一旦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利于教学顺利进行,结合任务驱动和小组合作来带动那些不爱动手的学生操作起来,更利于完成教学任务。 三、教学方法 高中信息技术课主要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运用信息的

数字音频作业及其答案

第一次作业: 1:、声音可分为两种: 纯音和复合音,平常人们说话的声音属于哪一种?语音的频率范围是多少?音频通常包括哪几种声音信号?其频率范围是多少? 2、请说明音频信号数字化的三个步骤? 3、如何理解量化是信号数字化过程中重要的一步,而这一过程又是引入噪声的主要根源”这句话的含义?通过哪些途径可以减小量化误差? 4对双极性信号若采用均匀量化,则量化信噪比SNR与量化比特数之间的关系为: SNR=6.02xN+1.76dB试分析此式对实际量化与编码的指导意义? 5:、A/ D、D/A转换器的技术指标有哪些? 答:1:人们说话的声音为复合音,语言的频率范围为300HZ-3000HZ音频 暴多语音、音乐、效果声等声音信号,频率范围为20HZ-20KHZ 2: 1取样: 对连续信号按一定的时间间隔取样。奈奎斯特取样定理认为,只要取样频率大于等于信号中所包含的最高频率的两倍,则可以根据其取样完全恢复出原始信号,这相当于当信号是最高频率时,每一周期至少要采取两个点。但这只是理论上的定理,在实际操作中,人们用混叠波形,从而使取得的信号更接近原始信号。2量化: 取样的离散音频要转化为计算机能够表示的数据范围,这个过程称为量化。量化的等级取决于量化精度,也就是用多少位二进制数来表示一个音频数据。一般有8位,12位或16位。量化精度越高,声音的保真度越高。以8位的举例稍微说明一下其中的原理。若一台计算机能够接收八位二进制数据,则相当于能够接受256个十进制的数,即有256个电平数,用这些数来代表模拟信 号的电平,可以有256种,但是实际上米样后的某一时刻信号的电平不一定和256个电

平某一个相等,此时只能用最接近的数字代码表示取样信号电平。3编码: 对音频信号取样并量化成二进制,但实际上就是对音频信号进行编码,但用不同的取样频率和不同的量化位数记录声音,在单位时间中,所需存贮空间是不一样的。波形声音的主要参数包括: 取样频率.量化位数.声道数.压缩编码方案和数码率等,未压缩前,波形声音的码率计算公式为: 波形声音的码率=取样频率*量化位数*声道数/8。波形声音的码率一般比较大,所以必需对转换后的数据进行压缩。 3:量化是按四舍五入对采样的样本值进行计量的,这个过程会产生误差可对噪声进行整形,提高采样频率等方法减小量化误差 4:量化比特数增加一位,则信噪比提高6dB,信噪比提高意味着声音动态范围的加宽,若采用量化比特N=16的A/D变换器的数字声记录在磁带上可以扩展到98dB,接近于交响乐动态范围,若将量化比特提高到N=20,可扩至人儿的122dB动态范围。 5: A/D的技术指标有: 分辨率、转换速率、量化误差、偏移误差、满刻度误差和线性度误差等。D/A转换器的技术指标有: 分辨率和建立时间。 第二次作业: 1. 什么叫最小可闻阈?什么叫掩蔽阈?什么叫频域掩蔽?什么叫时域掩蔽?掩蔽效应的一般规律是什么? 2. 何谓临界频带?简述它在音频编码中的应用。 3. 音频编码通常分为哪几类?它们各有什么优缺点? 4. 声音压缩的依据是什么?MPEG-1音频编码利用了听觉系统的什么特

数字音频技术_MP3_的压缩编码原理与制作方法

第4卷第2期2004年6月 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CHAN GSHA AERONAU TICAL VOCA TIONAL AND TECHN ICAL COLL EGE JOURNAL Vol.4No.2 J un.2004 收稿日期:2004-03-20 作者简介:张晓婷(1964-),女,上海市人,讲师,主要从事计算机教学与研究。 数字音频技术(MP3)的压缩编码原理与制作方法 张晓婷 (珠海市工业学校,广东珠海 519015) 摘要:本文从音频压缩理论的角度,阐述MP3音频格式、压缩编码原理,同时介绍专业制作 MP3的方法。 关键词:MP3音频格式;压缩编码原理;制作经验与技巧中图分类号:TN919.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9654(2004)02-051-06 Compression Coding Principle and F acture of Digital Audio Frequency T echnique (MP 3) ZHAN G Xiao 2ting (Zhuhai Indust ry School ,Zhuhai Guangdong 519015) Abstract :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Audio Compression Theory ,the paper discusses format of audio Frequency tech 2 nique (MP3)and compression coding principle and also introduces the facture of audio Frequency technique (MP3). K ey w ords : Fomat of audio Frequency technique (MP3);compression coding principle ;facture 一、引言 数字技术的出现与应用为人类带来了深远的影响,特别是互联网的普及,使数字音频技术得到更为广泛的应用,并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与之相关的数字音频压缩技术也得到了充分的发展,一些著名的研究机构和公司都致力于开发专利技术和产品。其中,MP3便是目前为止开发得最为成功的数字音频压缩技术之一。 二、MP3简介 (一)数字音频MP3的格式 MP3音频格式诞生于20世纪80年代,全名MPEG Audio layer 3,是MPEG (Moving PicturesEx 2pert Group 运动图像专家组)当初和影像压缩格式同时开发的音频压缩格式,是MPEG 21标准中的第三个层次,是综合了MPEG Audio layer 2和ASPEC 优点的混合压缩技术,音频质量好,主要用于MP3音频压缩,典型的码流为每通道64Kbit/s 。 (二)数字音频MP3压缩的优点 使用数字音频MP3压缩方式的处理,能增加更多的存储空间。由于MP3的压缩比约在十到十二倍之间,一分钟的CD 音乐经MP3压缩后,只需要一兆左右的存储空间,即一张光盘可以存储六百五十分钟到七百五十分钟的音乐;MP3典型的码流是每通道64Kbit/s ,只有CD 音乐每通道大约十分之一的码流,非常适合网上传输。更重要的是,即使压缩比如此惊人,音乐的品质依然较好,这主要是利用了人类听觉掩蔽效应(Masking Effect )的缘故。MP3具有容量小、数码化、制作简单、传输方便、成本低廉等特点,虽历经14余年,仍然是网上最流行的音乐格式之一。 三、MP3压缩编码原理在MPEG 21的音频压缩中,采样频率可分为32、44.1和48KHz ,可支持的声道有单声道(mono 2phonic )、双—单声道(dual 2monophonic )、立体声模式 ? 15?

数字音频工作站

数字音频工作站 工作站是一种用来处理、交换信息、查询数据的计算机系统。数字音频工作站(Digital Audio Workstation,简称DAW)是一种用来处理、交换音频信息的计算机系统。它是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和计算机技术的突飞猛进,将两者相结合的新型设备。数字音频工作站的出现,实现了广播系统高质量的节目录制自动化播出,同时也创造了更加良好的高效的工作环境。 9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采用数字技术处理音频信号技术的出现和成熟,尤其是计算机软硬件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日趋完善,各种性能优、功能齐、质量好的自动化程序高的数字化产品纷纷面市。最近几年,数字音频工作站(DAW)已经发展成为专门的计算机化硬盘录音系统,且基于它们能够实现基本和先进的编辑和信号处理功能在多媒体数字音频应用中,使用音频工作站有很多优点,下面列出一些: 1.处理长样本文件的能力。硬盘录音时间只受硬盘本身大小的限制(通常44.1KHz取样频率、16比特精度下1分钟立体声信号需要10.5MB硬盘存储器)。 2.随机存取编辑。因为信号记录在硬盘上,节目中任何点可以随即访问,不论它们以什么顺序记录。无损编辑在丝毫不改变或影响原始录音文件的情况下允许信号片段安排在节目中的任何次序上。一旦编辑结束,这些片段可以连续重放来产生一个演奏,或者个别的在一个指定的SMPTE时间码地址上重放。 3.DSP数字信号处理可以在一个片断或整个样本文件上实现,不

管是实时的还是非实时的,这一切都对信号没有损害。 除了上述这些优点之外,以计算机为基础的数字音频设备还能够综合进行与数字视频、音频和MIDI制作有关的一些工作。 计算机音频工作站主要用于对声音信号的录音、剪辑、处理和缩混。但细分起来,它的应用可以分为经下几个方面: 1.声音剪辑和CD刻录 在这种场合下,计算机音频工作站不是用于从头制作音乐,而是主要对现成的音乐进行剪辑处理,或是将现成的音乐制成CD唱片。比如,它可以使音乐进行重新剪接、为歌曲伴奏移调(但不改变音乐速度)、变化舞蹈音乐的长度(但不改变音乐的音调)、将音乐中的噪声去除,或是将各种现成音乐制作成CD唱片等。因此,在这种场合中计算机音频工作站需要录放和处理的音频轨数只要立体声2个音轨就可以了。 2.日常音乐录制 这时,计算机音频工作站主要用于录制各种日常所用的音乐,例如歌曲伴奏、舞蹈音乐、晚会音乐、影视音乐等。 在这种场合下,计算机音频工作站不会对音乐中的每一种乐器或音色进行单轨录音,一般它是将已做好的MIDI音乐录为立体声的两个音频轨,将MIDI音乐中需要单独调整的个别音色为音独的几个音频轨,再录几个轨的人声和声学乐器。 因此,在这种场合中计算机音频工作站需要录放和处理的音频轨数为8个到16个左右。计算机音频工作站的这种应用方式是目前国

网络数字化音频系统

网络数字化音频系统

启拓专业手拉手会议,矩阵切换厂商-全球抗干扰专家 网络数字化音频系统——“一线通” 1 “一线通”系统解析 1.1 数字化集成化的产品 所谓数字化、集成化,是从传声器到音箱(除了传声器拾音头和音箱单元)全部采用数字化产 品,用数字可编程处理器(DSP)替代模拟产品, 并将多个设备集成在一台设备中。在音频产品中 常见的数字处理器,有Peaver媒体矩阵,BIAMP. BSS. QSC等音频处理器,还有各品牌的数字调音台。从音频设备发展情况分析,数字化产品(除换能设备——传声器拾音头和音箱单元)将最终替代模拟产品,高度集成化的产品也将成为现实。QITUO数字化音频处理器、带有RHAON功能的Renkus- Heinz数字处理扬声

器系统和数字化传声器交换系统,以及数字化网络化接口面板,共同组成了全数字化AV音频系统“一线通”。 图1 系统原理图 1.2 标准化的网络音频交换 网络化也是电子技术发展的一个重点,如果能建立一个标准化的网络平台,所有的设备都成为网络的一个结点,在任何一个地方都可以按功能需要接入传声器、音箱、调音台和处理设备,并能根据需要任意组织信号路由,这样的音频系统将最大限度满足用户的功能要求。通过整合目前成熟的、通用的、基于以太网的CobraNet 网络音频技术的全系列扩声产品,从数字化网络化传声器接口面板到BIAMP数字音频处理器

再到具有RHAON功能的Renkus-Heinz数字处理扬声器系统,加上QITUO具备CobraNet 功能的数字调音台,解决了从传声器、调音台、处理器、功放和音箱全面的数字化、网络化扩声系统。 1.3 网络化的系统集中控制 由于所有产品都采用以太网TC P/IP控制技术,由一台电脑对全系统设备集中控制、远程控制就成为可能。通过集中管理和控制,最大化地降低了现场操控的要求,让音频扩声系统的真正无人值守成为了现实。 2 网络数字化音频系统解决方案 下面结合四川电力疗养院会议中心多功能会议厅分布式多媒体会议系统的实例,说明网络数字化音频系统解决方案的实际运用。 2.1 功能定位

(完整版)音频基础知识及编码原理

一、基本概念 1 比特率:表示经过编码(压缩)后的音频数据每秒钟需要用多少个比特来表示,单位常为kbps。 2 响度和强度:声音的主观属性响度表示的是一个声音听来有多响的程度。响度主要随声音的强度而变化,但也受频率的影响。总的说,中频纯音听来比低频和高频纯音响一些。 3 采样和采样率:采样是把连续的时间信号,变成离散的数字信号。采样率是指每秒钟采集多少个样本。 Nyquist采样定律:采样率大于或等于连续信号最高频率分量的2倍时,采样信号可以用来完美重构原始连续信号。 二、常见音频格式 1. WAV格式,是微软公司开发的一种声音文件格式,也叫波形声音文件,是最早的数字音频格式,被Windows平台及其应用程序广泛支持,压缩率低。 2. MIDI是Musical Instrument Digital Interface的缩写,又称作乐器数字接口,是数字音乐/电子合成乐器的统一国际标准。它定义了计算机音乐程序、数字合成器及其它电子设备交换音乐信号的方式,规定了不同厂家的电子乐器与计算机连接的电缆和硬件及设备间数据传

输的协议,可以模拟多种乐器的声音。MIDI文件就是MIDI格式的文件,在MIDI文件中存储的是一些指令。把这些指令发送给声卡,由声卡按照指令将声音合成出来。 3. MP3全称是MPEG-1 Audio Layer 3,它在1992年合并至MPEG规范中。MP3能够以高音质、低采样率对数字音频文件进行压缩。应用最普遍。 4. MP3Pro是由瑞典Coding科技公司开发的,其中包含了两大技术:一是来自于Coding 科技公司所特有的解码技术,二是由MP3的专利持有者法国汤姆森多媒体公司和德国Fraunhofer集成电路协会共同研究的一项译码技术。MP3Pro可以在基本不改变文件大小的情况下改善原先的MP3音乐音质。它能够在用较低的比特率压缩音频文件的情况下,最大程度地保持压缩前的音质。 5. MP3Pro是由瑞典Coding科技公司开发的,其中包含了两大技术:一是来自于Coding 科技公司所特有的解码技术,二是由MP3的专利持有者法国汤姆森多媒体公司和德国Fraunhofer集成电路协会共同研究的一项译码技术。MP3Pro可以在基本不改变文件大小的情况下改善原先的MP3音乐音质。它能够在用较低的比特率压缩音频文件的情况下,最大程度地保持压缩前的音质。 6. WMA (Windows Media Audio)是微软在互联网音频、视频领域的力作。WMA格式是以减少数据流量但保持音质的方法来达到更高的压缩率目的,其压缩率一般可以达到1:18。此外,WMA还可以通过DRM(Digital Rights Management)保护版权。 7. RealAudio是由Real Networks公司推出的一种文件格式,最大的特点就是可以实时传输音频信息,尤其是在网速较慢的情况下,仍然可以较为流畅地传送数据,因此RealAudio 主要适用于网络上的在线播放。现在的RealAudio文件格式主要有RA(RealAudio)、RM (RealMedia,RealAudio G2)、RMX(RealAudio Secured)等三种,这些文件的共同性在于随着网络带宽的不同而改变声音的质量,在保证大多数人听到流畅声音的前提下,令带宽较宽敞的听众获得较好的音质。 8. Audible拥有四种不同的格式:Audible1、2、3、4。https://www.360docs.net/doc/de3681888.html,网站主要是在互联网上贩卖有声书籍,并对它们所销售商品、文件通过四种https://www.360docs.net/doc/de3681888.html, 专用音频格式中的一种提供保护。每一种格式主要考虑音频源以及所使用的收听的设备。格式1、2和3采用不同级别的语音压缩,而格式4采用更低的采样率和MP3相同的解码方式,所得到语音吐辞更清楚,而且可以更有效地从网上进行下载。Audible 所采用的是他们自己的桌面播放工具,这就是Audible Manager,使用这种播放器就可以播放存放在PC或者是传输到便携式播放器上的Audible格式文件

网络版音频工作站系统配置

录音间的外围设备 直播间的外围设备

音频播出工作站功能要求 音频工作站要求自动播出、直播于一体的工作站,功能集中、操作简单。所供软件必须具备独立知 识产权,必须具有国家软件产品及国家软件企业认证,必须具有国家高新技术产品和高新技术企业认证。音频自动播出控制,其具体功能如下: (1)支持多种格式的音频文件播出。系统支持国家标准的MPEG-2音频格式以及 MPEG-1、LAYER2音频格式,可以广泛调用WAV、MP3等音频文件。 (2)灵活多样的播出方式。播出时,能自动调用播出节目单按照播出时序自动播出。支持定时自动、顺序播出、自动转播和直播等多种播出方式。能即时调用、播出资料库中的各种节目,包括音频节目和文稿稿件。 (3)多通道输出。播出工作站需支持多卡多通道输出,除一路主输出外,还可设置一路辅助输出和一路预听功能,使节目主持人在播出时能实现多个节目的交叉播出和淡入淡出,取得更好的播出效果。通过预听功能,主持人能预先了解节目的确切内容,保证播出内容的正确性。 (4)人性化直播表,快速模糊查找调用网络节目。直播节目时,系统自动弹出直播节目播表,支持顺序播出、背景音乐的反复播出或即点即播,也可通过网络,直接从数据库中快速模糊查找节目播出。满足广播电台中一些热线点播节目随点随播的要求。当音频自动播出控制出现故障,节目无法播出时,可通过设置,直接调用直播节目单的节目应急播出。 (5)醒目提示条和节目倒计时显示。不同类别节目如网络节目、转播节目、直播节目等在播出前,系统自动醒目提示。直播节目播出前,系统自动提前醒目提示,以便直播人员提前做好准备。进入各个节目播出后,系统自动显示当前节目倒计时。 (6)动态刷新节目表。对新节目单,在节目播出的过程中,系统自动接收并动态刷新,以保证节目播出的灵活性。 (7)音乐补白。播出中自动音乐补白,确保播出不会出现任何中断现象。 (8)自动整点、半点报时。系统集成自动报时软件。可实时整点报时和半点报时。报时内容或广告用户可以自行制作和设置。 (9)节目播表保存。已播节目单自动存档。可查询以前任意天的节目内容以及所有的播出记录。 (10)多通道信号自动切换。通过音频自动切换器,可实现自办节目及多个转播节目源(8~12路)的 自动切换与播出。特殊情况下可手动控制播出。 (11)自动关机。设定好关机时间,播出工作站可以按预定时间自动退出系统,关闭工作站电源。

DSP在数字音频处理技术中的应用

万方数据

DSP在数字音频处理技术中的应用 作者:陈兴刚, 金鑫 作者单位:陈兴刚(贵州大学,电子科学与信息技术学院,贵州,贵阳,550025), 金鑫(云南大学软件学院,云南,昆明,650200) 刊名: 黑龙江科技信息 英文刊名:HEILONGJIA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FORMATION 年,卷(期):2008,(31) 引用次数:0次 参考文献(5条) 1.谢铿基于DSP的数字音频系统[学位论文] 2002 2.陆牧基于DSP的数字音效系统研究[学位论文] 2002 3.韩纪庆.冯涛.郑贵滨音频信息处理技术 2007 4.博创科技MP3播放器与U盘设计 2004 5.卢官明.宗昉数字音频原理及应用 2005 相似文献(9条) 1.会议论文陈佳.董金明StarCore SC140优化技术分析2006 软件优化是软件开发的重要部分.本文针对运行于StarCoreSC140平台的点对点数字音频系统,对该系统的软件部分的优化进行了分析,分别探讨了C语言优化和汇编语言优化的具体实现方法.通过优化,大大缩短了代码的运行周期,提高了运行效率,证明了优化方法的有效性. 2.学位论文曹承涛基于TMS320C5402 DSP的数字音频系统的研究2002 该论文首先简要介绍了TI公司的TMS320C54x系列DSP.之后,详细叙述了论文作者设计研制的一种基于DSP的数字音频系统.该系统以 TMS320C5402(DSP)为中央处理器,可完成MP3音频数字信号的分析和处理,并通过串行A/D/A芯片实现对外界模拟音频信号的采集和发送.该系统配有大容量FLASH和硬盘,用于程序和音频数据的存储,128K字节高速RAM作为数据缓冲区.同时,通过USB控制芯片完成系统与PC机之间的数据通信.系统中的大量控制信号由一片CPLD产生,该文也对CPLD的设计进行了描述.论文对ISO/IEC11172标准中的LayerⅢ音频算法和基本原理进行了介绍.在对关键解压算法技术,如霍夫曼解码,反量化的快速算法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基于DSP汇编语言的快速算法实现方案. 3.期刊论文王林章.李双田多路实时数字音频系统中的PCI通信-电声技术2003(6) 介绍一个多路实时数字音频系统的PCI通信,包括Windows管理体系,静态和动态设备内存映射方法,PCI配置寄存器的访问方法,以及PC机和DSP之间通信方法等必须的关键技术. 4.期刊论文白若冰.朱善安基于OMAP5912的数字音频系统-电子技术2005,32(9) OMAP5912处理器是由TI应用最为广泛的TMS320C55x DSP内核与低功耗、高性能的ARM926EJ-S微处理器组成的双核应用处理器.C55x系列可支持低功耗应用的实时多媒体处理,ARM926可满足控制和接口方面的处理需要.基于双核结构,OMAP5912采用开放式、易于开发的软件设施. 5.学位论文谢铿基于DSP的数字音频系统2002 该文首先综述了数字音频和数字信号处理器(DSP)的发展概况以及DSP技术在数字音频领域的应用情况.然后简单介绍了音频系统和组成,叙述了扬声器的频率响应特性及其对音质的影响,提出使用均衡器补偿扬声器频响特性的方法;动态范围压缩器、扩展器、限制器在音频系统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该文也对其做出了介绍,并阐述了它们的用途和使用方法.在介绍数字音频系统结构的同时,还提到现时最新的数字功放技术.在系统的控制部分,介绍了TAS300X系列芯片所使用的控制总线—I<'2>C总线,及由德州仪器公司出口的MSP430超低功耗单片机,阐述了如何合作使用MSP430单片机通过 I<'2>C总线来控制TAS300X系列数字音频处理器实现各种功能.最后是使用TAS3001EVM评估板和MSP430单片机FLASH系列的FET开发工具制作出来的实验装置对扬声器进行频率响应补偿实验,实验结果显示与仿真结果相符,扬声器的音质得到在很大的改善. 6.期刊论文孙冬.王新金.许爽.SUN Dong.WANG Xin-jin.XU Shuang DSP与数字功放芯片DPPC2006的接口设计-电子器件2008,31(5) 介绍了专业数字音频功放芯片DPPC2006和DSP TMS320VC5409芯片的主要特点.数字音频处理系统使用了TI公司的通用DSP 作为声场处理器,根据系统和IIS数字音频格式的要求,设计了DSP与DPPC2006的数字音频接口电路,并给出了DSP的McBSP串口软件设置程序.该设计实现了DSP在数字音频系统中的应用,增强了系统的灵活性,并经实验验证了该接口电路的可靠性. 7.期刊论文潘涛涛.张正炳.夏振华.PAN Tao-tao.ZHANG Zheng-bing.XIA Zhen-hua OMAP5912双核通信及其数字音频系统实现-电声技术2008,32(1) 根据OMAP5912双核的特点,详细叙述了双核间通信的几种方式和基础应用程序.并以基于OMAP5912的数字音频系统为例,介绍OMAP双核问通信的具体应用. 8.期刊论文曾荣.严国萍.陆牧基于Motorola DSP的数字音效处理系统-电声技术2002(12) 提出一种基于Motorola DSP56364的数字音效处理系统的设计方案.文中首先讨论数字音频系统设计需要注意的事项,接着分析DSP56364的ESAI接口通过I2S协议与外部A/D、D/A进行无缝连接的问题,并给出系统的流程和硬件结构框图.最后以典型的回声音效算法为例,说明基于该系统平台的软件处理流程.实验证明在该系统平台上可以很好的运行多种音效处理算法. 9.学位论文董志刚基于DSP的数字音频处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2008 数字信号处理是伴随数值计算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而迅速发展起来的新兴学科,特别是数字信号处理器(DSP)的出现,使其理论得以广泛应用于实际系统之中。MPEG 1-LAYERS是MPEG-1国际标准音频(ISO/IEC 11172)第三层编码/解码算法,它具有压缩比例高,还原音质好等诸多优点。利用这种标准制作的MP3格式音乐,己经在网络上得到极大流行。但是目前市场上的MP3播放器大都是基于专用ASIC,因此存在着功能单一,灵活性不够的特点。

第七课音频素材的简单加工

第七课音频素材的简单加工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会使用插入音频文件。 过程与方法:可以通过键盘上的删除键删除不需要的音块。 情感与价值:通过学习音频素材的加工让学生更懂得计算机的用途。 难点和重点:是数字音频的录制、格式转换和基本编辑,难点是数字音频的特殊效果处理。 教学过程: 一、什么叫数字音频 音频指的是对声音的数字化采样后形成的数据,由于声音以声波的形式传播,所以记录声波的文件又被称为波形文件。 二、音频的相关概念 1、采样频率和采样位数 数字音频是对模拟声音信号每秒上千次的采样,然后把每个样值按一定的比特数量化,最后得到标准的数字音频的码流。每秒采样的频率就是采样频率,而每次采样后保存的数值的比特数就是采样位数。对CD音质的信号来讲,每秒要44100次的采样,每个样值是16比特的量化,而立体声CD音质信号,它每秒的码流是44.1K×16×2≈1.4Mbit/S。这样高的码流和容量,对于数字音频的存储、处理和传输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2、音频压缩 对音频的压缩理论,是从研究人耳的听感系统开始的,首先第一个特点是人耳对各频率的灵敏度是不同的,在2K~4K频段,很低的电平就能被人耳听到,其他频段时,相对要高一点的电平才能听到,这就是说在听觉阈值以下的电平可以去掉,相当于压缩了数据。第二个特点就是频率之间的掩蔽效应,其

实就是指人耳接收信号时,不同频率之间的相互干扰。常见的音频压缩算法有MPEG、PCM、Dolby Digital 3、声道和音轨 音轨(track)的概念非常广,可以认为,音轨即是存储着逻辑上并行播放的声音的轨道。比如说一首CD音乐就是一条音轨。 VCD、DVD播放的时候都有一条和视频一起播放的音轨。声道则是音轨上的声音流,一条音轨上可以有多条声道,只是这些声道是同时播放的。所谓的立体声,就是至少有两个声道的音轨。 4、音频编辑 音频的采集可以通过声卡的捕捉得到,即通过话筒把声音录进电脑中,也可以到网上搜索得到。而声音的编辑,即通过裁剪、叠加、伴奏、加工、调速等等方法从而得到新的声音效果的过程。 5、常见的音频格式: 1)CD-DA 最常见的CD音轨格式。在CD机和电脑上都能正常播放。 2)wav 微软的标准声音格式。WAVE文件可以被存为立体声或单声道,8位或16位音响文件。同时它的采样频率也可调整。因为WAVE文件是以声音的波形来表示声音的,体积奇大,所以在大多数情况下应把它转换为其它格式。 3)mp3 MP3是MPEG-1 LAYER3的简写,在网上非常流行。 4)ra ReadAudio公司的拳头产品。如今已变为网上在线收听的标准,它将音频文件大大压缩,然后再以20kbps左右的速率实时播放。

音频信息的采集和加工

音频信息的采集和加工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教育科学出版社必修部分信息技术基础第五章第一节的内容,包括数字化音频的采集、基本加工和简单合成等教学内容。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够根据任务需求,选择恰当的工具软件处理音频信息,呈现主题,表达创意,为第六章信息集成过程中进行必要的音频加工打下基础。 二、学情分析: 学生普遍喜欢听流行音乐,了解一些常见的音频文件格式,如MP3歌曲等,具有初步的音频欣赏经验,接触过自创音频作品,少数学生具有录歌的经验,对音频加工浓厚的兴趣。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和应用进化,部分学生有在手机上采集、加工音频的经验。但对绝大多数学生来说,CoolEdit软件的实践操作部分可能会存在困难。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够根据任务需求,选择恰当的工具采集和加工数字化音频。 2.能够围绕主题,使用CoolEdit软件对音频信息进行必要的加工,实现创意。 过程与方法: 1.掌握采集音频的方法。 2.学会处理简单音频的基本方法,如截取、合成、淡入淡出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生探究,体验完成作品的成就感,树立学习的信心。 2.通过作品设计过程,培养学生的创造力,鼓励学生勇于展示自己的个性。 3.能够通过自我评价,反思自己的探究过程,发现作品中存在的不足,并不断改进。 4.通过展示技能在其他领域的应用,保持学生对音频加工的兴趣。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 音频信息的采集、基本加工和合成。 提供微课视频,为学生提供探究学习资源,结合学生互助及教师指导,帮助学生学习。教学难点: 良好效果的数字化音频的采集和加工。 采用自发小组合作的方式,发挥学生知识和经验互补作用,解决问题。 五、教学方法 任务驱动法、探究法 其中任务驱动法主是整个课堂教学的组织方法,以一个总的任务贯穿其中。而探究法用在具体的问题分析上,如让学生自主探究:完成某一个加工需要怎样的操作?

ROLAND VS2400CD数字音频工作站

ROLAND VS-2400CD 数字音频工作站 产品简介: VS-2400数字音频工作站以更低价格提供专业24轨录制和CD烧录功能。这款小巧的设备继承了ROLAND旗舰级VS-2480CD的许多功能——如优秀的模拟部分,自动马达推子和强大的软件控制——另外还增加了一些新的功能,如RSS 3-D声像,以及同视频产品整合的V-LINK功能。内建效果和内部CD驱动可使你进行专业的混音和母带处理 特性介绍: ●24轨/24比特/96千赫音频录制工作站 ●24轨回放16轨同时录音;384个虚拟轨 ●48通道全自动数字混音器,13个自动马达推子 ●VGA显示器输出,通过鼠标操作,软件风格编辑 ●通过自带的鼠标和选配的键盘直接进行“拖拽”编辑 ●新型的RSS 3-D声像可以创建三围声音效果 ●V-LINK功能可以与视频设备同步或者是控制视频设备 ●优秀的模拟部分,包括8 XLR/平衡 TRS输入,HI-Z输入 ●直接从CD-ROM导入WAV/AIFF文件;导出格式为WAV格式 ●两个立体声效果器,COSM MIC、扬声器和吉他扩声模拟,外带母带处理工具 ●8通道R-BUS端口,以备不同格式的模拟/数字I/0扩展。 详细介绍: 通过VS-2400CD,你可以录制和回放达24轨的原始24比特声音。对于想独自做鼓加吉他、贝司和人声的操作来说已经足够了。通过384个虚拟轨,使你的编辑更为方便。 弹性的48通道混音/自动推子 VS-2400不仅仅是一个录音设备,它还完全是一个48通道的数字混音器。包括16个输入通道,24个音轨通道,和8个效果返回通道。怎么样来直接控制它们呢,这就是13个自动马达推子

网络数字化音频系统

启拓专业手拉手会议,矩阵切换厂商-全球抗干扰专家 网络数字化音频系统——“一线通” 1 “一线通”系统解析 1.1 数字化集成化的产品 所谓数字化、集成化,是从传声器到音箱(除了传声器拾音头和音箱单元)全部采用数字化产品,用数字可编程处理器(DSP)替代模拟产品,并将多个设备集成在一台设备中。在音频产品中常见的数字处理器,有Peaver媒体矩阵,BIAMP. BSS. QSC等音频处理器,还有各品牌的数字调音台。从音频设备发展情况分析,数字化产品(除换能设备——传声器拾音头和音箱单元)将最终替代模拟产品,高度集成化的产品也将成为现实。QITUO数字化音频处理器、带有RHAON功能的Renkus- Heinz数字处理扬声器系统和数字化传声器交换系统,以及数字化网络化接口面板,共同组成了全数字化AV音频系统“一线通”。 图1 系统原理图 1.2 标准化的网络音频交换 网络化也是电子技术发展的一个重点,如果能建立一个标准化的网络平台,所有的设备都成为网络的一个结点,在任何一个地方都可以按功能需要接入传声器、音箱、调音台和处理设备,并能根据需要任意组织信号路由,这样的音频系统将最大限度满足用户的功能要求。通过整合目前成熟的、通用的、基于以太网的CobraNet网络音频技术的全系列扩声产品,

从数字化网络化传声器接口面板到BIAMP数字音频处理器再到具有RHAON功能的 Renkus-Heinz数字处理扬声器系统,加上QITUO具备CobraNet功能的数字调音台,解决了从传声器、调音台、处理器、功放和音箱全面的数字化、网络化扩声系统。 1.3 网络化的系统集中控制 由于所有产品都采用以太网TC P/IP控制技术,由一台电脑对全系统设备集中控制、远程控制就成为可能。通过集中管理和控制,最大化地降低了现场操控的要求,让音频扩声系统的真正无人值守成为了现实。 2 网络数字化音频系统解决方案 下面结合四川电力疗养院会议中心多功能会议厅分布式多媒体会议系统的实例,说明网络数字化音频系统解决方案的实际运用。 2.1 功能定位 四川电力疗养院位于四川省都江堰市翠月湖风景区内。其会议中心可承接国内外大型会议、学术交流和商务活动,拥有同声传译系统、多媒体演示系统等现代化设施。 位于一层的多功能会议厅作为独立大厅使用日寸,主要承载着大型的会议服务功能,可以容纳700多人,主要以会议服务为主,同时兼顾中小型文艺演出、学术报告、演讲等。根据实际使用的需要,可将大厅划分成3个会议室,为不同的会议需求服务而互不干涉。整个多功能会议厅由三大系统构成:会议发言管理系统、会场现场扩声系统、数字多轨录音备份还原系统。二层的智能会议室,可容纳30人召开电视电话会议、高清视频会议,配备高清视频会议系统,可实现自动视频跟踪摄像功能。 2.2 技术指标 一层多功能厅扩声技术要求达到GB50371-2006《厅堂扩声系统设计规范》中多用途类扩声系统声学特性指标一级。 2.3 系统设计

《数字化音频信息的采集与加工》教学设计

《数字化音频信息的采集与加工》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制作配乐诗朗诵作品《锦瑟》 一.课标要求 《数字化音频信息的采集与加工》在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中,属于必修课程部分《信息技术基础》的“信息加工与表达”部分。在课程内容标准中,要求学生能够选择恰当的工具软件处理多媒体信息,呈现主题,表达创意。使用“录音机”对音频信息进行简单的采集与加工是本节的主要教学内容,围绕制作配乐诗朗诵作品的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创意,正好体现了课程标准这一要求。 二.教材分析 本节是2004年教育科学出版社《信息技术基础》第五章第二节多媒体信息加工中关于数字化音频信息的部分,是属于知识新知课和软件使用的新授课。数字化音频信息的采集与加工,在教材中主要介绍使用Cool Edit Pro制作配乐诗朗诵作品。由于音频信息的采集、加工的方法有多种,学生最熟悉、最容易接触和使用的软件是WINDWOS“录音机”,可以说得上是随手拿来。数字化音频信息作为必修课的新知识,Cool Edit Pro 就显得过于专业,只将之用于简单的音频信息采集与加工的话不能很好地体现Cool Edit Pro的优越性。因而设计了第一课时使用WINDWOS“录音机”加工音频信息,第二课时则安排简单地学习使用Cool Edit Pro完成WINDWOS“录音机”不能很好实现的加工处理功能。 三.学生分析 在学习本节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第五章第二节多媒体信息加工中图像的加工处理。由于图像处理学习中借助FLASH绘制矢量图形,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软件学习的连贯性,将Flash动画制作初步提前在音频处理之前介绍。动画中加入声音是十分必要的,在PowerPoint和网页作品中也经常使用到音乐或配音,因此学生对学习音频信息的处理需求比较强烈。 许多学生也知道或已经使用过WINDWOS的“录音机”,但在使用时,经常遇到同一个问题“为什么我的电脑不能录音?”其实是学生没有注意到录音前的准备,如“音量控制”设置等。实际上,WINDWOS的“录音机”可以非常方便地完成声音的采集和简单的加工,而无需一定要使用专业的数字化音频加工软件。从学生认为最容易使用的“录音机”入手,通过制作高一语文必修三《锦瑟》的配乐诗朗诵作品,亲历音频采集与加工的一般过程,体会声音在信息表达交流中的独特魄力,使学生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真正为解决学习、生活的实际问题服务。 在使用“录音机”制作配乐诗朗诵作品《锦瑟》时,学生发现“录音机”对音频的处理虽然简单易用,但并不能完全满足需要,将在第二课时中介绍使用音频处理软件Cool Edit Pro加工处理音频。通过前面对图像、动画的加工处理的学习,学生对PhotoShop和Flash中的图层概念和Flash的时间轴有一定的认识,将对以后数字化音频信息的加工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 四.教学目标 [基本目标] 1.知识性与技能 1)知道录音采集音频信息所需的准备工作; 2)了解“音量控制”的基本设置对音频采集、加工的影响; 3)熟练使用WINDWOS“录音机”进行朗诵录音;

音频的构架以及原理

Audio 系统构架 摘要:本课题主要研究音频的构架以及原理。这里的音频构架主要针对笔记本codec以及HAD LINK。通过对CODEC初始化,工作原理以及Azalia协议的描述来说明笔记本音频系统的构架。另外通过采样,D/A转换,编码,DSP处理,硬声卡等一系列的描述来体现整个音频系统的原理。 目录 第一章codec的介绍 (2) 1.1audio codec 2 1.2ALC662 2 1.3ALC662外围电路设计 3 第二章controller and LINK Protocol (7) 2.1 controller及其构架7 2.2 LINK上的流和频道8 2.3codec地址分配和握手方式11 第三章HDA controller和codec的初始化 (12) 3.1controller初始化12 3.2 codec的配置13 3.3CORB与RIRB 13 第四章采样和AD转换 (16) 4.1采样定理16 4.2采样电路18 4.3AD转换21 第五章音频信号的编码 (22) 5.1音频编码的由来23 5.2心里声学模型23 5.3 PE 值的计算27 5.3位元的分配以及帧格式28 5.5MP3的编码过程30 5.6子带滤波器31 5.7MDCT 32 5.8量化编码33

5.9总结36 第六章DSP, 硬声卡的简单介绍 (36) 6.1 DSP 36 6.2 硬声卡37 第一章codec的介绍 1.1audio codec Codec意思是数字信号编码器,其使用范围很广泛,在这里我们只讨论audio codec。audio codec在笔记本中其根本的作用主要是D/A,A/D转换。audio codec 从HAD LINK上接受到的是纯正的一帧一帧的音频采样信号(后续会对此详细描述),他就是通过对这些采样信号D/A转化得到最后的模拟声音信号的输出。当然audio codec也可以通过MIC,LINEIN等端口接受到模拟的音频信号,然后对这些信号进行A/D转换,再传输到上层编码,最后储存或者传输。下面我们以ALC662为列对CODEC做详细的描述。 1.2ALC662 ALC662是一款5.1声道的codec,包括:前声道左右,后声道左右,中间声道,再加一个低音炮一共为5.1声道。ALC662 LQFP48 pin封装,可以划分为数字部分和模拟部分两块。数字部分是与HDALINK连接的部分,有REST#,BITCLK,SYNC,SDOUT,SDIN,当然还有两个数字电以及数字地。REST#信号使CODEC进入一个上电完成状态,其内部寄存器恢复默认或保留值,另外REST#至少持续100us来使得BCLK跑到一个正确的值(内部PLL锁频需要的时间)。REST#是由HDA controller发出的,连接到HAD LINK上所有的device。当power up PCI reset或者软件通过CRST寄存器初始化link的时候都会产生REST#。BITCLK是有HAD controller发出的连接到link上所有设备的工作24M 参考时钟。SYNC是48KHZ流同步信号,每一帧中会包含一个到几个的流,给不同的设备,每个流的stream tag就是包含在SYNC信号中。SDOUT是有HDA controller发送到codec的数字信号,支持一对多连接,即LINK几个设备可以公用一个SDOUT。SDOUT是在clock上升和下降沿都采样的信号,一次其速率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