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作物统计数据全国)

农作物统计数据全国)
农作物统计数据全国)

农作物统计数据(2015年,全国)

2017年6月

目录

1. 2015年全国粮食种植面积前10名统计数据 (1)

2. 2015年全国小麦种植面积前10名统计数据 (2)

3. 2015年全国玉米种植面积前10名统计数据 (3)

4. 2015年全国水稻种植面积前10名统计数据 (4)

5. 2015年全国棉花种植面积前10名统计数据 (5)

6. 2015年全国花生种植面积前10名统计数据 (6)

7. 2015年全国大豆种植面积前10名统计数据 (7)

8. 2015年全国谷子种植面积前10名统计数据 (8)

9. 2015年全国高粱种植面积前10名统计数据 (9)

10. 2015年全国蔬菜种植面积前10名统计数据 (10)

11. 2015年全国粮食单产前10名统计数据 (11)

12. 2015年全国小麦单产前10名统计数据 (12)

13. 2015年全国玉米单产前10名统计数据 (13)

14. 2015年全国水稻单产前10名统计数据 (14)

15. 2015年全国棉花单产前10名统计数据 (15)

16. 2015年全国花生单产前10名统计数据 (16)

17. 2015年全国大豆单产前10名统计数据 (17)

18. 2015年全国谷子单产前10名统计数据 (18)

19. 2015年全国高粱单产前10名统计数据 (19)

20. 2015年全国蔬菜单产前10名统计数据 (20)

21. 2015年全国粮食总产前10名统计数据 (21)

22. 2015年全国小麦总产前10名统计数据 (22)

23. 2015年全国玉米总产前10名统计数据 (23)

24. 2015年全国水稻总产前10名统计数据 (24)

25. 2015年全国棉花总产前10名统计数据 (25)

26. 2015年全国花生总产前10名统计数据 (26)

27. 2015年全国大豆总产前10名统计数据 (27)

28. 2015年全国谷子总产前10名统计数据 (28)

29. 2015年全国高粱总产前10名统计数据 (29)

30. 2015年全国蔬菜总产前10名统计数据 (30)

(10省份粮食种植面积占全国粮食总种植面积的61.9%)

(10省份小麦种植面积占全国小麦总种植面积的89.1%)

(10省份玉米种植面积占全国玉米总种植面积的78.2%)

(10省份水稻种植面积占全国水稻总种植面积的80.5%)

(10省份棉花种植面积占全国棉花总种植面积的97.8%)

(10省份花生种植面积占全国花生总种植面积的83.2%)

(10省份大豆种植面积占全国大豆总种植面积的79.5%)

(10省份谷子种植面积占全国谷子总种植面积的96.8%)

(10省份高粱种植面积占全国高粱总种植面积的90.4%)

(10省份蔬菜种植面积占全国蔬菜总种植面积的63.0%)

农产品检测

1、检验用水的要求 食品分析检验中绝大多数的分析是对水溶液的分析检测,因此水是最常用的溶剂。在实验室中离不开蒸馏水或特殊用途的纯水,在未特殊注明的情况下,无论配制试剂用水,还是分析检验操作过程中加入的水,均为纯度能满足分析要求的蒸馏水或去离子水。蒸馏水可用普通的生活用水经蒸馏汽化冷凝制成,也可以用阴阳离子交换处理的方法制得。特殊项目的检验分析对水的纯度有特殊要求时,一般在检验方法中注明水的纯度要求和提纯处理的方法。 为保证纯水的质量能符合分析工作的要求,对于所制备的每一批纯水,都必须进行质量检测。一般应达到以下标准: ①用电导仪测定的电导率小于或等于530μs/cm(25℃)。 ②酸度呈中性或弱酸性,PH=5.0~7.5(25℃).可用精密pH试纸、酸度计测定,也可用如下指示剂法测定:在10 ml水中加入2~3滴1g/L甲基红指示剂,摇匀呈黄色不带红色,则说明水的酸度合格,呈中性;或在10 ml水中加入4~5滴1g/L溴百里酚蓝指示剂,摇匀不呈蓝色,则说明水的酸度合格,呈中性。 ③无有机物和微生物污染。检测方法为:在100 ml水中加入2滴 0.1g/L高锰酸钾溶液煮沸后仍为粉红色。 ④钙、镁等金属离子含量合格。检测方法为:在10 ml水样中加入

2 ml氨-氯化铵缓冲溶液(PH=10),2滴5g/L铬黑T指示剂,摇 匀。溶液呈蓝色表示水合格,如呈紫红色则表示水不合格。 ⑤氢离子含量合格。检测方法为:在10 ml水样中加入数滴硝酸,再加入4滴10g/L的AgNO3溶液,摇匀。溶液中无白色浑浊物表示水合格,如有白色浑浊物则表示水不合格。 2、检验用试剂的要求 化学试剂是符合一定质量要求标准的纯度较高的化学物质,它是分析工作的物质基础。试剂的纯度对分析检验很重要,它会影响到结果的准确性,试剂的纯度达不到分析检验的要求就不能得到准确的分析结果。能否正确选择、使用化学试剂,将直接影响到分析实验的成败、准确度的高低及实验的成本,因此,仪器使用人员必须充分了解化学试剂的性质、类别、用途与使用方面的知识。 根据质量标准及用途的不同,化学试剂可大体分为标准试剂、普通试剂、高纯度试剂与专用试剂四类。 ①标准试剂 标准试剂是用于衡量其他物质化学量的标准物质,通常由大型试剂厂生产,并严格按照国家标准进行检验,其特点是主体成分含量高 而且准确可靠。 滴定分析用标准试剂,我国习惯称为基准试剂(PT),分为C级

全国各省农作物分布表

全国各省、自治区主要农作物规定范围 1、山西省境内主要农作物是指稻、小麦、玉米、棉花、大豆、油菜、马铃薯、向日葵、西瓜九种作物。 2、山东省境内主要农作物是指稻、小麦、玉米、棉花、大豆、油菜、马铃薯、花生、大白菜九种。 3、北京市境内主要农作物是指稻、小麦、玉米、棉花、大豆、油菜、马铃薯、西瓜、大白菜九种。 4、天津市境内主要农作物是指稻、小麦、玉米、棉花、大豆、油菜、马铃薯、西瓜八种。 5、福建省境内主要农作物是指稻、小麦、玉米、棉花、大豆、油菜、马铃薯、甘薯、茶树九种。 6、广西省境内主要农作物是指稻、小麦、玉米、棉花、大豆、油菜、马铃薯、甘蔗、西瓜 7、陕西省境内主要农作物是指稻、小麦、玉米、棉花、大豆、油菜、马铃薯、向日葵(包括油葵、食葵)。 8、湖北省境内主要农作物是指水稻、小麦、玉米、棉花、大豆、油菜、马铃薯、西瓜、花生 9、内蒙省境内主要农作物是指稻、小麦、玉米、大豆、油菜、马铃薯、向日葵、高粱、甜菜。 10、河北省境内主要农作物是指稻、小麦、玉米、棉花、大豆、油菜、马铃薯七种。 11、浙江省境内主要农作物是指稻、小麦、玉米、棉花、大豆、油菜、马铃薯、西瓜八种。 12、黑龙江省境内主要农作物是指稻、小麦、玉米、棉花、大豆、油菜、马铃薯、甜菜八种。

薯七种。 14、江苏省境内主要农作物是指稻、小麦、玉米、棉花、大豆、油菜、马铃薯、西瓜、辣椒九种。 15、河南省境内主要农作物是指稻、小麦、玉米、棉花、大豆、油菜、马铃薯、西瓜、花生九种。 16、青海省境内主要农作物是指稻、小麦、玉米、棉花、大豆、油菜、马铃薯七种。 17、广东省境内主要农作物是指稻、小麦、玉米、棉花、大豆、油菜、马铃薯、花生八种。 18、辽宁省境内主要农作物是指稻、小麦、玉米、棉花、大豆、油菜、马铃薯、高粱八种。 19、云南省境内主要农作物是指稻、小麦、玉米、棉花、大豆、油菜、马铃薯、蚕豆、甘蔗九种。 20、宁夏省境内主要农作物是指稻、小麦、玉米、棉花、大豆、油菜、马铃薯、胡麻、豌豆九种。 21、湖南省境内主要农作物是指稻、小麦、玉米、棉花、大豆、油菜、马铃薯、西瓜、辣椒九种。 22、江西省境内主要农作物是指稻、小麦、玉米、棉花、大豆、油菜、马铃薯、西瓜、辣椒九种。 23、贵州省境内主要农作物是指稻、小麦、玉米、棉花、大豆、油菜、马铃薯七种。 24、重庆省境内主要农作物是指稻、小麦、玉米、棉花、大豆、油菜、马铃薯、茎用芥菜、柑桔九种。 25、吉林省境内主要农作物是指稻、小麦、玉米、棉花、大豆、油菜、马铃薯 26、甘肃省境内主要农作物是指稻、小麦、玉米、棉花、大豆、油菜、马铃薯

中国古代农作物

中国古代农作物 (1)“粟”(黄粱、谷子、小米):西周以来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耐旱,原产中国黄河流域,也有认为“稷”就是“粟”的,西汉时“五谷”的顺序是:粟、豆、麻、麦、稻 (2)“黍”(黄米),西周以来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耐旱,原产中国黄河流域 (3)“稻”(水稻、大米):西周以来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唐宋以后稻米产量逐渐超过小麦,到明代,稻米产量约占到粮食总产量的十分之七,原产中国长江中下游流域 (4)“麦”(小麦、大麦):春秋、战国开始重视发展,以冬小麦为主,并随着石磨的发明由粒食转为面食,与粟相提并论,汉代以后逐渐形成规模,原产西南亚 (5)“菽”、“豆”(大豆等):西周以来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原产中国黄河流域 (6)“麻”(大麻):西周、秦、汉时代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宋以后逐渐退出粮食作物范畴,主要用来织布,原产中国黄河流域 (7)“粱”(高粱),先秦、两汉以来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原产中国黄河流域 (8)玉米、花生、马铃薯、甘薯、向日葵:明代末年传入中国,原产美洲,从菲律宾等地传入 (9)辣椒:明代末年传入中国,原产美洲 (10)甘蔗:大约周宣王时传入中国南方,先秦以前即有大片野生甘蔗林,原产大洋洲新几内亚 (11)白菜:大白菜(菘)、小白菜,原产地中国北方 (12)棉花:南北朝时期多在边疆种植,宋末元初棉花大量传入内地,明代朱元璋强制在全国推广,原产地印度、阿拉伯,长绒棉原产南美洲 (13)葡萄、大蒜、香菜、黄瓜、蚕豆、芹菜:汉代张骞自西域引入 (14)油菜(“芸薹”):西周以来的主要作物之一,原产地中国、欧洲、中亚 (15)中国原产蔬菜:葵(冬葵、冬寒菜)、藿(大豆的嫩叶)、蔓菁(芜菁)、苋、芥菜、香椿、瓠瓜、藕、慈姑、菱角、荸荠、莼、萝卜、冬瓜、丝瓜、笋、葱、姜、韭等 (16)黄花菜:后汉时已广泛种植,原产印度 (17)空心菜(“蕹”):三国时曹操就吃过 (18)其他外来蔬菜: 扁豆:原产印度,汉、晋时传入。 茄子:原产东南亚和印度,约于晋代传入我国,隋炀帝就对它特别偏爱,还钦命为“昆仑紫瓜 菠菜:原产波斯,唐代传入我国。 木耳菜:学名落葵,又叫胭脂菜,。原产亚洲及北美洲,宋朝前已有栽培。 莴笋:原产地中海沿岸,我国已有1000多年的栽培历史,宋代以前怎么也吃上了,由西域使者来华时传入。 胡萝卜:原产北欧。元代时,波斯人来中国时带入云南地区,后传遍全国各地。 洋白菜:又叫包心菜,清早期传入我国。 南瓜:原产非洲。由波斯传入我国南方地区,当时叫它为“番瓜”,传入年代不详。还有另一种南瓜原产亚洲东南部,我国栽培历史悠久,估计宋朝时也有了。 四季豆:原产中南美洲,明朝时传入我国。 番茄:地球人都知道这就是西红柿。原产南美洲的秘鲁,清朝中晚期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国。但1983年,我国四川省考古队从成部凤凰山的西汉古墓中,发现有番茄等农作物种子,四川省农科院还精心培育出了植株.由此证明我国2000多年前就有这东西了。当然,那时一定不叫现在这个名字。

农作物病虫害监测防治常识

农作物病虫害监测防治常识 害虫防治的基本途径是什么? 要提出正确的害虫防治途径,必须弄清楚虫害发生的原因,造成虫害的条件有三条:第一,有适宜的环境条件,这种环境条件主要指温湿度和其他生物因子;第二,有大量的害虫来源,而且必须在有利的环境条件下,害虫种群数量发展到足以造成为害农作物产量或质量的虫口密度时,才能造成虫害;第三,有适宜的寄主作物,且寄主作物易受害的生育期与害虫发生为害的盛期吻合。 针对以上害虫发生的原因,从而提出害虫防治的基本途径: 第一,恶化害虫的环境条件。在研究清楚农业生态系的基础上,实施两个改变:一是改变非生物环境,使农田环境有利于作物,不利于害虫。二是改变农田生物群落,通过人为控制,引进或保护天敌,从而增加天敌种类及其种群数量,减少害虫。 第二,控制害虫来源及其种群数量。害虫的来源不外有两种:一是本地虫源,二是外地虫源。首先应加强植物检疫,防止危险性害虫的传入和蔓延。其次,对本地虫源,主要是通过越冬防治压低虫源基数,加强虫源基地内的防治工作,抑制害虫种群数量在造成经济损害的数量水平之下。 第三,调整作物品种及其生育期,实施“一选一调”。一选是选用非寄主作物或抗虫品种,以达到抗虫免害;一调是调节播、植期,使作物易受害的生育期与害虫盛发期错开,以减轻或避免作物受害。 怎样全面理解“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 首先,应以“预防为主”是我国植保工作的指导思想进行理解。害虫防治方案的制定和实施,各类防治措施的综合运用,害虫防治技术水平的衡量,从预防作用体现的程度来作出评价。要判断“预防为主”体现程度,先要弄清“防”与“治”的区别界限:“防”就是在害虫大量发生为害以前采取措施,使害虫种群数量较稳定地被抑制在足以造成作物损害的数量水平之下,体现在稳定、持久、经济、有效地控制害虫的发生以及避免或减少对生态环境的不良影响。而“治”仅是要求做到在短期内控制害虫的为害,指采取措施控制害虫大量发生为害之前。其次,应从综合防治的具体内容和所包含的主要观点来全面理解。所谓“综合防治”是对有害生物进行科学管理的体系, 病虫害农业综合防治主要措施 农业防治就是综合运用一系列先进的农业技术措施,有目的定向改变某些环境条件,创造有利于农作物生长发育和有益生物的生存繁殖,而不利于害虫发生的环境条件,从而直接或间接消灭或抑制害虫的发生和为害,达到保证作物丰产的目的,称为农业防治。农业防治包括的主要措施: 1、开垦荒地,兴修水利。这些措施往往影响农田生态系的改变,引起害虫种类、数量发生深刻的变化,减少或消除害虫的滋生基地。 2、轮作:正确的轮作,可提高地力,给农作物生长创造良好的条件,同时使食性较狭窄的害虫营养条件恶化。 3、耕犁:对地下害虫或以作物遗株越冬的害虫有直接杀伤,或使害虫翻出土面被捕食或捕杀。 4、调节作物的播、植期:使作物容易受害的生育期与害虫严重为害的盛发期错开,减轻或避免受害。 5、清除杂草和清洁田园:杂草常常是害虫的越冬场所或寄主,从而成为害虫为害农作

我国主要农作物产地分布图

我国主要农作物产地分布全景图 我国农作物的分布情况: 1、影响条件 自然条件:地形、土壤、水源、气候 社会经济:市场、交通、科技、政策 2、耕作制度 即某一地区一年种几次庄稼。 3、主要耕作方式 4、农业特色 5、主要农作物分布 玉米在我国分布很广,主要集中在东北、华北和西南地区,大致形成一个从东北到西南的斜长形玉米栽培带。种植面积最大的省份是山东、吉林、河北、黑龙江、辽宁、河南、四川七省。 6、主要油料作物油菜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但近年来出现'南迁北移'的趋势。 花生主要分布在我国东部的暖温带、亚热带、热带的沙土和丘陵地区。 大豆 (1)东北三省为主的春大豆区 (2)黄淮流域的夏大豆区 (3)长江流域的春、夏大豆区 (4)江南各省南部的秋作大豆区 (5)两广、云南南部的大豆多熟区 其中,东北春播大豆和黄淮海夏播大豆是我国大豆种植面积最大、产量最高的两个地区。

7、糖料作物甘蔗生长习性:喜高温,需水肥量大,生长期长 甜菜生长习性:喜温凉,耐盐碱、干旱,生长期短 附:中国农产品出口贸易基地、中国主要牧区及其优良牲畜品种 8、森林资源我国的森林资源主要分布在: (1)东北的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地,是我国最大的天然林区 (2)西南横断山区是我国第二大天然林区 (3)东南部的台湾、福建、江西等省山区,以人工林、次生林为主 除森林外,还有多种多样的经济林产品:温带苹果:主要产于山东、河南、河北、陕西、新疆、辽宁等亚热带柑桔:主要产于浙江、福建、江西、四川等省亚热带茶叶:产于南方各省山区热带水果:福建、广东、广西、海南、云南出产香蕉、荔枝、龙眼、菠萝等水果。海南还出产椰子。天然橡胶:云南南部、海南岛、雷州半岛

农作物田间实监测管理与技术服务系统

农作物田间实时监测管理与技术服务系统 ZXO-2ST 农作物生长土壤环境实时监测系统 (GPRS 无线实时传输+分析软件) 一、概述 该系统可以实时测量出土壤水份、土壤温度、土壤热通量、土壤水势、土壤电导率等五大参数,为土壤性能研究提供可靠数据保证。广泛用于农作物、农业科技的研究和生产、病虫害的测报预警。 二、系统组成 传感器(土壤水份、土壤温度、土壤热通量、土壤水势、土壤电导率),监测主机,电源系统,通讯模块,连接电缆,微机软件 三、系统特点 1、可连续监测土壤含水量,土壤温度,土壤热通量,土壤水势,土壤,电导率等五大参数,适合于野外长期观测。 2、自动完成数据采集,处理,存储与传输。 3、耐腐蚀,适于各类土壤的参数测量 4、性价比高,可测量土壤的不同深度剖面(多达12层) 5、性能稳定,可靠性高,免维护,易操作。 6、支持多种通讯方式,易组成网络监测系统 四、技术指标 1、工作环境:温度:-40℃~+60℃,湿度:0%~95% 2、测量通道:1~16路(可选) 3、存储容量:6000条数据 4、监测距离:20米,标配10米电缆 5、供电方式:市电或电池方式(DC12V ),配太阳能电池可在野外无电地区常年工作。 6、标准RS232/USB 接口与管理微机有线连接(选GPRS 无线通讯模块可实现数据异地遥测),实时传送采集数据,并下载数据存入微机。 7、PC-2ST 土壤参数监测系统主机一台。其采用高性能微处理器为主控CPU ,大容量数据存储器,可连续存储数据6000条以上,工业控制标准设计,便携式防震结构,大屏幕汉字液晶显示屏(一屏显示多项内容),轻触薄膜按键,操作简单。适合在恶劣工业环境使用。具有停电保护功能,当交流电停电后,由后备电池供电,可维持48小时以上。 8、系统配置室外防雨机箱,可在野外全天侯常年使用 % ℃ W/㎡ MPa ds/m 0~100% -30~60℃ -150~150 W/㎡ 0kpa ~1500Kpa (或0~15bar) 0.25~20ds/m 0.1% 0.1℃ 1 W/㎡ 0.1 kPa 0.01 ds/m ±2% ±0.2℃ ≤5% 0 到 -100 kPa 时 <5kPa ;-100 到 -1500 kPa 时读数的 5% ±5%

中国农作物分布

1、这四种作物分别就是( ) A.①小麦②水稻③棉花④油 菜 B.①棉花②棉花③花生④水稻 C.①小麦②油菜③花生④甘 蔗 D.①甜菜②甘蔗③棉花④水稻 2.我国北方地区不能种植图中得农作物④得主要原因就是( ) A.热量不足 B.水分不足 C.土壤贫瘠 D.地势低洼 3、图中农作物得分布与下列排序正确得就 是: A①大豆②甘蔗③油菜④棉花 B①棉花②大豆③油菜④甘蔗 C①油菜 ②甘蔗③棉花④大豆 D①大豆②油菜 ③棉花④甘蔗 4.③处农作物在新疆种植得有利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如果在北方建立甘蔗生产基地,可行吗?说出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图例中A 、B 、C 、D 分别代表得经济作物就是: A__________,B___________C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 7、影响A,B 两种农作物地区分布差异 得主要因素就是( )A 热量 B 降水 C 水源 D 光照。 8、导致①地有A 类农作物分布得主要 影响因素就是()A 纬度 B 地形地势C 海陆位置D 人类活动、 9、与③地相比较,②地种植农作物得优势条件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我省得油料作物就是____________11、经济作物A 分布地区纬度较_________,温度带属于_________带与_________带 下图为我国局部地区油料作物、糖料作物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题。 12. 我国油料作物花生主要分布在( )A 长江中下游平原 B 华北平原 C 东北平原 D 东南丘陵 13. 、我国糖料作物分布特点及其主要影响因素组合,正确得就是()A.“南甘(蔗)北甜(菜)”——地形B.“南甘(蔗)北甜(菜)”——热量C.“北甘(蔗)南甜(菜)”——降水D.“北甘(蔗)南甜(菜)”——热量 14、读中国部分农作物分布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得就是( ) A 、①就是水稻 B 、②就是甜菜 C 、③就是油菜 D 、④就是甘蔗 15、下图中进行得农业生产活动就是( )A 、种水稻 B 、种小麦 C 、种油菜 D 种牧草 ① ② ③

我国重要农作物的分布及收种时间

? 1、冬小麦主要分布在华北及其以南的地区,秋种夏收。油菜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种植和收获季节大致与冬小麦一致。(长江中下游地区有一农谚:“寒露籽,霜降麦”,说的是当地一般在寒露时种油菜,霜降时种小麦。它们一般在端午前后收获,北方地区收获季节要晚些。故称夏收作物) 2、春小麦:春小麦主要分布在东北的三江平原和松嫩平原北部,春种夏收。 3、棉花的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和华北平原、以及新疆南部,主要是五大商品棉基地。春种秋收 4、水稻在全国种植普遍,可结合各地的种植制度来确定其种植和收获季节。如东北地区,一年一熟,则是春种秋收;长江中下游地区一年两熟,有的田地是种双季稻(即一块地中一年种两次水稻),双季稻中,早稻是春种夏收(一般是 5、1前插完秧苗,8、1前抢收早稻,抢插晚稻,故将7月下旬至8月上旬这段时间称为双抢),晚稻是夏种秋收(11月初收完)。还有一种是稻麦连种,即当地的冬小麦收获后再种水稻,则这种水稻是夏种秋收(它收获不久再种小麦或油菜)。一般考试只考双季稻。在南方有些地区(如海南)可种三季水稻。 5、花生的分布更为广泛,以山东丘陵和辽东丘陵最多,为春种秋收,其他地方(如浙闽丘陵、两广丘陵、云贵等地也有较广的分布,一般也是春种秋收。 6、大豆主产区在东北平原。根据当地一年一熟的情况,可推测出是春种秋收 ? (1)稻谷集中产区主要在秦岭—淮河以南的东部平源、丘陵地区;川、滇、黔、鄂、湘、桂、粤、闽、赣、浙、皖、苏、沪13个省、市、区 (2)小麦冬小麦在长城以南、青藏高原以东地区种植广泛,集中产区则以秦岭—淮河以北,黄河中下游的河南、山东、河北、陕西和山西5省为主,其次是长江中下游的安徽、四川和江苏等省份。 春小麦分布以长城以北及青藏高原以北地区为主. (3)杂粮我国把玉米、高粱、谷子、薯类、大豆等统称杂粮 ①玉米:遍及除青海、西藏以外的所有省、市、区,以华北、东北和西南各省最为集中,其中以华北最多,东北次之。 ②高粱:全国大部分省区都有种植,东北和黄河中下游各省分布最集中 ③谷子:也称粟(小米)主要分布在黑、内蒙古、晋、冀、吉、豫、陕、鲁、辽9省区

2015全国电力工业统计数据

2016年1月15日,国家能源局发布2015年全社会用电量等数据。 2015年,全社会用电量5550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0.5%。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用电量102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5%;第二产业用 电量40046亿千瓦时,同比下降1.4%;第三产业用电量7158亿千瓦时,同比增 长7.5%;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727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0%。 2015年,全国6000千瓦及以上电厂发电设备累计平均利用小时为3969 小时,同比减少349小时。其中,水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为3621小时,同比减 少48小时;火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为4329小时,同比减少410小时。 2015年,全国电源新增生产能力(正式投产)12974万千瓦。其中,水 电1608万千瓦,火电6400万千瓦。 全国电力工业统计数据(2015年) 全年累计 指标名称计算单位 绝对量增长率(%)全国全社会用电量亿千瓦时555000.5 其中:第一产业用电量亿千瓦时1020 2.5 第二产业用电量亿千瓦时40046-1.4 工业用电量亿千瓦时39348-1.4 轻工业用电量亿千瓦时6729 1.3 重工业用电量亿千瓦时32620-1.9 第三产业用电量亿千瓦时71587.5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亿千瓦时7276 5.0 全口径发电设备容量万千瓦15067310.4其中:水电万千瓦31937 4.9 火电万千瓦990217.8 核电万千瓦260829.9 6000千瓦及以上电厂供电标准煤耗克/千瓦时315-4.0全国线路损失率% 6.60.0 6000千瓦及以上电厂发电设备利用小时小时3969-349

其中:水电小时3621-48 火电小时4329-410电源基本建设投资完成额亿元409111.0其中:水电亿元782-17.0 火电亿元139622.0 核电亿元560 5.2电网基本建设投资完成额亿元460311.7发电新增设备容量万千瓦1297424.2其中:水电万千瓦1608-26.2 火电万千瓦640033.6新增220千伏及以上变电设备容量万千伏安21785-2.6 新增220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回路长度千米33152-7.8注:全社会用电量指标是全口径数据,电源、电网基本建设投资为纳入行业统 计的大型电力企业完成数。 据国家统计局最新公布的规模以上工业生产主要数据显示: 2015年全国发电量为56184亿千瓦时,累计同比下降0.2%。与2014年相比,累计同比增速由正转负。 其中,火力发电量为42102亿千瓦时,同比下降2.8%,占全部发电量的74.94%;水力发电量为996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2%,占全部发电量的17.73%。对比发电量、用电量来看,两者一直处于相对均衡状态,无太大差距。 从历史数据来看,2009-2014年全国发电量和全社会用电量都呈现出逐年增长的趋势。且从图3可以看到,2009-2013年期间的环比增速较快,2013年以后增速收缓,2015年发电量增速首次减少为负,为-0.2%。

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

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办法(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科学、公正、及时地登记非主要农作物品种,规范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管理,保护生物多样性,保证消费安全和用种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以下简称《种子法》)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非主要农作物,是指稻、小麦、玉米、棉花、大豆五种主要农作物以外的其他农作物。 第三条国家对部分非主要农作物实行品种登记制度。列入非主要农作物登记目录的品种登记,适用本办法。 第四条农业部制定和调整非主要农作物登记目录,发布列入登记目录的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申请表,建立全国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信息平台(以下简称品种登记平台)。 第五条农业部负责全国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具体工作由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承担。省级人民政府农业主管部门负责品种登记受理、申请文件审查,具体工作由省级种子管理机构承担。 第二章申请、受理与审查 第六条品种登记申请实行属地管理,单位在注册地、个人在户口所在地,向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农业主管部门提出登记申 1

请。申请品种登记的单位和个人(以下简称申请者),应当在品种登记平台上实名注册。 一个非主要农作物品种只能在一地申请登记。 第七条一个品种由两个以上申请者分别提出品种登记申请的,最先申请的为申请者;同时申请的,最先完成该品种育种的人为申请者;具有植物新品种权的品种,还应当经过品种权人的同意。 第八条在中国境内没有经常居所或者营业场所的境外机构、个人在境内申请品种登记的,应当委托具有法人资格的境内种子企业代理。 第九条申请登记的品种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人工选育或发现并经过改良; (二)具备特异性、一致性、稳定性; (三)具有符合《农业植物品种命名规定》的品种名称。 第十条申请者申请品种登记应当向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农业主管部门提交申请文件,申请文件包括: (一)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申请表,包括作物种类、品种名称,申请者、品种选育的单位或者个人(以下简称育种者)、联系人、联系方式等内容; (二)不少于1个生产周期的品种比较试验报告,包括品种的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产量、品质、栽培技术要点、适宜种植区域及季节等; (三)抗性鉴定报告; (四)育种过程以及特异性、一致性、稳定性测试报告; (五)种子、植株及果实等实物照片。 2

农田、作物智能检测预警系统(仅供参考)

井冈山大学 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项目 申请书 项目名称:农田、作物智能检测预警系统 项目类别:□√创新训练项目□创业训练项目□创业实践项目 申请学院: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 项目负责人负责人所在学院专业、班级:: :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 填表日期:年月日 井冈山大学教务处制 二〇一四年十月

填表说明 一、本“申请书”由大学生团队或个人,在校内外指导教师的帮助下完成填表工作。 二、本“申请书”一式三份,经批准立项后分别由项目负责人、“井冈山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园”和学校有关管理部门保存。 三、项目类别: 1、创新训练项目:指大学生团队或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自主完成创新性研究项目设计、研究条件准备和项目实施、研究报告撰写、成果(学术)交流等工作。 创新训练项目应当具备一定的新颖性和创新点。 2、创业训练项目:指大学生团队或个人,在导师指导下,由学生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扮演一个或多个具体的角色,通过编制商业计划书、开展可行性研究、模拟企业运行、参加企业实践、撰写创业报告等工作,达到创业模拟训练的目的。 创业训练项目应当具备大学生进入社会后进行创业活动的针对性。 3、创业实践项目:指大学生团队或个人,在学校导师和企业导师共同指导下,采用前期创新训练项目(或创新性实验)的成果,提出具有市场前景的创新性产品或者服务,并以此为基础开展创业实践活动。 创业实践项目应当具备社会企事业单位背景、社会实践特点和可操作性。 四、专家组意见:如果没有组织专家评审,该栏目可以不填。 五、填表要求简明扼要,表格空间不足的可以扩展。 六、字体使用小四号仿宋体,单倍行距,双面印制、装订;如有附件材料,可集中装订于“申请书”后面。

中国农作物分布

中国农作物分布 1.粮食作物: 水稻:性喜温凉,水分条件和光热较好的平原,如我国的长江中下游平原的水稻土适宜种植小麦:耐旱耐寒耐盐碱,适应性强,分冬小麦和春小麦两种。冬麦多分布于华北和黄土高原;春麦则分布于东北地区 2.糖料作物: 甘蔗:高温多雨的热带、亚热带,多分布于东南沿海地区和海南,台湾 甜菜:气候温凉的中温带,分布于东北,宁夏,新疆北部一带 3.油料作物: 花生:对热量要求较高,多分布于华北平原,集中分布于山东丘陵一带 油菜:土肥地平,光热较好的亚热带地区,如长江中下平原 4.棉麻作物 棉花:光照充足、灌溉水源、土壤肥沃,多分布于长中下游平原和四川盆地及华北地区(新疆的长绒棉质地最好)还有埃及尼罗河三角洲和印度德干高原西部地区。 亚麻:亚麻喜凉爽、湿润的气候,是一种适应性非常强的作物,在北方可以春季播种,在南方可以秋、冬季播种.亚麻要求土层深厚、土质疏松、保水保肥能力强,而且排水良好、杂草少的土壤,以黑钙土和淋溶黑钙土为最好。油用型亚麻又叫做胡麻 黄麻:喜高温,水分足,土壤肥沃,地形平坦的三角洲地带。典型分布区是恒河下游 蕉麻(马尼拉麻):喜湿热的气候,分布在东南亚, 剑麻:剑麻又称西色尔麻,属龙舌兰科。剑麻具有喜温、耐旱的特点,适于热带、亚热带广大地区栽培。剑麻原产中美洲,现世界上剑麻的主要产国有巴西、坦桑尼亚等,我国剑麻主要分布在生长于雷州半岛及广西部分地区。 5.茶叶:喜温好湿,喜酸好阴,需排水好的坡地。适宜我国江南丘陵酸性红壤,及印度东北部(布拉马普特拉河两岸山坡) 主要农作物的种植时间和收获时间与小麦分布 冬小麦:9、10月份播种,次年5、6月份收割(主要在长城以南) 春小麦:春节后播种,8、9月份收获(主要在长城以北) 棉花:4——9月油菜:12——次年5月花生:4——10月甜菜:5——9月 水稻:东北:5、6——10月(单季)南方:4——7月7——10、11月(双季)华北冬麦区,是我国主要的冬麦区,播种面积占我国的47%,总产占我国的53%。一般年份冬麦可安全越冬,大于0℃积温4100℃。可供小麦、早中熟玉米的两熟。水是决定播种面积的限制因子。黄河以北地区多种在灌溉地上,黄淮平原是旱地麦适宜区,生产潜力大。 长江中下游冬麦区,种植面积占12.3%,总产占45%。3-5月江淮平原光温水较协调。3-5月降水量大于450mm的地区属不适宜种麦区。该区小麦商品率较高。 东北春麦区,黑龙江、吉林温度低,春麦适宜。 西北春冬麦区,灌区和黄土高原区。除南疆外主要是春小麦,南疆冬小麦,适应好,生产力高,品质优。 西南麦区,四川盆地、云贵高原。四川冬暖,温水适宜,但光照少,病虫严重。高原光

中国主要农作物简介

中国主要农作物简介 1玉米 第一大,主产区位于世界第三大玉米带——中国松辽平原玉米带[1]。总的种植面积约1249.35平方公里,是重要的粮食作物和重要的饲料来源,其营养丰富,也是全世界总产量最高的。玉米生长期较短,生长期内要求温暖多雨。玉米耗水量大,如果降水少,灌溉水源不足,就会减产甚至绝收。如果秋季来临太早,玉米在受冻,也会减产。 到了末年,玉米在我国的种植已达十余省,如、、、、、、、、、、、、、、等地。 玉米是世界上分布最的粮食作物之一,种植面积仅次于和而居第三位。种植范围从北纬58°(和)至南纬40°(南美)。世界上整年每个月都有玉米成熟。 玉米是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产量约占世界产量的一半,其中约2/5供外销。中国年产玉米占世界第二位,其次是、、。 为玉米的重要产区之一,的玉米质量非常高。全球有两大着名玉米黄金带,分别位于和。中国是全球第二大玉米生产国,同时也是全球第二大消费国。 玉米喜温,种子发芽的最适温度为25~30℃。拔节期日均18℃以上。从抽穗到开花日均26~27℃。 玉米在砂壤、壤土、粘土上均可生长。玉米适宜的pH为5~8,以PH6.5~7.0最适。耐盐碱能力差,特别是氯离子对玉米为害大。受潮的玉米会产生的致癌物,不宜食用。 饲料消费是最重要的消费渠道,约占消费总量的70%左右。作为工业原料使用也是消费的主要渠道。玉米不仅是“饲料之王”,而且还是粮食作物中用途最广,可开发产品最多,用量最大的工业原料。以玉米为原料生产淀粉,可得到化学成份最佳,成本最低的产品,附加值超过玉米原值几十倍,广泛用于造纸、食品、纺织、医药等行业。以为原料生产的酒精是一种清洁的“绿色”燃料,有可能在21世纪取代传统燃料而被广泛使用。 库存亦是玉米需求的一种形式。处于粮食安全的考虑,各国总要储备一些粮食。世界玉米库存量一般占消费量比重的20%左右。 除食用外,玉米也是工业酒精和烧酒的主要原料。植株的其它部分用途也相当广泛:玉米秆用于造纸和制墙板;苞叶可作填充材料和草艺编织;玉米穗轴可作燃料,也用来制工业溶剂,除用作牲畜饲料外,还是池很好的原料。 2小麦 小麦是三大谷物之一,产量几乎全作食用,仅约有六分之一作为饲料使用。2010年,小麦是世界上总产量位居第二的粮食作物(6.51亿吨),仅次于玉米(8.44亿吨)。 冬麦种植于温带地区,在秋天时播种,而春麦则生长在有长冬的地方,它在无 霜的春天播种。 小麦是一种温带长日照植物,适应范围较广,自北纬17°~50°,从平原到海拔约4000m的高原(如中国)均有种植。 分布情况: 【华北地区】:、、、、【华东地区】:、、 【华中地区】:、【西北地区】:、、、、 【东北地区】:、、【西南地区】:、、【北方地区】:、 3水稻 上近一半人口,都以大米为食。水稻除可食用外,还可以、制糖作工业原料,稻壳、稻秆也有很多用处。我国主产区是、、。 水稻喜高温、多湿、短日照,对土壤要求不严,最好。幼苗发芽最低温度10~12℃,最适28~32℃。分蘖期日均20℃以上,穗分化适温30℃左右;低温使枝梗和颖花分化延长。抽穗适温25~35℃。开花最适温30℃左右,低于20℃或高于40℃,受精受严重影响。相对湿度50~90%为宜。每形成1千克稻谷约需水500~800千克。青藏高寒河谷单季稻亚区 适种水稻区域极小,稻田分布在有限的海拔低的河谷地带,其中云南的中旬、德钦和东部的芒康、等7县,有水稻,由于生产条件差,水稻单产低而不稳,但有增产潜力。 华北单季稻稻作区 位于、以北,以南,以东,包括京、津、冀、鲁、豫和晋、陕、苏、皖的部分地区,共457个县(市)。水稻面积仅占全国3%。 东北早熟单季稻稻作区 位于和长城以北,以东,包括黑、吉全部和大部及内蒙古东北部,共184个县(旗,市)。水稻面积仅占全国的3%。 本区有两个亚区:1.黑吉平原河谷特早熟亚区;2.沿海平原早熟亚区。近几年来,水稻扩展很快,品种为特早熟或中、迟熟早粳。稻瘟病和等危害较多。今后,要加快建设,继续扩大水田,完善寒地稻作新技术体系,推广节水种稻技术。 西北干燥区 位于大兴安岭以西、长城、与以北,银川平原、、天山南北盆地的边缘地带是主要稻区。水稻面积仅占全国的0.5%。 本区有三个亚区:1.北疆盆地早熟亚区;2.南疆盆地中熟亚区;3.甘宁晋蒙高原早中熟亚区。种稻完全依靠灌溉。基本为一年一熟的早、中熟耐旱粳稻,产量较高。稻瘟病和水蝇蛆为害较重。旱、沙、碱是三大障碍。要推行节水种稻技术,增施,改造中低产田。 4棉花 棉花的原产地是印度和阿拉伯。在棉花传入中国之前,中国只有可供充填枕褥的,

我国主要农作物

我国主要的农作物 一、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 1.水稻 南方稻谷集中产区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的广大地区,水稻面积占全国的95%左右。 北方稻谷分散区秦岭—淮河以北的广大地区是属单季粳稻分散区。稻谷播种面积占全国稻谷总播种面积的5%左右。具有大分散、小集中的特点。主要分布在以下三个水源较充足的地区:东北地区水稻主要集中在吉林的延吉、松花江和辽河沿岸;华北主要集中于河北、山东、河南三省及安徽北部的河流两岸及低洼地区;西北主要分布在汾渭平原、河套平原、银川平原和河西走廊、新疆的一些绿洲地区。北方分散产区的水稻以一季粳稻为主,稻米质量较好。 2.小麦 (1)春小麦区我国春小麦占全国小麦总产量的10%以上,主要分布于长城以北,岷山、大雪山以西气候寒冷、无霜期短的地区,小麦只能在春天播种,当年收割,是一年一熟制作物。其中黑龙江、内蒙古、甘肃和新疆为主要产区。 (2)北方冬麦区分布在长城以南,六盘山以东,秦岭—淮河以北的各省区,包括山东、河南、河北、山西、陕西等省。是我国最大的小麦生产区和消费区,该区小麦的播种面积和产量均占全国的2/3以上,有我国的“麦仓”之称。 (3)南方冬麦区分布在秦岭—淮河以南、横断山以东地区。安徽、江苏、四川和湖北等省为集中产区,大部分为棉麦和稻麦两熟制。本区居民以稻米为主食,故小麦商品率较高。 二、油料作物(经济作物) 油料作物品种繁多,主要有花生、油菜籽、芝麻、大豆、向日葵等。我国油料作物的种植面积在经济作物中居首位,是世界上油料作物种植最多的国家。 1.花生 在各种油料作物中,花生的单产高,含油率高,是喜温耐瘠作物,对土壤要求不严,以排水良好的沙质土壤为最好。主要集中在山东、广东、河南、河北、江苏、安徽、广西、辽宁、四川、福建等省区,其中山东的产量居全国首位,其次是广东。 2.油菜 油菜是我国播种面积最大,地区分布最广的油料作物。是世界上生产油菜籽最多的国家。油菜是喜凉作物,对热量要求不高。根据播种期的不同,可分为春、冬油菜。春、冬油菜分布的界限,相当于春、冬小麦的分界线而略偏南。我国以种植冬油菜为主。长江流域是全国冬油菜最大产区,其中四川省的播种面积和产量均居全国之首。其次为安徽、江苏、浙江、湖北、湖南、贵州等省。春油菜主要集中于东北、西北北部地区。 3.大豆 我国是大豆的故乡,我国大豆分布广泛,而以东北最为集中。松辽平原是我国最主要的大豆生产基地。其中哈尔滨、辽源、长春被称作我国大豆的“三大仓库”。年产量目前在世界排在美国、巴西之后,居第三位。但美国占全球大豆总产量的50%。而中国却成为世界第一大豆进口国。

农产品检测的工作总结

农产品检测的工作总结 结 一、我站认真贯彻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以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和农业标准化生产为重点,以确保不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保障群众安全消费为目标,全面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措施,维护了人民群众的农产品消费安全。 二、上级领导的重视和关注。今年以来在市和区检测中心的指导下,多次组织各街镇的检测人员培训、学习、参观,让我站工作人员撑握到更多专业技能。此外,前三季度各街镇的总结,相互交流经验相互探讨学习,使我站工作经验和业务水平不断提高,使我站的检测工作上了新的台阶。 三,加强监督抽检工作,定期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查。全面开展农药残留、禽畜产品“瘦肉精”、“磺胺类”、水产品的药物残留的检测项目。我站每日对农贸市场的肉类、蔬果、水产品、进行例行随机抽检。第四季度共抽检肉类样品519份;酒楼水产品102份、检出一份不合格;蔬菜3855份,共53751公斤、检出农药残留超标样本9份,共102公斤、蔬菜基地抽检样本238份。此外,第四季度开展对食肆、酒楼水产品孔雀石绿抽检专项行动,行动中共抽检家食肆,共31份样本,其中1份不合格,已对不合格样本的经营户

作出整改,并继续不定期抽检。 四、市场检测方面,在我站监督人员指导下,以及市场检测人员共同努力工作,市场农产品质安全检测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第四季度抽检蔬果样本32151份,检出农药残留超标样本201份,销毁45份。在全体工作人员共同努力下第四季度未发生过一起农产品质量安全中毒事件。 五、加强辖区学校、幼儿园、机关集体饭堂的食用农产品检测监督管理工作,特别是对农村集体聚餐的食用农产品的监管,10月8日、22日、23日,大富村、上朗、大江村村庆围餐939席从农产品抽样检测到上桌进行全程监管,防止集体中毒事故的发生。 六、加大宣传力度。为进一步加大《食品安全法》、《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的宣传力度,提高群众安全生产,安全消费意识,我站结合街道在文化广场的各项宣传活动,充分利用横幅、标语和印刷食品安全法等宣传资料,用派发的方式,大力宣传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方面的法律法规知识,扩大了宣传覆盖面、强化了宣传效果。第四季度发放宣传资料600多份,接受咨询群众400余人。 七、加强辖区内蔬菜生产基地监管,我们按规定时间,按严格检测程序,对生产基地进行每月一至二次例行抽样检测,重大节假日和新菜上市之前,我们组织技术人员深入蔬菜生产基地,大力推广标准化无公害生产技术,指导生产者

高考地理:中国农业 主要农作物的种植时间和收获时间 (教学素材)讲解学习

高考地理:中国农业主要农作物的种植时间和收获时间(教学 素材)

中国主要农作物的种植时间和收获时间(教学素材) 冬小麦:9、10月份播种,次年4、5月份收割(主要在长城以南) 春小麦:春节后播种,8、9月份收获(主要在长城以北) 棉花:4——9月 油菜:12——次年5月 花生:4——10月 甜菜:5——9月 水稻:东北:5、6——10月(单季) 南方:4——7月, 7——10、11月(双季) 华北冬麦区,是我国主要的冬麦区,播种面积占我国的47%,总产占我国的53%。一般年份冬麦可安全越冬,大于0℃积温4100℃。可供小麦、早中熟玉米的两熟。水是决定播种面积的限制因子。黄河以北地区多种在灌溉地上,黄淮平原是旱地麦适宜区,生产潜力大。 长江中下游冬麦区,种植面积占12.3%,总产占45%。3-5月江淮平原光温水较协调。3-5月降水量大于450mm的地区属不适宜种麦区。该区小麦商品率较高。 东北春麦区,黑龙江、吉林温度低,春麦适宜。 西北春冬麦区,灌区和黄土高原区。除南疆外主要是春小麦,南疆冬小麦,适应好,生产力高,品质优。 西南麦区,四川盆地、云贵高原。四川冬暖,温水适宜,但光照少,病虫严重。高原光照强,灌溉成熟期温度低,利于高产。 青藏高原冬春麦区,光温水配合利于小麦生长、抽穗-成熟期长达50-80天。降水不足,小麦种在水浇地上。

我国主要农作物的分布及其生长习性 1、小麦分冬小麦和春小麦,冬小麦主要分布在华北及其以南的地区,秋种夏收。油菜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种植和收获季节大致与冬小麦一致。(长江中下游地区有一农谚:“寒露籽,霜降麦”,说的是当地一般在寒露时种油菜,霜降时种小麦。它们一般在端午前后收获,北方地区收获季节要晚些。故称夏收作物) 2、棉花的分布主要是五大商品棉基地。春种秋收 3、水稻在全国种植普遍,可结合各地的种植制度来确定其种植和收获季节。如东北地区,一年一熟,则是春种秋收;长江中下游地区一年两熟,有的田地是种双季稻(即一块地中一年种两次水稻),双季稻中,早稻是春种夏收(一般是5。1前插完秧苗,8。1前抢收早稻,抢插晚稻,故将7月下旬至8月上旬这段时间称为双抢),晚稻是夏种秋收(11月初收完)。还有一种是稻麦连种,即当地的冬小麦收获后再种水稻,则这种水稻是夏种秋收(它收获不久再种小麦或油菜)。一般考试只考双季稻。在南方有些地区(如海南)可种三季水稻。 4、花生的分布更为广泛,经山东丘陵和辽东丘陵最多,为春种秋收,其他地方(如浙闽丘陵、两广丘陵、云贵等地也有较广的分布,一般也是春种秋收。 5、大豆主产区在东北平原。根据当地一年一熟的情况,可推测出是春种秋收。 二、种植业类型主要有:粮食作物(小麦、水稻、玉米)、油料作物(油菜、花生、芝麻)、糖料作物(甜菜、甘蔗)等; 一、主要粮食作物及其分布 1、小麦:小麦耐寒、耐旱,适应性强,按播种季节分为春小麦和冬小麦。春小麦在春季播种,夏、秋季收获,生长期为80天——120天。春小麦多分布在纬度较高或海拔较高、热量较差的地区。主要分布与中温带的东北平原、河套平原、宁夏平原、新疆和青藏高原等地。冬小麦在秋季播种,次年夏季收获,生长期较长,南方为120天左右,北方为270天,西南

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工作

篇一:《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工作方案》 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工作方案(2007-04-26 05:16:30) 转载▼ 分类方案 为进一步加强和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根据《市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建设和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体系建设实施方案》(政办发[2003]79号)精神,以及省农委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工作的要求,制定本方案。 一、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工作目标 以提高我市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和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为目标,以发展绿色、无公害、安全、优质、和出口农产品为目的,加快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和农业标准化的推广和实施力度,全面提高我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和市场的竞争力,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逐步实现农产品质量安全从土壤到餐桌的全过程控制。为我市农业标准的制定和市场准入制度的实施提供科学依据。

二、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工作标准 现使用的残留农药测定仪和所配套的试剂依据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蔬菜中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量的快速检测》(标准号 GB/T500199-2003)。是根据酶的活性变化程度,定性和半定量地测定果蔬中农药的残留量,并用“抵制率”来表示残留农药量的多少。其判别标准为若被测样本的酶抑制率<50%为安全果蔬。 若被测样本的酶抑制率≥50%为农药残留的毒性超标。 三、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工作要求 根据市农委与省农委签定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网络监测系统项目协议书要求,制定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实验室建设和工作要求》、《检测人员行为准则和岗位职责》、《农产品质量安全基地样品送检时间及要求》,承担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工作的有关部门和人员,要按照有关规定,高度重视,认真执行,确保高质量完成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工作。 四、农产品安全检测基地确定 首批检测基地设在市区蔬菜、果品主产乡。蔬菜基地为西郊乡、滴道河乡、长青乡、红旗乡,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市蔬菜公司等六个检测点。果品基地设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