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态分析系统与动态步态分析

步态分析系统与动态步态分析

步态分析系统对比

简单来说,步态分析系统可以分析人体步态的相关数据,包括足底压力分布数据,时间数据(如每迈一步的时间,摆动时间)以及空间数据(如每一步的高度,长度)。一般需要专业人员介入,在实验室里操作进行。

步态分析系统主要有动力学的多维测力台、压力分布、电子跑道;生理学的表面肌电采集分析系统以及运动学的三维影像分析系统组成。广泛运用于人体工效学、生物力学、康复医学、运动医学、生理学、临床康复、肌肉/动作分析、步态分析、游戏制作、三维动态等领域。以下是步态分析常用方法——电子步态垫感测片均匀分布于垫下,受试者通过该垫时,设备可以直接检测足底压力,并转换为数字信号,进一步撷取步态参数。

同步摄像分析通过摄像机记录受试者步行过程,并采用同步慢放的方式,将受试者的动作分解观察和分析。

足印法受试者行走在特定的轨道上,分析途中留下的足印。

足测力垫将特制超薄的测力垫内置于受试者鞋内,测定站立或步行时足底受力分布及重心移动的静态或动态变化。

与之相比,动态步态分析系统可以实时反馈人体步态,不受时空限制。InsoleX 作为基于专业算法与数据的动态步态分析系统,可以实时记录足底压力分布以及运动姿态数据,充分满足日常监测需求,智能进行步态分析并生成步态分析报告。

BTS-G-WALK三维步态分析评估系统

BTS G-WALK三维步态分析评估系统 BTS G-WALK三维步态分析评估系统由惯性传感器组成,传感器的组件包含了三维加速计,磁感应器和三维回旋器,可以放在第五腰椎位置进行功能性步态分析。系统可以根据测得的数据进行诊断及训练方案制定,可以迅速进入测试,并自动生成测试报告。 BTS G-WALK具有完善的步态及骨盆运动分析软件系统,可以方便又有效的对神经损伤以及骨科疾患患者进行功能性评估,同时可以对运动能力和治疗结果进行客观分析。 骨盆的运动学分析系统提供了常用运动步态常量,特别是关于骨盆前后旋转,对抗后倾以及侧屈的信息提示。与正常参量对比系统会自动将生成的数据与正常参量做对比,并直观的显示出患者评估与正常均值之间的差异。 传感器 跑台测量 应用程序和软件特点: 测量三维步态常量 速度节奏步长歩宽步态周期支撑期摆动期单腿和双腿支撑 神经性疾患应用领域轻偏瘫步态的典型特征为速度,节奏减慢,步长缩短。 正常值轻偏瘫患者值 速度68.5+/-6.7m/min44.0+/-22.9m/min 步频102.8+/-5stps/min84.8+/-22.4stps/min 步长 1.3+/-0.1m1.1+/-0.6m 帕金森疾患三维步态分析:支撑期和摆动期 预防老年性摔倒步速,跨步长以及双腿支撑时间均值与正常参考值之间的对比,是预防老年性摔倒一个重要的评估要素。 关节术后三维步态分析可记录关节功能恢复程度,假肢负载情况以及异常姿势矫正等问题的重要量化信息。 传感器类型 三维加速计,配灵敏计(±1,5g,±6g) 三维磁感器 三维回旋器,配灵敏计(±300gps±1200gps) 电池可通过USB口充电,使用时长18/24H

软件系统分析与设计DOC

第1章软件工程基础知识 1.1软件工程知识体系 ●软件需求(Software Requirements) ●软件设计(Software Design) ●软件构造(Software Construction) ●软件测试(Software Testing) ●软件维护(Software Maintenance) ●软件配置管理(Software 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软件工程管理(Software Engineering Management) ●软件工程过程(Software Engineering Process) ●软件工程工具和方法(Software Engineering Tools and Methods) ●软件质量(Software Quality) 1.2软件生存周期与软件开发模型 ● 1.2.1 软件生存周期 ●Boehm定义的软件生存周期模型 ●GB 8566-1988定义的软件生存周期模型 ●GB/T 8566-1995定义的软件生存周期过程模型 ●GB/T 8566-2001定义的软件生存周期过程模型 ●UP定义的软件生存周期模型 ● 1.2.2 软件开发模型 ●瀑布模型(waterfall model) ●快速原型模型(rapid prototype model) ●演化模型(evolutionary model) ●增量模型(incremental model) ●螺旋模型(spiral model) ●喷泉模型(water fountain model) 1.3软件质量模型与软件质量管理 ● 1.3.1 软件质量模型 ●软件产品的内部质量、外部质量和使用质量 ●质量特性、质量子特性和度量 ●功能性:适宜性、准确性、互用性、依从性、安全性 ●可靠性:成熟性、容错性、可恢复性 ●可用性:可理解性、易学性、可操作性 ●效率:时间特性、资源特性 ●可维护性:可分析性、可修改性、稳定性、可测试性 ●可移植性:适应性、易安装性、一致性、可替换性 ● 1.3.2 软件质量管理 ●质量需求分析 ●质量计划 ●质量保证 ●质量控制 ●质量改进 ●软件质量管理体系

(需求分析+概要设计+详细设计)文档简单范例

软件开发文档 项目名: “通讯录” 版本: α测试版 作者: ccba 编写时间:2001-8-20 文档内容: 1 需求规格说明书 2 概要设计说明书 3 详细设计说明书 文档号IM00101 需求规格说明书 1、引言: 1.1 编写目的 本文档的编写是为了确定待开发软件的功能、性能、数据、界面的需求。 1.2 项目背景 “通讯录”软件是为了提供一种功能完备,易于操作、界面美观的优秀软件。该软件由蔡文亮单独开发完成。 1.3 定义 需求规格说明书采用参考资料②标准 1.4 参考资料 ①薛华成《管理信息系统(第三版)》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5 ②郑人杰、殷人昆、陶永雷《实用软件工程(第二版)》清华大学出版社1997.4 ③周之英《现代软件工程(基本方法篇)》科学出版社 2000.1 2、功能需求 该软件由四个主功能模块和一个扩展功能模块构成,各功能模块中规定的均为软件的基本功能,在开发过程中,开发人员可根据实际情况在满足基本功能需求的前提下增加新功能,但必须详细编写相关文档。 2.1录入、修改功能模块 该功能块主要用于数据库的数据录入和修改,考虑到通讯录的实际需要,可以放松对数据库完整性结束的控制,但从减少数据库的角度来考

虑,不容许有完全相同的纪录出现(考虑的合并,相同的纪录项)。 2.2查询功能块 本功能模块是最重要的功能块,对通讯录的操作最主要部分就是查询操作。 本功能块要求有如下功能: 1)按数据库各个属性查询 2)按数据库各个属性之间的逻辑组合查询 如:查询名称为“鸭子”且年龄为20岁的详细情况 (SQL语句表示)SELECT * FROM MESSAGER WHERE NICKNAME=“鸭子” AND AGE=20 3)按某一属性的数值范围查询及其逻辑组 如:查询年龄在20至35岁间的详细情况 (SQL语句表示)SELECT * FROM MESSAGER WHERE AGE BETWEEN 20 AND 35 4)模糊查询 同时我们要求查询结果可以按用户要求的格式来显示,如:用户能调整显示属性的个数和组合。 2.3系统安全块 通讯录的信息是个人隐私,故在软件中加入必要的安全措施。主要有以下三点: 1)登录帐号和密码的管理 2)帐户权限的控制 3)对部分登录帐号隐藏部分内容 2.4系统设置块 本部分内容主要是对软件使用时一些设置使其更利于软件的使用: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系统界面背景和色彩设置(模仿WINNAP) 2)闹铃功能开关,即实现朋友生日提醒功能 3)记录内容项(即数据库修改通讯录上的内容项) 4)历史记录,用户可以选择是否记录下何人何时使用过该软件 2.5扩展功能块 1)网络功能:通过OLE/COM接口的调用,实现E-mail软件调用。2)帮助文档的制作(On-line help)

步态观察分析表

步态观察分析表(1)

、 步态观察分析表(2)

观察顺序由远端至近端,即从足、踝关节观察开始依次评价膝、髋关节、 骨盆及躯干。在评价每一个部位时,应对按步行周期中每一个环节的发生顺序进行仔细地观察,如从首次着地作为评价的起点。先观察矢状面,再从冠状面观察患者的行走特征。 步态分析是生物力学领域里的一个特殊分支学科,是一个新兴的跨学科的研究领域,是一门综合多种学科的当代生物医学的一项高新技术。步态分析实际上就是利用生物力学,运动学,人体生理学,人体解剖学,生物工程学,计算机学,电子学,精密机械工程学,自动化控制学及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等多种跨学科知识,对人体行走的功能状态进行对比分析的一种生物力学的方法。 一、步态分析方法 步态分析的方法包括录像分析、三维步态分析、力台分析。录像分析中又包括定性分析和半定量分析,而三维步态分析和和力台分析为定量分析,需要使用高科技专用设备。下面我们先介绍步态的定性分析。 二、定性分析 (一)概述定性分析通常采用目测观察获得第一手资料,通过与正常步态进行比较,并结合以往的临床经验来认识异常步态的特征,对步态进行定性分析是目前临床中最常用的手段。了解病史和体检有助于诊断和鉴别诊断。 1. 了解病史通过了解病情,可以获知有关疼痛、肌无力、关节不稳等方面的主诉, 了解既往有关神经系统疾患或骨关节疾患病史等 2. 体检体检包括与行走动作有关的身体各部位(特别是下肢)的肌力、关节

活动 度、肌张力、本体感觉以及周围神经检查。体检有助于对步态障碍的发生原 因进行鉴别诊断 3. 观察步态 ( 1 )观察内容:步态的总体情况识别步行周期的时相与分期特点观察身体各部位的情况 ( 2 )观察方法确定观察角度观察具体步态的形成步态目测观察表的 内容 (二)定性分析的优缺点 优点:不需要昂贵的设计,评价快速方便。 缺点:结果具有一定的主观性,与观察者的观察技术水平和临床经验有着直接关系。 检查者难以准确的在短时间内完成多部位、多环节的分析,由于属定性分析,不能够进行量化,所以不利于进行学术交流。 (三)注意事项 观察场地内光线要充足,检查时被检查者应尽量少穿衣服,以便于观察患者的真实表现。依次观察某一个关节在站立相和迈步相各个环节中的表现,并按照踝、膝、髋、骨盆和躯干等顺序逐一进行观察,为了减少病人的观察时间,我们应采用录像分析法,这样可以反复播放病人的行走情况,便于细致观察。三、量表评定 Holden 功能行走分级、Wisconsin 步态量表、Tinetti 步态量表、限时站起和行走测验

基于一种海量数据处理分析系统设计文档

中科基于一种海量数据处理分析 系统的设计文档 一、海量数据处理的背景分析 在当前这个信息量飞速增长的时代,业的成功已经越来越多地与其海量数据处理能力相关联。高效、迅速地从海量数据中挖掘出潜在价值并转化为决策依据的能力,将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数据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但随着数据的产生速度越来越快,数据量越来越大,数据处理技术的挑战自然也越来越大。如何从海量数据中挖掘出价值所在,分析出深层含义,进而转化为可操作的信息,已经成为各互联网企业不得不研究的课题。数据量的增长,以及分析需求的越来越复杂,将会对互联网公司的数据处理能力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越来越大的挑战。但每一个场景都有其特点与功能,充分分析其数据特性,将合适的软件用在合适的场景下,才能更好地解决实际问题。 二、海量数据处理分析的特点 (一)、数据量大,情况多变 现在的数据量比以前任何时期更多,生成的速度更快,以前如果说有10条数据,繁琐的操作时每条去逐一检查,人为处理,如果有上百条数据,也可以考虑,如果数据上到千万级别,甚至过亿,那不是手工能解决的了,必须通过工具或者程序进行处理,尤其海量的数据中,情况多变,手工操作是完不成任务的。例如,数据中某处格式出了问题,尤其在程序处理时,前面还能正常处理,突然到了某个地方问题出现了,程序将会终止。海量数据处理系统的诞生是输入层每个神经元的输入是同一个向量的一个分量,产生的输出作

为隐藏层的输入,输出层每一个神经元都会产生一个标量结果,所以整个输出层所有神经元的输出构成一个向量,向量的维数等于输出层神经元的数目在人工神经网络模型中,各个神经元通过获取输入和反馈,相对独立地进行训练和参数计算。其拓扑结构的重要特点便是每一层内部的神经元之间相互独立,各个层次间的神经元相互依赖。 由于各个层次内部神经元相互独立,使得各个层次内部的神经元的训练可以并行化。但由于不同层之间的神经元具有相互依赖关系,因此各个层次之间仍然是串行处理的。可以将划分出的每一层内部的不同神经元通过map操作分布到不同的计算机上。各个神经元在不同的计算终端上进行训练,在统一的调度和精度控制下进行多个层次的神经元的训练,这样神经网络算法的训练就可以实现并行化。训练结束后,同样可以通过每层内节点的并行化处理快速地得到输出结果。在神经网络算法中,每层内的节点都可以进行并行化处理,并行化程度非常高。 (二)、软硬件要求高,系统资源占用率高 各种应用对存储系统提出了更多的需求,数据访问需要更高的带宽,不仅要保证数据的高可用性,还要保证服务的高可用性;可扩展性:应用在不断变化,系统规模也在不断变化,这就要求系统提供很好的扩展性,并在容量、性能、管理等方面都能适应应用的变化;对海量的数据进行处理,除了好的方法,最重要的就是合理使用工具,合理分配系统资源。一般情况,如果处理的数据过TB级,小型机是要考虑的,普通的机子如果有好的方法可以考虑,不过也必须加大CPU和内存,对电脑的内存、显卡、硬盘及网络都要求相对较高!其中对网络要求高的原因是因为其引入目前最前沿的“云端计算”好多东西都要从网络上调用;对硬盘要求是最高的,用SATA6.0的固态硬盘,对整机性能限制比较大的就是高速系统总线对低速硬盘传输,32位的系统,最大只能认到3.5G内存,就是说,不论你装几根内存条,装多大容量的内存条,你装8G的,它也只能用到3.5G,64位的系统就可以突破了这个限制。如果你的电脑配置不是特别高的话,XP是比较好的选择。32位的XP是最低要求。基于23G互操作测试生成23G互操作测试报告测试起始点时间、测试终止点时间、 3G网络驻留时间(秒)、2G网络驻留时间(秒)、3G覆盖总采样点、3G覆盖总采样点不同区间数量统计、3G覆盖总采样点不同门限范围内数量统计、2G覆盖总采样点、2G覆盖总采样点不同区间数量统计、2G覆盖总采样点不同门限范围内数量统计、3G到2G重选成功次数、2G到3G重选成功次数、3G到2G切换尝试次数、3G到2G切换成功次数、切换掉话次数和其它掉话次数。

三维步态分析在骨科康复等临床医学的应用

三维步态分析在骨科康复等临床医学的应用 作者:刘安民先生,英国曼彻斯特索尔福德大学健康学院研究员 一步态分析研究的历史 行走是人类最基本的运动,行走的姿态可分为不同的类型。步态分析是一门有关人行走过程中, 体态, 骨骼间(关节) ,肌肉与肢体,以及肢体与外界物体间相对运动,力学关系的分析方法。步态分析是固体力学在生物系统应用(即生物力学)的典型范例。 人类对动物及自身姿态及运动的兴趣和研究起源可以 上溯到公元前三个多世纪的亚里士多德。他的‘动物的行走’被广泛认为是人类有关包括自身在内的动物行走研究的最 早专著。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家达分奇被认为是生物力学的先驱之一,因为他首次在力学环境下研究人的骨骼解剖结构。十七世纪的法国物理家勒内·笛卡尔最早提出人和所有动物的行走都遵循统一的力学法则,他的这一思想对促进和推动生物力学的持续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同一时期的意大利物理家乔瓦尼·阿方索·博雷利接受了这一思想,并对鸟和鱼等走,跑、跳、飞和游等动作进行了研究,他甚至在力学框架内研究了心脏的活塞运动。确定人体重心的位置,测量出吸和呼的空气量,并指出吸气是肌肉收缩造成,而呼气

是由于身体组织弹性造成。博雷利首次阐明骨肌系统的杠杆结构对运动而不是力本身的放大作用。肌肉必须产生足以克服运动阻力的力才能实现运动。受伽利略影响,他在牛顿三大定律发表前便建立了直观了解关节静力平衡规律的方法。 运动是生物力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关动物运动及人类步态的研究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始得到进一步发展,首先,著名的德国爱德华·韦伯和威廉·韦伯兄弟正式系统地对人类行走进行了研究,1836年合著了‘人类行走力学’。随后, 相机的发明对生物运动学产生了巨大推动作用。该时期的法国生理学家艾蒂安·朱尔斯·马雷在专著‘动物机械原理’中,提出了动物,人和机器都遵守同一物理法则,人体仅是有生命的机器的理论。他利用自己发明的步枪式连拍照相机成功记录了鹈鹕等多种鸟,动物及人的动作。英国人爱德华·迈布瑞奇(与其同龄,同与1904去世)几乎于同一时期在美国利用多架相机,成功捕捉了奔马连续动作的多幅照片,不仅证明马在奔跑的过程中会产生四蹄离地的瞬间,而且证明了法国人马雷理论的正确性。这二位开创性的工作使得他们被后人尊为生物力学的先驱。他们采用的联系动作连拍摄影的方法到目前为止还是步态分析的重要组成部分。 上个世纪四十年代,二战造成的众多伤残人员对假肢的大量需求促进了步态分析的研究。当时的假肢无论在设计和临床应用都没有成熟的步态生物力学理论可寻。每个残疾人

系统分析与设计报告

系统分析与设计报告 撰写要求 实验报告撰写的基本要报告原则上不少于4000字,需在封面注明设计选题、班级、姓名、学号及课题设计日期、地点,其正文至少包括如下几个面的容: (1)企业简介和系统可行性分析 (2)系统分析部分 1)组织结构图 2)管理功能图 3)业务流程图 4)数据流程图 5)数据字典 6)数据加工处理的描述 7)管理信息系统流程设想图(新系统模型) (3)系统设计部分 1)功能结构图设计 2)新系统信息处理流程设计 3)输出设计(主要指打印输出设计) 4)存储文件格式设计(数据库结构设计) 5)输入设计(主要指数据录入卡设计) 6)代码设计(职工证号和部门代号等) 7)程序设计说明书 (4)系统实施部分(信管班需写此部分容,非信管班不作要求) 1)程序框图 3)模拟运行数据 4)打印报表 5)系统使用说明书 (5)附录或参考资料

案例: 东红照明有限公司 库存管理信息系统的分析、设计和实施 说明:本例时间较早,开发工具选用VFP。在学习过程中,可以现有的硬件和软件环境进行系统再开发实现,学习重点放在在系统分析、系统设计实际过程、法及容。 这里给出一个库存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实例,目的是使大家进一步深入了解开发任一个管理信息系统必须经历的主要过程,以及在开发过程的各个阶段上开发者应当完成的各项工作容和应当提交的书面成果。 一、东红照明有限公司产品库存管理系统简介 东红照明有限公司是我国东北地区一家生产照明灯的老企业,每年工业产值在四千万元左右。该厂目前生产的产品如表l所示。 表1 某厂产品品种规格、单价及定额储备

工厂的产品仓库管理组隶属于销售科领导,由七名职工组成,主要负责产品的出入库管理、库存帐务管理和统计报表,并且应当随时向上级部门和领导提供库存查询信息。为了防止超储造成产品库存积压,同时也为了避免产品库存数量不足而影响市场需求,库存管理组还应该经常提供库存报警数据(与储备定额相比较的超储数量或不足数量)。 产品入库管理的过程是,各生产车间随时将制造出来的产品连同填写好的入库单(入库小票)一起送至仓库。仓库人员首先进行检验,一是抽检产品的质量是否合格,二是核对产品的实物数量和规格等是否与入库单上的数据相符,当然还要校核入库单上的产品代码。检验合格的产品立即进行产品入库处理,同时登记产品入库流水帐。检验不合格的产品要及时退回车间。 产品出库管理的过程是,仓库保管员根据销售科开出的有效产品出库单(出库小票)及时付货,并判明是零售出库还是成批销售出库,以便及时登记相应的产品出库流水帐。 平均看来,仓库每天要核收三十笔入库处理,而各种出库处理约五十笔。每天出入库处理结束后,记帐员就根据入库流水帐和出库流水帐按产品及规格分别进行累计,以便将本日发生的累计数填入库存台帐。 产品入库单如表2所示,出库单如表3所示,入库流水帐如表4所示,出库流水帐如表5和表6所示,而库存台帐帐页如表7所示。 产品库存的收发存月报表是根据库存台帐制作出来的。产品库存查询是通过翻阅几本帐之后实现的。目前库存报警功能尚未实现。 表2 产品入库单第册号 表3产品出库单第册号 表4 产品入库流水帐页 表5产品零售出库流水帐页 表6产品批发出库流水帐页

三维步态分析在骨科康复等临床医学的应用

三维步态分析在骨科康复等临床医学的应用

三维步态分析在骨科康复等临床医学的应用 作者:刘安民先生,英国曼彻斯特索尔福德大学健康学院研究员 一步态分析研究的历史 行走是人类最基本的运动,行走的姿态可分为不同的类型。步态分析是一门有关人行走过程中, 体态, 骨骼间(关节) ,肌肉与肢体,以及肢体与外界物体间相对运动,力学关系的分析方法。步态分析是固体力学在生物系统应用(即生物力学)的典型范例。 人类对动物及自身姿态及运动的兴趣和研究起源可以 上溯到公元前三个多世纪的亚里士多德。他的‘动物的行走’被广泛认为是人类有关包括自身在内的动物行走研究的最 早专著。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家达分奇被认为是生物力学的先驱之一,因为他首次在力学环境下研究人的骨骼解剖结构。十七世纪的法国物理家勒内·笛卡尔最早提出人和所有动物的行走都遵循统一的力学法则,他的这一思想对促进和推动生物力学的持续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同一时期的意大利物理家乔瓦尼·阿方索·博雷利接受了这一思想,并对鸟和鱼等走,跑、跳、飞和游等动作进行了研究,他甚至在力学框架内研究了心脏的活塞运动。确定人体重心的位置,测量出吸和呼的空气量,并指出吸气是肌肉收缩造成,而呼气

是由于身体组织弹性造成。博雷利首次阐明骨肌系统的杠杆结构对运动而不是力本身的放大作用。肌肉必须产生足以克服运动阻力的力才能实现运动。受伽利略影响,他在牛顿三大定律发表前便建立了直观了解关节静力平衡规律的方法。 运动是生物力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关动物运动及人类步态的研究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始得到进一步发展,首先,著名的德国爱德华·韦伯和威廉·韦伯兄弟正式系统地对人类行走进行了研究,1836年合著了‘人类行走力学’。随后, 相机的发明对生物运动学产生了巨大推动作用。该时期的法国生理学家艾蒂安·朱尔斯·马雷在专著‘动物机械原理’中,提出了动物,人和机器都遵守同一物理法则,人体仅是有生命的机器的理论。他利用自己发明的步枪式连拍照相机成功记录了鹈鹕等多种鸟,动物及人的动作。英国人爱德华·迈布瑞奇(与其同龄,同与1904去世)几乎于同一时期在美国利用多架相机,成功捕捉了奔马连续动作的多幅照片,不仅证明马在奔跑的过程中会产生四蹄离地的瞬间,而且证明了法国人马雷理论的正确性。这二位开创性的工作使得他们被后人尊为生物力学的先驱。他们采用的联系动作连拍摄影的方法到目前为止还是步态分析的重要组成部分。 上个世纪四十年代,二战造成的众多伤残人员对假肢的大量需求促进了步态分析的研究。当时的假肢无论在设计和临床应用都没有成熟的步态生物力学理论可寻。每个残疾人

步态分析概述

步态分析及常用步态测量方法 周长青 2016年01月05日

目录 1 步态概述 (3) 1.1 步态的定义 (3) 1.2 步态的两个基本要求 (3) 1.3 步态周期中的关键时刻 (3) 1.4 步态周期的阶段划分 (3) 1.5 步态的基本指标 (4) 1.5.1 时间因子 (5) 1.5.2 距离因子 (6) 1.5.3 步行速度 (7) 1.6 步态的成熟 (7) 1.7 步态的影响因素 (7) 2 步态检查测量方法 (8) 2.1 时间参数测量 (8) 2.2 空间参数测量 (8) 2.3 运动学测量 (9) 2.4 动力学测量 (9) 2.5 肌电测量 (10) 3 正常步态 (10) 3.1 站立与平衡 (10) 3.2 行走步态周期规律 (11) 3.2.1 矢状面 (11) 3.2.2 额状面 (12) 3.2.3 水平面 (13)

3.3 步态评价(穿鞋的影响) (13) 4 病理步态 (14) 4.1 病态站立与病态平衡 (14) 4.2 长短腿步态 (14) 4.3 踝部障碍者步态 (14) 4.4 膝关节障碍者步态 (15) 4.5 髋关节障碍者步态 (16) 4.6 脊柱及肩带障碍者步态 (16) 4.7 全身障碍者步态 (17) 5 步态分析系统推荐 (17) 5.1 独立测试仪器列表 (17) 5.1.1 运动学仪器: (17) 5.1.2 惯性参数测量仪器: (21) 5.1.3 三维力测量仪器: (23) 5.1.4 压力测量仪器: (24) 5.1.5 肌电测量仪器: (25) 5.2 测试系统推荐 (26) 6 附录 (29)

三维动作捕捉分析系统

三维动作捕捉分析系统 美国魔神公司是全球最大的以光学动作捕捉系统为基础的高性能电脑生产商,专业为用户提供3D光学动作捕捉系统。 Motion Analysis 为行业用户提供首选的动作捕捉系统。实时功能使用户可以在同一时间观察到目标某个细微动作。强大的功能、简单的安装、方便的操作和精准的测量使得 Motion Analysis 公司数字捕捉镜头成为动作捕捉的标准配置。系统精度高达0.1mm,并且无线,不放光、不发热、无辐射、耐压、耐磨、中/英文操作界面。 它可以进行最精确的运动捕捉,六自由度测量,微动测量,三维平台运动测量。Raptor系

列已突破了技术难关,成为了全球唯一可在室内、室外及日光直射条件下使用的系统。 成熟的Motion Analysis数字影像捕捉分析系统已经为全球近千用户提供了完善的解决方案,涉及运动分析、动画制作和工业测量与控制等广泛领域。 应用领域 ●步态分析 Motion Analysis数字影像捕捉分析系统在步态分析上的应用体现了技术发展的最高水平,病人走动时,系统可以实时地进行数据采集、分析并以三维动画的形式进行展示。 同时,Motion Analysis系统还可以与测力台、表面肌电等输出模拟信号的设备进行同步。结合OrthoTrak、SIMM等软件,可以同时对受试者的步态、肌肉长度、表面肌电、受力等数据进行分析。 ●运动分析和运动医学 Motion Analysis能够给用户在许多方面提供准确的分析或者评估。如:提高运动成绩、预防损伤、状态恢复、运动装备/康复治疗装备等。 基于Motion Analysis提供的准确数据,教练、队员、队医、康复师能更加有效地制定训练计划、治疗方法和康复原则。 ●理疗康复 Motion Analysis系统可以提供一个没有任何约束也无限制的动作采集环境。无论在脊柱紊乱还是功能评定方面,Motion Analysis系统都可为用户提供迅速简洁的解决方案。 ●假肢与矫形 ●神经系统 ●产品设计与开发 ●医疗机器人技术 ●虚拟现实 ●人工智能、模式识别 ●人机工效学 ●电影艺术 电影制作者是使用Motion Analysis系统的先驱,大量特技采用Motion Analysis系统进行采集制作。全球80%的动画、游戏制作工作室都选用Motion Analysis系统。美国影城-好莱坞已经建立了一个基于Motion Analysis系统并且有16镜头的工作室。 部分影片:《猩球崛起》、《阿凡达》、《魔戒》、《黑客帝国》、《我,机器人》、 《最终幻想》

OrthoTrak步态分析软件

OrthoTrak步态分析软件 OrthoTrak步态分析软件是一套集测量、评估和数据库管理为一身的自动化三维临床步态分析软件。OrthoTrak 步态分析软件将运动学、动力数据与表面肌电、测力台数据整合在一起。临床医生通过步态报告能很容易的记录病人的物理测量数据;而且还能迅速地将技术性数据编译成简单的易读的图表和表格。OrthoTrak将上肢测量数据(头,躯干,臂和肩的运动学数据)与下肢的运动学和动力学数据结合分析,在这个方面OrthoTrak步态分析软件是独一无二的。 一旦OrthoTrak从Motion Analysis动作捕捉系统接收到3D坐标后,诸如marker掉落,背景干扰,手动数据化等问题都迎刃而解。OrthoTrak为用户提供了稳定的坐标数据,精确的临床测量数据和经准的动力学运动学整合数据。OrthoTrak 是一款完整的、功能强大的、实用的且便于使用的步态分析软件系统。 对于需要评估临床步态类型的医生,OrthoTrak的步态分析软件的主菜单能帮助他们迅速的对数据类型作出判断。OrthoTrak的操作窗口基于主菜单的选择,它提供了一系列简单且实用的工具:用户可以从数据库中读取文件,可以选择一个或多个试验环境,也可以决定输出报告的运动学动力学数据的类型和数量。所有分析功能的图表和文本演示报告都可以自定义,以满足用户的需要。 OrthoTrak 步态分析软件由特拉华州立大学的Chet Tylkowski, Sam Augsburger, Jim Richards博士;特拉华为威明顿儿童医院的Alfred I. duPont共同开发完成。 特性 1、关节曲伸、内收外展、旋内旋外数据完整报告 2、基于身体中心/实验室坐标系统的关节运动/力图表演示 3、上下肢运动学的完整报告,包括:倾斜,旋转侧倾,内收外展,倾斜度等。 4、各种数据报告输出,比如速度,节奏,支撑时间等 5、包含棍图的运动学数据可以与测力台动力学数据和表面肌电信号图表一通输出/预览。 6、总体均值可以应用到个体的多次试验或者规范人群的群体中。 7、左右脚步态数据,细化至:脚跟,脚尖和足中 8、可以与8块测力台和64通道的模拟信号协同工作

步态分析仪器(DOC)

---------------------------------------------------------------最新资料推荐------------------------------------------------------ 步态分析仪器(DOC) F-Scan足底压力步态分析仪临床应用现状 [国际骨科学杂志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rthopaedics]陈雁西 , 俞光荣正常人足底压力分析的研究进展[中国矫形外科杂志Orthopedic Journal of China] 王明鑫 , 俞光荣足底压力测量技术的发展现状与应用研究 Applic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foot pressure measurement technology [浙江体育科学 Zhejiang Sport Science] 李建设 , 王立平足底压力式步态分析技术在痉挛型脑性瘫痪儿童步态研究中的应用Gait analysis through plantar pressure measurement in children with spastic cerebral palsy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Physical Medicine and Rehabilitation] 李海 , 丁建新 , 周安艳 , 黄东锋 , 江沁 , 尹运冬青少年女性穿不同鞋行走时足底压力分布研究 Dynamic Analysis on Force Distribution of Foot during Walking for Young Female Wearing Different Kind of Shoes [体育科学 China Sport Science] 吴剑 , 李建设青年女性着高跟鞋平地行走时步态的生物力学研究A Research on kinematics on Young Girls’ walking with High-heel Shoes [体育科研 Sports Science Research] 吴剑 , 李建设糖尿病患者足底压力检测及影响因素探讨 The detections of foot plantar pressure in Chinese normal population and diabetic patients and their influencing factors [中国糖尿病 1 / 6

步态分析

步态分析 一、概述 行走就是人体躯干、骨盆、下肢以及上肢各关节与肌群得一种周期性规律运动,步态就是指行走时人体得姿态,就是人体结构与功能、运动调节系统、行为以及心理活动在行走时得外在表现。正常得步态有赖于中枢神经系统以及骨骼肌肉系统得正常、协调工作,当中枢神经系统或/与骨骼肌肉系统因疾病或损伤而受到损害时,就有可能出现步态得异常。步态分析就是利用力学得概念与人体解剖、生理学知识对人体行走功能状态进行对比分析得一种生物力学研究方法。 (一)步态分析步骤 1、描述研究对象得步态模式与步态参数,并与正常步态进行比较找出其差异; 2、分析出现差异得原因,研究产生异常步态得机制; 3、确定改善步态得治疗方案,包括步态训练得方法、假肢或矫形器得装配、助行器得选择。 (二)步态分析方法 1.运动性步态分析对步行得运动模式或步行时身体节段间得相关进行描述,此类分析既可定性也可定量,临床上应用简单,易于开展,后面将详细介绍。 2.动力性步态分析需要具备专业得知识技术与昂贵得专用设备,目前在我国只有少数单位开展了此项工作,社区中不可能开展,此处不予介绍。 二、正常步态 (一)步态周期 行走过程中,从一侧足跟着地到该侧足跟再次着地所经历得时间称为一个步态周期。在一个步态周期中,每侧下肢都要经历一个离地腾空并向前迈步得摆动相(迈步相)与一个与地面接触并负重得站立相(支撑相)。摆动相就是指从足尖离地到足跟着地,足部离开支撑面得时间,约占步态周期得40%;站立相就是指从足跟着地到足尖离地,即足部支撑面与地板接触得时间,约占步态周期得60%。其中,重心从一侧下肢向另一侧下肢转移,双侧下肢同时与地面接触得时间称之为双支撑相,一个正常步态周期中会出现两次双支撑相,各占步态周期得10%。详见图1。 图1 步态周期示意图

系统分析与设计

一、单选题 1. 关于企业中物流与信息流的正确的提法是:( B ) B. 信息流是双向的 2. 关于系统分析错误说法是:( D ) D. 进行程序设计 3. 开发人员获得企业领导意见的最好形式是:( C )C. 面谈 4. 以下哪种数据库语言可以实现对数据表中数据的查找等操作 B. 数据操纵语言 5. 以下结构中,不属于结构化语言的结构是:( D ) D. 层次 6. 实体关系图中,商品实体与顾客实体之间存在如下关系:( C )C. 多对多 7. 系统规划的主要特点是:( D ) D. 与企业发展战略相适应 8. 在系统分析阶段抽象地反映信息的流动、处理、存储和使用的工具是: A. 数据流程图 9. 系统分析员最基本和重要的能力是:( C )C. 与人沟通的能力 10. 在下述各项中,属于数据库最主要的特点是:( D ) D. 数据共享 11. 管理信息系统开发失败的最主要原因:( B ) B. 目标含糊 12. 在数据库系统中,数据操作的最小单位是:( B ) B. 字段 13. 实体关系图中,产品实体与零件实体之间存在如下关系:( C ) C. 多对多 14. 系统开发工作的目的和出发点是:(C )C. 满足用户要求 15. 数据流程图的外部项的作用是: B. 系统之外提供或获得数据的组织机构或个人 16. 所谓的逻辑模型就是对信息系统的功能抽象地加以定义和描述,暂时不涉及到其实现的:( D ) D. 具体技术手段 17. 在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生命周期中的哪个阶段,开发人员与用户之间的接触最多:( A )A. 系统分析阶段 18. 数据流图中的哪个要素是建立新系统的功能模块的基础: C. 数据处理 19. 全程参与整个信息系统生命周期过程的人员是:( B ) B. 系统分析员 20. 对于影响大、出现概率高的信息系统风险采用的主要措施是:( B ) B. 控制

步态分析

步态分析 1概述 人类的步行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的根本目的是从一处安全有效地转移到另一处。步行(walking)是指通过双脚的交互动作移行机体的人类特征性活动。步行需要全身肌肉的参与,包括人体重心移位,骨盆倾斜旋转,髋、膝、踝关节伸屈及内外旋展等,使人体位移的一种复杂的随意运动[1]。步态则是人类步行的行为特征,涉及行为习惯、职业、教育、年龄及性别等因素,也受到多种疾病的影响[2]。 由于人类个体之间的内在差异,每个人的步态模式都是独特的。然而,由于每个人都有基本相同的解剖和生理结构,所以健康人的步行是在一系列相似的过程中完成的[3]。在这种周期性的和高度自动化的运动模式中,包含有躯体和四肢有节律的动态变化,在连续的步行过程中,各个步态周期之间的差异是非常细微的[4]。 行走是人体日常生活中重复最多的一种整体性运动。直立行走运动是人类长期进化的结果。现代测量技术的发展使我们有可能对人类行走时身体各部分,特别是下肢的运动和受力情况进行动态的数量化分析,这项工作逐渐发展为生物力学的一个特殊分支,并被定名为步态分析(gait analysis)。步态分析就是研究步行规律的检查方法,旨在通过生物力学和运动学手段,揭示步态异常的关键环节和影响因素,从而指导康复评估和治疗,也有助于临床诊断、疗效评定及损伤机制的研究等[2]。 同时,步态分析也是一种对人体行走方式进行客观记录并对步行功能进行系统评价的有效手段,是康复评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临床工作中,对患有神经系统或骨骼肌肉系统疾病而可能影响行走能力的患者需要进行步态分析,以评估患者是否存在异常步态以及步态异常的性质和程度,为分析异常步态原因和矫正异常步态、制订治疗方案提供必要的依据[5]。 2正常及异常步态模式 2.1正常步态所谓正常步态是指当一个健康成人用自我感觉最自然、最舒坦的姿态行进时的步态,它具有如下3个特点[6]:身体平稳、步长适当、耗能最少。正常步态需要中枢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及骨骼肌肉的动态整合,是通过骨盆、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和足趾的一系列活动完成的,而躯干则基本保持在两足之间的支撑面上[7]。正常步态应该是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的灵活运动,身体良好的平衡能力以及头、躯干、四肢协调、流畅的配合运动[8]。正常步态很流畅的原因就是将重心最小限度地定位于骨盆,加上适宜的关节运动和适宜的力量,如果不能保证这些,则会导致异常步态的产生。 2.2步态周期从一侧足跟接地起到同侧足跟再次接地止称为一个步行周期,由支撑相和摆动相构成[9]。支撑相是指脚与地面相接的时期,包括足跟接地、足

步态分析仪

步态分析仪 一总体要求 ★1满足临床科室要求,凡涉及设备安装及施工由中标方负责,按照科室要求提供交钥匙工程具备2投标时要求提供原厂家的检验报告、技术参数表及产品彩页具备★3投标产品应为国内外知名品牌,先进机型及配置具备4提供近三年的销售业绩提供5仪器配备所有软件使用最新版本且终身免费升级,端口免费开放,能与我院各信息系统无缝对接具备6数量1台二技术要求 1自动计算和记录:步长、步宽、步态对称性、重心轨迹、步态节律、地面作用力、神经控制能力及障碍躲 避能力等 具备 2提供髋膝踝关节和骨盆活动角度曲线,单支撑相/双支撑相数据,摆动相数据,内外翻数据,步宽,足偏角, 步长,步频,步数,步速,步行周期,运动时间数据,各主要三维步态参数标准差数据 具备 3虚拟现实步态适应性训练及评测:系统前置超大屏幕中可以模拟虚拟行走环境,如街道、丛林、桥梁等环 境,同时添加一些认知任务,使患者通过调节步态来完成目标 具备 4步态训练:系统跑台通过视觉、听觉提示为行走障碍患者进行步态训练和评估,并具有安全可控的条件下 进行行走中的躲避障碍训练的功能 具备 5跑台内置测力台装置,能够覆盖整个跑台,实时监测患者步态情况具备 6提供多种具有运动反馈的步态训练和关节活动度训练,可以根据患者情况设置不同难度级别。训练结束能 够生成运动疗法报告 具备 7步态参数自动记录,并直接生成评估报告具备8提供中文操作界面,系统操作简单快捷具备 9安全保护:采用悬吊式保护和安全扶手相结合的方式,能在保证患者安全的前提下最大程度保留身体活动 的空间 具备 10能自动识别患者的步态模式,可生成步态引导训练模式投影,并可根据病人步态参数进行调节具备11跑台具备11.1速度范围:0.1-22km/h具备11.2倾斜角度:0-25°可调具备11.3最大载荷:≥150kg具备11.4接口:视频同步输出具备11.5测量范围:1-120N/cm2具备11.6采样速率:≥100Hz具备11.7传感器面积:≥108x47cm具备11.8传感器数量:≥5000具备11.9程序:6个运动程序;28个测试程序,8个自定义程序具备12提供详细配置清单及分项报价(含名称、规格、型号、数量、单价)具备13提供设备附件及各类配件详细报价(含名称、规格、型号、数量、单价)具备三技术及售后服务 ★1整机质保期≥3年(提供厂家保修承诺),在质保期内每年由维修工程师提供至少2次的上门维护保养工 作 具备 2中标方应对设备操作及维修人员进行操作及维修培训,直至技术人员熟练掌握使用及维修技能为止,提供 详细培训记录,提供设备设计使用寿命 具备

BTS三维运动分析系统及EMG在临床及运动训练中的应用前景展望

BTS三维运动分析系统及无线表面肌电测试系统(EMG)在国内临床及体育科研中的应用前景展望前言: 结合本人三年的临床工作经验及相关领域的了解,三维运动分析系统及EMG在国内临床及体育科研中的具体应用尚属于空白,或者说半空白状态,国内起步晚,目前有在使用的医疗机构或科研单位少之又少,而在发达的欧美国家,起步于80年代,目前仪器及应用技术已相对成熟,近年来随着我国医疗水平及运动训练水平的不断提高,也急需有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快捷,客观精确的动态分析仪器及多数据同时处理的软件系统来辅助医生及科研人员进行更客观精确的临床诊断治疗和体育科研活动,以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及科学运动训练水平,促进康复,功能评定的发展及提高运动成绩,减少运动损伤等。目前国内越来越多的医疗机构和科研单位正逐步开始使用三维运动分析系统及EMG系统,所以国内市场潜力及前景一片大好。但前提是一定要把该产品的核心特点及实用的具体功能充分挖掘出来,并结合临床和体育科研的实际需求,找到一个好的结合点,让使用者简单方便的把产品的实际功能服务于具体的临床及科研活动,例如定量评定人体颅脑损伤、中枢和周围神经系统损伤及骨关节病损的患者,制定康复治疗、训练计划、评定康复疗效、定做支具和矫形器,运动损伤监测,运动能力提高等提供客观依据。最终实现医院患者公司三方共赢。

主要内容: 一、产品组成、原理、特点、亮点、适用领域 二、三维步态分析系统及EMG简介 三、临床及体育科研应用 四、应用举例 五、模块建设 六、未来展望 一、产品组成、原理、特点、亮点、适用领域 (一)产品组成及原理 主要硬件部分: 三维步态分析仪、测力平板、无线表面肌电仪(EMG)、工作站等 主要软件部分: 采集及分析软件等 1、高清红外摄像头:适用于任何形式的动作并进行精确分析。 2、步行平台:整合测力平台,方便测量。 3、测力平台:两个多轴测力平台可以测量地面反作用力,中心压力(COP)坐标及扭矩。并结合步态分析,计算关节间受力时间及大小。 4、视频录象:两个视频采集器,可从不同角度实现实时步态显示。 5、显示屏:60寸大离子显示器,可监视所有收集到的各种信号。 6、无线EMG信号采集器:8个小巧,有无线WIFI技术的EMG信号采集器,结合三维步态分析系统使用,实现肌电信号和步态数据同

动作分析与步态分析

动作分析 一、动作分析总论 1、运动描记(Motoscopy):就观察到的身体运动状态予以记录的方法。记录一定条件下的运动模式,分别从各自的角度予以解释。以定性差异为指标予以标准化即可在临床应用。 2、运动记测(Motometry):就某一运动课题所需要的时间予以测量、测定一定时间内或一次性课题完成的量。即相当于测定完成情形,有标准化检查。能反映出运动机能障碍及能力障碍,在临床上应用广。 3、运动记录(Motography):利用电影及录像(VTR)来测量。将运动通过特定的影屏形成图表化。近来已使用二维空间及三维空间的动作分析装置。但对电影及VTR所记录的内容进行主观性判断、只不过是Motoscopy的一种。运动疗法评定中,所进行的动作分析是通过肉眼观察来进行的。观察者要忠实记录对象动作,有时需观察者自己再现动作。描叙中所使用的表现方式及用词应使别人(至少同行)明白。 4、基于观察的动作分析:以目测观察身体运动模式,推测关节运动、肌肉运动模式。 表1 基于观察的动作分析优缺点 优点缺点 - 记录困难,不易让别人懂 ~ - 一次可得到许多信息 - 可掌握问题的具体所在 - 不需特殊器具,随时进行- 需要熟练 - 可多次重复,当时可确认- 观察者主观性强,观察内容离散程度大(缺 乏再现性) - 极少加强对患者不必要的不安及心理负担 : - 结果可马上用于诊疗 动作分析是一个评定项目,不是为了动作分析而动作分析。动作分析而结果有助于治疗。 动作分析首先从仔细观察患者开始。要看在命令下进行同样动作的情况及无命令下自然进行的情况。然后推测动作为何不能顺利进行及异常的原因。然后开始进行确认检查。这是将与机能障碍水平的分析结果予以对照检查,必要时要重新检查,或追加新的检查。 临床中动作分析内容包括以下内容: 1、基于肉眼观察,用用运动学语言记录对象动作。 2、用简单图示来解释。 3、演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