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保乳术后放疗的皮肤护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乳腺癌保乳术后放疗的皮肤护理

张珍娣王秀杏

摘要目的:回顾性总结73例乳腺癌保乳术后的皮肤反应和护理对策。方法:根据放疗的进程、射线剂量的累加,照射野皮肤反应也逐渐加重,针对患者性格特征、心理状态做好心理疏导,同时在各时期有针对性采取相应的皮肤护理措施。结果:本组73例有4例无反应,69例发生不同程度皮肤反应。结论:乳腺癌保乳术后放疗出现皮肤反应是不可避免的,采取及时有效的护理措施能减轻照射野皮肤反应,减少并发症,是患者顺利完成放疗计划,提高生存质量的保证。

关键词乳腺癌保乳术;放疗;皮肤反应;护理doi:10.3969/j.issn.1672-9676.2012.21.042

乳腺癌是我国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居女性恶性肿瘤死亡率首位,且以大中城市的发病率为最高,发病高峰以40岁左右的女性为主[1]。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辅以放疗与乳腺癌根治术的生存结果相同[2],但具有良好的美容效果,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被大多数患者所接受。放疗成为乳腺癌患者保乳术后必不可少的治疗手段,但是,乳腺癌保乳术后放疗首先发生的不良反应是皮肤反应,护理不当会影响治疗和美容效果,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我科2010年3月 2012年3月收治乳腺癌保乳术后放疗患者73例,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患者73例,均为女性,年龄26 66岁,平均年龄43.5岁。全部采用直线加速器治疗。放射性皮肤反应的分级。根据RTOG急性放射损伤分级标准将放疗后皮肤反应分为5级[3]:0级,无变化;1级,滤泡样暗红色斑、脱发、干性脱皮、出汗减少;2级,触痛性或鲜红色斑、片状湿性脱皮、中度水肿;3级,皮肤皱褶以外部位融合的湿性脱皮、凹陷性水肿;4级,溃疡、出血、坏死。

2结果

0级皮肤反应4例,1级皮肤反应40例,2级皮肤反应26例,3级皮肤反应3例,无4级皮肤反应。

3护理

3.1心理护理乳腺癌对患者造成严重的心理应激,导致不同程度的抑郁、悲观、忧虑、慌乱、焦虑、失去理智等心理改变和行为失常[4],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针对患者的文化程度、宗教信仰、性格特征及心理状态,因人而异地疏导和安慰患者。告知患者和家属术后放疗的必要性和注意事项,介绍放疗的实施过程以及随着放疗剂量的累加所出现的皮肤反应,特别指出皮肤反应只是放射治疗的副反应,并不表示病情加重。争取社会系统的支持与配合,特别是患者丈夫的支持、理解和呵护,对乳腺癌患者是最好的安慰,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指导患者生活要规律,保证充足的睡眠。平时多听音乐、看电视、阅读报刊杂志分散注意力。尽量把同样病种、同样放疗方式的患者的放疗时间安排在同一时间段,让她们有机会交流沟通,相互安慰相互鼓励,积极主动配合治疗。3.2皮肤护理

3.2.1第1 2周放疗5 10次后,剂量累计达20Gy时,皮肤表现为潮红、发热,指导患者穿宽松、柔软、纯棉的开身衫,不要戴胸罩,避免摩擦刺激。照射野内不要贴胶布、敷料,可用抗辐喷剂喷涂,5次/d。洗澡时,水温不宜过热,不要用力搓擦皮肤,避免使用粗硬毛巾、碱性肥皂和刺激性强的洗涤用品,保持照射野皮肤清洁干燥。

3.2.2第3 4周放射10 20次,剂量累计达40Gy时,照射野皮肤表皮细胞脱落加快,存活的基底细胞加速繁殖,代替死亡脱落的表皮细胞,汗腺受损,功能下降[5]。表现为表皮鳞片样变、发干、瘙痒、紧绷感、烧灼感,逐渐出现色素沉着、皮肤颜色变深、脱屑。指导患者有痒感时不要用手抓挠,不可涂酒精或刺激性的油膏止痒,可轻轻拍打局部皮肤,或用婴儿止痒粉涂抹。脱屑时不可搓撕干屑,应任其自然脱落。照射野内每日放疗后30min内及睡前涂比亚芬乳膏保护皮肤。避免冷热酸碱刺激,洗澡不宜过勤。

3.2.3第5 6周放射20 30次,剂量累计达60Gy时,皮肤基底细胞增殖不足以补充修复替代死亡脱落的表皮细胞,真皮外露、血清渗出[5]。表现为照射野内充血水肿、烧灼痛,水泡形成,有渗出液,严重时会出现出血、溃疡坏死。本组有3例发生湿性脱皮,2例是在全乳腺照射结束后瘤床加量时发生的,因破溃处不在照射区内,继续放疗,1例在放疗结束后2 d后发生。此时要加强皮肤护理,保持局部皮肤干燥,减少摩擦。2例皮损面积小于4cm2,破溃区用无菌生理盐水清洗干净,把银离子敷料剪成直径2cm的小块敷于破溃区中间,2d 后银离子敷料脱落,肉芽组织开始生长,5d创面干燥结痂,疼痛消失,皮肤愈合。1例皮损面积7cm2,破溃区用无菌生理盐水清洗干净,把银离子敷料剪成合适的小块放置在破溃处的中间,敷料的大小应比破溃区略小,2d后银离子敷料脱落,破溃处有少量分泌物,继续用无菌生理盐水清洗,覆盖银离子敷料,肉芽组织开始生长,银离子敷料脱落,7d创面干燥结

作者单位:210009江苏省肿瘤医院放疗科张珍娣:女,本科,主管护师

56例Glidescope视频喉镜引导OSAHS患者

腭帆成形术经鼻气管插管的护理配合

薛雨苑学儒陈宇

摘要目的:为了更好地指导临床护理工作,对应用Glidescope视频喉镜引导OSAHS患者腭帆成形术经鼻气管插管全麻的护理配合进行总结。方法:对56例OSAHS患者进行术前评估,参与腭帆成形术的麻醉护理,配合Glidescope视频喉镜在经鼻气管插管的操作。结果:56例患者均一次插管成功,未出现任何并发症。结论:使用Glidescope视频喉镜加以良好的护理配合可以提高经鼻气管插管的成功率,减少不必要的损伤,对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具有一定的意义。

关键词Glidescope视频喉镜;OSAHS;经鼻气管插管;护理doi:10.3969/j.issn.1672-9676.2012.21.043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nea syndrome,OSAHS)患者行腭帆成形术主要采用全身麻醉方式,需要经鼻气管插管建立人工气道。而此类患者多数有上呼吸道特别是鼻、咽部位狭窄的病理基础,如肥胖、变应性鼻炎、鼻息肉、扁桃体肥大、软腭松弛、腭垂过长过粗、舌体肥大、舌根后坠、下颌后缩、颞颌关节功能障碍和小颌畸形等解剖特点,给麻醉插管带来一定的难度。在行气管插管时容易出现暴露困难和插管失败,严重时甚至出现面罩给氧困难而出现窒息。有文献报道麻醉中困难气管插管发生率为2% 3%[1],而OSAHS患者的麻醉死亡率又明显高于一般患者[2-4],麻醉期间的护理配合显得十分重要。Glidescope视频喉镜是一种带光源的可塑型气管插管硬镜,口咽部图像传递到7寸显示屏上,能够更加清晰的暴露全麻插管过程,减少对患者的损伤。我院于2010年2月 2012年2月对56例OSAHS

作者单位:100048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总医院麻醉科

薛雨:女,本科,护师

通讯作者:苑学儒,女,主管护师患者行腭帆成形术镇静后经鼻气管插管,效果良好。本文重点探讨良好的护理配合对于Glidescope视频喉镜引导OSAHS 患者腭帆成形术经鼻气管插管的重要意义。

1临床资料

本组共56例择期进行腭帆成形术的OSAHS患者,其中男42例,女14例。年龄21 55岁。体重73 90kg。术前根据Mallampati口咽评分法评估气道为Ⅱ级或Ⅲ级,排除鼻腔咽喉插管禁忌和气管压迫及狭窄可能,无高血压病史和呼吸系统疾病,张口度>3cm,ASA分级Ⅰ Ⅱ级。本组患者采用气管内吸入和静脉复合麻醉的全身麻醉方式,经鼻插入气管导管。

2术前准备

2.1术前访视评估巡回护士术前1d访视患者,根据Mal-lampati口咽评分法评估患者插管的困难程度,由于OSAHS 患者在行气管插管时容易出现暴露困难和插管失败,向患者告知视频喉镜的操作方法,取得患者的理解和配合,缓解患者

痂,疼痛消失,皮肤愈合。

4小结

放疗杀伤肿瘤细胞的机制主要是通过射线作用于物体产生次级电子引起电离或与组织内水分子作用产生自由基损伤DNA[6]。当损伤超出细胞的修复能力时,对射线敏感的皮肤基底细胞不能及时增殖来补充死亡脱落的表皮细胞即引起皮肤损伤。保乳术的肿瘤位置表浅、皮肤细薄,不易暴露,易致皮肤损伤。防止皮肤损伤,除严格控制剂量外,放疗投照时严格执行操作流程,认真细致摆位,避免因摆位不认真负责导致相邻照射野边界交织重叠,形成剂量热点,加重皮肤反应。同时正确应用皮肤保护剂,抗辐喷水剂可以全程应用,当皮肤发红时可用比亚芬乳膏涂抹,放疗前30min照射野皮肤不能使用乳膏,否则会加重皮肤反应。当皮肤破溃时禁用乳膏。银离子敷料具有较强的吸收能力,透气性能好,能促进伤口上皮组织的愈合[6]。它的独特抗菌和加速组织修复作用,可使破溃的皮肤加速愈合,减轻患者痛苦。

参考文献

[1]吴清芹.乳腺癌放射治疗研究进展[J].中国癌症防治杂志,2009,1(1):92-94.

[2]刘欣,乔学英.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的放射治疗[J].国际肿瘤学杂志,2009,36(4):270-272.

[3]谷铣之,殷蔚伯主编.肿瘤放射治疗学[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2:1108.

[4]邵俊荣,刘玉清.乳腺癌术后放射治疗的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09,15(10):84-85.

[5]张秀英,王圣芳,张继红,等.120例乳腺癌放疗的皮肤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06,12(9):1702.

[6]陶玲玲,邢桂红,鲍婷婷.银离子敷料治疗放疗引起的放射性皮肤溃疡[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1,32(13):2092.

(收稿日期:2012-05-06)

(本文编辑刘学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