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数学活动设计——学习8的组成

大班数学活动设计——学习8的组成
大班数学活动设计——学习8的组成

大班数学活动设计——学习8的组成活动名称:数学活动——学习8的组成

活动目标:

1、学习8的组成,了解8分成两份有七种不同的分法,学习按序分合。

2、引导幼儿观察两个部分数之间的互换关系。

3、启发幼儿运用互换的方式找出相关的几组分合式。

活动重点:

学习8的组成,知道8分成两份的其中不同的分法。

活动难点:

幼儿能较熟练、较快地进行8的分合活动。

活动准备:

小狗磁性教具8只小圆片人手8片作业本、铅笔

活动过程

一、复习7的组成

1、对数游戏:小朋友,今天我们来玩一个新游戏“对数游戏”,就是老师先报一个数,然后你们再报一个数,我们报的两个数合在一起要是7.

师:我报3. 幼:我报4.、、、、、、

2、问答游戏:师:小朋友,我问你7可以分成1和几?

幼:肖老师,我告诉你7可以分成1和6.、、、、、、

二、学习8的组成。

1、今天天气很好,小兔和小猴都请小狗一家去它们家做客,这可难坏了小狗一家,这可怎么办呀,于是它们想出来一个办法,就是分开来去,一部分小狗去小兔家,一部分去小狗去小猴家。

那我们先来看看,小狗一家一共有几只成员吧。那这8只小狗都可以怎样分呢?请小朋友来帮助它们分一分吧,先自己想一想,想好后可以和好朋友说一说。

2、请个别幼儿上前操作,引导幼儿边分边说,有几只去了小兔家,有几只去了小猴家,并用分合式记录下来。提醒幼儿每次分的要不相同。

3、验证操作结果:小朋友,我们来看看他分得对吗?有没有把所有分法都写出来呢?

提问:8分成两份有几种分法?

4、找出8分成1和7及7和1的情况,引导幼儿发现其中的交换关系,再来找找,还有哪些是这种交换情况的?原来,我们只要将8分到3和5,就能找出6对分合式,因为两个数之间是可以交换位置的。

5、现在我们知道了8分成两份有7种分法,谁会把这7种分法有顺序的写出来。

我们来看看这个分合式,左边和右边的部分数有什么有趣的地方?

三、幼儿操作

大班数学活动设计 生活中的规律

大班数学活动设计生活中的规律 绍兴市鲁迅幼儿园王伊丽 设计意图: 只有当数学回归了幼儿的生活情境,才给了幼儿将数学思维进行宽广的迁移和应用的机会,才能更有效地提高幼儿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才能更好地体现数学的教育价值。《纲要》中关于数学领域的目标定为“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这一表述也正说明新课程数学教育的价值取向已不再过度注 重静态知识的传递,而是更注重从生活中感受和体验数学的实际意义,并尝试应用数学的观点和方法去发现和解答身边生动的实际问题。 在我们周围的生活中有许多有规律的事物,如衣服上的花纹、地砖、栏杆;幼儿游戏活动时按男女间隔排队;律动、做操中动作的反复等等。这些事物幼儿都很熟悉,因此我们把这些内容作为本活动的素材,希望从中让幼儿更生活化地感知规律,并且最终培养起幼儿的数学可以服务应用于生活的意识,如运用规律知识进行装饰;创编游戏、动作等等。 活动目标: 1、感受生活中有规律的序列,产生对规律活动的兴趣。 2、能仔细观察、主动探索,感知规律的主要特征。

3、尝试自创规律,发展幼儿的实际运用能力。 活动准备: 1、有色彩排列出规律的衣服。 2、可以串挂的小积木若干,穿挂用的绳子人手一根。 3、生活中有规律事物的课件(照片以幼儿身边场景为主)。 活动过程: (一)感受生活中有规律的事物 1、欣赏衣服 引导幼儿观察一些同伴的衣服,并发现衣服上的规律。 2、观看课件,进一步感受生活中有规律的事物 引导幼儿观察:这是什么(或什么地方)?你能找到其中的规律吗?这个规律是怎么样的? (二)穿玩具,感知各种规律 1、幼儿自己运用一定的规律穿起小玩具串。 2、集体交流自己运用的规律,并将其转换成符号形式。 3、引导幼儿分析与提炼规律的主要特点。 (三)运用规律 1、排队:我们小朋友可以排排队,排出规律。 2、编动作:用动作表现规律。

大班数学教案8的组成和分解 (5000字)

大班数学教案 活动名称 《8的组成和分解》 活动目标 1.学习用推理的方法进一步感知8以内数的组成和分解 2.引导幼儿找出递增、递减规律,感知两个数交换位置和不变的关系 3.积极主动探索的兴趣和爱好,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思维力及动手操作能力活动准备 每人8个积数、学习包《科学可爱的鸭子》 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师:小朋友们,我们都学过哪些数字宝宝啊,数字宝宝都是小朋友们的好朋友,请你说说你喜欢哪个数字,它能代表什么?(利用幼儿以往的知识和生活经验说自己喜欢的数字来复习对7以内数的认识。)如:我喜欢3,三颗大树能用3来表示。

2乌龟一家出来玩——教师(出示一张“乌龟一家”的图片),今天天气真好啊,乌龟一家出来玩啦,看,这儿有几只乌龟?他们都一样吗?哪儿不一样啊? 提醒幼儿先记录总数,再引导幼儿观察图上有的乌龟有什么相同与不同的地方。师:我们发现了许多不一样的地方,谁按这些不同把乌龟分成两组? 幼儿思考并尝试将乌龟分成两组,说一说:大乌龟有几只,小乌龟有几只,根据大小特征,用分合式记录乌龟的数量。然后再找出一个不同点分一分并记录 3请个别幼儿说出8的四种不同分法的记录结果,教师演示并作以记录,再请幼儿说说这些幼儿分得对不对,自己分得和他们一样不。 4请幼儿观察计数卡,找出它们左边都有数字几,右边都有数字几?引导幼儿观察并找出规律(递增、递减、两个数交换位置和不变等) 5幼儿看黑板上的分合式跟老师玩对数的游戏。如:老师举数字1,幼儿则迅速举出数字7,或者老师举出数字5,幼儿则迅速举出数字3,要使老师和幼儿举的数字合起来是8 6游戏猜一猜 玩法:两个人一组,一个猜,一个藏。藏的幼儿把花片分别握在两个手里,出示其中一只手的花片数量,另一个幼儿就猜她的另一只手上的花片数量是几,猜对之后把结果记录在卡上,并互换角色,继续游戏。

幼儿园大班数学《5的组成》教案模板范文-1

幼儿园大班数学《5的组成》教案模板范文-1 活动目标: 1.乐于参与动手操作活动,对数字的组成产生兴趣。 2.在操作活动中能自主探索并说出5 的四种分合法,锻炼思维的敏捷性和 动手操作能力。 3. 学习5的组成,理解加法、减法含义。 活动准备: 操作材料人手一份,房子,动物图片。 活动重点: 在操作活动中能自主探索并说出5的四种分和法,锻炼思维的敏捷性和动 手操作能力。 活动难点: 学习5的组成,理解加法、减法含义。 活动过程: 一、利用故事角色复习4的组成,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师:4只小狗要去两座房子里玩,记住每座房子里都要有小狗,你来帮助 他们分一分吧? 小结:所有数量是4的物品如果要分成两部分,都有三种分法,(4可以分成1和3,1和3合起是4。4可以分成2和2,2和2合起来是4。4可以 分成3和1,3和1合起来是4。) 二、创设故事情节,引导幼儿自主探索5的四种分和法 1.尝试分雪花片,探索5的不同分合方法,初步理解加法、减法含义。 (1)刘老师这里还有很多雪花片,分别分到这两座房子里,每座房子里都要有,你来试一试怎么分? (2)请一位小朋友说一说自己是怎样分的?谁的和这位小朋友的分法不一样? 小结:雪花片分给两座房子,有4种不同的分法。 现在小朋友看一看,当黄房子有1个雪花片,红房子有4个,它们合起来 就是5;黄房子有2个雪花片,红房子有3个,它们合起来就是5;5个雪花片,分给黄房子3个时,那剩下的2个就给了红房子,5个雪花片,分给黄房子4 个时,那剩下的1个就给了红房子。 2.探索圆点的分法,进一步理解5的分合法,加深对加减法的理解,巩固 对递增、递减规律的认识。 (1)小朋友请在盘中每次取5个圆点分给黄房子和红房子,试一试有几种 分法?可以根据我们学习过的规律来分一分。

幼儿园大班数学《8的组成》

幼儿园大班数学《8的组成》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自主学习的意识,培养同伴间团结协作的精神。 2.发展幼儿观察、推理能力,能运用知识迁移学习。 3.在理解、运用规律的基础上,引导幼儿学习8的组成。 活动重难点: 重点:通过观察发现事物间的数量关系。 难点:通过翻圆点卡片,自己探索找出8的组成。 活动准备: 教具:小圆卡片(每人十个)、数字卡片(1——9、分合号每人两套)、教师操作数字卡片一套、课件、找朋友音乐。 活动过程: (一)导入:游戏“我问你答”,复习巩固7的组成。 “小朋友,我问你,7可以分成1和几。”“高老师,我告诉你,7可以分成1和6,1和6合起来是7。”“7有6种分合法。” 个别集体分别进行。 幼儿集体完整读7的组成式。 (二)展开: 1.观察图片,发现数量关系,列出组成式。 引导语:春天来了,蝴蝶在花丛中飞来飞去,请仔细观察图片,看看蝴蝶有什么不同? (1)幼儿观察、讨论发现图中蝴蝶的大小、颜色、方位、翅膀折合所隐含的数量关系。

(2)谁能根据蝴蝶的一种不同,列出组成式。 8 8 8 8 1 7 2 6 3 5 4 4根据互换规律列出另外四组组成式。 2.引导幼儿第二次探索操作圆点卡片,按照互补规律列出8的组成式。 请小朋友操作圆点卡片,将8的组成式有序的进行排列,相互说一说。 提问:你是怎么摆放的?这是按照什么规律摆放的? 教师小结:一个部分数逐一增加,另一部分数就逐一减少,这是按互不规律摆放的。两个部分数交换位置,总数不变,这是按互换规律摆放的。 一名幼儿上前在集体面前,摆出8的组成式。 3.幼儿完整认读”8”的组成式。 8可以分成1和7,1和7合起来是8;8可以分成2和6,2和6合起来是8;8可以分成3和5,3和5合起来是8;8可以分成4和4,4和4合起来是8;8可以分成5和3,5和3合起来是8;8可以分成6和2,6和2合起来是8;8可以分成7和1,7和1合起来是8;8一共有7种分合法。 4.内化迁移——-幼儿游戏 凑数游戏: 老师说一个数,幼儿说一个数,两个数合起来是8。 两名幼儿分别说一个数,两个数合起来是8。 (三)结束: 找朋友游戏:幼儿每人身上贴着一个数字,听到找朋友的音乐自己去找,和自己身上的数合起来是8,音乐一停,马上找到好朋友拉手站在一起。 反思:

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设计

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设计:区分左右 活动目标: 1、感知“左”“右”的空间方位,发展空间方位的知觉和判断力; 2、激发幼儿与同伴交流的兴趣,能比较准确地说出物体所在的“左”“右”方位; 3、在以自身为中心区分左右的基础上,学会以客体为中心区分左右,进一步感知空间。 活动准备: 1、海底图大的1份,小的与幼儿人数相同 2、红圆点与幼儿人数相同(上课之前反面双面胶先撕开) 3、图示6张(教师可随意编),粘贴的小图片每人各六张 4、课前认识生字:左、右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猜谜导入,感知自身的左右 教师:小朋友们好!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去参观海底世界。但是,那里的管理员说要进去必须学会一个本领——区分左右。 1、猜谜导入:一棵小树五个杈,不长树叶不开花。能算会写还会画,天天干活不说话。(手) 2、每个人都有两只手,一只是左手,一只是右手,那么你们能分清自己的左手和右手吗?(幼儿互相交流) 3、教师发出指令,幼儿按指令举起相应方位的手并做出动作。如: 师:来,来,来,举起你的右手来。 幼:我的右手举起来。 师:来,来,来,举起你的左手来。 幼:我的左手举起来。(教师看幼儿是否举对,纠正个别不对的) 4、教师出示右手,手上贴有红圆点,提问:你知道老师手上是什么吗?你知道它在我的左手还是右手上?请你举起和我相同的手。 (1)教师观察幼儿举手的情形,并在举对的孩子手背上贴上红色圆点贴纸。

(2)对于举错的幼儿,教师可以站在幼儿身旁,和幼儿同方向站,让幼儿对照,是不是举对了。 (3)师强调,幼儿按指令做动作:1、请把有红色圆点的手举起来;2、请把有红色圆点的右手举起来;3、请把你的右手举起来; (4)再次强调:我们贴有红色圆点的是什么手?(右手) 5、师:那我们的两只手中是左手帮我们做得事情多,还是右手做得多?请你说说你的右手都会做什么事情。 6、小结性提问:我们写字、画画拿笔的那只手是右手。那么,另一只是什么手?(左手) 二、基本部分: 1、以自身为中心区分左右 (1)刚才我们知道了左手和右手,那么老师还想考考你,你的身体上,除了左手和右手之外,还有什么部位也可以分左右呢?(耳朵、眼睛、脚、腿、肩、鼻孔、眉毛等) (2)听口令做动作伸出你的左手,伸出你的右手;耸耸你的左肩,耸耸你的右肩;跺跺你的左脚,跺跺你的右脚;左手摸左耳,右手摸右耳;左手摸右耳,右手摸左耳,左手拍左腿、右手拍右腿……(放慢速度,纠正个别不对的幼儿,此环节教师应面向全体,看看是否每个幼儿都对) (3)刚才小朋友玩的开心吗?其实不管什么时候在我们的左右边都有人或东西,你们能说说你的左边右边有什么?或者你的左、右边坐着谁?(练说:用左、右说一句话,如:我的左边有什么?或我的右边坐着谁?) (4)教师请幼儿思考:为什么你右手上的红色圆点在这边,而我的右手红色圆点在那边呢? 小结:站的方向不一样,所以左右方向不一样(教师转过背,与幼儿方向一致,再举右手。让幼儿体验面对面站着,因为方向不同,所以自己举的右手和你的刚好相反,要是方向一样,我们的右手就一样了) 2、以客体为中心区分左右 (1)看图区分左右 师:有6只小动物看到我们玩的那么开心,也来凑热闹了。看,谁来了。(出

大班数学《5的组成》

大班数学《5的组成》 珠心算与幼儿数学活动相结合大班珠心算活动《5的组成》 活动目标: 1.在掌握5的组成基础上,理解凑数的含义。 2.能听口述应用题,在算盘上复习4以内的加减混合运算,并能完整说出算式。 3.在游戏和操作中练习看数拨珠,看珠报数。 活动准备: 1.苹果图及标记图,数卡1、2、3、4、5若干。 2.每人一张分合卡、一支记号笔、5个动物玩具。 3.四位数的电话号码若干。 活动过程: 1. 出示数卡5,今天数字5也到幼儿园来了,它说要到算盘上找到它的珠宝宝,你知道是哪颗珠宝宝吗?幼儿回答,教师小结;哦,原来上珠宝宝就是5呀,那一颗下珠是几呀?三颗下珠呢?现在我们知道了,下珠宝宝1、2、3、4都比5小,现在数字5要来考考小朋友了,请你把5分成两份,看看谁的方法又多又准确。教师观察幼儿操作情况,并指导幼儿将分成结果记录在分合卡上。 2. 出示苹果图,问:图中有什么?一共有几个苹果?这些苹果全部都一样吗?启发幼儿按特征标记记录,并读一读分成结果。幼儿将自己的分成结果和苹果图中的结果对比,看看谁的方法又多又准确,且没有重复的,给予奖励。 3. 观察并说出分号下面2排数字是怎么排列的?(一排是顺数,一排是倒数) 刚刚我们把5分成了几组不同的数字朋友,现在我们把这些数字朋友合起来,再来读一

读。(教师将分合卡倒放。并边读边写上相应的数字。我们就说合起来是5的两个数互为凑数,即1的凑数是4,4的凑数是1,2的凑数是3,3的凑数是2, 4. 谁来了。(教师边说边在画板上画上一个小兔的头像,老师现在是小兔的左耳,小朋友们是右耳,教师边在左耳上写1,嘴里边说:我说1,幼儿接说:我说4,1的凑数就是4,换2、3、4同上。) 5. 小兔子要邀请几个好朋友来家里做客,可他来不及一个一个去家里请了,有没有什么好办法呢?幼儿想办法。对,打电话吧!瞧这是谁的电话号码呀,请幼儿一起读读这个号码上的数字,这个号码在算盘上怎么表示呢?(提醒幼儿拨6、7、8、9、等几个数字时要用合拨),你知道这个号码中哪两个数字是凑数朋友吗?那小乌龟的号码呢?小猫的呢?小狗的呢?…… 6. 我们请算盘宝宝和我们一起来动动脑子吧!听老师口述应用题,幼儿在算盘上用珠宝宝表现并完整地说出算式。例如小刺猬背了3个大苹果,,吃掉了2个,妈妈又给了它3个,现在小刺猬一共有几个苹果?幼儿边拨珠,边说出答案。重复完整的算式3 – 2 3 = 4 教师举例3""6道题,幼儿练习。 7.幼儿玩游戏《凑数朋友找找》。幼儿自选1""4的珠卡或数卡一张夹在胸前,在《找朋友》的音乐声中游戏2遍,结束活动。

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计数和空间位置教学设计

新修订幼儿园阶段原创精品配套教材 大班数学活动:计数和空间位置教材定制 / 提高课堂效率 /内容可修改 Big class math activities: counting and spatial location 教师:风老师 风顺第二幼儿园 编订:FoonShion教育

大班数学活动:计数和空间位置 活动目标:1、练习7以内对应计数的表达。2、能进行7以内数量、物体及空间位置的二次对应关系练习。3、怎强分工合作学习的兴趣和愿望。活动重点:练习7以内对应计数的表达。 活动难点; 能进行7以内数量、物体及空间位置的二次对应关系练习。 活动准备 1、“田”字形玩具架和5-7的数群卡。 2、幼儿用书,教学挂图。 3、1-7的数字卡。 活动过程 一、7以内计数 1、出示5-7的数群卡:冬爷爷给我们班送来很多礼物,我们一起来看看有什么?(4本书,5辆小车、6只小熊、7个皮球。)

2、这些礼物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我们一起来说一说。 二、空间方位对应练习 1、冬爷爷想得很周到,他还给什么送来了一个玩具柜,我们把这些礼物放在哪儿呢?怎么放? 2、请你们用手脚来表示玩具柜上的各个格子,老师说出玩具名称,你们用动作告诉我这种玩具的位置。 3、老师用动作来表示玩具柜的各个格子,你们说出这个格子里有几个什么玩具。 三、操作练习 1、出示教学挂图:我们来看看这幅图上有什么?我们小朋友要干什么呢(给孩子读题目) 2、幼儿作业教师巡回指导,帮助能力弱的幼儿。 3、展示幼儿作业,交流评价。 FoonShion教育研究中心编制 Prepared by foonshion Education Research Center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5的组成》

珠心算与幼儿数学活动相结合大班珠心算活动《5的组成》 活动目标:1.在掌握5的组成基础上,理解凑数的含义。 2.能听口述应用题,在算盘上复习4以内的加减混合运算,并能完整说出算式。 3.在游戏和操作中练习看数拨珠,看珠报数。 活动准备:1.苹果图及标记图,数卡1、2、3、4、5若干。 2.每人一张分合卡、一支记号笔、5个动物玩具。 3.四位数的电话号码若干。 活动过程:1. 出示数卡5,今天数字5也到幼儿园来了,它说要到算盘上找到它的珠宝宝,你知道是哪颗珠宝宝吗? 幼儿回答,教师小结;哦,原来上珠宝宝就是5呀,那一颗下珠是几呀?三颗下珠呢?现在我们知道了,下珠宝宝1、2、3、4都比5小,现在数字5要来考考小朋友了,请你把5分成两份,看看谁的方法又多又准确。教师观察幼儿操作情况,并指导幼儿将分成结果记录在分合卡上。 2. 出示苹果图,问:图中有什么?一共有几个苹果?这些苹果全部都一样吗?启发幼儿按特征标记记录,并读一读分成结果。 幼儿将自己的分成结果和苹果图中的结果对比,看看谁的方法又多又准确,且没有重复的,给予奖励。 3.

观察并说出分号下面2排数字是怎么排列的?(一排是顺数,一排是倒数) 刚刚我们把5分成了几组不同的数字朋友,现在我们把这些数字朋友合起来,再来读一读。(教师将分合卡倒放。并边读边写上相应的数字。 我们就说合起来是5的两个数互为凑数,即

1的凑数是4,4的凑数是1, 2的凑数是3,3的凑数是2, 4. 谁来了。(教师边说边在画板上画上一个小兔的头像,老师现在是小兔的左耳,小朋友们是右耳,教师边在左耳上写1,嘴里边说:我说1,幼儿接说:我说4,1的凑数就是4,换2、3、4同上。) 5. 小兔子要邀请几个好朋友来家里做客,可他来不及一个一个去家里请了,有没有什么好办法呢? 幼儿想办法。对,打电话吧!瞧这是谁的电话号码呀,请幼儿一起读读这个号码上的数字,这个号码在算盘上怎么表示呢?(提醒幼儿拨6、7、8、9、等几个数字时要用合拨),你知道这个号码中哪两个数字是凑数朋友吗?那小乌龟的号码呢?小猫的呢?小狗的呢?…… 6. 我们请算盘宝宝和我们一起来动动脑子吧! 听老师口述应用题,幼儿在算盘上用珠宝宝表现并完整地说出算式。例如小刺猬背了3个大苹果,,吃掉了2个,妈妈又给了它3个,现在小刺猬一共有几个苹果?幼儿边拨珠,边说出答案。重复完整的算式 3 – 2 3 = 4 教师举例3""6道题,幼儿练习。 7.幼儿玩游戏《凑数朋友找找》。幼儿自选1""4的珠卡或数卡一张夹在胸前,在《找朋友》的音乐声中游戏2遍,结束活动。

大班数学活动设计:生活中的规律

大班数学活动设计:生活中的规律 大班数学活动设计:生活中的规律大班数学活动生活中的规律教案主要包含了设计意图,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等内容,感受生活中有规律的序列,产生对规律活动的兴趣。能仔细观察、主动探索,感知规律的主要特征。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大班数学活动课,快来看看大班数学活动设计生活中的规律教案吧。绍兴市鲁迅幼儿园王伊丽设计意图: 只有当数学回归了幼儿的生活情境,才给了幼儿将数学思维进行宽广的迁移和应用的机会,才能更有效地提高幼儿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才能更好地体现数学的教育价值。《纲要》中关于数学领域的目标定为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这一表述也正说明新课程数学教育的价值取向已不再过度注重静态知识的传递,而是更注重从生活中感受和体验数学的实际意义,并尝试应用数学的观点和方法去发现和解答身边生动的实际问题。 在我们周围的生活中有许多有规律的事物,如衣服上的花纹、地砖、栏杆;幼儿游戏活动时按男女间隔排队;律动、做操中动作的反复等等。这些事物幼儿都很熟悉,因此我们把这些内容作为本活动的素材,希望从中让幼儿更生活化地感知规律,并且最终培养起幼儿的数学可以服务应用于生活的意识,如运用规律知识进行装饰;创编游戏、动作等等。 活动目标: 1、感受生活中有规律的序列,产生对规律活动的兴趣。 2、能仔细观察、主动探索,感知规律的主要特征。 3、尝试自创规律,发展幼儿的实际运用能力。 活动准备: 1、有色彩排列出规律的衣服。 2、可以串挂的小积木若干,穿挂用的绳子人手一根。 3、生活中有规律事物的课件(照片以幼儿身边场景为主)。活动过程: (一)感受生活中有规律的事物

幼儿园:大班数学《8的分解与组成》教学反思

幼儿园数学新课程标准教材数学教案( 2019 — 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 ) 学校: 年级: 任课教师: 幼儿教育 / 幼儿园工作总结 编订:XX文讯教育机构

大班数学《8的分解与组成》教学反思 教材简介:本教材主要用途为通过学习数学的内容,让学生可以提升判断能力、分析能力、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直觉判断等能力,本幼儿教育资料适用于幼儿园幼儿园数学科目, 学习后学生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本内容是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的编写,可以放心修改调整或直接进行教学使用。 为了让大班幼儿能在小学有效学习数的分解与组成知识,幼儿园的大班教材就已经安排了数的分解与组成内容,其中第一学期是5以内数的分解与组成,第二学期安排的是6至10这5个数的分解与组成,这也与《3至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对大班幼儿数学认知目标要求相符的。 第一学期大班的幼儿已经学习过了5以内各数的分解与组成,对于数的分解与组成,他们也已经有了一定的经验。尽管以往教学数的分解与组成时,所用的方法是不一样的,但还是发现,活动过程与方法都有些机械,不够灵活,所以本次活动前我用心思考:如何以游戏的方式来增强活动的趣味性,如何用操作来引发幼儿思维的活动? 去年10月份,我在园内公开课时,执教了《4的分解与组成》,活动结束后,大家一致认为我的设计非常好,就是没有给幼儿提供记录单。所以在后来的数的分解与组成活动中,我都给孩子们提供了记录单。本次在执教8的分解与组成时,我课前为每组幼儿准备了一张大的记录单和8个苹果图片及提前画好的一棵苹果树。

参照教学用书中的活动设计,先学习8的组成,运用“结苹果”的游戏,幼儿很快也很顺利完成了活动任务,效果良好。在运用游戏“摘苹果”来学习8的分解时,我指名两个幼儿来进行“摘苹果”,其活动目标就是要求幼儿知道8具体能分成几和几,两名幼儿上台后,拭目以待,老师一声令下,“摘苹果”开始了,结果是a摘了4个,b也摘了4个,这样就把8分成了4和4,幼儿记录后,重新换幼儿,游戏继续进行,通过6轮游戏后才发现,8能分成4和4,出现了4次,8能分成5和3出现了2次,而8能分成1和7及其他情况均未出现,这是因为,每个幼儿都不想落后,都想在活动中表现自己,他们的能力相当,所以摘下的苹果数总是相差不多,如果用这种游戏方法可能很难完成活动任务,而且效果不佳,此刻,我机灵一动,打算重新考虑游戏方法,对幼儿说:“这个游戏经常出现重复现象,我们不玩了。”于是在美工区,拿来两个可比克的盒子,取来8根水彩笔,指名幼儿来分,告诉幼儿,每次分的要和别人的不一样,很多幼儿的常规思维就是等分,首先是8能分成4和4,接下来,就有幼儿将彩笔分成了5和3,当然也有重复的分法,但是通过引导幼儿观察,就会发现重复,于是掌握了规律的幼儿就在前面幼儿分的基础上,直接将一个盒子里的水彩笔,取出一支,放在另一个盒子里,幼儿们一边探究,一边分,一直将8的7种分法全部分完,并正确记录了下来,在此时,我依旧用鼓励的口气说:“赶快开动脑想想,还有别的分法吗?”就在其他小朋友还在思考怎样分时,c突然举起了手说:“老师,老师,我还有分法。”我

大班数学5的组成教案反思

大班数学5的组成教案反思 大班数学5的组成教案反思主要包含了活动设计背景,活动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活动准备,活动过程,教学反思等内容,培养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引导幼儿在尝试操作活动中,学习数字5以内数的组成与分解,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大班数学活动课,快来看看5的组成教案吧。 活动设计背景 幼儿在学习数字2—4的组成的基础上,已经知道数字如何分成,并且能有多种分成方法。但在动手操作记录上面却不怎么好。因此,在接下来组织幼儿学习5的组成时,我把重点放在幼儿动手操作上面,并进一步学习5的组成。使其更深入的了解整体与部分,部分与部分的关系。同时,我又考虑到学习数字组成的枯燥性,采用了游戏的形式开展本次活动,让幼儿在玩中学,以达到活动目标与幼儿兴趣最优化的结合。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 2、引导幼儿在尝试操作活动中,学习数字5以内数的组成与分解。 3、发展幼儿的观察力和思维力。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是能理解5的组成与分解。 难点是能熟练操作范例表。 活动准备

1.小盘每人一只,瓶盖每人5只(也可用正反棋、双面雪花片等)。 2.二套练习纸每人各一份。 3.教师用范例表各一份。 4.数形小方块若干。 5.铅笔每人一支。 活动过程 一、幼儿第一次尝试 1.幼儿每人手持5只瓶盖,在小盘里撒,看看瓶盖有几个朝上,几个朝下?(边撤边做记录) 能力强:用铅笔写在记录纸上。能力弱:用数形小方块在记录纸上表示。 2.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3.讨论: (1)你玩出了几种方法?有几种不同的结果? (2)用什么好办法把这四种方法全部记住? 4.小结:撒5只瓶盖按正、反面区分有四种不同的结果。(边归纳边有规律地记录于范例表中) 5.延伸活动: (1)可与同伴比比,看谁玩出的方法最多? (2)回家后,也与爸爸、妈妈玩这一游戏,比比谁玩出的方法最多? 二、幼儿第二次尝试 1.幼儿每人一张图表,上面有许多空格,请幼儿将其补填完整。提示:(1)观察表格中的不同点。(圆点与数字的区别) (2)按照表格中圆点与数字的提示,正

大班数学活动设计背景

科学领域——数学活动 内容:《区分6以内的基数与序数》 一、活动意图 感知基数和序数的不同、体验序数的方向性,这对幼儿来说比较难。根据《幼儿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提出的“应为每个幼儿提供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并以多种方式进行探索,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数的基数意义和序数意义的转换,从而体验数学的重要和有趣。”这一精神,我设计了该活动。是在让幼儿通过情景,体验基数和序数的不同,扩充对数的认识,知道数可以表示物体的多少,也可以表示物体的顺序,并且在日常生活中建立良好的秩序感。 二、活动目标 1. 通过情景,体验基数和序数的不同。 2. 扩充对数的认识,知道数可以表示物体的多少,也可以表示物体的顺序。 3. 对基数和序数现象感兴趣,建立良好的秩序感。 三、活动准备 1. 知识经验准备:初步感知6以内基数的含义和序数的含义 2. 物质准备:(1)教具:数字卡片,带颜色的小盒子,犀牛手偶一个,各种物品的图片若干。(2)学具:油画棒,各种物品的图片或事物(糖果、雪花片等)若干。 四、活动过程

1. 情境导入:(教师出示一张邀请函)“小朋友你们看!这是什么?”(邀请函)“对,这是小犀牛寄来的邀请函,今天是他的生日,他想邀请我们小朋友去他的家里做客,玩游戏,你们愿意去吗?”(愿意)“那我们排好队出发吧!” 2. 集体活动 (1)数高楼,复习10以内的基数。 老师:“我们到了森林小区了,这里的楼房可真多啊!一起来数数有多少栋楼房吧!”请幼儿数一数森林小区共有多少栋楼房。 (2)找找小犀牛家,复习6以内的序数。 老师:“这里有那么多楼房,小犀牛家里住在哪里呢?我们来打电话问问小犀牛吧!”(教师用手机打电话给小犀牛,询问地址)请幼儿找一找小犀牛家在哪里。 (3)小犀牛请客,区分6以内的基数和序数。找到小犀牛家。(出示小犀牛手偶)小犀牛:“欢迎小朋友,请坐吧!今天是我5岁的生日,你们能来我感到非常地开心,你们人好多啊,我先一排一排地来报个数吧!第一排……第二排……妈妈给我准备了很多好吃的好玩的的东西,我想和小朋友们一起分享。可是我不知道妈妈给我买的这些东西各有多少个,请小朋友们帮我数一数吧!”小犀牛出示各种物品,然后分别送给指定的小朋友。如,出示五块糖果,然后把五

大班数学《学习8的组成》活动教案及反思

大班数学《学习8的组成》活动教案及反思 Teaching plan and Reflection on the activity o f "composition of learning 8" in large class ma thematics

大班数学《学习8的组成》活动教案及反思前言:小泰温馨提醒,幼儿园是针对幼儿集中进行保育和教育的学前教育机构,幼儿不仅可以学到知识,从小接触集体生活,帮助孩子健康快乐地度过童年时光。幼儿园教育作为整个教育体系基础的基础,是对儿童进行预备教育,包括性格完整健康、行为习惯良好、初步的自然与社会常识。本教案是根据幼儿园大班儿童的学习特点、发展特点来设计并编辑成教学活动的内容。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一、活动背景 幼儿学习掌握数的组成使数群概念得以发展,进一步理解数之间关系的标志,也为幼儿学习加减运算打下基础。在数组成教学活动中,我们为幼儿提供了多种操作实物,让幼儿通过自身的探索、操作活动获取有关数的组成经验。并引导幼儿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使学与用结合起来。 活动目标 1、主动参加探索8的组成的操作活动 2、运用互补、互换规则知道8分成两份有7种不同的方法。 3、初步学习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活动准备 1、数学王国图一副。

3、幼儿每人胸前一个数字挂牌,提供涂色、划短线、盖点子、看图分合等不同操作材料。 活 师:今天老师要请你们去数学王国去玩,,但有要求,请你们先要回答出门票上的问题后才能进入到数学王国中去。 幼儿逐个回答卡片的题目。 2、幼儿在主动操作游戏中探索8的7种分合方法。 (1)瞧,数学王国的大门已经为我们打开了,在数学王国里,有许多的智力题正等着我们小朋友去动脑筋呢,你们有信心吗?看哪个小朋友闯关最多。 (2)老师简单介绍游戏材料及操作要求。 (3)幼儿进行操作活动,老师巡回指导,观察了解幼儿操作情况进行个别指导,鼓励幼儿互相介绍操作情况。 (4)幼儿介绍自己的操作过程。 (5)引导幼儿通过分析,比较探索8的最佳分合方法。 3、运用“找朋友”游戏,巩固8以内数的组成规则。 (1)交代游戏规则。 刚才小朋友在数学王国里表现的很聪明,游戏玩得很好,接下来我们来玩个找朋友的游戏,老师为你们准备了每人一张数字卡片,请你们把它贴在身上,看看自己是几号数字,到音乐后就

大班数学学习5的组成教案反思

(封面) 大班数学学习5的组成教案反思 授课学科: 授课年级: 授课教师: 授课时间: XX学校

活动设计背景 幼儿园数学是一门系统性、逻辑性很强的学科,有着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幼儿学习掌握数的组成使数群概念得以发展,进一步理解数之间关系的标志,也为幼儿学习加减运算打下基础。在数的组成教学中,由于受内容局限,教学形式与过程往往过于单调和程式化,幼儿的积极性也不是很高,因此《学习5的组成》的活动方案产生了。从活动教学原则出发,改变以往的习惯教法,充分运用空间,根据教学内容和要求,巧妙地创设情景,让幼儿在形象的情景中,通过自身的探索、操作活动获取有关数的组成经验。并引导幼儿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使学与用结合起来。 活动目标 1、主动参加探索5的组成的操作活动。 2、掌握5的组成,初步了解其分合规律,培养分析综合能力。 3、发展幼儿思维的灵活性、培养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让幼儿在操作、交流中感知5分成两份的四组分合式。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已初步掌握4的组成。并有用语言进行表述的能力。 2、物质准备:幼儿每人一份操作材料(记录单、铅笔、苹果学具),

数字胸卡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以“碰球游戏”复习4的组成。 1.师出示数字4,说:“小朋友看,这是谁呀?”(数字4) 2.教师交代游戏规则。 师:数字4,今天要和小朋友玩碰球游戏,要求:老师说出的数与小朋友说出的数合起来是4。如:嗨嗨海,我的1球碰几球,幼儿答:嗨海嗨,你的1球碰3球。(幼儿边说边伸出相应的手指) 二、进行部分 1.创设情景,设置问题,引起兴趣,并交代要求。 秋天到了,小兔家的苹果成熟了。有一天,小兔摘了几个苹果回来(出示苹果),我们来帮小兔数数看有几个苹果?(5个)小兔是一个很有爱心的人,它想把苹果分给好朋友小猪和小熊分享,该怎么分呢?可以有几种分法?请小朋友来帮忙想办法, 试一试,要求分一次就在记录纸上记一次。(为幼儿提供苹果学具,记录单,铅笔。) 2.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观察了解幼儿操作情况进行个别指导。 3.请幼儿说说自己的分法。(教师有目的的选择三种不同分法的幼儿说说。) 幼儿1:按顺序分的; 幼儿2:没按顺序,随意分的;但分法正确。 4.给各种分法写上相应的数字。

大班数学活动8的组成教案反思

大班数学活动8的组成教案反思 大班数学活动8的组成教案反思主要包含了活动目标,活动重难点,活动准备,活动过程,活动延伸,活动反思等内容,探索8的组成,知道8有七种分法,初步了解“部分数互换,总数不变”的规律,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大班数学活动课,快来看看8的组成教案吧。 活动目标: 1.探索8的组成,知道8有七种分法。 2.初步了解“部分数互换,总数不变”的规律。 3.体验数学的奇妙有趣,喜欢数学活动。 4.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识能力。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活动重难点: 重点是探索8的组成,知道8有七种分法 难点是初步了解“部分数互换,总数不变”的规律。 活动准备: 小路背景图一张、活动教具小树8棵、1至7的数字卡若干张、教师用大记录纸3份、幼儿每人一份拼板学具、每人8个小钉、记录纸、铅笔。 活动过程: 一、游戏导入,以“碰球”的游戏复习7的组成。 “今天我们来玩一个“碰球”的游戏,我要找一个和我的数字合起来是7 的数字做朋友。”(儿歌:嘿!嘿!我的1球碰几球?幼儿答:嘿嘿,你的1球碰6球!)

二、幼儿操作:探索8 的组成。 “森林乐园里新修了一条马路,小动物们准备在路的左右两边种上小树,这样马路看起来就会更漂亮一些。那请你看一看小动物们可以怎么种呢?把你的种法用分解式记录到纸上吧。” 1.幼儿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2.交流记录结果,教师在白板上呈现。 将幼儿记录结果按有序排列与无序排列呈现,引导幼儿观察两张记录结果,比较哪张更容易记住,为什么? “请你们看一看并来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一边的数慢慢变大,另一边的数慢慢变小。) 小结:数字8一共有七种分法。 三、再次探索8的组成,引导幼儿学用互换规律找出8的几种对应的组成。 1.出示活动教具:请小朋友一起来数数小动物们一共要种的树?(8棵)。 2.教师示范演示教具,其他幼儿根据操作在纸上查找分解式,并说说每个数字代表的意思。 “8棵小树,种在马路的左边1棵,种在马路的右边7棵,8棵树可以分成1棵和7棵。1棵树和7棵树合起来是8棵树。8棵树可以用数字8来表示,1棵树可以用数字1来表示,7棵树可以用数字7来表示。” 3.教师在黑板上写出8 的分解式,并带幼儿说说:8可以分成1和7,1和7合起来是8。 “看到这个分解式,小朋友还会想到哪一个分解式” 引导幼儿说8还可以分成7和1。

大班数学活动的教案设计.

大班数学活动的教案设计 2019-04-18 一、活动目标: 1、学习将收集的种子进行分类、排列,并做记录. 2、积极探索,分析讨论,感知物体的大小、数量与排列长短的关系。 二、活动准备: 1、幼儿人手一份种子(蚕豆、黄豆、赤豆各十颗) 2、纸板人手一张 三、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引起幼儿兴趣。 “看看桌子上有什么?” (蚕豆、黄豆、赤豆)“它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什么?”(种子) 2、第一次探索活动:感知数量相同,大小不一的种子,排列长短不一样。 (1)讲解操作要领. “现在请你们做件事,给这些种子分分家(出示图一) “请你们猜猜第一条线上排什么?为什么?”(红豆,因为有红豆标记) “第二、第三条线呢?”(黄豆、蚕豆) “排的时候要从红线开始,一个靠着一个,让它们站在线上。三排全排完了 不要收,数一数,把数字记到后面的格子中。 (2)幼儿操作,用种子在纸板上排队。 (3)请幼儿讲述排列结果。 “红豆有几颗?”(十颗)“黄豆有几颗?”(十颗)“蚕豆呢?”(十颗)“它们都是十颗啊?那它们排的队伍一样长吗?”(不一样)

(4)讨论:为什么都是十颗,队伍不一样长呢?(因为红豆小,所以排得最短。因为蚕豆大,所以排得最长。因为黄豆不大也不小,所以排的队伍不长也不短)(5)小结:相同数量的种子,颗粒越小,排列越短,颗粒越大,排列越长。 3、第二次探索活动:感知大小不一的种子,排列长短相同时,数量不同。 (1)请幼儿把纸板翻过来,观察另一面。 “看看纸板上有什么?”(种子标记、线)“这三条线怎么样?”(一样长) (2)设疑、引导幼儿思考 “如果在这三条一样长的线上排队,想想它们用的数量会不会一样多?”(A:一样,B、不一样) (3)交待探索要求,幼儿操作。 “请你们用不同的种子分别在三条一样长的线上排列,看看它们用的数量到底会不会一样多呢?” (4)讲述操作结果。 (不一样多,红豆用得最多,蚕豆最少) (5)讨论“为什么排一样长的'队伍时,红豆用得最多,蚕豆用得最少呢?” (6)小结:队伍一样长时,小种子用得多,大种子用得少。 四、游戏:走钢丝。 “请小朋友找你的爸爸、妈妈一起来做走钢丝的游戏。自己找一段距离,从起点线处脚跟对脚尖走到终点线,数数你用了几步?你的爸爸妈妈用了几步?” “想一想,为什么爸爸妈妈用的步子少,你们用的多呢?”

大班数学教案《8的分解与组成》

大班数学教案《8的分解与组成》 一、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通过动手操作,感知8的分解组成,掌握8的7种分法。 2、在感知数的分解组成的基础上,掌握数组成的递增、递减规律和互相交换的规律。 3、发展幼儿观察力、分析力,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感知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学习并记录8的7种分法。 难点:总结归纳8以内数的分解和组成规律。 二、活动准备 1、8以内数的分解和组成教学视频一个。 2、若干小矮人图片和小房子。 3、数字卡片若干。 四、活动过程 (一)、问答形式复习以前学过的数的组成和分解。如: 师:小朋友们,咱们之前学过7的分解组成,我们来复习一下好不好?我来问,你来答,7可以分成3和几?孩子:你来问,我来答,7可以分成3和4.。。。。(幼儿边拍手边回答)(二)、学习8 的组成和分解。 1、故事导入。教师:在一座茂密的森林里,住着一位美丽

的白雪公主,今天,白雪公主非常高兴,因为有小客人要到森林里作客,你们看,他们来了。 提问: 〈1〉来了几位小矮人? 〈2〉8位小矮人要住进两座小房子里,该怎么住呢?引出课题《8的分解与组成》。 2、幼儿动手操作,把8张小矮人卡片摆一摆,记一记来思考8的多种分法,帮助白雪公主做出不同的安排方法。 〈1〉把幼儿分成2组,每3人一组。 〈2〉每组请一名幼儿做记录,其余幼儿动手操作。 〈3〉教师根据幼儿操作情况总结8的7种分法: 8 8 8 8 ∧ ∧ ∧ ∧ 1 7 2 6 3 5 4 7 1 6 2 5 3 4 3、引导幼儿观察8的分解式,发现总结8以内数分解组成规律:把一个数分成两部分,如果一部分增加1,另外一部分就减少1,即递增递减规律。 8 ∧ 1 7 2 6

大班数学活动设计——学习8的组成

大班数学活动设计——学习8的组成活动名称:数学活动——学习8的组成 活动目标: 1、学习8的组成,了解8分成两份有七种不同的分法,学习按序分合。 2、引导幼儿观察两个部分数之间的互换关系。 3、启发幼儿运用互换的方式找出相关的几组分合式。 活动重点: 学习8的组成,知道8分成两份的其中不同的分法。 活动难点: 幼儿能较熟练、较快地进行8的分合活动。 活动准备: 小狗磁性教具8只小圆片人手8片作业本、铅笔 活动过程 一、复习7的组成 1、对数游戏:小朋友,今天我们来玩一个新游戏“对数游戏”,就是老师先报一个数,然后你们再报一个数,我们报的两个数合在一起要是7. 师:我报3. 幼:我报4.、、、、、、 2、问答游戏:师:小朋友,我问你7可以分成1和几? 幼:肖老师,我告诉你7可以分成1和6.、、、、、、 二、学习8的组成。

1、今天天气很好,小兔和小猴都请小狗一家去它们家做客,这可难坏了小狗一家,这可怎么办呀,于是它们想出来一个办法,就是分开来去,一部分小狗去小兔家,一部分去小狗去小猴家。 那我们先来看看,小狗一家一共有几只成员吧。那这8只小狗都可以怎样分呢?请小朋友来帮助它们分一分吧,先自己想一想,想好后可以和好朋友说一说。 2、请个别幼儿上前操作,引导幼儿边分边说,有几只去了小兔家,有几只去了小猴家,并用分合式记录下来。提醒幼儿每次分的要不相同。 3、验证操作结果:小朋友,我们来看看他分得对吗?有没有把所有分法都写出来呢? 提问:8分成两份有几种分法? 4、找出8分成1和7及7和1的情况,引导幼儿发现其中的交换关系,再来找找,还有哪些是这种交换情况的?原来,我们只要将8分到3和5,就能找出6对分合式,因为两个数之间是可以交换位置的。 5、现在我们知道了8分成两份有7种分法,谁会把这7种分法有顺序的写出来。 我们来看看这个分合式,左边和右边的部分数有什么有趣的地方? 三、幼儿操作

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方案设计大全

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方案设计大全 大班数学活动方案1 (一)活动目标: 1.通过抽奖游戏,尝试分析和记录图形的各项特征。 2.在反复练习中,提高逻辑分析判断能力。 3.能积极参与活动,感受在游戏中学数学的快乐。 (二)活动准备: 1.教具:抽奖箱,抽奖券。 2.学具:幼儿奖卡、笑脸、作业纸、白纸条、勾线笔。 3.知识经验:抽奖。 (三)活动过程: 1、初步比较图形的不同。 师:(出示各种图形):“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许多奖卷。看,它们一样吗?那些地方不一样?” 小结:“对,它们大小不同,形状也不同。” 每一个小朋友选一个你喜欢的奖券吧。看一看,你的奖券是 什么样的? 2、抽奖游戏,分析图形特征。 (1)抽三等奖,分析单一特征。 师:“这是抽奖箱,现在要开奖啦。先开三等奖。我来抽, 会是谁中奖呢?(抽长方形) “什么中奖啦?你怎么知道的?“对,这是长方形标记。表示 所有的长方形中奖。 恭喜你们。送给你们一个笑脸娃娃。 还会有谁中奖呢?你们闭上眼睛,我抽出来看。等你们挣开眼,看到自己中奖的就站起来。 (2)抽二等奖,分析两种特征。

这个抽奖游戏太有趣了,现在请小朋友们交换奖卷,我们继 续抽奖,抽二等奖。(抽出奖卷,打开一半)是什么中奖了?(再打开)到底是什么中奖了? 请中奖的小朋友站起来,我们把掌声送给他们 继续抽,看看会是谁中奖呢? (3)抽一等奖,分析三种特种。(交换奖券) 现在我们要开一等奖啦,“是什么标记中奖了?”让幼儿抽 2-3次 (4)抽特等奖,幼儿按特征制作标记。 老师再给你们一次抽特等奖的机会,有大奖品哦,呀,兑奖 券还没有做好,现在就请你们看着自己手中的图形做一张兑奖券,要看仔细,你的图形是大是小,什么颜色的,什么形状的?(画出 你自己图形的特征来制作一张抽奖券) 做好了检查一下,放到老师的抽奖箱里来,材料就在后面一 起去做吧! 请小朋友来抽奖,送出2个大笑脸。 3、操作活动 ⑴老师看我们小朋友这么厉害,奖励你们一分让自己能干的 礼物,我们看是什么? 来,练本领吧。可是怎么做呢? ⑵讲解活动 ⑶操作 ⑷自我检查,相互检查后,将你们得到的礼物收好,下次再 来练本领。 大班数学活动方案2 活动目标: 1、初步理解年月日的概念,感知年月日之间的关系。 2、引导幼儿知道日历等是查看时间(日期)的工具,学习查 看他们的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