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出血性败血症

合集下载

肉兔病毒性出血症并发巴氏杆菌病的诊断与防治

肉兔病毒性出血症并发巴氏杆菌病的诊断与防治

兔病 毒性 出血症 , 俗称兔 瘟 , 由兔瘟 病毒 引起 是 的一种 急性 、 热性 和高度接触性 败血性传 染病 。本病 以呼 吸系统 出血 、 肝坏死 、 实质脏器 水肿 、淤血 及 出 血 性变化 为 主要特 征 ,是 危 害养兔业 最严 重 的传染 病之一 。兔 巴氏杆菌病 , 又称兔 出血性败 血症 , 由 是 多杀 性 巴氏杆菌引起 的兔 传染病 。 0 5年 8月 , 20 临沂 市某 养兔 场 发生 了一起 肉兔 病毒性 出血 症 与兔 巴 氏 杆 菌混合 感染 的病 例 , 现就其诊治 情况概 述如下 。
别是饲喂次数以及合群程度不变等控制把握不好 , 或者 注射 预 防药不及 时 , 甚至 有约 6 % 的户断奶 后 0
就开 始单 个饲 养 , 引起 断奶 仔兔 大批 死亡 。 亦会 三 是可 以减少 一般养 殖户盲 目留种导 致 的近 亲 繁殖 , 提高商 品兔 皮 的质 量 。 四是 可 以落 实 技 术 措 施 ,提 高 商 品 兔 皮 的 质 量 。 目前 我 县农 户 生 产 的商 品 兔 皮 ,一 级 皮 不 到 1% , 级皮 3% , 0 二 2 三级皮 3% , 5 等外 皮 2 0 没有 3o, / 特 级 皮 ;而 由有 一定 素质 的规模 饲养 户 出栏 的商 品
合 理 收费 。 口 ( 日 20 — 2 0 ) 收稿 期:06 0 — 7
皮 2% , 4 等外皮 只有 3 。分析其 主要原 因在 于一般 % 户把种 兔 和商 品兔 同等养 殖 ,买很少 的饲料 ,在仔 、
肉兔病毒性 出血症 并发 巴氏杆菌病 的诊 断与防治
李 振
( 山东临 沂师 范学 院 ( 东校 区)山 东临 沂 2 60 ) , 7 03
1 0只种 兔 , 就发现有 约 2% 的户一 直掌 握不 了配 种 0 技术 , 次要技 术服务 员来 了才 配种 ; 有 的配种 后 每 还 不记 时间造成 产仔损 失 ;更 多 的没有在 产 前 和产后

兔病毒性出血症的诊断与防治

兔病毒性出血症的诊断与防治

的特异性 反应 ,即可 确诊为免病毒性 出
血症 。
同时 , 本病 应注 意与 巴氏杆菌病的
鉴别诊断 。巴氏杆菌感染免的心血 、脏
( ) 三 超强毒 感染
在生产实践中 ,
( 病 兔 死兔深埋或烧毁 , 三) 兔舍 彻底消毒 一 旦发生 免瘟 , 立即封锁兔
已注射疫 苗的免群 ,且 抗体水平较 高 , 但仍然发病 , 正是 由于病原微生物 多个 亚型或超强毒株的存在所致 。 ( 四)免疫失败 免疫失败是 由多 方面 的原 因造成的 ,如 疫苗质量低下 、 免疫程序不合理 、疫苗保存不 当、免疫 接种剂量不足 、免疫操作不严 、防疫制
外膜有少量 出血 点。胃粘膜瘀血 。 呈暗
红色 , 表面有 散在性针头大小暗红色的 出血 点 , 病程较长的 胃呈灰黄色或灰 白
色坏死 :
物直接或 间接接触而传播本病 ,
各种家兔都有 易感性 。 .龄以上的 31 1 青壮年兔发病率和死亡 率高达 10 膘 O‰
内的幼免, 患免消瘦, 被毛焦枯无光泽 ,
养兔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 ,是家兔疾 病 中威胁最大的一种传染病 。
增加 , 粪千腹胀 ,可视 粘膜发绀 , 呼吸
促迫。 临死前 出现兴奋 、 挣扎 、 狂奔 、 咬 笼 、侧卧 、部分兔头扭 向一侧 ,角弓反
尖部呈现弥漫性 出血 , “ 呈 花斑肺 ”外
观, 切开肺组 织流出多量红 色泡沫状 液
幼兔 ( 月龄以内) 病情比较缓和 , 3 , 体
温升高 , 少数患兔体温可升至 4 ℃。 1 精
神欠佳 。 食欲 减少 或废 绝 , 不爱吃食 , 爱 喝凉水 。 被毛蓬乱 、 无光泽 , 迅速消瘦 。

兔病毒性出血症

兔病毒性出血症

六、防治
❖ 发病急,死亡快,来不及治疗 ❖ 预防为主: 疫苗免疫:组织灭活苗
20-25日龄首免, 60-65日龄二免,免疫期半年, 成年兔单苗或多联苗一年两次免疫
坚持自繁自养,不从疫区购进种兔,引进兔要严格 检疫;
禁止外人进入兔场,更不准兔及兔毛商贩进兔舍购 兔、剪毛;
兔舍定期进行消毒。
病兔咬笼架神经症状
病兔肛门松弛,被毛沾 淡黄色胶样物
3、慢性型: ➢ 老疫区、流行后期或幼龄兔 ➢ 一般症状:病兔体温升高、精神沉郁、食欲不
振、被毛杂乱无光泽 ➢ 鼻孔流粘性分泌物、消瘦衰竭死亡; ➢ 有的前肢叉开,头抵笼底,弓背、瘫痪,5-6d
衰竭死亡。
四、病理变化
败血症:实质器官淤血、出血为主要特征。 呼吸道:鼻腔、喉头和气管粘膜瘀血和出血,有“红气管”之称;气管
最高,其次脾、肺、肾及血液; 抵抗力:
对乙醚、氯仿有抵抗力; 对紫外线、干燥、热敏感; 常用消毒剂1%氢氧化钠4h,1-2%甲醛、1%漂白粉1h方 能灭活。
二、流行病学
1、易感动物: 仅感染兔;长毛兔易感; 3月龄以上青年兔、成年兔易感, 2月龄以下兔子具有抵抗力;
2、传染源: 病兔、带毒兔为主要传染源,病毒随粪便、尿
兔病毒性出血症
(Rabbit viral hemorrhagic disease;RHD)
又称“兔出血性肺炎”,简称“兔出血症”,俗称 “兔瘟”,
由兔出血症病毒引起的兔的一种急性、高度致死性 传染病;
特征:以呼吸系统出血、肝坏死、实质脏器水肿、 瘀血及出血性变化;
潜伏期短、发病急、病程短,传播快,发病率死亡 率高,常呈暴发性流行,危害严重。
一、病原体
分类:嵌杯病毒科、兔嵌杯病毒属、兔出血症病毒 无囊膜、球状、单股正链RNA病毒

败血症七章肺炎脑炎

败血症七章肺炎脑炎

败血症概念:败血症是由于病原微生物及其毒性产物持续存在于血液内所引起的一种急性全身性感染。

也称为“全身性感染”。

败血症一般是在机体抵抗力极度降低的情况下,病原微生物感染后,很快突破机体的免疫系统,进入血液循环,并且大量生长繁殖,散布到全身各器官,使机体处于严重的中毒状态。

细菌一般不在机体的循环系统内繁殖,血液内出现细菌,是细菌感染灶内的细菌向血液倾注,而机体一时不能将其完全清除的结果。

败血症也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是许多传染病或非传染病中常见的临床症状,也是一种死因。

败血症和菌血症、毒血症、脓毒败血症的区别菌血症是指病原体侵入机体,突破防卫屏障,进入血液循环,但在血液中并不生长繁殖,而是呈一过性的,这可能是败血症的早期症状或带菌现象。

毒血症是病原体侵入机体后,在局部生长繁殖,产生毒素,释放到血液中,引起机体中毒(例如:破伤风)。

毒血症主要是由于病原微生物作用,其次也和全身物质代谢,肝肾的解毒,排毒障碍有关。

脓毒败血症:如局部感染化脓,化脓性细菌以栓子的形式进入血液,随血转移到全身,在其它组织、器官形成转移性化脓病灶。

与败血症具有相似的病理变化。

不同是:化脓性细菌从病灶侵入血液和淋巴,以栓子的形式转移到其它组织、器官,形成颗粒不一、大小不等的转移性化脓灶。

由于感染引起脐败血症时,病原体经血液转移到肺脏和四肢关节等部位。

形成化脓性肺炎或化脓性关节炎。

脓毒败血症也可常在某些传染病中看到,马腺疫和坏死杆菌病时,在肺和肠系膜淋巴结等部位往往出现转移性化脓灶。

除此以外,还有病毒血症和虫血症。

病毒血症是指病毒在血液中大量存在的现象,可以发展成病毒性败血症。

虫血症是指原虫在血液中大量存在的现象,可以发展成败血性原虫病。

二、败血症的机理无特定的病原体,在机体抵抗力降低时侵入机体,均可以引起败血症。

很多的细菌性、病毒性传染病,都可以造成败血症,如,炭疽、猪丹毒、鸡新城疫等,常常都以败血症为死亡的结局。

一些慢性传染病(鼻疽、结核)。

6败血症

6败血症

病变特点:
• 子宫肿大,触之有波动感。浆膜混浊无 光泽,被面有大量纤维蛋白,子宫内蓄 有大量污秽,恶臭的脓汁,粘膜肿胀、 淤血、出血、坏死,有时坏死粘膜脱落 后形成糜烂或溃疡。 • 动物死后也出现全身败血症的变化
1、脐败血症
• 新生幼驹断脐时,如果消毒不严,可因 感染微生物而发生败血症,此时,脐带 根部发生出血性、化脓性病灶并可蔓延 到腹部,引起纤维素性,化脓性腹膜炎。 而且往往由脐静脉蔓延到肝脏,发生脓 肿
二、败血症的原理:
• 无特定的病原体,在机体抵抗力降低时侵入机 体,均可以引起败血症。 • 很多的细菌性,病毒性传染病,都可以造成败 血症,如,炭疽、猪丹毒、鸡新城疫等,常常 都以败血症为死亡的结局。 • 一些慢性传染病(鼻疽、结核)。虽然表现为 局部炎症,但机体抵抗力降低时,也可以出现 败血症形成。这种败血症,我们称之为“传染 病型败血症”。
脾肿大的原因:
• 脾小梁和被膜的平滑肌变性,收缩力减 退,因而脾髓高度淤血、缺氧、变性、 坏死,这种脾称为“败血脾”也称“急 性脾肿”。
6.全身性淋巴结肿大
• 呈急性淋巴结炎,外观呈大理石样外观。
• 腹股沟淋巴结、肩前淋巴结、腘淋巴结、 颌下淋巴结和肠系膜淋巴结。
7.肺脏:
• 肺脏淤血、水肿常伴有出血性支气管炎。
2.血凝不良:
• 血液呈煤焦油样,浓稠,暗红色。 • 原因:尸体中过量的二氧化碳和血钙结 合,并且微生物使全身凝血物质破坏, 发生血凝不良,由于微生物的作用和血 液理化性质的改变,发生溶血,故大血 管内膜、心内膜和气管粘膜等,被血红 蛋白染成红褐色。
• 由于溶血和肝功能不全,间接胆红素在 体内蓄积,可视粘膜和皮下组织被染成 黄色。肝、脾、淋巴结有含铁血红素沉 着,多数毛细血管有透明血栓。

兔子常见疾病预防与治疗..

兔子常见疾病预防与治疗..

兔子常见疾病和防治一、传染病1.兔病毒性出血症该病又叫兔出血性肺炎或兔病毒性败血症、兔瘟,是由兔瘟病毒引起的急性败血性传染病、烈性传染病,其特征是呼吸系统出血、实质器官淤血肿大和点状出血。

本病潜伏期短,发病迅速,发病率、死亡率均高。

1)、流行特征:本病毒广泛存在于病死兔、隐性感染兔和康复兔的组织器官中,并可随唾液、粪、尿等排出体外,成为主要的传染源。

粪、尿、血与病兔尸体所污染的饲料、饮水、用具及饲养管理人员可作为传播媒介。

本病主要经消化道、呼吸道、损伤的皮肤、粘膜进行传播。

以长毛兔最易感,主要侵害3月龄以上的青年兔和成年兔,老龄兔发病率和死亡率较低,仔兔很少发病。

本病的发生无明显季节性,多发生于冬、春季节,夏季少见。

2)、临床症状:本病自然感染的潜伏期一般为1-3天,根据病程长短和临床症状可分为三型:最急性型:多见于流行初期。

病兔不见任何症状,突然倒地,抽搐死亡。

有的病兔鼻孔流出带血的泡沫或鲜血。

急性型:此型多见。

病兔体温可升高至40.5—41℃以上,精神萎靡,呼吸困难,食欲下降或废绝,病兔呼吸急促,可视粘膜发红,临死前体温下降,有的卧地呈游泳状,抽搐、鸣叫而死,病程一般1-2天。

有的病兔腹泻,粪球外附有黏液,个别病兔排血尿。

慢性型:常见于流行后期。

多发生于3月龄以内的幼兔,病兔逐渐消瘦,有的病程超过5天以上可逐渐恢复。

病兔出现体温升高,2-3天后下降至正常,逐渐康复,耐过康复的兔仍继续排毒。

病理变化:口、鼻孔、肛、寸、阴门等天然孔常有血液流出。

可视粘膜与皮肤色暗红或紫红。

上呼吸道粘膜因淤血、出血呈红色,以气管最为明显。

肺淤血、水肿,色红,有出血斑点。

心包多有积液,心内外膜出血。

3)、剖检变化兔呈现败血症变化。

气管、支气管粘膜充血,气管环间呈深紫红色,内含有大量泡沫状红色液体;肺淤血、水肿,有些出血斑点;心包水肿,心内、外膜乳头肌周围有小点状出血,以心房和冠状血管附近最为严重;肝淤血、肿大、质碎,呈黄褐色或红褐色切似“槟榔肝”;肾多数明显肿大,呈红褐色或紫红色,切面有多数小点状出血;胃粘膜脱落,胃内充满食物;十二指肠、空肠粘膜有小点状出血;淋巴结肿大,有针尖大出血点。

《败血症护理》课件

《败血症护理》课件
健康教育
向患者及其家属介绍败血症的相关 知识,包括病因、治疗方法和预后 等,以增加其对疾病的了解,减少 不必要的恐慌。
饮食护理
01
02
03
营养需求
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营养状 况,为其制定合理的饮食 计划,以满足其营养需求。
调整饮食结构
鼓励患者摄入高蛋白、高 热量、高维生素的食物, 如肉类、蛋类、新鲜蔬菜 和水果等。
败血症的案例分享
05
案例一:老年患者败血症的护理
总结词
老年患者免疫力低下,容易感染败血症,需特别关注护理。
详细描述
老年患者由于身体机能衰退,免疫力下降,容易感染败血症 。在护理过程中,应密切关注病情变化,定期检查,及时调 整治疗方案。同时,注意患者的心理护理,增强其战胜疾病 的信心。
案例二:新生儿败血症的护理
位等。
口腔护理
保持口腔清洁,每日2-3次口 腔护理,防止口腔感染。
皮肤护理
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定期更换 床单、衣物,避免皮肤受损和
感染。
病情观察
监测生命体征
观察症状变化
记录病情进展
密切观察体温、脉搏、 呼吸、血压等生命体征,
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注意观察患者精神状态、 食欲、睡眠等情况,以 及有无寒战、高热等症
心理护理
关注患者心理状态,及时给予 心理支持和疏导,帮助患者树
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败血症的护理措施
03
心理护理
心理护理的重要性
败血症患者常常面临巨大的心理 压力,如恐惧、焦虑和抑郁等, 心理护理有助于缓解患者的负面
情绪,提高治疗依从性。
沟通与倾听
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沟通,耐心倾听 其诉求和担忧,了解患者的心理状 态,为患者提供支持和安慰。

败血症的医疗知识课件

败血症的医疗知识课件

常见并发症
感染性休克
器官功能障碍
败血症可能导致感染性休克,表现为低血 压、心率加快、意识障碍等症状。
败血症可能导致多器官功能障碍,如肝、 肾、心脏等。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酸碱平衡失调
败血症可能引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导致 全身出血和休克。
败血症可能导致酸碱平衡失调,表现为呼 吸急促、心率加快等症状。
并发症的预防与治疗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保证充足的睡 眠和饮食均衡,以提高免疫力。
注意个人卫生
勤洗手、洗脸、洗澡等,保持个人卫 生有助于预防感染。
避免接触感染源
避免接触患有感染性疾病的人群,减 少去公共场所的频率。
及时就医
如有发热、寒战、疲劳等症状,应及 时就医检查,以免延误治疗时机。
CHAPTER
04
败血症与并发症
败血症的症状
寒战、高热
患者可能出现突然的高 热,并伴随寒战,体温
可高达39℃以上。
皮疹
部分患者可能出现皮疹 ,如瘀点、瘀斑等。
关节肿痛
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关节 肿痛,如膝关节、踝关
节等。
肝脾肿大
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肝脾 肿大的症状。
败血症的病因
01
02
03
04
细菌感染
细菌感染是最常见的败血症原 因,如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
杆菌等。
真菌感染
真菌感染也可能引起败血症, 如念珠菌、曲霉菌等。
病毒感染
病毒感染也可能引发败血症, 如EB病毒、巨细胞病毒等。
免疫缺陷
免疫缺陷患者容易感染病原体 ,引发败血症。
CHAPTER
02
败血症的诊断与治疗
诊断方法
实验室检查
影像学检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病毒性出血性败血症
【病原】该病的病原为弹状病毒科中的艾特韦病毒或称艾格特维德病毒
(Egtved virus)。病毒对乙醚、氯仿、酸、碱敏感,对热不稳定,在-20℃可保存
数年。
【症状】该病的主要特征是出血,自然条件下本病潜伏期为7~25天。因症
状缓急及表现差异,分急性型、慢性型和神经型三种类型。急性型:见于流行初
期,表现体色发黑,眼球突出,眼和眼眶四周以及口腔上腭充血,鳃苍白或呈花
斑状充血,肌肉和内脏有明显出血点,肝、肾水肿、变性和坏死。发病快,死亡
率高。慢性型:病程长,见于流行中期。除体黑、眼突出外,腮肿胀、苍白贫血,
很少出血。肌肉和内脏可见出血。神经型:多见于流行末期。表现运动异常,或
静止不动,或沉入水底,或旋转运动,或狂游甚至跳出水面。剖检一般无肉眼病
变。发病率及死亡率低。
【流行及危害】通过病鱼或带毒鱼的排泄物、卵子、精液等排出病毒,在水
体中扩散传播。病毒经鱼鳃侵入鱼体而感染。感染动物为虹鳟等各种鲑鳟鱼及少
数非鲑科鱼。不同年龄和品种均可感染,尤以1月鱼易感,鱼苗和亲鱼则较少发
病。该病主要流行于欧洲,以冬末春初和水温6~12℃为流行季节,水温上升到
15℃以上,发病率降低。
【防治方法】预防措施同病毒性出血性败血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