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黄、番泻叶的泻下作用

合集下载

大黄、番泻叶的泻下作用ppt课件

大黄、番泻叶的泻下作用ppt课件
正常小鼠排便试验
取禁食不禁水12 小时体重相近的小鼠70 只( 腹泻者剔除), 雌雄各 1’.-, 随机分为七组,每组10 只。一组作为空白对照灌服10 % 的炭末生 理盐水混悬液, 其余六组分别灌服上述剂量的大黄水提物( 含炭末10 % ), 每只小鼠单独置于下面铺有滤纸的铁丝笼中, 连续观察8小时, 记录小鼠排 黑粪的时间、数量和总质量。
【13 】
泻下作用的研究法【15】
泻下ED 50 测定
取禁食不禁水12 小时体重相近的小鼠120 只( 腹泻者剔除), 雌雄各半, 随机分为六组,侮组加只。根据预试验结果, 各组分别灌服大黄水提物0.2 37 , 0.4 10 ,0.709, 1.22 7 ,2.123,3.67 3 9 药材·kg’ , , 每只小鼠单 独置于下面铺有滤纸的铁丝笼中,记录8 小时内各剂量组排出稀粪的小鼠 只数。稀粪的判断标准为: 粪便排出呈软膏或流质状、无定形, 滤纸上有 明显的引湿斑。以排出稀便为质反应的阳性反应, 计算各剂量组阳性反应 的只数和反应率。按照半数反应量的原理, 反应率和剂量的对数呈S 形曲 线关系, 将反应率转换为概率单位, 则与对数剂量呈直线关系, 按照Bl si s 法可计算出ED 50 vl]。本文采用D A s 1.0 软件计算。
(二)实验对象
小鼠 KM,体重18-22g的小鼠,单一性别,禁食 12h
(三)实验用品
电子称、烧杯、小鼠灌胃器、鼠笼、中药称、 热药锅、手术器械
番泻叶泻下作用:
番泻叶中含蒽醌衍化物,其泻下作用及刺激性较含蒽醌类之其他泻药 更强,因而泻下时可伴有腹痛。其有效成分主要为番泻苷A、B,经胃、 小肠吸收后,在肝中分解,分解产物经血行而兴奋骨盘神经节以收缩大 肠,引起腹泻。番泻叶作用较广泛而强烈,并认为用于急性便秘比慢性 者更适合。【10】

大黄、番泻叶的泻下作用

大黄、番泻叶的泻下作用
(1)泻下作用 (2)抗菌作用 (3)止血作用 (4)肌肉松弛与解痉
泻下作用临床应用
大黄:
大黄作为泻下药不同于西药中的泻药,“泻下”功效不能局限于“导泻” 作用与西药泻药一般只用于治疗便秘不同,大黄在临床上除用于通便外,其适 应证相当广泛,可用于治疗急性肠梗阻、急性胰腺炎、急性胆囊炎等急腹症, 上消化道出血、咯血、衄血等出血性疾病,急性扁桃体炎,急性黄疸型肝炎, 急性肺炎,肾功能衰竭,急性肠炎和菌痢,急性脑出血,高脂血症,跌打损伤, 烧烫伤等疾病,甚至广泛用于减肥产品中。【11】
大黄、番泻叶化学成分对比
大黄主要成分:
大黄的主要成分为蒽醌衍生物, 含量约3% 5%, 大部分为葡萄糖结合苷, 游离苷元有大 黄酸、大黄素、芦荟大黄素、大黄酚、大黄 素甲醚等。【1】
番泻叶主要成分:
1.蒽醌及其衍生物类: 二蒽酮类衍生物是番 泻叶中含量较高有效部分, 也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首都医药,2003,10(22):45-461 【14】高晔,朱艳华等.番泻叶的药用研究进展.中医药学刊,2006.24(11): 2145 【15】王伽伯, 李会芳等.基于泻下药效模型的大黄生物效价检测方法的研究.论文 集·实验研究,2006.12(5):156 【16】徐志华.番泻叶治疗损伤后腹胀、便秘48例.江西中医药,1991,22( 6):56 【17】金亚城,胡关海,朱正中.番泻叶对急性胃、十二指肠出血的临床观察和实验研 究.中西医结合杂志.1986,6(8):455 【18】王民,阎世明,王静远,等.番泻叶浸剂灌肠在腹部手术后应用的临床与实验研究.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8,18(9)—:540 -542 【19】顾波, 金琦.番泻叶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中医中药,1993,7:45-46 【20】彭惠清,吴艳坤.番泻叶泡饮清洁肠道.中国医院药学杂志,1992,12( 11):492 【21】冉书琴,邓庆林.番泻叶袋泡剂用于妇科术前肠道准备25例观察分析.中成药, 1988,(10):26 【22】罗俊萍.中药灌肠治疗麻痹性肠梗阻临床观察[J].中国医疗前 沿,2008,3(16):100. 【23】黄洁夫.腹部外科学[M].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879一898.

番泻叶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和禁忌

番泻叶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和禁忌

番泻叶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和禁忌番泻叶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下面为大家介绍的中药知识是:番泻叶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本品为豆科草本状小灌木狭叶番泻或尖叶番泻的干燥小叶片。

产地:狭叶番泻主产印度,又叫印度番泻叶。

尖叶番泻主产阿联,由亚历山大港外运,又叫亚历山大番泻叶。

过去进口主要为印度番泻叶,现在我国云南已引种成功。

性状鉴别:为完整或破碎的叶,并杂有细梗。

叶片长卵形,卵状披针形至线状披钱形,全缘,叶端尖或微凸,基部不对称。

上表面黄绿色,下表面灰绿色,叶脉突出,两面均有毛。

质脆易碎。

有青草气,味微苦。

富粘性。

以身干尖叶、色黄绿、完整、无泥沙者为佳。

主要成分:含葸甙1%~1.5%,主要为番泻甙A、B、大黄酚、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又含黄酮类衍生物(山奈酚、异鼠李素)等。

功效与作用:泻下,有较强的刺激性,促进肠蠕动,服后3小时泻下数次。

炮制:剔除枝梗,生用。

性味:甘苦、寒。

归经:入大肠经。

功能:消积滞、通大便。

主治:食物积滞,胸腹胀满,大便不通。

临床应用:适用于热积便秘,如胃肠积热而致的便秘、食物积滞、胸腹胀满及腹水等症。

本品作用近于甘遂、效力和安全度较好。

也用于术前清洁肠道。

禁忌:虚弱者、孕妇、经期、产后授乳期均忌用。

有痔疮者亦不宜用。

又煎服宜后下,久煎则无力。

用量:缓下1.5~3g,攻下用3~9g。

食用方法:番泻叶饮:单用番泻叶的泡出液(每次用番泻叶6~9g),可作为一次泻下用。

以上就是为大家介绍的中药番泻叶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相信大家有所了解了,希望对你们有所帮助。

番泻叶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

番泻叶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

番泻叶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番泻叶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番泻叶,异名旃那叶、泻叶、泡竹叶来源为豆科植物狭叶番泻或尖叶番泻的小叶。

那么番泻叶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呢?番泻叶的简介药名:番泻叶。

英文名:FOLIUM SENNAE。

别名:泻叶。

性味:甘、苦,寒,有小毒。

归经:归大肠经。

贮藏:避光,置通风干燥处。

市面上主要为印度番泻叶番泻叶的功效与作用1、泻下作用小鼠和兔于药后2-4b致泻,人口服后约6h引起泻下。

本品致泻有效成分主要为番泻甙A和B,尤其是番泻甙A,番泻甙C虽致泻作用与A相近然含量很少。

番泻甙A20mg/kg即可引起小鼠泻下。

但倘于A中混入20%的C,则可使番泻甙A的作用增强1.6倍。

番泻甙于小肠可以有部分吸收,后经血流或胆汁进入大肠,而主要则由小肠直接进入大肠,在肠内细菌作用下经水解、还原等变化成为大黄酸蒽酮或大黄酸蒽酮-8-葡萄糖甙。

由于直接注入大黄酸蒽酮的泻下作用不受影响,且可见肠内大黄酸蒽酮的生成量显着减少,故认为大黄酸蒽酮才是番泻甙引起泻下的真正成分。

另一方面,在翻转小肠和结肠囊番泻甙可阻止葡萄糖和 Na的跨肠壁转运,表明抑制肠道对葡萄糖、钠和水的吸收,增加肠腔内容积继而刺激肠壁反射性地使小肠和结肠蠕动增强,也是其致泻机制之一,且小肠也是其泻下成分的作用部位。

2、止血作用对胃、十二指肠出血有效。

用本品水浸液于胃镜下喷洒于胃出血处,直视可见有即刻止血作用。

番泻叶总甙200mg/kg腹腔注射可明显缩短小鼠出血时间。

番泻叶口服,可便血小板数及纤维蛋白原含量增加,凝血时间、凝血活酶时间、血浆复钙时间和血块收缩时间缩短。

此外,本品对盐酸和消炎痛所致大鼠胃粘膜损伤的保护作用也有利于对胃、十二指肠出血的防治。

3、抗菌作用番泻叶浸液对多种细菌有抑制作用,如大肠杆菌、变形杆菌、痢疾杆菌、甲型链球菌以及白色念珠和某些致病性皮肤菌。

4、其他作用实验表明10%番泻叶浸膏能增加大鼠回肠运动振幅, 但频率增加不明显,给药前后大鼠回肠运动节律有规律;亦能拮抗乙酰胆碱引起的回肠痉挛性收缩;提高小鼠肠道推进率, 并能减少肠道对液体的吸收,使小鼠全消化道重量增加, 有利于体内毒物的排出。

蕃泻叶的作用和副作用都有哪些

蕃泻叶的作用和副作用都有哪些

蕃泻叶的作用和副作用都有哪些在生活中可能我们会因为上火等不良因素的影响而出现便秘的情况,要是长期便秘得不到改善的话,是可能会给身体带来疾病的,而在对便秘进行治疗时,蕃泻叶也是比较常用的一种药物,它的作用还有副作用患者需先了一下,那么,蕃泻叶的作用和副作用都有哪些呢?★功效1、泻下作用该品对小鼠、大鼠、家兔等多种动物及人均有显著的泻下作用,小鼠和兔于药后2-4b致泻,人口服后约6h引起泻下。

该品致泻有效成分主要为番泻甙A和B,尤其是番泻甙A,番泻甙C虽致泻作用与A相近然含量很少。

番泻甙A20mg/kg即可引起小鼠泻下。

但倘于A中混入20%的C,则可使番泻甙A的作用增强1.6倍。

番泻甙于小肠可以有部分吸收,后经血流或胆汁进入大肠,而主要则由小肠直接进入大肠,在肠内细菌作用下经水解、还原等变化成为大黄酸蒽酮或大黄酸蒽酮-8-葡萄糖甙。

由于直接注入大黄酸蒽酮的泻下作用不受影响,且可见肠内大黄酸蒽酮的生成量显著减少,故认为大黄酸蒽酮才是番泻甙引起泻下的真正成分。

另一方面,在翻转小肠和结肠囊番泻甙可阻止葡萄糖和Na的跨肠壁转运,表明抑制肠道对葡萄糖、钠和水的吸收,增加肠腔内容积继而刺激肠壁反射性地使小肠和结肠蠕动增强,也可能是其致泻机制之一,且小肠也是其泻下成分的作用部位。

2.止血作用对胃、十二指肠出血有效。

用该品水浸液于胃镜下喷洒于胃出血处,直视可见有即刻止血作用。

番泻叶总甙200mg/kg腹腔注射可明显缩短小鼠出血时间。

番泻叶口服,可便血小板数及纤维蛋白原含量增加,凝血时间、凝血活酶时间、血浆复钙时间和血块收缩时间缩短。

此外,该品对盐酸和消炎痛所致大鼠胃粘膜损伤的保护作用也有利于对胃、十二指肠出血的防治。

3.抗菌作用番泻叶浸液对多种细菌有抑制作用,如大肠杆菌、变形杆菌、痢疾杆菌、甲型链球菌以及白色念珠和某些致病性皮肤真菌。

4.其他作用对于实验性肠梗阴大鼠,番泻甙50mg/kg腹腔注射可使降低的肠粘膜组胺含量恢复至正常水平。

番泻叶副作用

番泻叶副作用

番泻叶副作用
番泻叶是一种中药材,本身有很多药用功效,但如果使用不当或者长期大量使用,可能会出现一些副作用。

首先,番泻叶有很强的泻下作用,对肠道有刺激性,可能会引起腹泻。

这是因为番泻叶中的活性成分能够刺激肠壁,促进肠道蠕动,导致肠道运动加速,进而引起腹泻。

特别是剂量过大,时间过长,更容易引起持续性腹泻,严重影响身体健康。

其次,番泻叶具有尿液酸碱度增加的作用,会增加尿结石的形成风险。

番泻叶中的活性成分可促进酸性物质的排泄,从而增加尿液的酸性。

当身体排尿通道内出现结石时,番泻叶的使用可能会加剧结石的形成,加重疼痛症状。

此外,番泻叶还可能引起电解质紊乱。

番泻叶有促进肠道蠕动,增加排泄的作用,会加快肠道内食物的通过速度,使得机体无法充分吸收营养。

如果长期大量使用,会导致机体内电解质如钠、钾、镁等的丢失,从而引起电解质紊乱,可能会出现乏力、心脏悸动等症状。

最后,番泻叶还会对胃黏膜造成刺激,导致胃肠道不适。

番泻叶中的成分能够刺激胃壁,促进胃酸分泌,可能会引起胃部不适感,包括胃痛、恶心、呕吐等症状。

总之,番泻叶作为一种药材,本身具有很多药用功效,但是过量或长期使用可能会导致一些副作用的发生,比如腹泻、尿结石、电解质紊乱等。

因此,在使用番泻叶时,应该掌握正确的
使用方法和剂量,避免副作用的发生。

是否使用番泻叶,还需根据个人体质和病情来决定,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使用。

番泻叶的功效与作用 番泻叶的药用功效

番泻叶的功效与作用 番泻叶的药用功效

番泻叶的功效与作用番泻叶的药用功效
番泻叶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呢?番泻叶是中药中常用的泻药,它来源于豆科植物狭叶番泻树及尖叶。

下面介绍一下番泻叶的功效与作用,以及如何选购与储存番泻叶。

一、番泻叶的功效与作用
从总体上讲,番泻叶的功效与作用主要是:泻热行滞、通便利水,尤具有泻热行滞通便利水的作用。

番泻叶性寒、味苦,质黏且润滑,入大肠经,具有泻热导滞、润肠通便的功效,善治热结便秘之症。

但服用量不宜过大,以免引起恶心、呕吐、腹痛等。

临床多用于术前或x光照影检查的清肠,便秘等。

二、番泻鸡蛋汤的做法与功效
取番泻叶5-10克,鸡蛋1个,菠菜少许,盐、味精各适量。

先将鸡蛋打入碗中,搅打均匀,备用:菠菜摘洗干净后,切末备用;番泻叶用清水煎汤,去渣取汁,备用。

将番泻叶汁煮沸后加入鸡蛋液,待蛋花出现后放入菠菜末略煮,最后以食盐、味精调味即可。

本品具有泄热导滞的作用。

对改善便秘问题有很好的效果。

番泻叶为中药材,是一味刺激性较强的泻下药,日常生活中人们习惯用温开水冲泡服用,有极强的泻热通便功效。

那么,选购与储存方法各有哪些注意事项呢
三、番泻叶选购与储存指南
1、选购
平时在购买番泻叶时,最好以叶片完整、无黄叶及小枝者为佳。

2、储存
应置于阴凉、干燥处,并且要远离高温,以免受潮发霉或长虫。

番泻叶通便润肠清热解的中草药材

番泻叶通便润肠清热解的中草药材

番泻叶通便润肠清热解的中草药材近年来,由于现代人生活方式的改变和饮食结构的不合理,便秘已经成为了一个普遍的健康问题。

对于便秘患者来说,寻找一种温和有效的解决方案非常关键。

中草药材中,番泻叶因其通便润肠、清热解毒的特点备受瞩目。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番泻叶的功效、使用方法以及一些需要注意的事项。

一、番泻叶的功效1. 通便润肠:番泻叶中含有丰富的大黄甙和植物纤维,具有促进肠道蠕动的作用,能够增加排便频率,缓解便秘问题。

同时,番泻叶还能软化粪便,减少排便时的疼痛感,为肠道提供润滑作用。

2. 清热解毒:番泻叶所含的番泻甙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对于热毒引起的一些疾病,如口腔溃疡、痈疽等,有一定的疗效。

二、番泻叶的使用方法1. 泡水饮用:将适量的番泻叶放入茶杯中,用热水冲泡,静置片刻后可饮用。

此种方式可慢慢起到通便的效果。

2. 煎煮汤剂:取适量的番泻叶放入锅中,加入适量水,煎煮片刻后略微冷却,分多次饮用。

此种方法更适合需要快速缓解便秘问题的人群。

3. 搭配其他中草药使用:番泻叶通常可以与其他中草药如芒硝、火麻仁等配伍使用,以加强通便的效果。

但是,对于搭配使用中草药,建议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避免不必要的风险。

三、注意事项1. 用量控制:番泻叶具有泻下作用,使用过量可能会引起腹泻、腹胀等不适症状。

因此,在使用中需根据个体情况和具体需要控制用量,以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2. 孕妇和哺乳期妇女慎用:番泻叶具有刺激性泻下作用,对于孕妇和哺乳期妇女而言,激烈的泻下作用可能对宝宝的健康造成影响。

因此,在此阶段慎用或避免使用番泻叶。

3. 不宜长期使用:虽然番泻叶有通便的功效,但是长期过度使用可能导致肠道的依赖性,让肠道丧失自身调节功能,进而导致便秘问题的加重。

因此,在使用番泻叶解决便秘问题时,应注意控制使用的时间和频率。

综上所述,番泻叶作为中草药一种,具有显著的通便润肠和清热解毒的功效。

其使用方法简单,而且安全性较高。

然而,为了确保使用的效果和避免潜在的风险,使用者需要注意使用剂量、搭配其他中草药的情况以及特定人群的禁忌等事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黄、番泻叶化学成分对比
大黄主要成分:
大黄的主要成分为蒽醌衍生物, 含量约3% 5%, 大部分为葡萄糖结合苷, 游离苷元有大 黄酸、大黄素、芦荟大黄素、大黄酚、大黄 素甲醚等。【1】
番泻叶主要成分:
1.蒽醌及其衍生物类: 二蒽酮类衍生物是番 泻叶中含量较高有效部分, 也是番泻叶泻下、 止血活性成分
2.多糖: 番泻叶多糖有抑菌、抗病毒等多种 生物活性。【2】
药理作用对比
大黄药理作用
(1)泻下作用
(2)抗菌作用
(3)治疗慢性肾衰 【3】
(4)利胆退黄、保肝作用【4】
(5)止血、活血【5】
(6)退热、抗炎作用【6】
(7)防治肠源性肺损伤 【7】 (8)促智、抗衰老作用【8】
番泻叶药理作用【2】
番泻叶能阻止大剂量消炎痛对胃粘膜的损伤, 可 能是由于它能拮抗后者对胃粘膜环加氧酶( PG合 成酶) 的抑制作用, 而预先的消炎痛处理的大鼠, 番泻叶对01 6NHC l所致胃粘膜损伤不具保护作 用, 可能由于环加氧酶已先被抑制。由于于PG 的 致泻作用对肠道也是一种保护作用, 因此番泻叶 通过剌激PG 合成对胃粘膜产生保护作用, 与其剌 激PG 合成致泻作用是一致的
实验设计
(一)实验原理:
大黄用于治疗大便燥结、热结便秘。大黄泻下的有效成分 为蒽醌类、二蒽酮类及其苷类,其中以番泻苷作用最强,番 泻苷 A、B、C、D、E、F 作用强度相似,蒽醌苷元类泻下作 用较弱。其泻下机理是有效成分受肠道厌氧菌转化为苷元, 其胆碱样作用兴奋结肠平滑肌细胞电活动使肠收缩增加,并 抑制胞膜上的 Na+/K+-ATP 酶使肠道内透压及水分增加, 产生分节律收缩和容积性致泻作用,作用部在结肠中后部【23 】。
(1)泻下作用 (2)抗菌作用 (3)止血作用 (4)肌肉松弛与解痉
泻下作用临床应用
大黄:
大黄作为泻下药不同于西药中的泻药,“泻下”功效不能局限于“导泻” 作用与西药泻药一般只用于治疗便秘不同,大黄在临床上除用于通便外,其适 应证相当广泛,可用于治疗急性肠梗阻、急性胰腺炎、急性胆囊炎等急腹症, 上消化道出血、咯血、衄血等出血性疾病,急性扁桃体炎,急性黄疸型肝炎, 急性肺炎,肾功能衰竭,急性肠炎和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痢,急性脑出血,高脂血症,跌打损伤, 烧烫伤等疾病,甚至广泛用于减肥产品中。【11】
番泻叶泻下作用:
番泻叶中含蒽醌衍化物,其泻下作用及刺激性较含蒽醌类之其他泻药 更强,因而泻下时可伴有腹痛。其有效成分主要为番泻苷A、B,经胃、 小肠吸收后,在肝中分解,分解产物经血行而兴奋骨盘神经节以收缩大 肠,引起腹泻。番泻叶作用较广泛而强烈,并认为用于急性便秘比慢性 者更适合。【10】
大黄的胃肠道作用
泻下作用最强的番泻苷只有在小鼠大肠中被细菌酶 迅速转化为大黄酸蒽酮和大黄酸后才有泻下作用,而 番泻苷本身并无泻下作用。给小鼠服用氯霉素后,大 肠中细菌活性受到抑制,番泻苷A、C 的泻下作用显 著减弱,在结肠中蒽酮的含量也大为减少。
游离蒽醌类口服后,易在上消化道吸收,最终直接 到达大肠或通过血液分布到大肠的量极其有限,因而 不能表现出泻下作用。
番泻叶:
临床研究证明, 番泻叶及其制剂可用于:治疗便秘【16】; 治疗急性胃、十二指 肠出血【17】; 番泻叶浸剂灌肠可用于腹部术后恢复; 治疗急性胰腺炎【18】; 治疗 胆囊炎、胆石症【19】; 治疗急性菌痢【20】; 用于腹部X线摄片【21】和手术前清洁 肠道【22】。国外在番泻叶制剂的使用方法上有详细说明, 清洁肠道: 在英国, 成 人单剂量口服总番泻苷按番泻苷B计算为1mg /kg, 约72mg; 在美国, 按总番 泻苷计算, 口服约大于158mg。治疗便秘: 在英国, 口服总番泻苷按番泻苷B 计算, 成人口服单剂量为15-30mg, 6岁以上儿童, 剂量减半,2-6岁, 剂量减1. 5倍。【14】
大黄、番泻叶泻 下作用对比研究
大黄、番泻叶功效
泻下攻积,清热泻火, 凉血解毒,逐瘀通经
泻下通便
泻下作用对比
大黄泻下作用:
大黄具有泻下作用, 用于治疗大便燥结、热结便秘, 一般在用药后 6-19h 可排便。大黄致泻的主要成分为蒽醌类化合物, 其中以番泻苷 的作用最强, 游离型蒽醌泻下作用较弱。周氏等【9】 认为番泻苷水解 后生成大黄酸蒽酮有以下药理作用: 具有胆碱样作用, 可兴奋肠道平 滑肌上的M 受体, 使肠蠕动增加; 抑制肠细胞膜上Na+-K+-ATP 酶, 阻碍Na+转运吸收, 使肠内渗透压增高, 保留大量水份, 促进肠蠕动而 排便。
正常小鼠排便试验
取禁食不禁水12 小时体重相近的小鼠70 只( 腹泻者剔除), 雌雄各 1’.-, 随机分为七组,每组10 只。一组作为空白对照灌服10 % 的炭末生 理盐水混悬液, 其余六组分别灌服上述剂量的大黄水提物( 含炭末10 % ), 每只小鼠单独置于下面铺有滤纸的铁丝笼中, 连续观察8小时, 记录小鼠排 黑粪的时间、数量和总质量。
【13】
泻下作用的研究法【15】
泻下ED 50 测定
取禁食不禁水12 小时体重相近的小鼠120 只( 腹泻者剔除), 雌雄各半, 随机分为六组,侮组加只。根据预试验结果, 各组分别灌服大黄水提物0.2 37 , 0.4 10 ,0.709, 1.22 7 ,2.123,3.67 3 9 药材·kg’ , , 每只小鼠单 独置于下面铺有滤纸的铁丝笼中,记录8 小时内各剂量组排出稀粪的小鼠 只数。稀粪的判断标准为: 粪便排出呈软膏或流质状、无定形, 滤纸上有 明显的引湿斑。以排出稀便为质反应的阳性反应, 计算各剂量组阳性反应 的只数和反应率。按照半数反应量的原理, 反应率和剂量的对数呈S 形曲 线关系, 将反应率转换为概率单位, 则与对数剂量呈直线关系, 按照Bl si s 法可计算出ED 50 vl]。本文采用D A s 1.0 软件计算。
AQPs 表达异常可导致结肠对水的吸收减少和(或 )肠液分泌增加,这可能是以结肠为主要药理效应部 位的泻下药重要的效应分子之一【11】
番泻叶胃肠道作用
番泻叶是一种缓泻剂, 新近研究发现, 此药不但 可剌激结肠粘膜释放PG( 并认为这是致泻的一个 机理), 而且可使大鼠胃体、胃窦部的PG水平明显 增加 。 【1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